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教學的課后總結
種子教學的課后總結
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主要讓學生掌握兩個知識點:種子的基本結構和種子發芽的內部條件。
我以小學科學新理念“任務驅動”為依據,在課堂上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探究能力,拓展了學生的科學思維,順利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在小學科學教材里(以粵教版為例)有許多的科學實驗教學活動要是在課堂上來進行操作是很有難度的,不容易實施。像本節課中的兩種種子(蟲蛀過的和未被蟲蛀過的)的萌發觀察活動就不容易在課堂上操作而放在課后來進行則要容易操作得多,所以我認為我們科學教師應該學會靈活地處置教材中的科學實驗活動。在科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我不止一次地感覺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對于我們科學教師來說實在是一條教學良策。對此,作為一名專職的科學教師,在這點上,我的感慨還是頗多的。
就這節課而言,我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探究能力為主,引導學生把學習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種子的基本結構和種子發芽的內部條件上來,從而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恰恰又是一節四十分鐘的課局限了我在對“什么樣的種子能發芽”這個問題上的補充說明,導致了在對種子發芽的內部條件的解釋上還不夠全面,科學依據還不夠充分。植物常識告訴我們,“一顆胚完整的種子能發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可是,一顆胚不完整的種子難道就不能發芽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從胚的各部分的功能去了解就知道了。子葉是貯藏營養的“倉庫”,在種子最初的萌發過程中是依靠子葉通過胚軸向胚芽和胚根輸送營養的,因此從這個科學角度出發,胚芽、胚根、胚軸以及胚軸與子葉相連接的那個部分要是沒有受損的話,就算是子葉的其他部位略有受損,這樣的種子也具備發芽的條件。所以,“一顆胚完整的種子能發芽”的同時,一顆胚不完整的種子也是能發芽的。只不過前者屬于一般情況而后者則屬于特殊情況。可是,我覺得,這個問題要是也安排在本節課里進行講解學習的話,就會顯得本節課內容過多,過于緊湊,同時也不容易讓學生理解,這樣教學效果就會遠不如現在這樣的安排。因此,在我的教學設計里是把這個問題安排在下節課《幼苗》里再進行學習的.
【種子教學的課后總結】相關文章:
第一單元種子教學反思03-19
《圓柱的認識》課后感悟07-18
《胖乎乎的小手》課后感想(精選11篇)03-24
關于認識種子的教案(通用10篇)03-31
《小種子找媽媽》的教案(通用11篇)02-22
種子發芽實驗教案設計(精選12篇)02-20
《金孔雀輕輕跳》課后教后感01-17
讀《愛睡懶覺的種子》的感想(通用17篇)09-19
中國戲曲藝術賞析課后感想(精選8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