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調查報告
小學作文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調查報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個大難題,學生認為作文難寫,教師認為作文難教,F就小學生作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
一、無內容可寫,存在編、套、抄的現象。
許多學生拿到作文題目,首先想到不是自己的生活,自身的經歷、切身的感受,而是作文書。在記憶中去尋找曾經看過的類似的文章。小學生的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內心應該充滿童真童趣,為什么我們的小學生沒有感受到童年的樂趣?
首先。學生不會發現和觀察。
對學生來說,生活中處處存在動人之處,作文素材到處可見,很多就在學生身邊。有位學生看了同學寫的《美麗的山灣塘》,覺得山灣塘風景優美,景色怡人,可是自己每天都經過這里,為什么就沒發現?還有一位學生看到同學寫的作文《第一次流淚》,覺得同學把當時傷心難過的心里描寫得生動形象,淚水怎樣一顆顆流下來。這位學生收到很深的感動,于是回去也寫一篇這樣的文章,結果寫出來的文章干癟癟的。連自己都感動不了,更不要說感動他人了。究其原因,是前一位同學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第一次流淚謝了下來,而后一位同學沒有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寫下來。最根本的原因是這位學生平時沒有去發現和觀察,沒有處處去留心生活,積累生活中的習作素材,到寫作文的時候,隨便找一找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就開開始把作文寫下來。
其次,教師對初寫作文的要求過高。
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是人為拔高的。他們總希望每個孩子的每篇作文都像作文書上的一樣。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總是強調開頭要怎樣地引人人勝,開門見山。結尾要怎樣意味深長。中間應怎樣具體,甚至每篇文章都要有各種描寫,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其實《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只是提出讓學生“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碧隽恕缎W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的思維被限的死死的,學生本來就沒有內容可寫,這樣就更無話可說,自然就要去編、套、抄。
二、失去了兒童化的語言,存在假、大、空的現象。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本來孩子的嘴里最容易出直言,可我們學生的作文失去了兒童化的語言。
造成兒童話語言的缺失,出現文章假、大、空現象,我們即要從學生的生活積累少,觀察能力差等方面找原因,也要從教師的作文教學上找原因。
首先。學校的應試教育,使得學生整天呆在教室里或家里,沒有生活體驗,沒有生活的樂趣,沒有觀察的興趣,沒有發現的時間,怎么能有時間和興趣去表達真情?
其次。學生的作文更多的是充滿虛化的情感,極具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話的語言。喪失了學生的自我,如寫干家務,就一定會寫父母如何辛苦,寫難忘的人,就一定會寫老師。
第三。教師遠離學生的生活,遠離學生的情感,遠離兒童生活。使得教師的成人化語言,心態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該作文時,不能理解學生的個性化的語言。學生寫打游戲的樂趣時,就會被批不該學生沉溺于游戲中……這樣一來,學生覺得有趣的、可寫的又不知能不能寫。老師理想中的文章有實在離他們的生活和情感太遠。事實上,小學生的作文存在著思想不成熟,中心不明確這樣的現象應該是政策的,如果每個學生的作文都像優秀作文書那樣,就不是小學生的作文了。也不要我們這樣的老師來教了,我們應該用放大鏡尋找學生的閃光點,不要放過一字、一詞、一句的肯定機會。真誠而不吝嗇地激勵學生,通過尊重、關心、鼓勵來解放學生的思維,解放學生的嘴巴。讓學生在作文中真正能“不斷審視自己,校正自己的精神航向,使得自己的精神健康發展!
三、作文修改認識不夠。
學生對作文修改不夠重視,沒有養成良好的作文修改習慣,只重視作文得的分數和等級,怎樣修改習作想都不想。更不要說作文修改的過程、步驟和方法。加之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也沒有意識地去教學作文的修改,所以重視程度不夠。
【小學作文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植樹問題的教學設計02-28
葡萄溝教學過程及反思03-19
數學相遇問題教學反思01-29
《烙餅問題》教學反思參考02-22
《租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02-10
關于《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03-19
《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教學過程設計03-20
制作生日卡片的教學過程設計(通用10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