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遠航的教學設計
鄭和遠航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復述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
2、感受鄭和為促進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
重點:鄭和第一次遠航。
難點: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鄭和下西洋的艱難和重大意義。
設計理念:由于學生所處的時代與文本介紹的內容相差甚遠,因此學生很難從文章本身理解鄭和的偉大之處。在教學中,我依托文本,借助多媒體,引領學生親近課文,走近鄭和,走進歷史,讓學生真正感受鄭和這一偉人,感知鄭和遠航的偉大事件,激發學生為振興中華而努力的情懷。課文篇幅較長,加之課后要求復述,課堂上以讀為主,讀悟結合;課后引導學生課外學習,拓展深化,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生命體驗于閱讀解讀過程,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為學生創造性地自主學習提供有利條件。
設計思路:
一、揭示課題,激發情趣。
二、緊扣結尾,細讀感悟。
三、學習課文,感受精神。
四、依據標題,指導復述。
五、課外拓展,升華情感。
六、推薦閱讀,了解歷史。
教學目標:
1、 學習生字詞,理解詞義,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3、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情趣。
1、 揭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鄭和遠航》。(學生齊讀課題)
2、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這篇文章,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內容,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完成這個填空。
1405年7月11日,( )受命第一次率領船隊出使西洋,他與所到國家的人民進行( ),航行途中多次( )。( )遠航,( )之大,( )之長,( )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 )。
3、 這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過渡:鄭和遠航是發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跡!為什么?填空中已經告訴我們答案,再讀后半句話。(學生朗讀)
二、緊扣結尾,細讀感悟。
1、 理解結尾句意。
引:這句話什么意思呢?
(1)理解“頂峰”:什么是頂峰?(山的最高點)鄭和遠航達到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說明了什么?(地位高,獨一無二)
(2)質疑過渡:鄭和遠航究竟是多大的規模,多長的時間,多廣的范圍才能被稱之為“頂峰”呢?課文哪里告訴了我們?到課文中去找找看,然后我們交流。
(3)學生自瀆感悟。
2、學習“規模大”
(1)自由地讀1—3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規模大”,劃出有關詞語。
(2)交流。
重點學習:
“隨行的有水手、翻譯、醫生和護船的兵士,共兩萬七千八百多人。”(體會人多)
“兩百多艘船只整齊地停靠在碼頭邊。”和“船隊像一條龍。”(體會船多)
“寶船”(通過具體數字,引導學生體會船大,裝備精良,稱之為“寶船”的原因)
(朗讀指導滲透在教學中)
(3)學習鄭和意氣風發的樣子。
指導朗讀。
過渡:鄭和就這樣意氣風發地指揮船隊“揚帆啟航”了。(板書:揚帆啟航)
2、 學習“時間長”
過渡:這次遠航的規模確實非常龐大!(板書:規模大)那時間到底有多長呢?快速瀏覽文章找找答案。
(1)指名交流:1405年至1433年,達7次。
(2)教師描述:歷時28年,出洋次數多達7次,這么長時間(板書:時間長),這么多次遠航,在整個世界航海史上是前無古人的!(出示第六自然段)讓我們由衷地贊嘆!(生齊讀)
(3) 最后一次遠航,鄭和在返回途中以身殉職,病逝于印度的古里,再也沒有回到祖國!讓我們帶著懷念之情再讀這段話!
3、 學習“范圍廣”
(1) 鄭和下西洋到底到了哪些地方?范圍有多廣呢?(板書:范圍廣)讓我們來看一段資料介紹。
(2)播放錄象,介紹鄭和的航海路線和所到的國家。
三、學習課文,感受精神。
1、友好交往:
(1)鄭和遠航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那么他都進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呢?(板書:友好交往)請大家閱讀文章第四自然段,然后用簡潔的話來說一說。
(2)指名交流(互贈禮物,商品交易)。
(3)出示“各國君臣看見船隊規模宏大,使者的態度友好親切,……個個驚嘆不已。”再讀,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相機理解感悟“扶老攜幼”“爭相”。)
(4)小結:鄭和所率領的船隊是和平的使者,是本著與別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友好往來而去的,絕無侵略擴張之意,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國人民的熱烈歡迎。(出示“鄭和出使,促進了……友好往來。”)齊讀
2、戰勝風險。
(1)成功的背后,道路是坎坷的。快速瀏覽第五自然段,想想航行中船隊都遇到了哪些兇險,鄭和是怎樣克服的?
(2)交流(風浪,海盜)
(3)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鄭和是怎樣與風浪搏斗的?
學習“在大海上,……一次次化險為夷。” (體會風浪的險惡和鄭和的機智勇敢)(朗讀指導)
(4) 面對海盜的襲擊,鄭和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回答)這就叫“智擒海盜”。
(5) 小結:在漫漫的航途上,這樣的兇險只是滄海一粟。然而鄭和沒有屈服,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智慧的頭腦,戰勝了兇險(板書:戰勝兇險)將中國的美名順利地傳播到了亞非各國。他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還代表我們整個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探索精神!齊讀“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也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
3、總結: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確確實實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而且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讓我們整齊而響亮地齊讀最后一段。
四、依據標題,指導復述。
1、鄭和遠航一共有七次,而課文重點描寫了鄭和第一次遠航的情景,讓我們再一起來回顧一下這歷史性的一幕吧!
2、請大家默讀課文,在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前,分別標上小標題:“揚帆啟航”“友好交往”“戰勝兇險”。試著根據小標題來熟讀課文,復述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可以通過抓關鍵詞語,想象畫面的方法幫助復述。
3、指名復述自己認為熟悉的一個小標題的內容,師生評價。
4、課后,大家可以把鄭和遠航的故事講給朋友、家人聽。
五、課外拓展,升華情感。
1、(出示鄭和圖像)從古至今,許多名人都高度贊譽過鄭和。(旁顯梁啟超詩作,師生齊讀。)
2、讓我們也用自己的方式來贊一贊鄭和和這段歷史吧!
3、指名交流。
4、總結: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航海英雄——鄭和;讓我們永遠銘記這段光輝的歷史——鄭和遠航!
六、推薦閱讀,了解歷史。
1、點擊“鄭和遠航”專題站,去了解更多這位英雄,這段歷史。
2、推薦閱讀書目: 《鄭和下西洋》 《鄭和――聯結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的航海家》《與鄭和相遇海上》
板書:10、鄭和遠航
規模大
揚帆啟航 時間長
友好交往 范圍廣
戰勝兇險
【鄭和遠航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