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

時間:2023-04-11 15:57:14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

  在現實生活中,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村基層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1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對共青團工作特別是農村基層團組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共青團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探索新走向、構筑新格局,保持農村團工作的發展勢頭,是我們必須探究和解決的問題。帶著這個問題,近期我們通過分片召開座談會、走訪等形式,對當前我鎮農村基層團組織的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現狀及存在問題

  我鎮現有35歲以下的青年3750人,其中團員280人。共有1個團總支,19個基層團支部。鄉鎮團委干部平均年齡31歲,全部為大中專以上學歷;全鎮20個行政村團支部,配備團干部64名,配備率100%,村團支部書記平均年齡28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3名,占65%,村級團支部書記兼職率100%。

  近年來,在鎮黨委、鎮政府和上級團委的正確領導下,我鎮各級團組織能順應新形勢,以服務農村青年增收成才為中心,不斷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面對社會轉型帶來的青年群體的變化,基層團組織建設仍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

  1、農村基層團組織活動開展難。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大部分農村青年、團員紛紛流向企業、自謀職業或外出經商打工,一方面使團組織開展工作聯系不便,另一方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兼職觀念取向的變化,很多團員的意識逐漸淡薄,認為還是掙錢比較重要,忽視了自己的身份,疏遠了團的組織,脫離了團組織的管理。

  2、服務農村青年實際需求不夠。在服務青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于農村團組織來講,在滿足青年的文化娛樂需求,滿足當代青年在知識、技術、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上,還存在差距,這當然與當地青年的就業特點也有直接的關系。在“五四”期間,部分團組織雖能組織一些簡單的文體活動,但內容單一,加上青年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出現了青年需要的,團組織做不了,團組織要求的,團員不愿做的問題。

  3、團干部的政治和經濟待遇難以落實。一是部分黨組織對團支部書記的關心培養不夠,政治上關心少、工作上指導少、方法教得少。目前,村團支部書記應享受的政治地位基本上是因人而異,因村而異,直接影響團的工作地位;二是由于絕大部分團支部書記是兼職,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團的工作和青年工作;三是在部分村,團支部書記轉崗很困難,部分團干部兼職過多,團支部書記從事團工作都是義務性質的,無相應的報酬和補貼。

  4、農村團干部隊伍素質亟需提升。一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我鎮團支部書記的普遍為高中和初中文化,中專、大專的僅僅幾個。二是年齡偏大,在村級團支部書記中30歲以上的有8名,占總數的40%。

  5、團員教育管理工作困難大。調查發現,農村團員流失嚴重,發展團員困難等問題突出。我鎮280名農村團員中90%以上名團員在企業或鎮外工作。同時,由于團的組織生活不正常,再加上當代青年價值取向的變化,許多青年實際上又多在學校發展,使村級團的發展后勁不足,農村團員數量逐年減少。

  二、原因分析

  分析以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基層黨組織對團工作的重視不夠。共青團組織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但隨著經濟和形勢的發展,部分基層黨組織追求經濟效益,對團的工作重視程度不夠,精力投入不足,關心程度不夠,本著“能維持、不指望、無任務”的態度來對待基層團的工作。在評價團干部工作時,只重視黨政統一部署,忽視團的'自身工作。從各地基層團干部兼職的情況也可以看出,基層黨組織普遍認為團的工作是一種附帶“產業”。個別村主要領導把村團支部書記當作可有可無的角色,很不重視,對團工作的開展也帶來了難度。這種現象,會導致整個村級干部隊伍的老化和后繼無人。

  二是農村基層團組織發揮作用不夠。在當前農村基層團組織中,還沒有比較成型的符合農村發展要求、適應廣大農村團員青年需要、緊密結合農村基層黨政中心工作的團的工作體系。面對新形勢的發展要求,一些基層團組織不能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工作方式陳舊、工作手段落后,面對變化了的新情況、新問題缺乏新的措施,影響團組織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用的發揮。

  三是部分團干部工作熱情不高。由于大部分團干部是兼職,所以主要精力集中在鄉鎮黨政布置的中心工作上,沒有足夠精力來思考和開展團的工作,有的團干部對團工作缺乏熱情,責任感不強,被動應付,甚至不予理睬。還有部分團干部認為新形勢下團的工作開展難度很大,存在一種畏難情緒,不能充分認識到“有為才有位”。另外部分團干部的政治和經濟待遇難以落實,也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

  四是多數團員青年組織觀念淡薄。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團員青年自我價值實現方式的多元化,帶來了團員意識的淡薄,出現了“團員不愛團,青年不想團,團干不管團”的現象。

  三、加強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的對策及措施

  1、以“黨建帶團建”為抓手,創新基層團的工作環境。“黨建帶團建”一直是我們抓好基層團組織建設的一個成功經驗。新形勢下,基層團組織應緊密結合黨政中心工作部署,主動向同級黨組織匯報工作,使黨組織了解團組織,及時給團組織指路子、壓擔子,促使黨組織將團建納入議事日程,從人員、組織、經費等方面給予保障。同時將團干部的選拔

  、培訓、使用以及待遇等問題納入黨的基層建設的總體規劃,使黨建和團建緊密結合。基層團組織要號召和帶領農村團員青年圍繞本級黨組織的工作中心,努力成為突擊隊,充分發揮助手和后備軍作用,以作為求地位,以此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

  2、以適應發展為目標,創新組織設置模式。創新團的基層組織設置模式,使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青年群體結構和社會分布變化相適應,努力做到“哪里有團員青年,哪里就有團組織,哪里就有團的工作”。第一,強鎮強團,重點突破。主動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以社區、行政村、企業、學校齊頭并進的工作思路,探索組織設置科學化,工作載體職能化,陣地建設多樣化,實現對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模式的創新。第二,互聯共建、優勢互補。就是按照區域相聯原則,把人數少、活動難開展的團組織與相鄰人數多、活動開展正常的團組織聯合,共同開展團組織活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增強團工作的活力。實現村村聯建、村校聯建、村企聯建,加大農村非公經濟組織建團力度,進一步增強團組織的覆蓋面,從而促進農村基層團組織的整體建設。

  3、以服務青年需求為中心,創新基層團組織的工作活動內容和方式。要改變傳統的工作方式,加強與各類協會的合作,把工作做到具體的人和事上,真正贏得青年信賴。根據農村生產實際、青年發展需求,在活動時間、活動方式、活動內容上靈活考慮,依靠活動內在的吸引力來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避免為活動而活動。從調研情況看,農村青年的第一愿望是創業致富,為此,要重點做好青年創業致富工程的服務工作,加大青年科技培訓力度,為他們盡可能地提供政策和市場信息,從而為農村青年的增收成才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

  4、以吸納優秀青年為重點,創新團的隊伍建設。

  一是優化團干部選拔機制。在農村大力開展以選配“帶頭創業致富能力強、帶領青年創業致富能力強”的“雙強型”團干部,對年齡偏大、工作力度不大的團支部,積極采取“競爭上崗”的方式產生新的團支部書記和團干部,同時,大力推進鄉鎮團組織按期換屆。建立健全以工作實績為重點、以團員青年認可度為重要尺度的考核評價體系。同時聯合組織部門加大對基層團干部的協管力度,制定詳細的協管制度,從而充分調動基層團干部從事團工作的積極性。

  二是強化團干部的培訓。要大力加強基層團干部的業務培訓,每年至少要對村團委書記進行一次崗位培訓,不斷提高其業務工作能力。在搞好團的業務知識培訓的同時,還應適當增加理論知識、科學知識、市場經濟知識等方面的內容,使基層團干部成為復合型人才,從而不斷提高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是創新團員隊伍的管理。根據青年流動日益加劇、工作生活變動日趨頻繁的特點,積極探索團員青年管理方式。按照證檔分離、交叉覆蓋、動態管理的原則,加強流入地和流出地的銜接,按照“流入地管理和流出地管理相結合,以流入地管理為主,流出地管理為輔”的原則,重點解決好流動團員的管理問題。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團員的教育管理,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來改進教育工作,采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強化團員意識教育,充分發揮團員青年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模范作用。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2

  按照鄉黨的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的安排,我與XX年4月7日至11日到鄉中八里村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大調研大走訪”,就中八里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下一步打算進行了調研走訪,現總結調研報告如下:

  一、村基本情況

  東八里村位于大馬村鄉東北部。全村共有311戶,1267口人,6個村民小組,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積1362畝,XX年人均收入4649元,在全鄉是中等收入村莊。

  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

  1、黨員基本情況:村設有1個農村黨支部,村兩室三間90平米,占地0.6畝,建于1983年9月,歷經多次整修,現有圍墻和大門,但辦公條件相當簡陋。農村黨員有46名,其中婦女4名,占9%;55歲以上的30名,占65%;文盲、半文盲黨員39名,占37%;高中及以上的9人占20%;困難黨員8人,占17%;致富無門的3人,占6%;致富帶頭人8人,占17%。

  2、農村黨支部班子情況:村黨支部委員總數為3人,村委委員數3人,都是55歲以上。

  3、農村黨支部作用的發揮情況:兩委班子成員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帶頭作用,能積極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

  三、存在問題

  1、村級班子整體素質不高。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農村兩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體的工作,忽視了對政治理論的學習。三是民主、法律意識淡薄。個別村干部工作方式簡單,領導方法陳舊,導致工作中有些干群關系緊張,矛盾增多。

  2、農村干部隊伍后繼乏人。一是班子年齡結構老化。目前班子老化現象還比較嚴重,村黨支部書記已經57多歲,村主任65歲,村委會計現已64歲,兩委干部都在55歲以上。二是村級后備干部缺乏。村里有頭腦、有能力的年輕人都把眼光放在經濟發展上,真正愿意服務農村、扎根農村的人越來越少。三是農村干部待遇低。農村工作環境艱苦,任務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難落實,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職工作,人心思動現象較普遍,甚至干脆“撂擔子”,直接外出做生意。

  3、村兩委班子關系不協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開展工作,無法發揮出村級班子應有的工作合力。

  四、農村經濟社會情況

  村主要是以農業為主導產業,優質糧食的種植面積可觀,而且銷路也很好,農民的'收入來源也主要靠農業,養殖業發展不夠。近年來外出務工人員迅速增加,勞務收入也成為農民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

  醫療衛生方面,村1267口人,新農村合作醫療參加1242人,參與率是98%.明年計劃全部參與。新農保應參保人數853人,實際參保819人,參保率96%。

  五、熱難點問題

  1.農民對當前經濟形式持樂觀看法,在主導產業方面,對于優質蔬菜種植和養殖業的發展,希望政府幫助提供信息,找市場,減少農產品無銷路的后顧之憂,為今后農業生產提供更為廣闊的天地。在資金上,希望金融部門幫助農民解決小額貸款,緩解農民因生產資金不足制約生產發展的矛盾。

  2.科技作用得到廣大農民認知,加強農村科教文化事業建設是農民所盼,據調查,農民對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所產生的巨大作用有共同的認識。相信科學,渴望技術反映了廣大農民的共同心聲。但農民感到獲取科技知識的渠道少,學而所用和用而所學之間還存在差距和矛盾。看電視是農民獲取科技知識的主要渠道,農業頻道是農民最喜愛的節目。但農民反映“電視播放農業科技知識時間短,記不住,理解不透”。農民希望村里有個固定的學習場所,能有科技人員面對面、手把手的傳授知識和技術。還應該多發放一些科技書籍和科普光盤,增加致富信息來源渠道。希望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大對農村科教文化事業的投入,普及和提高農業科技水平,農業技術人員應經常深入農村進行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

  3.在農村文化生活上,農民反映文化生活饋乏,在農村看電視是農民的唯一文化娛樂,希望有關部門重視和扶持村文化室、圖書室、活動室的建設,讓先進文化占領農村文化陣地。

  4.農村社會治安狀況和社會風氣有所好轉,農民渴望農村社會治安進一步穩定.村農民對農村社會治安狀況總的評價還是比較滿意的。但紅白喜事大操大辦之風盛行,人情禮往給農民帶來沉重負擔,大有事主不愿辦而不得不辦,人情不愿隨不得不隨的趨勢。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3

  我市目前農村婦女組織覆蓋率已達100%。全市共有農村婦代會127個,婦女小組482個,村級婦女干部494人。

  近年來我市加大了基層婦女組織建設的工作力度,在組織發展、工作方式、隊伍建設、陣地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創新,目前我市農村基層婦女組織建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婦女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推進婦女發展,通過有效的工作載體為婦女在更高層次、更廣泛領域參與經濟社會發展搭建平臺。

  1、關注熱點,在重大戰略上切入。婦女工作必須圍繞各級黨委戰略部署主動跟進,工作要與黨委、政府決策同向同為。利用婦女創業就業小額擔保貼息貸款,在發展農村經濟上形成興一家、帶一村、興一業、富一方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實現 “半邊天”擎起農村經濟發展的目標。

  2、抓住重點,在中心工作上立足。圍繞中心開展工作是婦聯工作一貫遵循的原則,農村婦女組織要主動跟進新農村建設步伐,順應現代農業發展。建立“兩支隊伍”,即建立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過硬的基層婦女干部隊伍,建立一支婦女科技致富帶頭人隊伍。抓好“一個培訓”,即加大對農村婦女的科技培訓力度,提高廣大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的能力。

  3、聚焦難點,在關注民生上定位。“俯下是頭牛,為婦女群眾鞠躬盡瘁,撐開是把傘,為婦女姐妹遮風擋雨”。服務廣大婦女群眾是婦聯組織的.血脈之源、立身之本。協助黨和政府多做穩人心、暖人心、得人心、聚人心的工作是新時期基層婦女工作的重要內容。基層婦聯組織要切實履行橋梁和紐帶職責,聽民聲、察民情、體民意,用最大的努力把黨的關懷和溫暖帶到弱勢婦女兒童身邊!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4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加強農村基層****建設,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營造有利于新農村建設和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是擺在地方黨委、政府和紀檢監察機關面前的重要課題。我們李集鄉為摸清基層****建設情況,探索新形勢下做好農村基層****建設的新途徑、新辦法,我們深入村莊,走訪農戶502戶,村組干部和村干部43人,村民637人,其中黨員287人;召開黨員、村民、村組和村干部干部座談會12次;以徐莊村為****建設示范典型,向全鄉推廣,對農村基層****建設情況進行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我鄉農村建設的現狀

  近幾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李集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高度重視****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1、加強教育,提高農村黨員干部的廉政意識。努力加強農村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把反腐倡廉教育納入農村文明家庭、文明村組、文明基層組織建設“三級聯創”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廉政文化宣傳,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把主題教育活動和農村基層****建設年活動結合起來,堅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為主,根據農村工作實際,堅持不懈地開展反腐倡廉教育,增強了干部的群眾觀念、法制觀念和廉政意識。

  2、強化監督,確保權力規范運行。堅持把加強黨的領導、擴大基層民主、嚴格依法辦事有機統一起來,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監督作用。一是深入推進鄉政務公開、村務公開、黨務公開,

  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二是積極推行了“村財鄉管”制度,切實加強了對村集體資金的監管,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公款開支不合理行為。三是凡屬村里的重大問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比如村集體經濟收益使用、村干部報酬、公益事業建設、土地流轉,種糧直接補貼的落實情況等等,都及時向群眾公開。四是加強了對村領導班子內部的監督。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堅持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領導班子、述職述廉、廉政談話、經濟責任審計等制度,確保權力規范運行。

  3、建章立制,從源頭上杜絕腐敗。堅持把制度建設落實到加強農村基層****建設的各個環節,積極探索改革措施,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和****建設責任制,努力發揮制度在防范和克服腐敗現象中的重要作用;各基層黨組織從健全處理人民群眾內部矛盾的工作機制入手,在21個村、社區設立了紀檢委員,建立和完善了《****建設責任制》、《村黨支部工作十條規范》等民主決策、管理、監督制度和《村書記工作職責》、《村主任工作職責》等村干部的工作職責,設立了村廉勤委員會、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和民主理財小組,強化了對農村黨員干部職權行為的監督制約,確保重大決策、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由班子集體討論決定,村級重大事項由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防止由“一把手”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從源頭上杜絕了腐敗。

  4、解決突出問題,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各級黨組織、紀檢監察部門堅持把解決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作為農村基層****建設工作的重點來抓,花大力氣糾正損害農民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并且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認真做好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依紀依法及時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層。二是繼續開展損害群眾利益突出問題的治理。深入治理民生工程、公益事業建設、土地流轉,種糧直接補貼和農民工工資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保障了各項惠農、支農政策的落實,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二、我鄉農村建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樣化,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難度越來越大。面對新情況,李集村兩級干部隊伍中還存在著種種不適應的問題,在****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1、農村基層****建設基礎薄弱。表現在:一是村兩級,專職從事紀檢或****建設工作的人員非常少,特別是村一級。二是在少數鄉和不少村,****建設工作擺不到應有位臵,很少研究、很少部署、很少督查,也很少進行硬性考核。三是農村黨員隊伍年齡老化,結構不優化。個別村甚至多年不發展一名黨員,即便發展,村主要干部也往往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選人,“近親繁殖”。其次,少數農村干部廉潔自律意識淡薄。有的以權謀私,多拿多占,如利用計劃生育、房基地、集體資產出租、工程承包等,為自己和親屬謀取私利,甚至挪用集體資金,私分公款;有的貪圖享樂,公款吃喝玩樂,揮霍浪費集體資財;有的行為不檢點,社會形象差,如搞封建迷信,參與賭博,生活等,在群眾中影響極壞;有的辦事不公道,在一些群眾關注

  的熱點問題的處理上,分親疏、論遠近,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利用職務之便,吃拿卡要。部分農村基層單位的領導班子成員,甚至是主要領導對****建設認識不到位,認為****建設工作可緊可松,可有可無。

  2、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不夠。基層黨組織有的沒有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宗旨,齊心協力帶領群眾謀發展,創家業。有的黨員干部工作積極性不高,得過且過,把自己混同與普通老百姓,做群眾的尾巴;有的宗族觀念嚴重,封建主義思想蔓延;有的為個人或親屬謀取不正當利益;有的基層干部工作作風不適應新農村建設和民主發展的要求,作風浮飄,粗暴蠻橫,不思進取,沒有開拓精神,工作方法簡單,不會做群眾思想工作,不講究方法和策略,而習慣于強迫命令,甚至獨斷專行,在涉及選人用人、經濟建設等重大事項的決策上,主要領導搞“一言堂”,“家長制”,聽不進班子成員和多數群眾的意見。

  3、各項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干部考核等

  制度不夠完善的問題。比如:在制度建設上,有些鄉和基層部門的****建設責任制及相關制度不夠全面、系統,沒有針對性、操作性。因此存在著少數村級財務處臵、工程發包、土地轉讓款使用等群眾關注的重大事項上出現漏洞。在制度落實上,有些村領導民主意識淡薄,村里大事小事都是村支書說了算,沒有發揮黨員和村民的作用。在責任追究上,監督主體的監督作用沒有很好發揮,工作有時被動應付,或多或少存在畏難思想,對責任范圍內干部身上存在的問題不愿指出,導致黨內監督制度執行不夠有力。在****責任制的考核與責任追究工作中,不少地方存在著責任追究力度不夠大,追究效果不理想的現象,對發現問題的單位或個人處理過輕,導致反面典型起不到警示教育作用。

  4、損害農民群眾利益的行為時有發生。有的村亂收費現象比較嚴重,不僅在宅基地、計劃生育等方面存在違規收費問題,甚至在入戶遷戶口、開證明等正常事項上都要收取村民的“蓋章費”;有的村干部工作不作為,對群眾反映的宅基地糾紛、打架生氣等事情,或者向上推諉,或者在干部之間"踢皮球",或者干脆不理不睬,任其發展,導致矛盾激化,引發件發生;有的村干部群眾觀念淡漠,不關心群眾疾苦,如在村鎮規劃建設和發展企業占地等方面強制推進,侵害當事人利益,還有對征地補償款的使用不透明,不能及時、按標準給群眾兌現,造成失地群眾生活困難,群眾有意見。

  上述問題的存在,影響了黨群、干群關系,影響了社會穩定和政治安定,影響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究其原因主要為:一是少數鄉、村黨組織對農村基層****建設工作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不能做到兩手抓、兩手硬。二是對基層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滯后,針對性、實效性不強。三是加強農村基層****建設的各項規章制度不夠健全完善,缺少預防和制約不廉潔、不公正、不民主行為發生的長效機制。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5

  基層婦女參政是一個社會問題,歷來是婦聯組織關注的熱點。明年是我市村委會換屆之年,如何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抓住村委會換屆契機,全面推進我市基層婦女民主參與進程,婦聯組織任重而道遠。最近,市婦聯通過走訪、座談等形式,對全市農村婦女民主參與情況進行了調研和思考。現將調研情況形成文字,供有關部門參考。

  一、基層婦女民主參與在農村基層民主化進程中的意義和地位

  基層婦女民主參與是衡量農村政治文明的重要尺度。村民的參與意識、參與程度則是農村民主政治得以存在發展的基本要素,占人口半數農村婦女的政治參與意識、參與程度是衡量農村社會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標志,農村婦女在民主參與中通過影響決策程序和決策方式促進農村政治民主化。農村婦女參政不僅可以培養優秀的女干部,為農村各項事業發展服務,而且可以充分體現民意,提高農村政治的民主化程度,防止政治上的專制與獨裁,推動農村社會的民主和進步。

  基層婦女民主參與是實現農村婦女自身發展的重要保證。人類社會是由男女兩性共同組成的,權力領域是否有女性參與、婦女以何種方式參與以及參與的程度,已成為實現農村婦女自身發展的重要保證,成為衡量婦女社會地位的重要標志。

  基層婦女民主參與是促進農村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農村婦女民主參與有益于發揮婦女的智慧和創造力,充分開發和利用社會的人力資源。女性領導者講究授權,善于關心、鼓勵人,善于創造人性化的管理環境,農村婦女民主參與有益于發揮領導班子的綜合優勢,實現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與男性優勢互補,能增強團結和凝聚力,使組織決策更民主、更科學。

  二、當前農村基層婦女民主參與的形式和現狀

  基層婦女民主參與的主要形式與農村男性公民一致,主要表現在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四個方面。但基層婦女民主參與現狀有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和特點:

  1、婦女在民主選舉中主體權利的完全確認,意味著農村婦女由“家庭人”逐步轉變成“社會人”。法律規定婦女同等地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使得廣大農村婦女享有了選擇干部的權利和擔任干部的被選舉權。據統計,村委會選舉的參選率一般都在80以上,這表明了廣大婦女對選舉的關注和對自身權利的珍視。同時,那些有能力、受擁戴的農村婦女脫穎而出,進入村委,有的還擔任了領導職務。如小曹娥鎮朗海村婦代會主任姚雪芬勤政廉潔、務實的工作,贏得了廣大村民的高度認可,在上一屆的村委會換屆選舉中,高票當選,而且同時在支委、社管委中任職,是唯一在村三套班子中任職的村委。

  2、婦女參與社會事務管理的全方位體現,使農村婦女從參與中逐步認識了自身價值。從婦女在參與民主管理中的比例來看,全市269個行政村,有女性的村委213個,占村總數的79.2,比上屆上升5.6個百分比,有237名女性進入村委,占村委員總數1083人的21.9,比上屆上升3.5個百分比,其中,擔任村主任的4名。女委員的參與民主管理,充分發揮了[文秘站-您的專屬秘書,中國最強免費!]自身聯系婦女和家庭的優勢,為處理解決村里的許多難事急事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從婦女在參與民主決策的程度來看,全市12332名村民代表中,有女性代表1393人,占11.3,3628名村民小組長中,有女性72人,占1.99,比例與上屆相比都略有上升。在村民代表會議中,女代表能主動掌握發言權,為村發展諫言獻策,為村民具體生活利益提建議要求,有的還作為議案采納。如泗門鎮謝家路村,女村民代表就如何加強青少年在節假日期間的學習管理上交了一則提案,被村領導班子吸納后,一個專為青少年學習交流,提高各方面素質的青少年假日學校成立了,深受廣大家長和青少年的歡迎。從婦女在參與民主監督的情況來看,全市1130名村民財務公開監督小組成員中,有女性64人,占5.7。女委員、女代表們善于做思想引導工作,積極參與村里的重大事務管理,在參與中代表村民利益講話,在參與中認識自身價值,進一步推動了村內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如環境衛生治理(敲露天糞缸)、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推廣、計劃生育、自來水安裝等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從農村婦女民主參與現狀來看,農村婦女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與新形勢新要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一是農村婦女民主參與進程不快。主要表現在農村婦女參政議政比例不高。盡管在推進基層民主過程中,婦女的參與擺上了一定的位置,并且參與的比例逐年呈上升的趨勢,但總的來看,比例仍然偏低,如村民代表中婦女比例僅為11.3,村民財務公開監督小組中婦女比例僅為5.7。我市還有56個村委中沒有進入女性,其中有41個行政村村兩委會班子里同時沒有女性,與婦女占人口一半的比例很不協調。歷屆來,女性進入村委的比例有所提高,但上升的幅度不大,每屆的增幅平均在1-5個百分點內,如本屆村委會班子中的女性比例為21.9,比上屆上升3.5個百分比,在村委會主任中的婦女比例僅為1.5。二

  是基層婦女民主參與深度不夠。①一方面由于農村婦女對選舉權利的認識不到位,往往出現放棄或讓渡選舉權利的行為,從而造成非自愿選舉結果的出現。另一方面,由于婦女主體意識的缺乏,導致被選舉權利的弱化。②在重大事項決策和村規民約的制定過程中,由于力量上的單薄和觀念上的影響,婦女往往不敢或難以表達婦女群體的利益和呼聲。因此,出現婦女工作在村務管理中的空白現象,或者說一提到婦女工作就是指計劃生育。從而導致近年來大量的涉及農村婦女利益的糾紛和矛盾不斷出現,如土地權益問題、集體資產股份制問題、房屋拆遷問題等等。

  分析原因,主要有:

  1、基層組織法立法不全是阻礙婦女進入民主管理決策程序的重要原因。現行《村委會組織法》為保障村級婦女參政做出了相應規定,即第九條規定:“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村民委員會中,婦女應當有適當名額,……”但該法條的規定因缺乏應有的“硬性”而很難落實。在“海選”的大背景下,每個村民都有其心目中的“應當”的標準,當今農村社會環境下,大多數村的婦女當選村委會組成人員的可能性極小,也有許多村甚至于根本就不會產生女性侯選人。民政部為落實好《村委會組織法》關于“村民委員會成員中,婦女應有適當名額”的規定,專門出臺了《民政部關于努力保證農村婦女在村委會成員中有適當名額的意見》(民發[1999]14號)文件,該文件的局限性是十分明顯的,提出一些“組織”、“教育”、“引導”之類的措施,其實際效果并不理想。而在村民代表的產生規定中,只強調了一個“廣泛性”,對于占人口一半的婦女群體來說,無法找到為她們參與最廣泛的民主管理和民主決策的法定依據。

  2、責任主體的缺乏,使婦女民主參與的進程步履緩慢。余黨[20__]6號文件規定:“村民委員會成員中,應有一定的婦女代表比例”“村民代表要有廣泛的代表性”。余黨[20__]14號文件也規定:“要為青年和婦女進入村兩委班子,參與村務管理創造有利條件,村兩委班子中一般應有一名女同志”。文件中婦女參政除了缺乏鋼性規定之外,最關鍵的.是缺乏責任主體。

  3、農村婦女的自身原因是影響民主參與的重要因素。由于長期缺乏參與機會和傳統文化中不利因素的影響,大多農村婦女的參與意識較弱,能力水平偏低,文化知識相對缺乏,也是造成農村婦女民主參與進程不快的一個主要原因。

  四、對策與建議

  我市是個農業大市,人口占半數的農村婦女為推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努力提高農村婦女參政議政水平,教育引導她們積極參與基層民主政權建設,不僅是婦女運動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因此,當前應緊緊抓住村委會換屆契機,積極推進農村婦女的民主參與進程。

  1、完善《村委會組織法》立法規定是推進農村婦女民主參與的基本前提。立法機關應對現行《村委會組織法》第九條進行修改和完善,確保女性進入村委會。建議修改為:“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較小的村可不設此職)、婦女委員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婦女委員是村民委員會中專職做婦女工作、計劃生育工作及其他工作的組成人員,由女性村民擔任。”如此規定只是保證農村婦女參政的法律底線,并不排斥有威信、有工作才能的女村民被選舉為村委會主任、副主任等更重要職務。

  2、明確婦女參政議政比例是推進農村婦女民主參與的必要手段。有關部門在出臺《村委換屆選舉工作實施意見》等有關文件時,要明確村委會成員中至少有一名女性,同時村民代表和村財務公開監督小組成員中女性比例要求在20以上。在進行村委會換屆選舉時,要注重換屆選舉中各環節引導,如在組建村民選舉委員會時,要引導村民會議或村民小組吸收女村民;在選舉產生村民代表時,在明確女性比例的同時,要引導村民提名符合條件的女村民。

  3、明確加快婦女民主參與進程的責任主體是推進農村婦女民主參與的重要環節。要明確各級政府及基層村委會是推進農村婦女民主參與的責任主體。要制訂責任分解制度,落實責任目標和任務,同時,各有關單位要通過各種途徑,廣泛宣傳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宣傳婦女在村級事務管理中的作用和典型,為農村婦女的發展和民主參與村委會選舉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4、加強基層婦女干部的培養是推進農村婦女民主參與的重要措施。一是要加強農村婦女的素質教育培訓。只有大力提高農村婦女的整體素質,才能不斷提高其參政水平和競爭能力。要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村婦女基本文化素質、科技致富能力和參政議政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管理能力。二是要加大推優工作力度。應加大女黨員和后備女干部的培養工作力度,增加農村婦女中女黨員的比例,培養和選拔有潛力的女黨員、女能手、女骨干,讓其在村里承擔一定的工作任務,鍛煉其領導管理才能,為選拔優秀女性進村委建立一支后備女干部隊伍。三是要充分發揮婦代會組織和婦代會主任的作用。努力為婦女參政爭取政策,創造條件。各級婦女組織要充當好橋梁和紐帶的作用,當好黨組織的參謀助手,選配好婦代會干部,真正把那些有文化、有技術、懂經營、會管理的優秀婦女選拔到農村婦代會當中,使基層婦代會真正成為婦女的娘家和“核心”。同時建議村委會與婦代會進行同步換屆。一些村婦代會主任如不能在黨支部、村委會的換屆選舉中當選支委或村委,則常面對被新的兩委班子以各種理由撤換的情況。因而,村委會與婦代會的同步換屆,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基層婦女組織建設和婦女人才的培養。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6

  動物檢疫是動物防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預防、控制動物疫病,防制疫病傳播、擴散和流行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地保證食品安全、人民健康。因此,政府的有關部門對動物檢疫工作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與關注,隨著《動物防疫法》頒布實施,動物檢疫工作變得更加法制化、規范化。但是,就目前來看,因為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被政府和人民群眾重視,動物檢疫工作在大中型城市中開展較好,而一些農村基層的動物檢疫工作還存在較多的問題。

  一、農村基層動物檢疫工作存在的問題

  1、檢疫人員的不足以及素質不高。在大部分的鄉鎮地區,檢疫人員只是為數不多的幾個或者甚至就一個獸醫人員,他們出了要擔負大部分的動物檢疫,防治,診斷,技術指導等工作外,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好動物屠宰檢疫的工作,其次他們的素質也并不是很高,這樣就會造成屠宰檢疫工作無法深入的進行下去,嚴重影響到了食品的安全。同時,大多數基層的檢疫站缺乏專業知識的培訓工作,造成檢疫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導致檢疫隊伍素質較低,檢疫工作不能真正達到檢出病害的目的。

  2、檢疫方式的落后。在農村或者山區地區,基本上就是靠一把刀,或者一個溫度計,其他即使有用也不會帶過去的,在實際的檢疫工作中,檢疫員只能用通過肉眼、感官對活畜禽進行檢疫,無法進行常規檢查,也沒有化驗室可以進行專業的檢驗。雖然部分的基層屠宰場也有置有專門的化驗室,但很少開展化驗工作,并且可以檢測的項目也十分有限。這樣只能檢測出一般性的傳染病,嚴重影響了檢疫執法工作的科學性和真實性。

  3、動物檢疫工作宣傳不到位。動物產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對動物從銷售到產品的過程中要經過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市場檢疫等檢疫步驟也很不理解,影響了檢疫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另外,由于一些檢疫人員大多不是專門的檢疫人員且素質不高,一些地方存在只收錢不檢疫的問題,影響了動物檢疫的整體形象,使得農村基層檢疫工作不被廣大人民群眾認可。

  4、基層的動物檢疫工作人員對于開展檢疫工作的認識有偏差,片面的認為基層檢疫工作的重點是免疫。動物檢疫的一項基礎工作是產地檢疫,產地檢疫工作是動物檢疫工作中防止動物疫病傳播流行的關鍵所在。由于基層動物養殖的`方式繁雜,既有規模化的養殖,又有農戶散養,并且由于養殖規模不等,數量不一,出欄時間不統一等原因,導致產地檢疫所涉及的范圍較廣、面積較大,加大了產地檢疫工作的難度;同時由于我國的產地檢疫工作多數是實行報檢制度,但大部分養殖戶法制意識不強,導致肉食品在出售時不報檢;此外,由于一些動物的收購是采用商販上門的方式,買賣雙方私自成交,使得檢疫人員難以掌握而又無法到戶實施產地檢疫;由于以上的種種原因影響了產地檢疫的到位率。

  5、基層的相關部門也存在重防疫、輕檢疫的思想,尤其是在最近幾年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任務比較繁重的情況下,使得動物檢疫監督工作很難發揮作用,使得基層動物檢工作無法進行深入的開展,導致以檢促防工作滯后。

  二、基層動物檢疫工作的改進建議

  1、加強工作人員建設,提高檢疫隊伍素質。

  2、加大硬件設施建設,配備必需的設備器材。

  3、大力宣傳,提高社會影響力,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去宣傳動物檢疫方面的知識和法律。

  4、緊密部門配合,合力促進檢疫工作。

  5、以檢促防,推動動物防疫工作。

  6、加強執法監督,加大執法力度。在屠宰檢疫的環節,要將強監管,嚴格控制檢疫質量關。同時,加強市場上肉店的監督管理,促使經營者憑證依法經營,并定點銷售,改善衛生狀況。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7

  一、我縣村級班子建設的基本情況

  二、當前農村基層班子建設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第一,個別鄉鎮對加強村級組織的建設重視不夠。有的鄉鎮只把經濟工作視為主要任務,使基層班子建設與經濟建設脫節。忽視基層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忽視對基層干部和黨員管理與教育,不注重后備力量的培養與發展。有的村甚至近10年沒有發展一名黨員和后備干部,組織生活基本沒有正常開展。

  第二,缺乏健全的村級干部培養、選拔、任用機制。黨委、政府對于村干部的培養、選拔和任用上缺乏完善健全的工作機制。靠家族、幫派勢力當選村干部的現象仍然存在,那些覺悟高、觀念新、能力強,善于促進農村穩定、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優秀人才難以被選拔到村級班子領導崗位上來。有的鄉鎮對村干部重使用輕培養,對于村干部的教育和培養抓得不力,資金和精力投入不夠,村干部出現思想問題時,主要采取調整的辦法而很少采取教育的辦法解決,客觀上難以建起高素質的干部隊伍。

  第三,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弱化了村級班子作用的發揮。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多數村級集體經濟實力弱化。據調查,安化縣80%的村年集體經濟收入不足萬元,60%的村年集體經濟收入幾乎是空白,村級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少。特別是稅費改革后,三提五統等收費項目取消,鄉(鎮)、村兩級財力進一步減弱,村級組織無錢辦事的矛盾更加突出,村級組織為群眾辦實事的條件受限。群眾長期得不到實惠,對干部缺乏認同感和信任感,導致不少村班子軟弱渙散,在群眾中沒有威信。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很大的抑制,出現基層干部難選、難當、難留的三難問題。

  三、加強村級班子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第一,進一步加強對村級班子建設的重視和領導。各級黨委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切實抓好村干部隊伍建設。一是切實加強對村干部隊伍建設的領導和指導。要認真落實好黨建工作責任制,強化鄉鎮黨委的責任。黨委書記要履行好第一責任人的職責,黨委成員要齊心協力抓。二是出臺有關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的政策文件。縣委要根據上級的精神,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有關優惠政策,特別是鼓勵村干部建功立業的傾斜性政策,吸引優秀年青人才從事村干部工作。三是營造有利于村干部工作的良好環境。鄉鎮黨委政府要大力支持村干部的工作,執紀執法部門要強化措施,確保村干部正當權益不受侵害,新聞媒體要加大村干部的正面宣傳,在全社會推介一批優秀村干部典型。市縣鄉三級建立定期評比表彰先進村級組織和村干部的機制,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第二,健全村干部選任機制,致力提高隊伍素質。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和干部隊伍四化的方針,通過全面推行村支部兩推一選的辦法,選拔懂經營、善管理、能帶領一方群眾共同致富的人進村級班子,并有重點地進行幫帶、培養。一是把好政治素質關。要把那些清正廉潔,公道正派,群眾擁護,有文化、有本領、真心誠意為群眾辦事的人,選進村級領導班子。二是優化隊伍結構。要圍繞支書這個主角優化群體結構,配好支部班子,選好行政班子。村干部隊伍要形成以40歲左右、初中以上文化為主體的年齡梯次結構,每個村級班子至少配備1名35歲以下的優秀年輕人。三是拓寬村干部的選配渠道。既要注重在致富能手、復員軍人、回鄉知青中選配,又要動員在外打工或經商的能人返鄉任職,還要積極探索和建立國家干部下派任村干部與從回鄉下崗職工中選配村干部的用人機制,使村干部的來源渠道不斷擴大。四是加強村級后備干部的培養。重點是培養有一定知識水平和專業特長的回鄉知青、退伍軍人和外出打工返鄉的優秀青年在農村創辦領辦經濟實體,并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為村的干部儲備人才。要注重發展優秀青年農民入黨,以鄉鎮為單位建立健全村級后備干部人才庫,有計劃地選送他們接受各種職業和專業培訓,參加實踐鍛煉,并定期進行考核、考察,能夠使用的,盡快進入村干部實職崗位。

  第三,創新管理機制,切實加強村干部隊伍教育和管理。一是建立目標管理機制。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級干部的崗位責任制、村級組織的任期目標責任制和村級干部目標管理責任制,對村干部建立考勤、考績、考察、考評、學習、請假、會議、財務管理、村務公開等方面的制度,進一步強化村級干部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二是建立培訓教育機制。充分發揮縣鄉黨校主陣地的優勢,強化在職村干部的教育培訓。縣委黨校要分期分批次對村主頭進行理論培訓,鄉鎮黨校每年對村四頭培訓2次以上,切實幫助基層干部更新觀念、增強致富本領。同時,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選樹一批素質高、能力強的村級干部典型,發揮示范、輻射、教育、帶動作用。充分運用農村三個代表學教活動建立起來的經常性教育機制,強化基層干部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奉獻意識。三是建立監督約束機制。強化經濟監督,由上級黨委組成專門班子,堅持每年對各村財務開支等情況進行一次全面審計。堅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制,更好地實施對權力的配置和限制。建立上級黨委和基層干部談話制度。深入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增強工作透明度。搞好考察和民主評議。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實情況,對評議中得不到群眾滿意和擁護的干部要及時進行調整。

  第四,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建設責權利統一的村級班子。實行傾斜政策,在政治待遇上給予適當的考慮,經濟待遇上給予必要保障,調動村干部的積極性,穩定基層干部隊伍。一是提高和落實村干部的報酬。根據我縣現階段村干部所承擔的'工作量和誤工情況,結合當地農民經濟收入水平,村支書的基本工資標準可確定在3600元左右,村主任則按支書基本工資標準的90%、村文書和計生專干按支書基本工資標準的80%確定。村支書、村主任、村文書和村計生專干的報酬要繼續實行鄉鎮統籌統發制。對那些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當年工作報酬無能力兌現的村,要在國家財政轉移支付當中納入財政預算,以確保貧困村的村干部待遇的落實。同時,適當精簡村干部隊伍職數,按1000人以上的村,保留村干部4-5人,1000人以下的村,村干部3-4人的標準核定村干部職數。二是建立村干部的激勵機制。對表現突出的村干部要及時進行表彰獎勵;對特別突出的村干部,可破格提拔為鄉鎮領導或錄入鄉鎮公務員序列。對年齡35歲以下,高中以上文化,任村支書、主任三年以上的,允許參加公務員考試。全縣每年拿出3-5個專項名額來解決村干部的錄用問題。三是解決卸任村干部老有所養的問題。縣里建立卸任村干部補貼基金。對卸任村干部要根據任職長短給予適當的補貼,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使村干部感到有奔圖,有保障。

  第五,壯大集體經濟實力,為村級班子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加強村級班子的凝聚力、號召力、戰斗力的物質基礎。結合縣委發展縣域經濟的發展思路,合理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管好現有集體經濟,使其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緩解村級經濟困難。因地制宜發展新的集體經濟,使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在選擇發展路子上,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利用村級的土地、礦產、水能、茶園等資源,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地方特色。采取以資源引資金、以產權引客商等辦法,積極探索發展集體經濟的多種形式。繼續采取項目合作、資金傾斜、信息技術服務、人才交流等措施,實行經濟上支持、思路上拓寬與政策上傾斜并重。鄉鎮黨委、政府要加強對村級經濟工作的領導。幫助搞好經濟管理和發展規劃,建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激勵機制。對集體經濟薄弱村,要統籌規劃,重點扶持,上下結合,分批突破,做到一村一策,切實為村級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8

  為了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增強農村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我們圍繞村級組織建設和村級換屆選舉兩個課題,對部分鎮鄉和村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綜述如下:

  最近幾年,全縣各級黨組織緊緊圍繞縣委作出的《關于全面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開創基層工作新局面的決定》,按照農村三有目標,以固本強基為載體,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加強了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村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

  一是各鎮鄉黨委通過強化教育,明確職責,嚴格管理,妥善處理等措施,解決了部分村班子不團結,干部角色錯位、位置不正等問題,較好地理順了兩委會的關系。二是積極實施新世紀四個一人才規劃,向社會公開招聘了兩批共62名大中專畢業生到村工作,改善了村級班子的結構;117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參加了大專證書班學習,提高了村干部的素質;以退伍軍人和高中畢業為主的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得到了充實,并有計劃系統地進行了培訓。

  (二)健全規范了農村各項規章制度,農村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穩步推進

  一是村民的民主權利得到了充分的行使。針對個別新當選的村委會成員不能很好履行其職責,村民在黨支部的領導下,依法對其進行了辭免職,并重新選舉,產生了群眾信任的新的村委會成員。二是民主決策的落實情況有了較大的改進。大部分村在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和較大的公共設施建設項目上基本上經過了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并經村支書、村主任聯簽聯章后實施。三是民主管理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全面健全和完善了村級各項規章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依。四是民主監督意識增強。各村普遍建立起民主監督小組,對重大事項進行監督。五是積極開展計生村民自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創建活動,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

  (三)加大了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項目開發力度,農村集體經濟得到了壯大

  一是加大了對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政策扶持力度。縣委專門出臺了《關于扶持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發展的若干意見》,確定在三年內由縣財政投入幫扶資金1000萬元扶持薄弱村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二是落實幫扶措施。為加快薄弱村經濟發展,組織開展五幫一活動,即縣級領導、鎮鄉聯村干部、縣級機關單位、強村和強企聯合幫扶一個薄弱村,開發經濟項目,壯大集體經濟,并連續結對幫扶3年。三是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效益型農業。幾年來,建成了一批有發展潛力的基地和項目,如一市鎮新山村通過低洼田改養,由原來的經濟空殼村,一躍成為年集體經濟收入40多萬元的`經濟強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為基層組織建設奠定了強有力的物質基礎。

  (四)加強了黨員的發展、教育和管理工作,黨員隊伍素質明顯提高

  一是加大了黨員發展工作力度,重視女黨員、年輕黨員的發展,改善黨員隊伍結構。通過幾年的努力,全縣三年以上未發展黨員的行政村黨支部僅剩11個,比1998年的20xx年的185個減少150個,女黨員比例達到12.3%,比1998年提高了1.87個百分點。二是重視黨員的教育陣地建設。幾年來,花大力氣進行黨支部活動室規范化建設,特別是今年從黨費中撥出15萬元專項經費用于增添電教設施,各鎮鄉和行政村也相應出資共建。目前,全縣90%行政村建立了電教播放點。三是積極探索黨員管理途徑。通過民主評議,處置了一批不合格黨員,同時今年在上海、天津建立了兩個家私協會黨支部,加強了外出黨員的管理。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9

  近些年來,上級黨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取得許多明顯成效,使農村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穩步提升,有力保證了各項事業發展。當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有效做法和經驗主要表現在:

  (一)加強學習教育,不斷轉變干部作風。堅持黨委中心組學習、黨員干部在線學習、主題教育實踐、先鋒遠程教育學習等,通過學習教育,有效提高了鄉村黨組織班子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水平。特別是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大力整治“四風”,促進農村黨員干部作風實現有效轉變。

  (二)黨委議事和決策程序進一步規范。圍繞決策、執行、監督三個重點環節,鄉鎮黨委認真制定完善細則,對議事范圍、議事原則、議事形式以及執行、監督、紀律等進行更加具體的規范,使黨委議事和決策嚴格按規范程序運行,確保了黨委議事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合理化。堅持民主集中原則。尤其涉及“三重一大”問題的決策,嚴格按程序操作,由黨委集體討論決定。鄉黨委負責人做到不搶先發言定調子、不壓制發言堵路子、不強制拍板作決定,在民主集中的基礎上,對重大問題做到有主見不主觀、能果斷不武斷,突出班子的集體領導,充分調動了班子成員的能動性和積極性,營造了和諧氛圍。

  (三)按照“抓班子,強隊伍,促發展”的思路,抓好村級班子建設。立足于培植“領頭雁”,將“書記抓,抓書記”作為提升班子凝聚力的核心來抓,著力提升支部書記的自身修養、領導藝術和工作能力。加強軟弱渙散村班子整治,大力解決干不成大事的.“軟”班子、村兩委關系不協調的“散”班子、工作慢半拍的“慢”班子的問題,發現村班子力量薄弱及時充實加強,為推進村級組織發展與各項工作提供有力保證。

  (四)注重引導和發揮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的先鋒模范作用,依托雙向承諾、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雙培雙帶”、星級創評、流動黨員雙向帶動等黨建載體實踐活動,培養和壯大了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起骨干帶頭作用的先進群體隊伍。

  (五)積極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模式。通過建立聯合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整合組織資源、硬件資源和財力資源,大力構建城鄉一體黨建工作新格局,完善城鄉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助機制,有效加強了城鄉基層黨組織的聯系,改善了基礎設施條件,有力保障了農村黨組織建設。

  (六)認真履行管黨職責,嚴格推進黨建工作責任落實。幾年來,鄉黨委始終把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第一職責,牢固樹立“不抓黨建就是失職,抓不好黨建就是不稱職”的觀念,堅持鄉領導班子成員基層黨建聯系點制度,每個班子成員聯系一個村支部或非公有制經濟黨支部,定期到點上指導工作、總結經驗,幫助解決問題;并突出抓責任落實、督查指導、考核激勵,有效促進了鄉村黨建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10

  為進一步掌握農村團建工作的實際情況,找準存在問題,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加強農村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我們采取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就農村共青團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對搞好農村共青團工作的意見、建議進行了調查。本次調查面向農村團干部,共發出問卷97份,收回79份,回收率為814%,調查覆蓋率占全區農村團書記的6%,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現梳理歸納形成調查報告。

  一、農村共青團工作的現狀

  1、基層組織情況。目前,全區共有11個鎮(街道)團委,174個村(居),174個村(居)團支部。從調查的情況看,各村(居)團支部組織設置健全,都明確了領導專門分管團工作,并結合村(居)換屆的契機,對團組織進行換屆,選好配齊團支部帶頭人,調整充實團支部骨干力量。大部分村(居)能按照上級團委的要求,認真配合完成各項中心工作。同時我們也看到,農村團組織存在弱化、戰斗力不強的現象。不少村(居)反映,目前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制約,共青團組織的職能正逐步萎縮。個別地方團組織形同虛設,僅僅停留在組織機構的設置形式上,實際工作難以開展,這種情況在經濟較為落后的村居表現尤為突出。

  2、團干隊伍情況。農村團干整體素質與以往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調查的團干中,年齡20-歲的占了81%,黨員的占86%,高中和同等學歷以上的占86%。其中兼職團干約占一半的比例,進入村(居)班子的占42%。大多數農村團干對當前的政治經濟形勢和共青團組織的職能有著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對如何在新形勢下開拓團工作普遍存在著壓力。同時,大多數團干在加強理論學習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有1%的團干表示,由于工作忙、家庭負擔重等原因,沒有堅持進行學習。

  3、團員隊伍情況。農村團員青年大多數能擁護上級黨組織的政策和決定,在農村的民主政治建設、經濟建設、精神建設、社會建設中發揮生力軍和先鋒隊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團員流動性較大,流失情況嚴重,很多團員青年畢業后自謀職業,團員管理工作難以正常開展;村居一級入團對象減少,發展團員工作難度較大,個別村居只有在征兵期間才有發展新團員,從而降低了團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團員意識逐漸淡化,共青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難以體現,部分團員青年入黨動機不純,認為青年為了撈取政治資本、有面子等原因入黨的達到49%。不少團組織在召開會議、組織活動的時候,團員青年積極性不高,嚴重缺席的情況達到16%。

  4、活動開展情況。農村團工作存在活動陣地少,經費缺乏的問題。在調查的村(居)中,有46%有陣地但設施配備不齊全,有0%則完全沒有活動陣地。同時團工作經費也嚴重缺乏,有60%的團干表示完全沒有活動經費,活動經費在1000元以下的占4%。陣地和經費的缺乏,致使團工作難以開展,個別地方長期沒有組織團員開展活動。由于缺乏對農村團員的教育和約束,沒能調動起農村團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團員失去了榮譽感,團組織失去了應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制約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農村黨組織對基層團組織重視程度減弱。一是思想上重視程度不夠。省、市、區各級團委已就如何加強基層黨建帶團建制訂了綱領性的,但許多具體內容沒能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尤其是村居一級由于政務繁多,對團建工作關心和指導力度不夠,團干部政治經濟待遇也得不到落實。目前在農村團干的使用、管理上缺乏應有的激勵機制,從事農村團工作沒有相應的津貼和報酬,在政治上對團干部的培養和關心力度不夠,致使團干部工作積極性不高,進取思想淡化。二是團的工作經費、活動陣地沒有保障。部分農村黨支部本身渙散,集體經濟較為薄弱,村級團工作經費無從保證。同時,許多村(居)團組織沒有固定的活動場所,致使活動難以開展。

  2、團干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面對諸多制約因素,很多團干不能準確定位,去適應新形勢的發展,主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思想認識上存在偏差。由于農村團干的政治經濟待遇得不到落實,面對困難,一些人存在得過且過的心理,缺乏責任感和使命感,不能主動去開創團的工作。二是工作力度不夠。目前村(居)兩委縮編,很多地方都是從班子中選出最年輕的干部作為團組織負責人。由于這些人身兼數職,主要精力用在應付黨政布置的工作上。即使沒有進入班子的團干,也疲于應付各種臨時任務,不能以主要精力抓團的建設。三是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不強。經濟社會發展給農村帶了巨大的變化,給共青團工作帶了新的挑戰,不少團干覺得老的方法不能用,新的活動又想不出,不能準確把握共青團和農村實際的結合點,在服務青年成長成才方面辦法不多。

  3、團員的教育規范缺乏有效的辦法。隨著新形勢的發展,一些管理制度、教育方式顯得呆板、滯后,出現了青年需要的,團組織做不了,團組織要求的,青年不愿做的矛盾。而市場經濟發展也帶了觀念的變革,使部分團員青年出現政治淡化傾向,即使有團的活動,他們也不愿意參加,團組織失去了應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團員發展機制的不完善,導致有的基層團組織發展團員工作遇到了相當大的困難,除了參軍、升學才會想起團組織外,平時主動要求入團的青年很少,不少村連續幾年沒有發展過新團員,造成農村團員數量逐年減少,素質下降。

  4、團組織服務青年的功能比較欠缺。許多團組織在職能定位上把握不準,僅僅滿足于形式上和口頭上,沒有積極探索有效的載體和機制,不能為農村青年致富成才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農村的.實際要求團組織把握好工作重心,把幫助和帶領農村青年發家致富作為團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團的每項工作都化為農村重心工作服務的具體舉措。由于團組織的工作方式單一、工作內容滯后,缺少既能與團的工作實際相結合,又能激發青年參與熱情的有效活動載體,導致團組織團結青年、教育青年、服務青年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

  三、加強農村基層共青團工作的建議

  1、實施“黨建帶團建”,構建黨團建設一體化的新格局。各級黨組織要增強“帶”的主動性,對團建工作做到“六帶一優化”,即:直接帶領和推動團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班子建設、隊伍建設、帶動工作發展,優化團的工作條。重點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把基層團組織建設納入基層黨組織總體規劃和基層黨組織工作目標,在制定目標管理、檢查指導、考核驗收、總結工作時,要使黨建與團建一并研究、部署、檢查的總結;二是建立區、鎮(街道)二級黨建帶團建聯席工作會議制度,至少每半年召開一次會議,聽取團委關于團建工作匯報,并幫助解決有關實際工作中碰到的問題;三是按照《黨》和上級有關精神,落實區、鎮(街道)二級是黨員的團委書記列席同級常委會和黨委會制度,使共青團能及時了解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及黨建中的重大事項;四是堅持把團干部培訓納入全區干部培訓規劃,至少一年組織一次團干部的培訓;五是逐步解決鎮、村團委“缺人辦事”、“缺錢辦事”問題,增強團組織的自轉能力和服務功能,要確保鎮團委的行政編制數,對鎮、村團委書記做到隨缺隨配,在經費上,要積極爭取按照青年數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2、按照“強鎮帶村”戰略,切實加強鎮(街道)團委主體地位建設。鎮(街道)團委是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的龍頭,而鎮(街道)團委書記更是整個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的“領頭雁”,只有充分發揮鎮(街道)團委書記的作用,才能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除要落實相應的政治、經濟待遇外,鄉鎮專職團干部要盡可能專職專用。作為團委書記也要認真處理好“鎮街道職能部門的關系,尋找有機結合,整合各項資,把團工作自覺納入到黨政中心工作的大局之中,使團員青年滿意,使黨委政府滿意。同時要切實加強鎮(街道)團委班子建設,大膽把轄區內的農村、企業、學校的優秀人才選入鎮(街道)團委班子,合理搭配,發揮整體優勢;要積極發揮鎮(街道)團委的示范、導向作用。可根據本鎮(街道)的實際情況,集中精力抓出幾項黨委認可、群眾歡迎的重點(特色)工作,增強自身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帶動基層團支部,帶動農村青年;要積極扶持一批規范化團支部,以點帶面促團建。對部分團員多、開展工作條好、凝聚力和戰斗力較強的支部,要積極幫助他們創建規范化團支部,并以此作為團工作的支撐點,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以點帶面,促進農村團工作煥發生機和活力。

  3、改革農村團組織設置,構建新型組織網絡。根據農村社會發展趨勢,針對團組織缺乏工作主體,原有的組織形式已很難發揮作用的現狀,按照“有利于加強黨的領導、有利于團結凝聚青年和團組織的作用發揮、有利于團的系統管理、有利于擴大團內民主和團員參與”的原則,采取靈活多樣、符合實際的村村聯建、村企聯建、村校聯建、行業建團等多種方式建立團組織,構建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新型的農村基層團組織網絡,實現團組織的多重覆蓋,增強團組織的影響力。

  4、切實加強兩支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整體素質。要抓好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關鍵是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團干部隊伍和一定數量的團員隊伍。在團干部建設中要針對不同層面的的團干部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培養。對鎮(街道)團干部要注重加強學習培訓,以建設“學習型組織”為總體要求,在團干部中大興學習之風,鼓勵撰寫理論和調研,同時要對他們多交任務,多壓擔子,努力提高鎮(街道)團干部的實踐經驗、能力素質和工作水平;對村級團干部要十分注重選拔,要嚴格按照村級團干部的任用標準,可以采取公開競選、組織物色等方法,選好選準團干部。在發展壯大團員隊伍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好教育關、管理關,不斷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讓廣大團員青年在各種活動中感受組織的溫暖,增強團員意識,充分體現團組織的先進性。

  、依托有效載體,為農村青年成長成才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市場經濟條下,農村團員需求多樣化,團組織要多層次設計載體服務青年。一是要加強培訓,提高青年綜合素質。借助團校、成教中心等為農村青年開展各種科學知識、實用技能培訓;二是要利用團組織的網絡優勢及時向青年提供就業、市場、技術信息服務;三是要開展鄉村青少年化節,活躍農村化,通過征賽、書畫賽、科技化衛生下鄉等形式,用健康向上的化活動引導青年,充實農村青年生活。四是要引導青年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要著力培育各類青年專業合作組織和有特色的共青團實驗基地,提升農村青年組織化水平,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同時要適應形勢,從共青團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多方位拓展職能,如積極承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農村環境整治、群眾性化建設等方面的部分社會職能,增強團組織的影響力。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11

  當前,農業鄉村工作格局發生了深刻轉變。在新的情勢下,如何順應當前鄉村工作情勢,努力探究新時期做好鄉村基層工作的方法,進一步深化鄉村變革,加速鄉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堅持鄉村社會不變,是擺在我們基層干部面前的一個亟待處理的嚴重課題。

  一、當前鄉村基層工作中呈現的積極轉變

  近幾年來,隨同著鄉村變革的深化推進,鄉村工作的確呈現了一系列積極、可喜的轉變。首要表現在:

  1、農民擔負大幅度減輕,農民耕田積極性獲得高漲。近年來,隨著縣政府對“三農”的不時投入和注重,農民擔負逐年減輕。據查詢,20xx年我鎮地盤疏棄面積曾一度到達1906畝,占全鎮耕地總面積的12.2%,個中一個最主要的緣由就是農民擔負較重,耕田比擬效益較低,招致農民耕田積極性不高。當前隨著農民擔負的逐漸減輕和各項惠農政策的落實,撂田荒釀成耕田熱。

  2、惠農政策認真落實,干群關系獲得分明改善。隨著中心一號文件的延續出臺,廣大農民獲得了史無前例的實惠。不只農業稅獲得作廢,并且還發放了糧種補助和種糧等補助資金。還,作廢農業稅,對衍生在其上的各類亂收費進行“釜底抽薪”,農民鼓掌稱快。從“取”到“予”,從向農民“催糧、催款”到“補助、鼓舞”農民耕田,農民從黨的惠農政策中感觸到極大暖和。目前鄉村大家都說黨的政策好,黨群、干群關系分明改善。

  3、工作重心發生轉移,工作本能機能呈現可喜轉變。針對鄉村變革后的新情勢,本鎮不等不靠,勇敢創新,在縣政府轉型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究。特殊是近年來,本鎮的工作重心由過去以征收農業稅為主轉移到以抓發展、搞服務為主上,自覺地把抓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全鎮的第一要務,努力建筑調和鄉村。

  二、當前鄉村基層工作中面對的首要問題

  在看到積極轉變的還,我們也從調研中調查到新情勢下鄉村基層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無視的問題。

  1、鄉鎮財務進出有所好轉,但保運轉保發展的壓力仍然存在。隨著上級轉移付出的力度加大,機構變革后減支效應的展現,當前鄉鎮財務在向好的方面發展。但因為大都工業稅源很少,僅靠上級轉移付出來過日子長短常困難的。加之村莊兩級債權難化解,感應壓力很大,村莊兩級正常運轉面對必然的堅苦。

  2、農民擔負分明減輕,但鄉村公益事業建立呈現“梗阻”。稅費變革前,鄉村公益事業建立費用可以列支。稅改后,鄉村公益事業建立資金除各級縣政府的支撐、扶持外,更多的是經過"一事一議"的渠道來處理。因為農民對公益事業的認知水平紛歧,加上集體認識淡漠,往往很難達到共識,形成投入嚴厲不足,很多公益設備老化陳腐卻無人無錢整修,鄉村生產生活前提難以獲得分明改善。

  3、村級債權獲得較好節制,但化債依然是當前鄉村工作的最浩劫題。因為對村級財政進行了嚴厲治理,使村級債權獲得較好的節制。然則村莊兩級債權依然是制約鄉村發展的一個繁重負擔。

  4、當前鄉村發展很快,但社會事務治理有弱化趨向。近幾年,因為各項惠農政策的落實,農民收入大幅度增進,農民物質文明生活程度逐年提高,鄉村的轉變很大。然則,隨著機構的變革,處于轉型時期的相關治理部分還沒有堅持起完善的、長效的機制,招致當前鄉村社會事務治理有分明的弱化趨向。

  5、鄉村工作格局呈現積極轉變,但村莊干部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法辦法亟待改變。隨著鄉村各項變革的深化推進,廣大村莊干部看到鄉村一些深條理的問題獲得逐漸處理,“三農”問題的拐點曾經呈現,他們遍及感應鄉村工作正在向好的方面發展,廣大基層干部從深重的“催糧要款”任務中擺脫出來,他們所飾演的越俎代辦的人物最終成為歷史,對此他們由衷快樂。但另一方面,因為當前村組干部待遇還偏低,存在心中的落差。加之鄉鎮綜合配套變革后,指導職數削減,局部中層干部覺得選拔無望,不免發生失望思想。從查詢狀況來看,當前很多村莊干部存在茫然掉措、畏難壓頭的思想,對本人該干什么、怎樣干心中沒有底。

  在查詢進程中,我們剖析當前發生上述問題的緣由,以為既有主觀方面的,也有客觀方面的:

  1、干部要素:

  基層干部是落實黨在鄉村政策的關鍵性要素,政策落實的黑白直接關系到黨和縣政府在人民意中的形象和位置。但是因為干部政策程度、行政立場、工作方法等多方面的要素,在政策落實進程中往往會碰到如許或那樣的問題。一是鄉村干部本質不高。鄉村干部長期處在基層一線,首要精神和時間都集中在處置日常繁瑣事務,不足學習提高,看法程度有限,了解政策不深,有時執行政策走樣,工作中輕易繁殖一些矛盾。二是鄉村干部看法觀念還沒有改變。多年來,一些干部以為本人的本職工作就是“催糧要款,結扎放環”,招致鄉村干部服務認識冷淡,甚至與民爭利。三是鄉村干部精神形態欠安。一些鄉村干部說我們工作軟了,上級交給的任務完不成,指導不稱心;假如工作硬了,說是辦法欠妥,作風粗獷,經常是上級批判群眾罵,以為是“風箱里的老鼠兩端受氣”。這些要素摻雜到干部的工作中去,必定會發生一些問題。

  2、群眾要素:

  一是局部農民的思想認知程度較低。幾千年來的封建傳統思想和小農經濟認識在農民心中沒有徹底消除,局部農民一方面生產積極性高漲,求富致富心切,另一方面也不成防止地存在渙散松散、自私狹窄的思想。一些人各類各的田,各掙各的錢,對集體的事不關懷,但是問,對村莊兩級干部治理淡然置之。二是農民對過去與干部發生的怨結“心有余悸”。多年來,村莊干部向農民討取的多、賜與的少,分攤的多、服務的少,農民發生埋怨心情。這種殘留思想使農民對當前的基層干部落空決心,在工作上往往發生沖突心情。三是農民群體呈現多樣化。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時發展和鄉村變革的深化推進,本來的農民群體實踐上曾經分化成通俗農民、農民工、基層干部、個別工商戶、私營企業主等若干階級,他們對事物的轉自:看法、感情、聲望和社會、經濟位置千差萬別,價值取向各有分歧。復雜的工作對象然后發生了復雜的鄉村工作場面。四是農民的自立認識和決定計劃才能加強。廣大農民的思想文明程度遍及提高,判別思想才能加強,特殊是新一代農民的文明

  科技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視野愈加坦蕩,思想愈加活潑。他們不再自覺地置信干部,農民的“不安本分”心態添加了鄉村工作的難度。

  三、做好新情勢下鄉村基層工作的`幾點建議

  筆者以為,當前鄉村正在發生深刻的轉變,我們基層組織、基層干部都要針對鄉村工作呈現的一系列轉變,盡快改變本能機能,改變人物,在思想觀念、工作重點、方法辦法等方面必然要加大創新力度。

  1、盡快改變思想觀念。我們村莊干部應充分看法到,我國目前總體上曾經到了工業反哺農業,以工促農的發展階段,作廢農業稅是順應市場經濟規則,具體建立小康社會的必定要求,有利于添加農民收入,發展鄉村經濟;有利于改善干群關系,緩解社會矛盾。現階段,我們必需調整工作思緒,把工作重心改變到增強服務、促進發展上來。我們此次查詢時,群眾要求最多的是基層干部要搞好鄉村公益事業建立。因而我們村莊干部必需把為群眾服務看成本分,從當前群眾最急迫的需求上找準工作的打破口,動足腦子,想盡方法,做好文章,在積極指導農民致富奔小康、大力發展村莊集體經濟、組織興修鄉村公益事業上有新的作為。

  2、切實改變縣政府本能機能。抓住有利機遇,著力促進縣政府本能機能的轉型,由以完成經濟任務為主轉移到加速經濟發展與構建調和社會兩大主題上來。一是重點扶植本級主干財路。從吃“農業飯”、吃“補助飯”中走出來,堅持鄉鎮自立型和自給型財務,逐漸走出財務窘境,提高工作的保證才能。要跳出純真靠農業求發展的圈子,拓寬發展思緒,明確主攻偏向,把財路建立的重點轉移到二、三財產上來,積極構建以工業經濟為主導的多元化財路系統。二是實行好基本設備建立的本能機能。要大力增強農田水利、村莊道路等基本建立,加強農業抗災才能,改善鄉村生產前提。要包裝整合小城鎮建立資本,提高小城鎮建立功用。三是實行好指導生產發展的本能機能。要勇當"掌舵人"、"導航者",指導村組干部實時為農民供應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尤其要充分應用各類載體,普遍傳達科技常識,有針對性地舉行農民培訓班,堅持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戶,帶動農民學科技、用科技,提高農業綜合生產才能和農民致富才能。四是實行好治理公同事業的本能機能。鄉鎮縣政府不只要擔負一方經濟發展的重擔,并且還要擔負當地事業發展主要職責,負有對教育、文明、衛生、社會福利、情況維護等公同事業的服務治理本能機能。五是實行好維護社會不變的本能機能。增強鄉村社會治安綜合管治,做好群眾信訪工作,預防和打擊違法犯罪,營建安全、文明、調和的社會情況。

  3、努力創新工作方法辦法。一是治理方法從"直接型"向"直接型"改變。在傳統體系體例下,鄉鎮縣政府治理方法大多是屬于直接收理。隨著縣政府本能機能的轉型,要改變到經過增強微觀調控、規范市場、發明優越的外部情況上來,對那些可以由市場、企業和民間辦妥的工作,縣政府部分則果斷"退位",不再詳細代替事務性活動。二是工作方法由簡略的行政敕令向用市場方法指導、服務、示范改變。順應新情勢發展的需求,學會用市場經濟的方法開展工作,經過抓龍頭、抓中介、抓大戶來指導、服務、示范,發展農業,活潑鄉村,致富農民。三是日常治理由"為民作主"向"讓民作主"改變。惠農政策的施行,使鄉村黨群干群關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從基本上親密黨群干群關系,構建調和鄉村,必需進一步理順鄉鎮與村組的關系,具體落實村民自治,變"為民作主"為"讓民作主"。不管大事小事,只需屬于村民自治范圍,鄉鎮都要"指導、支撐、協助"群眾經過規范的方法和順序,民主決定計劃,自立處理,更多地運用司法、經濟和教育治理的手段,在尊敬村民自立權和村委會相對自力性的基本上完成對村組的有用治理。

  4、切實加大對村莊的扶持力度。當前,鄉鎮正處于轉型關鍵期,在鄉鎮本身努力的還,上級部分也要進一步加大對村莊的扶持力度。一是深化財務體系體例變革。應本切實事求是的精神,在現有財務體系體例基本上逐漸進行調整,進一步加大對鄉鎮的轉移付著力度,處理當前鄉鎮的財務堅苦。二是化解村莊債權。在鎖定債權、分清債權性質的基本上,上級組織應出臺詳細的相關政策,逐漸化解村莊兩級債權。三是加大傾斜力度。上級部分要在資金、項目上增強對村莊的傾斜和扶持力度,尤其是農業基本設備、農業科技推行和鄉村教育、衛生、文明等方面,多為鄉村加速發展做一些打基本、管久遠的工作。四是改變治理方法。順應當前鄉村工作的新情勢,堅持起一套科學的工作審核機制,在治理上合適鄉村的實踐,使工作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更強。

  5、不時提高干部綜合本質。提高村莊干部本質是完成鄉鎮縣政府本能機能改變的基本和前提,要把它作為當前干部治理的首要任務來抓。一是提高思想本質。結合各級正在開展的科學發展觀學習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對廣大村莊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們作風正、經濟清、做事公,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二是提高政策程度。指導村莊干部認真學習黨在鄉村的各項政策,體會其精神本質。在宣傳落實進程中不走樣,還又能結合當地實踐,發明性地開展工作。三是加強開辟認識。當前鄉村的發展面對著史無前例的時機。要指導廣大干部抓住時機,率領群眾干一番事業。假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整天無所作為,無所事事,天然得不到群眾的信任和反對。四是擅長做深化認真的思想工作。鄉村工作十分詳細。村莊干部要學會做深化認真的思想工作。只要思想工作做細了,事理疏解了,政策律例宣傳到位了,群眾與干部之間的思想溝通了,鄉村工作才干如虎添翼,一往無前。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12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各項工作和各項組織的領導核心,是農村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的組織和領導者,其影響力強弱,直接關系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當前的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社會現代化的關鍵環節,它向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為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入研究和解決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全面掌握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情況,我社區通過召開黨員干部、群眾座談會、個別走訪等形式,對我社區的組織建設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并進行了認真思考,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一、我社區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我社區黨員年齡偏高、文化程度偏低。我社區農民致富缺少好的“帶頭人”,社區老黨員多,留在農村的農民素質總體呈下降趨勢,發展黨員的后備力量不足問題。據調查統計,目前我社區農村黨員隊伍中,35歲以下的僅占16.5% , 60歲以上的占35.8% ;大專以上學歷僅占8.2 % ,初中及以下的占68.5%。社區黨員干部發展思路不清晰,缺乏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的認識和判斷,“等、靠、要”思想較為嚴重。

  農村黨員年齡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的狀況嚴重影響了社區黨組織活力和戰斗力,與新農村建設的任務要求不相適應。近年來盡管社區黨組織在培養和發展黨員時,比較注重黨員結構和年輕化、知識化,但從總體上看,社區黨員年齡偏大、文化偏低的狀況還未得到根本改變,即便發展了一部分素質較高的青年農民入黨,也大多流動到外面打工,或從事其他行業,能留在農村務農和工作的很少。農村基層黨員年齡偏高、素質偏低的狀況嚴重影響了基層黨組織活力和戰斗力,與新農村建設的任務要求不相適應。

  (二)社區黨組織干部培訓機制缺乏。建立農村基層黨組織干部培訓長效機制能提高農村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同時也是基層工作新的嘗試與探索,有利于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干部的執政能力,鞏同黨的執政地位,推進基層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當前缺乏對村級基層組織隊伍干部的執政、素質的培養,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基層組織隊伍的建設和完善。

  (三)基層組織建設的凝聚力還不夠。組織凝聚力直接影響組織的戰斗力和黨員模范作用的有效發揮,凝聚力不夠會導致黨的'政策在向農村推進過程中缺乏吸納力和滲透力,使政策效應大打折扣。目前社區干部缺乏服務農村、致富農民的能力。

  二、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如果不對這些困難和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必將影響黨的政策在農村的貫徹實施,動搖黨的執政基礎。

  (一)把培養、選拔社區黨組織帶頭人放在社區黨建工作的第一位。俗話說,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社區黨組織書記不僅是組織內黨員干部的帶頭人,還是全體村民的帶頭人和引路人。因此,培養、選拔好組織的帶頭人是解決當前組織建設難題的關鍵。抓住社區換屆這一契機, 把那些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群眾公認的好黨員選拔到社區黨組織的領導班子中來。按照把農村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優秀的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村干部。

  (二)創新社區黨組織管理模式,做好黨員工作。隨著社區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黨員從業多樣、流動性強,社區黨組織管理黨員受到地域的限制,黨員參加組織活動困難,因此,可以創新組織管理模式,利用社區農業優勢,在社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里建立黨的組織,特別是對致富愿望強烈、致富技能較高的青壯年農民的吸引力更大,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社區黨員教育管理難、年齡結構老化等方面的難題。

  (三)建立科學合理的培訓管理體制。社區黨組織建設中遇到的很多問題是與社區黨組織書記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陳舊的思想觀念分不開的。社區工作千頭萬緒,復雜多變,社區黨組織書記往往處于“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尷尬境地。為此,必須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培訓管理制度,不斷強化黨支部班子建設,不斷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制訂農村黨員干部培訓方案,建立一套及時、科學的農村基層難點、熱點問題反饋機制,將反饋信息進行梳理、歸納,作為社區干部培訓內容,不斷提高他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加強黨建工作督導,把社區黨建工作做在日常。黨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和心血來潮,而是一個系統工程,把工作做在平常,經常督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以黨建工作來統領社區工作的全局,使“兩委”班子始終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團結戰斗、為民辦實事的戰斗堡壘。

  三、對《條例》存在的意見和建議

  通過召開黨員座談會,對《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進行了討論與征求意見,主要是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通過座談社區黨員干部對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一是對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基礎性地位和重要作用認識不夠,沒有將其擺在應有位置,投入足夠的精力;二是責任意識不強,工作抓得不緊,措施不力。

  第二,沒有很好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一是宣傳得不夠,黨員對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還不了解。二是學習不夠。基層干部對《條例》一知半解,不知道其中內容。三是貫徹不夠。工作中落實得不扎實、不全面、不徹底,斷章取義,取我所需,為我所用。

  同時針對以上的二個問題,社區將從以下方面為抓手,解決黨員干部存在的問題:

  〈一〉提高認識,從思想上重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一是社區黨組織要切實負起責任,主動抓、自覺抓,下大力氣,長抓不懈,抓緊抓好,堅持例會制度、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等,落實好工作責任。二是社區黨總支書記是“具體責任人”,堅持“一把手”抓黨建,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二〉把貫徹《條例》作為搞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關鍵環節

  一是要宣傳和學習好《條例》。要通過專題講座、專家講解、實例解析等多種形式,幫助廣大黨員、群眾和基層干部理解和掌握《條例》的基本內容和精神實質。

  二是用《條例》來規范工作,調動村民的政治參與熱情。同時要把貫徹《條例》作為保證社區黨總支的領導核心地位規范性文件,使兩委會明白:村委會必須自覺接受黨組織的領導,黨組織有義務支持村民依法自治。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13

  為了貫徹落實**市市委組織部《關于開展“創新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運作機制”調研課題活動的意見》,積極探索**市在推進農村“三集中”過程中農村基層婦女組織建設的新機制,市婦聯于20xx年6月-8月間對**市農村基層婦女組織的運作情況展開了全面調研。一方面,對**市1250個村及59個鄉鎮的組織設置、干部配備、作用發揮、陣地建設、經費來源等情況專門下發了調查問卷表并進行統計和分析;另一方面,通過聽取市(縣)區婦聯匯報、深入9個鎮村召開座談會、察看現場等形式,全面了解農村基層婦女組織建設在“三集中”過程中面臨的新問題,共同探討交流如何通過工作機制的創新,不斷增強農村基層婦女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市農村現代化建設目標的早日實現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市農村基層婦女組織建設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抓網絡拓展,農村基層婦女組織網絡更加健全。

  近幾年來,本著“鞏固一塊,完善一塊,拓展一塊”的工作原則,積極探索農村基層婦女組織建設的新路子,創新靈活多樣的組織設置形式,在改革中調整和強化組織建設,積極構筑“多元化、全方位、開放式”的縱橫互動的基層婦女組織網絡。

  一是農村基層婦女組織有了新鞏固。農村是婦聯的傳統工作陣地。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基層婦女組織在促進婦女就業、提高婦女素質、幫助婦女更新思想觀念、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面臨著新的課題。為此,針對區劃調整、機構改革及鎮村多次撤并的客觀現實,及時調整、鞏固和加強了原有的農村基層婦女組織網絡。目前**市59個鄉鎮、1250個村均100地建立了婦女組織。二是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組建婦女組織有了新發展。近年來,隨著經濟開放程度的逐步提高和鄉鎮企業的紛紛轉制,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得到了蓬勃發展。我們一方面緊緊抓住鄉鎮企業中普遍建有婦代會的優勢,確定了“組織不散、陣地不丟、旗子不倒”的工作原則,在轉制企業中重點抓組建設的鞏固和調整工作。另一方面,對于部分外商投資等新建企業,主動加強與市工商局、市個私協會在日常工作中的溝通和聯系,通過聯合發文、樹立典型、抓點調研等方法,按照“黨建帶婦建”的原則,不斷探索和推廣新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建立婦女組織的新途徑、新方法和新經驗,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至20xx年,**市非公有制經濟領域中應建婦女組織數為2644家,已建婦女組織2146家,其中私營企業1027家、外商投資企業91家、非公控股企業837家、專業市場41家、個私協會150家,組建率為81.2。**市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婦女組織建設的組建模式、工作方式及與企業實際相結合的做法得到了全國婦聯和省婦聯的充分肯定。

  2、抓隊伍建設,農村基層婦女工作者的隊伍素質明顯提高。

  建設高素質的婦女工作者隊伍是做好基層婦女工作的根本保證。目前,**市村婦代會主任1250個,初中文化以上的占100,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的占67,40歲以下的占59;全市65名鄉鎮婦聯正副主席中,黨員占90.8,具有高中、中專以上文化的占100,其中大專本科文化的占76;45歲以下的占71,其中35歲以下的占38。為了增強隊伍素質,我們積極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優化調整。抓住鎮村合并、婦聯(婦代會)換屆的契機,通過公開招聘婦聯主席等方式將一大批政治素養好、文化素質高、群眾基礎好、業務能力強、熱愛婦女工作的優秀女性及時調整充實到婦聯干部隊伍中來,注重從進口處把好素質關。二是培訓提高。各市(縣)、區婦聯積極開展鄉鎮婦聯主席和村婦代會主任培訓班,有以提高政治素養為目的的政治理論培訓,有以提高應對挑戰能力為目的.的現代科技知識培訓,有以提高女性參與政治經濟、社會管理和決策程度與水平的相關知識培訓。同時,通過在婦聯系統開展“爭創學習型組織,爭當學習型干部”系列讀書活動,增強婦聯干部學習的自覺性和緊迫性,幫助他們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她們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

  3、抓作用發揮,農村基層婦女組織的整體合力不斷增強。

  立足“三個結合”,通過活動的開展來提高婦女干部的整體素質,全面夯實基層婦女組織建設。一是將加強農村基層婦女組織建設同引導農村婦女致富相結合。在農村婦女中開展“雙學雙比”競賽活動,在非公企業開展“巾幗建功”活動,通過學文化、學技術,80的農村婦女掌握了1—2門以上的實用技術,同時創建了一批以女專業戶為主體的品種優、覆蓋面廣、集生產、培訓、扶貧、服務為一體的“三八”致富龍頭項目,全市共有上千個龍頭項目,涌現了一大批農村婦女勤勞致富帶頭人。二是將加強城鄉基層婦女組織建設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各級基層婦女組織將創建“五好文明家庭”作為重要的工作來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14

  農村黨的基層組織是農村各項工作和各項組織的領導核心,是農村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農村黨的基層組織的工作加強了,對黨員的管理教育搞好了,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發揮。如果沒有廣大農村基層黨組織發揮核心領導作用,沒有廣大農村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就沒有目前我市農村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這種生機勃勃的局面。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強對全市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指導,按照市委的統一要求,調研組深入我市所轄農村對基層組織建設進行了調研。調研中,多次組織召開了有村黨支部班子成員、黨員和群眾代表參加的座談會,走訪農戶,基本上掌握了我市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有關情況。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層組織建設現狀:

  全市有47個鄉鎮黨委(其中建制鎮24個、建制鄉23個)、3個經濟區黨工委(高灣、李石、大南),614個行政村,613個村黨支部(其中黨委建制的3個,黨總支38個,黨支部572個),共有農民黨員26513名。

  二、基層組織建設主要做法:

  幾年來,在省委、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市黨組織特別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1.“三級聯創”活動成果豐碩(“三級:縣區、鄉鎮、村”)。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關于開展“三級聯創”活動的統一部署,結合我市農村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農村基層組織先進縣區考評標準細化為五大項30小項,“五個好”(領導班子好、黨員干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小康建設業績好、農民群眾反映好)鄉鎮黨委考評標準細化為五大項24小項,“五個好”村黨組織考評標準細化為五大項19個小項,推動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步入規范化建設軌道。

  2.軟弱渙散支部整頓成效明顯。在全市農村深入開展了以“提升黨組織戰斗力,強化以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軟弱渙散支部整頓。每年初按照倒排5%的比例,對后進黨支部進行分類排隊,采取領導包村、部門幫村、下派干部、交流任職等形式,幫助村里找癥結,建班子,抓管理,找路子,進行集中整頓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三向培養”工程建設影響巨大。從xx年開始,我市在農村深入開展了以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組干部為主要內容的農村“三向培養工程”。在具體操作中,以平均每村5人的比例在全市確定了3000名的培養常數,按照“保持常數、動態管理、階梯培養”的原則,進行跟蹤培養。這項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已經有675名致富能手經過培養成為黨員,有576人由普通黨員成長為致富能手,有405人進入村“兩委班子”,51人成為村黨支部書記,49人成為村主任,有40名培養對象總資產達到50萬元以上,成為農村產業發展的領軍人物。對此,人民網和《共產黨員》雜志分別以大篇幅報道了我市“三向培養”工程的經驗做法,在全國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4.“北三家經驗”得到廣泛推廣。我市從xx年開始,推廣清原縣北三家鄉的工作經驗,對農村黨員“設崗定責”。根據農民黨員的從業形式、個人專長、身體狀況、思想素質等條件,按照支部設崗、黨員認崗、黨員大會定崗的程序,為有能力的黨員“設崗定責”,充分發揮了農村黨員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目前全市有614個行政村全部開展了這一活動,共設立4大類16小類共6248個崗位,農村黨員在各項工作中示范引領作用得以發揮。

  5.黨員培訓工作扎實深入,黨員素質得以提升。市、縣有關部門采取“照單點菜、自主擇訓”的辦法對農村干部進行各類實用知識技術培訓,讓農村干部在第一時間掌握實用信息和資料。同時積極鼓勵村干部通過自考、函授等多種途徑進行在職學歷教育,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整體素質。兩年來,市、縣有關部門共開辦農村基層干部培訓班120次,培訓13000余人次。

  6.考核評價機制得到完善。各縣區對村干部普遍實行了“任職承諾制”和年度目標考核制,將任期和年度目標向群眾公開承諾,按照承諾內容,年終進行考核,排出名次,兌現獎懲,對連續3年排名末位的村書記進行組織調整。

  7.一批典型英模迅速成長。自xx年以來,我市先后樹立了大孤家鎮小甘河村書記趙景順、大蘇河鄉平嶺后村書記張金柱、紅透山鎮紅透村書記隋長海等一批全市叫得響、群眾評價高的先進典型,輻射和帶動了全市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向高標準邁進。

  三、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所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在調研中我們看到,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取得令人欣喜的巨大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令人憂慮的問題。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問題并著力進行解決。

  1.基層黨組織的影響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鄉村干部普遍反映,在農村取消各項稅費和林權改革后,村里的黨組織與群眾的聯系減少,缺乏必要的紐帶,黨組織的影響力明顯減弱,在缺少資金支撐的情況下,各種公

  益性活動很難組織,甚至個別村黨支部的號召力還不如宗教組織的影響力。

  2.個別村干部違法亂紀現象時有發生。從xx年以來,我市各級紀檢部門立案查處的涉及村干部截留私分扶貧款、亂砍濫伐、倒賣林木、非法買賣或者侵占土地的案件達262件,查處各類違法人員281人。

  3.黨員老齡化現象嚴重。目前,全市農村黨員中35歲以下的為7090人,占農村黨員總數的19%;55歲以上的黨員為12877人,占黨員總數的35%。個別村60歲以上的黨員超過黨員總數的60%。

  4.個別村中“兩委”不團結現象依然存在。調研中發現,個別村村書記和村主任坐不到一個板凳上。目前,全市書記、主任“一肩挑”的村數達258個,占全市村數的42%。

  5.村干部工資水平過低。我市村干部工資是xx年稅費改革時定的,現已五年沒有調整。隨著農民收入和物價水平的提高,村干部工資過低的現象日趨明顯。

  6.村級債務過高現象不容忽視。我市實施土地、林權和稅費改革后,土地已全部承包到戶,林權已全部下放到人,農民各項稅費已全部免除,村集體已無收入來源。60%的村負在外債,有的數額較大。

  7.干部選舉工作存在問題,急需改進。由于《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村主任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在各種利益的作用下,有人借用家庭勢力上崗,有的地方“賄選”現象嚴重,有的甚至發生惡霸分子、勞教人員當村干部的現象。

  四、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農村基層組織是我們黨執政的基石。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事關我市老工業基地振興和新農村建設。通過此次對新形勢下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調研,我們對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有了新的`更高層次的認識,也引發了我們更深層次的思考。

  一是各級領導必須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擺上重要議程。我們各級領導干部必須下大決心、花大力氣,以求真務實的態度,把鄉鎮黨委和村級黨組織建設抓好。

  二是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加強黨執政的基礎工作來抓。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事關新農村建設事業、事關基層組織執行力、創新力和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集體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是衡量村級組織建設的一把標尺。

  三是在村“兩委”換屆選舉中必須切實加強黨的領導。村“兩委”換屆選舉直接關系到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關系到農村各項事業發展,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因此,在農村“兩委”換屆中,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至關重要。

  四是要著力提高農村基層黨員和干部的素質,在群眾中樹立起黨組織的良好形象。

  五是適應市場經濟的新形勢、新變化,積極探索和加強黨員管理和發展的新途徑。

  六是基層黨建工作必須以推進民主管理為突破口,堅持公開、公正、透明,發展經濟、民主辦事。

  七是以理順“兩委”關系為重點,建立團結共事、和諧穩定的工作氛圍和社會環境。

  八是基層黨建工作的目標定位要明確,就是落實方針政策,服務廣大群眾,與廣大群眾共同富裕、安居樂業。

  做好基層黨建工作意義重大。基層黨建工作的核心,是要建設能夠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領導班子和黨的組織。在農村黨的基層建設中,鄉鎮是龍頭,村級是基礎。各級基層組織的書記應作為基層組織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切實負起責任來,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好。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15

  近年來,我市把抓村村通公路建設作為貫徹十六大精神,回報農民兄弟,服務城鎮化和增加農民收入的實際行動,“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從領導到群眾抓村村通公路的勁頭不斷提高,使全市農村公路有了較大的發展,農村公路網基本形成,通達深度逐步提高。一、全市城鄉公路現狀

  截止20xx年底,全市擁有公路394條,通車里程1159.9公里,公路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105.13公里,其中列養公路250.713公里;省道3條,75.57公里;縣道139.61公里;鄉道鄉道327.01公里。全市411個行政村,已全部通公路,現有通車里程722.6公里,其中101個村(含沿省、縣道路邊的村)已建油路(水泥路)路面里程64.94公里,未建油路(水泥路)路面的村310個,里程657.66公里。目前,應城市已基本形成了,兩橫、三縱,一外環為主骨架,干支相連、內早外聯、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一條路帶動一個產業,一條路造福一方人民,一條路激活一片人心。依路建市場、沿路開園區、借路跑運輸……在城鄉公路上,當地農民因路制宜辟財源,20xx年全市現實國內生產總值89.5億元,財政收入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29元。

  二、實施村村通公路建設經驗

  1、精心組織,相互配合,把村村通公路作為“愛民工程”實施。在公路建設過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成立了公路建設指揮部,加強工程建設的領導和指導。各處、鎮、場和開發區也相應成立了村村通公路建設工作專班,具體負責。市交通積極配合做到了指導勘測設計到位,工程質量監督到位,驗收合格后申報補助資金到位。截止20xx年底我市通鄉公路已完成了上級下達三年通鄉油路計劃的80%,通村公路已完成120公里。

  2、多法籌資,政策配套,把村村通公路作為“親民工程”落實。20xx年,在通鄉公路建設中,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采取“城市支援農村,支援基層,干部支持農民”的方式,號召全市干部職工為通鄉公路建設捐物捐款,短短一個月時間,全市17000多名干部職工和社會各界人士捐款630多萬元,為市通鄉公路全面啟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通村公路建設中,全市各鄉鎮、行政村繼續發揮這一光榮傳統,積極向在外的知名人士、私營業主發出“月是故鄉明”捐款修建通村公路的倡議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市直部門通過支援農村小康建設紛紛向駐點村伸出援助之手,緩解了通村公路建設資金矛盾。于此同時,全市各處、鎮、場和開發區積極出臺了優惠政策,做好了涉及工程建設的征地、拆遷和施工環境保護工作;市直各相關部門在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按照市公路建設指揮部的統一要求,特事特辦,簡化手續,提高了工作效率。

  3、精心施工,保證質量,把村村通公路作為“示范工程”建設。一是大力推行“雙五個一”的工作方法,即實行一條通鄉油路一名市級領導、一名交通局班子成員、一個工作專班、一名專業監理人員,一條通村公路一名鄉鎮主要領導、一名交通局技術顧問、一個籌資和建設專班、一塊質量公示牌的工作方法,做到建一條通村公路,在人民群眾中樹一座豐碑。二是建立工程建設、廉政建設雙制。在簽訂工程建設的同時,簽訂廉政建設,確保在村村通公路建設中,做到“工程優質,干部優秀”。三是加強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應城市從公路部門抽調十名工程技術人員派駐各施工段,對工程所用的材料,各工藝流程現場監督檢查,并擠出資金購置了回彈彎沉儀、鉛孔取樣機等檢測設備,及時糾正工程質量問題,同時市交通局主要負責人和分管領導,經常到施工現場巡回檢查,發現質量隱患,限期整改,不留后患。四是采取投標的方式和應城市廣宇監理公司簽訂了監理。作為通鄉公路建設的社會監理,監理公司嚴格執行公路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規范,嚴格履行監理,監督工程施工承包的實施,進行工程質量檢測,參加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和工程驗收。五是以施工單位自檢為主,不斷提高施工單位質量意識。質量是效益,質量是生命,為使施工單位履行施工中保證質量的義務,應城市對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技術人員集中進行技術培訓,并提出了確保路面施工質量的“三個到位”(路槽處治的深度、土質、輾壓),“確保五度”(寬度、厚度、平整度、拱度、密實度)及“嚴把六關(備料、配比、拌和、攤鋪、輾壓、養生)的工作要求。因此,各施工單位都建立了質量自檢機構,在監理公司的督辦下,每個施工段工程完工后都按規定出具了自檢資料。六是加強村村通公路建設的財務管理。為保證村村通公路建設資金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提高投資效益,應城市對國債資金的使用堅持專款專用的原則,實行單獨建帳,專人管理,單獨核算,同時積極爭取地方配套資金的到位。

  4、建管結合,大膽嘗試,把村村通公路作為“長效工程”管理。一是采取“誰受益,誰養護”。農村公路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地方,應城市以此為原則實行市、鄉、村三級負責制,即縣道由市政府負責,鄉道由鄉政府負責,村道由村委會負責,通過突擊養護、日常養護、抓示范路等多種方法,充分調動鄉鎮、村組和廣大農戶養護的積極性。二是大力推行“農村公路民養化”。對農村公路實行分段招標,分村組、分戶承包,以承包和養護、委托養護形式,確保減少養護成本,增大社會效益。三是充分利用交通公路部門人才資源,提高農村公路養護技術含量。全市目前退休、退養的公路部門養護人員20余人,在行業改革中被清算的曾經長期在公路養護崗位工作的協議工40余名。通過引導,讓有勞動能力的退休退養人員、協議工、下崗人員繼續到農村發揮技術優勢,再找崗位,解決農村養護技術力量問題。

  三、村村通公路工程實施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是建設速度上不來,差距大。在20xx年全省農村公路建設現場會上明確提出,到20xx年,全省50%的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到20xx年,行政村全部通瀝青(水泥路)。地處平原微丘地區的我市,是全省經濟強市、文明城市,我們的規劃應高于這個平均水平。然而,我市目前只有24.6%的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差距很大,任務艱巨,按上述標準衡量,我們的建設速度明顯滯后。

  二是配套資金上不來,啟動難。據測算,市通村公路的平均造價是每公里12萬元,除上級交通部門每公里補助5萬元外,其余均需自籌,因此,各地雖有加快通村公路建設的`迫切愿望,但由于配套資金缺口較大,啟動十分困難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調研報告20xx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調研報告20xx。

  四、加快村村通公路建設的建議

  為加快應城市通村公路建設步伐,盡早實現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目標,我們建議如下:

  1、建議市政府建立“村村通公路建設領導專班”,由市政府領導掛帥,相關部門(計劃、財政、交通、建設、國土、農業、供電、林業、廣電、、移動、聯通、、水利)和各鄉鎮場、辦事處、開發區負責人為成員,以加強對全市通村公路建設的組織領導,負責全市通村公路建設的統一指揮和協調。

  2、建議全市各處、鎮、場和開發區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許可范圍內,在不新增債務包袱的前提下,通過以下辦法籌集通村公路建設資金。

  一是交通部門爭取一點:通村公路修建油路(水泥路)的資金補助政策是每公里5萬元(路基寬度6米,路面寬度3.5米),工程竣工后,經省、孝感市交通部門驗收合格的,由交通局爭取補助到位。

  二是財政部門補助一點:市政府對通村公路建設給予一定的補貼,其補貼標準可據市財政收入情況每公里1至2萬元,財政補貼原則上不封頂,即修多少按政策補貼多少。

  三是鄉鎮村自籌一點:在群眾自愿的原則下,用好用活一事一議政策,用民主方法籌集資金。

  四是社會捐資一點:可發動“四有”(即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有實力,社會上有影響,對家鄉有感情)人士對家鄉公路建設進行贊助,也可采取立“功德碑”的形式,發動農民群眾捐資。

  五是部門幫扶一點:利用省市扶貧對口單位、市直聯系單位、小康工作隊駐點單位幫扶修建通村公路,解決部分通村公路建設資金。

  六是項目資金列一點:在扶貧資金項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優質稻基地建設項目等與通村公路相關聯項目資金中列一部分用于通村公路建設。

  3、建議相關部門配合支持,給村村通公路建設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各處、鎮、場、開發區應出臺相應優惠政策,加快村村通公路建設,做好涉及工程建設的征地、拆遷和施工環境保護工作。各行政村要完成通村公路的路基、橋涵等配套工程,國家和市政府“以獎代補”的資金只能用于路面建設。通村公路建設占用土地,以處、鎮、場、開發區為單位統計,按程序報國土部門審批。國土部門要在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特事特辦,簡化手續,提高辦事效率。涉及供電、林業、水利、廣電、、移動、聯通等部門的拆遷工作,由各部門自行負責解決,原則上不予補助。涉及鄉鎮村的拆遷工作一律由所有地鄉鎮解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借故推諉、阻撓。

【農村基層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基層村民自治情況調研報告09-20

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調研報告07-01

關于農村基層村民自治情況調研報告范文09-14

調整后農村基層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09-20

關于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調研報告范文09-14

農村基層述職報告03-26

農村基層組織報告01-05

農村基層組織報告01-05

農村基層工作的述職報告01-19

統計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