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教師的教學反思
飲酒教師的教學反思
僅僅接觸吟誦幾個月的時間,對其抱有極大的敬畏態度,雖然明知才疏學淺,卻志不敢已,所以決定試驗。
在兩個多月的教學實驗中,在和同組老師與吟誦專家的不斷交流中,我明確了一個問題:吟誦是一種教學手段,在我看來是必要的教學古詩的手段。也就是說,它不是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達到目的而實行的一種方法。只是在我看來它是必要的方法。
在初中階段,教學古詩的目的,在我看來首先是要讓學生背誦、默寫,這是底線。進而理解詩歌表現的情懷,這是難點。最后,能用準確的形式表現出詩歌的情懷,以此最終達到修身的目的,這是高標準要求。而吟誦,是助于達到這三個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
從背誦這一點上來看。讓學生了解平仄的知識,掌握詩歌的誦讀方法,也就了解了詩歌的基本韻律。長久的在這樣的習慣下誦讀,既是符合了中國古詩的基本誦讀方法,也能夠領會詩歌的基本創作規律,調理了思維,自然易于記憶和背誦。如果采用吟唱(不等同于唱歌)的方法,加以簡單的旋律,則給背誦帶來了美妙的享受之感,更利于記憶。
在這節課上,師生一同誦讀,誦讀加吟誦的遍數達到十幾回,在下課前,全班都可以流暢地背誦出全詩。并且在強調個別字的書寫后,三分之二的學生可以做到當堂默寫準確無誤。這是一首50個字的詩歌,當堂達到這個效果不能算簡單,應該感謝吟誦的保駕護航。
背誦默寫,還僅僅是學習詩歌的第一步。理解詩意才是教學的難點。我們從詩人選取的形象入手分析詩歌,是一種常見的方法。無論是西方的詩歌研究還是中國古代詩話也大都是如此分析的。只是,古人在詩歌教學中確實是使用吟誦的方式的,老先生給學生做吟誦示范(往往三遍),已達到正音識字以及理解的目的。我們今天的古詩教學當然是不能完全復制古代的教學模式的。但是我們該反思一千多年來的教學的科學之處,介入中國的方式來教中國的文學。這里面一個很重要的科學之處就在于:詩人創作的時候是用吟誦的方式創作的,所以我們不用吟誦的方式來講解只怕會謬之千里。
那么如何讓吟誦來有助于理解呢?我想的是,介入音韻學的知識。詩歌借助形象表現情感當然是沒錯的,只是我們只看內容而不管音韻的形式,總會在理解上有所偏差。正如我曾經在一節課上,問學生王昌齡的《出塞》表達了詩人一種怎樣的情懷,幾個學生起立回答的都是“悲涼”。學生的答案是有證據支撐的:比如冰冷的關隘,“人未還”的現狀,沒有“飛將”的遺憾,以及“胡馬度陰山”的失敗。
如此看來,王昌齡自然是帶著怨氣的。可是,唐人稱其為壓卷之作,難道就僅僅是因為它寫出了大唐的沒落與失敗?王昌齡生活的年代并不是如此的。其實王昌齡要表達的意思絕不是凄涼,他與范仲淹在《漁家傲》中傳遞出的無奈與失落是完全不同的。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是大唐國運昌盛之時,與邊關的戰士也是勝多敗少,唐人的豪邁在邊塞詩歌中表現得最為精彩,這樣一首能成為壓卷之作的詩歌自然也在表達著保衛國土,寸土不讓的豪邁之情,而戰爭畢竟是無情的,詩人也在其中發表著感慨。但是感情基調依然是昂揚的。
正是因為在短短的詩歌當中詩人將各種情感交織,給我們盡量展現了邊塞戰爭的全貌,才讓人稱其為壓卷之作的吧。而我們如何更為準確更為通暢的將這一層意思講給學生呢?借助音韻學的知識是一個好方法。我們可以看看詩人用了什么字來做韻,“關”、“還”、“山”。在平水韻中,這屬于“十五刪韻”。這個韻的韻腹是“an”,發這個音需要經歷從開口到閉口的過程,拉長了來發這個音的時候,便會有從疏朗、開闊到感慨、嘆息的感覺。
這是不是暗合了王昌齡本首詩歌所要表達的感情呢?再看,是個前兩句使用閉口音較多,后兩句使用開口音較多,詩歌是否在聲韻上也做了一次很好的起承轉合呢?詩人的感嘆與豪邁是不也借助聲音表現得很好呢?如果教會學生去如此理解,是不是很好的把握了詩歌的主旨?再用吟誦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樣的詩歌課是不是才會不失偏頗?
其實不僅僅有開閉口音的問題,還有入聲字的使用,聲調的運用等等。把這些內容引進講解詩歌的課堂,與內容的分析相結合,兩條腿走路,才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詩歌的內涵。所以我說,吟誦是打開古詩理解大門的一把鑰匙。
讓我們再回到《飲酒》,用吟誦的方法解讀一遍。詩歌使用an這個韻腳(魏晉時期還沒有平水韻,古體詩歌中所謂的韻腳多是詩人自發的行為所至),有悠遠開闊又抒情的感覺,這個韻在發音的時候經歷從開口到閉口的過程,最后用鼻音抒發感情。詩歌中有很多字都用了這個韻腹。如:喧、遠、偏、然、見、南、山、還、辨、言。這些字奠定了詩歌的情感基調,悠遠開闊,情感綿長。
誦讀的時候應夸張一些,努力體會。按照后來誕生的平水韻來看,詩歌的入聲字很少,只有開篇的“結”,結尾的“欲”,中間的“菊”、“日夕”四個字。入聲字少決定了詩歌吟誦時的流暢,而入聲字的出現能給詩歌錯落有致的感覺。詩人在詩歌的一句中第一個字使用入聲字,往往是要強調第二個字,或本句后面的內容。如“結”廬在人境,詩人開篇就要強調,我的屋子是蓋在有人之境的。這樣能更好地引出后面的內容。最后一句的欲辨已忘言。欲字是入聲字,也是為了強調“辨”,但已忘言。灑脫之感自然流露。“采菊東籬下”,因有入聲字,誦讀起來稍有停頓,與后一句對比明顯,后一句則連貫流暢。能令人感覺到詩人采菊的動作很隨意,很簡短,而瞭望南山的動作卻很享受很漫長。
詩人陶醉在山景中的感覺也就出來了。“山氣日夕佳”,有兩個入聲字,與后一句“飛鳥相與還”對比明顯,可見詩人強調飛鳥的歸還是山間淡雅美麗的景色,也有暗示自己是“羈鳥”,想回到自己熟識的“舊林”中的意思。從開口音閉口音來看,前四句以閉口音為主,詩歌在“起”的部分,向世人表達自己歸隱的特點,只有在本部分結束時的“遠”“偏”二字特意用了開口音,可以強調自己心離塵囂,無論何地都會感到偏遠的特點。
中間四句是本詩的重點,詩人描述自己所處的山間景色之美,來展示自己的美好生活,來表達自己的志向。所以大量使用開口音,采、東、下、悠、然、見、南、山、佳、鳥、相、還。詩歌的悠遠開闊之感,詩人的享受自然的情懷就都能很好的展現出來了。詩歌結尾的兩句,前一句閉口音為主,后一句開口音為主,對比明顯,又強調了最后的“欲辨已忘言”,讓詩歌的延伸之感和詩人的灑脫之感明顯的現象出來。吟誦時,注意音韻的表現,開口音與閉口音的對比,有入聲字與無入聲字詩句的對比,詩歌的感覺就能很好的表現出來了。
我所授課的班級已經在這屆公開課前具備了開口音閉口音的基本知識,入聲字的基本知識,了解了古體詩、近體詩的區別,也學會了幾種吟誦調。所以我能設置“初感知”的環節。我們在古詩文課堂上往往設置初讀感知的課堂環節,而學生往往是初讀過后沒有感知的。因為他并不知道如何感知。當我用《早發白帝城》和《村居》來作為例子提醒學生的時候,學生都知道我在啟發他們用什么方法去感知(這兩首詩歌都使用十五刪韻,都是用an作為韻腹)。所以學生很快的說出了詩歌的感情基調。而當我問學生詩歌哪一部分應該是重點,哪一部分最能表現詩人的情懷的時候,他們找到了開口音聚集的部分。這都能說明吟誦教學是可行的,并且是可取的。
最后,當學生理解了詩人的情懷之后,我們該教會學生如何傳達這種情感,如何與詩人盡可能零距離的結合,神交。詩歌賞析是種不錯的做法。用語言文字來表現當然是很好的。而聲音呢?孟子說:“發于聲,而后喻。”我們該教學生如何用他的聲音來表現他對詩歌的理解。朗誦自然是一直以來的做法。只是這個源自于西方的做法放到中國詩歌上并不能完全表現中國詩歌的味道。因為朗誦的斷句是依據語義的,往往在聲音上有輕重之分。而中國的吟誦是根據聲音的節拍,平仄的變化等有長短區別,高低區別的,并且在吟唱的時候可以將開口音閉口音很夸張的表現,將感情借助旋律來表達。這樣才能更好的傳達詩人的情感。
我們是從吟唱《歸園田居》開始的,算是一種復習,也算是一番導入。學生通過吟唱再次感悟陶淵明的情懷,在吟唱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的時候努力的吟唱出是人的驕傲與堅定。這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飲酒》。在整節課上,學生一遍遍的誦讀,一遍遍的吟唱,逐漸將詩歌所要表現的情感很好的傳達出來。這節課上最后一個男孩子的吟誦將本節課的氣氛帶到了高潮,他始終閉著眼睛,不由自主的搖頭晃腦,聲音的長短變化,高低變化都表現得非常好。他投入到了詩歌的意境中,并且用吟誦的方式將詩歌的意境很好地傳達了出來。事實上,大多數孩子在公開課上比較緊張,平時課上,更多的孩子們表現得更好。我們也不定期舉行一些吟誦展示課,學生會設置情境,帶有表演性質地進行吟誦,很努力地去穿越時空,與古人做精神結合。
將吟誦帶入課堂,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是可行的。只不過現在仍處于研究狀態,很多問題還有待于研究。但是,恢復中國的方式來教中國的詩歌,價值與現行教學法結合,達到現代教學所設定的教學目的,總不至于是條錯誤的道路。我想,假以時日,人們會逐漸的發現這是條必然的道路。
【飲酒教師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月份教師教學反思03-20
教師數學教學反思03-19
《地球媽媽》教師教學反思04-11
教學反思:專業反思對教師專業成長的作用04-24
精選教師教學反思:《雨點》8篇04-26
教師《制作小桿秤》教學反思03-07
教師對單元教學的反思(精選14篇)08-02
教師教育教學反思《志趣小談》03-19
教師《加法的認識》教學反思(精選7篇)10-14
物理教師對新課標的教學實踐和反思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