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七律》語文教案范例
《長征七律》語文教案范例
學習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征”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詩意,感受毛澤東及其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邁的氣概。
學習重點:
1、理解詩句,體會中國工農紅軍戰勝種種艱難險阻,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3、通過學文,理解律詩的有關知識。
4、分析詩句,給詩分層,歸納各層意思。
教材簡說:
本課是毛澤東在紅軍長征勝利結束時寫下的一首詩。全詩生動地概述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難歷程,贊頌了中國工農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這是一首七律詩,全詩共八行,每行七個字,每兩行為一句,共四句,分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首聯以直白的詞匯、豪邁的語勢,高屋建瓴,總領全詩,高度概括出紅軍在長征中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它以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革命浪漫主義風格,成為全篇的綱領。“不怕”兩字,回答響亮,下筆千鈞,以堅定的語氣表現出紅軍面對長征過程中的千難萬險,全無懼色,頂天立地。“等閑”兩字則將困難輕輕一瞥,加深了對“不怕”的表述,表現出紅軍藐視困難、從容不迫的自豪感。“萬水千山”以靜寫動,以艱難險阻為主體,展現了一幅濃縮紅軍長征壯闊歷程的總覽圖。
頷聯承接“千山”。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張手法極言山勢雄險,用的是“揚”的手法,而后用“細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 “抑”的手法,這抑揚之間更顯出紅軍的偉大。“騰”與“走”的擬人化動態描寫,使靜止的山有了生氣,大山與紅軍都靈動起來。此聯可謂想象超絕,用語新奇,境界闊大,氣象萬千。
頸聯承接“萬水”。一“暖”一“寒”,既寫出了天氣情況,又寫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兩種感覺互相對比,既表達了紅軍渡過金沙江后的喜悅,又表現了奪取瀘定橋的驚心動魄,足見紅軍的神勇無比。一“拍”一“橫”也是以動寫靜的手法。此聯對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環境寄寓無限感慨,極具氣勢。
尾聯描述了長征的最后歷程。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難程度其實超過“逶迤”的五嶺和“磅礴”的烏蒙山,但這時由于勝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風雪交加路也就變得美不勝收了。最后以“開顏”收篇,寫出了紅軍翻過雪山后一片歡騰的喜悅之態,同時預示了長征的徹底勝利。
縱觀全詩,氣勢磅礴,氣魄宏偉,格調高昂,筆力雄健。不僅大處雄渾,節奏強烈,而且小處精細,抑揚頓挫。詩中對仗極為工整,用詞極為精當。
對張牙舞爪、窮兇極惡的敵人不置一字,視之若無。──這種傲視山川的奪人之氣,非百戰百勝、總攬全局的三軍統帥、一代偉人而不能擁有此胸懷,無此胸懷亦不能出此語。這就是毛澤東的藝術風格,這就是毛澤東詩詞藝術的魅力所在!
選編這首詩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詩句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中國工農紅軍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戰勝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英勇豪邁的氣概和勝利后無比喜悅的心情,領略毛澤東作為詩人的豪情和作為一代偉人的博大胸懷、高昂氣質。這是教學的重點。教學的難點是理解二、三句詩的意思并體會蘊含的思想感情。
【《長征七律》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課文《長征》教學設計03-03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長征》(精選18篇)02-28
《長征》節選教學設計03-20
《回聲》語文教案03-19
語文寫字復習教案03-19
語文第四單元教案03-19
《憶讀書》語文教案03-20
語文《奔落的雪原》教案03-19
語文《積累 運用一》教案03-19
語文《春酒》教案(精選11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