鯀禹治水教學設計
鯀禹治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會認3個字,會寫5個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大發雷霆、滾燙、汗流浹背”等詞語,理解詞義。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脈絡。
4.學習課文第一、二部分,了解鯀治理洪水的原因、方法及結果。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新詞,理清課文脈絡。
2.了解鯀治理洪水的原因、方法及結果。
教學難點:掌握理清文章脈絡的方法和“壤、浹”等字的字形和寫法。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洪水泛濫、人們深受災難的視頻或圖片。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看視頻或圖片,激情導人
1.教師播放或出示洪水泛濫、人們深受災難的視頻或圖片,學生認真觀看。
2.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洪水沖毀人們的房屋,真是太可怕了!
生:我看到人們在洪水中掙扎,有的被沖走,有的活活淹死,洪水真是太無情了。
生:我看到洪水淹沒了莊稼地,人們的辛苦勞動都白費了,這樣下去,人們不是被淹死,也要餓死了。
3.教師小結導人:是啊,這可怕的洪水災害一直以來都威脅著人類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傳說遠在上古時代,人們就深受洪水災害,在與洪災抗衡的過程中,上演了鯀禹治水的故事。
4.教師板書課題:鯀禹治水。
5.齊讀課題,理解課題,認識人物。
⑴鯀:是傳說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
⑵禹:即大禹,是鯀死了三年后,肚子裂開而鉆出的一個孩子,也就是鯀的兒子,后來成了一位治理天下的君王。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找出生字新詞,讀讀記記,并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加以理解。可同桌或小組共同完成。
3.給各自然段標上序號,并畫出不理解的詞句,四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交流解疑。
4.想想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自學反饋,交流互動
1.分段指名輪讀課文。
2.集體評議,及時糾錯正音。
3.教師強調字詞難點。
⑴字音:“壤”聲母是r,讀第三聲。
⑵字形:“壤”右半部分筆畫多,書寫時各個筆畫要對齊寫緊湊,注意有下方有三個橫。
形近字:禹( ) 旺( ) 壤( ) 湯( ) 陜( )
寓( ) 汪( ) 嚷( ) 燙( ) 浹( )
⑶詞義:
汪洋:形容水勢浩大的樣子。
息壤:是傳說中天帝的一件寶物,是一塊幾尺見方的黃土塊兒,只要把它放在地上,說一聲“長”,它便會迅速擴大,驅走洪水,露出陸地。
大發雷霆:比喻大發脾氣,高聲訓斥。
泛濫成災: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災害。
汗流浹背:浹,濕透,汗水濕透了背上的衣領。形容汗出得很多。
4.齊讀課后“讀讀寫寫”及“詞語采集”中的詞語,加以識記。
5.提出小組交流后仍不能解決的詞句疑點,全班交流。
6.指名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上古時代,鯀與禹父子兩代人為了消除水災,讓人們免受洪災之苦,想盡辦法,歷盡艱辛治理洪水。鯀借助神力偷出天帝的寶物——息壤用以趕退洪水,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大禹繼承父親鯀的遺志,率領人們挖渠開山,疏通河道,最終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治服了洪水。)
四、理清脈絡,練習概括
1.快速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2.指名反饋分段情況,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交代故事的起因,上古時代的中國鬧過一次大水災,人們受盡洪水的折磨,苦苦訴求天帝,可天帝毫不理會。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寫鯀同情人們的悲慘遭遇,偷息壤驅趕洪水,被天帝派火神殺死。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寫大禹繼承你志,帶領人們疏通河道,經過十三年的苦戰治服了洪水。
五、學習課文,了解鯀治水
1.齊讀課文第1自然段,了解故事發生的原因。
①鬧大水災,大地汪洋一片,莊稼、房屋都被淹沒了,人們只好逃到山上或樹上去。因為缺吃少穿,餓死、凍死的人很多。
②人們苦苦哀求天帝,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會。
a.理解“哀求”與“祈求”,想象人們當時會怎么做、怎么說,體會人們遭受洪水災害時的悲慘與無助。
哀求:哀告請求。
祈求:誠懇地、懇切地希望或請求。
b.理解“毫不理會”,感受天帝的冷酷、無情。
“理會”在詞典中有五種含義:①懂得,領會,如:“這段話的意思不難理會。”②注意(多用于否定),如:“人家說了半天,他也沒有理會。”③理睬,過問(多用于否定)。如:“他在旁邊站了半天,誰也沒有理會他。”④理論,交涉;⑤照料,處理。在文中應該選第幾項?(第③項)
c.教師小結:面對遭受苦難的人們,面對無情的天帝,善良的天神鯀再也不能袖手旁觀了,強烈的同情心驅使著他要想辦法幫助人們治理洪水。
2.默讀課文第2—4自然段,思考鯀治水的方法與結果。
3.指名反饋,集體交流。
⑴鯀治水的方法。
①探聽秘藏息壤的地方。
②請神鳥帶路,請神龜挖洞,偷出了息壤。
③把息壤放在地上,說一聲“長”,息壤便伸展開來,趕退了洪水,露出了地面,人們回到陸地上重建家園。
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再次了解鯀治水的方法與過程。
④教師小結、過渡:鯀懷著一顆同情心,冒險偷出天帝的寶物,借助神力趕退了洪水,但最終的結果又是如何呢?
⑵鯀治水的結果。
①天帝發現息壤被偷走,派火神祝融殺死了鯀,奪回了息壤。
②洪水重新泛濫,人們再次陷入災難。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4自然段,再次體會天帝的冷酷無情。
六、課堂小結
1.學生自由交流對天神鯀的認識與了解,感受其精神品質。
2.教師小結:面對人們身陷洪災的悲慘遭遇,天神鯀毅然冒險偷出天帝的寶物,想借助神力驅趕洪水,但最終慘遭殺害,但他的善良正義、為民造福、勇于獻身的精神卻為世人所敬仰,他的形象也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七、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看拼音。寫詞語。
dà yǔ xī rǎng wāng yáng gǔn tàng hàn liú jiā bèi
( ) ( ) ( ) ( ) ( )
3.形近字組詞。
禹( ) 旺( ) 壤( ) 湯( ) 陜( )
寓( ) 汪( ) 嚷( ) 燙( ) 浹( )
4.抄寫課后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及結果。
2.品析關鍵詞語,體會大禹所付出的艱辛與努力,體會鯀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愛護人類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國遠古先民們的智慧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3.前后文對比,深化認識,了解文章的寫作方法,體會神話故事想象豐富、情節離奇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講述故事。
教學重點:理解大禹父子分別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教學難點:體會這個故事揭示的意義——表現了我國遠古先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和崇高精神,歌頌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教學準備:有關大禹的介紹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談話導入
1.說說天神鯀用了什么辦法幫助人們治理洪水的?最終的結果如何?
2.學生自由發言,相互評議、補充。
3.教師小結:善良的鯀冒險偷取天帝的寶物——息壤,想借助神力,用息壤驅趕洪水,這是一個充滿危險但十分快捷的方法。但很快就被天帝發現慘遭殺害,無情的天帝奪回了息壤,使人們再次身陷洪災。為拯救人類而獻身的鯀死后,又發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
4.指名反饋,介紹鯀死后的表現。
(尸體三年不腐,某一天,隨著一聲巨響,肚子裂開,鉆出了他的兒子——大禹。)
5.教師描述導人:這大禹同父親一樣,有一顆善良的心,他決心繼承父親的遺志,治理洪水,完成拯救人類的事業。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學習課文,了解大禹又是如何治理洪水的。
6.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
為了治水,大禹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第一次經過家門時,聽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還有嬰兒“哇哇”的哭聲。助手勸他進去看看,他怕耽誤治水,沒有進去。
第二次經過家門時,他的兒子正在他妻子的懷中向他招著手,這正是工程緊張的時候,他只是揮手打了下招呼,就走過去了。
第三次經過家門時,兒子已經長到10多歲了,跑出來使勁把他往家里拉。大禹覺悟地撫摸著兒子的頭,告訴他,水未治平,沒空回家,又匆忙離開,沒進家門。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跡感動了老百姓,人們都踴躍參加治水工程,大禹帶領治水大軍相繼疏通了黃河、長江、淮河、濟水、漢水、潁水等大小幾百條河流,經過十幾年的奮斗,使水有水道,陸有大路,老百姓都回到自己家鄉,重建家園,男耕女織,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這時,大禹才回到嵩山和親人團聚。涂山氏一手攙著老婆婆,一手拉著小夏啟,迎接大禹,鄉親們也敲鑼打鼓地歡迎大禹這位治水英雄。
二、繼續學文,了解禹治水
1.認真自由讀課文第三部分內容,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說說大禹是用什么方法治理洪水的,最后結果如何。
2.指名反饋,全班交流。
⑴治水方法: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來消除水災。
⑵治水結果:經過十三年的苦戰,終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人們重新返回家園,過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3.教師導言:治服洪水談何容易,十三年的苦戰中,大禹付出多少的努力啊。請同學們認真默讀第三部分內容,畫出令自己最感動的語句,在一旁寫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4.學生獨立閱讀,品析語句。
5.四人一小組,交流各自的閱讀理解與感受。
6.指名反饋,全班交流,教師針對重、難點處引導深人品折,從中了解大禹所作的努力,體會其精神品質。
⑴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摸清了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況,決定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來消除水災。
①理解“走遍”“山南海北”,體會大禹在當時沒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況下,為了摸清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況,翻山越嶺,四處跋涉,付出了艱辛和努力。
②理解“摸清”,體會大禹之所“走遍山南海北是為了弄清洪水形成的原因,并從中尋求清理的辦法。
③理解“引洪水入大海”,出示地形圖,了解要想消除水災,只能將洪水引流進大海,從中體會大禹的智慧。
⑵大禹親自拿著鎬頭,率領成千上萬的人挖渠開山,疏通河道。
①理解“親自”一詞,體會大禹身先士卒,以身作則。
②理解“成千上萬”,體會受災百姓之多,他們積極響應大禹的號召,投身于治洪行動中,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大禹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③理解“挖槊開山,疏通柯道”,觀看地形圖,了解要想讓洪水流入大海,就應當在洪水與大海之間挖出水渠,打通擋住洪水的山峰,從而疏通河道讓洪水流走。從中再次體會大禹的智慧。
⑶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艱險,帶領人們一點兒一點兒地開鑿。夏天,烈日當空,山石被曬得滾燙,大禹汗流浹背,仍然不停地干著;到了晚上,還要對付毒蟲猛獸的襲擊。冬天,北風呼嘯,天寒地凍,大禹一鎬一鎬地挖著凍得堅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下,又干了起來。為了治水,大禹還曾經 “三過家門而不入”。
①展開想象,理解“汗流浹背”“磨出了血泡”“毒蟲猛獸的襲擊”“凍得堅硬的土地”,體會環境的惡劣,以及大禹為開鑿龍門所付出的艱辛與努力。
②理解“仍然不停地干著”“毫不在乎”“三過家門而不人”,體會大禹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
③有感情地朗讀以上句子。
④體會作者選取典型事例圍繞一個中心句進行具體描寫的方法。
⑷就這樣,大禹帶領人們,由南到北,由西到東,經過十三年的苦戰,終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
①理解“由南到北,由西到東”,體會大禹帶領人們所疏通的河道之長,治理水災的地域之廣。
②理解“十三年”,體會治理水災的時間長。
③理解“苦戰”,體會治洪工程猶如一場艱苦的戰役,體會治理洪水之艱辛。
④理解“終于”,體會疏通河道、治服洪水是多么不易,多么艱辛。
⑤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7.教師小結:經過十三年的艱苦奮戰,兇猛肆虐的洪水終于被治服了,順著河道乖乖地流人大海,天下太平了,一心為民造福、無私奉獻的大禹也被推舉為治理天下的君王。
8.有感情地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對比鯀禹治水,再悟精神品質
1.鯀禹治水的原因: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同情身陷洪災的人們的悲慘遭遇,一心想拯救人類,讓他他們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2.鯀禹治水所用的不同方法:鯀是冒險偷出天帝的寶物——息壤,借助神力治水;大禹則通過挖渠開山疏通河道,用引洪水人大海的方法來消除水災。
3.鯀禹共同的精神:前仆后繼、不屈不撓地與大自然作斗爭的偉大精神。鯀為治水付出生命的代價;大禹為治水不怕辛苦,不畏艱險,三過家門而不入。
四、體會神話傳說的特點
引導學生,抓住像“鯀的出現”“神龜和神鳥幫助鯀偷取息壤”“息壤的神奇”“大禹的出世”“神龜運送土石”“應龍在地上劃出深溝”等內容,體會神話傳說的特點:豐富的想象和離奇的故事情節。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寄寓了他們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五、課堂小結
1.教師小結:在這篇神話傳說中,人們通過天帝的冷酷表現了自然災害的無情。但災難無情人卻有情,善良的天神鯀偷取寶物拯救人類充滿了神奇色彩,表達了人們在災難面前的美好愿望;而大禹率領百姓挖渠丌山,疏通河道,治服洪水卻有著現實的意義。從中也告訴我們,雖然災難可怕,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運用智慧,通過努力是可以戰勝災難的。
2.出示洪水被治服后的太平景象,學生欣賞感悟。
3.交流課外搜集的有關大禹的資料,進一步認識人物。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鯀禹治水》的故事講述給家長聽。
【鯀禹治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03-20
八年級上冊《治水必躬親》教學設計03-03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