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課文導學案
《錯過》課文導學案
課題 錯過
課型
新授課課時1
一.學習目標:
1、誦讀課文,熟悉內容,把握文章清晰的思路、嚴謹的結構。
2、理解“錯過”產生的原因,體會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把握住最關鍵、最美好的機會。
3、品味本文鮮明、生動、含蓄的語言,學會辯證地對待人生中的“錯過”,獲取人生的體驗。
二、學習重點:
學習本文清晰的思路,嚴謹的結構,學會辯證地對待人生中的“錯過”。
三、學習難點:
學生有“錯過”的經歷,但缺乏對“錯過”的深刻體驗。
課前預習
學法指導
1.熟讀課文,從感情上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對人生中“錯過”的認識和態度。
2.這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雜文。學習中,要結合議論文的有關知識,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結構,分析作者所運用的論證方法和修辭方法,了解文藝性政論文的特點。
3.小組合作探討語言的哲理性,并結合自身對“錯過”的體驗,與作者的體驗進行比較,從而加深對哲理語言的理解。
4.如何理解比喻句的含義?可分三步:一是根據喻體找本體;二是分析本體之間的關系,找到它們之間的聯系;三是結合比喻句中關鍵詞句找到比喻句蘊藏的含義。
相關鏈接
【作者簡介】
劉心武(1942-),當代作家。筆名劉瀏、趙壯漢等。四川成都人。出版有短篇小說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劉心武短篇小說選》,長篇小說《鐘鼓樓》、《風過耳》、《四牌樓》等,還出版8卷本《劉心武文集》。劉心武對生活感受敏銳,善于作理性的宏觀把握,寫出不少具有社會思考特點的小說,作風嚴謹,意蘊深厚。
【背景介紹】
社會中不少人面對人生中的挫折而灰心喪氣,甚至一蹶不振。我們該如何正確面對人生中的挫折和錯過呢?作者從辯證的視角闡述了精辟而入情入理的看法,來引導人們習慣和品味生活中的錯過,以坦蕩的胸懷,珍惜生命歷程中的每一個落日與朝陽。
【雜文知識】
雜體文章。狹義的雜文指現代散文中以議論和批評為主而又具有文學意味的一種文體。是反映社會事件或社會傾向的短小精悍、具有強烈戰斗性的文藝性論文。是隨感錄、短評、雜說、閑話、漫談、諷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識小品、文藝政論等文體的總稱。雜文是短小的文藝性社會評論。它既是說理的,又具有文學的因素。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諷刺的文筆,鞭撻丑惡,針砭時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好的雜文,被譽為“匕首”或“投槍”。雜文的表現手法,以議論為主,注重形象說理與感情渲染,把敘事、說理與抒情融為一體,使議論富有文學色彩。
雜文的寫作,要借端生議。可借社會生活的一事一物,一點感受,甚至一句話生發開來,深刻地剖析這些事物,并圍繞一定的中心,由此及彼地生發聯想,從而提示其所包含的深刻意義。
知識預習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猶豫(yù)斑斕(lán)僥幸(jiǎo)惆悵(chóuchàng)貽誤(yí)情愫(sù)駕馭(yù)憬悟(jng)顢頇(mān hān)淵藪(su)滯澀(zhìsè)咀嚼(jǔjué)
二.解釋下列詞語。
1.跳槽:比喻人離開原來的單位到別的單位或改變職業。
2.貽誤:錯誤遺留下去,使受到壞的影響。
3.情愫:真實的情意。
4.駕馭:使服從自己的意志而行動。
5.憬悟:醒悟。
6.顢頇:糊涂,不明事理
7.淵藪: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淵:深水,魚所聚處;藪:水草旁邊,獸所聚處。
8.斑斕多味:文中比喻生活的燦爛多彩,意味深遠。
9.力挽狂瀾:比喻盡力挽回險惡的局勢。
10.失之交臂:形容當面錯過,失掉好機會。
三.填空:
《錯過》的作者是 ,文章體裁是 ,選自 。他獲得首屆全國小說首獎的是 ,長篇小說 則榮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獎。
(劉心武 文藝性政論文(雜文) 《劉心武雜文自選集》 《班主任》《鐘鼓樓》)
課堂探究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一顆流星劃過天際,我錯過了許愿;一只蝴蝶在我眼前飛舞,我錯過了嬉戲;一個故事只講一遍,我錯過了聆聽;一段人生只走一回,我錯過許多許多。其實是否錯過并不重要,關鍵是你應該如何對待錯過。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劉心武的《錯過》看看他是如何認識的。
二.聯系舊知,分析結構
1.介紹雜文文(即文藝性政論文)知識:現代散文的一種,不拘泥某一種形式,可以議論;也可以敘事。本文以議論為主,可以作為議論文來學習。議論文的結構是怎樣的?
明確: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2.按照這一結構,本文可以分為哪三部分?
明確:引論(1-2);本論(3-6);結論(7-15)或: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問題,擺出事實:大小錯過真不少。
第二部分(第3~6段),分析問題,論述人生為什么會有許多“錯過”。
第三部分(第7~13段),解決問題,具體論述怎樣正確對待“錯過”。
第四部分(第14~15段),總結全文,強調不能錯過“預定的到站”,要把握住最關鍵、最美好的機會,含笑到達終點站。
文章開頭擺出“錯過”現象,從中提出問題,然后分析為什么會產生許多“錯過”,怎樣正確對待“錯過”。在分析問題時,充滿著辯證的色彩,對具體問題作了具體分析,很有說服力。結尾總結全文,深化論述的中心。
3.各部分主要內容是什么?(借用原文中的有關詞句回答)
第一部分:大小錯過真不少。
第二部分:錯過是人生的常態。
第三部分:對于錯過要習慣它、品味它。
第四部分:要把握人生的關鍵。
《錯過》的層次以及層次間內在的邏輯順序:認識“錯過”是人生的常態;對“錯過”持有“品味”、“欣賞”的態度;“錯過”并無大礙,抓住關鍵才是緊要。可以說這是有一定人生高度的三個見解。同時這三個見解是遞進的三個層次,“錯過是人生的常態”是一種感性的認識;“要習慣和品味錯過”則上升到了理性的分析了;“要把握人生的關鍵處”是一種升華,在全文中具有結論性意義。
4.全文運用的論證方法主要有哪些?找出例段。
明確:第2、5段:事實論證;第7、8段和第9、10段:對比論證;第14、15段:比喻論證。
三.重點研讀,品味哲理
1.文中第12、13段看似矛盾,應怎樣去理解?
明確:不矛盾。錯過,既然不能避免我們當然“習慣”它 。但你如果善于細細咀嚼這錯過的苦果,力挽狂瀾于既倒,把錯過轉化為掌握,就能從惆悵中升華出憬悟,能釀出詩意與哲理……
2.文章中說:“錯過”,即“有所失”,我們要習慣它。“錯過”,也往往構成另一種得,我們要品味它。為什么要“習慣”和“品味”錯過?試結合閱讀課文并談談你的看法。
明確:人生充滿了錯過,沒有“萬無一失”的人生,所以必須“習慣”過錯;錯過自有意義,人“在追悔中產生出一種真切而細微、深入而豐富的情愫。”“靈魂具備了升騰的能力”,產生“高度的應變力與把握力”。所以必須“品味”過錯。
3.“人生如奔馳的列車,車窗外不斷閃動著變幻不定的景色,錯過觀覽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關鍵是我們不能錯過預定的到站。”
明確:把人生比喻為“奔馳的列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喻的是人生中的一些小的“錯過”,“預定的到站”比喻的是人生中最關鍵、最美好的追求。這段話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錯過不要緊,但不能錯過人生根本的追求。
4.我們預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終點。但在人生的終點上,我們最好能含笑地說:我雖然錯過的很多很多,卻畢竟把握住了最關鍵最美好的,這樣,“錯過”便仿佛是碧綠的葉片,把一生中“收獲”的七彩鮮花映襯得格外明艷!
明確:把“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錯過”比作“碧綠的葉片”,把那些最關鍵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獲”比作“七彩鮮花”。綠葉襯托著鮮花,使鮮花“格外明艷”。作者在贊頌“七彩鮮花”的時候,沒有忘記“碧綠的葉片”的映襯作用,這段話意在肯定“錯過”在人生道路上的價值。
作者的這段話使我們不由得想起了描寫保爾柯察金在墓碑前的心理活動的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每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目’碌碌羌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斗爭。’”
小結:本文哲理語言有這樣幾類:一是長句:從在偶然路過的一家小小書店,意外地買到了久訪不得的一本詩集,這類小小的收獲,到自己積極參與的一項改革,果然取得了重大突破,那樣的精神特物質雙豐收......算起來,也還不少,我們就應感到欣慰!二是比喻句:人生如奔馳的列車,車窗外不斷閃動著變幻不定的景色,錯過觀察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關鍵是我們不能錯過預定的到站。三是對比句:有時我們雖然錯過,只要我們立刻意識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瀾于既倒,我們多半也還可以使錯過轉化為掌握;問題是我們往往在立即意識到了以后,竟滯澀,凝結住了我們的行動;這們的錯過,則幾乎于過錯.四是整句:錯過,即有所失,我們要習慣它;錯過,也往往構成另一種得,我們要品味它.五是設問、反問句:人生的路啊,為什么,為什么總是充滿了這樣多的錯過?然而細想,可有萬無一失的人生?
四.結合實際,體驗人生
1.列舉生活中“錯過”的實例:某個同學因病錯過了期中考試,失去了一次展示自我的機會。面對這樣的“錯過”,你認為應該怎么做?
明確:不能自怨自艾,一蹶不振,而是應該在奮斗中默默地等待下一次機會的來臨。
2.在現實生活中你還遇到過哪些“錯過”?你當時是怎樣做的?學習了本文以后,你覺得如何做才是正確的?找尋課文中的話語來概括它或勉勵自己。
(請用“從……到……”說一說。)
要認識錯過并立刻行動起來,設法改正彌補,使它轉化為收獲。
學生可能援引的話語有:
(1)可能“萬無一失”的人生?
(2)錯過,一般來說,屬于人生的常態。
(3)沒錯過,抓住了;錯過,溜走了。這正是人生的經緯線,見證著我們斑斕多味的存活。
(4)錯過,即“有所失”,我們要習慣它。錯過,也往往構成另一種得,我們要品味它。
(5)有時,我們雖然錯過,只要我們立刻意識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瀾于既倒,我們多半也還可以使錯過轉化為掌握。
(6)人生如奔馳的列車,車窗外不斷閃動著變幻不定的景色,錯過觀覽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關鍵是我們不能錯過預定的到站。
(7)在人生的終點上,我們最好能含笑地說:我雖然錯過的很多很多,卻畢竟把握住了最關鍵最美好的。
3.有一句廣告詞這樣說:“人生有如一次旅行,不必在于目的地在哪兒,關鍵在于美好的風景和心情。”請分析此觀點與本文觀點的異同。
本文強調的是結果,廣告詞強調的的的是過程。
4.課堂小結:這是一篇教育意義很強的文藝性議論文,即雜文。學習本文,不僅要了解文章內容,更重要的是學會怎樣面對人生中接踵而至的“錯過”,在“錯過”中,體會人生的真諦,含笑對待“人生的終點”。
鞏固訓練當堂練習
一.“錯過”和“過錯” 的意思一樣嗎?(區別“錯過”與“過錯)
明確:(1) 從詞性上看,“錯過”是動詞,“過錯”是名詞。
(2)錯過:失去(時機、對象)過錯:過失、錯誤。
(3) “錯過:是一種行為,“過錯”是一種結果。
(4) 如果說“錯過”帶給人的只是遺憾的話,那么,“過錯”就是扎在人心頭上的一根刺。)
二.請判斷下面的例子,哪個是“錯過”,哪個是“過錯”,為什么?
例一:在考試時,有一位同學因為害怕考試不過關,心想:就抄抄書吧,反正老師發現不了。于是拿出了參考書, 可當他正抄得津津有味時,沒想到卻被老師發現了, 受到學校公開批評。(過錯)
例二:曾經有一個英語短文翻譯的比賽,我英語很好,然而漢語作文不太好,幾經猶豫,我仍沒有勇氣把自己的稿件投出去。然而,班里一位和我水平差不多的同學投稿并得了獎,我后悔莫及。 (錯過)
三.趙剛在上初三以前,一直擔任班干部。升入初三以后,班上進行班干部競選,趙剛聽說初三很緊張,當班干部影響學習,于是沒有參加報名。事后,他看到班干部們工作得很順心,學習也沒有受到影響,面對這次“錯過”,他很后悔。
如果你是趙剛的好朋友,你打算怎樣開導他呢?
四.用簡要的話補全下列文字
大小錯過真不少,不要為此空煩惱。因為得失本一家,錯過就是真生活。
有的機遇會再現,要化錯過為掌握。 , 。
人生錯過無限多,要能習慣與品味。小的錯過不要緊, 。
(參考:有的錯過不再來,要細咀嚼這苦果。 只要大站不錯過)
課后作業
仿寫
1.梅花錯過了與春天的溫馨約會后,毅然選擇在凜冽的寒風中開放,于是就有了在冰天雪地里一株燦然開放的梅花的孤高身影。導航燈錯過了與白天的相聚時光,依然選擇在黑夜中釋放它的光芒,于是就有了在狂風暴雨的黑夜里驀然出現的一方光亮。
2.人生如奔馳的列車,車窗外不斷閃動著變幻不定的景色,錯過觀覽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關鍵是我們不能錯過預定的到站。
(示例:人生如行駛的航船,船舷外不斷展現出遼闊的畫面,錯過觀賞大海的美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關鍵是我們不能錯過到達的彼岸。)
3.“錯過”便仿佛是碧綠的葉片,把一生中“收獲”的七彩的鮮花映襯得格外明艷!
(示例:“錯過”便仿佛是滿天的繁星,把一生中“收獲”的一輪明月映襯得格外皎潔。)
【含英咀華】
如果你錯過了繁花似錦的春,你還有生機勃勃的夏;如果你錯過了生機勃勃的夏,你還有碩果累累的秋;如果你錯過了碩果累累的秋,你還有白雪皚皚的冬;如果你連白雪皚皚的冬也錯過了,不要緊,四季的輪回,那你錯過的春又來了。而錯過,就是你現在還不去把握那蝶舞蜂喧的春。
梅花錯過了繁花似錦、蜂舞蝶喧的春,但她沒有在青蔥一片的夏開放,因為那對她來說,是過錯,她以“梅花香自苦寒來”向人們昭示她的傲骨情懷;曇花錯過了百花齊放、瑩露滋潤的早晨,但她沒有在烈日高照的中午開放,因為那對她來說,不是時候,她以“曇花一現”讓人們驚訝于她在夜色中的美麗。
沒有經歷錯過,我們的幸福是廉價的;沒有錯過,我們的人生是殘缺的。把錯過的痛苦演繹成前進的軌跡,人生路上才風光無限。
反思總結
格言警句:當你為錯過太陽而懊惱時,你也將錯過群星。 ——泰戈爾
【《錯過》課文導學案】相關文章:
《故鄉》的導學案02-14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鐵的性質導學案09-01
秋天的懷念導學案03-20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