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作家林嗣環口技教案
清代作家林嗣環口技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積累常用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古文的能力,背誦全文。
2、學會正面與側面烘托的寫法
3、能理解本文條理清晰的結構,首尾照應的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借助課下注釋理解文意。
2、學生合作交流質疑問難,教師點撥,提高翻譯能力。
3、通過演讀,體會具體生動的側面描寫。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悟口技藝術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藝,感悟中國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學習文章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方法。
2、理解清晰明了的結構層次。
【教學難點】
品味具體生動的描寫,把視覺文字轉化為聽覺并加以想象場景。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課前布置預習作業,錄制洛桑學藝的錄音帶或其他的口技錄音。
2、學生準備:查閱口技的相關資料,交流預習中的問題。
【教學方法】
質疑法,演讀法,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互動設計】
第一課時
一、聽洛桑“表演”激趣,導入新課
請學生概括什么叫口技?你能表演一段嗎?這節課看聽清代作家林嗣環寫的《口技》,你一定會有身臨其境,如聞其聲的感覺。
二、整體感知,理解內容
1、讀順文字:
⑴ 教師朗誦《口技》,對“少頃”“許許”等多音異讀的字,有意讀錯。引起學生的注意。
⑵ 學生齊讀──個讀──分段讀。生生評價,教師糾正讀音。
2、讀通文意:
⑴ 結合課下注釋,在小組內口頭交流翻譯。
⑵ 質疑問難。生生,師生交流難詞難句。
⑶ 以“讀《口技》我仿佛聽到或看到──”的句式說話。
⑷ 齊讀全文
3、自讀探究:
⑴ 口技人表演的故事有哪幾個場面?請你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內容。
⑵ 你通過哪些詞語判斷了解情節發展的?
⑶ 師生對話,教師點撥。
⑷ 教師出示表格,學生對照找出三個場景的相關內容,在書中圈點勾劃。并分析聲音的特點:
場景 聲音種類 聲音特點 作者議論 聽眾反應
夢中驚醒 遠近 外內小大 分合
漸入夢鄉 大小 密疏
火起百象 少多 簡雜
⑸ 教師小結:
聲音由小──大──小──大,由簡單到復雜。一張嘴能模擬這樣的千態百象,真讓人難以置信。技藝真正的高超。
三、教師引導課堂總結收獲
四、課下作業布置
試背全文,翻譯全文
第二課時
一、上節課作業交流檢查
二、品味語言,深入理解
1、教師引讀:口技表演可謂精彩,用文中的一個字概括是──“善”,你認為在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
2、師生交流明確:表演的精彩在聲音的反復變化、多而雜上、人物的眾多、道具的簡單、觀眾的反應。
3、演讀三個場景中的描寫觀眾反應的句子,用心體會動作神態描寫的內涵和意味,以及所表達的作用。
(明確:“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此句中觀眾的笑貌心理動作躍然紙上。他們心領神會,深深折服,暗暗叫好,完全沉浸其中。“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這一句細致地表現賓客由緊張到放松的漸變過程,這時觀眾已忘了自我,心隨故事而動。融進表演而身臨其境。“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此句賓客的驚慌失措,惟恐禍及其身的神態栩栩如生。說明口技表演達到以假亂真的最高境界。這三處側面描寫,層層深入,細膩生動地刻畫了聽眾的心理變化過程,充分表現口技表演的巨大吸引力,從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三、合作探究
1、課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2、首尾都寫了表演的道具,是不是簡單的重復?為什么?
3、生生交流,教師點撥:第一句是全文的統領句,交代口技表演的技藝高。全文的內容圍繞“善”字寫的。兩次寫道具,首尾呼應,首段以交代道具為主,為下文鋪墊,結尾強調道具簡單,說明口技表演的技藝高超,讓人油然而生敬意。
4、師引導小結,讓學生說從文中學到的寫法:清晰明了的結構。側面烘托的藝術效果。
四、拓展遷移,提升審美情趣
1、你還知道哪種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說給同學聽。
2、師:羅曼·羅蘭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不僅要善于發現美,還要積極地創造美,提高我們的審美情趣。
3、用正側描寫相結合的寫法,寫一個場景或者其它民間藝術。
【清代作家林嗣環口技教案】相關文章:
人資環委述職述廉報告范文03-20
爐石傳說砰砰計劃平民復活環牧卡組攻略03-19
公益林調整報告范文(通用10篇)07-20
五環節教學法實踐經驗總結(通用11篇)06-08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