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調研報告集合15篇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旅游調研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旅游調研報告1
一、調研概述
工業旅游是以工業企業為基礎開發出來的新興旅游產品,而西峽作為南陽市乃至國內著名的工業城市,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生命力。
本次調研針對西峽工業旅游的調研,調研內容涉及游客對工業旅游景點的意見、對工業旅游開展的了解以及工業旅游的發展的看法。
二、調研目的
西峽是南陽市著名乃至國內有名的工業城市和觀光旅游目的地,工業旅游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本次調研為制定旅游業發展方向、區域價格類型、工業旅游規劃提供科學依據,也為工業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建議和意見。
三、調研內容
1)了解游客對工業旅游景點的滿意程度
2)旅游發展前景
3)游客建議解決情況
4)如何進行價格定位
5)突發情況及應急措施
6)如何實現景點的可持續發展
四、調研對象
1)宛西制藥工業旅游部分游客
2)工業旅游負責人
3)宛西制藥廠工人
五、調研單位
河南省宛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六、調研方法
1)對廠方負責人訪談
2)同工人們的交流
3)對游客的問卷調查
七、調查結果
1)對衛生狀況的滿意程度如下:
滿意、能接受、不滿意分別占65%、25%、10%。
2)對景區服務人員態度的滿意程度如下:
滿意、一般、不滿意分別占90%、10%、0%。
3)對該景點設施的安全保障滿意程度如下:
非常安全、比較安全、不滿意、不清楚分別占:72%、15%、5%、8%。
4)對景區的了解程度如下:
非常了解、比較了解、一般、不了解分別占:65%、20%、13%、2%。
5)通過朋友、報紙、雜志、其他途徑了解該景點的分別占:40%、25%、10%、25%。
6)認為西峽有必要、可以考慮、沒有必要、不清楚必要開展工業旅游分別占:80%、10%、5%、5%。
7)季節旅游人次:暫無統計,但前往人數逐漸增多;
8)旅游發展前景:前景良好;
9)游客來源統計:一般是大、中小學生,以及同行業人員
10)游客建議解決:根據具體情況滿足游客需求;
11)如何進行價格定位:暫無價格,但根據發展規模,制定一個工業旅游項目,完善工業旅游體制;
12)突發情況及應急措施:有醫護人員、完善安全體制;
13)如何實現景點的可持續發展:和諧是關鍵,溝通聯系其它友廠為重點;
八、調查人員主要建議和意見:
1)游客注意安全,參觀人員要有組織有計劃的前去;提前做好參觀的準備;
2)積極與學校聯合,以工業旅游為載體,以強化科普知識教育為目的,涵養學生消費群體,充分發揮旅游育人的功能;
3)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廣泛發動群眾前去參觀,了解工業生產的流程,從而起到環保作用和景區的可持續發展;
4).提高宛西旅游服務質量,規范企業內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
5).樹立品牌意識,打響宛西旗幟。
九、建議與思考
1.樹立旅游形象、發揮特色優勢
西峽縣是以我國中原地區新型的工業城市矗立于世,工業觀光旅游可主要圍繞著龍成集團和西保集團等進行。
工業觀光旅游對促進全民的教育素質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要提高工業旅游的質量,增強知識性、趣味性、生動性和全面性,宣傳企業形象,建立配套的工業博物館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
2交通通達性
西峽縣位于豫西南。西達陜西,北達洛陽,南達湖北,東達南陽。通往西峽四通八達的交通有:滬陜高速、霍山高速、寧西鐵路、g312國道、g311國道、g209國道以及諸多省道、縣道、鄉道縱貫其中。便捷的交通使西峽發展工業旅游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再加上距離大中城市比較近航空業也很比較便捷。
3.提高服務質量
西峽縣擁有獨特的工業旅游資源的.優勢,在工業旅游資源發揮優勢的同時,不斷的完善其服務質量,不僅僅提高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還要建立完備的服務管理系統,開辟多種生活服務設施,如游樂場、休閑度假村,以及建立完備的公共設施,如停車場,廁所等。但較高級別的旅游設施不宜一哄而上,而應按照科學的規劃逐步實施。
同時,實施工業旅游的質量提升戰略,著力提高工業旅游項目的規劃質量、工業旅游線路的設計質量、工業旅游產品的組織質量和工業旅游服務質量,以質量作為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提高產品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擴大客源市場,延長游客逗留時間,提高消費水平。
十、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必要性
西峽縣的工業型城市,工業的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整個工業系統處在一種良好的動態平衡之中,如果整個工業系統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也必然導致整個工業旅游鏈失去平衡,也必然影響工業旅游的發展。
而西峽縣的工業也在可持續的發展,工業旅游的前景也非常客觀,工業旅游給西峽縣帶來的旅游收入不斷的增長,會發展到產業的規模,給西峽縣的經濟的影響也在不斷的加大,因此工業的的可持續發展也非常的必要了。
2.可持續發展措施
1)樹立工業大旅游戰略
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打破地域和行業的壁壘,發揮社會各個部門和行業的力量,共同參與,實施工業大旅游戰略。具體來說,工業大旅游戰略的思想體現在:“大資源”、“大合作”、“大市場”、“大品牌”的概念。“大資源”的概念,即要改變傳統觀念,擴大工業旅游資源的概念,挖掘潛在資源。第一在時間概念上形成歷史的、現在的和未來的三種類別的資源;第二在存在形式上注重物質資源和非物質資源的合理搭配。“大合作”的概念,即第一在工業企業之間開展合作;第二在旅游產業內工業旅游企業與旅游餐飲住宿業、旅游交通業、旅行社業、旅游觀賞娛樂業、旅游購物品經營業五大行業進行合作,整合“食、住、行、游、購、娛”等要素;第三在社會組織上,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組織要加強合作;“大市場”的概念,即第一針對上海本地客源,要從學生市場、老年人市場向普通公眾拓展;第二在客源的地域分布上,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策略,吸引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全國甚至國外的游客。“大品牌”的概念,即要加大宣傳和推廣的力度,培育幾個在全國和全世界具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2)精品戰略
實施工業旅游精品戰略,突出重點和特色,樹立工業旅游品牌。旅游品牌特別是知名旅游品牌的創建,一是要注重要著力優化工業旅游產品,提高產品質量,通過對資源的深度開發,進一步提升特色,形成內涵豐富、參與性和觀賞性強的拳頭產品;二是要注重包裝,加大對外宣傳和促銷的力度,提高工業旅游項目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三是要積極組織更多的單位投入到創建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的行列中,發揮精品項目的帶動作用。
3)景區帶動型模式
景區帶動型模式,是以重點旅游景區為依托,對位于旅游景區內或周邊的工業企業進行旅游項目開發,積極發展工業旅游產品。一是可以憑借重點旅游景區的吸引力和充足的客源,擴大工業旅游在游客中的影響力,從而帶動工業旅游的發展;二是通過工業旅游項目的開發,可以進一步完善旅游景區的旅游產品體系,滿足游客多方面、多層次的需求,延長游客在景區的逗留時間,提高游客的消費水平。
景區帶動型模式的主要條件:一是依托的旅游景區一定要具有較大的知名度和客流量,這樣才能帶動工業旅游的發展;二是工業旅游的特質要與旅游景區的整體氛圍相吻合,絕對不能破壞景區的整體性。
4)政府主導型模式
政府主導型模式,就是適應攀枝花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加速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要求,以政府為主導大力推進工業旅游的發展。政府主管部門要結合上海的實際情況,認真研究,制定攀枝花工業旅游的發展規劃,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該模式的意義在于:一是可以明確攀枝花工業旅游發展的定位、發展目標、開發途徑、空間布局、產品結構以及市場營銷;二是引導和扶持精品工業旅游產品的開發;三是制定工業旅游發展的政策,規范市場秩序,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四是可以將工業旅游的發展納入到攀枝花旅游業總體發展的框架中,在市場營銷、宣傳、資源整合、組織合作等各方面為工業旅游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運作平臺。
5)工業企業加旅游公司模式
工業企業加旅游公司模式,是在具有旅游規劃、項目開發經驗的旅游規劃公司和線路組織、市場經營能力的旅游公司以及景點經營能力、旅游紀念品設計能力的企業的指導下,制定工業企業旅游的發展規劃,指導工業企業進行資源的深入挖掘、配套設施的建設、項目的設計、市場的開發、產品的促銷、服務的實施、旅游紀念品的設計,真正實現“工”和“游”的無縫對接。具體方式可以有四種:一是自主管理,即一些大型企業利用多年積累的公務接待經驗,通過引進旅游專業人才,自己成立工業旅游經營部門;二是旅行社可以將工業旅游項目納入到其經營的常規線路中,確保工業旅游的客源,同時豐富了旅行社的產品。
旅游調研報告2
去年以來,長沙縣旅游局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扎實開展旅游業走訪調研,先后召開了全縣各鎮(街)、相關縣直部門、重點旅游企業負責人座談會,深入縣內開慧、金井、果園、白沙、福臨、青山鋪等鎮(街)景區(點)和項目建設現場調研,赴廣東新會區學習交流,開展旅游合作聯盟,綜合調查研究內容,進行了些許思考,形成了此調研報告。
一、長沙縣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旅游整體實力不斷增強。
20xx年縣旅游局單列設局以來,長沙縣旅游局理順管理體制,加大隊伍建設,實現了縣鎮(街道)管理、點面管理和條塊管理三個層面相結合,在全縣構建了統一的旅游管理新格局,為加速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體制保障。“期間”,長沙縣旅游經濟指標持續攀升,旅游產業綜合總收入從20xx年的32.57億元增長到20xx年的81億元,旅游接待總人次數從20xx年的317.3萬人次增長到20xx年的717萬人次,綜合收入和接待人數均增長了兩倍多,20xx年全縣旅游業總收入占全縣GDP的5.6%。目前全縣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1個;省級特色旅游名鎮2個,省級特色旅游名村3個;有星級鄉村旅游點52家(其中五星級鄉村旅游點15個);有省級旅游示范點7個;省級旅游購物點1個;旅行社3家;星級旅游飯店3家;星級餐館1家。全縣形成了結構合理、互相促進、互為補充的良性旅游格局。
1、旅游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期間”,縣委、縣政府把旅游業作為長沙縣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一翼,進一步明確了旅游業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優化了全縣旅游經濟的發展措施和政策保障,制定了《長沙縣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加大了對旅游項目投資的政策扶持力度。實施旅游體制改革,成立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強化了旅游管理部門職能,在產業轉型發展上由接待觀光型向生態休閑度假型轉變,在景點建設上由全面開發向重點扶持轉變,在資源利用上由控制資源向實際建設轉變,在管理上實現由分散型向集中型轉變,“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的旅游產業發展機制已初步形成。
2、旅游轉型升級不斷加快。
一是鄉村旅游穩步發展。重點推動板倉慧潤國際露營基地建設,新建露營木屋4棟共200平米,澳大利亞環保木屋100平米,帳篷酒店12間,打造了高端國際化的鄉村旅游模式。開慧鎮25公里和金井鎮33公里環鄉自行車綠道建設全面鋪開,金井鎮大力推行“綠色、低碳、環保”的出游理念,建成了一個游客接待中心和自行車投放系統,全鎮已建立自行車投放點8個,配備自行車400臺,環茶園自行車綠道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二是景區建設不斷提質。楊開慧紀念館通過改建停車場、公廁,新建游客接待中心、標識標牌、旅游商品購物店和步行游道,景區品質大幅提升。三是旅游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開慧、金井、福臨、青山鋪、白沙等鄉鎮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福臨鎮影珠山抗戰遺址和上山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已獲批省級風景名勝區。青山鋪鎮劉少奇天華農村調查研究基地建設初具雛形。嚴格按照國家旅游標志標牌的制作標準,投入120萬元新建全縣主干道的43塊旅游標識標牌,極大方便了游客出行。松雅湖新建環湖游道11公里,游道園林景觀等美湖工程基本完工,給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3、旅游整體形象不斷提升。
近年來,長沙縣堅持政府宣傳旅游形象與企業推介產品相結合、業界推廣與公眾宣傳相結合、“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扎實開展旅游宣傳促銷活動。利用高鐵優勢,北上北京南下廣州進行宣傳促銷,利用機場優勢,出境日本、韓國開展宣傳推介。同時,積極參加國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組織的旅游交易會和博覽會,宣傳推介長沙縣旅游資源。成功舉辦了長沙第三屆鄉村休閑旅游節、5.19首個中國旅游日活動、“首善攜老區共進,幸福伴長壽齊行”旅游合作聯盟、銀企合作、工業旅游節、露營節、茶文化旅游節、葡萄文化節、“魅力星沙”攝影大賽、 “民廚爭霸”等主題活動,中央七臺、旅游衛視、湖南衛視、《中國旅游報》等40余家媒體對相關活動進行了深入報道,吸引了眾多眼球聚焦長沙縣旅游業。
二、旅游產業發展瓶頸
1、創新意識不強。
全縣上下就依托優勢大力發展旅游經濟已形成共識,但對發展旅游業是提升現代服務業的硬實力的認知度還不高,工作中開放意識、創新意識不強,現有政策措施激勵作用不明顯,促進旅游業大發展的辦法還不多。
2、旅游品牌不響。
全縣旅游產品策劃、建設、運營等方面較為落后,景區規模不大、檔次不高,旅游產品功能單一,基本停留在“紅色旅游和文化旅游走一遍、生態旅游漂一趟、鄉村旅游吃一頓”的觀光旅游層面,旅游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
3、資金投入不足。
旅游業投入渠道相對單一,投資嚴重依賴政府,僅僅靠國家投入難以保證我縣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與外地做法相比,社會資本投資旅游業比較滯后,旅游大項目不多,一些好的旅游資源至今尚未得到很好開發,沒有發揮出應有效應。
4、基礎設施滯后。
由于投入不足,我縣旅游基礎設施滯后,特別是北部基礎設施跟不上。縣內景區(點)間通暢的交通網沒有形成,部分景區(點)道路狹窄;旅游接待設施和服務水平不高。娛樂與購物沒有形成區域規模,還不能適應旅游業大發展的需要。
三、加快旅游業發展的對策
“十三五”期間,我縣將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全面落實省、市相關會議和文件精神,按照“三個共同”實現“三個共享”的發展理念,注重項目拉動、宣傳營銷、行業管理和人才隊伍建設,推進旅游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我們將突出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1、轉變旅游發展方式。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意見》精神,正確把握我縣的區位優勢和基礎優勢,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推動我縣旅游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并重轉變,積極發展休閑度假旅游、鄉村旅游、低碳環保游。“樹立大旅游、大產業的意識,將旅游產業從“兩型富民產業”的定位提升到與工業相提并論的高度進行統籌發展”。根據最新的長沙市的縣(區)區劃調整,長沙縣南部三個鎮(街)已劃入天心區和雨花區,按照我縣打造大城北的發展戰略,將長沙縣旅游業重心將向北延伸,我縣北部生態資源優勢突顯,適宜于發展觀光休閑度假型旅游。
2、理順旅游管理體制。
加強旅游產業發展領導機構,從宏觀上把握全縣旅游產業發展的方針和指導原則,組織制定激勵旅游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對重大旅游開發項目進行組織、協調和督導,研究解決旅游產業發展遇到的重大問題等。針對新形勢新要求出臺加快全縣旅游發展的意見,按照國務院《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意見》的要求,積極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扶持特色旅游企業,鼓勵發展專業旅游經營機構,推動優勢旅游企業實施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打造跨界融合的產業集團和產業聯盟。
3、加大旅游資金投入。
設立長沙縣旅游發展基金,建議縣政府每年安排800—1000萬的旅游發展基金,重點用于補助旅游項目開發、獎勵旅游企業等。制定土地、稅收、融資等優惠政策,積極鼓勵社會資金投入,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旅游業開發,逐步形成政府主導、企業投資、社會參與的旅游開發與經營新格局,改變資金來源渠道單一,投入不足的問題。
4、加快旅游項目建設。
大力發展北部鄉村旅游,打造以楊開慧紀念館4A級旅游景區為中心,涵蓋金井、開慧、白沙、雙江、福臨、青山鋪的5A級旅游景區。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以開慧板倉慧潤國際露營基地為核心的“長沙市鄉村旅游示范區”。結合樂和鄉村和美麗鄉村建設,高標準建設好金井茶鄉小鎮、白沙水果之鄉、春華田園水鄉的鄉村旅游。突出汽車產業優勢,以廣汽菲亞特、廣汽三菱、上海大眾等配套園區為載體,把工業旅游打造成為長沙縣旅游新亮點。
5、打造旅游知名品牌。
精心策劃,對重點景區進行重點包裝推介,確保我縣旅游形象包裝宣傳推介能有大作為,強力推出在全省、全國叫得響的旅游知名品牌。以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為契機,重點打造影珠山抗戰遺址等景點,力爭用3年時間推出影珠山旅游風景名勝區這塊名片。著眼長遠,打造麻林溫泉和田漢故里等旅游景區,提高我縣景區品質和知名度,進一步擴大影響。
旅游調研報告3
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都市人追求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意識愈來愈濃。我鄉黨委,政府審時度勢,實施“旅游興鄉”戰略。隨著以農業休閑為核心的旅游產業的成功運作,我鄉旅游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
一、旅游現狀
2006年,我鄉開始實施“旅游興鄉”戰略,幾年來,通過內部挖潛和招商引資,使旅游業發展迅速,已成××支柱產業之一,初步形成了“瀏河人家”,“瀏陽河第一灣”,“湘東第一洞”等帶有農業休閑氣息的旅游品牌。目前,共有以“瀏河人家”為品牌的農家休閑山莊56家,每日可接待游客4000多人,日營業額可達2萬多元,安置當地農村勞動力近400人,并有效地促進了種養業和招商引資地發展。
二、存在不足
××農家休閑發展到今天,取得了相當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不足,表現為客源不穩定,外地游客少,經營方式單一等。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沒有形成特色,不論是老式土磚瓦房,還是紅磚樓房,都沒有經過造型,沒有農家特色,缺乏景區建筑風格。沒有菜園、果園、花園、池塘等,不象農家,而象農村的都市,游客來過、吃過、玩過、住過以后,沒有什么特別的印象,不知什么是真正的“農家樂”。
2、服務質量不高。由于配套設施跟不上,服務項目單一,不能為游客提供娛樂休閑、健身運動、商務會議等方面的服務。大多數來農家休閑的游客主要停留在吃一餐飯,打一陣牌。同時,大多服務人員受文化、素質、涵養、見識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且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導致在形象禮儀、經營理念、創新意識、服務水平等方面存在缺陷。
3、缺乏統一規劃。大多農家休閑項目是當地群眾利用自有的住屋,自發興辦的,都沒有進行統一規劃,隨意性較大。加上政府投入小,部門介入少,調控乏力,對農家樂的數量控制、質量把關、地域分布、配套功能設施、層次類型、宣傳籌劃等沒有一個整體規劃,難以形成規模品牌,產生整體效應。
4、相關服務缺乏。一是缺乏交通工具,沿線沒有公共汽車,附近也沒有出租車,游客乘車不方便,游客有急事需到瀏陽租車,耗時費力,極不方便。二是缺乏醫療條件,游客身體偶有不適,求醫、購藥困難,健康缺乏保障。三是居住條件不優。多數農家樂飲食衛生、環境衛生、廁所衛生、居住條件都存在較大差距,
三、發展優勢
我鄉位于風景秀麗的瀏陽河中上游,面積256.8平方公里,人口3.5萬,距離瀏陽市區22公里,現有森林26萬畝,其中國家生態效益林8萬畝,森林覆蓋率80以上,綠化率90以上,境內公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境內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民風淳樸,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揭開她迷人的面紗,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有湘東第一溶洞—古風洞、瀏陽河第一灣漂流、瀏陽湖等蓍名的旅游景點,還有“地下迷宮”空崗山,峭壁千仞的天巖寨等尚待開發的景點,今年年底,雙江電站將建成蓄水,形成“瀏陽河第一湖”的美景。不久,華南虎將放歸××,將使××聞名海內外,極大的促進××發展,除自然景觀外,××人文景觀也非常豐富,有李志民、張凱和葉子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足跡,也有江大仙人廟等道教文化色彩濃厚的傳統廟觀。近年來,我鄉不斷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無公害蔬菜、綠色水果、梔子花、黑山羊、科學試驗田等產業已具規模,并初步形成了農業產業觀光帶。游客來到××,瀏陽河沿岸風光和風味獨特的瀏陽河農家休閑可以怡情,可以忘情,讓人留連忘返。
四、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統籌協調各方面力量,加大對我鄉農業旅游的投入,實現“旅游興鄉”。
(二)工作目標
1、我鄉將進一步加大對農業基礎建設的投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速農業規模化和集約化進程,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科技含量,增加農業生產的觀賞性,合理規劃,形成農業觀光帶,同時加大對農業觀光帶配套設施的投入,由政府對“瀏河人家”農家休閑品牌統一規劃設計,重新定位,實現農業觀光游與農家休閑共同開發,讓旅游與農業齊頭并進,比翼雙飛。
2、招商引資4—5千萬元,對我鄉兩個較大的旅游項目“古風山莊”,“天人綠谷”進行“二次開發”,將它們建成集農業觀光,民俗體驗,娛樂休閑,商務會議等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旅游服務項目。
3、雙江電站建成后,招商引資2—4千萬元,利用電站庫區近郊,交通方便的優勢,將雙江電站庫區建成我市最大的“水上樂園”,為都市休閑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將雙江水上樂園與瀏陽河第一漂聯合,豐富瀏陽河第一漂的內涵,對大溪河和小溪河沿線進行全方位立體開發。
4、借助世界瀕危種—華南虎即將落戶我鄉這一全世矚目事件,以及長沙引水工程即將啟動,進一步向外推介“綠色××、生態××、清新××”。以此為核心,利用××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打造“××農業休閑觀光區”,使××農業觀光旅游融入瀏陽市域經濟,服務“長株潭”。
五、工作措施
(一)政府組織,統一規劃
為全面推進我鄉旅游開發,由鄉政府出面組織,為旅游開發創造條件、營造環境、牽頭解決重點和難點問題。在發展思想觀念方面做好對群眾的引導工作的同時,對旅游項目,政府主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規劃,明確重點;二是建立規范,明確要求;三是適當投資,建好基礎;四是抓好宣傳,開發市場。
由市領導牽頭,會集旅游、國土、規劃、建設、農業等相關職能部門,按照打造“××旅游區”發展模式,對我鄉旅游項目的規范、設計、管理、分布、檔次進行統一規劃,力求布局科學合理,整體呈現農家特色。農業觀光帶與農家休閑要整體開發,小型農家休閑按照籠中有禽,欄中有畜,塘中有魚,園中有菜的庭院經濟進行布置,中、大型農業休閑項目可以考慮采用莊園開發的模式進行整體布置。
(二)加強管理,提升質量
制定農業觀光旅游項目管理細則,定期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整頓、檢查、驗收,對農業觀光旅游項目符合要求方準掛牌營業,達不到要求的予以整改。對新辦的`要求經過相關職能部門驗收、審批后方能掛牌營業。
為加強協作,形成優勢互補,由政府牽頭,成立××農業觀光旅游協會,讓旅游景點、公司、種養專業戶與休閑農莊建立聯系網,加快我鄉其它產業與旅游相結合的進度。為做好接待,加強對外聯絡,更好的推介××旅游,以村為單位成立接待中心,負責對外來信來訪,協調處理有關事項,以便改進服務,讓游客滿意。
對掛牌營業的,制訂行業標準,開展“星級評比授牌”和“共產黨員示范崗”等活動,促使經營者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對外公布舉報電話,對違章經營者進行處理打擊。
(三)加大宣傳,打造品牌
一是在農家樂外界環境做文章,通過建立“農家展覽館”、“土特產專賣店”,在瀏陽市區,楊高、荷石公路入口,瀏永公路設立大型廣告宣傳牌。二是建筑設計凸顯農家特色,或裝飾農家特色建筑等多種形式來營造濃厚的農家特色文化,讓人一入××就覺得有農家味。二是與旅行社聯姻,依托瀏陽旅游資源,打造“××農家樂一日游”精品路線。三是定期開展策劃活動,在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進行策劃的同時,政府將定期組織新聞記者、旅行社到××考察,幫我鄉從游客的角度發現賣點,進行策劃。四是利用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輔之以廣告和專題活動的策劃運作,擴大去我鄉農農業觀光旅游的知名度,把××農家樂打造為知名休閑品牌。
要搞好我鄉農業觀光旅游開發,當前工作千頭萬緒,首先是做好制定實施細則和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當前工作困難重重,最困難的是缺少人才與資金,因此,要加快發展,我們在自力更生,克服困難的同時,請求上級在政策和經費方面給予我們更大的支持。
旅游調研報告4
一、MM區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利用情況
MM區的核心文化旅游資源要素為長江、龍窩湖,次核心旅游資源要素為峨橋茶市、響水澗油菜花、浮山、華山、蓮花湖等。目前,MM區文化旅游業剛剛進入起步階段,文化旅游產品以觀光、餐飲或采摘為主,主要以傳統的“采摘、垂釣、吃飯”為主,存在“規模偏小,特色不明顯,資源整合不夠,與相關產業融合度不高,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針對這種現狀,近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組織考察調研,積極謀劃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思路。
近年來,我們先后組織人員赴浙江杭州、安吉、天荒坪、莫干山、桐廬,江蘇高淳,安徽銅陵市、南陵縣等與我區文化旅游資源相似的地方學習考察,開闊文化旅游業發展的視野,理清我區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思路。同時,邀請了北京世紀唐人、浙江綠客旅游公司、上海景域集團、南京規劃設計院、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等規劃設計單位組織相關專家對我區文化旅游資源進行實地考察、調研、評估,明確了全區文化旅游業按照“兩山兩湖一鎮”的規劃思路布局建設,即:“浮山以綠色生態休閑度假為主、華山以佛教文化旅游為主,龍窩湖規劃為主城區最大的濕地公園,蓮花湖打造成產業工人休閑游樂公園,MM鎮打造成茶文化產業特色旅游小鎮”的發展思路和目標。
2、深入搜集整理,挖掘文化旅游資源歷史人文內涵。
一是組織專門人員對我區境內的華山、浮山、龍窩湖等地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摸底調查,在此基礎上編撰了《MM山古今》一書,對MM山的歷史、人文和旅游資源進行了系統的整理;
二是成立“蕪湖長印”課題組,對在華山發掘出土的漢代官印“無湖長印”進行深入研究考證,并形成文稿編印出版;
三是對峨橋鎮境內的名勝古跡、古寺禪院、文物遺址、歷史文化、民俗文化、民間特色食品進行搜集整理,編撰了《走進峨橋》、《峨橋人文資料》。
四是對我區的夏家湖渡江登陸第一船和峨橋鎮金濤烈士的紅色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深入挖掘整理。
3、完善配套設施,逐步提升文化旅游業發展環境。
成立5個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對全區5個區域進行環境綜合整治,重點對“321省道沿線和龍窩湖周邊地塊、華山周邊地塊、淮九路沿線、五華山路沿線、開發區境內及蓮花湖周邊”等區域進行美化、綠化、亮化。扎實推進美好鄉村建設,響水澗村被住建部公布為第四批美麗宜居村莊,對峨橋鎮鄉村旅游道路進行升級改造,新修建響豐路、環銅山寺道路、響水澗進場道路剛改柔,開通峨橋集鎮到響水澗景區公交路線,修建響水澗游客服務中心和停車場,新建旅游廁所2座,完成峨橋鎮域內旅游交通指示和標識牌配置,在高速出入口、公交站及主要道口制作安裝了旅游導覽圖等旅游基礎設施。
4、加大宣傳推介,促進文旅融合聚集景點人氣。連續3次舉辦了“油彩峨橋”踏青賞花文化節。文化節薈萃“民俗文化表演、全民文創大賽、百米長卷繪畫、茶文化移動課堂、茶鄉土特產聯展、油菜花女神微信征集活動、油彩峨橋旅游高峰論壇”等12個特色文化活動,系列文化活動先后3次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極大地提升了我區文化旅游業融合發展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二、MM區目前已經形成和在建的文化旅游項目
1、目前已經形成的景點:
一是響水澗景區。響水澗聲名遠播的是那大片的油菜花海――每年的三月,油菜花盛開的'時節,那金燦燦的油菜花、綠油油的小麥,溝渠縱橫、河網密布,與碧波蕩漾的響水澗上下水庫形成美麗的江南水鄉風光,讓許多游客慕名而來。經過多年來的建設,響水澗周邊的“農家樂”也已經頗具特色,有3家四星級的農家樂:“百果園、岸邊人家、怡香園”,有聲名遠播的“老崔垂釣”和“葵花谷”這些農家樂集采摘、農家生活體驗、休閑娛樂于一體,并配套食宿接待、垂釣中心、水上樂園等設施。
二是信德房車露營地基地。該游樂項目集房車住宿、光伏采摘大棚、垂釣、燒烤娛樂于一體,以體驗戶外文化、享受房車生活為主。
三是蓮花湖公園。蓮花湖公園位于三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園水域面積約1300畝,湖中構筑3座大島、4座半島,島與島之間由7座景觀橋梁相連,最大景觀橋梁跨度有135米。湖中一座長200米寬30米、主噴高度可達100米的大型音樂噴泉“如意蓮花”,為該公園的主要看點。
四是西湖濕地公園。公園面積約19.5公頃,其中水域面積占10公頃。西湖濕地公園自建成以來,已成為周邊市民休閑、健身的主要場所。
五是由信義光伏(安徽)控股有限公司捐資1000萬元的銅山寺重建項目,目前銅山寺基本建成,銅山寺與銅山三奇:千年銀杏樹、涌珠泉、神仙洞構成一串旅游景點。
2、在建及開展前期工作的文化旅游項目:
一是區文化館、圖書館項目,區政府擬計劃投資2800萬元,收回兩館委托第三方管理運營。
二是總投資12億元的三華文化園項目。
三是龍窩湖濕地公園項目,龍窩湖是蕪湖市城市總體規劃中確定的城市“綠心”,周邊可供開發建設區域面積約58平方公里,市政府計劃投資10億元打造龍湖濕地公園,目前處在規劃設計階段。
四是東山民宿項目。目前,已完成該項目的整體規劃設計和部分基礎設施的建設。
三、MM區發展文化旅游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們將借鑒發達地區的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先進理念,以項目建設為支撐,努力推進我區文化旅游產業取得新的突破。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完善鄉村旅游規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蕪湖市正在編制鄉村旅游集聚發展專項規劃,專項規劃重點推進10個鎮的鄉村旅游集聚發展,其中峨橋鎮定位為“油彩鄉澗”鄉村體驗旅游集聚區。我們將根據專項規劃要求與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及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田園綜合體規劃相融合,做好峨橋文化旅游發展規劃和發展。以現有的景區和茶博城、銅山寺、響水澗、房車露營地為基礎,多景聯動,統一管理,打包推廣,形成“一站式”景區服務。引進名茶種植、農家食鋪、家庭旅館、茶藝茶道、夜市酒吧等文化旅游一體化配套項目。編制“響水澗東山民宿項目、泊口河生態休閑旅游項目、峨橋特色小鎮項目、西形生態旅游項目、龜山美好鄉村建設”等重點旅游項目對外推介招商,力爭旅游招商項目有進展、有突破。?
2、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提升旅游環境品質。按照旅游“吃、住、行、游、購、娛”配套發展的要求,加快旅游配套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旅游服務功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推進一批星級賓館、星級農家樂和新型民宿的開發建設。規范接待行為,改善接待條件,適應旅游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對從業人員強化崗位培訓,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文明程度,樹立行業窗口的良好形象。
3、整合文化旅游資源,推進文化、農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一是整合峨橋茶文化和浮山生態旅游資源,大力發展茶文化和茶休閑旅游,打造“以茶產業為主導、以茶文化為特色、以生態體驗式旅游為特點、以全域旅游開發建設的理念積極推進響水澗景區和峨橋鎮特色小鎮建設;
二是進行農業和旅游業的整合,利用中聯重機扭轉的3000畝土地,積極協調配合打造峨橋智慧生態觀光農莊,把農業和旅游業進行深度融合,形成安徽省現代農業觀光示范基地;
三是引導包裝企業轉型升級,對區境內26家包裝企業深入調研,引導包裝企業拓展新的業態。
4、重點推進“油彩峨橋”田園綜合體項目申報及建設工作。圍繞田園綜合體的建設目標和功能定位,依托“一座水庫(響水澗)、兩條河流(泊口河、峨溪河)、三個村莊(響水澗村、石谷村、豐裕村)、四座山體(龜山、浮山、銅山、崔山)、五條道路(響水澗路、響豐路、浮峨路、銅山路、龍團路)、六處古跡(浮丘丹井、涌珠泉、千年銀杏、神仙洞、西形古道、峨溪匹練)、七千畝山林、八千畝農田”等山水林田湖草資源和歷史文化人文資源,培育農村新產業和新業態,實現多產業的綜合規劃,多業態的綜合運營。
四、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1.配套功能薄弱。一是峨橋鎮區域強弱電、道路體系有待完善,鎮區及旅游景區缺乏大型停車場和接待設施,每逢旅游旺季,車輛無法停放,造成車輛、人員擁堵;景區住宿、餐飲接待能力嚴重不足,大量游客只能短暫停留,無法持續逗留,旅游經濟效益不夠理想。
2.缺乏政策支持。一是安徽省支持美麗鄉村建設的相關資金和政策均難以爭取,鄉村建設多依靠自有資金,城鎮品質提升和建設步伐明顯受到制約;二是農家樂等旅游項目的建房、用地審批存在“管控-審批”矛盾的問題。
3.資金缺口過大。財力有限,無法支持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打造響水澗旅游度假區,資金缺口較大。資金匱乏,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資金不足一直是阻礙峨橋鎮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攔路虎”、“絆腳石”。
4.亟需招才引智。缺乏懂管理、會策劃、善營銷的領軍型、高層次人才,在旅游規劃和市場管理方面結構性短缺;人才的缺乏導致沒有科學的規劃和技術指導,產品功能單一,產品開發多停留在觀賞、采摘品嘗等粗淺層面,沒有技術含量,無核心競爭力。
總之,我們將虛心接受諸位委員的意見,克服困難,根據相關情況,逐步計劃實施,積極推進我區旅游資源整體聯動發展,早日把MM區的旅游業發展起來。
旅游調研報告5
專業:旅游管理
姓名:候貝貝
班級:旅游121
一、行業調研意義
如今的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物質極大的豐富了,人民的生活也更加的充實富裕了,在物質生活飛速發展的同時,人們的精神生活也提高了很多。旅游業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通過旅游使人們在體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況,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
經濟的發展極大的刺激了旅游業的發展,現今,我國的旅游業發展快速,人們的消費水平越來越高,外出旅游的愿望越來越強烈,這同時又直接、間接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如推動商業、飲食服務業、旅館業、民航、鐵路、公路、郵電、日用輕工業、工藝美術業、園林等的發展,并促使這些部門不斷改進和完善各種設施、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業日益顯示它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我作為一名旅游專業的學生,應該積極關注中國旅游行業的行情和旅游市場的現狀,為我以后在旅游行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這次旅游行業的調研,我對旅游行業的基本行情和中國旅游市場的現狀有了清楚的認識,同時也理解到許多旅游方面的專業知識:如旅游也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中國旅游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等等。
在這次調研活動中,我不僅更加清楚的認識了我們中國旅游行業的基本行情和市場狀況,而且我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的與人溝通的.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這是我在本次調研活動中的做大收獲。
二、調研的內容
1、中國旅游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業已成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旅游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產業地位、經濟作用逐步增強,旅游業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
隨著經濟的發展,旅游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20xx年我國旅游經濟總體保持較快發展,國內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增長均高于預期,20xx年國內出游人數達26.4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19306億元,入境旅游人數13542萬人次,國際旅游外匯收入485億美元。到20xx年,我國全年出境旅游人數8200萬人次,同比增長16.7%,出境旅游花費980億美元,同比增長35.2%。近年來,中國出境游規模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20xx年超過8000萬人次,尤為值得關注的是,長期滯后于旅游出境消費發展的中國旅游企業跨國發展,在20xx年迅速改變格局。到20xx年上半年我國旅游經濟運行總體穩中有進,呈現穩步發展和結構調整并存的特征。市場基本面呈現“兩高一降”,產業和區域運行受宏觀經濟等發展環境影響結構調整明顯加快,市場主體博弈加劇。
在內需啟動、消費升級以及國民收入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中國旅游業正步入黃金發展期。根據規劃,“十二五”時期,中國政府將多策并舉,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國內旅游行業政策環境持續改善,行業也將迎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我國的旅游行業主要有生態旅游、黃金周旅游、紅色旅游、溫泉旅游、健康旅游、旅游小城鎮、主題公園、獎勵旅游、工業旅游、農業旅游、科技旅游、自駕車旅游等等。隨著旅游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和消費者的需求,我們會繼續加大對旅游行業的投資。更好更快的促進我們旅游業的發展。
如果中國的旅游市場,正處在不斷前進的階段,人民對旅游的需求越來
越高,沒到節日假期,我們的旅游市場就極其火爆,旅游資源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如果我們向更好的促進中國旅游行業的發展,那么只有不斷加大投資,加快我國的基層設施建設,加快旅游資源的建設,同時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那么才能利于不敗之地。
2、中國旅游發展優勢發展優勢
我國的旅游行業與旅游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的旅游規模和效益還不是很好,但我國在旅游資源和區位上占有有很大優勢,發展的巨大潛力。
A、資源優勢。
我國土地面積廣闊,自然風光景色眾多。并且我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我國的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意大利,所以我國的旅游資源極其豐富。
我國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如:九寨溝,夢幻的神話世界;青海湖,雪城高原上的明珠;納木措,朝圣者心中的天湖;漓江,天然墨水畫;黃山,集天下名于一身。
B、區位優勢。
我國旅游資源極其豐富,并且多種多樣,類型齊全。我國位于亞洲之東,面向太平洋,與中多國家或陸上相鄰或隔海相望,還路交通便利,具有獨一無二的區位優勢,為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C、客源優勢。
我國不僅有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而且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是許多異客他鄉之人相望的圣地,每年來華旅游的人數不斷,并且日益增多,客源豐富。如:我國的國際旅游島—海南島,因為其熱帶海域風光美麗怡人,每年都會吸引大批俄羅斯游客前來旅游,極大的促進了海南島的旅游業發展及經濟發展。
3、如何推進中國旅游行業快速發展
A、強化政府主導作用,旅游管理機制不斷健全。
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發展農家樂旅游業的意見》、《農家樂星級評定標準》等規范性、政策性文件,從不同方面引導和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的旅游環境。特別是區假日指揮中心充分發揮"屬地管理"職能,在每年黃金周期間,堅持開展旅游行業安全秩序大檢查,規范從業人員經營行為,整頓旅游市場秩序,有力保證了轄區旅游市場平穩有序運行。
B、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現實意義。
旅游調研報告6
根據政協涼山彝族自治州委員會辦公室轉發的《關于開展“打造民族特色村寨推動民族文化旅游”調研的函》通知要求,為積極打造美姑民族特色村寨,進一步推動民族文化旅游不斷發展建言獻策。20xx年5月9日,美姑縣政協組織規建、文廣、民宗和畢摩文化研究中心等部門,通過實地考察、聽取匯報、座談走訪等形式,就“打造民族特色村寨推動民族文化旅游”這個課題深入龍窩、樹窩和依果覺等鄉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民族特色村寨建設情況
美姑地處大涼山腹心地,幅員面積2573平方公里,轄36個鄉鎮292個行政村,總人口26萬,其中彝族占98。6 %,農村人口100%為彝族,是個典型的彝族聚居縣。縣境內溝壑縱橫,峰巒疊嶂,自然風光迷人,旅游文化資源得天獨厚,彝族文化底蘊深厚,彝族美食別具一格,享有“畢摩文化之鄉”、“美女之鄉”、“摔跤之鄉”、“熊貓之鄉”、“瑪瑙之鄉”之美譽。
自20xx年國家民委與財政部聯合下達文件,開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項目以來,美姑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成立了專門工作領導小組,制定規劃,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統籌協調指揮建設。通過開展彝家新寨、美麗鄉村和民族特色村寨建設,進一步改善了全縣民292個行政村的基礎設施條件,村寨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群眾收入大幅度增長,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民族特色村寨效益逐步顯現。20xx年9月,我縣依果覺鄉古拖和四季吉兩個村分別入選四川省第一批傳統村落名單和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等聯合公布的中國第二批傳統村落名錄,民族特色村寨建設成績顯著。
(一)科學規劃,整合資金,狠抓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設與保護。
美姑縣委、縣政府始終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分步實施”的總體要求,結合“彝家新寨”“美麗鄉村”“新農村建設”等項目建設,整合資金,狠抓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設與保護工作。為了摸清家底,更好地保護發建設民族特色村寨,推動民族文化旅游不斷發展,深入全縣292個行政村開展傳統村落摸底調查,摸清傳統村落的傳統建筑、數量、類別、保存狀態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情況。對傳統村落進行資源評審,按照“一村一檔”要求,建立依果鄉古拖和四季吉村、龍窩鄉洛木干村、樹窩鄉大彎村、拖木鄉木破洛村、蘇洛鄉爾格達村、極楚村等傳統村落檔案冊,分析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環境與發展條件的優劣勢,明確村落發展定位及發展途徑,科學劃定核心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20xx年,組織申報省級和國家級傳統村落名錄,20xx年9月,古拖和四季吉兩個村分別入選四川省第一批傳統村落名單和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等聯合公布的中國第二批傳統村落名錄。20xx年又申報了爾格達、木破洛和依楚三個村,并啟動瓦侯千戶彝寨、破洛村、格達村、極楚村和阿居曲村等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
(二)加大彝族傳統村落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
幾年來,我縣整合各類資金投入村寨建設,有效改善了各村寨的公路、通訊、人畜飲水等基礎設施落后狀況。已建成的古拖、四季吉等民族特色村寨通電、通水、通路率都達100%,有線電視入戶率達100%,等都有了村小,衛生室等公共服務設施,村寨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也不斷促進了鄉村旅游發展。
(三)不斷培育民族文化旅游產業。
美姑充分利用“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特色農業資源和獨特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特色村寨民族文化旅游產業,積極引導開發鄉村旅游。目前,在古拖、四季吉和阿居曲等一些傳統村落建起了優質高山苦蕎、良種馬鈴薯種植基地,美姑山羊、崖鷹雞養殖基地,還有藥材種植等特色產業,為當地農民群眾增加了收入。還根據各個村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民族特色,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扎實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利用和傳承工作,也通過舉辦彝歷年、尼姆。約沙茨、阿依莫格等各種民俗活動,不斷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村民參與保護和建設的積極性不高,民族特色村寨建設資金短缺。
通過調研我們了解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外來文化的不斷沖走,彝族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也逐漸被改變,村民們也非常向往現代化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不喜歡傳統落后的居住條件和方式,不喜歡住簡陋的瓦板房,參與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建設積極性都不高,具有彝族特色的傳統村落正在逐漸消失。通過這次調研,20xx年依果覺鄉四季吉村原有100戶,現只有78戶,短短幾年內已拆了30多戶,古拖200多戶拆了70多戶,樹窩鄉大彎村四組,以前全是彝族傳統建筑,現只有十幾戶。
(二)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部分傳統村落和傳統彝族建筑遭到破壞。
隨著城鄉一體化的推進,因重視度不夠或規劃建設等原因,有部分傳統建筑風貌遭到破壞,原有的彝族傳統建筑瓦板房,逐漸被磚瓦房所代替,原來的木材、石材逐漸被塑料、鋼板等現代材料代替,原有的純樸、寧靜、有序的傳統村落和鄉村氛圍逐漸消失。
(三)在民族特色村寨建設過程中,特色不夠明顯。
在彝家新寨建設、新農村和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新建的村寨雖然基礎設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潔,清一色的民居都是新式建筑,一派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但就其建筑風格和文化特征來說,只體現了“新”,沒有體現出“特”,彝族文化氣息不濃,彝族符號和彝族元素使用較少,甚至沒有,直觀上沒有一點彝族村寨的印象。
四、意見和建議
(一)科學規劃,合理保護。
特色村寨建設是打造全域旅游的重要內容,也是打造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必須舉全縣之力,整體規劃布局、綜合統籌管理,實現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因地制宜對特色民族村寨進行準確定位,根據我們彝族自身特色,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思路,科學制訂特色村寨的保護與發展規劃,要進一步與全域旅游,特別是生態旅游融合發展,嚴格按照規劃進行保護與開發。在建設過程中既要尊重群眾意愿,體現保護和發展結合,又要規劃引領、分類指導,發揮典型示范的作用,著力建設具有彝族特色的村寨。
(二)要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要結合發展規劃,統籌改善特色村寨生產生活條件,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完善配套服務設施,特別是供水、供電、網絡覆蓋、連戶路硬化、停車場、特色民宿、廁所等基礎設施建設要進一步提升和完善,同時,要積極開展村寨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施村寨污水、垃圾集中處理,建立健全村寨設施管護、環境保潔、村莊綠化和村容美化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旅游服務功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三)加大政策與資金扶持力度。
要把特色村寨建設與彝族文化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與民族文化旅游經濟開發等結合起來,以特色村寨建設為平臺,以美麗鄉村建設和旅游產業發展項目為載體,統籌安排,積極推進,共同努力推進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特色村寨建設資金投入較大,多想辦法,多方面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在整合資源和資金上下功夫,切實為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提供資金保障。
(四)不斷挖掘民族傳統文化,進一步提升特色村寨品味。
在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中,要把文化發展放在優先突出的位置,深入挖掘民族優秀的文化資源,提升文化軟實力,將保護、搶救、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納入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的總體規劃,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注重培養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建立和實施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補助政策。在如何將民族文化轉化為文化生產力方面下功夫研究。針對彝族村寨特色不明顯等問題,進一步研究發掘、收集整理彝族文化和彝族特色建筑符號,為彝族村寨文化保護及維修裝飾提供科學依據與文化藝術素材元素,指導彝族特色村寨建設。
(五)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持續推進特色民族村寨建設。
加快民族特色村鎮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推進改圈、改廚、改廁、改電工程,重點治理農村垃圾和污水。實施一批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項目,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統籌利用閑置土地、現有房屋及設施等,建設一批文化長廊、民俗展演廣場、摔跤館、賽馬場等民族傳統文化體育設施,為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搭建平臺。
旅游調研報告7
旅游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所謂朝陽產業,它的發展前景廣闊可觀,當今的旅游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的重點發展項目,我國的旅游市場規模穩步擴大。但是相較而言,我國國內旅游業發展的廣度深度都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民對旅游消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國內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討我國國內旅游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及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旅游業的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旅游業發展迅速,覆蓋面廣,但總的說來仍然處于一種低消費、大眾化、低水平、中近距離旅游的狀況。旅游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發展很快,但仍不能適應國內旅游市場發展速度的要求。
旅游人次數穩步增加,旅游消費額逐步提高;絕大部分屬于觀光旅游,文化型和享受型極少;國內旅游熱門地區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知名度高、旅游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的4A級以上景區。自助旅游增多,團隊出游減少;度假村的區域『生特征已經比較明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西部、東北等區域的度假村經營都各顯特色。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杭州、重慶等經濟發達地區度假村數量明顯比其他地區高很多。這說明我國旅游房地產度假村細分市場的區域格
原發布者:韓晨
國內旅游業發展現狀旅游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它已經和石油業、汽車業并列為世界三大產業。旅游業一般分為國際旅游業和國內旅游業。國內旅游業是為國內旅游者服務的一系列相關的行業,它關系到國內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應設施和其它各種事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旅游業有了非常迅速的發展,但是比較而言,我國國內旅游業發展的廣度深度都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民對旅游消費的需求將進一步上升,國內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討我國國內旅游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及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國內旅游業的發展現狀分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旅游發展迅速,覆蓋面廣,但總的說來仍然處于一種低消費、大眾化、低水平、中近距離旅游的狀況。旅游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發展很快,但仍不能適應國內旅游發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現在:1、從總的旅游人數和回籠貨幣來看,旅游人次數穩步增加,旅游消費額逐步提高。以下表可以看出1985年到1988年,1988年到1992年,人數平均每年增長10%以上,旅游消費總額平均年增長率亦在10%以上。
2、從旅游消費方式和旅游消費結構來看,絕大部分屬于觀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極少。即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型旅游活動多,而修學、健身、尋根、考察、探奇、了解風土人情的專項特點旅游較少,一般游客住低
一、行業發展為就業提供了巨大空間
我國的旅游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旅行社作為旅游業的龍頭,十年間得到了飛速發展,也為就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截止到2001年底,全國共有旅行社10716家(其中國際旅行社1319家,國內旅行社9397家),比1991年底增加了9155家,擴大了近7倍,年均增長21.24%;全國旅行社直接從業人員為19.24萬人,比1991年底增加了13.72萬人,年均增長13.30%。如按國際經驗,旅游業每增加一個直接就業人員,將間接增加5個人就業來計算,相當于提供了96.20萬個間接就業機會。未來十年,如旅行社的直接從業人員按年均增長15%計算,將為全社會提供間接就業機會292.96萬個,成為巨大的就業空間。
二、為拉動經濟增長起到了積極作用
我國的旅行社是從有組織地接待國際入境旅游者的發展模式開始的.,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特別是每年增加了三個“黃金周”的假期,國內旅游異軍突起,旅行社組織國內旅游以更強勁的增長勢頭發展。另外,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國家對出境游政策的調整,我國出境旅游的發展也很快,旅行社組織出境旅游也成為了一個亮點。旅行社在旅游行業中的龍頭地位日益顯現,其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是非常明顯的。一是在擴大內需中起了積極的作用。據統計,2001年度,在國內旅游方面,全國旅行社組團和接待達9410.56萬人次,占國內旅游人數的12%,旅行社組織的國內旅游業務收入為331.33億元,占全國國內旅游收入的9.41%。在入境旅游方面,全國旅行社接待入境旅游者1453.64萬人次,占全年入境旅游者總數的16.33%,旅行社組織入境旅游業務收入為150億元,約占全部國際旅游收入的10.16%。在出境旅游方面,全國旅行社組織出境旅游人數為369.53萬人次,占中國公民出境人數的30.45%。二是旅行社的投資對經濟增長也有促進作用。旅行社是綜合性比較強的行業,具有較強的關聯帶動作用。同時,還具有較高的投入產出率。2001年底全國旅行社資產總額達到415.47億元,同比增長13.55%;負債總額為199.08億元,同比增長2.07%;所有者權益總額為216.39億元,同比增長26.64%;注冊資本金額為130.63億元,同比增長15.39%。三是拉動了國內生產總值。2001年,全國旅行社營業收入為589.80億元,占旅游業總收入4995億元的11.8%,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0.61%,但旅行社營業收入的增長為25.51%,遠遠大于全國GDP的增長速度,可以預見,旅行社行業在GDP中占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四是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呈上升趨勢。2001年度,全國旅行社實繳稅金為7.63億元,占全國財政收入16371億元的0.0466%,結匯7.85億美元,同比增長38.94%,占旅游外匯收入的4.4%。旅行社對財政收入的貢獻表現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收入主要在旅游經營企業和個人手中,第二個階段地方財政開始增加,第三階段中央財政開始增加,目前我國旅行社還處于第一階段,隨著我國旅行社行業的發展,對各級財政的貢獻將越來越大。
三、不斷開發新產品滿足旅游者的需求
近年來,為了適應旅游者需求日趨個性化和差異化的發展趨勢,我國旅行社加大了市場開發力度,在產品設計、營銷手段、客戶關系、品牌塑造等方面引入了新理念,實現了新發展。產品由過去的單一的文化觀光產品為主逐步發展到觀光旅游、度假旅游、特種旅游種類齊全、結構完整的格局,滿足了不同層次旅游者的需求,促進了旅行社行業的發展。
四、更加注重企業形象和服務質量
隨著我國旅行社行業的對外和對內開放,旅行社市場競爭的加劇,大多數旅行社著眼于企業自身的發展,加強內部管理,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一批服務水平高的企業逐步脫穎而出,成了市場競爭中的佼佼者。
一是旅行社加強了內部科學管理。大多數旅行社在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旅游局出臺的《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務質量》、《國內旅游合同范本》、《出境旅游合同范本》等法規規章的同時,加強了內部質量管理。通過對直接影響旅游服務質量的過程的控制,對地接社的選擇與評價、出國領隊管理、導游陪同規范、顧客投訴處理、門市部服務要求等容易存在隱患問題的環節加強了管理,使旅行社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如中旅首都旅行社對社內各部門的經營管理情況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調查,確定涉及服務質量的各個過程和環節,并以文件的形式加以規定,從而達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據可查”。有些旅行社還加強了企業內部精神文明建設,營造了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企業氛圍。
二是旅行社企業重視品牌的樹立。“品牌攬顧客、質量主沉浮”,一批旅行社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并形成廣泛影響。如廣之旅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在1994年就在全行業率先導入CI,實施名牌戰略,采用瑯瑯上口而又有豐富含義的“廣之旅”簡稱,和讓人怦然心動的廣告詞“廣之旅無限風光帶給您”,設計了新鮮活潑亮麗的新商標。導入CI后的廣之旅不斷通過外樹形象、內抓質量,使“廣之旅”的品牌形成了廣泛的影響。2001年,廣之旅被全國質協用戶委員會評為用戶滿意服務單位。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實施品牌戰略,與國際知名廣告公司合作,推出了全新的品牌形象--“中青旅”,并創立了“青旅在線”網站和16家中青旅連鎖營業部。
三是一些旅行社完善了質量管理、質量保證體系。一批旅行社通過了IS09001標準質量體系認證,并自覺按照標準規程運作,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標準,投訴率明顯下降,顧客滿意率顯著上升。如國旅總社,為實現旅游服務與國際接軌,在2000年積極開展了IS09001質量認證工作,明確了企業“誠信、優質、高效、安全”的質量方針,確定了質量發展目標,2000年底順利通過了質量體系認證,企業廣義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初步完成,管理水平提升到與國際接軌的高度。
四是一些旅行社以提高游客滿意度為目標,以強化員工服務意識為重點,向社會作出了更高層次、更為全面的文明服務承諾制。把企業的服務內容、服務標準、服務時限向社會、消費者公開,制定專門的服務承諾制度,對前臺營業員、國內游全陪、出境游領隊、入境游陪同等業務操作及服務規范制定了專門的規章制度。同時還通過與接團的旅行社簽訂承諾協議書,保證了旅行社的承諾落到實處。此外,通過征求游客意見書,電話回訪以及上門聽取意見等形式來改進服務,使游客的滿意率大大提高。如廣之旅在公司內部推行“五心服務”,即熱心的態度、貼心的服務、精心的安排、稱心的導游、開心的旅程,使游客的滿意率達到98.6%。
世界旅游行業發展概況
①旅游業是世界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從全球范圍看,現代旅游業開始于十九世紀中期,到上世紀50年代,世界旅游業開始具有一定的規模;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旅游業加快了發展速度,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活動之一。根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的統計數據,從1950年至2011年,全球國際旅游人次從0.25億增加到9.8億,增長了約38倍。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旅游業已成長為世界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
②金融危機及甲型H1NI流感等個體事件對世界旅游業的負面影響已逐步消除,世界各地的旅游業都呈現出積極增長的態勢,亞洲地區旅游業的增長表現更為突出基于旅游行業的特性,旅游業受金融危機和自然災害的影響較為嚴重。受甲型H1N1流感和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旅游業曾受重創,但與其他行業相比,旅游業表現出的復蘇勢頭也較為強勁。2011年世界各地的旅游業呈現出積極增長的態勢,國際游客數量較2010年增長4,500萬人次,增長了4.81個百分點,國際游客人數創下歷史新高。
中商情報網《2012-2016年中國旅游市場調查與產業投資分析報告》
從全球范圍來看,各經濟體經濟復蘇程度不一,歐美等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率略低;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率較高。在國際游客數量增長的所有地區中,新興經濟體為此次復蘇的主要驅動力。2011年,亞太地區旅游業雖然遭受日本地震影響,仍然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亞洲接待的國際游客數量達2.16億人,較2010年的2.04億人次增長6%。這符合全球經濟形勢的現狀,亞洲地區將繼續主導2012年甚至更長時期的行業表現。
③未來十年,旅游業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的最新統計顯示,2011年全球國際旅游人數達到9.8億人次,同比增長4.4%。其中發達經濟體增幅(5%)超過了新興市場(3.8%)。旅游消費最多的是中國、俄羅斯、巴西和印度。該機構預測,2012年全球國際旅游人數增幅將在3%至4%之間,有可能首次突破10億人次大關。
據世界旅游業理事會(WTTC)預計,到2020年,全球國際旅游消費收入將達到2萬億美元;另據世界旅游協會預測,從2010年到2020年,國際旅游業人數和國際旅游收入將分別以年均4.3%、6.7%的速度增長,高于同期世界財富年均3%的增長率;到2020年,旅游產業收入將增至16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10%;所提供工作崗位達3億個,占全球就業總量的9.2%,從而進一步鞏固其作為世界第一大產業的地位。
人們經濟水平的提升,更多是人喜歡四處走走,旅游產業發展也越來越快,越來越繁榮,越來越全面化人文化。
但在發展的同時,也有許多的問題,過度的開發使一些地方的環境受到破壞,旅游消費越來越高,節假日漲價成為普遍現象。
旅游調研報告8
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提出,要進一步加快推進我縣旅游產業化進程,全面加強旅游的軟、硬件建設,擴大我縣旅游對外知名度,使三百山成為“綠色贛州”的重要品牌,把我縣建設成為珠三角地區重要的旅游休閑勝地的戰略目標。對照這個目標和要求,深入分析當前我縣旅游業發展存在的問題,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對促進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為此,筆者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千方百計地破解各種難題,掃清旅游業發展中的障礙,才能實現旅游業跨越式可持續發展。
一、我縣旅游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縣先后被評為“全國生態旅游大縣”、“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先進縣”,并成功舉辦了第一屆、第二屆東江源三百山生態旅游節,旅游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明顯得到提升;三百山風景區、東江源溫泉度假區基礎配套設施大為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旅游經濟社會效益已端倪初現。據統計,20xx年我縣接待游客12.9萬人次,增長15.4%,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360萬元。可以說,近年來旅游業的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也存在許多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問題一:缺乏政策扶持,政府主導力度較弱。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至今沒有正式出臺關于扶持旅游業發展的具體優惠政策,旅游業發展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二是對旅游業發展的引導力度不夠,投入的經費小,設立的旅游發展專項資金量偏少。三是現行旅游管理體制尚未理順。目前我縣的旅游管理體制不很健全,尤其是三百山風景區的管理權限不明確,管理部門多頭等問題比較突出,單靠旅游局協調和組織面上的發展,很難有明顯成效。
問題二:投融資渠道較窄,市場化運作程度較低。當前,我縣旅游投融資渠道不暢的情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由于我縣是國家開發扶貧重點縣,經濟基礎薄弱,近年來政府對旅游產業方面投入資金相對偏少;二是投資開發主體較為單一,投資開發摸式落后,市場化運作程度低。目前我縣旅游資金的投入依然主要來自政府及少數幾家公司,而大量的民間資金卻沒有得到有效激活,全民投資辦旅游的多元投資機制未能建立,投資開發模式落后,市場化動作程度低。
問題三:資金投入較少,開發建設進程慢。由于對旅游業開發建設投入的資金較少,再加之對旅游資源缺乏宏觀性、系統化的配置,我縣已開發的景區主要存在四方面的問題與不足。一是旅游景區開發程度低。目前全縣已完全開發成熟的旅游景區點沒有,而現已開發的景區也僅開發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且景區內的游覽線路過長、景點分布又較為分散,難于調動游客的游覽興致;二是旅游產品種類少。已開發的產品以觀光類為主,休閑度假旅游產品較少,文化旅游、鄉村旅游等產品幾乎沒有,難以適應旅游者多層次的需求;三是旅游景區容量小。全縣現已開發的景區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景區的容量小,旅游者進出景區只有一條通道,旺季時過分擁擠,給人的感覺比較差,即使是現在重點開發的三百山風景區也是如此;四是旅游景區老化進程加快。由于近年來我縣旅游開發進程較為緩慢,再加之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缺乏深度挖掘,體驗項目設計少,游客的參與度低,缺乏新的熱點產品牽引客源市場,對游客吸引力度呈下降趨勢。
問題四:配套設施建設滯后,旅游服務功能不完善。從目前來看,我縣旅游業涉及的行、游、娛、購、食、宿等多個方面都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以下五個方面:一是交通條件較差。從xx縣城到各景區以及各景區之間交通網絡建設不健全,道路指示系統不完善,遠沒有達到旅游交通的“舒適、快速、順暢”的要求;二是娛樂項目不豐富。現有的娛樂項目內容單調、設施簡陋、場所分散,而且規模檔次都不是很高,缺乏大型娛樂項目,對游客的逗留吸引力不強;三是旅游商品開發程度相對較低,沒有成熟成形的旅游商品,專門進行旅游商品生產的企業還不具備,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鏈沒有形成,一定規模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貿街區也未形成;五是住宿檔次和服務水平不高。目前全縣具有20xx多床床的接待能力,用于旅游接待的不足1200張床,且當前全縣僅有一家旅游星級飯店,難以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需求。
問題五:對外影響力不強,市場競爭壓力加大。一是缺乏世界級旅游品牌。我縣雖然擁有4塊國家級旅游品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生態旅游大縣),有了一定的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但由于缺乏世界級旅游品牌,致使我縣旅游的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提升缺乏強有力的后勁支撐;二是旅游對外形象不夠鮮明,客源市場較窄。由于缺乏經費,在宣傳造勢上形式單一,方法滯后,未能形成強勁的輿論攻勢,致使我縣旅游業的對外形象至今還不夠鮮明、生動和突出,游客的主要來源也只僅限于廣東、香港及本縣周邊地區;三是旅游對外宣傳缺乏新的炒作熱點。由于當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品牌過多,新聞炒作沒有很好的切入點和轟動效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自然和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國家地質公園等品牌我縣又還沒組織創建和申報,旅游宣傳缺乏新的炒作熱點;四是客源面臨被搶奪的威脅。由于我縣是交通“三無”縣(無鐵路、無國道、無高速公路),省道安定線還在全面拓寬改造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旅游的可進入性,而鄰近的縣市卻不斷加大旅游投入與炒做,與我縣爭奪客源市場。
二、對策措施
對策一:政策扶持,加大引導力度。在旅游業發展的初級階段,加強政府主導和扶持起著非常重要
的作用,特別是當前我縣把旅游業作為縣域經濟的重要的產業來培育,政府在協調管理、扶持政策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必須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一是建立領導機構,組織協調利益關系。建議縣委、縣政府成立縣風景旅游管理委員會,對一切可以利用的旅游資源進行統籌管理,統一調配;堅持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的原則,對部門的旅游管理職能進行科學統籌,對涉及的相關利益進行合理調整;二是加大財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要加大政府對旅游景區配套設施建設特別是旅游市場營銷的投入,出臺系列扶持政策,吸引社會資金、外來資金的投入,建立健全民辦旅游的多元投入機制;三是要進一步確立旅游業產業地位,將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龍頭和國民經濟的重要接續產業來發展。建議縣委、縣政府把發展旅游業列入全縣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將旅游工作納入對縣直各有關單位的目標考核內容,整合力量共同推動旅游發展;四是要營造良好的旅游環境。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舒適的居住氛圍和良好的服務是我縣提升旅游吸引力和延長游客停留時間的重要抓手。按照“東江源頭,生態之都”和打造“旅游名縣”的工作目標,在硬件上通過凈化美化市容市貌,把我縣建設成為布局合理、交通便捷、生態環境優異、自然山水優美、文化特色濃郁、休閑度假功能完善、人與自然和諧的綠色棲居之地;在軟件上以提高整體服務水平為抓手,科學規范旅游市場經營秩序,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素質;對市民的思想言行進行積極的教育引導,增加居民的好客度,形成濃厚的旅游氛圍。
對策二:拓寬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加大旅游資金投入是實現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而目前全縣對旅游資金方面的投入極為有限,景區開發建設進程明顯偏慢。因此,必須把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大旅游資金投入作為當前和今后全縣的一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來抓。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用好縣域外的資金。精心編制好《xx縣旅游招商手冊》,用最好的項目,提供最好的服務,實行最優惠的政策,吸引外地客商投資景區景點開發,興建旅游賓館飯店、開辦旅行社等旅游企業;二是要向上級發改委和旅游部門爭取項目和資金。要根據政策的變化,適時采取相應措施,積極跑“部”進“廳”,申報各類項目,爭取項目配套資金,以支持xx縣旅游業的發展。三是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激活民間資本,引導部分資金投資旅游業賓館建設、旅游景點景區開發、旅行社經營等,掀起社會投資辦旅游的高潮;四是積極地爭取利用金融機構的資金。成熟時機可考慮用景區門票收入作抵押的辦法爭取金融信貸,籌集必要急需的資金投資旅游業,支持旅游景區做大做強;五是與海軒投資公司協商,在服從規劃和統一管理的前提下,依照“誰投資,誰收益”的原則,打破現行的投資開發經營模式,鼓勵更多外資企業投資開發經營三百山旅游資源,加快開發和利用好三百山這一豐富的旅游資源。
對策三:整體推進,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完善的配套設施,良好的服務功能,是吸引游客樹立良好旅游形象的關鍵所在。我縣對旅游形象至今不夠鮮明、生動,沒有贏得游客的良好口碑的根本原因在于旅游景區特別是三百山風景區的旅游配套設施不完善,服務不到位。因此,完善旅游配套建設,強化服務功能,是樹立我縣對外良好旅游形象的根本所在。對此,要依照旅游業發展自身的內在要求,著力抓好以下工作:行走方面:一是要依照“舒適、便捷、順暢”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在定南、信豐進入我縣旅游景區的道路上設立旅游交通標識標牌的設立,實現無障礙旅游;二要開通并加密節假日縣城至三百山風景區過橋壟、東風湖的公交車,方便游客特別是散客能順暢進入旅游景區;三是要加快縣城到三百山風景區公路建設,重點是要加快縣內省道343路面的拓寬改造工程,提高公路路面等級,確保旅行暢通。游覽方面:一是要加快三百山東風湖景區的'開發,開通東風湖至知音泉的“黃金旅游線路”,徹底解決當前旅游景區容量小和走回頭路的問題,豐富“尋宗探源游”線路的看點;二是突出“東江源溫泉”旅游品牌建設,加快工程進度,爭取在2年左右的時間把東江源東江源溫泉度假區建設成為環境優美,設施完善,服務上乘,特色鮮明的溫泉度假休閑的樂園;三是要揚優成勢,利用我縣果業面積廣、景色壯觀的特點,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觀光游,使之成為我縣特色旅游的一部分,從而不斷豐富特色旅游內容。當前可重點利用距三百山風景區近,又易于線路安排和游客行走的三百山仙人峰臍橙基地為平臺,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四是要學習借鑒龍南關西圍屋管理經驗,建立健全客家圍屋東生圍管理體制,完善圍屋利益收入分配機制,大力發展客家風情游。購娛方面:在縣城和三百山鎮虎崗村分別開辟旅游商貿特色街區,對街區的裝飾風格、經營內容、經營秩序進行指導和規范,并給以相應的扶持政策,如稅收優惠、降低準入門檻、市場推廣等。進一步可考慮發展美食一條街、娛樂一條街、購物一條街,建立健全旅游產業鏈條,真正把旅游業做大做強,充分發揮旅游的帶動效應。食宿方面:要依照“山上游,山下住”的原則,在三百山風景區附近建設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旅游星級賓館飯店和特色星級農家飯店。一是重點要加快東江源溫泉度假區餐飲區建設及三百山熱泉河酒店四星級旅游飯店的申報,以提高賓館飯店接待檔次;二是要在鼓勵民資投資賓招設施建設,利用民資在三百山風景區周邊的虎崗村和符山村興建一批集“吃農家菜,住農家屋,干農家活,摘農家果,釣農家魚”于一體的特色星級農家旅館,以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需求。
對策四:強化旅游營銷,拓寬客源市場。旅游營銷是開拓市場、挖掘客源最直接有效的途徑。近年來,我縣游客接待人數來徘徊不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旅游的對外營銷工作力度不深,面度不廣。因此,強化營銷是我縣實現旅游資源優勢向市場優勢、經濟優勢轉變的必由之路。一是要繼續加大旅游品牌創建力度。通過創建江西旅游強縣、中國旅游強縣、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不斷擴大xx旅游品牌的影響力;二是組建專職旅游網站。建立專門的東江源三百山旅游網站,為大眾提供詳實的xx旅游情況介紹,為潛在的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資訊服務,挖掘潛在的客源市場;三是要利用三百山與粵、港地區源頭源尾的特殊聯系,切實加強與東江源流域特別是粵港地區旅游界知名人士、新聞媒體的聯系溝通,適時邀請粵港地區旅游界知名人士、新聞媒體前來我縣進行旅游采風,報道xx的景點景區、旅游企業、旅游活動和旅游人物,進一步提升我縣在粵港地區知名度;四是要積極組織各大旅行社到我縣考察、踩線、洽談業務,并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鼓勵第三者銷售行為,努力提高xx旅游的知曉度;五是要依托東江源頭的品牌優勢,加大與粵港等地旅游企業特別是旅行社合作力度,大力推介“東江尋宗探源”、“溫泉度假休閑”、“生態農業觀光”等精品旅游線路,不斷提高這三條旅游線路在粵港甚至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旅游調研報告9
根據縣委學習實踐領導小組安排,我局針對我縣文化旅游產業開展了深入細致的調研,形成了如下調研報告。
一、XX文化旅游資源情況
XX是全國僅有的兩個以XX族為主體民族的自治縣之一,以其良好的生態環境、獨特的地質條件、深厚的歷史文化、古樸的民族風情,形成了眾多的文化旅游資源,素有“黔蜀門屏、銀杉之鄉、XX故土、儺戲王國”之美譽。地處黔北渝南,與本省的正安、務川和重慶市的南川、武隆、彭水五縣(區、市)接壤,為黔東北入渝入川通道,歷史上經濟文化與川渝地區交往甚密,現在更是成為黔北地區面向成渝經濟走廊的“橋頭堡”。
1、自然旅游資源豐富
XX屬亞熱帶高原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 16℃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與重慶低濕酷熱天氣形成強烈反差,是發展休閑度假旅游和鄉村旅游的最佳勝地。作為“銀杉之鄉”,我縣擁有以大沙河自然保護區為代表的原生態植被,境內有高等植物3000多種,其中屬國家一、二類保護珍稀植物16種,有被稱為“植物中的熊貓”的銀杉,“中國鴿子樹”珙桐,抗癌新秀紅豆杉,我國特有的“孑遺植物”銀杏、香果樹等。主要自然旅游資源有:舊城一線天、仙女洞、仙米洞、黃泥洞、洋渡小山峽、淞江漂流、芙蓉江十里峽、三江河風光、白灘峽谷風光、三合口溫泉、紅關埡森林公園、大沙河自然保護區、磨盤山風景區等。
2、文化旅游資源奇特
XX族是貴州高原開荒辟草的最古老的土著民族,是雄極一時的古夜郎文明的締造者。全縣XX族人口占全國XX族人口的1/3,民族民間文化底蘊深厚。我縣儺戲歷史悠久,被學術界、藝術界譽為“中國古文化的活化石”;儺技“煞鏵”、“上刀梯”堪稱一絕,被譽為民族民間文化的“瑰寶”;XX族居室、服飾、飲食、喪葬儀式等生活習俗獨具特色;高臺舞獅、打篾雞蛋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融健身、娛樂為一體,技藝高超;文物古跡眾多,有省、縣兩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三幺臺、哭嫁歌、打篾雞蛋、高臺舞獅、儺戲已成功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XXXX族儺戲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主要人文旅游資源有:插旗山古寺院、城關萬天宮、石橋觀音閣、明真安州古城垣、天子墳、鏵耳山崖棺、青球巖巖墓、縣民族展覽館、“夢幻天城”、大磏三源民族文化新村、洛龍大塘XX民族文化村等。
3、旅游商品各具特色
特色食品灰豆腐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XXXX族人的主要菜肴;XX茶葉“XX銀芽”曾榮獲第五屆“中茶杯”名優茶評比特等獎,獲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議活動指定用茶;鮮軼牛肉干品質良好,風味獨特,是XX有名的風味小吃;中藥材洛黨、天麻、玄參、金銀花等更是供不應求,遠銷海內外;儺戲面具做工精細,堪稱精美的藝術品;此外有雕刻、繪畫、書法等文學作品和刺繡、編織等手工藝品。
二、XX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我縣堅持生態優先、保護第一的原則,把發展旅游業作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來抓。遵發〔20xx〕2號文件下發后,我縣及時召開會議學習傳達,結合實際研究部署,細化措施狠抓落實,工作成效較為明顯。20xx年,全縣共接待國內游客22.15萬人,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86億元。主要做法及成效如下:
1、加強領導,健全機構。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把打造精品旅游線做強做優旅游業作為實施“面向重慶長江、發展縣域經濟”戰略的重大舉措。明確縣政協主席主抓旅游產業發展工作,并及時組建機構專抓旅游產業。20xx年將縣旅游事業局從縣環境保護局劃出,單列為專管全縣旅游工作的正科級事業單位;20xx年成立了縣旅游發展委員會和縣XX文化產業開發研究會。
2、摸清家底,科學規劃。我縣與重慶工商大學簽訂了旅游開發總體規劃合作協議,利用科研院校的智力資源、技術設備搞好資源普查,制定開發規劃。目前,我縣已完成了全縣旅游資源普查,完成了全縣旅游發展總規編制初稿,編制了“夢幻天城”、冷水臺和紅關埡森林公園等景區詳規,正在著手進行XX民族村寨、新農村建設“百里示范長廊”、大沙河、華山林場、磨盤山、淞江溫泉、雙河仙米洞等景區的規劃論證工作。
3、加大投入,夯實基礎。20xx年以來,我縣投入240萬元擴建了縣尹珍文化廣場,投入40多萬元成立了縣民族展覽館,向省民宗局爭取150萬元建設“三源村XX民族風情一條街”,新修了“夢幻天城”旅游景區公路,完成紅關埡森林公園路面改造9.3公里、公園內林區公路建設12公里,啟動了三合口溫泉景區公路建設,極大地改善了我縣文化旅游業基礎設施。同時,抓緊實施綏陽至XX二級公路(XX段)改造工程,積極做好黔北高速公路建設前期工作。
4、優化環境,筑巢引鳳。與重慶南川區永溢礦山機械廠簽訂了投資4500萬元“夢幻天城”旅游景區項目,景區按照國家4a級標準建設,目前該景區完成投資530多萬元;與重慶洪燕物流有限公司簽訂了投資2800萬元三星級賓館建設項目協議;與深圳大山集團達成了投資1.3億元開發大沙河灰磏河流域的旅游招商項目協議。成立了“夢幻天城”旅游發展有限公司、XX方山綠色產業開發有限公司、XX三力綠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和XX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建成了冷水臺休閑山莊、上壩青龍泉山莊、洛龍大塘XX文化村等農家樂。成立了XX自治縣中黔儺文化工藝傳承有限公司和XX自治縣XX作坊食品廠,成功開發出儺戲面具和仡家儺酒。另外,我縣還成功開發了灰豆腐果、鮮軼牛肉干、洛龍大蒜等系列食品,洛龍黨參、金銀花、天麻等系列中藥材產品,以及XX銀芽等系列茶葉旅游商品。
5、區域合作,聯動發展。按照“積極參與、平等協商、共同開發、互利互惠”原則,努力構筑跨區域旅游圈,爭取在國家投入、旅游信息共享、宣傳促銷等方面取得新突破。20xx年,在重慶南川區舉辦的渝南黔北區域合作經貿洽談會上,我縣與重慶涪陵區、萬盛區、武隆縣、南川區以及本省的正安縣、桐梓縣等七個區、縣共同簽訂了黔北渝南地區生態旅游共同發展協議書。20xx年,我縣又與重慶萬盛區、南川區、武隆縣、綦江縣以及本省桐梓縣、正安縣共同簽訂了《統一標志標識、共推旅游線路,促進渝南黔北生態旅游快速發展合作實施協議書》,為共同發展和打造旅游精品線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6、加大宣傳,擴大影響。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全面推介XX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民族風情等,努力擴大社會影響。20xx年,我縣成功舉辦了自治縣成立20周年慶祝活動,組團參加了在重慶南川區舉行的渝南黔北生態旅游推介會;20xx年,我縣開展了“走進夢幻天城”旅游采風活動,參加了第四屆國際文化博覽會,在《XX報》和《銀杉文藝》開辟了旅游文化專欄,開發了XX旅游風光賀年卡系列產品,利用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以及展覽、文化、體育和經貿活動,宣傳推介以XX族文化為主體的民族民間文化品牌,擴大民族民間文化的影響力。
7、強化管理,完善機制。認真抓好旅游市場治理整頓,全面排查、治理各類安全事故隱患,建立健全各類安全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旅游安全事故的發生。圍繞完成旅游資源開發、旅游景區建設、旅游市場規范、旅游宣傳促銷等任務,進一步健全和理順旅游管理體制。
三、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資源保護不夠。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加大了對破壞生態環境的打擊力度,對萬天宮、插旗山翠飛閣、明真安州古城垣等文物資源進行了系統的調查了解,并制定了保護方案,爭取資金對萬天宮進行了修復。但由于缺少必要的保護措施,不少景點受自然侵蝕嚴重,如明真安州古城垣。
2、基礎條件有限。近年來,我縣大力實施了旅游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建設,修建改造了一批旅游道路,大大提高了景區的基礎條件。但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比較滯后,如XX陽溪至武隆卡門公路等級低、路況差、通行能力弱,嚴重制約著我縣旅游業的發展和與周邊地區的交流合作。
3、專業人才匱乏。旅游產業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產業。我縣旅游產業的發展目前尚處在起步和培育階段,各種層次的旅游專業人才十分缺乏,尤其是高素質的市場營銷策劃人員、導游人員以及專業飯店管理人員缺乏,成為制約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4、資金投入不足。旅游產業是一項高投入高產出的產業,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景點開發再到旅游產品包裝宣傳推介,都需要足夠的資金作后盾。近年來,雖然我縣多方爭取資金,不斷加大旅游基礎設施等投入,但總量上仍顯不足,從而制約了旅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截止目前,我縣尚無三星級以上賓館,住宿等服務設施條件差,旅游接待能力弱。
5、文化品位不高。我縣雖然人文歷史源遠流長,鄉土文化底蘊深厚,但對文化的深度挖掘不夠,文化與旅游的.結合度不高,影響了我縣旅游業發展的品位。如我縣XX族的民族語言、服飾和習俗多已消失,民族特征恢復難度極大。
四、XX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構想
旅游業是新興產業和朝陽產業,關聯作用強,涉及到“吃、住、行、游、購、娛”等多個方面。我縣旅游資源頗具地方特色,具備發展旅游產業的基礎條件。通過分析旅游經濟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結合我縣旅游業當前所處發展階段,我們認為旅游業的發展對推進XX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縣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構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爭創全國生態XX文化旅游大縣為目標,著力打造“XX明珠”品牌,盡快與周邊旅游線路對接,整合山水、鄉村、XX三大資源優勢,抓住景點建設、商品開發、宣傳促銷、服務管理四個重點,推進旅游發展與環境保護、城鎮建設、脫貧攻堅、結構調整、對外開放五個結合,堅持立足長遠,高點起步,加快形成更加合理的旅游發展區域格局,力爭用最短的時間把我縣打造成為以神秘XX文化及珍稀植物銀杉為代表的天下旅游目的地、以神奇自然風光為代表的周邊旅游必經地和以鄉村旅游為代表的重慶市民休閑地。
1、近期目標(20xx—20xx年):打基礎、構建框架
以“四在農家”為載體,開發以休閑、度假、娛樂為一體的鄉村文化旅游。加大對西北三橋華山石林片區、東部芙蓉江梅江峽谷片區的開發力度,將兩片區中的雷家壩、華山、三河口溫泉、縣城玉溪河作為本階段文化旅游開發重點加以突破。借助本地區豐富的XX族民族文化、民俗風情和豐富的生態資源,以及緊靠重慶主城區客源市場的區位優勢和南川金佛山、武隆仙女山、芙蓉洞空間分布上形成的“金三角”的有利形態,著力打造“黔北XX東環文化體驗和生態旅游休閑度假基地”。在黔北高速公路開通前完成開發建設,打好基礎,營造氛圍,并以此帶動XX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2、中期目標(20xx—2015年):大發展、初見規模
將中部縣城及周邊片區、東北洛龍大塘磨盤山片區、北部大沙河片區作為本階段文化旅游開發重點區域,擴大文化旅游開發的覆蓋面,完善基礎設施,形成規模,從而構建起“黔北文化生態旅游目的地”的總體框架。對于北部大沙河片區,充分利用其優良的原生態自然環境、獨特的原生態系統、獨特的地貌特征和原始的自然風光,進行小規模、低強度開發。重點在于完善接待服務基礎設施,加強通訊設施、安全監控和安全救護體系建設,將其打造成為國內知名的“驢行天堂”徒步旅游和科考探秘旅游基地。
3、遠期目標(2016——2020年):成體系、打造精品
以南部舊城片區和其他區域內的項目作為本階段文化旅游開發重點,同時進一步完善已開發區域基礎設施,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最終形成完善的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特色旅游產品、旅游生態環境的旅游經濟體系。立足精品旅游線路,強力打造以涪陵烏江畫廊,XX芙蓉江文化長廊、長巖十里峽、大磏夢幻天城石林為代表的自然人文景觀;以武隆仙女山,XX大沙河自然保護區、洛龍磨盤山等為代表的山地及觀光農業景觀;以南川金佛山金佛洞,武隆芙蓉洞、天坑地縫,XX仙女洞、仙米洞等為代表的溶洞景觀;以XX大磏三源、洛龍大塘民俗村等為代表的民族村寨文化體驗旅游精品,形成南川—涪陵—武隆—XX“一林二江三山”(“一林”就是指大磏夢幻天城石林;“二江”就是指烏江、芙蓉江;“三山”就是指武隆仙女山、南川金佛山、XX磨盤山)旅游經濟圈。
五、幾點建議
1、解決領導重視問題。領導重視特別是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重視是抓好文化旅游業的最重要因素,這個問題不解決,要想抓好文化旅游業等于是一句空話。這么多年來,我縣文化旅游業始終處于起步階段,說到底就是這個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因此,建議縣委、縣政府統一認識,召開專門會議解決這個問題。
2、解決思想解放問題。文化旅游業的發展,首先就要面臨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問題。要放棄工業發達了才能抓文化旅游、高速公路通了以后才能抓文化旅游的傳統觀念,拋開現階段無錢抓文化旅游、抓文化旅游短期不能見成效的陳舊教條,真正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切實將文化旅游業作為我縣支柱產業來抓。
3、解決觀念認識問題。文化旅游業是一項產業,不是一項單一的工作,它必須要依靠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才能打造成產業發展的支柱。要充分認識發展文化旅游業對促進第三產業乃至整個縣域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切實樹立大旅游的理念。要跳出XX看XX,鼓勵并大力支持XX、正安、務川參與黔北渝南地區區域旅游合作,構筑黔北渝南旅游經濟帶。
4、解決經費投入問題。積極爭取中央轉移支付項目,爭取省、市文化旅游投入,政府實行項目經費捆綁,財政設立文化旅游發展專項基金,充分調動各方力量,鼓勵各種經濟成份參與旅游的開發和建設。建立旅游發展融資平臺,拓展融資渠道,破解資金瓶頸。
5、解決宣傳推介問題。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宣傳推介至關重要。不宣傳推介,XX缺乏知名度,客商缺乏投資信心。建議采取高端運作模式,專家策劃,通過舉辦大型生態旅游節、XX文化節等節慶活動,大手筆宣傳推介XX,提高我縣的知名度,形成文化旅游宣傳的轟動效應和旅游節慶的綜合效益。吸引和鼓勵外商和有實力的旅游大集團投資參與我縣文化旅游開發。
6、解決旅游人才問題。人才是第一要素,要充實文化旅游部門的人才隊伍,有針對性地加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建立健全旅游服務規范,不斷提高旅游業管理人員水平和從業人員素質,以優質、高效的旅游服務推動我縣旅游業加快發展。
旅游調研報告10
XX縣“廁所革命”從XX年開始,自此,我縣便制定了3年革命計劃(即XX-XX年),截止目前,我單位已完成12座旅游廁所的新建和10座旅游廁所的改建工程。在不斷的摸索前進中,我縣“廁所革命”工作成效凸顯,旅游廁所特色越來越突出,從XX年的傳統式高原廁所到現今的藏區特色外觀和標志標牌的旅游廁所,均能體現我縣“廁所革命”的成效。
一、目前現狀
我縣XX年計劃新建X座,改建X座,其中X座生態環保廁所。對標《旅游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18973-XX)》,充分考慮旅游廁所的景觀化、特色化和人性化的理念,建設獨具特色的景觀化旅游廁所。并根據我縣具體施工期短的限制,加快推進建設,確保了目標任務按時完成。
(一)嚴格清理整頓。整合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和旅游產業領導小組力量,開展旅游市場環境和旅游廁所合法合規性專項整治。建立職能部門分類督導、屬地政府和主體單位共同實施、齊抓共管的監管機制,定期開展旅游廁所專項檢查,落實各部門監管職責。對不符合建設規范的限期整改。
(二)開展監督管理。由規劃建設部門和城管部門牽頭,將旅游廁所建設管理納入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常態監督管理,督促旅游廁所責任單位(人)建好、用好、管好旅游廁所,確保旅游廁所建設規范、管理到位、環境整潔。
(三)引導規范管理。經有關部門批準修建對外使用的'村(居)民自建廁所,提倡免費使用,鼓勵按旅游廁所a級質量等級標準進行建設、管理,提升廁所品質。
(四)對標自查,杜絕廁所問題
我縣于XX月XX日開始由分管副縣長帶隊,旅發局牽頭、消防隊、工商局、規建局等旅游產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到全縣各公共廁所進行聯合檢查,發現景區以外的其他旅游廁所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廁所文化缺乏,針對此次檢查發現的問題,要求各責任單位積極整改。對于端午小長假省級暗訪人員發現的旅游廁所問題,我縣雖不涉及景區旅游廁所。
但我們針對之前檢查發現的問題再次梳理自查并有針對性的進行檢查,杜絕類似問題的發生,我們也會引以為戒,在以后的建設和管理中做好規劃,有序建設。
二、基本情況
(一)目標任務
我縣XX年旅游廁所建設目標任務為新建X座,改(擴)建X座,截止目前,我縣已完成X座旅游廁所新建,X座改造提升,超額完成目標建設任務。
(二)建設情況
隨著我縣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在XX州級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縣旅游廁所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檔次逐步提高,管理不斷加強,衛生明顯改善,增加并完善了旅游交通沿線、旅游綜合服務點、旅游景區景點等地的旅游廁所建設和提升改造。
(三)管理情況
我縣旅游廁所管理工作納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范疇,今年建設旅游廁所均在公路沿線和鄉鎮,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交由所轄XX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維護,并安排公益性崗位人員或直接受益者進行廁所管理維護工作,以保證旅游廁所的正常使用。各廁所清潔人員負責各自區域廁所的清潔衛生,確保旅廁所整潔干凈,為游客、群眾提供一個較為舒適的入廁環境。
(四)資金來源
XX縣XX年新建X座旅游廁所、改造提升公共廁所X座,該項目計劃總投資XX萬元,資金來源為XX年和XX年XX州級旅游廁所建設資金和其他資金。
XX縣XX年新建X座旅游廁所、改造提升公共廁所X座,該項目計劃總投資X萬元,資金來源為政府投資。
三、問題和困難
(一)缺乏項目建設資金。縣作為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重點縣,地方財政資金緊張,對項目提供資金扶持力度有限;
(二)建設條件惡劣。縣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部高海拔地區,氣候條件惡劣,建設工期短,達到旅游廁所的統一標準難度較大。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與打算
(一)加大建設力度,確保如期完成建設任務。作為建設任務的業主單位,切實加強監督管理責任,在不影響整體規劃的基礎上,優化措施,確保旅游廁所按時高質量完成建設。
(二)爭取政策扶持。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對旅游廁所規劃建設給予政策傾斜和資金扶助,積極動員涉旅企業參與建設任務,將景區旅游廁所建設管理情況納入全縣旅游業發展體系考核,將酒店、農家樂廁所建設管理情況納入星際接待單位評定范圍,刺激全縣旅游廁所創新建設與管理。
(三)創新建設,讓“廁所成為風景,創造美麗體驗”。積極推動“廁所革命”建設,使廁所從臟亂差的一“角”變成靚麗的一“景”,成為創造美、傳播美、享受美、分享美的載體,讓廁所的“顏值”大幅提升。通過革命,廁所從生理代謝的簡陋場所,到逐步兼具衛生整理、休息乃至審美、商業、文化等功能融合的新空間,成為物質和精神文明提升的標志。
旅游調研報告11
為全面提升新農村建設內涵,轉變農業發展模式,適應鄉村旅游市場的需求,xx鎮深入挖掘整合鎮域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以“新農村、新旅游、新體驗、新風尚”理念為指導,科學規劃和漸次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區的休閑農業和鄉村黃金旅游景區。
一、主要做法及進展情況
(一)高起點規劃。定位于黃河三角洲旅游圈中集生態高效、休閑觀光、旅游度假于一體的知名生態休閑觀光農業景區,依據我鎮東臨壽光林海生態博覽園,北承東營區六戶鎮生態觀光旅游區,南接孫武湖度假區的實際,依托顯著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新農村建設的豐碩成果,我鎮聘請了青島同創設計院和東營新匯設計公司實地調研、充分論證,制定我鎮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規劃,細化20xx年重點建設工程,做到了休閑觀光農業、鄉村旅游建設與全鎮新農村建設、小城鎮發展規劃的有機結合。
我鎮休閑觀光工程建設重點圍繞位于新農村建設示范區南部、長10公里的溢洪河觀光路打造溢洪河農業生態休閑觀光旅游項目。綜合分析觀光路各功能分區的資源差異,因地制宜,在觀光路西側規劃迎賓景門入口區,在入口處設置景門和“五谷豐登”小型廣場;利用唐王東征典故,突出地方歷史文化,規劃唐王擷果采摘區,主要包括萬畝冬棗采摘園和千畝蘋果采摘園兩個采摘園區;依托我鎮“賽夷”水產品品牌,發揮水產資源優勢,規劃建設王道養殖垂釣區和清怡湖水上休閑區,即賽夷垂釣休閑區;在濟青河王道閘處,經營農家特色小吃,規劃建設田園牧歌餐飲區;在田園牧歌餐飲區附近打造一個民俗特色村,規劃“私屬菜園”,建設農耕勞作體驗區;在觀光路適當地段建設文化長廊,打造xx人文展示區共六大景區。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2844.9萬元,主要通過社會集資、大戶承包、銀行貸款、上級財政扶持等渠道籌措資金,計劃3-5年建設完成,今年3月份開始已投入200余萬元,全面啟動觀光項目的建設。項目建成后將產生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對我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產生推動作用。
(二)高標準建設。按照“科學規劃、高點定標、一步到位”的思路,決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溢洪河觀光路在沿路北側60米、南側50米建成速生林帶的.基礎上,以“三網綠化”為契機,在觀光路兩側新植樹木2.9萬株,種植蜀葵2.5萬米,并及時加強后期管護,進一步增強了綠化效果,優化了項目區環境。迎賓景門入口區管理房已完成主體工程,位于景門入口區南側占地90畝、集休閑、娛樂、餐飲于一體的農業生態觀光園項目已完成規劃設計,近期簽訂合同并開工建設。唐王擷果采摘區(萬畝冬棗采摘園和千畝蘋果采摘園)已具雛形,年內主要任務是提升采摘園周邊環境,與孫子文化節同期舉辦第三屆冬棗采摘節。在鞏固原有冬棗采摘園的基礎上,新發展冬棗大棚5個,大棚冬棗面積達到30畝,同時加大冬棗技術管理力度;對千畝蘋果園采摘路進行了拓寬和整平改造,道路兩側進行綠化,園內新配套建設建筑物15座,改建園區內管護房10座,全面優化了采摘環境。賽夷垂釣休閑規劃區,多次聯系亞東星海水產品開發公司、鑫馬遠洋捕撈公司等鎮域內海產品經營企業,王道養殖區內黃河口甲魚養殖項目已基本確定,正在進行規劃設計,為建成“賽夷”海產品經營園創造了條件;清怡湖水上休閑區周邊環境提升工作正在籌劃之中。田園牧歌餐飲區就引進特色餐飲項目多渠道進行了聯絡。農耕勞作體驗區和xx人文展示區正在細化方案。
(三)大力度推進。一是成立機構,加強組織領導。我鎮高度重視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堅持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抽調農業辦、新型社區辦工作人員組成專門的辦公室,各司其職,分工負責,密切配合。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靈活性,成立了xx鎮生態觀光旅游開發公司,負責制定我鎮旅游業發展規劃和旅游項目的策劃、包裝和對外宣傳工作,承接項目招商和推進。二是廣泛宣傳,多渠道招商引資。我鎮生態休閑觀光項目采用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模式,為做活我鎮觀光項目的開發建設,擴大項目區的知名度,吸引企業前來投資,我鎮在縣人民政府網、《廣饒大眾》、《xx時報》等多種媒體發布招商信息;同時,縣旅游局將我鎮生態休閑觀光項目編入《山東省廣饒縣旅游項目投資指南》,納入了全縣旅游發展規劃框架內。我鎮在廣青路、青墾路十字路口處,安裝了冬棗采摘園和休閑觀光工程景區旅游指示牌;籌備舉辦了休閑觀光項目洽談會,就有關項目引進和市場開發進行推介和引進。
二、困難和問題
一是資金投入渠道不暢。我鎮休閑觀光工程投資巨大,單靠政府的財政投入遠遠不夠,需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引導企業或個體前來投資興建,但由于我鎮發展觀光旅游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對外知名度不夠,前來投資的企業或個體尚未形成規模,導致我鎮休閑觀光工程興建進程緩慢。
二是布局分散,尚未形成規模。受農村土地分散、小規模經營方式的制約,我鎮的觀光農業項目總體規模狹小,尚未形成參觀、購物、旅游一條龍服務的產業體系。根據國外的經驗,農業觀光旅游區在半徑為29.5公里的區域內才可以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而目前我鎮休閑觀光農業區的面積小于這個數字,因而造成客源市場相對狹小的局面。
三是旅游景區市場季節波動性
較大。由于我鎮現有資源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淡旺季反差明顯。在旺季,會由于游客太過集中,帶來設施容量、環境容量上的壓力;在淡季,游客稀少,將造成大量資源和設施的閑置、浪費,使經濟效益大幅度降低。例如,冬棗、蘋果采摘園在夏秋季掛果期間,游人過度集中,對環境壓力較大,而在冬季則門庭冷落,效益低下。
三、對策與建議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全方位推介我鎮休閑觀光工程。除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渠道進行宣傳外,建議由各級主管旅游部門給予具體指導,幫助策劃包裝和宣傳推介,在更高層上提升形象、提升吸引力。我們還將更新鎮域內顯要位置的大型廣告宣傳牌,更換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內容,吸引更多商家前來投資建設。同時,希望各級主管部門能夠在加強業務指導的基礎上,幫助積極爭取各方面扶持,或吸引社會入股,彌補投資不足的突出問題。
二是繼續搞好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綜合比較外地休閑觀光農業經營模式,結合我鎮實際,繼續搞好項目區道路、綠化、保潔、照明等基礎性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構筑起針對東營東城、油田基地的都市近效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總體框架,搭建起良好的服務載體,以更好的外部環境和更人性化的優質服務,不斷拓展項目的內涵與外延,從客流量上進一步促進物流和資金流。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利用大項目建設進一步吸引外部投資,努力形成項目聚集效應,不斷加大開發力度并擴大鄉村游半徑。
三是豐富旅游內涵,延伸旅游旺季。針對冬棗、蘋果采摘園旅游旺季時間短、果農受益相對有限的弊端,我鎮在現有冬棗采摘園的基礎上,基本形成了冬暖式大棚、普通大棚和大田冬棗三種種植模式,形成了早熟、正熟和晚熟的梯次采摘鏈條,大大延長了采摘期;千畝蘋果園在現有國光、紅富士等品種基礎上,再引進新品種、新技術,不同品種成熟期銜接,延伸采摘旺季。同時,我鎮的休閑觀光農業項目在滿足游客觀光、游覽、采摘、購物、農耕體驗、休閑、度假等消費需求的基礎上,要注重深入挖掘外延項目,如特色文化習俗、歷史特色建筑、手工藝品等,走生態旅游與文化旅游相結合的道路。
旅游調研報告12
我是靈山之子,我深深地摯愛著靈山,多次深入靈山的山山水水,每一個角落,與靈山親密接觸,對靈山十分了解。我以一個靈山兒女的眼光來看待靈山的景點開發,并結合當地民眾,其他專家的觀點正視靈山開發。覺得目前已開發的靈山景點有一些美中不足之處,即將開發的靈山景點應當有什么措施與思路,現一一說來,也許是班門弄斧,但這是我一個靈山之子對靈山開發的參與熱情。
一 當前靈山開發的景點存在著一些美中不足之處
靈山開發已有幾個年頭了,完善了靈山旅游的基礎實施,成立了靈山管委會管理機構,交通更便利了,加大了靈山旅游的宣傳,讓靈山的旅游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可以說靈山開發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與成就。但是靈山開發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期待解決。
1.靈山景區的保護力度有待于加強。
自從靈山作為風景旅游區開發以來,關閉了100多家花崗石廠,對景區內的一些自然景觀實施了保護,靈山的巖石與植被得到了保護與恢復。但這方面做得還遠遠不夠,讓人痛心的是,破壞靈山景點的事還在不停地發生,沒有引起官方與民眾的重視。
最典型的是,在上饒縣湖村鄉與橫峰縣葛源鎮交界的靈山主峰之一——百合峰,被橫峰縣葛源鎮開采花崗石,幾十臺挖掘機在肆意破壞著百合峰面朝葛源鎮方向的山體,如此下去,億萬年才形成的百合峰有倒塌的危險。這就要上饒市政府出面與橫峰縣政府主要領導進行交涉,以取得保護靈山的一致行動。
另外,景區內的一些古樹、古橋、古祠等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破壞了不少,完好的越來越少了。這就會導致靈山的旅游資源的枯渴,失去靈山的一份應有的魅力。
2.靈山已開發的景點缺少科學的論證。
靈山開發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也是一項利于子孫后代的千秋大業,靈山開發存在著急功近利的現象。靈山開發當然不能放慢進度,但也不能一味地圖快;靈山開發需要一定的資金,投資金額大,但也不能為了節省資金就盲目開發。
靈山里游客的游步棧道建設,是為了方便游人來靈山旅游,欣賞靈山的自然景觀,近觀靈山的棧道建設似乎挺好的,但是遠觀靈山的棧道就會發現,其實靈山原生態的自然景觀之美被棧道破壞了,那一條棧道就好像是把美麗靈山的脖子切了一刀,破壞了靈山的整體美感,不能不說讓人遺憾!
所以靈山開發,寧愿放緩進度,也要對每一處開發的景點進行科學的論證,專家與民眾的論證,才能開發出科學的而不破壞整體美的景點來。
3.靈山旅游缺少強有力的宣傳。
靈山的旅游開發時間不長,才幾年時間,雖說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引來了一些省內外的游客。但與三清山比起來,無論是旅游景點的豐富性,還是知名度,差得遠了。在國內有影響的新聞媒體與網絡、電視中宣傳的還是太少,還是處在閨中未人識的階段,還需要各級政府與部門加大宣傳力度,調整宣傳方法,調換宣傳平臺,讓靈山的旅游“響”起來,以達到讓省內外以致國內外游客了解靈山,吸引他們前來游覽觀光,拉動地方旅游經濟的目的。
二.靈山開發的幾點新措施新方法
靈山開發工程巨大,需要巨額資金,耗用時間長,也不是光靠政府部門、管理部門、投資商就能搞好的。這需要集各級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及全體民眾齊心協力才能開發好靈山的旅游資源。
1.一手抓開發,一手抓保護,兩手都要硬。
靈山旅游既然已經開發了,就要開發好,開發出樣子,開發出效益,讓靈山的豐富旅游資源造福一方百姓,帶動一地百姓致富。靈山開發要量力而行,逐步推進,在科學保護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的開發。絕對不能讓靈山原有的有價值的景物受到傷害與破壞,保護好靈山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一祠一橋,讓靈山的旅游資源走可持續開發利用之路。
2.全方位強化靈山的旅游宣傳。
靈山旅游宣傳的陣地與方式不能過于單一。靈山的宣傳可以通過國家、省、市、縣重要媒體平臺來宣傳,宣傳也要有長期性,要投入一定的資金來造勢。
A攝影繪畫。廣泛開展以靈山為主題的山水畫創作與攝影作品大賽,吸引省內外的名家來參與創作,將其中作品收集成冊,進行書籍發行宣傳,以達到持久與高效宣傳的目的。
B文學宣傳。請全國有影響力的詩人、散文作家參觀游覽靈山景區,并請他們留下自己創作的文學作品,集編成冊;將靈山原有的詩詞、散文、故事、傳說等進行搜集與整理,編成書籍,厚重靈山的文化底蘊,詩意靈山的美感。
C歌曲宣傳。請名家來創作宣傳靈山的歌詞,制作傳唱靈山的歌曲,讓靈山的頌歌在每一個靈山女兒、靈山游客的心中久久回響,激發對靈山的熱愛之情。
D景點命名。靈山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對一些重要的景點要統一進行命名,完善相關的景點介紹、導游詞、圖片宣傳、相關數據等,讓游客更加了解靈山的美,產生游覽靈山的欲望,回游靈山的.愿望。
3.打造人文景觀,豐富靈山的文化內涵
靈山的自然景觀十分誘人,但人文景觀還比較缺少,可以有意識地建造一些人文景觀進行襯托與補充。
A建造道教佛教祠廟、修善明清古街等。靈山的景物是豐富的,有許多美麗的景點尚需要人們去發掘與認識,煥發它們的無限魅力。人文景觀要與之相得益彰,建議把靈山景區范圍內的民房外形統一進行徽派建筑的改造,新建的民房外形要統一規劃與設計。同時,在靈山的重要景區,建造以道教、佛教文化主題的祠廟,江南水鄉風情的主題公園,讓靈山的的景物與美無處不在,讓來靈山旅游的客人親密接觸靈山的風俗人情,得到心靈的陶冶。
B恢復民間傳統的磨坊、手工作坊等。現代化的景物各地都不少,難以打造出特色,缺少傳統的古樸與靈性,難以留住游客留戀的目光,難以給人心靈的靜化。可以有意識地在靈山景區內,恢復民間傳統的碾米磨坊、榨油作坊、家族祠堂、農家大院等,讓靈山游客接觸到靈山的風俗文化。
C挖掘傳承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靈山方園百里,民風淳樸,村民依山而居,形成了獨特的生活習俗與文化。靈山的串堂、龍燈、靈山民間故事與神話傳說等,對這些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要注重挖掘與傳承。
D收集制作靈山民間的傳統飲食小吃。另外,靈山村民的一些獨特的傳統的小吃,也別有一番風味,如:手工磨豆腐、石杵打的麻籽果、農家的酸菜、燈盞果等,培訓民間傳統飲食小吃的制作者,能讓外地游客品味靈山風味的飲食,讓游客胃動心動,產生對靈山的依戀與熱愛。
E把靈山發展為攝影基地、生態種養基地。靈山山奇水秀,梯田層層,云霧飄渺,獨天得地的造化。可以在靈山原有景觀的基礎上,在靈山的農田中每年秋季種植油菜,來年油菜花開了,景色美上加美,其景色之美不遜色于婺源的油菜花,完全可以吸引游客前來攝影旅游,把靈山打造成攝影基地。同時,根據靈山所在的自然狀況,可以把靈山設為水資源保護區、農業蔬菜種植基地、動物保護區。這樣,即保護了靈山,又發展了靈山的地方經濟,為靈山旅游資源造景,一舉多得。
旅游調研報告13
一、吉林省大學生旅游現狀
(一)旅游意向通過調查,有接近90%的大學生表示非常喜歡旅游,另外5%的大學生表示一般喜歡。其中來自城市和農村的學生卻有明顯的差異,幾乎100%來自城市的學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來自農村的學生非常想旅游。引起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來自城市與農村的學生的經濟條件的差異造成的。對旅游沒感覺的大學生有66%主要是沒有錢,其中來自農村的學生占74%。
(二)旅游目的旅游的目的是欣賞景觀、開拓視野、增長見識(63%)和休閑散心(21%),另外找同學、熟人玩接近15%,而純粹娛樂性質上的游玩、觀光不大受大學生的歡迎。
(三)影響出游的因素8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影響出游最重要的是金錢,1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時間是影響他們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家人、宣傳地、朋友意見影響他們。
(四)消費方式在選擇旅游消費方式上,50%的大學生選擇自助游;22%選擇個人游的;而只有28%的大學生選擇跟旅游團。這說明,大學生群體獨立意識較強,富于探索。其中,高年級學生在自助游和個人游上多于低年級,來自城市的學生多于來自農村的學生。
(五)旅游的方式在出游方式的選擇上,大多數學生選擇與銅須結伴而行,約占52%,與男(女)友一起的約占21%,而與家人一起出游的比例約占6%,獨自一人出游的約占21%。
(六)大學生旅游的次數(每年)調查顯示,大學生每年出游次數為1次為約42%,2次為約43%,3次為約10%,4次約3%和5次以上為約2%。可見,大多數大學生平均每年出游次數為一到兩次,少數有條件的學生也有年出游次數為三到四次的,但每年出游次數為五次以上的很少。
二、吉林省大學生旅游市場的基本特征
(一)對價格較為敏感大學生目前大多仍為消費者,可用于個人自由支配的資金不多,屬于非強勢消費群體,因而對價格較為敏感,在旅游過程中對物質要求不高,講究經濟實惠,特別是吃、住方面只要得到基本滿足即可。
(二)重視旅游經歷由于大學生長期在學校生活,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旅游中的各種經歷都是他們津津樂道的事,因而他們更加重視旅游過程中的經歷和感受。
(三)旅游目的地的選擇以短期、鄰近地區為主由于在校大學生受經濟條件限制,他們的出游多以時間短、距離近為首選因素。因社會閱歷較少,他們旅游時大多是基本層次的觀光旅游,主要目的是去游覽那里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跡和了解風土民情等。
(四)出游顧慮較多雖然大學生旅游愿望非常強烈,但是由于一直在家庭和學校生活,社會經驗不足,出游時顧慮的問題較多。包括安全問題、食宿問題、資金問題等等,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和女大學生對這些問題更為敏感。
(五)從眾心理顯著,信息傳遞迅速大學生旅游市場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大學生作為一個集中的旅游群體,旅游決策易受同學或朋友等相關群體影響。再加上旅游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大學生旅游常常沒有充分的前期準備,情緒易波動,從眾心理顯著;同時,由于市場集中,群體間聯系廣泛,旅游信息傳遞迅速。
三、吉林省大學生旅游市場開拓建議
(一)開發多樣化的旅游產品推出多種具有特色的旅游產品,滿足大學生旅游者的不同需要,這是有效開發大學生旅游市場的.根本途徑。從大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特點出發,以下旅游產品值得關注。
1修學旅游。大學生旅游大多數是想對外界事物增加了解,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因此,他們出游常常帶著一定的學習目的。旅游企業可設計一些學習性較強、可以增加社會實踐經驗和開拓眼界的修學旅游,如四平市紅色之游、延邊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游、科考游等。
2體育旅游。大學生精力充沛,活潑好動,多數酷愛體育運動,可根據這一特點開展具有健身和娛樂性的旅游活動,如滑雪、游泳、漂流等。這些體育活動都可成為體育旅游的賣點。
3探險旅游。大學生追求個性化,喜愛標新立異,且好奇心重,喜歡進行探險或令人驚心動魄的旅游活動。旅游企業在安全有保障的條件下,可開展森林探險、攀巖、探秘等探險旅游活動。
4生態旅游。當代的大學生具有較強的環保意識,很多高校還成立了環保社團。針對大學生崇尚自然、保護環境的心態,應有針對性的開發生態旅游產品,如濕地生態游、野生動物保護游,一定會得到大學生的青睞。
(二)合理定價旅游產品受到經濟條件限制,大學生對價格往往比較敏感,大學生出游隨價格變動彈性較大。只有合理的定價,才能激發更多的大學生出游,形成規模市場。旅游企業應該誠信經營、明碼實價,增強大學生的出游信心,并盡量推出一些折扣的旅游產品,擴大大學生旅游市場。同時,根據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制定不同的價格,利用優惠價格提高淡季和溫冷景區游客數量,這樣可以充分合理利用旅游資源,調節旅游企業的經濟收益結構。如長白山、向海等景區可以在冬季通過降低旅游產品價格吸引大學生前往。
(三)加大旅游促銷力度大學生旅游市場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市場,它十分集中,特征趨同性較強。目前,高校內有很多社團,許多學校還專門成立旅游協會。旅游企業完全可以與旅游協會或其他社團合作,深入大學生內部,開拓大學生旅游市場。同時,可以建立學生直銷點,聘用學生作為固定的旅游直銷人員進行長期的宣傳和銷售人員。此外,旅游企業應該注重新媒體宣傳,現在多數學生都喜歡玩微信,微博,基本每名學生在閑暇時間都會關注此類媒體,旅游企業完全可以建立一個旅游公共平臺,專門為學生服務,優惠信息,經典旅游線路等,這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方式,而且傳播范圍廣,信息更新快。
(四)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對于吉林省來說,旅游業不是十分發達,這樣更應該注重旅游質量,多數旅游企業由于旅游成本較低,對學生收費較低,從而在服務質量上大打折扣,每年的旅游旺季都會出現旅游服務質量問題,導游員與游客的事故近年來頻發,而學生又是弱勢群體,對于導游員這一行為他們無法接受,因而心里十分排斥,旅游價格降低的同時擔心服務質量。這也是制約大學生旅游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旅游調研報告14
摘 要:湛江的海岸線位居廣東的首位,海洋資源非常豐富,擁有發展海洋經濟的資源優勢和地理區位優勢。隨著海洋經濟強市戰略的實施,海洋經濟在近幾年得到了飛速發展,海洋經濟已成為湛江經濟發展新的另一增長點。雖然如此,湛江的海洋經濟經過多年的發展,依舊呈現出許多問題和不足。本文著重分析了湛江地理環境對湛江市海洋經濟發展現狀和途徑以及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此經濟報告用大約1個月的時間進行調研,通過調查湛江地理環境對發展海洋經濟的促進因素,提出以下的建議,首先要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力度,增強服務意識;其次,政府部門還要制定好發展規劃,并實施好相關保護法規和優惠政策;再次,要依靠科技進步力量,實施“科技興海”;最后要有重點,分步驟分層次地發展好海洋優勢產業,尤其是一些潛力大,基礎好,效益快的海洋產業。以上建議希望可以促進湛江海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1 湛江海洋資
源狀況概述
1.1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湛江坐落在中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上,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243.7km,占廣東省海岸線總長的30﹪,港灣島嶼眾多,有史以來就是有名的海洋大市。湛江地理位置優越,東面南海,西臨北部灣,南望海南島,背靠大西南,是粵、桂、瓊通衢的戰略要地,大西南出海的主要出海口,也是我國大路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和大洋洲航距最短的重要口岸[1]。在北部灣經濟圈、亞太經濟圈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1.2豐富的海洋資源
1.2.1 海洋水產資源主要包括經濟魚類520余種,貝類547種,藻類10多種,還有蝦類28種。湛江港和雷州灣潮間帶平均生物量為119.15g/㎡ ,棲息密度為110.4個/ ㎡;北部灣潮間帶平均生物量為172.45g/㎡,棲息密度為263個/㎡。由于湛江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區,所以海洋生物種類也比較繁多[2]。據有關資料記載,僅潮間帶生物就多達1500多種,其中魚類上千種,有經濟價值的200多種,為發展海洋生物開發研究產業以及海洋捕撈業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豐富的資源。
1.2.2能源,礦產和鹽業資源 中國南海的海洋油氣特別豐富,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氣聚集中心之一。湛江沿岸淺海礦產資源也相當豐富,已探明的總儲量高達525萬t。已探明有生油、儲油條件的構造超過400個,以及9個油田和3個氣田。由于湛江市西南部海岸日照時間長,太陽總輻射量大,是全國光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此外,湛江沿海油氣儲量也比較大,鹽田生產條件比較好,另外,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區位優勢使得湛江的潮夕能與海風能開發前景也十分廣闊。
1.2.3特色的旅游資源湛江市有“紅、綠、藍”特色旅游資源,是中國海洋旅游資源最豐富、最密集的地區之一。首先,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從而使湛江集海港、
商港、漁港、軍港、旅游港于一身,港灣景色美麗動人。其次,從湛江徐聞縣出發的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在這里進行的商貿活動比福州早了足足1 000多年。此外,這里還是中國著名的南珠之鄉,海水珍珠年產量占全國7 成多;這里有中國近海大陸架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珊瑚礁群,中國第一長沙灘——東海島沙灘。這些豐富的藍色濱海旅游和海洋旅游資源,再加上得天獨厚的綠色生態與農業旅游資源、紅土風情與歷史文化資源相陪伴, 構成了湛江“藍、綠、紅”三大旅游特色。因此, 湛江向旅游大市邁進的步伐強而有力。
1.3海洋工業基礎比較雄厚, 發展迅速
目前,湛江海洋工業年總產值近達20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約四成。特別是水產加工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成為湛江工業發展和出口創匯的后起之秀。目前全市水產加工企業由上世紀90年代的70家增至238家,年加工能力約17 萬t,產值約20億元,其中年產值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9家,億元以上的5家,湛江市水海產品出口創匯成效十分顯著,蝦品、珍珠品、魚品紛紛闖進國際市場。
2湛江海洋經濟取得的成就和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借助廣東省第四、五次海洋經濟工作會議的契機,以及每年舉辦一次大型的海洋經濟博覽會,湛江借勢大力推進海洋資源綜合開發,積極探索海洋經濟發展新途徑,使海洋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湛江在海洋經濟方面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幾點:
2.1海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總量得到較大突破
據統計,“九五” 時期,湛江海洋經濟總產值從1995年的72億元增加到2000年的157.44 億元,年均增長10.4﹪;“十五”期間, 海洋經濟總產值從2000年157.44億元增加至2005年的467.06億元,年均增長24.29﹪,海洋產業增加值從93.51億元增加至206.50億元, 年均增長17.17﹪;“十一五”期間, 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從2005年的467.06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844.96億元,年均增長12.6﹪;海洋產業增加值從207.5億元增加到420.5億元, 年均增長15.2﹪。由此可見,海洋經濟已逐步成為了湛江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2.2海洋漁業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產量增長迅速
自2003 年以來,湛江在海洋漁業結構方面下大功夫,使漁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據2003 年有關統計,湛江水產品總量達77.72萬t ,連續23年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在廣東省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漁業總產值54.41億元,占湛江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29.6﹪。同時,湛江市14個漁港所在地鄉鎮的漁業經濟發展也比較快。據2003 年的有關調查,14 個漁港鄉鎮水產品總產量達37萬t、漁業總產值22 億元,分別占該市水產品總產量、漁業總產值的47﹪和41﹪ 。2010 年,湛江市海洋產業總產值達到844.96億元,在廣東省僅次于廣州、深圳,居第三位;全市水產品總產量達到110.2萬t,總產值120.9億元,這兩項指標連續多年居廣東省各市首位[4]。
近年來,隨著湛江向海洋奮進的腳步加快,逐漸形成對蝦、珍珠、鮑魚、牡蠣、泥蚶、文蛤、江珧和名貴魚類網箱養殖等8大品種的基地化、規模化養殖格局。湛江海養珍珠年產量可達20t, 約占全國海水珍珠產量的70%;對蝦養殖年產量可超過6萬t,占廣東省1/2 以上、全國的1/6,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最大的對蝦生產、集散和加工出口基地。
2.3臨海工業發展迅速,逐漸成為海洋經濟的中堅力量
近幾年來,湛江海洋工業年總產值均在200億元左右,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約四成。特別是湛江水產加工業,從而成為湛江工業發展和出口創匯的新亮點。值得一提的是: 近年來, 一批中外大企業紛紛把發展的目光投向湛江,湛江成功地吸引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一批臨海石化、電力、油氣開發項目,構建了湛江臨海工業新的強勢發展的格局。2003 年底前已先后建成投產的有: 俄羅斯塔氏集團湛江米克化能液氨中轉項目、大連華農集團公司飼料項目、遼寧富虹大豆制油項目等;還有湛江奧里乳化油庫、500 千伏港城( 湛江) 輸變電工程、湛江電廠一期脫硫、70 萬t 湛江紙漿廠等項目正在緊張的建設中這些項目的開展或投產,為湛江臨海工業勾畫出了美好的藍圖,成為海洋經濟發展壯大的推動力。同時, 也使得“工業立市、以港興市”這個戰略目標能夠更好地實現,從而使湛江工業化進程實現歷史性的跨越。
2.4物流中心已經形成,海洋交通運輸業呈現良好發展趨勢
湛江已建成30萬t級原油碼頭、25萬t鐵礦石碼頭、30萬t級深水航道三大工程。2008 年,全市港口吞吐量超1 億t ,實現了億噸大港的發展目標,確立南方大港和北部灣出海主通道的地位[5]。隨著湛江港主樞紐港地位的不斷提升,基礎設施和環境的日益改善,湛江海洋交通運輸業得到迅速發展。總之,湛江海洋交通運輸業通過不斷的綜合整治,面貌已經有較大的改觀,成為海洋經濟一個潛力無限的增長點。
2.5濱海旅游業發展迅速,海洋生物業異軍突起
近年來,“中國海鮮美食城”、“中國對蝦之都”、“十大休閑城市”等稱號相繼落戶湛江,
再加上國聯水產成功上市、東風市場水產品批發市場的經營規模日益擴大, 這些大事件都進一步彰顯湛江城市的海洋特色。到湛江吃海鮮、賞海景、沖浪等已經成為湛江作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一張名片。海灣大橋、特呈島、吉兆灣以及在建的漁人碼頭等,都已經成為湛江海洋特色的標志性景點。近年來, 隨著湛江海洋生物技術綜合利用以及海洋生物產業化、多元化等方面的發展, 螺旋藻、珍珠蜂皇漿、鱟試劑等一批藥物試劑和保健品以及美容系列產品紛紛亮相市場, 海洋生物食品異軍突起, 成為加速湛江海洋經濟發展的又一個新亮點。特別是利用紅蟹、龍蝦甲殼提煉精制而成的幾丁聚糖( 救護善) 膠囊, 被稱為“人類第六大生命要素”, 并被評為1999 年國家級新產品, 開發和投產的市場前景廣闊。 3湛江海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差距和問題
雖然,湛江在過去的幾年里,尤其是在海洋經濟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是在發展海洋經濟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和問題亟待解決:
3.1海水養殖產業結構比較單一,未出現規模化經營
雖然湛江擁有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業的海洋資源優勢,但是全市年均海水養殖面積在4.67萬k㎡左右,約占全市淺海面積1/10,占灘涂面積不足1/2;年總產量近35萬t,平均單產不足7500 kg/k㎡ ,不僅養殖面積小,而且單產水平低,沒有相關的科技支撐,很難有大的突破,這與山東等發達地區比, 差距很大。雖然海水養殖在湛江已呈遍地開花之勢,但因產業結構單一,海水養殖依然以個體養殖居多, 規模化養殖的大企業很少,加上蝦塘污染、種質退化、價格走低、對病害和反傾銷等環境脅迫的防御能力下降等問題, 制約了湛江海水養殖業的健康合理發展。
3.2 海洋捕撈業困難重重,漁業經濟發展緩慢
雖然, 海洋捕撈業在湛江有悠久歷史, 現全市有機動漁船近2 萬艘, 直接以漁為生的人口達80多萬, 年生產總量可達35 萬多t , 年產值22 億元以上, 與海水養殖業平分秋色, 是湛江漁業產業中的另一支柱力量。但是, 近年來, 隨著漁業資源的不合理采掘與利用, 導致漁業資源逐漸枯竭, 傳統作業區不斷縮小, 加上產品市場價格低位運行和生產成本不斷攀升, 捕撈漁船和設備陳舊等因素影響, 使湛江海洋捕撈業陷入了困境, 從而使漁區經濟發展受挫, 漁船生產效益下降, 漁民收入增速趨緩。
3.3湛江港的吞吐能力未得到充分發揮,臨港工業面對的難題和問題多多
湛江港素以天然深水良港著稱, 在全國大港口中位居第八, 具備建設億噸大港的自然條件。據2008 年有關數據顯示, 湛江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雖然也已經過億噸, 但是跟排在湛江港之前的大港相比, 相去甚遠。可見, 湛江港的自然條件雖具有明顯的優勢, 但這種優勢卻未能得到充分發揮, 使得它的吞吐能力與它的優勢資源承載能力之間還有較大差距。雖然湛江臨港工業的發展勢頭良好, 規劃思路和前景也令人看好, 但畢竟是工業建設, 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也令人煩惱。比如由于受融資、拆遷、水電等壓力以及原輔材料價格走高, 生產和建設成本急劇增長等因素的影響, 造成已投產的部分企業生產無法正常運行, 利潤空間也被擠壓, 在建部分項目建設進度緩慢甚至有的還無法開展,等等。
3.4 航海業欠發達,水產加工能力還不高
航海本是個十分傳統的行業, 但對于湛江經濟社會來說, 幾乎還是塊少人問津的荒地。由于資金投入少, 湛江航運業的船小、企業小、航運范圍小, 全市經營遠洋近洋的貨船少, 在集裝箱和外貿運輸迅速發展的今天, 全市航運業集裝箱和船僅占總運力的15﹪左右, 而外貿航線運力占總運力也不足20﹪, 導致湛江航運業只是處于低水平發展階段。“肥水不流外人田”,但進出湛江各港口貨物有相當部分是由外地海運企業和外籍船舶承運,這就使得湛江航運業有一筆十分可觀的運費、稅費被外地賺走, 實在遺憾。雖然湛江水產加工業呈現一種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機, 行走市區,“國溢”、“恒興”、“國聯”、“湛漁”等現代化
大型水產加工企業也比比皆是, 但對比湛江豐富的水產品資源優勢, 湛江水產加工能力依然處于低位。
3.5海洋生物科技發展較落后,深度開發旅游資源的力度不夠
在海洋藥物開發方面, 由于湛江海洋專業科技人才缺乏, 海洋生物醫藥潛在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一些科研成果仍處于沉睡狀態;在“藍色高新科技”開發方面, 湛江基礎依然很薄弱, 在很大程度上使一些珍貴的生物物種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和利用, 嚴重地制約了海洋生物的發展。在海洋生物食品開發方面, 主要進行的還只是一些初級的食品加工, 如干制品、調味品等, 總體檔次不高, 加工手段單一落后。近幾年來, 湛江的旅游業雖然發展比較快, 但由于深度開發旅游資源力度還不夠, 所以造成湛江旅游形象不夠鮮明、旅游產品品牌不響。特別是目前湛江生態旅游開發主要停留于山水農田表層面上, 未能深入挖掘海洋旅游的廣闊空間, 使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和產品未能得以充分開拓、開發和綜合利用, 旅游資源優勢沒有及時轉化為旅游產品優勢。
4. 湛江海洋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4.1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力度,增強服務意識
為打造湛江海洋強市, 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應進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觀念, 增強銳意創新意識, 調整思路, 要把發展海洋經濟放在與發展陸地經濟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積極鞏固湛江海洋經濟原有發展成果和不斷創新發展能力的同時, 注重把陸地經濟的發展思路、發展模式及成功經驗移植到海洋經濟中來, 加強宏觀調控, 并做到政策上優惠, 服務上細心, 指導上到家, 為做大做優湛江海洋經濟這塊經濟“蛋糕”, 建設幸福湛江排憂解難, 提供支撐。此外, 還要高度重視全民性的宣傳教育工作, 讓全市從上到下自覺增強海洋國土觀念和海洋經濟意識, 掀起大力開發海洋資源和發展海洋經濟的熱潮, 使海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形成全市陸域、海域全方位開放和開發的格局, 力爭使湛江迅速躋身于海洋經濟強市的行列。
4.2制定好發展規劃,并實施好相關保護法規和優惠政策
發展規劃也要“適銷對路”,在充分考慮湛江自身資源優勢和特色的同時,要緊密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綜合規劃和協調好各類海洋資源開發的適度規模和合理布局,形成多層次的開發梯隊,促進濱海港口城市、臨海工業、創匯農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面開花。海洋開發要在堅持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原則,樹立可持續發展和發展循環經濟的理念的基礎上,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處理好對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以促進海洋經濟的良性循環發展。同時, 政府還應在有利于海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 給予鼓勵和扶持, 以帶動湛江海洋經濟“蛋糕”盡快做大做優。
4.3 依靠科技進步力量,實施“科技興海”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同樣,海洋資源開發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海洋技術的發展水平。因此,湛江在打造海洋經濟強市進程中,必須堅持走“科技興海”的路子。針對湛江海洋科技力量相對薄弱的市情,應采取多種形式,尤其應該充分發揮各大高校的作用,加快海洋科技人才培養,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6];加強海洋科技研究, 著力推動產、學、研結合, 鼓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 以多種形式進入企業, 參與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技術開發, 并迅速轉化為產出;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建設一批科技綜合示范試點和產品產業化基地, 創造良好的環境, 加速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和商品化過程。
旅游調研報告15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緊緊圍繞“建設長三角地區重要旅游休閑勝地”這一目標,在加強旅游規劃編制、重視旅游資源管理、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強化旅游宣傳促銷、促進產業互動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旅游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政府主導,旅游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縣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把旅游業作為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來培育,大力實施旅游富民戰略,確立了建設長三角地區重要旅游休閑勝地的戰略目標,開展了省級旅游經濟強縣創建工作。先后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仙居縣風景名勝資源開發利用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編制了旅游業發展的總體規劃、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和各分區規劃、修建性詳規、專項規劃等35個規劃。景區開發穩步推進,全縣已開發景區(點)7處,“山水林古月”五大特色初步顯現,神仙居景區深度開發的前期工作有序開展。重視旅游品牌建設,啟動了神仙居景區5A級旅游區創建工作,神仙居景區獲得了浙江省五十大精品景區等稱號,皤灘古鎮被列入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我縣獲得了浙江旅游城市金名片獎。
(二)產業互動,旅游帶動作用初顯成效。旅游業對縣域經濟其他產業的帶動作用不斷加強,在推動農業、林業等相關產業互動發展上成效明顯。我縣楊梅、油菜花、向日葵等休閑觀光產業初步形成,既帶動了旅游產業的有效發展,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今年楊梅節期間,全縣楊梅果園觀光游客22。7萬人次,門票收入305萬元。“農家樂”鄉村旅游發展勢頭良好,以溪潭垂釣為主體的休閑漁業快速發展,已成為我縣新農村建設的新亮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途徑。2008年,全縣旅游總收入16。1億元。
(三)完善配套,旅游服務體系逐步健全。經過十多年的培育和發展,仙居旅游業整體水平有了一定提升,服務質量不斷提高。目前,全縣擁有星級酒店4家,各類賓館、飯店240多家,總床位7000多張;旅行社13家,導游將近350人;旅游車船公司1家;旅游直接從業人員近7000人。一批專營仙居土特產的旅游購物銷售網點相繼開業,休閑場所逐漸增加,服務體系初步形成。通過開展“旅行社年度綜合考核”、“優秀導游評比”、“行業培訓”和消防安全專項整治等一系列活動,加強了行業管理。
(四)宣傳促銷,旅游市場不斷拓展。緊緊圍繞“立足浙江、主攻長三角”的市場定位,采用請進來、走出去、捆綁式宣傳等多種形式,加大營銷力度,旅游市場穩步拓展。通過利用主流媒體廣告、舉辦大型節慶活動、邀請劇組來仙拍攝、組織參加旅交會等形式,進一步提升了仙居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強區域聯動營銷,已與全國各地1000多家旅行社建立友好協作關系,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市場網絡。2008年,全縣景區(點)接待游客402萬人次。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我縣旅游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旅游發展氛圍不夠濃厚。一是合力興旅有待加強。有的部門(鄉鎮)對自身職能與旅游業發展結合不夠,大產業理念不強,主動配合不夠,沒有積極主動地為旅游業發展創造條件。二是不誠信經營現象仍然存在。有些旅游企業只顧及眼前利益,存在宰客現象;在節假日期間,賓館酒店房價普遍存在擅自大幅度漲價現象;部分賓館飯店設施、衛生狀況不盡如人意。三是旅游整體氛圍有待營造。少數干部群眾對發展大旅游的認識不夠到位,“人人都是旅游環境、個個關乎旅游形象”的良好社會氛圍尚未真正形成。在縣域范圍內,對仙居旅游形象的宣傳還不夠到位,大型旅游廣告牌還不夠多,旅游氛圍不夠濃。
(二)旅游資源整合提升滯后。一是規劃的龍頭作用尚未得到有效發揮。雖然編制了不少規劃,但隨著形勢發展,有的規劃存在不夠科學現象,缺乏可操作性。二是精品景區較少。目前已開發的景區普遍存在“低、小、散”現象,檔次不夠高,精品較少,核心景區品牌效應不明顯。近年來,神仙居景區建設投入較少,景區整合提升和深度開發進展緩慢,大神仙居景區尚未形成。三是旅游文化內涵挖掘不夠到位。現有景區多以觀光為主,產品類同,人文旅游資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三)旅游產業水平有待提升。一是旅游經濟結構比較單一。旅游特色品牌還不夠突出,主要以“游”的門票收入為主,其它五要素的效益還沒有充分顯示出來,帶動效應不夠明顯。以游興貿戰略有待進一步深入實施,各類工藝品和農果特產品的優勢尚未充分發揮,旅游紀念品缺乏。二是配套設施不夠完善。通往各主要景區的交通網絡建設進展緩慢,景點專線班車較少,交通指示牌不夠健全;部分景區休息處、停車場等配套設施達不到要求;土特產銷售中心、旅游商品街等項目建設滯后;城區環境秩序與旅游休閑城市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縣域范圍內特色旅游休閑場所較少。三是接待檔次和服務質量偏低。神仙居等景區容量小,接待能力有待提升;神仙居省級旅游度假區等建設項目進展不夠理想;星級賓館酒店還不能滿足現實需要,住宿冷熱矛盾仍然突出。
(四)體制機制有待理順。一是管理體制尚未理順。隨著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政企合一的管理體制明顯制約了我縣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國有景區內部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淡竹休閑谷等景區經營困難,管理體制改革進展緩慢。行業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投融資體制亟需完善。資金、土地等要素制約問題急待破解,投融資平臺有待搭建。旅游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不夠大,招商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部分景區存在投資商虧本經營和進退兩難現象。三是政策體系有待完善。在旅游資源開發中涉及政策處理、部門(鄉鎮)職責、關系協調、招商引資等方面,有的政策和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對旅行社激勵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四是人才培養機制有待創新。我縣旅游人才規模與整個產業發展的需求還存在較大差距,旅游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及學歷層次偏低,旅游高端人才引不進、留不住。
三、幾點建議
(一)統一思想認識,營造全力興旅氛圍。縣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大景區、大平臺、大景觀”的發展理念,認真實施旅游富民戰略,真正把旅游業作為一大重要支柱產業來培育,統籌推進旅游業發展。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協調管理,總攬發展全局,認真研究做大旅游業的措施和辦法,研究制定旅游發展工作方案,及時解決旅游發展中的問題。二要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門(鄉鎮)要將自身職能工作與旅游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努力營造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合力興旅的良好氛圍。三要優化發展環境。以創建省旅游經濟強縣為載體,采取多種措施,進一步優化城區環境、生態環境和法治環境,營造旅游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強化品牌建設,構筑大旅游格局。一要優化發展布局。堅持以規劃為先導,按照提升產業的要求,進一步修編完善旅游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和相應的具體專項規劃,力求突出特色、體現個性。二要打造精品景區。增強精品意識,以資源整合、特色營造為核心,加大現有景區的整合提升和深度開發力度,加快蝌蚪崖景區開發,打造大神仙居景觀鏈,全面提升仙居核心景區的市場吸引力和客源競爭力。三要提升文化內涵。依托我縣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做足“仙”字文章,加快第十洞天等景點的開發。依托地方民間藝術和古跡,推出“人間燈彩”一臺戲等一批具有風俗民情的文化旅游產品,推進文化與旅游業的'融合,打造人文特色的旅游品牌。四要拓展客源市場。創新旅游促銷工作機制,強化宣傳推介,加強區域合作,大力拓展國內外旅游市場。
(三)完善配套功能,健全旅游服務體系。要按照旅游“六要素”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旅游服務體系,延長旅游產業鏈。加快推進神仙居省級旅游度假區建設,不斷完善旅游休閑設施,健全仙居旅游景區配套功能。“行”方面:實施旅游便捷工程,加快發展縣內旅游交通,推進公共交通和通往各主要景區的交通網絡建設,完善旅游路牌和指引標識。“吃、住”方面:規范賓館餐飲業發展,加快酒店升級改造,加強規范化管理,著力提升服務水平。挖掘餐飲文化,做好小吃一條街這篇文章,提升特色餐飲的質量和品牌。“購”方面:實施旅游興貿戰略,充分挖掘地方特色,重點開發體現風土人情的旅游紀念品和農果特產品,積極推進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商品街等項目建設,提高旅游業的綜合經濟效益。“娛”方面:大力扶持休閑娛樂業發展,延長游客逗留時間,激發游客的消費激情。
(四)堅持產業互動,提升旅游經濟效益。要充分發揮旅游業關聯度高、融合力強的作用,加強旅游業與農業、林業、工業等相關產業的互動,加快培育和壯大產業新的增長點。一要打造休閑精品。以“生態仙居,休閑勝地”為主題,注重農業旅游、鄉村旅游、工業旅游等產品開發,做大做強“農家樂”品牌,建設一批富有特色的農業休閑觀光園區和景觀林觀賞區。充分利用永安溪沿岸良好的生態環境,努力打造成休閑景觀帶。二要打造節慶品牌。完善規劃和相關政策,連片發展好景觀農作物,并以特色經濟作物為依托,努力辦好“楊梅節”、“油菜花”等節慶活動,進一步提高節慶活動的影響力和綜合效應。
(五)深化體制改革,激發旅游發展活力。一要進一步完善協調機制。探索建立與發展大旅游相適應的管理協調機制,充分發揮旅游業發展領導小組的作用。要制定和完善旅游項目開發經營的具體管理辦法,明確流程,加強監管。二要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深化旅游管理體制創新,實行政企分開,逐步實現旅游資源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的分離,努力形成政府宏觀調控、行業自律管理、企業自主經營的旅游管理體制。三要進一步健全旅游投融資機制。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積極搭建旅游產業投融資平臺,大力開展旅游招商引資,引導社會資金加大旅游業開發力度,打造旅游精品,提升旅游檔次。四要進一步完善人才激勵機制。進一步實施人才興旅工程,探索建立善納人才、善用人才、善育人才機制,大力引進高端旅游人才,加強旅游職業教育和從業人員培訓,強化人才支撐。
【旅游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旅游調研報告02-20
旅游調研報告01-30
鄉鎮鄉村旅游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2-22
貴州旅游調研報告07-15
旅游工作調研報告12-10
旅游發展的調研報告12-04
旅游景區調研報告12-13
鄉村旅游調研報告07-24
鄉村旅游的調研報告07-24
全域旅游調研報告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