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實用文檔>高中語文文言特殊句式教案

高中語文文言特殊句式教案

時間:2024-11-30 08:09:28

高中語文文言特殊句式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語文文言特殊句式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語文文言特殊句式教案

  高中語文文言特殊句式教案 1

  學習目標

  熟悉文言特殊句式,學會辨析與歸類;

  能夠根據文言句式特點準確進行古文翻譯。

  學習重點與難點

  1、辨析與歸類;

  2、根據文言句式特點準確翻譯古文語句。

  學習過程與內容

  學習導入: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等。

  舉例分析

  一、判斷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斷詞“是”(或“非”)來構造判斷句的現象,比如: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國也》)

  句中“是”“非”,和現代漢語判斷詞“是”“非”同義。但是,這種用法不大常見。文言文往往用別的詞或結構方式來表示判斷。

  (一)用其他判斷詞表示判斷

  例如:

  此則寡人之罪也。(《勾踐滅吳》)

  翻譯:這是我的罪過啊。

  句中“則”譯為“是”,即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判斷詞。

  此外還有:“即”“乃”“皆”“本”“誠”“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將即楚將項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賤 人。

  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構造判斷句

  例如: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譯為:廉頗,是趙國的優秀的將領。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譯為:妻子認為我美的原因,是私愛我。

  句中判斷詞“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結構表示出來的。當然,這個結構不是固定不變的,具體言語中,其結構變化十分靈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斷

  蓮,花之君子者也。(《愛蓮說》)

  2.用“……者,……”表判斷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游褒禪山記》)

  3.用“……,……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譯為:城北徐公是齊國的美麗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結構助詞。)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項脊軒志》)

  4.用“……,……”表判斷

  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

  二、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系是被動關系,也就是說,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這樣的句子,稱為被動句。

  現代漢語中常用“被”表示被動關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譯為: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

  在文言文中,被動句往往用“……為……所”和“……見……于”及其相應的變式結構來表示。例如:

  (一)“……為……所”

  1.“……為……所”

  (巨)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并。(《赤壁之戰》)

  2.“……為……”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過秦論》)

  3.“……為所……”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二)“……見……于”

  1.“……見……于”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2.“……見……”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

  3.“……于……”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赤壁之戰》)

  (三)省略被動標志的被動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鄒忌諷齊王納諫》)

  譯為:大王您被蒙蔽,很嚴重啊。

  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赤壁之戰》)

  譯為:荊州的百姓歸附于曹操,是被兵勢所逼迫。

  三、省略句

  (1)主語的省略

  旦日,客從外來,(鄒忌)與坐談,(鄒忌)問之客曰……(《鄒忌諷齊王納諫》)

  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2)謂語的省略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

  (3)動詞賓語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藺相如)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

  (4)介詞賓語的省略

  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桃花源記》)

  (5)介詞的省略

  將軍戰(于)河北,臣戰(于)河南。(《鴻門宴》)

  四、倒裝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語序與現代漢語不同,我們稱之為倒裝句。其倒裝現象主要有: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等。

  (一)主謂倒裝

  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于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晏子春秋》)

  (二)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中,賓語往往位于謂語后邊,作為謂語的施動對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條件下,賓語往往提到謂語之前,呈現賓語前置現象。這樣的特殊情況一般有兩種:

  1.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現象

  否定句中,當謂語部分被否定副詞修飾時,該謂語所帶賓語一般會前置。例如:

  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

  “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這樣的否定副詞一般有:“不”、“未”“毋”、“無”、“莫”等。

  再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蘇軾《石鐘山記》)。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現象

  文言文疑問句中,當使用疑問代詞做謂語動詞(或介詞)的賓語時,該賓語往往要放在謂語動詞(或介詞)的前面。例如:

  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何操”應理解為“操何”,意為“帶了什么東西”。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后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例如: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意為“和誰同道”。

  這樣的疑問代詞一般有:“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再如:

  沛公安在?(《鴻門宴》)

  此外,還有一些比較固定的“賓語前置”的表達結構。比如:

  唯余馬首是瞻(《馮婉貞》)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削幣說》)

  (三)定語后置

  定語在句中一般起修飾限定名詞性中心詞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語經常會后置到中心詞后邊,成為定語后置現象。例如: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蘇軾《石鐘山記》)

  譯為:鏗然有聲的石頭,到處都這樣啊。“鏗然有聲”本做“石”之定語,后置到了中心詞“石”之后。

  再如: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四)狀語后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于謂語之前,若置于謂語之后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于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因此,出現后置狀語的現象。例如:

  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鴻門宴》)

  譯為:將軍在河北作戰,我在河南作戰。“戰河南”應理解為“于河南戰”,介賓短語“于河南”作狀語,后置到了動詞中心語“戰”的后邊。

  再如: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

  此所謂戰用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

  高中語文文言特殊句式教案 2

  教學目的:

  1、了解高考對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與現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過相關練習加以鞏固和提高。

  教學重難點:

  1.如何引導學生掌握辨析較復雜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學方法:

  通過老師講解,學生大量的訓練,使學生牢固地掌握。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判斷句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對文言句式的要求。

  2、 了解判斷句的特點。

  3、 通過一定量的練習,加以鞏固。

  教學實施過程:

  一、文言句式的概述

  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語言的發展和演變,也存在一些差異。掌握有別于現代漢語的常見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閱讀所必需的能力。這里主要掌握判斷句、被動句、倒裝(變式)句、省略句。

  一、判斷句

  1.用“者……也”表判斷

  “陳勝者,陽城人也。”(陳勝是陽城人)

  “方柯者,語文小棧之站長也。”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是趙國的良將)

  2.句末用“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城北徐公是齊國的美麗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斷

  “方柯者,中國之人。”(方柯,是中國人)

  3.用“為”表判斷

  “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不能說是設法生財)

  4.用“乃”表判斷

  “是乃狼也。”(這是狼)

  “電腦乃高科技用具。”(電腦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后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后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

  “......,......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后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

  無標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后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

  1.用“者”或“也”表判斷。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頓,“也”表判斷;有單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連用的。

  例如:

  陳勝者,陽城人也。(司馬遷《陳涉世家》)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歸有光《項脊軒志》)

  夫戰,勇氣也。(《左傳·曹判論戰》)

  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2.用副詞“乃”“則”“即”“皆”“耳”等表判斷。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例如: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

  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別。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司馬遷《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并。(司馬光《赤壁之戰》)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代詞,這樣) (蘇軾《石鐘山記》)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詩》)

  4.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例如: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

  劉備天下條雄。(司馬光《赤壁之戰》)

  劉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被動句

  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判定什么是被動句,并能準確翻譯出來。

  教學實施過程:

  二、 被動句

  什么是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位于之間的關系是被動關系,也就是說,主語是位于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

  1.用“為”表被動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2.用“被”表被動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3.用“見”表被動

  “……徒見欺”(……白白地被欺騙)

  4.用“于”表被動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遠近。”(不能被鄰里所容)

  被動句總結 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在古漢語中,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在標志的被動句,即借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志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

  1、有標志的被動句,大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動詞后用介詞“于”表被動,“于”起介紹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的作用。如:“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史記.屈原列傳》)這里“惑”、“欺”的動作是由“于”后的“鄭袖”、“張儀”發出來的。

  有時也在介詞“于”或動詞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動。如:“吾不能舉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于人。”(《資治通鑒》)

  用“見”、“于”,“見......于......。”表被動。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同上)“暴見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怒也。”(《答司馬諫議書》)這里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豐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為此種用法。用“為”,“為......所.....。”表被動。如:“(巨)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并。”(《資治通鑒》)

  用“被”表被動。如:“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

  1、無標志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鑒》)這里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

  1.用介詞“于”“受……于……”表被動(“于”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韓愈《師說》)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司馬光《赤壁之戰》)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

  例如: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司馬光《赤壁之戰》)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3.用“見”“見……于……”表被動(“于”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動見瞻觀,何時易乎? (曹丕《與吳質書》)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4.用介詞“被”表被動。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張溥《五人墓碑記》)

  參佐無不被系束。(《世說新語·桓南郡好獵》)

  5.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省略句

  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判定什么是省略句子,并能準確翻譯出來。

  教學實施過程:

  三、省略句

  1、 主語的省略

  就是把主語省略掉。

  例如(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產異蛇,(是蛇)黑質而白章;(蛇)觸草 木,草木盡死;(蛇)以嚙人,(人)無御之者。[承前省主語]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淆之戰》)

  (2)承后省。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詩經?七月》)

  (3)自述省。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4) 對話省。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

  2、 謂語的省略

  就是把謂語省略掉。”

  例如“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修飾語和中心詞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飾語的省略]

  行一不義(事),殺一無罪(人),而得天下,不為也。[中心詞的省略]

  3、賓語與兼語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動詞賓語,也常省略兼語結構中的兼語。如:

  (趙括)嘗與其父言兵事,(趙)奢不能難(之),然不謂(之)善。

  杞子自鄭使(人)告于秦。

  鄭穆公使(人)視客館。

  屠懼,投(之)以骨。(《狼》)

  4、介詞和介詞賓語的省略。如:

  死馬且買之(以)五百金,況生馬乎?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于)河南,臣戰(于)河北。

  試與他蟲斗,(他)蟲盡靡。又試之(以)雞,果如臣言。

  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

  旦日,客從外來,與(其)坐談。(《鄒忌諷齊王訥諫》)

  5、分句的省略。如: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亦可致遠),功在不舍

  古今漢語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這不同又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古漢語中省略的情況更多,二是現代漢語習慣上不能省的古漢語也可省。

  省略句總結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現代漢語中都有,不過,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形:

  1、省略主語有承前面的主語省略,有呼應下文省略,在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主語。文言文中的第三稱代詞“之”、“其”不能作主語,也是文言文中主語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年矣,而鄉鄰之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徒,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時一個復句或一段話中多處省略主語,這些主語并不一貫,即所指不是同一對象,在閱讀和翻譯時要注意。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桃花源記》)在翻譯成現代漢語時,省略的主語要補充出來。

  2、省略謂語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有承接上文、呼應下文或因對話而省略的。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六則)后一分句省略了謂語“擇”。在譯成現代漢語時,被省略的為主要補充出來。

  3、省略賓語賓語的省略有兩種情況:省略動詞的`賓語和省略介詞的賓語。如:“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這句話就省略了動詞謂語“拜”的賓語“之”又如:“豎子不足與謀!”(《鴻門宴》)這句話中省略了介詞“與”的賓語“之”。在文言文中,介詞“以”、“為”、“與”的賓語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譯成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動詞賓語或介詞賓語要補充出來。

  4、省略介詞在文言文中,介詞“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張衡傳》)句中省略了介詞“于”。又如:“賜之彘肩。”(《鴻門宴》)句中省略了介詞“以”。澤為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介詞也要補充出來。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倒裝句----賓語前置

  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判定什么是賓語前置句,并能準確翻譯出來。

  教學實施過程:

  四、倒裝句(賓語前置;狀語后置;定語后置;主語后置)

  (一)、賓語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后。例如:

  《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國也》〈孟子〉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否)焉。(之,賓語提前的標志) 《師說》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鐘山記》蘇軾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離騷》屈原

  東望愁泣,若不自勝。 《柳毅傳》李朝威

  見大王愛女牧羊于野,所(代詞,“之人”)不忍視。 《柳毅傳》李朝威

  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齊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如:《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理解為“操何”

  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寡人之于國也》〈孟子〉

  彼且奚適也? 《逍遙游》〈莊子〉

  彼且惡(何)乎待哉? 《逍遙游》〈莊子〉

  沛公安在? 《鴻門宴》〈史記〉

  夫晉,何厭之有?(之,賓語提前的標志)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吾實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韓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傳》李朝威

  無情郎安在? 《柳毅傳》李朝威

  3、介詞賓語提前: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后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例如:

  《岳陽樓記》:“臆!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戰國策〉

  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異?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何以能田(畋)獵也? 《莊暴見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鴻門宴》〈史記〉

  余是以記之。 《石鐘山記》蘇軾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衛風?氓》〈詩經〉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陳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遙游》〈莊子〉

  4、特殊結構:用之、是將賓語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個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國有什么罪過?)

  惟命是聽 (成語)

  惟利是圖 (成語)

  惟馬首是瞻 《馮婉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韓愈

  惟你是問。

  5、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賓語前置總結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

  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

  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倒裝句----定語后置;狀語后置

  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判定什么是定語后置、狀語后置句子,并能準確翻譯出來。

  教學實施過程:

  (二)、定語后置:

  在古漢語中將定語移置在中心詞之后的現象。定語后置一般有三種情況:

  1)、中心詞+定語+者或中心詞+之+定語+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五人墓碑記》張溥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詞+之+形容詞(定語)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3)、中心詞+數量詞(定語)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

  (三)、狀語后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于謂語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于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例如:

  《鴻門宴》:“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戰河南”即“戰(于)河南”,應理解為“于河南戰”。《促織》:“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應理解為“用手掌覆蓋(蟋蟀)”。

  另外,還有定語置于中心詞之后,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后等特殊現象。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國也》〈孟子〉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可以不負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國也》〈孟子〉

  舉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鴻門宴》〈史記〉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雖董之以嚴刑,振(震)之以威怒 《諫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與君少長?——與君孰少長? 《鴻門宴》〈史記〉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勸學》〈荀子〉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勸學》〈荀子〉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師說》韓愈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陳涉世家》〈史記〉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邶風?靜女》〈詩經〉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赤壁賦》蘇軾

  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赤壁賦》蘇軾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簾以水晶。 《柳毅傳》李朝威

  命坐于靈虛之下。 《柳毅傳》李朝威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倒裝句----主語后置;固定句式

  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判定什么是主語后置;固定句式句子,并能準確翻譯出來。

  教學實施過程:

  (四)、主語后置:

  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于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還有定語置于中心詞之后,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后等特殊現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列子〉

  甚矣,烏紗之橫,皂隸之俗哉! 《虎丘記》袁宏道

  快哉此風!(宋玉《風賦》)

  “美哉,我少年中國。

  五、固定句式

  吾孰與徐公美?——孰與,與…比怎么樣 《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日食飲得無衰乎?——得無,該不會,表揣測的疑問詞 《觸龍說趙太后》〈戰國策〉

  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得無,該不會,表揣測的疑問詞《促織》蒲松齡

  求,無乃爾是過與(同“歟”,語氣詞)——無乃…與?恐怕…吧

  《季氏將伐顓臾》〈論語〉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何(以)…為,表反問的句式,為什么要…呢

  《季氏將伐顓臾》〈論語〉

  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致江海。——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

  《勸學》〈荀子〉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奚以…為,哪里用得著…呢,表反問 《逍遙游》〈莊子〉

  山巒為晴雪所洗。——為…所…,表示被動關系 《諫太宗十思疏》魏征(課后題)

  今日見辱問于長者。——見…于…,表被動的固定格式 《柳毅傳》李朝威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

  ——…之謂也,…說的就是…《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不亦……乎 相當于“不是……嗎”

  以為、以……為……意思是以為、認為、把……當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石鐘山記》)

  至丹以荊軻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如……何 相當于“對……該怎么辦”

  唯……是 “是”無意,起賓語提前作用;“唯”表示對象的唯一性

  豈……哉(乎)、獨……哉意思是難道……嗎例如:

  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與其……孰若……、與其……寧……可譯為與其……不如(寧可)……

  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鴻門宴》)

  與人刃我,寧自刃。(《魯仲連傳》)

  與其……寧…… 相當于“與其……寧可……”

  ⑴如……何、奈……何、若……何。這是三個同義的說法。意思是把……怎么樣、對……怎么辦或怎么對付(處置、安頓)……。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處理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呢?)

  奈并累若屬何?(把你們一起連累了可怎么辦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辦呢?)

  ⑵……孰與……、……何如……。這兩種說法都是詢問比較的結果,用法相同。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你們看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更厲害?)

  吾孰與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更美?)

  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長安和太陽相比,哪一個離得更遠?)

  孰與、何如還可以用來詢問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擇取舍。

  救趙孰與勿救?(救趙與不救趙哪個有利?)

  惟坐待亡,孰與伐之?(與其坐而待斃,哪如起而進攻他們?)

  嶺南梅開早,何如北地春?

  與孰與、何如這種用法相同的還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譯為:不……嗎?,難道不……嗎?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有過不罪,無功受賞,雖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為何以為何……為。這是三個同義的說法,可譯為哪里用得著……呢?、還要……干什么呢?

  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

  世方亂,安以富為?

  上岸擊賊,洗足入船,何用塢為?

  勝自磨劍,人問曰:何以為?(磨劍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吾英王,奚跪為?(我是英王,為什么要給你下跪呢?)

  ⑸何……之為。這個格式的意思是還算得上……、還談得上什么……、還說什么……。

  秦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秦則無禮,何施之為?(還談得上什么恩惠呢?)

  國仇未報,何以家為?

  何以名為?臣夫桑下之餓人也?

  ⑹得無、無乃。得無又寫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該不會、莫不是、只怕是、豈不是、莫非等。

  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日飲食得無衰乎?

  得毋有病乎?

  無乃又寫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豈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求,無乃爾是過歟?(恐怕要責備你吧?)

  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豈不是晚了點嗎?)

  固定句式總結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結構,或者凝固結構。它的語法特點就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表達一種新的語法意義,世代沿用,約定俗成,經久不變。它的分類可按表達語氣的種類分為四種:

  第一種:表陳述語氣常用的有:有以(有......用來)、無以(沒有......用來)、有所(有.....的)、無所(沒有......的)、比及(等到......的時候)、為......所。

  第二種:表疑問語氣常用的有:奈何(怎么辦)、何如(怎么樣)、如......休(把......怎么樣)、得無......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種:表感嘆語氣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這樣啊)等。

  第四種:表反問語氣常用的有:無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嗎)、得無......乎(難道......嗎)、孰與、孰若(跟......相......)何......為(為什么......呢

  第七、八課時

  教學內容:特殊文言句式的判斷及翻譯

  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準確判定不同句式,并能準確翻譯出來。

  教學實施過程:

  特殊文言句式的判斷及翻譯

  一、請翻譯。

  判斷句式

  1、有亭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3、此悉貞良死節之臣。

  4、臣本布衣。

  5、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6、江東領袖孫伯符乃英雄也。

  7、濟北彀城下黃石即我也。

  文言文判斷句式常見有3種

  1、①……者……也

  ②……者

  ③……也

  2、句中不用“者”,句末不用“也”。

  3、用“乃”“為”“則”“即”等詞表判斷

  三、請翻譯

  省略句式

  1、(賣油翁)乃取一葫蘆置于地,(賣油翁)以錢覆其口。

  2、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小惠未遍,民弗從(之)也。

  4、以(之)告富者。

  5、山水之樂,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歸納:

  1、補充省略成分,應結合上下文語境。

  2、省略句常見的幾種類型

  ①主語省略

  ②謂語省略

  ③賓語(包括介詞“以”的賓語)省略

  ④介詞省略

  3、譯成現代漢語時,為做到語句通順,該補充的應補充。

  四、請翻譯。

  倒裝句-----介賓短語后置句

  1、孔子曰:“苛政猛于虎。”

  2、吾嘗疑乎是

  3、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4、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5、咨臣以當世之事

  6、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7、嘗射于家圃

  歸納:

  介賓短語后置句:在古漢語中,介賓短語往往放在動詞后面作補語。譯成現代漢語時,一般要把它提到動詞前面作狀語。

  五、請翻譯

  倒裝句-----賓語前置句(提賓句)

  現代漢語一般都將賓語放在動詞或介詞之后。但在古漢語中,有時賓語可以放在動詞或介詞之前,構成提賓式。

  A、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或介詞之前。如:“何苦而不平?”(“何”是“苦”的賓語)1、子將安之 ?

  2、微斯人,吾誰與歸? 3、何以戰?

  B、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放在

  六、作業:

  自己總結各種特殊文言句式特點,并能夠找出典型例子。

  高中語文文言特殊句式教案 3

  教學目的:

  (1)了解高考對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與現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過相關練習加以鞏固和提高。

  教學重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掌握辨析較復雜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學方法:

  通過老師講解,學生大量的訓練,使學生牢固地掌握。

  教學時數: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判斷句 被動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對文言句式的要求。

  2、了解判斷句的特點。

  3、通過一定量的練習,加以鞏固。

  教學實施過程:

  一、文言句式的概述

  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語言的發展和演變,也存在一些差異。掌握有別于現代漢語的常見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閱讀所必需的能力。這里主要掌握判斷句、被動句、倒裝(變式)句、省略句。

  一、判斷句

  1、“……者……也”式。主語后面用“者”表示停頓,在謂語后面用“也”表示判斷。這是古漢語中表示判斷的典型格式。

  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2、“……,……也”式。主語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頓,只在謂語后面用“也”表示判斷。這種判斷句式中“也”同樣不譯,只在主謂語之間加“是”。

  如: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3、“……者,……”式。主語后面用“者”表示停頓,而謂語后面不用“也”。這種判斷句式中的“者”也不譯,只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判斷詞“是”。

  如: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本姓曹。 --(《柳敬亭傳》)

  4、“……,……”式。“者”“也”都不用,譯成現代漢語時,只須在主謂語之間加“是”字。

  如:劉備,天下梟雄。 --(《赤壁之戰》)

  5、“……為……”式。用動詞“為”表示判斷。

  如: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鴻門宴》)

  6、用“乃、即、則、皆、必”等副詞表示肯定判斷,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如: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信陵君竊符救趙》)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 --(《六國論》)

  7、用“是”作判斷動詞,文言文中也有,但起義較晚并且少見。

  如:巨是凡人,偏在遠郡……。 --(《赤壁之戰》)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桃花源記》)

  二、被動句

  1、“謂語+于……”式。用介詞“于”引進行行為的主動者,表被動。

  如: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 ――(《廉頗藺相如列傳》)

  2、“見+謂語”式。

  如: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屈原列傳》)

  如把動作行為的主動者介紹出來,則使用“見+謂語+于”的'形式。

  如: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廉頗藺相如列傳》)

  3、“受+謂語”式

  “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詞“于”,主動者沒有引出。如需引出主動者,就構成“受+謂語+于”的形式。

  如:受制于人。 ――(《赤壁之戰》)

  4、“為+動詞”式。在動詞前邊加介詞“為”,它可緊挨著動詞(省略了賓語),也可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如: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

  5、“為……所……”式。用“為”引進主動者,謂語前再加“所”,表被動。

  如: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六國論》)

  “為”的行為主動者有時可以不出現,或承前省略,變為“……為所……”的形式。

  如:否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鴻門宴》)

  6、“被+動詞”式。這種句式與現代漢語的被動句一樣。

  如: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辛棄疾《永遇樂》)

  7、無任何標志的被動句。這種句式不出現表示被動的詞,可根據上下文的意思補出。

  如:洎牧以讒誅 ――(《六國論》)

  三、實戰演練

  指出下列判斷句的形式

  1、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4、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5、蓮,花之君子者也。

  6、梁將即楚將項燕。

  7、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8、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9、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10、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11、劉備,天下梟雄。

  指出下列判斷句的形式

  (1)而君幸于趙王

  (2)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

  (3)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4)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5)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6)吾常見笑于大方之家。

  (7)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

  (8)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9)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10)贏聞如姬父為人所殺

  (11)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1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13)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賓語前置、介賓結構后置

  教學內容:

  一、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分以下幾種情況:

  【1】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詞【不、未、無、莫、毋、弗】十賓【余、吾、爾、自、之、是】十動

  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 譯文:“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②時人莫之許(《隆中對》) 譯文:“可當時的人并不贊許他(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過秦論》) 譯文:“秦人來不及哀嘆自己”。

  ④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 譯文:“鄒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齊桓晉文之事》)譯文:“這樣還不能稱王天下,沒有這樣的事”

  還有如: 毋吾以也,莫己若也 (譯:“不能因為我,(他)還不如自己”)

  成語有: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譯:“我不欺騙你,你不欺騙我”)

  從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否定句中賓語代詞前置,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賓語必須是代詞,第二,全句必須是否定句,即必須有否定副詞“不、未、毋(無)”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詞“莫”。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否定詞之后。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1)賓語在動詞前面

  格式:主十賓【誰、奚、胡、何、曷、安、惡、焉】十動?

  ①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譯文:“張良問公道:‘大王來的時候拿了什么?’”

  ②問女何所思?(《木蘭辭》) 譯文:“問女兒在思考什么?”

  ③王見之曰:“牛何之?” (《齊桓晉文之事》)譯文:“大王看見了問道:‘把牛牽到哪里?’”

  ④王曰:“縛者曷為者也?”(《晏子使楚》)譯文:“大王問:‘綁著的人是干什么的?’”

  ⑤吾誰敢怨?(《捕蛇者說》) 譯文:“我敢埋怨誰呢?”

  ⑥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譯文:“況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賓語放在介詞前面

  格式:主十賓【誰、奚、胡、何、曷、安、惡、焉】十介十動?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鴻門宴》) 譯文:“不這樣,我(項羽)憑什么到這個地步呢?”

  ②誰為哀者?(《五人墓碑記》) 譯文:“(你們在)替誰哀哭呢?”

  ③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蟹龍說趙太后》)譯文:“長安君憑什么在趙國站住腳呢?”

  ④國胡以相恤?(《論積貯疏》) 譯文:“國家用什么來救濟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譯文:“哦!除了這樣的人,我能同誰在一起呢?”

  ⑥雖生,何面目以歸漢?(《蘇武傳》)譯文:“即使活著,(我)憑什么臉面回漢朝去呢?”

  【3】陳述句中介詞賓語前置

  格式:賓十介十動

  ①鉤以寫龍,鑿以寫龍(《葉公好龍》) 譯文:“用鉤子來畫龍,用鑿子來雕刻龍”

  ②余是以記之 (《游褒禪山記》) 譯文:“我因此記下了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 譯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

  ④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勾踐滅吳》 譯文:楚國的戰士沒有誰不用一個抵擋十個來拼命的作戰的。

  ⑤成語有:夜以繼日 (譯:用夜晚來接著白天)

  【4】用“之”、“是”作標志的賓語前置

  格式:主十賓十之(是)十動

  ①夫晉,何罪之有? (《燭之武退秦師》) 譯文:“晉國,有什么罪過呢?”

  ②唯弈秋之為聽 (《弈秋》) 譯文:“只聽弈秋的教導”(“唯”譯為“只”,下同)

  ③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譯文:“不了解句讀,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陳言之務去 (《答李翊書》) 譯文:“只是務必除去那些陳舊的話”

  ⑤父母唯其疾之憂 譯文:“父母只憂慮他的疾病”

  ⑥唯馬首是瞻 (《馮婉貞》) 譯文:“只看我的馬頭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譯文:“我們的國君(晉惠公)不憐恤自己流亡在外,卻憂慮著我們群臣” 還有如成語:唯利是圖 (譯:“只圖有利的”)唯賢是用(譯:“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釋為“動作行為偏指一方”時,可譯為“我,你,他(她)”,這時“相”是作賓語放在動詞謂語之前,翻譯時放在動詞謂語的后面。

  ①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譯文:這時趁著他厲聲呵罵的時候,就一起喊叫著追趕他。

  ②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孔雀東南飛》) 譯文:“盡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鄉偶書》)譯文:“小孩子看見了我卻不認識我”

  現代漢語中也有保留,如:請你相信

  【6】“見”字解釋為“動作行為偏指一方”時,可解釋為“我”,這時“見”是作賓語放在動詞謂語之前,翻譯時放在動詞謂語的后面。

  ①府吏見丁寧(《孔雀東南飛》) 譯文:“(我回來時)府吏叮囑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項脊軒志》)譯文:“生下我六個月,父親就背棄了我(意思是父親就去逝了)”

  這種情況在現代漢語里也有保留,如:望見恕(希望你寬恕我);有何見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讓你見笑了(讓你笑話我了);望見諒(希望你原諒我)。

  【7】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

  ①亞父南向坐 (《鴻門宴》 譯文:“亞父范增面向南坐著”

  ②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秋水》)譯文:“到達北海,向東看去,看不到水的盡頭”

  二、狀語后置

  狀語后置分以下幾種情況

  我們知道,在現代漢語中狀語置于謂語之前,若置于謂語之后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于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即翻譯時大多數時候要提到謂語前面去翻譯。

  (1)格式:動十以十賓

  ①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張衡傳》) 譯文:“用篆文山龜鳥獸的形狀來裝飾”

  ②請其矢,盛以錦囊(《伶官傳序》) 譯文:“并請出那三枝箭,用錦囊裝著”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組,(《伶官傳序》) 譯文:“當莊宗用繩索捆綁燕王父子”

  ④申之以孝悌之義 (《齊桓晉文之事》)譯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們反復講述”

  ⑤覆之以掌 (《促織》) 譯文:“用手掌覆蓋蟋蟀”

  (2)格式:動十于(乎,相當“于”)十賓

  ①使歸就求救于孫將軍(《赤壁之戰》) 譯文:“讓他回去向孫將軍求救”

  ②能謗譏于市朝 (《鄒忌諷齊王納諫》) 譯文:“能夠在集市上指出我的過錯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 譯文:“并且在他們的墓門前建立石碑”

  ④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鴻門宴》 譯文:

  ⑤趙嘗五戰于秦(《六國論》) 譯文:趙國曾經與秦國交戰了五次

  (3)格式:形十于十賓

  ①長于臣(《鴻門宴》) 譯文:“(他,指項伯)比我長(大)”

  ②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張衡傳》)譯文:“雖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卻沒有驕傲的情緒”

  ③其勢弱于秦(《六國論》) 譯文: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

  ④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譯文:

  ⑤師不必賢于弟子(《師說》) 譯文:老師不一定要比弟子賢能

  三、實戰演練

  1.與“不毆殺何待”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C )

  A.吾屬今為之虜矣! B.求人可使報秦者

  C. 沛公安在 D.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

  2、下列句子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C )

  A、忌不自信 B、時人莫之許也

  C、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D、后世無傳,臣未之聞也

  3、下列選項中不是賓語前置的一項( C )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B、何陋之有?

  C、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D、夫晉,何厭之有?

  4、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賓語前置的句子 ( B )

  A、 沛公安在? B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舉。 D、 爾何知?

  5、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賓語前置的句子( D )

  A、 城中皆不之覺。 B、 唯余馬首是瞻。

  C、 惟利是圖。 D、 馬之千里者

  6、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賓語前置的句子( A )

  A 、其間旦暮聞何物? B 、君何以知燕王?

  C、 莫之或止 D 、未之多見也

  7、將下的賓語前置句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D )

  ①是以后世無傳焉 ②而良人未之知也 ③然則一羽之不舉 ④惟奕秋之為聽 ⑤時人莫之許也 ⑥洞庭君安在 ⑦微斯人,吾誰與歸? ⑧無乃爾是過與

  ⑨大王來何操 ⑩一言以蔽之

  A、 ①⑥⑩/②⑤/③④⑧/⑦⑨ B、 ①⑥⑩②③④/⑤⑧/⑦⑨

  C、 ①⑥⑦⑩/②③④⑤/⑧/⑨ D、 ①⑦⑩/②⑤/③④⑧/⑥⑨

  1)①⑦⑩是介詞賓語前置

  (2)動詞賓語前置②⑤/③④⑧/⑥⑨

【高中語文文言特殊句式教案】相關文章:

文言特殊句式(精選12篇)07-29

文言文特殊句式03-16

文言文特殊句式08-25

文言詞語和句式08-05

文言詞語和句式07-31

《鄒忌諷齊王納諫》特殊句式總結10-01

句式的教案參考09-26

高中語文逍遙游文言文教案08-06

句式教案設計09-28

用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