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調研報告集合14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道路交通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1
近年來,隨著我鄉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道路得到了較大改善,但同時也帶來了交通事故的安全隱患。為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鄉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增強安全感和幸福感,構建和諧社會。目前,全鄉農村道路建設快但安全設施少、農村車輛多但群眾安全意識差,農村道路的交通安全形勢非常嚴峻,根據縣“大調研”、“大排查”、“大整治”文件要求,我鄉組織相關安全責任部門開展大調研、大排查。現將有關調研、排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狀況
我鄉境內交通發達,目前通車公路總里程達367.5公里,其中縣道25.5公里,村道140.5公里,組道201.5公里;全鄉共有機動車駕駛員112名,機動車75輛。近年來,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職能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圍繞“保暢通、保安全”的總體目標,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各司其責、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標本兼治的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工作機制,我鄉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基本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工作成效逐步顯現。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村村通工程”建設的深入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日趨嚴峻。
二、主要問題
1、發生事故情況及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嚴峻
我鄉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發生0起,無人員死亡,雖然沒有發生死亡事故,但目前我鄉道路交通形勢管理難度非常大,主要是摩托車無牌無照,非法營運十分嚴重,經統計,摩托車2750輛,其中無牌無照22047輛,非法營運16輛。嚴重存在著交通安全隱患。
2、安全設施普遍缺少
“村村通工程”的實施和新農村建設的開展,鄉村道路建設迅猛,但安全設施普遍缺少。全鄉白聚油路18公里,甘寶油路7.5公里,通村公路18條、140.5公里,通組公路120余條、201.5公里,普遍存在著坡陡、彎急、路面差等現象,并且缺乏護欄、檔墻、防撞墻、警示標牌139處,另外還有許多村民、企業集資修建、改建的道路,基本沒有安全設施。同時,農村馬路邊亂搭亂建情況較多,嚴重阻礙機動車駕駛員和行人的視線,由此帶來了較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3、管理力量比較薄弱
由于一直以來在交通安全工作中管理力量歷來不足。當前在農村硬化道路和機動車保有量增長、交通安全設施不完善、農村群眾安全意識欠缺的情況下,農村道路迫切需要規范化、制度化管理,我鄉現僅有派出所4名干警,安監站3名工作人員,既要保證城鎮的交通暢通、安全,又要做好農村大范圍、長里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同時還要抓好我鄉其它工作,管理力量與管理需要之間顯然很不協調。
三、主要原因
產生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法制和自我保護意識較差
農村群眾文化水平相對較低,而且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面比較狹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都較差,特別是老年人難以在短期內改變固有的思維和行為習慣,隨意穿越馬路、在路邊堆放雜物情況較多;幼兒更是沒有自我保護意識;外來人員交通法制意識和安全意識都不強;許多青壯年村民法制意識淡薄,無證駕駛、駕駛無牌車、報廢車、超載、加載等違法行為十分突出。這些都會影響農村道路交通安全。
2、交通壓力不斷增大。
近年來,我鄉農村駕駛人員和機動車量迅速增加,基礎建設也吸引了大量外地車輛和務工人員,加重了農村道路的交通壓力;農村中從事非法運營的面包車較多,而且駕駛報廢車、無牌無證摩托車等行為一直以來都是管理的盲點和難點,尤其是在農村主要道口、農貿集鎮上,各種車輛混雜,交通擁擠,交通安全問題非常突出,我鄉的通村、通組公路路面窄、坡陡、彎急,在很多地方無安全標示牌,防護欄和檔墻等安全設施。這些都加劇了農村道路的交通壓力,也成為造成交通事故的隱患。
四、對策建議
為加強和改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防范事故的發生,建議如下:
1、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重視交通安全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事關廣大農村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最大限度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損失,是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具體體現。深刻認識做好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重要性和特殊性,高度重視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切實履行職責,大力解決影響農村人民群眾安全的突出問題。
2、明確管理職責,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
農村道路及安全設施要象城市道路和國省道一樣,明確有人建、更有人管。進一步明確各級各部門職責,特別是要明確村道交通安全設施的建設、維護和管理職責,防止出現“有人建、無人管”和“人人管,人人又不管”的情況。二要認真履行職責。各部門之間要加強配合和協作,切實履行相應職責。同時對今后新建的道路,要嚴格把關,確保農村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和道路設計、建設、驗收。
3、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安全素質
一是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派出所,安監站,交管站等部門要經常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加大對道路安全工作的宣傳和報道。二要強化對農村青壯年的教育。農村中的.青壯年往往是農村交通違法行為的主要和主動參與者,他們在較大程度上決定著交通是否安全。要把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教育和培訓納入農民素質教育工程,通過強化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知識和安全意識,提高村民素質。三要增強弱勢群體的自我保護意識。我鄉農村中的老年人、幼兒和外來人員是交通安全中的弱勢群體,要采取他們易懂、易記、易接受的教育方式進行宣傳教育,增加他們的交通常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
4、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改善安全設施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既是法律法規的要求,也是預防交通事故發生的有效途徑。加大對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投入,特別是要加大安全設施建設和維護的經費投入,最大限度地解決安全隱患的存在,盡可能控制安全隱患的發生。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2
20xx年,____區司法局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人民調解與交通事故賠償處理協調聯動、相互銜接、信息互通、共同化解矛盾的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通過5年多的努力,現已經形成了獨特的運作模式,促進了地區社會環境的和諧穩定,充分彰顯人民調解在構建和諧社會發展中的“社會矛盾減壓器”、“社會關系潤滑劑”的作用。僅20xx年,____區道路交通人民調解工作室調解道路事故損害賠償糾紛1321件,涉案金額共1422萬元。現將____區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建立實施過程、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總結提煉,以期待對工作開展有所裨益。
一、____區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建立實施過程
1.結合實際,理清思路。____區地處南京市城東,區內涉及寧鎮公路、寧滬高速、寧杭高速、寧洛高速、長江二橋、繞城公路等多個交通要道,路況極其復雜,車流出入頻繁,既是南京城市交通的一個重要樞紐帶,也是重大交通事故的多發區。20xx年,____全區實發事故高達一萬兩千余起,直接導致嚴重人身傷亡的事故一百余起,其中需要調解的案件達到四千多起。長期以來,交管部門承擔著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調解工作,由于實際警力少、事故數量多、問題復雜等原因,調解工作的實效一直不能很好的凸顯。為了幫助交管部門減壓卸負,節約警力資源,同時,也進一步創新人民調解工作的新模式,拓寬大調解工作的`新格局,____區司法局主動與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七大隊研究磋商,多次召開了工作協調會,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研究反復推敲相關工作制度,集中優勢資源,建立長效機制,聯合開展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
2.健全網絡,規范操作。健全組織網絡是開展工作的前提和保證,區司法局在交警七大隊派駐成立____區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室(以下簡稱調解工作室)。設主任一名,由區司法局副局長擔任。副主任由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七大隊副隊長擔任。調解工作室設在交警七大隊事故中隊。日常工作管理由區司法局基層工作科、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七大隊事故中隊負責。常駐工作室的工作人員共3名,其中2名專職人民調解員,1名熟悉交通事故處理的輔助人員。實行“三班倒”工作安排,與事故中隊工作時間基本保持了同步,保障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有效、務實、平穩運轉。區大調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區司法局、交警七大隊聯合制定了《____區關于開展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定了調解工作室的職責、紀律、原則、工作流程和受理范圍,規范了調解工作的有序、規范操作。
3.完善制度,有效運行。通過在實際工作中的不斷探索,先后建立起四項制度保證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合法有序地開展。一是例會制度。區司法局、交警第七大隊具體負責人民調解工作室的建立備案、業務指導、政策咨詢,分別指定一名業務科室長負責具體工作,并建立每季度工作例會制度,分析矛盾糾紛特點,總結調解過程中的工作經驗,互通信息,研究工作措施和對策。二是建立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培訓制度。區司法局、交警七大隊共同負責組織對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培訓,經培訓后,頒發人民調解員合格證書。人民調解工作室也要定期對交通事故調解的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三是公開公示制度。對外公示人民調解工作室的工作制度、主要職責、人員配備、調解程序、聯系電話等,以方便群眾辦事和接受社會監督。四是檔案管理、統計分析制度。人民調解工作室建立調解工作檔案,制定相關移送文書,按規定要求每個調解案件結案后須將相關材料裝訂立卷,并按照人民調解工作相關規范文書的要求制作調解臺帳。及時上報重大糾紛信息,定期報送交通事故人民調解月報表,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二、工作成效和現存的問題
調解工作室運行以來,人民調解組織和交管部門充分發揮了各自職能優勢,切實做到了為黨委政府分憂,為群眾解愁,為地區經濟發展保駕護航,促進了社會和諧,取得了初步成效。
1.架構了維護地區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新平臺。____區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自五月中旬開展以來,最大限度地降低矛盾糾紛對抗性,提高了調解成功率,將糾紛處置在一線,化解在基層。經統計,僅20xx年,____區道路交通人民調解工作室調解道路事故損害賠償糾紛1321件,涉案金額共1422萬元。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的運行真正做到有形式更有內容,取得了很好的實效。
2.充分發揮了各部門職能作用,拓寬工作領域提高工作效率。首先,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的運行為交管部門“卸負減壓”, 緩解了交管部門處理非警務矛盾糾紛的壓力,保證優良的警力可以全身心的集中處理重大交通事故,提高工作效率;其次,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進一步拓展了人民調解工作的領域,充分發揮了大調解工作實效,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擴大了人民調解工作的社會知曉度,增強了群眾信任度,成為群眾解決糾紛的“第一選擇”;再次,在調解過程中適時開展法制宣傳,引入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有效增強了當事人的法律意識,引導糾紛當事人通過調解、訴訟等合法渠道解決矛盾,及時消除糾紛隱患,避免矛盾激化,有效的維護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和諧穩定。
3.目前存在的問題。總體來看,我區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的推進是順利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此項工作目前尚處于試點探索階段,經過5年來的運行,凸顯出以下幾點問題亟需相關部門協調解決。一是與保險公司協調尚不到位,影響人民調解在更大范圍發揮作用。保險公司在道路交通賠償中有自主運行的一套規定。對調解協議書目前尚不認可。因而,一些即使各方能達成一致意見,但賠償數額較大的,涉及到保險公司理賠的案例,目前仍無法進行人民調解;二是傷殘的司法鑒定各家保險公司的認可不一。較多數保險公司只認定的鑒定是訴訟程序中搖號產生的鑒定部門。也就是交通事故賠償涉及傷殘鑒定的,當事人就必須采取訴訟程序進行;三是調解人員的專業性和穩定性。交通事故調解不同于一般矛盾糾紛的調解,對調解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政治素質要求很高,調解人員要對相關法律和賠償標準都比較熟悉,才能做好這項專業調解。目前由于資金保障有限,如何健全完善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專業調解員隊伍亟需解決。
三、全面深入推進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抓好工作重點,解決好工作難點,突出工作亮點,全面推進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向縱深發展。
1.進一步加強部門協調,構建“三位一體”工作機制。我們會同公安交管部門主動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溝通,共同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問題。加強與人民法院協調,明確人民調解委員會參與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的法律地位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加強與保監部門協調,明確依據調解協議申請保險賠付的程序,明確調解協議在保險理賠環節的法律效力。加強與財政部門協調,爭取落實人民調解委員會參與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的工作經費和補貼經費。各職能單位要加強協同配合,形成整體合力,增強工作活力,共同研究并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形成以人民調解為主,以行政調解為補充,以司法審判為保障的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機制,建立調解、理賠、審判“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
2.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形成調解員培訓考核機制。選聘一批政治素質過硬、法律知識充足的專業人才充實到調解員隊伍中來,定期對他們進行業務培訓,提高調解工作技能。幫助他們樹立“以人為本,服務民生”的工作理念,正確認識人民調解的性質、功能和地位,充分發揮人民調解便捷性、平等性、公益性的特點,為交通事故雙方當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務。同時建立獎懲激勵制度,每季度會同交管部門對調解人員進行一次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對表現優異的進行獎勵,對不符合標準的實行淘汰辭退。
3.進一步加強社會宣傳,提過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的社會知曉度。積極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向社會廣泛宣傳我區開展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機制,在辦公場所公開人民調解工作流程,使廣大群眾特別是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了解、認可此項工作,形成“有糾紛找人民調解”的良好工作氛圍,促進人民調解工作機制在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作中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發揮。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3
一、全市交通安全工作基本情況
近年來,全市各級各部門依法履職、密切配合,大力加強交通安全工作,不斷優化道路交通環境,全市交通安全大局總體平穩。特別是今年以來,市交安委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充分發揮牽頭抓總、協調推進的作用,各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堅持“構建一二三六體系,打造暢安聊城”的總體思路,扎實開展交通安全管理樣板市創建工作,著力提升綜合治理水平,截止10月底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比減少65人、下降12.84%。
(一)堅定一個目標,實施三項工程,綜合治理更加有力。堅定“交通事故總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一個總目標,大力實施黨政、社會和全警三個工程。一是實施黨政工程。市政府先后召開9次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25個市直部門負責人、11個縣(市、區)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出臺了實施意見,將30項交通安全重點工作量化分解到各級各有關部門,高規格啟動交通安全管理樣板市創建工作,各縣(市、區)也都成立了由政府一把手任組長的領導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強力推進。二是實施社會工程。各成員單位強化協作,安監、公安、交通、公路部門積極推進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宣傳、廣電、公安部門健全交通安全公益宣傳機制,教育、公安、交通部門大力推進“平安校車工程”,住建、公安、城管、交通部門綜合治理渣土運輸車輛,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加交通管理。三是實施全警工程。市公安局黨委組織全警齊抓共管,實行交通安全工作“片長、路長、段長”三長負責制,交警、特警、治安等警種部門聯勤聯動、常態化聯合執法。
(二)完善兩項機制,健全兩個保障,基層基礎更加扎實。完善基層管理和督導考核兩個機制,為工作開展提供兩個保障。一是完善基層管理機制。20xx年起,推動市、縣兩級成立了常設議事機構交安委及其辦公室,鄉鎮普遍成立了交管辦,30%的鄉鎮配設了專兼職交通安全管理員,50%的村居配備了專兼職交通安全協管員,市交安委堅持每月一考核、每月一通報,“主體在縣、管理在鄉、延伸到村”的交通安全管理機制日趨完善。二是完善督導考核機制。市委、市政府將淘汰黃標車等重點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市大督查落實委員會跟蹤考核,駐聊主要媒體公開曝光。出臺了《依法加強對社會單位道路交通安全責任追究工作的實施細則》,依法從嚴追究有關單位及責任人的事故責任。
(三)圍繞三大重點,實行六化措施,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圍繞管好人、控好車、治好路三大重點,狠抓六化管理措施。一是狠抓綜合執法常態化。市公安局立足路面主戰場,扎實開展對生命安全負責、向交通事故宣戰行動、“七類重點車輛、七種違法行為”專項整治,今年以來查處各類交通違法139萬起,行政拘留607人,對4625名嚴重違法駕駛人一次記滿12分,偵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264起、致人死亡逃逸案件93起,偵破率分別為97%、98%。與安監、交通、公路、教育、住建等部門建立聯合治理城區交通環境、治超、治理“四非”車、治理危化品運輸車和黃標車五項機制,成效顯著。二是狠抓源頭監管動態化。81家“兩客一危”運輸企業和重點貨運企業建立車輛動態監管平臺,目前正籌建全市重點車輛監管中心。建成全市車管指揮中心和駕考中心,實現對26個考場、21條檢測線網上實時動態監管。摸排列管“七類重點車輛”10.7萬輛、重點駕駛人1.5萬人,特別是把5781名酒駕、一次記滿12分等5類高危駕駛人納入派出所重點列管。三是狠抓基礎設施規范化。實施生命防護工程,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隱患129處,實行掛牌督辦,目前已督促完成整改59處;推進樣板路建設,完善護欄、減速帶等防護設施,年內四環路建成樣板路,各縣(市、區)至少建成1條國省道樣板路、2條縣鄉道樣板路。四是狠抓安全防控智能化。建成國省道高清監控卡口127處、區間測速系統27處,完成環城區5處警務工作站升級改造,建成全省的機動車緝查布控系統,實現對機動車實時布控和對假牌套牌等重點交通違法精確打擊。五是狠抓宣傳引導制度化。深入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健全警示提示、事故曝光、公益廣告刊播、協調配合、督導考核等5項宣傳機制,開辦了由一線交警主持的《長濤說交通》電視專欄和《平安行直播室》廣播專欄。六是狠抓分類教育精細化。嚴格駕駛人培訓考試,加強客貨運駕駛人“大培訓、大宣傳、大教育”,對“七類重點車輛”駕駛人每季度進行一次宣傳教育,開展宣教活動500多場次,印發宣傳資料300多萬份,發送提示短信50多萬條。市城區正推進湖濱公園等兩處交通安全文化公園建設,村普遍建設“一墻(墻體標語)、一欄(宣傳欄)、一牌(隱患路段樹立固定警示牌)、一喇叭(交通安全大喇叭)”,不斷提升群眾的文明交通意識。
(四)創新四項工作,抓好四個突破,交管工作亮點突出。一是創新綜合治理考核。市綜治委將交通安全工作納入綜治考核,在全省乃至全國首次明確為“一票否決”項目,并實行通報批評、掛牌督辦、黃牌警告、一票否決、取消平安建設評先創優資格五個等次的強力問責,受到省交安委高度關注。二是創新學生宣傳教育。全市推廣冠縣經驗,為中小學校培訓并配設專兼職交通安全教師,將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納入了日常教學和綜合素質評定,出版了20多萬冊全省首創、擁有獨立版權的《小學生交通安全讀本》,在全市建成10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基地。三是創新渣土運輸管理。實行源頭控、動態查,以人管車、統一標識、統一改裝、部門聯動、公開曝光,住建、公安、城管、交通等部門聯合治理,查處渣土車違法20xx多起。去年9月中旬全省城市建筑渣土運輸規范化管理現場會在我市召開。四是創新平安校車工程。大力推廣平安校車“東阿模式”,全市11個縣(市、區)均成立校車公司,已配設專用校車277部,目前正加快建設全市校車監管中心,初步形成了“以縣為主、公司運營,校企共管、部門監管”的集約化運營管理機制。
二、當前交通安全工作存在的問題
雖然全市交通安全形勢總體平穩,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機動車保有量激增,人、車、路、管理之間的矛盾凸顯,交通事故總量仍在高位徘徊,交通安全形勢依然嚴峻。20xx年,全市生產經營性交通事故起數占安全生產事故總數的98.43%,死亡人數占92.31%,交通事故已成為人民群眾平安幸福最嚴重的危害之一,交通安全形勢嚴峻性和事故預防工作長期性的基本局面依然沒有改變。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從人的因素看,交通參與者安全意識不強。20xx年以來,因機動車、非機動車駕駛人交通違法及行人交通陋習等原因,造成的事故起數占94.43%、死亡人數占95.33%。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機動車駕駛員方面,部分駕駛人員安全意識淡薄,“三超一疲勞”(超速、超員、超載和疲勞駕駛)、酒駕、闖紅燈、開斗氣車等依然存在。一些交通運輸企業日常安全監管不到位,掛靠經營問題突出,只收取對掛靠車輛的管理費,不履行對掛靠車輛及駕駛人員的安全管理和教育職責,安全防范不到位。二是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人方面,闖紅燈、跨越防護欄、不按交通標線指示行駛等現象屢見不鮮;公路集市貿易時有發生,嚴重堵塞交通,影響交通安全;部分群眾為個人出行方便,阻礙安裝或安裝后偷拆掉公路中央防護欄,極大增加了公路行駛的危險性,此問題在縣鄉公路尤其嚴重。三是學生安全方面,部分學校為降低成本,仍用非標準校車接送學生,存在較大安全隱患;部分家長安全意識薄弱,存在僥幸心理,家庭拼車超員接送學生,農村三輪車、小貨車、小面包車超員接送學生的現象時有發生。
(二)從車的因素看,機動車安全隱患明顯增多。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103.7萬輛,其中汽車62.8萬輛,汽車與10年前相比增長6.97倍,并以每年10萬多輛的速度激增,私家車發生事故起數占75.05%、死亡人數占63.46%。此外,我市有電動三四輪車生產廠點30家,銷售商戶101家,此類車技術落后、增長迅猛,存在很大安全隱患。同時,隨著周邊省市高速公路采取危化品運輸車輛限行或禁行措施(河南省全天禁行,河北省夜間禁行),途經我市的危化品車輛大幅增加,全市日均通行危化品車輛800多輛次,其中高速公路日均510輛次(濟聊高速430輛次,平均3.3分鐘通過1輛,特別是夜間通行高達287輛次,平均2.1分鐘通過1輛;青銀高速80輛次),其他國省道290輛次,稍有不慎極易引發惡性事故。近三年共發生危化品車輛交通事故10起,造成7人死亡、2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52萬元,僅濟聊高速公路就發生泄漏、著火事故8起。
(三)從路的因素看,交通安全設施建設仍然薄弱。一是交通安全設施“三同時”(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制度落實不夠好。減速、隔離、交通信號燈、警示標志等安全設施欠賬大,全市縣鄉公路占通車總里程88%,總體安全技術狀況較低,其中次、差等級4634公里、占28.2%,隱患路段1095.9公里,各類危險橋梁359座,嚴重影響通行安全。近三年在防護設施不全的道路上,發生的事故起數占67.8%、死亡人數占72%,今年3起較大事故發生的道路都不同程度存在防護設施不全問題。二是城區交通設施不能滿足需求。缺乏立體交通設施,停車規劃不完善,管理機制不健全,加劇交通擁堵。三是公共交通發展相對滯后。公共交通發展滯后于群眾出行需求,市城區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僅為11.2%,遠低于全省22.7%的平均分擔率。特別是農村公共交通運力不足,客運難以覆蓋偏遠地區。四是科技投入進展較慢。目前的科技投入距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全路段覆蓋、全時段監控”的要求有很大差距。按照全省公路智能交通安全系統建設三年規劃要求,20xx年底要完成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安全建設任務,重點國省道要有明顯突破。我市高速公路、國省道和重點縣鄉道智能交通三年規劃建設需資金3.04億元,其中高速公路智能交通需7436萬元,目前僅投入資金608萬元,距省里要求的每公里投入20萬元、年底完成的目標相比,差距很大。
(四)從管理因素看,交通安全管理合力仍待加強。一是有的地方交通安全主體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落實不力,縣、鄉兩級雖然成立了交安委及交安辦,但很多仍處于空轉狀態,工作推動力度不大。尤其是鄉、村交通安全管理員、協管員配設不到位,經費保障不落實,致使工作流于形式,嚴重制約了全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發展提升。二是交警警力明顯不足,目前全市有交警844人,萬人配備交警數量為1.45人,低于全國1.85人的平均水平。全市有鄉鎮交警中隊32個,警力130人。每個中隊平均警力4人,管理3至4個鄉鎮,人均需管控138公里公路。市城區僅有民警164人、協勤167人,與毗鄰的菏澤相比(民警143人、協勤330人)相比,管理力量明顯不足。三是近年來恐怖襲擊、人為破壞等非傳統安全事件在交通安全領域時有發生,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帶來新挑戰。
三、加強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建議
交通安全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緊緊圍繞交通安全管理樣板市創建,深入推進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行動,打造“暢安聊城”。
(一)著力解決管理合力不足的問題,實現交通安全管理系統化。一是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從謀劃長遠發展的高度,謀劃交通事業的發展。要依法完善交通安全管理規劃,并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認真組織實施。要認真落實聯席會議制度,充分發揮交安委的作用,督促公安、交通、公路、住建、規劃、教育、城管、工商等單位各司其職,協作互動,形成監管合力。二是要健全交通安全管理機制。做實縣、鄉兩級交安委及其辦公室,為鄉鎮配齊交通安全管理員,為村居配齊交通安全協管員,提供好經費保障,充分發揮基層作用。借鑒菏澤經驗,由各縣(市、區)統一招錄政府交通安全專職管理員,統一財政保障,由公安機關交警中隊管理使用,專職配合開展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同時,為城區新招錄一批交通協管員,緩解警力不足問題。三是要健全考核機制。壓實各縣(市、區)政府的交通安全工作主體責任,由市大督查落實委員會進一步加強督導考核,確保實施意見確定的30項重點工作落實到位。
(二)著力解決宣傳不廣泛的問題,實現宣傳引導制度化。一是完善社會宣傳制度。以深化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為載體,將文明交通納入文明建設體系,加大權重,督促各部門、單位依法履行交通安全宣傳責任,組織開展交通安全文化作品和“文明交通之星”評選,廣泛招募文明交通志愿者,組建志愿者服務隊伍,培育濃厚的交通安全文化。二是完善公益宣傳制度。要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進一步完善交通安全公益宣傳機制,在各級各類媒體設立專欄,對交通安全公益廣告報刊每周刊發、電視臺每天播出、廣播電臺每天播出3次、主流網站設置彈出窗口,努力形成全民共建、共管、共享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圍。三是完善公開曝光制度。對查處的典型違法案例、發生的死亡事故,要公開曝光,做到處罰一個人,教育一個村、影響一個鄉;一地發生事故,全鄉、全縣、全市受教育,發揮好預防警示作用。要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開展“指尖上的文明交通”、“交通違法我監督”、“文明出行我點贊”、“交通隱患我建言”等隨手拍、提建議活動,弘揚文明交通正能量。
(三)著力解決安全意識差的問題,實現分類教育精細化。一是抓好繼續教育。繼續大力開展交通安全知識“大培訓、大宣傳、大教育”活動,繼續加強對校車、客車、貨車、渣土車、危化品運輸車、農村面包車、低速載貨車等“七類重點車輛”駕駛人的宣傳教育,將酒駕、年內有10次以上交通違法等5類高危駕駛人納入派出所列管教育,切實提高其交通安全素質。二是抓好陣地教育。建強宣傳教育陣地,市城區打造好濱河大道、湖濱公園兩處大型交通安全文化公園;各縣(市、區)至少建立一處交通安全文化公園。組織宣傳隊下鄉進村宣傳,推進農村交通安全宣傳“一墻、一欄、一牌、一喇叭”固定陣地建設。三是抓好學生教育。繼續推廣冠縣經驗,以“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為目標,開展“小手拉大手,攜手文明行”主題活動,實現交通安全教育進課堂,逐校完善宣傳設施,各縣(市、區)至少建成兩處高標準交通安全示范學校,形成教育常態化、教師專業化、教材普及化的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模式。
(四)著力解決關口把不嚴的問題,實現源頭監管動態化。一是嚴格源頭監管。加強車輛生產、銷售、登記、檢驗等每個環節的管理,對非法生產、非法改裝、非法拼裝、非法回收拆解車輛違法行為,拉網式、常態化從嚴打擊,堅決鏟除源點病灶,把好控牢源頭。二是嚴格重點監管。旅游包車、大型貨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危險品運輸車和校車、渣土車全部安裝使用衛星定位裝置,臥鋪客車安裝車載視頻裝置,“兩客一危”運輸企業健全動態監管平臺。建成全市重點車輛監管中心,對存在交通違法行為的車輛,公安、交通部門和企業實行“一次違法、三方處罰”,形成科技引領、動態監管、精準干預、三方聯動的動態監管模式。三是嚴格基層監管。鄉、村兩級全部健全轄區車輛臺帳,落實檢驗告知、交通違法警示等動態監管措施。村居設立交通安全勸導站,發動協管員、治保人員等力量開展勸導,及時勸導、舉報交通違法行為,確保交通違法不出村、不上路。
(五)著力解決治理不徹底的問題,實現綜合執法常態化。一是強化公路執法。縣、鄉兩級至少建立一支政府牽頭,公安、交通、公路、安監、農機等部門參加的聯合執法隊伍,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常態長效推進對生命安全負責、向交通事故宣戰行動,不定期組織開展流動執法,嚴查嚴糾酒駕,“三超一疲勞”,侵占、挖掘、損壞公路和公路設施等各類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始終保持嚴防嚴管嚴控的強大聲勢。二是強化城市治理。深入實施城市暢通工程,完善交通安全管理規劃、停車規劃等專項規劃,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評價制度,重拳治理混亂區域和交通亂象,搞好主干道路的“大回環”和背街小巷的“微循環”,限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發動全社會向不文明交通行為和交通陋習宣戰,從嚴治理闖紅燈、亂停亂放、翻越護欄、“中國式”過馬路等交通違法行為,提升文明交通指數,樹立文明城市形象。從嚴治理非法營運載客三輪車,健全常態管理機制;強化渣土車管理,實現公司運營、密閉運輸。三是強化校車管理。大力推廣東阿平安校車模式,加快校車配置進度,各縣(市、區)全部做好校車公司化運營的各項準備工作,建成全市校車監管中心,形成政府主導、以縣為主、覆蓋全市、公司化運營、集約化監管的“平安校車”模式。
(六)著力解決安全隱患多的問題,實現基礎設施規范化。一是實施生命防護工程。集中治理道路安全隱患,完善公路隔離護欄、紅綠燈、黃閃燈、標識標牌、減速帶等防護設施。加強農村公路安全設施設置,足額配置交通標志、標線、護欄等設施,沿線村莊全部設置村名標牌。在農村公路重要平交路口、急彎陡坡、臨水臨崖、沿線出村道口、學校駐地等重點路段設置紅綠燈、黃閃燈等交通安全設施。完善“交通、公安部門聯合排查,交通部門實施隱患治理,安監部門負責掛牌督辦”的公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模式,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加大掛牌督辦力度,確保加快完成整改。二是健全農村客運網絡。制訂鼓勵發展農村公共交通的優惠政策,建立布局合理、暢通有序、安全便捷的農村客運網絡,從源頭上杜絕農用車、摩托車違法載人以及非法營運等現象。三是加強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改建、擴建道路要嚴格落實交通安全設施使用“三同時”制度,在竣工驗收時吸收公安、安監等部門驗收評價,驗收不合格的不得通車運行,確保道路安全設施投資到位并同步建成。嚴格落實市縣兩級道路建設養護管理主體責任,確保設施及時維護更新,不新增隱患。
(七)著力解決科技含量低的問題,實現安全防控智能化。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各縣(市、區)建立由發改、財政、公安、交通、氣象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公路智能交通安全系統建設。二是提升管理水平。實現與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視頻監控全覆蓋工程互通互聯、信息共享,建立完善指揮平臺調度、監控系統取證、執法站檢查的“三位一體”運行機制,著力構建點線面結合、網上網下聯動、人防物防技防互補的道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實現對道路的信息化、動態化、科技化管控。進一步加強深度研判,分析各類非傳統安全因素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做到超前預警、嚴密防范、高效應對。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4
近年來,隨著我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道路得到了較大改善,但同時也帶來了交通事故的大幅上升。我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深化平安余杭創建”,要進一步高度重視安全生產、交通安全。為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區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增強安全感和幸福感,構建和諧社會,區政協社會法制和港澳臺僑委員會于3月29日組織了部分政協委員,在汪宏兒主席和方加明副主席的帶領下,在區公安分局及交警大隊和倉前鎮、良渚鎮的配合下,對我區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進行了視察并座談討論。在座談中,委員們認為,我區農村道路建設快但安全設施少、農村車輛多但群眾安全意識差、事故和死亡絕對數不少且上升速度很快,農村道路的交通安全形勢非常嚴峻,一致要求在視察的基礎上開展專題調研。隨后有關人員深入到區建設局、農業局、交通局、林水局、城鄉一體化辦公室等部門和部分鎮、村、企業調研,進一步了解情況。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狀況
我區境內交通發達,目前通車公路總里程達2905.63公里,其中縣鄉道774.26公里,村道1847.35公里;全區共有機動車駕駛員18.33萬名,機動車保有量達20.73萬輛。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職能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圍繞“降事故、保暢通、保安全”的總體目標,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各司其責、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標本兼治的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工作機制,我區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基本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工作成效逐步顯現。,全區上報道路交通事故數、死亡人數、傷人數、財損數全面下降,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減少22人,死亡下降絕對數列全市第一。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康莊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建設的深入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日趨嚴峻。
二、主要問題
1、交通事故不斷上升
據統計,,我區縣鄉道、村道等農村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發生47起,死53人,死亡事故發生數和死亡人數分別比上年增長70.59%、82.35%,占了全區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總數和死亡人數的34.01%和34. 64%,特別是全區4起特大事故有3起發生在農村道路上,出現了全區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雖有明顯下降,但農村道路死亡人數不斷上升的局面,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區“平安暢通縣市(區)”的創建工作。
2、安全設施普遍缺少
隨著“康莊工程”、“村村通工程”的實施和新農村建設的開展,農村道路建設迅猛,但安全設施普遍缺少。全區774.26公里縣鄉道路和1847.35公里的村道中,有30%的縣鄉道路和70%的村道沒有安全設施,另外還有許多村民、企業集資修建、改建的道路,基本沒有安全設施。同時,農村馬路邊亂搭亂建情況較多,嚴重阻礙機動車駕駛員和行人的視線,由此帶來了較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3、工作開展不夠平衡
按照國務院預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頓、三加強”和創建“平安暢通縣(市、區)”活動要求,必須建立縣(區)、鎮鄉(街道)、村(社區)三級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網絡。去年以來,余杭、倉前、閑林、中泰、喬司、崇賢等6個鎮鄉已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站,并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其他鎮鄉(街道)有的尚未建立專門機構,有的未配備專職人員,有的未建立工作體系。村(社區)基本沒有建立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員、聯絡員制度。同時,還有許多農村道路的規劃建設、養護沒有專門的機構、人員和經費,缺乏必要的保障機制,工作開展不平衡。今年全區又有6個鎮鄉(街道)被列入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重點鄉鎮,其中一個街道上半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位列全市第二,被杭州市政府問責整改。
4、管理力量比較薄弱
由于一直以來在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著“重城市輕農村,重主干道輕村道”的傾向,農村道路安全管理力量歷來不足。當前在農村硬化道路和機動車保有量增長、交通安全設施不完善、農村群眾安全意識欠缺的情況下,農村道路迫切需要象國省道、城區道路那樣納入規范化、制度化管理,我區現僅有的122名交通警察,5個責任中隊,既要保證城鎮的交通暢通、安全,又要做好農村大范圍、長里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管理力量與管理需要之間顯然很不協調。
三、主要原因
產生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思想認識不到位
除了一直以來在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著“重城市輕農村,重主干道輕村道”的傾向外,部分鄉鎮、街道對自身職責的認識也不到位。特別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以及《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規定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改善本行政區域內的鄉村道路安全通行條件,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建立和落實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責任制”的規定了解不多,同時對當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勢的嚴峻性也估計不足,由于思想認識的不到位,因而在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上投入不夠、措施不多、人員不足。
2、法制和自我保護意識較差
農村群眾文化水平相對較低,而且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面比較狹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都較差,特別是老年人難以在短期內改變固有的思維和行為習慣,隨意穿越馬路、在路邊堆放雜物情況較多;幼兒更是沒有自我保護意識;外來人員交通法制意識和安全意識都不強;許多青壯年村民法制意識淡薄,無證駕駛、駕駛無牌車、報廢車、拼裝車、超載、加載等違法行為十分突出。這些都會影響農村道路交通安全。
3、交通壓力不斷增大。
近年來,我區農村駕駛人員和機動車量迅速增加,許多地方的開發和基礎建設也吸引了大量外地車輛和務工人員,加重了農村道路的交通壓力;農村中從事非法運營的正三輪摩托車較多,而且駕駛拼裝車、報廢車、無牌無證摩托車等行為一直以來都是管理的盲區和難點,尤其是在農村的礦山出入口、主要道口、農貿集鎮上,各種車輛混雜,交通擁擠,交通安全問題非常突出。這些都加劇了農村道路的交通壓力,也成為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隱患。
四、對策建議
為加強和改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防范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建議如下:
1、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重視交通安全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事關廣大農村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最大限度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損失,是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具體體現。為此建議各有關部門和鎮鄉、街道要從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深刻認識做好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重要性和特殊性,高度重視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切實履行職責,大力解決影響農村人民群眾安全的突出問題。
2、明確管理職責,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
農村道路及安全設施要象城市道路和國省道一樣,明確有人建、更有人管。一要完善規章制度。要進一步完善《余杭區創建平安暢通縣區活動實施方案》,或制定我區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各級各部門職責,特別是要明確村道交通安全設施的建設、維護和管理職責,防止出現“有人建、無人管”和“人人管,人人又不管”的情況。二要認真履行職責。各部門之間要加強配合和協作,切實履行相應職責。各鎮鄉、街道要嚴格按照省里有關文件的`要求,改善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村道路安全通行條件,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建立和落實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責任制。同時對今后新建的道路,要嚴格把關,確保農村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和道路設計、建設、驗收、使用的“四同步”,并承擔起日常維護和管理職責。三要完善考核機制。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是實施長效管理的重要手段。要嚴格實行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行政一把手負責制,把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相關工作納入“平安余杭”和對鎮鄉街道及有關部門的綜合考核內容。
3、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安全素質
在廣大農村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一要建立長效機制。宣傳、公安、司法等有關部門要經常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要把交通法律、法規的宣傳納入普法教育之中。報紙、廣播和電視等新聞媒體要加大對農村道路安全工作的宣傳和報道。二要強化對農村青壯年的教育。農村中的青壯年往往是農村交通違法行為的主要和主動參與者,他們在較大程度上決定著交通是否安全。要把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教育和培訓納入農民素質教育工程,通過強化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知識和安全意識,提高村民素質。三要增強弱勢群體的自我保護意識。農村中的老年人、幼兒和外來人員是交通安全中的弱勢群體,有關部門和鎮鄉街道要根據他們的知識層面、年齡特點和心里特征,采取他們易懂、易記、易接受的教育方式進行宣傳教育,增加他們的交通常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
4、加大整治力度,進一步提高守法意識
依法整治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道路交通的整治和管理力度,進一步提高村民的守法意識。一要克服畏難情緒。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難度相對較大。各級各部門要克服畏難情緒,改變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管不好、管不了的慣性思維,要善于總結管理和整治經驗,攻難克堅,進一步增強做好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信心。二要聯合實施專項整治。公安交警部門要會同安全生產管理、交通、農機管理等部門,在鄉鎮的配合下,經常性地聯合開展各類專項整治工作,對農村中的無證駕駛、駕駛無牌車、報廢車、超載等違法行為要嚴格依法處理,絕不姑息縱容,要讓違法者受到應有的教育和懲罰。三要進一步擴大整治成果。有關部門要及時將管理整治和處理處罰的情況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宣傳,從而讓更多的村民能從中得到教育和啟示,從而增強自覺守法的意識。
5、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改善安全設施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既是法律法規的要求,也是預防交通事故發生的有效途徑。一要加大經費投入。區級和鎮鄉財政要加大對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投入,特別是要加大安全設施建設和維護的經費投入。二要明確經費比例。在加大投入的同時,區和鎮鄉要按照《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辦法》的精神,在道路建設和維護經費中,進一步明確安全設施按所占的比例,劃撥相應的建設和維護經費。三要及時實施整改。各有關部門要組織各鎮鄉、街道,對全區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情況進行全面的普查摸底,查清需要治理的交通事故易發、多發的危險路段和地點及違章建筑,擬定治理方案,妥善安排資金和人員,及時進行整改。
6、加快隊伍建設,進一步增強管理力量
要加快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隊伍建設,增加管理力量。一要增加警力。要加快交警隊伍建設,確定科學合理的警力編制,適當增加警力。對于需要增強管理力量的區域,要增設交警中隊,緩解警力不足現狀。對一些重點工程較多而交通安全基礎又十分脆弱的區域,更要及時組織力量進行重點管理,以防止交通安全形勢的惡化。二要及時建立交通安全工作站。各鎮鄉街道要按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要求,及時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站,配備工作人員,落實工作經費,協助公安交通部門開展工作。三要探索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機制。各鎮鄉街道要根據有關要求,在各村確立一名交通安全聯絡員,協助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站和交警工作。同時,要探索在農村建立志愿者隊伍,充分發揮中小學生、老黨員、老干部的作用,依靠群眾自身力量,實施自我教育和管理,并協助、配合公安交警部門做好工作。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5
為有效預防全鎮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發生,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確保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特制定本調研報告。
一、農村交通依法治理情況
我鎮交管辦與東禪交警開展30余次聯合執法活動,有效的`打擊了本鎮非法載客現象,加強了交通宣傳。我鎮x年以來共發生20余次交通事故,通過鎮交管辦不懈努力,成功降低了鎮交通事故次數,改善了我鎮交通安全環境。
二、農村交通綜合治理情況
通過對轄區交通道路基礎設施以及交通安全設施的改造,投入400余萬元資金完成農村道路硬化22余公里,大力開展道路整治和交通安全設施建設與完善,增加錯車道26處,增加形護欄1900余米,增加警示樁37根,其他各類防護欄1200余米,增加道路交通標示標牌100余處,安裝了減速帶11條;大幅提高了轄區內的道路安全通行條件,開展轄區路面車輛管控,逐步規范駕駛人員安全駕駛行為,聯合執法6次,打擊非法營運車輛7余輛,處理超速、超載15次,處理摩托車違法駕駛41起,教育群眾140余次,同時積極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和宣傳培訓,聘請協管員28人,建立農村道路勸導站15處,同時發展村上積極分子成立道路交通志愿者隊伍26只,成員78人,開展志愿者活動開展道路交通勸導352余次,利用鎮擔擔文化隊開展交通安全知識宣傳演出5次,組織各類車輛駕駛人員開展道路交通培訓12余次,發放各類道路交通安全知識傳單4300余份,提高社區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識。
三、“兩站兩員”存在主要問題及發展對策
我鎮應市、區要求,積極建設“兩站兩員”,配備了反光背心、交通指示牌等,其在農村交通安全起到至關重要作用。但是我鎮長期人員、經費不足,無法對全鎮轄區交通進行有效掌控,請區上有關部門支持幫助。
四、農村交通管理信息系統“農交安”APP注冊、應用情況
我鎮已注冊下載83人次,部分工作人員已經通過農交安處理交通安全事務。但是該APP存在閃退、無法簽到等問題,并請區有關部門進行培訓,這樣更有效的使用該APP。
五、“路長制”工作成效評估
我鎮路長制還處草創階段,經費、人員、裝備、制度還未到位。
六、農村交通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我鎮交通管理制度制定、機構完備,但限于人員不足、經費緊張,無法形成有效戰斗力。雖然現階段交通安全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形勢仍然不容樂觀,更需建立道安辦、交警隊、鎮交管辦的聯合信息共享機制。通過多方共同努力處理好農村道路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6
(一)主要成效
近年來,__交通大隊在貫徹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做了大量工作:
一、大力開展宣傳教育。一是在主干道、主要路口通過設立宣傳點、展板、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積極開展宣傳。二是成立交通法規宣講團,采取“進單位、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進農戶”五進的方式,開展講法、征文、知識競賽等活動,廣泛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三是聘請法學專家,舉辦培訓班,及時對全大隊260余名民警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知識的輪訓考試,并實行考核上崗等。通過以上多形式多渠道的宣傳教育,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貫徹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執法制度建設。為保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準確貫徹落實,__交通大隊依據新頒布的法律以及上級公安部門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及時地修改、制定和完善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執法程序的規定》、《關于強制措施管理和使用的補充規定》、《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的工作意見》以及《績效管理考核實施細則》等規章制度,有效地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正確執行。
三、完善執法監督制約機制。明確執法責任,認真落實執法責任制;在制定《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的基礎上,成立了大隊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委員會;實行了警務公開,建立了執法檔案、案件審批層級把關等制度,促進了執法監督制約機制的落實。《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以來,__交通大隊執法案件行政訴訟敗訴率為零,執法的準確率達99%。
四、加大投入,科技強警。針對交通管理面積大、點多、線長,警力不足的問題,__交通大隊。先后配置了數碼相機、攝相機、雷達測速儀、酒精檢測儀、筆記本電腦、錄音筆等技術設備,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建立了網上執法辦案系統,既解決了執法中取證難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前警力不足的矛盾。通過網絡比對的技術手段,在近年來專項打擊盜搶機動車犯罪活動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五、嚴格執法,力保交通暢通。__大隊本著依法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嚴肅查處了嚴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行為。為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和暢通做出了積極地努力。僅20__年__大隊就依法拘留嚴重交通違法人員近500余名,有效地遏止了因嚴重違法行為而引起的重大交通事故的產生。針對當前城市建設快速發展而由此引起的復雜交通環境,科學安排警力,合理增設交通標志和護欄,優化施工路段上的公交車及長途客車的發車頻率和間隔等,較好地改善了道路交通環境。
(二)道路交通管理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是對《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宣傳還不夠。《道路交通安全法》頒布實施以來,__大隊雖然在法律宣傳和教育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仍有不少市民對該部法律及相關法規的了解和認識還不夠。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為還時有發生。
二是部分路段的交通信號燈、標識及護欄的設置有待進一步完善。有的道路交通信號燈、交通標識及護欄的設置不夠規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車輛和行人的`通行。如__街沿街的文華、__中學門前紅綠燈的設置,雖然保障了學生出行的安全,但在學生上課期間,不時亮出的紅燈不利于車輛的通行;有的路面較寬,綠燈時
間設置只有15秒,經常在斑馬線上出現行人與機動車搶道的現象;有的路口信號燈不亮或被車輛撞損、有的車輛通行標識不夠清晰或設置位置不合理,不同程度的影響了交通的暢通;再者,泊車矛盾較為突出;隔離護攔高度太低,容易發生因行人翻越護攔而出現的交通事故。
三是少數公交巴士闖紅燈、爭道搶行、越線超車等違規行為影響了道路交通秩序,群眾時有反映,意見比較大。
四是“套牌車、麻木、黑的”的非法營運現象依然存在。在市區的小街小巷不時有運營的麻木從身邊穿行而過;在行人較多的車站、碼頭和路口,經常有黑的招攬生意;套牌車輛違法上路現象依然存在。
五是在少數交警中仍然存在著執法用語不夠規范、執法態度不夠文明等現象。
(三)幾點建議和意見
1、區政府、各職能部門和單位以及社會團體要多形式、多渠道加強對《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納入法制課的教育內容,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和青少年道路交通安全意識。
2、加強調查研究,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科學合理地設置交通信號燈、交通標識及交通設施,妥善解決好泊車難的問題,在以人為本的同時,進一步確保道路交通的暢通。
3、加大對套牌車、麻木、黑的等車輛違法行為的查處和打擊力度,進一步保障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以及道路交通有序和暢通。
4、建議區政府應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要求,盡早設立我區“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以利于交通事故中受傷人員的救治,促進社會的和諧。
5、按照公安部“嚴格、公正、文明、規范”的執法要求,加強執法檢查,進一步落實內部執法監督制約機制,不斷提高干警的素質和管理道路交通的水平,使交通執法工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得到進一步的認可。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7
隨著我國經濟的大發展和國家“摩托車汽車下鄉”政策的實施,農村機動車和駕駛人數量將迅猛增加。而農村落后的交通觀念、低等級的道路條件現狀還難以在短期內改變,防范農村道路交通事故所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因此,加強當前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是擺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面前一項重大而緊迫的問題。
一、“汽車下鄉”給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帶來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農村公路發展迅速,國家發展內需政策必將促進農村道路更快發展,縣鄉村道路通車里程在快速增長且道路等級也在不斷提高的同時,隨之隱藏的道路交通安全風險也不斷加大,“汽車下鄉”必將成為農村新一輪發展的動力,但是也將給農村道路管理帶來許多新問題,成為道路交通事故的新增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道路等級較低設施不全,各種交通方式混行嚴重。近年來,由于“村村通”工程的實施,使農村道路網絡四通八達,我小河口交警中隊轄區鄉村通車公路已達330多公里,且均是坡陡彎急、路面窄,路面差的道路、許多路段標志、標線、交通警示牌依然不齊全,存在無標志、標線等安全設施的光板路,且大多數道路寬度只有5米左右,路面相對較窄,造成行人、各類非機動車、機動車無法分離,出現混行路面并交會困難。這些不僅給農村交通安全帶來潛在性的危害,也給管理帶來困難,使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處于更嚴峻的時期。
2、新車發展迅猛,舊車安全技術狀況依然堪憂。目前,正在實施“汽車下鄉”政策,輕型載貨汽車、微型客車、摩托車均在經濟補貼范疇,加之“十天高速”“襄渝二線”多個標段在我縣境內施工,帶動了新一輪機動車的快速增長,新車的增長和舊車的替換是一個長期過程,轄區群眾出行以摩托車、低速貨車作為代步工具,短期內不會得到根本解決;部分鄉鎮大量摩托車、低速汽車、低速載貨汽車等從事采石或貨物運輸業、非法載客等現象難以根除,絕大多數舊車安全技術狀況很差,且由于諸方面原因,存在相當數量的車輛未能上牌上證和檢驗審驗,有的舊車在交易中沒有辦理法定手續,一旦肇事,極難查究,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和安全隱患。
3、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警力嚴重不足。農民為盡快的.脫貧致富,大量購置了低成本的摩托車、三輪汽車、低速載貨汽車和一些“二手車”、報廢車、拼裝車,這些車輛技術狀況安全性能較差,無牌無證現象嚴重,給交通安全留下嚴重的隱患,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個不利因素,加之鄉村道路的安全管理警力嚴重不足使管理矛盾更顯突出。
4、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綜合管理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未得到社會及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的足夠的重視,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容易被忽略,道路交通安全的社會化綜合管理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交通管理部門單打一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廣大農村地區群眾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識貧乏,交通安全及相關法制意識不高,造成承受著交通事故所帶來的巨大痛苦和損失。
二、解決突出問題的辦法
1、堅持依靠政府和發揮主力軍作用相結合,把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由“部門行為”提升為“政府行為”,進而轉化為“全民行為”。堅持依靠政府和發揮主力軍作用相結合,在深化新機制上下功夫,進一步完善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網絡化”機制,努力形成齊抓共管格局。推動新機制向部門和鄉鎮延伸,將交通安全責任拓展、覆蓋至鄉村、學校及有關部門,協助鄉鎮建立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的交通安全責任制,使道路交通安全層層有人抓、有人負責。
2、堅持路面執法與源頭管理相結合,全面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大力整治農村道路交通秩序,遏制交通事故新的增長點。主動參謀,不斷改善農村道路的通行條件,不斷強化源頭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道路交通事故隱患。全力構筑農村交通安全管理體系,系統推進農村交通安全各項制度的落實,大力做好源頭管理工作,要始終堅持加大路面執法的力度,從重處理嚴重違法行為,杜絕重特大事故和減少小事故的發生。
3、由政府牽頭,組織多部門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治理行動,全力預防群死群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要不定期的組織公安、交通、農機、工商、安監等部門,適時開展各類專項整治,從嚴查處農用車、摩托車等違法載人行為。要堅持專項整治與長效管理相結合,在解決突出問題上見成效,把工作的重心始終放在長效管理上,并找準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不足,這樣有利從“應急式整治”向“長效管理”轉變,從人力“粗放型管理”向科學“集約型管理”轉變,這是走出困境和實現交通管理工作長效化的必經之路。
4、深化交通安全宣傳“五進”工作,不斷鞏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群眾基礎,著力構建交通安全宣傳“五進”活動的長效機制。針對農民群眾受教育的程度和法律意識相對較低的情況,交通管理工作者要深入農村地區,開展形式多樣,通俗易懂的交通安全宣傳活動。一方面,充分利用社區、村鎮、企業內部的宣傳櫥窗、板報宣傳駕駛無牌無證、假牌假證、挪用號牌機動車上路行駛的危害,增強群眾法制意識;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標語、展板、宣傳車等形式,在學校、村委會、集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活動場所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并通過分析發生在農民群眾身邊的交通事故案例,
講清違法行車、違法載人等造成事故對本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的害性,讓群眾都來關注交通安全,都來參與交通安全管理,努力營造社會各界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交通管理工作者的良好氛圍,更好的服務“汽車下鄉”政策的全面落實。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8
為更好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完成上級會議文件精神指示,我鎮對道路交通安全展開了本次調研,報告如下: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推動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改善農村道路等基礎設施,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加強農村道路橋梁安全隱患排查,落實管養主體責任。加強道路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遏制各類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為我鎮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一、現實情況
(一)、我鎮地處湖區農村道路上橋梁多,部分村級公路垮溝渠橋梁荷載標準低,橋面無護欄,周邊存在破損情況,兩邊雜樹重生,存在較大視野盲區,車輛行人過橋存在安全隱患。
(二)、鄉村振興工作大力推進,農村農業機械化水準大幅提高,部分道路存在年久失修的.狀況,形成一定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列如:***鎮聯通**縣**鎮的主路,因此多段路基下陷,路面破損,嚴重影響群眾生產生活出行。
(三)、道路標識標牌等設施損壞嚴重,部分道路標志標牌雜亂繁多,既有公路交通標識,又有公安交警標識,還有企業宣傳廣告,相互夾雜混亂,對過往行車安全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二、存在問題
(一)、鎮村兩級財政薄弱,對交通安全方面的經費投入不足;
(二)、鎮村兩級工作繁多,人員缺乏尤其是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在交通安全方面工作開展時明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群眾交通安全意識還比較薄弱,宣傳力度還有待加強。
三、今后打算
(一)、繼續加強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充分發揮“兩站兩員”作用,把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抓實抓好。
(二)、要繼續加強隱患排查整改,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在隱患路段增設減速帶,完善交通安全設施,改善交通安全環境。
(三)、要繼續加強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提高全民法制觀念、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
(四)、要繼續加大聯合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道路交通違法違規行為,提高機動車守法率,遏制交通事故。改善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預警和預防能力,確保我鎮交通安全持續向好發展。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9
近幾年來,全市各級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為切實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力以赴開展交通排堵保暢工作,但是,本市道路交通擁堵情況仍得不到有效改善。為了進一步提高道路資源的利用率,有關部門采取了許多措施,相當一部分措施在潛力上已挖掘殆盡,但在交通事故現場處置這一塊,潛力還有待挖掘。但如進一步提高快撤水平并形成長效機制,應在兩個方面進行突破,一是強化民警意識,提高一線民警的處置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強宣傳,促成有關部門理順保險理賠機制,提高當事人不自撤現場的違法成本。通過兩種手段的綜合運用,可有效提高交通事故現場的撤除速度。筆者想從交通管理部門可行使的權利方面出發,闡述如何把握,進一步提高實踐運用水平。
一、本區交通事故快速處置工作現狀
前兩年,本區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快撤率一直維持在70%左右,其中,事故雙方自撤率僅為42%,截止到推進"快處"工作法之前,快撤率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平,處于波瀾不驚的狀態。20xx年8月,實施交通事故現場處置"五步法"以來,本區事故快處率由之前的72.4%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處置時間也由原來的平均10~20分鐘提高到目前的平均3~5分鐘。事故當事人現場自撤率的大幅攀升無疑對本區的排堵保暢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制約交通事故現場快速撤除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交通事故現場自撤率雖有明顯的提高,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不少制約因素,亟待重視與改進。
(一)法律法規的因素。
即執勤民警是否有權勘察人傷和較大物損以及責任不清的事故現場,關于這點相關法律法規并不明確,對人員輕傷以上或較大物損以及責任不清的事故,依照現行的《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19條的規定,其適用一般程序。《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4條第2款這樣描述:"具有2年以上交通管理工作經歷,經培訓考試合格獲得資格登記證書后,可以處理適用一般程序的交通事故",也就是說,只有事故專職處理民警具備相應的資質,事故處理進入一般程序必須進行調查取證,其中就涉及到事故現場處置的核心問題--現場勘查,在歷來的工作規范中,一般由事故科專職民警來勘察,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2條第2款這樣表述,"交通警察應當對交通事故現場進行勘驗、檢查......",現行法律法規對事故現場的勘查主體資格并不十分明確。
(二)執勤民警的主觀因素。
即執勤民警“快處”意識的強弱和技能的高低,統計數據顯示,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執勤民警到場時間一般為3分鐘,事故專職民警二次出警到達現場時間少則需要5、6分鐘,多則近10分鐘。據有關資料統計,在兩車道的道路中只要有1條機動車道因拋錨或事故受阻,該道路的運能將降至原來的40%,且疏導恢復時間將隨著處置時間的增長呈幾何級數增長,而執勤民警目前實際情況是:到達現場3分鐘,處理一般在15~20分鐘左右。執勤民警對事故快處的理解為"快到",個別執勤民警還存在調劑利用進行體能恢復的現象。
另一方面,民警在快處上也存在技能不到位的問題。這里有兩個案例,
【案例一】20xx年10月14日上午8:45分,瑞金二路近復興中路發生一起3車事故。執勤民警勘查完畢撤除現場時,才發現一事故車嚴重損壞無法移動,再通知施救車輛到場牽引。整個過程前后歷時30分鐘,造成瑞金二路全線嚴重擁堵。該起事故中,執勤民警如能事先了解事故車輛的狀況并通知清障車輛,將大大縮短事故處置的延誤時間。
【案例二】20xx年11月3日上午7:15分,建國中路20號發生一起事故,助動車駕駛人左腿明顯骨折。執勤民警到場后無法處理,回過頭來呼叫警長,警長到場后再通知事故科勘查現場。傷員在事故現場滯留15分鐘左右,事故前后歷時45分鐘,造成建國中路交通癱瘓。該起事故中,執勤民警如能對傷者迅速定位,直接送醫救治,對道路交通暢通的影響程度將大為減少。
上述案例雖然發生在個別民警身上,但總體上還是暴露出存在的問題:一是快處技能不高,處置措施不當。部分執勤民警由于事故處理技能較差,對一些事實清楚的現場舉手無措、無所適從,尤其是人傷事故,“兩腳閑著逛,心里直發慌,電臺喊幫忙”的現象屢見不鮮;二是快處意識不強,處置流程不明。部分執勤民警對事故“快處”認識不到位,認為慢功出細活,導致一些現場處置措施滯后、延長了處置時間。從座談會摸底情況來看,一部分民警對事故責任的認定規則不懂,生怕定責錯誤而不敢“動”現場,另一部分民警對事故現場處置程序不清,擔心處置不當而不敢“動”現場,還有一部分民警有一定消極態度,唯恐多做多錯而不愿“碰”現場。
(三)事故當事人的因素。
即有權處置事故現場的事故當事人,其是否確立了事故現場的自撤觀念,由于目前保險理賠制度和法律法規的配套未能及時跟上,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條第2、3款已經明確了事故當事人在未造成人身傷亡或物損輕微且事實清楚的情況應當先行撤離現場,但事實上相當多情況下,當事人不敢自撤。本區80%以上事故都符合自撤條件,但由于法規對應當自行撤離現場而未撤離的當事人沒有明確的相應的懲罰性條款,造成事故當事人自撤意識相當低。
三、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一)在法理上對執勤民警事故現場的處置權限進行梳理。
首先,要解決“誰能做”的問題。依照目前法律相關條款描述,本區只有事故專職處理民警具備相應的資質。為此,支隊提出將現場“快處”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快速勘察階段,第二階段是快速處理結案階段。并由此引申出了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的處置權限和事故處理權限兩個概念。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2條第2款的規定,現場處置(包括現場勘查)可由執勤民警承擔,而事故辦案處理則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4條第2款規定,應移交給專職民警。"快處"事故現場要求執勤民警接警后,立刻從路面執勤狀態迅速轉換為處警狀態,以最快的速度處置完道路現場并迅速恢復交通,對超出現場處置權限的立即通知事故處理部門到場,并做好事故現場勘驗的先期處置和滯留車輛的疏導工作。
對人傷事故,支隊又進一步探索和論證,提出了“除人員已當場死亡或有明顯生命危險以及涉外事故外,一律由執勤民警自行或由機動警力輔助,依照支隊制定的交通事故現場快速處置“五步法”流程,在3~5分鐘內快速處置完畢,而事故專職處理民警勘查的'現場,執勤民警應先期做好判斷車輛、搶
救傷員、尋找證人以及現場警戒和車輛疏導分流等工作。"再一次大膽前進一步,解除了束縛民警手腳的限制,實行該措施后,事故違章審理科二次處警由原來平均每天2~3次減到每周3~5次,轄區平均每起事故現場的處置時間也由原來15~20分鐘減少到3~5分鐘。
(二)提高執勤民警事故“快處”技能。
解決了事故“快處”“誰來做”的問題,那制約事故“快處”的另一個瓶頸問題,也即“怎樣做”又如何讓民警找到捷徑。首先,參照《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和《事故處理工作規范》等法規和規章,支隊結合實際精簡了處置流程,力求實用易記,推出交通事故現場處置“五步法”流程。(收取核對證照、組織搶救傷員、判斷車輛狀況、固定現場證據、人車撤離現場。)“五步法”流程將事故現場處置程序簡化,讓民警對現場的處置做到心中有底、運用有譜,尤其強調了對人傷和車輛損壞情況,要先期了解情況,避免由此延誤現場處置時間,同時還要求借助執勤裝備(數碼相機和錄音筆)及時取證、為后續處理打下基礎;其次、“五步法”的運用直接與勤務考核相掛鉤,勤務科和事故科聯手,對執勤民警“五步法”運用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對存在的問題跟蹤錄像并播放點評;同時,為了提高民警的快處技能,支隊還編纂了《事故快處實用手冊》,將事故快處“五步法”流程以及常用的事故定責規則圖表化后編錄其中,同時,依照“五步法”流程模擬場景拍攝,轉錄成VCD分發各中隊,便于中隊組織民警開展事故"快處"培訓。
(三)提高違法成本,增強事故當事人自撤意識。
在實踐中,事故當事人是否有較強的自撤意識將直接影響到事故現場附近道路暢通的程度。對此,支隊的主攻方向放在加大事故快撤宣傳力度上,并對應當自行撤離現場而未撤離的事故,嚴格按一般程序處理的措施,按最高期限扣留車輛并予以檢測,同時對其違法行為按上限處罰,提高當事人的違法成本,形成震撼效應以拓展社會影響面。為確保措施得到落實,支隊制定了未自撤現場的事故處理工作規范,對自撤的事故按一般程序簡化處理,降低辦案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還進一步完善了案件審核和扣車放行審批制度強化監督機制,對違規辦案的民警行依照《盧灣交警支隊執法管理過錯責任追究辦法》的規定實行責任追究,一年下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僅對違法當事人達到了教育和處罰目的,還擴大了社會宣傳面。據統計,本區實行該項措施后,事故自撤率呈上升態勢,去年下半年來事故自撤率一直維持90%以上。
此外,要提高事故當事人的自撤意識,最有效的辦法還是要變革保險賠償機制,實行類似英美國家的“互碰免責”的方式。但我國目前的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機制起步較晚,賠償還主要建立在民警對事故責任認定的基礎上。盡管《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86條和87條,明確了事故當事人可以撤離現場并自行協商損害賠償事宜,但目前保險公司普遍不認可當事人自行協商的協議,造成當事人無法實施該項法定措施。另外,部分事故當事人擔心自行撤離現場后,辦案民警在事故責任認定上是否會設置障礙,影響其保險理賠工作,因而不肯輕易撤離。而事實上事故當事人自行協商可能存在騙保情況、互碰免責也可能使保險公司利益受到一定損害,但從社會效益來說,還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為此,支隊通過多種渠道也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以改進和完善當前的保險理賠機制,從客觀上創造條件,提高當事人的自撤意識。
交通事故現場“快處”既需要民警自身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環境因素影響的共同作用,也是“排堵保暢”中永恒的主題。對此,支隊仍將采取積極措施,切實增強民警事故“快處”工作意識、提高“快處”工作技能、加大“快處”工作宣傳力度、從嚴執行“快處”工作制度、完善“快處”考核工作,不斷探索能適應當前道路交通形勢的工作模式。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10
為解決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讓道路暢通,城市美麗起來,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我特地對城市道路交通堵塞進行調研,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城市道路交通現狀與原因
目前城市道路交通十分堵塞,基本每條道路塞滿了汽車,象蝸牛一樣慢慢地爬著,有時甚至是一動不動,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給造成負面影響,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規劃設計先天不足
道路建設規劃不夠合理,超前意識不強,歷史欠賬太多,缺乏統籌和科學論證,造成城區路網結構不盡合理,交通循環不夠流暢。停車場規劃建設未得到重視,停車場建設不夠,滿足不了日益增加車輛的需要,特別是人口密集場所,缺少充足的公共停車泊位,加劇了占道停車和亂停亂放的現象。
(二)人為因素加劇交通堵塞
市民遵守交通秩序意識還不夠強,由而產生的人為因素更加劇交通堵塞。比如:行人闖紅燈、橫穿道路、翻越隔離護欄等違法違章行為時有發生,出租車急剎急停,騎摩托車不戴頭盔、超速行駛、隨意調頭、亂闖紅燈等現象屢禁不止。商家占用車道營業,地下停車場為改為商場,單位和個人的車輛在公共道路上亂停亂放。
(三)管理落后跟不上形勢要求
交通管理雖有很大進步,但比起日益增加的眾多車輛和日益嚴重的交通堵塞,交通管理手段仍然落后,跟不上形勢發展的要求。一是執法不嚴,管控難以到位。受辦案指標考核的影響,少數執法人員執法理念存在偏差,對交通違法行為往往重罰款、輕教育,重機動車輛查處、輕非機動車和行人管理。交通運管部門對外地車輛和非法營運的車輛還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
二、解決問題的幾點建議
解決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讓道路暢通,城市美麗起來,事關每一個市民的切身利益,事關的城市形象,是構建平安、和諧的重要內容。加強城市道路管理,是一個涉及人、車、路、環境的動態系統工程,有賴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更是政府及其相關部門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任務,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交通規劃,改善交通環境
要加快城市建設步伐,完善城區路網結構,形成城區道路環狀循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確保交通順暢。要加快公共停車場建設,將城區公共停車場建設納入城市建設規劃,切實改變城區車輛停放混亂的狀況;針對主城區“停車難”、“停車亂”的現狀,公安、建設等部門要按照主干道每500米有一個小型停車場的要求,逐步規劃建設一些小型停車點。對已建成的停車場,要發揮其功能,盡早解決地下停車場挪作他用的'問題。
(二)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通行能力
要充分認識公共交通這項公益性事業在城市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堅定不移地加快城市交通結構優化調整,在規劃、投資、建設、運營和服務等各個環節,為公共交通發展提供優先條件。要增加公交線路和公交車輛,統一規范管理,提高公交通行能力,充分發揮公共交通緩解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的作用。
(三)重視交通宣傳教育,增強交通安全意識
交通安全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市政府要把《道路交通安全法》列入普法重要內容,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要履行好自身職責,配合公安交巡警部門共同做好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形成社會化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機制。宣傳文化部門要加大交通宣傳教育力度,選擇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譴責不文明的交通行為,提高全體市民遵守法規、安全出行的意識。教育部門要著眼于未來,從小抓起,把交通安全知識納入中小學生法制教育的內容,增強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做遵守交通秩序的模范。
(四)加大交通投入,完善交通設施
政府要加大交通投入,每年在財政預算中要安排一定資金作為城市交通設施固定投入,盡早完善交通設施。要發展立體交通,象香港、新加坡等先進城市一樣,充分發揮立體交通的作用,減少平面交通的壓力。要立法,規定新建、改建商場有多少面積,就要建設同等面積的停車場,確保商場前面的交通秩序良好。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11
地區西部的重要交通樞紐。全縣總面積2230.5平方公里,轄13個鎮、14個民族鄉,168個行政村,總人口65萬人。縣境內有公路總里程3862公里(其中省道2條160公里、縣道8條239公里、鄉道17條170公里、鄉村道路3293公里),有機動車20000余輛,機動車駕駛人22000余人。在公路總里程中,有等外級公路1080公里,占總里程的28%;未鋪裝道路1409.52公里,占總里程的36.5%;接養公路僅有548公里,接養率只占總里程的14.2%。
滯后的道路條件與不完善的管理機制,使道路交通成為全縣安全生產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幾年前,我縣曾就如何改變道路交通安全的被動局面,進行了大量探索,總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經驗。但因機制不完善、措施不配套,導致效果不明顯,全縣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呈現出波浪式的不穩定狀態。道路交通安全形勢穩定與否,成了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是否穩定的晴雨表。
20xx年,新xx屆政府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為關注民生、構建和諧xx的一項重要工作,在總結前幾年工作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以夯實基層基礎為核心,以狠抓責任和措施落實為重點,著力建立社會化管理長效機制,推動了全縣道路交通安全形勢的明顯好轉,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在全縣安全生產事故中所占的比例從上年的65%下降到了45%,首次實現了地區和縣下達的年度控制目標,探索建立了一整套較穩定的道路交通安全社會管理機制。
一、從事故的陣痛中探索出一套適合xx縣實際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辦法
(一)充分發揮政府領導在社會化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一是縣人民政府把實施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作為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突破口。制定了“壓事故、保暢通、促穩定、求發展”和“鞏固成果、抓出特色”的工作目標,出臺了《xx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xx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xx縣鄉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xx縣鄉村道路交通安全協管員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確了各鄉鎮、各部門的職責,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從部門行為上升為政府行為和社會行為。成立了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任組長,公安、交通、安監、農機、運管等16個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的道路交通安全領導小組,各鄉鎮也相應成立了以鄉鎮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領導,形成了“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全社會廣泛支持”的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格局,充分發揮了政府在社會化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從根本上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落實責任,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年初,縣人民政府按照“雙軌四級”的原則,與各鄉鎮、各部門簽訂了責任狀,各鄉鎮、各部門與各企事業單位、行政村、學校、駕駛人層層簽了《道路交通安全責任狀》,將道路交通安全控制指標分解落實到了各鄉鎮和有關職能部門,建立了統一的道路交通安全目標考核、獎懲體系,并將道路交通安全列入安全生產、社會治理考核內容及領導干部政績、業績考核內容。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月度分析、季度公布、半年總結、年終考核兌現獎懲的監督檢查制度及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議制度、隱患排查整改制度、《工作臺帳》、《工作日志》等一系列制度,實現了道路交通安全制度化、規范化管理。
三是堅持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議制度。縣人民政府始終堅持每月召開一次例會、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專題研究分析、預測道路交通安全形勢,解決道路交通安全重大事項和需要多部門聯合執法、綜合治理的問題。
四是把鄉鎮作為整個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的重點。縣人民政府整合原“道路交通安全聯組”資源,以鄉鎮派出所為平臺,在27個鄉鎮分別組建了由安監、農機、派出所聯合組成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機構(道安辦),落實了辦公場所,明確了專人負責。
五是嚴格執行道路交通安全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嚴格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縣人民政府嚴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責任狀》的內容,對各鄉鎮、各職能部門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況進行嚴格考核獎懲;對不作為或突破死亡人數、發生較大以上事故的鄉鎮、部門、單位實行黃牌警告,直至建議縣委撤銷職務。嚴格實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一票否決制”,被否決的單位取消當年安全生產綜合評比資格,主要領導要在次年的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作問責發言;對工作措施不力的鄉鎮、部門進行通報批評,并對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進行問責談話,問責談話兩次以上的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對其進行工作崗位調整;對因失職、瀆職造成重大以上交通事故的責任人員,依法嚴肅處理。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加強對道交通安全事故的查處,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構成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夯實基層基礎,把道路交通安全的重點放在農村,有效發揮各鄉鎮政府的領導作用。
一是要求鄉鎮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守土有責”的原則,切實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與經濟社會發展同規劃、同部署,主要領導要親自安排部署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分管領導必須親自參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二是按戶籍式的管理辦法,建立了農村機動車和駕駛員管理檔案,實行“一車一檔”,采取干部包村、包路段、包車輛的“三包”措施,對車輛、駕駛員實行“一盯一”管理,強化了源頭管理。
三是堅持路檢路查工作制度。鄉鎮派出所認真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監管職責,堅持與道安辦人員一起上路查車,加強對轄區內縣、鄉、村三級公路的路面監管;特別是每逢場天和相鄰鄉鎮場天、重大節日(活動)及車流、人流集中時期,鄉鎮分管領導必須親自帶隊上路查車。鄉鎮道安辦加強了客運車輛始發點站場的管理,堅持執行客運車輛“簽證放行”制度,嚴禁客運車輛超員超載。
四是建立了“有村名、有里程、有聯系電話、有交通安全文明提示、有包路段干部或協管員姓名”的管理路碑,解決了道路交通安全有人抓、有人管的問題。
五是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延伸至村一級,寫入村規民約,由鄉鎮政府行文聘請村委會主任或支書兼任交通協管員,明確知法懂法、辦事公道的人員擔任基層協管員,根據《協管員管理辦法》明確職責,協助派出所管理轄區內的道路交通安全,初步構建了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網絡。全縣現有鄉鎮道安辦27個,工作人員120人,道路交通安全協管員328人,專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員56人,夯實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基層基礎,解決了有人管、管什么、怎樣管的問題,改變了道路交通安全由單一公安交警部門管理的狀況,把社會化管理的措施延伸到了基層一線。
(三)各部門各司其職,相互聯動,齊抓共管。
交警部門始終抓住客運車輛源頭管理這個重點,加強對客運車輛、客運駕駛人、客運企業的管理,定期開展駕駛員宣傳教育培訓工作,全面落實了交警包(保)客運車輛責任制和客運車輛“安全營運明白卡”制度。在全縣推行了“交警趕場”制,堅持場天道路交通安全巡回檢查及一月一小查、一季一大查、半年和全年全面大檢查制度,定期對全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跟蹤、督促、指導。縣交通、交警、運管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協作,共同把好駕駛員資質關、道路運輸市場準入關、營運車輛技術關,切實加強對運輸企業的安全管理,督促客運企業嚴格執行客運車輛進出站例檢制度及客運車輛“簽證放行”制度。按照縣人民政府的要求,在客運企業推行了安全費用提取及客運車輛高額投保、高額賠付、高限責任追究的“三高”措施,既增加了客運車輛的抗風險能力,又增加了客運車輛駕駛員的安全行車自覺性。教育部門將道路交通安全列入教育教學計劃,列入學生的德育考核內容,加強了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公路部門加強了道路的維修、整改,加快了通鄉油路建設速度,加強了工程質量監管,著力整治了影響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重點路段。宣傳部門充分發揮報刊、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作用,對道路交通安全進行廣泛宣傳和輿論監督,及時宣傳報道道路交通安全的正面典型,為全縣道路交通安全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四)突出重點、難點,扎實開展專項整治。
一是針對摩托車辦牌辦證率低,管理難度大的特點,我縣廣泛開展了無牌無證摩托車專項治理活動。縣人民政府分管領導多次帶領公安、交警、安監等部門深入無牌無證摩托車現象較突出的鄉鎮展開調查摸底。經過3個多月的調研后,縣人民政府于20xx年8月8日,召開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議,按照省交通廳《關于對無牌無證摩托車進行專項治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精神,組織縣交警大隊、縣國稅局、幾家保險公司等部門,本著“守法、合法、減輕農民及城鄉干部負擔”的原則,采取政府督導、激勵鄉鎮、優惠車主的辦法,從8月中旬至12月底,對持有鄉鎮道安辦證明前來辦牌辦證的摩托車實行集中優惠,共辦理摩托車行車證5000余個,駕駛證6000余人,相當于我縣近3年來摩托車辦牌辦證的總和。摩托車辦牌辦證率從原來的20%提高到了85%以上。
二是重點整治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秩序。我縣道路交通安全的重點在農村,解決好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就抓住了主要矛盾。為此,我們積極整合鄉鎮力量,充分發揮派出所、安監站、農機中心、交通安全協管員、村治保主任、兼職協管員的作用,大力開展低速載貨汽車和拖拉機違法載人整治工作,著力解決了一批影響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問題。
三是在抓好汛期、“春運”等重點時期、重點環節的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的同時,結合“整臟治亂”和“省級衛生城市”創建工作,狠抓城區交通秩序整治。
四是加強重特大交通事故預防工作。縣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xx縣20xx-20xx年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實施方案的通知》(x府辦發[20xx]58號),成立了預防道路交通事故領導機構,制定了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預案。安監、交通、公安、交警、運管等部門聯合開展了“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決戰70天”、“報廢車輛集中治理”、“機動車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專項整治”、“打擊低速載貨汽車、拖拉機、摩托車違法載人”、“打回潮、查隱患、反違章、壓事故”等10多項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專項治理行動,有效預防了群死群傷事故發生。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12
一、調查目的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工作、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交通工具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方便。然而在大家感嘆社會進步的同時,它也給我們帶來了災難,一個個蓬勃的生命消失在飛馳的車輪下,一個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轉眼間支離破碎,特別是那些還沒有踏上社會的中小學生,也遇到了這樣的災難,親人哀傷的呼喚,始終留不住弱小的生命。我們能做些什么呢?由于我們學校處在交通事故多發段,在校學生居住地比較分散,還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居住地較遠。因此,交通安全教育是我們學校安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我們中學生應該要、必須要進行的教育。為此,在老師的指導和帶領下作了一次深入的社會實踐活動。
二、調查過程
本次社會調查活動以學生和我們周圍的人們(如老師、家長等)為主體,以實踐為載體,準備充分,層層推進,逐步深入。
1、小組成立及宣傳發動
20xx年xx月上旬,我們成立了社會實踐活動小組。由八(2)班董夢琦擔任組長,劉波文為副組長。八(2)班同學為組員。指導老師是班主任甘仁偉老師。學員中分為調查訪問小組、查閱收集資料小組、整理總結材料小組、撰寫論文小組、宣傳制作成果小組等。利用班會課,在上了一堂動員課,董夢琦組長還向我們介紹了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目的及要求等。
2、調查問卷設計、制訂活動計劃和活動方案
我們分成各個小組后,接下來由我們大家通過討論來一起進行調查問卷設計、制訂活動計劃和活動方案,為我們下面的活動做好積極的準備。
3、收集資料
為了了解與交通安全的相關內容,我們首先到學校圖書室查閱了近期刊登在xx等報刊關于交通安全的有關政策與事故報道文章。部分同學在網上查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詳細內容。
我們還到了交通安全指導站,收集了關于關于如何進行交通安全宣傳工作的資料。如《安全防范知識手冊》、《文明交通承諾書》及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關于道路交通安全宣傳資料。
要了解與我們學生切身有關的信息,為此我們又到政教處,在老師的配合下查找到了(如《安全防范便民手冊》、《中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識》、《農村交通安全“十知道”》《農村常見違法行為及處罰標準》等)道路交通安全宣傳資料,還找到了我們學校所作的交通安全工作的記錄。
另外,我們組織部分同學在6月1日至8日在校門口觀察來往車輛,計算來往車輛數量和車輛、行人的交通情況,以此來收集調查數據。
4、調查訪問
(1)為得到交通安全方面的情況和數據,針對我們鄉的交通情況的現狀,現在正在逐步健全城鄉交通設施,如將原有的`道路進行改造拓寬,截彎取直,主干道上等級低的橋梁進行拆除改造拓寬,丁字路、斷頭路進行了延伸,煤渣路改造成瀝青油路,使鄉與村、村與村之間條條道路暢通,形成了一個便捷的公路網。
正是因為我們鄉現在的道路越來越好,提供了部分司機開快車的一個途徑,使原本緊張的交通安全問題更加嚴峻。自去年起,就發生多次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其中電動車、摩托車占事故車輛的60%以上。主要原因是:車速太快、叉路口轉向時沒有注意直行道的狀況、車輛存在安全隱患、駕駛員沒有警惕心、無證駕駛、帶頭盔少或不帶的比較多等等。
道路交通安全檢查部門針對出現的問題,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大路檢,時常上路檢查,對無牌無證車輛、超載車輛進行檢查;進行“勸告式服務”,對輕微違反的(如不帶頭盔、不系安全帶者)進行勸告;加大宣傳力度等。
對學校學生交通安全負責方面,道路交通安全指導站除了在學校宣傳交通安全知識外,還在校門口專門設置了斑馬線。但是他們也看到了一些不好的現象,如學生家長在接送孩子時車亂停放現象較普遍,影響來往車輛行駛;學生在馬路上等車現象嚴重等。通過我們這次調查活動,能更好的宣傳道路交通安全知識,讓交通安全意識進駐我們每一個學生及家長心中,給交通安全注入一股新的支持力量。
那到底我們鄉人民的交通安全意識如何呢?我們帶著這個問題采訪了部分路人,他們都說現在條件好了,每家每戶都有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樹立駕駛員的交通安全意識是非常重要的。為了生命,為了自己,“不爭一秒”他們承諾會盡自己努力當好交通安全宣傳員的。
(2)要解決學生交通安全問題,僅靠交通管理部門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采訪了我們學校的分管交通安全的政教處主任余軍老師。他告訴我們,目前我們學校有教學班15個,在校學生700多人(其中初一年級6個班;初二年級5個班;初三年級4個班),本學期住校生就有330人。我們學校一出校門就是一條柏油馬路,它是通往縣城的要道,時時車水馬龍,所以交通安全教育尤其重要,再加上學校是我們學生安全的直接管理人,負有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和引導的職責,因此我們學校早就將交通安全教育列入我們學生平時的教學日程,并已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宣傳教育計劃,正在逐步實施中。如在學校廣播、晨會、班會課上進行交通安全宣傳,并且還邀請校外相關部門進行講座,展覽宣傳畫等,同時還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了一系列關于交通安全教育方面的活動,有觀看安全教育片、發放《“文明出行平安回家”告家長書》等,甚至在國慶節的《告家長書》中也有部分涉及到交通安全方面的提醒。學校除了上述的一些活動的舉行之外,還制定了相關的規定,如進出校門要點名,維持秩序,擺放警示牌等。
那其它人員是如何配合實施政教處的措施的呢?于是我們采訪了我們學校的門衛,他向我們出示了《清水中學校門登記表》和《外出申請表》介紹說,為保證學生的安全和學校秩序,所有外面的人進出校門都要進行登記,學生外出必須要有班主任和值日領導簽字的《外出申請表》,否則一律不準進出的;下課放學回家時,門衛還要負責校門口公路段學生的交通安全。
班主任又是如何實施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呢?學校安全教育一直很重視,每一次班主任在會議上,明確要求班主任,在每一次班會課上都要留有一定時間進行安全教育。如學校對學生自行車的定期安全檢查;時時提醒學生騎自行車時應該注意的安全;公路上遵守情況等等,學校特別對學生進出校門的安全及交通易發地的安全較重視。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13
一、現狀:因“缺”生“堵”
據統計,目前中心城區非農業人口39.6萬人(戶籍登記口徑為27萬人),建成區面積51.9平方公里(包括經濟開發區),城市人口密度為0.76萬人/平方公里。按照國家建設部的標準,城市人口密度在1萬人/平方公里以內均適宜居住。××不但不該導致擁擠,還應非常適宜人居。深究其因,××屬于因“缺”生“堵”。從城市功能來看,主要表現為“三缺”:
一缺市政基礎設施。城區主、次干道總體分布合理,主干道總長52.8公里,但城市支路缺乏,支路路網密度為0.44公里/平方公里,僅相當于標準密度(3-4公里/平方公里)的11%,再加上城區“斷頭路”較多、大型停車場較少,成為城市交通“添堵”的主因。采取錯開公交停靠、規范車輛通行等措施,或許能緩解交通堵塞,但治標不治本。此外,城區環衛設施嚴重不足,共有垃圾收集、轉運站17座,服務半徑和設置總數不到標準的一半;城市公廁55座,約1400人/ 座,相當于國家標準(2500-3000人/ 座)的46.7%,并且老城多、新區少,分布不均勻,極不便利。
二缺文化教育設施。城區18所小學、10所中學的在校學生7.23萬人、校園占地面積10.73萬m2,總建筑面積為40.38萬m2,其中教學用房總建筑面積30.28萬m2,人均規劃用地僅為0.27 m2,人均教學用房建筑面積為0.76m2,分別為標準面積(2.4m2/人和1.2m2/人)的11%和 63%。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設施嚴重緊缺,再加上師資力量限制、片區分布不均等因素影響,城區學校人滿為患、超負荷運行,“大班”現象嚴重,班級超員率85%以上。大型綜合類書店3個,圖書館尚屬借地(暫借青少年科技館)運行,博物館僅2900 m2,電影院總座席20xx個,群藝館年久失修,文化館改作它用,青少年活動中心、綜合性展覽館暫缺等等,文化教育和圖書展覽類建筑大都集聚在老城區,且規模偏小,甚至缺失,難以滿足綜合教育、對外宣傳、文化展覽和休閑娛樂的需求。
三缺醫療衛生設施。城區各類醫療機構(含社區衛生服務站)54個,醫院床位3025床,相當于7.6床/千人,剛好達到城市現狀人口的'需求水平。醫療機構用地20.74公頃,人均不足0.6 m2,只相當于人均標準(0.7-0.9m2,)的67%。7所綜合性醫院有半數以上分布在老城區,空間布局極不均衡,而在未來幾年內,城市人口將大量移居新區,勢必導致“遷徙式”看病就醫,難于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
以上僅為當前狀況,如果城市增至50萬人口,情況更為糟糕。
二、發展:“危”中存“機”
20xx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房地產業發展的基本面近期內難以根本改變,買者觀望、賣者滯銷,房市走勢必將繼續低迷,依靠招商引資建城、發展房地產業增收基本沒有可能。然而,國家拉動內需的強硬舉措、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等,不啻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整體功能、穩定建筑行業增收的絕好機遇。主要表現為“三最”:
一是立項最易。中央采取擴大投資需求的方式,來拉動經濟增長,將進一步加大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等建設項目的扶持力度,并計劃在20xx年底前投資4萬億元支持城市基礎設施、醫療衛生、教育、環境等社會公共事業建設,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等,創造了寬松的城市建設融資環境。比如:省財政今年將安排6000萬元,支持城市義務教育“大班改小班”。在這種條件下,如果我們政策方向把得準、項目申報行動快,極易得到上級支持。
二是需求最急。加快城市道路、醫院、學校和博物館、文化中心等設施建設,是完善城市功能、便利群眾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是實施人口倍增計劃的配套舉措,更是創建宜居城市的關鍵所在。如果將醫院、學校等建成地標性建筑,將道路、橋梁等建成景觀化設施,能夠大大改善片區環境,聚旺城市人氣和商氣。
三是時機最佳。一方面,目前鋼材價格每噸約3800元,同比下降30%;水泥每噸約300元,同比下降11.8%,其他建筑材料也都相應下降,外出打工人員逐步回流等等,無論是建材成本、用工成本,還是勞力支持,都十分有利于建設大規模的公共建筑和基礎設施項目。另一方面,隨著投資隨著房地產業的持續低迷,商住樓的投資風險大增,而道路、橋梁、醫院、學校等城市設施的投資回報過硬,風險相對較小,越來越得到民間投資者青睞。
三、對策:順“勢”求“為”
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市經濟發展形勢基本明朗。面臨新形勢,面對新要求,我們必須圍繞“宜居”搞城建,立足“趕超”興產業,順勢而謀,奮力而為,切實做到“三抓”:
一抓項目調研和儲備。由政府牽頭,組織城市建設、國土資源、文教衛生等相關部門,統一對城市設施情況開展調研,詳細摸清家底,全面掌握情況,并對照城市總體規劃和宜居城市創建的要求,分析論證到底什么不足、什么暫缺,先建什么、后補什么,建立起完備的城市功能設施項目儲備庫,避免盲目建設。
二抓項目包裝和公關。緊密對接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傾向,用足用活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堅持查漏補缺,按照輕重緩急,科學策劃,精心包裝,對道路橋梁、文教衛生等功能性城建項目,不僅要進得了項目籠子,還要達到包裝深度,真正花小錢、辦大事。出臺必要的激勵措施,鼓勵部門公關項目,全面出擊、全力以赴,不停向外跑、努力向上爭,使得跑項爭資工作成為大氣候、大舞臺和大考驗。
三抓項目運作及建設。努力做好“三爭”工作,妥善解決城建項目的資金“瓶頸”問題。一爭上級支持,通過報建對接項目,爭取上級對城市建設的政策性投資,無本得力;二爭銀行信貸,使用儲備土地、基礎設施等城市資源作抵押,積極向銀行爭取貸款,融資建城。三爭民間投入,采取減免規費、捆綁經營等靈活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和民間資金積極投向中小學校、文化館所等城建設施項目,借船出海。此外,對于已經立項批復的城建項目,要實行項目責任制,確保盡早動工、盡力建設、盡快出效。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14
一、城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現狀
改革開放三十年,城市建設和城區道路交通事業飛速發展,城市規劃面積由62.6平方公里擴大到147平方公里,建城區由4.7平方公里發展到29平方公里,城區人口達35萬人。
截止xx年底,全區公路總里程5013公里,其中城區道路95.2公里。城區擁有機動車96125輛,非機動車51000余輛,機動車駕駛員111377人。日均過境車輛13800車次,日均外地進入城區停留車輛3810車次。
城區有13個路口設置信號燈,11個主要路口設置了電子監控,設置人行道護欄742米,設置中心隔離欄2210米。城區擁有過街天橋1處2座,公交線路8條,乘車點121處,候車亭80處,站牌100個,不規范停車位5643個。
執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漢濱公安分局交警大隊,下設1個事故處理中隊和9個執勤中隊,現有工作人員267名,其中:正式民警128名,交通協管員139名,具有執法資格的103名。城區道路交通管理設值勤崗點8個,流動崗點4個,示范崗點2個,示范路段1條,警力66人。
20xx年1—5月,城區共發生交通事故297起,受傷236人,死亡6人,與xx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數、傷亡人數和經濟損失均有上升。
二、城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一)道路容量嚴重不足。按照國務院關于城市道路規劃的規定,中小城市人均占用道路面積7—15平方米,而安康城區人均占用道路面積僅為3.9平方米,道路容量嚴重不足。
(二)城市人口急劇膨脹。大量人口涌入城區,加之市民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已成為交通安全管理的突出問題。
(三)機動車輛和駕駛員急劇增長。xx年城區機動車輛比xx年增長了4倍,城區主干道車輛日流量達15185車次,高峰期每小時達7123車次。機動車輛和駕駛員急劇增長,為城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四)路網建設和交通設施非常滯后。主干道、次干道路線開口較多,部分道路寬度不足,造成整個市區通行率下降。城區整體道路規劃不合理,無立交天橋、無地下通道,導致人車混行,安全隱患突出。
(五)交通管理警力嚴重不足。機動車輛和駕駛人員年增長率都在20%以上,而交通管理警力嚴重不足,按照公安部的規定缺編200余人。對交通管理的經費投入較少,科技管理水平較低,不適應現代城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需求。
三、城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對策
(一)構建全方位交通管理格局,發揮城市交通管理的綜合效能。在政府機構中,要設立跨部門的“城市交通管理委員會”,負責統一制定城市交通管理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及相關政策,指導和協調規劃、建設、交通、公安、城管、環保等與城市交通相關部門的道路規劃、建設、管理、運輸、交通秩序、交通安全管理、環境保護等工作,以解決城區交通多頭管理的問題,理順有關職能工作關系,整合管理資源,形成管理合力。同時,應成立城區交通研究機構,加強交通流量、流向的調查分析和有關問題的專門研究,提高交通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二)加強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道路設施與路網結構。增加道路供給,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關鍵措施。區政府及城建部門應積極主動向市政府及市級規劃、城建部門匯報聯系,在科學規劃的前提下,加快城區主次干道建設步伐,提高路網密度,優化路網結構。從城區目前情況來看,首先要加快城區環城干道建設,解決過境車輛通行;其次是在馬坎什字、東堤什字、電影院什字、白天鵝什字、大橋頭兩端建立立交或地下行人通道,解決人車混行問題,加快交通流,緩解城區道路通行壓力。
(三)合理調控交通需求,挖掘城區道路交通系統運用潛力。要盡快制定和完善城市整體規劃和城市交通規劃,通過土地利用結構和土地開發強度的合理化,使城市區域之間發生與吸引交通總量和交通流分布強度相對均衡,合理規劃商業區、商住小區,把交通過度密集的交通集散量減少到最低程度。如安運司及安運批發市場、秦巴批發市場、供銷車隊等,政府應盡快納入市政建設規劃,想辦法分散到城郊。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改變目前交通站點分布不合理問題,增加和拓展公交車輛及線路,使其能夠以快速便捷的.服務吸引更多市民選擇大容量的公共交通方式,要合理確定城區出租車的擁有量,使之與城市規模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要正確引導、控制私家車的發展。
(四)加快城區公共停車場建設,著力解決停車難問題。靜態交通是整個交通運行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一個中轉站,靜態交通的好壞直接影響和制約著整個交通可持續發展。對安康城區而言,一是要全面加強停車場的規劃建設,政府要切實把這項社會公共事業拿到手中,組織公安、規劃、建設、城管、財政、物價、稅務等部門共同實施,并落實到位。要依據城市建設和交通安全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適應安康城區停車場的規劃、建設、管理辦法。堅持“配建停車場為主,路外公共停車場為輔,路邊停車為補充”的發展思路,從政策上予以傾斜扶持。目前,應在1—2年內規劃建成白天鵝廣場、東堤頭、西堤頭、江北等社會公共停車場。二是挖掘現有各類停車場。除了停車線規劃外,部分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在滿足本單位及外來辦事車輛停放的基礎上,本著自愿的原則,可參與對外開放停車,辦理相關手續后,對停放車輛可實施收費管理。三是全面清理并嚴格控制占道機動車臨時停車場。要按照有關標準和要求,對城區現有占道機動車臨時停車場進行全面清理整頓,嚴格控制審批新的路段,并定期進行評估,特別是新改造加寬路段,確保設置符合規范要求。
(五)加強道路開挖管理,保證道路的正常使用。在進行道路改造時,力爭將排水、供水、電力、電信、天然氣等各種管線一次埋設到位,以避免對道路的重復開挖和修復,影響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市民的正常生活。
(六)嚴格執法,科學管理,創造安全、有序、暢通的交通環境。要堅持宣傳教育與依法懲處相結合,把著眼點放在提高交通參與者的安全意識上,堅持綜合治理和專項整治相結合,著重綜合治理;堅持動態管理和靜態管理相結合,把靜態管理當作治本措施來抓,堅持科學合理化分配現有警力,最大化發揮現有警力作用,樹立“嚴格執法”管理理念,對不遵守交通規章者,堅持嚴管重罰。特別是在目前情況下,交警部門要認真調查研究,制定符合城區實際的車輛管理和分流方案,最大限度減輕和緩解城區交通壓力,爭取創造安全、有序、暢通的交通環境。
(七)加大投入,為交通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政府應提高交通管理工作經費在城市維護費中的比例。對警力不足問題,政府應盡快研究,最大限度給予解決。
(八)加強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廣大市民的交通文明素質。要建立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規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首先,可否考慮將交通安全法規教育納入中小學生的必修課,真正做到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從小抓起。其次,嚴把駕駛員培訓考試關,提高培訓質量,提高新駕駛員的整體素質。第三,要多層次、多渠道、大張旗鼓地加強社會面上的交通安全、交通法規教育,提高社會公眾參與城市交通的主體意識和實際能力,從自身做起,杜絕闖紅燈和亂穿馬路等交通違法行為,最大限度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07-21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07-21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范文02-28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13篇)07-21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14篇)12-30
道路交通安全調研報告11-15
道路交通安全調研報告08-16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13篇07-21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14篇12-30
道路交通調研報告13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