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之美》語文教案
《橋之美》語文教案
《橋之美》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 積累詞語,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2、 把握作者喜愛橋的原因,掌握文中的事例。
教學重難點:
體會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和作用;掌握抓住總特征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比較閱讀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引趣激思
橋梁專家茅以升筆下是橋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在畫家眼里,橋的魅力在哪里?讓我們隨著畫家,對“橋之美”進行一番新的審視與追尋吧!
作者簡介:吳冠中教授,是當代著名的畫家,在中國乃至世界畫壇都具有極大的影響, 他也是出色的美術教育家、散文家。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朗讀,初步感知內容
(1)辨清字形,讀準加點字字音。
每學一課書之前,老師都讓大家對本課的字詞做提前預習,下面老師就來檢查一下同學們的預習作業準備的怎樣。誰來給大家說一說加點的字的讀音?
煞風景(一聲) 和諧 點綴 籠統 脂粉 纖細(首字母為x)
(2)詞語解釋
駐足、史詩、銷魂、美感、煞它風景、前瞻后顧、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多媒體顯示問題組)
(1)在作者眼中橋美在何處?
。2)為了說明橋之美,作者主要舉了哪些例子?
(3)出示圖片,說說你最喜歡的一幅畫,并說明你喜歡的理由。
四人小組明確討論:
(1)并不著眼于橋本身的結構設計,而是緣于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橋的美而是緣于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边@句話我們如何理解,是不是與我們平時說話有些不同,理解起來有些難度,不如我們找些關鍵詞,你覺得這句話的關鍵詞是什么?學生回答,老師明確:將“環境”、“作用”這兩個詞抽出來,可以理解為:“在不同的環境中,橋有不同的作用” 。)
。2)舉了四個例子:烏鎮葦叢上的石橋;江南鄉間細柳下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頤和園的仿盧溝橋、蘇州的寶帶橋;形式獨特的廣西、云南、貴州等省山區的風雨橋以及《清明上河圖》中的橋、人造索橋,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
。3)提示:畫面的構成是否有塊、線、面的搭配;畫中的形
象是否都能和周圍的景物既形成對照又不失和諧。
三、研讀與賞析
1、通過閱讀文章,我們不難看出作為畫家,作者看橋淡化其結構、種類、公用,更重其美學價值。那么你能用優美的語言描繪文中你最欣賞的一幅畫嗎?
教師示范:烏鎮石橋:厚厚實實的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2、學生認真閱讀文字,想想文章對幾座橋是怎樣描述的,請同學們小組交流,用最美的語言來描述。
學生如果有困難,教師可以降低要求:用“橋之美,美在橋處在__環境中,它給我的感受是__”的句式說話。
四、美句賞析
1、(過渡)吳冠中以他畫家的真知灼見,不但告知了我們如何用“美學”的眼光來重新審視事物,而且他還用蘊涵豐富的語言引起我們強烈的感情上的共鳴。
。1)找出意蘊豐富的語句,反復朗讀,體味句子的情味。
。2)先讓四人小組討論,再讓小組派代表發言。
重點賞析:
①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不做石橋時,仿佛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葦叢使不會感到發悶的,也不會做深呼吸,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這表現了作者已全身心榮谷周圍環境,或者說自己已經成為環境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②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
這句話的意思是,橋橫跨在水面上,與橋下的流水在平面形成交錯;同時,橋的顏色與水的顏色也相互映襯。橋與流水如一支樂曲一樣是一個整體。
五、拓展提升
1、(過渡)我們從《橋之美》中體會到了橋的美感,真是賞心悅目。同是寫橋的文章,《中國石拱橋》與之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學生思考,討論明確:
。1)相同點:都以“橋”為說明對象;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形式;都用了舉例子的方法。
。2)不同點:內容上,《橋之美》從審美角度說明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中國石拱橋》從建筑功用的角度中在介紹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
語言上,《橋之美》是一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描寫抒情語言比較多,《中國石拱橋》是較為規范的說明文,語言科學、平實。
六、課文小結
七、布置作業。
美與我們近在咫尺,我們要有雙發現的眼睛。在生活中選一景物,抓住景物特點寫一段200字的小文,把它的美躍現紙上。
【《橋之美》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語文教案之珍珠鳥03-19
數學活動教案之看看數數03-20
數學教案模版之數軸03-20
草蟲的村落之教案設計03-20
數學教案之確定位置03-20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20皮巧根橋教案設計03-19
大班數學教案之認識球體03-20
《送魏萬之京》教案設計08-10
大班藝術活動之嘗葡萄教案(精選11篇)05-11
認數之認識幾和第幾教案案例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