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手指》的教案
關于《手指》的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找出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3品味作者的語言特點,體會表達效果。
4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語言特點,在寫作中也能應用。
二、教學重點
1 學習作者的寫作特點和語言特點,并能在日后的寫作中熟練運用。
2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三、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把文章的語言特點,寫作特點內化為自己的需要,并能在今后的寫作中自覺運用。
四、課前準備
1收集有關手指的名稱,來歷,故事傳說等資料。
2手影戲片段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同學們,認識手指嗎?伸出你的手,告訴老師這五根手指分別叫什么?知道它的來歷嗎?(手指是同學們再熟悉不過的了,但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卻很少,這樣的提問目的就是激發大家的興趣)
2同學們,你了解手指嗎?它們的作用,特點是什么呢?(這兩個問題并不是要考查學生倒底會不會,而是引起大家的思考和注意,引起對課文內容的關注)
3同學們,對于身邊熟悉的事物如果能認真地去觀察和思考,就會有意外的發現。豐子愷就是這樣一位作家,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一探究竟吧。
(二)明確自學目標,自讀報自悟
出示閱讀要求(因為是閱讀課文,所以以學生自學為主)
1反復閱讀,力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看看你能讀懂哪些內容,可在書上空白處寫一寫點評;還有哪些內容你讀不懂或有疑問,做上標記。
學生自學,老師要巡視,初步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
交流自學收獲(假設學生可能的收獲,要善于引導學生抓重點,不可離題千里)
1每根手指的特點和作用。(誰更重要呢?初步認識)
2作者的語言特點(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指導學生認真體會這樣一來寫的好處,展開聯想——讀著這些話你想到了什么?重點體會)
3還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
對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歸納整理,突出重點
1作者對于五根手指的態度是怎樣的?(課文最后一句話,比第一次感受更深)
2放手影戲片段談體會。(精彩。五根手指協調一致,才這樣精彩。再一次加深對作者寫作意圖的理解。)
(三)拓展運用
1擬人化的寫作手法能夠使描寫更生動,更耐人尋味,更能吸引讀者,請同學們再讀大拇指一段,認真體會。
2你能描寫一下春天的景色嗎?注意,請運用擬人的寫法。
[教學反思]
最近在網友的博客中常看到這樣的感受和評價,“教的好不如學的好”。別看只有這么幾個字,卻包涵著對課堂教學的反思,對什么樣的課堂是好課堂的獨特見解。仔細琢磨一下,味道還挺足。
一堂好課應是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學得有效果,而不是教師教的多么精彩,因為課堂不是演講會,教師不是演講家,學生不是聽眾。此一味。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的責任不是自顧自地完成備課任務,而是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自覺地學習。備課,情節的設計,問題的提出都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此二味。
在課堂中教師要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而不僅是知識。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不是在課內而是在課外。是靠課外大量的閱讀和實踐來提高的,正所謂“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此三味。
知識的傳授是有一定規律性的,教師的責任就是教給學生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愿望,最終實現自主學習。正所謂“教是為了不教。”此四味。
總之,一堂好課就應該處處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到是不是有利于學生的學,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處處是春天。
【《手指》的教案】相關文章:
課文《手指》優秀教學設計02-27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