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環境調研報告

時間:2023-03-27 17:39:25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環境調研報告【熱】

  在當下社會,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環境調研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環境調研報告【熱】

環境調研報告1

  摘要:校園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隨著高校教育的發展,社會對大學校園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現在大多數人都在強調“景觀校園”這一理念。學校外環境的規劃設計應更加體現現代感、文化氣息、學校特色、功能需求。本文通過對南京林業大學校園景觀設計的調研,來探討在滿足校園新要求的同時,如何延續校園文脈,突出校園特色,,建立一個校園環境突出,生態效益好,景色優美的大學校園。

  一、 校園景觀設計總體分析

  校園的景觀規劃是校園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

  圍起著重要作用。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家園,安靜、衛生、優美的校園環境可以為師生提供課外休息活動的場所,能夠使師生觀賞到優美的植物景觀,呼吸新鮮空氣,調劑大腦,消除疲勞。同時,又沒的校園環境能使學生得到美的熏陶,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對學生的健康品質的塑造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把握校園文化的特質,深入研究校園環境特色,建立一個生態效益良好,景色優美的大學校園具有重要作用。

  1、校園背景及區位調查

  南京林業大學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紫金山麓、碧波蕩漾的玄武湖畔,位于新莊立交東側,玄武大道與龍蟠路所交地段,距南京火車站僅3.0公里,交通便利。學校占地面積6995畝,其中,新莊主校區占地1257畝。周邊有國展中心、玄武湖公園、紫金山、白馬公園、情侶園。

  二、校園空間劃分與布局

  1、功能分區

  南京林業大學校區在空間劃分上,以主入口軸線為主,兩側排布教學樓,為主要教學區域,軸線以花壇為起點,立有主題雕塑和校訓,軸線以教學樓零號樓為終點,軸線串聯起四塊休閑綠地,其間布置小空間以供學生停留休憩。以紫湖溪為界,劃分教學區與學生宿舍區,北側為學生宿舍區,剩余黃色區域為服務區,圍繞整個生活區展開。各個功能分區明確,布局合理,聯系方便,且 互不干擾。通過植物、建筑、標識牌、園林小品等造園要素創造不要功能區特色。設計中采用了建筑常用的具有引導功能的軸線處理手法,利用軸線組織外部空間能使空間顯得嚴謹而有序,較適宜的體現了校園環境的秩序感,莊重感。入口處設有景觀大道,兩側懸鈴木高大挺拔,正對校園主題雕塑和校訓,顯得莊嚴穩重。兩側花壇種植低矮的時令花卉。

  校園另一條次軸線,由老圖書館正對生物技術大樓,名為櫻花大道,兩側密植櫻花為行道樹,中間節點是代表學校建校100周年紀念的大鼎,簡短的軸線上卻展示了南林悠遠的歷史文化,每到櫻花開放季節,人群絡繹不絕,拍照留念,也使其成為南林一處必看的`景點,往北看是銅鼎與老圖書館的琉璃瓦關于歷史的對話,櫻花與屋檐翹腳的掩映,往南看是鼎代表的滄桑感與生物技術大樓的現代感的對比和繼承。

  2、交通流線

  教學區域交通流線是方格網形,垂直的路網將一棟棟學院樓劃分開來,嚴格的軸對稱形式加強了此區域的軸線感。另外,校園內盡量避免機動車輛進入教學區域和宿舍區,以保證正常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人身安全。主要車行交通流線如圖,位于校園外環,或少量穿過必要的教學區。

  三、景觀要素設計

  大學校園規劃設計,更應側重于建筑群體空間格局、開放空間和環境設計、建筑小品的空間布置和設計。校園戶外公共開放空間,為校園中人們的學習、休閑、思考、集會以及娛樂等活動提供了物質空間條件,對這些活動的發生起很大的促進作用。

  1、水景

  自古以來,環境因水而發展,商貿因水而繁榮,建筑因水而靈秀,園林因水而曠幽。教五樓的西側設計一處池塘,運用現代設計手法,結合木棧道、木亭子,駁岸以卵石鋪設,湖中養有成群的鯉魚,為校園增添了一抹動人而秀美的景色,為學生們提供了學習、休閑的場所。湖邊是挺立的水杉,這些樹壽命可達幾百年,它們將成為學校的成長見證,是學校寶貴的財富。樹蔭下圍有座椅,增加了人與自然的親近。

  2、廣場

  在教學樓、食堂、宿舍等周邊的活動場所的設計中,對校園成塊空地設計成開放和諧的交流場所,體現校園自由、開放、團結和互助的人文精神。

  充分考慮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在建筑群落和開放空間中設置景觀及相應的休閑設施,如座椅,樹池,樹陣等。尊重人們對自然的心理渴求,將子自然景觀與人工設施結合,達到人與自然的親和。

  校園內如在逸夫樓、行政樓、教五樓,圖書館前設有集散廣場,并且建有綠化小品。以常綠樹種為主,圍繞樹池建有休息的座椅,圖書館前的梁希廣場,以豐富的植物圍繞人像雕塑,烘托了濃郁的學術氛圍,形成了靜謐的空間,讓人靠近不由肅然起敬。這些廣場空間為整合校園文化與校園空間結構提供了機會。

  3、植物設計

  植物群落是創建綠色空間環境的基礎,堅持以植物構造景觀為主,不僅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生態意識在高校校園中的具體體現。

  南林校園以水杉、銀杏和雜交鵝掌楸最為著名,教學區域兩側以雜交鵝掌楸為行道樹,它是葉培忠教授首次以中國鵝掌楸為母本,與美國鵝掌楸進行了人工雜交,雜交鵝掌楸樹形美觀,葉形奇特,花朵艷麗,秋葉金黃,材質優良且適應能力強。另外,紫湖溪畔的水杉林高大挺拔,是為了紀念發現此物種的植物學教授。在銀杏的研究方面,學校也作出了杰出貢獻。當秋天到來,校園灑落一片金黃,與其他色葉樹種交相輝印。

  紫湖溪畔,一到春天就會出現“灞柳風雪”美麗的自然現象。研究生大樓前的草坪上,孤植一棵意楊,起到點睛作用。在校園庭院和學生宿舍區中,植物配置上強調豐富多彩和生物多樣性。對各功能區有合理的喬灌草植被特色配置,創造優美景觀,既做到充分綠化,美化環境,又具有風度的植物景觀。不僅美化了環境,也美化了我們的生活。

  宿舍樓前主要由植物配置形成景觀,通過綠化灌木帶,大片的地被植物來形成舒適宜人的環境空間。操場體育活動區,健身器材周圍種植高大喬木和灌木,以利于夏季遮陽,創造休息林蔭。

  4、景觀小品

  大學校園景觀小品的設計要與師生達成共鳴,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 靈,塑造學生的個性。在現代的新校區中的校園雕塑,而且還注重個性和更抽象的重視裝飾藝術和簡化,顯示了科學精神和時代精神。校園雕塑通常是:第一,紀念如浮雕紀念的事件或人物的紀念雕塑。二,象征雕塑,意味著與某些對象或事件的片段為準象征性的書籍,知識。第三,鼓勵雕塑,通常采取的東西聯想,鼓勵人們追求真,善,美。第四,裝飾雕塑。通常附在建筑物或設備,主要作用美化。

  以大學校園入口景觀的小品設計為例。高校在雕塑景觀空間主要人口從歷史和文化,教育理念和學校的工作人員來到性質,是為了加強校園景觀和文化的精神內涵。帶來更多的活力,環境,內涵。旨在相同的雕塑雕塑背景的整體效果有一定的影響,草圖的設計需要和周圍環境巧妙結合,以帶出它的意義和主題,背景應該簡單,發揮背景中的作用的主體。具體設計還需要素描的規模和顏色加以完善,在適當時考慮了水體的結合等方式,增加校園為主要人口的環空間培的口味,內容和感情。南林大的主題雕塑“地球與人類”,雙手托起地球,和平鴿在上面展翅飛翔,它位于校園入口的主軸線上,進門之后首先引入眼簾,周圍是由黃楊修建成型的校訓“團結樸實,勤奮進取”的綠籬,一目了然突出林業大學的特色和校園文化,簡潔大方。

  校園中還有一些景觀小品,如梁希先生的雕像,小木亭,總體而言,校園景觀設計的個性化不容忽視,有自己的校園和學生的獨特個性,以共鳴與景觀,讓學生明白,這是深刻影響學生的思想。

  四、結論

  校園環境要求完整性、穩定性和統一性,要求一種具有嚴格理性和有意義的設計。校園環境應是恬靜和充滿文化氣息的空間,它的設計應創造一個戶外學習、休息、思考、交流和集會等適應學生要求的活動場所。

  在校園景觀設計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學校文化于歷史,這些積淀應該滲透在每一處景觀當中,再基于場地的合理規劃,軸線以及節點的布置,在其中表達出校園特色。另外應該對其空間進行合理劃分和有效利用,根據不同功能和需求來組織好交通流線,避免在教學區域中有人流和車流的沖突,還有學生的上課與休息的流線,避免重復和走回路。

  校園中的各景觀要素,也應該進行分析后進行針對性的設計,水景能將景觀做的生動,體現源源不斷的知識和學習的動力,也有很好的寓意,而水景也可與小品結合,營造一處休閑、集會的場所,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可停留的去處。另外,植物的選擇和配置上,也應該多選擇一些色葉樹種,營造有四季變化的空間,而配置方式則因因地制宜,結合地形、建筑、小品等,突出重點,或直接以植物為竹主景,突出植物的季相變化,營造活潑的空間。

  南京林業大學校區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突出了人文化、可持續發展、綠色校園等設計新理念,是自然環境與學校的人文環境想結合的典范。

環境調研報告2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市、區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決策部署,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美麗鄉村的總體要求,xxx鄉以保障農民基本生活條件為基礎、以村莊環境整治為重點、以建設宜居鄉村為導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文明創建等工作,立足實際,循序漸進,積極穩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根據安排,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工作經驗

  (一)加強領導統一部署。根據文件要求,xxx鄉及時制定并下發《xxx鄉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方案》,成立組織機構,明確職責分工,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擺到重要的議事日程,要求各部門各村(社區)切實加強領導,做到責任落實,配合密切,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文明創建,加大投入力度,認真完成職責范圍內的各項環境衛生整治任務,按照城鄉一體化進程,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確保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深入扎實的開展。

  (二)科學編制村莊規劃。按照《安徽省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方案》、《安徽省村莊規劃編制標準》和《x市城鄉建設布點規劃》要求,積極謀劃xxx鄉村建設規劃布局,圍繞美麗鄉村、現代生態休閑農業和特色小鎮建設發展,委托有資質設計單位,在城市規劃區以外的.3村(社區)編制《美麗鄉村建設規劃》、《xxx現代農業生態園總體規劃》和《xxx鄉“xxxxxx特色小鎮”概念性規劃》,實現村莊建設先規劃,農房建設有規劃管理。

  (三)實施農民安居工程。大力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嚴格按照《農村危房改造資金管理辦法》規定,專戶管理,專帳核算,專款專用,先建后補,封閉運行。建立完善危房改造農戶紙質檔案,實行“一戶一檔,分村歸檔”,規范有關信息管理,近五年,全鄉危房改造總戶數303戶,共計投入376.6萬元(今年完成的40戶,資金正在區審核撥付中)。穩步推進災毀房建設。加大對因災倒塌和受損房建設的檢查和指導力度,去年全鄉受災毀房共142戶(其中涉及拆遷范圍內51戶)。重建5戶,維修加固共86戶,地質災害點切坡危房遷建4戶。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對現有農村飲水工程設施進行改造提升,提高飲水安全保障水平,目前,全鄉已實現自來水全覆蓋,普及率達100%。實施村莊道路暢通工程。

  鄉內主干道和村組道路全部采用柏油、水泥進行路面硬化,部分次要道路也根據人流量情況進行適度硬化,自去年,全鄉硬化道路14.5公里,補修居民組道路36條。

  (四)實施環境整治工程。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自去年,每年投入100多萬元,對全鄉主干道及村組道路,實行市場化保潔。

  并結合文明創建,多次開展垃圾清理專項行動,出動人工1000多人次,鏟車200車次,運輸車400車次,擺放垃圾桶750個,清運垃圾280多噸。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污水處理管網已完成招標,現已開工建設,預計年底完工投入使用。投入20萬元,建立環保濕地,對集鎮生活污水進行集中收集,環保處理。中心村建立三格式污水集中處理池。整治村容村貌。全面清理亂堆亂放,拆除亂搭亂建、亂堆亂放380多處,拆除破舊危房和違搭亂建11500平方米,整治破舊雜物間143戶,清除牛皮癬2630處,改建衛生廁所46戶,改造、新建村莊公共文化活動場所12處,修建文化墻1200余米,鋪設彩磚道路900米,安裝路燈500余盞,粉刷墻體6720平方米。治理水體污染。結合農田水利工程、中小河流治理、美麗鄉村建設,加大河道疏浚力度,清淤河道溝塘34處,修建溝渠20xx米,砌下水道、安裝雨水管網1600米,完成機站、閘、溝、灌區改造16處。提升綠化水平。踐行“綠色行動”計劃,栽植各類果樹75000余棵、景觀樹88000余棵,五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均建立15畝以上的苗圃種植基地。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資金投入不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牽涉范圍廣、所需投入大、運行成本高,資金短缺仍然是制約整治的瓶頸。

  2、污水處理水平低。目前,農村自來水使用率已很高,但農村污水處理幾乎沒有,雖然現在有少部分村(社區)開始建污水管網,但也僅限于交通干道,大多數村民組均未覆蓋。

  3、衛生改廁難度大。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習慣和落后觀念的影響,加之宣傳教育的氛圍還不夠濃厚,對衛生改廁認識不足,參與意識不強,缺乏主動性與配合意識。

  4、群眾素質亟待提升。部分農村群眾的公共衛生意識和環保意識差,對于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體作用沒有充分發揮,農村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扔亂倒等陳規陋習依然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立足常態,建立長效管護機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貴在常抓不懈、長效管理。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常態化管理體系,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工程來抓,建立完善多元投入、綜合協調、監督檢查、責任考核等一系列長效保障機制,確保各項工作常態長效推進。

  (二)拓寬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將加大項目爭取力度,加強項目調度,整合涉農資金,在環衛設施、垃圾處理場、排污設施、道路硬化、村莊綠化、環境美化、沿路亮化等方面加大投入,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同時,積極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農民自籌”的多渠道投入機制,拓寬資金渠道,不斷完善農村環境衛生公共配套設施,為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提供有力保障。

  (三)強化引導,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建設美麗鄉村、改善人居環境,群眾素質是根本。以xxx好人、優秀志愿者、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婦等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倡導文明新風,教育引導廣大群眾牢固樹立衛生意識和環保意識,革除陳規陋習,養成文明習慣,自覺參與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充分發揮廣大群眾的主體作用,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環境調研報告3

  摘要:石岐區不僅擁有國家級的民營科技園區——中山民科園,而且還有以大信新都匯、逢源商業中心、富逸裝飾廣場、完美物流中心、百佳假日廣場、摩登匯文化娛樂中心以及孫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民族路商業街、民權路電信街等為代表的大型商業網點10多個,現有標準廠房82萬平方米,各類企業3000多家,年創工業總產值70億元,年出口創匯逾12億美元。

  關鍵詞:民權 經濟環境 調研

  一 經濟發展現狀

  (一)工業發展現狀

  認真貫徹"工業強區"的發展戰略和"立足工業求發展,立足外資民企擴總量、立足科技創新增后勁"的工作方針,切實加強資產與質量的有效管理,年內工業經濟有了新的發展。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291.47億元,增長14.5%。317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232.09億元,增長15.5%。分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81.99億元,增長18.6%;民營企業564.73億元,增長15.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686.74億元,增長17.1%;股份制企業404.62億元,增長16.3%。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708.04億元,增長12.9%;重工業524.05億元,增長19.6%。

  (二)農業發展現狀

  作為全市土地面積最小的鎮區,石岐區在這片不到23平方公里(約占全市1.2% )的熱土上,去年創造了排名第4的GDP(約占全市5.4% )、排名第三的稅收(約占全市9%),排名第二的服務業增加值(約占全市10% ),排名第一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占全市22.6%),全區第三產業的占比優化為77.4%。

  “畝產奇跡”的創造首先得益于科學的發展思路——打造休閑商業中心與文化展示中心、建設幸福和美首善之區。石岐區黨工委書記甘建仁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xx年,面對國內外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面對非同尋常的各種考驗,石岐區黨工委、辦事處圍繞率先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和美家園的核心任務,千方百計穩增長,攻堅克難促轉型,真抓實干惠民生,實現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2.36 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02.45 億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2.88億元,稅收總額近40億元。

  可以看出中山石岐區民權片區的農業發展近幾年連續增長,在政府的支持下,相信中山石岐區民權片區的農業會繼續增長。

  (三)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中山石岐區民權片區的第三產業方興未艾,在轄區內經商的私營個體商業林立 ,全市最大的購物商場中懇百貨、中山百貨和最大的農貿市場如光明市場、沙崗墟便坐落其間。

  充分發揮中心城區的人緣和地理優勢,在鞏固和完善七條特色商業街的基礎上,以發展現代物流業為重點,通過招商新建了建筑面積達23萬平方米,總投資6.5億元,集商住、休閑于一體的大信商業廣場,并引資建成了夏威夷休閑水療中心、紫方環保商業廣場、永勝數碼廣場、中天百貨廣場、沃尓瑪(好又多連鎖超級市場)和石岐購書中心,全轄區興建商品房120萬平方米,銷售商品房54萬平方米。全年第三產業(含商業、房地產)總收入達15億元,比20xx年增長30.5%;第三產業稅收收入達2.8億元,比20xx年增長23%。

  (四)外經貿易發展現狀

  投資、出口、消費被認為是拉動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石岐區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得益于“三駕馬車”并駕齊驅、共同發力。全年進出口總值335.18億美元,下降2.0%。其中,出口246.41億美元,增長0.4%;進口88.77億美元,下降8.0%。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157.64億美元,增長5.8%。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101.34億美元,增長5.3%;加工貿易出口143.29億美元,下降2.7%,占全市出口的58.2%。從經營主體看,國有企業出口11.58億美元,增長2.9%;集體企業出口21.46億美元,下降9.4%;外商投資企業出口165.17億美元,下降0.8%;私營(個體)企業出口48.19億美元,增長9.3%。從出口商品看,機電產品出口169.15億美元,下降0.5%;高新技術產品出口57.37億美元,下降13.4%;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21.89億美元,增長0.7%。從出口市場看,對香港市場出口66.89億美元,下降11.4%;對歐盟市場出口41.29億美元,增長1.6%;對美國市場出口55.15億美元,增長4.4%。

  全年新簽利用外資項目193個,下降26.9%;合同利用外資13.19億美元,增長22.3%;實際利用外資金額8.42億美元,增長15.3%。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額5.94億美元,占全市的70.6%;外資資金來源地主要是港澳、日本和英屬維爾京群島,全年實際投資7.50億美元,占全市實際利用外資額的89.1%。

  二 社會事業發展情況

  20xx年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9347元,增長 12.6%。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40.4%。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30元,增長12.4%。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 38.5%。

  全市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11.89萬人,增長1.4%。其中參保職工186.00萬人,增長1.0%;參保離退休人員25.89萬人,增長4.2%。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250.68萬人,增長2.4%。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58.12萬人,增長3.6%;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92.56萬人,增長0.4%。參加城鎮醫療保險的農民工96.65萬人,增長3.5%。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145.07萬人,增長3.7%。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46.69萬人,增長3.7%。其中參加工傷保險農民工人數97.74萬人,增長6.6%。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5510人。

  (一)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3.63萬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15.69萬人,均與上年持平;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在校學生2.60萬人,下降9.7%;小學在校學生24.61萬人,增長2.6%;幼兒園在園幼兒11.12萬人,增長6.0%。全市小學適齡兒童、初中毛入學率分別為100%和113%,高中升學率達97%,普通高考錄取率達96.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8.5%。

  全市專利申請量18400件,增長30.2%;專利授權量10878件,增長8.5%。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1816件,增長40.9%,發明專利授權量465件,增長31.0%。全年新增4個省級工程中心、24家市級工程中心、5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市市級以上工程中心增至318家,高新技術企業增至241家;新引進2個省級創新科研團隊,累計引進4個創新科研團隊(其中省級2個、市級2個);新引進1家院士工作站,累計引進2個院士工作站。批準引進4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分支機構,全市國家重點實驗室分支機構增至6家。

  (二)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事業機構29個,營業性文藝表演團體7個,文化藝術館1個、鎮級及以上公共圖書館25個,博物館5個、鎮區文化站24個、村文化室279個。全年舉辦群眾文化活動4280場、營業性演出2571場。市、鎮兩級共有廣播電臺、電視臺、廣播電視站22個,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100%,開通數字電視節目136套。全年出版報紙4131萬份,圖書館總藏量125.04萬冊。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563個,下降1.9%。醫院床位11336張,增長6.0%。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7115人,增長5.5%。其中,執業醫師4875人,增長5.0%;執業助理醫師813人,增長0.7%;注冊護士7507人,增長9.1%。

  成功承辦20xx年陽光體育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羽毛球比賽,承辦廣東省青少年摔跤、體操、擊劍、柔道、跆拳道等賽事。全市1600名運動健兒在43項省級以上體育競賽中獲金牌194枚、銀牌213枚、銅牌164枚。

  結論

  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充分發揮財政性資金的導向作用,逐步形成城鎮建設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加大政府對公益性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投入。同時,深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制定有利于吸納各種資金的優惠政策,創造風險投資良好的運作環境,以鼓勵各種社會資金投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為城鎮化的發展提供動力。

環境調研報告4

  11月7日,xx鎮人大組織部分縣、鎮人大代表,對全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和中省市反饋環保問題整改情況進行視察。代表們先后對明星村彭中友、張守彩養殖場,明星村萬噸有機肥廠、xx污水處理廠、雙營村生石灰廠進行視察,了解情況。

  一、工作現狀

  (一)水質保護及水污染防治取得積極進展。按照省市縣關于“河湖長制”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我鎮區域范圍內主要河流的分布情況,全面推動我鎮河流生態保護及綜合治理工程。20xx年,建立了例會制度,每月召開一次“河湖長制”工作會議;建立工作動態報告制度,每月向上級匯報工作進展情況;建立監督考核制度,對各村進行河道管理量化考核。截止目前,xx和境內11條河溝的醒目位置均已設立了河長制公示牌,同時與涉及河流的村全部簽訂了“河長制”目標責任書,并安排15名護河員負責轄區內江(河)道垃圾雜物清理和水體漂浮物的日常打撈工作,切實落實好“河長制”。

  (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廣泛開展。為扎實推進我鎮治污降霾工作,努力實現空氣質量持續向好,助力追趕超越,我鎮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xx鎮20xx年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方案》,依法依規治污,科學精準降霾。一是加快清潔能源推廣使用,深入開展“氣化鄉村”工作;二是從嚴控制揚塵污染,加強施工工地監管,對各個建筑工地進行巡查,要求建設項目“灑水、覆蓋、硬化、沖洗、綠化、圍擋”六個措施必須落實;三是加強餐飲油煙污染治理,督促全鎮餐飲服務經營場所必須強制安裝油煙凈化設備,并保證其正常運行,實現達標排放;四是嚴查秸稈雜草焚燒。鎮環保所及各村加大巡查力度,嚴控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同時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與農戶簽訂秸稈禁燒獎補協議書,對秸稈還田或運離存儲不進行焚燒的農戶進行獎補x元/畝。截至目前,焚燒秸稈處罰共計10余起,處罰金額x余元。

  (三)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初見成效。一是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二是加強生活污染源治理,做好農村污水收集和處理工作,農村生活污水集中進污水管網;三是加強生活垃圾處理,督促各村與石泉縣金豪物業有限公司簽訂垃圾清運合同,定期對收集垃圾進行清運,基本實現農村無垃圾堆積。

  二、我鎮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飲用水源保護能力較弱。我鎮飲水來源大多為山泉水或地下淺層水源,極易受到污染,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各類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雖對飲用水源地進行了一定保護,仍然缺乏完善的`水源地環境保護工程。

  (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有待細化。經過多方努力,我鎮空氣質量持續向好,但是在秸稈禁燒工作中,存在概念不明確、劃分不細、落實不夠有力等問題。例如:對于秸稈的界定范圍、獎補政策的兌現、違反對象的處罰力度、秸稈綜合利用率等都有待進一步討論和完善。

  (三)農村面源污染問題仍然存在。xx鎮作為農業大鎮,發展養殖的群眾較多,但大都為分散小型養殖戶,缺乏污染防治設施,糞便綜合利用處理設施也基本沒有,集中治理難度大。同時在對于農藥管理上面,目前未有具體管理措施,為降低生產成本,群眾大都使用普通化肥,造成土壤和水體污染。

  (四)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問題依然嚴峻。目前,xx鎮每個村都建立了生活垃圾統一收集場所,但是由于地理位置限制、管理措施不完善、村民環保意識不強等,個別地方任然存在垃圾亂倒、焚燒等現象,嚴重影響了農村生活環境。

  三、加強環境保護的幾點建議

  一是加大宣傳,提高認識,把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擺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提高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統籌城鄉環境保護,加大對于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領導干部和農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

  二是積極探索多種投資渠道,加大農村環保的投入。以政府為主導,逐年增加社會環保投資渠道,一方面政府每年應安排一定財政預算資金,用于對重點流域、水源地、畜禽養殖等進行專項治理,另一方面采取政策傾斜,對于環保類項目和其他環保設施完善的企業優先考慮資金補助。同時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對農村生態、公益事業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資渠道。

  三是積極完善農村環境基礎設施,著力解決難點、熱點問題。在推進農村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調整的同時,完善農村污水、垃圾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認真做好水源地保護、畜禽養殖治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秸稈禁燒,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養殖污染無害化處理技術、秸稈回收利用等,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護長效機制。

  四是加強基層環保力量,強化農村環保輿論引導。在鎮環保所的統一管理下,逐步在各村設立環境保護監督員崗位,不斷加強農村環境監管能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村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教育,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提高農民的環境意思,調動農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上下一心、全民參與、共抓環保的良好氛圍。

環境調研報告5

  根據省市縣有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文件和會議精神,結合XX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決策部署,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加快建設美麗鄉村的總體要求,以保障農民基本生活條件為基礎、以村莊環境整治為重點、以建設宜居鄉村為導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三線三邊”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立足實際,循序漸進,通過不懈努力,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二、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因地制宜。針對各村實際,從便民利民出發,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確保整治成效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二)以村為主、社會參與。村委會是整治工作的主體,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形成上下聯動、綜合整治的工作機制。把群眾認同、群眾參與、群眾滿意作為根本要求,依靠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建設美好家園。

  三、總體目標

  計劃用四年時間,分三個階段完成農村三大革命。

  (一)啟動實施、抓點帶面、初見成效階段(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8月31日)。本階段主要是開展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實行點面結合、以點帶面、穩步推進。努力實現制定方案切實可行、推動推動措施強而有力、群眾整體素質有所提高、陳量垃圾全部清除、垃圾處理體系初步建立、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二)整體推進、全面覆蓋、成效顯著階段(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8月31日)。本階段集中開展農村三大革命,實行不留死角、全面覆蓋、完成任務。努力實現農村垃圾治理、改廁和污水處理三大革命順利完成、長效治理和管理體系完全建立、群眾的整體素質全面提升、群眾安居樂業、美麗鄉村建設基本完成。

  (三)找差補缺、建章立制、迎查驗收階段(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本階段主要是組織人員自查自糾,實行補差補缺、完善資料、迎接檢查。全力保證實現群眾滿意、領導滿意、檢查組滿意。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組織、加強領導。XX成立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指揮部,XX主要領導任指揮長、分管領導任常務副指揮長、其余黨政班子成員任副指揮長、相關單位和部門負責同志任成員,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宣傳組、項目組、督查考核組、維穩組,以此來保證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工作正常、有序、穩步推進。

  (二)廣泛宣傳、積極引導。宣傳工作將貫穿整治工作始終。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大力宣傳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重要意義、目標、要求,進一步增強農民的環境衛生意識和資源節約、保護意識,調動農民群眾參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群眾形成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三)多方籌措、保障投入。建立政府主導、村民參與、社會支持的投入機制,完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推動政府通過委托、承包、采購等方式向社會購買村莊規劃建設、垃圾收運處理、污水處理、河道管護等公共服務。

  (四)建章立制、鞏固成果。建立農村垃圾、廁所和污水治理、道路、供排水、綠化、照明、沼氣、河道等公共設施的長效管護制度,是鞏固整治成效的關鍵。各村要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自下而上的民主決策機制,以多數群眾的共同需求為導向,推行村內事“村民議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實施機制。發揮村民監督組、村民理事會等村民組織的作用,引導村民全過程參與項目規劃、建設、管理和監督。完善村務公開制度,推行項目公開、合同公開、投資公開,接受村民監督和評議。

  (五)獎懲并舉、以獎代補。在第一階段工作中,除上級下撥的專項資金外,XX政府將堅持全XX一盤棋的工作思路,確保整體工作順利推進并取得明顯實效。第二、第三兩個階段,XX政府將根據工作開展情況和上級安排,將所需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同時XX政府將加大工作的檢查和督查力度,對工作行動遲緩、開展不利或陽奉陰違、違規違紀的單位和個人,一律予以追究問責,絕不姑息遷就;對于人為干擾、阻撓或破壞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工作的行為,將加大懲處和打擊力度,確保勝利成果不被少數人踐踏。

環境調研報告6

  我們正在打一場反對破壞環境、污染環境的戰爭,同時也是一場反對人類自身錯誤行為及觀念的戰爭。保護環境需要政府的決策,更需要全民的參與。公民是社會的細胞,每個人如果都能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從選擇善待自然的生活方式做起,我們生存的土地也才能生命之水長流,青山綠野常在。 但是當你踏出家門:門前的河成了臭水溝,樓下公交車來往那煩人的報站聲,小區內那一堆堆裝修后的垃圾,還有那讓人喘不過氣來的熱天氣。哎,就在方圓幾平方米,噪聲污染 .水源污染 .大氣污染 .固體垃圾污染真是一應俱全,無所不有啊!

  路過的人們看到,聞到,是什么滋味,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但是他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會這樣,自己應該去怎么做?

  眼下環境問題,保護環境無時無刻都在被提起,環境保護的宣傳和活動也時刻提醒著人們該怎么做。但是現在始終是宣傳歸宣傳,教育歸教育,行動歸行動。一切活動的教育宣傳在一部分的老百姓心目中都成了在給人民給輿論做“秀”,走形式,并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而現在老百姓中間,有環境保護意識的人是增加了,但是還是很少一部分。人們不能主動的保護環境,當發現有組織和個人破壞環境時,更不知道通過何種渠道去解決。

  對于自身更是一種寬恕。認為自己小小的舉動能對全球環境造成影響嗎?環境保護是政府的事,又關我們老百姓什么事?

  今日國家環保總局決定共同開展營建綠色家庭系列活動。在此發出倡議:積極行動起來,以崇尚簡約為榮,節能節水,保護資源;使用綠色產品,認識并防范各種化學污染;樹立綠色消費觀念,減少一次性產品選購和消費,抵制白色污染;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清潔生產,關愛健康,珍惜生命;注重對子女的環境教育,增強其環境意識,使他們從小養成文明健康、珍惜環境的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環境道德,遵守公民道德行為規范,為環境保護做出積極貢獻。

  破壞和污染環境,禍及千古;保護環境,功蓋千秋。愛惜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環境是每個家庭應盡的.責任。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積極參加營建綠色家庭活動,用良知和熱情關注我們的生存環境,用智慧和勇氣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讓綠色觀念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讓綠色生活方式成為每個家庭的自覺選擇。

  中宣部、全國婦聯、團中央、教育部、國家環保總局、國家廣電總局六部委去年聯合發出通知:在3~18歲青少年中實施“中國小公民道德建設計劃”。將公民20字基本道德規范具體化為“五小”行動,即做父母的小幫手、做文明禮貌的小標兵、做小朋友和同學的小伙伴、做保護環境的小衛士,做主宰自己的小主人。倡導家庭、學校、社會鼓勵兒童自主策劃,自覺行動,從點滴做起,從身邊事做起,主動參與豐富多彩的道德實踐活動;支持兒童積極建立“助人小組”、“環保小隊”等各種自己的道德實踐組織,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樹立環境意識,培養科學精神,了解全面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前景,爭做小康社會合格的小公民。

  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更為了我們熱愛的家園,在假期間我進行了一次關于環境保護的調查。為人們能走出誤區,增強人們的環抱意識,讓更多的人奉獻出他們對于環境的熱愛,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獻上我的一分微薄之力。

  環境保護調查報告表

  姓名(可不填) 日期:20xx年 月 日

  (1)你認為現在寧波的環境如何:

  A.很好 B.一般 C.有待改善 D.不滿意

  (2)你認為哪個時間段的環境最好:

  A.30年前 B.15年前 C.5年前 D.現 在

  (3)認為下列哪種環境破壞對你的生活和工作影響最大:A.噪聲污染B.水源污染 C.大氣污染 D.固體垃圾污染

  (4)在你的周圍有哪些環境污染:(多選)A.噪聲污染B.水源污染 C.大氣污染 D.固體垃圾污染

  (5)環境污染的原因有哪些:A.工業三廢B.農業生產 C.自然災害 D.經濟發展而造成的影響

  (6)你認為環境問題現在是必須解決的嗎?A.迫在眉睫 B.無所謂 C.到時候再說 D.不需解決

  (7)在你的周圍有沒有關于保護環境的宣傳或是活動:

  A.經常有 B.偶爾有 C.聽說過但沒有見過 D.從來沒有

  (8)這些活動是有哪些部門組織的:

  A.政府部門 B.民間機構C.學生假期實踐 D.不清楚

  (9)你認為這些活動對于你和你周圍的人有用嗎?A.效果很好 B.比沒有好C.形式而已 D.浪費時間

  (10)那么你參與過這類公益宣傳和講解活動呢?

環境調研報告7

  調研內容: 西單商業區算是人們最愛去也是最常去的商業去了,主要的原因就是這里的東西適合各個年齡層和消費層,位于西單大街西側的大悅城,君太百貨和位于西單大街東側的中友百貨就很適合各個年齡段,消費層屬于中上等,而位于西單大街東側的明珠商場,新一代商場則就適合年輕人去,價格也是較為便宜的,像初中高中生就比較喜歡來這里了,西單商場1—3層屬于中等消費層,4—7層則屬于比較低等的消費層,但也要比明珠,新一代這樣的商場價位稍高些。

  在五一期間我選了一天,從早上9:00到晚上20:30在西單商業區進行了近12個小時的定點觀察。5月2日早上9:00坐地鐵來到西單,因為商場10:00才開門所以這個點人還不多,到了9:30就陸陸續續開始有不少人來,這個時段來的人一部分是在西單工作的人,還有一部分就是像我們這么大的學生,基本都是5,6個一起,直到商場開門人也不是很多,大概又過了半個小時,人就開始多了起來。

  在五一節假日期間來西單的.人要比平時多很多,不過還是年輕人比較多。年齡大概在30歲以下,女生較多,基本都是以公共交通為主,他們來這的目的大概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主要為了購物,有很明確想買的東西,順帶看一下別的,這些人經常去的就是明珠,()新一代和西單商場,如果是消費水平較高的就更愿意去大悅城,君太,中友。第二種是主要為了和朋友小聚,順帶逛一下,這些人喜歡去的地方與第一種相同。因為是假期年齡在30歲以上的人比平時也多了很多,而且大多以家庭為單位一起來,以開私家車為主要的交通工具,他們來這的目的大概都是為了有目的性的購物,這些人更青睞于大悅城,君太和中友,這些商場不僅有地下停車位,而且憑當日當日消費小票還可以免停車費。在西單,到了吃飯點可以說每家餐館都是爆滿,但個人認為大家最喜歡去的還是像麥當勞,肯德基,吉野家這樣的快餐,方便快捷又實惠。

  調研結果分析: 通過這一天的觀察我發現來西單的人大多都很開心,但是大多也都很浮躁。我認為導致這一不和諧因素的原因之一就是環境,因為是商業區,所以環境必然嘈雜,根據時間的不同(節假日和非節假日)來這里的人多少也不同,人多時就會擁擠,而人少時也只能說不擁擠,在這么大人口密度的環境下,人們的心情肯定會不同程度的受到影響。從心理學角度看,擁擠與密度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擁擠是主觀體驗,密度則是指一定空間內的客觀人數。密度大并非總是不愉快的,而擁擠卻總是令人不快的。

  社會心理學家對擁擠提出各種解釋。感覺超負荷理論認為,人們處于過多刺激下會體驗到感覺超負荷,人的感覺負荷量有個別差異;密度-強化理論認為,高密度可強化社會行為,不管行為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如觀眾觀看幽默電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數多;失控理論認為,高密度使人感到對其行為失去控制,從而引起擁擠感。處于同樣密度條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對環境加以控制,則他的擁擠感會下降。一般說來,擁擠不一定造成消極結果,這與一系列其他條件有關。擁擠就相當于不能有足夠的個人空間。個人空間指個人在與他人交往中自己身體與他人身體保持的距離。1959年霍爾把人際交往的距離劃分為4種:親呢距離,0~0、5米,如愛人之間的距離;個人距離,0、5~1、2米,如朋友之間的距離;社會距離,1、2~2米,如開會時人們之間的距離;公眾距離,4、5~7、5米英尺,如講演者和聽眾之間的距離,人們雖然通常并不明確意識到這一點,但在行為上卻往往遵循這些不成文的規則。破壞這些規則,往往引起反感。

  而使人不悅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硬件環境,西單商業區并不算大,但是建筑密度卻很高,無論是十幾層的大商場還是小片平房商業街都給人樓挨樓,房挨房的感覺,如果只是來這里購物或短時間逛的話就還好,但在這里待時間長了人就會感覺到煩躁。研究表明建筑結構和布局不僅影響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響外來訪問的人。不同的住房設計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誼模式。高層公寓式建筑和四合院布局產生了不同的人際關系,這已引起人們的注意。國外關于居住距離對于友誼模式的影響已有過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頻率高,容易建立友誼。

  建議:像商業街這種人口密度比較大的開放式空間應該將樓間距適當的加大,或在兩高人口密度區域之間留出一塊小廣場,已達到舒散人群的作用。

環境調研報告8

  一、基本情況

  除xx樓房物業小區(物業管理處負責)新區街路、靈泉電廠小區、301國道滿市至扎區公安局處(愛衛辦代管)之外,其余片區,全部由區環衛處負責。現承擔舊城區326萬平方米的街路保潔工作及公廁、污水井、垃圾點的日常維護工作。承保公司負責污水及廁所的'清抽清掏工作、垃圾清運、新區保潔等工作。

  二、存在的問題

  1、隨著人員不斷退休,機械設備不足以覆蓋,導致人力保潔壓力過大,展開集中整治等活動,保潔人員過度疲勞。

  2、本區因歷史原因、天氣原因及地域特點導致垃圾堆積并無法使用機械設備,致使形成衛生死角、衛生難點。

  3、在批發市場周圍、站前廣場、恒泰農貿市場門前、人民市場周圍等地存在亂擺攤現象,并亂扔垃圾,導致保潔難度過大。

  4、隨著本區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開展,本區垃圾箱、果皮箱等衛生設施不足以覆蓋居民居住及工作區域。

  三、解決措施

  1、已經向政府申請,購買洗掃車、清雪設備等,用以提升機械化清掃率,同時保證保潔工作更好的完成。

  2、針對全區的衛生死角進行普查,分期、分批、集中人員開展整治,逐步的清理衛生難點。

  3、針對隨意擺攤,亂扔垃圾現象,我們會積極與執法局進行反映,加大監管力度。

  4、針對全區衛生設施不夠的情況,區民委已承諾進行解決,目前正在調研和招標工作準備中。

**環衛處

  20xx年6月10日

環境調研報告9

  為助力優化全區營商環境,助推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10月上旬起,區政協經科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深入全區相關部門、部分鄉鎮、工業園區、相關水電氣暖公司等,通過實地走訪、查閱資料、召開部門座談會、企業座談會和企業問卷調查,聽取部門、企業辦事人員和部分政協委員意見建議等方式,開展了為期半個多月的優化營商環境專題調研。調研組對各方面調研情況進行了認真梳理總結,形成此調研報告。

  一、我區優化營商環境發展現狀

  (一)明確目標任務,強化責任落實區委、區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對全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進行統籌謀劃、綜合協調。先后制定出臺了《xx區深化減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實施方案》《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十大動計劃方案》《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三年行動計劃(xx—20xx年)》《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xx年工作要點》《xx區xx年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考核辦法》 《xx區關于針對企業辦事難整治營商環境工作方案》等文件。成立了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以及八個辦公室和四個工作組,明確了各項工作的牽頭部門、配合部門、責任人和落實時限。組建了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辦公室,并且分別從“八辦四組”及相關單位抽調專人集中精力集中辦公,認真開展營商環境各項工作。

  (二)優化服務質量,提高辦事效率一是優化服務方面。在政務大廳設立工商注冊登記窗口、業務咨詢點,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業務注冊登記及咨詢解答;

  取消了施工許可證辦理中涉及的施工合同備案和建筑節能設計審查備案事項;

  將招標公告發布、資格預審和施工圖審查備案并行辦理;

  將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民用建筑地下防空室審批并行辦理;

  將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手續和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并行辦理;

  全面啟用了自助辦稅“24小時全天候”服務;

  113項涉稅事項實現了“全程網上辦”,網上納稅、窗口納稅、處理發票均在2分鐘內完成,電子稅務可辦事項增加至148項,企業納稅人網報開通率100%。二是提高辦事效率方面。開辦企業辦理環節數平均3個,較去年減少1個,辦理時間平均2個工作日,較去年減少13個工作日;

  將用地規劃、工程規劃和施工許可證由45個工作日壓縮到27個工作日,實現了工程項目從立項到施工許可60個工作日內辦結;

  一般不動產登記事項至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辦結,特殊情況下可3個工作日辦結,查封登記、異議登記、查詢等及時辦結,材料數量平均為6件,較去年減少3件。用水報裝辦理環節數平均為4個,較去年減少1個,其中,個戶平均3個工作日,較去年減少8個工作日;

  企業平均9個工作日,較去年減少16個工作日。獲得電力辦理環節數平均9個,較去年減少5個;

  辦理時間平均15。5個工作日,較去年減少12個工作日;

  申請材料數量平均10件,較去年減少5件。用氣報裝辦理環節數5個,較去年減少2個,辦理時間一般民用戶11個工作日,較去年減少6個工作日;

  一般商用戶17個工作日,較去年減少9個工作日。獲得信貸的辦理平均4。9個工作日,較去年減少11個工作日,申請材料數量平均9。2件,較去年減少10。8件。

  (三)降低運行成本,減輕企業負擔一是降低企業稅費。企業所得稅方面:xx年通過匯算清繳,重點行業、重點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1。098億元,享受收入減免9601。66萬元。增值稅方面:xx年重點行業、重點企業享受增值稅減免770。71萬元;

  其他稅種,xx年車船稅減免2。37萬元,印花稅減免9。93萬元,個人所得稅減免20。31萬元,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20xx。84萬元,資源稅減免232。52萬元,契稅減免1251。91萬元,耕地占用稅減免0。34萬元,環保稅減免44。67萬元,水利建設基金減免20。44萬元。二是降低人工成本。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生育保費和發放職業技能提升補貼等舉措,降低工傷保險111。3萬元,失業保險45。2萬元,生育保險217。3萬元,發放穩崗補貼80。1萬元,發放職業技能提升補貼0。5萬元。三是降低用電成本。一般工商業電價連續四次下調,下降7。25分;

  取消臨時接電費、電卡補卡費,復電費、電能表校驗費、10KV間隔費、更名過戶費、電力負荷管理終端設備費;

  全面清理轉供電環節的不合理加價,確保降價成果真正惠及到終端用戶。四是降低物流成本。快遞物流成本由原來的首重1公斤10元,每增加1公斤3元,降低至首重3公斤7元,每增加1公斤2元。

  (四)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召開了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八辦”牽頭單位,分別對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整體進展情況、成

  效以及本單位牽頭負責的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開展情況作了詳細介紹,并接受現場記者提問,會上分別邀請了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群眾代表參與了現場監督,發布內容在xx電視臺、xx報、xx新聞網進行全面宣傳。同時,我區8—12月份通過租賃城區道路路口LED顯示屏對優化提升營商環境進行了宣傳。

  二、我區優化營商環境存在的問題我區的營商環境與社會各方面特別是企業的期盼還有一定差距。

  1、相關機制不健全。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以及八個辦公室和四個工作組,明確了各項工作的牽頭部門、配合部門、責任人和落實時限。組建了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辦公室,并且分別從“八辦四組”及相關單位抽調專人集中精力集中辦公,認真開展營商環境各項工作。部分部門在思想上不夠重視,認為營商環境與自身關系不大,支持配合力度不夠,給此項工作帶來難度。

  2、政務服務意識不強,行政審批效能有待提高。一是重審批、輕監管,重處罰、輕服務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特別在環保、消防、衛生、安全等環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粗暴執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措施辦法還需要進一步創新。二是部分單位對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重大作用的認識還不到位,思想不解放、政策不靈活、服務不主動,“門好進、臉好看、但事難辦”的現象還時有發生。三是并聯審批還不盡完善,相關運行機制不夠健全,加之部分單位行政審批放權不到位,政務中心部分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不強,對審批事項把握不準,人進事不進,事進權不進,“最多跑一次”還不能完全實現。

  3、惠企政策宣傳不到位,落實有難度。我區惠企政策的公開形式單一,市場主體知曉率不高,尤其在執行層面還存在不及時、不到位等突出問題,極大地抑制了政策的有效發揮。不少企業反映,各級在落實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上,多是照搬上級政策文件,有針對性的措施較少,很多時候看到政策,無法享受;

  看到空間,無法進入;

  看到機會,無法把握。

  4、金融服務體系作用發揮不夠,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依然突出。一是區委、政府雖然也建立了企業轉貸應急機制,但在資金周轉金量小,利用率低,無法滿足中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

  二是企業融資渠道窄,融資成本高;

  三是涉農企業無法將農業資源進行評估、融資貸款。

  5、企業生存難、發展難,市場主體活力不足。一是有的企業反應稅費負擔重,招工難、用工難、留人難,實體經濟難以為繼。二是壟斷行業收費高。企業反映如電、氣、訊壟斷行業收費高,尤其是企業用電初裝費過高,峰谷分時電價難以執行,給企業帶來過高的運營成本。三是中介服務管理不規范。在部門審批辦證的前置資料中,很多涉及中介服務環節,因管理不規范,普遍存在收費高、收費亂的現象。四是征地環節阻力較大。由于目前征地拆遷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宣傳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在征地過程中存在一部分群眾漫天要價的現象,尤其在鄉鎮較為常見,給企業落地帶來阻力。

  6、少數部門本位思想嚴重。部門之間職責沒有完全厘清,銜接不夠順暢,影響辦事效率。不動產管理職責和登記職責分離,申請人委托第三方測繪機構辦理的房產測繪,由于兩個局使用的系統不一致,房管局能用,又不能滿足不動產登記要求的房產平面圖和界址坐標,申請人只能另外委托第三方專業測量機構重新測量,增加了申請人的負擔,影響辦證效率。

  三、進一步優化我區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為切入點,破“五難”:推進商事登記改革、解決企業出生難;

  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解決企業交易難;

  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解決企業征信難;

  加強行政執法監管體系建設、解決行政執法監管難;

  出臺配套優惠政策,解決企業發展難等問題,著力打造“支持政策最優、保障措施最強、行政審批最快、辦事效率最高”的一流營商環境,不斷推動全縣營商環境全面提升。

  1、明確兩個清單。一是區上應盡快出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的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排出時間表,劃出路線圖,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制定優化方便企業辦理審批手續各項具體措施,最大限度簡化審批流程;

  二是系統把握中、省、市關于簡政放權和營商環境建設的政策法規,使我縣出臺的政策與制度形成體系,避免“碎片化”,通過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搭建好優化營商環境的制度框架;

  三是重點開展項目落地、招商引資、營商環境三大攻堅行動,建立完善“一個招商引資項目、一名區級領導包抓、一個招商引資單位負責、專人代辦手續”的招商引資項目一抓到底工作機制,通過幫扶使各級干部成為構筑親清政商關系的實踐者、黨委政府重商親商的貼心者、企業發展方針政策的傳播

  者和幫助企業解決疑難問題的協調者。

  2、強化政府服務力。以營商環境提升年為契機,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和擔當意識,當好“店小二”,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提升軟環境;

  對服務窗口辦理事項充分授權,全面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群眾少跑路,提升政務中心窗口服務效率;

  積極創設高效便捷的行政審批程序,加快實現我區營商環境中各個環節“最多跑一次”的`辦理模式;

  強化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尤其是對于承擔行政審批的工作人員要加強業務指導,選派硬人。

  3、轉變政府職能。始終將“放管服”改革作為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治理能力的重點任務,簡政放權不停步、強化監管不松勁、優化服務不打折。一是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將資源配置交給市場,對能夠通過市場機制解決的事項,采取招標、拍賣等市場方式運行,凡屬事務性管理服務,原則上都要引入競爭機制向社會購買。二是強化監管,規范市場。完善常態化的監管機制,尤其是針對企業各項收費的價格監管,使壟斷行業各類費用回到合理區間,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整治各種涉企亂收費、亂罰款,強化舉報、查處和問責,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認真解決多頭執法、重復執法、選擇性執法、粗暴執法等不規范執法行為,不斷提升監管的公平性、規范性和有效性;

  同時,也要加大對市場主體的監管力度,真正做到“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三是加強企業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周轉金的投入額度和監管力度,有效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

  下大力氣幫助企業降低物流、用電、用工等成本,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組建一支由區級領導掛帥、為企業服務的專家團隊,專門針對招商引資重大落戶項目、市區重點項目在企業開辦、政策支持、安全保障、創新發展等方面提供一對一服務,協調解決具體問題。對制定出臺的招商引資各類優惠政策要積極兌現,確保企業招得來、留得住、見成效。

  4、加大惠企政策宣傳力度。一是各鎮、各部門要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加大惠企政策的宣傳,營造我區良好的營商環境。要切實解決好政府與企業信息不對稱問題,凡可以公開的政策文件原則上要于印發當日在網站上發布,特別是國家法律法規對特種行業和特殊物品的管理發生變化時,部門要結合實際,主動上門到相關的企業進行宣傳,讓企業知法守法,避免蒙受損失。二是強化宣傳引

  導。針對鄉鎮征地難的問題,各鎮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配合,共同出面協調解決,同時加強新民風建設,杜絕征地過程中群眾胡攪蠻纏、漫天要價的現象發生。三是要貫徹落實好《xx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對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進行多角度的宣傳和解讀,努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5、推進中介機構健康發展。積極引導政府投資項目以競價方式選擇中介機構,保障企業投資項目自主選擇中介機構,促進中介服務市場公平競爭、良性健康發展。推進政社分開,真正從源頭切斷中介收費和行政職權的利益關聯,打破“中介性質、行政保護、行業壟斷”的部門利益化格局。完善中介市場清退淘汰機制,將中介誠信狀況與登記機關監管、銀行授信、政府招投標等掛鉤,倒逼中介機構提高服務質量。

  6、強化效能監督,狠抓政策落地落實。一是把優化營商環境納入行政效能監察工作重點,緊緊圍繞責任落實、任務分解、組織推動、工作實效等內容,認真開展各項涉企政策督導落實,狠抓“治散強紀、治懶強勁、治庸強能、治混強效”專項治理,確保窗口單位、基層部門、關鍵崗位、重點人員執行“不打折”、落實“不走樣”,切實解決“末梢梗阻”問題。二是堅持“正推”和“倒逼”相結合,激勵和約束相結合,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納入對各單位年度綜合目標考核,以結果導向,嚴格考核獎懲。三是強化政府履約承諾兌現,加強誠信社會建設,對在招商引資中的違約失信行為進行集中清理、集中督辦、集中規范,依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持續優化全區營商環境,推動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環境調研報告10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在扎實推進統籌城鄉發展過程中,加強村莊規劃布局,引導農村社區建設,高度重視農村環境建設,把村容整潔擺在了十分重要位置,明確要求大力加強環境保護工作,不斷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和人居環境。在統籌城鄉發展中,始終把土地整治工作與推進統籌城鄉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把土地置換安置小區建設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抓手,注重加強農村基礎設施投入,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村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一些試點示范村鎮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但也有不少鄉村環境衛生臟、亂、差現象比較嚴重。其城管局所駐的鎮村也不例外,村有4259人,1065戶,16個村民小組衛生臟、亂、差較為突出的小組有:河邊、學堂下、胡屋坪、老安置地、新屋、老屋、火車站及邱屋、楊屋等。雖然工作隊進駐后與鎮、村一起不定期進行裝運,但由于經費、人員等問題的困擾及村民素質的問題有待提高等客觀因素制約著多項工作的總體推進。“三送”工作隊就此開展專題調研活動,現報告如下:

  一、當前農村環境衛生面臨的突出問題

  (一)生活污染不斷加劇。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隨之生活污水和垃圾數量也持續增多。現場觀察到,農民生活污水和垃圾,大部分未經處理,就隨意傾倒、隨意排放,日積月累,垃圾越堆越多,污染越來越重,局部地區溝渠淤塞,污水橫流。本村河邊小組(老一中對面)有一個村委的簡易垃圾池,周邊300多戶的生活垃圾全部傾倒在河邊,大雨來時直接被大水沖走,由于車子進不去,給周邊的村民帶來很大的健康隱患。

  (二)公共設施配套不齊全。

  大多數村只注意農民住房主體工程建設,而對新村道路、供電、供水、排污、衛生、綠化、美化、亮化、垃圾和污水處理等附屬設施大多沒有同步建設、及時配套。

  (三)管理機制缺失。

  一是部分村級衛生隊伍不健全,環衛設施不配套;二是大部分村缺乏公共衛生管理機構,環境衛生長期處于無人抓、無人管、放任自流狀態;三是沒有形成村環境衛生工作機制,收集、處理垃圾(污水)的責任沒有落實到位。

  (四)飲用水安全難以保障。

  目前村自來水水源大多為地表水,極易受到各類污染源的侵蝕,水質差,且大部分無處理設備;不少地方供水能力不足,嚴重影響農民生活用水。村處于城鄉結合部,部分村民還未安裝自來水,問題比較突出的如老屋小組黃日春等25戶,要求安裝自來水問題多次與工作隊聯系,但由于目前火車站的自來水壓力不夠,只能等到206國道改建后,新增自來水新管線方能解決。

  二、主要原因分析

  當前統籌城鄉發展的環境污染問題,是由多種因素長期累積所致,其根源在于發展不足或發展不當。

  一是重視不夠。長期以來,城鄉分治的二元結構使得環境整治的重心幾乎全部放在了城市,對農村環保工作重視不夠,廣大農民的生存環境權益未能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與城市和工業污染防治相比,農村污染防治工作,既無全面系統的措施,也無強有力的管理手段,使得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基礎十分薄弱,在政策扶持、資金投入、技術支撐、監督考核等方面亟需進一步加強。

  二是投入不足。城鄉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欠帳較多,加上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務投融資機制和政策,導致農村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雖然每年村有5000元的環衛經費,但到現在一直未到位,每次的垃圾裝運都要村委及“三送”工作隊先行墊付。

  三是意識不強。不少群眾對環境的`危害性認識不足,日常生產生活行為缺乏必要的環衛知識作指導,尚未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相關部門環衛宣傳教育力度不大,未能達到進村入戶、家喻戶曉,導致農民參與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不高,統籌城鄉發展的主體作用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三、加快推進新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幾點建議

  目前我統籌城鄉發展環境衛生狀況不容樂觀,已經成為影響各地扎實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突出問題,應引起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為此建議:

  (一)將農村清潔工程列為市政府民生工程,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是一項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統籌發展,造福百姓的基礎工程。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實現村容整潔勢在必行。建議各級黨委、政府以統籌城鄉發展和蘇區振興發展為契機,進一步重視抓好農村的環境衛生整治,將農村清潔工程納入各級政府的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工作推進機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改善農民人居環境。

  (二)堅持規劃先行,研究制定農村環境保護規劃。

  要科學編制鄉鎮、村莊建設規劃,統籌安排建設村鎮基礎設施,推進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區域共建共享。要以市、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為基礎,認真編制農村環保規劃和垃圾處理等專項規劃,明確農村環境整治的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推進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向農村覆蓋延伸。

  (三)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對農村環境整治投入力度。

  在積極爭取國家、省項目資金支持的同時,市、縣政府應從城市建設維護費和土地出讓金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鄉(鎮)、村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中轉補助;市、鄉財政應對垃圾運輸和養護保潔經費予以保證;村莊清掃保潔費用可適當由村集體(置換土地收益,建立部分集體房用于衛生所、超市等公益收益,部分土地出讓所得)和農民自籌,也可設立“村衛生保潔基金”。從長遠看,各級政府應將農村環保和環境衛生整治項目納入各級財政預算,逐年提高占地方生產總值的比重,建立農村環保長期、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

  (四)重視抓好項目資源整合。

  目前,國家和地方對農村環境整治投入有限且涉及多個部門,建議在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以市(縣)為單位,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和涉農環保獎金,將農村環保與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新農村建設示范工程、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工程、村村通工程、農村飲用水工程、生態家園富民工程、農村清潔工程、文明村鎮建設、農村改水改廁、農網改造、村衛生室建設等有機結合,聚合有限財力,集中區域,統籌使用,抓好試點示范,從而產生集聚效應。

  (五)注重加強農村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建設。

  各級黨委、政府應把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納入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總體安排,抓緊制定農村環境整治規劃和農村清潔工程實施方案,將環境整治納入市縣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加強鄉村環衛隊伍建設,制定和完善環境衛生管理村規民約,加大對環境整治的宣傳教育力度,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逐步建立適應農村環保工作需要的監管體系和環境衛生保潔運行管理的長效機制。

  (六)突出重點,因地制宜開展農村環境整治。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當前,應鎖定有限目標,在統籌規劃建筑垃圾、污水和糞便處理設施的同時,把垃圾集中處理作為新農村環境整治的切入點,加快推進覆蓋市鄉村三級生活垃圾收集、中轉和處理網絡建設,因地制宜建立各具特色的農村垃圾處理模式。有條件的地方,應建立完善收運系統,將農村生活垃圾轉運到城鎮垃圾處理場處理或實行垃圾分片劃區集中處理;在缺乏垃圾處理場的地方,鼓勵農民開展簡易、有效方式處理。

環境調研報告11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公眾的環境意識不斷提高,科學、文明、健康的消費方式正逐步形成。但不可忽視的是,現階段我國的環境污染并未得到根本治理,一些地方環境污染糾紛頻發,影響了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究其原因,我國環境污染糾紛解決機制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境糾紛行政處理的公正與效率。因此,分析我國環境污染糾紛解決機制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對其作出完善,是符合現實需求的。

  環境污染糾紛案件的特點和我國的立法現狀

  綜合來看,環境污染糾紛案件具有以下特點:涉及環境糾紛類型多樣,諸如噪聲污染、粉塵污染、魚池承包污染等糾紛時有發生,新的種類層出不窮;環境民事糾紛涉及人數眾多,環境訴訟所涉及的利益關系和利益分布呈現出集團性、擴散性特征;由于目前的相關法律對污染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責任范圍、賠償標準等規定不健全,導致許多污染受害者無法請求法律救濟,通過司法程序解決污染損害賠償的,則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訴訟保護時效較長,由于污染損害具有潛在性、間接性的特征,導致因果關系難以認定,損害數額、損害程度等都需要較長的程序和時間,因此我國法律在訴訟保護時效上作出了“三年”的特別規定,長于“兩年”的普通訴訟時效,但為保障受害當事人和企業的合法權益以及維護社會的穩定,法院往往采取調解的方式解決糾紛。

  現階段,我國涉及環境污染糾紛處理機制的法律除憲法之外,還包括一些專門法,例如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等。此外,在草原法、漁業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水法、野生動物保護法中也有相關規定。但通過分析具體的法律文本就可發現,雖然涉及環境污染糾紛處理機制的法律很多,但這些法律的綜合性較強、可操作性較弱,在內容方面也存在一些矛盾,并不能契合上述環境污染糾紛案件的特點,影響了我國環境污染糾紛的有效處理。

  現有環境污染糾紛解決機制存在的問題

  法律規定不健全。一方面,在環境民事糾紛的處理問題上,我國法律對行政機關的授權不夠充分、清晰,不同的環境保護行政機關之間職能存在交叉和重疊。例如,在管理漁業污染糾紛時,漁政監督管理機構和環保部門就常常互相推諉,沒有哪個部門真正站出來解決環境污染糾紛問題。另一方面,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尤其在關于行政機關處理民事糾紛上,只是規定當涉及到賠償責任和金額時,當事人才可以自行選擇行政處理方式進行解決。然而,通過調查可以發現,我國許多環境污染糾紛只是對當事人的健康和居住環境造成影響,并沒有形成一些重大的損害,而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當事人不能選擇行政處理方式進行解決,這種規定在實踐中影響了糾紛的處理效率,給當事人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行政機關自身的局限性。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污染企業往往是當地政府重點保護的納稅大戶。環保部門經常在處理相關的環境污染糾紛時會受到來自其他方面特別是來自政府的阻力,在現有體制下,地方政府作為環保部門的上級機關,掌管著人員編制、資金預算等事項,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很難保證環保部門在環境污染糾紛處理過程中的公正性。而且,目前我國很多行政人員與企業存在著或多或少的關系,偏袒企業的情況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此外,由于行政工作人員的流動性大,如果不存在責任到人的制度約束的話,對于有較大影響的案件,容易造成久拖不決。

  環境污染糾紛解決機制的立法完善措施

  在司法實踐中樹立環境保護理念。在審判實踐中必須引入三種理念:以生態可持續發展作為審理民事侵權案件的基本原則;以利益衡量作為平衡公民環境權與經濟發展有限性的基本原則;以社會救濟和司法救濟的多元救濟結合,開辟化解環境特殊侵權糾紛的多元渠道。

  將環境權作為一種民事權利納入民法。一旦環境權成為一種民事權利,那么侵犯公民環境權的行為就成為一種侵權行為,法官在審理環境污染糾紛案件時就可以直接適用民法的有關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環境污染糾紛解決機制的可操作性。

  建立多元化的.環境污染糾紛解決機制。隨著我國法律的逐步健全和公民法治意識的提升,近年來,我國民事糾紛的數量呈現上升趨勢;不同類型的環境污染糾紛成因不同、責任主體不同、相應的預防處理方法也不同,處理環境污染糾紛的復雜程度不斷提高。但與此同時,我國法院的總體規模卻基本保持不變,這種比例的嚴重失調直接導致了法院積案如山。真正從法律上保護當事人的利益,不僅需要各個部門妥善解決資源問題,也需要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的完善。但必須注意的是,訴訟外糾紛解決方式一方面為實現環境民事糾紛的迅速與公正解決起到了積極效果,另一方面,訴訟外糾紛解決方式以談判作為運作基礎,其適用淡化并模糊了環境民事糾紛中法律責任的查明,提高了糾紛解決的效率。因此,應倡導環境民事糾紛行政處理機制的適用,從而達到明確責任、解決糾紛的目的。

  整合環境案件的審判機制。環境糾紛具有長期性、廣泛性、隱蔽性的特點,從而使得環境污染鑒定的專業性強、影響大;環境侵權案件大多涉及一方環境與發展的利益衡量,基層法院作出判決的阻力較大。而中級法院作為較高一級的專門審理機構,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克服地方行政機關的干預,其集中審理也便于及時總結審判經驗、提出司法建議、培養處理環境糾紛的專門人才。而且在實踐中,知識產權糾紛、勞動爭議糾紛等糾紛案件的解決多有集中審理的傾向,這對于環境污染糾紛解決機制的建立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擴大環境訴訟的權利保護范圍。我國的現行法規定,只有對污染侵害有著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才可以提起環境訴訟,這種規定不僅否定了環境損害在一定時間上的延續性,也不符合環境權的“社會性權利”的性質。筆者認為,環境侵權的請求范圍也應包括環境權利及權益的所有財產和非財產的損害,并在此理念的基礎上設定環境糾紛案件的適用規則。

  明確環境糾紛案件的適用規則。應當在法律上明確相關的環境特殊侵權的適用原則。例如,引入可忍受限度的違法過失責任;明確高度蓋然性的因果關系證明標準;在舉證責任上明確環境污染的公法標準并不能成為私法上的免責事由;在環境糾紛案件中適用全面賠償原則,在環境侵權的損害賠償中,不僅應包括財產利益的損失,還應包括諸如恢復環境的費用、人身的潛在損害、精神損害等非財產利益的損失。此外,還應完善專門的證據規則,對專家證人、證據效力、舉證時限、舉證責任等問題進行明確規定,切實增強可操作性。

環境調研報告12

  一、xx鄉生態環境保護的目的和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農村環境治理作為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為進一步改善廣大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提升xx鄉整體面貌,對xx鄉生態環境保護現狀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摸底,有爭對性的提出合理的建議,為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奮斗。

  二、xx鄉生態環境保護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xx鄉建制于1984年,全鄉總面積73。3平方公里,轄4個行政村,42個村民小組,1564戶6631人,距離尋烏縣城50公里,廣東興寧市區62公里,是江西省南下廣東發達地區的主要通道出口。

  (一)xx鄉生態環境保護的現狀

  xx鄉農業是以種植業、果業為主導,茶葉和油茶種植為特色。其中油茶種植面積有25500多畝,平均年產油茶24。5萬斤,年產值1000萬元;茶葉種植面積有1800多畝,年產值達630萬元。xx鄉礦產和水資源豐富。地下蘊藏著高含量的鈾礦、稀土、水晶礦;境內還建有斗晏、大田、鐵尺水、龍潭等8個水電站,裝機容量計3。95萬kw,被水電專家稱之為“小水電之鄉”。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環境問題日益凸現,xx鄉生態環境令人擔憂。目前xx鄉農業種植過量使用農藥和化肥,在土壤中大量殘留,造成土壤物理性質惡化,肥力下降,土壤板結,肥效降低,對生態環境構成威脅。地膜的廣泛推廣及大量應用,雖提高了產量,可由于廢棄的地膜不易分解,造成農田污染,影響農業持續發展。稀土的非法開采造成飲用水水質嚴重下降,對生活垃圾隨意排放到河流,影響了沿河居民的生活用水;畜禽養殖污染,使環境質量進一步惡化。環境問題已嚴重威脅到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制約了xx鄉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總之,xx鄉經濟落后、工業基礎薄弱、農業種植不合理的現狀,以及自然環境條件的限制、上游污染物下泄等主客觀制約因素的存在,使得xx鄉環境形勢不容樂觀。

  (二)xx鄉造成嚴峻生態環境形勢的原因分析

  1。 環保意識淡薄,宣傳程度不夠。對農村環保宣傳教育的力度不夠,群眾環境保護意識總體還不夠強,許多群眾往往會對涉及自身利益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舉報或投訴,而對自身破壞或影響環境的行為缺乏自我約束。

  2。 政府環保力量薄弱。一是xx鄉沒有專門的環保隊伍和防保員。鄉干部學歷參差不齊,專業五花八門,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二是鄉干部人員常變。人員變動過快,使環保工作在質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

  3。 農民生產、生活習慣落后。長期以來,xx鄉農業生產技術落后,科學文化素質不高,群眾養成了許多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不良生產、生活習慣。例如缺少科學種田的指導,濫用化肥和農藥;垃圾隨處扔等等。這種淡薄和落后的環保意識在農民身上根深蒂固,制造污染的主體十分龐大,難以根治。

  4。環保方面配套設施不足。環保政策、環保機構、環保人員以及環保基礎設施均供給不足,使得落后的基礎設施與日益加大的污染負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導致了環境污染的加劇。

  三、xx鄉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

  按照“建設環境優美的新xx”的要求,在全鄉大力倡導環境保護意識,構建生態文化,大力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實現可持續發展。

  1. 加大環保知識及法律、法規宣傳。鄉政府要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加大環境宣傳的力度。把保護環境灌輸到每個村民頭腦中,不斷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讓農民明白什么是環保,為什么要環保,怎樣才能環保。通過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促進他們樹立起農產品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從而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2. 落實環保鄉村責任制。把責任落實到村委會,固定村級環保員,確保人員流動帶來的不便。加強鄉鎮環保培訓,完善體制,健全責任追究制。要加強對鄉、村領導干部的環保培訓,打破部門行業的條塊分割,協調各相關部門,依法界定執法職責,將行政執法權力與執法責任有機結合,科學設定執法崗位,明確執法程序。

  3. 倡導農民養成良好的生產、生活習慣。加強農業知識培訓,制訂農藥、化肥等的科學使用計劃,禁止使用高毒性、高殘留的農藥,鼓勵使用和推廣配方施肥、生物殺蟲滅害等技術,同時倡導良好的生活習慣,推廣農村環境保潔,實行農村生活垃圾袋裝,確保道路、水塘、河道清潔,轉變農民生產和生活方式。

  4.完善環保配套設施。應該制定環境保護的相關政策法規,加強引導,防控結合,發展生態農業。加大環保政策扶持,逐步向生態環境保護如xx環保重點工程、農業污染防治等方面傾斜。要以“建設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為抓手,以“農業生產清潔化、村莊建設生態化”為原則,全面推進xx生態建設。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農業資源,有效控制農業污染,形成良性循環機制,從根本上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村環境。建設和完善垃圾填埋場等基礎設施,廣泛開展xx生態文化建設,著力提高xx環境質量,構建生態優美、和諧穩定的新xx。

環境調研報告13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當前,我縣農村人居環境狀況發展不平衡,臟、亂、差問題在一些地方還比較突出,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有較大差距。按照縣人大常委會20xx年度關于展開相關領域方面的調研工作安排,9月11日至14日,縣人大常委會組成調研組,在常委會副主任唐震的帶領下,深入沱江鎮、白芒營鎮、大圩鎮、濤圩鎮、橋市鄉、界牌鄉等鄉鎮,采取實地察看、走訪交流、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對我縣農村人居環境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研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規劃布局滯后。

  我縣廣大農村村落布局,都是歷史的“產物”,是歷代村民根據自身的條件按照自由自主的`想法建起來的。基本上都是在各村空田、空地、空山上“圍地”而建,甚至有部分占用水田耕地建房。由于缺乏整體的規劃與布局,導致有的村莊房屋雜亂無序,通行專用相連巷道路徑狹窄,給村民生活造成極大不便。

  (二)空置舊宅較多。

  近年來,隨著農民收入渠道的增加,大部分村民都住上了新房子,住所達到了較為理想狀態,但是,很大部分村民都是“住上新居,空留舊宅”,空閑舊宅較多,且都未拆除。這些房屋由于年久失修,又少有人居住,顯得破舊不堪。我縣農村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大都傾向于靠近新修村道或開挖荒山荒地修建新房,原有這些舊宅往往占據村落中最佳的地理位置,有的占到了村莊面積近1/3,舊宅與新建住宅形成了強烈反差,大大影響了整個村莊的美觀。

  (三)衛生狀況堪憂。

  部分偏遠分散農村居民對環境污染危害認識不足,加上一些地方農村居民的良好衛生習慣尚未養成,亂倒垃圾、散養雞鴨狗兔等禽畜現象比較普遍,此外,目前農村居民居住點的生活污水大都是通過化糞池沉淀后就直接排放或滲入地下,甚至有不少農戶未建化糞池,生活污水未作處理便直接排放等等,導致農村衛生狀況非常令人擔憂。

  (四)綠化美化缺失。

  我縣多數農村村莊周邊、住宅之間缺乏綠化,特別是嶺西片農村,村莊人口多,村域面積廣,不少村莊村前、村中、村后均沒進行綠化美化改造,找不到村落的美感。

  二、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意見建議

  (一)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各級各部門要把加大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作為推動我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工作力度,切實開展好“五聯系五到戶”主題活動,落實好“一拆二改三歸四化五到位”工作機制,用好用活現有的各項政策。同時,各相關職能部門要與村莊整治有機對接起來,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合力共同推進。

  (二)抓好農村住宅建設的規劃工作。

  職能部門要盡可能對各村莊內建房用地作出整體、超前的規劃,通過科學、合理規劃固定村民建房地點,規范布局與風格。出臺相關政策,科學、合理引導村民清理空閑舊宅。開展農村集中建房試點,采取規劃集中建房、新舊宅基地置換、村集體管理或“村集體+開發公司”的實施模式,先在條件較好的農村試點,然后擴大推廣,實現村莊規劃得到有效實施,村容村貌明顯改觀。

  (三)加大整治農村生活垃圾清理力度。

  全面清理村莊周邊道路、村內巷道、房前屋后、公共場所及其它衛生死角的各類積存垃圾,因地制宜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收運處理體系,全面建立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體系,科學、合理設置垃圾收集、分揀和轉運等設施。

  (四)扎實推進村莊綠化美化亮化工作。推進綠化美化亮化建設工程,以村內道路、公共場所、農戶庭前屋后和村莊周邊山地為重心,著力實施綠化工程。積極引導村民充分利用農家房前屋后閑置地,發展名貴樹種、經濟林木、庭院經濟

  改善農村生態條件,擴大村莊綠地面積,整體推進村莊綠化美化建設。全面推進實施村莊在主干道和村民聚居地安裝路燈等夜間照明設施。

  (五)著力做好農村污染防治工作。

  進一步整治村莊畜禽污染,實行人居與畜禽圈養、生產區與生活區分離。全面實行村莊內畜禽集中圈養和污染綜合治理。全面整治村莊內外小溪小河,溝渠池塘,清除河塘淤泥、雜草飄浮物,力行凈化潔化,恢復河道基本功能。對整治效果差、“臟、亂、差”問題突出的地方和單位予以曝光,對推進不力、問題整改不力的地方相關責任人,依據相關規定啟動問責機制。

  (六)大力發展農村特色生態產業。

  結合村莊環境整治,大力開發特色生態農業,實施農村田園綜合體建設、鄉村休閑旅游度假模式。充分挖掘和發揮鄉村的文化功能,發展地域文化、人文歷史、山水美景、田園風光、農家情趣和綠色食品等具有濃厚瑤族鄉村特色的休閑旅游資源,形成宜居促宜業的農村發展新局面。

環境調研報告14

  為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近期,我們采取座談、問卷調查和走訪企業的方式,與6家企業和部分行政執法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分析當前經濟環境中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調查表明,我縣經濟發展環境經過階段性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企業普遍反映,近兩年來,經濟發展的硬軟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全社會重視環境建設的氛圍已經開始形成。但是,實行經濟發展環境的不斷優化,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加強經濟發展環境建設,努力營造通暢、寬松、便利、法治的良好環境,依然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座談中,企業負責人普遍認為,今年縣委專門成立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辦公室,下“重錘”治理經濟發展環境,全力支持企業發展。人大、政協對經濟環境的關注程度日益增強,加強了對該項工作的領導和監督。改變了以往投訴無門、治理無人的局面。隨著政府職能逐步轉變,審批項目逐年減少,審批事項向服務中心集中,方便了企業辦事。嚴肅查處了一批損害經濟環境的案件,行政執法人員明目張膽地“吃拿卡要”等違紀行為明顯減少,雁過拔毛的現象得到遏制。實行獎勵納稅大戶等制度,形成了親商、安商、護商的良好氛圍。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清醒看到經濟發展環境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一些深層次的矛盾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當前的經濟環境與經濟發展還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

  第一,發展意識不強,企業經營的政策環境仍不寬松。

  座談中大家反映,傳統的官本位、權本位、利本位意識在一些部門仍然存在,有些干部發展意識不強,習慣用計劃經濟的管制手段管理企業,居高臨下,錯誤地認為管理就是收費,執法就是處罰,對企業不惜竭澤而漁。有些部門在服務企業,幫助企業跑項目、創品牌、融資等方面的'措施不力,扶植企業發展的政策難以落實。座談中大家反映,盡管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但在土地、稅收、金融、工商等方面的政策仍不夠靈活,在服務經濟建設方面的投入還不足,企業準入的門檻還比較高,一些好的產業進不來,有的來了也留不住,難以形成規模。如南河工程老板中途撤走,亞泰和勝動合作項目黃磷尾氣發電無法履約等等。少數部門由于思想觀念難以從根本上轉變,習慣用條條框框束縛企業,在服務企業發展上支持的少,干預的多;設路標的少,設路障的多。

  第二,行政審批項目過多,程序繁瑣,行政服務中心的作用發揮不夠。

  座談中反映,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相對滯后。一些部門面對新一輪市場競爭,缺乏緊迫感,工作中輕服務、重收費,輕監管、重處罰,程序繁冗,服務效率不高。一是行政審批項目偏多,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發揮不夠,行政審批方式單一。二是行政審批手續繁多。有些具有審批職能的單位仍抱著部門權利不放,以種種借口搪塞,至今不進中心。有的雖然在中心設立了窗口,卻把行政服務中心當作“收發室”,實行審批職能體外循環。有的行政機關一項許可要經多個科室,涉及到幾個分管領導。有的在報批材料上做文章,不實行一次性告知,對申報材料吹毛求疵,逼著企業找關系、做工作。

  第三,部分工作人員服務意識欠缺,存在不作為、慢作為的現象。

  大家反映,在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服務企業工作中,縣領導比部門領導重視,部門領導比中層干部重視,對縣領導重視企業發展,幫助企業排憂解難的作法給予高度贊揚。但也認為,有些部門政令不暢,落實縣委縣政府決策力度不夠。有些部門握有實權的科長、主任等中層干部對待上級決策、政令和要求,以種種借口頂著不辦。有些工作人員接到報批項目后,采取“擠牙膏”式的服務,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快辦事,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

  第四,部分單位自由裁量權過大。

  有些部門主動上門服務少、宣傳政策少,但突擊檢查多、行政處罰多。在行政處罰中就高不就低,濫用自由裁量權,隨意抬高處罰額度,只要在檢查中發現一點問題就獅子大開口,等著企業去“做工作”。過大的自由裁量權也容易滋生執法中的腐敗行為。

環境調研報告15

  按照市“六大”活動要求,我圍繞自然生態公園城市這一主題,以“保供水、治污水、排積水”為切入點,聚焦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亮點、存在的突出問題短板和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民生關切等,深入市城區三個街道辦事處,通過走訪基層群眾、現場踏勘、座談交流、查閱資料等方式,就城市水環境治理工作開展了深入調研,形成此報告。

  一、市城區水環境現狀與問題分析

  (一)市城區水體現狀與分析

  咸寧市城區水系以淦河為主,淦河全長76.6公里,流域面積854平方公里,除淦河外,市城區還有很多小型河湖、水塘等水體、水系。根據現場踏勘情況分析,我市城區水系主要有兩大特點:一是蓄水空間總量較大。市城區水體數量71處,總蓄水量達600990.8 m3,在汛期具有一定的蓄洪能力,能有效減輕城市防汛壓力。二是水體黑臭現象較多。近年來,我市雖然在黑臭水體治理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市城區黑臭水體、小微黑臭水體等依然存在。除濱湖港和浮山河等兩處較大的黑臭水體外,其他黑臭水體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具有咸寧特色的城中村“當家塘”變成“微臭水塘”。根據現場調研情況分析,微臭水塘的形成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水塘水體封閉,自凈能力較差;缺乏日常管理,基本未進行清淤、疏浚;部分村民環保意識薄弱,直接在水塘中扔倒垃圾。

  通過對市城區水體現狀及黑臭水體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我認為,我市水體治理工作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合流制溢流污染嚴重。以濱湖港為例,濱湖港排水片區為合流制排水分區,該排水片區的雨水、污水全部排往濱湖港,導致水體黑臭,景觀效果差。二是工業偷排污染現象依然存在。三是水體急需清淤。市城區大部分水塘和小型溝渠近三年都未進行清淤,僅有少部分納入黑臭水體治理的蓄水水體進行了清淤。

  (二)市城區供水現狀與分析

  目前,市城區共有三家供水企業,分別是咸寧聯合水務有限公司(簡稱聯合水務)、咸寧思源水務有限公司(簡稱思源水務)和南川源水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南川源),現有最大供水能力為29.9萬噸/天,市城區供水以聯合水務公司為主。當前,我市城區日平均供水量約為19.7萬噸/天,現有供水能力能夠滿足生產生活供水需要。市城區供水除保障工業生產和群眾生活需要外,還承擔著消防用水、園林綠化用水、市政道路清掃用水等需要(均通過消防栓取水),此類公服用水方式雖然操作便利、水質有保障,但成本較高,且造成了優質水資源的浪費。市城區供水存在問題:一是老舊小區供水水壓不足。如溫泉辦事處夾皮溝巷輕工小區因地勢較高,小區供水水壓不足,現場走訪時發現該小區每家每戶都在單元門洞的遮雨板上加設了加壓泵,現場一片狼藉,既影響市容市貌,也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二是部分小區供水設施“先天不足”。如永安辦事處陽光社區的錦城花園小區因進水管管徑太小且未配建二次供水設施,在用水高峰時水壓嚴重不足;栗林公租房增壓設計從四樓開始,沒有考慮低層住戶太陽能安裝在頂樓的上水需要。三是部分住宅小區供水設施維護管理不善。一些已修建二次供水設施的小區,經常出現水池消毒無人監管等問題,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四是我市再生水的利用率較低。按照公園城市建設標準要求,污水處理廠出水回用率要達到30%以上,但目前我市所有污水處理廠均未達標。五是城區消防用水存在隱患。根據《城市消防規劃建設管理規定》《咸寧市城區公共消火栓建設管理辦法》等要求,市城區71條主次干道(總長201.49km),共需設置1679個市政消防栓,目前實際只有789個,且有143個消火栓需要維修更換,缺口較大。

  (三)市城區排水現狀與分析

  目前市城區雨污管網總長1030公里,其中雨水管網464公里,污水管網492公里,雨污合流管網74公里,城區內建有污水中轉泵站21個,截至20xx年底生活污水收集率為34.10%。由于過去市城區排水管網系統缺乏統一的規劃設計,管網布局比較分散、覆蓋范圍相對較小,管線常有雨污混接、混流現象。20xx年以來,我市以咸寧大道東片區10.45平方公里為試點,啟動了片區管網詳查工作,調查結果顯示該片區雨污分流效果微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成區范圍內小區內雨污管網情況。咸寧大道東片區建成區可分為182個地塊,其中內部分流制無混接錯接的地塊為47個,內部分流制但存在混錯接15個,合流制區域115個,井蓋被淹沒,無法查明區域4個,完全分流制面積占比為28.66%,需改造區域占比71.34%;片區共排查出市政排水管網約112.7公里,其中雨水管網61.6公里,污水管網43.3公里,合流管網7.8公里。通過調研分析,我市在管網建設、污水收集、雨污分流、排水防澇等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突出問題:一是規劃統籌不夠。城市排水專項規劃滯后于城市總體規劃,前期統籌不夠除了造成管網對接難、排水不暢等問題外,還會給后期改造帶來困難,增加改造成本。二是管網建設管理有待加強。雨污管網建設管理薄弱甚至混亂,還存在部分“真空”地帶,需要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形成事前、事中、事后閉環管理機制,從源頭上杜絕管網建設不規范現象。三是管網維護管理機制混亂。城區污水管網建設單位有市政管理部門、城發集團、咸安區、各污水處理廠、各住宅小區開發商等,建好的污水管道多由投資方自行負責管理維護,造成“交匯處互不連通、堵塞外溢時各顯神通”的管理機制。四是部分老舊小區排水狀況堪憂。部分區域房屋地勢較低,房屋陳舊,導致下雨即淹,嚴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如永安辦事處畢曹街、十全巷等處,房屋一樓在路面以下,在汛期暴雨時積水嚴重。此外,老舊城區由于管道老化、破損等易導致管道堵塞,且部分管道管徑小,堵塞現象較多,急需進行老舊城區管道重建。

  二、關于助力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建議的對策建議

  結合調研中對我市水治理工作現狀及問題分析,就統籌城市水治理、助力公園城市建設提出以下建議:

  (一)堅持規劃先行,統籌推進治理

  以當前正在開展的“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為契機,結合我市《咸寧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xx-2035年)編制工作成果,及時編制《咸寧市城區市政基礎設施“十四五”規劃》《咸寧市城區排水防澇專項規劃》《咸寧市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專項規劃》等專項規劃,并對《咸寧市城區供水中長期規劃(20xx-2035年)》《咸寧市城區排水中長期規劃(20xx-2035年)》等中長期規劃進行修編,做好城市水治理頂層設計,轉變傳統建設理念及模式,將市城區水環境治理(供水、雨水、污水中水、海綿城市、智慧水務等)相關的項目建設與城市總體規劃進行統籌考慮,確保城市建設與供排水管網建設同步推進、相輔相成。

  (二)升級城區供水管網,確保供水安全

  1.堅持質量優先,盡快完成市政供水管網改造。堅持充分利用、適度超前的原則,統籌供水管網現狀布局與未來發展趨勢,合理布局供水管網,積極籌措資金,加快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同時,充分考慮消防用水需求,將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納入城市供水管網改造總體規劃中,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建設,確保滿足消防需求。

  2.堅持節水先行,減少水資源浪費。一是要探索制定地方標準,從公共場所開始,從千家萬戶節水龍頭的使用做起,在工程設計、審批等環節嚴格把關,引導節水用具的推廣供應,以當年推廣節能燈應用的魄力,深入群眾,大力淘汰非節水器具的使用。二是加快推進再生水利用。建議“十四五”期間在市城區布局建設再生水管線和取水點,利用再生水進行園林綠化澆灌及環衛作業等,進一步提高污水出水回用率,充分發揮其環保和經濟效益,形成水生態良性循環。

  3.堅持以民為本,著力解決老舊小區供水難題。以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為契機,堅持總體設計、分步實施的`原則,打破傳統小區概念,以片區為單位,適當擴大建設范圍。

  4.堅持治保并舉,加強供水管網及飲用水源保護。一是加強供水管網維護管理,嚴格監督管網建設單位按照規范標準進行設計和施工。同時,對損壞管網的行為及時進行處罰和追償。二是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思源水務的取水點五一水庫未被列入水源地保護區,建議生態環境、水利等部門及時督促整改,切實做好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三是要及時解決潘灣水廠單電源供電、思源水廠無污泥處置裝置等問題,確保供水安全。

  (三)全面摸清底數,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1.摸清排水管網的現狀和家底。加快推進溫泉、永安、高新區、梓山湖四個片區管網詳細調查、功能病害檢測工作,全面掌握管網運行現狀并進行細化評估,切實解決排水管線“家底不清、現狀不明”問題,為后續管網改造決策提供數據基礎。

  2.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建設把關。加快推動地方立法或者地方政府規章建設,從法治高度嚴格執行建設項目雨污分流審查機制,在規劃階段、設計階段、驗收階段、管理階段均嚴格執行雨污分流要求,形成閉合管理機制,確保城區所有新建小區排水管網實現全分流,真正做到“凡雨污分流實現不了的地塊不批項目,批準項目不開工,開工項目不驗收,驗收項目不入住”。

  3.開展排水管網缺陷修復,清除污水直排、消除管網空白。針對管網詳查中發現排水管網存在的結構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時,加大河段不明排口及其排放情況的檢查力度,對河道不明排口來源進行徹查,對偷排、漏排、直排等各種惡意違法行為“零容忍”,做到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進一步大污水管網建設并完善沿河截污管建設,全面消除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污水管網空白區、排水基礎設施薄弱區,基本消除河道排污口。

  4.加大“當家塘”等小微黑臭水體治理力度。一是堅持系統規劃、綜合治理。綜合考慮生態、景觀、蓄水、文化遺產等功能,并與城市園林綠化緊密結合,進行鄉建文化特色的凝練,形成“一組一塘一景”的美好未來。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借“創文固衛”東風,動員居民群眾成為保護和監督水塘管理的主體,提高大家對“當家塘”的保護意識。三是激發居民的美麗鄉愁,杜絕“破窗效應”,進行樣板工程建設,保護塘中種植的植物,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藍天碧水的美景,集體受益,逐步自發形成居民自治機制。

  5.建設“智慧排水”信息系統。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打造“源、網、廠、站、口”一體化監管體系,實現排水管理地上地下一體化、網格管理精細化、檔案管理信息化、維修養護標準化、監管手段智能化的目標。

  6.建立完善長效保障機制。充分發揮“河湖庫長制”作用,結合“創文固衛”等活動的開展,常態化做好河道日常的保潔保障,包括河道保潔、違規傾倒垃圾等違法行為查處等,形成長效管理機制。

  (四)堅持疏堵結合,不斷提升城市防洪排澇能力

  1.做好“疏”的工作,統籌開展排水管道疏浚。一是建議參照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先進做法,對現有管道疏浚管理模式進行調整,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方式,進一步提升疏浚管理工作效率。二是科學制定市政排水管道疏浚計劃。綜合考慮季節、道路交通、區域人流量、管徑管材等因素,科學制定市政管道疏浚計劃,合理購置工作機械設備,確保人力物力財力得到最大發揮。三是謀劃疏浚污泥處理。建議盡快啟動疏浚污泥中轉場地和處理用地、疏浚污泥處理工藝等的規劃設計,從全市需求和建設用地規劃出發,統籌進行城區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和排水管渠清掏疏浚污泥的處置規劃研究。

  2.做好“堵”的文章,提升城區自然生態蓄水能力。對中心城區和城區周邊的蓄水空間進行有效庫容的調配,是重要的城區防澇措施,宜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要重視對城區蓄水水體的保護,摒棄盲目開發,優化水體管理,杜絕野蠻填塘等現象。二是建立詳細的蓄水水體臺賬,將區域內各大小蓄水水體建庫管理,運用遙感技術和智慧水務技術,加以科學調配。三是統籌安排水體清淤工作,定期對城區各蓄水水體清淤疏浚,保證蓄水容量。同時,合理利用河塘清淤污泥發展有機農業,實現污泥資源化利用。四是探索出臺城市蓄水空間保護政策,從立法層面保護城區蓄水空間。

【環境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環境的調研報告12-06

環境調研報告03-17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11-04

環境調研報告【精】03-31

【熱門】環境調研報告03-30

環境調研報告【推薦】03-31

【推薦】環境調研報告03-31

家鄉環境調研報告04-04

環境調研報告【薦】03-30

環境調研報告范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