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湖》
教學設計:《湖》
教學目標:
1、學會“蛙、捧、野”3個字,讀準詞語。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閱讀,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美麗風景和湖邊的美妙音樂,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回顧前文,概括內容。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詩歌一、二行,欣賞完湖邊的美景,誰能說說你看到的湖水是怎樣的?(課件出示湖水圖)
生:我看到了……
師:一池圓圓的湖水,亮如明鏡,綠如翡翠,天上的白云,遠處的青山,旁邊的花草樹木都把自己的影子映照在湖水里。多么美的景色呀!難怪詩人稱贊道:這里的風景最美:(課件出示句子生齊讀)瞧,一群可愛的詞寶寶也忍不住把自己調皮的身影留在了這里。(課件出示詞語)誰來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
2、小老師領讀,生齊讀詞語。
3、導入新課。
師:這里不僅有最美的風景,還有許多好聽的音樂呢?大家想聽嗎?
生:想。
師:那就請你們打開課本的101頁,自由讀詩歌的第三句,邊讀邊用小鉛筆在描寫聲音的句子下面劃上橫線。
二、學習詩歌第三句
1、學生自由讀文找句子。
2、指名說說聽到了哪些聲音。(師相機板書:小鳥唱歌、蟋蟀彈琴、啄木鳥敲木魚、青蛙打小鼓)
3、學生讀句子學聲音。
師:這里的聲音可真多呀!你最喜歡哪種聲音呢?趕快把你喜歡的聲音學給同桌聽聽吧!還可以加上有趣的動作喲!
(1)同桌互學小動物的聲音。(師巡視指導)
(2)指名學給大家聽。(師生評議)(課件出示相應的句子和聲音)
①學生學啄木鳥敲木魚的聲音。(課件相機出示和尚敲木魚圖)
②學生學青蛙打小鼓足勇氣聲音。
③學生學小鳥唱歌的聲音。(嘰嘰嘰、喳喳喳)
④學生看視頻聽蟋蟀彈琴的聲音。
師:大家仔細看,認真聽,蟋蟀真的會彈琴嗎?
生:它不會彈琴,它的琴聲是兩只翅膀摩擦時發出的聲音。
師:你觀察得可真仔細呀!這里是把蟋蟀當作人在寫,是一種擬人的寫法。這種寫法可以讓句子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同學們平時寫話也可以用這種寫法,讓寫話變成一件快樂而有趣的事情。
4、指導朗讀,感受音樂的美妙。
(1)指導讀句子。
師:小鳥的歌聲,蟋蟀的琴聲,啄木鳥和小青蛙的敲打聲演奏出了一首大自然的交響曲,多么美妙的音樂呀!(相機板書音妙)誰來讀讀這個句子?(課件出示句子:多么好聽的音樂)
(2)指名分角色演奏交響曲。
師:這么美妙的交響曲,哪四位同學愿上來分角色演奏一番?如果加上動作就更有趣了!
(3)師范讀第三句,學生評議。(課件出示句子)
師:看你讀得那么帶勁,老師也想讀一讀,大家仔細聽,待會兒還要請你們來當小評委呢!
生:老師把寫聲音的詞讀得很歡快。
師:這些描寫聲音的詞叫象聲詞,讀的時候要讀得歡快活潑一些。請你來讀一讀吧!
(4)指名,帶著高興的心情讀第三句。
(5)齊讀句子。
(6)師生合作讀。(師讀有字的地方,學生補充橫線部分)
三、拓展延伸
1、指名仿說句子。(課件出示填空:風兒______,______,______,樹葉______,______,______。)
師:聽著如此美妙的交響曲,風兒和樹葉也想加入進來,誰能依照課文的句式說一說風兒和樹葉的聲音?
2、說說在美麗的湖邊還能聽到哪些聲音。
四、學習第四句
師:看著這么優美的風景,聽著這么美妙的音樂,你們想干些什么呢?
生:我們想……
師:我和你們的想法完全一樣!這里優美的風景不僅吸引了你,吸引了我,還吸引來了一群天真可愛的小朋友,讓我們自由讀第四句話,看看他們在干些什么。
1、生自由讀句子。(課件出示第四句話)
2、指名回答問題。
3、誰能把“一面,一面”換個詞讀一讀這個句子?
4、指名用“一面……一面”說句子。
5、學生齊讀句子。
師:假日里,陽光暖暖的,風兒輕輕的,坐在湖邊一面吃著甜甜的野果,一面聽著美妙的音樂,這簡直是一種美的享受呀!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讀一讀這句話吧!
五、配樂誦讀
師:(課件播放音樂)在湖邊走了一圈,我和你們一樣深深陶醉在這美麗的畫卷和美妙的旋律中了!讓我們伴隨好聽的音樂齊讀這首詩歌。
六、指導背誦
1、生自由背。
2、指名學生分句背。
3、全班合作背。
七、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蛙、捧、野
2、學生齊讀生字。
3、交流識記方法。
4、師范寫“野”字。
5、學生自由描寫。
八、總結
九、布置作業
1、背一背《湖》這首詩歌。
2、抄一抄《湖》中優美的句子。
【教學設計:《湖》】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