七年級語文上冊《合歡樹》優秀教學設計
七年級語文上冊《合歡樹》優秀教學設計
七年級語文上冊《合歡樹》優秀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1.品味平淡樸實的文字,并感悟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母子深情,引導學生學會愛、學會感恩、學會珍惜。
2.理解“合歡樹”在文中的象征意義。
【教學重點】
品味平淡樸實的文字,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教學難點】
理解合歡樹豐富的情感內涵。
【教學方法】
導讀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課前準備】
課外閱讀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我與地壇》等相關文章,初步了解史鐵生的生命軌跡和創作經歷,走進史鐵生的精神世界,鋪墊感悟本文的情感基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導語:39歲時因患脊髓灰質炎而下肢癱瘓的羅斯福,4次當選美國總統,為美國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坐在輪椅上生活和思考的科學家霍金向人類貢獻了偉大的黑洞理論;在中國,也有一位作家,正值青春年華的時候不幸癱瘓,但他如“鳳凰涅磐”一般堅強地站立起來,用他的筆書寫他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2002年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授獎詞評價他“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他就是史鐵生。
那么,史鐵生是怎樣克服了身體上的殘疾而獲得寫作上的巨大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在支撐著他、激勵著他?今天就讓我們隨著《合歡樹》走進史鐵生的世界,走進史鐵生對母親的沉甸甸的回憶中。
二、檢查預習
1.關于作者(主要由學生闡述,教師做補充和點評)
生平介紹:1969年史鐵生到陜西延川清平灣插隊放牛,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后發高燒,
其后發現腰腿疼痛,當時沒在意,后來發展成雙腿殘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想以死來解脫自己,最后終于在母親的幫助下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小說)、《我與地壇》(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筆》(散文)、《務虛筆記》(長篇小說)等。
2.關于母子情
請學生根據課前閱讀(《秋天的樹》和《我與地壇》節選)談談作者對母親的情感。
歸納總結:從不理解到理解,懷著愛與愧疚。
三、感知課文
(一)在預習的基礎上迅速再讀課文,與《秋天的懷念》、《我與地壇》比較,找出三篇文章的共同點。(提示:從情感基調、情感內容上去歸納)
情感基調——憂傷。
情感內容——對母親從不理解到理解,深深懷念又深深愧疚。
(二)是什么樣的母親讓作者如此深深懷念又深深愧疚?文章前半部分以時間為序,追憶了哪些事情?
10歲時“我”作文競賽獲獎;20歲時“我”雙腿殘廢;30歲時“我”的小說發表。
(三)這些事情刻畫了怎樣的母親形象?作者對母親又是什么樣的情感?
1.10歲時作文競賽獲獎
⑴誦讀第一自然段。
⑵歸納母親的形象特點。
母親:“年輕”、“聰明”、“最好看”、愛美、愛生活
⑶母親對我獲獎持什么態度?
故作輕慢、警戒勉勵
⑷說說此時的我對母親的態度怎樣。
“我”:對母親不理解,“掃興”、“故意笑”、“裝作”——倔強、好強、慪氣。
2.20歲時“我”雙腿殘廢后
⑴誦讀第二、三自然段。
⑵說說母親為我做了哪些事情?
①一心給“我”治病
“不年輕”“有了白發”(肖像描寫)
“母親的全副心思卻還放在給我治病上,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很多錢,她總能找來些稀奇古怪的藥,讓我吃,讓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母親驚惶了幾個月,晝夜守著我。”(動作描寫)
“每一回都虔誠地抱著希望”(心理描寫)
“再試一回,不試你怎么知道會沒用?”(語言描寫)
②鼓勵“我”好好寫作:為兒子尋求精神的支柱,希望重新燃起兒子生活的信心——
“那就好好寫吧”、“跟你現在差不多大的時候,我也想過搞寫作”、“你小時侯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語言描寫)
③為“我”借書、推“我”去看電影:
“她到處去給我借書,頂著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電影”(動作描寫)
⑶通過這些細節描寫,表現了怎樣的一種母愛?
無私無怨、堅強執著、寬厚仁慈、犧牲自我的愛。
⑷這時候,你會想起哪些頌揚母親的故事和詩文?(學生交流)
故事:孟母三遷、歐母教讀、岳母刺字……
詩歌:冰心《紙船》、孟郊《游子吟》、泰戈爾《仿佛》……
名言: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法國)
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岡察洛夫(俄羅斯)
媽媽,你是母親、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結合。——泰戈爾(印度)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意大利)
母愛在女人心中是一件簡單、自然、豐碩、永不衰竭的東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巴爾扎克(法國)
⑸“我”對母親又是什么態度?
不理解母親的苦心,對于治病喪失信心、絕望:
“別浪費時間啦!根本沒用!”(語言描寫)
“我倒沒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心理描寫)
3.30歲時小說發表
⑴“我”小說發表,獲獎成名,母親卻因操勞而早逝,我對母親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我理解了母親的苦心,理解了母愛的偉大,深深思念母親的同時又滿懷深深的愧疚(子欲養而親不待)。
⑵讀讀下列詩文,進一步體會“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悔之情。
余光中《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啊在里頭
老舍《我的母親》:
“街上是那么熱鬧,我卻什么也沒看見,淚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淚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當日孤獨的過那凄慘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會再候盼著我了,她已入了土!”
“母親怎樣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總不敢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象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帶來不好的消息,告訴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四、理解“合歡樹”所寄寓的豐富的情感內涵
(一)閱讀第四至十二自然段,找一找描寫合歡樹的句子并體會合歡樹的象征意義。
1.請同學根據下列提示,簡要敘述合歡樹的由來。
合歡樹是_______在___________時,在_______挖來的,種在________里。第二年,合歡樹______,母親______。第三年,合歡樹_______母親__________。第四年,合歡樹長在_____________。第五年,我們搬家合歡樹__________。
2.作者為什么在這里花了大量的筆墨寫合歡樹的來歷以及母親悉心培育它的過程?
合歡樹是作者個人命運的寫照,也是母愛的具體的體現物。母親把對兒女的疼愛融入在對合歡樹的精心呵護和培育中。合歡樹從弱小到長大長強長壯與史鐵生由殘疾到對生命有所感悟,堅定地活下來有相似之處。
所以,合歡樹=作者自己,母親悉心照顧的合歡樹就是病中的自己的象征。
3.母親逝世后,作者對于母親親手栽下的合歡樹的態度有一個怎樣的變化過程?
⑴“我們搬了家,悲痛弄得我們都把那顆小樹忘記了”“沒料到那顆樹還活著”——搬了家,忘記了合歡樹,遺忘在記憶的深處,不愿提起。
⑵很少再去小院,“不愿意去那個小院,推說手搖車不方便”。在大院中聽鄰居說合歡樹開花了,勸他去看看,但是“我心里一陣抖,還是推說手搖車進出太不易”——想起了合歡樹,但是不敢去看合歡樹,怕睹物思人,怕看到合歡樹又想起母親來,勾起自己無盡的悲傷。
⑶時間久了,自己的心情平復了,“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樹吧。”“我問起那棵合歡樹”“我挺后悔前兩年沒有自己搖車進去看看”——自己很想看看合歡樹,看看母親住過的小屋,看到母親生前的事物讓我感覺母親好像并沒有離我遠去,母親似乎就在身邊。所以“悲傷也成了享受”。
所以,合歡樹=母親,合歡樹是觸動作者思念母親的物,它是母親活在人世的見證,是母親生命的另一種呈現方式。
(二)啟發學生自主體會,自由發言,說說合歡樹在自己心中還有什么豐富的情感內涵。(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合歡樹=親情的象征,是合家歡樂(樹的名字的意義)的象征。
合歡樹=當年母子“合歡”的人間見證,是母親恩澤的一個生命。
合歡樹=母親對兒子的希望。
五、結束語
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它們是一片朦朧的溫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它們的領地只有兩處:心與墳墓。——史鐵生
六、作業
1.閱讀史鐵生作品《我與地壇》全文。
2.背誦一首歌頌母親的詩歌。
3.用一段短文,抒寫自己對母親的愛與感激。
七年級語文上冊《合歡樹》優秀教學設計二
一.教學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1.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新人文讀本)第一冊第三單元——《合歡樹》
2.本單元主題是——親情,心靈深處的溫暖與眷戀,本課是第二課,為精讀文章。《新人文讀本》作為中學語文課本的一種必要補充,提倡張揚人文精神。
3.本課教學內容重在通過閱讀感悟讓學生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感恩之心,從而受到情感上的熏陶,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綜合性學習”、“探究性學習”的要求。
(二).教學對象分析
1.如皋初級中學地處長壽之鄉,教育之鄉如皋,是江蘇省示范初中,本班的學生都寄宿在校,剛剛遠離父母的呵護,獨立生活。
2.學生最大的14歲,最小的才12歲,年齡上偏小,對父母的感情認知尚處于不懂得感恩的年齡段,加上初中生叛逆心理很強,所以,很難通過自己閱讀的方式來懂得感恩。
3.感恩是永恒的主題,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感恩的文章來讀,但是讀懂史鐵生這樣的平淡中見真情的文章,對于初一的學生,還是難了些,就必須借助于多媒體教學手段。
4.讓初一的學生理解這樣深刻的母愛,其實很難。滬教版就把該篇課文放在了高一學段,而我們的版本是初一學段,學生在情感上屬于稚嫩天真的孩子,處于無憂無慮的時段,又怎么能輕易理解史鐵生坎坷的人生,更加不能理解這樣的一位母親了。
(三).教學環境分析
本課教學如果沒有多媒體的輔助,學生也能讀懂,但是對于初一的學生要想解讀史鐵生這個人,解讀文中的母愛,一個飽受了世間折磨的人,一個面臨生命的危險卻依舊奮筆疾書的人的內心世界是很難讀懂的,深刻理解還需要多媒體輔助教學。本校每個教室均有多媒體教學設備,每一課都可以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非常了解并適應多媒體教學,所以不需要到計算機(網絡)教室。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理解“合歡樹”豐富的情感內涵和象征意義。
2.學習史鐵生言淡情深的寫作風格。
(二).過程與方法:
1.細致深入地品讀文本。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味史鐵生對母親的眷念感恩——“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傷和母愛的深沉無私。
2.學會感恩。
三.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1.理解“合歡樹”豐富的情感內涵和象征意義。
2.體味史鐵生對母親的眷念感恩
(二).教學難點:
1.“合歡樹”的命名原因。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流程
1.課前交流
2.了解作者,設疑導入
3.品味母親的世界
4.感悟兒子的心靈
5.小結文本,解釋課題
6聆聽合歡的樂音
7.總結全文,升華感情
(二).教學過程設計
1.課前交流
播放“合歡樹”音樂動畫,進入情境。
2.了解作者,設疑導入:
(1)今天,咱們來認識一下當代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史鐵生.[板書:史鐵生]
課件:打字機模式,介紹史鐵生。
讀了這一段文字后,在你的想像中,經歷了這么多的磨難的史鐵生應該是怎樣的?
(2)[課件呈現史鐵生的笑容照片。旁有梵高的《向日葵》。
底下對白:“是什么力量使他笑面人生?”]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3)在緩緩流逝的時間長河中,總有一些記憶像卵石般沉淀下來,壓迫著人們的心靈,改變著人生的軌跡。愛,特別是母愛,對于史鐵生來說,就是這樣的一份沉甸甸的記憶,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他的生活,影響著他對人生的感悟,乃至他人生的獨特航程……散文作品《合歡樹》就真實地記錄了這一切。[板書:合歡樹]
3.品味母親的世界
(1).整體感知,初識母親
①瀏覽課文,思考: 的母親?從哪個細節可以看出?
課件背景音樂:鋼琴曲《神秘園之歌》
②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愛美(做衣,養花);聰慧;堅強、善良;執著;熱愛生活……
(2).細讀文本,品讀母愛
①課件呈現課文片段:
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想:上帝為什么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②最能表現母親的詞語?——苦。
③你是如何理解的?
A、辛苦。
母親的全副心思卻還放在給我治病上,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很多錢。
她到處去給我借書,頂著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電影。
B、心苦。
母親驚惶了幾個月,晝夜守著我,一換藥就說:“怎么會燙了呢?我還直留神哪!”幸虧傷口好起來,不然她非瘋不可。
為了我的腿,她頭上開始有了白發。
④課件呈現材料。
A、雙腿癱瘓后,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秋天的懷念》
B、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上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愿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著,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于能找到。——這樣一個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我與地壇》
總結:這是一個活得最苦的母親,卻也是最堅強的母親,最愛兒子的母親。
(3).互文閱讀,體會在母親心中,合歡樹與“我”的關系
①課件呈現:
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秋天的懷念》
②閱讀課文第九節:母親從來喜歡那些東西,但當時心思全在別處。第二年合歡樹沒有發芽,母親嘆息了一回,還不舍得扔掉,依然讓它長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歡樹卻又長出葉子,而且茂盛了。母親高興了很多天,以為那是個好兆頭,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過一年,她把合歡樹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時念叨,不知道這種樹幾年才開花。
找出母親心理變化的詞語。
喜歡——嘆息——高興——念叨
③你讀懂了母親的心了嗎?
合歡樹是母親希望的寄托
合歡樹的旺盛生長——“我”的生命成長
對生命的期待,對希望的憧憬,對未來生活的向往。
4.感悟兒子的心靈
(1).走近兒子
我在母親與合歡樹的雙重呵護下成長,是幸福的。
母親“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著,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母親的呼喚終于得到了應答。著有長篇小說《務虛筆記》,短篇小說《命若琴弦》,散文《我與地壇》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課件:圖片關于史鐵生的書}
課件: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杰出成就獎得主史鐵生授獎詞
(2).多元閱讀,體會在我心中,合歡樹與“母親”的關系
①“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當“我”走出生命的低谷時,母親已經撒手人寰。她遠離了“我”的生活視野,卻始終在“我”的生命視野中。作者的感情經過了怎樣的變化過程?讀第8小節,理解文章
②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不愿意”————“推說” (逃避)
“抖”——————“還是推說” (害怕睹物思人)
“安慰”—————“去看看” (理解)
“后悔”—————“悲傷也成享受” (眷戀)
③合歡樹與母親有怎樣的關聯?
合歡樹是母親的化身,是母親生命的延續,是她另一種存在方式。
④你是如何理解“悲傷也成享受”這句話的?
母親好像并沒有離我遠去,似乎就在身旁,是小屋,是林中的風,是小院中的合歡樹。深摯的母愛卻始終溫暖鼓舞著“我”,感傷過后對生活充滿更堅定的信念。
課件:“亦子亦母合歡樹,一枝一葉總關情。”
5.小結文本,解釋課題
(1).合歡樹既承托了母親對生活的熱愛和希望,也寄寓了“我”對母親的追憶與懷念,更是合家歡樂的親情象征。
[PPT:上面合歡樹的圖片,下面田字格內寫“合歡”,紅色標示兩個“人”字]
(2).再讀文章后,老師真的想給本文改題,只改一個字,你覺得怎么改呢?
合歡樹——合歡頌
所以這樹呀,既是母愛的頌歌,更是生命的頌歌,是作者飽含著理解,飽含著愛,飽含著淡淡的憂傷的一首頌歌。
6.聆聽合歡的樂音
背景音樂:神秘園之歌
課件:【學生讀】文字: 有一回我坐在矮樹叢中,樹叢很密,我看見她沒有找到我;她一個人在園子里走,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經找了多久還要找多久,我不知道為什么我決意不喊她——但這絕不是小時候的捉迷藏,這也許是出于長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強或羞澀?但這倔只留給我痛悔,絲毫也沒有驕傲。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羞澀就更不必,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我與地壇》
【教師讀 】文字:搖著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著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墻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后,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著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后再漸漸浮起月光,心里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我與地壇》
交流收獲,升華主題。
背景畫面:合歡樹下,傾訴心靈的告白
背景音樂:《神秘園之歌》
(1)如果你是史鐵生,又一次來到合歡樹下,想對母親說什么?
(2) 如果你是史鐵生的母親,樹下,母親想對兒子說些什么?
(3)聽了這樣的故事,你想對自己的媽媽說什么?
(4)讀完全文,你想對自己說什么?
(5)母親節,給母親發一條短信,表達對母親的愛,你會怎么說?
7.總結全文,升華感情
母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她藏匿在生活的細節中;母愛,是我們一生的財富,也是我們成長的不竭動力。守望心靈,感悟母愛,收藏幸福,學會感恩。讓我們共同放歌心靈深處的愛。
播放視頻音樂《懂你》,師生齊唱,結束本課。
【七年級語文上冊《合歡樹》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七優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樂園五優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長征》(精選18篇)02-28
語文《小露珠》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12-29
語文《因小失大》教學設計09-15
七年級上冊《龜雖壽》教學設計(通用8篇)04-18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
五年級語文上冊《開國大典》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