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學設計精選
《理想》教學設計精選
【課文研討】
〖整體把握〗
這首詩多的是“是字句”,多的是“使字句”,一連串的“理想是……”,一連串“理想使……”,大贊理想的意義。最后一節說“請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希望人們樹立遠大理想,為理想而努力奮斗?偠灾@首詩是說,人生一定要有理想。詩人從多種角度贊美理想,一連串形象的比喻,蘊含豐富的意義。
〖問題研究〗
1、第1節四個比喻,喻意是什么?
不必孤立地體會每個比喻的喻意,從石到火,從火到燈,從燈到路,四個比喻是連環的,這在修辭手法上又叫“頂針”。前兩個比喻為第三個比喻作鋪墊,詩意主要在后兩個比喻上!袄杳鳌敝咐硐刖辰纭B谝估,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說“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見,這一節的意思主要是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聯系實際,就很好懂。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中國的先進分子樹立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這個理想像燈一樣,照亮了夜行的路。這個理想像路一樣,引中國人民走到光明的新中國,引中國人民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前兩個比喻,從星星之火,到點燃熄滅的燈,說的是理想傳播的過程,例如李大釗等人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時,共產主義理想在中國是星星之火;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斷傳播,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就有如一盞明燈了。
2、第2節詩是說,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理想,理想有時代性,對嗎?除此之外,還包含什么意思?
說得對。理想有時代性,理想有層次性。社會不斷進步,理想也不斷提高。社會是逐步發展的,理想也是逐步提高的。一種需要滿足了,就會產生新的需要,新的理想。反過來說,理想逐步提高,也使社會不斷進步。這一節的標點值得注意,第一行,第三行,句末用分號,句號只有兩個,兩個句子是從兩個角度來說的。饑寒、溫飽、文明,是從生活狀況來說的。離亂、安定,是從社會秩序來說的。
3、第3節的意思怎樣理解?跟第2節有什么聯系?
第2節講,人類的理想步步提高,從溫飽到文明,從安定到繁榮,具有歷史性;第3節從歷史的角度看人類理想,把理想比作珍珠,人類理想有如珍珠鏈。為什么它又是歷史的脊梁骨呢?因為正是一代一代的理想,使人類歷史不斷向前發展,理想是人類不斷奮斗的精神動力。“古照今,今照來,先輩照子孫”,這個“照”字,既承接“瑩瑩光”,又照應第1節詩里“照亮”的“照”,先輩的理想照亮了子孫前進的道路。概括地說,這節詩的意思是,人類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4、第4節詩意的重點是什么?
重點在后兩句。“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導引方向”,與第1節第三句“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都說理想使人明確方向。第1節第四句說“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黎明是必然到來的,這種理想是必然能實現的。第4節說了另一種情況:“理想有時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線,/可望不可即,折磨著你那進取的心!边@里說的是,理想的實現,往往要經歷多次挫折和失敗,或者不像預期那樣切近,起初對長期性估計不足,越到后來越是認識其艱巨性、長期性。
5、第5節的大意怎樣概括為好?
先要理解每一句詩!袄硐胧鼓阄⑿Φ赜^察著生活”,這是說,理想使人樂觀。例如,饑寒年頭,有了溫飽的理想,相信靠勤勞的雙手一定能贏得豐衣足食,滿懷希望,情緒就樂觀了!袄硐胧鼓憔髲姷胤纯怪\”,這是說,理想使人充滿斗志,頑強不屈地奮斗。例如,面對不幸,面對厄運,有了理想,相信厄運是可以戰勝的,前途是光明的,就會不屈不撓地奮斗!袄硐胧鼓阃涺W發早白;/理想使你頭白仍然天真”,就是說,理想使老年人的心理年齡非常年輕,他壯心不已,奮斗不息,是理想使他充滿活力。
一是樂觀,二是斗志,三是活力,概括起來,是力量,包括精神力量在內。這節詩的大意,可以概括為,理想給人力量。
6、第6節怎樣理解?這里所說的“犧牲”是不是指黃金夢被敲碎,自私心被洗濯?
不錯。顯然,詩人所說的理想,是崇高的社會理想,決不是什么黃金夢。一個人想發財,想有幾萬、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的資產,不是詩人所說的理想,即使通過正當手段發財致富也不是詩人所說的理想,更不必說,用非法手段去攫取錢財了。為崇高的社會理想而奮斗,就顧不得個人發財,也顧不得種種個人利益,他所獲得的是為理想而奮斗的幸福感,理想實現后的喜悅,犧牲的是其他個人利益。
7、為什么說“理想如果給你帶來榮譽,/那只不過是它的副產品”?為什么“更多的是帶來被誤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歡笑?歡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制造某種物品時附帶產生的物品叫做副產品。理想所追求的是社會的溫飽、文明、安定、繁榮等等,而不是個人榮譽。理想實現了,社會給你榮譽,這種榮譽只不過是理想的副產品。
寂寥,就是寂靜、空曠。懷有崇高理想的人卻被誤解,好像是不可理解的,歷史上往往有這種情況。理想,就是要改變現狀。而尚未覺悟的人,總認為現狀是天經地義的,要改變現狀,在他們看來就是大逆不道,是瘋子,是狂人,躲避他,反對他,奮斗者的處境就陷于寂寥。
胸懷理想、為理想而奮斗的志士,處境盡管寂寥,但是他享受著斗爭的歡樂,所以有“寂寥里的歡笑”。但是,他畢竟遭人誤解,被當成異類,所以歡笑里又有酸辛。
8、第8節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第8節分兩個大句,每個大句上下兩個小句之間都用分號。第一大句的第一小句是承接上一節說的,“不幸”就是指“被誤解的寂寥”和“酸辛”。上下兩句意思是轉折的,寫成散文,就是“理想固然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但是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可見意思側重在后一句。這一節說的是理想對人生的意義,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使平凡的人變得偉大。所謂“大寫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偉大的人。
9、第9節是什么意思?跟上一節有什么關系?
第9節是說,任何人都可以樹立理想,即使是罪人,一旦樹立了理想,他也可以獲得新生;即使是浪子,一旦樹立了理想,“浪子回頭金不換”。“理想是還魂的仙草”,是說,罪人之所以為罪人,是因為喪失了靈魂,為邪惡的念頭所驅使,為非作歹。樹立了理想,就恢復了良知,恢復了正常人的靈魂,就能重新做人!袄硐胧谴葠鄣哪赣H”,是說,理想能引導著浪子走上正軌。
10、第10節所說的“理想被玷污”“理想被扒竊”究竟是指什么?
聯系歷史背景就不難理解了。十年浩劫,“四人幫”歪曲馬克思列寧主義,推行他們那套假馬克思列寧主義,共產主義理想被他們糟蹋了,玷污了。因為他們的糟蹋、玷污,有些人的信念動搖了,也就是理想被扒竊了。妖魔玷污了理想,你能不能識別真假,對真正的理想堅信不移,這是一種考驗,也可以說是“妖魔在考驗你的堅貞”。理想之所以會被扒竊,在自己一面,也因為不夠執著,所以說一要找回來,二要提起警戒,“以后要當心”,要把理想視為生命。
11、第11節與上面有什么聯系?“夸耀著當年的功勛”,為什么說“可厭”?“詛咒著眼前的環境”,為什么說“可笑”?
上一節說“被扒竊”,這一節說“失去”,前者是被動的,后者則是主觀拋棄的,有層進關系。與第8節又構成正反對照,“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偉大”,而“英雄失去理想,蛻作庸人”,二者是逆向的,對比非常鮮明。正反對比,更突出理想對于人生的重要。
夸耀自己當年的功勛,不再立新功,是吃老本,躺在功勞簿上爭名奪利,當然可厭!霸{咒著眼前的環境”,卻不愿為改變眼前的環境而奮斗,當然可笑。
12、第12節“理想開花”兩句比喻什么?結尾為什么不照應“照亮夜行的路”,而說“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
“理想開花”兩句是說,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濃陰,樹立了理想,不懈地奮斗,就會取得豐碩的收獲。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象征大好形勢。新的歷史時期,麗日當空,春色一片,是中國人民實現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
13、探究這首詩的脈絡:
探究脈絡,先要明白各節大意,然后把相近的歸并在一起,才容易探明白。
2、3兩節相近,可以用“理想的歷史意義”來概括。
4、5、6、7節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格意義”來概括。
8、9、10、11節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生意義”來概括。
可見,全詩主要贊揚理想的意義,從歷史意義,到人格意義和人生意義。
開頭一節總說理想的意義,最后一節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為理想而奮斗。這樣合并概括,全詩的脈絡就清楚了。
【練習說明】
朗讀這首詩,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探究下面的問題。
1、你怎樣理解“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這兩句詩的含義?
2、詩人說:“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薄坝谷耸ダ硐耄德到K生,/可笑地詛咒著眼前的環境。”你同意這些說法嗎?與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3、你能說說《理想》與《在山的那邊》的內在聯系嗎?找出這兩首詩中內涵相同的詩句。
本題挑出幾個難點鍛煉學生探究能力,并聯系舊課作比較閱讀。有的要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去理解,有的要聯系語境去理解。學生有學生的生活體驗,例如,為理想而勤奮學習,做功課的時間就不能看電視,可以說犧牲了看電視的愉快。用學生自己的生活體驗去理解,詩句就容易理解了。
【參考答案】
1、詩人所說的“理想”,是崇高的社會理想,是為社會進步、為多數人謀利益的理想。樹立理想,擁有信念,擁有為理想而奮斗的幸福感,是獲得,而這一切又是以犧牲個人利益為前提的,他要犧牲個人利益,他要拋棄黃金夢,所以又是一種犧牲。
2、(本題讓學生談自己的看法,答案不拘一格。)
3、兩首詩的內在聯系是主題相同,都抒寫了理想的意義。
《在山的那邊》:“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理想》:“但理想有時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線,/可望不可即,折磨著你那進取的心!薄袄硐胧鼓憔髲姷胤纯怪\。”
以上詩句都說,到達理想境界的征途是漫長的,一次次失望是折磨人的。
《在山的那邊》:“人們啊,請相信──/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后/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理想》:“理想開花,桃李要結甜果;/理想抽芽,榆楊會有濃陰!
以上詩句都說,理想的實現給人帶來美好的新生活。
二、三大題從略。
【教學建議】
一、調動學生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引導探究詩句含義
這是一首哲理詩,聯系生活經驗,有助理解。如“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學生為自己的理想而作的犧牲也是有的。假如問一問:你們愛不愛玩兒?做作業的時候能不能玩兒?就可以理解“犧牲”二字。但是學生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還應該聯系間接經驗。聯系革命烈士,聯系獻身科學、獻身真理的仁人志士,聯系先進人物,就容易理解“犧牲”的含義了。有些詩句所說的情況是學生的經驗所沒有的,如“被誤解的寂寥”,“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等等,那就只有靠老師舉例了。學生能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一步,就算達到了教學目的。至于透徹的理解,有待今后不斷感悟。
二、可以從《在山的那邊》導入
導語設計:第一課學的是《在山的那邊》,詩中說“在山的那邊,是!薄笆且粋全新的世界”,這就是理想,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一個人就會不畏勞苦地向著一個目標前進。
三、最好能背誦
“練習”只提了朗讀的要求,沒有要求背誦,最好鼓勵學生背誦。能背,朗讀比賽就不必捧著書念了,可以朗誦得更好。這首詩構思精巧,語言精美,背誦很有好處。
四、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
1、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達到感悟和理解。
2、重視詩歌朗誦教學。
3、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
“理想”是什么?一本詞典上說,是對未來事物的想像或希望;一本詞典上說,是對美好未來的設想。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理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有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理想。如果了解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人民為理想而奮斗的歷史,如果我們正在孕育人生的理想,那么,讀這首詩就會感到分外親切。
“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的一百年間,中國人民的一切奮斗,都是為了實現祖國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徹底結束民族屈辱的歷史。這個歷史偉業,我們已經完成了!边@就是說,那一百年間,中國人民的理想是祖國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奮斗的結果是1949年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從20世紀中葉到21世紀中葉的一百年間,中國人民的一切奮斗,則是為了實現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個歷史偉業,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已經奮斗了50年,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再經過50年的奮斗,也必將勝利完成。”這就是說,今天中國人民的理想是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
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事業需要我們去建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在我們手中實現,黨和人民殷切期望我們志存高遠,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廣闊舞臺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業績。青少年時期正是樹立理想的時期,讀《理想》這首詩,會得到不少有益的啟示。
二、默讀
三、借助注釋、詞典,讀一讀,寫一寫
蛻 饑寒 離亂 綴連 遠行 倔強 洗濯 玷污
怨恨 扒竊 詛咒 濃陰 海天 相吻 浪子回頭
碌碌終生 絕處逢生 可望不可即
四、朗讀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1、各自練讀。
2、齊讀。
五、逐節研討(1~7)
研討目的:理解每一節詩的意思。
研討方式:四人一組合作探究,提出疑問,共同解疑。每節由兩組代表報告探究結果,不能解決的疑問可請全班同學研究,或請老師解答。再齊聲朗讀。
六、作業
“研討與練習”二。
第二課時
一、交流作業,鼓勵有創意的表達
二、繼續逐節研討(8~12)
研討目的、方式,同上一課。
三、小結這次探究詩意的經驗
四、朗讀全詩
五、語言運用
教師投影或板書。學生兩人合作,他說你記,互相評論,并向全班推薦佳句。
1、小康的年代里,理想是 。
2、 一 綴連著一 。
3、 歷史的脊梁骨。
4、 海天相吻的弧線。
5、 可望而不可即。
6、 折磨著 的心。
7、 倔強地反抗著 命運。
8、 鬢發早白。
9、 洗濯 。
10、 絕處逢生。
11、 被玷污了。
12、 夸耀著當年的功勛。
13、 碌碌終生。
六、作業
“研討與練習”一。
【《理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