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山市的教學設計
蒲松齡山市的教學設計
[設計思想]
《山市》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所寫的一篇描繪山中蜃景的文言文小品。它被安排在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對自然世界進行科學探索的單元中,同時又是一篇自讀課文。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的要求。讓學生課前預習。先利用工具書和課文下的注解疏通文意;在此基礎上,以誦讀為主,以積累文言詞語、培養語感為重點實施教學;在誦讀的過程中熟悉課文內容,體會山市奇異的特點。至于文言字詞和語法的要求,則盡量放低或基本不做要求。(如“城郭”二字,在此沒必要強調“城”是指內城,“郭”是指外城,就按書下注釋解釋為“城市”;又如“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不強調名詞前置這一語法現象。)
[教學目標]
1 辨析形似字、多音字;學習、積累文言詞語。
2 理解文章內容,提取主要信息,感知“山市”的變化過程。
3 激發想象力,調動審美體驗,增強誦讀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方法]誦讀式學習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古人有兩句詩“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描繪的是海市蜃樓的景象,許多人卻無緣目睹它的奇異。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為我們描繪了類似海市蜃樓的奇異情景——《山市》。現在我們就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作者)
二、熟悉作家作品
師:同學們已經進行預習,請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蒲松齡。
學生發言介紹蒲松齡,要求具備書下注釋的幾個基本內容。
師:《聊齋志異》這個書名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聊齋志異》中的哪些故事呢?
PPT顯示一個《聊齋志異》的出版物的封面,對應書名逐字顯示:“聊”——聊天。“齋”——房子。“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
學生根據影視作品一般都知道《畫皮》等“聊齋”故事。
教師簡介《聊齋志異》的內容:這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內容多是狐鬼花妖與神仙故事;也有個別篇章近似小品。涉及民間技藝、自然現象等。《山市》寫的就是關于自然現象的內容。
三、初讀課文,疏通文意,學習、積累文言詞語
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再次熟悉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師:讀了這遍課文后,同學們還有沒有不理解的字詞。不明白的意思?
學生質疑討論,養成自己發現問題的習慣。
師:現在請一位同學為大家朗讀課文。
其他學生傾聽、思考,進一步感知課文;教師了解學生預習、自讀情況。
教師組織學生評議朗讀情況。強調要注意辨析“亙、垣、恒”這幾個形似字的讀音和意思。根據“坊”“舍”遂”的意思,確定多音字在文中的正確讀音。
PPT顯示:“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
師:請找出這一段文字中的通假字。
明確:“烏”同“無”:“裁”同“才”,僅僅、只的意思。
師:“危樓”是危險的樓的意思嗎?
明確:“危樓”指的是“高樓”。我們熟悉的李白的《夜宿山寺》——(學生齊答“危樓高百尺”),其中的“危樓”就是“高樓”的意思。
師:“直接”與我們現在所說的“請你把作業‘直接’交給老師”中的“直接”的意思一樣嗎?
明確:不一樣。現在說的“直接”是指不經過中間事物:而文中的“直”是一直的意思,“接”是連接的意思。
師:“樓五架”的“架”是“五座樓”的意思嗎?
學生思考討論后,PPT顯示一高樓每層有五間屋子的畫面。明確:兩柱之間為一架,這里的“架”是“間”的意思。
四、熟讀課文。提取信息,感知山市變化過程
師:現在請同學們再讀一遍課文。要注意山市變化的過程,頭腦中想象山市中出現的畫面。
師:在山市的變化過程中,先后出現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討論后明確:依次出現孤塔、宮殿、城郭、危樓。
孫禹年等人在樓上飲酒就見到如此豐富的景致變化。尤其是其中描寫“城郭”的景致,先是“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忽然來了一陣沙塵暴,就“城市依稀”了,真是景物奇異。(板書:景物奇異)
師:在這些景物中變化最大、作者描繪最具體的是哪個景物?(明確:危樓)
先請一位同學給大家朗讀一下描寫危樓變化過程的語句。
PPT顯示危樓由高到低,由大到小,從有到無的變化過程。請學生用課文原話解說圖像所顯示的危樓變化階段。
PPT顯示山市的整個變化過程:
師:山市的景物變化是按什么順序安排的呢?(明確:時間順序)
請找出標志時間變化的詞語。并說說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具有怎樣的共同特點。
明確:“忽”“無何”“未幾”“既而”“逾時”“倏忽”這些詞語都具有時間短暫的特點,說明山市的變化速度十分快。(板書:變化速度)
五、品讀落實。審美想象
師:孫禹年等人看到山市后有什么反應?后來他們的情感有什么變化?請找出表示他們情感的詞語。(明確:驚疑、始悟、居然、而已)
進一步體會山市奇異的特點。
師:山市的特點是奇異的,我們要用文言把故事講給人聽,需要體現出時間變化的迅速以及孫禹年等人的情感變化。
教師范讀:“奐山山市,……始悟為山市。”
師:現在請同桌之間相互朗讀,要求把“山市”這個奇異的故事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聲有色有表情地讀給同桌聽。
師:現在請一位同學為大家朗讀《山市》,其他同學傾聽、欣賞、品味。
六、探究拓展
孫公子禹年等人所見的山市,已經敘述得非常清楚了。那還寫“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云”這幾句有什么作用呢?
學生思考、討論后明確:首先,結尾一段寫山上的“鬼市”是補筆,有照應開頭的作用,說明奐山這個地方確實能看到這種奇異的現象。第二,當時的人們對這種自然現象無法作出正確的解釋,只好用迷信的方法解釋它。
師:今天我們明白“山市”其實是一種自然現象,叫做——“海市蜃樓”。如果手頭只有《新華字典》,你查哪一個字能夠解釋“海市蜃樓”這種現象呢?(明確:查“蜃”字)
海市蜃樓是一種自然現象,我國古代有許多這方面的記載。北宋科學家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就描繪了“海市蜃樓”。
七、布置作業
1 閱讀自讀課本第219頁沈括的《海市蜃樓》,與蒲松齡的《山市》比較異同。
2 有興趣的同學查找資料,探究“海市蜃樓”的具體成因。
【蒲松齡山市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山市教學設計參考模板03-20
《狼》蒲松齡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2-16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