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松樹和大松樹》教學設計
蘇教版《小松樹和大松樹》教學設計
一、單元教材解讀
本單元以讓學生明理,培養良好素養為目的進行選材,都是通過故事來告訴學生道理。課文《蘑菇該獎給誰》告訴學生要有勇氣敢于和強手競爭,雖敗猶榮。《騎牛比賽》讓學生懂得高超的本領是千百次艱難訓練練就的。《小松樹和大松樹》教育學生做人要謙虛,不要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練習3》讀讀背背中四個成語都是激勵人們不畏艱難險阻,在困難面前要敢于斗爭,敢于勝利。《三字經》中的名句告訴孩子們,人一定要學習,否則就不懂得道理。所有內容都向著一個目標——明理,為完善學生的人格打基礎。
二、本課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寓言,敘寫了山上的一棵小松樹覺得自己長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樹的故事,表現了小松樹從自我夸耀到受到教育、深感慚愧的轉變過程,揭示了不能無視實際、盲目自大,必須知錯能改、謙虛謹慎的道理。
三、單元學情分析
1、學生逐步學會了一些識字的方法,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識記生字。
2、學生的頭腦中已經有了一定量的詞匯,本單元中有些詞匯比較書面化,可讓學生通過看錄像、表演,向他人請教或聽老師的講解來達到理解的目的。有些詞語還可讓學生聯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體驗來學習,從而更多地積累詞匯。
3、學生對“段”有了初步的了解,可在老師指導下認清文章的段,學會在段前標序號。
4、運用故事對學生進行啟智、明理,學生喜聞樂見,這一方法常用且卓有成效。學生學過課文后,可組織學生講故事或表演課本劇,進一步體會人物感情及故事主旨。南美洲的騎牛比賽學生可能較陌生,要適當運用影視資料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
四、本課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就是要通過表演等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與大松樹、小松樹和風伯伯來對話,從而感受語言的韻味美、人物的精神美。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學習語言習慣直覺體驗、整體接收、綜合感受,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這一思維特點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表演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自得。同時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反復品位,體會語言的內在情感,以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從而引導學生去領悟語言文字,讓學生得到情的激發,智的啟迪,美的熏陶。 在教學《小松樹和大松樹》時,教師可以安排一個遷移練習,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想象小松樹會對大松樹和風伯伯說些什么?他們各自聽了對方的話后又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學生在這方面有比較多的生活積累,通過教師啟發,生活中的很多場景很快在學生腦中再現,并能以課文為例,說出小松樹會對大松樹和風伯伯說的話。教師在學生表述時適時點撥,幫助學生恰當運用語言,使語言更加規范,學生通過不斷的語言實踐,逐步內化語言,豐富語言進而正確、熟練、靈活的運用語言文字。我認為靈活的處理教材能較好的拓展語文教學的空間,有利于讓學生在廣闊的生活中學語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在努力實踐著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也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五、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四會生字,6個二會生字,認識3個新偏旁,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小松樹“慚愧”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目標]
利用文中的對話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然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將故事延伸下去,使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體會情緒變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教育學生做人要謙虛謹慎,不盲目自大和看不起別人。
六、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識字
七、教學難點
理解風伯伯的話 寫字
八、課前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九、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 學 過 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自讀、評價和指導讀使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使學生能運用自學(不同的角度學習生字)生字的過程方法認識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學習造句。
3、能正確、美觀地在田字格中書寫“呢、回”兩個字。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謎語導入,巧妙激趣。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四、寫字
五、小結
六、布置作業
【《小松樹和大松樹》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烏龜找家》教學設計03-20
教學設計的依據和原則11-10
課文《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02-28
語文《小露珠》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12-29
比和比例復習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05-24
正數和負數的教學設計(通用11篇)08-27
《因數和倍數》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04-17
《真善美的小世界》教學設計(通用7篇)10-26
《別董大》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