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生調研報告

時間:2024-11-07 22:59:32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小學生調研報告精選17篇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生調研報告精選17篇

  小學生調研報告 1

  一、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

  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過程受主觀、客觀兩方面因素的影響。

  1、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客觀因素

  首先是家庭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父母態度。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學習動機的形成中也有一定的影響。

  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初入學的兒童其學習動機基本上是家長要求的反應。如低年級兒童說:“是爸爸、媽媽叫我來上學的、將來長大了像爸爸那樣有本事、作業完成時會對父母說我給你做完了”等等。家長對小學生的學習要求以及家長以什么樣的形象來作為小學生的學習榜樣,不僅影響了學習動機的特質,也影響了學習動機的強度。

  社會環境對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其影響是相當廣泛的。一方面家庭和學校教育反映了社會的要求;另一方面社會還通過一定的輿論、制度來影響小學生的意向、愿望。報紙、廣播、電視、書刊等傳播媒體、媒介也隨時隨地的影響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

  學習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學生施加影響的過程。在一般情況下,學校教育對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起著主導作用,而學習教育又是通過教師進行的。一方面,教師以自身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對教育事業的獻身精神,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教師又根據社會、學校的要求以及小學生學習動機形成的規律,培養和激發學生正確而穩定的學習動機。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家庭、社會的要求與學校教育不一致時,則會抵消或破壞學校教育的作用。特別是社會不正之風、同伴中小集團成員的壞習氣也常常阻礙小學生正確學習動機的形成。因此,必須注意采取預防或消除不良影響的積極措施,防患于未然。當然,這方面的工作需要家庭、社會、學校的密切配合,否則將收效甚微。相反,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影響一致的情況下,對小學生學習動機的效果最佳。

  2、小學習動機形成的主觀因素

  小學生學習動機形成的主觀因素包括生長成熟與年齡特征、興趣愛好、意志品質、志向水平、智力發展水平、思想品德等。

  生長成熟與年齡特征是影響小學生學習動機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其主導性學習動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總的趨向是隨著年齡和知識經驗的增長、世界觀的逐步形成,也與社會要求相應的學習動機就愈來愈占有支配地位,并逐步成為學習的主導性動機。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多制約與一些與學習結果直接相關的具體人和事。如有些小學生之所以努力學習,就是為了獲得父母或親友的贊揚或獎勵好吃的、好玩的,有些小學生則是因為喜歡教他(她)們這門課的老師,也就是愛屋及烏。一般來說,在小學生的學習動機中,直接的近景性學習動機起主導作用。

  小學生的興趣愛好與意志品質是影響其學習動機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對學習有強烈興趣的小學生,往往會廢寢忘食的去學習各門功課;意志堅強的小學生在正確學習動機和錯誤學習動機之間發生沖突時,能以理智和客觀標準決定取舍。

  學習動機還與志向水平有著密切聯系。另外,小學生智力發展水平、思想品德等因素,都會對其學習動機的形成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動機和學習

  動機在小學生學習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具有正確動機的學生其學習態度是端正積極的,他(她)們會對學習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精力充沛、全神貫注、善于觀察和思考問題,有強烈的自信心、好勝心、進取心,能夠正確對待表揚和批評、成功與失敗。在動機的推動下,他(她)們會頑強拼搏、勤奮學習,在學習上取得成績,同時在智力上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開發。經實例證明,經過動機培養的小學生其學習成效要好于沒有經過動機培養的小學生。

  正確的動機可以增強學習效果。通常情況下,教師只注意動機對學習的促進作用,認為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卻忽視了動機和學習之間的辯證關系,即學習好也可以增強動機。奧蘇貝爾曾明確指出: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是典型的相輔相成的關系,絕非一種單向性的關系。也就是說:動機固然促進學習,而學習效果反過來也能增強學習動機。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當求知欲得到滿足,產生積極情緒體驗時,其原有學習動機也可以得到進一步加強。

  在一定意義上說: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是一致的。動機正確且強度適中,學習效果則很好;動機錯誤或學習強度較高,學習效果則較差。

  當然,兩者之間不一致的現象也是存在的,表現在有的學生學習動機正確,短時間內學習較差,而有些小學生學習動機不正確,但當前成績卻很好。這種現象并不能否定兩者之間的一致性,因為影響學習效果的不僅僅是學習動機,還有其他因素,如基礎知識、智力發展水平、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以及身體狀況、一時的物質獎勵刺激等等。那些真正具有正確學習動機的小學生通過努力學習,在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欠缺會逐漸得到彌補,其成績也將會不斷得到提高,趕上并超過沒有正確學習動機的學生。

  三、小學生學習動機的`特點

  根據小學生的生長成熟和年齡特征,其學習動機具有以下特點:

  1、交往動機強于成就動機

  交往動機是一種基本的社會性動機,是指一種需要與人親近的內在動力,它起源于兒童與他人的接觸,表現出群集感、相熟感、友誼感、親屬感、歸屬感等。成就動機是一種較高的社會動機,是指個人對自己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去做,而且能夠達到完美地步的一種內在推動力量。

  在小學階段,交往動機明顯強于成就動機。比如:小學生多愿意為他所喜歡的老師學習,而拒絕為不喜歡的教師努力學習(友誼感);為了獲得父母、教師、親友、同學的贊揚而認真學習(親屬感),當其自尊心或自信心因受責備、奚落而挫傷后學習會受到影響。因此,受這種交往動機支配的小學生能堅持學習,他不僅希望處于優越地位,而且希望得到父母、教師的喜歡和同伴的尊重。成就感在小學階段還處于朦朧狀態中,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和培養,使之學習能更有成效。

  2、近景動機為主,遠景動機為輔

  直接的近景性動機是與學習活動本身直接聯系,由對學習的直接興趣、對學習活動的直接結果的追求所引起的動機。間接的遠景性動機與人們對活動的社會意義的認識相聯系,他是人們的理想、世界觀等學習活動中的體現。在小學階段,近景性學習動機占主導地位,而遠景性學習動機起輔助作用。這是由于小學生的學習情緒不夠穩定,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響,長隨情境的改變而變化。如有一個小學生在數學課上受到表揚,而由此喜歡上了數學課,后來換了數學老師,他這種由對數學老師的興趣所引起的動機也就消失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直接的近景性動機比較具體,作用也較強,故仍不失為引發小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

  總而言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不僅要上好課,而且要研究小學生學習的規律和心理活動,特別是要重視并充分發揮學習動機在學習中的作用,最終促進全體小學生主動和諧地發展、學習。

  小學生調研報告 2

  伴隨著教育優先發展的良好氛圍,基于農民外出打工,“留守”兒童突增等客觀實際,觀英灘鎮小學寄宿制辦學模式于20xx年9月開始實施。在各級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試點”工作,成效顯著,社會公認。

  一、誕生背景

  1、“留守”兒童突增。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作為山區鎮之一的觀英灘鎮與其他縣區一樣,大批青壯年農民紛紛外出務工,“留守兒童”這個富于特定歷史氣息的名詞概念誕生了,孩子們的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取代了父母監護和教育職責,而他(她)們年紀一般都較大,大都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有的還體弱多病,有的對孩子的教育理念明顯滯后,往往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邊遠山區的教育面臨新的挑戰。

  2、校點布局面臨新的矛盾。

  觀英灘鎮地處威遠縣北部邊陲,幅員面積101.24平方公里,總人口2.8242萬人,盡管山青水秀,風景宜人,但畢竟山高路陡,人煙稀疏,村落分散。

  鎮中心校所轄的龜形和紅旗兩所村校,招生范圍分別囊括了三個行政村,生均徒步面積12公里,最遠的達20公里,但兩校每年的適齡兒童都不足10人,再加上兩所村小,幾經撤并搬遷,校舍危陋,面臨著原址建校與尋求其他途徑的歷史性選擇。

  二、歷史決擇。

  依據國家優厚的教育政策和發展氛圍,本著“整合教育資源,共享教育信息,投資不重復,高標準建設”的原則,觀英灘鎮在全縣率先提出了“農村小學生寄宿就讀”的構想與規劃。

  20xx年7月,威遠縣教育局、財政局和觀英灘鎮黨委政府,對該鎮教育發展的客觀現狀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對 “小學寄宿辦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科學的分析,決定觀英灘鎮于05年秋在全縣進行邊遠山區小學寄宿制辦學模式的“試點”工作。

  三、目前現狀

  觀英灘鎮小學寄宿制辦學于20xx年9月正式開始,現有寄宿生156人,其中留守兒童45人,配有4名中專以上學歷的專職生活指導教師,1名專職門衛和1名兼職鍋爐工,全面負責寄宿生飲食起居的指導和生活處理能力的培養。

  (一)、寄管理念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突出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

  共寢同樂是一家——突出協同合作能力的培養

  言行舉止嚴要求——突出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

  (二)、主要做法

  該校的小學生寄宿就讀試點工作,得到了當地黨政的高度重視,得到了學校教職員工的廣泛支持,制度健全,工作落實,成效顯著,深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同。

  1、管理嚴格,措施具體

  ①嚴格制度,責任明確。

  該校建立了“學生接送制度”、“寄宿生一日常規”等十八項制度很好地規范了寄宿學生的行為舉止,很好地約束了生活指導教師、班級教學教師的生活指導、教育教學理念,形成了“文明、快樂、好學、善思”的寄宿風范。

  ②全程護理,細心關愛。

  該校實施的小學生寄宿就讀,實質上是“周寄制”。即:每周日下午由學生家長或委托監護人,將學生送到學校,辦理交托管理手續,學校行政收集存檔備案;周末下午由學生家長或委托監護人到學校“學生在校周記錄”,填寫“意見建議信息反饋薄”,同時將學生帶回家。學生在校一周的生活、學習活動由生活指導教師、班級教師全程護理和引導,形成了濃厚的人文關愛氛圍。

  ③家長聯合,信息互通

  學校開通了供寄宿生專用的愛心電話,保證了所有寄宿學生家長家校信息時刻暢通,搭建了家長和其子女溝通心靈、互換心聲的愛心之橋。

  ④校醫聯手,共保平安。

  該校在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協調下,鎮衛生院開通了寄宿學生求醫問病的“綠色通道”,在學校與鎮衛生院、生活教師與醫生的密切配合下,讓寄宿生充分體會到“學校如家”的全新感受。

  2、指導幫助,但不包辦。

  該校156名寄宿學生中,6歲孩童就有12名,這類年幼寄宿生在“梳頭洗臉”、“系鞋帶,穿衣服”等方面的自理能力相對較低。生活教師在經過統一講解、示范、指導后,都是讓學生獨立操作,爾后再由教師給予重新整理,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訓養其能力,幫助指導,但不包辦,很好地彌補了山區老百姓包辦、溺愛的教養的理念缺陷,學生自理能力得到了充分有效地提高。

  3、仿真家庭,溫馨管理。

  該校現有的156名小學寄宿學生中,年齡跨度大(6-12歲),一到六年級都有,他們在寄宿管理的諸多措施中,有一條特別值得肯定,那就是:床位安排是按“高低年級混編,大小孩童結對子”的`原則安排的生活上在教師的指導下,由高年級學生幫護低年級學生,共效果記入學生的“在校周記錄”,形成了兄弟姊妹型的家庭式的溫馨氛圍,很好地彌補了獨生子女家庭環境的不足。

  4、科研同步,長遠規劃。

  該校在寄宿制試點工作一開始,在20xx年就申報了“農村小學生寄宿制研究”的市級教育科研課題,參與人員涉及行政領導、食堂工作人員,生活教師、班主任及部分任課教師。現在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得到了縣教研室的充分肯定。該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對寄宿管理工作是經驗總結和理論探究的很好途徑之一,必將進一步推動和完善當地“留守兒童”上學就讀工作。

  (三)該校的寄宿制試點工作很好地整合了教育資源

  1、硬件設施、校容校貌煥然一新。

  為實施寄宿制辦學模式,該校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的關懷下,投資35.2702萬元,545平方米的學生寄宿樓呈現于鎮所在地的中心,全新的學生床、吃飯桌令學生及家長感覺一新,撤掉了該校轄區內的龜形和紅旗兩所校舍簡陋的村級小學,絕對避免了“生源聚集城鎮”這個現實背景下的重復而無效的投資。

  2、教育信息資源得到充分共享。

  原在兩所村小的小學生,入中心完小寄宿就讀后,充分享受到了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和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充分體驗到了從村小的“一師一班”到“中心完小的分科教育、分類指導”的明顯變化,為邊遠山區孩子的成長、成材構建了堅實的發展基礎和平臺。

  (四)該校的寄宿制試點工作為教師打通了“成品成牌”的有效途徑。

  該校實施寄宿制后,所撤掉的兩所村級學校的12名教師全部集中到了鎮所在地的初級中學和中心完小。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信息資源相對豐富,管理和從業風范絕對改觀。12名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體驗到了優良的從業環境,為教師們的教學技能提高和教育藝術水平的提升開啟了一片理想的藍天。

  該校實施寄宿制后,為教師們了解學生課后表現、知曉學生的心理狀況創造了絕對有利的條件,把教師們一部份家訪工作集中到了學校,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該校實施寄宿制后,學校的“管理半徑”絕對減小,原來需要行程10多公里到村小的業務管理指導工作,現在集中到了中完小,管理成本顯著降低。

  (五)該校實行寄宿制后,為邊遠山區學生創立優良的成長環境。

  村小學生寄宿就讀后,充分享受到了升旗儀式場面的恢宏;充分感受到了幾百人參加的運動會、文藝演出的慷慨和激昂;心理和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熏陶和感染;充分體驗到了“集體就餐”的歡樂和愉悅,所有參與座談的學生都有說不盡的歡欣和快樂……寄宿制辦學為邊遠山區農民子弟的學習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心理和能力基礎。

  (六)該校實行寄宿制后,為山區農民,特別是青壯年農民外出務工,發展當地經濟解決了后顧之憂。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青壯年農民“外出務工,入企經商”,已是當今的一個必然趨勢,山區的“隔代教育”已成為學校教育管理的的新的難題,實施寄宿制后,很好地化解了這個矛盾,很好地解決了“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農民能夠放心地外出掙錢,為當地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和更加廣闊的前景。因為寄宿工作得到了社會的公認,老百性的歡迎。

  四、主要問題

  (一)學校債臺高筑:(具體統計見附表)

  1、一次性投入:48990.00元(具體見表)

  2、一次性“兩免一補”墊支:14657.86元。

  3、日常消耗:

  ①每學年29500.00元(具體見表)

  ②兩免一補:免教科書:75.00元生期,一補:120元生期

  ③每期生均舉債:352.02元。

  (二)硬件設施明顯不足。

  1、沒有活動室,預算要投入50萬元資金。

  2、寄宿生無專門的飯堂,預算要投入30萬元。

  3、缺醫務等設備設施,預算要投入20萬元。

  (三)日常消耗的水、電等費每期達8000元,沒經費來源,沒有收費政策支持,學校難以正常運轉。

  (四)生活指導教師需要正規培訓,缺培訓費。

  (五)生活管理人員編額不足,缺勤雜,保安、醫務等服務人員工資。

  總而言之,觀英灘鎮中心校小學寄宿制試點工作,盡管尚存不足,但已經有了良好的起步的喜人的發展,為外出務工農民辦了一件大好事,深得家長及社會的好評,同時我們也堅信,有各級黨政的高度重視,有教育局的正確指導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該鎮的小學寄宿制試點工作肯定會不斷完善,逐步走向成熟,為邊遠山區的小學教育摸索出一條切實可的運行模式。

  小學生調研報告 3

  一、基本情況

  調研的學校對新課程實驗給予充分肯定,表現出較高的熱情,實驗教師和學生對新教材給予高度評價,學生非常喜歡上音樂、美術課,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于教材

  1、師生普遍認為音樂、美術新教材圖文并茂,色彩艷麗,版面設計活潑、美觀,貼近學生欣賞心理,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學生喜歡翻看教材,達到樂學的目的。

  2、教材內容:①貼近學生生活,寓人文教育于生動活潑的單元主題內容之中,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生動形象的道德與思想教育以及多元的音、美文化等。②教材內容將音、美知識、技能融入各項實踐活動之中,蘊含著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③富有時代氣息的選材和設計,體現了現代科技賦予音樂、美術學科的時代特色,增強了學習成就感。

  (二)關于課堂教學

  從課堂教學反映出大部分教師教學觀念轉變較快,新課程教學研討氛圍非常濃厚,能體現新的課程觀和新《課標》精神,表現在:①能樹立目標意識:由重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變,重視情感體驗,重視過程與方法;采用多種形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體驗。②體現面向全體學生這一基本理念,改變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體現新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相互交流,并給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③體現了以興趣為動力,采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多方面多角度培養學生創造能力,體現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觀等。

  (三)關于課堂教學效果

  從課堂效果上,我欣喜地看到以往較少有的課堂中師生真情投入、融為一體、活躍的課堂氣氛,特別是初中學生能大膽地表現自我,敢于發表自己獨到見解,集體合作和學生創作的感人情景。學生真情投入學習藝術、表現藝術、探索藝術的情緒很高。

  (四)關于學校設施

  部分學校如國和中學、華山小學等已為音樂、美術教室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施或實物投影儀,部分學校也打算在本學期或本年度為音、美教室購置多媒體教學設施。

  二、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學校或教師對音、美課程實驗工作存在著思想認識模糊,教育教學觀念落后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對音、美學科重視不夠。

  認為新課程實驗無非是用用新教材;對新教材的使用無非是換換教學內容;新課程主要是針對“主課”或考試科目等等。這些模糊的認識導致教育教學目標、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等方面偏離新課程改革的初衷。

  (二)部分教師對教材了解不透,對《課標》理解不深,特別是老教師課堂教學設計不夠新穎,使用新教材力不從心。也有部分教師在創新面前畏難發怨,不愿吃苦,怕受麻煩,邁不出新路子,新教材老教法。

  (三)少數學校硬件設施還達不到一般教學要求,音、美教學參考資料較少或沒有,也為新課程實驗帶來了困難。

  (四)部分實驗教師工作量較大,有的多達每周20余節,少部分學校還存在小學一年級包班形式上課。實驗教師沒有更多精力致力于實驗研究,給實驗工作產生了不良影響。

  (五)部分學校對音、美教師教學考核,只停留在學生對雙基內容的掌握上,捆住了實驗教師創新教學的手腳,與音、美新課程目標產生了偏離,等等。

  三、幾點建議

  (一)要加強實驗過程的培訓。實驗教師要更細化地學習《綱要》和《課標》,切實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本學科實驗工作目標要體現

  以審美為核心,以學生為本,從學生興趣出發,突出創造性,與相關文化相結合的全新理念。

  (二)加強教研力度,合理利用教材,進行課題研究。

  1、建立集體備課制度,定期進行交流研討。要嚴格按照區音、美學科實驗方案組織實驗,鼓勵教師大膽創新。

  2、對實驗教師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培訓與交流,采用內部交流學習與外出觀摩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提高教學水平。

  3、合理利用教材,精心構思設計每節課。

  (1)音、美教師必須要鉆研教材,領會教材編寫意圖,挖掘隱含在教材中的知識點:表現手段及相關社會文化等內容。以審美為主線將這些內容貫穿起來,以符合音美《課標》和新教材的要求。

  (2)反復感受和體驗,將教材內容融入內心體驗之中,找到個人情感體驗的興奮點作為教學設計的切入點。即要求教師對教材要反復琢磨,找到學生感興趣的地方,或教師認為主要的關鍵點,發散和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展開思考,并以此為主線篩選和組織教學。

  (3)靈活運用、處理教材,適當擴充和刪減、調整教學內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嘗試多種構思。如:可調整教材教學順序,調整教學內容;又如:可根據本鄉鎮或地域音樂、美術文化習俗,選取恰當的角度或材料,進行富有特色的教學等。

  小學生調研報告 4

  近年以來,商務部會同中宣部、科技部、財政部、鐵道部、交通部、衛生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環保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等十二部門聯合實施了以提倡綠色消費、培育綠色市場、開辟綠色通道為主要內容的三綠工程。為全面掌握實施情況,更好地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xx]23號)精神,商務部組織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對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狀況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主要成效

  上市食品安全狀況總體好轉。

  據有關部門監測,我國食品內在衛生質量有了明顯改觀,食品衛生平均合格率20xx年為88.6%,20xx年為89.5%,20xx為90.45%,20xx年預計為92%左右,呈逐年上升態勢。20xx年37個城市第五次監測農藥殘留合格率為93%,比20xx年提高30.5個百分點,比20xx年提高9.4個百分點,比20xx年提高1.9個百分點學生食品安全調查報告。20xx年4月份,16個城市畜產品中瘦肉精檢出率僅為1.2%,在20xx年大幅下降基礎上又下降了1.4個百分點。5城市水產品氯霉素殘留檢測均為0。

  市場食品安全檢測工作得到加強。

  目前,全國年銷售2億元以上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普遍實行了自檢制度,實施檢測的零售店鋪數量逐年增加。大中城市商務部門定點檢測機構已覆蓋了較大的范圍,并形成了企業自檢、社會中介機構受托檢測和政府部門監督抽檢三道防線。據調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42.6%設立了檢測室,55.1%配備了專職檢測人員,其中最多配備了62人;連鎖超市中,73%配備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建立了目標責任體系,21%向其所屬門店派出衛生質量巡查專員。

  市場食品安全準入制度得到實施。

  近年來,由于大力推行認證、索證、索票、信用檔案、場廠(地)掛鉤等準入制度,市場食品安全把關作用得到加強

  調研發現,食品安全的國家標準普遍推行,其中32%的企業采用了國際標準;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4.45%通過了ISO9000、ISO14000和OSHMS18000三類國際通行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7.11%設立了無公害產品專區,16.31%設立了綠色食品專區,6.14%設立了有機食品專區,三者相加近50%;超市公司中,注重食品安全基礎建設的占91%,建立加工食品安全制度的占73%,注重環境因素的占59%,實行食品衛生安全崗位責任制的達91%,把食品安全指標量化并作為考核依據的達86%工作報告。20xx年,全國32.9萬家食品經銷企業中,有15.1萬家建立了進貨驗收制度,14.5萬家建立了購銷臺賬制度,11.9萬家建立了銷售食品質量承諾制度。

  食品流通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觀。

  經調研,目前,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建有冷庫的占38.56%,其中上海高達52.4%;27.9%配備了速測儀,10.59%配備了色譜儀,3.6%購置了檢測車;43%配備了污物處理設備,其中,12.92%擁有垃圾分類處理設備,9.53%設立封閉式垃圾樓,8.9%配備污水處理設施;24.79%建立了配送中心。連鎖超市中,大多數已把食品冷藏柜作為營業設施中的`基本配置,遼寧、福州、青島、南京、上海、廣州、寧波等地城市在肉類食品市場上配備冷柜的超過60%,部分企業也配備了簡易的檢測設備;被調查的超市全都對垃圾污物進行分類,集中處理;90%以上的連鎖零售企業建有配送中心,截止20xx年6月末,我國限額以上連鎖零售企業配送中心已達2845個。

  小學生調研報告 5

  一直以來,我國的學校教育一直沿用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存在著重智輕德、重表(身體)輕里(心理)的現象,小學心理問題較少受到重視。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應試教育所帶來的種種弊端日益被人們所認識,為此我國已明確提出了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口號,學生的心理素質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在思想道德情操、科學文化知識、身體和心理素質、勞動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得到和諧發展為宗旨的,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核心內容。但現階段涉及較多的還是心理問題較明顯的大中學生,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仍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而實際上由于社會的發展、各種競爭的不斷加劇以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一些失誤,許多心理問題都表現出了向低齡化發展的趨勢。同時大中學生存在的許多心理問題的成因也常可追溯到他們的小學時代。因此,對小學生開展心理素質教育非常有必要。

  根據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總檢出率為9.5%,這個比例略低于國內外文獻中所估出的.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但基本接近。如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唐慧琴、忻仁娥的研究得出:我國小學生各類行為問題的總檢出率為12.93±2.19%;陳xx認為小學生的心理衛生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習、情緒、行為等方面,小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問題的人數約為10——15%,情緒方面問題約在10——20%之間等等。在這里我們不能得出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好于其他地區的結論,因為每個研究所采用的測量工具不盡一致,或者說每個研究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評價標準不同。但仍可得出兩點結論:

  1、大多數的小學生而言,心理發展總體還是較健康的。

  2、小學生中的心理問題還是普遍存在的。這既包括心理問題較明顯,我們既要對這些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指導和矯正,同樣也要對某一方面存在心理偏常的學生進行指導。

  沖動傾向和恐怖傾向的發生率在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率中排第二、第三位。這二者都是情緒方面的問題。沖動傾向是指無緣無故地想大聲哭、大聲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東西就一定要拿到手。這首先和家庭教育的不當有密切關系。如果家庭對孩子的要求過分滿足,就易養成孩子任性、固執及情緒易變的特點。造成恐怖傾向的原因則主要是由于從小嬌生慣養而形成了依賴性強、缺乏獨立性的性格,往往表現為只要一個人就會焦慮或對于本來不需要恐懼的東西卻抱有一種恐懼心理等等。其次,沖動傾向和恐怖傾向的形成也與應試教育下只重視知識教育而忽視兒童人格和個性的培養有關。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又沒能在家庭和學校里學習到對付挫折和困難的辦法,就易情緒失調。

  對人焦慮在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中排行第四,主要表現在在眾人面前感到不安,被人說了什么總是想不開,在人際關系上容易產生焦慮。對人焦慮過強的學生往往沒有魄力,缺乏組織能力,搞不好人際關系。這種傾向在當今小學生中日益嚴重,影響了兒童正常的人際交往與心理需求。對人焦慮的產生一和學生普遍較任性、固執、依賴性重有關,二和學校教育忽略對學生人際交往技能的培養有關。

  自責傾向在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中排行第五。自責傾向是指當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經常認為是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心理。

  綜上所述,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各個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我國教育中存在很大問題的一種教育模式。其原因有:一方面對孩子過分溺愛,一味滿足孩子的各種需要,對孩子過分保護,在許多事情上包辦代替,養成孩子依賴性強、任性固執等個性,使之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又片面追求孩子智力發展,把聰明、有知識、學習成績好作為孩子的唯一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而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長期以來學校教育沿用的應試教育模式則不但忽視對兒童心理素質的培養,還由于一味追求升學率、以分數論學生好壞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小學生調研報告 6

  一、調查目的與意義

  減輕小學生學習負擔一直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但我國小學生的“減負”成效卻不明顯。“減負”問題歷來都是教育教學改革中的熱點與難點,其現狀和發展關乎著小學生群體的切身利益。

  二、調查方法與對象

  (一)調查方法:觀察法、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

  1.深入到一學年,調研零起點教學情況。主要是通過聽課、看教案、看進度、看學生作業,檢查老師是否尊重學生發展規律,零起點教學。

  2.每學年抽取一個班檢查學生作業,調研各班作業量、難易程度和老師批改情況。

  3.召開學生和家長座談會,了解學生課外興趣班、課內作業情況。

  4.隨機聽課,了解課堂改革情況。

  5.發放調查問卷,了解減負情況。

  (二)調查對象:學生、老師、家長

  三、調查結果

  (一)作業方面

  1.由于各種原因,小學低年級仍布置有課外書面作業。

  2.學生的作業均以書面作業為主,少有實踐性的作業。

  3.部分教師和學生對教輔資料和作業比較依賴,但作業又缺少針對性和層次性。

  (二)評價問題。

  對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考試成績占了較大的比重。

  對學生的評價,課堂教師語言不夠豐富,針對性不強。

  (三)觀念問題。

  家長的觀念。就減負工作而言,家長、老師、學校之間都存在較大差異,特別是家長的觀念急需轉變。

  教師的觀念。有的老師既是老師也是家長,由于攀比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依然存在有應試方面的陳舊觀念。

  課改問題。

  落實問題。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改是否落實決定著素質教育的成敗。我們的課程改革,大多停留在表面,在落實的問題上還需要努力。

  信心問題。我們也在嘗試著落實課程改革,但由于較多老師對課改沒有信心,擔心課改影響學生成績,對課改投入的精力遠遠不及抓學生的考試分數。

  四、對策與建議

  1.建立課業負擔控制制度。

  建立學生課業負擔控制制度。根據“十項規定”要求,從課程計劃、在校時間、違規補課、布置作業、課外活動、考試、教輔、競賽、評價等方面制定學生課業負擔控制制度。

  建立學生課業負擔公示制度。在學校顯著位置公示課程安排、作息時間、學生作業量、課外活動時間、教輔資料的使用等,接受社會監督。同時,向家長發放《學生減負提質告家長書》。

  2.改革學生學業評價制度。

  語數學科的評價。一至六年級只組織期末考試,由學校組織命題和實施。

  非語數學科評價。根據學科性質,由任教學科組或年級組組織考查,考查可以安排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之中,也可以在學期本進行,主要考查學生實踐能力。

  學生特長的評價。學校建立學生特長展示和評價方案,通過提供展示的平臺,如組織比賽活動、學生風采展示等將學生特長評價融入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之中。

  習慣養成的評價。由紅領巾監督崗和學生校長助理,根據學生一日常規要求進行量化,結合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家長評價等,來給學生習慣養成評定等級。

  3.改革教師考核制度。

  改革班主任評價制度。針對現行評價制度存在的問題,加大學生習慣養成方面的評價力度。

  增設學生家長滿意獎。每學期至少了解各班50%以上的學生家長對學科教師、班主任等方面工作的滿意度,并納入考核。

  增設家校聯系獎。通過建立制度,要求班主任或語數教師每學期至少和學生家長聯系一次或家訪一次。以此了解學生課業負擔等方面的情況,做好與家長的交流與溝通工作,以打造家校共同體,形成減負的共識和合力。

  減少考試分數在教師評價中的比重。

  4.建立減負提質督導制度。

  學校層面的督導。學校建立減負提質和師德師風方面的督導制度,特別應建立年級組教師間的互相監督機制。小學生減負調研報告—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網友投稿分享,屬于調查報告,共有4335個字。下載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寫稿任務。

  小學生調研報告 7

  近日,一份以研究當前小學生壓歲錢現狀的調研報告——《20xx年小學生壓歲錢調研報告》在上海正式發布。

  據悉,本項調研是由上海百特教育咨詢中心在20xx年發起,并由中國銀監會上海監管局、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服務局、上海市中小學德育研究協會指導。調研范圍覆蓋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濟南、南京、合肥、貴陽九個城市。

  20xx年上海小學生壓歲錢收入較上年略有下降

  據《報告》顯示,20xx年上海市小學生壓歲錢平均收入總額為4762.17元,占20xx年上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98%,較20xx年的4943.73元和占上一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略有下降。調研報告同時指出,20xx年上海市小學生壓歲錢收入較20xx年相比,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走勢,即壓歲錢總收入在1001元-10000元區間的人數比例略有減少,而在1000元以下及10001元以上區間的人數比例呈上升走勢。

  壓歲錢“高收入”易出現在家庭年收入較低的家庭

  據調研數據顯示,雖然上海市小學生壓歲錢平均收入水平基本是隨學生家庭年收入水平的增長而遞增,但20xx年上海調研中,最多壓歲錢收入總額則出現在家庭年收入水平在10萬元以下的家庭。同時,家庭年收入在20萬-40萬元、10萬-20元區間的家庭中,學生最多壓歲錢收入的最高值也分別為67000元和54100元;與之相對應的是,家庭年收入在40萬以上的家庭,學生最高壓歲錢收入也僅33000元。

  最大紅包來源排名:祖輩、親友、父母

  祖輩仍是小學生最大紅包的主要來源,超過49.6%的上海市小學生,最大單筆壓歲錢來自祖輩,緊隨其后的分別是來自其它親友和父母,分別占到30.9%和19.6%。

  壓歲錢“限高”——子女發起較家長發起更易成功

  從《報告》結果顯示,20xx年春節前經微信在上海引起熱議的壓歲錢“限高”行動,由學生主動發起較家長主動發起更易成功。據《報告》顯示,在其跟蹤的四位發起“限高”的家長中,均因面對子女的祖輩或無子女的親友時“人情關”難過而告失敗,而面對有子女的親友時,“限高”勸說則相對容易。但在調研中主動發起“限高”的三名學生中,則有兩名學生成功達成“限高”,且均提到在操作中,如對方長輩不同意“限高”,則通過采取“全不要”的方式最終讓長輩妥協。

  上海市中小學德育研究協會常務副會長董念祖老師說:壓歲錢作為中華民族春節的民俗,是以錢為載體,進行的.親情與祝福的傳遞的一種形式。近年來因為壓歲錢的日益增多,甚至攀比,而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但在全社會的不斷呼吁下,我們卻往往忽略了作為壓歲錢主要收取者——孩子。而本次調研,也提醒我們注意到,孩子并不只是壓歲錢的被動獲取方,在以對錢有正確認識和具備一定的理財能力的前提下,小學生對于壓歲錢同樣可以有“話語權”。

  據上海百特教育咨詢中心理事長王勝老師指出:壓歲錢的“飆升”,不僅僅是成人世界的問題,同時也是面向青少年開展理財教育的契機。讓下一代理財能力得到提升,讓孩子真正成為家庭經濟生活的一份子,或許才是使壓歲錢能夠得以回歸理性的最好途徑。

  據悉,上海百特教育咨詢中心自20xx年起,開始啟動“全國小學生壓歲錢調研計劃”,將于每年春節后第一時間發布全國性的《小學生壓歲錢調研報告》,目前,本次報告是該項研究的第二次發布,隨著調研持續開展和數據積累的逐步豐富,百特教育將對我國小學生壓歲錢現狀進行更為深入和系統的研究。

  小學生調研報告 8

  小學生食品衛生教育:

  1.不要隨便亂買零食,特別是不要在路邊小店、街頭買一些包裝粗糙,質量低次的冷飲、冰棍,不吃無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的商販出售的爆米花、膨化食品、豆腐腦、熟肉、羊肉串、麻辣等食品。

  2.隔夜食品要加熱,不吃腐爛變質的食品,不要喝自來水,更不要隨便亂喝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吃水果前要削皮,不要亂吃野果、野菜、蘑菇等野生食物。

  3.要勤洗手,特別是在飯前飯后,上廁所必須要把手洗干凈。

  4.不要亂吃零食,要時刻保持口腔衛生,這樣才能長出堅硬、整齊、潔白的牙齒。

  5.在購買食品時應認真看清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

  6.家里的餐具經常消毒,廚房要避風,防止發霉。

  7.不要偷吃果園的水果,可能有噴灑的農藥,以免中毒。

  小學生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近年以來,商務部會同中宣部、科技部、財政部、鐵道部、交通部、衛生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環保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等十二部門聯合實施了以提倡綠色消費、培育綠色市場、開辟綠色通道為主要內容的三綠工程。為全面掌握實施情況,更好地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xx]23號)精神,商務部組織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對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狀況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主要成效:

  (1)上市食品安全狀況總體好轉。

  據有關部門監測,我國食品內在衛生質量有了明顯改觀,食品衛生平均合格率20xx年為88.6%,20xx年為89.5%,20xx為90.45%,20xx年預計為92%左右,呈逐年上升態勢。20xx年37個城市第五次監測農藥殘留合格率為93%,比20xx年提高30.5個百分點,比20xx年提高9.4個百分點,比20xx年提高1.9個百分點學生食品安全調查報告。20xx年4月份,16個城市畜產品中瘦肉精檢出率僅為1.2%,在20xx年大幅下降基礎上又下降了1.4個百分點。5城市水產品氯霉素殘留檢測均為0。

  (2)市場食品安全檢測工作得到加強。

  目前,全國年銷售2億元以上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普遍實行了自檢制度,實施檢測的零售店鋪數量逐年增加。大中城市商務部門定點檢測機構已覆蓋了較大的范圍,并形成了企業自檢、社會中介機構受托檢測和政府部門監督抽檢三道防線。據調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42.6%設立了檢測室,55.1%配備了專職檢測人員,其中最多配備了62人;連鎖超市中,73%配備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建立了目標責任體系,21%向其所屬門店派出衛生質量巡查專員。

  (2)市場食品安全準入制度得到實施。

  近年來,由于大力推行認證、索證、索票、信用檔案、場廠(地)掛鉤等準入制度,市場食品安全把關作用得到加強

  調研發現,食品安全的國家標準普遍推行,其中32%的企業采用了國際標準;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4.45%通過了ISO9000、ISO14000和OSHMS18000三類國際通行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7.11%設立了無公害產品專區,16.31%設立了綠色食品專區,6.14%設立了有機食品專區,三者相加近50%;超市公司中,注重食品安全基礎建設的占91%,建立加工食品安全制度的占73%,注重環境因素的占59%,實行食品衛生安全崗位責任制的達91%,把食品安全指標量化并作為考核依據的達86%工作報告。20xx年,全國32.9萬家食品經銷企業中,有15.1萬家建立了進貨驗收制度,14.5萬家建立了購銷臺賬制度,11.9萬家建立了銷售食品質量承諾制度。

  (4)食品流通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觀。

  經調研,目前,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建有冷庫的占38.56%,其中上海高達52.4%;27.9%配備了速測儀,10.59%配備了色譜儀,3.6%購置了檢測車;43%配備了污物處理設備,其中,12.92%擁有垃圾分類處理設備,9.53%設立封閉式垃圾樓,8.9%配備污水處理設施;24.79%建立了配送中心。連鎖超市中,大多數已把食品冷藏柜作為營業設施中的基本配置,遼寧、福州、青島、南京、上海、廣州、寧波等地城市在肉類食品市場上配備冷柜的超過60%,部分企業也配備了簡易的檢測設備;被調查的超市全都對垃圾污物進行分類,集中處理;90%以上的連鎖零售企業建有配送中心,截止20xx年6月末,我國限額以上連鎖零售企業配送中心已達2845個。

  小學生調研報告 9

  一、調查人員:

  xxx

  二、調查的時間和對象

  20xx年xx月xx日上午,陽光明媚,天氣不錯。我對小區旁的草坪、垃圾箱實地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增長了不少見識,同時也發現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 調查的發現:

  在調查的過程中,我收獲了許多,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

  (一)、由于人們環保意識薄弱,經常是垃圾到處亂扔。所以草坪上垃圾箱周圍各種生活垃圾隨處可見。在草坪上,你可以看見被丟棄的快餐盒、塑料袋、酒瓶、泡沫……甚至是一些家禽家畜的尸體也能看見,原先美麗整潔的草坪變得慘不忍睹,垃圾的臭味越來越大。人們在清潔了自身的同時,卻把所有的污垢留給了草坪,這是多么不道德啊!我們仿佛聽見了它在悲哀地哭泣。

  (二)、草坪上的垃圾越來越多,影響小草的生長,原本生氣勃勃的小草變得奄奄一息。同時,垃圾散發的難聞氣味把我們那平靜的生活被攪得不得安寧,人們不再在它周圍乘涼,而是避而遠之;蜻蜓、蝴蝶很難再看到它們的影子了。這嚴重破壞了小區的生態環境。更糟糕的是,在小區范圍內,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我們少先隊員怎能眼睜睜地看著草坪逐漸被垃圾吞噬?我們是不是該拿出實際學行習動網呢?

  四、調查后的建議:

  通過調查,我發現了許多的問題,我想提出以下的幾個建議:

  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分發傳單到各戶、墻報宣傳、環保知識講座等方法來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教育大家不要再往草坪中亂扔垃圾,傾倒廢水、廢渣等,垃圾一定要扔在指定地點,盡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并自覺維護小區的衛生。多學習和宣傳有關環保的`法律,積極向環保部門舉報破壞環境的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重新回到原來的美麗。我們真的希望能在再次看見清潔的草坪,看見蝴蝶、蜻蜓在飛舞,看見我們的笑臉。

  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家園會變得越來越美好。讓我們以**市爭創國家環保模范城市這一活動為新的起點,為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家園而行動起來吧!

  通過這次自我組織活動,我深入了解了環保知識,增長了社會見識,鍛煉了社會實踐的能力。

  我相信,只要大家以身作則,都來爭做環保小公民,就一定能使我們小區草坪重新找回清潔,找回美麗。

  小學生調研報告 10

  培養學習動機,是使學生把社會和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變成他們自己內在的學習需要,是指導學生從沒有學習需要或很少有學習需要到產生學習需要的過程。

  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不是自發產生的,加之社會上各種影響也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我們有意識的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培養正確的學習動機。

  1、通過學習目的的教育啟發學生的自覺性

  學習目的的教育,是老師的一項經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要使學生正確想認識學習的社會意義,把學習與崇高的社會主義事業和自己的遠大理想聯系起來的,從而形成長遠的間接的學習動機,產生正確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習的熱情和自覺性。

  許多優秀教師的經驗證明,學習目的的教育,應聯系兒童思想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并通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教育聯系起來,這樣可以有成效的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2、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它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著滿足和愉快的體驗,從而產生進一步的學習需要。

  為了使學生產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教師要使學生明確某科知識對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意義,這是產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的重要條件,比如:學習數學,學習感到枯燥,如果教師從多方面啟發和通過演算題目,使學生了解到數學與自然科學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及日常生活都有密切的關系,是他們感到學習數學的重要,就能產生學習興趣,而正是這種興趣,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生數學,另外,某一學科知識的積累是產生對該學科學習興趣的基本條件,只有在學生牢固掌握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不斷獲得新知識,是學生感到學有所得,學無止境,才能激發學生不斷探求新知的意向和興趣,因此,教材過深獲過淺都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教師必須有計劃地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如:介紹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課外書籍,指導他們單擊有關課外活動等。

  還要創設一定的任務條件,使學生在參加實踐活動中不斷增長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學生認識到學科內容的社會意義,還不一定能產生學習興趣,如果把學生組織的到實踐活動中來,承擔一定的任務,是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到知識就是力量,同時感到自己的知識的不夠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學習,這樣就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發展,如:教師有意識的組織對閱讀課外書不感興趣的為班級選購圖書并要他們向同學介紹這些書籍,收集有關書評等,這些學生在完成這項任務的過程中就能產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

  3、利用原有動機的轉移,是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

  有的學生在學習方面或由于基礎差,感到困難,活對學習的意義缺乏認識,或沒有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因而學習動力缺乏,在學生缺乏學習動力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學生對其他的活動興趣,遷移到學習中來。學生各有優點,各有愛好,比如,有的學生愛勞動,有的學習喜歡體育活動,有的學生愛看文藝書刊等,教師要善于把學生組織到這些活動中來,并把學生參加這些活動的動機,引導到課業學習上來。

  4、通過先進人物的榜樣和教師的示范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有些學校請科學家文學家和先進人物向學生做報告,或組織學生訪問他們;或介紹學生閱讀偉大學者的傳記,組織學生看《居里夫人》、李四光等杰出學者的電影,先進人物的生動事跡,為學生樹立了具體的榜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自己對學習和探索知識的興趣和態度,對學生經常起到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5、創設條件,以滿足學習需要

  創設滿足各種學習需要的條件,對于正在形成中想學習需要的鞏固與發展極為重要,事實證

  明,學生對某學科的否定態度,同他們缺乏滿足學習需要的知識,技能等條件有關,不具備這些條件就不能在學習中取得成績,因此,學習動機的培養不僅要注意確立各種學習需要,同時還要盡量創設滿足這些學習需要的條件。

  6、利用學習結果的反饋作用

  學生及時了解學習的結果,包括作業的正誤,考試成績的好壞和應用所學知道的成效等,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強化有益的學習動機,產生進一步好好學習的愿望,實踐證明學生了解學習結果,比不了解學習結果的積極性要高,進步要快,從心里學生說,就是給予及時的強化,因此有經驗的教師都很重視多學生的課堂上的答題、作業、考卷等及時作出評價,使學生知道正誤,以激勵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對他們能否自主學習至關重要,在教育活動教師既是文化知識的傳遞著學生智力資源的開發者,也是學生未來生活的引導者,學生心里健康的指導者,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人才學習學習努力。

  小學生調研報告 11

  一、問題的提出

  課外閱讀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和提高學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正確地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因此,怎樣看待校學生課外閱讀,引導校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提高學生語文水平,這是目前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由于地域文化、經濟發展、教育觀念等諸多方面的原因,我縣農村校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不容樂觀,茅坪鎮屬于白河縣較為發達的鄉鎮,但相對于其他地區來說,仍很貧困,經濟比較落后,文化也不夠發達,加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和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的制約,小學生課外閱讀量少,閱讀能力低下,嚴重影響語文教學工作,制約著素質教育的實施。

  通過思考,我發現我校小學生課外閱讀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也受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的制約。為此,我進行了這次調查研究。

  調查的目的:一是了解我校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二是通過調查,了解影響學生課外閱讀的因素,以利于學校和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揚長避短,提高教學質量。

  二、研究方法

  (1)調查法:此次調查問卷為學生調查問卷,共發出120份,收回120份學生問卷。其中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態度等。

  (2)文獻研究法,查閱閱讀心理相關的文獻資料并研究相應的閱讀心理指導對策,幫助小學生培養閱讀興趣,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果。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紙坊小學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及其形成原因

  通過調查研究,我發現紙坊小學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不容樂觀,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

  (1)學生課外閱讀量少。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學生讀過的課外書很少,一學期大概能閱讀 6—10本的學生只有52人,不到百分之50%,而一學期大概能讀1—2本的仍有26人,占20%。

  (2)學生閱讀能力低下。通過訪談發現,絕大多數學生讀課外書只看情節,走馬觀花,喜歡看“腦筋急轉彎或兒童漫畫之類的娛樂書”的有34人,占25%。

  (3)學生課外閱讀資源貧乏。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學生有閱讀的興趣卻沒有書可看,學生看“與學習有關的復習資料,如《課課通》《一課三練》一類的”的有54人,占48%。

  (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

  (1)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籍來源匱乏。首先是學校藏書數量少,內容陳舊,而且大多數學校圖書室未向學生開放,學生想讀書卻無處借閱.其次多數學生家中沒有圖書,學生放學回家想看書卻無書可看。

  (2)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各級學校教師不能給學生提供閱讀的條件和機會,一味地應付抽考、會考,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語文和數學兩科的課業學習上,課外作業擠占了學生的課余時間,就連節假日也要對付大量的家庭作業,學生想讀書哪里有時間和精力?同時,許多家長也認為讀課外書籍影響學習,因此,不讓學生看課外書,一旦發現,輕則沒收,重則毀掉,學生在家里想看書也不敢看。

  (3)社會、家庭環境的文化氛圍淡薄,學生沒有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受經濟大潮的影響,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忙于生活,操心掙錢,懶于學習,無暇讀書,圖書館里借書的、看書的寥寥無幾,書店里買書的大多是中學生,而且買的都是課業輔導書.全社會沒有形成愛書、讀書的良好氛圍.同時,大多數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圍,農村學生家長生活壓力大,生活大多艱辛,閑余時間較少,沒有時間也不習慣讀書看報,一有空閑,多數人看電視,休息,少數人甚至打牌下棋影響孩子的學習。通過調查發現,閑余時間家長讀書看報的不到5%,60%的家長看電視,30%的'家長下棋打牌,孩子耳濡目染的不是學習讀書,而是無所事事,自然而然地上行下效,有其家長必有其子女,學生的課外閱讀就無從談起.什字鎮是靈臺縣較發達的鄉鎮,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尚且如此,其他偏遠鄉鎮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四、討論

  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可能改變的辦法有以下幾點:

  (1)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高度重視基礎教育建設,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改善辦學條件,為農村中小學配套足量的圖書,建好圖書室、閱覽室,使學生有足夠的課外閱讀資源.

  (2)各級學校領導、教師應轉變觀念,努力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形勢,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豐富學生的情感和內心世界,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而這些都有賴于學生的課外閱讀,因為課內學習畢竟是有限的。

  (3)科任教師要重視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首先應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才會有閱讀的內部動力。其次要進行閱讀指導。一要指導學生正確處理課內、課外閱讀的關系;二要指導學生有選擇地讀書,鼓勵他們多讀好書;三要讓學生每天花一定時間讀書,養成習慣;四要做好讀書筆記;五要定期舉行讀書會,讓學生交流讀書體會。

  (4)學校應積極與家長聯手,從改善家庭環境、營造家庭文化氛圍入手,創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氣氛,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例如定期召開家長會,及時向家長反饋孩子的閱讀現狀,同時了解孩子在家中的閱讀情況。教師也應經常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和學生在家中的學習生活和課外閱讀等情況,教師與家長應該多溝通,共同為孩子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五、結論與建議

  (1)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不容樂觀

  大多數同學在閱讀時常常走馬觀花,不注意細節,還有些同學閱讀常常虎頭蛇尾,不能堅持到底。所以,同學們在選擇閱讀內容應該要有目的、有系統地進行,在閱讀時,要仔細認真,深刻體會,并且安排好閱讀時間,閱讀后,適時的寫下閱讀心得體會。閱讀時還可以通過一些活動結合書本知識,在學中做,從做中學。

  (2)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與教師的正確引導有關

  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經常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指導學生有目的、有選擇的閱讀,則小學生閱讀能力強,反之,閱讀能力就差。

  (3)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與家庭環境和家長文化素養有關

  在家庭環境中,家庭文化氛圍濃,書籍報刊豐富,那么學生有書可讀,其課外閱讀狀況就好,反之,無書報可看,學生想讀也是枉然,其課外閱讀勢必是紙上談兵。另外學生家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愛讀書看報,對孩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其影響力是很大的,反之,學生家長文化素養低,愛好庸俗,不讀書不看報,對孩子反面的影響也不可低估。

  (4)經常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推薦書目,介紹新書,交流心得。

  每節語文課前的三分鐘談天說地或好書推薦,設置班級“讀書檔案表”,做到一課一名句、一日一誦讀、三日一古詩、一周一美文、一周一好書、一周兩習作、一月一交流。每月評選“詩文誦讀大王”“讀書之星”。

  (5)與學生同讀一本書,有利于為學生樹立誦讀的榜樣。

  可以采用“激將法”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隨時與學生交流閱讀體會,幫扶著學生讀完一本本有價值的書。

  (6)在家長會上建議家長每天與孩子一同閱讀不少于20分鐘,每周帶孩子逛一次書店,每月瀏覽一本孩子閱讀的書籍,做到經常性地與孩子交流溝通。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作為一名引領學生閱讀的教師,要“授生以漁”,從而讓學生終生與書為伴,讓書伴隨著學生健康成長,讓書成為他們人生中的“指路明燈”。

  小學生調研報告 12

  這周,本校老師布置給我們一個任務進行有關食品安全的社會調研。作為本校學生的我和三名同學在一天時間內進行了一次社會調研。

  調研對象

  這次有關食品安全的社會調研以全市60名小學生為調研對象。

  調研時間:

  20xx年11月15日

  調研的結果與分析

  本次參與調研的男生有33人,占總人數的55%;女生27人,占總人數的45%。一年級學生有15人,占總人數的25%;二年級學生有7人,占總人數的11.67%;三年級學生有3人,占總人數的5%;四年級學生有11人,占總人數的18.33%;六年級學生都是12人,各占總人數的.20%。

  從早飯吃的地方數據可以看出我市小學生多數是比較注重的,女生比男生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多一些,國為少數(9名)男生愛在小店吃,其中竟有人愛在路邊吃,而女生只有少數(3名)愛在小店吃,并沒有人在路邊吃。其次,男生較愛在小灘小販購買食品,只有少數男同學不在小店里買食品,女生多數不愛在小灘小販購買一些食品,只有極少數愛在小灘小販購買一些食品。并且男生多數在小店里購買一些屬于三無食品的零食,女生只有個別去購買零食,可以說明男生不是非常注重食品安全。有些男女生因為罐頭食品較為好吃,就誤以為罐頭食品是衛生的,這可以說明全市可能會有極個別同學把好吃食品當成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從以上幾個方面問題及其他問題可以看出現在的小學生并不是極為重視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顧上食品安全性了。

  結論與建議

  從上面的結果與分析可以看出,多數同學還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極少數同學有時會忘記一些食品安全的問題。在這里我要提幾個建議:

  1、請各位家長叮囑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2、請同學們時刻告訴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3、各班同學和老師將食品注意事項寫于紙上,貼于教室醒目的地方;

  4、學校可讓一位老師站在小店前,告訴學生不要購買零食;

  5、同學們互相提醒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總之,通過本次調研可以看出同學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是高的,不過請個別對食品安全意識較低的同學引起注意。

  小學生調研報告 13

  未成年人的身體和心理能否健康發展,關系到國民素質的提高和國家民族的興衰,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指導,預防心理疾病的產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這個群體的健康與否,預示著國家的未來是否處于一個良性發展的狀態,同時,小學生處于長身體階段,有很大的可塑性,加強小學生的心理指導,可以盡可能的減少未來的心理疾病人數,對我們建設現代化強國,改善人口結構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最新定義是“健康,不但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國家教育部的一位負責同志也強調:未成年人的身體和心理能否健康發展,關系到國民素質的提高和國家、民族的前途。保護和教育未成年人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教育系統更是責無旁貸。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成年人口中,有心理疾病的有一千多萬人,對心理疾病的治療,已引起我國相關部門的重視。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指導,是預防和治療心理疾病重要一環。要做好這項工作,認真進行小學生的心理情況調查,對我們分析、了解情況,對我們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著手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

  (一)調查的項目及內容

  在我們的生活中,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指標。所謂健康,它是從生理和心理兩個側面來表現的。從表現形式看,生理健康相對來講,比較容易診斷,而心理健康,測試的手段就比較復雜。同樣,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狀況,要比了解小學生的生理狀況要困難得多。我們按照小學生心理健康標準,認真進行調查工作。

  調查的設計:

  (1)時間:20xx.9.5——20xx.9.30

  (2)對象:本校三至六年級學生

  (3)方式:問卷、座談會等

  在對小學生的調查中,我分別從小學生“對待學習成績的態度”、“對待自己錯誤的態度”、及性格、能力、交友等六個方面進行調查,旨在考察學生智力智能發育、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確的認識自己、良好的情緒注意力、心理承受能力,為進一步分析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提供了詳實的參考數據。

  (二)調查情況分析:

  1、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第一個標準就是智能發育正常。一個小學生,能正常學習和生活,與周圍環境取得平衡和協調,有一定的求知欲和興趣愛好,一般說其心理就是健康的。從我們的調查情況看,能正常學習的小學生占98%,與周圍環境取得平衡和協調的占97%,有一定求知欲和興趣愛好的占99%。我校在校生為1800人,在這一方面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占1—3%,約為300多人。

  2、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第二個標準是同家庭成員、教師同學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誠懇、謙虛、公正和寬厚的態度對人。從我們的調查情況看,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占99%,能以誠懇、謙虛、公正、寬厚待人的占97%,在這一方面,也有1—3%的小學生有心理障礙。①父母關系與父母的對話程度非常好的,占51%,比較好和一般的,占21%和19%;幾乎不交流和根本不交流的,占4.5%。與父母的最大分歧是不理解我的行為的,占30%;其次是溺愛和過高期望的,占13.4%;與父母產生矛盾時解決的方法,通過對話解決的學生,占75%,其次是不服氣但還是接受的,占12.3%。②對學校的態度和師生關系上。學校生活非常滿意的,占59%,比較滿意和一般的占38%,不滿意的占2%。對與教師溝通程度感到非常好的,占36.4%;其次是一般的,占32%,比較好的,占25%;幾乎沒有對話和根本不對話的學生,占6.1%。與老師最大的分歧是學習上的,占15%;不理解我的行為的,占13%,其他86名,占20%。與老師產生矛盾時的處理方式是通過對話來解決的,占63.6%;其次是不服氣但還是接受的,占17%;第三用間接方法(第三者或信件)的,占7%;第四是反抗,不想上學或逃學的,占1.3%。③與同學關系上能夠交心的朋友,占48.4%;其次是有幾名的,占38%,第三是沒有的,占13%。交友的最大障礙是性格上的差異的,占17.4%;其次是學習成績上的差異,占7%。再就是缺少處理人際關系的方法和技巧,占6%。與同學產生矛盾時處理方式是通過對話來解決的,占64%,其次是不服氣但還是接受的,占17%;第三是用間接方法解決的',占7%。

  3、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還表現在正確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努力發展身心潛能。不做無謂的怨尤,不易受消極性暗示的誘惑。在調查中,我了解到有99%的小學生在這方面是正常的,也有1%的小學生有這方面的心理障礙。

  4、心理健康的小學生,思想應該有條理,行為前后統一,注意力比較集中,學習上有一定的毅力。在調查中,這一方面正常的占99%,有1%的小學生有心理方面的障礙。

  5、在一般情況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有良好的情緒,比較活潑、開朗,經常保持愉快,遇事冷靜,處理謹慎,同情老幼傷殘,憎恨壞人壞事,向往美好未來。調查情況表明,95—97%的小學生屬于心理健康范疇,另外3—5%的小學生有這方面的心理障礙。

  6、心理健康的小學生有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適應環境變化,樂于接受新生事物。這方面心理正常的占99%,有心理障礙的為1%。

  以上的調查情況表明,就本校大多數的小學生而言,心理發展總體還是較健康的。圍繞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六項標準所展開的調查,各項指標均有1%的比例屬于有可能有心理障礙的范疇,盡管其中的各個項目間不可避免的有交叉象,但是其絕對數還是較大的,其中所蘊含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可能會給社會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因此,認真分析造成小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就是件刻不容緩的工作了,我們既要對這些心理問題較明顯的學生進行心理指導和矯正,同樣也要對某一方面存在心理偏常的學生進行指導。

  二、認真研究,剖析造成心理障礙的原因

  造成小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社會原因、家庭原因、學校原因和各種生理原因。

  1、社會原因:社會的整體環境惡劣,會導致小學生對生活失去信心。小學生生活的周邊環境負面因素太多,使他們對周圍的人失去信任,長期以往,在他們的心理上留下陰影。由于社會環境影響面大,對小學生所造成的影響不是點式的,而是面式的,這樣就會使一批小學生受到影響,產生心理障礙,對于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國來說,其絕對總數是不可忽視的,其對社會發展的潛在的負面影響也將是巨大的。因此,國家的和平,社會的安寧,人們生活的文明程度,是營造良好、和諧的社會生活環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減少小學生心理障礙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2、家庭原因:就家庭教育而言,它具有啟蒙性、長期性、感染性、情感性。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殘缺家庭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是很不利的。殘缺家庭是指核心家庭中父母一方因離婚、死亡、出走、分居等原因使家庭成員不全的家庭,亦稱單親家庭。我國心理學者曾對我國28個省、市、自治區1564名1—5年級的小學生的情緒情感進行比較分析(其中離異家庭729名,完整家庭825名),發現離異家庭的兒童則表現出更多的消極情感,如焦慮、冷漠、自卑、孤僻、萎縮、敵對等,并因此影響到他們的學習生活及社會生活。在雙親不全的家庭中,以雙親不和對小學生有更大的影響,父母長期的分歧、爭吵、敵對會使孩子內心產生嚴重的焦慮、矛盾、神經質,甚至導致心理變態及反社會行為。

  另外,在一些家庭中,小學生長輩因自身的心理障礙,在和小學生的交往過程中,有意無意的使其病態心理影響了小學生;同時,一些小學生的長輩,相互關系緊張,他們不注意自己行為對小學生的影響,從而使一些小學生下意識的對自己周邊的人或事物,采取敵意的態度。再者,家庭環境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記得中國教育電視臺的一個《保護兒童權益公約》的廣告拍得很有意思,描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在一陣車鳴聲、傳呼聲、麻將聲、成人吵鬧聲中,一直不停地在傾述著什么,但他發出來的微弱聲音,早已被成人社會的“噪聲”淹沒了,最后當一切噪聲停止,才聽清孩子說了一句:“你們為什么都不聽我說呢?”。我想這個公益廣告的確把兒童的生活處境揭示得淋漓盡致!難怪那么多小學生感到孤獨,認為誰也不理解自己,不尊重自己的想法和行為,父母、教師總是要管這管那。

  據調查,我校獨生子女約占35%。發現這些孩子中普遍存在著自理能力較差,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較弱,依賴性比較強,脫離家庭、親人的照顧將寸步難行。產生原因是由于家長只注重智力培養,而忽視能力的培養。父母嬌養、過分保護、照料,從而導致學生一切都由家長包辦代替,產生依賴性,缺乏獨立性,缺少自我服務、自我鍛煉意識。這樣會給孩子以后參加工作,走向社會帶來許多障礙。

  在我和小學生的交談中,了解到個別小學生的心理障礙確是因為家庭原因造成的。有個小學生家庭父母不和,關系緊張,甚至到了快離婚的地步,使這個小學生的心理受到嚴重沖擊,使她的心理健康受到影響,造成這個小學生的心理障礙。

  3、學校原因:以往的時間里,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學校的領導、教師覺得學校教育主要是盡可能多培養“應試人才”,提高升學率。家庭、學校、社會對學生的考試成績極為關注,視其為關系到一個學生將來是否有前途的首要問題。所以,教師在課內只抓智育,而課后家長又讓學生參加多種補習班,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生沒有多余的時間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主要表現在考試緊張、厭學、偏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產生原因主要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和信心;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值又過高,加上社會給學生造成的心理壓力,使學生心理負擔過重,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沒有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

  4、生理原因:在調查中,我了解到一些小學生,由于他們的智力超常或者智力低下,他們覺得,自己和其他人往往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在心理上,也不能和其他小學生一樣得到正常的發展,時間一長就有了某種心理障礙;還有一部分小學生,他們因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身體殘缺,這使他們下意識的產生了自卑感和心理障礙。

  三、齊抓共管,多方面做好心理指導

  學校層面,通過調查,我們已知道,在小學生中,有一部分因社會、家庭、生理等各種原因,存在著某種心理障礙,對此,我們必須加以重視,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力做好這一方面的工作。也就是說我們要重視小學生的心理指導,要使我們每一個從事小學教育工作的人在每一個工作環節都要重視這項工作。同時要使每個人知道,良好的心理指導必須具備:真誠、理解、尊重三要素,要依托有社會意義的背景,通過各種技術手段,認真細致的做好這項工作。

  1)要以真摯的感情,誠懇的態度和同學相處。我們和他們相處,決不能虛心假意,失去信任,心理指導將無從下手。在這次調查中,我和小學生們融切相處就是一例,這也是我能完成這次調查工作的重要一環。

  2)要換位思維,要從不同的視角,和同學交換對問題的看法。心理有障礙的小學生,其對問題的理解、看法往往和別人不一樣。理解他們,是能否和他們進行交流的關鍵。

  3)除了真誠、理解以外,還要注意對每個同學都要在人格上予以充分的尊重。

  4)做心理指導工作,要適當的運用一些必要的方法,如:專題性活動;課外合作游戲;幫助學生理清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疏導學生從沉悶的氣氛中釋放出來;注意用非語言的方式給學生一定的時空;注意觀察,可以采用反饋技術,重復一些師生言行,引導學生;和學生平等相處,消除學生的下意識自我防護意識等。同時,也要注意教師(班主任)自身心理素質對學生的感染。

  5)要特別注意對具有自卑心理障礙學生的具體分析。其中,要特別注意小學生自卑心理的矯正。矯正小學生自卑心理的方法有:了解他們的想法,盡可能滿足他們的愿望;適當讓他們接受一些小小的考驗,增強他們自我承受心理;發揮他們的特長,培養他們自我優越心理;創造輕松環境,淡化其不安、煩躁、孤獨、離群心理。

  家庭層面,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巨大。就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環境而言,孩子們在家庭中度過的時間有1/3之多。而且,對于心智正在發育的少年兒童來說,家庭的影響甚至超過了社會。因此,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視。

  (一)營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家庭環境包括實物環境、語言環境、心理環境和人際環境。實物環境是指家庭中實物的擺設;語言環境是指家庭中人與人的語言是否文明有禮,民主平等,商量諒解;人際環境是指尊老愛幼,各盡其責等品格,心理環境是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態度及情感交流的狀態。和父母的身教言教相比,家庭環境涵蓋的范圍要廣泛得多。能夠傳遞社會價值觀念、行為方式、態度體系以及社會道德規范的,不僅僅是父母的語言和行為,父母的心態、家庭中的實物環境、心理環境、人際環境等都是影響少年兒童行為和心理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提倡孩子自我教育。尊重兒童的主人地位,家長首先要相信兒童,相信他們有接受教育的能力。當然相信孩子們的接受能力的同時,也要正視孩子們的接受能力。如果“拔苗助長”,則同樣違背了孩子的生長規律。尊重兒童的主人地位,家長還要深入了解兒童,根據兒童的天性來培養道德品質。要充分考慮孩子的人格、興趣、愛好,不要輕易把自己的愿望加在孩子身上。提倡孩子進行自我教育,家長努力引導孩子學會自我規劃、自我教育、自我評價。

  (三)通過有效的家校合作,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親子觀和育人觀,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

  社會層面,加大對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與社會宣傳力度。通過宣傳,普遍破除迷信思想,科學對待心理問題,使人們遠離迷信,使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得以及時地科學治療,加大對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與社會宣傳力度,提高對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正確認識,來提高全社會特別是家長和教師對心理學、心理健康知識的重視,使心理學真正早日走進人們的生活。

  小學生調研報告 14

  調研對象

  這次有關食品安全的社會調研以全市60名小學生為調研對象。

  調研時間:

  20xx年11月15日

  調研方法

  調研的結果與分析

  本次參與調研的男生有33人,占總人數的55%;女生27人,占總人數的45%。一年級學生有15人,占總人數的25%;二年級學生有7人,占總人數的11.67%;三年級學生有3人,占總人數的5%;四年級學生有11人,占總人數的18.33%;六年級學生都是12人,各占總人數的20%。

  從早飯吃的地方數據可以看出我市小學生多數是比較注重的,女生比男生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多一些,國為少數(9名)男生愛在小店吃,其中竟有人愛在路邊吃,而女生只有少數(3名)愛在小店吃,并沒有人在路邊吃。其次,男生較愛在小灘小販購買食品,只有少數男同學不在小店里買食品,女生多數不愛在小灘小販購買一些食品,只有極少數愛在小灘小販購買一些食品。并且男生多數在小店里購買一些屬于三無食品的零食,女生只有個別去購買零食,可以說明男生不是非常注重食品安全。有些男女生因為罐頭食品較為好吃,就誤以為罐頭食品是衛生的,這可以說明全市可能會有極個別同學把好吃食品當成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從以上幾個方面問題及其他問題可以看出現在的'小學生并不是極為重視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顧上食品安全性了。

  結論與建議

  從上面的結果與分析可以看出,多數同學還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極少數同學有時會忘記一些食品安全的問題。在這里我要提幾個建議:

  請各位家長叮囑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請同學們時刻告訴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各班同學和老師將食品注意事項寫于紙上,貼于教室醒目的地方;

  學校可讓一位老師站在小店前,告訴學生不要購買零食;

  同學們互相提醒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總之,通過本次調研可以看出同學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是高的,不過請個別對食品安全意識較低的同學引起注意。

  小學生調研報告 15

  一、小學生學業負擔狀況

  1、負擔狀況不平衡

  一是從年級上看,畢業年級重于其他年級;二是從學校類別上看,城鎮學校尤其是縣城小學重于農村學校;從辦學水平上看,觀念陳舊、規范意識不強學校的學生負擔高于辦學理念先進、法制意識強烈、管理方式方法科學的學校的學生;三是從個體上看,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家庭對學業負擔的“感受域”不同。

  2、負擔結構不合理

  從學科負擔上看,學業負擔基本集中在語數外等考試學科,而其他考查學科負擔較輕;從負擔形式上看,學生學業負擔主要是書面作業,而興趣愛好、社會實踐、課外閱讀等拓展性方面的負擔較輕;從目標培養的角度看,學生負擔主要表現為書本知識的學習,而美好習慣養成、優良思維訓練、創新精神的塑造、實踐能力提高方面的負擔很輕。

  3、負擔原由不簡單

  一是法規意識薄弱。雖然教育部的規定,小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雖然小學的作息時間本地區全部統一,但是,仍有少數學校學生到校時間較早,還有一些學校放學清校時間較長。這些做法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打亂了學生的生活節奏。雖然上級對各年級的學生家庭作業總量也有明確的規定,但是,有些教師我行我素,對規范學生家庭作業量的意識不強。

  二是教學效率不高。有的教師缺少教育“智慧”課堂教學環節設計不合理,不能夠精講精煉,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夠進行有效的'鞏固練習,課堂練習作業放到課外做,有些教師依賴通過家庭作業形式進行鞏固練習。

  三是家庭壓力沉重。面對學習成績可能影響今后升學以及人生發展的現實,即使“學校‘減負’,家長也要給孩子‘增壓’”,有些學生完成了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還要完成家長的額外提供的各種補充習題。迎合家長的心愿,家教機構蔓延。雙休日很多學生被送到各種興趣班、補習班或提高班。

  四是個體差異明顯。有的學生智力、學習態度、能力差,學習方式、方法有問題,學習效率低下,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造成學習負擔過重假象。

  五是學校管理缺失。有些學校對合理學生負擔的意識性不強,有些學校對教師的教育不力,導致教師“麻木不仁”;有些學校缺少相關制度、機制建設,嘴上說得多,實際管得少,導致一些教師“我行我素”;還有些學校由于受社會等評價因素的左右,管理者對合理學生負擔的問題,態度曖昧,導致一些教師“看風使舵”。

  六是教育話語乏力。社會、家庭、輿論等很多方面,由于從各自利益思考,更由于缺少對教育方針的全面了解,缺少對科學的教育價值觀的正確把握,不能對教育進行正確的評價,畸形的教育質量觀、學生發展觀“橫行”,導致教育人不能堅持應有的教育操守。

  七是負擔認知不一。有人不能全面認識負擔來源,認為學校是負擔過重的“罪魁禍首”,把“棍棒”全部打向學校,這種錯誤的心理傾向和歸因,導致學生負擔過重的一些重大問題、敏感問題,依然存在,導致負擔根源不能徹底鏟除。有人不能正確認識學生健康和諧持續發展與合理負擔的辯證關系,導致一些學生由于缺乏勤奮、刻苦精神,不愿承載應有的學習負擔,即使負擔很輕,家長仍然認為負擔很重。

  二、減輕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思考

  1、培養教師、家庭、社會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評價觀,對學生學業負擔的思考與輿論進行正確引導。要讓教師知道:減負,要從增效開始。要使家長知道:家教,不是學生課余生活的全部,社會也是大課堂;同時,學習應有適度合理負擔和刻苦精神。要讓社會清楚:分數不是學生成績的全部,綜合素質發展才是根本;人才,能力是根本。

  2、建立嚴格的規范制度、有效的機制,實施強有力的舉措,對學生學業負擔狀況進行有效的監督與調控。一是要加大常規檢查力度,進入校園、進入課堂,接觸教師、接觸學生及其家長,及時了解關于素質教育常規要求的執行情況。二是要將學生學業負擔情況與質量優等評估、職稱評定、人事選拔、先進學校和先進個人評選結合起來,對問題突出的實行一票否決。三是要引導學校在以下幾方面努力:一要努力堅守教育法規,落實有關減負規定,在學生到校時間、作業等方面嚴格執行上級規定。二要努力建立完善的制度,如家庭作業申報制,班主任協調家庭作業總量制,年級組統一布置家庭作業制等,加大對學生課業負擔的控制檢查力度。三要努力組織教師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積極開展研究,大膽探索減負增效提質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加以推廣,在三個重點問題的解決上有所突破:分層教學,關注教學、作業的層次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作業形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學法指導和作業習慣的培養,以達到輕負擔,高質量的目的。

  小學生調研報告 16

  近期,本人對小學生學習生活進行了一項調研,旨在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習慣、興趣愛好以及他們對學校生活的感受。以下是我對此次調研的詳細報告。

  一、調研目的

  通過調研,我希望了解小學生們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狀態,探尋他們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動力,同時也關注他們在學校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以及對老師和家長的期望。

  二、調研方法

  我采用了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調研。問卷主要覆蓋學習習慣、課外興趣、對學校生活的認知等方面;而個別訪談則針對一些具體問題展開深入交流。

  三、調研結果

  1. 學習習慣

  調研結果顯示,大部分小學生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會按時完成作業、做好復習,課上認真聽講。有部分學生表示自己喜歡利用碎片時間閱讀書籍,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

  2. 課外興趣

  在課外,小學生們更愿意參加體育、美術、音樂等各種興趣班,對于這些活動他們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并在老師和家長的陪伴下積極參與其中。

  3. 對學校生活的感受

  調研中發現,小學生們對學校生活充滿了好奇和期待,他們認為學校是一個學習知識、結交朋友的地方,同時也是他們成長的舞臺。但是也有部分學生提到對于學習內容的挑戰和壓力,他們希望老師能夠給予更多的幫助和指導。

  四、結論和建議

  通過此次調研,我認為小學生的學習狀態總體較好,但也有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針對調研結果,我提出以下建議:

  1. 鼓勵小學生積極參與課外興趣班和社團活動,拓寬他們的視野,豐富課余生活。

  2. 學校應該關注學生在學習上的困難和壓力,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良好的學習體驗。

  3. 家長和老師應該密切關注小學生的情緒和心理狀態,關懷他們的成長過程,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關愛和鼓勵。

  綜合以上調研結果和建議,我相信小學生的成長環境會變得更加溫馨和美好,他們也會在這樣的環境中茁壯成長,迎接未來的挑戰。

  小學生調研報告 17

  一、調研主題:

  學生上網習慣調查

  二、調研背景: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接觸網絡,上網也成為孩子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不同的上網習慣對孩子的成長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本次調研旨在了解學生的上網習慣,為家長和老師提供參考和建議。

  三、調研對象:

  本次調研對象為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共有50名被調查者。

  四、調研方法:

  為了保證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和客觀性,我們采取了問卷調查的方式。問卷包括了學生的基本信息、上網時間、上網內容、上網方式、安全意識等五個方面。

  五、調研結果:

  1、學生上網時間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平均每天上網的時間為2小時左右。其中,大部分學生在晚飯后上網,占比為50%;其次是周末,占比為30%;最后是放學后,占比為20%

  2、學生上網內容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上網的內容主要包括游戲、視頻、音樂、學習資料和社交應用等。其中,游戲是學生們最喜歡的上網內容,占比為40%;其次是視頻和音樂,占比分別為25%和20%;學習資料和社交應用的占比分別為10%和5%

  3、學生上網方式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上網的方式主要包括電腦、手機和平板電腦。其中,手機是學生們最常用的上網設備,占比為50%;其次是電腦和平板電腦,占比分別為30%和20%。

  4、學生安全意識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的安全意識較為薄弱,只有30%的學生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上網安全。其中,最常見的上網風險包括誤點廣告、受到網絡欺凌、爆料隱私等。

  六、調研結論:

  通過本次調研,我們了解到學生的上網習慣和安全意識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和引導。建議家長和老師:

  1、關注孩子的上網時間,避免影響孩子的`學習和健康。

  2、引導孩子選擇正確的上網內容,避免不良信息的侵害。

  3、指導孩子學習如何保護自己的上網安全,避免受到網絡欺凌和其他的上網風險。

  七、調研建議: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上網習慣和安全意識,我們建議學校和家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

  2、開展家庭和學校的聯合教育,加強家長對孩子的網絡監管。

  3、鼓勵學生多參加戶外活動,降低孩子對網絡的依賴。

  本次調研為家長和老師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建議,希望能夠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和重視。

【小學生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生調研報告05-15

小學生調研報告10-30

關于小學生調研報告02-27

小學生環保調研報告02-26

小學生環保調研報告04-17

小學生調研報告范文05-24

關于小學生調研報告04-15

關于小學生調研報告02-27

醫院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4-20

消防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