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童趣》的教學設計
七年級上冊《童趣》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準確地劃出語音停頓,節奏分明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2、理解只有善于觀察,善于聯想、想象,才能有物外之趣。
3、學習積累重點詞語。
【教學重點】
1、反復朗讀,領會課文大意。
2、初步了解古文與現代文的異同詞,掌握學習古文的規律。
3、理解怎樣借助觀察、想象,獲得生活樂趣。
【課前準備】
這是學生進入中學以來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課前讓學生反復朗讀,并能正確地讀出停頓,文意也就容易掌握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使學生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意義,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領會課文大意。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香港是彈丸之地,高樓林立,將道路擠得沒有了,樓與樓之間沒有空間建路、相通,怎么辦?建筑師們就帶著畫好的圖,來到幼兒園,讓孩子們在樓與樓之間劃上路,孩子們拿起筆,不假思索地就在樓與樓的空隙間畫上樓梯,樓梯間搭上天橋,幾分鐘內就把成人們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問題解決了。這說明孩子的想象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們看來微不足道小事,通過孩子們的想象,都會生出許多的趣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的文章《童趣》。這是一篇記敘童年怎樣借助觀察、聯想、想象,獲得生活樂趣的文章。它告訴我們,只有觀察得仔細,想象得豐富,才會有樂趣。
二、文言文導學
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體,具有簡潔、典雅的特點。文言文來源于古代漢語口語,我們現代漢語也來源于古代漢語口語,二者同源異流,有許多相同的地方,所以我們要有學好的信心。
我們學習文言文就是要繼承祖國文化、了解歷史、豐富語言。學好的關鍵在于培養語感。一要熟讀背誦課文,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習慣;二要用心領悟,能見“言”而知其“意”;三要積累詞匯,掌握文言文的表達工具。
三、朗讀課文
第一遍,聽課文錄音或教師范讀;
第二遍,教師領讀,學生跟讀(為使學生正確地掌握停頓);
第三遍,教師大聲讀,學生小聲跟讀;
第四遍,學生齊讀。
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藐(miǎo) 項為(wèi)之強 項為之強(jiāng) 鶴唳(lì) 怡(yí)然 凹凸(āo tū) 為壑(hè) 癩(lài)蝦蟆
四、感知課文
1、掌握文言文學習規律:
文言文中單音詞占大多數,現代文中雙音詞占大多數。我們要聯系上下文,用加字的方法,把單音詞變成雙音詞,如“必細(仔細)察(觀察)其紋理”;有的詞,可用同義詞解釋,如“昂(抬)首(頭)觀之”。成語一類,可以采用講述大意的方法,如怡然稱快(高興得連聲叫好)。
教師按照上述方法講解第一段,重在講清方法,然后,學生用老師所教給的方法,根據課文注釋疏通文意,并將不懂之處圈畫出來。
2、教師啟發學生,盡量讓學生自己疏通字詞意思,領會課文大意。學生可以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再全班討論交流,解決小組未能解決的問題。
注意理解下面加粗字的意思:
⑴ 項為之強(脖子、頸項)
⑵ 果如鶴唳云端(果真)
⑶ 以叢草為林(把)
⑷ 興正濃(興趣)
⑸ 方出神(正)
⑹ 驅之別院(趕、驅逐)
⑺ 明察秋毫:比喻最細微的事物。表現視力極佳。
⑻ 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
⑼ 龐然大物:形容極大的動物。
⑽ 夏蚊成雷:夏夜,蚊群發出雷鳴般的叫聲。
3、在疏通字詞的基礎上,熟讀課文,更好地理解文意。
五、小結
理解文意是學習文言文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掌握句內停頓有助于對文章的理解,而對句子停頓的掌握,又必須通過反復朗讀,用心品味才能有所得。
六、作業布置
反復朗讀,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研讀與賞析、體驗與反思、背誦課文。
〖教學設計
一、研讀與賞析
1、學生背誦課文(檢查布置的作業),回答以下問題:
⑴ 文章圍繞什么回憶了幾件趣事?
⑵ 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三件趣事。
⑶ 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樣得到的?
學生自主討論明確:
⑴ 文章圍繞“物外之趣”回憶了三件趣事。
⑵ 第一件是把夏蚊看作群鶴,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怡然稱快。第二件是把土墻凸凹、花臺小草叢雜處看作大自然;第三件,把癩蛤蟆看作龐然大物“拔山倒樹”,又寫了如何懲罰癩蛤蟆,表現了兒時的天真之情。
⑶ 樂趣只有通過仔細地觀察,豐富的想象,才會得到。
2、分析第一自然段:
討論:怎樣才能獲得“物外之趣”?
“明察”、“細察”是兩個關鍵詞語,意思是觀察敏銳、仔細。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物外之趣”。
“張目對日,明察秋毫”——是觀察的本領。
“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是觀察的習慣。
時有物外之趣——是觀察的收獲。
3、分析第2、3、4段,只是“明察”“細察”,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確:除“明察、細察”之外,還要有豐富的想象,才能真正獲得“物外之趣”。
學生思考:三件趣事,作者是怎樣想象的?心情如何?
討論明確: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擬作群鶴舞空”,自得其樂;再把蚊子留在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為之怡然稱快。
第二件趣事: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從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癩蛤蟆看作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吞二蟲,不覺呀然一驚。
二、體驗與反思
1、討論:
問題1:“我”為小蟲打抱不平,只是驅之別院,為何不將它處死?“鞭”是怎樣的鞭?
明確:鞭子可能是草,也可能是小枝條。童年的作者不忍心將癩蛤蟆打死,說明他心中是熱愛小動物的(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問題2:讀了此文,你得到了哪些啟示?有什么感受?
明確:熱愛動物,熱愛自然,要善于觀察,觀察要敏銳,加之豐富的想象,就能成為一個富有情趣的人。
問題3:說說你童年中的一件事,要善于從聯想中發現事物的美妙。
2、集體背誦課文,背誦時想象出三幅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三、小結
本文用追憶的口吻,生動敘述了童年生活中的趣事,表現了兒童的想象力和天真浪漫的情趣,給人以啟發──觀察能為生活增添樂趣,學習也如此道理,多觀察,不僅能獲得知識,還能找到學習的樂趣!
四、作業布置
1、完成作業本、同步作業;
2、豐富的聯想想象,能讓人產生愉悅。你也來做一次觀物游戲,從以小見大的角度,以細流為江河、以小池為大海、以寸土為平原、以貓為虎、以蚯蚓為巨蟒……試寫三百字左右的短文。(家庭作業)
五、教后反思
【七年級上冊《童趣》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七年級上冊《龜雖壽》教學設計(通用8篇)04-18
七年級道德與法制的教學設計03-02
七年級英語上冊第三單元導學案設計03-05
初二上冊歷史《戊戌變法》教學設計09-29
五年級上冊《我的戰友邱少云》教學設計08-29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七年級下《短文兩篇》教學設計02-28
八年級上冊《治水必躬親》教學設計03-03
一年級上冊《y w》教學設計(精選6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