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營商環境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篇1
民營經濟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強勁引擎。xx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節點城市,始終把民營經濟發展及改善營商環境建設作為全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各街鎮、園區高度重視,大力推進,積極構建新型政商關系,優化轄區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此次調研以xx區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代表人士開展專項民主監督為契機,把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作為主題,加強與對口街鎮園區的走訪調研,通過面對面聽取企業家心聲、了解企業發展實情,征詢企業家對營商環境的意見和建議,全面掌握各街鎮園區在構建新型政商關系,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工作情況,同時,結合民主黨派外出開展考察、組織培訓等機會,加強與長三角一體化其他城市的交流,了解周邊城市支持民營經濟的政策,借鑒特色經驗,打開視野、對標先進、排查問題,為黨政決策提供參考,實實在在地推動xx區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體調研情況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注重政府引領,搭建發展平臺
在g60科創走廊建設的大背景下,我區各街鎮園區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并將之列為黨委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務,在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強力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方面,積極探索、搶抓機遇、順勢而為,為民營企業發展搭建更優質的平臺。如,xx街道研究制定本轄區企業財政扶持、商務樓宇(特色樓宇)獎勵、產業園區獎勵、產業基金集聚區建設方案等產業扶持政策,切實解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問題。新橋鎮建立了“四會共商”機制。通過書記碰頭會、黨委會、黨政班子聯席會、鎮長辦公會共同協商解決民營企業發展中碰到的問題。九亭鎮成立xx碩亭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全權委托九里亭街道管理,作為九里亭街道服務經濟發展的主要平臺。車墩鎮積極參與建設聯東u谷科技企業創新港,打造g60科創走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讓民營企業能更加便捷地獲得要素支撐。
(二)龍頭帶動發展,招商引資重效
各街鎮通過招商引資,引進行業龍頭企業,形成產業集聚,鼓勵、扶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促進民營經濟快速發展。例如,泗涇鎮重點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安防、智聯元件三大領域,全力推動“3+x”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xx街道除了成功引進以巨人集團、飛科集團、中聯重科等為代表的行業龍頭企業,更是引入了啟迪漕河涇科技園(清華科技園)、臨港xx新城科技園等專業園區平臺以及海爾智谷的cosmoplat全國首家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平臺和凱悅、凱悅嘉軒、希爾頓歡朋等科創型民營企業以及商業配套項目,將民營企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三)加快轉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
1、盤活存量資源,推進產能調整。有限的土地資源是發展的最大瓶頸,各街鎮園區將盤活存量資源作為破解發展瓶頸的重要辦法。如,葉榭鎮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結合建設用地減量、環保督查、違法違規項目整治,推進產能調整,完成清退劣勢企業88戶,盤活存量土地168畝。通過環保、拆違等綜合執法手段,推進落后產能調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新浜鎮堅持“三去一降一補”,加大騰籠換鳥力度,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增量和質量。洞涇鎮將戰略留白區規劃進行調整,釋放出9.8公頃的面積,為優質企業提供空間。目前已有42家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落戶洞涇,上半年共實現產值7億多。經開區建立了存量資源數據庫,將空置多年的“楊協成”廠房引進了“百事食品”;
運用結余土地分割的新政策將“味之素”空余土地82畝分割于上市公司順絡電子,鼓勵其建立總部、研發、生產基地。
2、嚴把優質產業,打造產業集群。目前,許多街鎮已由傳統的“供土地”模式轉向“打造產業集群”模式,從而引進了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形成產業集聚。如,佘山鎮秉承可持續、生態環保的發展理念,保留龍頭產業企業,去掉高污染低產耗企業,立足于一廊九區、2+1產業模式,背靠洞涇人工智能發展模塊,引入“腦子項目”——生物醫藥產業鏈。小昆山鎮堅持“四個論英雄”,貫徹“三個一批”,對工業園區實行網格化管理,嚴格執行工業園區準入評估標準和企業保證金制度,引進瑞延集團、威特力等符合“6+x”產業導向的優質項目。石湖蕩鎮著力打造海爾卡薩帝制造基地,形成以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研發中心為一體的綜合基地,為大規模智能制造企業的發展形成示范。
3、聚焦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方松街道主動對接g60科創走廊建設,發揮雙創集聚區效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合理配置創新資源。充分利用“基地+基金”模式產業政策,以泰晤士小鎮天馬論道、光與鹽眾創空間、電子商務園區為載體,使創新創業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新浜鎮圍繞g60科創走廊3.0規劃,推動智慧物流功能區分區規劃落地,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和新動能,推進產業布局向智慧物流、智能制造轉型。新橋鎮制定管理辦法指導195地塊產業轉型,支持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四新企業發展。目前正開始推動亦馨倉儲公司轉型九里工坊。
(四)提升服務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建設
在服務民營企業的過程中,各街鎮園區注重服務水平的提升,努力優化營商環境,發揮“店小二”作用,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1、建立政策宣傳和落實機制。各街鎮園區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與企業
面對面解讀相關政策。通過微信公眾號、民營企業微信聯絡群宣傳市委、市政府出臺的“民營經濟27條”,將減稅減負優惠政策宣傳到每家企業,讓企業及時享受政策優惠。例如,永豐街道為擴大穩固發展經濟為企業提供沉浸式服務,細分企業類型,加強信息溝通,每月進行政策傳達培訓。佘山鎮政府采用精準化服務理念,每半年舉行一次系統化培訓,使得政府與企業信息溝通渠道順暢。
2、深化“零距離”綜合審批制度改革。為深化“零距離”綜合審批制度改革,各街鎮積極響應,為企業提供各類一條龍專業服務項目。例如,經開區成立審批代辦服務中心。泗涇鎮進一步整合各類行政資源,啟動企業服務中心裝修,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優質服務。石湖蕩鎮建立“一窗式”服務,為園區內企業提供辦證一條龍服務。新橋鎮設置專人對接重點優質項目,提供一對一服務,推進企業分類管理。
3、深入走訪調研為企業解決燃眉之急。各街鎮園區結合大調研工作,深入企業開展走訪調研,不斷深化重點企業聯系服務機制,積極對接企業需求,做好產業要素、金融要素、人才要素對接。例如,葉榭鎮強化應急處置,解企業燃眉之急,針對年納稅較高企業協助其解決廠房改擴建、置換或尋找合適廠房等事宜,進一步擴大產能。洞涇鎮加大對規上企業,特別是受到此次中美貿易摩擦影響較深的外向型經濟企業的關心力度,通過“大調研”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小昆山鎮對稅收下降明顯的企業由鎮經發辦、鎮g60推進辦、投資公司、稅務等部門聯合上門走訪,深入了解企業和幫助企業解決經營中的困難,實行精準服務。
二、存在問題
通過本次專項民主監督,可以看到我區各街鎮園區在改善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獲得了企業的高度認可。但是,同時也發現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難。主要歸結如下:
(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例如,九里亭街道規上工業企業9家,上半年產值56206萬元,同比下降30.4%,稅收5516萬元。限額以上商品銷售額企業6家,產值42244萬元,同比下降7.7%,稅收409萬元。泗涇鎮受減費降價的影響小稅收企業出現普降。根據測算,增值稅減少10%,個稅減少30%,房土兩稅減少23%,綜合下來,泗涇鎮民營稅收受此影響下降11.5%。
(二)用工難狀況日漸顯現。一方面,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環境綜合整治、違法無證建筑的拆除,大量外來務工人員離開xx,導致企業招工難;
另一方面,適合企業員工生活配套規劃尤其是居住配套嚴重短缺,成為企業人才落地的“大問題”,子女教育等問題導致高端人才流失嚴重。例如,xx街道目前在建的公租房,由于建設周期較長,無法有效解決眼前人才居住的大量、迫切需求。同時,部分企業反映,本市各級政府或不同條線對新入駐企業政策優惠幅度較大,但該政策未惠及已經入駐、發展老企業。
(三)扶持政策落地率低。政府對于小微企業和一些民營企業已有不少扶持政策,但在實際落地執行中,很多小微企業對于政策依舊一知半解或信息不對稱,導致沒有最大化利用政策減輕企業一部分負擔。民營企業主要還是通過官方媒體了解對民營企業的支持政策。但是,官媒對政策細化標準的解讀、具體操作指導不夠;
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通常沒有專人研究政策,導致主動申請較少。同時,政府對民營企業管理的過程中,涉及到工商、稅務、物價、城建、環保、衛生、計量、質量監督等多個部門,在對民營企業管理中,往往出現相互交叉、缺乏協調、相互踢皮球的現象,也增加了企業的負擔。
(四)工業用地指標緊張。土地是最核心的生產要素,近幾年的土體政策趨緊,用地審批趨緊,土地供給不能滿足市場需要,也為企業的建設發展帶來了困擾,影響了各街鎮招商引資及民營企業發展。例如,葉榭鎮地處浦南,全鎮工業廠房、工業用地除198地塊外,無證土地居多,近十年無新增土地指標影響了實體型企業的落地和產稅。方松街道地處xx新城核心區域,在發展中存在商業空間拓展與土地資源匱乏的矛盾,轄區房產開發、商業服務設施和樓宇建設已趨近飽和,除綠庭廣場地塊尚未開發外,無可供新的商業和商務發展的土地資源,導致部分企業流失。
(五)融資難情況持續加重。融資難是民營企業經營過程中一大難題,特別是小微企業更是難上加難。各個銀行目前的貸款門檻都較高,對抵押資產等都有明確的要求,在走訪企業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有貸款需求的小微企業,他們處于初創階段,固定資產少,不符合銀行的貸款條件。沒有資金就沒有發展,企業成長被遏制。
(六)招商引資競爭加大。隨著周邊各區及嘉興各縣招商政策加碼,特別是xx、xx稅收優惠政策的出臺,招商競爭壓力較往年增大。以小昆山鎮為例,雖然xx年上半年共招商1234戶(其中實體型16戶),招商數量增長較快,但招商質量不高,需要進一步提升。目前合作招商較多,政府招商比例較小。合作招商的企業和招商單位聯系緊密,但和街鎮聯系相對較小,后期穩定性較弱,容易隨招商政策的差異而容易流失。新進企業普遍弱小,優質項目不多,新增企業戶均納稅額較低,雖說招商戶數較多,對各鎮目前稅收提升還不理想。
(七)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不夠完善。通過調研發現,有些街鎮產業結構尚趨同,過度競爭現象仍比較突出,受考核機制等因素限制,各街鎮園區在招商時無法有效落實產業地圖導向。這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各地比較優勢的發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區整體優勢的發揮。同時,行政界限的阻隔,分割了市場體系,造成生產要素難以在區域間自由流動,進而影響了空間、環境、人力等各類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各項屬地化政策指標帶來實體經濟的流失。
(八)政府執法方式有待轉變。在調研中,民營企業普遍反映環境、安全、消防等政府執法部門輪流上門執法檢查,企業疲于應付、壓力巨大,不能將主要精力用于經營管理;
大部分民營企業都有意愿按法律法規做好對應措施,但由于相關法律條文太多,而企業人力成本較高,不能安排專人專崗對應相關工作,這造成相關專業知識信息不對稱,從而導致疏漏;
執法部門工作中存在“以罰代管”的簡單粗暴方式,一旦發現問題即進行處罰,導致企業經營記錄污點,缺少補救的途徑。
(九)配套設施建設滯后。近年來,xx區已經按照“產城融合”目標進行規劃和建設的調整,但部分區域歷史欠賬較多,目前改造更新進度遠遠不能跟上產業發展的步伐。一是生產區生活配套設施集規模偏小,公租房不足,不能滿足廣大企業的需求;
二是商業服務僅限于最基本的吃住需求,缺少電影院、圖書館、體育場館等各類社交娛樂體育文化設施,員工業余文化生活貧乏,缺少交際場所,許多企業反映員工婚戀難問題比較突出。三是交通不便,雖然開通了輕軌和部分公交,但線路有限,尤其是經開區區塊分散,缺少相互銜接的線路。從輕軌到企業的“最后一公里”的交通不便,使得企業員工上下班和到主城區解決業余生活娛樂存在
困難。
(十)缺乏信息互通平臺。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受資金、規模的影響,不同程度缺乏設備、人才、信息和管理方法,需要互通有無,互相扶持,共同成長。調研中發現,有的企業就在同一園區內,且產品具有上下游關系,但缺少聯系渠道,沒有形成合作。還有的企業在研發上遇到瓶頸,沒有和區內相關科研機構對接的平臺。部分研發實力和設備較強的企業,表達了愿意開放共享的意愿卻不知如何實施。而且,由于機制上的缺失,大學城、科研機構與xx本地的企業缺少直接有效的合作渠道。許多企業代表提出要充分發揮xx大學城的人力資源高地的優勢,構建有效的產學研平臺。
三、建議對策
(一)因地制宜,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各街鎮園區要因地制宜,明確地區產業發展的目標和特色,重點行業政策及時調整,政稅體制與行業變化發展相配合,充分發揮民營企業的自主積極性,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探索產業發展規劃。利用自身區位優勢和資源特點,探索可行的產城融合體系,培育和創建品牌名片,打造一個有自身特色的產業集群。二是配套專業服務機制。契合企業轉型路徑,引導商業街區特色發展,加速聚集優化。將優質服務打造成為園區招商的金字招牌,特別是針對歷史遺留的工業企業,更可變被動為主動,幫助其開展轉型過程中的定位招商,盤活資產使用效率。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產業升級初期就將業態周邊交通問題、供電供水保障進行同步配套調整,以強化產業發展根基,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二)推進精細化管理,政府服務要從“店小二”升級為“企業經紀人”。政府政策制定和實施部門要從“店小二”的角色轉變為“企業經紀人”的角色,對接上級政策導向,以企業視角思考服務,融入式精細化管理。一是發布政策的同時要更多地提供政策解讀,通過更多媒體和渠道來宣傳乃至是路演推廣;
二是整合工商稅務等企業的經營情況的大數據,通過智能分析手段,對符合政策條件的企業,主動提示和詢問,做好相關政策與企業的對接與落地;
三是政府工作人員要掌握所負責區域內企業的特點和發展方向,加強為企業匹配各類要素的意識和能力。
(三)多渠道擴大土地儲備,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要素支撐。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園區運營商的作用,規范園區招商、運營,提供土地的有效供給。通過對存量企業排摸,充分利用政策支撐,激活、釋放存量土地資源。要加大低效、空閑土地資源的二次配置、調整,一方面引導、協調多家企業共享、共用存量工業廠區,提高現有廠區資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過政策支撐,提高廠區容積,改造、擴建舊廠區,提升單位土地利用效率。對不符合環保、財稅、產業政策要求的企業關停并舉,淘汰一批,盤活一批。嚴格遵守、依照法律、法規,多管齊下,激活、釋放存量土地資源,提高土地開發建設效率,為民營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充足土地要素支撐。
(四)對接高校資源,構建產學研平臺。建立轄區企業人才、技術、服務等信息平臺。定期與高校召開聯席會議,對具有合作前景的高校可先選派專業對口的年青教師赴企業調研,在形成較為充分的供需方信息情況下,再組織召開校企對接專題會議。在人才合作方面,企業可以通過平臺從高校聘請對企業發展有作用的人才進行兼職,幫助企業有效地進行技術開發。企業可以提供創業見習崗位,為大學生就業或創業提供指導,形成雙贏。同時,建議政府大力培育和引進各類技術轉化中介機構和人才,提升產學研平臺的實際轉化效果。
(五)轉變執法理念,完善執法手段。一是政府安全、消防、環境執行部門實施聯合檢查、企業集中接待,避免輪流上門造成頻次過高,干擾企業正常經營;
二是執法部門轉變“以罰代管”工作方式,各類檢查以輔助企業成長為目標,認真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整改要求,處罰作為最后的手段應慎用。三是大力發展和引進第三方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專業的應對方案和長效的安全環保措施。
(六)完善配套設施建設,為人才提供基礎支持。一是加大對街鎮、居住區公園、廣場建設,加強對生活垃圾、工業垃圾的分類投放管理,優化、美化、綠化街鎮環境,利用好產業園區內零散用地和推動土地轉性,完善生活、商業、體育、文化設施,使得配套設施位置、規模、種類更加合理。二是充分利用政策窗口期,對工業企業配套用房、閑置房屋進行改造升級,進行公租房建設,以解決居住緊張的問題。三是規劃完善從輕軌、地鐵到園區的配套公交線路,區政府、鎮、園區三方統籌協調,發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區域公交系統完善。四是“工、青、婦”等組織要研究和打造長效機制,在精準匹配企業未婚男女比例、收入、地域等信息的基礎上,舉辦有針對性的活動,建立長效的婚戀平臺,解決企業青年婚戀難的問題,幫助企業留人。
(七)建立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管家式服務。成立園區管理公司,為企業提供公共服務平臺。一是提供園區內各種資源、設備、儀器互相租用;
二是互通園區內各企業的信息,牽線搭橋,促進園區內企業合作,成為互相的客戶和供應商;
三是大力發展管家式、一站式服務,挖掘企業需求,提供深度服務。四是建立各類園區內文化、體育社團和協會(對參加企業根據會員人數適當收費,或按活動次數和人數分攤,以不營利為目標),促進民營企業建立和發展自己的企業文化。
(八)托底助力小微企業融資,幫扶企業做大做強。政府部門要出臺針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政策,給予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的托底支助。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深化政銀企對接,努力擴大信貸規模,同時,要創新金融服務。銀行業機構監督管理部門加大對民營、特別是對民營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認真落實信貸傾斜政策,積極創造條件,加大對民營中小企業信貸額度的授信工作。要不斷完善民營中小企業擔保抵押貸款方式,加快發展創業貸款,充分運用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保函、遠期外匯等各種表外金融工具,不斷滿足民營中小企業差異性融資需求。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篇2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的重要軟實力。為配合與市政協的聯動調研,了解桂陽營商環境,根據“‘郴州營商環境’調研協商監督工作方案”的部署安排,由縣政協副主席楊濤,縣政協原副主席李紹軍帶隊,縣政協經濟科技和外事委組織部分市縣政協委員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專業人士,于 20xx 年 x-x 月份開展“桂陽營商環境”課題調研。調研組多次召開會議,研究課題調研相關工作,組建調研組工作群,廣納眾智,集思廣益。調研組成員先后走訪縣科工局、縣優化辦、縣發改局、縣商務局、縣政府辦等單位部門了解情況,收集資料;
深入縣工業園組織召開企業主代表座談會,傾聽企業主和園區部門負責人的意見建議,詳細了解實情,查找問題,探尋對策。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桂陽縣優化營商環境的做法與成效
(一)優化政策環境,聚焦減稅降費,減輕民營企業負擔。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顧問、縣長為組長的減稅降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減稅降費工作方案、政策和責任落實清單,將減稅降費各項工作任務分解到各級各部門,推進減稅降費政策落到實處。實行“一窗通辦”、“一廳通辦”,讓納稅人享受“一次辦結”和“最多跑一次”便利,大力推行新的電子稅務局、辦稅自助終端和個稅扣繳客戶端,切實提高納稅人辦稅效率,降低納稅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出臺《桂陽縣涉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服務收費項目及標準目錄清單》《桂陽縣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及標準目錄清單》,政府對實體經濟企業服務實行零收費,取消依靠行政權力提供強制服務的中介,由縣政府督查室牽頭,對縣工業園、縣財政局、縣稅務局、縣人社局等部門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各項減稅降費措施 xxx%準確執行、各項減稅降費政策 xxx%落實到位。xxxx 年共減免各項稅費 x.xx 億元;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 x 項,涉及金額 xxxx 萬元;中小企業享受稅收優惠共xxxx 余戶,減免稅額 xxxx 萬元;增值稅即征即退 x 戶,退稅額 xxx 萬元,落實穩崗補貼企業 xx 家、技能提升補貼企業 xx家。xxxx 年上半年減免各項稅費 xxxx 萬元,為企業減負 xxxx萬元,為 xxx 家企業減少保險金額 xx.x 萬元。例如,主營鉛鋅礦石采選的湖南寶山有色金屬礦業有限公司,擁有 xxx 多名員工,年工業總產值約 x.x 億元,每年主要的稅費負擔是企業增值稅和職工社保費用,分別約為 x 億元和 x.x 億元,自增值稅率從 xx%降到 xx%,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由 xx%降到xx%等減稅降費措施落實到位后,這兩項負擔金額下降了 xx%,公司每年可節約 xxxx 多萬元資金。
(二)優化政務環境,落實簡政放權,激發民營經濟活力。抓實“優化營商環境執行年”,制定《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營造法治化、市場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與政府門戶網站深度融合,按照“四級四同”改革要求,xxxx 年清理政務服務事項 xxxx 項,取消各類不合理證明 xxxx 余項, “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結”事項分別達 xx.x%、xx%、xx.x%,行政審批提速 xx%。xxxx 年上半年,取消各類不合理證明和蓋章類事項 xxxx 項,累計壓縮審批時限 xx%。持續深化商事登記和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商事登記“多證合一”,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對注冊資本取消最低限制、推行認繳制,對項目投資實行網上備案審核制度,大大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xxxx年全縣新增內資主體 xxx 家、個體工商戶 xxxx 戶。xxxx 年上半年,全縣新增內資企業市場主體 xxx 家。當前,我縣又在謀劃啟動“企業投資、政府代辦”服務中心建設,全面梳理簡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進一步提高服務效能,盡最大努力讓企業和客商不再為各種繁雜手續牽扯精力。同時,改善政商關系,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在加強企業幫扶的同時,嚴格規范政商交往。加強對公權力的監督,嚴禁公職人員“索拿卡要”或插手干預工程項目建設,重點解決中小微企業在招投標過程中實際遇到的不公平待遇問題,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三)優化金融環境,注重企業幫扶,破解民營經濟難題。出臺《桂陽縣 20xx 年縣級領導聯系“三重”工作實施方案》,開展“企業幫扶月”活動,為黃沙坪礦業、寶山礦業、銀星公司、利諾藥業、翔龍通航等 xx 家重點企業紓困解難,助推企業“輕裝”前行。全面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解決了一批難點問題。先后組織集中招聘會 xx 次,幫助企業招工xxxx 余人。建立健全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引導企業規范運營管理,為 xx 家中小企業、合作社及事務機構提供相關專業服務,客戶滿意率達 xx%以上。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桂陽縣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實施意見》《桂陽縣惠企政策措施、銀行金融產品、重點產業項目匯編》。20xx 年 x 月 x 日,我縣舉行 20xx 年政銀企對接洽談會,當天,中國銀行等 xx 家縣內金融機構與丹桂園等 xx 家實體企業舉行了銀企對接項目簽約儀式,簽訂合作意向協議總金額 xx.xxx 億元,有效緩解了企業融資難題。今年 x—x 月,全縣金融機構貸款余額 xxx.x 億元,比年初增長 xx.xx%,存貸比達到 xx.xx%,存貸款總量、新增貸款和存貸比均居全市第一。
(四)優化法治環境,打擊違法行為,護航企業生產經營。嚴格規范涉企檢查,明確無法定依據或者未經法定程序,不得影響、阻礙企業正常的建設經營活動,20xx 年以來對廠礦企業的督查檢查事項同比減少 xx%以上。依法從嚴打擊各種損害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行為,對強攬工程、壟斷地材、強行參運、阻工鬧事、惡意索要等,堅決做到發現一起依法處置一起,切實保護好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加強對民營企業家的教育引導培訓,每年組織民營企業家參加省市舉辦的各類高峰論壇、招商活動、專題培訓班,進一步密切政企之間、企業家之間的聯系,及時總結表彰優秀民營企業家,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切實提升企業家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近幾年,先后舉辦各類非公經濟人士培訓班xx期,培訓企業家xxx余人次,表彰了王尤安、羅四姣等一批優秀民營企業家,營造了尊重、愛護和激勵企業家的良好氛圍。
二、桂陽縣營商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政策環境發力不夠,沒有跟上企業發展節奏。一是一些政策舉措針對性還不夠。部分優惠政策條款門檻較高,覆蓋面不足,申領手續多,對企業的激勵作用不夠明顯。二是引進高學歷、高層次人才困難。鼓勵支持企業引進高學歷、高層次人才的政策舉措還不夠靈活,程序較為繁瑣。受地方經濟條件所限,縣一級對人才的吸引力不夠,即便我們大力推進“柔性引才”,引進難、留下來更難的問題仍然較突出。三是城鄉規劃、基礎設施、文化旅游及公民道德素養等相關政策支撐不夠,而這些與營商環境息息相關,與發達地區相比,桂陽縣比較劣勢較為明顯,影響到整體環境的全面協調同步提升。
(二)政務環境改善不足,服務意識有待全面增強。一是個別部門的關鍵崗位存在服務“滯后”現象。像社保站“五險一金”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等窗口耐心解釋政策的服務態度、服務方法有待加強。如在辦理項目建設用地審批事項時,有的工作人員主動服務意識不足,主動告知義務履行不到位,片面理解政策要求,機械執行上級文件,強調客觀原因多,主動破解難題少,以有關規定為借口降低辦事效率,想方設法尋求領導表態,怕擔當,明哲保身,延長審批周期,“推繞拖”等辦事難現象依然存在。同一事項需企業來回跑多次,影響到審批事項正常辦理及項目如期開工,造成群眾滿意度下降,政府形象受損。二是部門之間協作機制不夠順暢。一些涉及多部門職責的`審批事項,相互溝通銜接不到位,答復時間過長,影響企業開工建設。有些涉及多個部門、多個環節的審批事項,部門之間標準不一致,資源、信息不共享,“信息孤島”現象仍然存在。三是政企溝通亦缺乏暢通渠道。服務質量和效果不佳,開辦企業登記便利度不夠高,企業退出機制有待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不高、企業獲得感不強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三)金融環境優化不深,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然存在。盡管桂陽縣存貸比排全市第一,但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貸款貸款余額僅占全部貸款的 xx.xx%,民營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僅為 x.xx%,低于各項貸款增速 x 個百分點。銀行和金融機構在存貨、倉單、訂單等權益類質押融資產品及經營權、收費權、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抵押貸款業務方面的創新力度不夠大、不夠實。貸款渠道單一、信貸產品少、融資成本高。銀行抵押條件過于苛刻,評估登記部門分散、程序繁瑣、收費較高、辦理難。
(四)法治環境保障不夠,法治化進程有待加快。
一是有的工作人員法律知識較為欠缺,法律意識較為淡薄,依法依規辦事能力不強;變相隱性阻工擾工現象依然存在,影響項目正常推進。
二是監管水平有待提高。監管理念和管理模式較為滯后,“一刀切”、“一人得病,全家吃藥”現象尚未根治,無法適應新時代新經濟發展特點,監管方式不夠創新,事中事后監管不夠完善。
三、優化桂陽營商環境的建議和對策
(一)優化政策環境,在簡化程序上做好“減法”。一是降低優惠政策條款門檻。要加大優惠政策的宣傳力度,讓企業主知曉優惠政策,讓優惠政策能夠覆蓋更多的經濟實體,簡化申領手續,爭取“一窗式”受理率達到 xx%以上。二是簡化引進高學歷、高層次人才機制。鼓勵支持企業引進高學歷、高層次人才,解決引進難、留下來更難的問題。三是壓縮辦事時限。實現企業注冊開辦業務 x 個工作日內完成,不動產登記業務 x個工作日內辦結,抵押登記業務 x 個工作日內辦結,建設工程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 xx 個工作日內。
(二)提升政務環境,在服務內容上做好“加法”。認真貫徹落實將于20xx年xx月xx日起施行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扎實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執行年”活動,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統籌推進縣鄉村三級政務服務網上平臺建設,提升網上辦事比例,確保今年年底前,縣級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 xx%以上,高頻事項掌上可辦率達到 xx%以上。推進線上線下融合服務,編制政務服務百事通向社會公布,推進實體大廳服務與網上辦事平臺、手機客戶端、自助服務終端深度融合。優化完善延時錯時和預約服務,根據不同時間段的辦事熱度,統一規范服務時間,增強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改善窗口服務態度、服務方法。加強部門之間溝通街接,對于涉及多個部門、多個環節的審批事項,部門之間資源、信息應及時共享,標準應統一,建立網絡信息共享平臺。暢通政企溝通渠道,提高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
(三)改善金融環境,在提高企業融資效率上做好“乘法”。一是多方引進民間金融貸款實體落戶桂陽,從而增加企業貸款選擇方式,形成縣域金融平臺的良性競爭,降低企業貸款成本利率。二是簡化企業貸款擔保手續,減低企業貸款門檻,讓金融業真正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三是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對于一些企業信用意識差、還款意愿不強,長期拖欠銀行貸款本息的情況,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措施協調溝通,甚至懲戒處理,提高企業的信譽度。
(四)完善法治環境,在改進作風上做好“除法”。應持續深入開展涉企收費領域專項整治。清理金融、物流、檢驗、檢測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涉企收費行為,重點整治政府部門及其下屬單位、行業協會商會、中介機構等主體的不規范收費行為,規范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落實政府性基金減免政策,進一步幫助企業減稅降費。應增強服務意識,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規范涉企監管,做到精準監管,有效根治“一刀切”“一人得病,全家吃藥”怪病,保護企業合法權益,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應深入開展融資、政務誠信、公共資源交易、第三方評估等領域的專項整治,努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最優營商環境。持續嚴厲打擊變相隱性阻工擾工行為,優化施工環境。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篇3
一、調研背景
營商環境是指影響企業家決策、加強企業發展、促進經濟增長的一系列綜合因素,包括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法律環境、財稅環境、社會環境等方面。優化營商環境是當前我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迫切需求。中國政府已經多次明確提出要優化營商環境,引導各類企業創新發展,為取得長期的、健康的、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
二、調研目的
本次調研的目的'是為了深入了解我國營商環境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進一步推進我國營商環境的優化和改善。
三、調研方法
本次調研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包括現場實地走訪、問卷調查、座談會等方式。調研地點涵蓋了南京、上海、杭州等綜合實力較強的城市,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營商環境情況,對問題的存在及看法進行充分了解。
四、調研結果
1.政策環境
營商環境優化的關鍵是政策環境的完善。一方面,政策應當簡明易懂,切實為企業和個人解決實際問題;另一方面,政策應當穩定可靠,對于投資人而言,穩定的政策環境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市場環境
市場環境也是影響營商環境的重要因素。應該加強市場競爭監管,提高市場競爭的公平性,減少市場失范現象,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3.法律環境
法律環境是保障營商環境優化的重要保障。應該充分發揮法律的規范和引導作用,為市場提供更為清晰、明確、穩定的法律環境,提高企業和個人的依法意識。
4.財稅環境
財稅環境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應該堅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合理確定稅制,加快推進稅收法制化進程,切實加強稅收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
5.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是營商環境優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應該大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信用評價機制建設,推廣先進的社會責任理念,促進政務透明化、公正化。
五、調研結論
綜合以上分析,營商環境的優化需要政策環境的優化、市場環境的規范、法律環境的保障、財稅環境的合理化和社會環境的創新。在現代化經濟建設進程中,應該堅持營商環境優化的長足優勢,實現中長期可持續發展,不斷推進營商環境建設,提高企業活力與動力,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進程。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篇4
為助力優化全縣營商環境,助推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63月上旬起,縣人大常委會成立個調研組,深入全縣相關部門、部分鄉鎮、工業園區、相關水電氣暖公司等,通過實地走訪、查閱資料、召開部門座談會、企業座談會和企業問卷調查,聽取部門、企業辦事人員和部分縣、鎮人大代表意見建議等方式,開展1了為期個多月的優化營商環境專題調研。調研組對各方面調研情況進行了認真梳理總結,形成此調研報告。
一、我縣優化營商環境發展現狀
近年來,按照省市縣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精神和“營商環境提升年”總體安排部署,我縣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主體責任,完善制度建設,實施專項整治,強化督查考核,積極營造快捷、高效、規范、透明的營商環境和xx政務服務體系,在今年四月通報的省縣域營商環境監測評價xx56. 23138綜合排序中,縣以綜合得分,位居個縣、區(高5210746新、自貿、經開區)位;居全省個縣(區)第位、全市4第位,營商環境明顯好轉。主要特點:
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招商引資優惠扶持暫行辦法》、《關于中小企業還貸周轉金管理暫行辦法》、《關于縣政企信息交流和發布制度》、《關于推行企業金融顧問制度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XX13以及《縣招商引資項目“一事一議“工作規則》等個配套文件及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機制。一是通過搭建”石商貸”融資50002000互助平臺,設立萬元產業發展專項基金、萬元中小企業小額貸款周轉金,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二是每季度召開一次政企座談會、銀企對接會,落實好并聯審批、代辦服務、包抓幫扶、銀企對接、政企溝通等優化營商環境;三是“一事一議”做好招商引資優惠扶持政策的兌現,安排專項資金落實骨干企業培育、納稅大戶獎勵、企業人才引進、知名品牌創建等激勵措施,多途徑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不斷優化發展環境。
(二)提升行政效能,持續改善政務環境。一是縣政務服務36759中心個入駐單位、服務各類事項項,基本實現”應進全進”和審批事項網上受理。二是通過精簡審批事項,簡化辦事流473程,優化窗口服務,”最多跑一次”事項達到項,占所有審62. 3%;批服務事項總數的推行互聯網+,網上及手機辦理和發放117微信營業執照等電子證照、電子發票等,項事項實現“零跑路”目標,三是按照“一窗”改革目標,實施環境的意見》,成XX立了縣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及綜合辦公室和“八辦四組”,但在安排部署、細化分工,明確職責,系統推進“十大行動方案”的有序實施方面還有差距。相關部門的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制定不及時,各部門具體職責還未落實,工作推進不夠系統深入。比如在縣域營商環境監測評價過程中,部分部門在思想上不夠重視,認為營商環境與自身關系不大,支持配合力度不夠,給此項工作帶來難度。
2.政務服務意識不強,行政審批效能有待提高。一是重審批、輕監管,重處罰、輕服務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特別在環保、消防、衛生、安全等環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粗暴執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措施辦法還需要進一步創新。二是部分單位對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重大作用的認識還不到位,思想不解放、政策不靈活、服務不主動
,”門好進、臉好看、但事難辦”的現象還時有發生。三是并聯審批還不盡完善,相關運行機制不夠健全,加之部分單位行政審批放權不到位,政務中心部分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不強,對審批事項把握不準,人進事不進,事進權不進,”最多跑一次”還不能完全實現。
3、惠企政策宣傳不到位,落實有難度。我縣惠企政策
的公開形式單一,市場主體知曉率不高,尤其在執行層面還存在不及時、不到位
等突出問題,極大地抑制了政策的有效發揮。不少企業反映,各級在落實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上,多是照搬上級政策文件,有無法進入;看到機會,無法把握。
4 .金融服務體系作用發揮不夠,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依20xx然突出。一是縣委、政府雖然也建立了企業轉貸應急機制,但萬元周轉金量小,利用率低,無法滿足中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二是企業融資渠道窄,融資成本高;三是涉農企業無法將農業資源進行評估、融資貸款。
5 .企業生存難、發展難,市場主體活力不足。一是有的企業反應稅費負擔重,招工難、用工難、留人難,實體經濟難以為繼。xx619319%,截止年月底,全縣新發展企業戶,雖然同比增長47240.89%但僅完成市上下達全年任務數戶的。二是壟斷行業收費高。企業反映如電、氣、訊壟斷行業收費高,尤其是企業用電初裝費過高,峰谷分時電價難以執行,給企業帶來過高的運營成本。三是中介服務管理不規范。在部門審批辦證的前置資料中,很多涉及中介服務環節,因管理不規范,普遍存在收費高、收費亂的現象。四是征地環節阻力較大。由于目前征地拆遷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不到位等原因,在征地過程中存在一部分群眾漫天要價的現象,尤其在鄉鎮較為常見,給企業落地帶來阻力。
6 .少數部門本位思想嚴重。部門之間職責沒有完全厘清,銜[xx]5接不夠順暢,影響辦事效率。按照石編發號文件,將不動產管理職責和登記職責分離,申請人委托第三方測繪機構辦理的房產測繪,由于兩個局使用的系統不一致,房管局能用,又不能滿足不動產登記要求的房產平面圖和界址坐標,申請人只能另外委托第三方專業測量機構重新測量,增加了申請人的負擔,影響辦證效率。
三、進一步優化我縣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
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為切入點,破“五難”:推進商事登記改革、解決企業出生難;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解決企業交易難;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解決企業征信難;加強行政執法監管體系建設、解決行政執法監管難;出臺配套優惠政策,解決企業發展難等問題,著力打造“支持政策最優、保障措施最強、行政審批最快、辦事效率最高”的.一流營商環境,不斷推動全縣營商環境全面提升。
1 .明確兩個清單。一是縣上應盡快出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的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排出時間表,劃出路線圖,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制定優化方便企業辦理審批手續各項具體措施,最大限度簡化審批流程;二是系統把握中、省、市關于簡政放權和營商
環境建設的政策法規,使我縣出臺的政策與制度形成體系,避免”碎片化“,通過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搭建好優化營商環境的制度框架;三是重點開展項目落地、招商引資、營商環境三大攻堅行動,建立完善”一個招商引資項目、一名縣級領導包抓、一個招商引資單位負責、專人代辦手續”的招商引資項目一抓到底工作機制,通過幫扶使各級干部成為構筑親清政商關系的實踐者、黨委政府重商親商的貼心者、企業發展方針政策的傳播者和幫助企業解決疑難問題的協調者。
務意識和擔當意識,當好"店小二“,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提升軟環境;對服務窗口辦理事項充分授權,全面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群眾少跑路,提升政務中心窗口服務效率;積極創設高效便捷的行政審批程序,加快實現我縣營商環境中各個環節”最多跑一次”的辦理模式;強化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尤其是對于承擔行政審批的工作人員要加強業務指導,選派硬人。
3 .轉變政府職能。始終將“放管服”改革作為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治理能力的重點任務,簡政放權不停步、強化監管不松勁、優化服務不打折。一是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將資源配置交給市場,對能夠通過市場機制解決的事
項,采取招標、拍賣等市場方式運行,凡屬事務性管理服務,原則上都要引入競爭機制向社會購買。二是強化監管,規范市場。完善常態化的監管機制,尤其是針對企業各項收費的價格監管,使壟斷行業各類費用回到合理區間,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整治各種涉企亂收費、亂罰款,強化舉報、查處和問責,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認真解決多頭執法、重復執法、選擇性執法、粗暴執法等不規范執法行為,不斷提升監管的公平性、規范性和有效性;同時,也要加大對市場主體的監管力度,真正做到"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三是加強企業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周轉金的投入額度和監管力度,有效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下大力氣幫助企業降低物流、用電、用工等成本,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組建一支由縣級領導掛帥、為企業服務的專家團隊,專門針對招商引資重大落戶項目、市縣重點項目在企業開辦、政策支持、安全保障、創新發展等方面提供一對一服務,協調解決具體問題。對制定出臺的招商引資各類優惠政策要積極兌現,確保企業招得來、留得住、見成效。
4 .加大惠企政策宣傳力度。一是各鎮、各部門要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加大惠企政策的宣傳,營造我縣良好的營商環境。要切實解決好政府與企業信息不對稱問題,凡可以公開的政策文件原則上要于印發當日在網站上發布,特別是國家法律法規對特種行業和特殊物品的管理發生變化時,部門要結合實際,主動上門到相關的企業進行宣傳,讓企業知法守法,避免蒙受損失。二是強化宣傳引導。針對鄉鎮征地難的問題,各鎮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配合,共同出面協調解決,同時加強新民風建設,杜絕征地過程XX中群眾胡攪蠻纏、漫天要價的現象發生。三是要貫徹落實好《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對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進行多角度的宣傳和解讀,努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5 .推進中介機構健康發展。積極引導政府投資項目以競價方式選擇中介機構,保障企業投資項目自主選擇中介機構,促進中介服務市場公平競爭、良性健康發展。推進政社分開,真正從源保護、行業壟斷”的部門利益化格局。完善中介市場清退淘汰機制,將中介誠信狀況與登記機關監管、銀行授信、政府招投標等掛鉤,倒逼中介機構提高服務質量。
6 .強化效能監督,狠抓政策落地落實。一是把優化營商環境納入行政效能監察工作重點,緊緊圍繞責任落實、任務分解、組織推動、工作實效等內容,認真開展各項涉企政策督導落實,狠抓”治散強紀、治懶強勁、治庸強能、治混強效”專項治理,確保窗口單位、基層部門、關鍵崗位、重點人員執行“不打折"、落實”不走樣“,切實解決”末梢梗阻”問題。二是堅持“正推“和“倒逼”相結合,激勵和約束相結合,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納入對各單位年度綜合目標考核,以結果導向,嚴格考核獎懲。三是強化政府履約承諾兌現,加強誠信社會建設,對在招商引資中的違約失信行為進行集中清理、集中督辦、集中規范,依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持續優化全縣營商環境,推動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篇5
根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調研計劃,近日,對我區部分企業進行了走訪調研,就我區的行政審批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做如下報告:
一、我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情況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多次召開區委常委會議、區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審定“放管服”“一次辦好”改革工作方案。制定下發《關于深化“一次辦好”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提出“3個支撐、16項專項行動”,細化了25項改革任務,我局也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流程再造推進“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改革的十條意見》(魯政辦字〔20xx〕149號)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對標先進、流程再造”的部署進行了充分落實。
(一)扎實推進簡政放權工作。一方面,強化行政權力事項承接及下放。20xx年以來,共分10批次動態調整我區行政權力事項,共調整、取消、承接落實618項區級行政權力事項,委托下放區級行政權力事項40項。另一方面,扎實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20xx年12月,我區在全市率先一次性完成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按照“硬抽人、抽硬人”原則,劃轉業務骨干47人,劃轉24個單位的176項行政權力事項。對所有審批事項流程進行重新梳理、壓縮,審批辦理時限平均提速66%,業務最高提速達95%,審批流程壓縮一半以上。
(二)持續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制定了《關于推行跨部門聯合“雙隨機”抽查監管的實施意見》,對同時涉及多層次、多部門的檢查事項,實現一次性聯合檢查,全面推行跨部門“隨機抽查”。27個區直部門全部制定出臺了監管制度和辦法,建立完善了事中事后監管制度體系。在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等領域分別建立隨機抽查標準,提升監管的公平性、規范性和有效性。
(三)全面推進“一次辦好”改革。一是制定公布“一次辦好”事項清單和服務標準。20xx年底向社會公布我區40個部門單位“一次辦好”事項清單1289項,其中,行政權力“一次辦好”事項1019項、公共服務“一次辦好”事項270項,實現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一次辦好”全覆蓋。二是強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支撐。大力推進“一網通辦”,全區一網通辦率達86.36%。著力推行“不打烊”自助服務和智能服務,在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24小時自助服務區。三是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開展優化企業開辦行動,設立企業開辦專區,全面推行企業開辦“一窗通”,全面優化開辦流程,實現了1個小時完成從企業注冊登記到公章刻制、稅務和社保登記全流程。推進不動產轉移登記“一次辦好”,整合不動產和稅務窗口聯合辦公,真正實現了“一窗受理、一次辦結”,半小時完成不動產轉移登記。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定了《河東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實現投資建設項目全過程審批時間最長控制在73個工作日以內,精簡類工程建設項目控制在24個工作日以內。推進工業標準廠房建設,推動全區節約集約用地再上新臺階。截至20xx年底,全區已建成標準化廠房38.8萬平方米,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33萬平方米的任務。全面提升便民服務水平。清理無謂證明,調整取消了27項證明和蓋章類材料。組建沂蒙紅色志愿服務隊伍,構建三級代辦服務體系,為企業群眾提供“保姆式”代辦服務。區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全面取消材料復印件,實行證照免費郵、材料免費印。
(四)大力開展流程再造。重點實施“4×4”系統工程,突出“一門全辦、一窗受理、一鏈辦理、一網通辦”四大環節,聚焦“營商環境、民生服務、監管效率、制度創新”四大領域,健全“你提我改、幫辦代辦、無權否決、動態優化”四項機制,著力推進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費用“四減”行動,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便捷度。推行“告知承諾制”“容缺辦理”審批改革。在全市率先推行“告知承諾制”,對公共場所衛生許可、出版物經營許可、建筑工程施工許可、食品經營許可等9項審批事項通過施行告知承諾制代替現場審核。制定印發《河東區政務服務事項容缺辦目錄》,集中推出首批83項政務服務事項可“容缺受理”,各類容缺材料117條。
二、我區營商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部門壓力傳導不夠。召開了“放管服”和“一次辦好”改革工作會議,對相關工作進行了工作安排和任務分解,但壓力傳導不夠,沒有一抓到底,盯緊盯死。20xx年省里組織營商環境評價,我區綜合成績列全省第48名,未進入第一梯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為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個別部門單位抓改革工作的.恒心和韌勁不足,對“放管服”“一次辦好”改革工作的艱巨性認識不足,有懈怠情緒,未及時跟上改革步伐,窗口工作作風不扎實、服務效率不高等問題仍時有發生。部門間工作不平衡,個別部門單位對“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回應群眾關切、接受社會監督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推進工作考慮企業群眾需求不夠,思想不夠解放、改革不夠積極。受場所、專網等因素影響,人社、醫保等部門一直未進駐區政務服務中心,“三集中三到位”沒有完全落實。
(二)行政審批服務創新不足。一是思想不夠解放,與發達地區相比,個別部門及人員在行政審批制度創新及流程再造方面思想不解放,改革創新意識不足,根據上級出臺文件抓貫徹落實較多,創造性、突破性開展工作較少。二是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局囿于條條框框,不敢打破常規先行先試。比如,天津港保稅區對環評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環節取消現場勘察,值得我們借鑒。三是流程還不夠優化,個別審批事項存在互為前置現象,影響了行政審批效率。比如校外培訓機構審批涉及到市場監管、教育、住建消防等上級部門規章、規定互為前置,導致辦事群眾辦事多頭跑。四是對行政審批中介機構的監管不到位。中介機構業務主管部門缺少約束中介機構服務時限的有效抓手,雖然通過一系列改革,政府部門提供審批的時限不斷壓縮,但是審批全流程的時間壓縮不明顯,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不強。
(三)便民服務標準不高。一是“店小二”意識樹立的不牢,沒有真正做到換位思考,不能真正從辦事群眾角度考慮問題。比如,群眾反映到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停車難問題,還沒有系統解決。二是服務標準還不高,滿足于辦成事,缺乏精細化、個性化服務。三是個別基層單位受限于機構改革思維,對于行政審批服務局下放、委托的事項不敢接、不愿接。區里委托下放的40項審批服務事項,各鎮街承接的還不到位。四是基層信息化建設相對薄弱,在窗口、柜臺設置、信息化設備以及便民服務設施的配備上與發達地區相比還需大力提升。基層便民服務及代辦服務工作人員,大多為鎮(街)及村居(社區)人員兼任,與發達地區通過面向社會招聘輔助人員從事基層便民服務工作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四)審批與監管銜接不暢。審批與監管難以有效銜接,審批與監管責任劃分邊界不清。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后,將原來一個部門的審批監管職責一分為二,審批和監管原本在一個部門進行的內循環轉變為兩個部門間的外循環,申請人在審批環節的行為由誰負責監管存在盲區。比如,法律規定吊銷行政許可證的行政處罰由發證機關實施,行政許可事項集中后,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為發證機關卻沒有行政處罰權,行業主管部門有行政處罰權卻不是發證機關,因而對這類行為的處罰職責難以確認。
(五)信息化智能化支撐不足。一是自助服務建設起步晚,剛在區級全面推開,沒有延伸到鎮街。二是宣傳發力不到位,全程網辦率雖然達到86.36%,但辦事群眾很少通過網上辦理,網上政務服務平臺使用率不高。三是基礎信息資源庫建設滯后,人口、法人單位、電子證照等重點基礎信息資源庫建設還沒有落到實處,制約辦事效率。
(六)信息系統孤島現象依然存在。一是縱向信息不順暢。由于省市地方數據平臺之間未全面實現數據共享,導致相關部門在辦理行政審批事項時,需要重復錄入相關信息,費事費力,影響群眾的辦事效率。二是橫向信息不順暢。目前有些部門建有各自的信息系統,而這些系統之間往往互不相容,導致“信息孤島”的存在,造成資源浪費。比如,原市場監管局的企業注冊系統、食藥監部門的食品類許可證系統尚不能與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實現數據的無縫對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審批效率的提升。三是政務服務平臺不夠優化,與南方發達地區相比,我們的政務服務平臺實用性、穩定性、人性化不足。
三、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行政審批工作已經向縱深推進,開拓創新、與時俱進是當今社會一個永恒課題,也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首要任務。只有樹立營商環境的創新意識,才能適應新形勢,實現營商環境的提升。
(一)全力推進“放管服”改革的各項工作。在抓好面上改革推進尤其是省推進“一次辦好”十大專項行動工作落實的基礎上,針對各責任單位在落實“一次辦好”、優化環節流程、精簡申請材料、壓縮辦理時限、前置審批、信息共享、服務態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梳理匯總,實行責任認領,將問題和整改通知書面交由各責任單位,進行限期整改,確保高質量完成各項改革任務。同時,推進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研究制定銜接落實的具體措施和辦法,加強業務指導及培訓,盡快實現就近能辦、多點可辦、一站快辦,進一步優化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二)深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全力抓好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各項工作的貫徹落實,按照“審管分離、權責一致”的原則,厘清與其他職能部門的權責邊界,加強部門之間協同配合,建立信息共享、審管互動、雙向反饋的工作機制,及時研究、協調、解決審批過程中的重要問題。
(三)全面提升政務服務信息化水平。抓好“互聯網+政務服務”,在新建政務服務中心基礎上,完善24小時自助服務區,深入開展“不打烊”服務。向鎮街、村居延伸自助服務終端,探索開展掌上智能審批,讓群眾享受到“指尖辦事”的速度。密切配合市級推進政務服務平臺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和無差別“一窗受理”系統等專項系統開發工作,抓好事項上網運行工作。
(四)嚴格督查考核。將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列入重點督查內容,實行“定時、定標、定量”的跟蹤督辦機制,綜合運用督察督辦、明察暗訪等方式,全程跟蹤評估改革任務落實情況。拓寬監督投訴渠道,對交辦、協辦事項落實不力,甚至出現推諉扯皮,久推不辦的責任單位,由區委督查考核服務中心進行重點督查,對限期整改不到位、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的行為,導致改革進度滯后甚至停滯的,由區紀委監委實行問責,確保各項改革任務的落實。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篇6
為助力優化全區營商環境,助推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10月上旬起,區政協經科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深入全區相關部門、部分鄉鎮、工業園區、相關水電氣暖公司等,通過實地走訪、查閱資料、召開部門座談會、企業座談會和企業問卷調查,聽取部門、企業辦事人員和部分政協委員意見建議等方式,開展了為期半個多月的優化營商環境專題調研。調研組對各方面調研情況進行了認真梳理總結,形成此調研報告。
一、我區優化營商環境發展現狀
(一)明確目標任務,強化責任落實區委、區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對全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進行統籌謀劃、綜合協調。先后制定出臺了《xx區深化減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實施方案》《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十大動計劃方案》《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三年行動計劃(xx—20xx年)》《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xx年工作要點》《xx區xx年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考核辦法》 《xx區關于針對企業辦事難整治營商環境工作方案》等文件。成立了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以及八個辦公室和四個工作組,明確了各項工作的牽頭部門、配合部門、責任人和落實時限。組建了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辦公室,并且分別從“八辦四組”及相關單位抽調專人集中精力集中辦公,認真開展營商環境各項工作。
(二)優化服務質量,提高辦事效率一是優化服務方面。在政務大廳設立工商注冊登記窗口、業務咨詢點,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業務注冊登記及咨詢解答;
取消了施工許可證辦理中涉及的施工合同備案和建筑節能設計審查備案事項;
將招標公告發布、資格預審和施工圖審查備案并行辦理;
將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民用建筑地下防空室審批并行辦理;
將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手續和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并行辦理;
全面啟用了自助辦稅“24小時全天候”服務;
113項涉稅事項實現了“全程網上辦”,網上納稅、窗口納稅、處理發票均在2分鐘內完成,電子稅務可辦事項增加至148項,企業納稅人網報開通率100%。二是提高辦事效率方面。開辦企業辦理環節數平均3個,較去年減少1個,辦理時間平均2個工作日,較去年減少13個工作日;
將用地規劃、工程規劃和施工許可證由45個工作日壓縮到27個工作日,實現了工程項目從立項到施工許可60個工作日內辦結;
一般不動產登記事項至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辦結,特殊情況下可3個工作日辦結,查封登記、異議登記、查詢等及時辦結,材料數量平均為6件,較去年減少3件。用水報裝辦理環節數平均為4個,較去年減少1個,其中,個戶平均3個工作日,較去年減少8個工作日;
企業平均9個工作日,較去年減少16個工作日。獲得電力辦理環節數平均9個,較去年減少5個;
辦理時間平均15。5個工作日,較去年減少12個工作日;
申請材料數量平均10件,較去年減少5件。用氣報裝辦理環節數5個,較去年減少2個,辦理時間一般民用戶11個工作日,較去年減少6個工作日;
一般商用戶17個工作日,較去年減少9個工作日。獲得信貸的辦理平均4。9個工作日,較去年減少11個工作日,申請材料數量平均9。2件,較去年減少10。8件。
(三)降低運行成本,減輕企業負擔一是降低企業稅費。企業所得稅方面:xx年通過匯算清繳,重點行業、重點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1。098億元,享受收入減免9601。66萬元。增值稅方面:xx年重點行業、重點企業享受增值稅減免770。71萬元;
其他稅種,xx年車船稅減免2。37萬元,印花稅減免9。93萬元,個人所得稅減免20。31萬元,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20xx。84萬元,資源稅減免232。52萬元,契稅減免1251。91萬元,耕地占用稅減免0。34萬元,環保稅減免44。67萬元,水利建設基金減免20。44萬元。二是降低人工成本。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生育保費和發放職業技能提升補貼等舉措,降低工傷保險111。3萬元,失業保險45。2萬元,生育保險217。3萬元,發放穩崗補貼80。1萬元,發放職業技能提升補貼0。5萬元。三是降低用電成本。一般工商業電價連續四次下調,下降7。25分;
取消臨時接電費、電卡補卡費,復電費、電能表校驗費、10KV間隔費、更名過戶費、電力負荷管理終端設備費;
全面清理轉供電環節的不合理加價,確保降價成果真正惠及到終端用戶。四是降低物流成本。快遞物流成本由原來的首重1公斤10元,每增加1公斤3元,降低至首重3公斤7元,每增加1公斤2元。
(四)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召開了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八辦”牽頭單位,分別對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整體進展情況、成
效以及本單位牽頭負責的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開展情況作了詳細介紹,并接受現場記者提問,會上分別邀請了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群眾代表參與了現場監督,發布內容在xx電視臺、xx報、xx新聞網進行全面宣傳。同時,我區8—12月份通過租賃城區道路路口LED顯示屏對優化提升營商環境進行了宣傳。
二、我區優化營商環境存在的問題我區的營商環境與社會各方面特別是企業的期盼還有一定差距。
1、相關機制不健全。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以及八個辦公室和四個工作組,明確了各項工作的牽頭部門、配合部門、責任人和落實時限。組建了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辦公室,并且分別從“八辦四組”及相關單位抽調專人集中精力集中辦公,認真開展營商環境各項工作。部分部門在思想上不夠重視,認為營商環境與自身關系不大,支持配合力度不夠,給此項工作帶來難度。
2、政務服務意識不強,行政審批效能有待提高。一是重審批、輕監管,重處罰、輕服務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特別在環保、消防、衛生、安全等環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粗暴執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措施辦法還需要進一步創新。二是部分單位對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重大作用的認識還不到位,思想不解放、政策不靈活、服務不主動,“門好進、臉好看、但事難辦”的現象還時有發生。三是并聯審批還不盡完善,相關運行機制不夠健全,加之部分單位行政審批放權不到位,政務中心部分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不強,對審批事項把握不準,人進事不進,事進權不進,“最多跑一次”還不能完全實現。
3、惠企政策宣傳不到位,落實有難度。我區惠企政策的公開形式單一,市場主體知曉率不高,尤其在執行層面還存在不及時、不到位等突出問題,極大地抑制了政策的有效發揮。不少企業反映,各級在落實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上,多是照搬上級政策文件,有針對性的措施較少,很多時候看到政策,無法享受;
看到空間,無法進入;
看到機會,無法把握。
4、金融服務體系作用發揮不夠,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依然突出。一是區委、政府雖然也建立了企業轉貸應急機制,但在資金周轉金量小,利用率低,無法滿足中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
二是企業融資渠道窄,融資成本高;
三是涉農企業無法將農業資源進行評估、融資貸款。
5、企業生存難、發展難,市場主體活力不足。一是有的企業反應稅費負擔重,招工難、用工難、留人難,實體經濟難以為繼。二是壟斷行業收費高。企業反映如電、氣、訊壟斷行業收費高,尤其是企業用電初裝費過高,峰谷分時電價難以執行,給企業帶來過高的運營成本。三是中介服務管理不規范。在部門審批辦證的前置資料中,很多涉及中介服務環節,因管理不規范,普遍存在收費高、收費亂的現象。四是征地環節阻力較大。由于目前征地拆遷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宣傳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在征地過程中存在一部分群眾漫天要價的現象,尤其在鄉鎮較為常見,給企業落地帶來阻力。
6、少數部門本位思想嚴重。部門之間職責沒有完全厘清,銜接不夠順暢,影響辦事效率。不動產管理職責和登記職責分離,申請人委托第三方測繪機構辦理的房產測繪,由于兩個局使用的系統不一致,房管局能用,又不能滿足不動產登記要求的房產平面圖和界址坐標,申請人只能另外委托第三方專業測量機構重新測量,增加了申請人的負擔,影響辦證效率。
三、進一步優化我區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為切入點,破“五難”:推進商事登記改革、解決企業出生難;
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解決企業交易難;
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解決企業征信難;
加強行政執法監管體系建設、解決行政執法監管難;
出臺配套優惠政策,解決企業發展難等問題,著力打造“支持政策最優、保障措施最強、行政審批最快、辦事效率最高”的一流營商環境,不斷推動全縣營商環境全面提升。
1、明確兩個清單。一是區上應盡快出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的'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排出時間表,劃出路線圖,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制定優化方便企業辦理審批手續各項具體措施,最大限度簡化審批流程;
二是系統把握中、省、市關于簡政放權和營商環境建設的政策法規,使我縣出臺的政策與制度形成體系,避免“碎片化”,通過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搭建好優化營商環境的制度框架;
三是重點開展項目落地、招商引資、營商環境三大攻堅行動,建立完善“一個招商引資項目、一名區級領導包抓、一個招商引資單位負責、專人代辦手續”的招商引資項目一抓到底工作機制,通過幫扶使各級干部成為構筑親清政商關系的實踐者、黨委政府重商親商的貼心者、企業發展方針政策的傳播
者和幫助企業解決疑難問題的協調者。
2、強化政府服務力。以營商環境提升年為契機,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和擔當意識,當好“店小二”,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提升軟環境;
對服務窗口辦理事項充分授權,全面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群眾少跑路,提升政務中心窗口服務效率;
積極創設高效便捷的行政審批程序,加快實現我區營商環境中各個環節“最多跑一次”的辦理模式;
強化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尤其是對于承擔行政審批的工作人員要加強業務指導,選派硬人。
3、轉變政府職能。始終將“放管服”改革作為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治理能力的重點任務,簡政放權不停步、強化監管不松勁、優化服務不打折。一是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將資源配置交給市場,對能夠通過市場機制解決的事項,采取招標、拍賣等市場方式運行,凡屬事務性管理服務,原則上都要引入競爭機制向社會購買。二是強化監管,規范市場。完善常態化的監管機制,尤其是針對企業各項收費的價格監管,使壟斷行業各類費用回到合理區間,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整治各種涉企亂收費、亂罰款,強化舉報、查處和問責,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認真解決多頭執法、重復執法、選擇性執法、粗暴執法等不規范執法行為,不斷提升監管的公平性、規范性和有效性;
同時,也要加大對市場主體的監管力度,真正做到“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三是加強企業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周轉金的投入額度和監管力度,有效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
下大力氣幫助企業降低物流、用電、用工等成本,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組建一支由區級領導掛帥、為企業服務的專家團隊,專門針對招商引資重大落戶項目、市區重點項目在企業開辦、政策支持、安全保障、創新發展等方面提供一對一服務,協調解決具體問題。對制定出臺的招商引資各類優惠政策要積極兌現,確保企業招得來、留得住、見成效。
4、加大惠企政策宣傳力度。一是各鎮、各部門要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加大惠企政策的宣傳,營造我區良好的營商環境。要切實解決好政府與企業信息不對稱問題,凡可以公開的政策文件原則上要于印發當日在網站上發布,特別是國家法律法規對特種行業和特殊物品的管理發生變化時,部門要結合實際,主動上門到相關的企業進行宣傳,讓企業知法守法,避免蒙受損失。二是強化宣傳引
導。針對鄉鎮征地難的問題,各鎮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配合,共同出面協調解決,同時加強新民風建設,杜絕征地過程中群眾胡攪蠻纏、漫天要價的現象發生。三是要貫徹落實好《xx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對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進行多角度的宣傳和解讀,努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5、推進中介機構健康發展。積極引導政府投資項目以競價方式選擇中介機構,保障企業投資項目自主選擇中介機構,促進中介服務市場公平競爭、良性健康發展。推進政社分開,真正從源頭切斷中介收費和行政職權的利益關聯,打破“中介性質、行政保護、行業壟斷”的部門利益化格局。完善中介市場清退淘汰機制,將中介誠信狀況與登記機關監管、銀行授信、政府招投標等掛鉤,倒逼中介機構提高服務質量。
6、強化效能監督,狠抓政策落地落實。一是把優化營商環境納入行政效能監察工作重點,緊緊圍繞責任落實、任務分解、組織推動、工作實效等內容,認真開展各項涉企政策督導落實,狠抓“治散強紀、治懶強勁、治庸強能、治混強效”專項治理,確保窗口單位、基層部門、關鍵崗位、重點人員執行“不打折”、落實“不走樣”,切實解決“末梢梗阻”問題。二是堅持“正推”和“倒逼”相結合,激勵和約束相結合,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納入對各單位年度綜合目標考核,以結果導向,嚴格考核獎懲。三是強化政府履約承諾兌現,加強誠信社會建設,對在招商引資中的違約失信行為進行集中清理、集中督辦、集中規范,依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持續優化全區營商環境,推動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篇7
一、加快推動政務信息公開提升部門形象
一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明確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的職責和任務,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切實落實到常態化工作中,進一步抓緊抓好;二是提高認識,充分認識信息公開對構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認真學習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內容和市縣有關信息公開的文件,真正把信息公開做到細致;三是嚴格按照《會寧縣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規定》等要求,按時公布我單位縣列重大建設項目及其實施情況;價格信息,查處價格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違法違規情況;四是加強部門協同配合,充分發揮好牽頭部門的作用,積極協調其他部門,確保信息的歸集及時到位。
二、以優化辦事流程提高審批服務能力。
一是進一步簡化審批手續、壓縮審批時限、創新審批方式。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落實和銜接,對于取消核準事項,按照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相關要求做好項目后續監管;對于下放審批事項,正確行使行政審批權力。二是完善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工作,制定《會寧縣企業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報建事項承諾制準入標準》,企業在取得用地和城鄉規劃許可、按要求作出相應承諾后,自主依法依規開展設計、施工、竣工驗收,并接受相關驗收監督,實行“先建后驗”。進一步簡為企業減負增速提質、創造良好投資環境。
三、圍繞營商環境優化,創新服務方式。
一是積極開展“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定期對市場主體行為檢查,加大抽查頻次。暢通群眾投訴舉報渠道,完善舉報受理、處理和反饋機制,充分發揮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作用。充分利用甘肅省協同監管平臺和信用白銀網站,歸集錄入信用信息,實現信息共享、共同監督、共同管理的目標。二是加強日常的監督檢查,通過開通監督舉報電話、受理舉報投訴等方式,加大對局機關有關業務科室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各項“放管服”工作落到實處。三是建立聯合審批機制,健全部門橫向協同化的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明確并聯審批時限,各環節的審批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盡量壓縮。在推行并聯審批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聯合評估、聯合評審等“多合一”工作新機制,切實提高并聯審批效率。
四、加強便民服務意識提高群眾滿意度
嚴格按照“減證便民”“最多跑一次”要求,全面清理涉及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各類無謂證明和繁瑣手續,實現群眾少跑路、不跑路,提升群眾滿意度。做好政策解讀和咨詢工作,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和解讀力度,全心全意為群眾搞好業務指導服務。開展為民服務和業務提升教育活動和培訓,提高單位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為民意識、業務水平,打造服務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隊伍,切實提升我局的形象和服務能力。同時,加大大廳窗口服務能力和水平,優化窗口辦事環境,提升窗口人員服務態度,規范窗口服務標準,加大群眾監督力度,及時回應反饋意見。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篇8
為促進“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成果轉化,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助推xx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xx相關部門深入xx各企業園區等地,聽取了企業主管人員的相關意見和建議,通過實地走訪、查閱資料、召開企業座談會方式,開展了優化營商環境專題調研。對各方面調研情況進行了認真總結,形成此報告。
一、我鎮優化營商環境發展現狀
近年來,按照省市縣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精神和總體安排部署,我鎮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主體責任,完善制度建設,實施專項整治,強化督查考核,積極營造快捷、高效、規范、透明的'營商環境和政務服務體系,營商環境明顯好轉。
二、我鎮優化營商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短缺。我鎮調研組在調研時,多個企業反映現階段存在“招工難”的問題。本地企業招工難,特別是招專業技術人才更難,本地人寧愿到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區打工也不愿留在本地,外地人愿意進來的更少,且流動性強,專業技術人才、高級技工缺乏已成為制約我鎮民營企業發展的普遍問題。
(二)資金困難。我鎮大多數民營企業規模較小、管理制度不健全,再加上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出現了資金斷鏈、資金運轉困難的問題;
再加上部分民營企業由于沒有有效抵押物,也很難獲得銀行貸款,導致部分企業一時難以為繼。
三、進一步優化我縣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與行動
(一)強化政策支撐,破解企業發展難題。鎮委、鎮政府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文件及工作機制。
1、通過政策支持強化企業實體經濟能力。相關部門為企業轉發各項優惠政策,同時向上爭取貸款資金申報。現階段,我鎮已為以意豐、中誠為首的8家企業申報了物資保供,其中意豐肉聯加工(加工)集團有限公司和盤錦市中誠食品有限公司通過審核并已獲批。
2、向企業推薦各銀行機構創新型金融產品情況表。同時,組織企業參加了縣里舉辦的政企座談會、銀企對接會,落實好并聯審批、代辦服務、包抓幫扶、銀企對接、政企溝通等優化營商環境。
3、做好優惠扶持政策的兌現。安排專項資金落實骨于企業培育、納稅大戶獎勵、企業人才引進,知名品牌創建等激勵措施,多途徑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不斷優化發展環境。
4、鼓勵企業參與“抖音推廣交流會”、“創客中國”、“中小企業線上百日招聘高校畢業生”等活動。
(二)提升行政效能,持續改善營商環境。
1、通過精簡審批事項,簡化辦事流程,優化窗口服務,盡可能實現“讓群眾少跑路”的目標。
2、加強全程代辦服務工作,按照企業代辦、項目代辦、民生代辦、鎮村代辦等進行分類,由各代辦責任單位牽頭推進,形成了全程代辦工作體系。
3、轉發并鼓勵企業利用“網上國網”線上渠道獲得用電申報,從而提高硬傷效率。
4、轉發“2020年工業互聯網大會”邀請文件;
5、組織企業參加統計法培訓。
(三)提高企業安全生產、防范工作。
1、協調疫情期間企業運輸受阻問題、產品滯銷問題;
2、指導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做好農民工返崗工作;
3、及時向企業通報國內疫情高、中風險區域及調整情況;
4、指導企業做好防暴風、防臺風、防汛抗旱工作。
(四)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工作
要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扎實做好:
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任務,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篇9
今年來,xx縣將深化機關作風整頓營商環境工作列入全縣工作重要內容統籌安排,按照市委統一部署和要求,圍繞四方面整治工作重點發力,以此切實轉變政府職能,舉全縣之力達到機關作風明顯好轉、營商環境明顯優化、發展動力明顯釋放、輻射功能明顯提升、基層群眾明顯受益的良好效果。
一、我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基本情況
(一)領導重視,組織保障有力。
1、強化政策支撐。20xx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深化招標投標制度改革的實施辦法的通知》《關于進一步支持xx縣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意見》《關于大力支持xx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加強作風建設的工作方案》《關于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加強作風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關于組織全縣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工作集中辦公的通知》《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確了工作總體要求、基本原則、主要任務、組織保障機構,細化了每項任務的牽頭、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從而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撐。
2、強化組織領導。及時成立了由縣委副書記、縣委政法委書記掛帥、縣四大辦主要領導為副組長,12個縣直部門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制定了聚焦全縣優化營商環境加強作風建設的工作方案,明確了部門和階段責任分工,以此作為推進營商環境整治的抓手,扎實推進工作向縱深發展。領導小組確定每半月召開一次匯報會,小結前期的工作推進情況,商討下階段的工作計劃,擬定出相應的工作清單,推進各項工作。
3、強化作風建設。針對黃石電視臺《查“六病”記者六問·:市民之家成了娛樂之家》專題片,曝光揭丑出我縣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突出問題后,縣委、縣政府第一時間召開了全縣優化營商環境暨作風建設動員會,安排部署全縣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縣委主要領導親自動員,提出時間、任務、節點要求,并將此項工作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來推進。縣直各部門相繼召開了動員大會,全縣上下進一步凝聚了共識,明確了任務,夯實了責任。
(二)多措并舉,提升服務水平。縣委、縣政府采取多種措施,精簡權力事項,簡化辦事程序,著力促進工作作風轉變,全縣政務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1、推進“放管服”改革。縣級機構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后,縣大數據管理局組織梳理縣級部門“最多跑一次”事項,全縣涉及行政審批的部門xx個,其中涉及事項較多的為市監局xx項、人社局x項、公安局xx項、民政局xx項。
2、推進“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目前,xx市民之家共入駐單位xx個、服務窗口xx個、窗口工作人員x人,集中辦理行政審批和和服務事項x項,較往年翻了一番,網上辦理事項x項,年辦件量萬件以上,按時辦結率98%以上。建成運營“12345”公共服務熱線平臺,共接群眾咨詢、求助、投訴等工單x余件,已辦結近x條,辦結率90%左右。縣發改、國土、住建、環保等xx個具有行政許可、公共服務事項的縣直部門共認領行政職權和公共服務事項x條,已發布x條,應進駐窗口集中辦理的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已全部對外公布,縣直兩級政府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如期公開。
3、推進“五級聯動”新模式。利用微信、微博及手機APP等媒介對外發布政務服務辦事信息,加快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建設,不斷提升政務服務網絡化、智慧化水平。各鎮場區、縣直各部門網上政務服務工作有序推進,目前全縣xx個鎮區、xx個縣直單位已建成政務服務外網,并與省、市實現對接;x個村級電子政務網線路建設查勘工作已全部完成,325個村已經開通,剩余的59個村本月月底可完成施工,即將實現全縣政務服務“一張網”五級聯通。
(三)對標時限,優化審批流程。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針對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提出了有關要求和時限,在減環節、優流程、壓時限、提效能上下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
1、企業開辦、注冊登記時間大幅壓縮。市監部門積極開展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簡易注銷登記和“證照分離”等改革。縣級企業名稱庫和禁、限用字詞庫全面向社會開放,實現同一登記機關名稱預先核準與設立登記合并辦理,3個工作日辦結。對符合條件的未開業、無債權債務企業實行簡易注銷程序。推進多渠道辦理注冊登記。申請人可以通過政務大廳、xxxAPP、全程電子化三種途徑辦理營業執照。縮短公章刻制時間,可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公章刻制。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縣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x戶,新增注冊資金億元,占期末實有注冊資本金的3.58%。市場主體總量同比增長20.11%,注冊資金總資本同比增長20.66%,迎來了市場主體發展的`開門紅。
2、不動產登記、納稅時間大幅壓縮。啟用新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完善窗口建設,推出預約辦理、上門辦理等舉措。今年起,在保證登記準確無誤的前提下,縣不動產登記局將轉移登記、抵押、首次、預告預抵登記等由四審簡化為三審;將注銷、查封登記由二審簡化為一審。不動產轉移登記、首次登記由法定30個工作日縮短到7個工作日,特殊情況縮短到3個工作日;抵押登記縮短到5個工作日;注銷登記、查封登記登記由1個工作日縮短到隨辦隨結。目前,全縣國地稅基本實現稅務業務“一廳通辦”,納稅人平均辦稅時間、等候時間分別壓縮至5分鐘內、2分鐘內。
二、我縣優化營商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深化營商環境改革的工作實踐中,我們發現當前政務服務工作與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與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還存在著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政務服務意識不強,行政審批效能有待提升。縣市民之家是提高審批效率、優化投資環境的重要平臺,但由于目前部分進駐的單位行政審批事項,名義上進了中心,實際是還有“兩頭辦理”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心功能作用的發揮。如,縣人社局由于部分審批事項比較繁雜,業務聯動性強,群眾辦事需要窗口科局兩頭跑路辦事的現象依然存在。有的部門電子政務水平不高,可在線辦理的事項極為有限。如,縣市監局目前的網辦事項率不足10%,由于市監網辦事項的服務宣傳存在滯后,導致通過線上辦理營業執照的渠道在群眾中的知名度不高,網上推廣率低,公共資源的社會效益不能充分顯現。
(二)金融服務體系作用發揮不夠,企業融資難問題依然突出。調研中了解到中小企業最大的需求和困難就是融資問題。
1、企業融資成本偏高。一方面,由于我縣中小企業擔保公司資本金偏小,需收取擔保金2。15%、保證金5%,相當一部分企業認為通過中小企業擔保貸款不劃算;另一方面,縣內各銀行面向民營企業的放貸普遍收緊,出現了貸款利率提升、門檻提高等情況。目前,縣內銀行對企業的貸款利率在7%—8%之間,均高于基準利率4.3%,加上貸款的其他費用,企業實際貸款利息遠遠高于正常貸款利息。即便如此,有的企業由于條件受限,無法從銀行貸出資金。
2、融資機制不夠靈活。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貸款的擔保抵押方式較為單一,除開縣中小企業擔保公司能夠將抵押物寬展為股權、經營權、機器設備、無形資產等方式外,各銀行則對抵押擔保物要求較高,主要以土地、廠房抵押為主。涉農企業無法將農業資源進行評估、融資貸款,多以自籌或民間借貸為主。同時,銀行對企業發放的貸款都存在排他性,要求企業不得從其他銀行貸款,進一步收窄了企業融資渠道。
3、抵押貸款額度偏低。一方面,銀行對抵押物評估價格普遍偏低,比如xx縣經濟開發區企業的土地評級在3—4類,評估價格只有每畝12萬元;另一方面,為進一步降低風險,銀行實際放貸額度還會再打折扣,往往只有抵押物評估價值的40~50%。如祥云食品公司抵押評估x萬元,實際貸款x萬元;博藝農業評估多萬元,實際貸款xx萬元。
4、銀企關系有待加強。xx縣內的銀行對企業貸款限額1000萬元,縣擔保公司參與的企業貸款限額x萬元,對企業法人貸款最高x萬元。一方面,銀行貸款審批時間長、程序繁瑣,且貸款周期基本都是一年,每年10月左右就要求資金回籠,增加了企業還款壓力;另一方面,銀行抽貸壓貸隨意性較大,往往在企業擴大生產、急需資金時提出抽貸要求,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困擾和壓力,造成銀企關系緊張。比如,20xx年,生產經營正常,產值從年初的多萬,逐步增長到10月的近萬,每月都實現盈利。因原材料緊俏且價格上漲,每月都需要大量現金購買原材料及周轉,而銀行卻要求企業還貸,使企業有訂單不敢接,陷入“等米下鍋”的窘境。
(三)企業與政府溝通機制不健全,企業利益訴求缺乏有效反映途徑。部分涉企政策、補助知曉度不高、程序繁瑣、申請困難。加之我縣勞務、法律、廣告、設計等社會中介服務機構相對缺乏,且管理不夠規范,收費不盡合理,也影響了企業發展。
(四)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氛圍不濃,少數部門存在本位思想。《關于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加強作風建設的工作方案》已于5月30日起施行,調研發現,各級各部門對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宣傳避而不談或泛泛而論,既沒有數據也沒有實例,工作停留在開會、發文件上。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相比,干部群眾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認識有限。部分鎮場區和縣直部門未建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未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納入黨組議事日程和統籌安排部署,未建立“一把手”親自抓、分管副職領銜推進的工作機制,未對工作層層部署和量化分解工作任務,未層層傳導壓力,未建立聯絡員聯系制度,導致對專班安排的工作不能及時認領和完成。與此同時,絕大多數鎮(區)便民服務大廳只有人社和民政的服務事項在大廳辦理,有的大廳雖掛有衛生計生、財政、殘聯、國土、農業、林業等吊牌,但沒有進駐本部門的服務事項,也沒有人員在窗口值守,群眾辦理相關業務仍需赴各站所。
三、幾點建議
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綜合競爭力,對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加速追趕超越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改善和提升營商環境,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建議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圍繞行政效能提升,深入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加大政務服務標準化工作力度,科學細化量化審批服務標準,壓減自由裁量權,完善適用規則,推進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提高決策透明度,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方式,依法主動公開涉企政策、信息,對市場主體主動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依法及時答復。開展企業走訪聯系活動,主動為企業提供法律、政策和信息服務,積極回應企業訴求,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大力培育、壯大中介服務行業,強化中介服務監管,規范中介服務標準、收費,營造服務高效、公平競爭、監督有力的中介服務市場。
(二)著力破解要素制約,全面激發市場活力。盡快制定出臺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的政策措施,防止對民營企業隨意減少授信、抽貸斷貸“一刀切”等做法;鼓勵支持銀行創新融資方式,拓寬銀行抵質押物范圍。另一方面,建議財稅部門出臺有關政策,加大對我縣金融支持力度,增加我縣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的融資擔保能力。同時,在財政上支持我縣設立產業基金,對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有前景、有市場、有技術的民營企業進行支持。進一步降低企業運行成本。認真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動態調整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加強對水、電、氣、暖等行業的價格監管,切實為企業減負。
擴大直供電交易規模,降低用電、用氣成本,全面落實支持清潔取暖的優惠政策。鼓勵支持物流業發展,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降低物流成本。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加大對市場主體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力度,支持企業增加技術改造、研發創新投入。扎實做好人才招引培育工作,以人才帶技術、帶項目、促創新。降低企業招工成本,構建高效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統籌推進解決就業難和招工難問題,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解決好企業發展動力和活力問題。做好營商環境監測評價工作。加強對統計、稅務、市監等部門的協調,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提高監測質量和效率。加大對縣直各部門的業務培訓和指導,及時向調查對象答疑解惑,確保各項數據的客觀性和準確性。重視對監測評價結果的運用,查找并解決突出問題,倒逼相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推動各項工作。
(三)加大檢查督促力度,嚴格考核問責。建立健全服務企業專項督查、對破壞營商環境和侵害企業利益的督查問責、優化營商環境督查反饋等機制。堅持問題導向,將常態檢查、隨機抽查、年終督查相結合,創新督查方式,暢通投訴渠道,廣納民意,建立臺賬,落實責任,限時整改。嚴格營商環境考核評價,強化激勵導向,制定配套獎勵措施,對在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與表彰獎勵。嚴厲查處執行不力、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紀律松弛等行為,堅決消除各類隱性障礙和“潛規則”,依法懲治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逐步實現我縣政務環境、市場環境、設施環境、要素環境、社會環境、法治環境的全面優化提升,推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篇10
今年來,陽新縣將深化機關作風整頓營商環境工作列入全縣工作重要內容統籌安排,按照市委統一部署和要求,圍繞四方面整治工作重點發力,以此切實轉變政府職能,舉全縣之力達到機關作風明顯好轉、營商環境明顯優化、發展動力明顯釋放、輻射功能明顯提升、基層群眾明顯受益的良好效果。
一、我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基本情況
(一)領導重視,組織保障有力。一是強化政策支撐。20xx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深化招標投標制度改革的實施辦法的通知》《關于進一步支持陽新縣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意見》《關于大力支持陽新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加強作風建設的工作方案》《關于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加強作風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關于組織全縣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工作集中辦公的通知》《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確了工作總體要求、基本原則、主要任務、組織保障機構,細化了每項任務的牽頭、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從而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撐。二是強化組織領導。及時成立了由縣委副書記、縣委政法委書記掛帥、縣四大辦主要領導為副組長,12個縣直部門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制定了聚焦全縣優化營商環境加強作風建設的工作方案,明確了部門和階段責任分工,以此作為推進營商環境整治的抓手,扎實推進工作向縱深發展。領導小組確定每半月召開一次匯報會,小結前期的工作推進情況,商討下階段的工作計劃,擬定出相應的工作清單,推進各項工作。三是強化作風建設。針對黃石電視臺《查“六病”記者六問·陽新:市民之家成了娛樂之家》專題片,曝光揭丑出我縣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突出問題后,縣委、縣政府第一時間召開了全縣優化營商環境暨作風建設動員會,安排部署全縣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縣委主要領導親自動員,提出時間、任務、節點要求,并將此項工作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來推進。縣直各部門相繼召開了動員大會,全縣上下進一步凝聚了共識,明確了任務,夯實了責任。
(二)多措并舉,提升服務水平。縣委、縣政府采取多種措施,精簡權力事項,簡化辦事程序,著力促進工作作風轉變,全縣政務環境有了明顯改善。一是推進“放管服”改革。縣級機構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后,縣大數據管理局組織梳理縣級部門“最多跑一次”事項,全縣涉及行政審批的部門27個,其中涉及事項較多的為市監局79項、人社局158項、公安局63項、民政局45項。二是推進“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目前,陽新市民之家共入駐單位22個、服務窗口88個、窗口工作人員154人,集中辦理行政審批和和服務事項362項,較往年翻了一番,網上辦理事項116項,年辦件量10萬件以上,按時辦結率98%以上。建成運營“12345”公共服務熱線平臺,共接群眾咨詢、求助、投訴等工單20xx余件,已辦結近1800條,辦結率90%左右。縣發改、國土、住建、環保等33個具有行政許可、公共服務事項的縣直部門共認領行政職權和公共服務事項1167條,已發布1067條,應進駐窗口集中辦理的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已全部對外公布,縣直兩級政府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如期公開。三是推進“五級聯動”新模式。利用微信、微博及手機APP等媒介對外發布政務服務辦事信息,加快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建設,不斷提升政務服務網絡化、智慧化水平。各鎮場區、縣直各部門網上政務服務工作有序推進,目前全縣19個鎮區、55個縣直單位已建成政務服務外網,并與省、市實現對接;384個村級電子政務網線路建設查勘工作已全部完成,325個村已經開通,剩余的59個村本月月底可完成施工,即將實現全縣政務服務“一張網”五級聯通。
(三)對標時限,優化審批流程。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針對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提出了有關要求和時限,在減環節、優流程、壓時限、提效能上下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企業開辦、注冊登記時間大幅壓縮。市監部門積極開展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簡易注銷登記和“證照分離”等改革。縣級企業名稱庫和禁、限用字詞庫全面向社會開放,實現同一登記機關名稱預先核準與設立登記合并辦理,3個工作日辦結。對符合條件的未開業、無債權債務企業實行簡易注銷程序。推進多渠道辦理注冊登記。申請人可以通過政務大廳、鄂匯辦APP、全程電子化三種途徑辦理營業執照。縮短公章刻制時間,可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公章刻制。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縣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519戶,新增注冊資金21.16億元,占期末實有注冊資本金的3.58%。市場主體總量同比增長20.11%,注冊資金總資本同比增長20.66%,迎來了市場主體發展的開門紅。二是不動產登記、納稅時間大幅壓縮。啟用新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完善窗口建設,推出預約辦理、上門辦理等舉措。今年起,在保證登記準確無誤的前提下,縣不動產登記局將轉移登記、抵押、首次、預告預抵登記等由四審簡化為三審;將注銷、查封登記由二審簡化為一審。不動產轉移登記、首次登記由法定30個工作日縮短到7個工作日,特殊情況縮短到3個工作日;抵押登記縮短到5個工作日;注銷登記、查封登記登記由1個工作日縮短到隨辦隨結。目前,全縣國地稅基本實現稅務業務“一廳通辦”,納稅人平均辦稅時間、等候時間分別壓縮至5分鐘內、2分鐘內。
二、我縣優化營商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深化營商環境改革的工作實踐中,我們發現當前政務服務工作與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與陽新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與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還存在著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政務服務意識不強,行政審批效能有待提升。縣市民之家是提高審批效率、優化投資環境的重要平臺,但由于目前部分進駐的單位行政審批事項,名義上進了中心,實際是還有“兩頭辦理”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心功能作用的發揮。如,縣人社局由于部分審批事項比較繁雜,業務聯動性強,群眾辦事需要窗口科局兩頭跑路辦事的現象依然存在。有的部門電子政務水平不高,可在線辦理的事項極為有限。如,縣市監局目前的網辦事項率不足10%,由于市監網辦事項的服務宣傳存在滯后,導致通過線上辦理營業執照的渠道在群眾中的知名度不高,網上推廣率低,公共資源的社會效益不能充分顯現。
(二)金融服務體系作用發揮不夠,企業融資難問題依然突出。調研中了解到中小企業最大的需求和困難就是融資問題。一是企業融資成本偏高。一方面,由于我縣中小企業擔保公司資本金偏小,需收取擔保金2.15%、保證金5%,相當一部分企業認為通過中小企業擔保貸款不劃算;另一方面,縣內各銀行面向民營企業的放貸普遍收緊,出現了貸款利率提升、門檻提高等情況。目前,縣內銀行對企業的貸款利率在7%-8%之間,均高于基準利率4.3%,加上貸款的其他費用,企業實際貸款利息遠遠高于正常貸款利息。即便如此,有的企業由于條件受限,無法從銀行貸出資金。二是融資機制不夠靈活。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貸款的擔保抵押方式較為單一,除開縣中小企業擔保公司能夠將抵押物寬展為股權、經營權、機器設備、無形資產等方式外,各銀行則對抵押擔保物要求較高,主要以土地、廠房抵押為主。涉農企業無法將農業資源進行評估、融資貸款,多以自籌或民間借貸為主。同時,銀行對企業發放的`貸款都存在排他性,要求企業不得從其他銀行貸款,進一步收窄了企業融資渠道。三是抵押貸款額度偏低。一方面,銀行對抵押物評估價格普遍偏低,比如陽新縣經濟開發區企業的土地評級在3—4類,評估價格只有每畝12萬元;另一方面,為進一步降低風險,銀行實際放貸額度還會再打折扣,往往只有抵押物評估價值的40~50%。如祥云食品公司抵押評估4800萬元,實際貸款1700萬元;博藝農業評估100多萬元,實際貸款35萬元。四是銀企關系有待加強。陽新縣內的銀行對企業貸款限額1000萬元,縣擔保公司參與的企業貸款限額500萬元,對企業法人貸款最高300萬元。一方面,銀行貸款審批時間長、程序繁瑣,且貸款周期基本都是一年,每年10月左右就要求資金回籠,增加了企業還款壓力;另一方面,銀行抽貸壓貸隨意性較大,往往在企業擴大生產、急需資金時提出抽貸要求,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困擾和壓力,造成銀企關系緊張。比如,20xx年,宏洋電子生產經營正常,產值從年初的200多萬,逐步增長到10月的近400萬,每月都實現盈利。因原材料緊俏且價格上漲,每月都需要大量現金購買原材料及周轉,而銀行卻要求企業還貸,使企業有訂單不敢接,陷入“等米下鍋”的窘境。
(三)企業與政府溝通機制不健全,企業利益訴求缺乏有效反映途徑。部分涉企政策、補助知曉度不高、程序繁瑣、申請困難。加之我縣勞務、法律、廣告、設計等社會中介服務機構相對缺乏,且管理不夠規范,收費不盡合理,也影響了企業發展。
(四)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氛圍不濃,少數部門存在本位思想。《關于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加強作風建設的工作方案》已于5月30日起施行,調研發現,各級各部門對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宣傳避而不談或泛泛而論,既沒有數據也沒有實例,工作停留在開會、發文件上。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相比,干部群眾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認識有限。部分鎮場區和縣直部門未建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未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納入黨組議事日程和統籌安排部署,未建立“一把手”親自抓、分管副職領銜推進的工作機制,未對工作層層部署和量化分解工作任務,未層層傳導壓力,未建立聯絡員聯系制度,導致對專班安排的工作不能及時認領和完成。與此同時,絕大多數鎮(區)便民服務大廳只有人社和民政的服務事項在大廳辦理,有的大廳雖掛有衛生計生、財政、殘聯、國土、農業、林業等吊牌,但沒有進駐本部門的服務事項,也沒有人員在窗口值守,群眾辦理相關業務仍需赴各站所。
三、幾點建議
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綜合競爭力,對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加速追趕超越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改善和提升營商環境,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建議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圍繞行政效能提升,深入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加大政務服務標準化工作力度,科學細化量化審批服務標準,壓減自由裁量權,完善適用規則,推進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提高決策透明度,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方式,依法主動公開涉企政策、信息,對市場主體主動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依法及時答復。開展企業走訪聯系活動,主動為企業提供法律、政策和信息服務,積極回應企業訴求,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大力培育、壯大中介服務行業,強化中介服務監管,規范中介服務標準、收費,營造服務高效、公平競爭、監督有力的中介服務市場。
(二)著力破解要素制約,全面激發市場活力。盡快制定出臺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的政策措施,防止對民營企業隨意減少授信、抽貸斷貸“一刀切”等做法;鼓勵支持銀行創新融資方式,拓寬銀行抵質押物范圍。另一方面,建議財稅部門出臺有關政策,加大對我縣金融支持力度,增加我縣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的融資擔保能力。同時,在財政上支持我縣設立產業基金,對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有前景、有市場、有技術的民營企業進行支持。進一步降低企業運行成本。認真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動態調整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加強對水、電、氣、暖等行業的價格監管,切實為企業減負。擴大直供電交易規模,降低用電、用氣成本,全面落實支持清潔取暖的優惠政策。鼓勵支持物流業發展,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降低物流成本。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加大對市場主體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力度,支持企業增加技術改造、研發創新投入。扎實做好人才招引培育工作,以人才帶技術、帶項目、促創新。降低企業招工成本,構建高效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統籌推進解決就業難和招工難問題,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解決好企業發展動力和活力問題。做好營商環境監測評價工作。加強對統計、稅務、市監等部門的協調,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提高監測質量和效率。加大對縣直各部門的業務培訓和指導,及時向調查對象答疑解惑,確保各項數據的客觀性和準確性。重視對監測評價結果的運用,查找并解決突出問題,倒逼相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推動各項工作。
(三)加大檢查督促力度,嚴格考核問責。建立健全服務企業專項督查、對破壞營商環境和侵害企業利益的督查問責、優化營商環境督查反饋等機制。堅持問題導向,將常態檢查、隨機抽查、年終督查相結合,創新督查方式,暢通投訴渠道,廣納民意,建立臺賬,落實責任,限時整改。嚴格營商環境考核評價,強化激勵導向,制定配套獎勵措施,對在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與表彰獎勵。嚴厲查處執行不力、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紀律松弛等行為,堅決消除各類隱性障礙和“潛規則”,依法懲治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逐步實現我縣政務環境、市場環境、設施環境、要素環境、社會環境、法治環境的全面優化提升,推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篇11
《創新招商思路、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招商引資工作的調研報告范文》適用于創新招商思路、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招商引資工作的調研報告,就是圍繞葡萄、紅棗、棉花、牛羊等農產品,拉長產業鏈條,打造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圍繞煤炭、化工、工業硅等產業基礎,用足用活政策,打造資源利用型項目;圍繞光熱、光伏等自然優勢,做強做大做精,打造新能源開發項目;圍繞古建筑遺址、百萬畝天然牧場和巴木墩水庫等旅游資源,聯合周邊景區,打造文化旅游創意項目;圍繞駱駝圈子獨特的區位和人文優勢,重振驛站雄風,打造新疆重要的商貿物流集散中心項目。
招商引資是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也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壯大兵團實力的重要途徑。根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有關要求,結合自己工作實際,近日,我帶領場經濟發展辦公室有關人員,圍繞企業招商引資工作的現狀,特別是存在的問題,以及下一步如何精準發力,優化營商環境,擴大招商效果等方面進行了調研,重點走訪了場光伏園區和駱駝圈園區及新疆乾輝商貿有限公司、哈密長興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并召集效果企業家進行座談交流,征求多方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近年來,企業招商引資工作情況
近年來,企業黨委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招商機制逐步理順、招商環境持續改善、招商項目有力推進,招商工作取得一定進展。目前已落地規模以上企業7家,光伏企業6家(屬于央企1家、國企1家),規模以下企業3家。單個投資億元企業8家。
(一)領導重視親力親為。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招商引資領導小組,建立企業班子領導掛鉤聯系異地商會制度,發揮領導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的領銜作用。企業領導開展知名企業家座談會活動,既使企業家體會到企業領導對他們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又掌握了他們的生產概況和投資意愿。企業主要領導親自謀劃項目對接、親自外出招商活動、親自接洽重要客商、親自推進重大項目落地、親自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大多重大項目都是主要領導親為結果。先后促成項目3個,涉及金額15億元。
(二)營商環境得到改善。根據企業出臺了《關于印發紅星企業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關于印發紅星企業招商引資項目工作考核辦法》等文件,企業根據實際分解任務,加強督促,激勵干部,營造“親商、招商、安商”的濃厚氛圍。繼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強五星級“保姆式”服務等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以交通道路為主的基礎設施、城鄉環境、居住條件、上學情況有所改善。
(三)項目質量有所提高。嚴把項目準入關,堅決防止“三高”項目建設,積極引進產業帶動力強的項目。結合區域經濟發展重點,引進特色產業項目,2019年2個產業項目分別落地企業及紅星二牧場。如紅星二牧場小型綜合體項目;4000頭肉牛養殖項目等。
(四)招商合作縱深推進。積極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辦法,先后參加外出節會活動3次,累計推介項目12個。包括陜西西安“絲博會”,并多次赴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成渝等地區開展經貿交流活動。邀請接待來我企業和企業投資客商60余名。通過招商活動,宣傳推介了紅星企業及企業,結交了一批客商,談成了一批項目意向,簽約了一批項目,鞏固了一批成果。
二、企業區域主要特點和優勢
(一)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達。企業是新疆面向內地的第一窗口,東鄰甘肅,北與外蒙接壤,蘭新鐵路和臨市鐵路在此交匯,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使企業處于聯結東西部、縱貫南北疆、輻射周邊地區的重要樞紐地位。
(二)工業基礎良好,園區承載能力較強。企業轄區有企業光伏園區1個,規劃總面積28.3平方公里,總規劃裝機容量為1020MW。現已入駐企業6家,總投資20億元。轄區內的駱駝圈子工業園區,是紅星企業重點建設的重工業園區,總體規劃面積8.3平方公里。產業導向以煤電為基礎、硅材料為主導,煤化工、建材、選礦為輔,規劃配套有鐵路專用線。供水、道路、電力、通訊等設施完善,達到了七通一平。目前已入住企業10余家。
(三)文化旅游極具潛力,市場開發前景廣闊。企業轄區有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的石結構建筑遺址群、東天山塔水河150萬畝天然牧場、北戈壁萬畝有機生態果園、喀爾里克峽谷、巴木墩水庫、駱駝圈子驛站、塔水河生態牧場以及哈薩克民族風情等文化旅游資源等,我們將進一步整合資源,突出重點,集中開發西至廟爾溝、哈密回王府、魔鬼城,東至星星峽、敦煌、嘉峪關等兩條旅游線路,同時要借力宣傳,擴大營銷,努力把企業打造成為呈現大美新疆旅游的第一板塊。
(四)自然資源豐富,要素保障充足可靠。企業擁有獨立水系,特別是正在建設庫容為906萬方的水庫,為工業用水提供了充足的保證。擁有土地面積189萬畝,可利用儲備土地資源十分豐富。企業盛產棉花、葡萄、哈密大棗,為農產品加工提供優質的農產品資源。“漠味源”韭菜、“塔水河”沙蔥是企業精心打造的蔬菜品牌,目前已種植483座。場內平均太陽輻射量約為5000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日照小時數約為3357小時,是太陽能總輻射量最高區域之一。馬鬃山全年風力在8級以上的大風日數達到110-120天左右,已納入兵、企業風電發展總體規劃。
(五)社會和諧穩定,投資環境寬松。企業將秉著親商、安商、禮商、富商的理念,認真踐行紅星企業黨委確立的“四個一”工作機制,全面落實土地、稅收等各項優惠政策,成立以黨委書記、政委負總責、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共同參與的專門團隊,竭誠為企業提供“五星級、保姆式”服務。
三、企業在推進招商引資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對招商引資重要性的認識不到位,對利用招商引資破解“五個不適應”、“四個不夠”的作用沒有充分顯現。招商引資是優化資產和資金配置的重要活動,是拉動一個地區經濟超常規發展、跨越式前進的有力“引擎”,特別是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更顯重要、更為緊迫。隨著兵團深化改革各項任務逐步完成、“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經濟發展不足、發展不強的問題也逐漸凸顯。目前破解現階段兵團發展不足、發展不強問題最根本、最實在的舉措就是要加快開放開發,以招商引資第一要事保證發展第一要務,打好“開放牌”,通過招商引資,借力拉動經濟、增加就業、集聚人口來破解“五個不適應”、“四個不夠”的問題。但企業上下對通過招商引資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的認識不深,對抓好招商引資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還不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和招商引資投入的精力不足,全方位招商引資的氛圍和共識還沒有真正形成,使得招商引資對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催化”作用發揮的還不充分。
(二)招商引資的重要性宣傳、政策性宣傳、營商環境的宣傳還不夠到位。招商引資工作是加快企業經濟發展的根本途徑和重要手段。因此招商引資顯得尤為重要,而貫穿在招商引資整個環節中的宣傳推廣活動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隨著招商引資難度增大,宣傳推介會使招商引資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企業目前的宣傳還僅僅是在對外參加招商會、推介會時在發放宣傳冊的形式上簡單,對企業招商政策、優勢、環境、資源等的宣傳不到位。
(三)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不明確、不突出。招商引資作為企業的工作重點是為了企業能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發展,通過利用本地各類優勢資源吸引外來投資,實現企業與投資企業的利益雙贏。由于兵團企業目前政策制度的'問題,使得企業在具體的招商引資過程中,不能夠把具體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運用到實踐中,沒有具體的、細節化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很大程度上影響招商引資工作的推進。由于兵團特殊的體制機制,企業、團均無稅收行政職能,與地方比較,在財稅方面無法給與相應優惠。
(四)營商環境存在不足。在企業進場時的“三通一平”配套難以做到,影響項目建設。基本配套設施建設滯后,道路網、市政管網還不完善,居住、上學、通水通訊等服務條件還跟不上。本地專業人才短缺,外地人才又不愿意來,使許多外來企業投資猶豫不決,躊躇不前。招商引資項目跟蹤服務存在“虎頭蛇尾”現象,全程服務不如人意。全社會共同參與招商引資的良好氛圍和各部門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還沒有形成。
四、對下一步招商引資工作建議和工作重點
(一)提高站位,強化認識。國家利益就是兵團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團大局。新疆土地遼闊,資源豐富,是祖國的大后方。新疆發展的歷史,兵團發展的歷史,充分證明了這一道理。但在新形勢下,僅僅靠傳統的屯墾農耕,依靠土地的農業產出,吸納和集聚人口,顯然與履行好維穩戍邊職責使命不相適應。必須依托新疆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和資源優勢,發展現代工業、現代服務業,必須壯大兵團經濟實力,產業帶動就業,集聚更多人口,發揮好“壓艙石”的戰略穩定作用。可以說招商引資事關實現新疆工作總目標,事關兵團改革發展大局,事關兵團“穩定器”、“大熔爐”、“示范區”特殊作用發揮,要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壯大兵團實力、增強維穩戍邊能力、改善人口結構,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具體抓手來思考去謀劃。發展是第一要務,招商是第一要事。要務抓要職,要職抓要事。要人人思招商,時時想招商,緊繃發展弦和招商弦。
(二)創新平臺、優化營商環境。要全力優化營商環境,硬環境,軟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投資環境的好壞,客商最先感知最敏感,也最有說服力,也最能形成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的基礎條件。要加快推進企業建市、企業建鎮,健全“政”的職能,完善、簡化工商、稅務、土地、環保等登記、審批、備案制度,增強服務招商落地項目的自主權。要對落地客商親情服務,孵化式服務、一條龍服務,實現安全保障,感覺人情溫暖,感受兵團熱情,增強投資的信心,決不能開門招商、關門打狗,決不能溫水煮青蛙。企業團兩級招商人員常年異地奔波,更要策馬加鞭,在政治上關懷,生活上關心,真正兌現招商承諾,給位子、給票子,決不能卸磨殺驢,既傷招商人員的心,又涼了客商的心,喪失投資的勇氣和信心。
(三)落實規劃、抓好載體。深入探索園區建設經營管理新體制,進一步加強園區管理。制定出臺相應文件,認真落實優惠政策,營造政策性“洼地”,吸引外地技術、信息、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向園區聚集。創造“引來一個,帶來一批,輻射一片”的招商引資磁場效應,實現產品鏈招商。同時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打造好企業園區的道路、供電、供水、網絡、綠化配套設施建設,筑巢引鳳,為落地項目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有效依托駱駝圈子園區,在產業布局、項目定位上把好關,為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打好基礎。
(四)加強管理、完善機制。充分認識招商引資是加快開放發展的“主抓手”,是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是聚合資本、人才、資源、技術等生產要素的重要抓手。形成主要領導帶頭招商、分管領導全力招商、相關部門合力招商的格局。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工作短板,持續精準發力,扎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提高簽約項目履約率和資金到位率。
企業各責任單位要切實加強領導,把貫徹落實企業招商引資實施方案明確的重點工作列為重要議事日程,牽頭單位要與其他相關單位積極溝通、加強配合、責任到人、形成合力,以務實苦干的工作作風,全力做好招商引資推進工作。
建立“重激勵、硬約束、嚴考核”招商引資機制。將年度招商引資到位資金任務分解到機關各部門、各單位。招商引資領導小組辦公室采取月報進度、季度總結、年終考核方式,對各單位的招商引資工作進行考核評比。年終考核結果經招商引資領導小組審核,報企業黨委審定后印發情況通報,對招商引資工作突出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通報表彰與獎勵;對未完成年度招商引資任務、招商引資工作不積極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
圍繞“在談項目能簽約、簽約項目早落地、落地項目快開工、開工項目促投產”的指導思想,我們將以更加認真的態度、負責的精神、務實的舉措、全力實施精神招商,有效招商,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秉承一個理念。就是樹立全企業上下一盤棋思想,企業資源有限、空間有限、平臺有限,我們一定要打破思維 定勢,開闊招商視野,跳出企業去招商,真正把企業的發展放在紅星企業的大格局中去謀劃,去推動。
二是瞄準一個目標。按照紅星企業的要求,去年我們企業黨委制定了招商引資三年行動計劃,即百億投資計劃,我們將集中精力、狠抓落實,確保目標任務完成。
三是落實一個服務。就是秉承親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堅持把“讓客商滿意,讓企業家賺錢”作為第一目標,全方位、全過程、多角度、多要素,提供“店小二”式服務,全面提升紅星企業倡導的為企業提供五星級保姆式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四是突出兩大載體。二道湖工業園區和駱駝圈子工業園區是紅星企業二大招商引資平臺,政策寬松、管理規范、基礎設施良好,我們要按照園區的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盡可能將所有招商引資項目向園區聚焦,向園區推進。
五是創新四種方式。一是優化專題招商。圍繞全企業產業布局和項目規劃,依托推介會、展洽會等形式,有選擇,有重點在相關地區開展專題招商活動。二是深化蹲點招商。要實現“廣撒網”向“精盯引”轉變,盯準地區、盯牢項目、盯死企業,集中精力、全力聚焦,保證招商效果。三是推進以商招商。充分依托現有企業,各地商會力量,主動對接合作機構,廣辟招商渠道,做好以客引商、精準招商文章。四是突出情感招商。進一步發揮兵團人來自五湖四海的優勢,大力實施親情招商,同時要充分利用好援疆干部人才,借水行舟、借梯上樓,把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六是主攻五項重點。就是圍繞葡萄、紅棗、棉花、牛羊等農產品,拉長產業鏈條,打造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圍繞煤炭、化工、工業硅等產業基礎,用足用活政策,打造資源利用型項目;圍繞光熱、光伏等自然優勢,做強做大做精,打造新能源開發項目;圍繞古建筑遺址、百萬畝天然牧場和巴木墩水庫等旅游資源,聯合周邊景區,打造文化旅游創意項目;圍繞駱駝圈子獨特的區位和人文優勢,重振驛站雄風,打造新疆重要的商貿物流集散中心項目。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篇12
為進一步推動“放管服”改革工作,按照《XX市政府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辦公室關于開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自查的通知》(巴府協調辦﹝20xx﹞6號)文件精神,我局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并結合工作實際,就我局行政審批“放管服”要點落實情況報告如下:
一、強化領導、落實責任
成立了簡政放權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由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科室、各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依法行政、簡政放權的各項相關工作,各科室結合部門職能,負責簡政放權事項,在全局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專門機構負責落實,專業人員具體辦事,相關科室協同參與”的良好格局。
二、依法行政,嚴格政策執行
根據《XX市恩陽區創建一流營商環境實施方案》(恩委發﹝20xx﹞3號)、《XX市恩陽區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要點》(恩府辦﹝20xx﹞61號)文件要求,依據法律、法規、及規章等規范性文件賦予建設行政部門的權責情況,對我局行政權責進行全面梳理,最后形成《XX市恩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行政權力責任清單》,就每個事項制定運行流程圖,并通過電子政務網向社會公布。力求通過清理行政職權和編制權責清單,進一步理清行政職能,規范權力運行,更好地履行各項職能。本級共保留行政許可16項。
三、促進行政審批提質增效
(一)簡化施工許可證辦理程序。在工程建設項目各環節精
簡前置要件、優化審批程序和縮短辦理時間的基礎上,加快推行網上審批。規范施工許可各環節涉及的中介事項辦理時限及收費標準。企業投資項目備案通過四川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平臺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辦理,項目單位不再提交紙質資料。將施工許可證核發時限壓縮至2個工作日,“招標文件備案”、“招標控制價備案”、“中標候選人公示備案”等實現當日辦結,并取消了合同備案。建立報建審批統籌協調機制,住房城鄉建設、自然資源、水利、生態環境、消防、人防等部門聯合開展“多評合一”“多圖聯審”“并聯評價”,評估評審時限縮短50%以上,20xx年上半年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減至50個工作日。
(二)簡化企業用水用氣報建程序。推動供水、供氣企業進一步精簡申請材料、簡化業務流程、規范報裝服務行為,大幅壓縮報裝時間。供水報裝辦理時限壓減至5個工作日,供氣報裝辦理時限壓減至7個工作日。
四、集中辦理,優化服務
(一)行政審批事項集中到窗口對外服務。按照新一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求,行政審批事項整體進駐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窗口集中對外服務。
(二)行政審批權能充分授予行政審批科及窗口。我局專門成立獨立的行政審批科,常駐中心辦公,選派2名同志進駐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有力推動了窗口工作有序開展。
(三)窗口工作逐步規范。一是為規范我局進駐政務服務中
心的行政審批事項辦理行為,對辦事流程進行了全面梳理,明確了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相關業務科室的職責和辦結時限,同時,建立了業務科室與窗口之間的信息通報和溝通機制。二是加強行政審批工作人員業務學習培訓,在制訂內部工作制度前,由行政審批分管領導帶隊,到中心管理辦、兄弟單位學習取經,學習先進工作經驗,有力推進了進駐工作的開展,在進駐后,行政審批科印制了《辦事指南》等資料。
五、建立健全制度,規范權力運行
(一)明確責任分工。在推進行權運行平臺的每個環節中設置了專人操作,給各行權有關人員分別設定了賬號并分配相應的權限,并設置了專門管理員負責技術指導和網絡平臺維護,落實專人負責行政權力事項的錄入。
(二)建立健全制度。根據中央、省、市、區關于行政權力依法公開運行的有關要求,我局先后建立了《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平臺督查制度》、《規范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工作制度》和《電子監察平臺管理制度》等運行機制。
(三)配置硬件齊全。根據行政權力事項的類型,將行權平臺系統連通至每個需要使用的行權科室,并按要求配備了掃描儀、電腦、打印機等必要設備,確保行權平臺正常運行。
(四)加強動態巡查和監督檢查。我局共錄入行政權力事項共450項,其中,許可16項;處罰370項;強制6項;征收12項;檢查19項;獎勵5;其他權利22項。局紀檢監察室堅持每
周一次對行權運行平臺情況進行檢查和每周二次對系統中運行的`行政權力事項案件進行監督巡查,督促各行權科室及時、準確錄入,嚴禁事后補錄、集中錄入和體外循環等不良現象的產生。
六、加強權力風險防控及內控機制建設
以查找崗位風險、工作流程風險、單位風險為突破口,按照規定的自查他查、“五查五看”要求,對照程序、環節、要素逐一查找,并及時進行公示。采取自查為主、互查為輔的方式,全面客觀的分析各查找日常工作中潛在的工作責任風險,了解違規、違紀、違法行為將要承擔行政責任和紀律法規責任。通過自身找、相互幫、領導提、集中評、組織審的方式,對查找出的風險點進行收集整理、公示、征求意見,從上而下和從下而上反復討論研究,最后形成統一標準。
通過簡政放權,明確“權責清單”,減少了環節,提高了效率,規范了權力運行,方便了群眾,取得了成效。一是辦事流程更加規范透明。明確下放事項,設置公示欄,公布事項辦理流程,實現“陽光政務”,透明操作,便于監督。二是群眾得到更多實惠。按照精簡高效、方便群眾的原則,合理縮短審批時限,為群眾節約了大量時間,也節省了辦理成本。三是工作作風得到有效轉變。通過簡化辦事程序,創新工作方式,積極開展預約服務、上門服務、以及網上辦事等活動,有效增強了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文明意識和效率意識,“臉難看、門難進、事難辦”的現象明顯得到減少,切實方便了廣大群眾。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篇13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市政府按照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著力打造法治化、XX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先后出臺《關于推進年全流程互聯XX20網“不見面審批”改革工作的通知》、《市優化審批服務XX條》、《市關于對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的實施方XX(XX-XX)案》等措施,同時按照《省優化營商環境行動綱要》40條工作要求穩步推進相關工作,不斷提升我市營商環境水平。
(一)簡化行政審批程序,進一步推動政府職能轉變。貫(xx)“xxe徹落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商事登記管理條例》,登記”平臺上線運行,取消名稱核準,精簡提交資料,優化注銷流程,進一步降低企業登記、注銷時間成本。以有限責任公司設立38登記為例,改革前設立登記需個工作日,份申請材料,改革275%后可當場領取營業執照,申請材料精簡到份,減幅達。今1-3529637. 2%,年月,全市新增各類市場主體戶,同比增長注2858135. 23%,銷戶,同比增長市場主體流動性明顯增強。深入61推進“多規合一”改革。梳理出建設項目常用事項項,中介20xx服務事項項,其他環節個,試行“五個一”審批模式(一張申請表、一張流程圖、一張受理單、一張審批表、一份辦事指14南)。實現辦件關聯和建設項目基礎信息在個相關部門共享,38面審批”標準化建設。全市個部門開展“不見面審批“事項1102梳理工作,梳理出項政務服務事項納入不見面審批,占比85%o開通"極簡微申報”服務,對“不見面審批”的實施進行了深層次優化,公共場所衛生許可等審批服務事項可以通過微信申xx1 xx3報辦理,進一步方便群眾辦事。自年月業務上線至年3160357月日,共辦理了件。
(二)優化政務服務水平,群眾辦事效率顯著提升。增強辦理事項“一窗受理”服務。通過信息化大數據平臺整合各相關部門資源,目前可開展食品經營許可新辦、戶外廣告審批、臨時占190用城市道路和城市道路設施審批等項業務的綜合受理。通過“線上綜合申報、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模式,企業和辦事群眾辦理相關事項不需逐個跑窗口。今年來37704已成功辦理件。增添辦稅便利,落實減稅降費,提升群眾10獲得感。通過為新開業納稅人提供集中辦理項涉稅事項的“套6 24124餐式”服務、推行大類種表證單書項業務“免填單”15服務、不斷豐富網上辦稅事項、增加自助辦稅設備、將原需個(10工作日辦結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最高開票限額萬以下)調整為即時辦結等措施,解決納稅人辦稅“來回跑、多頭跑、鬧心跑” 12366問題。采取宣傳、培訓、輔導、走訪、短信平臺發送信息等多項措施貫徹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不折不扣將國家稅改紅利落實到納稅人身上,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開展不動產交易、繳同共享,優化不動產登記流程,實行不動產交易、納稅、登記統一受理、統一辦結,將一般登記業務和一般抵押登記業務的辦理1532時間從原來的個工作日分別壓縮至個工作日和個工作日。推行延時服務制度,最大限度滿足辦事群眾需求。今年起市、區兩級政務服務機構通過調休的方式在周六、周日提供延時服務。延時服務期間提供咨詢、收件服務,審批用時以工作日計算,即410594辦件當場辦結。截止月日,各業務窗口為群眾辦理業務筆。
(三)加強金融服務,改善融資環境,推動我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貫徹落實“有扶有控,有保有壓”信貸政策,促進我xx63. 91市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調整。年我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GDP10. 7%,1284. 89億元,占全市的比重為全市貸款余額億119. 5元,其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貸款余額億元,17. 86%,1269同比增長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貸款余額萬元,2995%,369. 76同比增長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億元,同比下降10. 5%。提升小微企業貸款可獲性和服務便捷性。各銀行機構推
出“線上優貸通”、“小微快貸”、 “經營快貸”等金融產品,xx加快“銀稅互通”,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年,小218.3216.99%,微企業貸款余額億元,占各項貸款的同比增長13.74%xx(FT。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港)自由貿易賬戶賬戶)4FT體系建設。目前已有家銀行機構能夠辦理賬戶,為走出去、xx改革,擴大金融市場開放的一項重要舉措。設立了自貿區(港)30500發展基金。首期投入資金億元,將來預計形成不低于億元的基金投資規模,為推動我市十大產業落地,加快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和城市空間格局提供財力保障。
(四)堅持“優服務+強監管”,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率先在離島免稅業務試點實施“查檢合一”改革。推行購物提貨單及提貨流程無紙化,離島免稅購物旅客全程無需留存紙質單證,僅憑身份證即可實現“秒辦”提貨,壓縮旅客購物提貨環節時間80%以上。取消租賃游艇進境、保稅倉貨物出入庫、暫時進出貨物13核準等項內部核批;取消進口游艇申報前所有備案環節,實現進口游艇“直接申報”;深入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229將報關單、報驗單合并為一張報關單,原個申報項目合并精105xx簡為個,實現通關流程“去繁就減利用離島免稅海關監RFID管系統和倉庫監管系統,結合智能報警系統和人員駐點監管等手段,實現智能監管、精準監管,同時采取“通道監管+船邊監X管”相結合的便捷通關模式,利用海關通道和船上光機,進行xx12人員及物品監管,有效提高監管效率及通關速度。年月,xx 1.937.9口岸平均整體通關時間出口小時,進口小時,分xx71. 6%68%別較年壓縮和。
(五)強化司法職能,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以開展調處權利沖突,維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細化執行與破產程序銜接規定,制定《執行案件移送破產審查的規定(試行)》,在全省首設破產案件管理人援助資金,幫助無財產可執行的“僵尸企業”啟動破產程序退出市場。設立專業領域法庭,專司涉外民商事案172件以及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審理知識產權案件件,同比增長42. 1%,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主導作用,全方位呵護創新發展。嚴厲打擊破壞營商環境的刑事犯罪,保障良好的投資發XX41展環境。年審理非法集資等涉金融類案件件,涉案金額億5236余元,追究名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名涉案被害人情緒穩定,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及社會效果。選擇典型案例公開開庭,邀請侵權行業經營者旁聽,做到開庭一案帶動一片。同時通過廣場宣傳,報刊專版,專題培訓,廣電節目訪談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識,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良好氛圍,為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和諧社會、推進法治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六)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優化城市功能。近年來,我市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打造品質高端、功能完善的現代化新城。鳳凰機場擴20xx建工程基本完成,去年旅客吞吐量突破萬人次,我市成為20xx全國首個空港年吞吐量突破萬的非省會地級城市。建設南山“四個一”交通配套工程、亞龍灣第二通道(一期)工程、主城區主次干道升級改造等項目,公共交通在全省實現“九個率46. 0%,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增長明顯高于整體投資增速。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初步形成五個供水廠互聯互通的骨干管網系統,福海苑水質凈化廠擴建等工程建設完成,提高了城市供水安XX11.全可靠性。電網建設扎實推進。年,我市客戶平均停電時間57710. 123小時/戶,同比下降小時/戶;中心城區客戶平均停
2.9411.369電時間小時/戶,同比下降小時/戶。天然氣城市普100%4G及率達。城區小區和村委會及周邊區域高速光纖和信號100%XXxx覆蓋率達。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推進人大附中學校、xx外國語大學附中學校建設,支持市第六中學與西南大學、市xx實驗中學與中學合作辦學。不斷完善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市文化中心、體育中心等項目建設有序推進。醫療衛生事業持續xx健康發展。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全面啟用,北大口腔醫院分院開工建設,恒大婦產醫院、石藥德中醫療公園等高端醫療項目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進一步完善,全力將我市建設成為全省一流的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城市。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進行了很多的努力和嘗試,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離—總書4.1312記重要講話和中央號文件精神,關于“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商環境躋身全球前列”的發展目標還有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落實“放管服”改革實效與群眾期盼存在一定差距。部分行政審批事項,名義上進了政務服務中心,實際上還有“兩頭辦理”現象。有些部門遲遲不敢“放權”,尤其對專業性、業務性強的行政審批事項,擔心出現“接不住”或“接不好”現象,或者有些審批事項放開了,有效的監管手段卻跟不上,簡單的一放了之或以罰代管。有些事項辦理環節還存在辦事流程多、審批時間長、手續繁瑣、資料重復提供、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不強、遇事推諉、素質不佳等問題。
(二)便利化大數據整合共享工作還需深入開展。我市經過兩輪的政務服務便利化大數據整合工作,便利化大數據整合已經逐漸“破冰”,但離”全貫通、全標準、全歸集、全在線”的標準還有較大距離,人口信息、法人信息等關鍵基礎要素仍存在信息壁壘,已經整合的數據也存在要素不齊全、數據可用性不強、共享頻率不到位等問題。另外,我市使用省級系統的部門較多,協調省級平臺開放數據共享協調難度較大。
(三)企業經營成本高,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目前我市金融、擔保、信用、咨詢中介、投資信息等產業的服務體系不夠完善,尚未形成政府、銀行、基金、保險、擔保等機構緊密協作的機制,信貸產品種類少,企業融資渠道
企業用錢貸不著,融資成本居高難降。此外我市物價、房價、租金、人工等企業成本較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經營發展。
(四)專業人才缺乏,配套服務體系尚未完善。我市在法律、金融、財務、科技、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服務基礎薄弱,服務經濟發展所需的尤其是符合國際標準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稅務所、仲裁機構等力量不足。同時有些企業反映招工難、用工難、留人難,我市在人才招聘、城市就業培訓服務上措施不多,社會組織和行業協會對企業的支持幫扶力度不大。
(五)政商溝通渠道不夠順暢。有些部門在制定和執行涉及企業切身利益的政策時,缺乏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和反饋機制。如有些政策制定時未廣泛征求企業的意見建議;有些政策出臺的公開程度不夠,政策宣傳解讀不足,企業不了解詳情,影響了政策落地的實施效果。
三、意見建議
為進一步優化我市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港)建設,針對此次調研發現的問題,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提出以下意見建議。
(一)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一是增加簡政放權含金量,充分激發社會創業創新活力。貫徹落實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放開市場準入,擴大“證照分離”改革事項,推動重點產業領域開放,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優化審批流程,深化“多規合一”改革,推進“聯合圖審”、“極簡審批”,細化審批服務事項標準化規范,縮減項目審批辦理時間,提高審批服務效率。二是加大執法監督力度,促進市場競爭更加公平有序。全面落實“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監管制度,加強審批事項事中、事后管理。建立健全縱向聯通,橫向協調的監管體系,科學確定多部門聯合檢查事項,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最大程度減少對企業經營的干擾。強化對行政執法依法履職情況的監測、評價和考核,促使執法監管工作更加公平、科學、高效。三是提高辦事服務效率,提升群眾辦事滿意度和獲得感。堅持“最多跑一次”事項梳理,對辦事流程進行優化整合,最大限度方便辦事群眾。優化政務平臺建設,規范業務操作,推進全市政務服務“一窗辦理”、“一網通辦”,完善“不見面審批”事項,促進部門之間協同作戰,集成服務,推動企業和群眾辦事從找“部門”向找“政府”轉變,解決互相推諉、流程模糊等問題。四是加強和規范中介服務機構管理,推動中介機構健康發展。完善中介服務市場清退淘汰機制,將中介機構誠信狀況與登記機關監管、銀行授信、政府招投標等掛鉤,倒逼中介機構提高服務質量。
(二)加快信息的整合共享和應用,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一是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提升服務質效。通過整合服務資源,打破政務信息交換共享的壁壘,推動服務資源整合聯動,實現一體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政務服務,讓信息多跑腿,群眾少跑路,切實增進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二是升級信息平臺,增強技術支撐。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改進政務服務平臺功能,真正做到讓民眾通過登錄網上辦事大廳,可以輕松完成在線審批、網上辦證、業務查詢等辦事手續。三是優化公共服務,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加快構建政務服務“一張網”,推進各類服務事項預約、申報、證件聯用、信息聯通、服務聯動四是大力推動實體政務大廳、網上政務平臺、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服務熱線等綜合運用,促進線上線下一體運行,最大程度便民利民。
(三)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一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信用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是建立企業、個人公共信用信息數據庫,建立健全社會信用“紅、黑”名單制,實現部門、區域信用信息共享。三是建立公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按規定向社會公眾披露信用信息,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四是完善聯合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對誠信企業和個人在辦理行政審批、公共服務、招投標、貸款等過程中給予“綠色通道”、“容缺受理”、“減少檢查”等激勵措施,對失信企業和個人依法依規進行限制、禁止或懲戒,提高失信成本。五是加強誠信文化宣傳,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誠信主題專題教育,普及社會信用法律法規政策知識,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褒揚誠實守信先進典型,提升全民誠信文明素養。
(四)推動金融業多層次高效率發展,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是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市場產品體系,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做好對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信貸支持和金融支持,增強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二是建設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包括區域性股權市場、公(私)募基金、風險投資資金等,更好地支持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和產品。助推扶持更多融資渠道。三是清理規范中小企業融資時強制要求辦理的擔保、保險、評估、公證等事項,減少融資過程中的附加費用,降低融資成本。四是注重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加強各類賬戶之間的資金流動管理,建立金融機構定期報告和信息披露制度,開展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確保金融業安全、高效、穩定運行,同時加強金融詐騙防范宣傳與教育,提升全民金融詐騙防范意識與能力。
(五)堅持人才培養和引進“兩輪驅動”,突破智力支撐不足瓶頸。一是對現有人力資源,加強教育培訓,著重培養新技能,優化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做到人盡其用,充分發揮聰明才智,以適應當前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XX需要。同時圍繞的需求積極引進人才,特別是優先引進本地缺乏和急需的人才,優化人才結構,為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人才保障。二是選對人才,用好人才,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不拘一格選拔使用人才,注重“崗位” “實干”意識,不為
“虛名”“學歷”所累。三是加快干部隊伍的交流,分批次選派更多優秀青年骨干到先進地區掛職交流,開闊視野,拓展思維,學習先進經驗,借鑒優秀做法,提升創新意識。四是增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拓寬人才招聘渠道,著力解決企業招工難、用工難問題。五是營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發展人才的良好環境。加快“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物流、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網絡通信等城市配套設施建設,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質。同時探索更為靈活的人才激勵機制,如住房補貼、子女就學、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款返還等激勵政策,鼓勵吸引人才留在
XXo
(六)構建“親” “清”新型政商關系,全力支持企業發展。一是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建立市場“負面清單”制,政府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做到“不錯位、不越位、不缺位”,企業做到守法經營、依法納稅、提升核心競爭力,盡到應有的社會責任。二是建立誠信、法治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減稅降費利民惠民優惠政策,兌現各項承諾協議,營造公平、開放、透明、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建立法治的市場經濟,充分保障企業合法權益。三是主動作為、提高能力、靠前服務。主動深入企業調研了解情況,充分發揮各類協會、商會等組織機構的作用,真心實意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著力破解發展難題,為經濟發展提供保障。四是暢通政商聯系溝通機制。建立公共信息平臺,完善建議、投訴和反饋處理機制,及時回應企業訴求。五是強化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作風,整治為官不為。對企業做到無事不擾、有事不拖、有求不推、有難不避。對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服務企業“推拖繞”,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及不廉潔用權、搞權錢交易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堅持以“零容忍”的態度,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問責。六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對一些在分開來,為敢創新擔當者撐腰鼓勁,營造支持改革、鼓勵創新、寬容失誤的環境,保護好干部和企業家的創新積極性,提升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的精氣神,讓企業吃下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定心丸”。
(七)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工作,積極營造全社會參與的良好氛圍。一是引進第三方評價力量,對標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定期對我市營商環境情況進行評價,查找短板與不足,研究相應措施,提出改進建議,促使我市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二是加大對評價指標涉及部門的業務培訓和指導,準確掌握評價指標的內容及評價方式,同時及時向調查對象答疑解惑,保障各項數據的客觀性和準確性。三是重視對評價結果的運用。健全完善營商環境評價考核機制,將營商環境評價結果與各部門績效考核掛鉤,倒逼相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推動各項工作發展。四是增強做好營商環境試評價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營商環境評價納入各部門的重點工作,加大宣傳報道力度,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營商環境建設大格局,達到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優,確保我市營商環境水平持續不斷向好。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篇14
為助力優化全縣營商環境,助推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6月上旬起,縣人大常委會成立3個調研組,深入全縣相關部門、部分鄉鎮、工業園區、相關水電氣暖公司等,通過實地走訪、查閱資料、召開部門座談會、企業座談會和企業問卷調查,聽取部門、企業辦事人員和部分縣、鎮人大代表意見建議等方式,開展了為期1個多月的優化營商環境專題調研。調研組對各方面調研情況進行了認真梳理總結,形成此調研報告。
一、我縣優化營商環境發展現狀
近年來,按照省市縣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精神和“營商環境提升年”總體安排部署,我縣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主體責任,完善制度建設,實施專項整治,強化督查考核,積極營造快捷、高效、規范、透明的營商環境和政務服務體系,在今年四月通報的陜西省縣域營商環境監測評價綜合排序中,石泉縣以56.23綜合得分,位居138個縣、區(高新、自貿、經開區)52位;居全省107個縣(區)第46位、全市第4位,營商環境明顯好轉。主要特點:
(一)強化政策支撐,破解企業發展難題。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通知》、《招商引資優惠扶持暫行辦法》、《關于中小企業還貸周轉金管理暫行辦法》、《關于縣政企信息交流和發布制度的通知》、《關于推行企業金融顧問制度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及《石泉縣招商引資項目“一事一議”工作規則》等13個配套文件及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機制。一是通過搭建“石商貸”融資互助平臺,設立5000萬元產業發展專項基金、20xx萬元中小企業小額貸款周轉金,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二是每季度召開一次政企座談會、銀企對接會,落實好并聯審批、代辦服務、包抓幫扶、銀企對接、政企溝通等優化營商環境;三是“一事一議”做好招商引資優惠扶持政策的兌現,安排專項資金落實骨干企業培育、納稅大戶獎勵、企業人才引進、知名品牌創建等激勵措施,多途徑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不斷優化發展環境。
(二)提升行政效能,持續改善政務環境。一是縣政務服務中心36個入駐單位、服務各類事項759項,基本實現“應進全進”和審批事項網上受理。二是通過精簡審批事項,簡化辦事流程,優化窗口服務,“最多跑一次”事項達到473項,占所有審批服務事項總數的62.3%;推行互聯網+,網上及手機辦理和發放微信營業執照等電子證照、電子發票等,117項事項實現“零跑路”目標;三是按照“一窗”改革目標,實施金融服務專區、聯合辦稅區、自助服務等分廳改造標準化建設;四是加強全程代辦服務工作,按照企業代辦、項目代辦、民生代辦、鎮村代辦等進行分類,由各代辦責任單位牽頭推進,形成了全程代辦工作體系;五是完成“建設審批”和“企業登記”兩大類6項并聯審批流程及細則,建立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并聯審批工作流程、辦理事項壓縮至5個工作日,提升了企業和群眾辦事的滿意度。
(三)強化執紀監察,改善法治環境。出臺《石泉縣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效能監察的實施辦法》、《石泉縣營商環境滿意度調查及現場評議考核暫行辦法》,在縣紀委設立縣營商環境投訴舉報中心,將營商環境納入巡察、專項檢查、明察暗訪、季度督查的重要內容,一是按照“有信必核、有訪必復”原則,凡涉及到營商環境的信訪舉報,從重從快嚴肅查處。二是圍繞縣委營商工作“九項機制”、資源交易中心運行及并聯審批制度落實等8類情況和干部作風問題綜合開展專項檢查,倒逼任務落實、責任落地。三是對49個承擔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職責的單位進行滿意度測評,查找問題、征詢意見,充分發揮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作用。
二、我縣優化營商環境存在的問題
我縣的營商環境與社會各方面特別是企業的期盼還有一定差距。
1.相關機制不健全。縣上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成立了石泉縣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及綜合辦公室和“八辦四組”,但在安排部署、細化分工,明確職責,系統推進“十大行動方案”的有序實施方面還有差距。相關部門的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制定不及時,各部門具體職責還未落實,工作推進不夠系統深入。比如在縣域營商環境監測評價過程中,部分部門在思想上不夠重視,認為營商環境與自身關系不大,支持配合力度不夠,給此項工作帶來難度。
2.政務服務意識不強,行政審批效能有待提高。一是重審批、輕監管,重處罰、輕服務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特別在環保、消防、衛生、安全等環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粗暴執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措施辦法還需要進一步創新。二是部分單位對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重大作用的認識還不到位,思想不解放、政策不靈活、服務不主動,“門好進、臉好看、但事難辦”的現象還時有發生。三是并聯審批還不盡完善,相關運行機制不夠健全,加之部分單位行政審批放權不到位,政務中心部分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不強,對審批事項把握不準,人進事不進,事進權不進,“最多跑一次”還不能完全實現。
3、惠企政策宣傳不到位,落實有難度。我縣惠企政策的公開形式單一,市場主體知曉率不高,尤其在執行層面還存在不及時、不到位等突出問題,極大地抑制了政策的有效發揮。不少企業反映,各級在落實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上,多是照搬上級政策文件,有針對性的措施較少,很多時候看到政策,無法享受;看到空間,無法進入;看到機會,無法把握。
4.金融服務體系作用發揮不夠,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依然突出。一是縣委、政府雖然也建立了企業轉貸應急機制,但20xx萬元周轉金量小,利用率低,無法滿足中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二是企業融資渠道窄,融資成本高;三是涉農企業無法將農業資源進行評估、融資貸款。
5.企業生存難、發展難,市場主體活力不足。一是有的企業反應稅費負擔重,招工難、用工難、留人難,實體經濟難以為繼。截止20xx年6月底,全縣新發展企業193戶,雖然同比增長19%,但僅完成市上下達全年任務數472戶的40.89%。二是壟斷行業收費高。企業反映如電、氣、訊壟斷行業收費高,尤其是企業用電初裝費過高,峰谷分時電價難以執行,給企業帶來過高的運營成本。三是中介服務管理不規范。在部門審批辦證的前置資料中,很多涉及中介服務環節,因管理不規范,普遍存在收費高、收費亂的現象。四是征地環節阻力較大。由于目前征地拆遷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宣傳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在征地過程中存在一部分群眾漫天要價的現象,尤其在鄉鎮較為常見,給企業落地帶來阻力。
6.少數部門本位思想嚴重。部門之間職責沒有完全厘清,銜接不夠順暢,影響辦事效率。按照石編發[20xx]5號文件,將不動產管理職責和登記職責分離,申請人委托第三方測繪機構辦理的房產測繪,由于兩個局使用的系統不一致,房管局能用,又不能滿足不動產登記要求的房產平面圖和界址坐標,申請人只能另外委托第三方專業測量機構重新測量,增加了申請人的負擔,影響辦證效率。
三、進一步優化我縣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
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為切入點,破“五難”:推進商事登記改革、解決企業出生難;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解決企業交易難;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解決企業征信難;加強行政執法監管體系建設、解決行政執法監管難;出臺配套優惠政策,解決企業發展難等問題,著力打造“支持政策最優、保障措施最強、行政審批最快、辦事效率最高”的一流營商環境,不斷推動全縣營商環境全面提升。
1.明確兩個清單。一是縣上應盡快出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的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排出時間表,劃出路線圖,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制定優化方便企業辦理審批手續各項具體措施,最大限度簡化審批流程;二是系統把握中、省、市關于簡政放權和營商環境建設的政策法規,使我縣出臺的政策與制度形成體系,避免“碎片化”,通過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搭建好優化營商環境的制度框架;三是重點開展項目落地、招商引資、營商環境三大攻堅行動,建立完善“一個招商引資項目、一名縣級領導包抓、一個招商引資單位負責、專人代辦手續”的招商引資項目一抓到底工作機制,通過幫扶使各級干部成為構筑親清政商關系的實踐者、黨委政府重商親商的貼心者、企業發展方針政策的傳播者和幫助企業解決疑難問題的協調者。
2.強化政府服務力。以營商環境提升年為契機,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和擔當意識,當好“店小二”,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提升軟環境;對服務窗口辦理事項充分授權,全面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群眾少跑路,提升政務中心窗口服務效率;積極創設高效便捷的行政審批程序,加快實現我縣營商環境中各個環節“最多跑一次”的辦理模式;強化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尤其是對于承擔行政審批的工作人員要加強業務指導,選派硬人。
3.轉變政府職能。始終將“放管服”改革作為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治理能力的重點任務,簡政放權不停步、強化監管不松勁、優化服務不打折。一是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將資源配置交給市場,對能夠通過市場機制解決的.事項,采取招標、拍賣等市場方式運行,凡屬事務性管理服務,原則上都要引入競爭機制向社會購買。二是強化監管,規范市場。完善常態化的監管機制,尤其是針對企業各項收費的價格監管,使壟斷行業各類費用回到合理區間,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整治各種涉企亂收費、亂罰款,強化舉報、查處和問責,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認真解決多頭執法、重復執法、選擇性執法、粗暴執法等不規范執法行為,不斷提升監管的公平性、規范性和有效性;同時,也要加大對市場主體的監管力度,真正做到“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三是加強企業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周轉金的投入額度和監管力度,有效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下大力氣幫助企業降低物流、用電、用工等成本,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組建一支由縣級領導掛帥、為企業服務的專家團隊,專門針對招商引資重大落戶項目、市縣重點項目在企業開辦、政策支持、安全保障、創新發展等方面提供一對一服務,協調解決具體問題。對制定出臺的招商引資各類優惠政策要積極兌現,確保企業招得來、留得住、見成效。
4.加大惠企政策宣傳力度。一是各鎮、各部門要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加大惠企政策的宣傳,營造我縣良好的營商環境。要切實解決好政府與企業信息不對稱問題,凡可以公開的政策文件原則上要于印發當日在網站上發布,特別是國家法律法規對特種行業和特殊物品的管理發生變化時,部門要結合實際,主動上門到相關的企業進行宣傳,讓企業知法守法,避免蒙受損失。二是強化宣傳引導。針對鄉鎮征地難的問題,各鎮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配合,共同出面協調解決,同時加強新民風建設,杜絕征地過程中群眾胡攪蠻纏、漫天要價的現象發生。三是要貫徹落實好《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對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進行多角度的宣傳和解讀,努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5.推進中介機構健康發展。積極引導政府投資項目以競價方式選擇中介機構,保障企業投資項目自主選擇中介機構,促進中介服務市場公平競爭、良性健康發展。推進政社分開,真正從源頭切斷中介收費和行政職權的利益關聯,打破“中介性質、行政保護、行業壟斷”的部門利益化格局。完善中介市場清退淘汰機制,將中介誠信狀況與登記機關監管、銀行授信、政府招投標等掛鉤,倒逼中介機構提高服務質量。
6.強化效能監督,狠抓政策落地落實。一是把優化營商環境納入行政效能監察工作重點,緊緊圍繞責任落實、任務分解、組織推動、工作實效等內容,認真開展各項涉企政策督導落實,狠抓“治散強紀、治懶強勁、治庸強能、治混強效”專項治理,確保窗口單位、基層部門、關鍵崗位、重點人員執行“不打折”、落實“不走樣”,切實解決“末梢梗阻”問題。二是堅持“正推”和“倒逼”相結合,激勵和約束相結合,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納入對各單位年度綜合目標考核,以結果導向,嚴格考核獎懲。三是強化政府履約承諾兌現,加強誠信社會建設,對在招商引資中的違約失信行為進行集中清理、集中督辦、集中規范,依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持續優化全縣營商環境,推動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 篇15
一、我市深化政府監管體制改革、優化營商投資環境工作開展情況
去年以來,xx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與省委、省政府要求“對表”、與發達地區對標,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積極為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一)深化政府監管體制改革方面
1、持續推進簡政放權。近年來,我市承接落實省政府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51項,對應取消行政審批事項199項、中介服務事項37項和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21項。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單已經完成編制和公布,涉及16個部門,保留實施市級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42項,明確申請人可按要求自行編制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20項。在大幅清權減權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加強依法確權,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先后公布和出臺了“一清單”、“兩張圖”、“兩辦法”(即:xx市政府部門權力與責任清單,行政職權運行流程圖和廉政風險防控圖,權責清單動態管理辦法和行政職權運行監督管理辦法)。市級共保留行政職權事項3081項,精簡率70%;編制職權運行流程圖775張,編制廉政風險防控圖775張。今年,再次擬調整行政職能事項160項,其中增加40項,取消58項,下放11項,調整51項,目前法制部門合法性審查已經結束,下一步將遞交市政府常務會研究。
2、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為了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全力推進了商事登記
制度的改革。積極推進登記注冊便利化,全面實行“先照后證”登記制度和“雙告知”工作,實行新設立企業名稱核準全程電子化和網上注冊工作。在原“三證合一”的基礎上,又將社保證、統計證與營業執照合一,形成工商、質監、稅務、社保、統計“五證合一、一照一碼”。通過商事制度改革,截止xx年底,全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15081戶,其中企業29968戶、實有農民專業合作社5751戶、個體工商戶79362戶。在現有市場主體中,xx年3月1日商事制度改革啟動后新增的市場主體量有5萬余戶,而改革前市場主體總量約為6萬戶,增量幾乎趕上改革前的市場主體總量,政策措施的實施帶來的成效明顯。
3、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去年我市出臺了《關于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原則、內容和措施,各級各部門也相應出臺了本級本部門的事中事后監管辦法。目前,政府部門工作重心從規范市場主體活動資格向規范市場主體行為轉變、從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一是推行日常監管。對省政府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通知》進行了細化分解,目前正在編制我市的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市場主體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的“一單兩庫”。同時,推廣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的“雙隨機”抽查機制,通過搖號等方式,從市場主體名錄庫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從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中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二是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出臺了《xx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xx-20xx年)》、《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實施意見》和《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對全市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的項目進行了信用信息“雙公示”。建立了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使社會公眾和政府各個部門、行業組織都可以方便、及時、全面地了解企業信息,有效擴大了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監督。三是加大社會監督力度。拓寬監督渠道和方式,通過舉報受理平臺、互聯網、舉報電話、投訴信箱等,實現公眾參與社會監督。加大了信息公開的力度,通過政務信息公開和社會信息資源共享開放,提高了行政職權運行的透明度。四是強化市場監管。重點查處壟斷和不正當競爭、商標侵權假冒、傳銷、廣告違法等9個領域的違法行為。五是加快推進行政許可標準化建設。去年12月6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省政府部門行政許可標準化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對規范行政許可事項管理、流程管理、服務、受理場所建設與管理、監督檢查評價等五個方面進行了標準化的規
范,目前我們正在按照省里的標準進行對號落實。我們將通過行政許可的標準化建設,進一步規范行政許可行為。
(二)優化營商投資環境方面
1、提振企業家信心。為認真實施“轉型突破工程”和“增長培育工程”,支持工業企業做大做強我們制定印發了《xx年度“1533”工業行動轉型升級攻堅年行動方案》,從投資額、投資強度、科技含量、上市掛牌等方面進行扶持獎勵。今年的2月15日我們召開了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動員大會,專門對xx年度“1533”工業行動中的32家優秀企業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共兌現獎勵4513萬元。同時,以“小升規”企業培育和創業基地建設為抓手,努力增加企業數量、擴大企業規模、創造就業機會,去年共培育“小升規”企業19家,凈增數(12個)在全省居第一;
認定省級創業基地5家,市級創業基地5家,新創辦企業5664家,新增就業崗位9277個。
2、推動區域合作發展。制定出臺了《關于“東向融入”京津冀和環渤海經濟圈的實施意見》和《關于支持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這兩個文件的出臺,為推動xx參與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圈和中原經濟區交流合作,積極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打下了良好基礎。
3、簡化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的條件和手續。進一步充分釋放我市更多的場地資源,降低創業成本,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我們在全省率先草擬了《xx市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管理辦法》。通過該辦法的實施,對企業的住所(經營場所)進行了規范、簡化,尤其“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的措施,豐富了我市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的形式,有效激發了大眾創業的熱情,使我市閑置場地資源得以充分利用。
4、實行企業名稱核準電子化和企業設立登記電子化。xx年5月1日,我們實行企業名稱核準全程電子化,xx年6月17日起,實行企業設立登記電子化。通過這兩項舉措,申請人足不出戶即可通過互聯網進行企業名稱核準和設立申請,免去了申請人因補充、修改材料而造成的不停往返,大大縮短了辦理時間,降低了辦事成本。
5、做好平臺建設。一是啟動“企業通”平臺。xx年3月,我們與工商銀行xx分行正式簽訂“企業通”平臺合作協議;
6月,又同建行、招行簽訂了代理企業注冊協議,進一步擴大銀行代理企業注冊的范圍。通過將工商注冊登記的咨詢、服務前移到銀行網點,使企業注冊登記渠道從政府部門向銀行網點延伸,從紙質審核向電子審核、互聯網渠道延伸,實現公司設立登記的“一站式”高效服務,極大方便了創業者。二是搭建“雙創”平臺。我市積極貫徹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決策部署,制定出臺了《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成功培育了米粒兒眾創空間等4家省級眾創空間,并首次組織了8家企業申報國家和省級“星創天地”,其中xx天創夢工廠獲科技部公示備案。三是建立公共服務網絡平臺。我市通過兩年努力,建成了上下通達、左右溝通、覆蓋全市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網絡,并在全省地級市中率先上線運行。該網絡涵蓋1個市級綜合服務平臺、3個專業應用平臺(金融、人才、互聯網)、2個產業服務平臺(澤州裝備制造、高平食品加工)和130余家小微企業服務站,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找得見、用得起、有保證”的公共服務。四是搭建銀企對接平臺。定期舉行“政企對接、銀企對接”座談會,圍繞鼓勵民間投資政策措施的制定、擴大民間投資及資金投向等方面征求民間企業加大意見,充分調動民營企業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國有銀行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
6、加強園區和開發區建設。一是完成海關國檢機構、蘭花保稅物流園區建設。目前,海關國檢機構和蘭花保稅物流園區,已分別于xx年10月和xx年3月通過國家驗收,并投入使用。二是推動開發區建設。近3年來,我們通過理順發開發區工作機制、積極推動園區升級,不斷推動開發區創新發展。全市現有國家級開發區1個(規劃總面積9.88平方公里,全區現有各類工商企業1313戶。xx年,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11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85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區工業增加值比重為91%)和各類園區15個,xx經濟技術開發區連續三年在全省考核測評中都名列前茅,發展態勢良好。
7、做好招商引資項目用地保障工作。一是預列招商引資項目的年度供應需求。每年度初,我們根據簽約項目情況,認真制定“年度土地供應計劃”,為招商引資項目儲備用地規劃,以及項目落地、開工和建設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推進招商引資項目的'年度督查工作。針對項目存在的發展問題、難點,尤其是土地瓶頸進行重點調研,我們每年重點開展兩次招商引資調研督查,并向相關職能部門反饋。尤其是xx年度,我們開展了由市政府督查室牽頭的三方(市招商局、市重點辦、市統計局)聯合督查,截至目前進行了三次專題督查,對招商引資項目在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土地問題情況進行上報,一些老大難問題得到了集中解決。
二、存在的問題
1、政策有效性有待加強。雖然我市在簡政放權、轉型升級、招商引資、商事制度改革、引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方面出臺了不少政策措施,但是在國家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收緊的背景下,我市也存在相關政策引導不足、力度不大、針對性不強的問題,例如傳統產業占用過多的生產要素,擠占新產業新項目成長空間;
人才匱乏,人才技術等先進要素不斷流失;
改革創新缺少試驗田和著力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客商的經濟發展信心和發展潛力,特別是重點產業園區、特色產業、重點項目等的優惠政策有待加強。
2、工作銜接暢通性不強。一是上下級機構銜接不暢。近兩年,上級加大了簡政放權力度,從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企業辦理相關審批手續。xx年,省政府下達《關于繼續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職權事項的決定》(晉政發【xx】55號)文件,將所有項目備案權限下放到市級部門。但我們在承接上級下放權力過程中存在接受上級最新產業政策滯后,機構人員與職責倒掛,人員編制少,屬地監管任務繁重,承接工作壓力大等問題。例如,我市縣級工商局和質監局已經合并為一家,沁水縣工商、質監、食藥監三家合并為一家,市縣兩級工商機關的業務工作銜接不暢;
金融機構也不健全,從各縣(市、區)情況看,只有高平市單獨設立了金融辦,城區、澤州縣掛靠在中小企業局,陽城縣、沁水縣、陵川縣掛靠在經信局,開發區掛靠在發改局。除陽城縣外,其余縣(區)從事金融工作的科室和人員均為兼職。二是部門之間銜接不暢。例如,前置審批改為后置審批后,證照銜接面臨困難。目前,還有前置審批34項,后置審批201項,部分企業取得營業執照以后,很難取得相關許可證,陷入“有照無證”“無證經營”的境地。
3、法律支持有待補足。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要求與現行的法律、法規、規章在一定程度上不相匹配。例如,地方金融辦的監管職能定位與作用發揮不匹配,缺少法律支撐。在政策層面對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提出了任務要求,但沒有上升到法律層面,地方金融辦在行政執法方面缺少法定依據;
申請人取得營業執照時,究竟取得了許可沒有或者應當在什么期限內取得許可,以及對于長期未取得許可的營業執照應當如何處理,沒有明確規定。
4、土地資源未能有效利用。土地從長遠來看,是重要的稀缺資源,而良好的土地儲備和預先規劃也是一個地區產業發展、項目用地的重要前提。從我市土地使用實際看,存在著縣區間儲備和需求不平衡的現象。城區、開發區區位優勢明顯,但土地儲備不足,尤其是大塊待開發土地少,很多項目不能落地;
而其他縣區則存在著土地用量使用不完的情況。
5、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近年來宏觀形勢不佳、下行壓力加大,造成企業經營狀況惡化,融資難問題也更加凸顯。企業融不上資,首先是由于企業自身問題,如管理不規范、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透明等,難于搭建良好的銀企互信關系。此外,外部環境不寬松也是重要原因,具體表現在三方面:一是信貸環境差。近年來,由于金融風險加大,銀行開始收緊銀根,出現了限貸、惜貸、壓貸、抽貸現象,同時銀行審貸權限上劃、周期延長,導致中小微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難于得到銀行貸款。二是貨款回籠難。大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拖欠小企業貨款較為普遍,這一問題在涉煤企業包括煤機配件企業表現尤為突出。三是企業擔保難,能享受信譽擔保的企業鳳毛麟角;
企業間互保因為自顧不暇而流于形式;
抵押物擔保資源日漸減少,民間擔保公司因為利潤薄、風險大逐漸萎縮;
政策性擔保機構出于防范金融風險的考慮擔保也十分慎重,這些情況導致企業很難找到合適的擔保對象。
三、工作建議
1、加強政策引導。在國務院清理、糾偏招商優惠政策的當下,充分理解、運用好宏觀政策,制定符合我市實際的重點產業園區、特色產業、重點項目的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獎勵力度,從政策層面給予市場、企業信心,引導企業投資實體經濟。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革,目前全省國有企業改革正在有序推進,這對國企是個挑戰,對民營企業卻是個機遇。建議通過省政協的呼吁,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國有企業通過增資擴股、股權轉讓、新項目合作等方式,吸引有條件的非國有資本參與國企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激發活力,共同發展。
2、加強基層機構和人員建設。為高效承接上級下放權限,建議省、市政府在下放權限之前,完善機構設置和編制,加強人員力量,統籌兼顧,并有計劃、有要求、有布置地組織培訓學習,通過匯編政策文件、開展專題培訓、組織研討交流、建立網絡溝通渠道等多種形式,加強對相關部門及人員的業務指導與培訓。
3、創造良好金融生態。一是完善市場金融法律體系。加快政府監管、投融資、土地利用等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立改廢釋步伐,使相關條款能盡快與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成果相匹配,為監管體制改革,優化營商投資環境提供堅強的法律保障。二是加大政銀企合作力度,優化環境緩解融資難。建議省、市出臺一系列幫助企業貸款融資相關辦法,進一步加大對股改上市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規范化改制,進而直接進入資本市場融資。同時建議省政協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呼吁駐省金融機構改善信貸環境,給予中小企業、民營經濟更多支持:一方面在信貸審批上,給予下級支行一定權力,以簡化程序,縮短審批時間;
另一方面,適當放寬和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對滿足金融機構風險評估的續貸業務,直接進行滾動融資,提高貸款審批和發放效率。三是加快擔保體系建設。建議省政協可以呼吁和協調省里列出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擔保機構特別是政策性擔保機構的發展,提升擔保能力,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四是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金融業要持續健康發展,重點是創優金融發展生態環境,其中信用體系建設是關鍵。目前由發改委牽頭實施的信用體系建設已經出臺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沒有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合力。建議社會信用體系進行頂層設計,自上而下形成合力,同時加快進度,加強部門聯動,共同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為營造良好的營商投資環境奠定基礎。
4、推進土地資源優化配置。一是建議省、市國土部門在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落實年度用地指標時,要加強上下溝通,統籌考慮經濟發展的用地需求,合理確定用地計劃,解決縣區用地不平衡等問題。二是引導民營企業依法合規用地。依法妥善解決民營企業已占用土地、但未辦理用地手續等遺留問題。三是鼓勵節約集約用地。如對建設3層以上標準化生產線的廠房,在保證設施專用的前提下,給予一定補助。
5、完善助推中小企業發展的服務體系。一是搭建中小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
臺,大力發展適合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金融機構,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二是創建更多中小微企業創業基地,通過提供生產、經營場地,辦公、生活等共享設施,商務、后勤等方面的綜合服務,為本土企業發展提供良好創業環境和條件。三是建立專門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人才引進、經營管理和生產咨詢等服務,為中小企業引進和留住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四是組織中小企業家參與高層次商務培訓考察,加強中小企業自身和企業家隊伍建設。
6、夯實園區基礎,強化招商引資。一是要夯實園區基礎建設,突出園區招商主陣地作用,走“園區招商”之路。應根據發展實際,給予園區相應鼓勵政策。同時,有重點、有創意地運作園區的招商活動,發揮園區政策服務、綜合功能和產業發展方面的集成優勢,積極吸引客商參與園區開發。二是明確發展定位,推進產業鏈條補足、補強式招商。針對部分園區定位不清的癥結,要根據各縣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優勢,開展科學調研和規劃,對園區投資強度、產業類型、企業規模做針對性引進,切實遵循園區發展規律,實現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運作。三是加大開發區建設力度。注重調整產業結構,要由資源依賴向創新驅動轉變;
由“小散低”的產業類型向規模、集中、中高端轉變;
由同質化的產業布局向差異化發展;
由招商引資向選商引智轉變;
由重視硬環境向軟硬環境并重轉變;
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04-02
優化營商環境調研報告04-02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8篇)04-02
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12篇06-05
營商環境調研報告(通用17篇)05-24
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6篇02-18
優化營商環境調研報告6篇04-02
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通用11篇)06-08
有關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范文(精選6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