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調研報告(15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旅游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旅游調研報告1
調研原因:
隨著我國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各類旅游產品明顯出現了供大于求的現狀,在旅行社行業中,旅游線路產品無疑是旅行社的核心旅游產品,但是缺乏創新意識,同時又地域性因素和減小旅行社旅游線路設計成本,眾多旅行社在旅游線路的營銷開發方面幾乎沒有體現出差異性,從而無法滿足目標市場顧客群的個性需求
調研目的:
全面了解和掌握**市旅行社行業旅游線路產品的設計、開發和營銷狀況,發現旅行社旅游線路設計中的存在的問題,使旅行社核心旅游產品更加滿足目標消費者的`個性需求,同時將我們學習的關于旅游市場調研的理論更好的應用于實踐
調研范圍:
**市江陽區、龍馬潭區、納溪區
調研對象:
**市各旅行社
調研人:
20xx級旅游管理1班、2班全體學生
調研時間安排:
(1)20xx.11.2—20xx.11.8各小組分頭行動至江陽區、龍馬潭區、納溪區各旅行社收集有關旅游線路宣傳冊
(2)20xx.11.8—20xx.11.12設計調查問卷
(3)20xx.11.13—20xx.11.15各小組分頭調研
(4)20xx.11.16—20xx.11.23各小組撰寫調研報告并制作PPT
(5)20xx.11.24—20xx.11.26利用課堂時間交流調研報告并打分
調研步驟:
1、班級同學分組,7—8人/組,每組選舉組長1名分配任務1班由梁燕梅同學負責;2班由楊倩同學負責
2、收集各家旅行社旅游線路產品信息
3、設計調查問卷
4、利用課余時間各調研小組赴**市江陽區、龍馬潭區及納溪區各家旅行社調研
5、各小組撰寫調研報告
6、按照課堂講授的市場調研的規范各小組制作PPT
7、本次市場調研成果交流(各小組選派一名同學在課堂上講解)
注意事項:
1、注意調研過程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2、態度要端正積極,著裝要得體,語言文明,善于溝通
3、請各小組自備相機拍照,記錄調研過程留作實訓資料
旅游調研報告2
近年來,大新縣雷平鎮安平村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和特色文化資源,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發展理念,走出了一條特色鄉村旅游發展新路子。為進一步促進雷平鎮鄉村旅游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雷平鎮組織調研組就鄉村旅游發展情況,深入安平景區進行實地調研。
一、安平村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近年來,安平村依托黑水河獨特自然風光,巧借安平國際旅游度假村項目落戶本地的機遇,借力電視劇《花千骨》取景地之一的影響力,加大宣傳力度,大力發展水上觀光旅游、“農家樂”、農產品采購等鄉村旅游休閑項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帶動了全村經濟發展。截至今年8月,安平村黑水河沿岸群眾發展大大小小特色“農家樂”18家,水上游覽觀光船只51艘(旅游局執法船1艘,駱越田園農家樂汽油船5艘,群眾自建簡易柴油船45艘),建有大大小小靠岸碼頭16座,游覽觀光涼亭1個,島上瞭望塔2座。其中“農家樂”以駱越田園自駕營地規模最大、檔次最高、最為有當地民俗特色,其余均為群眾以自建房開辦或搭建鐵皮棚經營農家菜,主要集中在安平村譚站屯和黑水安平河段沿河岸邊上。“農家樂”和水上船只游覽觀光等項目均為當地沿河兩岸群眾以家庭式自主經營或以多戶入股、全屯集資共建等方式經營發展,全屯集資共建最具代表性的為安平村百辣屯和科度屯,計劃通過全屯群眾集資入股的形式自主美化綠化屯內環境(現正施工建設),以發展特色“農家樂”、娛樂休閑和水上游覽等項目創收分紅。前來安平游覽觀光的游客主要集中在雙休日和節假日,以家庭游客和散客為主,現已逐步與旅行社對接,接待中小型旅游團,據不完全統計,安平景區年接待鄉村旅游游客量達30000多人次,并呈逐年上升趨勢。
二、安平村鄉村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的不斷投入,促進了鄉村旅游業的迅速發展,有效提高了農民經濟收入,鄉村旅游業也逐漸成為安平村的重要產業,在推進鄉村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推進安平村鄉村旅游開發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一)鄉村旅游發展規劃滯后,盲目開發現象較嚴重。由于宣傳力度不夠,安平景區的旅游開發狀況仍然處于起步階段,目前景區涉及到的村屯建設仍缺乏合理有效的生態保護和規劃設計方案。部分群眾受經濟利益驅動,大肆搶占黑水河沿岸耕地,破壞黑水河沿岸植被和奇石等自然景觀,違規建房和非法經營農家樂現象較嚴重,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
(二)農家樂開辦無規劃,經營服務檔次低。農家樂發展主要以家庭為單位,缺乏統一管理、規劃、營銷,開辦農家樂的農戶依個人主觀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絕大部分在黑水河沿河邊上建設,容易造成水質污染,且開辦者大多手續不全,證照不齊,廚房、就餐廳、廁所等配套設施相對比較簡陋,均為綠色鐵皮棚搭建,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市場觀念、全局觀念不強,服務質量不高。
(三)資金投入不足,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滯后。突出表現在道路建設、規范的旅游引導標識系統、公共廁所、環境衛生等基礎配套服務設施建設還很不完善。道路建設等級低,徒步休閑游區的小徑小道仍是泥土路,缺乏特色設計;游覽景區沒有科學合理的規劃,旅游標識系統不全,缺乏規范的引導標示和指示牌;景區內沒有公共廁所,且景區環境臟、亂、差現象和河面垃圾仍隨處可見,雖然“農家樂”經營業主已經注意周邊環境衛生的改善,但一些沒有從事鄉村旅游的農戶仍然維持原有的生活陋習,環境保護的意識仍然較低。
(四)產業規模小、檔次低,缺乏內涵和特色。游玩的項目功能和內容單一。多數農家樂經營者對鄉村旅游的內涵、本質歸屬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到安平旅游的'游客大多只能坐游船觀光、燒烤、玩牌和聊天等,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項目不明顯,游客逗留時間短,重游率較低。
(五)安全隱患較大,大多數船只駕駛員為無證駕駛。農家樂所使用的船只大多為改裝自造柴油船只,多數駕駛員未經專業機構培訓而駕駛船只,安全行船的'系數明顯較低,安全隱患較大,同時部分旅游船只上未配備安全救生衣。
(六)乘坐游船價格不一,容易造成惡性競爭。在整個游船行業中,缺乏統一的價格定位,游客往往選擇報價較為便宜的船只進行游船觀光,這樣會造成各船主為了攬客而惡意降低游船價格,擾亂市場價格。
三、安平村鄉村旅游資源開發保護工作的建議
(一)政府做好引導工作,健全管理體制。對安平村旅游的規劃審批、經營管理、安全管理、環境衛生等方面進行規范與監督,引導其逐步走向行業協會自律管理;保護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鄉村旅游資源,避免對生態環境和景觀開發性的破壞。
(二)科學規劃,整體發展。現規劃建設“廣西大新安平國際旅游度假區”,將其納入中越跨境旅游合作范疇,與附近相鄰的“大新德天瀑布”、“明仕田園”旅游景區優勢互補,強強合作,打造以德天瀑布為前沿、明仕田園為重要延伸景區、安平度假區為境內外游客中心游覽地與中心休閑目的地。
(三)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增強游客參與性。依托黑水河獨特美麗的山水田園風光,挖掘安平土司文化內涵和駱越文化等濃郁的壯族特色,傳承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飯和壯鄉米酒等壯鄉美食,深層次、多方位開發設計適銷對路、具有安平特色的產品,增強旅游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
(四)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多渠道籌措資金,爭取項目建設,加大對安平村道路硬化、垃圾處理、污水排放、公共廁所等方面投入,不斷改善當地生產生活條件,將安平村打造成一個配套設施完善、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干凈整潔的宜居宜游生態名村。
(五)加大安全隱患排查力度。安監局等政府部門要不定期對游船進行安全隱患排查,重點查處無證駕駛、船上急救物資備用情況。同時要建立定期培訓機制,定期對船主進行安全行船培訓。
(六)規范集體經營。通過引進外商投資成立公司,或以合作社模式經營,統一規范,統一開發,統一價格,形成一個多項目產業開發項目,集旅游、休閑、娛樂、餐飲、住宿于一體的旅游度假區,增大景區旅游價值,吸引更多游客,促進全村乃至全鎮旅游經濟發展,為增加經濟收入添磚加瓦。
旅游調研報告3
炎炎夏日,酷暑難熬,各大中小學校早已放假。在眾多的學生中,他們為了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紛紛去各地、各處游覽觀光,以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修養,拓寬自己的眼界。因此,筆者來到省旅局,對我省假日旅游做了詳細的調查:
去年以來,新的休假制度形成的春節、“十一”、“五一”三個假日旅游“黃金周”,極大地刺激了人民群眾的旅游熱情,國內旅游空前火爆,自去年國慶至今年春節、“五一”,接連出現了公眾旅游消費熱的幾個高潮。假日旅游有力推動了我省旅游業及鐵道、交通、民航和餐飲、商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刺激了消費,拉動了內需,增加了財政收入,滿足了公眾的旅游需求,豐富了節假日生活,對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繁榮地方經濟,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受到全社會的普遍歡迎和關注。假日旅游帶動假日經濟大發展,其主要表現在:
(一)假日旅游帶動旅游業的發展。“五一”期間全省共接待中外游客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億元人民幣,日均近億元,比去年國慶增長。全省各地的熱點旅游區再度火爆,如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廈門共接待海外游客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超過億;去年剛剛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的武夷山市接待游客達到萬人次,旅游直接收入多萬元,均創歷史最高記錄。“五一”期間,適逢湄洲島舉辦媽祖文化旅游節,七天時間上島人數達萬人次。三明市有賣票的個景點共接待萬人次,較去年比增,收入元人民幣,比增。過去屬溫冷地區的連城冠豸山接待萬多人次。由于假日旅游的迅速升溫,旅行社生意紅火,各地賓館飯店頻頻告急。
(二)假日旅游帶動民航交通業的發展。“五一”期間,廈門機場進出港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飛行航班次,其中增加航班次。武夷山機場起降航班達架次。月日,進出福州長樂國際飛機乘飛機出游人數達人。從月日開始進出福建的各趟旅游專列整天持續高峰,日均到發客流量達萬余人,超過春運,全省增開了多對旅游專列。福州、廈門、泉州始發的中短程旅游列車趟趟爆滿,其中觀光游客占以上。福州至武夷山的“武夷之列”專列在原有基礎上又加掛四節車廂,仍超員。節假日期間,廈門火車站發送旅客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公路客運也不遜色,如廈門特運總公司節日客運量達人次。據測算,交通費在旅游花費中所占比例最高可以達到以上,鐵路、民航、公路以及水運已成為假日旅游最大的受益者。
(三)假日旅游帶動零售業的發展。廈門、泉州等地大型商場銷售平均增幅約以上,客流量比平日成倍增長,其中一半顧客是來閩旅游的外地人。年全國的社會零售總額比年增長,但接節假日的銷售卻增長了。這就表明,假日旅游帶動旅游消費已趨明朗化,消費者正在逐漸形成假日消費的習慣。因此,假日商場的火爆可以說是假日旅游推動零售業追上國際潮流的表現。
(四)假日旅游帶動餐飲的`發展。“五一”到我省旅游的人數萬人次。這么多認得吃喝必然給飲食業帶來巨大的商機,假如按元人天的標準計算,這將是一筆可觀的數目。無論是“五一”、“十一”,還是元旦春節,許多城市、許多景點,出現人流如潮、、瘋狂熱賣的火爆場面,不少灑樓、餐館、快餐店要排隊預約。而且,游人在飲食過程中,還可領略全省各地的飲食文化。
(五)假日旅游帶動休閑娛樂業的發展。假日旅游的啟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鎮居民的消費模式逐漸向休閑娛樂轉變。休閑娛樂不僅讓游客參與各種游樂設施和娛樂活動,體驗其中的知識與樂趣,而且以休閑娛樂為載體,將休閑文化、體育運動等形式與游樂主題融為一體,使“娛”變得豐富多彩,滿足了游客休閑、娛樂、健身的愿望。調查顯示,節假日的人考慮外出旅游,在外出旅游的人群中,參與人休閑娛樂。為了適應這一新的需求,各地興起了許多休閑娛樂行業,如茶館、陶吧、酒吧、迪吧、氧吧、健身房、射擊、水上運動、網球、高爾夫和跳舞機等,到了節日這些地方都是處處爆滿。另外,假日旅游還帶動金融業、網絡電信業、農牧業和建筑制造業的發展。
雖然假日旅游火爆,但是由于旅游業涉及面廣,關聯性強,因此,假日旅游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通知放假時間太遲;受到旅游交通的制約;熱點旅游區住宿床位供不應求;個別宣傳媒體誤導消費者。
結束此次調查,筆者由衷的希望我省的旅游業能突飛猛進,成為全省不可缺少的經濟支柱!成為全省第一經濟支柱!旅游業的明天是輝煌的、燦爛的、生機勃勃的!
旅游調研報告4
【內容提要】目前,x縣正在積極實施“果畜富民、工業強縣、旅游興縣”三大發展戰略,旅游產業發展正如火如荼。本文在對我縣旅游資源進行實地調研、考察的基礎上,分析了x縣在做大做強旅游產業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探討了x縣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重點提出了加快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的構想和建議。
一、x縣旅游產業發展的成果
x縣地處渭北黃土高原,溝壑連環,風景秀麗,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是一個生活、工作的好地方。近年來,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x為目標,在“果畜富民、工業強縣、旅游興縣”三大發展戰略的帶動下,旅游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1、內涵更加豐富,特色更加鮮明
經過多年的開發,目前已經形成以紅色經典游、綠色生態游、新村觀光游、古豳文化游為四大特色的產品、服務體系,使我縣旅游產業有了豐富的內容和鮮明的特色。
2、旅游資源得到了大力開發
大力實施景區開發工程建設,對包括馬欄革命紀念館在內的部分革命遺址進行了維護和重修,完成了馬欄干部學院建設工程,馬欄旅游景區直觀坡面綠化,陽坡頭關中分區舊址景區綠化、廣場修建、窯洞維修,以及轉角紅二十六軍軍部舊址建設項目民宅拆遷,窯洞維修等建設任務;先后建成了關中特區馬家堡紅色旅游景區、庫淑蘭剪紙展覽館、石門山森林公園秦文化苑、西大門和旅游接待服務中心,使旅游景點有所增加,內容更加豐富。
3、積極參與市場競爭與合作,產業增值明顯
我縣先后在西安、深圳舉行了旅游產業發展座談會、文化旅游產業項目推介會,加強與大型旅游集團對接,借力發展取得新進展。同時,注冊成立了x縣首家紅色旅游商品民營企業——紅色馬欄旅游產業有限公司,專業從事紅色旅游文化傳播、旅游商品設計及研發、土特產品包裝與銷售,先后開發了10大類100多種獨具x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2012年上半年,我縣游客數量達1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800萬元,旅游經濟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縣域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4、接待能力有所提高
目前,隨著交通設施的發展、x賓館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以及一些景區接待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我縣接待游客的能力和服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x縣旅游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盡管x旅游產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自然條件、開發資金等多方面的限制,x旅游產業發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基礎設施十分薄弱
我縣旅游景點多處于山區或村莊中,普遍存在交通瓶頸問題,突出表現在道路等級低,迂回曲折,通行能力差。一些景區、景點開發起步較晚,相關的配套設施跟不上,有的連吃、住、行等基本需求都不能滿足。我縣旅游配套服務設施的滯后直接影響了旅游景區、景點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總體水平不高,缺乏吸引力
一是星級旅游產品少。二是旅游產品文化內涵不深,一些山水景點有看頭、沒說頭,文化景區有說頭、沒看頭。三是旅游形式單一,游覽、購物和娛樂相互脫節,游客享受不到“白天游景點、途中能購物、晚上有娛樂”的“一條龍”服務,逗留時間短,對消費的拉動力不強。
3、旅游專業人才匱乏,組織管理松散
由于我縣旅游產業起步較晚,旅游管理、策劃、促銷、導游等方面的人才引進、培養、開發滯后,專業化水平和服務質量較低。調查了解,我縣從事旅游景點管理和服務的人員大多以實現就業為目的,懂旅游,愛旅
游的從業者很少。一些景點管理松散,經常出現大門緊鎖,無人值班的現象,讓游客盡興而來掃興而歸。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我縣旅游產業的發展。
4、開發資金嚴重短缺
x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經濟基礎薄弱,社會發展緩慢,人民收入水平不高。近年來,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雖有大幅提升,但受經濟條件的制約,旅游產業開發資金規模小,來源單一,以財政資金投資為主。旅游業是一項投資大,見效慢的產業,當地人民不免在觀念上存在認識問題,社會資金不能積極參與資源的`開發。近兩年,旅游招商取得一定的成績,但還沒有完全投入運營,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
5、宣傳促銷力度不足
由于受縣域財力限制,旅游宣傳促銷范圍有限,在周圍各省媒體上未能進行全方位的宣傳,致使景區景點知名度不高,仍然是“養在深閨人未識”,同時,宣傳促銷不到位,策劃的效果水準不高,缺乏系統性、連貫性,在外影響力不大。許多獨特的旅游資源的景觀價值、開發價值與其知名度不相稱,加上交通落后,信息閉塞,一些景區景點文化挖掘不深,包裝不精,旅游市場拓展不力。
6、環保意識淡漠,環境質量下降
宜人的氣候、整潔的城市、清晰的空氣讓許多游客對x縣留下了深刻印象,生態文明是我縣旅游產業的一張名片,然而隨著車輛的增加和煤炭工業的發展,這一優勢將面臨挑戰。縣城交通樞紐迎賓大道每日大量汽車高速行駛,從早到晚空氣中塵土彌漫,市政部門沒有灑水車配合清理,致使我縣的空氣質量嚴重破壞,進而影響到旅游業的發展。
三、加快x旅游產業發展的建議
1、提高旅游產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
旅游業被譽為“一業興而百業旺”的經濟產業,對地方經濟具有十分明顯的拉動作用;旅游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容量大,就業門檻低,可廣泛吸納不同層次人群的就業;旅游業是促進財富流動和再分配的產業,可促進城市購買力向農村轉移,帶動農村經濟發展;旅游業是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產業,也被譽為是“朝陽產業”、“無煙工業”;旅游業更是一種文化產業,通過開發旅游資源,可使一些瀕臨消亡或已經失傳的民族歌舞、民間工藝得到搶救和挖掘,更好地保護、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發展好我們的旅游產業。
2、突出重點,抓好“馬欄——石門”兩點一線的建設
雖然x旅游產業發展存在諸多問題,但有利條件和發展機遇更令人精神振奮。馬欄紅色旅游和石門生態旅游經過多年的發展積聚已具備一定的規模和實力;政府支持有力,發展勢頭良好;各界人士關注度和滿意度越來越高,周邊的環境也明顯改善。我們要再接再勵,抓好紅色旅游和生態旅游兩大品牌,促進全縣旅游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3、加快建設旅游發展配套設施
完善配套服務功能,改善接待服務條件,實現城鎮硬件設施與旅游配套功能一體化。首先,要抓好以交通為中心內容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優先安排通往景區、景點的道路建設,對現有干線公路進行改建、擴建。貫通縣際之間的快捷通道,抓好旅游專線公路升級。二是在加強現有景區景點旅游公路管護的基礎上,以全面實現油路改造為目標,進一步提升旅游線路公路質量和等級,盡快修通景區與景點之間,景點與干線之間的公路通道,提高景區、景點的可進入性。三是要規劃旅游專線和旅游循環線路,并設置旅游專線公交車,方便本地游客需求,大力拉動旅游內需。其次,要在縣鄉大力發展設施完備的賓館、飯店。與此同時,積極開展農家旅館的建設,要注意農家旅館的衛生條件,加強對農家旅館的服務質量的監督;規范餐飲服務,逐步改善就餐環境,對現有餐飲的品種及種類進行改造,使之能夠適應不同旅游者的口味,突出地方特色,充分挖掘x飲食文化的內涵。再次,強化旅游行業優質服務。加強景區、景點的精神文明建設,大力提倡文明用語、微笑服務,樹立文明新風,形成良好服務氛圍。
4、積極培養旅游專業人才
建立旅游人才與從業人員培訓教育體系,加快導游、服務、文藝三支專業隊伍建設,著重培養策劃、管理、營銷三類專業人才,不斷提高產業經營管理水平和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以適應旅游大發展的需要。一方面,針對目前旅游開發和管理人才缺乏的狀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從旅游院校引進一批高素質的畢業生,作為x縣旅游發展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強化對現有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可以利用旅游院校培訓班、專題講座、學術會議等各種形式盡快培育一批優秀的旅游行政管理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和導游人才。
5、創新融資體制,擴大資金投入
深化旅游融資體制改革,廣泛采用使用權拍賣、經營權轉讓、租賃及資源參股等多種形式,盤活存量,整合資源,大力開展招商活動,強化內引外聯。選擇條件成熟的部分旅游景區、景點,采取特許經營、合資合作、租賃等方式進行直接融資,擴大資金面,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6、加大旅游產品宣傳促銷力度
盡快建立政府與旅游企業聯動的旅游宣傳促銷機制,大規模、多層次、全方位的開展旅游宣傳促銷活動。要創辦旅游日、旅游周,充分利用各種傳統節日開展旅游節慶活動,制作精美畫冊、拍攝專題片、聯絡新聞媒體不斷向外界宣傳推介。要把紅色旅游資源作為本地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定期組織中小學生參觀學習,不斷擴大影響,聚集人氣,增加客源。
7、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
一個健康的旅游產業和良好的自然環境密不可分,要堅持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相結合的原則,調動各個職能部5門和全社會的力量優化生態環境,大力整治“臟、亂、差”現象,進一步增強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的軟勢力。
2015—4—2
旅游調研報告5
鄉村旅游是近年來湘鄉旅游業的亮點,是吸引長株潭城市群居民來湘鄉旅游休閑的重要吸引物。鄉村旅游和紅色旅游、綠色山水旅游、歷史文化旅游共同構筑了我市旅游產品格局,是我市的旅游主打產品和最具競爭力的旅游產品,因此,打造休閑旅游城市,必須進一步做大做強鄉村旅游。近日,湘鄉市旅游局牽頭,組織發改局、地稅局、衛生局、農辦、水利局、工商局、電力局、公路局、交通局、規劃局、國土局、法制辦、供水管理處組成調研組,以發放問卷、座談討論的形式,對我市范圍內發展較好的鄉村旅游區(點)、農家樂進行了全面的調研,并組織相關部門到長沙望城縣光明村學習考察,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鄉村旅游概念及類別
概念:鄉村旅游是以鄉村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特色(生產形態、生活方式、民俗風情、鄉村文化等)為對象,進行觀光、度假、娛樂或購物的一種旅游形式。是以農村社區為活動場所,以鄉村田園風光、森林景觀、農林生產經營活動、鄉村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風俗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為目標市場,以領略農村田野風光、體驗農事勞作、了解風土民俗和回歸自然為旅游目的的一種旅游方式。
類別:按照鄉村旅游活動的主題目標至少可以分為農家樂(這是當前鄉村旅游的主體)、農村風景觀光旅游、農業觀光園、農業新村、歷史文化村落和農業勝景六類;而按照鄉村旅游這個活動存在的理由來劃分,則可以分為景點依托型(這是主體,包括部分農家樂以外的旅游類型)、客源地依托型(如大部分農家樂)和混合型(即同時具備以上兩種特征)三類。
按主題目標分類,能從發展階段、產業特點、地區分布、吸引勞動力特點、游客消費模式和游客結構等多方面細致描述鄉村旅游。例如農家樂是以農戶家居和農、林、牧、漁及園藝等農村資源為載體的鄉村旅游類型,是現階段鄉村旅游的基本形式,也是現階段最有中國特色的鄉村游。
二、湘鄉市發展鄉村旅游的現實意義
(一)發展鄉村旅游是我市打造休閑旅游城市,建設“兩型社會”的戰略選擇。鄉村旅游,是我市較具競爭力的旅游產品,是打造休閑旅游城市的有力支撐。鄉村旅游的發展,開拓了新的旅游空間和領域,減輕和緩解了城市過分擁擠的現象,能夠營造出和諧、友好的社會環境,是實實在在的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項目。
(二)發展鄉村旅游是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有效途徑。發展鄉村旅游,轉移了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促使農民轉而利用農村現有的空間資源和綠色資源,就地發展第三產業,拓寬了勞動力轉移渠道。鄉村旅
游是傳統農業延伸的'新嘗試和農業自然資源的新利用,我市農民收入主要來源于糧食、生豬的生產以及外出打工,發展鄉村旅游可以讓農民“離土不離鄉”地實現轉移就業,拓寬增收門路,改變現有收入的來源渠道,改變農民收入增長方式,拉動經濟的增長。
(三)發展鄉村旅游是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建設和諧湘鄉的必然選擇。鄉村旅游區(點)是城鄉文化的一個交匯點。鄉村旅游的消費主體是城市工薪階層,他們是現代文化和城市精神文明的主要載體,鄉村旅游可以加深城鄉相互的理解與認同,擴大農產品銷售市場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我市鄉村旅游區(點)集中在城郊和旅游景區周邊,都是在未來城鎮發展的方向,因此,發展鄉村旅游對加快我市城鄉一體化、建設和諧湘鄉具有特別的意義。
(四)發展鄉村旅游是豐富旅游內容,增強我市旅游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重要舉措。鄉村旅游是現代旅游的一種新形式,擁有其他旅游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我市現有的鄉村旅游區(點),不僅豐富了旅游內容,還增強了旅游的吸引力。優越的區位和交通,較好的農業產業基礎,原生態鄉村環境,鄉村旅游將會成為我市旅游產業一個主打產品之一,和紅色旅游、歷史文化旅游形成互補,成為建設休閑旅游城市的有力支撐。
三、我市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及分析
(一)我市鄉村旅游發展的優勢
1、外部交通和區位優勢
我市距省會長沙約100km,距株洲約80km,距湘潭城區40km,距韶山僅22km,隨著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步伐的加快,湘鄉市將成為“三市一體化”的衛星城市和區位優勢明顯的次中心城市,具有接近省內人口稠密、經濟文化最發達地區的客源市場中心的優越條件,區域內客源市場很大。同時,我市處于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區域范疇,湘黔鐵路、洛湛鐵路、320國道、上瑞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規劃和建設中的滬昆高鐵、寧鄉灰湯—虞唐、韶山—湘鄉、湘潭易俗河—湘鄉、209省道湘鄉段、長花灰韶高等級公路湘鄉段將構成完整便捷的現代化旅游交通,為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可進入性。
2、地緣文化優勢
我市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有難得的紅色旅游資源、寶貴的名人資源、獨有的湘軍文化資源、少有的佛文化資源和珍貴的古城資源,而我市鄉村旅游區(點)大都在這些人文資源或旅游景點的周邊,使我市鄉村旅游區(點)更具特色和吸引力。
3、農業產業和山水資源優勢
湘鄉位于湘江一級支流漣水中游,是湘潭市兩個農業大縣之一,面積2012平方公里,人口90萬,其中農業人口79萬人,轄3鄉15鎮4個辦事處,708個行政村、47個社區居委會,8102個村民小組,225493戶農業戶,耕地面積62萬畝,其中水田56.4萬畝,旱土5.6萬畝,有林地138萬畝,放養水面14.28萬畝。
魚米之鄉,山地和水庫形成的小氣候有利于特色農業的開發。褒忠山、韶峰山、東臺山等山體資源是我市發展鄉村旅游的天然載體。漣水河、韶山灌區、水府廟水庫等水體資源是我市發展鄉村旅游的天然紐帶。
4、人力資源優勢
湘鄉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千年湖湘文化的浸潤使湘鄉人具備了“有血性、講義氣、勤奮務實”的人文精神,湘鄉人能吃苦、霸得蠻,戰爭時期能打仗,和平年代會讀書、會做官、會經商,同樣也會發展鄉村旅游,湘鄉作為一個縣級市有2家五星級鄉村旅游點、3家四星級鄉村旅游點就是最好的證明。
湘鄉歷來重視教育,東山學校、湘鄉一中、二中等優勢教育資源是優勢人力資源的源泉,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是鄉村旅游發展智力支撐。
旅游調研報告6
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建設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并把其作為全省第三產業和旅游業的重點,加快發展。為摸清北京休閑旅游發展狀況和有效借鑒其成功的發展經驗,制定提出我省休閑旅游發展戰略和舉措,按照省政府領導要求,省旅游局呂力副巡視員帶領規劃、法規兩處于9月8日至12日赴北京專題就京郊休閑旅游進行了學習考察。考察組先后與北京市旅游局以及昌平、懷柔、平谷等區旅游局進行座談,并實地考察了部分休閑旅游景區,同時在河北駐京旅游咨詢中心召集北京部分自駕車俱樂部和旅游媒體負責人就河北休閑旅游發展問題進行了座談和研討。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京郊休閑旅游發展的基本情況
北京是一個有著3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大自然孕育了北京郊區風光旖旎的秀山麗水。近年來,北京郊區縣依托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堅持科學規劃、統籌發展,堅持因地制宜、示范帶動,堅持多方參與、規范管理的原則,大力開發建設以鄉村民俗、會議會展、溫泉養生和自然生態等為主題的多類型休閑旅游產品,京郊休閑旅游業迅速崛起。2007年房山、通州、順義、門頭溝、昌平、大興、懷柔、平谷、密云、延慶等10個郊區縣共接待游客6670多萬人次,旅游收入超過100億元,分別占北京全市的45%和5%。
一是注重規劃引導。北京先后制定實施了《“十一五”時期旅游業及會展業發展規劃》和《郊區鄉村旅游發展規劃》,提出要在完善提升傳統觀光旅游產品的基礎上,重點培育休閑度假、現代娛樂、商務和會展旅游產品,把北京郊區建設成為本市居民和周邊地區度假者的旅游目的地,成為發展雙休日旅游和黃金周旅游的重要基地,成為連接周邊熱點旅游區點的重要通道。北京郊區旅游,近十年年來得到了全面、快速發展,已經構筑了“城市—郊區—鄉村—田野”的休閑空間體系和“觀光、休閑、參與、體驗”的內容與特色。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北京郊區旅游正在向“一區(縣)一色、一溝(村)一品”的方向發展。目前,北京正全力抓好溝帶區規劃編制實施工作,每條溝帶長度至少是50公里,或者面積是200平方公里。去年已完成13條溝帶的規劃,今年又打造13條溝帶區,2009年再打造十幾條溝帶的規劃,通過三年努力完成30多條溝帶產品布局。
二是注重管理創新。北京市先后頒布實施了《北京郊區民俗旅游村(戶)標準》和《鄉村民俗旅游村(戶)等級劃分與評定》、《住宿業服務質量與評定》、《旅游景區服務質量標準》等地方標準,同時在全市各區縣都建設了統一標識、統一管理和運營的游客咨詢服務中心。鄉村旅游是京郊休閑旅游的主體,北京提出要加快鄉村旅游升級步伐,實現由農家樂向鄉村旅游、由鄉村旅游向休閑旅游的轉變。北京在鄉村旅游發展方面開展了多項創新:比如,在過去農家樂的基礎上重新定位鄉村旅游,提出了鄉村酒店、休閑農莊、養生山吧、民族風苑、生態漁村、國際驛站、采摘籬園、山水人家等8種新型旅游業態。目前,這八個業態已形成標準,使鄉村旅游在品牌提升、質量提升、檔次提升方面發生了質的變化。今年,北京還拿出30個市級民俗村請專業機構、專家進行創意策劃,主要體現一村一品。北京還嘗試采用管理顧問模式通過酒店管理公司管理市級民俗村,第一實現規模經營,第二實現品牌集約化。主要選擇了三種模式,即整體開發模式、委托經營模式和管理顧問模式。今年上半年,北京選擇三家民俗村進行試點,下半年在試點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全面推廣。
三是注重文化挖掘。北京提出旅游的核心內容是文化,今后旅游業發展的著眼點應該放在文化上,只有文化才具備發展的潛力,只有文化才具備發展的動力。北京在推動旅游文化建設上,主要做到兩個支撐,一個是智力支撐,就是通過挖掘、收集、整理、篩選,進行創意、策劃、整合、修飾,把文化產品推向市場,推到旅游消費者面前;另一個是科技支撐,就是通過現代科技手段,提升游客的想象力,提升游客的參與度,使游客得到深度體驗和深度感悟,使文化融入游客的體驗與感悟之中。比如,北京在許多旅游度假設施的策劃設計中,有機地把皇家建筑風格以及四合院民居等結構布局融入其中。北京昌平的九華山莊、朝陽區的蟹島度假中心既有高檔次的星級樓房,也有普通民居風格的四合院落,還有體現皇家氣概的王府大院,身處其中,既是生活的享受,也是精神的體驗。懷柔橋梓鎮挖掘引用《尚書大傳》里以“橋梓”比喻父子的概念,延伸出橋梓代表的就是和諧,橋梓鎮就是一個生態和諧、人與自然充分協調,適合人類修身養性的好地方,用這樣的理念來宣傳橋梓整體形象。同時,北京也把文化建設體現在旅游宣傳之中,形成了北京風情舞動世界、北京國際旅游博覽會、北京國際旅游文化節等三大旅游品牌,打造了梨園劇場、北京之夜、功夫傳奇、金面王朝等旅游演藝項目,影響不斷擴大,有力地宣傳了北京旅游,提升了北京旅游形象。
四是注重環境打造。北京非常重視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和旅游景區及旅游道路環境建設,提出“環境是資源、環境是形象、環境是生產力、環境是核心競爭力”,下大力改善旅游環境。僅去年,市政府就投入專項資金1億元,完成60個主要景區1.4萬塊多語種說明牌、標識牌,近150塊道路指示牌的建設,在35個重點景區設置多語種導游機8000多臺;19家景區新增停車位5600個,完成改造和建設雙語標識牌5500塊。通過多年發展,北京郊區旅游建設管理,特別是旅游的服務設施大為改進,自然生態環境非常好,可以說到處都是風景,到處都是景點,某一條溪流、某一片森林,都能見到很多游客在游覽、郊游、喝茶或聊天。今年北京市旅游局有一個比較大的舉動,印制了80萬冊京郊旅游手冊,免費向市民發放,在北京各個旅游咨詢點,市民朋友憑身份證都可以領到這個冊子。郊區旅游手冊比較詳細的介紹了京郊旅游的精品線路以及一系列到郊區、到野外、到自然去體會、感受休閑旅游的一系列產品,非常齊全。北京還組織開展了郊區旅游進社區活動,使城鄉旅游者互相結對子,今年共有13個開展鄉村旅游的區縣和城八區結對子,實現了城鄉旅游互動。加強政策支持,也是北京優化環境的重要內容。北京昌平區每年都對重點旅游企業實行稅金返還,去年僅九華山莊一家就返還稅金600多萬元。
二、北京旅游客源市場發展分析
在與北京市及部分區縣旅游局座談時,我們了解到北京的產業結構,大體上第一產業5%,第二產業大概是25%,第三產業70%。北京已經形成了一個以服務業為主體的城市,發展服務業正在成為北京的主導方向。旅游在北京的產業結構里占了10%左右,基本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08%)的.一倍。特別是隨著北京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北京的周邊休閑旅游始終保持著一個較好、較快的增長勢頭。
在調研中,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北京旅游客源市場巨大的發展潛力。一是北京經濟實力雄厚,市民購買力強勁,人均消費水平較高,消費增速位于京、津、滬、穗、渝五城市之首。北京市民完全具備了旅游消費的經濟實力,旅游消費已經成為繼住房、汽車、通訊消費之后個人生活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北京擁有一個龐大的流動人口旅游市場。除北京市民外,北京每年都有幾
百萬以讀書、出差、探親等多種形式構成的流動人口,并且都有在京出游的愿望。三是北京學生客源潛力巨大。北京有70多所高校、2000多所中小學校、1400多所幼兒園,在校生達200余萬人。學生群體旅游意識強烈,尤其是大學生和留學生在周末出游率很高,而中小學生在寒暑假也是出游的重要群體。四是北京擁有眾多國家機關、經濟團體、國際機構,還擁有國內外大型知名企業,尤其是許多跨國企業在京也都設有辦事處和經濟研發、管理機構。這些都孕育著旅游業的重大商機。五是北京擁有500多家大型旅行社,這些旅行社是組織接待外地旅游團的重要單位,也是組織部分散客在北京旅游的主要力量。六是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巨大。目前,北京機動車已達350萬輛,平均每5名城市居民就擁有1輛機動車,私家車所占比例超過80%。隨著私家車數量的增長,自駕車旅游已成為北京市民出游的重要方式,尤其是中短途旅游。唐楷市場調查公司開展的“北京市民五一出游意愿”專項調查表明,有超過一半(56.9%)的北京市民選擇自助游或者自駕車游。
根據綠維創景所作的北京休閑市場調查顯示,95%的北京市民希望到郊區旅游、度假,近1/3的市民愿意在雙休日到郊區旅游,其中25%的市民有在外住宿的意愿。有超過2/3的城市家庭每年都進行郊游,其中30%每年郊游3次以上。在北京市區的調查中,32.6% 的被訪者每周或經常到郊區旅游,而在懷柔各景區所做的調查中,44%的被訪者回答經常到郊區旅游。該調查顯示,北京市民郊區出游行為有以下特征:
一是最喜歡去或旅游次數最多的區域,在北京的8個遠郊區和2個縣中,首位是懷柔,占37.4%;其次為密云,占20.7%,兩者之和占了總人數的一半以上。進一步對懷柔最大旅游特色的調查中,被訪者中選擇自然生態的最多,占59.3%,選長城的18.3%,選水資源的15.1%,選宗教文化的3.3%,選重大節慶活動的1.2%,選其他的2.8%。可以看出人們多數喜歡懷柔,而喜歡懷柔的原因就是良好的自然生態。
二是讓游客最滿意或最具吸引力的因素,37.4%的被訪者回答是景點本身的吸引力,23.1%的被訪者回答是個人偏好,21.4%的被訪者回答時間更好安排,12.3%的被訪者回答費用更便宜。說明景點本身的吸引力在游客選擇旅游目的地方面有著最重要的影響力,其次為個人偏好和時間的適宜性。旅游地的吸引力和個人愛好才是最重要的,人們對旅游的態度更偏向于一種經歷的品質,一種個性的選擇,而非廉價的消遣。
三是每次京郊旅游的平均花費,300—500元的消費人數最多,占到42.2%,其次為100—300元,占26.2%,500—1000元占21.2%,1000元以上占5.8%,100元以下占4.6%。
四是對于京郊旅游車程選擇,回答1—2小時的人最多,占 57.2%,其次為半小時到1小時,占18.7%,2—3小時占17.1%,3小時以上占4.9%,半小時內占2.1%。北京市民大多接受1到2個小時的車程,能夠離開日常居住地而又不會因長距離行程而感到疲倦或耽誤游覽休閑。 五是在出游方式上,選擇和朋友一起出游的人數最多,占48.5%;選擇和家人一起出游的其次,占42.3%;選擇單獨出游以及和同事一起出游的分別占4.6%和4.5%。從年齡特征上看,年輕人更喜歡和朋友一起出游,年長者更喜歡和家人一起出游。
六是對選擇旅游景點時最看重的因素,被訪者中57.5%的人回答自然風景,13.0%的人回答交通便利,9.4%的人回答服務態度,7.9%的人回答文化氛圍,5.2%的人回答娛樂設施,3.9%的人回答價格,3.1%的人回答接待設施。一半以上的被調查者選擇了自然風景,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希望遠離城市喧囂,更加偏愛和渴望親近的還是自然山水;交通排在第二,說明人們對出游距離和
出游的便利性比較在意;服務態度排第三說明北京市民對旅游地的旅游從業者素質有所要求。 七是北京市民更喜歡的旅游項目類型,對休閑度假類項目持肯定態度的人數比例最高,達78%;接下來分別是生態環境類48.3%,文化古跡類17.4%,探險拓展類14.0%,農業觀光類13.8%,娛樂項目類13.4%,體育競技類8.6%,節慶活動類5.5%,旅游房地產類2.1%,會議會展類2.0%。可見,休閑度假類旅游項目最受北京市民青睞。
三、對河北休閑旅游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有關機構開展的游客最不滿意因素調查顯示,管理水平差為22.5%,排第一,接下來依次是旅游接待19.2%,交通16.8%,景點品位與特色15.0%,人才匱乏14.0%,生態環境脆弱10.0%,其他2.5%。管理差通常表現為景點的秩序混亂,各種拉客宰客現象;旅游接待差主要是在硬件設施和服務質量上的缺陷;交通主要是景點離城區的距離以及景點的可進入性;景點品位與特色主要是景點自身的開發規劃和吸引力;人才匱乏是缺少旅游專業人士從事旅游開發和管理工作;生態環境脆弱是旅游發展的可持續性不足。我們考察組在與北京自駕車俱樂部座談征求對河北休閑旅游發展的意見時,他們也提出河北旅游發展的主要問題是管理差、服務不到位、建設標準不規范、市場秩序有些亂,他們過去在白洋淀遇到“黑導”,令人反感,還有就是信息不對稱、宣傳不夠,像北京周邊易水湖等許多風景優美的地方,俱樂部不知道。這些問題,需要在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建設中高度注意并積極抓緊改進和完善。通過這次調研,我們對發展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更加充滿信心,但也深感到京郊旅游對河北環京津旅游的挑戰,對此提出以下看法和建議: 一是創新發展思路。一要錯位發展。針對北京沒有海洋和草原的資源類型短缺特點,以及在北京發展受到限制的現代旅游項目,堅持與北京實現錯位發展,在我省加快建設海濱海島、森林草原度假設施以及滑雪、狩獵、賽車等時尚休閑項目。據國內最大的生活搜索引擎愛幫網的監控數據,今年南北戴河仍是最受北京市民關注的旅游勝地,其訪問量比起去年有小幅增長,約為12%。二要銜接發展。針對北京區域休閑資源單一、不配套的特點,堅持與北京實現銜接發展,重點在我省與北京毗鄰地區,特別是共享山水資源等旅游節點地區,發展比較優勢休閑項目,互相補充、相互配合、互相聯動,實現北京旅游到我省的有效延伸,形成與北京旅游的一體化格局。三要超前發展。針對北京休閑資源供給相對有限而休閑需求快速增長的特點,發揮我省森林綠地廣闊、資源類型齊全、民俗風情多彩的優勢,堅持與北京實現超越發展,他無我有、他有我優,重點在我省發展鄉村民俗、會議會展、體育健身、養生休療等專項旅游。
二是創新營銷方式。要選準市場目標群,針對不同市場制定實施不同的營銷策略。比如,面向自駕車旅游,需要加快建立完善自駕車野外露營基地、停車場、交通路標等自駕車旅游必需的硬件設施,推出適合自駕車旅游精品線路,還要加強與各大汽車俱樂部溝通合作,加大在自駕車俱樂部網站、北京廣播交通臺等媒體的宣傳。面向北京普通市民群體,需要推動河北旅游宣傳進入各社區網站,直接面對市民開展入社區、入戶宣傳。面向學生、國內外駐京機構等單位群體,需要推出拓展、登山、郊游等更多適合群體性的運動型旅游項目,并通過結對子、建立定點基地以及適當的折扣政策,來推動形成較為固定的客源渠道。唐楷市場調查公司的調查表明,北京市民了解旅游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是網絡搜索(37.9%)和朋友介紹(36.6%),所以要特別注重網絡宣傳和游客朋友之間的口碑宣傳。要加快建立河北環京津休閑旅游專題網頁或網站,推出環京津休閑旅游目的地地理信息系統,同時要通過為游客提供滿意的服務,促進游客返程后的正面宣傳,以帶來更多潛在游客。我們在調研中了解到,北京平谷雕窩村的金河農家院主要就是靠信譽吸引
回頭客、靠老客戶的口碑宣傳帶來新客戶,一年內一個小小的農家院僅烤羊就銷售800多只。 三是加大規劃的落實力度。《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發展規劃》提出了河北休閑旅游發展的空間布局、建設重點以及基礎設施配套、宣傳手段創新和主要的推動舉措,全面、準確地落實好規劃,對于建設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至關重要。一要分清層次、突出重點,研究制定全省休閑旅游發展分階段、分地區的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方案。要遴選重點,找準發展成本最低、效益最明顯的關鍵部位,近期最需要把我省與北京相鄰的具有共享旅游資源的節點地區(如,野三坡—十渡等)首先發展起來,實現北京旅游向我省的延伸和拓展。對已初具規模、有一定影響力的景區,要提檔升級,不斷挖掘內涵,使其成為休閑旅游帶的增長極,輻射帶動并形成聚集效應。二要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關鍵是旅游交通。需要與交通部門加強溝通,抓緊制定河北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交通專項規劃(包括道路和公共交通線路)。同時,全省要在文明村鎮建設、扶貧開發、農業發展等事業中,充分考慮休閑旅游重點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三要加強休閑旅游發展的管理和服務,實現從行業管理向公共服務轉變。研究制定政策,鼓勵休閑旅游發展較發達城鎮,特別是四大休閑旅游城市和19個特色縣(市),創建國家級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國家級旅游強縣。參照國際標準,建立形成包括餐飲、娛樂、購物、住宿、交通、游覽等領域的服務標準化體系,并制定和推行休閑旅游綠色標準體系。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京郊和我省旅游發展的實踐表明,休閑旅游的發展,需要堅持市場化原則,更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政策的扶持,以及對地方和企業發展休閑旅游的激勵措施。我省需要加快研究制定促進休閑旅游產業帶建設的優惠措施,在土地、稅收、金融、基礎設施、規劃引導等多個方面加大扶持。可借鑒北京的相關經驗,制定和實施稅收返還、土地租用等政策,將財政資金支持,變補助為獎勵。同時,在建設中要突出重點,建議全省遴選10個基礎較好、條件具備的區域核心休閑旅游項目,集中力量加大支持,3年內在全省打造10個全國性的知名休閑旅游目的地。政府需要策劃組織系列休閑旅游活動,營造河北休閑旅游大省的氛圍。建議在推動實施“環京津休閑旅游周”的同時,組織舉辦系列休閑旅游論壇,圍繞海濱海島、森林草原、冰雪溫泉、狩獵、馬術等不同休閑業態,每年開展主題休閑旅游研討,培育和形成河北休閑旅游品牌。
旅游調研報告7
“”以來,在縣委縣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縣旅游業呈強勁發展勢頭。五年來,共接待國內游客336.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79億元,年均分別增長21.86%和28.47%。“xx”開局之年,共接待旅游入境游客104.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4089億元,同比增長17%和41%。
主要成效為:
一是旅游規劃編制科學先行。立足旅游資源優勢,先后投資100萬元科學編制了《縣旅游發展規劃》、《仙米國家森林公園旅游發展規劃》等9個景區景點規劃文本,突出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為全縣旅游業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二是基礎設施逐漸完善。“”期間,多渠道投入景區景點建設資金1120萬元,打造了觀花臺、“花海鴛鴦”等6個景區景點,道路、環衛設施等旅游基礎服務設施條件得到不斷改善,完成了寺溝、照壁山、崗隆石窟、白塔山等景區景點專線旅游公路。全縣賓館餐飲、農家樂等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全縣共有賓館38家,其中三星級賓館2家,二星級賓館1家,農(牧)家樂56家,旅游直接從業人員達2200人。在旅游業的拉動下,商貿、交通運輸、餐飲、住宿等第三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三是知名度顯著提高,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通過舉辦油菜花旅游節、婚紗攝影活動、冬春季旅游攝影活動、協辦環湖賽等活動,并召開推介會、參加省內外旅游宣傳活動和赴外舉辦美食活動等,與省內外200多家旅行社簽訂了互惠互利、客源共享的合作協議。組建成立了金旅游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注冊了“金”等七個旅游品牌商標,建立了縣旅游網站,連續多年在《中國國際地理雜志》等各類報刊、雜志上刊發旅游專輯和專版信息。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旅游宣傳營銷活動,使旅游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四是旅游產品日趨豐富,品牌效應進一步提升。積極開展民族民間歌舞、服飾、飲食、習俗等文化的挖掘、搶救、保護工作,整理出民間傳統的華熱藏族民俗文化、回族“宴席曲”、“咪咪”、“口弦”、“窩兒藥枕”、“馬富腰刀”等特色文化旅游產品。與此同時,迅速把蜂產品、奶皮、菜籽油、青稞酒等農畜產品加工產業推上旅游舞臺,并發展成為上規模企業,逐漸提升了市場的競爭能力。
五是鄉村旅游地位日漸突出,產業鏈條逐漸規模化。近年來,著力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資源特色的農牧家樂,累計投資2800萬元建設完了農牧家樂接待點56戶,僅年一年就增加17家,直接從業人員376人。全縣農牧家樂共接待游客30.4萬人次,鄉村旅游綜合收入1064萬元,占全縣旅游綜合收入的8%。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旅游基礎設施差,接待水平低,滿足不了本行業快速發展的要求。尤其凸顯在觀花臺等重點景點停車場面積小,登山臺階擁擠,無觀景和遮陽設施,游客休息購物設施簡陋。照壁山通行公路狹窄,大型客車無法通達。全縣無游客服務中心。各景區現有廁所檔次低,游客意見大。旅游旺季賓館飯店數量嚴重不足,住房難、吃飯難的問題突出。
二是現有景區景點以自然生態觀光為主,缺乏能留住游客進一步消費的休閑娛樂型設施或景區景點,產業鏈條短,三產各行業聯系不緊密,旅游綜合消費水平低,旅游業對其他產業的進一步帶動能力明顯不足。
三是現有旅游商品生產企業“弱、散、小”,規模生產企業少且市場開拓能力差,經營者缺乏品牌打造的素質和長期經營的理念。目前只有蜂產品、菜籽油、奶皮三種商品有一定知名度,全縣無一家較具規模的特色旅游商品銷售場所。四是缺乏經營和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景點導游、賓館餐飲服務員等旅游崗位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流動性大,缺乏有效的系統的培訓學習。
旅游調研報告8
為全面了解我縣民族旅游發展情況,推動我縣民族旅游事業快速發展,根據縣政協主席辦公會議和年初工作計劃安排,10月23日,縣政協組成調研組對我縣民族旅游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召開了政府相關部門和部分縣政協委員參加的專題調研座談會,聽取了情況通報并進行了討論交流。通過調研,比較全面地了解了全縣民族旅游發展的現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建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民族旅游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縣先后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榮獲“中國雪地風箏之鄉”“黑龍江省門球之鄉”等榮譽稱號。2018年1到9月份,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78萬人次,同比增長48%,實現旅游收入9億元,同比增長73%,拉動相關產業增加收入14.4億元,直接帶動就業5000人,間接拉動就業20000人。
(一)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扎實推進景區景點建設。
依托秀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蒙古族風情,差異化、梯次化、標準化開發縣內旅游資源,著力打造拳頭旅游產品。連環湖溫泉景區是省內臨湖而建體量最大的室內外溫泉景區,景觀溫泉、別墅溫泉和康養溫泉聞名遐邇,特別是今年新啟動的蒙醫藥溫泉養生苑,填補了我省此類旅游產品的空白。阿木塔蒙古風情島成為省內唯一、國內最大的以哈布圖?哈薩爾祭祀文化為主、以東北民俗文化與蒙古族游牧文化相融合為切入點的民族文化景區。富裕正潔寺是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文化藝術園林,被批準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佛學研究中心大慶研究院,現正申報國家AAAA級景區。此外,吉禾民族賽馬場、多克多爾山等民族文化景區景點均有力拉動縣域旅游產業不斷向前發展。目前,全縣共建有景區景點14處。其中,4A級景區4處,3A級景區2處,2A級景區3處。連環湖溫泉景區、阿木塔蒙古風情島景區、銀沙灣景區榮獲黑龍江100個最值得去的地方、龍江10大美景和大慶10景等殊榮。
(二)把握旅游發展新動向,穩步推進旅游營銷策略提檔升級。
緊跟當前國內外旅游客源新變化,主動與旅游中介機構對接溝通,不斷擴大旅游客源市場,確保游客接待總量持續穩定增長。充分發揮“旅游+互聯網”作用,深化與新浪黑龍江、網易等網絡媒體線上線下合作,特邀旅游達人對旅游產品進行即時性描寫,在“新浪直播”“映客直播”平臺開展網紅直播,“水韻草原、漁牧之鄉”線上宣傳話題點擊量突破3千萬。在大慶市委黨校、縣天湖賓館、陽光溫泉假日酒店、客運總站、富裕正潔寺等人員密集場所設立旅游咨詢觸摸查詢臺屏,方便了游客線上旅游查詢。結合縣域旅游資源特點推出了杜爾伯特草原風情自駕游、自助游、主題游、定制游等精品旅游線路14條,不斷提升旅游產業美譽度和吸引力。
(三)舉辦大型文體賽事,提升全縣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為進一步豐富個性化旅游產品,開拓多元目標客源市場,不斷探索嘗試將體育賽事、民族文化與旅游產業有機融合,推動縣域旅游業多元發展。近年來,我們連續成功舉辦了3次國際冰雪汽車挑戰賽、2屆國際雪地風箏大賽、3屆省級垂釣公開賽、2次龍菜烹飪大賽。同時,我們還舉辦了那達慕大會、民族文化節、開湖節、漁獵文化節、帳篷節等重大節慶活動,開湖節和漁獵文化節正申報省級最具品牌價值生態魚文化項目。通過舉辦各類賽事和節慶活動,拉動每年新增游客20萬人次,助推杜爾伯特旅游向四季均衡方向發展。
(四)注重硬件設施建設,助力旅游地服務功能大幅提升。
按照建設特色美麗鄉村、打造現代草原新城和旅游名城的總體要求,大力實施生態、市政、交通、安居 “四大工程”,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13.6%,城鄉廣場公園等群眾休閑健身場所面積達到40萬平方米,高鐵每日經停23對,城鄉公路里程達252公里,村屯巷道硬化達119公里,城鎮化率、農村住房磚瓦化率分別達到38.9%、69.5%。為適應旅游業發展要求,全縣發展旅行社(門市部)5家,建有賓館、旅店165家,擁有床位5000張,其中準星級以上15家、4星級2家。全縣有特色農家、牧家、漁家、林家樂等260家,其中省三星級旅游家庭旅館26家。擁有各類特色田園風光采摘園300家、特色蒙古包7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點13個,有效支撐了休閑觀光游的蓬勃發展。
(五)加快旅游產業融合,促進旅游惠民紅利不斷放大。
持續推進旅游業與三產深度融合,努力帶動廣大農牧民致富增收。突出“土地圍繞旅游種、畜牧圍繞旅游養、生意圍繞旅游做”這一主題,全力推動農產品進景區,全縣以綠豆、蕎麥為重點的雜糧種植面積由原來的10萬畝增加至50萬畝,優質水稻種植面積增加到60萬畝,已全部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土雞、蛋鴨、肉鵝等飼養量達數百萬只。這些農副產品很多都通過景區營銷推介銷往全國各地。目前,全縣共有民族特色旅游紀念品商店70余家,主要銷售農副產品、畜產品、工藝品、地工產品等6大類100余種,切實豐富了游客的“購物袋”“后備箱”。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縣在民族旅游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客源市場不穩、產品競爭力不強等因素影響,民族旅游發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是民族文化挖掘不深。
最具民族特色的“烏力格爾”“好來寶”、民族婚禮演繹以及四胡演奏等民族文化優勢還沒有轉化為旅游產品優勢。
二是民族文化與旅游結合不緊,精品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不強。
敖包祭祀、篝火晚會、安代舞、民族美食流于一般形式,優秀的民族歌舞還停留在舞臺和廣場,沒有走進旅游景區。作為我縣主打品牌的蒙醫藥溫泉養生產品起步時間短,知名度小,沒有形成產品號召力。
三是整體性不強。
我縣的民族旅游景點不少,但沒有形成一個整體,各個景區都各自為戰,缺乏整體的規劃,相互之間沒有形成很好的串聯,很難給游客形成深刻的印象。
三、對策建議
(一)加大民族文化挖掘力度,突出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發展中的主導作用。
文化是旅游業的靈魂,是旅游業發展的淵源所在。我縣民族旅游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注重特色文化的保護、開發與弘揚。要保護好那些體現著民族特性、屬于杜爾伯特文化的精華部分的'文化,包括民族的習俗、禮儀、宗教、文學、藝術、建筑、遺跡、體現民族特色的景觀以及生產生活等各個方面。旅游文化的保護涉及面廣,政府要在其中起主導作用,發揮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監督等多種職能。旅游企業作為民族旅游的開發者從民族旅游業的發展中獲利最多,是民族文化保護理所當然的主體,也要發揮應有的作用。要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文化效益,通過建立有效機制,把民族文化與旅游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保護性開發,變資源優勢為旅游發展優勢。
(二)建立政府主導的協調機制,引導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到民族旅游發展中。
在民族旅游的開發過程中,要尋求一種科學的旅游開發模式,實施民族文化旅游的保護性開發,調動更廣泛的社會主體成為民族旅游開發的參與者、開發者和受益者,解決現實中存在的農民對旅游影響態度消極和參與度不高問題。
(三)做好旅游品牌營銷策劃,充分發揮旅游活動的帶動作用。
進一步發揮我縣民族地區優勢,把民族文化旅游作為全市乃至全省特色旅游品牌納入年度旅游整體形象宣傳計劃,利用各種渠道,全方位、多層次拓展宣傳營銷輻射面。充分釋放“開湖節”“漁獵文化節”“雪地風箏賽”等活動的獨特感召力,同時,提升那達慕大會、多克多爾山祭祀、民族賽馬等活動的參與度,擴大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影響力,努力打造我縣旅游新名片、新爆點。
旅游調研報告9
旅游業是產業關聯度高,就業安置空間大,資源消耗少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已達到小康水平,經濟結構發生巨大變化,擴大消費對于保持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隨著旅游消費比重的不斷提高,旅游業正在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一、旅游資源開發優勢
1 、資源優勢。x地處天山北坡,準噶爾盆地的西南緣,地形復雜,地貌類型多樣,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類型齊全,品味獨特,組合良好。按國家《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估》標準,我市旅游資源共分為7大類,82個景點。特別是從南部山地冰川到北部沙漠中心的甘家湖梭梭林荒漠生態旅游區旅游線,是一條優美的垂直自然帶,有一系列別具特色的旅游景點:有罕見的地質遺跡——泥火山群;世界上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白梭梭林保護區——甘家湖國家級梭梭林自然保護區;被稱為xq布達拉宮的——夏爾蘇木喇嘛廟遺址;具有原始風貌的自然景觀——烏蘭克湖泊;最自然的美容、祛病、健身資源——溫泉、熱氣泉;最美的天山風光——巴音溝景區、待甫僧景區等。
2 、地緣優勢。旅游區位良好,x市是天山北坡經濟帶上的一個核心城市,位于奎屯、克拉瑪依、 “金三角”之西一角。位居自治區旅游發展戰略“三線五區”的“二線”之中,便于旅游業的發展。分別與克拉瑪依、奎屯、沙灣、石河子等地相鄰,是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樞紐。交通十分便利,鐵路、公路網絡暢通,烏魯木齊至xx僅需2.5小時。312國道和亞歐第二大路橋橫貫東西,217國道穿越南北景區。
3 、人文優勢。x歷史悠久,據考證,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蹤跡。春秋戰國到西漢時期,在匈奴、突厥、蒙古、烏孫等游牧民族活動區域留下許多當時人類活動的歷史遺跡。同時土爾扈特人東歸后一部分蒙古后裔在x生活以及三區革命、兵團七師紅色旅游文化在x都有深厚的一筆。
4 、市場優勢。旅游客源市場廣闊,目前,x市方圓65千米范圍內居住有100萬人口,其中:克拉瑪依市和獨山子區皆為石油城,職工經濟收入較高,消費臨界點在1000—2019元以上。隨著獨山子千萬噸煉油項目、百萬噸乙烯項目的實施,將為x旅游業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這里將會成為北疆地區游客中心集散地,旅游發展的中心樞紐。
二、旅游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x市委、市政府對發展旅游業極為重視,依據《x市旅游資源普查及旅游業發展規劃(20x——2x5年) 》,做了大量的基礎性工作,旅游服務體系和服務功能基本形成。截止2019年實現旅游業綜合收入2100萬元,旅游接待人次22.5萬人。目前,x市有2家二星級賓館,l家旅行社,7個初具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區,56家旅游經營戶。相對于x的豐富旅游資源,旅游業的發展存在一些現實的亟待改進的方面。
1 、低層次開發普遍,內涵品味有待提高
目前許多景區對旅游資源的開發主要還是以原生態為主,旅游以參觀游覽為主,參與性項目開發較少,旅游開發缺乏深度,大多以展示形式為主,展示內容單調、僵硬,缺少對游客的吸引力,不能發揮旅游資源的功能,更不能推動旅游經濟的發展,因此深入挖掘x旅游核心價值,凸顯草原文化主題已成為打造草原文化產品工程的首要問題。一些旅游區知名度低、可游性差、模式雷同等。現有已開發的旅游項目基本上還是粗放型的開發,缺少影響力和震撼力。如x南山森林公園,是由森林、草原、河流、峽谷組成的一片美麗而富饒的寶地。這里原始森林與高山平原匯于一體,使游人能觀能觸能聯想能感悟。奇險、曠秀、清爽、寧靜的自然景觀讓游人觸景生情,達到欲仙欲醉的境界。森林公園主要景點包括巴音溝、待甫僧及尚待開發的烏蘭克淖爾湖三個風景區。但三個景點知名度低,模式雷同,游客活動參與性低,偏重溫故卻不知新,缺乏新奇感受。
2 、開發缺乏整體性觀念
我市的旅游發展過程中,依然處于自發的點狀發展,沒有把自己置身于自治區旅游發展的大局之下,沒有把特色旅游置于整個旅游業發展的大盤子中。一方面是開發缺少立足于自治區的規劃和統籌,旅游項目缺少特色,趨同化傾向較為嚴重;另一方面是產品單一,缺乏對資源的整合。
3 、吃、住、行、游、購、娛等綜合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的不完善問題凸顯
作為剛剛興起并得到發展的特色旅游,在各個景點得到有效開發的同時各景區的配套設施卻沒有能及時的跟進,各景區吃、住、行、游、購、娛等需要的綜合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的不完善問題凸顯出來。旅游(景點)資源在由于位于較為偏遠的地方,各個景點輻射區的基本的服務行業也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和發展,有的景區甚至找不到一個飯店和一個旅店,當然,缺乏基本的吃住服務條件的旅游景點是無法吸引游客的。如甘家湖荒漠生態旅游區位于準噶爾盆地西南邊緣,距市區180千米。甘家湖林區保護區面積56.7萬公頃,是全國面積最大、物種最多、自然景觀最完整的天然次生林區。其中的`“梭梭林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內有全世界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白梭梭林。林區內有40余種動物和228種植物,其中有馬鹿、天鵝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發源于北天山的奎屯河、四棵樹河、古爾圖河流經這里后,匯聚向西注入艾比湖。濕地分布于河流西旁的洼地,蘆葦生長茂盛,野鴨、天鵝在此棲息。這里即有沙漠,又有湖泊,有低矮的灌木,也有高聳的喬木,沙漠與綠洲共存,局部地區還保留著大自然的原始形態,是整個xq獨有的天然荒漠生態公園,但是因為路程遠,景區路縱橫交錯,路況不好,沒有飯店和旅店,更談不上購物和娛樂了,現在只有單位組織的旅游和媒體記者進入,個人徒步旅游方式沒有被大眾接受。
4 、特色體現不足,互動欠缺
x旅游的景點本身還是很有特色的,但現階段挖掘不夠。例如,夏爾蘇木喇嘛廟曾是北疆最大的佛寺,寺院座落于x市白楊溝鎮內的夏爾蘇木度假區北側山坡,面向東方,依山而建,山前是夏爾蘇木牧場,河水纏繞,林帶交錯,風景優美,寺廟建于光緒五年(1879年),由東歸土爾扈特部落黃教信奉者所建,屬土木結構建筑,占地面積約80萬平方米,整個建筑仿xz的布達拉宮而建,建于階梯狀排列的山坡平臺上,主殿建在平臺最高處,山勢的高低不同使建筑群落錯落有致,氣勢恢弘,曾被譽為“xq的布達拉宮”。東歸文化和草原文化特色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體現,參觀旅游的游客知道這段歷史的人不少,但知道夏爾蘇木喇嘛廟在東歸文化中的濃厚一筆的不多。要做一些“活化”工作,包括好的解說,尤其要提高解說員的水平,可以組織一些當地的離退休干部、蒙古族研究者來進行自愿講解,以此提升特色旅游的效果。
三、改進不足、實現旅游資源的有效開發
1 、加強旅游開發樹立品牌效應
要樹立特色旅游品牌,政府就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制定統一規劃,以有力措施吸納社會力量參與特色旅游的開發建設,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搞好宣傳推廣,提高接待服務水平。目前市委宣傳部正在全國范圍內征集反映x的城市名片,其中包含旅游名片,讓世人通過x城市名片,知道x。
2 、重視資源的綜合開發與互動開發
我市在旅游資源開發的同時要注重將其融合到整體的旅游開發的過程中去,綜合開發我市的優勢旅游資源。在我市的各條精品路線設計的同時適當的將特色旅游(景點)資源融入其中,使游客能在娛樂消遣的同時充分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又不會使單一的特色旅游顯得枯燥乏味。
3 、加大宣傳力度,使x生態旅游的優勢真正得到發揮。一是加強x南山風景區“雄、險、奇、秀、幽”和甘家湖荒漠生態旅游區的自然生態宣傳力度(可制成風光光碟在城市公共場所播放,設計一張自然風光宣傳畫、編導一臺體現x民俗風情的歌舞篝火晚會);二是提升烤全羊的品味(讓人留下余味)和x椒蒿魚、酸菜雞、回族八塊雞的飲食文化;三是開發“柳花茶”文化;四是加大與外界旅游隊的聯煙。
4 、加強整體規劃,搞好基礎設施建設。
x的旅游應該列入整體規劃,立足于自治區旅游產業的規劃和統籌,重點推出旅游精品線路三條,一條是生態旅游線路從烏魯木齊----沙灣(南山)--- x(泥火山、國畫山、煙火山) ----喬爾瑪-----巴音布魯克大草原線路,一條是紅色旅游線路從烏魯木齊----石河子(軍墾文化) ---- x(夏爾蘇滿廟)東歸草原文化----伊梨(三區革命遺址)線路;一條是特色旅游線路烏魯木齊---- x(甘家湖荒漠生態旅游區) ----克拉瑪依(魔鬼城) ---福海(金沙灘) ---喀那斯(世界遺產)線路。
旅游基礎設施是一個地區旅游業發展的承載物,是旅游活動得以開發的重要依托。要投入資金修建了景區公路、游路、棧道、旅游公廁等基礎設施。
5 、區域旅游的聯動開發與協作開發
加強x、獨山子、奎屯三地四方的地緣優勢,加大x旅游開發的規劃中,延伸和完善x旅游的布局,構建精品旅游景點和線路,實現全方位的互補共享,不斷推陳出新和合理分布的旅游體系,吸引更多的游客,全面促進x旅游景區所在區域經濟的發展。
由于旅游的淡旺季旅游現狀,大力在三地四方宣傳冬季旅游的景點和項目,吸引更多的本地人參與到冬季旅游項目中。
對于方興未艾的x農家樂特色旅游,政府要統一規范標準,合理安排布局,統一評選檔次規模,亮牌經營,要在農家樂特色旅游人文內涵上多引導,在經營項目上多關注,在資金上多支持,在特色上多宣傳。
旅游調研報告10
為全面提升新農村建設內涵,轉變農業發展模式,適應鄉村旅游市場的需求,xx鎮深入挖掘整合鎮域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以“新農村、新旅游、新體驗、新風尚”理念為指導,科學規劃和漸次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區的休閑農業和鄉村黃金旅游景區。
一、主要做法及進展情況
(一)高起點規劃。定位于黃河三角洲旅游圈中集生態高效、休閑觀光、旅游度假于一體的知名生態休閑觀光農業景區,依據我鎮東臨壽光林海生態博覽園,北承東營區六戶鎮生態觀光旅游區,南接孫武湖度假區的實際,依托顯著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新農村建設的豐碩成果,我鎮聘請了青島同創設計院和東營新匯設計公司實地調研、充分論證,制定我鎮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規劃,細化20xx年重點建設工程,做到了休閑觀光農業、鄉村旅游建設與全鎮新農村建設、小城鎮發展規劃的有機結合。
我鎮休閑觀光工程建設重點圍繞位于新農村建設示范區南部、長10公里的溢洪河觀光路打造溢洪河農業生態休閑觀光旅游項目。綜合分析觀光路各功能分區的資源差異,因地制宜,在觀光路西側規劃迎賓景門入口區,在入口處設置景門和“五谷豐登”小型廣場;利用唐王東征典故,突出地方歷史文化,規劃唐王擷果采摘區,主要包括萬畝冬棗采摘園和千畝蘋果采摘園兩個采摘園區;依托我鎮“賽夷”水產品品牌,發揮水產資源優勢,規劃建設王道養殖垂釣區和清怡湖水上休閑區,即賽夷垂釣休閑區;在濟青河王道閘處,經營農家特色小吃,規劃建設田園牧歌餐飲區;在田園牧歌餐飲區附近打造一個民俗特色村,規劃“私屬菜園”,建設農耕勞作體驗區;在觀光路適當地段建設文化長廊,打造xx人文展示區共六大景區。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2844.9萬元,主要通過社會集資、大戶承包、銀行貸款、上級財政扶持等渠道籌措資金,計劃3-5年建設完成,今年3月份開始已投入200余萬元,全面啟動觀光項目的建設。項目建成后將產生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對我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產生推動作用。
(二)高標準建設。按照“科學規劃、高點定標、一步到位”的思路,決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溢洪河觀光路在沿路北側60米、南側50米建成速生林帶的基礎上,以“三網綠化”為契機,在觀光路兩側新植樹木2.9萬株,種植蜀葵2.5萬米,并及時加強后期管護,進一步增強了綠化效果,優化了項目區環境。迎賓景門入口區管理房已完成主體工程,位于景門入口區南側占地90畝、集休閑、娛樂、餐飲于一體的農業生態觀光園項目已完成規劃設計,近期簽訂合同并開工建設。唐王擷果采摘區(萬畝冬棗采摘園和千畝蘋果采摘園)已具雛形,年內主要任務是提升采摘園周邊環境,與孫子文化節同期舉辦第三屆冬棗采摘節。在鞏固原有冬棗采摘園的基礎上,新發展冬棗大棚5個,大棚冬棗面積達到30畝,同時加大冬棗技術管理力度;對千畝蘋果園采摘路進行了拓寬和整平改造,道路兩側進行綠化,園內新配套建設建筑物15座,改建園區內管護房10座,全面優化了采摘環境。賽夷垂釣休閑規劃區,多次聯系亞東星海水產品開發公司、鑫馬遠洋捕撈公司等鎮域內海產品經營企業,王道養殖區內黃河口甲魚養殖項目已基本確定,正在進行規劃設計,為建成“賽夷”海產品經營園創造了條件;清怡湖水上休閑區周邊環境提升工作正在籌劃之中。田園牧歌餐飲區就引進特色餐飲項目多渠道進行了聯絡。農耕勞作體驗區和xx人文展示區正在細化方案。
(三)大力度推進。一是成立機構,加強組織領導。我鎮高度重視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堅持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抽調農業辦、新型社區辦工作人員組成專門的辦公室,各司其職,分工負責,密切配合。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靈活性,成立了xx鎮生態觀光旅游開發公司,負責制定我鎮旅游業發展規劃和旅游項目的策劃、包裝和對外宣傳工作,承接項目招商和推進。二是廣泛宣傳,多渠道招商引資。我鎮生態休閑觀光項目采用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模式,為做活我鎮觀光項目的開發建設,擴大項目區的知名度,吸引企業前來投資,我鎮在縣人民政府網、《廣饒大眾》、《xx時報》等多種媒體發布招商信息;同時,縣旅游局將我鎮生態休閑觀光項目編入《山東省廣饒縣旅游項目投資指南》,納入了全縣旅游發展規劃框架內。我鎮在廣青路、青墾路十字路口處,安裝了冬棗采摘園和休閑觀光工程景區旅游指示牌;籌備舉辦了休閑觀光項目洽談會,就有關項目引進和市場開發進行推介和引進。
二、困難和問題
一是資金投入渠道不暢。我鎮休閑觀光工程投資巨大,單靠政府的'財政投入遠遠不夠,需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引導企業或個體前來投資興建,但由于我鎮發展觀光旅游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對外知名度不夠,前來投資的企業或個體尚未形成規模,導致我鎮休閑觀光工程興建進程緩慢。
二是布局分散,尚未形成規模。受農村土地分散、小規模經營方式的制約,我鎮的觀光農業項目總體規模狹小,尚未形成參觀、購物、旅游一條龍服務的產業體系。根據國外的經驗,農業觀光旅游區在半徑為29.5公里的區域內才可以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而目前我鎮休閑觀光農業區的面積小于這個數字,因而造成客源市場相對狹小的局面。
三是旅游景區市場季節波動性
較大。由于我鎮現有資源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淡旺季反差明顯。在旺季,會由于游客太過集中,帶來設施容量、環境容量上的壓力;在淡季,游客稀少,將造成大量資源和設施的閑置、浪費,使經濟效益大幅度降低。例如,冬棗、蘋果采摘園在夏秋季掛果期間,游人過度集中,對環境壓力較大,而在冬季則門庭冷落,效益低下。
三、對策與建議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全方位推介我鎮休閑觀光工程。除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渠道進行宣傳外,建議由各級主管旅游部門給予具體指導,幫助策劃包裝和宣傳推介,在更高層上提升形象、提升吸引力。我們還將更新鎮域內顯要位置的大型廣告宣傳牌,更換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內容,吸引更多商家前來投資建設。同時,希望各級主管部門能夠在加強業務指導的基礎上,幫助積極爭取各方面扶持,或吸引社會入股,彌補投資不足的突出問題。
二是繼續搞好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綜合比較外地休閑觀光農業經營模式,結合我鎮實際,繼續搞好項目區道路、綠化、保潔、照明等基礎性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構筑起針對東營東城、油田基地的都市近效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總體框架,搭建起良好的服務載體,以更好的外部環境和更人性化的優質服務,不斷拓展項目的內涵與外延,從客流量上進一步促進物流和資金流。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利用大項目建設進一步吸引外部投資,努力形成項目聚集效應,不斷加大開發力度并擴大鄉村游半徑。
三是豐富旅游內涵,延伸旅游旺季。針對冬棗、蘋果采摘園旅游旺季時間短、果農受益相對有限的弊端,我鎮在現有冬棗采摘園的基礎上,基本形成了冬暖式大棚、普通大棚和大田冬棗三種種植模式,形成了早熟、正熟和晚熟的梯次采摘鏈條,大大延長了采摘期;千畝蘋果園在現有國光、紅富士等品種基礎上,再引進新品種、新技術,不同品種成熟期銜接,延伸采摘旺季。同時,我鎮的休閑觀光農業項目在滿足游客觀光、游覽、采摘、購物、農耕體驗、休閑、度假等消費需求的基礎上,要注重深入挖掘外延項目,如特色文化習俗、歷史特色建筑、手工藝品等,走生態旅游與文化旅游相結合的道路。
旅游調研報告11
一、調研的準備
為了掌握大量的一手、二手資料,研究鄉村旅游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系,我們成立了有分管的副鄉長為組長的旅游調研工作小組,為調研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調研組建后,分頭查閱有關旅游的文獻資料,爭取在實地調研之前對我鄉旅游有一定的了解。
二、調研的行程
20xx年9月17日我們調研組3人一行來在石泉等村進行為期四天的社會實踐活動。這四天我們的行走線路是:石泉上古寨、古民居------金寶塘坡田------上流飛檐臺、節孝坊-----霞留小水果基地,每個村一天。
三、調研方法
在調研時我們充分運用各種調研方法,力求使不同的方法所得的資料之間相得益彰,保證我們可以點面結合的獲得一手資料,從而保證相關結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具體運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二手資料法:每到一村,我們都與該村的村干部進行座談,了解該村的概況,并從村干部那里收集旅游業基本情況,及該村旅游發展情況介紹等相關的二手資料。
2、問卷調查法:在對旅游工作進行探索性調查后,根據此次調查的目的,利用鄉政協旅游工作調查問卷,組織部分公司、社會知名人士等30余名人召開座談會,完成調查問卷。
四、調研范圍
此次調研范圍為馬橋鄉的鄉村旅游發展情況。
調研的初步結論
經過一天的實地調研,我們共完成問卷30余份。通過所收集的信息,可以獲得如下結論:
(1)通過調查我們得知發展鄉村旅游對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意義,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途徑:
1、有利于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過多的問題。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盡快降低農業就業的比重,是解決農村問題,建設農村地區全面小康社會最為重要的舉措。從此次調查來看,鄉村旅游景區的.從業人員來自于景區周邊村鎮。可見發展鄉村旅游一方面可以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另一方面,由于鄉村旅游業就業崗位層多面廣,所需技術相對難度不大,只需短期培訓就可上崗工作,利于農村勞動力的轉化;再者,一旦鄉村旅游形成一定的規模,成為當地的重要產業后,可以實行當地勞動力的長期甚至永久轉化,進而加大城鎮化建設的步伐。
2、有利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馬橋鄉主要是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鄉鎮,農業結構正在調整當中,第三產業比例較小,農業經濟效益低下。而經過這幾年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帶動了鄉村旅游的發展。同時,鄉村旅游的發展也引起區域農業產品的特色化,如我鄉的花豆、生姜去年吸引來了上千游人。
3、有利于解決農民增收減緩問題。馬橋鄉發展鄉村旅游已經初見成效,特別是它將農業與旅游業很好結合起來,實現雙業增收。在調查中我們發現, 我鄉有些村民的30%--40%的收入很多來自于將自己的農產品拿到景區銷售所得的收入。可見發展鄉村旅游可以大大提高農民收入,解決農民增收減緩問題。
4、有利于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在問卷調查中可以看出:在調查石泉等村村民是否支持發展鄉村旅游時80%左右的村民表示支持。鄉村旅游不僅以農業生產方式、多種參與活動和民俗文化等吸引游客,而且以優美的環境給游客以美的享受。因此,植樹種草,美化環境是其必要的投入。根據馬橋鄉鄉村旅游景區村民反映發展鄉村旅游給他們帶來實實在在好處是路變好了,村鎮整潔了,水干凈了,綠化好了。可見發展鄉村旅游,切實能改善農村臟、亂、差的環境面貌。同時在客觀上起到了保護環境的作用。
5、有利于促進農村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現代化的發展是以經濟、環境和社會協調發展為標志的經濟。環境發展是手段,社會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才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的所在,也是難點所在。發展鄉村旅游,雖然涉及多方利益關系,但只要使用多予、少取、放活三管齊下的方法,不僅不會觸及既得群體的利益,反而會增加各方利益,從而推動農村社會的全面發展。
(2)發展鄉村旅游存在的問題:
1、鄉村旅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改革開放以來,盡管鄉村旅游業伴隨著整個旅游事業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但在農村經濟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還沒有廣泛地為人們所認識。特別是那些農村旅游資源豐富的地方,有的尚未開發,有的雖開發了,但缺乏強有力的領導,管理機構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資金投入,缺乏宏觀指導,目前還停留在低層次的發展階段,巨大潛力遠未開發出來。
2、景區宣傳力度不夠。雖然馬橋鄉旅游資源豐富,有些質量等級也比較高如石泉古民居,但知名度并不高。
3、鄉村旅游的基礎設施要待進一步完善。從調查看,特別是一些自駕車的游客對入景區的道路及住宿、商店等服務設施還是不很滿意的。
4、鄉村旅游的政策尚未配套。從調查來看,半數以上旅游目的地居民有投資旅游業的欲望,但很多因為缺少資金而放棄。可見在全區未形成鼓勵發展鄉村旅游所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如投資開發政策、信貸政策、經濟扶持政策等。
5、鄉村旅游的管理人才缺乏。整個長清從事旅游業的人才知識結構層次比較低,人員從業素質也不高。從導游來看,僅僅幾人獲得國家導游資格,同時缺乏有序的管理。
6、鄉村旅游的商品開發不夠。缺乏商品意識。全鄉旅游景點除花豆、生姜外幾乎沒有開發自己的旅游紀念品,在各旅游景區所銷售的產品大多為農戶自發組織買賣,而且大多為初加工農產品,產品附值不高。
(3)發展鄉村旅游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具體措施:
1、科學編制規劃。在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旅游資源特點的基礎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因地制宜,高標準、高起點編制保護與開發利用規劃,用規劃指導鄉村旅游建設。要求結合當地實際,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張揚個性,確保鄉村旅游原有風貌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規劃的編制要在政府的指導下,充分發揮企業的主導作用,廣泛聽取社會和當地群眾的意見。強化規劃的長期性和穩定性,維護規劃的法律地位和權威性,使規劃的指導作用和規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2、加強設施建設。良好的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設施,是旅游吸引旅游者的重要保證。努力提高配套程度和綜合服務功能,夯實發展基礎。以滿足游客需求為導向,以提升服務能力為目標,結合發展需要,高、中、低檔相匹配,大、中、小型相協調,加快建設餐飲、住宿、停車場等旅游服務設施,提高游客接待能力,為游客提供安全、舒適、優質的服務,提升鄉村旅游景區(點)服務質量和水平。
3、重視保護利用。鄉村旅游特有的民族歷史文化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壞,就難以恢復。繼承和保護好這些獨特的文化資源,是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內容。要按照保護為主、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思路,堅持嚴格保護與合理利用并重的原則,正確處理保護與利用、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的關系,避免過度開發對歷史文化資源及其環境造成破壞,杜絕以破壞性開發謀求經濟利益的做法。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統籌規劃,依法管理,建立保護與開發的良好機制。
4、積極籌集資金。發展馬橋鄉村旅游,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這些需要大量的資金。同時,農戶要想投資旅游業也需要資金,因此要積極探索和創新發展資金籌集的方式和途徑,引入市場機制,為發展鄉村旅游提供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改變由政府包攬的做法,樹立誰投資、誰所有、誰管理、誰收益的理念,進一步創新投資體制和機制,消除發展鄉村旅游的體制障礙,構建以政府為導向,企業為主體,廣泛吸收社會資金參與旅游小鎮建設的多元化投融資體制,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在這方面馬橋鄉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馬橋鄉在開發金寶塘坡田生態旅游風景區當中,引入民間資本投入整合水庫水庫出險加固工程資金,利用土地整理項目資金為景區打造良好的景區外圍環境,從而激勵投資開發商對景區進行大規模投資建設。要放寬市場準人,改善招商引資環境,吸引省內外投資者參與鄉村旅游開發建設,以緩解鄉村旅游開發建設資金短缺的矛盾。要大力引進經濟實力強、發展前景廣的企業到旅游村鎮興辦產業,實現產業聚集,增強鄉村旅游的活力。
5、加強包裝宣傳。馬橋鄉景區很多是有高質量的,但很多卻知名度不高,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包裝宣傳。因此,加強包裝宣傳十分重要。精心策劃能反映和提升鄉村旅游景區(點)知名度的主題形象。創新旅游宣傳促銷活動的方式和方法,積極舉辦或參加各種形式的旅游推薦會、說明會、展覽會等活動,有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好整體形象宣傳和聯合促銷,營造健康濃郁的特色旅游氛圍,拓展省內外旅游客源市場,吸引和招攬海內外的游客。加強新聞媒體對鄉村旅游開發建設的宣傳報道。鼓勵新聞媒體配合鄉村旅游的建設進行系列宣傳,開設專題宣傳節目和欄目。
結語
經過我們系統調查掌握的資料顯示,馬橋鄉的鄉村旅游有其成功的可借鑒之處。鄉村旅游是對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解決 三農問題,帶動農民致富,推動農村現代化進程的有效途徑,也是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積極探索。
馬橋鄉鄉村旅游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發展鄉村旅游具有深厚的基礎和廣闊的前景。隨著都市生活的快節奏給城市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而廣大農村則山清,水秀,天藍,空氣清新對廣大的城市人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他們即可以釋放壓力,盡情放松,有能來到天然氧吧,調節新陳代謝,改善自己的健康,只要我們合理引導、積極支持、規范管理,鄉村旅游必將呈現燎原之勢,蓬勃地發展起來。
旅游調研報告12
1.義緣景區的旅游環境
1.1自然環境
義緣景區位于桂林西北旅游線世界著名景觀“龍脊梯田”景區的必經之路臨桂縣五通鎮,距市區32公里(321國道臨桂五通鎮段),是一個按國家aaaa景區標準規劃,景區于xx年9月開工,規劃面積300公頃,建筑面積56689平方米,同年11月28日竣工,xx年元月開業。義緣景區是一個以臨桂文化為背景,桂西北少數民族風情為主題的大型景區,農家風貌、農耕文化和田園風光、建筑景觀。景區內雄渾的大山中原始森林、高山瀑布、峽谷激流、梯田壯景,形成桂林獨特亮麗的旅游景觀。
1.2社會環境
桂林—義—龍勝—融水是桂林旅游西線的重要黃金通道,其中有進50公里的路程在臨桂縣的義區域。義緣旅游項目借鑒國際旅游度假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和經營理念,全面構建自然景觀、民族文化、歷史遺存、桂北風情“四位一體”的旅游發展新格局。
義緣景區位于素有風情長廊的桂林西北旅游線上,以清澈的義為依托,整個古樸的村莊為基調,配上苗、瑤、侗、壯等多個少數民族特有風情的完美演繹,極具特色的民間手工藝品走廊,還有美味的“風情百家宴”,游覽面積達一千余畝的大型民族風情主題景區,形成桂林獨特亮麗的旅游景觀,被譽為“桂林風情第一村”。
1.3經濟環境
旅游業是臨桂縣又一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通過多年發展,縣內的紅溪景區、劉三姐茶園、十二灘漂流等景點已初具規模,義緣景區的打造,使這個縣旅游業的品質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臨桂縣旅游局局長李福樂:“通過a級景區的建設將會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我們這條線路上來,同時通過游客的消費,將會拉動我們當地經濟的發展,促進老百姓的收入。”景區自20xx年9月開業以來已接待中外游客5萬多人,成為桂林西線游新亮點。20xx年,義緣景區接待游客19.3萬人,實現旅游總收入200萬元。
1.4生態環境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各種有生命的自然資源的總匯,是一個描述自然界多樣性程度的內容廣泛的概念,是景區物種豐富度和分布均勻性的反映,體現了景區結構類型、組織水平、發展階段、穩定程度和生存環境差異等,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在義緣景區的生態環境調查過程中從以下方面的考慮:
(1)制止景區生態環境的退化是必須的;
(2)景區生態環境的變化是必然的,旅游活動一定會對景區生態環境造成影響,但需要將生態影響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3)由于旅游活動的動態性,景區環境變化應得到動態的監控,在環境變化超過可接受范圍時,對旅游活動應及時進行干預。
義緣景區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自身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各個歷史時期生態環境的優劣,不僅直接關系到景區的生存質量,而且對景區文化的建設與繁榮產生了巨大影響。義緣景區的生態環境與文化建設的關系,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和重新認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只有理性地處理好面對生態環境時出現的各種問題,才能保持和延續景區文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生態環境對景區文化建設的啟示:
(1)人類社會的一切活動,總是要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展開,離不開特定的生態環境。但是,生態環境并非人類歷史發展與倒退的決定因素,人類也可以通過主觀努力改變生態環境,在新創造的生態環境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社會發展;
(2)人類在利用生態環境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獲得對生態環境的新認識,呈現出了理性意識不斷增強的趨勢。恩格斯一方面批評自然主義歷史觀的片面性,指出:“它認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條件到處在決定人的歷史發展,它忘記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變自然界,為自己創造新的生存條件”:另一方面又反對無限制地強調這種反作用,提醒人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
1.5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和旅游環境容量、旅游環境承載力
旅游環境容量是用于表示旅游區所容納的旅游者數量,它是作為衡量旅游環境承載力的一個分量指標,一般用數值表示;旅游環境承載力是以旅游環境容量為基礎,旅游環境對旅游活動提供的最大支持必須是建立在旅游區所能容納的旅游者數量即旅游環境容量基礎之上,它是一種稀缺性非實物資源,作為一種綱量,用于一定時期內旅游環境系統對人類旅游活動的最大承載量(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是隨著生態旅游在全世界范圍內的興起,在環境科學的承載力理論和旅游學科的旅游環境容量以及旅游環境承載力兩者的理論基礎上強調了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即旅游活動強度不僅僅不損害當代人及未來人的利益,更強調旅游活動強度在人類代際間的持續性和公平性,且在進行生態旅游活動的同時,生態環境能夠維持自身系統內部的運轉。
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與旅游環境容量、旅游環境承載力的相互關系如下:
圖2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與旅游環境容量、旅游環境承載力相互關系
2.旅游資源的開發歷史和現狀
桂林義緣景區位于桂林西北旅游線世界著名景觀“龍脊梯田”景區的必經之路臨桂縣五通鎮,素有風情長廊的桂林西北旅游線聚集了苗、瑤、侗、壯等少數民族,整個景區依而建,清澈的水與秀麗的畔風景、美麗的田園風光,少數民族建筑融為一體,使整個景區形成一幅美麗和諧的自然圖畫,并可乘船游覽自然景觀與風俗風情為一體的義風情。
桂林義地理位置在臨桂縣二機場國道公路旁邊,是一個古老而保留原有古民族文化的村鎮。臨桂縣位于廣西東北部,緊鄰桂林市,距桂林市區僅有5公里。全縣總面積2202平方公里,47.3萬人,共有11個鄉鎮167個村(居)委會。縣內聚居著壯、瑤、回、侗、苗等少數民族。
臨桂縣歷史悠久,建縣于漢代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今已有xx多年的歷史。從三國到清末,始安(臨桂)縣城一直是郡、州、路、府治所在,故有“桂郡首邑”之稱。
臨桂與桂林同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較多,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年均氣溫19.1℃,年均降雨量1889毫米,無霜期302天。
臨桂縣物產豐富,年種植羅漢果達3萬多畝,是“中國羅漢果之鄉”;水稻復種面積64.9萬畝,是全國商品糧種植基地;年產毛竹130萬根,是國家毛竹基地之一。此外,還盛產甘蔗、馬蹄、茶葉、香菇、木耳、靈香草等。
縣城內的水、電供應充足,郵電、通訊、金融、醫療、衛生保健、教育、賓館、娛樂等服務機構齊全。
臨桂人杰地靈,名人輩出,是有名的“狀元之鄉”、“將軍之鄉”、“冠軍之鄉”。在封建科舉時代,廣西共出過9名狀元,其中有5個出在臨桂,曾有“一縣八進士,三科兩狀元”之說,科舉時代最后一個“三元及第”者的陳繼昌,就是清代名臣陳宏謀的玄孫。從民國至今,共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李天佑上將、民國代總統李宗仁、“小諸葛”白崇禧等50多位將軍。在1996年亞特蘭大第26屆奧運會上,臨桂健兒唐靈生和肖建剛分獲59公斤和64公斤級舉重金牌和銅牌,在xx年雅典第28屆奧運會上,臨桂運動員李婷與隊友奪得女子雙人10米跳臺冠軍,體育健兒共在各種國際比賽中獲金牌57枚。
臨桂是緊鄰桂林市中心的一個城市副中心,為加快實施“保護漓,發展臨桂,再造一個新桂林”的戰略部署,市委、市政府決定,臨桂新區規劃用地總面積約54.1平方公里,10年基本建成后要聚集40萬人口,形成山水文化、歷史傳承、生態環保和國際化元素突出,產業發達、文明和諧、城鄉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城市新區,實現老城與新區的共同發展。
義是中國極富傳奇的一條河流,短短數十公里的河流,不僅風光秀麗,水質清澈,有臨桂八景之首的美譽,義被稱為(2016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調研報告)風水旺地,福壽之地,五行相合之地。
義緣景區于20xx年9月18日正式對外開發。
在義緣我們可以近距離領略桂西北特有的農家風貌、農耕文化和田園風光,也可以領略到臨桂八景之首的“義風光”;義風情演藝水道,可以和我們的壯族歌仙對歌,聆聽“侗族大歌”的天籟之音、感受瑤族長發的奇特風俗,又可游覽義兩岸少數民族的各種風情、建筑景區。除此,義緣包含民藝長廊、長街宴等等。
目前義緣景區開發為一期工程,由于自身開發狀況以及地理位置,目前的游客接待量以團隊形式為主。義緣景區二期規劃:景區將通過兩岸大量的木樓群、風雨橋、水車群、谷倉群等等與義呼應,營造出濃郁的桂西北少數民族水鄉風情景觀。白褲瑤寨門、博物館、瑤王殿、盤王殿、白褲瑤山寨構成一個完整的白褲瑤原生態生活、文化、宗教崇拜,風情風俗展示區。高空溜索將是一個驚險刺激的娛樂項目。改造后的景區接待量設計從xx人每天提升為8000-10000人每天,適合接待大量團隊游客。
3.旅游資源基本分類
4.旅游資源定性和定量評價
4.1旅游資源定性評價
4.1.1旅游資源總體評價
(1)資源豐富,數量多,分布集中。
義緣旅游資源豐富,既有優美秀麗的自然旅游資源,又有豐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資源。包括了旅游資源規范中的多種基本類型。從格局上看,旅游資源呈較集中分布,主要集中在沿一帶,既有利于開發,同時有利于人們觀賞。
(2)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緊密結合。
義緣旅游區不僅有秀麗的自然資源,清澈寧靜的義和邊起伏的山體相結合;同時義緣也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有各種各樣的歷史傳說和深厚的苗、瑤、侗、壯文化。如旅游景點表演的壯家山歌和“侗族大歌”的天籟之音和瑤族長發的奇特風俗文化。這些文化和工藝承載著地方民間文化的魅力,融入到青山綠水的自然美景和參與活動中,增加了游覽的情趣和文化含量。
(3)自然水體眾多,水域風光資源豐富。
義緣旅游區水域風光資源豐富,寬闊的義水流盡收眼底.她同樣有漓的秀麗,水域壯美,在早晨霧氣的渲染中,親臨其境,如置身于仙境,水質純美,清澈,純凈,無污染。一年四季湖水總是那么恬靜,安分。水色秀美,湖水顏色碧綠,景色奇美。
(4)資源開發程度低,環境質量高,且容量大。
義緣寬闊的面積中,開發的資游景點僅占小部分,大多數旅游資源均處于原始狀態,基本沒有受到污染,山青水秀,林木密布,湖水碧綠,空氣清新,讓人進入此境,有回歸自然之感.因而其旅游環境條件很好,開發利用很少,所以游客量還有很大范圍的增加空間,旅游資源有質優,量大,承載力高的特點。
4.2.2旅游資源開發條件評價
(1)區位條件和交通條件。
義緣景區位于桂林市西北方向30公里處。景區位于桂林西北旅游線世界著名景觀“龍脊梯田”景區的必經之路臨桂縣五通鎮。交通網絡將義緣與龍勝旅游區客源地連為一體,地理位置比較優越。前往景區的途中可通往桂林兩國際機場。優越的區位和便利的交通為旅游資源的開發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景物景類的地載組合條件。
義緣旅游資源品種齊全,既有優美秀麗的自然旅游資源,又有豐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資源.地文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等自然資源和歌舞表演,客家文化等人文活動緊密結合。觀光活動和體驗活動相結合,組合程度好,有利于通過旅游線路將各點串聯起來。義緣開發程度目前比較低,大部分資源都處于原始狀態,環境條件好,游客承載力高.良好的資源組合和較高的游客承載力為義緣旅游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創造了條件。
(3)景區游客量交通條件。
因此,義緣投資者將景區地址選在位于龍勝到桂林的必經之路上有得天獨厚的客源優勢。隨著旅游資源的不斷開發,知名度的提高,義緣的客源會不斷增加,市場會不斷擴大。
4.2.3民俗風情文化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民俗傳統文化是除血緣和地緣之外,自古至今維系民族共同體的紐帶,是區別于其它民族的重要因素之一。義緣景區傳承的民族文化,從白褲瑤的銅鼓舞,到苗家蘆笙迎賓表演,再到壯族的對歌,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隨著人類改造自然的實踐,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民族文化是否正在退也歷史舞臺?答案是不會。義緣景區把這些民族文化發揚并展示給游客,對民族文化的特征及其相互關系發掘得深入具體,充實和豐富中華文化研究的內容,證明了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不斷融合的產物。而更為重要的是緣景區對民俗文化的保護和使之多樣性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文化的先導作用。然而欲使民族文化具有先導作用,應首先使民族文化心理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識,而超前意識的取得則在于學習和供鑒先進的文化。而義緣景區就是提供了這么一個依據。
4.3旅游資源定量評價
4.3.1總體旅游資源評價
根據《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xx)的評價標準,評價指標主要集中于資源要素價值和資源影響力評價上。結合旅游區資源特色、資源的空間組合以及定性評價結果,采取打分評價方法來對旅游區旅游資源進行定量評價。本小組通過對現場工作人員和部分游客進行訪談,并結合小組成員的實際打分情況得出,取其平均值,得出旅游區整體旅游資源環境總打分為78分。根據國家標準規定,資源評價分值在75-89分值段時,資源等級為三級,所以旅游區旅游資源總體評價等級為四級,屬于優質旅游資源,在國內占有重要地位。
附:義緣旅游區旅游資源評價賦分旅游資源共有因子綜合評價賦分值(分)項目因子評價依據賦值資源要素價值85觀賞游憩使用
30全部或其中一項有極高觀賞價值、游憩價值、使用價值25全部或其中一項有很高觀賞價值、游憩價值、使用價值全部或其中一項有較高觀賞價值、游憩價值、使用價值全部或其中一項有一般觀賞價值、游憩價值、使用價值歷史文化科學
藝術價值25同時或其中一項具有世界意義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20同時或其中一項具有全國意義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同時或其中一項具有省級意義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歷史價值、或文化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具有地區意義珍稀奇特程度15有大量珍稀物種、或景觀異常奇特、或此類現象在其他地區罕見有較多珍稀物種、或景觀奇特、或此類現象在其他地區很少見12有少量珍稀物種、或景觀突出、或此類現象在其他地區少見有個別珍稀物種、或景觀比較突出、或此類現象在其他地區較多見規模、
根據《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xx)的評價系統,本小組成員對旅游區主要單體旅游資源的綜合因子評價。
評價因子資源單體評價項目資源要素價值資源影響力附加值賦值觀賞游憩使用價值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珍稀奇特程度規模豐度與幾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響力適游期或使用范圍環境保護與環境安全總分值3025151051053100旅游區主要單體風雨橋2521107373379白褲瑤服飾2724107485186侗族大歌2024116494381盤王殿1820xx5265369水車群252096543375義241189445372長街宴2023127295-375根據《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xx)的旅游資源評價等級指標,在我們小組主要調查研究的單體中,7個旅游單體內四級資源單體或景點5個,三級資源單體或景點2個。旅游資源游覽觀賞價值高,開發價值很大。
5.義緣景區資源的保護與開發
保護與開發是生態旅游景區規劃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保護與開發是一對同時存在的矛盾雙方,稍微不注意,開發就成了破壞,在對旅游景區進行規劃時,首先要堅持可持續發展與市場導向的原則,在深層次正確的把握它,在具體操作中合理的應用它,這就必須做到以旅游資源為基礎,以旅游市場為導向,以可持續發展為目的。
5.1旅游形象的構建。
21世紀旅游市場的競爭已不是質量、價格、服務的競爭,而是形象的競爭,誰擁有良好的旅游形象誰就是贏家,旅游形象定位與構建:向潛在旅游者推銷旅游目的地,幫助旅游者更清晰更方便的了解當地的特點和特異之處,促使其產生旅游動機,由潛在的游客變成現在的游客。旅游形象的構建主要是對旅游資源、文脈及客源市場的把握,對資源的把握包括定基礎,資源的特色,資源的類型,質量,分布等。文脈是指旅游地所在區域的自然地理背景及歷史文化傳統、社會心理積淀,經濟水平發展的四維時空組合。對客源市場的把握包括客源市場的定位,客源市場的偏好度。要構建并保護好義緣的旅游形象,就不能脫離景區的主題,大力宣傳原汁原味的民俗旅游,但千萬不可盲目開發,民族風情園的建造要絕對按照少數民族的建筑特點及風俗習慣,建筑物盡可能的保持傳統的,舊式的,古董的,原貌,切忌造過多的人文景觀,使環境和設施人工化和商業化,這樣不利于景區長期發展。還有民族風情表演最好也是原生態的,最忌諱找藝術團體或藝術學校的學生演出,這種經過藝術加工和包裝的演出已經遠離民族文化,民族藝術,更重要的是它抹殺了民族個性特點,將民俗表演模式化,商業化,導致一個民族淪為一種表演形式,時其變質,變味,市區生氣和活力。
5.2加強產品力的建設。
5.3提高銷售力。
提高旅游銷售力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建立目標市場上游客資料庫,進行分類分析,決定如何及何時與消費者(潛在消費者)接觸,決定與消費者(潛在消費者)溝通什么訴求主題。2、根據傳播目標,制訂整合營銷計劃,決定用什么營銷工具來完成,達到營銷目的。重視市場調查,以科學決策為依據。3、以政府為龍頭的公關營銷,是促使銷售力提高的有效措施。比如臨桂政府可以和義緣聯手打造一場民俗文化盛宴,大肆宣傳,廣邀社會各界人士以及媒體參與,將義緣的名氣打出去,而不僅僅就是去龍脊的路上的一個可去可不去的景點。
旅游調研報告13
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都市人追求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意識愈來愈濃,我鎮黨委、政府審時度勢,在發展原有工業的基礎上,實施“旅游興鎮”戰略。隨著以農業休閑為核心的旅游產業的起步運作,我鎮旅游也慢慢向四周輻射擴散開來。
旅游業是投入少、產出高的行業,包括了住、吃、行、游、娛、購六個要素,涉及飲食、娛樂、商業、交通、工業等高度勞動密集的許多行業。為了了解我鎮旅游的概況,理清未來的發展方向,特做了此次調研。
一、風華鎮旅游發展現狀
風華曾經因風華冰箱而名揚一時,為了重振風華的輝煌,在風華鄉村旅游開發已列入議程。與此同時,風華鎮下屬的各個村也在積極引進、籌劃建設具有品味的鄉村旅游點,如位于風華村集垂釣、度假、體育健身等各項文化、休閑、娛樂設施于一體的魚子孔鄉村旅游示范點;位于蓮豐村融山水、觀光、休閑、生活為一體的雙門峽(中國詩歌谷)旅游景區。風華的佛教——銅鑼寺文化由來已久,香火一直旺盛。風華也有著悠久的三線歷史文化底蘊從而在貴州吹開了一股清新的自然風。
二、當前風華鎮旅游業發展存在的不足
(一)旅游業的體制與機制存在問題
風華鎮旅游業起步晚。風華旅游,近幾年才開始被重視起來,逐步增加了投入,他的自然資源、人文景觀還沒用被很好的開發利用起來,正處于不成熟開發的初級階段。在這種狀況下,要實現旅游業的大開發、大發展、實現旅游業投資結構的多元化,就必須強化政府在旅游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客觀上需要建立一個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促進旅游業發展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而我鎮目前的旅游業管理機制與經營遠不適應加快發展旅游業的需要。
1、管理體制不順。
風華鎮目前的旅游景點管理屬于經發辦部門管理,基本上無專人負責,表面上看這幾年風華旅游發展有進步,但從長遠的觀點和利益看,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這種無專人管理的體制對整合旅游資源、打造旅游品牌、整體包裝促銷、防止重復建設、盤活存量資產是非常不利的。
(二)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問題
風華鎮以休閑娛樂為核心的旅游產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不足,這為風華鎮旅游業的發展制造了不少障礙。
1、風華鎮的開發步伐不快。風華的開發早已列入議事日程,但直到現在,風華老街依舊維持了他的舊貌,沒有明顯的改變。風華老街上的商業沒有特色,就是規模很小的一個集市,這些商品隨處可見,沒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風華鎮的基礎設施已基本建成,但由于周圍環境的.配套的設施還不到位,風華鎮的招商引資并不順暢,離既定的投資計劃尚有差距。風華老鎮的建設都需要靠政府產業的積極引導才能順利發展,但是由于宏觀經濟環境的不良影響,建設的步伐都不同程度有所滯后。
2、自然資源少而開發利用差。我鎮旅游資源主要是歷史遺存和現代創造的人文資源,既沒有名山大川,又沒有天然原始森林,也沒有大的江河湖泊,更沒有遼闊的草原等自然資源。現已開發的魚子孔等都沒有等到充分的利用,常年游客不足。
3、歷史文化底蘊深而挖掘整理差。風華鎮的歷史文化悠久,人文薈萃,曾經經濟發達,但是到了現在住、吃、行、游、娛、購都離一個發達的城鎮的標準有著太大的差距。對于風華的挖掘整理、包裝提升、宣傳促銷現在遠不能適應新時期消費者的要求,還沒有從真正意義上使風華的特色文化與旅游業融為一體并未旅游業所利用。
4、風華鎮旅游業相關服務缺乏。一是交通工具仍不很發達,風華有31個自然村,地域分布廣泛、各景點分散,通行能力差,在風華旅游耗時費力,極不方便。二是居住條件不佳,除了風華度假村新建的酒店之外(價格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風華僅有幾家小的小店客房和旅社,規模小,日接待能力小,且在居住環境衛生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距。
(三)旅游服務人員的素質與服務質量不高
旅游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旅游業的聲譽和效益。我鎮旅游服務從業人員中,管理才十分缺乏,賓館飯店服務人員多數聘用的外來人員,文化水平比較低,受其自身文化、素質、涵養、見識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且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導致在形象禮儀、經營理念、創新意識、服務水平等方面存在缺陷。景區的導游講解員更是量少而質弱,目前各景點的思想認識和工作水平仍然停留在一般的接待階段,與發展旅游業的要求相比極不適應。
(四)旅游產品的包裝與促銷不到位
旅游資源不等于旅游產品旅游產品不等于旅游商品。根據國家旅游局統計,x年以休閑、感受自然風光為主的旅游者占74.5%,文物古跡占5%左右,并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現在流行的是崇尚自然的健康游,而我鎮以農業休閑為核心的旅游符合當今的潮流,但我鎮旅游業恰恰在旅游資源變為產品上沒有形成規模,產品變為商品上沒有形成市場效應,特別是在宣傳、包裝和促銷方面沒有適應現代旅游消費需求的過硬的手段和措施,更談不上聽覺上的吸引力和視覺上的沖擊力。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一是管理、體制與機制不順的問題,二是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問題。
三、發展風華旅游業的建議
(一)牢固樹立“旅游興鎮”的戰略思想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人們對提高生活質量的欲望越來越高,集休閑、健康、攬勝、娛樂為主題的旅游將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旅游業是第三產業中涉及領域最廣、帶動牽引力量最大的行業,旅游業的發展要素基本包含了第三產業的所有領域,旅游業包含的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都與消費有關,消費拉動是發展經濟增長見效最快的一種手段。我鎮的旅游業要牢固樹立“旅游興鎮”的戰略思想,樹立抓大旅游的思想。畢竟旅游產業是全社會的產業,抓旅游不僅要抓旅游產品的開發,而且要抓旅游商品的生產,不僅要抓基礎設施的更新改造,而且要抓服務功能的完善配套,只有這樣,我鎮旅游業的發展才能更好的開創出一片天地,帶動經濟的發展。
(二)政府組織,統一規劃
為全面推進我鎮旅游開發,由風華鎮政府出面組織,為旅游開發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環境,牽頭引導解決重點和難點問題。對旅游項目,政府主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規劃,明確重點;二是建立規范,明確要求;三是適當投資,建好基礎;四是抓好宣傳,開發市場;五是搭建平臺,引導開發。
我鎮的旅游業處于開發的初級階段,農業觀光與農莊休閑要整體開發,力求做到布局科學合理,更好的呈現農家特色,可以借鑒其他地方的農莊特色,由游客承包,景點園區幫忙管理的模式。風華旅游要提高其知名度,以旅游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
1.深度挖掘,以專業精神研究每一處資源,如魚子孔田園農家文化、三線文化等特色和內涵,并配套引進符合本景點旅游景區內在要求的相關服務體系,以第三產業帶動就業、發展經濟。
2.特色串聯,將風華現有旅游資源匯編成冊,將旅游市場細分,從專業角度推出風華一日游、農家游、度假游、會議休閑游等系列套餐,將老人、中年、青年、少年、婦女、參加會議人員、情侶周末休閑、家庭短期度假等各類需求主體區分開,同時做好配套。
做到以上兩點,就能夠保證“來者暢其游,舒心滿載歸”。
(三)加大對旅游服務人員的培訓力度
風華鎮旅游服務人員特別是導游講解員量少質弱的問題非常明顯。政府要通過鼓勵自學報考、培訓提高、引進人才、公開招考等多種形式加強與充實導游講解員隊伍。采取集中培訓,上門指導,統一考核、舉辦全鎮旅游服務技能大賽等形式,重點對旅游服務從業人員進行質量、營銷、導游講解等業務的全面培訓,提升旅游服務水平。建立旅游服務人員持證上崗制度。不管是哪類性質的企業,只要從事旅游服務活動,其服務人員就必須經過正規培訓才準許上崗,以切實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和水平。
(四)加大宣傳、打造品牌
由政府部門牽頭,旅游景點聯手,精心策劃,科學包裝,制作一批反映風華旅游特色的高質量的宣傳片,如:書籍、光盤等,同時可引入旅游消費券等概念。每個景點要提煉出能突出自身特色的宣傳核心詞語,統一宣傳口號,重拳出擊,在周邊地區以強有力的宣傳攻勢整體推出我鎮的旅游景點和產品。加大投入,與旅行社聯合、與旅游網站、報刊雜志合作,依托風華現有的旅游資源,為不同年齡層次的年齡層次的游客設計不同需求的精品旅游路線,適當開展活動,從多角度展示風華的特色游,讓游客身臨其境領略風華古鎮的神韻與風華新鎮的美輪美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在旅游商品的開發上,要積極引導,政府可以面向社會征集一批富有特色的高、精、特的旅游產品,并轉化為生產力,鼓勵企業生產出優質的旅游商品。同時,政府應該積極創造條件,有計劃、有目標地在游客途徑的地方建立包括文化、娛樂等在內的旅游超市,拓展銷售渠道。
隨著風華基礎設施的不斷加大和投入,風華旅游的環境會越來越好,在不遠的將來,風華鎮必會交相輝映,風華旅游業的明天是美好的,風華未來的經濟必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旅游調研報告14
20xx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對石堆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四城”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石堆鎮位于安丘市東部,面積67平方公里,轄47個行政村,1.06萬戶,人口3.9萬,耕地面積6.4萬畝。今年以來,石堆鎮聚焦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以創建“美麗鄉村幸福家園”為主線,加快推進“四城”建設,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突破。
一、基本信息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資料。全面了解各村的底子情況,包括人口、住房、基礎設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村規民約制定、境外人才、矛盾糾紛、村霸賊子等。,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四城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突出重點,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家園”活動。
首先,這個行業正在蓬勃發展。開展“致富增收富民”活動。
1.培育富裕產業。每個村要結合實際,突出特色,確定一個或多個村,確定一個能增加收入、增加群眾收入的產業項目。
2.培養一套致富的技能。通過外出參觀學習、舉辦養殖和工作知識培訓班等。,可以確保培養的有勞動能力的群眾達到90%以上,培養有文化、有技術、會經營、遵紀守法的新型農民。村莊幫助留守人員接觸手工業加工、農產品粗加工等項目,使家庭收入最大化。
3.探索融資渠道。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金融信貸單位將為發展項目缺乏資金的家庭,特別是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和返鄉創業大學生設立項目,幫助落實貸款計劃,最大限度提供金融服務。
二是生態宜居性。開展“農村環境整治”活動。
1.全面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通過落實前三項保障、完善村規民約、加強宣傳教育等方式,引導村民樹立良好生活習慣和愛護環境意識。,從而保證村莊環境衛生的長期整潔。堅持“要盡可能綠,但要盡可能綠”的原則,對村內主要街道進行綠化提亮,用竹籬、柵欄將屋前圍起來,并在屋前屋后種植瓜果、綠植,在全村形成“天然植物、濃郁鄉土氣息”的景觀。
2.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打造鎮內8個示范村:西溪池、前柳黃、蘆薈、西河洼、東家下坡、馬家亭、梯門、樓閣。
3.加快城鎮化。鎮駐村和社區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加快農村社區建設,引導農村居民到鄉鎮和社區居住。
第三,鄉村文明。開展“倡導新風正氣”活動。
1.開展先進典型評選活動,每月確定一個評選主題,在“陽光議事日”活動中開展“移風易俗、移風易俗”“建設好青年”“培育能手”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通過電視、報紙、微信等方式大張旗鼓宣傳先進佳能,調動全鎮廣大干部群眾聚集創業的熱情和積極性。目前,石堆共有117名女子標兵、121名女子標兵、92名青年入選。
2.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在村里成立紅白理事會,增強群眾婚喪嫁娶和解、遠離陋習的意識。
3.開展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廣場舞大賽、夏季晚會、農民趣味運動會、書畫展覽等系列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4.在每個村打造文化長廊,重點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律法規等知識,讓村民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接受教育,引導思想,讓大家感受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趨勢。
四是有效治理。
1 .開展“街面安全”活動。每個村配備一名警務助理,每個村配備一個警務巡邏隊。警務助理帶頭進行警務巡邏、收集信息和解決沖突。每個村都建有一套“天網”監控系統,與派出所的治安監控平臺相連。各村成立警民微信交流群,提供警務服務、典型案例和安全防范,隨時隨地與群眾互動交流。
2.開展“全民參與調解”活動。每個社區將聘請一名法律顧問,在陽光議事日組織法律咨詢和宣傳,使法律咨詢服務成為常態。各村成立調解委員會,由支部書記任組長,由有威望的老黨員、老干部、優秀村民和入選先進典型組成,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每個村將設立“聽證室”,對家長時間短、鄰里吵架等簡單矛盾糾紛進行村級聽證。
五是開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動,強化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保障。制定《農村干部規范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村干部職責,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每月召開一次“陽光議事”會議,組織學習農業技術、法律知識、醫療保健等知識,豐富陽光議事內容,增加陽光議事日吸引力。要求村“兩委”成員確定一個純收入不低于3萬元的致富項目。發展村集體經濟,下大力氣盤活資源、吸引投資、流轉土地,拓寬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確保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不低于5萬元。
(三)創建示范點和開展典型駕駛。重點打造四大示范點:步云嶺休閑生態園、蓮池高效農業示范園、亭高效農業示范園、沃琪文冠果主題公園。其中,步云嶺休閑生態園規劃面積3500畝,建成1500余畝,是集觀光、戶外運動、休閑采摘、餐飲娛樂、農耕體驗、延伸加工為一體的.休閑旅游綜合體。目前,步云已有樓宇、步云山莊、云嶺人家、環秀山莊等11個休閑農場和一個賽鴿文化交流中心。在園區示范帶動下,開發種植大櫻桃、草莓、蔬菜高效大棚80個,發展西瓜、大桃、金梨1500畝。蓮池高效農業示范園規劃面積2200畝,現已建成1100畝,已開發百會紫蘇莊園、東順大蒜黃種植基地、華仔蔬菜種植基地、天碩洋蔥種植基地、夢格有機蔬菜合作種植基地5個。亭高效農業示范園占地150畝,已建成高效種植大棚45個。沃琪文冠果主題公園占地358畝。以生產生活生態和健康文化旅游為主題,建設木本糧油博物館、文冠果加工旅游綜合體、文冠果健康體驗展示中心,打造集文冠果種植、養殖、高產示范、配送、加工、營銷為一體的國家級木本糧油谷。目前已種植文冠果210畝。項目建成后將用工300余人,年利潤2900萬元,利稅700多萬元。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對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教育引導不夠。農民對鄉村振興戰略認識不足,尤其是在產業發展方面。目前,大多數工業項目主要是以工商資本下鄉的方式建設的。通過引導大眾產業結構調整來發展高效農業、農家樂和鄉村旅游是非常困難的。
(二)缺乏政策和資金支持。基礎設施升級方面,村級集體經濟薄弱,鎮級財政不足。單純依靠縣、鎮、村財力難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三)人才缺乏。目前廣大農村對人才沒有吸引力,大學生和高層次人才不愿意到農村創業。只有回來的人才能去村里當村干部。
三、建議
(1)建議加大對群眾的鄉村振興戰略教育培訓力度,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建議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完善道路、給排水、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完善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設施,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3)建議加大政策支持、項目支持和資金支持,開發建設鄉村綜合體、郊野公園和休閑農莊,建設文化旅游休閑度假區。
(4)建議上級職能部門提供政策、資金、項目、技術等多種支持,為吸引和留住人才創造有利條件。
旅游調研報告15
近年來,XX區委、區政府注重法治文化建設在普法工作各個環節的滲透,走出了一條有特色、重實效、重基層的法治文化建設新路,把法治文化建設作為和諧金山建設的有力助推器,全面推進法治縣區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 主要做法
(一)周密部署,扎實開展創建活動
XX區委、區政府一直以來對法治文化建設高度重視,把法制宣傳教育與和諧金山、平安金山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20xx年初制定印發了《XX區開展法治縣區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對法治縣區創建活動進行了周密部署,通過開展創建活動,大力弘揚法治文化,全面推進XX區法治文化建設。
(二)以點帶面,做好基層法治文化建設
加強指導協調,以奮斗街道、新建社區、育林社區作為創建工作試點,加強聯系指導,積極探索提XX縣區、街道法治化建設水平的途徑和方法。同時,全面開展民主法治社區、法治示范學校、依法治理示范單位、誠信守法企業等創建活動,以點帶面,推進全區法治化建設。20xx年6月舉辦“弘揚法治精神,共建和諧金山”法律廣場活動。借《城市居委會組織法》頒布實施20周年的東風,XX區依法治區辦、區民政局等單位及學術機構聯合開展了有獎征文、專題培訓、居民論壇、《居委會組織法》專題討論會、社區文化節等一系列促進基層法治文化建設的活動。
在創建活動中,XX區統籌安排,抓好落實,著力推動“法律六進”各項任務的落實。特別在“法律進社區”活動中,要求各地要著力抓好社區的“四個一”建設,即“每個街道社區(居委會)設一個法制宣傳專欄;每個月上一堂法制課;每個街道社區(居委會)配一套法律圖書;每個街道社區(居委會)建立一支法制宣傳教育志愿者隊伍。
(三)創新形式,全方位推進普法宣傳
一是創新普法形式,利用電視、報紙、征文等形式全方位普法。改變以往局限于擺攤設點式的普法形式,利用XX區的網、報、臺等媒介開展多層面、立體式法制宣傳教育。面向全區開展了法制動漫作品征文比賽活動,進一步擴大了我區普法工作的影響力,促進了轄區群眾學法守法的自覺性。二是結合重大節日,全方位推進普法宣傳,學法意識深入人心。針對特定的節日,結合各單位實際深入開展普法活動,將普法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中。春節期間,在轄區全面開展對返鄉人員和留守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重點針對交通安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安全生產法等進行宣傳,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風險防范和維權意識;“3.8”維權周,提高婦女兒童的維權意識;“3.15”期間,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宣傳,使廣大消費者知法、懂法;以人民調解宣傳月為契機,大力宣傳人民調解非訟、經濟、便捷的糾紛解決模式,鼓勵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矛盾糾紛時首選人民調解的方式解決問題;在“6.26”禁毒宣傳日聯合區禁毒辦開展禁毒宣傳教育,動員全民參與禁毒宣;“12.4”全國普法宣傳日前后,組織系列廣場普法、文藝普法、社區普法等活動,在全區上下營造濃厚的學法、用法氛圍。
(四)多方參與,普法聯動機制成效明顯
充分發揮區委、區政府統一領導下依法治區辦的宏觀指導職能和部門的主體作用,建立普法部門聯動機制,共同承擔宣講任務,共同履行宣教職責,合力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加強組織協調作用,統籌整合各類有效資源。
二、存在問題
1、有的部門對法治文化建設不夠重視,認為法治文化建設是軟性任務,很多東西看不見、摸不著,見效慢,不如抓經濟發展、城市建設那么容易出政績。
2、法治文化建設的機制體制不夠完善,在管理和實際開展工作上缺少有效的規范。
3、各部門溝通協調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為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雖成立依法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有的具體工作往往由區司法局或依法治區辦孤軍作戰,工作開展起來存在很多困難,沒有形成應有的規模和效應。
三、有關建議
(一)強化法治文化的創新性。
創新是推進法治文化建設的動力源泉。法治文化建設面臨新形勢新要求,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不斷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一,要加強法治文化理論研究。
要通過舉辦“法制大講堂”等形式,加強法治文化理論研究;鼓勵引導支持法治文藝創作,努力為廣大群眾提供豐富的法治文化產品。通過開展融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和娛樂性于一體的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文藝演唱會、法制攝影和書法、美術展覽、動漫展覽等活動,讓廣大干部群眾受到潛移默化的法制教育。
第二,要構筑法治文化人才高地。
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努力培育出一批在法治文化事業各方面有號召力的領頭人和一大批專家、學者、能工巧匠。要加強基層法治文化骨干的專業輔導,積極為人才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建立和完善優秀法治文化人才脫穎而出的激勵機制,將成果突出的優秀人才納入“六五”普法表彰獎勵范圍。
第三,要創新法治文化的表現形式。
推進法治文化建設必須以人們可以接受的`方式進行,要適應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多采用接近大眾、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文化表現形式。應更多地依托現代通信手段和網絡等各種媒介,通過公益廣告、手機短信、普法網站,運用圖片、文藝節目、法制短信、法制動漫等多種形式開展工作,增強法治文化的滲透力。
(二)強化法治文化的實踐性。
法治文化建設同法治實踐相結合才有生命力。既不能離開經濟發展空談法治文化建設,更不能用法治文化建設干擾和阻礙經濟發展。要支持和引導法治文化建設朝著促進依法行政、服務大局等方向發展,努力推動經濟社會的法治化,形成崇尚法治的社會氛圍和文化導向。我們的法治文化建設一定要堅持服務經濟發展,服務社會和諧,服務百姓民生。要通過法治文化建設,最大限度地調動全區人民致力于科學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轉化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巨大力量。
(三)建立和完善法治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
法治文化建設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其公益性、群眾性、社會化、經常化的特點,決定了我們的工作需要不斷加強合作、交流與溝通,通過部門配合、分工協作、擴大交流,不斷提高普法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應著力把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做法上升為制度,健全領導責任、市場運作、表彰激勵等機制,以機制創新推進法治文化建設。
【旅游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旅游調研報告02-20
旅游調研報告01-30
鄉鎮鄉村旅游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2-22
全域旅游調研報告07-26
貴州旅游調研報告07-15
鄉村旅游調研報告07-24
鄉村旅游的調研報告07-24
旅游發展的調研報告12-04
旅游調研報告優秀02-27
旅游調研報告【推薦】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