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產業發展調研報告(5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村產業發展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村產業發展調研報告1
一、 草畜產業發展現狀
1、全縣畜牧業發展的總體情況
近年來,蘆溪縣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按照“開發草產業、提升豬產業、優化羊產業、推進牛產業、發展特種養殖業”的總體思路,以科技興牧、提高綜合效益為中心,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廣配套技術,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創新產業化經營機制,使草畜產業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逐步成為全縣的農業支柱產業。2015年底,全縣天然草原面積有19.6萬畝,已利用面積10萬畝;年內生豬總飼養量25.01萬頭,出欄14.25萬頭,年未存欄10.76萬頭;牛總飼養量3.47萬頭,出欄0.36萬頭,年未存欄3.11萬頭,其中奶牛0.05萬頭;羊總飼養量4.2萬頭,出欄2.34萬頭,年未存欄1.86萬頭;雞125.6萬只,出欄70.99萬只,年未存欄54.61萬只;鴨總飼養量101.78萬只,出欄57.53萬只,年未存欄44.25萬只;鵝總飼養量33.25萬只,出欄18.73萬只,存欄14.52萬只。年內肉類總產量15458噸,蛋產量1241噸,牛奶產量2282噸、水產品產量3530噸。草畜產業產值達9122萬元,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達374.5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8.6%。
2、畜牧業大戶養殖情況
2015年涌現出總飼養量在50頭以上的山羊養殖大戶60戶,總飼養量在10頭以上的肉牛養殖大戶10戶,總飼養量在5頭以上的奶牛養殖大戶8戶,總飼養量在60只以上的養雞大戶20戶,總飼養量在60只以上的養鴨大戶280戶,總飼養量在60只以上的養鵝大戶80戶。
3、畜牧業加工情況
目前我縣的畜牧業收入以直接出售為主,僅有畜牧業加工企業5家,2015年完成畜牧業加工產值僅3000萬元左右,且大多以加工豬肉為主,加工牛、羊、鵝、兔等草食畜禽產值僅100萬元左右。
二、草食畜禽發展的有利條件
綜合分析,蘆溪縣大力發展草畜產業,具有良好地基礎條件和市場潛力,主要表現在:
(一)飼草資源充足。全縣現有可利用草場面積10萬畝,人工牧草1.2萬畝,年產農作物秸稈30萬噸。據測算,僅上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后,載畜量可達130萬個羊單位。而目前全縣草食畜存欄只有42.3萬個羊單位。如按新增10萬畝牧草計算,在現有基礎上可凈增50萬個羊單位。考慮到現今畜禽育肥期縮短、利用配合飼料飼喂等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等因素,全縣草畜承載量可在目前水平上翻一番多。
(二)發展條件較好。多年來,經過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的艱苦探索,創出了"公司加農戶加基地"的經營模式,龍頭企業蘆溪縣一村食品有限公司和源華食品有限公司,發展勢頭強勁,全縣規模養殖、種草大戶不斷增多,占到全縣總農戶的16.5%。配混合飼料利用、秸稈青貯氨化、“五良”綜合配套利用等技術正在穩步推廣。黃牛凍配點、豬人工授精點、雛雞孵化點等基礎設施可基本滿足畜禽品種改良的需要。草畜產業生產、加工的科技含量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科技成果的應用率、覆蓋率、貢獻率達到了較高水平,這些都為我縣草畜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比較效益明顯。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種植業除設施農業外,水稻等大田作物的邊際產出效益逐漸下降,挖潛空間十分有限。而草畜產業卻是一個朝陽產業,邊際產出效益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是未來支撐全縣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據調查測算,2015年全縣水稻畝收益為157.6元。若按設施畜牧業計算,則收益更高,如某農戶2015年占地1畝,新修暖棚牛舍8間,飼養肉牛20頭,養羊100多只,年純收入近2萬元,遠遠高于設施種植業的產出效益。
(四)市場前景廣闊。加入WTO,蘆溪縣在全球性的經濟大分工中,具有一定競爭力和能夠占有一定市場份額的,應當首推草畜產業。畜產品價格方面,蘆溪縣牛羊肉等畜產品價格優勢更為明顯,其中羊肉價格比國際市場低50%左右,牛肉價格低80%左右;從國內市場看,草產品需求量年達1000萬噸,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而國內生產能力只有200萬噸。畜產品價格方面,從近年來市場情況分析,價格波動最大的是豬肉,牛羊肉相對穩定,國內所有的星級賓館、飯店所需的牛肉和羊肉主要依賴進口(價格為30元、25元/斤),國內市場尚難以滿足需求。從占領市場的角度看,蘆溪縣靠近廣州、福州等發達城市,只要有所作為,就可以在未來的銷售市場搶占一席之地。
三、草畜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群眾的產業觀念不強。相當一部分農民仍存在"養牛為種田、養豬為過年、養雞換油鹽"的小農觀念,對草畜產業發展前景及潛力認識不夠,只把它作為家庭副業對待,舍不得投入,使草畜產業難以實現區域化、專業化生產,影響了草畜產業的規模效益。
(二)產業化層次低。結構單一,發展不平衡,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弱,產業鏈條短,開發規模有限,形不成基地優勢。有龍頭無基地、有基地無龍頭的問題仍很突出。
(三)科技信息服務滯后。縣、鄉、村三級科技服務網絡作用發揮不夠,畜牧科技人員短缺,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草畜產業生產能力的潛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在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上,單項的、局部的多,常規的、一般性的多,高新的、具有重大開發意義的、系列配套的'技術和科研成果少,從而影響了草畜產業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四)開發資金嚴重不足。科技推廣投資比重偏低,部分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推廣工作嚴重受阻。由于部分鄉鎮財政困難,一味等待省、市、縣財政投資,對草畜產業的發展投資“注血”不足 。
四、推動草畜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強化“主導”意識。要積極應對加入WTO帶來的新挑戰,搶抓機遇,把草畜產業作為我縣農村經濟發展的第一主導產業,在縣域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中予以體現和加強,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予以重視,切實增強全縣上下加快發展草畜產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二)堅持以草為本、草畜并進的原則。要把種草作為發展畜牧業的基礎,做到以草定畜,協調發展。在草業開發上要致力于實現立草為業,做到種草與草產品加工銷售和發展草食畜相結合,走產加銷一體化、低成本高效益的路子。要結合長江防護林項目與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實施,適當壓縮水稻面積,加大飼草種植面積,建立"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實現人均1畝飼草的目標。畜禽養殖以短期育肥為主,使有限的飼草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強化龍頭企業的建設與管理。按照“大規模、大帶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機制;多種成份、多種經濟組織并存”的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高起點地抓好飼草料加工和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建設,使之形成經營機制新、技術水平高、規模效益好、市場覆蓋面廣、帶動能力強的經濟組織。重點做大做強杜仲飼料公司、一村食品公司和源華食品公司。同時,要把發展草畜產業與實施名牌戰略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堅持建一個企業,創一個品牌,搞一個“氏族”,開發一個系列,實行由粗到精,由主產品到副產品,從正品到下腳料的深度加工和綜合利用。
(四)充分依靠科技進步,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實施“科技興草、科技興牧”戰略,加強新型實用技術培訓和推廣,加速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大力推廣牧草種子包衣、根瘤菌拌種等牧草栽培技術,優良品種引進、改良技術,草畜產品精深加工技術等,重點推廣“五良”(良舍、良種、良法、良料、良醫)綜合配套技術;推行"政府行為+科技人員"的技術推廣新機制,健全科技推廣和疫病防治機構,穩定畜牧科技隊伍,用政策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為他們搞好科技推廣創造有利條件;加強各級服務組織和重點服務設施的建設,在政府統一協調下,將龍頭企業和各有關部門及鄉(鎮)、村基層服務組織結合起來,大力推行“鄉(鎮)站+農戶”、“公司+農戶”、“協會+農戶”、“技術服務部門+農戶”的服務形式,建立較為完善的生產銷售、科技推廣、信息反饋相配套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五)加強市場建設,搞好草畜產品流通。牢固樹立抓生產先抓流通,抓流通先抓市場,依靠市場促進生產發展的思想,大力培育和開拓草產品、畜產品市場。一是在縣城和集市建立草產品交易市場;二是在縣城和有條件的鄉(鎮)開辦畜禽產品初級交易市場,重點建好縣城活畜禽交易市場;三是在畜產品生產集中區建立畜產品專業市場。四是大力發展各種運銷實體和販運大戶,鼓勵農民發展各種形式的購銷服務組織,不斷鞏固壯大草畜產品營銷隊伍。
(六)加大植物檢疫和動物防疫力度,確保草畜產業健康發展。要認真貫徹執行《植物檢疫法》和《動物防疫法》,嚴防把牧草疫病和動物疫病帶入本縣境內;要突出重點,對主要的畜禽傳染病采取綜合防治措施,使其不發生或得到有效控制。畜牧、工商、衛生、公安等部門要緊密配合,既要搞好場地檢疫,又要搞好屠宰檢疫和市場檢疫。
(七)各方協調,互惠互利,為草畜產業的快速發展大開“綠燈”。要建立以國家投入為導向,集體和農民投入為主體,全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體系;要認真貫徹省、地、縣關于加快草畜產業發展的政策,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利用草畜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扶持草業生態工程、畜禽良種工程、動物保護工程和暖棚養畜禽工程。金融機構要對規模種草大戶、養殖大戶、養殖場及草產品加工、畜產品加工、飼料生產企業和畜禽交易市場等給予重點信貸支持。要鼓勵保險公司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畜禽疫病保險等業務。其它相關部門也要在生產和經營用地、用電、用水等方面給予優惠和照顧,推動草畜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農村產業發展調研報告2
__村位于__鎮南部塬區,總戶113戶,總人口 423人,總耕地面積 1324畝。截止目前,蘋果栽植面積1110畝,掛果面積達 余畝,常年產量在 噸左右。有富士、秦冠、新紅星、嘎啦、黃元帥等品種。目前蘋果這一產業已經成為村經濟支柱產業,不僅發揮著巨大的富民作用,而且已經成為村經濟發展的基石。
經過我近一年對該村各果農的走訪及調研,這一個產業的發展對該村每個人的生活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并對該村的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社會穩定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我通過走訪,也是“喜、憂”參半,“喜”從何來呢?
一喜該村是蘋果生產最佳環境,該村塬面寬闊,地勢平坦,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是生產蘋果的最佳優生地之一。
二喜蘋果管理水平較高。村上成立了果業專業合作社,并抽調懂技術、在蘋果生產管理上有一技之長的人為技術員,并由果業局專門
人員指導,根據農時季節舉辦各種培訓班。有力的提高了全村果農的技術管理水平。
三喜果農的技術意識有所增強,自從二0__年省、市、縣提出推廣四大技術以來,廣大果農通過對比以及自己的實踐,已經深刻認識到“四大技術”的重要意義,由原來的不愿意甚至用各種方式抵制“四大技術”到現在縣、鎮等尋師救技的現象。
四喜政府高度重視銷售渠道拓寬,自從我市全面取消兩稅以后,政府的職能轉變,通過在廣州等沿海地方設立對外營銷窗口。并出臺一些有利于果商的政策。通過對現有信息員的培訓,促使了果品營銷氛圍。鼓勵一部分有市場意識的人走出去,大力發展果庫、氣調庫。通過一系列的引導,從而使我村蘋果的銷售渠道由原來的果商一統天下大局面向多方位、全年銷售局面的轉化。
在我們看到該村果業生產好的一面時,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該村果業生產還存在一些不足,這些不足必須讓我們高度重視,否則,將對這以產業有致命的一擊。
一是品種單一。中、早、晚品種比例不合理。目前該村,早熟品種基本為空白,中熟品種規模化低,嚴重地制約了中熟品種的發展,并且占有比例僅為10%左右,且管理粗放。晚熟品種占有比例較大,以富士為多,在果子成熟期間,銷售相對集中,容易導致銷售難,價格偏低以及抵御市場能力差等現象。
二是廣大果農應用各種技術死板,不靈活。對于一種新技術不能根據自己樹勢,生長等進行相應的配套。常常出現,修剪生搬硬套,噴施農藥人云亦云,施肥只注重萌芽肥,忽視追肥。只注重化肥不重視農家肥。大改形只注重疏枝,不重視間挖等。
三是市場意識。果子后續深加工不足以及增值空間相對較窄。許多果農對市場經濟規律以及市場經濟知識欠佳,往往出現別人是買果子賺錢,自己賠錢。蘋果生產出來以后只注重原材料的價格,對后續產業的挖掘不足,極大的影響蘋果的增值空間。
四是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遇到風調雨順之年能有一個好收成,遇到冰雹、凍害等則力不從心。
通過這次調研,我深刻認識到農業生產,同期長、抵御自然災害。市場挑戰能力差。同時作為我國擁有九億農民的一個農業大國,機械化、規模化程度較低,我認為,要改變農村現狀以及該村果業,必須做好一下幾點:
一是不斷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力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先進的科學技術只有應用在生產關系上才能發揮其真正的效果,所以,我們應該加大對農民培訓力度,不只注重培訓農業科普知識,應該全方面的培訓,培訓市場知識,國家的法律,法規等。把農民培育成為懂政策、懂技術、有道德、有知識的新型農民。
二是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的.模式。農民一家一戶干什么事,只能是單打獨挑,處處碰壁。只有把全體果農聯合起來。形成規模優勢、地域優勢,才能在市場的沖擊下站穩腳跟。從而達到共同受益的格局。
三是要重視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不應該只重視一個產業的發展而忽視了環境,后續產業等。否則,在主導產業遭受到各種災害后,農民的生活將受到極大的影響。只有將各種產業配套好,各種技術應用好,農村的持續發展是實在必行的。
四是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當前兩稅取消后,黨和國家出臺了許多的惠農政策。政府要改變有原來的指導方向向服務方向轉變。把當和國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從而不斷提高黨在農民心中的聲望。
農村產業發展調研報告3
20xx年9月我榮幸的成為了一名大學生村官,作為村官入職已經三個多月了,在這段時間里,我通過實地考察,與村民面對面的交談,對于我們棗園村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現我就棗園村在統籌城鄉發展,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存在的基本情況,具體問題及今后的發展思路和規劃做簡單分析:
一、棗園村基本概況:
栆園村位于北趙川鄉政府所在地,全村有8個村民小組,289戶,1069人,勞力413人,其中黨員23人。全村耕地面積1811畝,其中主導產業核桃427畝,板栗410畝,糧食生產以玉米、小麥為主,其中玉米種植面積450畝,小麥種植面積500畝,其他產業種植面積861畝。畜牧業方面,全村牛存欄52頭,豬存欄615頭,20xx年人均純收入3700元,是我縣比較貧困的一個行政村。全村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村民經濟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為主。近年來,棗園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村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發動社會力量,參加新農村建設,倡導社會新風尚,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由于工作扎實到位,加之得益于國家的惠農政策,棗園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產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極大的促進了當地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但從全縣新農村的整體發展現狀來看,我們的發展還是遠遠不夠的,由于地理位置和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棗園村的發展很難跟上全縣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二、產業發展現狀
棗園村在產業發展上有自己獨特的地理優勢,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條件積極發展核桃、香菇、木耳、天麻、丹參等特色產業。但從近幾年發展的總體效果來看,不是很好,產品質量不過關,經濟增長不明顯,群眾積極性不高,導致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產業結構單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經濟鏈。從1998年到XX年,核桃產業連年受災,大多數群眾無補充效益,生產生活資金嚴重缺乏,導致核桃管理投入減少,效益下滑,最終走入不投資,無效益的惡性循環。核桃園經過幾年的發展多是病園、老園、殘園,果樹多為老式核桃樹以及被淘汰了的晚熟品種,矮化等經濟效益高的優質核桃樹苗比較缺乏,果園管理水平低下,廣泛存在不施肥、不剪枝、不除蟲現象,從而導致產量低,病蟲害現象嚴重。
(二)、主要糧食產業經濟效益低。XX年至今,玉米、小麥的銷售價格低下,群眾一年辛苦勞動獲得的經濟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經濟效益甚微,極大的打擊了群眾的種糧積極性,大多數人選擇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棄了糧食生產。
(三)、香菇、木耳等經濟產業的發展由于受主客觀原因的影響,也出現了下滑的趨勢。由于近幾年林業部門加大了對森林資源的管理力度,致使依靠林木發家致富的群眾失去了最基本的生產支撐點,限額砍伐直接限制了群眾生產的規模,以前的香菇產業大戶現在也處于不死不活的尷尬境地。由于眾多方面的影響,這些農村的致富能手不得不背井離鄉,端著金碗要飯吃,把經濟的增長建立在妻離子散、骨肉分離的痛苦之上。這一問題的出現直接給新農村建設帶來了眾多不便之處,最直接的困難就是農村勞動力的嚴重缺乏,新農村建設缺乏最基本的人力資源支持。另外,由于外出打工的這部分人大都是年輕有為,有能力、有才華、有技術的農村“能人”,長期的城市生活讓他們失去了對新農村建設的支持積極性,由于他們見多識廣,大多數人都做了遠離故土的打算,因為他們的心已經被城市化了,過不慣以前的窮日子,所以他們寧愿呆在城市要飯,也不愿留在農村種糧。
(四)、肉豬養殖技術落后,規模較小。棗園村的養豬產業歷史悠久,但由于受主客觀方面的影響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大多是散養戶,基本上處于自給自足、傳統養殖的狀態,對經濟增長沒有做出應有的貢獻,由于生產時間長、投入多、效益低、見效慢,加之近兩年以來玉米、飼料價格的飆升直接打擊了剛剛調動起來的群眾積極性。
三、目前存在的具體困難
(一)、群眾生產資金匱乏,產業資金投入不足。由于收入微薄,使村民無力進行產業發展的初期投入,生產資料的瘋狂飆升直接導致了群眾產業發展規劃的胎死腹中。
(二)、核桃產量低,品質差;果園施肥普遍憑經驗,缺乏按果樹需肥規律測量化標準施肥;品種單一,結構不合理,多為晚熟品種,經濟效益低。新建核桃園苗木小,見效晚;核桃苗木價格較貴,群眾無力購買,導致核桃發展速度緩慢,規模小;群眾沒有深刻認識到核桃栽植的重要性,思想過于保守,急需解放思想;新建核桃園的管理差,核桃苗成活率低,標準園建設不達標。
(三)、主要糧食產業逐年遞減,群眾種糧積極性不高,荒種、漏種現象較多,耕地資源浪費嚴重。
(四)、養豬業規模小,呈分散狀,大規模的養豬專業戶沒有形成,缺乏典型養豬模范帶頭人,群眾沒能看到規模產業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積極性不高,無法做大做強。
(五)、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匱乏,精神文明建設滯后,群眾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就是靠電視,信息渠道有限,落后的精神文明建設很難滿足群眾高速發展的文化需求。
這些制約經濟發展,導致群眾貧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立即可以解決的。但是我們既然找到了問題的關鍵,那么我們就要對癥下藥,下力氣狠抓,圍繞“加快核桃,提升板栗,壯大畜牧,多業補充”的產業發展思路,大力實施惠民工程,著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努力推進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提升本村的綜合實力,改變本村的貧窮面貌。
四、今后的發展思路及規劃
根據棗園村的實際情況,從構建和諧新農村和提高全村人民經濟水平的大局出發,圍繞鄉黨委提出的發展戰略提出“三抓”措施,即:一手抓主導產業發展,一手抓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基層組織建設。
(一)、抓好產業發展,以核桃為核心,帶動林果業的全面發展。
1、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核桃產業,抓住核桃發展的第三次機遇,也是最后一次機遇,切實加強棗園村核桃產業在全縣核桃產業中的比重,我們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統一思想,提高班子認識。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這一大好時機,使村干部、村民的`思想得到解放,深刻認識到發展核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核桃發展定位為村委會考評的關鍵因素之一,將核桃發展做為我們村今后發展的主導產業;2、大力扶持核桃產業致富能手,真正感受核桃的發展潛力。組織村委會成員及村民代表去我縣棣花、商鎮學習參觀通過核桃產業致富起來的家庭,讓他們切切實實體會到核桃是個“金蛋蛋”,是群眾致富的好幫手,是我們村今后發展的好產業;3、加大政策引導,激發群眾的積極性。為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發展核桃產業的積極性,我們制訂了優惠政策:對核桃建園示范戶以及核桃產量大戶進行獎勵,并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的資金、技術支持;對資金確實有困難,貸款信譽良好的群眾優先安排小額貸款資金予以扶持;4、提高村民文化素質,加強管理知識培訓。聘請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推廣品種化栽培,嫁接改良,提高堅果品質,加強病蟲測報,及時防治病蟲害,冬季適時進行改土施肥,涂白等管理。5、加強品牌建設,提高核桃商品化。依托我縣在全國核桃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發展我們村的核桃產業,使核桃發展規模化、經營管理科學化、堅果銷售商品化,將我們村的核桃產業做大做強,力爭在8到20xx年時間,發展成為全縣知名的核桃產業基地。
2、抓好養豬產業建設。在鄉政府的大力扶植和倡導下,我們村現存欄豬615頭,主要分布在兩個大的養豬場和村中100多戶村民家中,其中兩個大的養豬場占去了村中十分之一的養殖數。但是,這還不夠,還應提高豬的存欄數,鼓勵村民多養豬,使養豬產業發展上規模,只有發展上規模了,養的豬才能有銷路,才能賣出好價錢。再者,根據新農村建設中“村容整潔”的要求,豬的糞便可以作為沼氣池的原料,變廢為寶,這樣既改變了夏季豬糞遍野的臭味,又使村容得到改善,也使村民用上干凈便捷的新能源,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沼氣用過的糞便還可以繼續在田間施肥,通過這樣的循環使用,把我們村的養豬業做大做強,形成養殖業、農業、新能源的循環發展鏈。
最終實現全村產業結構調整,使經濟效益明顯,徹底改變過去產業結構單一,種植業一業獨撐的局面。
(二)、抓好基礎設施建設:
1、抓好危房排險,災后重建工程。我們村有一部分群眾居住在年老失修的危房中,隨時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我們應及時對這些危房進行排查加固,以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今年的雨季過后,我們就及時的對全村的危房戶進行了排查,發現有方相啟、吳有發和郭丙丁等幾戶村民的房子存在不安全隱患,我們通過政府資助和本人籌集一部分資金,對這些危房進行了重建。
2、對棗園村村民小組的入組道路逐步進行維修改造、改善村容村貌。由于資金問題我們村的入組道路一直沒有統一硬化,村民隨便在房前屋后堆積家畜糞便、亂倒垃圾、存放柴火,顯得比較凌亂;道路兩邊也沒有種植樹木,進行綠化,每到下雨天,村民行走在泥濘的路上,走進院落,都會留下兩排帶有泥土的鞋印,使干凈整潔的院落略顯凌亂。因此,我們對入組的道路準備進行硬化整治,以改變臟亂差現象和村民下雨天出行難的局面。
3、建設好村文化室。由于多年來村里沒有文化設施方面的投入建設,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匱乏。現有陜西省“農家書屋”協會捐贈圖書多冊,有條件建設村民文化活動室,以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素養。規定每個月1號、10號、20號可以前來借書,對借書群眾進行登記。在借書時,多勸導村民借科普方面的書籍,借此機會進行科普知識的宣講,讓村民從書中學到致富知識。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讓村民的思想得到提升,改變以往陳舊的思想,讓他們容易接受新事物,能夠積極的執行政府的正確引導。
(三)、組織保障:
全面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好“推動科學發展,黨員爭當創業先鋒”,深化黨員承諾制度,全面推進“黨員中心戶”制度,加強干部帶動群眾發展生產的能力,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先鋒作用。我們村的致富能手李小虎,是我村的養豬大戶,家中有豬72頭,其中老母豬20頭,每年每頭老母豬可下豬崽10只,每個老母豬每年可下兩次豬崽,每個豬崽最少可賣200元,僅豬崽一項每年就可毛收入8萬元,除去養豬的花費,加上每年出欄的大豬,能夠純收入8萬元。通過這樣的帶領,極大的帶動了我村的養豬產業,使我村現在形成了家家戶戶都養豬的局面。
實施陽光村務,廣泛匯集民意。在村“兩委”中推行“一線工作法”,全面落實村民民主監督,建立和完善村組理財制度,提高村調委會業務水平,及時規范的公開村務、黨務、財務、事務。下村到戶多了解民情民意,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主動“下訪”,將職權范圍內的矛盾糾紛化解在村內組內。大力推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提高認識,轉變村班子的陳舊思想,積極接受新事物,大膽創新。
總之,要通過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基層黨組織的模范先鋒帶頭建設,把棗園村建設成為和諧、富裕、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我相信棗園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將繼續認真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和農村相關法律法規,深入農村,積極與村民和村黨員干部溝通,積極為村兩委諫言獻策,爭當“學習型、勤政型、創業型、滿意型”的大學生村干部,努力作好國家政策法規的宣傳員、村情民意的調查員、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員、群眾事務的代辦員、弱勢群體的救助員和遠程教育的操作員。
農村產業發展調研報告的延伸閱讀——調研報告的寫作內容
1.題頁題頁點明報告的主題。包括委托客戶的單位名稱、市場調查的單位名稱和報告日期。調查報告的題目應盡可能貼切,而又概括地表明調查項目的性質。
2.目錄表
3.調查結果和有關建議的概要這是整個報告的核心,匝簡短,切中要害。使閱讀者既可以從中大致了解調查的結果,又可從后面的本文中獲取更多的信息。有關建議的概要部分則包括必要的背景、信息、重要發現和結論,有時根據閱讀者之需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4.本文主體部分包括整個市場調查的詳細內容,含調查使用方法,調查程序,調查結果。對調查方法的描述要盡量講清是使用何種方法,并提供選擇此種方法的原因。在本文中相當一部分內容應是數字、表格,以及對這些的解釋、分析,要用最準確、恰當的語句對分析作出描述,結構要嚴謹,推理要有一定的邏輯性。在本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對自己在調查中出現的不足之處,說明清楚,不能含糊其辭。必要的情況下,還需將不足之處對調查報告的準確性有多大程度的影響分析清楚,以提高整個市場調查活動的可信度。
農村產業發展調研報告4
一、基本情況及發展現狀
XX縣交麻鄉交麻村下轄16個村民組,502戶,總人口20xx人,耕地面積5410畝。主要產業是以養豬、養雞、養羊為主的畜牧業,以烤煙、生姜為主的種植業,全村集體經濟偏于薄弱。
今年來,隨著中央、省、州、縣、鄉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出臺和貫徹落實,我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進了本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一)農業生產情況。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種植產業為主,產業發展比較滯后。20xx年,我村集體經濟總收入32萬元,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為1050元,其中:來源于農業方面的收入25萬元,在全鄉4個村中處于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區農業村。1、從業人員分布情況。現全村共有20xx人,其中:男性1211人,女性842人,18歲以下人數為264人,18—60歲之間人數為1567人,60歲以上人數為222人,勞動力人口數為1567人。根據20xx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全村1567人勞動力人口中,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業人口有1193人,占勞動力總人口的76%;從事二、三產業的為374人,占勞動力總人口的32%,其中:23人從事交通運輸業,35人從事批發與零售業,316人從事其他行業。
2、產業結構情況。農業產業結構中主要以“玉米、油菜”種植為主。以20xx年為例,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210畝(含復種指數),其中:糧食播種面積2530畝,總產量63.25萬公斤,在糧食作物中以玉米、油菜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是以大豆、生姜為主,以林果業為補充,畜牧業以養豬場和分散喂養豬、牛、羊和雞為主。
3、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截止今年12月上旬,建設有鄉村公路1條,約7.8公里,一事一議項目通組公路硬化正在建設中;現有田間道路25條,約10公里,全部道路均為泥巴路;水利設施建設上,壩塘共8個,小水池120個,沼氣池80口。
(二)、有關農村政策的落實情況。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全村的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發展。全村基本實現組組通公路、通電、通電訊。現交麻組建有1個科技文化活動室;全村享受農村低保252戶1003人,困難戶基本上得到救助,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人數1847人,參合率90%;全村有17 戶農村危房改造戶,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建有中小學1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農村義務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補”政策已落實到位;農村稅費綜合改革以及相關惠農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實。
(三)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村“兩委”班子共10人,其中:村黨支部委員5人,村民委員會委員 5人;全村共有黨員52人,其中:男性黨員45人,女性黨員7人;每年召開黨員大會2—3次;實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政務公開,堅持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強黨群、干群關系,努力調動村民的參與政務、事務的積極性。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資金投入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村委會到鼓揚紅巖的鄉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繕、路面硬化以及多數田間道路過窄、過陡,雨天行走艱難,從而影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和物資運輸,增加了生產、生活成本;二是水利設施落后,水池、水窖修建數量較少,不能滿足村民的農業生產、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礎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多數組建設雜亂無章,比較凌亂,路面硬化、綠化、美化、凈化設施建設不到位,環境衛生條件差,全村的16個小組均無垃圾處理池;四是農村科技、文化和醫療衛生條件差,設備、設施落后。對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不足,嚴重制約我村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2、全村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差,生產水平不高,勞動力素質低。全村的田地比較零星、分散,多數是梯田和坡地,不利于機械化耕作,基本上還處于“牛耕馬馱”的小農經濟狀態,增加勞動力成本的同時,也制約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我村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困難。勞動力素質低,村民還有相當數量的文盲、半文盲,其思想觀念還比較落后,普遍存在 “小富即安、小進則滿”心理,農民素質不高的現狀嚴重制約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進程。
3、農民收入低,產業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當前,全村仍面臨著缺乏新的產業支撐,農業產業結構、農村經濟結構矛盾突出,農產品價格偏低,農民增收項目不多,農民增收難等諸多困難和問題。20xx年,我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為1050元,在交麻鄉乃至全縣村委會中處于中等水平;農業產業化建設起點較低,除烤煙種植具有一定產業化外,蔬菜種植產業化規模還較小,還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生姜、核桃種植才剛剛起步。
4、新農村建設,缺乏科學規劃、統一布局。我村在新農村建設上,村“兩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夠清晰,缺乏統一規劃、安排和部署。有的組
干部在新農村建設上還存在認識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夠、方法不多;在宣傳、發動群眾方面也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對如何建設、怎樣建設本村的新農村思路不清、路子不寬;在工作上存在不主動、不積極,工作方法不多,還存在“等、靠、要”的現象;這些將嚴重制約和影響了整個村委會的新農村建設進程和質量。
5、新農村建設,“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十分突出。近年來,根據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以及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部分村民小組已經進行了一定的基礎設施建設,但“重建設、輕管理”成了一大弊病。新建成項目和原有集體資產的日常的管理維護不到位,對這些資產,村組沒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維護制度,集體資產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不能保值增值,反而存在嚴重的減值和流失的隱患,部分村民對建成的設施保護意識薄弱,特別是在村組公房、鄉村道路、水池等公共基礎設施的管理維護上意識淡薄、方法不到位。
6、村委會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一是全村組干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村“兩委”班子成員中,小學、初中程度文化還占56%的'比重,這對新時期農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和后勁不強,在帶領群眾致富的路上力不從心;二是基層組織建設還有待完善、加強。目前,塘坎組和大地組兩小組組長一職還空缺,無人擔任;三是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斗力還需進一步加強。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對策
(一)加大新農村建設和各項涉農政策的宣傳力度。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宣傳涉及“三農”問題的法律法規,宣傳黨委、政府關于“三農”工作的有關決議、決定和重要舉措,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增強發展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充分利用標語、黑板報、村組會議等進行多渠道宣傳,在村內營造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中央“20字方針”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突出新農村建設主體意識,加強班子建設。新農村建設要政府引導,農民為主體,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推進新農村建設,需要一個好的班子帶領大家向前發展;村黨總支與村委會加強團結,緊密溝通、嚴密組織,要形成一支有號召力,能干實事,樂于奉獻的村“兩委”班子,明確黨組織在農村的領導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建設的主力是農民自己,激發廣大群眾建設自己美好家園的積極性是關鍵。要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動員全體村民以集資、投工投勞等方式積極參與各村組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要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分類指導、逐步推進,確保新農村建設項目,建一個,成一個,但同時也要注意不能過多的增加群眾和村組集體負擔,搞舉債、負債建設,要量力而行,真正把新農村建設抓出成效。
(三)科學規劃,分類指導,逐步落實。村級“兩委”班子須認真研究,立足本村實際,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實際的新農建設發展規劃,統一布局,協調發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生態環境,對于新農村建設,要按照規劃穩定有序推進。對于實施整村推進項目、鄉村道路規劃、小學軟硬件建設、垃圾處理池建設、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設等建項目要根據上級黨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和安排。
(四)抓好農業科技文化的培訓、推廣。一方面要繼續發揮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作用,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力度,要積極推廣運用各種集約、高效、節約型農業技術,提高農業資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降低資源消耗。如積極推廣配方施肥等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農村勞務的開發,全面實施農民工培訓工程,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積極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增加農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產業的發展和培育,著力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明年,我村將加大產業化進程步伐,形成以“科學種植穩村、科學養殖興村、特色養殖富村”的產業結構調整思路,在今年推廣雜交玉米、烤煙和生姜種植的基礎上,明年將大力推廣有機高粱的種植和200畝核桃種植;養殖業方面,在穩定商品豬、商品羊出欄數的基礎上,加大扶持綠殼蛋雞養殖戶的養殖力度,為我村產業化打下基礎,從而可以推動我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同時,農民增收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要搞好規劃,必須保護好耕地。應堅持“圍繞增收調整結構”的思路,正確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對當地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進行扶持、培育,并發展好現有的優勢產業,在做好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要注意確保糧食產量穩定、確保畜禽養殖安全。因為糧食安全直接關系到整個農村的穩定和發展。
(六)推進民主法制進程,完善各種制度。堅持和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規范和完善各項村規民約,增強我村各干部和村民對公共基礎設施的保護意識,確保公共基礎設施安全完整,增強群眾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的能力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加強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確保我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總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長期性、持久性的過程。新農村建設涉及千家萬戶,是一項系統的工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長期努力,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從解決農民最關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實際問題入手,以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產業支撐和改善生產環境為突破口,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廣泛參與的積極性,調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支持的積極性。我相信,只要我們村干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積極理清我村經濟社會發展思路,用3至5年,完全可以使全村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農民生活更加寬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潔,農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更加和諧。
農村產業發展調研報告5
五年來,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結合本鎮實際,確立了“工業強鎮、項目支撐、產業富民、體制創新”的發展思路,注重發展以“牛羊禽、保護地、經濟林”為主的農業產業,不斷加強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大力發展商貿產業。經過鎮黨委、政府一班人的共同努力,廣大農民收入顯著提高,鎮財稅收入屢創新高,主導產業得到了極大發展,全鎮經濟呈現出蒸蒸日上的發展勢頭。
一、主導產業發展現狀
(一)農業及農村經濟成效顯著
此前,****是個名副其實的農業大鎮,廣大農民以種糧為生,雖然能夠解決溫飽問題,但經濟收入不高,正常年景人均年收入僅為2450元,是全縣平均水平的72%。20xx年,新一屆黨委、政府根據****山多地少、農業人口比重大、種植結構單—的實際情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自愿為原則、以農民增收為目標,把發展農業產業化作為調整和優化農業、農村經濟結構的重大舉措和促進農民增收、富民興鎮的重點工程來抓,不斷加大農業投入,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不斷調整、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注重抓好設施農業、畜牧養殖和經濟林等特色產業,并著力培育龍頭企業和專業市場,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了明顯成效。
2、服務體系正在形成。以招商引資為依托,以小城鎮建設為平臺,建成了全縣最大的大牲畜交易市場和農產品交易市場,交易客戶和交易額持續增加,并影響和輻射到了建昌、凌源等鄰近市縣,甚至遠到河北、河南等地。同時,鎮政府實施龍頭帶動,不斷強化科技培訓,創新服務體系,使農戶生產與大市場之間得以有效銜接,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3、管理機制日漸完善。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產業化工作。切實加強領導,成立了專門的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并組織專業人員深入調研,制定了產業化發展規劃,成立了由主抓農業副鎮長負責的產業化領導小組,使全鎮農業產業化進程得以有序進行。
4、合作經濟不斷發展。到目前為止,全鎮有各類農民經紀人100余人。農機、蔬菜等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正在積極籌建中,農民經紀人隊伍不斷壯大,這些都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些不但有力地促進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護了農民的利益,使農民收入不斷提高。
(二)工業實力逐步增強
****資源匱乏,搞項目建設缺乏先天優勢。然而鎮黨委、政府一班人抓住主題不動搖,堅定不移地走“工業強鎮、項目支撐”之路,并把項目建設作為“唯此為大、唯此為先、唯此為重”的“天字號”工程來抓。
首先,鎮黨委政府成立了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抽調得力人員成立了項目建設辦公室,專職負責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并進一步明確了獎懲制度。
其次,廣泛開展宣傳工作,統一全鎮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使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深入人心,人人皆知,在全鎮形成了“重商、親商、留商、富商、安商”的社會氛圍。
第三,創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成效,在工作中注重“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以真情打動客商,以熱情服務感動客商,使客商招得來、留得住。
四是優化招商環境,增強招商競爭力。我鎮正積極進行冶金園區的籌建工作,現在園區的整體規劃已經完成,太溝8萬千伏安變電項目也已完成,配水、通路等工程正在啟動,為承接項目做好了先期準備。
五是嚴格考核獎懲,形成良好的導向機制。鎮黨委、政府研究出臺了《****招商引資獎勵辦法》等制度,真正讓招商引資有功人員經濟上得實惠,政治上得榮譽。同時,注重把后備干部調往招商一線進行培養鍛煉。幾年來,已有多名同志因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成績突出被提拔重用,從而在全鎮上下形成了按招商引資實績排位次、定獎懲、用干部的選人用人導向機制,有力地促進了招商引資工作的發展。
20xx年以來,我鎮共引進**廠、**有限公司、***等投資億元以上的規模企業6家(落戶其他鄉鎮和**工業園區2個),項目總投資4、47億元,年產值達5、8億元,年利稅380萬元,不但填補了我鎮項目建設的空白,而且有力地拉動了全鎮經濟的發展。
(三)第三產業與各項民生事業協調發展
2、旅游業成為新農村建設、帶動農民致富、增加農民收入的亮點。近年來,我鎮重點發展以旅游、觀光、休閑一體、以*****等為主體的旅游景點,初步形成了以農村風貌、民族文化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旅游業。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方面
1、農民收入增幅較慢,經濟作物如特色果業、棚菜生產等在農業結構中的比重還較低,特色農業經濟凸顯不夠明顯。
2、基地建設滯后,規模效益不明顯。受長期以來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經營的傳統模式影響,導致產業規模小而分散,很難形成種養大戶,客觀上制約了產業化發展,不利于形成規模、形成基地。
3、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弱。農戶與龍頭企業、龍頭公司和中介組織之間關系松散,甚至因為部分企業的信譽、服務等問題,農民對產業化的推進有一定的戒備心理。
4、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目前我鎮還未形成規范、完善的技術服務體系,注冊專業中介組織較少,農民經紀人大部分文化層次和業務素質不高,因銷售渠道不暢造成豐產不豐收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挫傷了群眾發展農業產業的積極性。
(二)工業方面
1、引進項目品種較單一。目前我鎮引進的項目以****冶煉為主,品種單一,且大多數為初級加工,產品附加值較低,對地方財政稅收、社會就業貢獻較小,對自然資源依賴性大,企業發展后勁不足。
2、建設用地面臨緊缺矛盾。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土地存量不足,廠房用地缺乏。主要是國家加大對土地征用的嚴格控制,項目征地手續越來越嚴格;二是項目用地征用難度大。除了征地手續越來越嚴格以外,群眾征地拆遷抵觸心理越來越強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項目用地已成為招商引資最重要也是最艱難的工作,并直接決定著已簽項目能否落地投產,如何超常規運作項目用地已成為當前要務。
(三)第三產業方面
1、結構不盡合理。我鎮批發零售、貿易、餐飲等傳統產業所占比重偏大,房地產、旅游服務等新興第三產業比重偏小,難以起到支撐作用。
?2、產業層次偏低,與其他鄉鎮相比差距較大。主要表現在規模小、水平低、素質差,且發展不平衡。從企業組織形式看,從事第三產業以個人私營經濟為主,且投資多限于商業和餐飲業,且注冊資金不多;從發展水平上看,規模小、檔次低、小打小鬧多,高技術、高附加值、有競爭力的企業較少,涉及新興產業更少,這些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我鎮第三產業的發展。
3、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滯后,投入不足,影響了第三產業的發展。我鎮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有些旅游景點因為資金缺乏,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差,配套服務不健全,還沒有形成多元化、特色化、規模化的旅游點。
4、第三產業中從業人員素質偏低,市場經濟知識匱乏,缺乏懂管理、會管理的人才,再加上資金緊缺,使第三產業難以形成規模發展,而且由于綜合服務業發展緩慢,專業批發市場少,難以形成產銷對接。
三、保證措施及扶持政策
(一)繼續把富民強鎮作為各項工作的最終立足點和落腳點。
積極發展設施農業建設,落實惠農政策,給農民發展產業以最大的優惠條件,強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加快專業村和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培訓農民經紀人,帶動農民實現由傳統農業向高效農業的轉變,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坑農害農行為,為農業生產在農機農技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多渠道轉移農村勞動力,通過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發展經濟,增加工作崗位,以多元化的經濟模式擴大就業容量。
(二)繼續把項目建設作為主攻方向。
一是要堅持項目建設不動搖,堅持把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作為全鎮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轉變觀念,改進工作方法,樹立新的思想觀念,進一步解放思想,根據我鎮的實際和特點,切實建立科學的招商引資服務體系,明確部門職能,改進招商方式方法和策略,提高招商引資的效率。繼續加大對外宣傳和推介力度,不斷提高****的影響力,進一步營造招商引資的濃厚氛圍。二是要加快園區建設進度,搭建承接平臺。加強與規劃、土地、水利、電力等部門的協調,進一步完善園區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三是逐步調整項目建設整體布局。要突出招商選資,除常規企業外,讓一些技術含量高、貢獻力大的企業落戶我鎮。圍繞****冶金園區的優勢,深度推進產業招商,重點引進能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形成產業生產配套的大項目,推介一批能帶動全鎮產業整體發展的重點項目,以新的理念、新的舉措推動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三)繼續營造第三產業發展的寬松環境。
一是要在注冊資本、經營范圍、經營場所、經營方式等方面進一步放寬限制。允許各種形式的資本進入,從投資經營和政策等方面為第三產業企業提供公平和競爭環境,積極吸引外來資金。二是建議上級政府部門加強審批制度改革,簡化辦公程序,改進審批辦法;三是要突出重點,鼓勵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進一步推進鄉鎮企業第三產業實現快速增長。因為第三產業行業多、差異大,要從實際出發,實行重點突破,尤其是結合****冶金園區的成立,重點發展房地產開發業、現代物流業和社會服務業等對經濟帶動較大的重點行業。在發展商貿流通業方面,要大力推行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構建集約便利的現代零售服務體系,積極培育、建設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和特色市場,實現大流通帶動大市場、大市場促進大生產,在發展現代物流業方面,要整合現有資源,通過兼并、收購、聯合等多種方式,組建社會化、專業化的大型物流企業,逐步健全完善配送體系,在發展農村服務業方面,要大力發展旅游、初級衛生保健、信息咨詢、商品中介服務項目,大力加強農村小城鎮建設,實行貿工農一體化。
四、整合資源,進一步加快新興第三產業發展。
主要是做大做強旅游業,加大旅游資源開發整合力度,把旅游開發建設同城鎮建設、文化產業開發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我縣生態旅游資源,發展休閑度假游、鄂倫春風情游,構建鄉村旅游新格局,同時加快旅游管理體制創新和經營機制改革,應用市場機制加大景點建設力度。
【農村產業發展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4-10
農村產業發展調研報告推薦09-14
農村產業發展調研報告5篇04-10
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2-27
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2-28
蔬菜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7-23
核桃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3-22
村發展產業的調研報告11-07
畜牧產業發展調研報告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