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在當下社會,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1
**區市東街道辦事處,位于**市區東北部,版圖面積26.7平方公里,5個社區,26個居委會,4.2萬人,其中流動人口3600余人。建設和諧、穩定、安全的政治環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鄉鎮辦事處在和諧社會建設中擔負著重要責任,如何創新理念,強化措施,努力維護社會穩定,是擺在我們面前現實而重大的課題。近年來,市東街道辦事處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的意識,把抓好轄區穩定、推進城市化進程,做為做好當前各項工作的總抓手,全力營造安全、穩定、和諧的政治環境,有力的促進的全辦經濟及各項社會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一、近年工作開展情況
隨著全國上下改革開放,以及XX區開發建設的不斷深入,轄區穩定工作出現一些新問題、新情況,由原來的鄰里糾紛、干群關系轉變為追求經濟利益、民主權力和政治地位為主的矛盾體系。即是由道德杠桿為主逐步轉變為利益杠桿為調節體系所產生的矛盾沖突,利己主義思想逐漸抬頭。于是圍繞村務、財務、政務公開,宅基地、承包田、農民負擔、計劃生育以及開發商與占地群眾等利益沖突已成為當前矛盾的主體。針對當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市東黨工委辦事處結合實際,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從五個方面入手,做好轄區穩定、安全工作。
(一)倒序選村,重心下移,合理配置包村工作資源與力量
辦事處緊密結合XX區開發實際,針對當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方法,落實一崗多責,合理配置包村(居)工作資源和力量配比,職務越高的包情況越復雜的村(居)。即將現有26個村(居)分類、排隊,確定現有14名班子成員和副科級干部任包村組長,再由班子成員采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在優秀中層中,選出其余12名包村組長。這12名包村組長,得票少的先挑村,班子成員和副科級干部排名在后邊的再挑村,以此類推,職務越高的任務越重。同時,經黨工委擴大會議研究決定,包村工作落實一個“包”字。對村(居)班子調整、納新黨員,舊村改造、項目開發,特別是對重大經濟活動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表決會議,包村干部要參加,搞好會議記錄,參會人員要簽字。同時要求工作重心下移,包村干部、社區書記,分管領導,各負其責,改變以往凡事即找主要領導要解決辦法的無序局面,既提高了辦事處干部在村(居)中的威信,又不斷鍛煉、提高干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及時發現,適當調整,集中開展重點村居整治行動
今年以來,辦事處加強了重點村居整治工作,將解決近年來XX區開發次生出的積壓遺留問題,當做當前首要任務來抓,對天王堂、郭集、北張、鄭家等遺留問題較大,群眾集體反映強烈的6個村(居),配強力量,集中開展重點村(居)整治活動。目前,對鄭家、北張主要負責人進行了調整,對天王堂因開發商造成的爛尾樓工程,一方面撥付部分資金安撫受騙群眾,一方面走司法程序,市中級人民法院封存58戶樓做為財產抵押,維護了居民的合法利益。辦事處原辦公樓也已經啟動司法程序依法解決。幾個重點村(居)群眾的情緒穩定了,班子也更團結、有力。
(三)規范程序,嚴格紀律,努力促進工作開展有秩序、有實效
辦事處結合近期發現的一些問題,有針對性的做了工作程序和紀律方面的要求。一是針對近幾年多個村(居)因開發占地,資金數額較大易出現問題的實際,在進一步修訂完善村(居)財務管理辦法的基礎上,以辦事處文件引發了《市東街道辦事處村(居)財務管理制度》,規定各村(居)每月必須到核算中心下賬,并與每月5日民主議政前張榜公布。一次性支出在2萬元以上的,需召開由包村組參加的全體黨員、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形成會議記錄,到會人員簽字,再由辦事處分管領導審批后,到財務核算中心提取款項;凡是牽涉兌付到戶的款項,由村(居)班子提供出分配方案、到戶明細表,再由核算中心統一協調銀行以存單的形式支付。二是以文件的形式引發了《市東街道辦事處統一收款收據管理辦法》,建立專門帳簿,登記收據的購、用、存、銷、數量及號碼,收據要由村(居)會計專人負責,規范管理,并負直接責任。管理人員有調動的,需提前上交收據并結清核消。三是辦事處內部也規范了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每月開支情況由辦事處主任在班子會議上公布,凡是較大支出、項目付款等均由承辦人員提交預算,主要領導同意方可支出,辦公費用在報銷時,均需提供費用清單,否則不予辦理。四是負責重點工程項目的要全權負責工程監管(工程質量、進度、撥付工程款,工程驗收、養護、維修、決算、結算等)。工程款對付原則上由辦事處召開專門會議確定。該項目負責人對工程質量終身負責。五是進一步強調了值班制度和信息暢通制度,要求班子成員、社區書記,村(居)班子、主任嚴格24小時信息暢通。發現一例手機不開或不接的立即告誡,兩次的通報批評直至撤
銷職務。嚴格落實特殊時期值班制度,無故不到崗的,嚴肅處理。
(四)健全網絡、點面結合,確保重要時期穩定工作不留死角
迅速建立三個網絡,即情報信息專群網,黨工委書記、分管書記、信訪助理、社區書記、各村居書記為信息員;重點責任防范網,對幾個重點部位,每個部位一名社區書記,一名派出所副所長負責;綜合整治排查網,各包村(居)干部負全責,實行日報告,周匯總制度。嚴格163機制流程,及時有效解決萌發的問題。各社區,包村干部,劃片分組,對轄區宗教場所、xx練習者,及其它重點人員,實行24小時巡視或監控。同時,向科技要警力,把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工作作為穩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實完善三級防控網絡,層層簽定責任狀,落實好“人防、物防、技防”并舉措施,構筑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治安防控體系。目前,辦事處又新增治安探頭176個,有效改善了轄區治安狀況。同時,加大轄區安全監察力度,特別是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在健全機構、規章制度的基礎上,把安全生產的工作重點定位在宣傳教育培訓上,增強各行各業人員自身防范意識及處置突發事故的應急能力。加大安全生產監察力度,織密安全監察網絡,做到無死角、無疏漏。
(五)借鑒經驗,結合實際,對村(居)工作實行量化考核
為充分調動村居班子積極性,強化村居干部隊伍建設,借鑒2個兄弟辦事處的經驗,結合辦事處實際,在做足做細調研和反復征求班子成員、社區書記、各村(居)主要負責人的意見基礎上,出臺了《關于對村(居)“兩委”干部工資待遇及目標考核的暫行辦法》,村居黨支部書記和居委會主任實行固定工資+績效工資制,固定工資及其他成員的誤工補貼均有村居自行發放,但必須結合本村集體收入、人均收入等因素,并召開有關會議確定。績效工資統一由辦事處負擔,結合對村(居)的考核情況發放。考核分半年、年終兩次進行,實行百分制。考核內容包括經濟發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劃生育、基層組織建設四大部分,20個小項。每一項都有相應的分值。現各村(居)班子積極性空前高漲,各項工作落實力度明顯加大。
二、影響社會穩定因素存在問題的原因
通過近幾年的探索實踐,我們積累了一些經驗,開展的一系列工作也卓有成效,但是還存在許多機制、政策不配套及滯后等問題,影響了工作的開展。
一是面對經濟的發展,拉大了貧富差距,巨大的差異特別是暴富的榜樣激發了人們對財富的欲望,這種欲望與能力的不足,促使一些人鋌而走險,通過種種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這就導致不講信用、坑蒙拐騙和偷盜搶劫丑惡現象的`增加。
二是隨著城鎮化進程,外來人口逐漸增多,由于制度和力量的缺乏,我們明顯感覺到社會穩定工作的壓力。
三是文化上的因素。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不可避免的社會矛盾和沖突,對農民的思想也產生了深刻的沖擊和影響。農村社會分化帶來多元化的社會形態,農民的社會價值觀和倫理道德觀念亦面臨分解與重建的過程。但是由于規范的制定遠遠落后于變革的速度,特別是村(居)文化相對缺乏,賭博迷信,及與之相對產生的形形色色處于正斜邊緣的教會,正悄悄蔓延,成為誘發多種不穩定因素的社會毒瘤。
四是組織上的因素。當前,我國正處在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從封閉社會向開放性社會的變遷和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的改革極大地震撼和沖擊了我國的農村社會結構,各結構要素之間恒定的關系不復存在,分化與整合之間難免會出現失衡與失調現象,從而導致農村社會穩定難以持續維持,大量非穩定因素產生。進入社會轉型期之后,組織結構也由一元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并形成了大量新型的經濟組織和民間組織,其結構模式多樣化及異質性特點十分明顯。實際情形是農村政治體制改革仍處于滯后狀態,作為國家基層政權的鄉鎮政府組織,及農村自治組織的村,在農村政治結構中仍未健全和完善,特別是鄉鎮職能機構受限太大,還不能真正實現依法辦事,各職能站所大多是隨著形勢的發展臨時應急成立的機構,如城建辦、安檢所、信訪辦、610辦公室等機構,大多只有協調、教育職能,在處理共同事件及安全檢查時力度不夠,遇到不配合等問題時只有逐級上報,而沒有處罰措施等強制措施。四是鄉鎮辦多重管理職責不清,許多企業只服從系統管理不配合辦事處的工作。
五是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個別企業,尤其是規模較小的個體私營企業,還存在重生產,輕安全的意識,雖然也配備了安全人員,制度也上了墻,但是,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不能真正實現安全管理。
六是隨著城鎮化的進程,舊村改造也像雨后春筍一樣顯出勃勃生機,一部分村(居),也確實得到了實惠,象我辦的宣家村,幾乎是整體改造,而且是開發商與村(居)民互惠互利的成功典范,但是,有些村(居)缺少房地產開發知識,在與外商聯合開發項目時,自身利益難以保障,大部分利益由開發商所得,甚至個別村居在合同簽定上,缺乏專業知識,掉進開發商設下的陷阱,讓村居集體和群眾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引起共同性事件。加之最近開發建設項目逐年增多,個別開發商克扣、截留農民工工資,導致共同性事件發生。
三、采取的措施
(一)加強村(居)組織建設,完善綜治配套組織
實踐證明,一個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對農村穩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要繼續發揚黨內民主,擴大群眾參與,深入實踐和推進村(居)黨組織班子的“直選”工作,夯實黨組織的群眾基礎,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建立健全村(居)治保會、村(居)調委會等基層綜治機構建設,選好配強治保會主任、調委會主任,充實人員力量堅強業務培訓,提高綜治工作水平,充分利用他們的地緣、人員優勢,發揮他們在維護基層農村穩定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要組建治安義務巡邏隊,充分挖掘民力資源,利用廣大群眾參與治安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組織志愿者隊伍,結合各地實際,開展重點部位、重點地段、重點時段的治安巡邏。要發揮派出所、社區保安隊,作為治安巡邏的主力軍作用,做好本轄區范圍內的治安防范工作。同時,完善健全轄區群防群治網絡。
(二)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完善村民自治組織
通過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和學習型家庭、學習型社會創建活動不斷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深入開展文明示范戶、衛生街道辦事處關于維護社會穩定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是一篇關于調研報告,街道社區,社會穩定,調研報告的文章,由大全編輯收集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對全文復制造成的版權問題,本站概不負責!如果本站沒有您要的文章,我們免費幫您找,請留言求助
示范戶評選,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推動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用先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占領村(居),推動轄區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加強學校教育,注意對青少年的教育保護,預防違法犯罪。切實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力。加快政治體制改革,切實保障人民群眾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力。完善村(居)組織內部的監督制約機制,提高決策水平,深入實施村(居)務公開工作,提高村(居)務的透明度,保障村(居)民的自治權力和民主權力。
(三)加強法治宣傳,完善普法教育體系
針對轄區群眾的特點,以普法為先導,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動,在普法的內容、形式、組織領導等方面都要有創新。首先在普法的內容上,著眼提高廣大群眾的民主意識和法制觀念,圍繞農業、農村、企業中心工作,開展有針對性的普法教育活動。著重抓好五大類法律知識的普及教育;一類是民主政治類的法律知識,二是維護穩定類的法律知識,三是民事經濟類的法律知識,四類是基本國策的法律知識,五是生產類的法律知識。通過這些與轄區工作、農(工)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轄區群眾的法律知識水平,增強群眾的法制意識和觀念。其次,在普法的形式上,對村(居)干部和普通村(居)民分別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對村(居)干部和村(居)民代表可以采取組織集中學習培訓的方式進行,對普通村(居)民則可由村干部帶動學法,向村民宣講法律知識,并利用有線電視、遠程教育、廣播、宣傳欄、圖片展覽、印發法制宣傳資料,舉行文藝演出等多種方式,開展經常性、形象化的法制宣傳教育,寓教于樂,使普法教育滲透到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去。最后,在普法的組織領導方面,農村基層組織應落實相關的普法教育保障措施,如建立村干部定期學法制度、普法考試制度,落實一個固定的普法教育場所,建立一個固定宣傳欄,每年要有一定的普法經費等,從而推定普法教育活動正常有序開展。加強村規民約的建立和完善,從源頭上加強對不穩定因素的控制。
(四)加強對農村弱勢群體的救助,完善保障措施
實施農村低保生活保障制度,做到應保盡保。深入實施城鄉居民合作醫療,緩解和減輕群眾因致病和因病反貧,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努力提高職工養老保險覆蓋面,切實推進零就業工作,擴大就業面,解決群眾后顧之憂。推進慈善分會和愛心助學基金建設,擴大收益面。
(五)加強司法介入力度,深化平安創建工作
推進平安村(居)創建工作鞏固創建成效,在創建特色、探索經驗上下功夫,努力使每一個地方和單位、每項活動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經驗,營造轄區居民安居樂業的社會治安環境。創建過程中要切實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基層組織配套建設,充分發揮村(居)委會、調委會、治保會等組織的作用,加強對黨員群眾的教育管理,真正做到“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辦好自己的事”。
加強司法所建設,強化為農服務的法律援助職能,做好重點人群管理,主要包括“歸正”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落實防范控制措施,防止、減少重新犯罪;加強對“xx”及寺廟、教會等組織的引導和監控,加強流動人口服務與管理中心建設,做到“底子清、臺帳齊、責任明”。
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農村惡勢力,堅持從重從快的“嚴打”方針,對農村各種黑惡勢力團伙及其成員,進行全面及時的打擊,徹底摧毀農村黑惡勢力。提高防范水平,特別是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廣技防促防范,通過安裝電子監控裝置等高科技手段,對要害部位和要害部門實行全天候監控,提高專業防范水平。
(六)加強矛盾預防化解機制建設,完善法律服務體系
加強領導,提高科學判斷和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正確認識和判斷當前矛盾糾紛的現狀、性質和形勢,是正確化解矛盾糾紛和把握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前提。總體上看,目前全辦社會相對還比較穩定,各類矛盾糾紛處于可控狀態。但同時也應該看到,隨著新一輪改革的深化和發展的加快,新問題、新矛盾還會不斷產生。有的群眾之所以“集訪”和“纏訪”,是一種對改革和發展引發出來的新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而上訪。要根據不同性質的矛盾糾紛,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法律手段,堅持分級負責、歸口管理,誰主管、誰負責,誰侵權、誰補償的原則,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整合資源,建立矛盾糾紛調處新機制。由于體制的原因,調處矛盾糾紛的部門較多,形不成合力,導致有些群眾“寧訪人不訪法”,大事小事找黨委和政府,甚至長期“纏訪”。因此,應建立市、區、辦、村四級民間糾紛排查調處新機制,集中排查,綜合分析,分類指導,明確責任,以政策和法律的形式規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啟動信訪、行政復議、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程序,引導人民群眾通過法律途徑化解社會矛盾,妥善協調處理不同群體之間,各種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遵循“案結事了”的原則,努力把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
完善預警機制,建立健全公共性、突發性、共同性事件的處置預案,建立健全不穩定因素排摸機制,并使之規范化、制度化,同時堅持集中排查和經常性排查相結合,及時掌握新問題、新矛盾。加強司法信訪聯動中心建設,完善163機制和調處網絡,發揮綜合優勢,盡可能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探索建立農村社會穩定評估預警體系。創新解決矛盾的體制改革技術手段,探索建立糾紛雙方自主談判協商制度,由鄉鎮辦或村為糾紛雙方提供一個平臺,鼓勵糾紛雙方通過平等協商的辦法解決問題,并使之形成制度(章程)。探索從法律服務市場尋求解決辦法,即政府面向社會將糾紛作為標的進行招標,由中標的社會法律中介機構負責解決糾紛。
(七)加強村(居)房地產開發專業培訓,建立村(居)合同、協議評估管理體系
成立專門機構,在規劃前提下,對現有房產、地產予以評估,并對開發項目的收益、利益分成、發展前景等先由政府指派的專業人員予以評估,寫出具有說服力的評估報告,以便村(居)參考。并對合同、協議等的簽定提供有償或無償的服務,推動舊村改造進程。同時加大專業知識培訓,增長群眾專業知識水平,確保群眾共享改革開發的勝利成果,預防因經濟利益問題出現不穩定因素。同時出臺關于對不法商人制裁的法規條文,切實杜絕侵害弱勢共同事件的發生。
總之,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工作,既是保一方平安、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更是對我們基層黨工委執政和工作能力的檢驗,我們一定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切實做好維護轄區穩定各項工作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2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它直接塑造了一個人個性、品德、修養、愛好、才能等,對促進少年兒童的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對我市的家庭教育及家長學校的開展進行情況調研,將有助于抵御社會的不良風氣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從根本上提高青少年的自身素質。
一是切實加強對家庭教育工作的領導。市婦聯作為家庭教育工作牽頭單位,每年召開一次家庭教育工作會議,對全市家庭教育工作進行總結部署;每年召開一次家庭教育講師團會議,對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梳理;每年開展各類家庭教育道德實踐活動,今年,我們開展了一場以智慧應對逆反為主題的家庭教育知識專題講座、“關注女童安全保護兒童權益
創建平安家庭”為主題的兒童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等,對家庭教育知識進行宣傳和普及。
二是家教工作者合力推動。根據家庭教育工作需要,我們整合資源,發揮三支家教工作者隊伍作用。一是發揮市級家庭教育講師團作用。吸收了社會各界人士組成家教講師團,廣大講師團成員根據自身特長,制作課件,在全市開展舉辦講座,成為我市家庭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二是各學校都把辦好家長學校納入學校的整體計劃,作為一件大事來抓,由校長或分管副校長擔任家長學校的校長,學校領導與德育處主任、年級組長、班主任、任課教師一起,采用集中宣講與個案輔導相結合的方法,共同研究推動學校的家教工作。三是發揮家教志愿者作用。在農村、社區,通過組織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員、婦女干部、優秀家長擔任家教志愿者的方式,為廣大家長提供咨詢指導服務。部分老同志年屆七旬,熱心公益,無私奉獻,令人敬佩。
一是發揮家長學校主陣地作用。我們在原有家長學校創辦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我縣家庭教育陣地網絡,盡量使家教知識輻射到每個年齡段的的學生家長。截至目前我市中小學家長學校數135所,幼兒園家長學校數23所,中等職業學校家長學校數1所,機關家長學校數1所,企事業單位家長數1所,孕婦學校數1所,新婚夫婦學校數數1所,人口學校數280所,各家長學校都制定了詳細的授課計劃,健全了相應的管理制度,確保家庭教育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并通過舉辦家庭教育報告會、專題講座、巡回大講堂、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長委員會活動等形式,開展品德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禮儀、法制宣傳等教育。
二是發揮時間節點的作用。在節假日來臨之際,各家長學校通過向家長發放《致家長的一封公開信》、《告家長書》,與學生簽訂《假期安全文明承諾書》,發送假期安全短信,加強對孩子的學習、安全和社會實踐教育,提醒家長要盡好監管責任,讓孩子過一個平安、快樂、有意義的假期;我們還利用“三五”、“六一“、“七一”、“十一”等節慶,開展主題活動;在母親節、父親節、老人節、教師節等節日,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同時,我們還將家庭教育工作與學習型家庭、平安家庭、綠色家庭、和諧家庭等各類特色家庭創建相結合,讓廣大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增進思想道德修養,做一個品行端正的人。
一是實施貧困家庭關愛行動。今年春節期間我們與慈善協會聯合對市15戶貧困家庭發放慰問品及慰問金,活動共計捐助慰問金3000余元,捐物100余件。在每年的六一期間,由市婦聯領導班子帶頭,市婦兒工委各成員單位、企業、社會愛心人士紛紛開展慰問活動,各鎮辦也根據各地實際開展慰問活動,送錢送物送溫暖,讓困難兒童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愛。我們還開展了“家政、月嫂培訓班”,許多婦女通過培訓已經拿到了上崗證書,解決了她們在生活上的困難。我市自實施“春蕾計劃”以來,累計捐助資金十萬余元,救助貧困女童350余人。其中,有90多名貧困女童已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二是實施留守流動兒童關愛活動。2月下旬,我們與市教育局聯合在全市開展了以“關注女童安全保護兒童權益創建平安家庭”為主題的兒童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此次活動,我們以留守流動兒童集中的龍門鎮西塬小學、新城辦第五小學為重點集中開展安全知識宣傳互動活動。此次活動共發放宣傳冊400余本,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家長們對兒童安全知識普及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及科學性的認識。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深刻地認識到,我市家庭教育工作仍存在一定的薄弱環節:
一是對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培訓指導不夠。近年來,雖然省上經常會有家庭教育講師的培訓,也定期召開講師團成員會議,分析研究存在問題。但是,隨著新時期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變化、兒童身心發展的新特點以及家長對家庭教育的新需求,如何使我們的家庭教育工作更能貼近家長和兒童的需求,成了新時期家庭教育工作亟需思考的問題。但我市家教工作者也有部分是兼職,對家教工作參與熱情應該說也高,在本校本地講課還是可以的,但要成為專家還有一定距離,我們希望能多培養幾個專家型的,哪里有需要就可以到哪里去宣講。希望省婦聯能創造機會和條件,組織各地專家進行培訓交流。
二是家庭教育工作發展仍不平衡。由于城鄉家庭教育觀念、信息資源等存在一定的差異,城鄉家庭教育發展仍不平衡。在城鎮,各種教育資源相對集中,為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且家長對家教工作普遍較重視,家庭教育知識普及率較高;在農村,特別是較為偏遠的貧困山區,由于生活條件、隔代帶養、親戚寄養以及家長自身素質的影響,家教知識的宣傳普及仍是薄弱環節。此外,各年齡段家教工作開展也不平衡,小學、幼兒園家長學校開展活動多,中學家長學校開展活動較少,需進一步加強。
三是家庭教育工作的針對性有待加強。一些家長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對孩子重智輕德、重知輕能現象較重,對子女過分溺愛和過分期望現象較重,一些家長還忽視自身品行的修養,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等,家庭教育的盲目性、隨意性比較大。此外,外來流動人口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撫養等特殊情況家庭的子女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關懷,有針對性地開展家庭教育工作和關愛幫扶工作。
四是假期兒童安全問題仍需進一步關注。近年來,每年寒暑假時,兒童墜樓、墜陽臺、溺水事件頻頻發生,事件大部分都是家長缺少對孩子的安全知識的教育,特別在城區,孩子一個人留守在家的現象也較為普遍,兒童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目前我市家長學校辦學體制不完善,家長學校都是校中校,設在學校和幼兒園內,由學校、幼兒園負責管理,管理不正規,家庭教育水平較低。但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由于目前家長學校校中校的辦學模式有自身的弊端。這樣的體制,就是在平時召開家長會,老師把學生的情況告訴家長,學校、幼兒園偶爾搞一次講座,家長也不一定參加,學校、幼兒園對家長也無可奈何,且家長的受教育面也不廣,比如:幼兒園的家長學校面對幼兒的家長,小學的家長面對小學的家長,中學的家長面對的是中學的家長,雖然有針對性,但也有缺失,如準爸爸、準媽媽、0—3歲小孩的父母,爺爺、奶奶等。
二是家庭教育責任觀念仍然落后。部分家長認為把孩子送進了學校,教育孩子就屬于學校的事了,培養和教育好孩子是學校的應盡之責。近些年,很多家長忙于生計,將孩子交到學校之后就不聞不問了。特別是到了高年級,有些家長從來不到學校或向老師了解子女在校學習情況,連家長會也不來參加,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個班級,老師是誰,對孩子學習情況就更不清楚了。家長不關心在校子女的表現,有些家長還習慣替子女說話,庇護孩子的缺點和錯誤。部分家長與學校缺乏配合和協調,致使學校教育成效減弱。
三是家庭缺失家教知識不足。從我市學生家庭結構變化看,家庭結構日趨小型化、多元化,獨生子女家庭成為家庭的主流格局,還出現了較多的流動家庭、空巢家庭、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等多種類型的家庭,家庭的缺失給家庭教育帶來了困惑。“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良好夙愿仍舊是每一名學生家長的共同心聲,當家長發現孩子做錯事情,學習成績不理想時會嚴肅批評教育,但總感現在的孩子不服管、不聽話,所掌握的家教知識不足,遠遠滿足不了目前家庭教育的需要。
一是加強培訓,提升家教工作者水平。要進一步加大對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培訓力度,讓教育者先受教育,及時進行知識更新、理念更新、方法更新。建議省婦聯成立家庭教育培訓指導中心,能定期組織培訓、進行交流,提高廣大家庭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水平。我們市里也要及時跟進,運用各種形式,層層抓好培訓,提高家庭教育工作者的業務能力、指導水平和服務質量。
二是因材施教,增強家庭教育工作針對性。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對每一位家長來說,都存在著如何通過學習,實現從“自然家長”到“合格家長”過渡與提升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幫助和引導家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親子觀和育人觀,明確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以德育人”,教孩子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另一方面,基于家庭情況的千差萬別,啟動面向社會的咨詢服務和個案服務,定期組織專家開展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的現場咨詢,針對家庭在教育實踐中出現的困惑和問題,提供具體幫助;推行個案輔導,安排和組織專家,接受家長和孩子的個別問詢,對家庭教育進行具體指導等。
三是加大宣傳,擴大家庭教育覆蓋面。要繼續大力推動家庭教育知識的社會化傳播,通過加強宣傳、舉辦講座、開展培訓、組織活動等多種形式,傳播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識,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關注和推動解決兒童保護工作的特殊問題,尤其是問題家庭、流動人口子女、下崗失業人員子女、單親特困家庭子女、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和孤兒的權益保護問題。依靠農村(社區)家庭教育志愿者力量,幫助那些特殊群體擺脫困境,重新融入健康和諧的群體之中。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3
為積極應對日益增長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提高老齡人口健康服務能力,滿足“老有所醫、老有所養”的基本需求,近年來,我區積極探索“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作進展及成效
(一)探索醫養結合體系建設,推動資源優勢互補。
按照國務院及省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醫養結合的指示精神,區政府制定了《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方案(試行)》,待政府常務會研究通過。按照方案,大力推進衛生和養老服務資源整合:一是支持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開設老年病區、老年護理床位;二是推動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舉辦醫養結合聯合體;三是鼓勵轄區內部分醫院轉型為養老護理院;四是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有機結合;五是支持養老機構按相關規定申請設立醫務室或護理站,提高養老機構提供基本醫療、護理服務的能力。
截至目前,區民政部門管理養老機構11個,設養老床位1186張(其中批準新民醫院開設老年護理床位300張)。區衛生部門核批了樂年長者之家等3家社區養老機構內設醫務室、護理站,區民政部門牽頭組織我區6家養老機構與市一院建立了醫養結合聯合體,初步實現養老機構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
(二)創新醫養結合服務模式,構筑居家養老服務基礎。
依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層優勢,建立以家庭醫生為主的“點對點”健康服務體系。家庭醫生服務團隊主動深入社區和家庭,通過實施“積分制”、“健康儲蓄銀行”、“粉絲簽約”和老年人健康俱樂部等形式,對社區老年人實施分級分類健康管理。截至今年5月底,全區組建57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簽約服務3.8萬余戶7.8萬余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4.3萬余人。
建立以“醫聯體”為專業技術支撐的“個性化”健康服務體系。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分別與市一院、省針灸醫院建立“醫聯體”,把綜合醫療專家和中醫康復專家納入到家庭醫生服務團隊,開展“個性化”簽約服務。今年4月,雙崗中心創新組建 “2+2”家庭醫生專業服務團隊,成立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病、糖尿病和腦卒中康復4個專業服務小組,已與56位居家老人簽訂了有償簽約服務包,以滿足多元服務需求。
(三)豐富醫養結合服務內涵,建立機構養老服務機制。
為強化養老機構中集居老人的健康保障,從今年6月起,區屬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轄區養老機構建立固定服務關系:一是每季度主動上門對養老機構開展1次健康教育講座,對老年人進行常規健康體檢,并指導康復治療。二是與養老機構建立24小時服務熱線,對常見病、多發病隨時進行上門診療。三是接收老人住院治療和康復,根據康復情況及時轉回養老機構。四是老人享受慢病選擇性藥物免費治療等衛生惠民政策。20xx年以來,我區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免費發藥人次分別達8.9萬人次、4.3萬人次,免費金額達310余萬元,其中老年人發藥比例占98%以上。
二、存在困難和問題
隨著人口老齡化持續發展,老年人的健康和養老是當今社會發展面臨的一大問題,而解決健康和養老問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醫養結合。從全國范圍看,醫養結合是一個新興課題,都處于積極探索中。實際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難和問題:
(一)醫養結合服務需求與承載力不對稱。據統計,20xx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16.1%,而且每年處于上升趨勢;預計20xx年超過20%,20xx年超過30%,并于20xx年達到近34%的水平。我區20xx年60歲以上老年人8.4萬人,達到全區戶籍人口的17%,老齡化趨勢與全國同步。而我區在養老機構養老的不足800人,基本上是一些患病、失能、失智等需要長期醫療、護理、康復和生活照料的老年人,絕大多數老人包括“失獨”、“獨殘”等計生特殊群體選擇居家養老。龐大的養老和老年人醫療服務需求,給現行養老和健康體系帶來嚴重挑戰,已成為全社會不可回避的問題。
(二)醫養結合行業管理體制不完善。目前養老機構由民政部門設置審批和管理,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服務由街居負責,醫療服務由衛計部門主管,醫保支付政策由人社部門制定。由于制度、行政職能和資金分割等因素,各相關部門在實施醫養結合時存在行業壁壘、職責交叉、業務交織等情況,其分而治之的格局勢必造成醫療和養老資源相互阻隔,難以做到目標一致,優勢互補,協調統一和橫向整合,老人的醫養統一問題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醫養結合機構定性定位不明確。從實際服務看,完整功能的醫養結合機構既不能完全替代養老機構,也不能替代醫療機構,應該有其鮮明的特點和需求群體,在設置審批上也必須進一步明確標準體系和審批部門。按現行政策,完整的醫養結合機構審批權歸屬不明確,即使同一投資主體在設置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時分別由衛生和民政部門審批,運行機制相對獨立,沒有解決醫養結合到底姓“醫”還是姓“養”的問題。
(四)醫養結合醫保支付政策仍然保守。以疾病醫療為中心的現行醫保支付政策,對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疾病預防、早期診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家庭病房等醫療健康服務項目均未出臺相關支付標準。即便是最新出臺的醫養結合病床醫保支付辦法,對老年人的患病病種有明確規定,且病種數較少。可以說,當前醫保支付政策不同程度地遏制了醫養結合服務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放開。
三、對策和建議
針對當前人口發展現狀、老齡化發展趨勢及存在的問題,發展醫養結合將會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當前,在積極實踐和探索的基礎上,政府的主要任務是:基本建立醫養結合體制機制,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法規體系,多元化、多途徑形成醫養結合服務網絡,為老年人提供生命過程中各個時期所需的可負擔的公共服務。為此提出如下意見和建議: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做好醫養結合頂層設計。
一是出臺意見,分類明確定位。各級政府要從上而下出臺實施意見,成立領導小組,明確部門職責和牽頭單位,形成工作合力。要根據不同類型,分類明確醫養結合機構姓“醫”或姓“養”的問題。凡是養老機構開設醫療診室由民政部門為主管單位;凡是醫療機構增設養老機構,由衛生行政部門為主管單位;凡是以醫療、護理、康復為主的護理院(完整功能的醫養結合機構)增設養老床位,由衛生行政部門為主管單位。以上三種形式醫養結合機構,同級民政、衛生行政部門要相互備案,并針對老年人群“醫”或“養”的不同需求,做好入院引導和合理分流。
二是配套政策,建立運行機制。衛生行政、民政、人社等多部門盡快聯合出臺相關政策,對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審批準入、行業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持。規劃、房產部門要出臺相關規定,在新建的一定規模的社區中同步規劃建設醫療、養老配套用房。要積極改革醫保政策,將完整功能的醫養結合機構優先納入醫保定點范圍,將醫養結合服務項目、居家養老診療費用逐步納入醫保報銷范圍,消除行業障礙和“瓶頸”。
(二)堅持多元資本發展,完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
積極探索社會資本參與機制。建立和完善社會資本發展醫養結合的扶植政策,引入專業醫養結合品牌企業入駐。規劃、土地、財稅等部門為社會資本舉辦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在規劃布局、土地使用、財政補貼、稅費減免等方面出臺優惠政策,有步驟、有規劃地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參與醫養結合養老服務。
加快醫療養老機構轉型升級。鼓勵二級以下醫療機構增設醫養結合病床或轉型為醫養結合機構;提高養老機構內設醫療護理科室覆蓋率;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的.有機融合,開展簽約服務;鼓勵綜合性醫院與養老機構建立“醫聯體”,實行對口支援、雙向轉診、醫護培訓等。要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的原則,為計生“失獨”、“獨殘”家庭及農村“五保”戶提供基本醫療和養老服務保障。
(三)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強化醫養結合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專業人才培養、評聘和使用機制。民政、人社和衛生等部門應加大養老專業服務人才的培養培訓力度,加強對醫養結合機構中的醫生、護士、管理人員和護理員的培訓;鼓勵專業院校畢業生到醫養結合機構從事養老服務工作,并給予相應的特殊崗位補貼;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及其醫護人員在資格認定、職稱評定、技術準入等方面,與其他醫療機構同等對待,激發醫護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二是建立人員崗位配套政策。對政府主導的醫養結合型醫療機構,合理增加護工型人員崗位,保障基本服務需求;對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合理增加醫護人員崗位,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對社會力量舉辦的醫養結合機構,根據投資規模合理核定醫療技術崗位、護工崗位和一般服務性崗位,并根據多部門考核情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予以基本保障。
(四)強化行業監管考核,確保醫養結合取得成效
推進醫養結合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聚焦健康產業發展,推進健康xx建設的創新之舉,必由之路。在大力發展醫養結合服務的同時,各相關部門要依據職責分工,加強監管,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執法查處力度。探索建立醫養結合服務質量評估制度和退出機制,定期組織有關方面專家或者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綜合績效評估。評價結果作為政府購買服務和對機構獎懲的重要依據,確保政府資金投入發揮最大效益,醫養結合護理質量和服務水平得到穩步提升,老年人群的滿意度得到較大提高。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4
按照全市就業再就業工作情況調研的通知精神。我縣人大常委會組成了調研組,在分管副主任的帶領下就此項工作深入到了相關單位,鄉鎮和部分企業,通過查、看、問、訪等形式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匯報材料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縣實現城鎮新增就業X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X人,困難人員就業X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X%,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X人,其中新增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X人。職業培訓X人,其中創業培訓X人,貧困勞動力技能就業培訓X人,貧困家庭兩后生素質提升培訓X人(其中縣職業中專X人)。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X筆X萬元,其中涉農涉扶貧X筆X萬元。新增創業主體X個,帶動城鄉就業X人,其中帶動城鎮就業X人。
二、經驗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考核獎懲,落實就業責任。
我縣歷來高度重視就業再就業工作,一直將其做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來抓,列入全縣綜合績效考核管理目標。每年初將新增城鎮就業指標任務分解到各鄉鎮,按月調度完成情況,年終進行考核評分,有力地保障了目標任務的落實。
一是積極落實各項就業優惠政策,企業職工得實惠。20xx年,落實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政策性支出X余萬元。二是積極提供人力資源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隨著縣園區企業蓬勃發展,對勞動力需求大幅增加。20xx年共舉辦中小勞務招聘會、企業用工專場招聘會等就業供需對接活動X場次,提供就業崗位X個,求職登記X人次,職業指導X人次,供需雙方達成就業意向X余人。三是完善基層公共服務平臺,職能作用較好發揮。加強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全縣X個鄉鎮和X個社區成立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機構,且都建設了高標準的基層人社服務平臺,基本達到了基層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標準。指導鄉鎮社區積極開展失業調查、就業援助等活動,多渠道開發服務性和公益性崗位,努力創建“充分就業社區”。韓山社區、武江社區被授予“X省充分就業社區”,南塔社區、成仙觀社區、東云社區被授予“X市充分就業社區”。
(二)加強職業培訓,突出重點群體,提高就業能力。
一是完善就業培訓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省人社、財政部門聯合下發的《X省職業補貼培訓實施辦法》,建立了培訓報名管理制度、培訓機構認證制度、培訓資金撥付使用制度、績效考核制度等各項管理制度。加強技能培訓開班審核和教學監管,及時組織結業考試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二是提高職業技能培訓質量。加強培訓機構監督管理,實行不定期抽查和年度檢查評估等形式,規范辦學行為,確保培訓質量。三是積極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大力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計劃”,組織X人次高校畢業生到縣人民醫院等X家就業見習示范基地參加就業見習,發放就業見習補貼X元。四是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我縣將X家社會職業中介機構納入縣人力資源市場集中管理,并在各鄉鎮社區和行政村配備兼職勞務信息員,形成了以縣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為龍頭,鄉鎮社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站為依托,社會職介機構為補充的城鄉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網絡。
(三)提升孵化基地,大力扶持創業,放大就業效應。
一是成功爭創省級示范基地。我縣創業孵化基地全面落實省市出臺的一系列創業扶持政策,為創業人員從創業培訓、金融支持、稅費減免等方面給予支持。目前創業孵化基地累計進駐企業X家,其中在孵企業X家。20xx年在省級優秀創業孵化基地基礎上,順利升級為省級示范孵化基地。二是大力開展創業培訓指導。將有創業愿望和培訓要求的城鄉勞動者全部納入培訓范圍,大力開展“創辦你的企業”和“改善你的企業”培訓。加強創業指導服務,成立了創業指導服務中心,配備X名專職工作人員,組建由X名專家、教授和企業家組成的創業指導專家志愿團,為創業者提供有關創業政策扶持服務。20xx年開展創業培訓X人,培訓后實現成功創業X人,創業帶動就業X余人。三是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為促進大學生創業,我縣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房租補貼、稅費減免、創業補貼、培訓補貼、擔保貸款貼息等政策扶持,現正在招收入駐大學生創業企業,目前有意向進駐企業X家。四是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把持有《就業失業登記證》的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五類”人員納入創業擔保貸款范圍,簡化貸款手續,及時為符合條件的創業人員發放創業擔保貸款,實行財政全額貼息。20xx年,我縣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X筆X萬元,帶動就業X余人。歷年貸款回收率達X%以上。
(四)開展就業扶貧,打造就業載體,穩住就業底盤。
一是扶貧培訓促脫貧。對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貧困勞動力,開設家政服務、電腦操作、餐廳服務、電子電器、電動縫紉等專業,培訓結業后安排在家政公司、酒店及工業園區等就業安置基地就業,實現就業脫貧。對以種養殖業為主的貧困勞動力,我們請畜牧水產及農業、林業方面的專家下鄉進行技能指導,有針對性地開設現代種養殖農村實用技術等專業,實施定向培訓,并與當地農業合作社聯合,安排貧困勞動力就業。對農村貧困家庭“兩后生”,我們在縣職業中專進行計算機、網頁制作、市場營銷、社會文化、玉石雕刻等中長期培訓,當前正在培訓中,畢業后定點定向安排就業。二是勞務協作架虹橋。與X紅海公司合作,依托鄉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站、勞務經紀人等,及時采集貧困勞動力的個人基本信息,轉移就業意向和職業技能培訓要求等相關信息,建立臺賬,定期更新,動態管理,并安排專人每月對系統內人員信息進行抽查。加強與清遠市人社局、X市北湖、蘇仙兩區人社局對接聯系,有序組織縣內勞動力外出就業。為X名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發放交通補貼X萬元。目前我縣累計轉移就業貧困勞動力達X人。三是開發崗位保就業。開發了鄉村公路養護、農村保潔、山林防護等338個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安置了X名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戶中沒有轉移就業且有勞動能力人員就業,并發放X元/人·月的崗位補貼。四是扶貧車間助脫貧。把扶貧車間作為推進就業扶貧的主抓手,規范提升扶貧車間建設。支持和鼓勵采取“企業+車間+貧困戶”“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等方式,積極引導優質企業、返鄉能人到鄉村建立分廠、創建車間,確保每個鄉鎮建立X以上個扶貧車間,對吸納貧困勞動力X人以上的扶貧車間按X元/人·月進行獎勵。目前認定創建扶貧車間X家,吸納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X人。其中,X鎮X村的X把自己在X的電子廠搬到X鎮開辦了分廠,車間X名工人中,就有X名貧困勞動力。
(五)提供殘疾人就業平臺,扶持就業創業,解決生存之憂。一是扶持殘疾人就業基地建設,安置殘疾人集中就業。我縣先后X個企業被評為全市、縣殘疾人就業、創業示范基地。二是加強培訓力度,促進殘疾人自主就業。近三年來,通過培訓實現殘疾人就業達X多人次。三是各用人單位分散按比例就業。我縣通過依法推進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政策,全縣各單位已落實X名殘疾人就業。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我縣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宣傳力度不夠。職能部門宣傳政策欠深入,而企業負責政務的領導政治和政策意識不強,業務綜合素質不高,學習了解政策不透徹,導致優惠政策落實難到位。給就業再就業工作帶來一定的問題和困難。
二是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部分企業一線工人缺乏,與農村勞動力、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等就業群體就業難并存,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
三是就業資金投入不足。部分政策不能全覆蓋,如公益性崗位安置政策沒有覆蓋全部就業困難人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就業再就業工作。
四是基層勞動保障員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各社區鄉鎮勞動保障站的編制管理權在各鄉鎮,不在人社部門垂直管理,對政策落地和工作開展存在很大的難度。
五是企業的各種待遇和工作生活環境條件與就業人員要求差距較遠,招工和就業困難。表現為少數企業工作環境和條件較差,工作時間較長(有的長達XX個小時/天)。調研中員工反映:把員工當作是機器人,而工資等待遇較差(有的工種XX多元),其它社保福利都沒有,誰會進這些工廠企業。招工時廣告所宣傳的內容寫得蠻好,而現在實際情況相差甚遠,這些工廠企業又怎么能招到工。即使當時招到了,工作一段時間,員工接受不了這種現狀,又走了。他們招不到工,反過來責怪人社等部門單位落實優惠政策不好,服務不周到,企業只想享受優惠政策扶持,而優惠政策中規定的要求條件就不想照辦達到,招不到員工,從不找自身原因,甚至還到縣領導那里告狀。
六是特殊群體就業壓力大。受經濟下行壓力,國內勞動力市場需求萎縮,高校畢業生就業期望值過高而產生較大的就業壓力。此外部分特殊群體,如女45歲以上,男50歲以上的失業人員、貧困勞動力、殘疾人等,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就業再就業難。
七是用工靈活性不強,部分可用的勞動力得不到充分就業。如:有的工作可不受時間、地點、性別、文化、年齡等條件限制,只要具有勞動能力就能做的工作而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有的工作甚至殘疾人都可以安排,企業還能享受優惠政策。但就是沒有靈活用工。
八是創業孵化基地待提升。創業群體多,創業孵化基地容量有限,孵化基地規模尚需進一步擴大或分類建立。
九是殘疾人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由于殘疾人自身條件的缺陷,社會認識不夠重視,甚至存在歧視的現象,他們的就業競爭仍然處于劣勢的局面。
四、意見及建議
一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宣傳媒體,并深入企業、車間,大力宣傳國家和省市促進就業的政策,樹立就業和創業典型,通過開展就業宣傳周、職業技能大賽、創業大賽、進企業宣傳服務等活動,營造有利于促進就業的社會環境,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就業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是多方渠道擴大就業。堅持把促進比較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實施有利于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第二、三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發揮中小企業就業主渠道作用,進一步營造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鼓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實施更加有利于促進就業的財稅和金融扶持政策,努力增加就業容量。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促進勞動者自主就業。
三是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進一步完善覆蓋城鄉、連接省市的就業服務信息平臺,提高人力資源市場的運行效率。發揮鄉鎮社區勞動保障站在促進城鄉就業的基礎性作用,開展好城鄉勞動力管理、培訓和就業服務等工作。
四是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堅持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就業工作的首位,繼續加大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投入,舉辦大學生專場招聘會,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人數持續增加、就業結構更趨合理,到基層就業、自主創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加強對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加強實名制動態管理和分類幫扶,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五是加強就業培訓管理。逐步將職業技能培訓推向市場化、社會化,指導社會培訓機構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式培訓、定崗式培訓等多種模式,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建立以市場為導向,與產業結構相適應,與就業相結合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六是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加強對大學生、失業人員和農民工等創業者的創業培訓,增強創業能力,提高創業成功率。繼續完善創業孵化基地,落實好創業擔保貸款、創業補貼等扶持政策。指導基層服務平臺開展創業型社區創建活動,對創業者進行跟蹤幫扶指導,推動以創業帶動就業。
七是加強對企業的監督和服務。引導企業依法依規依政策落實國家省、市、縣的相關法律政策,改善工作環境和條件,提高職工各種待遇,增強人為關懷。實現企業和員工利益雙贏的局面,進一步促進企業發展和就業再就業工作上新的臺階。
八是深入開展就業扶貧。全力推進“六個精準”確保扶貧工作取得實效。進一步增強主導產業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能力,努力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重點開展技能培訓。按照未轉移就業貧困戶實際情況,針對群眾所需,定制培訓計劃,開展精準扶貧培訓,免費對貧困勞動力開展裝飾裝修、電子電器、茶葉加工、傳統種植、養殖等各類就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繼續落實就業扶貧各項優惠政策,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力度,健全創業培訓、創業咨詢、項目推介、專家指導等跟蹤服務工作體系。
九是出臺涉殘就業的法律政策要有剛性。上級政府出臺涉及殘疾人就業的法律法規政策,要具體細化有操作性,并能落實到位,且具有剛性的條文規定,確保促進殘疾人就業再就業及創業工作得以實現。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5
一、基本情況
我市社區矯正試點工作自啟動后,迅速在我市兩個試點區展開。從兩個區的開展情況來看,基本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思想認識到位。兩城區被確定為全省社區矯正工作試點市(區)后,區委、區政府均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進行研究。兩個區司法局均制訂了嚴密的計劃,確定了專人專職負責此項工作,并派專人隨省廳和市局同志一起到兄弟單位進行了學習考察。
(二)領導機構健全。目前,兩城區的33個街辦(鄉鎮)都成立了社區矯正試點工作領導機構,各項工作機制建立。
(三)社矯工作者隊伍加強。兩城區各司法所多是一人所,為適應工作需要,兩城區采取聘用社區矯正輔助人員的辦法,選聘具有法律經驗、心理學專業知識和社會責任感的人員充實到社矯辦公室,確保了社區矯正工作的開展。同時,還積極挖掘社區資源,發動退休老干部、知識分子、有威望的同志加入到社區矯正志愿者行列,使社區矯正工作隊伍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目前,兩城區33個街辦(鄉鎮)司法所共有專職人員33人,社矯輔助人員39人,社矯志愿者147人。
(四)工作措施有力。兩城區各司法所均能堅持對每名矯正對象實行一人一檔,詳細記載了矯正方案、監護人協議書、公益勞動記錄、每月小結、談話記錄、電話匯報等方面的資料,形成了一套完整、規范的基礎性臺帳。在管理機制上,充分發揮街道(鎮)、社區(村、居)兩級管理網絡的作用,明確各自的工作地位和工作任務,為社區矯正工作的長期發展和司法所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制度上,兩個區都出臺了《社區矯正試點工作實施意見(方案)》、《社區矯正工作委員會工作職責》、《矯正對象須知》等規章制度,力求工作規范。
從試點的情況來看,收到了預期的效果。矯正試點期間兩個區共117人接受社區矯正,經過矯正工作人員扎實有效的矯正幫教,沒有發生一起社區矯正對象重新犯罪的現象。矯正對象能夠較快地融入社會,部分矯正對象在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還走上了致富路。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從試點工作開展情況看,目前我市社區矯正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問題。主要是:
(一)、社區矯正工作相關法律法規不盡完善
立法的滯后給工作開展帶來了統一認識、統一做法、全面推進等方面的一定的難度。目前社區矯正工作開展的依據是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下發的《關于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客觀上存在名義主體和實際主體分離現象,公、檢、法、司各職能部門之間的銜接,省際、市際之間的銜接都存在一些困難。
一是在目前立法依據不足情況下,有關部委的現行規章中針對社區矯正工作的規范缺乏系統性。致使社區矯正各成員單位在工作銜接、責權劃分等環節上存在困難,無形中加大了工作難度。
二是工作主體的不適應。主要表現在《刑法》、《刑事訴訟法》、《監獄法》、《人民警察法》以及有關規章中涉及社區矯正的條款存在著滯后的問題。例如從現實看,社區矯正按照兩院兩部的通知精神是由司法行政機關來實施,這無疑是有利于社區矯正工作開展的,但現行的法律未賦予司法行政機關執法主體權,這不僅與公安機關既有的執法主體權產生法律沖突,而且使得司法行政機關在開展工作時責權不一,處于十分尷尬和不力的地位。矯正對象大多對司法所的考核獎懲持無所謂的態度,有的矯正對象以經濟、生活等種種理由不參加有關矯正活動,有的遷居或離開居住地根本不向司法所報告,由于司法所執法主體權,社區矯正工作者對這些現象也無計可施,嚴重影響刑罰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三是程序方面的不適應。主要表現在:監獄辦理假釋、監外執行的手續繁復;管制、緩刑、假釋、監外執行的信息不能及時;對人戶分離的對象,戶籍地與居住地之間缺乏銜接等。目前,兩城區的矯正對象基本上是由本區所在法院判決后通知各司法所接收,而對于外地法院判決到本區的社矯對象,兩城區司法局至今未收到過相關的法律文書,導致這部分矯正對象漏管、缺管現象嚴重,矯正工作也就無從開展。目前多數街辦的社矯對象人數已呈逐年萎縮的地步。常此以往,社區矯正試點工作可能將難以為繼。四是矯正工作還缺乏有效的法律手段支撐。目前,在矯正對象的日常管理幫教工作中,由于缺少法律賦予的強制性手段,對那些拒不接受矯正或在矯正中表現不良的矯正對象,社區矯正組織一一特別是負責具體操作的司法所往往因有責無權,不能及時予以懲戒;而對那些積極配合矯正、表現良好的.矯正對象的獎勵,也因程序過于繁瑣、規定較原則操作性不強、社區矯正組織沒有法律授權等因素,實施起來難度較大,不能很好體現出獎懲結合的矯正方針。
(二)、社區矯正工作基礎建設薄弱
社區矯正是一項以司法行政機關為主的新工作,從外省先期開展社區矯正試點的地區經驗看,要保證社區矯正工作順利開展,司法所須有3人或3人以上才能兼顧工作,須有獨立的辦公室實施矯正和存放檔案,須有通訊、交通裝備和工作經費以保障工作開展。但由于客觀原因,兩城區各司法所基礎建設均較為薄弱。主要表現在:一是司法所人力相對薄弱,社矯輔助人員偏少且隊伍不夠穩定。司法助理員普遍存在“一人一所”的狀況,且司法助理員在承擔司法行政多項職能工作的同時還兼有街辦(鄉鎮)安排的任務,人手少、任務重,使司法行政機關在社區矯正工作中難以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二是缺少基本裝備,有的街道辦公經費較為緊張。目前,兩城區大多數司法所無車輛、無電腦、傳真機、打印機等工作裝備,個別所連基本的獨立辦公用房也未解決。在辦公經費上,我市社區矯正經費與兄弟省、市相比相差較大。上海市人頭經費定的標準是6000元、蘇州市社區矯正經費標準為3000元。我市兩城區矯正對象均無人頭經費可言,由于經費的緊張,導致一些工作流于形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矯正質量。
(三)工作過程中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還未到位。社區矯正工作涉及到多個部門和單位,需要公、檢、法、司、人事等多個職能部門就工作銜接、經費保障、矯正對象就業等方面加強合作,認真履行職責,才能形成較強的合力,確保社區矯正對象零漏管、脫管。但在調研中我們發現,目前兩城區社矯工作大多是由司法所獨立承擔,有的職能部門對這項全新的工作不熟悉、不了解,存在著一些配合不到位的地方,而僅僅依靠司法所單打獨斗,矯正工作難以達到預期目的。
三、對策及建議
在全省社區矯正試點工作啟動會上,省、市領導強調: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要按照“做表率、走前列”的要求,振奮精神,扎實推進試點工作的開展,努力探索出一條具有貴陽特色的社區矯正之路。為進一步推動試點工作的深入開展,針對目前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和困難,提出如下建議和對策:
(一)加強領導
社區矯正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通過黨委政府加強領導,形成強有力的工作機制來推動這項工作。建議市、區兩級成立黨委分管領導為主任、分管副市長(副區長)為副主任、公、檢、法、司、財政、人事等部門為成員的社區矯正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司法局,以貫徹落實上級社區矯正的政策和工作部署,研究制定本地區的社區矯正工作規劃,協調相關事宜,指導、督促、檢查本地區的社區矯正工作。各街辦(鄉鎮)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貫徹落實上級社區矯正的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實社區矯正人員的日常管理和改造以及考核工作;同時建立經常性的工作匯報機制,及時向黨委、政府匯報工作情況,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持并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二)明確權責
法院應當準確地適用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釋,充分使用社區矯正措施改造罪犯。檢察院依法加強監督,確保公正。司法行政機關積極開展社區矯正的管理和考察以及社區服刑人員的矯正、幫助工作。鄉(鎮、街道)司法所承擔日常管理工作。公安機關配合司法行政機關做好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督管理和考察,對違反規定的社區服刑人員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為加強社區矯正的銜接工作,建議將社區矯正內容納入公、檢、法、司等相關職能部門的政府年度考核目標。財政人事部門加大財政和人員保障,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三)重視基礎
當前要做的是搭建好具體負責社區矯正工作的司法所這個平臺。社區矯正需要一支懂法律政策、熟悉犯罪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精神醫學等專業知識的隊伍。根據現在的條件,社區矯正依賴三類人員:專業社區矯正工作者、輔助社區矯正工作者和社會志愿者。建議黨委、政府根據司法所承擔工作任務的現狀和將來的發展趨勢,加強司法所力量,配備專業社區矯正工作者,由懂業務的人員擔任。其次,配齊輔助社區矯正工作者,現在云巖區配備輔助社區矯正工作者的做法是一個司法所招聘一至二名社區矯正輔助人員,經過培訓后上崗,但因待遇太低(每月每人500元標準)而無法穩定隊伍。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建議可借鑒兄弟省市的做法,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各區安排一定的事業編制,用于招聘社區矯正輔助工作人員,根據實際配備到各鎮(街)司法所。編制不足的可以考慮招聘合同制的人員加以落實。此外,壯大社會志愿者隊伍,盡量招募一些專家學者、知名人士、離退休干部、青年學生、村(居)社干部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來,從事社區矯正志愿工作。
(四)加大財政保障
社區矯正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沒有一定的物質技術支持是很難完成的。從兩城區試點情況來看,經費顯得嚴重匱乏。建議可以借鑒外地做法,在保證車輛、通訊、電腦等辦公設備齊備、社矯輔助人員工資福利到位的基礎上,按社區矯正對象人均1000元或以上的標準由區(縣)財政安排工作經費,用于培訓、指導、管理、獎勵等,并列入財政預算。
(五)規范執法身份
建議由省社區矯正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牽頭,協調省政府法制辦,統一制作社區矯正工作執法證件,或由市社區矯正工作委員會統一制作工作證件,同時為社矯工作者統一制服,以便于順利開展社區矯正工作。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6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市場巡查工作就是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以巡回檢查的形式,定期查驗市場主體的經營資格,規范市場主體的經營行為,檢查商品質量,受理消費者投訴,調解處理交易糾紛,即時查處商品交易中違法違規行為的市場監管新方式。但通過調研,目前市場巡查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何提高市場巡查工作效能,使之更好的成為市場監管的強效措施,還需要工商執法人員對這項工作不斷進行完善補充。
一、目前市場巡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市場巡查人員的思想觀念沒有徹底轉變
一是對市場巡查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部分市場巡查人員把市場巡查工作簡單化、形式化、應付化,甚至閉門造車,自己坐在辦公室里隨意填寫市場巡查記錄,沒有使市場巡查真正成為工商執法的重要手段。二是對巡查目的認識不到位。巡查人員認為巡查的`主要目的就是及時處理巡查時發現的問題,而沒有形成對市場主體的違法行為要做到“事前防范、事中監督、事后治理”這樣的鏈式巡查觀念,也沒有形成把市場巡查工作作為維護轄區地方經濟秩序穩定、為消費者排憂解難、為上級領導部門提供有價值市場信息重要手段的正確理念。三是對巡查的對象認識不更新。一般認為巡查的重點為集貿市場、超市、門店等經營主體,而沒有根據新形勢下的新要求,從思想意識上及時地將巡查范圍擴展到如金融單位、公用企業、房地產市場等領域當中。四是對巡查內容認識不深入。表現為只注重對市場中無照經營、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的查處,而沒有及時將監管內容延伸到不正當有獎銷售、虛假誤導性宣傳、霸王條款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及限制競爭行為等更廣闊的執法領域中去。
(二)市場巡查人員的綜合素質還有待提高
一是巡查人員掌握的業務知識不全面。有關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有數百部之多,而巡查人員普遍只熟悉《個體工商戶條例》、《無照經營取締辦法》等常用的法律法規,而對涉及公司企業、商標廣告、格式合同、反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等較為專業的法律法規不熟悉、不了解,因此巡查人員辦理普通違法案件的業務比較熟練,而查處的案件一旦涉及上述特殊類別,承辦起來則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部分巡查人員的執法技巧不高。監管時憑熱情、憑經驗、憑感覺,巡查辦案時,往往只是單打獨斗,缺乏發動社會力量發掘案源,缺乏與相關部門的協調聯動,造成對有些經濟違法行為的打擊缺乏廣度、力度。三是個別巡查人員的法律和紀律意識淡薄。表現為查辦案件時不依照程序,隨意性大,與相對人談條件,損害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形象。
(三)市場巡查措施不夠具體
目前基層工商所巡查人員多側重于各種專項性、臨時性執法檢查,日常巡查缺乏具體的、操作性強的方法措施。巡查記錄能簡就簡,不能全面反映市場主體及監管過程信息。導致不能發現存在的問題,或發現了問題未及時糾正,不能有效杜絕違法行為的反復出現。
(四)基層部門執法權限不明確
監管模式創新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將執法工作重心下移,該屬于工商所的職權,應授權給基層工商所。但現行的法律、法規、規章明顯不能適應這項要求。主要表現在沒有對工商所的強制措施權作出規定、沒有對縣級工商所行政管理機關委托工商所執法權限作出規定等。
二、通過思考,應采取以下措施,推動市場巡查工作進一步完善
(一)充分認識推行市場巡查工作的重要意義
改革市場監管方式方法,推行市場巡查制,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轉變職能的必然要求,是切實強化市場監管到位的重要手段,是規范市場監管行為、提高隊伍素質的有效途徑。推行市場巡查工作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及時掌握市場信息,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提高市場監管工作效率,降低執法成本。通過推行市場巡查工作,使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市場監管工作中逐步實現由被動式管理向主動式監管轉變,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約化管理轉變,從而真正擔負起歷史使命。
(二)樹立科學的巡查理念,創新市場巡查模式
上級機關應結合本地實際,制訂科學、合理的市場巡查工作制度,著力解決工商所市場巡查對象不明確、巡查內容不清楚、巡查工作不到位、巡查責任不落實的問題,全面提高市場巡查工作效能。工商所在日常巡查工作中,必須抓住重點,應集中力量增加對食品、農資、危化品、商標廣告及其它問題易多發、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高風險主體的巡查頻率。基層巡查人員也要開拓思路、調整工作方法,通過合理分類,尋找科學的工作方法落實監管任務,尋找最佳途徑實現監管效果最大化。
(三)注重市場巡查中的文字記錄,為日常監管提供有力支持
在進行市場巡查時,還應注意完善各種文字記錄,如現場檢查筆錄、巡查記錄、行政指導文書等,這項工作看似繁瑣,但卻是監管巡查中必不可少的,它既是工商執法人員實際工作情況的記錄,同時也為后期監管工作提供了有據可查的線索。做好巡查中的文字記錄,不但可以有效地改進上述問題,而且通過匯總、總結巡查記錄,可以使執法人員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改正,提高執法效率、降低執法成本。
(四)加強基礎建設,不斷完善市場巡查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推行市場巡查工作過程中,要建立和完善各項制度,用制度規范市場巡查的具體內容、考核標準、工作程序和市場巡查人員的職責。要建立和完善監督機制,公開辦事制度和辦案程序,按受社會和經營者的監督。要按照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市場巡查人員進行培訓,全面提高其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使市場巡查人員具備獨立履行職責的能力。結合實際制定市場巡查工作績效考評辦法,統一考核指標和管理辦法,對巡查人員進行定期考評。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7
為認真貫徹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關于開展宣傳思想文化干部下基層活動的精神要求,我部就全區基層宣傳思想工作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形成原因及思考對策為課題,選擇有代表性的點以多種不同形式,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就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基層宣傳思想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宣傳思想工作在認識上存在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問題。
有的單位和部門往往是嘴上說宣傳工作重要,但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兩張皮”的問題仍然沒有真正解決。由于宣傳思想工作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某些單位和基層看不到宣傳思想工作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宣傳思想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缺乏了解和耐性,對宣傳思想工作在經濟工作和其他工作中的作用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從而忽視了宣傳思想工作,接到上級宣傳工作任務時,也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存在著應付了事,得過且過的現象。
(二)理論學習與理論教育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
某些地方出現這種問題,有許多主客觀的原因,一是部分干部知識水平比較低,基礎薄弱,對理論的理解不夠深刻。
二是多數單位對理論學習教育的投入少。比如,有些地方理論學習資料的購置非常少,黨員活動室基本沒有固定的地方。
三是對理論學習教育認識不足,自覺性不高,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日臻完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西方思潮不斷沖擊的今天,某些干部職工群眾追求物欲嚴重,沒有正確認識理論學習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為這些理論與經濟效益沒有必然直接的聯系,從而放松了學習和教育。
個別單位領導對理論學習教育不夠重視,只停留在口頭上,文件上,很少能真正組織學習,即使是學習,內容和形式也很有限,至多是看看報紙、電視,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原著、專著很少學習研討,五是借口工作忙,時間少,這以基層居委會干部較多。
(三)基層群眾文化生活相對滯后,文化供需矛盾突出。由于我區受資金、文藝人才等各方面的條件制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生產能力相對薄弱,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文化生產力矛盾更加突出,人們的.文化需求未能得到有效的滿足,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存在一些盲區。
一是廣大基層群眾,特別是農村及山區的群眾。
二是新經濟組織,特別是個體和私營企業從業人員。
三是流動人口,特別是進城務工經商人員,覆蓋這些基層文化盲區是新時期宣傳思想工作的當務之急。
(四)宣傳資源分散,隊伍不穩,載體不足,投入較少,大宣傳格局有待完善。
當前,在基層宣傳思想工作的實踐中最大的困難是經費嚴重不足,人員編制不足,文化陣地難以正常運轉,缺乏規范的管理制度和經濟來源。
二、形成當前宣傳思想工作滯后的成因分析
一是部分基層領導干部對宣傳思想工作不夠重視,積極性不高,認為宣傳思想工作純粹是務虛,對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認識,不能很好處理經濟建設與宣傳思想工作的關系,認為做不做無關緊要。
二是我區文化底蘊和文化積淀雖然很深,但城鄉居民素質和城市文化品味相對不高,文化傳統和人文精神與當今時代發展主題未能有機的結合,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和文明城市創建有待進一步深化,共同理想基礎有待進一步夯實筑牢。
三是宣傳思想文化建設的投入力度不夠,文化基礎設施薄弱。由于認識上的偏差和不夠深刻全面,一些人認為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加大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投入不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往往是虧本生意,看不見,摸不著,不能產生政績效應。
四是文化人才相對匱乏,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不夠濃郁,人才培養工作不力,宣傳文化人才青黃不接,隊伍發展不穩定。
三、加強和改進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一)建立、完善檢查、考核機制,從制度上明確領導和宣傳工作者的責任。
毫無疑問,大部分領導都重視宣傳思想工作,大部分宣傳思想工作者都是盡職盡責、忠于職守的。然而,由于宣傳思想工作是靠人去做工作的,很多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某些領導者和工作人員深知這點,于是平時不做或少做工作,到時以口頭或書面編造匯報、瞞騙過關。要改變這種情況,扭轉被動局面,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一整套檢查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檢查考核不只停留在看記錄、
聽領導匯報上和對部分干部群眾的問答上,還要廣泛聽取群眾的反映,主要看群眾對理論、思想、政策、法律法規的認識程度,查清當地當前是否由于群眾思想教育不到位而出現影響社會穩定的事件。若確實存在,則追究當地領導以及有關宣傳思想工作人員的相關責任。只有建立起檢查考核和責任追究機制,才能使全體領導干部認清自己的責任,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自覺把宣傳思想工作這個無形的東西長期抓實抓好,永不放松,從制度上得到重視,得到保證。
(二)要堅決貫徹“三貼近”要求。
宣傳思想工作貫徹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十七大精神的具體體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指出,堅持“三貼近”是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宣傳思想工作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實現途徑,是新世紀新階段加強和改進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長期堅持的工作原則。理論工作“三貼近”,以緊貼干部群眾的思想實際,回答人們關心的問題。新聞工作“三貼近”,要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多報道基層的,群眾身邊的,實在有價值的內容。文藝出版工作“三貼近”,要多出版群眾喜歡滿意、健康向上的精神產品。思想工作“三貼近”,要多做細致的思想工作,解決群眾實際問題,在服務中引導群眾。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三貼近”,要緊密結合區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文明創建為載體,以解決日常生活中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為著力點,為群眾辦好事實事。這些不僅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廣泛的民意。
(三)要建立完善宣傳工作網絡,保證“三條渠道”暢通。
一是建立健全宣傳工作者網絡,保證貫徹渠道暢通。要配備好各級宣傳工作人員,尤其在街道社區及村鎮配備素質較高、意識超前的宣傳委員、宣傳干事。
二是建立完善通訊員網絡,保證收集信息、報道渠道暢通。要從區、街道、鄉鎮、自然村及社區抽調精干人員組成通信員網絡,并制定制度付之實施,及時反饋基層群眾真實情況。
三是建立區、街道(鄉鎮)、村(社區)三級互聯網絡,保證快捷便利的通訊渠道暢通。
(四)要與時俱進地推進宣傳思想工作深入。
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必須貫徹繼承與發展的方針,繼往開來,與時俱進,要用創新的觀點、創新的方法、創新的精神開展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
一是觀點要創新。宣傳思想工作要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觀點相結合,要與開展創先爭優和深入實施開展西部大開發活動相結合,以解決廣大基層群眾的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為主,這是宣傳思想工作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基本目的和歸宿。
二是方法要創新。宣傳思想工作方法既要繼承傳統,又要突破傳統,充分利用現有技術手段,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法,以更加有利群眾吸收、消化為主。
三是制度要創新。要在總結過去,繼承傳統的同時,制定靈活制度和有實效的措施,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開展創造寬松的軟環境,從制度上保證宣傳思想工作靈活、順利開展。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8
十一五以來,全市上下以科學發我展觀為指導,堅持快增快轉相結合,通過抓項目推進、抓新特產業、抓招商引資、抓三服務、抓千百十工程等一系列舉措,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工業經濟總體呈現運行平穩、增長較快、轉型提速、后勁增強的良好態勢。
一、我市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取得的主要成效和亮點
1、工業經濟規模不斷壯大,對區域經濟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
20xx年,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54億元,增長17.3%;開票銷售2771億元,增長8.9%。增加值、開票銷售兩項指標增幅均居全省第二,增幅排名為近十年新高。工業投資在登上千億臺階后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工業投資1237.4億元,同比增長20.6%。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64%,居全省第一。20xx年,工業經濟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八成,工業提供的稅收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超過六成,以制造業為主的工業經濟在推進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
2、重點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對區域經濟引領拉動作用明顯。
全市重點培育的30戶大企業(集團)實現銷售773.21億元,占全市的27.9%,同比增長9.53%,較定報企業面上高出4.93個百分點,增長面為66.67%,高出全市面上25.27個百分點。其中,東風悅達起亞公司全年共生產汽車48.86萬臺,銷售48.06萬臺,實現開票銷售458.48億元,同比增長9.87%,高出全市面上1個百分點;響水德龍鎳業20xx年新增開票銷售21.26億元,占全縣新增開票銷售的51.7%;大豐博匯集團和北大荒油脂兩家企業新增開票銷售15.2億元,占該市增量的30%以上。
3、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創新驅動引領工業經濟實現跨越發展。
全市共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4家,列蘇北第一。擁有中國馳名商標26個,省著名商標151個,省名牌產品130個。東方一號創意產業園被省認定為蘇北唯一一家工業設計示范園,中恒寵物被認定為省工業設計中心。25戶企業獲批20xx年度首批江蘇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列全省第一。華盛變壓器等10戶企業被省認定為高成長型中小企業,長虹汽車等12戶為省重點培育企業,認定數均列全省第一。
4、工業經濟集群效應日益顯現,主導產業發展前景良好。
全市共有國家級開發區1個(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開發區10個(含省級高新區1個)、省級化工集中區2個。20xx年,全市省級以上開發區及化工集中區實現主營業務總收入4463.1億元,增長36.9%;24個特色產業完成開票銷售1700億元,同比增長25.9%,占全市工業企業的比重達61.3%。
5、推進綠色制造成效顯著,節能減排工作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
到20xx年底,我市萬元gdp能耗為0.518噸標準煤,同比下降4.08%,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8.09%,超額完成省下達我市的節能目標任務。按省下達我市十二五期間萬元gdp能耗下降17%的目標任務,到十二五末我市萬元gdp能耗應達到0.464噸標準煤。十二五前兩年我市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7.36%,超十二五目標序時進度。
二、我市推進工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做法
鹽城工業經濟之所以能在近幾年復雜多變的形勢中保持企穩向好的態勢,既是國家宏觀政策和市場驅動內需增長共同作用的結果,也得益于對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認識深,抓得早,抓得緊,抓得主動。具體地說,主要做到了三個到位:
(一)政策引導到位。
一是制定出臺政策文件。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全市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實施意見》、《關于實施千百十工程推進工業轉型升級的意見》、《關于財政支持市區實施千百十工程推進工業轉型升級的意見》、《關于金融支持市區實施千百十工程推進工業轉型升級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并且,我市還高度重視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規劃和引導,結合鹽城實際,制定出臺了《鹽城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和《鹽城市工業轉型升級重點產業產品導向目錄》等。二是抓好財政扶持政策落實。20xx年度,市經信委、市財政局分兩次發放市區千百十工程和中小企業專項資金近4000萬元,涉及項目121個。同時,還積極幫助企業爭取國家和省級專項資金項目,有9個項目列入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爭取國家專項資金9679萬元;爭取省財政補助項目47 個,補助金額達2157萬元。
(二)幫扶措施到位。
一是做好三服務工作。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圍開展三服務活動,及時會辦解決企業遇到的各類難題。市經信委組織委領導班子同志開展服務企業暖冬行動和進百企、解難題、促轉型活動,積極幫助市區工業企業解決困難,受到了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和肯定。20xx年,三服務掛鉤干部幫助企業解決問題2445個,爭取資金29.54億元,招聘工人9094名,增加技改投入18.39億元,協助新上項目131個。二是幫助企業開拓市場。組織企業參加江蘇產品萬里行、跨采會、服裝節、中小企業博覽會等系列活動,提高產品覆蓋范圍。合計參展企業達200多家,幫助企業達成銷售和意向協議1億多元。三是強化服務平臺建設。成立鹽城市中小企業互助協會,全方位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20xx年,新建和認定三星級公共服務平臺18家、四星級4家,建立市、縣、鎮、園四級服務中心60家。深入開展小微企業融資直通車、金融支持小微企業暖冬行動和銀企對接活動,全市43戶融資性擔保機構20xx年累計為7010戶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168億元。
(三)重點工作推進到位。
一是抓項目推進。把項目推進作為促進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堅持經濟工作項目化、項目推進節點化。對竣工項目建設和掛鉤服務情況開展督查,作為干部年終考評、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二是抓新特產業。市里抓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海洋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縣(市、區)抓24個特色產業,按照四有三聚要求,快抓猛推,強力突破。并出臺專門政策,提供集成服務,推動人才、資金、土地等要素向新興產業和特色產業聚集。三抓千百十工程。排出了千家升級企業、百家重組企業和百家上市培育企業名單,出臺了7份高含金量的政策文件,建立了強有力的督查考核推進機制。全市上下形成十企忙上市、百企忙重組、千企忙升級、萬企忙發展的良好局面。四抓培植大企業。召開全市工業大企業(集團)培育動員大會,出臺了專門的培育意見,提出圍繞千億元企業為龍頭、百億元企業為支撐、50億元企業為骨干、10億元企業為基礎的培育目標,大力實施30家大企業培育工程。五抓智慧鹽城建設。研究制定推進智慧鹽城建設的意見、鹽城市政務信息化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文件草案。推動市政府成立市長掛帥的領導小組,信息化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目標任務績效考核。與市開發區結成戰略聯盟,建立了市信息化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成功申報省級三網融合試點示范園區、項目及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試點示范工程。
三、我市工業轉型升級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我市工業轉型升級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轉型升級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還存在不少深層次矛盾和突出問題。從外部看,主要有資源、能源、土地、環境方面的硬約束。從工業經濟自身看,存在四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1、產業結構不優,層次不高。
突出表現為五多五少:小企業多,大企業少。目前全市擁有一般納稅人工業企業1.4萬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16戶,開票銷售超億元企業369戶,但超10億元的只有23戶,超百億企業僅2家,50-100億的企業還是空白,大企業數全省靠后。低端產品多,高端產品少。我市產品多為大路貨,尤其是傳統支柱產業紡織、化工中的多數企業處在產業鏈、價值鏈低端,總體上靠低價格參與市場競爭,抗風險能力普遍不強。偏重產業多,偏輕產業少。近幾年我市工業主要依賴汽車產業以及重化工業拉動,低能耗、高效益、高產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還不充分。沿海項目多,市區項目少。得益于沿海發展戰略,近幾年沿海項目推進勢頭較好,20xx年計劃實施的30個超10億元的重大項目,沿海地區有18項,但市區僅有7項。投資總量多,實際產出少。近三年我市投入產出比僅為1:0.4,遠低于全省1:2的平均水平。
2、創新能力不強,競爭力低。
一是20xx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研發投入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不足1 %,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從我市實行的千百十工程及中小企業扶持資金等財政優惠政策看,財政資金支持新特產業、技術改造的力度還不大,對科技創新的引導作用不強。二是企業自主創新動力不足,因企業家自身素質、理念限制、以及創新投資風險大等原因產生的畏難、怕煩情緒,使得企業自主創新熱情不高,企業并未真正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三是企業創新缺乏人才智力支持。鹽城本地的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科研實力比較薄弱是制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一個主要原因;另外,與上海等大城市空間距離相對較遠、第三產業及現代服務業較為落后,也很難吸引高端人才落戶鹽城。
3、要素制約突出。
一是工業用地制約嚴重,很多項目落地投資以及企業在擴大生產規模時,都受到土地指標的限制。二是用電緊張狀況加劇。我市當前沿海開發勢頭強勁、高耗能行業有抬頭跡象,完成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難度加大。20xx年我市工業用電量增幅較20xx年提高了6.07個百分點,完成萬元gdp能耗下降指標任務艱巨。三是人才資源匱乏,技能人員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企業在員工培訓上投入不夠,企業人才素質提升緩慢。四是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壓縮利潤空間,一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生存壓力巨大。
4、政府各部門服務水平有待提高。
一要抓好已出臺政策措施的落地。一些年度產業扶持政策,出臺時間滯后,成效也不明顯。中小企業融資難、轉貸成本高的問題依然比較嚴重。建議對已經出臺的政策進行梳理,使各項政策措施真正惠及企業、行業,發揮對工業轉型升級的引導作用;二是要求政府部門在產業對接、科技對接以及銀企、校企對接等工作方面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三是政府部門要大力營造轉型升級輿論氛圍,積極指導企業轉型升級;加強市場信息平臺建設,發揮好行業協會作用。
四、下階段推進工業轉型升級的建議
今后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期內,我市要緊緊圍繞科學發展主題,推動工業發展由注重規模速度向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轉變,由消耗傳統生產要素向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由依賴投資拉動向依靠科技創新轉變,由外延粗放式向內涵集約型轉變,把工業發展真正建立在創新驅動、集約高效、環境友好、惠及民生、內生增長的基礎上,不斷增強工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建設工業強市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一)強化產業集聚拉動。
一是培育壯大新興特色產業。要以人才國際化、技術高端化、發展集約化為方向,不斷優化升級產業結構。不斷提高四有標準,加大三聚力度,集中力量培育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海洋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汽車及零部件、石油裝備等特色產業。力爭在3-5年內,形成一批有自主核心技術,有一定市場規模和經濟社會效益的新興產業集群,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為鹽城的支柱產業。二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傳統產業結構從加工制造環節為主的紡錘形向加工制造與研發服務環節協調發展的啞鈴型轉變,提高傳統產業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鼓勵企業圍繞產業優化升級、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積極實施技術改造,每年實施100項優化產業結構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三是突破生產服務業。積極培育現代物流、研發設計、金融商務、軟件和服務外包、會展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工業企業由產品制造商向技術研發商和工程服務商轉變。放大鹽城南洋機場和大豐港兩個一類開放口岸優勢,大力推進鹽城現代物流園區、城西南物流園區、大豐港區現代物流園區和濱海港區物流園區建設,加快發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實現物流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
(二)強化科技創新驅動。
一是推動企業自主創新。突出產業優化升級,著力抓好一批以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推廣應用為主要內容的重點四新技改項目。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全力組織實施企業技術中心創建115計劃,即新創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0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50家。二是推動企業制度創新。積極促進企業家理念的轉變,摒棄畏難求穩心態和家族化管理模式;培育企業做大做強,引入風險和創投基金等資本,推動有條件的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引導企業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企業從業主管理制向職業化管理制轉變。三是加強人才的培養引進。落實培育和引進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優惠政策,幫助企業到國內外招聘領軍人才;分批組織企業家赴海外和國內著名高校培訓,拓展國際視野,熟悉國際規則,培育國際思維;鼓勵、支持企業根據產業發展需要重點引進緊缺急需的技能人才。建立和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強專業技術領軍人才和緊缺專業骨干人才培養培訓工作,形成從初級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
(三)強化要素保障推動。
一是突出重大項目實施。實現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轉變,圍繞沿海開發、新特產業發展、千百十工程,大力開展招商選資,重點突破一批超10億元乃至超30億元、50億元的龍頭型、基地型項目。在繼續抓好工業三百工程的基礎上,滾動實施30項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當期投資10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大力實施新增長點培育333工程,全市30個新增開票銷售3億元以上的企業力爭全年新增開票銷售300億元。引導國家級開發區瞄準打造千億元級園區,推動各縣(市、區)省級開發區打造500億元級園區。大力實施3030工程,在全市重點發展30個鄉鎮工業集中區和30個中小企業園。二是突出龍頭企業培植。深入推進千百十工程,督促千家升級企業滾動實施千萬元以上技改項目,力爭實施技改覆蓋面達到70%以上;著力推動6-8戶企業完成戰略重組;滾動培育上市后備企業100家,啟動上市工作10家,進入上市流程5家。全力實施大企業(集團)培育計劃,組織30戶重點企業做好戰略規劃修訂工作,完善大企業(集團)培育服務制度,建立健全大企業工作聯席會議等各項制度;擴大百億元企業梯隊,打造千億元級的規模企業。加快推進企業國際化步伐,抓緊出臺鹽城企業國際化發展規劃,瞄準韓國、港臺開展國際化招商,積極穩妥地推進跨境重組上市,引進和培養國際化高層次人才。三是突出智慧鹽城建設。積極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步伐。重點完成智慧鹽城頂層設計方案,明確智慧鹽城建設的戰略目標和實施路徑,研究制定智慧鹽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年度工作目標。加快實施一卡一中心一平臺工程。大力實施信息產業倍增工程。加快鹽城國際軟件園和服務外包基地、城南新區創意產業園等產業載體建設。加大全市電子產品制造業發展的指導和扶持力度。積極助推td-lte等新一代寬帶移動通信的研發和規模應用。加快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服務范圍覆蓋65%以上的行政村。四是突出綠色制造推進。推動企業節能減排,全力抓好高耗能的重點行業、重點用能單位節能,嚴把能耗增長源頭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一批重點節能與循環經濟項目,培育一批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和企業,在重點行業大力推廣清潔生產技術,提升工業整體能效。繼續深化節能執法行動,倒逼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和設備,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換代,主動提前淘汰低端產品制造能力和相對落后產能。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9
調查報告是個包括計劃、實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過程的總結,是調查研究人員勞動與智慧的結晶,也是客戶需要的最重要的書面結果之一。下面是志愿服務工作情況調研報告范文!
現代社會文明程度日益提升,如何充分發揮巾幗志愿服務職能,引導婦女參與文明建設成為婦聯組織面臨的一個新課題。臨武縣婦聯以和諧家庭創建、維護權益、關愛弱勢群體為切入點,組織開展了巾幗志愿者服務工作,著力打造巾幗志愿服務品牌。
一、基本情況
據統計,目前,全縣實名注冊并填寫登記證的志愿-者人數達到 200余人,組成巾幗志愿者服務隊10余支。她們來自于全縣18個鄉鎮(社區)和140個縣直單位。其中基層婦女干部和優秀婦女人才占30%,法律、教育等專業人士占20%,單位女職工占10%、社區干部占10%。學歷方面,初中文化水平人數占5%,高中文化水平人數占10%,中專文化水平人數占30%,大專文化水平人數占40%,本科文化水平人數占20%,其他6%。志愿隊伍服務內容涵蓋了十余種類別,其中有家庭教育指導志愿者隊伍、醫療衛生服務隊、弱勢群體援助隊伍,關愛老人志愿隊伍、文藝宣傳隊伍、法律咨詢志愿者服務隊伍、婚姻家庭關系調解志愿隊伍、心理輔導服務隊伍、扶貧助學志愿隊伍、環保清潔活動隊伍、農業科技服務隊伍等。以上隊伍人員均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弱勢群體援助隊伍、婚姻家庭關系調解志愿者多為鄉鎮婦聯組織,家庭教育指導、心理輔導、文藝宣傳志愿者多為在校教師,醫療衛生服務志愿者多為專業醫療機構優秀工作人員,志愿提供法律咨詢的人員中70%以上是法律及相關專業畢業,志愿隊伍的專業性為確保其提供優質服務提供了保障。 廣大巾幗志愿者充分發揮宣傳、引導、服務作用,積極參與全縣精神文明建設、社會和諧建設。
二、主要做法
1、加大宣傳,充分發揮巾幗志愿者的引導作用 一是根據省、市婦聯的安排部署,縣婦聯精心組織,迅速行動。召開行動啟動會議,制定下發了活動實施方案,將其納入年終目標考核。通過媒體、宣傳單等形式,廣泛宣傳巾幗志愿者活動的意義、活動標識等相關內容,使廣大群眾充分了解認識這項活動,增強活動影響力。并對全縣巾幗志愿者工作現狀以及隊伍建設進行調研,將現有志愿者隊伍建檔入冊,進行指導檢查,充分發揮志愿者服務作用。二是加強巾幗文明隊建設,發揮文藝宣傳力量,開展“美麗臨武我的家”群眾文化主題活動。組織全縣鄉鎮、城區巾幗文明隊廣泛開展廣場舞等健身文體活動,使“健身促健康、健康防疾病”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引導健康、文明、和諧的社會新風尚。三是圍繞“潔凈家園.美麗臨武”活動,組織志愿者在廣大農村婦女和家庭成員中開展“講文明,除陋習,從我家做起”活動。發放活動倡議書萬余份,倡導農村婦女和家庭成員開展講衛生、講文明活動。組成志愿者幫扶隊伍,進村入戶,幫助孤寡老人,留守婦女等困難家庭進行衛生大掃除,努力倡導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
2、圍繞和諧家庭建設,加強巾幗志愿者的指導能力 一是圍繞“知榮辱、講文明、爭創和諧好家庭”主題,與文明辦等單位聯合在全縣深入開展“和諧家庭”創建活動。發動志愿者向社區和家庭發放《和諧家庭建設指導手冊》。二是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聘請教育專家,組成家庭教育志愿者隊伍。開展針對巾幗志愿服務的專項培訓,并深入到社區、學校,家庭,開辦家庭教育知識講座,傳授科學教子方法,指導父母如何與子女溝通;成立心理咨詢室,對學生進行心理問題疏導。 三是開展“美麗臨武.花重紫薇城”活動,充分發揮家庭志愿者在臨武“美麗臨武.花重紫薇城”中的'作用。組織志愿者協助環衛工作人員維護責任區內衛生環境、文明勸導。協助公安干警和活動安保人員維護活動現場秩序,勸導市民文明參觀、勸阻影響活動正常進行的行動。志愿為“美麗臨武.花重紫薇城”活動營造了美好的環境。
3、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強化巾幗志愿者的服務職能 一是在構建維權網絡中充實志愿者隊伍。組建由婦女干部、法律工作者、政法系統干部等維權志愿者隊伍。每年開展普法維權周咨詢活動,零家庭暴力社區宣傳活動,廣泛宣傳法律維權知識,提高婦女的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成立了婦女兒童維權合議庭、婦女兒童法律援助中心,建立陪審員制度,逐步構建起專業化、制度化的婦女志愿者維權隊伍。 二是在信訪工作上,充分發揮志愿者矛盾糾紛調解作用。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維權網絡。通過基層婦女組織、司法等部門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暢通婦女維權渠道,處理維權案件,建立健全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協調組織和法律服務網絡。三是針對留守兒童、貧困女童等弱勢群體建立志愿者幫扶長效機制。發動社會力量,增強志愿意識。通過開展“代理媽媽、代理姐姐”結對幫扶活動,一對一、手牽手、面對面的與留守兒童進行學習輔導與心理指導。聯合公安、交警、衛生、教育等部門,為留守兒童開展送愛心、保安全、強教育行動。將救助貧困女童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組織發動志愿者為其捐款捐物,幫助她們解決實際困難。
三、存在的問題
1、隊伍組織偏于松散。因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隊伍的凝聚力不強;出現參加活動隨意的現象,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巾幗服務的重要作用。
2、活動開展的不夠深入。在組織各項活動中,存在著單一、沒有持續性、長效性的問題,社會宣傳面和社會效應不大。
3、 經費和人員組織等困難,由于活動經費有限,很難保障活動多樣化和豐富性。
四、對策和建議:
1、建好隊伍是基礎。在建立巾幗服務長效工作機制上下功夫,加強對志愿者服務隊的工作指導,使巾幗志愿服務有章可循,促進品牌提升。
2、堅定志愿者服務宗旨,辦實事,求實效,有針對性的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去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讓廣大群眾認可支持。
3、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宣傳媒體等多種宣傳方式,樹立志愿者典型、歌頌志愿者功德,讓志愿服務的理念深入人心,吸納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隊伍。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10
為了全面深入了解我縣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況,督促政府及有關部門進一步做好城鄉低保工作,提升城鄉低保規范性管理水平,切實發揮城鄉低保在打贏脫貧攻堅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根據縣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縣人大常委會成立調研組,采取查看資料、召開座談會、聽取匯報、入戶調查等形式深入全縣各鄉(鎮)就全縣城鄉居民低保工作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縣城鎮低保和農村低保工作分別于1999年和20xx年啟動實施,由民政局下屬單位社會救助局具體實施管理,共有5名工作人員,各鄉(鎮)配備1-2名兼職人員。
近年來,縣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工作理念,不斷完善城鄉低保工作機制,加大資金投入,擴大保障范圍,提高補助水平,強化資金管理,形成了覆蓋城鄉的低保保障救助體系和“應保盡保、應退盡退”的動態管理工作格局,全縣城鄉低保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xx年在冊城鄉低保x戶x人(其中農村低保x戶x人),全年累計發放低保金x萬元;至20xx年7月底在冊城鄉低保x戶x人(其中農村低保x戶x人),城鎮低保標準由x元提高到x元,人均補差x元,農村低保標準由x元提高到x元,人均補差x元,1—7月累計發放低保金x萬元,并為在冊低保對象免費參加醫保,非建檔立卡農村低保按人均330元購買了重大疾病補充保險。
二、主要做法
1.出臺了低保工作相關制度。為規范管理我縣城鄉低保工作,先后出臺了《xx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見》、《關于排查上報城鄉低保等五類民政對象死亡情況的通知》、《關于轉發江西省民政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低保操作管理的通知》、《關于建立基層干部及其近親屬享受低保備案制度的通知》、《關于成立xx縣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小組的通知》、《關于印發xx縣民政專項資金監督管理辦法的通知》等規范性文件。
2.健全了低保工作機制。一是建立社會救助統籌協調機制,明確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牽頭,財政、民政、監委等相關部門參與的社會救助工作協調小組,及時協調解決城鄉低保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二是建立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提高低保對象的精準度。三是建立基層干部及其近親屬享受低保備案制度,極大限度杜絕“人情保”、“關系保”等行為。四是建立民主評議制度,成立由村民代表、政協委員、人大代表、鄉鎮駐村干部等組成的村(居)委會評議小組,及時就家庭情況及經濟狀況對申請家庭開展民主評議。五是建立低保對象公示制度,全縣131個村(居)委會建立了低保長期公示欄,公示村(居)委會低保對象名單及舉報電話,設立了舉報箱,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六是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在全縣11個鄉鎮(場)全面建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服務窗口,讓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七是建立保障資金監管機制,低保資金實行社會化發放,設立了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資金專戶,實行專款專用。
3.健立了有效銜接機制。一是定期開展臺賬比對。將建檔立卡貧困對象與低保對象進行系統比對,摸清各鄉鎮建檔立卡貧困對象沒有納入農村低保的具體情況,至目前止,經比對確定,在全縣7381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有4788人納入保障范圍,其中五保對象407人。二是實行應保盡保。結合低保的專項治理,在全縣各鄉鎮對農村困難群眾進行全面摸底排查,以扶貧辦提供的建檔立卡貧困對象名單為依據,把沒有納入農村低保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未整戶納入低保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名單發至鄉鎮,要求鄉鎮作為重點,逐戶上門核查,主動發現主動受理,實行應保盡保。三是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建立社會救助與扶貧攻堅的協同機制,進一步加強信息數據共享、人員臺賬比對、救助和扶貧政策銜接等工作。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納入農村低保范圍,把新增低保名單函告扶貧辦,建議由扶貧辦根據認定標準和程序,及時將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納入建檔立卡貧困對象范圍;同時,以扶貧辦提供的脫貧名單為依據,把已脫貧的農村低保對象作為核查重點,及時把通過扶貧幫扶后家庭人均收入超過農村低保標準的農村低保對象按程序公正有序退出低保,做到應退則退、應保盡保、應扶盡扶。四是統籌實施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醫療救助、特別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應急補充救助等各項救助制度,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在保障扶貧中的托底作用。
4.加強了低保動態管理。一是積極開展在保人員的年審與半年審工作;二是建立民政五類人員死亡情況月報制。三是建立健全在保對象動態管理臺賬,對進出低保的人員及時更新;四是建立低保減退制,對生活條件好轉的低保對象及時退出低保。20xx年1-7月,動態調整城鄉低保341戶1067人,其中清退155戶274人。
5.開展了城鄉低保專項治理。按照省市要求,報經縣政府常務會研究同意,由縣政府辦公室下發了《xx縣城鄉低保清查整改工作實施方案》,及時召開了專項整治工作部署會。從20xx年6月10至8月31日,對全縣城鄉低保對象進行重新核查,重新評定,提高保障水平,全面清退不符合低保條件的對象,將符合低保條件的困難家庭納入保障范圍,完善干部近親屬享受低保備案登記制度,對“人情保”、“關系保”、“錯保”“政策保”問題要堅決糾正。20xx年全縣退出了政策保128戶,全年退出城鄉低保x戶x人。
6.加大了低保政策宣傳力度。根據政策的變化,及時制作宣傳冊及宣傳頁下發各鄉鎮;在縣民政局、鄉鎮、村(居)委會顯眼的地方制作了政策宣傳欄;在服務窗口放置宣傳資料,發放給前來辦事的群眾,結合縣“一號大調研”20xx年印發了社會救助指南5000份,用于宣傳低保政策。
三、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識不到位。多數群眾對低保政策的理解和認識不全面,甚至有的對政策理解出現一定偏差;隨著扶貧攻堅工作的深化,以及國家對低保對象的優惠政策力度加大,在扶貧攻堅工作與低保工作相銜接時,群眾對新規定、新政策、新標準的學習教育和接受有偏差;同時由于缺乏激勵低保對象自食其力的有效機制,部份低保對象對低保產生依賴思想,就業意識淡薄,甚至有的人產生了以爭取低保為榮、享受低保為榮的不良心態;“等著吃低保、爭著吃低保”的'現象依然存在。
2.扶貧對象精準認定難。在受理低保等社會保障救助業務時,由于核查平臺僅限于江西范圍內,且進駐平臺,提供信息共享的單位有限,核查出來的信息不全面,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導致無法精準認定;
3.申請程序復雜繁瑣。低保從申請到審批決定、發放低保證等需要十幾步程序,并且程序復雜繁瑣,需要的材料較多,而能享受低保政策的人群往往文化程度不高,部分肢體殘疾,難以獨立完成,造成部分困難群眾難以及時得到保障,群眾反映強烈。
4.低保與扶貧銜接不到位。由于兩項制度對對象的認定有區別,部分干部群眾對低保政策不理解,少數村干部主觀上認識不到位,造成事實上部分扶貧家庭不能整戶納入低保,整戶保比例偏低,一戶保一人現象各鄉鎮仍普遍存在,戶均保障比例為1.75人,常補對象594戶937人,只有11.56%,離省市目標有較大差距。對已脫貧的農村低保對象作為核查重點,把通過扶貧幫扶后家庭人均收入超過農村低保標準的農村低保對象退出低保,工作難度仍很大。
5.民政基層基礎薄弱。鄉鎮民政所不是獨立的法人單位,鄉鎮黨委為不影響干部成長,往往不會安排優秀的年輕干部專職從事民政工作,造成工作人員整體偏少,年齡偏大,換崗頻繁,工作得不到及時銜接,造成群眾不能得到及時的救助,影響了民政政策保障作用的發揮。
四、意見和建議:
1.廣泛宣傳,營造濃厚氛圍。民政部門要把低保有關政策編印成冊,同時采用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多種形式及時進行有聲有色的廣泛宣傳;要對全縣各級低保保障工作人員就低保扶貧政策、工作流程、規范管理等進行全方位培訓,培養一批懂政策、會管理、能盡責的專業低保保障隊伍,做到民政低保干部人人懂政策、個個是行家,政策宣傳有的放矢,工作開展有條不紊,形成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濃厚氛圍。
2.把握政策,精準識別貧困人口。嚴格遵循政策規定,廣泛開展自查自糾,認真核實、精準識別貧困人口。構筑完整的社會救助工作信息共享平臺,加強與公安、社保、房產、金融等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全面開展貧困家庭收入信息比對工作,及時掌握低保對象的收入變化情況,定期開展低保對象清理工作,全面清退“人情保”、“關系保”,防止“錯保”“漏保”。真正落實“應保盡保、應退盡退”的動態管理機制,全面提高國家低保制度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簡化程序,嚴格落實低保政策。靈活掌握低保政策的有關規定,簡化審核程序。對已出臺的政策,要分別制訂出臺具體實施辦法,從部門責任、對象鎖定、資金整合、操作規程、兌現撥付上進行簡化完善,確保已出臺政策落地,讓低保戶受益。
4.嚴明紀律,建立低保保障責任體系。各責任部門應將低保保障責任落實情況納入單位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范 疇,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啟動低保工作問責機制,強化干部隊伍管理,防止違紀違規和政策執行不力現象發生。通過把嚴的要求、實的作風貫穿于工作中,使干部作風更扎實,工作成效更顯著。
5.充實人員,筑牢民政基層隊伍。基層民政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事務繁雜,而基層民政機構不健全,專職民政干部少、年齡大、待遇低、隊伍極不穩定,直接影響了民政保障扶貧工作的有效開展。縣、鄉兩級政府應引起重視,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提高待遇,招聘文化高、懂電腦、肯吃苦、不嫌煩的年輕人充實民政隊伍,筑牢民政基層基礎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充分發揮農村低保在扶貧開發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11
為了推動我縣創衛工作順利通過省級驗收,根據縣政協主席會議安排,5月8日至9日,由縣政協文史委牽頭,織織部分政協委員、創衛辦工作人員組成調研組,在政協主席馬生光的帶領下,赴xx縣、xx縣考察學習兩縣創衛工作的成功經驗。5月10日,調研組在縣長助理馮學林的陪同下,對我縣的創衛工作進行了實地調研,并召開了座談會,聽取了縣創衛辦工作情況匯報并進行了深入討論。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創衛工作的基本情況
我縣創衛工作自XX年啟動以來,在縣委、縣政府和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加強領導,創新機制。縣委、縣政府把創衛工作作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優化投資環境、推進城市建設、構建和諧米脂的基礎性工作擺上重要議程,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所有副縣級領導為副組長,各部門、各鄉鎮為成員的創衛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了《創衛目標管理規劃》、《縣級領導及各部門包抓街道責任分工》、《創衛效能督察及行政過錯不勝任追究辦法》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確保創衛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二)強化建設,完善功能。圍繞縣城基礎設施建設,我縣四年累計投入3。5億元,在市政基礎性工程建設、環衛設施建設、綠化工程建設、亮化工程建設以及違章建筑打擊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使城市功能逐步配套,創衛基礎不斷堅實,較好地提升了城市整體品位。
(三)綜合施治,部門配合。大部分責任單位能以改善城市面貌、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為中心,能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和措施,齊心協力狠抓了街巷衛生、門店管理、樓面裝飾改造、河道以及交通管理,有力地推動了創衛工作的開展。
(四)廣泛宣傳,注重引導。為激發廣大群眾的創衛意識和參與意識,提高廣大城鄉群眾的文明素質,全縣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創衛活動,充分發揮主題宣傳、公益宣傳、媒體宣傳的作用。使廣大群眾對創衛工作的意義和目標要求有了較深的認識。
二、當前我縣創衛工作存在的問題
我縣創衛工作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與省級衛生縣城的總體要求和驗收標準相比,與府谷、綏德等兄弟縣區相比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部門領導重視不夠,基層單位認識不足。創衛是“一把手”工程,領導重視的程度決定工作的力度。個別領導對創衛工作重視不夠,對創衛工作認識不足,未能把創衛工作納入重要工作日程,有的沒有成立相應組織、沒有具體的工作計劃,有些責任部門存在畏難情緒,只是被動應付,消極對待。還有的職能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重部署、輕落實,重形式、輕內容,重突擊、輕持之以恒,工作相互推諉扯皮的現象。
(二)宣傳不夠深入,沒有形成全民創衛氛圍。創衛工作涉及千家萬戶,這項工作能否順利進行并達到預定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市民的衛生意識和自覺參與程度。盡管縣委、縣政府在創衛宣傳方面花費了不少心血,但全民參與、全民共創、全民共享的環境還沒有真正形成,群眾對創衛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參與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硬件不足,服務功能還不完善。縣城基礎設施,是創建省級衛生縣城標準的硬性指標,更是必檢項目。目前,我縣道路亮化、美化設施還不齊全,道路建設等級低,排水功能差,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環衛設施配備不夠;全縣垃圾收集點較少,垃圾轉運站空白;目前我縣的公廁數量還遠遠不夠,縣城南北甚至還沒有標準公廁;沒有糞便無害化處理設施;沒有規范的農產品集貿市場和廢品收購場地。
(四)監管不到位,薄弱環節比較突出。在創衛管理中出現部門之間協調不順、監管不到位的現象,一些突出問題得不到根治。一是市容環境衛生還有待加強。門前“五包”制度落實不到位,占道經營、亂擺亂賣現象依然存在;種子公司沿街門市簡陋殘舊,臟、亂、差現象嚴重。二是集貿市場問題突出。銀南路土特產收購點、二道街馬路市場占道經營;農貿市場內亂堆亂放,違章搭建直接影響市容市貌;一農貿市場、菜市場職能部門推諉扯皮管理不到位,秩序混亂,衛生條件極差。三是城區及高二溝至王沙溝沿線公路兩側綠化不夠。四是“六小”行業管理不規范,相當部分“六小”行業衛生狀況不符合衛生管理要求。五是創衛重點部門和單位的介紹人員未經培訓,業務不熟悉,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六是婚喪嫁娶、商業活動中高音喇叭的噪聲污染嚴重;七是銀州路沿線燃放煙花爆竹、撒路燈嚴重影響了城市衛生,增加了環衛工人的工作量,同時影響交通秩序,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八是野廣告亂貼亂畫、破壞公共設施等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
(五)城鄉結合部整治難度大。城鄉結合部是創衛檢查的重點區域。長期以來,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城鄉結合部的道路管網、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功能不完善,縣城南北還有幾個奶牛養殖場。這無疑是我縣環境衛生的一大“頑疾”。
(六)“創衛”缺乏長效管理機制。當前,無論是環境衛生也好,食品衛生也好,特別是違章建筑、亂搭亂建、占道經營等行為,管一陣子好一陣子。一旦監管不到位,很快就會反彈。這主要是長效管理機制尚未形成。加之,由于督查、處罰、追究力度不夠,導致有些工作任務交辦后不能及時完成。
三、加快我縣創衛工作的幾點建議
今年10月,我縣創衛工作將要迎來省級驗收。目前,各項工作已經進入最關鍵的時期。我們要在前一階段創衛工作的基礎上,做好定位,學習外縣創衛先進經驗和做法,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重點抓住薄弱環節,花大力氣,下大功夫,把我縣真正建設成為一個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制度完善、管理規范的衛生縣城。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階段工作重點。這次外出考察,領導重視是府谷綏德兩縣創衛成功的一條共同經驗。因此,必須從加強領導入手,切實推進創衛工作。一是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創建組織體系,將創衛工程搞成“一把手”工程,實行一票否決。二是根據驗收時間,倒排工作日程,各責任單位對照標準進一步細化各個階段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突出工作重點,加強組織協調,并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及時進行通報。建議抓緊建立創衛聯席會議制度,由縣領導主持,每旬聽取各部門的創衛工作匯報,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對一些長期沒得到解決的薄弱環節,要明確責任領導、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做到責任全覆蓋,不留空白,切實將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三是面向社會聘請義務監督員。建議我縣聘請一些關心全縣大事、熱心創衛工作的義務監督員,及時將全縣創衛工作存在的問題反饋創衛辦。
(二)強化宣傳教育,增強全民創衛意識。市民的參與程度決定創衛的深度。各級各部門要多層次、多渠道加大社會宣傳力度,通過大型公益廣告牌、創衛公益廣告、創衛宣傳小條幅、電子顯示屏、健康衛生提示牌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創衛工作,適時舉辦創衛專題活動。組織學校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從學生抓起,帶動家長,帶動全社會。要注重輿論引導加強公民道德宣傳教育,努力提高市民參與創衛工作的積極性。新聞媒體要充分發揮輿論宣傳的先導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突出宣傳創衛工作的好典型好經驗。以此使創衛工作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在全縣上下努力形成“創建省級衛生縣城人人有責,省級衛生縣城人人共享”的`濃厚氛圍。
(三)加大硬件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對照創衛標準,結合我縣實際,進一步配套完善城市功能設施,做好垃圾收集站點、中轉站點以及公廁、集貿市場等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加強環衛設施的配備,避免城市基礎設施缺位。同時要將美化、綠化、亮化、凈化融為一體,使城市面貌清新亮麗。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積極探索通過市場運作、政策扶持等措施吸引社會資金,加大對城市公共設施和衛生事業的投入,為創衛工作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
(四)突出重點治理,依次解決創衛薄弱環節。一要集中精力開展市容環境衛生整治。要加大工作力度規范占道經營、亂擺亂賣行為,建議取締種子公司沿街破敗門市,整潔市容。二要重點開展農貿市場整治。要建立一個設施齊全、整潔有序、劃行規市、分類經營的集貿市場,取締銀南路土特產收購點及二道街馬路蔬菜市場。對農貿市場和菜市場嚴格劃定攤位,從嚴治理占道經營,確保良好的市場秩序。三要對街道兩旁未成活樹木進行移栽,加強城區及210國道沿線的綠化,建議在銀河、飲馬河河道兩側墻根種上爬山虎。四要加大對“六小”行業的整治力度,調動衛生監督、食品藥品稽查等相關部門結合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和食品安全要求對所有酒店食堂等公共場所進行經常性的檢查。五要注重對各行業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六要杜絕主街道燃放煙花爆竹、撒路燈等對環境的污染。建議通過縣人大形成決議,禁止在城區主街道燃放煙花爆竹、撒路燈。
(五)開展城鄉結合部專項治理。對我縣城鄉結合部“臟、亂、差”問題集中整治,要建立專門的廢品收購站點,按照居住區500米范圍內不允許設養殖場的要求,遷移奶牛場,徹底清理、整頓城鄉結合部的臨時用地,徹底清除違章建筑。(六)堅持常抓不懈,完善長效管理機制。要積極探xx縣城管理規律,建立和完善創建省級衛生縣城的長效管理機制,切實改變“整治、反復、再整治、再反復”的被動局面,使創衛工作隨時都能經得起上級檢查,經得起群眾評判。特別是對已經達標和基本達標的創衛指標,各職能部門要回頭看,總結工作成績,鞏固工作成果,防止問題反彈。對未達標的項目,要出臺相應措施促使責任部門限時落實責任,盡快達標。在限定時限內不能達標的,要對責任人實行責任追究等。要通過進一步完善高效有序的創衛工作長效機制,確保我縣創衛工作成功。
編輯推薦:20xx鄉村街道扶貧工作調研報告關于我市農村基層宣傳文化工作的調研報告20xx年質監局黨建工作調研報告關于對人民調解工作原創的調研報告維護婦女勞動權益工作調研報告新時期加強黨委辦公室工作的調研報告20xx幫扶工作組駐村十三五規劃調研報告范文婦女維權工作現狀調研思考鄉鎮宣傳工作的調研報告農村農業工作調研報告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12
7月下旬,我委在賈寶中副主任的帶領下,對市政府上半年環境資源及城鄉建設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和建議報告如下:
一、對市政府上半年環資城建工作的總體評價
今年上半年,市政府在中共XX市委的領導下,圍繞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和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深入開展重大項目深化年活動,突出重點,協同發展,勇于創新,環境資源及城鄉建設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總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軌道交通建設開局良好。
自去年10月28日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正式開工以來,市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按照工程建設總體目標統籌規劃、精心組織,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工程實施方面,1號線施工全面展開,全線29個站點除博愛路站、新區公園站、森林公園站、新龍站以外其余25個站點均已正式施工,施工過程中組建了由指揮部領導和各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安全質量生產委員會,出臺了40多項安全質量管理辦法,運用一個平臺、兩個中心的風險監控手段,實時掌握施工進度、質量和作業環境等現場情況,嚴把材料質量關、嚴控施工質量和風險、嚴格噪聲和揚塵管理,同時,積極與市建設局質監、安監站對接,將安全質量管理工作落實到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交通組織方面,指揮部與相關部門科學規劃、協同配合,聯合實施了一批道路疏解、管線遷改、綠化遷移、公交優化工程,目前,桃園路、新堂北路等疏解道路已完工通車,管線遷改和綠化遷移工作已基本完成,工程開工建設后對交通的影響和市民的反響均好于預期。規劃研究方面,對文化宮站、茶山站、科教城北站等重點地塊的經營業態布局和預留經營條件進行研究,為軌道交通沿線控制用地及場站內外資源的合理開發打下基礎。同時,積極開展2號線的工可報批和設計工作。
(二)常州機場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去年,常州機場被國務院批準為一類航空口岸對外開放,今年4月20日正式更名為常州奔牛國際機場,這對于我市擴大對外開放,提升戰略地位具有深遠的意義。上半年,機場執行客運航班8308架次,旅客吞吐量89.51萬人次,行貨郵吞吐量1.21萬噸,營業收入和利潤分別達到7974萬元和847萬元。目前,國內通航城市已達20個左右,并先后開通了香港、首爾、臺北、曼谷、萬象、濟州和襄陽等國際地區航班,下半年還將爭取開通高雄和名古屋航班。航班人均補貼持續下降,規模效應逐步顯現。東航江蘇公司駐場過夜飛機已達4架,并確定在常建設基地,順豐速運集團駐場1架全貨機。在加強與航空公司合作的同時延伸服務功能,已在鎮江、丹陽、江陰等地開設了城市候機樓,通過服務吸引客源、提升形象。
(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
勞動西路(五星路—龍江路)、福陽路、金商區新一路、龍匯路等均已進場施工,將于下半年陸續建成通車。去年兩會期間蔣鋒代表所提建議的飛龍西路大修工程已開工建設,計劃9月底具備通車條件;備受關注的常溧高速進入路面瀝青攤鋪和附屬系統施工,國慶長假期間將正式通車;238省道常州段改擴建工程已完成驗收并通車;常宜高速工可報告已通過省交通廳行業審查,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提前開展;溧廣、溧高高速完成穩評批復。城鄉路網的進一步完善,助推了城市功能的延伸和城鄉經濟的一體化發展。航道整治工程蘇南運河橫林段完成新建駁岸4.53公里,老駁岸加固4.97公里;丹金溧漕河溧陽段完成駁岸22.53公里,4座橋梁均已建成;蕪申線先導段6.08公里基本建成,計劃年底通航。錄安洲長江碼頭4號泊位水工結構附屬設施全部完工,夾江碼頭7—9號泊位完成全部軌道安裝,散貨堆場完成工作量的90%。同時,開展了長江德勝港區規劃方案研究,借助德勝河三級航道整治工程拓展常州長江岸線。
(四)社會公共事業穩步發展。
我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取得成功,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修繕保護項目有序推進。文化廣場一期施工總承包已于5月進場施工,二期項目開展施工圖設計和前期手續辦理。住房保障方面,上半年全市新開工保障房11861套、基本建成5771套,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75.4%和90.9%,金安家園1820套年底前基本具備交付條件。新出臺了20xx年住房保障政策調整文件,將公共租賃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的收入線標準由3080元調整為3290元,對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申請家庭,做到應保盡保。繼續調控房地產市場,去化周期由高峰時的20個月降至現在的13.5個月,接近安全區間。上半年,住房公積金增人擴面實現新增開戶單位1443家,新增開戶職工48978人,分別完成全年計劃的96.20%和61.22%,有效地保障了職工的住房需求。去年飲用水安全保障作為人大一號議案進行督辦后,今年市政府繼續將其作為市級重點工程及為民辦實事項目。目前,應急取水頭部及泵站除一處未完成征收外,管線工程已全部完成,計劃7月底可調試運行。污水處理項目、生活垃圾轉運站建設、餐廚廢棄物綜合處置工程等一批市政公用設施按年度計劃順利推進。
(五)生態環境狀況不斷優化。
我市全面貫徹實施新《環保法》,進一步加大了對環境監管和綜合整治力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建設,已連續4年在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綜合考核中排名第二。全力推進城鎮公園綠地和生態綠道建設,環高架及延伸段生態綠道二期工程已基本建成,橫塘河濕地公園正在進行慢行道、橋梁及綠化種植施工,皇糧浜公園推進征收工作,白蕩河綠地已進場施工,老運河北側慢行系統德安橋棧橋施工基本結束。全市生態綠城建設六大類224個項目,已開工建設181項,開工率達80.8%。加強生態紅線區域保護,初步完成了XX市、XX區、金壇區、XX區省級生態紅線優化調整,啟動了全市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編制,制定保護方案,開展生態資源調查。將大氣環境質量提升作為全市的一號民生工程,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月活動,完成388臺燃煤鍋爐淘汰或清潔能源替代,23家熱電、鋼鐵、水泥企業治理改造。建設部門扎實開展建筑施工、預拌混凝土企業揚塵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嚴控建筑施工揚塵,揚塵整治達標工地達95%。1—6月,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110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0天,市區pm2.5平均濃度同比20xx年下降11%。
(六)行政服務效能明顯提高。
環資城建系統各部門鞏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行政服務效能進一步提高。一是嚴格依法行政。全面梳理行政執法事項,評估內部規范性文件,提升制度建設、規范行政行為。二是加強行政監管。從自身建設入手,不斷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執行能力,針對工程建設、城市管理、環境保護、房地產市場等重點領域加強行政監管,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和公眾權益。三是加快科技創新。市規劃局完成《全面電子流轉工作方案》,優化相關軟件及服務平臺,實現建設項目規劃的在線審批;市國土局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公開出讓網上交易系統已通過省廳驗收,進入試運行;市建設局在轄市區推廣應用建筑市場監管平臺,促進全市建筑業企業、人員、項目三大基礎數據庫的統一與共享;市城管局完成智慧城管工程視頻和噪音智能管控系統項目的竣工驗收工作,將數字城管信息系統遷入電信云計算應用服務中心。
此外,上半年我市旅游經濟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趨勢,旅游接待總人數約265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約345億元,同比增長10.7%和13.6%,旅游知名度進一步提高。東方鹽湖城茅山鹽泉小鎮道天下項目入選國家旅游局《2xxx全國優選旅游項目名錄》,天目湖旅游度假區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春秋淹城、環球動漫嬉戲谷創建國家5a級景區等創建工作進展順利,中國常州航天樂園等一批重點旅游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豐富我市的旅游產品、增強發展后勁。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完成對全市批而未供、低效利用和疑似閑置土地的清理排查工作,并對部分宗地進行了處置和整改。
總之,我們認為,上半年市政府環資城建口工作總體進展較好,達到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要求,行政管理和創新服務進一步加強,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城市形象進一步提升。但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一些不利因素和市場風險仍在集聚:受宏觀調控、經濟趨緩的影響,土地市場低迷使得注資地塊無法變現,建設口融資平臺債務居高不下,債務風險日益突出,城建資金融資難度越來越大,注資地塊的價格虛增也存在一定的政治和金融風險;我市的行政區劃調整雖已到位,但一些管理體制尚未理順,容易造成這一時期管理上的缺位與矛盾;省物業管理條例實施兩年多,但綜合執法進小區目前還停留在面上,其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發揮;房地產糾紛引發事件的風險仍然存在,這些都需要政府及各部門認真研究加以解決。
二、對市政府下半年環資城建工作的幾點建議
下半年,我市的環資城建工作要在現有成績的基礎上,對照全年目標任務,狠抓薄弱環節,進一步創新工作舉措、狠抓工作落實,努力完成全年目標,打好十二五收官戰,為十三五開局奠定堅實的基礎。分析下半年的宏觀形勢和我市實際情況,我們建議,市政府要著重關注和推進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規劃編研,引領統籌發展。
明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各部門都在抓緊編制十三五規劃。市規劃局全面啟動了《XX市城市總體規劃(2xxx—2020)實施評估》和《XX市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編制,并已超前開展我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的相關準備工作。十三五綜合交通發展規劃、城鎮園林綠化發展規劃、旅游業發展規劃、常州港口總體規劃、機場發展規劃、公交線網規劃等一大批對我市未來發展具有深遠意義的規劃文件都在加緊編制。規劃是綱領性文件,規劃具有法定約束力,一經批準不可隨意變更,因此在編制過程中要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和針對性,既要對接國家、長三角地區和全省的發展方向,又要契合我市實際,凸顯我市特點,做到定位準確、目標明確、布局合理、措施到位。特別要重點研究我市的行政區劃調整后的發展思路和戰略構想,尤其是調整區域的發展規劃,通過政策傾斜、項目傾斜加快其發展步伐,充分發揮區劃調整對我市拓展城市空間資源、促進東西部地區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所帶來的作用。在編制過程中要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專項規劃要與城市總體規劃相統一,各專項規劃之間要相協調,轄市區規劃要與部門規劃相銜接,逐步實現多規融合。
(二)健全體制機制,暢通發展途徑。
行政區劃的調整為我市迎來了又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期,體制機制的變化可能在一段過渡時期內帶來城市建設管理方面的一些困難甚至矛盾,為此,市政府及各部門要從便于管理、利于發展的原則出發認真研究對策,防止出現影響城市建設項目推進、城市管理水平下降等問題。常州機場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機場集團是由交通產業集團出資成立的法人獨資公司,為更有利于其發展,建議市政府進一步研究機場的管理體制,可參照周邊城市機場的做法,將常州機場集團由法人獨資公司變更為國有獨資公司,明確實體企業身份,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同時,解決好機場既有債務的清理,進一步研究完善航班補貼資金的保障機制。此外,機場正在抓緊建設國際快件監管中心,這對于發展跨境電商和航空產業具有廣闊前景,建議市政府成立工作班子,加快監管中心的建設和申報工作,為航空產業園和機場的融合發展創造條件。年初,我委在審議政府全年重點項目及資金安排時提到的武進、XX區財政公交補貼拖欠(目前仍有3.1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再次請市政府研究市、區財政公交補貼結算機制,建議改變現有公交部門催要補貼款的模式,由各區財政向市財政上繳公交補貼經費,再由市財政劃撥公交運營管理部門。錄安洲港口目前缺乏作為現代化港口所必須具備的后方基地、交通網絡等配套設施,建議市政府研究成立港口集團公司統一建設、管理。
(三)破解發展難題,推動持續發展。
我市城建系統投融資平臺債務沉重、融資困難的壓力嚴重影響了我市后續建設發展。一方面要積極探索政府資產證券化、 ppp等模式拓展籌融資渠道,加大財政資金對城市建設的扶持力度,探索建立公益性項目代建回購制度;另一方面,要認真研究推進投融資平臺的整合與重組,將各部門條塊分割的.投融資平臺整合成由政府統一管理和運作的大平臺,實現資產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融資成本的最小化,周邊蘇州、無錫、鎮江等市均已采取這種模式,進行了有效的實踐。常宜高速的建設對于我市打通交通瓶頸,提升區位優勢具有重要作用,建議市政府積極與XX市政府溝通協調,以取得理解和支持,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德勝河是打通我市航道網與長江主航道連接的黃金水道,結合三級航道整治工程,在德勝河與長江交匯處建設長江港口碼頭、打造億噸級長江港,可以有效解決我市長江岸線短缺的先天不足,發展壯大我市的航運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建議政府盡快做好相關的研究論證工作并全力推進。此外,德勝河上兩處船閘原由水利部門管理,但省域內其它城市的船閘均由交通部門管理,省交通廳也有移交管理權限的要求,這一問題要加緊協調解決,使工程建設取得省廳支持,及早開工建設。
(四)注重文化內涵,提升城市形象。
我市已取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成果來之不易,后續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長效的保護機制,把對歷史文化的傳承作為提升城市形象品質、凝聚社會力量、形成發展共識的重要抓手。為此,建議將原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更名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辦公室,由臨時機構調整為常設機構,相應增加機構和人員編制,落實保護專項經費并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同時,將保護工作列入對各級政府和部門的目標考核。常州是1918年中國首次集郵展覽的舉辦地,2018年將迎來中國首次郵展100周年紀念,這是擴大常州知名度的一次歷史機遇,市郵政公司擬爭取發行一套以此為主題的紀念郵票,郵票是國家名片,建議市政府對該項工作給予高度的重視和支持,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確保郵票的發行成功。旅游既是文化又是重要的綠色產業,也是我市城市形象的窗口。我市的旅游業近些年面臨的競爭壓力與日俱增。目前,南京、湖州等地已將市旅游局升格為旅游委員會,此舉有利于整合部門力量,促進產業發展,值得我市借鑒。要研究出臺更加有利于旅游業發展的財稅金融土地政策,加大產業發展扶持資金的投入。要在主題公園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好城市旅游、文化旅游、鄉村旅游和醫療、養生等特色旅游。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13
鄉村旅游的根在鄉村,基礎在農民,只有讓農民真正參與到旅游進程中來,讓農民真正受益,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才有根本保障。農戶的參與既是旅游業發展空間的拓展,又是“三農”發展的延伸。如何激發我區農民參與興辦農家樂鄉村旅游的積極性,如何提升我區的農家樂鄉村旅游整體競爭力,合理引導、扶持、規范“農家樂”旅游的健康發展,帶著這些問題,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區政協港澳臺僑委在戴玉英副主席的帶領下,利用多種形式深入有關鄉鎮、村、農家樂經營戶進行了走訪和調研,研究并提出發展措施,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區農戶參與鄉村旅游發展的現狀及優勢特點
屯溪作為XX市中心城區境內生態環境優越、空氣清新、水質清澈,山、水、古村落、森林構成了綠色、生態、健康、美麗的人居環境,是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理想場所。近年來,我區以‘觀光在黃山,休閑在屯溪’為目標,以“休閑觀光、農事體驗”為主要功能定位,因地制宜的發展觀光旅游農業,積極探索農村一、三產業“融合式”發展,在加快農旅結合,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方面做了有益嘗試,培育出一批賞花、采摘、攝影、民宿、垂釣、徽州美食等特色旅游產品,為游客提供了一個欣賞優美生態、感受徽風徽韻、體驗農家風情“享受慢生活”的鄉村休閑旅游圈。在改變城郊風貌、豐富農業業態、帶動旅游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區以農戶為經營主體并已形成一定規模的從事“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有36家,其中:以經營山野菜、鄉土農家菜、徽州風味菜等特色餐飲的有13家;以經營采摘園、園地認購農事參與體驗的有8家;以觀光園、垂釣園等特色農業休閑的有15家,2013年“農家樂”接待人數16萬人次,從業人員800余人,銷售鮮活農副產品320萬元,年營業收入達 2000多萬元,已成為我區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是初步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景區依托型、農事參與型、文化體驗型、休閑度假型鄉村旅游產業。
借助鄉村旅游的發展平臺,充分挖掘生態、農耕、產業等資源,把大力發展“農家樂”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內容,引導和鼓勵農民開辦“農家樂”, 發展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可供游客和市民放松身心、回歸自然、體驗農事的休閑觀光農業產業園區,為農家樂休閑旅游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如:以新江蔬菜基地、徐村蔬菜基地、新潭金星蔬菜加工廠為代表的蔬菜產業;以九龍藍莓生態園、果亭山桃李基地、新潭草莓基地為代表的水果產業;以一品有機茶業公司、屯溪實驗茶場、胡氏茶廠為代表的茶業產業;以植物大觀園、碧桂園苗木基地為代表的花卉苗木產業;以農家樂徽菜美食一條街為代表的餐飲產業;以鬲山市民開心菜園、黃山嘉順農業科技示范園為代表的農事體驗區。
二是XX市旅游業的長足發展為我區農家樂休閑旅游業開辟了快車道。
隨著XX市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去年游客接待游客已達3732.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314.5億元。我區鄉村旅游發展的實踐證明,農家樂休閑旅游只要從各景區引流拓源,做到與景區互相配套,就能夠取得良好的業績。很多農民都從旅游產業中得到了實惠,有的村更是走上了集體致富的道路,廣大農戶參與旅游產業的積極性高漲,對發展鄉村旅游充滿了熱情和期盼。一批鄉村觀光休閑、餐飲、農事體驗和鮮果采摘項目應運而生,應勢而上,且生意日益紅火興旺。
三是優越的區位條件為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證。
隨著XX市大交通條件的逐步改善,特別是黃山高鐵的即將建成通車,貫通南北、承東啟西的'全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已逐步形成,我區將更緊密的融入長三角旅游圈、經濟圈、城市圈,處于長三角地區人口較為密集、經濟十分活躍的城市群之中,交通便捷,客源充足。最終形成到杭州、上海、寧波、合肥、武漢、南昌和廈門等中心城市都在2到4小時之間。來自長三角地區游客比重不斷上升,特別是“黃金周”和周末,自駕車排隊已成為我區旅游旺潮的一大亮點。
四是美好鄉村建設的扎實推進為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近兩年,我區著力在美好鄉村建設與農業休閑觀光旅游開發的合理嫁接上做文章,把鄉村旅游開發作為美好鄉村建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在硬件建設上,要求在區域環境融入旅游意識、園林意識和環境意識,實現鄉村旅游開發與區域硬件建設一體化。圍繞美好鄉村建設中心村、百村千幢、百佳攝影點等關節點,逐步擴大油菜、蓮藕等特色作物種植面積,策劃茶葉制作、開心菜園、瓜果采摘等農事體驗活動,推出一批徽菜、山野菜、特色畜禽等農家美食,培植一批各具特色的專業村、特色村。打造農旅結合的示范點和樣板區。示范帶內首批5個中心村依托項目帶動推進美好鄉村建設,重點發展農業休閑觀光、鄉村旅游、農村服務業和特色旅游產品開發。如鳳霞的“鳳起霞飛”、三充的“醉美三充”、云村的“都市云村”、東關的“生態東關”、朱村的“綠色朱村”。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14
一、基本情況
xx市位于xx省西北部,xx河中下游,地處云貴高原與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全市行政區域面積1852平方公里,轄11鎮3鄉3個街道,90個行政村,34個社區,總人口31.4萬人,二調耕地面積34.67萬畝。農業面源污染主要來源為農業投入品、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農作物秸稈和規模養殖場糞污。由于農業生產活動的廣泛性和普遍性,農業面源污染涉及范圍廣、隨機性大、隱蔽性強,加之不易監測、難以量化、控制難度大,已逐漸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的主要瓶頸。
二、農業面源污染及農村環境整治的現狀
為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氣靜”的農村生態環境,我市堅持以“治污治水·潔凈家園”五年攻堅行動和“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項行動為抓手,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改造“10+n”和“七改一增兩治理”行動計劃,整合各部門專項資金,采用bt、bot、ppp等模式,拓寬環境治理投資渠道,全面啟動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處理和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以及農作物秸稈、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綜合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大力開展生活垃圾治理設施建設,垃圾收運系統進一步完善
近年來,我市著力健全垃圾收集處置系統建設,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廣西鴻生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啟動日處理200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為減少原有垃圾填埋場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投入500萬元對原垃圾填埋場進行封場處理。投資3500萬元,完成xx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工程建設,建成垃圾壓縮中轉站14座(其中城區2座、鄉鎮12座),配置轉運車10臺、勾臂式垃圾車48臺、可卸式垃圾箱600個。積極探索鄉鎮生活垃圾源頭處理模式,投資66.88萬元,采購“分散式生活垃圾處理站”設備2臺,在石堡鄉、葫市鎮開展生活垃圾就地處理試點工作,采購垃圾箱125個、垃圾鉤臂車9輛,并分配至各鄉鎮、村,進一步提升了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能力。目前,我市生活垃圾收運設施覆蓋全市17個鄉鎮(街道)和79個行政村,鄉(鎮)覆蓋率100%,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0%以上。
(二)大力開展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污水處理能力進一步提升
按照省委關于“堅守發展和生態保護兩條底線,努力把xx河打造成為全省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改革先河”的要求,我市從2014年起,采取bt、bot以及ppp等模式,大力實施城鄉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工作。
1.大力開展集鎮污水治理設施建設,覆蓋率達到100%。投資近1.8億元,采用aao+mbr+紫外線殺毒工藝,建成大同、復興、丙安、旺隆、元厚、葫市、長沙、官渡、長期等9個集鎮污水處理廠,日處理生活污水7300噸,出水水質均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投資2200余萬元,采取“生化+人工濕地”工藝,建成寶源、兩河口、石堡、白云、丙安5個集鎮人工生態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日處理生活污水1500噸,出水水質均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引進了xx金水源水務有限公司對城鎮污水處理廠進行第三方運行管理,確保了污水處理設施長期有效運轉。全市17個鄉鎮(街道)集鎮污水治理設施實現全覆蓋,城鎮污水處理率達90%以上;
2.全面推進農村污水治理設施建設,農村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結合“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項行動和“治污治水·潔凈家園”五年攻堅行動,整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農村清潔工程、清潔小流域治理和xx河流域環保專項資金以及財政“一事一議”資金,采取人工濕地工藝、一體化生活污水凈化系統和一體化凈化器+人工濕地等工藝,在農村居民聚居點、高速公路沿線、xx河沿線和景區沿線,大力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工作。已建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45套,在建農村污水治理設施8套。編制完成《xx市整體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項目實施方案(20xx—20xx年)》,計劃實施污水、垃圾治理項目221個,總投資43386.78萬元。其中,污水治理項目128個,總投資42136.78萬元,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項目93個,總投資1250萬元。力爭用3年時間,利用人居環境改造資金著力改善全市100個行政村人居環境,重點打造精品型村莊18個、提升型村莊30個、普及型村莊52個,進步一完善農村污水治理設施,實現農村污水垃圾治理設施全覆蓋。
(三)著力控制化肥、農藥施用,確保總量實現“零增長”
通過開展科普宣傳、強化日常監管、推廣標準化生產等方式,不斷提高規模化生產經營主體和農戶綠色生產意識,20xx年,建成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區通過評定,列入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全市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大幅提升。
1.推廣綠色疫病防控技術,實現農藥使用“負增長”。在水稻生產上推廣使用太陽能殺蟲燈、稻魚共生、稻鴨共育模式和生物農藥,在金釵石斛生產上推廣應用農業、物理、生態調控配套生物農藥,在蔬菜生產上推廣太陽能殺蟲燈配套生物農藥,在果園管理上推廣養雞放鴨、糖醋液誘殺、人工撿拾處理等措施。同時,依托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實施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新品種農藥,提高生物農藥使用比例,達到農藥減量控害和減少農藥對環境的污染。2016年,全市農藥使用量16.17噸(折百量,按純度100%計算),化肥施用量控制在250公斤(折純)/公頃以內,同比下降6.9%,實現負增長。
2.大力推廣科學用肥,實現化肥使用“零增長”。根據《xx省農村環境質量試點監測工作方案》《xx省農村環境質量試點監測技術方案》和《農村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技術規定(試行)》的要求,在全市范圍內選取了涵蓋種植型、工業型、生態型3種村莊類型的5個具有代表性的村莊15個點位開展土壤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每年按照20萬畝的總體目標,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施用有機肥,指導農民科學購肥、用肥,2016年全市化肥施用強度130.5公斤/公頃,全市化肥施用強度實現穩中有降。
(四)嚴管嚴控,著力提高畜禽規模養殖糞污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
1.規模養殖場畜禽污染處理實現全覆蓋。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完成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劃定,通過市鄉兩級分級負責巡查、經營主體建立完善臺賬等方式,對規模化養殖場(小區)糞污處理進行常態化監管。目前,我市共有規模養殖場12家,年產生糞便26755噸左右,全部采用雨污分離、干濕分離和墊料平養等方法,通過將養殖糞污集中收集用于生產有機肥、堆肥、沼氣池處理等方式,年綜合利用25430噸以上,綜合利用率達95.05%。
2.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升。近年來,我市結合生態市創建和森林防火工作要求,不斷加大宣傳和查處力度,嚴禁野外焚燒秸稈。通過免費發放腐熟劑等方式,推廣秸稈腐熟還田還土技術,在避免造成環境污染的同時,又改良與培肥了土壤。目前,我市還在積極與有關企業接觸,洽談生物質發電項目,進一步拓寬秸稈綜合利用途徑。2011-2016年,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均達到96%以上。
(五)以脫貧攻堅為統攬,農村綜合環境得到大幅改善
1.著力改善群眾居住條件。2009年至2016年,全市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25439戶。20xx年,我市按照脫貧攻堅有關要求,投資3.5億元,集中開展了農村危舊房屋整治,共整治各類危舊房8215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對象2431戶,新修建597戶,全面消除農村群眾住房難問題。
2.著力開展小康房建設。按照《遵義市“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小康房行動計劃20xx年度實施方案》要求,投資800萬元,完成復興鎮凱旋村、兩河口鎮盤龍村、葫市鎮小關子村200戶小康房建設任務。
3.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2016年,我市投資9000萬元,打造完成天臺鎮鳳凰村、復興鎮張家灣、兩河口盤龍村、大同鎮民族村、丙安鎮三佛村、寶源鄉玉豐村等6個精品型村莊。20xx年,計劃投資8400萬元,實施整體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示范單元項目10個村莊,已在復興鎮凱旋村、旺隆鎮富順村等10個村全面開始實施,累計完成投資6831萬元;
計劃投資13.76億元,在葫市鎮天堂村、官渡鎮玉皇村等16個鄉鎮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造點150個(其中,精品型18個、提升型40個、普及型92個),已完成投資10.97億元。
三、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市通過開展脫貧攻堅集中整治、實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項行動和財政一事一議項目等方式,在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有:
(一)群眾環保意識薄弱。群眾對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利用的認識不到位,環保意識薄弱,未充分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危害性和資源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二)監管、保障體系不健全。與城市系統、嚴密的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相比,農村地區的監督管理相對滯后。加之農村面源污染點多面廣、牽涉部門多,多數地方幾乎是監管死角。
(三)資金投入不足。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和環境綜合整治涉及農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之我市群眾居住分散,農業生產以戶為主,建立完善處理系統和后續維護投入很高,地方財政難以承擔。
四、對策與建議
(一)切實提高群眾素質。在農村地區大力開展環保知識宣傳,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切實提高其生態環保意識,為建設美麗鄉村夯實思想基礎。
(二)加大資金投入。各部門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充分發揮財政資的支持和杠桿作用;
積極引進第三方投資、社會資本運營的ppp模式,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社會資本和經營主體參與;
統籌整合項目和資金,按照“渠道不變、整合使用、各計其功”的.原則,避免分散投入、重復實施等現象,實現項目效果的最大化。
(三)建立完善農村環保監管網絡。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結合“河長制”組織體系,建立專職機構、兼職人員、志愿者相互補充,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的全覆蓋監管體系,實現從被動應付到主動監管的轉變。
為切實提高農業面源污染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水平,建議上級在以下幾個方面給予基層更大的支持:一是加大對農村生活垃圾、污水和規模養殖場糞污綜合利用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夯實美麗鄉村建設基礎。二是規劃建設區域性的農膜和化肥、農藥、飼料等農業生產投入品包裝物回收系統,提高農村生產垃圾處理利用率。三是建立農藥、獸藥、動物疫苗等有毒有害物質專業回收處置機構,避免對農村環境和群眾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15
現代社會文明程度日益提升,如何充分發揮巾幗志愿服務職能,引導婦女參與文明建設成為婦聯組織面臨的一個新課題。xx縣婦聯以和諧家庭創建、維護權益、關愛弱勢群體為切入點,組織開展了巾幗志愿者服務工作,著力打造巾幗志愿服務品牌。
基本情況:
據統計,目前,全縣實名注冊并填寫登記證的志愿者人數達到20xx余人,組成巾幗志愿者服務隊200余支。她們來自于全縣24個鄉鎮(街道)和27個縣直單位。其中基層婦女干部和優秀婦女人才占30%,法律、教育等專業人士占40%,單位女職工占10%、社區干部占20%。學歷方面,初中文化水平人數占6%,高中文化水平人數占12%,中專文化水平人數占29%,大專文化水平人數占33%,本科文化水平人數占17%,其他3%。志愿隊伍服務內容涵蓋了十余種類別,其中家庭教育指導志愿者隊伍26支,醫療衛生服務隊伍24支,弱勢群體援助隊伍22支,關愛老人志愿隊伍21支,文藝宣傳隊伍18支,法律咨詢志愿者服務隊伍17支,婚姻家庭關系調解志愿隊伍17支,心理輔導服務隊伍16支,扶貧助學志愿隊伍13支,環保清潔活動隊伍11支,農業科技服務隊伍9支,家政服務隊伍7支。以上隊伍的人員構成上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家庭教育指導、心理輔導、文藝宣傳志愿者多為在校教師,醫療衛生服務志愿者多為專業醫療機構優秀工作人員,志愿提供法律咨詢的人員中70%以上是法律及相關專業畢業,志愿隊伍的專業性為確保其提供優質服務提供了保障。
廣大巾幗志愿者充分發揮宣傳、引導、服務作用,積極參與全縣精神文明建設、社會和諧建設。
主要做法:
一、加大宣傳,充分發揮巾幗志愿者的.引導作用
1、根據省、市婦聯的安排部署,縣婦聯精心組織,迅速行動。召開行動啟動會議,制定下發了活動實施方案,將其納入年終目標考核。通過媒體、宣傳單等形式,廣泛宣傳巾幗志愿者活動的意義、活動標識等相關內容,使廣大群眾充分了解認識這項活動,增強活動影響力。并對全縣巾幗志愿者工作現狀以及隊伍建設進行調查調研,將現有志愿者隊伍建檔入冊,進行指導檢查,充分發揮志愿者服務作用。
2、加強巾幗文明隊建設,發揮文藝宣傳力量,開展“科學健身、文明生活”主題活動。組織全縣鄉鎮、城區46個巾幗文明隊廣泛開展廣場舞、手絹舞,健身球等健身文體活動,使“健身促健康、健康防疾病”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引導健康、文明、和諧的社會新風尚。
3、圍繞“清潔鄉村、美化家園”活動,組織志愿者在廣大農村婦女和家庭成員中開展“講文明,除陋習,從我家做起”活動。發放活動倡議書萬余份,倡導農村婦女和家庭成員開展講衛生、講文明活動。組成志愿者幫扶隊伍,進村入戶,幫助孤寡老人,留守婦女等困難家庭進行衛生大掃除,努力倡導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圍繞和諧家庭建設,加強巾幗志愿者的指導能力
1、圍繞“知榮辱、講文明、爭創和諧好家庭”主題,與文明辦等單位聯合在全縣深入開展“和諧家庭”創建活動。發動志愿者向社區和家庭發放《和諧家庭建設指導手冊》。
2、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聘請王培琳等10名教育專家,組成家庭教育志愿者隊伍。開展針對巾幗志愿服務的專項培訓,并深入到社區、學校,家庭,開辦家庭教育知識講座,傳授科學教子方法,指導父母如何與子女溝通;成立心理咨詢室,對學生進行心理問題疏導。
3、開展“低碳家庭”活動,充分發揮家庭志愿者在節能環保家庭社區行動中的作用。組織志愿者發放低碳家庭宣傳單,環保購物袋等形式,向廣大家庭宣傳低碳生活基本常識,大力提倡節水、節能,使用菜藍子、布袋子,營造了重視環保、參與環保的濃厚氛圍。
三、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強化巾幗志愿者的服務職能
1、在構建維權網絡中充實志愿者隊伍。組建由婦女干部、法律工作者、政法系統干部等維權志愿者隊伍。每年開展普法維權周咨詢活動,零家庭暴力社區宣傳活動,廣泛宣傳法律維權知識,提高婦女的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成立了婦女兒童法律援助中心,建立陪審員制度,逐步構建起專業化、制度化的婦女志愿者維權隊伍。
2、在信訪工作上,充分發揮志愿者矛盾糾紛調解作用。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維權網絡。通過基層婦女組織、司法等部門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暢通婦女維權渠道,處理維權案件,建立健全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協調組織和法律服務網絡。
3、針對留守兒童、貧困女童等弱勢群體建立志愿者幫扶長效機制。發動社會力量,增強志愿意識。通過開展“代理媽媽、代理姐姐”結對幫扶活動,一對一、手牽手、面對面的與留守兒童進行學習輔導與心理指導。聯合公安、交警、衛生、教育等部門,為留守兒童開展送愛心、保安全、強教育行動。將救助貧困女童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組織發動志愿者為其捐款捐物,幫助她們解決實際困難。(www.fwsir.com)并已經形成“警察媽媽”志愿服務品牌。
四、存在的問題
1、隊伍組織偏于松散。因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隊伍的凝聚力不強;出現參加活動隨意的現象,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巾幗服務的重要作用。
2、活動開展的不夠深入。在組織各項活動中,存在著單一、沒有持續性、長效性的問題,社會宣傳面和社會效應不大。
3、經費和人員組織等困難,由于活動經費有限,很難保障活動多樣化和豐富性。
五、對策和建議:
1、建好隊伍是基礎。在建立巾幗服務長效工作機制上下功夫,加強對志愿者服務隊的工作指導,使巾幗志愿服務有章可循,促進品牌提升。
2、堅定志愿者服務宗旨,辦實事,求實效,有針對性的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去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讓廣大群眾認可支持。
3、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宣傳媒體等多種宣傳方式,樹立志愿者典型、歌頌志愿者功德,讓志愿服務的理念入人心,吸納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隊伍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保密工作情況調研報告03-06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精選10篇)09-15
女職工工作情況調研報告03-06
食品安全工作情況調研報告11-30
巾幗志愿服務工作情況調研報告06-10
糧食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通用5篇)10-11
小學安全工作情況調研報告(精選14篇)11-29
基層減負工作情況調研報告(通用7篇)11-25
森林防火工作情況調研報告(通用15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