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的山》教學設計范文
《漂浮的山》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
2、了解文中寫了“山”的哪幾方面。并學習“山”的身高和外形兩部分;
3、通過學習“山”的特點,初步了解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寫了“山”的哪幾方面,掌握“山”的身高和外形。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板書“山”字,請學生幫忙讀這個字,并說說自己看到的山的特點。
學生自由發言
2、教師過渡: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特殊的山,相機板書完整課題:漂浮的山。
生齊讀課題兩遍
二、初讀課文
1、學生帶著要求自由讀課文。
①、認識文中生字詞;
②、弄清漂浮的山指的是什么。
2、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①、漂浮的山指的是什么?(冰山)
②、出示生字上卡片,要求學生讀、記尼誕逛區
③、教師引導學生區別形近字的方法,記住“誕”“逛”二字
誕——延
逛——狂
④、聽寫生字詞
尼姑、誕生、逛一逛、地區
⑤、訂正。
三、再讀課文,了解冰山的特點
1、教師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課文寫了冰山的哪幾方面?
2、引導學生匯報情況,根據回答相機板書:
身高:
外形:
漂浮:
數量多:
3、學習第三自然段(身高部分)
①、自由讀這一段,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
教師根據回答板書,并告訴學生:
134m
1~2倍
90m
6倍
這樣用數字說明的方法叫做列數字。
②、學習句子:這還不能算是它們實際的身高,因為漂浮在海上的冰山,大部分身體藏在水下,只在水面露出一個腦袋。
A、反復讀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B、指名回答;
C、引導從“身高”、“身體”、“腦袋”這三個詞明白這是擬人的修辭手法,并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③、齊讀這段話,讀出冰山在身高上的特點。
4、學習第四自然段(外形部分)
①、自由讀,說說從這段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②、匯報情況
根據匯報板書:
南:個兒較大、平頂
北:個兒較小、尖頂
③、引導學生從南極的冰山和北極的冰山不同的對比中,了解比較的說明方法。
④、齊讀第四段。
四、教師小結本節課學習內容,安排下節課學習要點: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冰山的身高和外形兩方面的特點,下節課我們將重點學習“山”的漂浮,了解一些關于冰山、冰川的知識,大家先去收集一下好嗎?
【《漂浮的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山市教學設計參考模板03-20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