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餅的教學反思
分餅的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準》全新地強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研究性學習作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學習方式愈來愈受到重視。在設計真分數和假分數這一課時,我力圖把研究帶入學習之中,讓學生在學習中進行研究,在研究中學到知識、發展能力。
反思本課教學,有三點啟示:
其一,研究要有物。在選擇可供研究的內容時,應當根據兒童的年齡心理特征,盡量選擇直觀、形象的材料,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避免使學生空想純理論的東西,研究無物,言之無物。因此,我讓學生在分餅的情境中,自己發現問題:3張餅怎樣分給4個人呢?由此產生學習的欲望。
其二,要有實踐空間。一幅好的水墨畫,必須留有一定的空白。同理,在研究中,一定要給學生留下充分的實踐空間。理論來源于實踐并高于實踐,但最終仍將為實踐所檢驗。再直觀、形象的材料也只是材料,并不是學生的知識能力,學生只有親歷動手、動口、動腦過程,才能提出屬于自己的發現、假設、問題,才能充分驗證、得出結論,解決而后遷移的目的才終將達成。
其三,研究要有分工。小學生的能力畢竟有限,若一個孩子負責一項研究的全過程,似乎勉為其難。若教師能及時組織學生分組后再分工合作,則集眾人之力可大成研究易成,團隊精神易存!
疑惑之處研究中分組的方式,是按座位分組,按興趣、愛好分組,還是按學習能力強弱搭配分組?這幾種分組方式各有優缺點,在研究性學習中,采用其中任一種分組方式,長期下去,對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以及個性心理的形成有無不良影響,仍需進一步探討。
本節課中真分數、假分數的定義是一種模糊的定義。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從特征上來把握著兩種分數的特征,就需要進行辨析和概括、補充著兩種分數的大小和1比大小之間的關系。這是一節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的課,要花足夠的時間幫助學生通過看圖理解假分數的含義極其帶分數的含義。特別要花時間的是假分數的分母到底怎樣理解和確定。如果以上的工作作好了,再進行二者之間的轉化就不是很困難的事了。
【分餅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百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3-19
認識百分數的教學反思(精選10篇)12-19
三年下冊數學《分一分(二)》教學反思(通用10篇)05-11
大班數學《一分鐘》教學反思(精選10篇)05-17
《分物游戲》教學設計03-03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