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說課稿匯編1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地理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地球的宇宙環境》,它選自湘教版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一節,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第2課時“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我說課主要有以下幾個內容。
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在學習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多層次的天體系統基礎上,從地球在宇宙天體系統中的地位和行星特點這兩個角度去認識地球的普通性,而地球的特殊性表現在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質,生命物質存在的條件是三個“金鎖鏈條件”。
二 學情分析
城市的學生通過電視、電影等科幻影片了解到一些有關宇宙的零碎知識,甚至對一些科幻情節(像外星人阿凡達)信以為真,他們對有關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條件等知識充滿了幻想、好奇、渴望,本節課我將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探究為什么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利用資料證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閱讀“太陽系模式圖”,歸納八大行星繞日公轉的共同特點來佐證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2.運用相關學科知識,從溫度、水、大氣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逆推地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并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尋找外星人的依據。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了解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樹立宇宙是物質的科學宇宙觀。破除迷信,反對邪教。
2.通過科幻影片中外星人的探討活動,一方面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體驗自主、合作、創新探究過程和團隊意識。另一方面,培育珍惜、愛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只有一個地球”的意識,增強關注人類未來生存空間的責任感。
3.通過認識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確立任何事物發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觀點。
(教師過渡:通過對教學目標的分析,根據教材和授課對象的特點,確定本節的教學重難點為)
4.教學重點: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及原因。
5. 教學難點: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師過渡:那么運用哪些方法和手段才能夠更好的解決教學重難點內容呢?接下來我說說教法選擇及學法指導)
四 說教法和學法
1. 說教法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為出發點,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征,本節課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小組合作學習:通過五個學習活動揭示地球上生命物質存在的“金鎖鏈條件”以及日地距離、地球體積質量大小、公轉自轉的周期的長短對“金鎖鏈條件”形成的影響。
(2)、情境教學法:展示太陽系運動示意圖,讓學生從地球的形狀、運動特征分析得出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2、 說學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1)、圖表探究:學生通過閱讀“太陽系的行星基本數據”和“太陽系示意圖”分析 “金鎖鏈條件”的形成。培養學生從各種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合作探究:課前收集有關行星的基本數據、環境特征以及地球的相關資料,上課時分小組討論,進一步加深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及原因。通過小組討論、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教師過渡:下面我將重點說說具體的教學過程)
五 教學過程
我直接切入主題進入新課的學習
活動一:多媒體展示太陽系八大行星自轉公轉的運動示意圖(上堂課已經閱讀過),讓學生進一步思考行星的形狀、運動特征,能否發光發熱,分析歸納地球與其他行星的共同特征,從而得出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這樣,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系的線索,幫助學生構建當前所要學習的知識。
一、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活動二:展示美國科幻片《阿凡達》當中有關的圖片,設疑:真的有生命出現在地球之外的潘多拉星球嗎?
生命物質存在需要哪些基本的條件呢?展示南北兩極白雪皚皚的景觀圖片、高大雪山的圖片、熱帶沙漠地區干旱的景觀圖片、中緯度濕潤的沿海平原景觀,前面三張圖片與中緯度濕潤的沿海平原景觀相比較,同學們覺得造成景觀迥異的自然條件是什么?通過觀察、讀圖分析比較,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得出三個“金鎖鏈條件”的結論。
活動三:展示地球宇宙環境中太陽的穩定性、安全性的材料以及地球與其他行星運行軌道特點,讓學生共同討論:
1、假如太陽光照變得不穩定或者太陽突然消失,地球上將會出現怎樣的情形?并對你的答案做出解釋。
2、太陽系行星的公轉運動有什么特點?對地球上生命形成有什么影響?
通過學生的合作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語言組織能力,歸納得出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外部條件是穩定的太陽輻射和地球安全的運行軌道。
活動四:閱讀太陽系行星基本數據表,小組通過數據對比討論分析:
1、地球的體積和質量(與水星、金星相比)對“金鎖鏈條件”的形成有什么影響?
2、 如果日地距離太遠或太近(與水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相比),情況會怎么樣?
3、地球上有適宜的溫度,除日地距離外還有什么原因(提示:從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周期、大氣層等角度分析)?
4、如果地球人要“移民”到其它行星,你認為哪顆行星最合適?說明理由。(我先收集有關太陽系中最有可能適宜生命存在的行星或衛星)
通過合作學習、問題探究和資料的收集分析,強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揭示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條件的形成原因。
高一地理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當前人類面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高一地理第八單元就是以“環境與發展”為線索,揭示了當今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及其解決途徑,具有積極的實際意義。而本課講述了環境問題的表現和分布,是整單元學習的切入點,為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基礎。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結合實例,了解環境問題的表現以及環境問題的全球性和地域性(如城市、鄉村;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理解人類與環境對立統一的關系、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相關網絡資料的查閱,結合思考探究、協作交流、辯論討論、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的分析資料、提取信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人類面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及嚴重后果,提高對環境問題的危機感和責任感,并努力規范自己的行為,言行一致,對環境負責。
3、重點和難點:
(1)重點:理解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環境問題的表現和分布特點。——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緊密,是本單元知識的基礎。
(2)難點:分析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人類與環境之間存在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密切關系,而學生缺乏這方面的感性認識,教材內容較為抽象概括,不利于學生理解。
二、學生情況分析
1、知識基礎,學習對象為高一學生,知識面較廣,但對環境問題的了解不夠全面和深入。
2、學習能力,學生已有一定的計算機、網絡操作基礎,具備相當的分析推理能力,但是對學習資源利用和知識信息的綜合能力較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習慣較為欠缺。
3、心理特點,現在的學生關注時代問題,對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興趣濃厚,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在群體中,他們渴望分享、合作與自我實現。教師要善于引導,激發其積極性。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
1.“讀議講練”探究教學法
本節課所涉及的環境問題學生大多已在前面幾章中學到,但沒有深入了解和歸納,因此,本課較多的采用“讀議講練”結合的探究性教學方法。即以學生自主閱讀材料和協作討論為主,以教師的簡要講授貫穿始終,并通過練習得到應用。
2、多媒體網絡課件與板書結合
有別于教材內容的抽象概括,互聯網上有關環境問題的材料十分豐富,為了充分利用突破課堂,本節課采用學生興趣高的多媒體網絡課件。用遭受破壞的惡劣環境的視頻,創設真實性情境;在專題學習網站提供豐富的視頻、圖片和文字材料,并創設問題性情境,便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但不排斥手寫板書,必要時通過書寫板書與學生交流,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四、學法指導
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時代,網絡課堂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具有信息量大和開放性的特點。網絡課堂的開展,重在學生學習方法與過程的培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理解知識、自覺運用知識,而且要:
1、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學會收集信息、發布信息,通過語言討論和在線討論方式交流學習結果。
2、利用網絡課件,指導學生分析文字圖像并學會運用,培養實踐能力。
3、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與小組成員進行協作學習,培養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高一地理說課稿3
從容說課
基于前兩節的,學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環境,本節開始讓學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討地球的運動。
鑒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內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較的方式板書,從定義、方向、速度、周期等幾個方面分別講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特征。學生在初中曾學過一些地球運動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可讓學生把“地球自轉的方向”知識進行拓展,想象在兩極的上空看地球的自轉方向,建立地球順時針和逆時針自轉的概念,為以后學習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打下基礎。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學生在學習恒星日和太陽日的概念時非常困難。在老師的詳細講解下也很難看懂書中的圖1.15“恒星日和太陽日”。有條件的制作課件可以改善圖示,拉長地球與恒星之間的相對距離,日地距離可以更靠近一些,把恒星只畫成一個,輔以直觀的動畫效果,最大可能地還原真實,應該能更好地突破教學難點。講解地球公轉的時候,要強調近日點和遠日點的含義、地球到達該點時的時間及地球公轉速度的快慢。
地球自轉與時差的教學涉及到晝夜、晝夜交替、時差產生和計算等問題,它們相互關聯,在歷年的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中應通過演示說明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的本質區別,強調太陽光線與晨昏線垂直關系,晨線與昏線的區別及判斷方法。通過演示講解地方時差的產生及規律,引導學生對書中“讀圖思考”進行探究,強調時區和區時、區時和地方時的區別,講解東加西減的計算方法和總結配套的解題方法,多加練習鞏固,并需反復訂正和講解,才能完成此教學任務。教材沒有對“地轉偏向力”作要求,但后面第二章第二節的“氣壓帶和風帶”中有所涉及,因此教學中可略講一二,為后續教學作好鋪墊。
地球公轉與季節的教學內容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首先要通過多媒體演示讓學生認清地軸、赤道平面、黃道平面之間的關系,知道黃赤交角23°26′的含義,分析黃赤交角的影響、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太陽直射點的運動規律,為分析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變化打下基礎,講解中還要把夏至日、冬至日地球所處的時間和位置與遠日點、近日點地球所處的時間和位置進行比較,找出區別,并練習加以鞏固。書中的“活動”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以另一種方式解讀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軌跡,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培養探究能力。日常生活中,學生有晝夜長短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的高低變化及太陽輻射強弱變化的體會,這些是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帶來的結果。引導學生分析書中圖1.25,以數據歸納得出結論,具有季節性的晝夜長短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使太陽輻射也呈現有規律的季節變化,從而導出天文四季和統計四季的定義。再聯系學校所在地的晝夜長短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輔以學生的生活體會進行舉例教學或設計練習,滲透學以致用的思想,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和提高學習興趣。
地球自轉和公轉是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兩種運動,是學習和掌握高中地理知識的基礎,但是該部分內容空間性強又比較抽象,如何運用多媒體教學,通過電腦動畫演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講清地球自轉與公轉的關系、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概念,在整個高中地理教材中具有深遠影響。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數據:周期、速度、公轉的軌道、黃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轉運動造成的晝夜交替、地方時差,掌握時間的有關換算,能正確判斷晨昏線。
3.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理解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的過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運動規律。
4.理解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及緯度變化。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運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現象,學生能夠準確地畫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陽照射地球的示意圖。
2.能根據“二分二至日太陽照射地球示意圖”分析全球各地的晝夜長短狀況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分析同緯度地區不同季節和不同緯度地區相同季節的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樹立科學的宇宙觀。
2.培養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觀,理解事物之間是聯系的、發展變化的。
教學重點
1.自轉和公轉的特征,黃赤交角的產生及其引起的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2.晨昏線的判斷、地方時的計算、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3.四季的劃分方法及劃分依據。
教學難點
1.晨昏線的判斷、地方時的計算。
2.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原因分析。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第二節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下面就來回顧一下。
(投影表格)
概念成因特點所處位置
黑子太陽光球上的暗黑的斑點它的溫度比太陽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顯得暗一些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活動周期為11年光球
耀斑太陽色球有時出現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塊太陽短時間內釋放出巨大能量造成的耀斑爆發是太陽活動的最激烈的顯示色球
太陽風(簡單介紹)日冕
師請大家看表格,哪個同學能在空白處填上合適的內容?
生(三個學生看圖分別回答,師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評講和補充。)
師答得很棒。(師逐步投影答案的內容)
前邊兩節課我們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環境,現在讓我們立足地球本身,探討地球的運動。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板書)
推進新課
師在初中時我們曾學過一些地球運動的知識,那么你知道地球的運動有哪兩種形式呢?
生自轉和公轉。
師非常正確。
(投影表格)
地球運動
圍繞中心運動方向運動周期運動速度
地球自轉
地球公轉
師我們首先一起來探討地球自轉的規律。
(板書)一、地球的自轉
(演示地球儀,讓其自西向東旋轉)
師地球儀在繞著什么中心轉動呢?
生地軸
師很好。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師地軸就是地球的自轉軸,它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在地球中真有這么一根軸嗎?
生沒有。
師正確。地軸是人們假想出來的,地球的內部實際上沒有這么一根軸。我們把地球繞其自轉軸的旋轉運動叫做??地球自轉。那么,地球的自轉方向是怎樣的呢?
生自西向東旋轉。
師(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所以,我們看到日月星辰都是東升西落。下面從不同的角度看地球自轉。
(從不同的角度演示地球儀的自轉)請同學描述地球自西向東轉。
生(學生觀察、思考后得出結論)
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轉動。
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方向轉動。
側面北極在上,自西向東旋轉。
師(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投影練習)
甲圖中心是北極還是南極?
乙圖中心是北極還是南極?
生甲圖中心是北極,乙圖中心是南極。
師非常好。地球自轉一周需要多長時間呢?也就是地球的自轉周期是多長呢?
生一天。
師由于在計算自轉周期時,選定的參考點不同,一日的時間長度和名稱略有差別。
(多媒體動畫演示)恒星日與太陽日:拉長投影中地球與恒星之間的相對距離,日地距離可以更靠近一些。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點、地心第一次“三點共線”到下一次“三點共線”(注:“三點共線”是指地面上某點位于地心與恒星的連線上)的時間間隔為一個恒星日。太陽、地面上某地點、地心第一次“三點共線”到下一次“三點共線”的時間間隔為一個太陽日。
(利用課件中的動畫進行分步顯示講述,學生一目了然)
師恒星日是以遙遠的“恒”星為參照物的,遙遠的恒星相對于地球而言是不動的,此時地球的公轉過程將會忽略不計。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點、地心第一次“三點共線”到下一次“三點共線”的時間間隔為一個恒星日。
(多媒體動畫演示)
圖1 圖2
圖3
如圖1電腦顯示動畫:假設遙遠的恒星(小圓)和太陽(S)同時對著地球上的一點P,設地球只自轉而不公轉,那么地球在E1處自轉一周(電腦顯示P點繞圓運動一周)。
師(多媒體動畫演示)
如圖2先以恒星作參照,動畫顯示恒星日的長度。
動畫的過程是:地球一邊自轉(即P點繞圓心運動),一邊由E1向E2運動(公轉),當地球到達E2點停止,此時P點剛好對著恒星。
師此時地球是否自轉了一周,自轉的角度是多少,以什么作參照?
生(學生準確回答)
師很好!
(點擊鼠標,電腦畫出SE2的連線和E2與恒星的連線,標出“恒星日”)從E1到E2,地球自轉了360°。而因為以恒星作為參照,地球從E1到E2的時間間隔就是“恒星日”,時長23時56分4秒,是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師圖3以太陽作參照。
在圖2中可看出,地球在E2處時,P點還未兩次對著太陽,即以太陽作參照時,地球自轉還不到一周360°。
(演示動畫)地球繼續自轉(即P點繼續繞圓運動),但地球同時繞太陽公轉到E3處時,動畫暫停,P點兩次對著太陽。
從E1到E3,相對太陽來說,地球是否自轉了一周,自轉角度是多少?
生自轉了一周多。
師觀察得很仔細。(點擊鼠標顯示連線和“太陽日”)太陽、地面上某地點、地心第一次“三點共線”到下一次“三點共線”(注:“三點共線”是指地面上某點位于地心與太陽的連線上)的時間間隔為一個太陽日。從E1到E3的時間間隔稱一個太陽日,長24小時,其自轉的角度是360°59′。
師(過渡)任何一種圓周運動,總離不開角速度和線速度。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什么是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呢?
生地球在單位時間內自轉的角度叫做地球自轉的角速度。
師很好!根據地球自轉的周期,可以知道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大約是多少?
生15°/小時。
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
師非常正確。地球表面除南、北兩極點外,任何地點的自轉角速度都一樣。根據360°/24小時推算,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大約是15°/小時,1°/4分鐘,1′/4秒。但南、北極點無角速度,即南、北極點的角速度為零。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我們再看看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是怎樣的。地球自轉時,某點在單位時間內轉過的距離(弧長),叫做該點的自轉線速度。
(投影)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圖
師大家一起探討地球自轉線速度有什么分布規律。
生地球自轉線速度的大小因緯度而異(離地軸的距離即圓周運動的半徑不同,半徑越大,線速度越大),赤道處最大(1670千米/小時),自赤道向兩極漸小,兩極的線速度為零。在南北緯60°處,自轉線速度為赤道處的一半。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地球運動圍繞中心運動方向運動周期運動速度
地球自轉地軸由西向東
北極看:逆時針;南極看:順時針23時56分4秒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南、北兩極點為零,其他任何地點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時地球自轉的線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極點逐漸減小,至60°N、S處減小為赤道的一半;兩極點處為零
地球公轉
師請大家歸納一下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的共同規律。
生在南北兩極點,角速度和線速度均為零。
師非常好。下面閱讀教材P14地球自轉的證明。
生(閱讀)
師(過渡)我們已經探討了地球自轉的規律。而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在繞日公轉。那么地球公轉又有什么樣的規律呢?
(板書)二、地球的公轉
(演示)地球公轉運動
師什么是地球的公轉?
生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叫做地球的公轉。
師那么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描述地球公轉的規律呢?
生可從地球公轉的軌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來說明地球公轉的規律。
師很好!地球公轉的路線叫做公轉軌道,又叫黃道。它是近似正圓的橢圓軌道,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投影公轉軌道圖)
師仔細觀察,地球公轉的方向是怎樣的?
(以下內容同時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生由西向東。
師在北極上空看地球公轉,順時針轉還是逆時針轉?
生逆時針轉。
師在南極上空看地球公轉,順時針轉還是逆時針轉?
生順時針轉。
師我們再來看看地球公轉的周期是怎樣的?
生1個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
師回歸指的是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往返運動。大家看書圖1.18,地球公轉的速度有什么特點?
生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
師由于太陽略微偏離地球公轉軌道的中心,因此,日地距離不斷隨地球公轉而發生細微的變化,地球公轉速度也相應有一些變化。根據開普勒第三宇宙定律,行星運行在單位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因此,近日點運行速度快,角速度是61′/d,線速度是 30.3 km/s。而遠日點慢,角速度是57′/d,線速度是29.3 km/s。平均角速度:約1°/日,平均線速度:30 km/s。
課堂小結
本節課內容較多,主要是關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兩種基本形式的對比。
(投影下面的表格)分別對地球自轉和公轉進行總結。
地球運動圍繞中心運動方向運動周期運動速度
地球自轉地軸由西向東北極看:逆時針;南極看:順時針23時56分4秒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南、北兩極點為零,其他任何地點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時地球自轉的線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極點逐漸減小,至60°N、S處減小為赤道的一半;兩極點處為零
地球公轉太陽由西向東在北極上空看地球公轉:逆時針轉在南極上空看地球公轉:順時針轉1個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平均角速度:約1°/日,平均線速度:30 km/s。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
板書設計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的自轉
二、地球的公轉
(見“課堂小結”)
活動與探究
探究課題:了解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探究內容:
(1)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2)填表比較分析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的規律。
(3)利用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規律來解釋兩個自然現象。
探究辦法、過程:
演示、討論、競賽的方法。
(活動)我們一起學習了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下面來做一個活動。先找兩個同學來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生(用地球儀演示)
師都很好。說明大家基本掌握了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規律。請同學們填寫教材“活動”中的表格。
生(填表:比較分析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的規律)
師活動3要求我們同學能解釋兩個現象,分成小組討論,看哪一個小組能先解釋第一個現象?
生(小組代表搶答)恒星被看做是固定不動的。照片上的恒星會出現圓弧狀軌跡,是由于地球自轉,照相機也跟隨轉動,其結果是恒星看起來運動起來了。
師答案非常準確。哪一個小組能解釋第二個現象?
高一地理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工業地域的形成是對前一節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內容的'深化,同時也為第三節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的學習做鋪墊,在教材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本節教材分成兩大塊:工業集聚與工業地域、工業分散與工業聯系
在工業集聚與工業地域這部分第一、二自然段講授了工業聯系的類型,這是后面學習工業集聚和工業地域的基礎,所以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三四自然段介紹了工業集聚的優勢和工業集聚的類型,并用惠州音響產業的發展來說明什么是專業化的工業集聚;五六自然段介紹了工業地域按照成因分類和按照發育程度分類,在這里需要學生理解自發形成與有規劃形成的工業地域以及發育程度高低不同的工業地域與工業聯系之間的關系所以這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
在工業分散與工業的地域聯系這一部分,重點介紹了工業分散的類型和原因,其次介紹了工業分散的動力。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工業聯系的形成和原因,初步學會分析工業集聚和分散的利與弊。
(2)掌握工業地域的形成、發展。嘗試對某一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核心工業部門以及各工業部門之間內在聯系的分析。
2.過程與方法
結合實例學會分析工業地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一個工業區的發展規模、主要發展方向形成的內在原因,提高學生運用聯系的觀點去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由工業地域的形成認識我國大力發展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重大意義。
(2)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工業的集聚和分散,加強對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工業聯系、工業分散
2.教學難點:聯系實際,讓學生能舉例說明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及發展特點。
3.解決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結合鄉土地理,進行案例分析,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說教法
《地理新課程標準》倡導讓課程走向生活,課程要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倡導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讓課堂充滿創新的活力;要把教學過程當作師生交流、交往的過程,當作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實現課程與教學的整合。.說課:《工業地域的形成》
一、教材內容:高一地理下冊第五單元第八節《工業地域的形成》
二、授課類型:電腦輔助教學課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工業地域的形成》是在學生學習了《工業生產活動》《工業區位選擇》等內容的基礎上,對工業生產活動因為相互聯系而產生的集聚,進而形成了工業地域作進一步重點論述,三部分內容緊密聯系,逐步遞進,同時本節也為將要學到的《傳統工業區》《新興工業區》等章節作了相關的知識準備,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有效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給學生提供了應用理論知識的遼闊空間,培養學生實際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地理技能素質。
2、教學目標:
1.工業聯系的方式。2.工業生產的集聚和分散。
3.工業地域的概念和分類方法。4.初步學會分析工業集聚和分散的利與弊。
5.嘗試對某一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核心工業部門以及各工業部門之間內在聯系的分析。
3、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1)工業聯系的主要方式。
(2)工業集聚和分散的主要原因。
(3)不同工業地域的特點。
2.難點
(1)新興工業在地域上趨向分散的原因。(2)工業地域之間的差異。
3.解決辦法
(1)關于工業的聯系問題,關鍵是使學生明確工業之間聯系的方式。可以從學生比較熟悉的工業產品入手,鏈接課文插圖,說明其生產過程的復雜性。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列出工業聯系的三種主要方式:①生產聯系;②空間聯系;③信息聯系。
(2)由于學生對工業的聯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對工業的集聚原因和優點比較容易理解。在講述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來完成這部分內容。而對于新興工業的分散問題,學生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困難,可以利用改革開放后當地興建的“三資”企業為實例,加以分析說明。
(3)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還可以引導他們簡單分析工業集聚和分散的弊端,尤其是工業集聚所引起的工業“飽和”、污染加劇、各種資源供應緊張、交通負荷加大等嚴重問題。這樣做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學會全面地分析問題,而且也是為后面學習世界主要工業區的發展變化奠定基礎。
(4)工業地域的形成,涉及到各個地區的自然條件、開發歷史、經濟結構和水平等諸多因素,在此不宜過于展開,只需要讓學生知道工業地域是由工業的聯系和集聚而形成的,待后面的具體工業地域中再作分析。本節中應主要討論工業地域的不同類型及其主要特點,并以啟發式和談話式引導學生對其主要特點進行分析。
4、教材處理:
①文字:以該節課文中的三個小標題為主線,列出“工業聯系的主要方式”、“工業的集聚與分散的主要原因”、以及“工業地域的特點”為講課的三個重點內容,用POWERPOINT幻燈片制作軟件制作成幻燈片形式展開論述;
②圖片:將課本中5.33、5.35、5.36圖以及地圖冊P13中《中國上海渚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圖作為講述三個重點內容的鏈接說明,詳細說明新興工業在地域上趨向分散的原因及工業地域的之間的差異,以求難點突破,其它圖片作為輔助教學之用。
③鞏固學習:在新課結束前,多媒體教學課堂容量大的優點,通過對饋練習的提問及講評,對所學知識加以運用,這也是檢驗教學成果的重要標志,它可以充分捕捉反饋信息,作為未來的教學中的參考。
四、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根據高一學生身心發育趨于成熟,知識面廣,具有較強的認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學能力的特點,主要采取教師重點講授與學生討論相結合的方法,設置一些富有啟發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分析,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采取講議結合的方式既能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輔以反饋練習,可以加強學生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記憶。
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象、聲音等有機集成并顯示在屏幕上,形象生動地展現相關地理事物、現象,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興奮點,給學生以全新的視聽感覺,有利于加大課堂教學力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五、學法指導:
1、依據教學目標,精讀課文,把握重點;
2、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以圖憶文,培養記憶力;
4、聯系已學知識,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并要求學生寫出簡單的調查報告,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高一地理說課稿5
《常見的天氣系統》這一課題選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材《地理》上冊中的第二單元第五課,適用于高中一年級學生學習。整個說課共分為五個部分。
一、說教材:
1.地位作用:這節課是在學習了大氣組成、分布、運動的基礎上,從生活的實際需要出發,論述影響我國天氣變化的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本節課還為第四單元的氣象災害臺風,寒潮的學習提供了基礎。
2.目標確定:
①知識目標:理解氣團、鋒面、低壓、高壓的概念和形成。
理解鋒面系統并記住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理解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的特征。
②能力目標:會閱讀冷鋒、暖鋒、低壓、高壓等各類圖。
會閱讀天氣形勢預報圖。
③德育目標:通過閱讀天氣圖,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重點之一:對我國有重要影響的鋒面天氣。其為重點的原因是:
①鋒面系統是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節的沙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
②鋒面天氣掌握之后可以“學以致用”,如“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
重點之二:高低氣壓的天氣特征。其為重點的原因是:
①我國夏秋季節東南沿海的臺風天氣就是熱帶氣旋(低壓)強烈發展的表現。
②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以及北方“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就是高壓系統控制下形成的。
難點之一: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其為難點的依據有二:
①鋒面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
②冷暖氣團哪個為主動和被動不易確定。
③鋒前鋒后的位置不易辨認。
④鋒面兩側的溫度、濕度、氣壓、風的差異不好掌握。
⑤冷暖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的天氣狀況不好記憶。
難點之二:鋒面氣旋的理解。其為難點的原因有二:
①學生不明白為什么能形成鋒面氣旋而不形成鋒面反氣旋。
②水平氣流的輻散與輻合難于長久記憶,且易記混淆。
二.說學法:
1.興趣學習法。本節有日常生活中的天氣現象,學生求知欲強。
2.手勢記憶法。水平氣流運動的方向可借手勢強化記憶。
3.知識遷移法:鋒面知識遷移到生活中,指導學生會看會聽天氣預報。
三.說教法:
1.多媒體視聽教學法:由于本節內容抽象,通過電教模擬演示,可以使抽象思維具體化,有全新的視聽感覺。
2.比較教學法:冷暖鋒、氣旋反氣旋,用比較法教學學生記得牢。
四.說程序:
1、導入新課:
先播放兩段“城市天氣預報”和“天氣形勢預報”的錄像。看完后,告訴學生要能夠看懂和聽懂這些天氣預報圖,首先要了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及其與天氣有關的基礎知識、這樣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欲望。
五、講授新課:
一、鋒面系統
㈠鋒面構與特點
(利用多媒體播放鋒面動畫,通過教師一系列的提問,引導學生了解鋒面的概念,構特點,天氣特點)
1.概念:冷暖氣團的交界面
2.構特點:暖氣團在鋒面上面,冷氣團在鋒面下面。(問:①為什么暖氣團總在鋒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兩種不同性質氣團會穩定存在嗎?)
3.天氣特點: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過渡:根據冷暖氣團誰主動移動,可將鋒面一般分為哪兩種類型)
㈡鋒面類型與天氣
(利用多媒體播放冷鋒、暖鋒與天氣的動畫,通過以下問題幫助學生學習冷、暖鋒與天氣的關系,完成表1)
(問題:①冷、暖氣團誰主動向對方移動?暖氣團抬升情況如何?
②何為鋒面過境時、過境前、過境后?提示學生根據鋒面移動的方向來確定。
③冷、暖鋒面過境前,過境后分別在什么氣團控制下,天氣如何?
④冷、暖鋒過境時天氣如何?
⑤冷鋒、暖鋒降水都發生在鋒面的哪一側?它們又有何不同?)
教師講解:我國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系。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冷鋒,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我國北方冬、春季節的大風和沙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
高一地理說課稿6
一、說教材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和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地理環境有氣候、地貌、水、土壤、植被等要素構成。水是地理環境中最活躍的因素之一。《陸地水與水循環》這節內容通過對陸地水體類型的介紹,水體類型轉化規律的分析和水循環原理的剖析,使學生能對地球淡水資源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本節教材的特點之一,是從幫助學生認識地理環境的角度出發,注重闡明地理過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地觀。本節內容是第三單元的重點。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各種類型以及不同類型水體之間相互轉化規律,理解水資源的性質,使學生明白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水資源數量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2、理解自然界水循環的類型、主要環節和海陸間循環的意義。理解人類是如何水循環規律來化害為利,造福人類的。
能力目標
1、通過水體類型及其轉化等圖表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利用圖表和數據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過水循環等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學會運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評價地理問題。
2、利用水循環過程的學習,學會繪制地理示意圖。
德育目標
通過陸地水體有關知識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樹立科學的環境觀和資源觀,使學生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陸地水體相互轉化及其規律。
2、海陸間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
因為這些知識是學習河流水文特征的基礎,也是學生正確理解水資源性質的前提。更能使學生對我國的“三峽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教學難點
1、河流水的補給以及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相互轉化規律。
2、海陸間水循環的意義。
這些內容和各地的氣候、地貌、地形等其他地理要素關系密切,而目前學生對各區域的特征了解不多,就給學習帶來了難度。
四、說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為出發點,本節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式:
1、構建問題情景,引導探究性學習
在教學中,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創設思考問題的空間,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
2、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引導合作學習
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圍繞一個或幾個問題相互交流信息,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培養合作的態度。這種方式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五、說學生學法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教是手段,會學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于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本節課主要使用自主學習的方法,組織和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合作教學和探究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養。
六、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準備圍繞“地球為什么鬧水慌”著一主題來組織教學。通過構建五大問題情景、四大圖表系統、兩次合作討論來完成。
導入:通過多媒體播放地球有關水的資料,創設第一個問題情景:“地球是水的行星”,為什么地球上很多地方還鬧“水慌”?
新課教學:展示“陸地水體類型以及儲量百分比圖”,引導學生讀圖,完成兩個知識點的學習:陸地水體按空間分布分為地下水和地表水;陸地淡水的儲量很少,只有0。3%。這是地球鬧“水慌”的原因之一。
結合生活實際,創設第二個問題情景:人類使用的淡水資源為什么主要依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展示水資源循環周期表,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得出結論: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更新周期較短,利用后在較短時期內可恢復。而其他水體更新周期很長,冰川更新需要1600年,相當于是不可再生的水資源。這是地球鬧“水慌”的原因之二。
承轉到下個知識點,也本節重點和難點:陸地水體的相互轉化的學習。需要化大約15分鐘時間。展示“河流徑流與降水量的關系圖”、“冰川補給的河流流量與氣溫的關系圖”和“河流與潛水相互補給示意圖”。詳細分析圖表,提高學生讀圖能力,突破難點,使學生掌握陸地水體補給的規律。同時理解陸地水體補給的時空分布不均,雨季鬧水災、干季鬧旱災,是造成“水慌”的又一原因。
結合現實問題,創設第三問題:為什么全球鬧“水慌”現象越來越嚴重?是地球淡水資源在減少嗎?引入水循環內容的學習。這也是本節的重點知識,這部分知識的教學,要讓學生學會繪制水循環的示意圖,來突出重點知識的學習。學習水循環知識后學生已經明白地球淡水資源在不斷循環,是一個常量,地球“水慌”加劇是人造成的,包括過量使用水資源、污染、浪費等。
提供華北地區的一些生產、生活情況資料,創設第四個問題情景:華北地區處在半濕潤氣候區,為什么缺水現象越來越嚴重?怎么解決?
組織一次合作討論,讓學生學會表達和傾聽。相互交鋒、相互融合、相互補充。共同提高。
引出“南水北調”、“三峽”工程,提供資料。組織第二次合作討論:“南水北調”、“三峽”工程的背景以及現實意義。
高一地理說課稿7
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在學習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多層次的天體系統基礎上,從地球在宇宙天體系統中的地位和行星特點這兩個角度去認識地球的普通性,而地球的特殊性表現在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質,生命物質存在的條件是三個“金鎖鏈條件”。
二 學情分析
城市的學生通過電視、電影等科幻影片了解到一些有關宇宙的零碎知識,甚至對一些科幻情節(像外星人阿凡達)信以為真,他們對有關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條件等知識充滿了幻想、好奇、渴望,本節課我將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探究為什么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利用資料證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閱讀“太陽系模式圖”,歸納八大行星繞日公轉的共同特點來佐證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2。運用相關學科知識,從溫度、水、大氣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逆推地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并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尋找外星人的依據。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了解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樹立宇宙是物質的科學宇宙觀。破除迷信,反對邪教。
○2。通過科幻影片中外星人的探討活動,一方面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體驗自主、合作、創新探究過程和團隊意識。另一方面,培育珍惜、愛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只有一個地球”的意識,增強關注人類未來生存空間的責任感。
○3。通過認識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確立任何事物發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觀點。
(教師過渡:通過對教學目標的分析,根據教材和授課對象的特點,確定本節的教學重難點為)
4。教學重點: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及原因。
5。 教學難點: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師過渡:那么運用哪些方法和手段才能夠更好的解決教學重難點內容呢?接下來我說說教法選擇及學法指導)
四 說教法和學法
1。 說教法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為出發點,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征,本節課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小組合作學習:通過五個學習活動揭示地球上生命物質存在的“金鎖鏈條件”以及日地距離、地球體積質量大小、公轉自轉的周期的長短對“金鎖鏈條件”形成的影響。
(2)、情境教學法:展示太陽系運動示意圖,讓學生從地球的形狀、運動特征分析得出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2、 說學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1)、圖表探究:學生通過閱讀“太陽系的行星基本數據”和“太陽系示意圖”分析 “金鎖鏈條件”的形成。培養學生從各種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合作探究:課前收集有關行星的基本數據、環境特征以及地球的相關資料,上課時分小組討論,進一步加深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及原因。通過小組討論、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教師過渡:下面我將重點說說具體的教學過程)
五 教學過程
我直接切入主題進入新課的學習
活動一:多媒體展示太陽系八大行星自轉公轉的運動示意圖(上堂課已經閱讀過),讓學生進一步思考行星的形狀、運動特征,能否發光發熱,分析歸納地球與其他行星的共同特征,從而得出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這樣,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系的線索,幫助學生構建當前所要學習的知識。
一、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活動二:展示美國科幻片《阿凡達》當中有關的圖片,設疑:真的有生命出現在地球之外的潘多拉星球嗎?
生命物質存在需要哪些基本的條件呢?展示南北兩極白雪皚皚的景觀圖片、高大雪山的圖片、熱帶沙漠地區干旱的景觀圖片、中緯度濕潤的沿海平原景觀,前面三張圖片與中緯度濕潤的沿海平原景觀相比較,同學們覺得造成景觀迥異的自然條件是什么?通過觀察、讀圖分析比較,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得出三個“金鎖鏈條件”的結論。
活動三:展示地球宇宙環境中太陽的穩定性、安全性的材料以及地球與其他行星運行軌道特點,讓學生共同討論:
○1、假如太陽光照變得不穩定或者太陽突然消失,地球上將會出現怎樣的情形?并對你的答案做出解釋。
○2、太陽系行星的公轉運動有什么特點?對地球上生命形成有什么影響?
通過學生的合作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語言組織能力,歸納得出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外部條件是穩定的太陽輻射和地球安全的運行軌道。
活動四:閱讀太陽系行星基本數據表,小組通過數據對比討論分析:
○1、地球的體積和質量(與水星、金星相比)對“金鎖鏈條件”的形成有什么影響?
○2、 如果日地距離太遠或太近(與水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相比),情況會怎么樣?
○3、地球上有適宜的溫度,除日地距離外還有什么原因(提示:從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周期、大氣層等角度分析)?
○4、如果地球人要“移民”到其它行星,你認為哪顆行星最合適?說明理由。(我先收集有關太陽系中最有可能適宜生命存在的行星或衛星)
通過合作學習、問題探究和資料的收集分析,強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揭示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條件的形成原因。
二、地球是一顆特殊的行星
活動五:展示大氣污染圖片、水污染圖片、全球變暖導致的氣候惡化的圖片(如洪澇、干旱等),同學們思考來之不易的“金鎖鏈條件”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
師生共同歸納提高 :引導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看待地球上生命物質存在的“金鎖鏈條件”即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具有一定的歷史性,翻開地球生命物質孕育發展的進化史,人們不難發現從時間的角度看地球有悠久的過去,生物的出現和進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類歷史更是短暫的一瞬,地球上還有漫長的未來,現今適應生物生存的條件在若干千年、萬年后將走向何方?還將由許多目前人類還無法確定的因素所決定,但有一點肯定是無疑的,那就是人為原因造成的環境惡化將是人類生存環境受嚴重威脅,處理不當,導致地球生命物質存在條件的缺失或消失,直至生物從地球上消失。讓我們一起更加珍惜和保護來之不易的”金鎖鏈條件”。
作業布置:閱讀關于火星人的科幻小說,參考深空探測活動的新聞報道,說明火星人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
高一地理說課稿8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高中階段自然地理部分學習的總結,同時要為人文地理的學習打下基礎,以及為正確處理人地關系并正確指導人類活動的合理性打下基礎。
本節的關鍵所在是,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間誰也離不開誰,而且誰也會影響誰。各要素之間通過物質和能量的交換相互影響達到統一的狀態。
案例是本節教學的重要手段。因為本節是抽象的理論,教師要以具體的案例讓學生有形象具體的感知;而學生要學會分析案例來掌握本節知識和鍛煉分析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實踐能力等。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以生物為例,說明生物與其他地理要素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換,認識生物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2、了解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的新功能;
3、以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東北地區的森林砍伐為例,說明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閱讀案例一,緊扣植物的光合作用,繪制生物循環示意圖,說明生物與其他地理要素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換,及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2、閱讀案例二,緊扣黃土高原的土壤侵蝕,剖析生物、土壤、地貌、水文、氣候等要素間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3、閱讀案例三,緊扣森林破壞,剖析植被變化對土壤、地貌、水文、氣候的影響,說明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培養正確的人地思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樹立事物普遍聯系的思想;
2、樹立科學的資源觀、環境觀,促進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生物在自然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的作用、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2、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及其表現(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關系、牽一發而動全身)教學難點:
1、地理要素間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整體性功能
2、自然地理環境的生產功能、平衡功能;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表述問題的能力。
二、說學情
學生已學習水循環和巖石圈物質循環,對地理環境要素有初步的認識,對物質遷移和能量的交換有一定的了解,已具備基本的地理閱讀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但學生還缺乏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案例來幫助學生對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認識,還需要補充光合作用、分解作用等知識,并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三、說教法
案例教學、啟發式講授
四、說學法
學生原有的地理基礎知識不扎實,學習地理方法簡單;但學生思維活躍,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應充分利用這一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案導學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等,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的能力、團隊精神,增強學習效果;體會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復雜性,將學習目標內化到行動上。
五、說教學過程
高一地理說課稿9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上(下)午好,我是來自xx,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地球的自轉
本節課選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節的內容—地球的自轉及其意義。教學對象為高中一年級的學生。
學生初中的科學已經學習了地球的運動的基本原理,比如自轉角速度、線速度。高中生的好奇心強、觀察敏銳,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插入學生自己動手的小實驗模擬地球的自轉。
新課標對本節課的要求是:分析地球自轉的意義
根據新課標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學生能夠模擬地球的自轉
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話概括出自轉的意義
基于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在教學中我突出直觀教學,主要采用演示法和情境法。利用地球儀等教具動手演示,將難以觀測和想像的地理過程模擬出來,既激發學生興趣,又形象生動;通過合理創設一些情境,設計恰當的問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
我的整個教學過程可以分為:設問質疑,導入新課——類比情景,剖析問題——創設情景,總結歸納三個環節,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環節:
設問質疑,導入新課——
在課堂上我會這樣問同學們:地球的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形的球體)為什么不是正球形?“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該怎樣解釋?從而導入新課。 類比情景,剖析問題—— 對于第一部分,我將從方向、周期和速度三方面來講述地球自轉特點。通過讓學生撥動地球儀來得出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的,然后我邊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邊提問:從北極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方向怎樣。這樣做能使學生全面認識地球自轉方向,為能分析各種地球運轉示意圖打好基礎。
在講述自轉周期時,涉及到恒星日和太陽日的差別,由于這個問題較抽象,所以我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說明。學生觀看完課間后我提出問題:假如今晚八時在某有一位置看到某顆恒星,明晚要在同一位置看到同一顆星,應在什么時刻去看?以這樣一個貼近生活的問題檢測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多設計一些比較貼近學生生活的,有親合力的話題,讓學生展開討論,調動他們的生活積累,引發共鳴,由已知引出未知。
在講解地球自轉速度時,通過介紹自轉的概念,由學生自己計算得出角速度大小,這樣可加深理解。在介紹線速度概念后,顯示線速度示意圖,由學生得出線速度隨緯度變化的規律。此時可回應導入新課時提出的問題。最后通過提問兩極角速度和線速度怎樣,加以鞏固。 至此,可通過列表的方式,由學生自己歸納,從上述三方面來對地球自轉特點作一小結。
創設情境,總結歸納——
我將創設情境進入新課第二部分,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通過情境一—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時間,得出意義一: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通過情境二,炮彈偏離目標來說明第二大意義:水平運動物體會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情境三賓館里的時鐘顯示不同時刻,得出第三個意義:同一時刻,不同經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時。通過這三個貼近生活的情境,使學生此時強烈的學習愿望,主動探索問題的實質。
為了驗證自轉的存在,我會讓同學們自己動腦創建可以證明自轉存在的試驗,比如 先用一只臉盆裝滿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動的地方,待水靜止后,輕輕放下一根木質細牙簽,并在牙簽的一端做一個記號,記住牙簽的位置,過幾個小時后再去看時你就會發現,牙簽已經轉動了一定角度。
。從學生日常的生活和平時感興趣的話題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本節為完成上面的教學目標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模塊,從“是什么”到“為什么”,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將其與學生的求知欲望緊密結合在一起,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是學生的助學者,任務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完成任務的監督者,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伙伴”,實現教與學的互動,教師引導學生,學生啟發教師,最終實現教學相長。
我的說課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高一地理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第一部分的內容——山岳的形成,教材首先指出山岳的形成和內力作用關系密切,然后對褶皺山、斷塊山和火山的成因、基本形態特征和規模進行分析。由于褶皺山和斷塊山是形成于一定的地質構造上的,所以教材在講述這兩種山岳的形成時,都先從褶皺和斷層這兩種最基本的地質構造開始講起,并且教材還配以閱讀材料和活動題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部分內容。第二部分的內容——山岳對交通的影響,教材主要分析了山岳對交通三方面的影響:對運輸線路結構、對線路分布格局和線路延伸方向的影響,并且設計了相應的活動題幫助學生理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褶皺的概念和基本形態,掌握正確判斷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皺山的概念。
2.了解斷層的概念,掌握斷層對地表形態的影響,理解斷塊山的概念。
3.了解火山的形成過程,掌握火山的組成。
4.理解山岳對交通運輸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閱讀褶皺、斷層示意圖,分析褶皺、斷層的成因及地貌表現。
2.通過讀圖分析地質構造的基本類型及其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分析各種山地的成因,培養讀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能應用所學知識解釋地形的形成原因,使學生認識到地殼的變遷是有規律可尋的、是可以被認識的。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正確判斷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皺山的概念。
2.掌握斷層對地表形態的影響,理解斷塊山的概念。
3.火山的形成過程。
教學難點:
1.正確判斷背斜和向斜。
2.閱讀褶皺、斷層示意圖,分析褶皺、斷層的成因及地貌表現。
二、說學情
高一的學生在初中階段識記了大量的中外名山,而且也了解了“大陸漂移假說”及“板塊構造學說”,特別是本章的第一節學習了內力作用的有關理論,本節“山岳的形成”是具體的案例運用與拓展,因此學生對此部分知識已有所了解,但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難以親眼看到,所以需要學生進行地理的理性思維,才能正確判斷背斜構造和向斜構造,進而運用到現實的生產生活中,所以學習本節內容有一定的難度。遵循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本節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生熟悉的案例或借助模擬演示、動畫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概念并運用原理到實際的生產生活中,實現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讓學生體驗到探索知識的樂趣,并感受“學習有用的地理”的學習理念。
三、說教法
啟發式教學:本節教材難度較大,理論性較強,需要學生進行信息的收集,對圖的理解與分析。因此,采用在學生讀圖分析、課堂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引導、點撥為主的方法進行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多媒體以其形象觀的畫面,優美動聽的音樂,生動感人的解說,增加了真實性、趣味性。在短時間內使大量無法直接觀察的感性材料呈現在眼前,激發聯想,有利于課堂教學。
四、說學法
可用討論法,通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討論,各抒己見,互相啟發,利于學生理解、鞏固所學知識。同時,也可以調動全體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使更多的學生有交流、發言的機會,其正體現學習共同體中“平等的首席”。
五、說教學過程
高一地理說課稿11
一、課程標準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對本節的要求是“運用有關資料,概括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并解釋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此要求是這節課的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依據。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承接了上一章人口的遷移,而城市的大規模發展又對后面工、農、交通等區位選擇產生重大影響,在整個模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兩節從靜態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間結構與服務功能的特征之后,本節教材主要是從時間這個維度探討了城市的一個發展歷程及今后的趨勢,可以理解為對一、二節的呼應和升華,本節的城市化對一個城市而言是城鎮等級升級的過程,對一個地區而言是城市等級體系形成的過程,城市化不僅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態和不同的空間結構,分之城市化也深刻影響著地理環境,所以本課在本章中起著提煉與升華的作用,是本章的重點內容。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教育三者統一以及地理知識分層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對教材的分解和對學生的了解,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背誦出城市化的概念;
(2)分析說出城市化的主要標志,及其推動因素;
(3)說出城市化的三個主要階段及其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圖片對比分析出一個區域城市化發展的證據,再結合材料判斷一個區域城市化的階段;
(2)通過角色扮演,感受城市化帶來的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樹立科學城市發展觀,尊重人地和諧發展。
(三)重、難點分析
1。重點:
(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標志;
(2)不同城市化階段的特點。
2。難點:
(1)根據城市化不同階段的特征判斷一個地區城市化的水平
3。重點、難點確立依據:根據課標的要求將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標志、不同城市化階段的特點作為本節的重點內容。而城市化是一個連續漸進的變化發展過程。各個階段之間區別明顯,但在過渡階段卻兼有兩個階段的特點,所以給學生具體分析判斷一個地區的城市化水平時帶來了一些困難。
三、教法分析
根據本節內容的特點,我采用的教學方法以講授法為主,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讓學生根據課文來分析、歸納、比較城市化的形成及不同階段的發展特征;同時借助多媒體動畫,采用設問式教學和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完成知識的傳授,讓學生主動去理解知識,運用學習成果。
四、學法指導
城市化發生在我們身邊,前面又學習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學生有了對城市的基礎知識,但學生沒有接觸過“城市化”這個專用名詞,對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征仍存在較大的疑惑。針對上述實際情況,本課采用結合鄉土材料,案例呈現,通過分析圖表等資料,引導學生由淺入深進行層層引導剖析,聯系生活,激發學生興趣,探究地理問題。
五、教學過程
本節課程教學我將從導入、新課教學、作業小結三個環節進行。時間分配如下:導入環節3分鐘,新課教學30分鐘,作業小結7分鐘,一共40分鐘。
(一)聯系生活,設問導入
由于學生對于“城市化”這個名詞比較陌生,但前兩節已經涉及了一些城市的基礎知識的具體情況,再加上本節內容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所以我采用結合具體時事熱點材料,引入本課的學習。首先讓學生回憶20xx年5月1日開幕的上海世博會,從這屆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出發,談談人們的生產生活已經離不開城市,城市的發展給我們生活帶了很大的影響,再把城市發展與地理結合,引出“城市化”這個地理專有名詞,最后設問:城市化是什么呢? 它經歷了哪些過程?在不同的階段它有些什么特征呢?由此進入新課——城市化。
(二)新課教學
1。理例結合,明確概念
在引入新名詞“城市化”后,首先讓學生觀察對比分析——圖2。16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發展,從1985年發展到20xx年有些什么區別,并根據這些變化試著提煉出城市化的概念,之后再結合書上給出的概念加深記憶。要強調概念中的四個關鍵詞:過程、人口、農村、城市。要明白城市化是一個過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不斷進行的。在這個過程里人口是重要的參與元素,人口在農村與城市間的遷移活動,引起了城市化。
2。常識回憶,層層遞進
在理解了城市化的概念之后,要剖析城市化發展的動因。要從現象觀察到本質提煉,用兩個城市化發展的現象原因引入根本原因。第一、著名女歌唱家董文華唱的《春天的故事》這首歌里有這樣的歌詞“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奇跡般的崛起座座城”,這兩句歌詞反映改革開放對我國城市化發展帶來了動力啊。
高一地理說課稿12
一、課程標準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對本節的要求是“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即運用相關地圖分析洋流對氣候、漁場、航海及海洋污染的影響。此要求是這節課的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依據。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海水運動深刻影響著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本節課是在學習了世界表層洋流分布的基礎上,對洋流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進行更加具體、深入的學習,是學習的目的所在,在本章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加上我對教材的分解和對學生的了解,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熟悉洋流對地理環境四大方面的影響;
(2)區別寒流和暖流對氣候的不同作用,理解漁場的形成原因;
(3)掌握洋流特別是季風性洋流對航海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充分運用洋流的相關理論知識來解釋實際問題;
(2)搜集與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有關的資料,試分析它們的形成機制以及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海洋觀、資源觀、環境觀,增強現代海洋意識。
(2)學習洋流對航海和海洋污染的影響,培養學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間的辨證關系。
(三)重、難點分析
1、重點: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洋流對漁場的影響。把它們定為重點的依據是:洋流深刻影響沿岸氣候,并改變著某些地區原有的溫度和濕度,通過對這一知識的學習便可解釋一些特殊氣候類型的形成原因;而洋流對漁場的影響與人類的漁業生產活動息息相關,掌握好這部分內容能更好地為人類謀福利。
2、難點:寒暖流對氣候的影響。確定這一知識點為難點的依據是:理解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應結合世界表層洋流圖和世界氣候類型圖,綜合性較強,洋流是氣候形成的原因之一,主要難在需要長久性的記憶洋流的分布及氣候類型的分布。
三、教法分析
為更好的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我采用講授法為主,綜合利用對比分析法、案例教學法,讓學生充分掌握洋流對氣候和漁場的影響,并結合圖示法,引導學生運用洋流知識設計正確的航海路線,運用歸納總結法,讓學生學會辯證的分析洋流對航海和海洋污染的兩方面的影響。
四、學法指導
根據新課程標準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因此,我將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會合作探究、對比歸納,從而得出結論,構建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特別是洋流與氣候兩大知識的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分析引導,主動掌握新知識。
五、教學過程
本節課程教學我將從導入、新課教學、作業小結三個環節進行。時間分配如下:導入環節4分鐘,新課教學30分鐘,作業小結6分鐘,一共40分鐘。
(一)借用歷史,導入新課:
在初中的歷史知識基礎上,從鄭和船隊七下西洋的往返季節入手,設疑:為何鄭和七下西洋幾乎都選擇冬季起航、夏季返航,引起學生思考,通過老師答疑解惑,引出洋流對航海有利的影響,讓學生明確洋流對地理環境是有影響的,為學習下面的相關知識做好鋪墊。
(二)新課教學
1、辯證思考,學以致用:
因為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在講述洋流對航海有利的影響之后,讓學生思考洋流對航海不利的影響,最后得出結論。緊接其后的是需要學生合作探討,利用洋流對航海的影響設計一條從英國倫敦到美國紐約再回到英國的航海線路,之后請學生作答,我將予以點評。
2、解決矛盾、分析案例:
(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是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
我會充分利用之前設計的這條航線,讓學生思考當航船行駛到加勒比海一帶時此地屬于哪一類氣候類型,學生說出是熱帶雨林氣候這一正確答案后,我會提出疑問:一般而言,熱帶雨林氣候主要是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為什么在18°N的加勒比海沿岸依然分布著熱帶雨林氣候。由此引出矛盾,進一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洋流對氣候的影響。在了解了寒暖流對氣候的影響的理論知識后,對加勒比海沿岸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進行解釋,學生在理解了暖流對氣候起增溫增濕的作用后,再結合39頁的氣候類型圖,舉出與之相似的幾個典型例子加以說明。
接著從暖流過渡到寒流,舉秘魯寒流對南美大陸西岸的熱帶沙漠氣候的影響一例,說明寒流影響氣候的顯著性。另外我再結合秘魯寒流補充一個常識:南美西岸的阿塔卡瑪沙漠之所以成為世界旱極的原因之一是洋流,這樣一來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本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延伸了學生的課外知識。最后通過對教材上的案例對拉布拉多半島和西北歐的氣候進行對比分析,再次強調寒暖流對氣候的不同作用。
3、師生互動,對比學習:
(洋流對漁場的影響也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
接下來讓學生放寬眼界,將洋流對大陸氣候的影響轉移到海洋當中,提出四大漁場,通過師生合作的方式分別對四大漁場的形成、分布進行對比學習,并要求學生掌握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和北海漁場由哪些洋流交匯所形成,并在洋流分布圖上標注四大漁場的大概位置。同時借用紐芬蘭漁場消失這一事實培養學生保護生態資源的意識,使其樹立可持續發展觀。
4、運用理論,分析時事,
借20xx年5月發生的墨西哥灣原油漏油事件分析原油面積擴大的原因,再用辯證觀分析洋流對海洋污染的有利的一面,最后總結洋流對海洋污染的影響。
(三)作業小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的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四大方面的影響,再次強調重點,要求學生著重掌握洋流對氣候和漁場的影響。
結合洋流知識分析我國第一大漁場——舟山漁場的形成原因;有某一航船夏季從索馬里半島到印度,應該怎樣行駛才順風順水(請畫出簡圖);搜集與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有關的資料,試分析其形成機制以及可能造成的災害。
六、板書設計
我主要采用綱目式板書,并用相關示意圖與之相結合。綱目式板書使整個板面一目了然,有利于學生對重點知識把握,也有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
高一地理說課稿13
一、 說教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常見的天氣系統地理說課稿本單元教材緊緊圍繞大氣環境與人類生存和發展關系這一主線,其中前四課主要介紹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布、運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本課是在前四課的基礎上,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論述影響我國天氣變化的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本課的學習還為后面第八課氣象災害臺風、寒潮等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
(二)說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①記住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天氣系統:鋒面系統,低壓系統,高壓系統。
②理解鋒面系統的分類,掌握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③理解低壓系統和高壓系統的區別,記住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2、 能力目標:
①通過閱讀冷鋒、暖鋒、低壓、高壓等各類圖,提高學生閱讀識圖能力。
②通過閱讀天氣形勢圖,使學生學會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 情感態度和價值目標:通過閱讀各類圖形,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人生觀。
(三)說教材重、難點的確定
1、教學重點:
①對我國天氣有重要影響的鋒面天氣。
②高壓系統、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征。
2、教學難點:
①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
②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
3、教學重、難點確定的依據:
確定鋒面天氣為本課重點之一是因為鋒面系統是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我國的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系。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鋒的形成以及與天氣的關系可以“學以致用”,解釋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天氣現象。例如“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高壓、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征也是本課的重點。因為夏秋季節,我國東南沿海常出現的臺風天氣就是熱帶氣旋強烈發展的表現,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氣爽”的好天氣都是在高壓系統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確定為難點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鋒面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氣團哪個為主動,三是鋒面兩側的溫度、濕度、氣壓、風等有明顯差異,四是要懂得什么是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它們分別被什么天氣系統控制。本課難點之二是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造成這一難點的原因主要是難于長久性的記憶,容易將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水平氣流旋轉方向記錯。
二、 說教學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
本課主要采取讀圖分析法和對比法。本課的許多知識點容易混淆,例如,冷鋒與暖鋒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氣,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運動方向等。通過比較,可以讓學生比較深刻地認識不同事物之間的異與同,區別與聯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種事物的本質特征。本課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的形成過程及其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而課本有許多的插圖,所以可通過教師一系列的設問,來指導學生分析圖表中的地理信息,變抽象為直觀,更好地展示知識的內在聯系和事物的空間分布,運動狀態,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學手段:
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象、聲音等有機集成并顯示在屏幕上,給學生以全新的視聽感覺。
三、 說學法指導
1、讓學生重視圖文轉化,進一步培養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
本課文字簡潔,圖象豐富,色彩鮮艷,主題突出。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緊密聯系教材中的插圖,將抽象、深奧的天氣系統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圖象,彌補同學們感性認識的不足,并鞏固理性知識。
2、借助手勢,幫助強化記憶。
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水平氣流運動方向的判別,是本課的難點之一,可指導學生借助手勢,幫助強化記憶。
四、 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先播放兩段“城市天氣預報”和“天氣形勢預報”的錄像。看完后,告訴學生要能夠看懂和聽懂這些天氣預報圖,首先要了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及其與天氣有關的基礎知識。這樣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欲。
(二)講授新課:
鋒面系統
1、鋒面結構與特點
(利用多媒體播放鋒面動畫,通過教師一系列的提問,引導學生了解鋒面的概念,結構特點,天氣特點)
1 概念:冷暖氣團的交界面
2 結構特點:暖氣團在鋒面上面,冷氣團在鋒面下面。
(問:①為什么暖氣團總在鋒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兩種不同性質氣團會穩定存在嗎?)
3 天氣特點: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過渡:根據冷暖氣團誰主動移動,可將鋒面一般分為兩種類型)
2、鋒面類型與天氣
(利用多媒體播放冷鋒、暖鋒與天氣的動畫,通過以下問題幫助學生學習冷、暖鋒與天氣的關系,完成表1內容)
(問題:①冷、暖氣團誰主動向對方移動?暖氣團抬升情況如何?
②何為鋒面過境時、過境前、過境后?提示學生根據鋒面移動的方向來確定。 ③冷、暖鋒面過境前,過境后分別在什么氣團控制下,天氣如何? ④冷、暖鋒過境時天氣如何?
⑤冷鋒、暖鋒降水都發生在鋒面的哪一側?它們又有何不同?)
教師講解:我國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系。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冷鋒,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我國北方冬、春季節的大風和沙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
高一地理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人文地理有關人類空間活動的章節中貫穿了區位理念,從城市、農業、工業、到交通區位,把人文地理各章節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成為人文地理部分“活的靈魂”。而工業和農業是國民經濟最基礎的物質生產部門,然而工業又因其特點在區位因素及區位選擇上比農業更加的復雜了,所以,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是對前面知識的深化,也為后面知識做輔墊,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結合實例掌握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2.理解工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趨勢;
3.分析環境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工廠布局實例了解分析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同時培養學生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通過鞍鋼和寶鋼案例對比綜合分析評價工業區位的影響因素及變化,加強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結合三明鋼鐵廠實例引出環境因素對現代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及如何合理布局,突出對實際問題的分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用實例激發學生形成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探究的興趣,在學習中意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建立科學的發展觀、環境觀
(三)說教學重難點
判斷影響工業區位的主導因素及其合理布局。高考中區位問題占有很突出的位置,而且知識點是后面分析工業地域形成與發展的基礎,所以列其為重點;同時通過前面學習,對區位因素有一定認識,但影響工業區位因素更復雜,就不能孤立機械地看待各因素,須綜合發展地分析同時又要抓主因,涉及政治哲學,而高一學生理性綜合分析能力及科學看等問題的能力還有限,因此列其為難點。
二、說教法
由于中學地理教育的被忽視,所以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不太高。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實例教學:創設實例情景小組活動探究問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
案例教學:結合書本案例并升華到生活中的具體實例,為學生提供身邊的事物進行分析研究,引發學生質疑提高興趣,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環境觀和發展觀。
三、說學法
體驗學習:對工廠布局體驗一把“決策癮”,并把自己小組的決策結果拿來和大家分享,接受大家的評判。這個過程培養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培養學生聽和講的能力,同學們在與同伴的交往中提高自己的情商。
探究學習:對三明鋼鐵工業布局分析及探究如何合理規劃,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合理的工業布局應該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培養愛鄉情操。
四、說教學過程
五、布置作業
六、板書設計
板書:工業的區位選擇
一、主要的工業區位因素
1、工業及主要區位因素
2、五種工業指向類型
二、影響工業區位選擇因素的發展變化
1、科學技術進步
2、政策變化
3、環境保護
4、企業決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
高一地理說課稿15
一、課程標準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對本節的要求是“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此要求是這節課的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依據。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緊緊圍繞地球運動及其所產生的地理意義進行學習,而晝夜交替則是地球運動的重要地理意義之一。它對我們以后學習時差和晝夜長短起到了鋪墊作用。并且,學生對晝夜交替的學習有利于透過一些自然現象認識到事物本質規律和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教育三者統一以及地理知識分層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對教材的分解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夠解釋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想象。
(2)能夠讀圖判讀晨昏線,并能夠運用晨昏線的特征解決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教學掛圖解釋晝夜現象,運用地球儀演示晝夜交替現象,運用教學掛圖分析晨昏線的特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世界的物質性及物質運動規律性本質性的價值觀。
(三)重、難點分析
1。重點:晨昏線的判讀和特征及運用。
2。難點:晨昏線的判別和特點。
3。重點、難點確立依據這個知識點比較抽象,對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及讀圖分析能力要求很高,晨昏線特征的運用是解決地理問題的重要運用之一。
三、教法分析
根據本節內容對空間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特點,我采用的教學方法以讀圖分析法為主,通過地球儀演示,讓學生根據演示來分析、歸納、比較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現象的形成,運用教學掛圖,指導學生分析歸納晨昏線的特征,同時輔以情景創設,采用設問式教學方法完成知識的傳授,讓學生主動去理解知識,運用學習成果。
四、學法指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故教學中運用地球儀,地圖演示等生動、形象的現代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出一些小問題 (如在同一時間里,為什么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地思考,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和熱情,變被動為主動。
五、教學過程
本節課程教學我將從導入、新課教學、兩個環節進行。
我的時間分配如下,新課導入三分鐘,新課教學十九分鐘,總結一分鐘。
(一)貼近生活,導入新課
由于本節內容與生活現象聯系緊密,因此我通過生活中的白天黑夜引出晝夜現象,再指出日復一日白天黑夜往復交替的事實,從而引出晝夜交替現象。由此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新課教學
1。創設情境,明確關系
在引入新課的基礎上,首先要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晝夜現象呢?),為了實現學生由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到從空間上進行地理規律的分析的思維角度轉變,我寫一副對聯(人間豪杰立地頂天,天外來客俯視星河)來對學生作出引導,通過教學掛圖讓學生從宇宙空間角度來認識晝夜現象,點出晝半球和夜半球的概念,并明確這是由太陽和地球雙方的特性決定的。接下來通過地球儀來演示地球自轉引起的晝夜交替現象。再指出相對于靜態的晝夜現象,晝夜交替則是動態的,讓學生明確晝夜交替是在晝夜現象的而基礎上地球自轉產生的自然現象。
2。步步引導,合理過度
在上面知道了晝夜交替的原因,通過生活中日復一日的晝夜交替現象我們可以得出晝夜交替的周期為一日,這里的一日是指太陽日(24小時),在這里要強調我們的研究對象為地球和太陽,是以太陽作為參考點,所以周期為一個太陽日。
再指出晝夜交替影響著人類的起居作息,因此,太陽日被用來作為基本的時間單位。
3。圖文結合,突破難點
讓學生觀察教學掛圖,指出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為晨昏線(圈),在這里學生可以通過教學掛圖形象直觀的出分界線在空間上表現為一個圈。再指出,晨昏線由晨線和昏線構成的,通過生活中清晨日出和黃昏日落的自然下現象引導出晨昏線的判讀方法,即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經過的分界線是晨線,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經過的分界線為昏線。在這里要強調順著地球自轉方向這個前提條件。接下來,通過教學掛圖來分析晨昏線的特征,針對晨昏線是過地心的大圓的這個特點,以赤道為例補充說明球體上大圓的知識點。在特點中重點強調晨昏線平分赤道,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的地方時為六點,昏線赤道的交點的地方時為十八點,并指出這點在以后知識學習中的重要性。對于太陽光線垂直于晨昏線,以及將經過的緯線分割為晝弧和夜弧指導學生讀圖分析即可得出,作簡要解釋即可。
本節課我主要采用的是綱目式板書,比較簡略,易于突出重點,有利與學生對重點知識把握,也有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
【高一地理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一城市化地理說課稿06-15
高一上冊地理說課稿06-10
高一地理說課稿11-07
高一上冊地理說課稿11-07
高一地理說課稿范文06-15
高一地理優秀說課稿06-10
高一地理必修說課稿06-10
【推薦】高一地理說課稿11-09
地理說課稿11-02
高一地理地球自轉說課稿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