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時間:2023-02-06 09:03:11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14篇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14篇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1

  按照《濮陽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關于對我市農村城鎮化、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情況的調研通知》要求,我縣及時組織縣委農辦、住建局、產業集聚區辦公室等部門及有關鄉鎮召開座談會,對全縣推進城鎮化、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F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濮陽縣新型農村社區規劃情況

  濮陽縣共轄6鎮14鄉,1005個行政村,總人口108.6萬人,縣域面積1382平方公里,耕地135萬畝。20xx年,全縣GDP完成192.4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1618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4.4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324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343元,城鎮化率達到39.32%;柳屯鎮、文留鎮躋身河南省百強鄉(鎮)行列。

  《濮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關于“穩步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部分明確指出:按照“規劃先行、就業為本、量力而行、群眾自愿”的原則,穩步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城市建成區內現有城中村,加快轉變為城市社區,同步推進社會組織形態轉變,使村民真正轉化為市民。選擇工業集中、基礎好的文留、柳屯、戶部寨、慶祖四個鄉鎮優先進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到20xx年,在縣產業集聚區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對不宜居住的村莊

  以及弱小村、偏遠村實施整村搬遷,統一組織建設集中居住區!笆濉逼陂g建設40個新型農村社區。

  20xx年初,縣委成立了由縣政協主席曹雪生任組長的強力推進新型農村社區領導小組,負責產業集聚區內23個村莊合并,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工作。結合濮陽縣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5年內擬投資47.6億元,對涉及的23個村莊實施拆遷,并進行集中安置。該社區的建設以實現中心村聚集為目標,采用投資開發模式運作,規劃設計教育、商業、醫療、娛樂等功能齊全?傮w設計為南、北2個分區。南區規劃在縣城濮陽師范東側、南環路以北、國慶路以南區域,北區規劃在濮臺鐵路北側、大慶路東側區域。建成后,南北區共可容納10萬人居住,其中,安置城關鎮管轄的大屯、裴西屯、張莊、谷家莊、鐵爐、邢莊等15個村,拆遷5000余戶、近20000人。安置房建設計劃今年9月份實施,拆遷安置從20xx年開始,至20xx年底全部完成。

  二、濮陽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發展現狀

  按照上級黨委、政府關于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濮陽縣委、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城鎮化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根據“全面規劃、示范帶動、啟動社區、整治環境、整合涉農資金、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產業發展”的工作思路,從經濟基礎發展較好的新農村建設示范村中確定了城關鎮大屯、五星鄉安寨、文留鎮王明屯和高莊、慶祖鎮鄭寨和柳屯鎮陳莊等社區提前發展,發揮典型帶動作用。新型農村社區發展形式主要以中心村聚集、一村一社區型、

  融入城鎮型為主。五星鄉安寨村屬于典型的一村一社區型,安寨村已啟動“和諧新村”建設,全村共192戶,890人,1309畝耕地,新型社區共規劃8棟樓房,現已啟動建設2棟,社區建成后可節約土地230余畝,節約土地用于村內招商引資;城關鎮大屯社區屬于融入城鎮型發展,依托濮陽縣產業集聚區建設,整合可利用土地用于產業集聚區發展用地,由開發商統一開發,村民住宅“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施工”,目前已做好前期規劃,正在與開發商洽談;戶部寨鄉宗郭廟村屬于中心村集聚型, 投資類型屬于投資開發型,有三個自然村莊合并成一個行政村,建設“新宗村花園”社區,總投資3500萬元,其中村民籌資20xx萬元(含拆遷補償款),土地流轉資金1237萬元,村民房屋拆遷費用按照一畝4萬元的標準進行賠償,資金用于新型社區建設,入住新戶只需補齊差價,如果資金不夠,開發商先給予墊付,在以后的食品工業園區就業后償還。在原村莊宅基地上規劃新型社區,占地面積130畝,分三期建設完成,采取先建后拆滾動發展的模式,穩步推進的方式實施,目前已開工建設14棟樓房。

  三、具體做法

  目前,我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已全面鋪開,并開始形成強力推進的局面,按照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社會參與、多方聯動”的工作思路。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抓好“三個重點”。一是抓好規劃布局。按照就近合并、

  中心聚集、節約資源、利于發展的原則,全縣1005個村莊,規劃后形成城中村115個,中心村107個,基層村374個。二是抓好典型培育。堅持以點帶面、循序漸進原則,重點抓好以城關鎮大屯、五星鄉安寨、文留鎮王明屯和高莊、慶祖鎮鄭寨和柳屯鎮陳村等為主的新型社區建設,從實踐中探索總結積累經驗,逐步推廣,有序推進。三是抓好農村產業發展。充分結合各村實際,發揮各方面的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以農村經濟合作社為平臺,發展特色設施農業園區。如:五星鄉安寨村鑫龍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昌泰甜瓜種植合作社,眾利禽業合作社的'成功運作,有效流轉土地,促進村集體經濟壯大,增加農民收入,夯實新農村建設發展的經濟基礎。

  (二)注重把握“三個結合”。堅持“有序、有效、有力”三個原則,加快農村新型社區建設。一是與推動市場運作相結合。堅持政府領導引導、村級自主自愿、社會多元投入,把市場化運行機制導入農村新型社區開發建設,解決好基層建設投入資金不足的問題。二是與保護基層利益相結合。堅持政府著眼服務、基層著眼發展,通過新型社區的開發建設,使基層組織在加快發展的資本積累和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上得到實惠,積蓄后勁。三是與促進民生改善相結合。堅持民本為上、民需為先、民生為重,在維護好群眾合法權益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讓利于民,引導農民積極趨同、參與新型社區建設,切實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推動改造空心村、搬遷偏遠村、趨聚中心村、建設新農村。如:戶部寨鄉“新宗村花園”的建設,村兩委與濮陽市衛都飲食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合作開發協議,有企業負責投資,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節約宅基地420畝。節約土地經政府審批后用于興辦食品工業園區,安置本村及周邊村農民就近就業,既推動了企業發展,又增加了農民收入,改善了農民生產、生活環境。

 。ㄈ┲娀叭齻支撐”。一是強化組織支撐。既要發揮好黨委政府的領導核心作用,也要發揮好基層“兩委”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還要發揮好駐村幫扶、企業幫扶的輔助推動作用。二是強化民心支撐。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最大制約點在于民心是否趨同認可、是否主動接受參與,因此,必須善于通過多種方式方法,促進解放群眾的思想觀念,贏得民心支持。三是強化投入支撐。重點在政策上傾斜,在資金上支持,在物質上幫扶,在服務上用心,在環境上改善,在設施上用力,想方設法加大公共設施投入,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促進城鄉統籌一體發展。

 。ㄋ模┓e極推動“二個變化”。一是新村功能社區化。通過多村合并、中心集聚,防止了公益設施的重復性投入,可以高標準實現水、電、路、衛生室、文化廣場、幼兒園等設施建設。二是居住環境生態化。通過高品位規劃,提升農村環境容貌綜合整治水平,打造生態、宜居的新型社區環境,提升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2

  建設一支業務過硬,結構合理,穩定性強的工作隊伍,對于依法規范、有序地開展社區矯正工作,確保刑罰執行的嚴肅性,準確性,提高罪犯的教育質量,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維護社會穩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議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不斷提高社區矯正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

  一是強化培訓。為切實提高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業務素質和實際操作能力,加快知識更新步伐,確保社區矯正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社會化,提高社區矯正工作的質量,我們要分階段、分層次組織開展培訓工作。培訓主要采取的方式:

  1、舉辦培訓班。要定期組織試點區司法所所長、抽調的監獄勞教干警、司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及社區矯正志愿者對國家有關社區矯正工作的政策、方針、法律法規等內容進行研究和學習,通過讓工作人員解決真實性問題,來掌握隱含于其中的知識,形成解決當前矯正工作存在的難點、熱點和重點問題的能力。

  2、舉辦知識競賽。要本著“以賽代訓,以賽促學”的宗旨,通過舉辦知識競賽這種特殊的教育方式,進一步激發社區矯正工作者和志愿者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不斷強化工作人員的文化素質和業務水平。

  3、組織學習考察。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組織相關工作人員,赴社區矯正試點工作開展好的`省、市考察學習,以加深對社區矯正工作的認識,借鑒兄弟省市的好的做法和經驗,使試點工作的開展更充分、采取措施更有力。另外,還可以邀請社區矯正試點工作開展好的省、市相關工作人員赴我市對我市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并交流經驗,相互取長補短,達到互相觸動,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是分類管理。為充分發揮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的不同職能作用,確保對社區服刑人員的教育改造效果。我們應對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實施分類管理。

  1、對抽調獄所干警的管理。要嚴格按照《抽調干警日常管理辦法》的要求,對干警的獎懲、請銷假、考核等進行管理,規范干警工作。

  2、對司法所工作人員的管理。市區司法所工作人員隸屬于街道辦事處內部編制,為便于更好地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建議對司法所工作人員實施雙重管理。即司法所工作人員接受市司法局業務指導,由市司法局負責具體工作安排和年終考核。

  3、對社區矯正志愿者的管理。要以試點區為單位,建立社區矯正志愿者人才儲備庫,為社區矯正工作不斷供應新鮮血液,對那些不適宜繼續從事社區矯正工作的志愿者要及時進行調整、更換。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將志愿者進行分類,按照參與矯正時間的長短分為長期、短期、臨時志愿者;按照參與矯正的空間分為社區內、社區外志愿者;按照參與活動的程度分為全面參與、專題參與等不同類型。

  三是改善結構。要結合社區矯正的開展,突出社區矯正工作隊伍的素質建設和要求,司法所所長、抽調干警和社區矯正志愿者應當按照需要具備大專以上法律專業學歷或相當學歷的要求進行配備、為依法、嚴格、規范、準確地實施刑罰提供素質支撐。一方面,要從知識層面上進行優化。實施多元化人才選拔,要堅持“公開招考、定崗競爭、擇優入圍”的原則,面向社會招聘選拔熱愛社區矯正工作,思想政治素質好,工作責任心強,具備法律、心理、教育、社會學等專業知識的社工和志愿者,充實到社區矯正工作隊伍中;另一方面,要從年齡上進行優化。采取階梯式用人方式,在對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的選拔上,既要選拔一批年富力強的干部,又要選擇經驗豐富的干部。要按照年齡的大小,科學配備工作人員,充分發揮不同年齡段工作人員的自身優勢,不斷提高社區矯正工作的整體水平。

  四是完善機制。要完善司法所崗位責任制,進一步建立健全激勵競爭機制,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激勵競爭機制,及時調整不稱職工作人員,不斷加強矯正工作隊伍建設。增強工作人員的競爭意識、危機意識,進而優化社區矯正工作隊伍結構;要成立社區矯正試點工作考評檢查小組,由職能部門牽頭,定期組織相關部門赴試點區20個司法所檢查社區矯正工作開展情況,對檢查結果進行通報,年終時要進行綜合評比,同時評出工作先進和后進,用以鼓勵先進,鞭策后進。

  五是加大宣傳。社區矯正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仍是新事物,要進一步加強社區矯正工作的宣傳力度,通過開展“社區矯正工作宣傳月”、“社區矯正大家談”、“社區矯正研討會”,開辦社區矯正信息網、宣傳專欄以及各種會議等形式,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利用各種載體,重點對社區矯正工作的目的、意義向群眾進行宣傳,擴大社會影響面,增強社會影響力,使社會各界對社區矯正工作的認可度明顯提高,積極爭取并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努力使廣大群眾成為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支持力量。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3

  “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格局”是新形勢下農村改革發展的根本要求?h委、縣政府順應時勢,綜合判斷新的形勢和任務,明確提出了統籌城鄉發展,實施“1630”工程的工作思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符合白河的縣情實際,順應了全縣人民的殷切期待。怎樣實現城鄉一體化,實施“1630”城鄉規劃體系,建設社區化生態新村,受到全縣社會的普遍關注。根據縣政協20xx年重點工作安排和縣政府郭德林縣長親自點題,經縣政協主席會議研究決定,由縣政協副主席薛黎明同志帶隊,成立政協專題調研組,從20xx年3月23日開始利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對縣政府確定的30個社區化生態新村的基本情況、發展現狀、存在問題、保障機制等方面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一、我縣在統籌城鄉發展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值得肯定

  一是統籌協調的發展思路逐步清晰?h委、縣政府堅持與時俱進的理念把握全局,審視縣情,完善思路,圍繞構建和諧白河的總目標,順應民生需求,作出了突破勞務經濟、創建“村民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生態新村、建立“聽解幫促”工作機制等系列重大決策,在實踐中勇于創新,在發展中不斷完善,呈現出發展提速、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的喜人局面,得到了群眾擁護、上級肯定和社會各屆的廣泛關注。工作上始終圍繞統籌城鄉一體化這一核心,把工業與農業、城鎮與鄉村、居民和農民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新型工業、新農村建設和勞務經濟的同時,把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資源、更優的服務投向農村,惠及農民,讓城鄉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踐證明,提出的思路和目標符合縣情,順乎民意。

  二是城鄉經濟結構形成新格局。項目拉動增長,工業向園區集中為白河持續發展積蓄了堅實的后勁;把勞務經濟作為“龍頭”產業,惠民工程,特別是“一個都不能少”的政策安排,全縣全力抓職教、強培訓、促輸出,推進勞務轉型,農民向市民轉化,大批技能型人才融入城鎮,安家立業,對于白河今后的長遠發展起到了關鍵性推動作用;突出“一縣一業”和“一村一品”,推進以土地流轉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各項農村改革,有效引領特色農業示范帶動,農業向產業化邁進,組建了各類專業協會,幾大產業都建成了與之對接的龍頭企業,

  工農互動,產業互補,城鄉整合的關系日趨緊密;新村建成社區,創建的村民綜合服務中心,打破行政區域界限,跟進政策、措施和公共服務,形成了“四位一體”的服務體系,吸納周圍群眾搬遷居住,如中廠石梯村、卡子友愛村、茅坪棗樹村、四新彭家村、桃園聯合村、宋家光榮村、西營蔓營村、倉上農莊村、小雙小雙村、大雙花灣村、麻虎金銀村等社區化生態文明新村建設已彰顯雛形。

  三是民生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健全了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城鄉低保擴面、五保戶集中供養、城鄉合作醫療、義務教育階段實施“蛋奶工程”、城鎮廉租房建設和農村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深入人心;省級衛生縣城通過評估驗收,“雙創”工作長效機制、生態化理念漸入人心;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創建蓬勃開展,平安建設卓有成效,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四是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面貌大為改觀。城鎮開發和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村村通水泥路,城區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全面啟動,農村無線數據電視擴容,安全飲水工程覆蓋面加大;以村民綜合服務中心為紐帶,捆綁資金建設生態新村,城鄉差別逐步縮小,縣域城鎮化率逐步提高。

  二、社區化生態新村建設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基層干部群眾對社區化生態新村建設概念仍比較模糊。調研中了解到, 有不少干部群眾在思想上對推進城鄉一體化,實施社區化生態新村建設工作的重要性理解偏差,認識不清。一是對什么是城鄉一體化,怎樣建設社區化生態新村的含義有些誤解和曲解。有相當部分人認為建個樓、架座橋、修條路就是城鄉一體化,就是社區化生態新村。二是部分村認為建設社區化生態新村任務重,投入資金多,感到壓力很大。三是有的村民認為集中居住雖好,勢必會造成距土地較遠,生產上極不方便,擔心搬遷后的生存與發展問題。四是安于現狀,故土難離。許多村莊雖然規模小,人口少,基礎差,但大多數村民世代居住在中后高山,建一座普通房屋投入少,生產上也很方便,不愿意搬離。五是部分群眾對建房手續辦理和占用好田好地較多反響很大。農民申請建房在手續審批過程中,因涉及相關部門較多、手續較為繁瑣、收費標準較高且審批周期過長有一定的怨言(辦建房手續快的需要2-3個月,慢的是農戶已搬遷新居手續至今還未辦理)。

  2、社區化生態新村發展思路和規劃尚不夠明晰。縣上雖然對統籌城鄉發展、加快社區化生態新村建設方面作出了安排部署,但很多鄉鎮、村組干部對建設生

  態新村的任務、標準、思路感到茫然,加之對確定的30個生態新村總體規劃還在編制當中,當前應該做什么、怎么做感到無從下手。

  3、城鄉二元結構影響城鄉一體化發展。長期以來,由于歷史和體制的原因,我縣與其他縣市一樣,城鄉二元結構非常明顯,農村依然落后,城鄉發展不均衡,經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和矛盾依然突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20xx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6元,確定的30個重點生態新村中20xx年人均純收入最高為5140元,最低的為3045元。新型工業化、縣域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建設任務相當繁重,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骨干企業和重大項目仍然缺乏;產業類項目問題仍然不足,稅源支撐型項目匱乏,縣域經濟發展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城鄉居民收入偏低,改善民生的任務非常繁重;基礎設施建設不配套,服務功能不完善,政策性扶持力度較小,農村各項社會保障措施不到位等問題直接影響到城鄉一體化發展和社區化生態新村建設。

  4、農民綜合素質較差,思想觀念仍很落后。在我縣農村人口中,文盲、科盲、法盲仍占一定的比重。主要表現在:農民思想還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相差甚遠。在思想素質方面,受保守和小農意識影響,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追求現代生活理念,缺乏干大事創大業的開拓進取精神;在文化素質方面,農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對新事物、新技術缺乏認識,從而阻礙了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而不能集約經營,靠賣苦力打粗務工,嚴重制約了農民的增收。

  三、加快推進社區化生態新村建設的幾點建議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社區化生態新村建設的關鍵時期,一場涉及資源要素整合、經濟布局優化、思想觀念轉變、領導方式創新的重大變革,更是經濟結構協調安排、社區秩序的合理構建、利益關系的和諧調整。全縣上下必須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改善人居環境為突破口,以提高農民素質和生活質量為根本,以經濟發展、精神充實、民主健全為主要內容,堅持規劃引導、統籌安排、明確職責、項目帶動、創新機制的原則,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社會發展條件,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把生態文明新村建成農村小康建設、村鎮基層組織建設、農業產

  業化經營、農村資源整合、發展循環經濟的示范,協調推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努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

 。ㄒ唬⿷搱猿值膸讉基本原則

  1、堅持立足實際,科學規劃的原則。社區化生態新村規劃必須從本地出發,遵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做到統籌安排,科學布局,結構合理,資源綜合利用,效果整體發揮。既要著眼于長遠發展,又要立足現有基礎,防止不顧客觀條件的盲目建設,要體現階段性和側重點。

  2、堅持試點示范,點面結合的原則。以縣上先行確定的30個重點生態新村為基礎,首批抓好15個基礎條件較好的村作為示范試點,在立足抓好試點,典型引路的.基礎上,分期分批,逐步推進。通過點上的示范建設和面上的廣泛推進,從而加快全縣生態文明新村建設進程。

  3、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要依據各村不同情況,堅持分類指導,梯次推進。對確定的重點村都要從群眾的現實要求出發,尊重群眾、尊重創造,積極探索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發展模式,確保生態文明村建設在梯次推進中不斷得到提高。

  4、堅持統攬全局,注重科技的原則。各鄉鎮黨委政府要以社區化生態新村建設統攬農村工作全局,堅持政府引導與依靠群眾的有機結合,全力推進生態新村建設各項工作。增強農民的科技意識,大力推廣先進實用技術,使農民群眾在建設中嘗到科技增效的甜頭,體現生態文明村建設的實效。

  5、堅持拓寬思路,創新機制的原則。優化配置和積聚整合各種項目、資源和生產要素,集中投入,重點建設。創新經營機制,用市場的、經濟的、法律的手段來管理社會、服務經濟,確保社區化生態新村建設順利進行。

 。ǘ┟魑鐓^化生態新村的建設標準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居住集中化、生產精益化、社區生活化”為模式,把易地扶貧搬遷、村民綜合服務中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堅持分類指導、循序漸進的原則,確定我縣社區化生態新村的建設標準。

  1、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村容村貌整潔優美。通過農村水利、土地整理、道路硬化、供排水設施、集貿市場、停車場、環衛設施,“三改三建”(改廚、改

  廁、改圈,建池、建園、建家),綠化亮化、農村無線數據電視擴容、寬帶入戶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小康住宅建設,逐步達到小康建設標準。

  2、思想道德風尚良好,文教衛體設施健全。通過宣傳教育引導,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無封建迷信活動;以村民綜合服務中心(亦稱社區服務中心)為核心,建有文化活動室和體育健身場所。形勢政策教育、科技普及和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經常堅持;村辦學校符合標準,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達標;衛生室設施條件改善,群眾疾病預防、保健、常見病治療有保障;無計劃外生育。

  3、基層民主制度健全,社會治安秩序良好。村民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和村民監督委員會制度落實,村干部依法行政,農民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權利得到保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落實,治安防范體系健全,鄰里關系和睦,社會和諧穩定。

  4、農村經濟發展壯大,農民生活更加殷實。產業結構合理,特色產業、高效農業和庭院經濟健康發展,“一村一品”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逐步形成,集體經濟實力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健全,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5、領導班子堅強有力,干群關系和諧融洽。強化農村兩委班子建設,徹底從根本上解決有人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問題。拓寬選人用人渠道,注重從農村致富能手、退伍軍人、回鄉大中專畢業生、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中選拔干部,及時注入新鮮血液,把那些真正有文化、有膽識、思路新,有群眾威信、有駕馭市場經濟能力,又具有改革拼搏創新精神的能

  人推選為村兩委班子主要負責人,并逐步提高村干部的誤工報酬待遇,充分調動村干部的積極性和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帶著作用,用他們的言傳身教來影響和帶動群眾投身到生態文明新村建設中來。

  (三)夯實社區化生態新村建設的主要任務

  開展社區化生態新村建設,經濟是基礎,農業產業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重點,農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文明健康生活習慣的形成和民主法制意識的增強是難點。因此,要把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發展循環經濟融為一體,建設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4

  社區建設是社會建設的基礎。當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重心在社區、力量源泉在社區、成效體現在社區。為了進一步貫徹區黨代會精神,認真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推進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加強群眾工作會議”相關工作要求,區政協專題調研組對我區社區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社區建設的主要成效

  近年來,我區積極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圍繞“稅源經濟是全區事業的生命線,社區建設是城區工作的永恒主題”的發展思路,堅持主題引領,共同治理,普惠服務,專業推進,社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1、以示范城區創建為動力,推進文明和諧社區建設

  我區把和諧社區創建與文明社區創建緊密結合起來,以創建文明和諧社區為總抓手,夯實基層基礎工作,優化社區建設環境,創成“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區”。全區64個社區先后被命名為“市和諧社區”,其中8個社區被命名為“省和諧社區”,11個社區被命名為“市和諧示范社區”。工人新村社區被命名為“全國和諧示范社區”。目前,以社區為平臺、社工為抓手、社區社會組織為載體的“三社聯動”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年8月,我區被中國社會工作協會授予“全國社區服務示范城區”。

  2、以深化社區民主自治為重點,加強社區規范化信息化建設

  建立了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居委會為主體、社區社會組織為依托,各類專業服務組織為補充的新型社區組織體系與運行機制。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區議事園制度、社區成員會議常任代表制度、居民回音壁等方式為居民提供多種自治參與渠道,實現社區居民自治模式的多樣化。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方式實現由戶代表到居民直接選舉的轉變,丁家橋等6個社區還成功實行了無候選人選舉。同步加強了社區居委會規范化建設。建設并開通社區網站和64個社區網站,網站點擊率突破10萬次。

  3、以提升服務居民的能力素質為目標,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

  近年來,我們逐步加強和完善了社區工作者的配備和管理。年,按照每300戶配備1人的標準,將計生專干、司法調解員、勞保協管員全部納入專職社區工作者管理,統一享受專職社區工作者待遇。先后出臺了《區專職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和《區專職社區工作者考核暫行辦法》;完善社區網格化和扁平化管理機制,社工每人包戶300戶,建立民情日記;實施了一人多崗制、錯時工作制、節假日值班制、預約服務制、一門受理制等制度。目前,社工總數為688人,大專以上學歷社工603人,占總數的88%;獲得全國社會工作等級水平考試證書的社工131人,占總數的近20%!啊逼陂g,我區先后三次提高專職社區工作者的待遇,專職社區工作者平均月收入已由年的950-1050元提高到現在的3103—4003元。

  4、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推進社區普惠化服務

  建立以城市低保制度為基礎,與低保邊緣救助相銜接,以醫療、教育、住房、助殘、臨時救助等專項救助為輔助,以社會互助、慈善救助等社會幫困手段為補充的新型救助體系。在完成“三美元計劃”基礎上,年開始實施無就業能力低收入家庭每人每年“萬元保障計劃”,低保家庭純生活保障水平已達到630元。大力實施“亮居工程”項目。構建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照顧為依托、福利機構為骨干”的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居家養老服務網”實現60歲以上孤寡、獨居和困難空巢老人免費服務全覆蓋。,用于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資金達260萬元,用于民營社會福利機構的資助達到673萬元。全區機構養老床位總數達到目前2703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24張。年正式開通了首家智慧社區信息化養老服務平臺。

  5、以社區軟硬件建設基礎為載體,夯實社區建設基礎

  通過新建、租賃、共享等途徑,并建立新增面積裝修補貼、租賃補貼制度,社區辦公服務條件有所改善。我區社區辦公服務用房總面積(含共享)從年的18271平方米上升到現在的81639平方米,全部達到每百戶30平方米標準。社區辦公經費達到7-12萬元。所有社區都配備計算機、觸摸屏、數碼相機等現代化辦公設施!啊鄙罘⻊涨笾鸁峋被市民政局確定為市的民生服務熱線,滿意率達99.8%。

  二、社區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社區建設工作,我區社區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成效。根據中央、省市關于社區建設的工作要求,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社區建設的需要出發,我區社區建設工作還有一定差距。

  1、社區管理體制機制不暢

  社區居委會作為社區居民的自治組織,并不是一級行政組織,但實際上社區居委會的直接管理者是街道,管理模式基本沿用機關自上而下的行政方式。社區的人財物支配權在街道,使社區工作自主性、積極性受限。在資金管理方面,一是大部分街道并未落實“居財街管、管用分開”的管理制度,社區居委會花多少錢、花什么錢基本由街道決定,社區經費普遍存在和街道經費捆綁使用的情況。二是政府相關部門、街道將工作延伸到社區,本應“權隨責走、費隨事轉”,但一些地方沒有落實到位。在人員管理方面,社區工作者的使用、去留全部由街道負責,導致社區工作者眼睛只盯著上面,在與居民的聯系、溝通、服務方面下的功夫不夠。由于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問題,造成社區居委會行政化趨勢日益嚴重,社區居委會工作內容嚴重“膨脹”,負擔不斷加重。社區組織的自治功能弱化,特別是為居民服務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成為實際意義上的又一級行政組織。

  2、社區建設難以形成統一合力

  民政部門按照職能在社區建設工作中承擔著組織、協調、統籌的作用,但實際上民政部門在社區建設的管理和服務中沒有相應的財權和人權,因而缺乏有效的協調、管理和組織手段,難以參與到社區的管理中,發揮對社區發展的總體統籌和協調,甚至各部門在工作下沉到社區的過程中,都從自身工作的.角度出發,各自為政,各行其是,難以形成統一的合力,造成資源浪費,同時也加重社區工作的負擔,不利于社區的規范化建設。如社區基本信息庫的建設,公安一套,計生局一套,勞動部門又一套,做了許多重復性的工作,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3、社區基礎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近幾年來,我區對社區建設的基礎設施投入逐年增加,但仍滯后于社區建設的快速發展。根據市委《關于推進“一委一居一站一辦”建設和“扁平化”社區管理工作的意見》(委發〔xxx〕37號)規定“20xx年,城市社區居委會辦公服務用房面積全部達到400平方米”要求,我區現有27個社區辦公服務用房去除共享面積外,均不能達到400平方米標準,占社區總數的42%。

  4、專職社工隊伍能力素質有待提升

  社區建設步伐的加快,社區居民公共需求的多元化、復雜性,對社區工作者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數社工在工作理念、工作精神和工作能力上還不能適應崗位要求,社會工作專業知識非常缺乏,只能完成一些行政服務基本工作。社工長期坐在辦公室從事行政工作,與居民缺少溝通聯系,在居民中的凝聚力、影響力和號召力不夠。大學生社工流失嚴重。年我區招聘100名大學生社工,目前僅有53人留在社區。

  三、推進社區建設建議

  1、加強社區辦公服務用房建設

  建議區建設部門統籌安排社區辦公服務用房建設規劃,并納入到新一輪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之中。利用老城建設、小區出新、拆違改造時機,選擇適宜地段新建、改建社區用房。街道通過積極購買、租賃、調劑社區用房,挖掘駐區單位閑置房源等多種措施改善社區辦公服務用房。建議區政府每年安排社區基礎建設專項資金,每年解決5到6個社區用房,使其非共享面積達到400平方米。

  2、擴大社區工作自主權

  根據市委37號文中關于“人財物聯動下移,切實使公共財政向社區傾斜、公共資源向社區聚集,為‘扁平化’社區管理奠定基礎”和“城市社區工作所需經費(不含人員經費),由社區設立專門賬戶,獨立使用”要求,建議實施社區工作責權利和人財物聯動下移,提高社區工作效能。一是財力下沉。出臺社區工作經費下沉實施辦法。社區工作預算和決算經社區成員代表大會同意,街道每季度或半年將社區工作經費和活動經費直接下撥到各社區賬戶,社區活動項目經社區議事園議定,社區居委會具體實施。完善社區財務監督程序,社區每月公示財務支出,街道定期對社區財務進行審計監督。二是人權下沉。賦予社區黨組織和居委會對社工進口的選擇權、出口的決定權、工作分配和考核的決定權;進一步擴大社區主任無候選人選舉范圍,在20xx年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中擴大到30%以上社區;三是物權下沉,完善社區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充分發揮社區自治組織作用,確保社區資產自主管理,規范運作。

  3、探索“三網合一”社區管理機制

  針對當前居民普遍關注的老舊小區管理、環境保護、治安保衛等問題,建議推進社工工作網格化、城市管理網格化和綜合治理網格化三者聯動,做到三網合一,形成解決社區管理問題上的民情搜集、城市管理、矛盾調處的有機統一。結合專職社工工作考核,設置社工工作網格,社工每人包300戶,在網格基礎上建立樓棟長、居民積極分子定期登門入戶制度,及時反映民情民意。結合城市管理網格,街道、社區可將其不能解決的問題反映到區城管平臺,區城管平臺再將問題交給區各職能部門辦理。結合社區綜合治理網格,依靠社工工作網絡,不斷完善居民信息資料,加強常住戶、流動人口和租賃戶管理,為及時發現治安隱患、調處社區矛盾打下堅實基礎,形成“一格多元、多元聯動”的社區管理新格局,真正把社區網格化、扁平化管理落到實處。

  4、進一步整合社區工作事務

  大力壓縮針對社區的各種會議、臺賬、材料、報表,規范面向社區的各類檢查評比和創建達標活動。由區文明和諧社區建設指導委員會牽頭負責,對下沉到社區的各項行政事務實行“準入制”。凡是準予進入的工作,集中在社區管理服務站統一承辦。區社會建設、民政部門負責梳理下沉到社區的行政事務,區財政局據此整合涉及事權下放的相應條線的專項資金和工作經費,實行統一扎口、統一下撥、統一管理,確保權隨責走、責隨事轉以及責權利和人財物聯動下移。請軟件公司研究開發社區綜合臺帳軟件系統,將計生、民政、勞動各部門信息管理軟件統一,建立統一的社區工作管理平臺。

  5、適當提高社工待遇

  根據《市政府批轉市民政局等部門<關于統一社區專職工作者工資補貼待遇的指導意見(試行)>的通知》(政發[]159號)“從起,全市專職社工工資補貼待遇要嚴格與全市職工平均工資水平掛鉤,并于每年的7月1日進行調整”要求。按照市統計局公布的市城鎮職工年平均工資為45444元(比年增加5310元),月平均約為3787元。我區專職社工工資平均水平與此還有一定差距,建議適時進行調整。同時建議對連續多年考核優秀的社工和擔任社區主要負責人一定年限且工作表現突出的社工,區出臺配套政策進一步提高其工資福利待遇,以激勵社工長期扎根社區。條件成熟時可以嘗試從優秀社區專職社工中考錄公務員和選任街道機關、事業單位領導崗位。注重推選優秀社工為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讓廣大社工感到工作有奔頭、事業有前途、成長有空間。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5

  為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根據區委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工作安排,4月28-29日,區文體局班子成員、各鄉鎮、街道分管領導、文化站站長組成調研組,在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蔣露、區政府副區長崔裕超的帶領下,前往西苑社區、映翠社區、北山社區、貴都社區。通過實地察看、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等形式,就全區社區群眾性文化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現狀與信心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鄉鎮、街道的積極重視下,區文化主管部門突出重點、強化措施、積極作為,將公共文化列入民生工程優先發展,公益性文化設施實現三級全覆蓋,社區群眾性文化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主要表現在:各級對基層文化建設加大投入,文化設施逐步改善,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建設成果豐碩;社區有固定的文化隊伍,文藝團隊日趨活躍;文化產品亮點頻現,活動豐富多彩;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建設得到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全面供給。其中,社區電子閱覽室、圖書室、文化活動室、健身路徑全部建設到位。部分社區建成農家書屋。社區各類文化隊伍100多支,民間藝術團體75個,64個晨晚鍛煉點和若干健身場館遍布全區,社區藝術節、農民文藝調演已成品牌。文化服務產業正在全面培育,十大文化產業項目的推進和新興文化產業項目的引進,在提升區域文化品位和檔次的同時,將初步形成采石古鎮、雨山經濟開發區、東湖公園及梅山公園四大文化項目集聚區。這些成績的取得,為把我區建設成為文化底蘊厚實、文化生活豐富、文化特色鮮明、文化設施先進、文化人才輩出的文化強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不足與問題

  1、認識有待提高。社區文化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改善,但與經濟社會發展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文化工作“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基層單位對公共文化建設認識尚不到位,缺乏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整體規劃和部署,存在著被動應付的思想。有的認為基層公共文化建設是文化部門的事,參與基層公共文化建設工作的熱情不高,當工作中遇到困難,存在抵觸情緒,工作創造性不夠。轄區企事業單位參與公共文化建設認識不夠,合力尚未形成,氛圍尚需營造。這些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全區基層公共文化建設推進的力度和深度。

  2、投入有待加大。社區文化建設需要資金支持,因屬公益性質,且缺乏硬性考核指標,資金成為制約發展的最大瓶頸。從資金扶持看,即使經濟條件較好的鄉鎮、街道和社區,對文化工作的投入也非常有限,遠遠達不到實際需求。有些社區硬件設施不到位,社區內部缺少文化活動場所,文化基礎設施不健全,大型文化活動開展難度較大。社區文化隊伍缺乏必要的經費,人員流動性大。社區文體活動沒有專項資金,活動經費主要來源群眾自愿自發自籌,社區補貼為輔,這就造成活動越多貼補就越多,制約了文化活動的開展。由于經費投入不足,社區文化活動總體上呈現層次低、規模小、內容老套、影響力不高等問題,處于“小打小鬧”,不成系統,難有作為,難以形成有特色、有內涵的社區文化。

  3、隊伍有待加強。社區公共文化人才隊伍不能

  適應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多數社區尚未按要求配備人員,少數社區雖配備了專人,大多身兼數職,缺乏精力組織開展社區的文化活動。社區文化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普遍不高,對文藝團體缺乏管理經驗。由于業務不熟練和自身條件的約束,導致社區文化陣地和功能不能充分發揮,難以對社區文化工作進行有效地協調和服務。社區沒有專業的`創作人才和老師,編排節目主要靠集資外請專業人士指導。業余隊伍業余水平,演出節目質量不高,制約了社區文化向專業化、精品化方向發展。參與社區文化活動人員大多數是退休人員。文化隊伍新人少,能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中青年人難得,社區文藝骨干隊伍建設亟待加強。

  4、設施有待利用。一方面,社區文化設施發展不平衡,且文化設施檔次低、功能少,活動場所面積小,難以滿足居民就近、就便進行文化活動需求。另一方面,社區文化設施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沒有較好的發揮公共文化設施的服務功能。公共文化場所雖免費開放,但活動內容不夠豐富,場館的利用率和群眾參與率不高。由于受場等限制,部分社區沒有固定的文化活動場所,公共文化權益不能惠及全民。雖然我區三級文化服務網絡設施基本建立,但由于圖書陳舊、設施老化、重視不夠,缺乏經費,缺少組織,部分文化設施處于閑置半閑置的狀態。

  三、思路與對策

  1、強化文化建設績效考核機制!白ノ幕褪亲

  民生”,文化活動不僅是精神文明的一種傳揚形式,也是社區與群眾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更是和諧社區創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文化建設要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黨政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親自抓,將文化建設作為一個獨立的目標體系,納入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坐標中,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局面,以經濟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的共同提高促進社區和諧發展。建議區里適當提高基層文化建設在鄉鎮、街道績效考核中的權重。

  2、落實文化發展專項資金。鞏固公共文化服務

  體系示范區創建成果,建立扶持激勵機制,切實落實《雨山區文化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辦法》。通過相關評比表彰,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群眾文藝團體,根據其規模、開展文化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及社會效益,給予適當的獎勵扶持,調動群眾文藝團體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社區文化軟硬件建設。對優秀文化人才和優秀作品進行獎勵,培育社區文化特色的“新品、優品、精品”,推動社區文化建設步伐。

  3、建全社區文化建設發展機制。完善社區服務管理體系,制定社區文化建設相關制度,采取激勵措施,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力度,充分利用機關、企業、學校、家庭的文化資源,將社區內的場、館、站、室對居民免費開放。整合社區文化資源,解決居民活動場地不足和轄區單位文化資源空置的矛盾,實現資源共享。擬用1-2年時間,通過實施文化惠民民生工程,在全區每個社區新建或改建一個綜合文化活動小廣場,滿足社區開展各類文化活動的需要。

  4、創新社區文化建設活動形式。開展社區文化活動應把握社區文化生活的新特點,在內容上、形式上進行探索和創新。在開展適應老年人的文化活動外,也要創造條件,設置一些適應少年兒童的課外活動內容。同時,還要不斷創新方式,吸引中青年參與到社區文化活動中來。在內容上要充分考慮各類文化的結合,在形式上要注意便于居民參加。在具體活動上要根據需要,適時開展一系列群眾參與面廣的文化賽事活動,增加群眾的參與面。在開展系列文化活動中,發揮各類業余文藝團隊的作用,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群眾活動,活動群眾”的局面。

  5、提高社區文化人才服務水平。培訓現有人才隊伍,完善培訓機制,制定培訓計劃,對現有人才隊伍進行多形式、全方位的培訓。對轄區文化人才進行登記造冊,統籌協調轄區文化人才的使用,充實社區文化隊伍。選聘一批既有專業知識技能和組織協調能力、又熱心社區服務工作的人才,擔任社區文化活動輔導員,負責組織、指導開展社區文化活動。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6

  為認真貫徹區委常委(擴大)會議關于貫徹省委盧展工書記在我區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要求,區政協聯合組織部、民政局等12個區直相關單位成立調研課題組,從3月13日開始,深入民政局和興門、寶泰、蓮新等8個社區居委會開展社區建設專題調研,對社區的辦公設施、人員配備和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調查。本文基于此次調研結果,對我區社區工作現狀、存在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對策建議。

  一、現狀

  在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重視下,我區從20xx年在中城街道開始先行試點,因地制宜,穩步推進,社區建設卓有成效。截止目前,全區建成45個社區居委會,其中屬純居型社區33個,村改居型社區12個。一批單位和個人榮獲上級各類表彰,區社區志愿者協會、東城街道社興社區居委會分別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社區志愿者協會先進單位”和“萬家社區圖書援建活動‘學習型社區’先進單位”,中城街道被評為“省社區建設示范街道”、東城北龍社區居委會被評為“省社區建設示范社區”、東城松濤、南城興暉等10個社區被評為“龍巖市社區建設示范社區”。兩位同志分別榮獲“全國先進社區工作者”稱號和“全國優秀社區志愿者”稱號,一位同志榮獲“省先進社區工作者”稱號。目前,中城街道正積極創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街道”和南城街道溪南社區居委會創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稱號。

  二、主要做法

  1、領導重視,打牢社區建設基礎

  區委、區政府始終把社區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區委常委會、區社區建設指導委員會多次召開會議,研究社區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經常深入街道、社區,調研解決社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指導社區建設工作。先后制定下發了《關于貫徹福建省城市社區建設綱要的意見》、《新羅區社區建設指導委員會及辦公室工作職責和制度》等文件;成立了由區委分管副書記任組長、各有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社區建設領導小組,各街道也成立了由一把手掛帥的抓社區建設協調委員會,形成了一把手負總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推進的領導管理機制。各社區還吸納了駐區單位領導加入社區建設工作小組,共商社區建設發展大計;建立了社區建設考評機制,把社區建設工作列入相關部門、街道目標考核管理,建立了嚴格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全區上下形成了區委、區政府領導、民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社區居委會主辦、社會力量支持、居民廣泛參與的推進社區建設的整體合力和運行機制。

  2、認真組織,推進社區管理體制改革

  針對原有居民區規模小、設置不合理、資源分割等問題,本著有利于服務管理、有利于資源配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則,對原居委會進行了重組調整,建立了新的社區居委會,逐步建立了以社區黨組織為“領導層”,社區成員代表會議為“決策層”,社區居委會為“執行層”的新型社區組織體系。通過公開招聘、民主選舉,一大批年紀輕、有文化、懂管理、有奉獻精神的社區工作者充實到社區組織。目前,全區社區書記、主任的平均年齡47.97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達到81.01%,呈現出年輕化、知識化的趨勢。

  3、加強管理,提高社區干部整體素質

  一是完善社區各項制度。在各社區建立健全了社區議事、社區主任、副主任職責、居務公開,居民代表會議等制度,加大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力度,廣泛開展居務公開,總結推廣鳳凰社區、北龍社區民主評議制度,全區社區居委會干部民主評議合格率達到96%。二是做好社區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組織開展多種內容和業務知識的培訓,每年均對社區主干進行一次培訓,從理論和能力上提高社區干部的整體素質,增強社區居委會的整體效能。三是提高社區干部待遇。從20xx年2月起,我區將社區主干的工資提高到700元,一般委員每人每月享受財政性生活補貼提高到500元,大大調動了社區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四是積極組建社區兼職志愿者隊伍。按照“自愿、規范、長期”的原則發展社區志愿者隊伍,目前基本形成了以青年志愿者、巾幗志愿者、老黨員志愿者等為主體的志愿服務隊;在服務項目上,初步形成了社區教育、社區精神文明宣傳、社區維權等“十大服務項目”和科普培訓、居校共建、創衛宣傳等服務內容。現全區共有社區志愿者組織62支,專職人數495人,兼職人數10239人,注冊志愿者620人,占社區總人口的5%。

  4、多方投入,加大社區居委會硬件建設

  積極采取“五個一部分”的籌資辦法完善社區工作條件:即市財政、市社區辦解決一部分,區財政解決一部分,街道財政解決一部分,轄區單位贊助一部分,社區投入一部分。多年來,區、街道兩級財政都加大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據不完全統計,從市、區財政、街道、社區自籌及其他渠道共投入社區建設經費1000多萬元,用于改善社區辦公用房、建設社區活動場所、完善社區服務設施等。各社區居委會也采用購置、調整、更換、改建等形式,使社區用房和服務用房的`面貌得到改善。目前,全區45個社區用房平均面積達到240平方米,達到省示范社區標準用房100平方米以上有33個,占73%。社區居委會的服務站、警務室、文化閱覽室、社區活動室等樣樣俱全,社區的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改善。

  5、強化服務,推進社區建設不斷發展

  一是加快區、街道、社區三級社區服務中心建設。至目前,我區已成立了各級社區服務中心(站)47個,各類服務設施6413個(不完全統計),其中社區服務中心(站)區級1個、街道級4個,社區級42個;青少年教育站61個,托幼機構166個,托老機構8個,餐飲服務網點1164個,商業零售網點2294個,維修服務網點472個,咨詢服務站75個,其它服務設施24個。同時抓好社區就業和再就業勞動保障服務,積極建設一批社區勞動保障平臺。截止20xx年度,區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登記造冊的下崗失業人員共有4963人,為城區下崗、離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機會4070人;二是推進社區醫療衛生建設。目前已有26個社區居委會合建了1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并投入使用。社區計劃生育工作全面落實“三為主”方針,建立了“街道-居委會計生專干-計生小組長”等三級計生服務網絡;三是扶持社區文化。各社區都十分重視文體活動隊伍建設,積極組建諸如夕陽紅文藝宣傳、腰鼓、棋牌、舞蹈等隊伍。一些社區已經培養出一批專業表演隊伍,他們自編、自導、自演節目,常年活躍在社區里。各社區還充分利用板報、標語、宣傳資料等形式,加強對社區成員的思想政治、科學文化、法制宣傳教育,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東城街道開展“溫馨社區”,南城街道開展“學習型社區”,中城街道開展“誠信社區”,西城街道開展“文化社區”等;四是推進社區平安建設。充分依靠社區基層組織,建立專兼職結合的社區治安隊伍綜合治理網絡。規范社區警務室建設,各社區實現了“一區一警”,設立了“社區警務室”。大力推進平安社區建設,努力消除各種社會不穩定因素,使居民的安全感進一步增強,目前全區成立的社區義務巡邏隊達30支。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組織管理體制問題

  一是社區組織領導體制不完善。按照《福建省城市社區建設綱要(試行)》的規定,社區建設實行的是以街道管理為主的組織領導體制。目前社區建設中辦公場所規劃實施、建設資金籌措、轄區企事業單位共建等問題,僅僅依靠街道和社區的力量是難以奏效的。

  二是共建共享機制難實行。目前,社區轄區內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類醫院、學校的服務及設施和閑置資源共建共享,聽任所在單位領導意愿,沒有形成強有力的約束機制,難以全面做到共建共享。公安、計生、勞動等網絡資源自成一體,造成資源浪費和重復勞動。

  三是社區組織管理職能行政化。社區組織管理一直實行的是居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黨支部“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機構設置,履行的是偏重管理的“準行政機關”工作模式和以完成街道布置任務為主的“被動式”工作方式。除居委會以外,其它社會團體和中介性社會組織不僅數量有限,發育不足,而且缺乏專業性和自主性,沒有形成社區特色。社區居委會除了《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的日常工作外,還要承擔街道、政府機關單位或部門交辦的各種名目繁多的行政性任務。居委會實際上成為一級準行政組織,使得其根本無法履行法律賦予的自治功能。諸如向居民收取城鎮義務兵優待金,涉及面廣,征收難度大,大多數社區居委會僅完成任務的三份之一。居委會普遍反映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2、辦公場所保障問題

  目前,還有12個社區居委會辦公場所達不到省定社區辦公用房標準,其中6個無辦公場所,6個辦公場所面積達不到省定社區辦公用房標準(見附表一、表二)。

  一是社區辦公活動用房沒有同步規劃建設。城建規劃部門編制城市規劃時,對新開發的小區沒有預留社區居委會辦公、活動場所建設用地,造成“無地”建設問題突出,如南城蓮東小區和西陂龍巖大道、龍騰路沿線新開發的小區等。

  二是相關文件內容不明確。市規劃局《關于規范城市社區服務用房規劃審批管理的通知》(龍政規〔20xx〕147號)文件規定,從20xx年開始,各開發小區按5萬平方米以下的預留3%,5萬平方米以上的預留2%作為社區服務用房,但由于該文件沒有明確執行主體,這些要求都未能得到落實,部分新開發小區預留的社區服務用房包括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相當一部分小區把社區辦公服務用房簡單地用物業服務機構用房替代,居委會辦公場所被排除在外,造成社區居委會“無址辦公”的問題普遍存在。如南城街道清泉社區居委會(所轄恒寶豪庭小區)、中城街道北關社區居委會(所轄陽光翠庭小區)等6個社區辦公場所面積達不到省定社區辦公活動用房標準。

  三是社區辦公用房審批手續難辦。全區12個達不到省定社區辦公用房標準的社區居委會,其中6個社區居委會有現成的土地可供新建辦公活動場所,卻無法取得城市規劃和用地審批手續。如:東城街道永興社區居委會,在龍巖第二醫院附近鐵路邊有一塊160平方米的空閑安置地,可興建居委會辦公用房,但規劃部門至今未審批同意。東城街道東寶社區居委會在老火車站附近有一塊2畝地可建設居委會辦公用房,規劃部門已經批準,但用地指標至今無法辦理;西城街道蓮新社區有一塊尚未開發的空地,規劃部門也劃出了社區居委會辦公地址藍線圖,并辦理了選址意見書,但在用地審批時無法辦理紅線圖;中城街道北關居委會新建辦公用房僅辦理審批手續就用了30多萬元,因無后續資金,只好擱置停建。

  3、經費保障問題

  一是社區辦公用房建設資金嚴重短缺。20xx年以來,市、區、街道和社區建設中雖已投入1000多萬元,但年均投入僅130多萬元,供需矛盾相當突出。按目前的規定,新建一個社區辦公活動場所,按建筑面積每平方米分別需交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60元、人防易地建設費28元,所占的建筑成本比例大。目前全區純居型的社區居委會達33個,占73%。這些居委會居財收入匱乏,僅依靠市財政對一個新建社區居委會辦公場所補助10萬元,根本沒有能力解決辦公場所建設問題。

  二是社區干部財政性生活補貼偏低。根據《福建省城市社區建設綱要(試行)》規定:社區居委會成員的待遇,其主任、副主任的財政性生活補貼原則上不低于區(市、縣)當年最低工資標準的150%;專職委員不低于區(市、縣)當年最低工資標準的130%”,按20xx年最新調整的新羅區最低工資570元/月標準計算,我區社區居委會成員享受財政性生活補貼社區主干應為855元/月;一般委員741元/月。但目前社區居委會主干每人每月享受財政性生活補貼為700元;一般委員每人每月享受財政性生活補貼為500元。與《綱要》要求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區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三是社區辦公經費不足問題。根據《福建省城市社區建設綱要(試行)》要求,各職能部門要求社區居委會協助辦理本部門業務的,要求權隨責走,費隨事轉。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這些要求不能得到完全落實,增加了社區工作,也就加大了社區辦公經費壓力。目前,我區各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經費,主要是按照省財政廳的規定每年下撥補助5000人以上的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經費1萬元,5000人以下的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經費8000元。這樣的標準遠遠無法滿足我區33個純居型的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經費要求。

  四、建議

  1、建立健全社區建設組織管理體制

  一是創新組織領導體制。組織領導體制是從根本上保障社區建設的領導和管理的最重要機制。進一步完善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領導,明確市、區兩級組織部門和民政部門牽頭,相關職能部門配合,街道和社區居民委員會直接管理、社會力量支持、群眾廣泛參與的社區領導組織體制和工作體制。針對社區用房建設、文化、環境、治安、衛生等等分屬于政府各個職能部門,民政部門牽頭的職能不能落實的現狀,建議設立市和區兩級社區建設管理局一類的政府機構,統一行使社區建設規劃、建設、管理、檢查、指導、協調職能,對社區建設工作進行全面推進。

  二是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機制。建議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駐區單位參與城市社區建設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駐區單位自覺遵守、積極參與、熱情支持所在社區的社區建設管理,主要包括駐區單位的文化、體育、科研設施向社區居民開放,實行無償或低償服務;積極參與社區換屆選舉,參加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配合社區做好計劃生育、治安管理工作,支持社區的公益事業建設,參加社區組織的志愿者隊伍和志愿者活動。社區轄區內各級黨政機關、駐軍、大中小學校、廠礦企業、社會團體及社會各界人士要積極支持所在地社區的工作,參加所在地社區的活動,要主動與社區開展對口幫扶活動,幫助解決社區工作中的各種實際困難。廣大黨員干部要積極參與,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駐區各單位要將閑置資源無償或低價提供給社區作為辦公、服務和活動場所,要將單位的服務及活動設施無償向社區居民開放,實現資源共享、事務共辦、文明共建。打破公安、計生、勞動等部門分別建立信息網絡體制,建議建立市、區各部門共享網絡信息平臺,減少和避免重復勞動和資源浪費。

  三是先行先試,完善社區功能。按照省、市的部署,深入開展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單位活動,在城區每個街道抓好1-2個社區試點,拓展社區建設內容,提高和諧社區建設水平。建議市委、市政府出臺《社區工作準入制度的意見》。任何級別的部門、單位,凡擬將其組織機構、社區掛牌、考核評比、辦班培訓、專項調查、報刊征訂等事項以及社區職能以外工作進社區的,應持上級有關文件和具體實施意見,向所在區社區辦提出書面申請,報區委、區政府批準后,按“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原則,委托給社區。未按要求申報審批的,社區有權拒絕或不執行。理順市、區、街道、社區之間的關系,增強區和街道在管理區域性公益事業、公共事務以及綜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統籌協調能力。社區居委會是群眾自治組織,政府職能部門不能把社區居委會當成自己的“下屬單位”,層層向下壓任務,堅決杜絕社區行政化。建議落實區委已經制定的政策,城市義務兵優待金由區財政統籌,減輕社區工作壓力。

  2、切實保障社區辦公活動場所

  一是社區辦公活動用房同步規劃建設。根據《福建省城市社區建設綱要》及福建省委辦公廳《關于推進海峽西岸和諧社區建設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建議市政府牽頭組織市規劃、土地、民政以及新羅區政府部門,按照社區人口規模、城市功能區劃以及“布點合理、選址適當、設置集中”的要求,盡快編制出臺龍巖中心城市社區辦公用房規劃建設的政策性意見,力爭居住區的規劃與社區居委會設置規劃同步進行,確保居委會辦公用房有地選址,有地建設,盡快解決“無址辦公”以及面積達不到省定標準的居委會辦公用房問題。同時提前規劃預留即將新成立的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地塊(近期急需新建華蓮、龍騰、東肖開發區等14個社區居委會,詳見表三)。按照“五個一”(即一個社區服務中心、一個衛生服務站、一個警務室、一個文化閱覽室、一個體育健身場所)以及預留一定的停車場標準來規劃建設,獨立建設,占地面積不少于1畝,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以上。

  二是明確責任,建立社區辦公用房保障機制。市、區兩級黨委、政府幫助協調規劃、土地、建設、房管、民政等部門,嚴格執行國家民政部、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等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社區組織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民發〔20xx〕275號)以及《福建省城市建設綱要》、福建省委辦公廳《關于推進海峽西岸和諧社區建設工作的意見》等文件,加強對土地競拍、小區規劃、工程建設、商品房預(銷)售、竣工驗收備案及權屬辦證等環節的協調控制,確保社區辦公活動用房規劃建設、配套到位。

  三是簡化社區辦公活動場所用地手續,減免費用。社區辦公活動場所本身是城市公共設施,服務于市民,現再收取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和人防易地建設費等費用,本身就是加重當地社區居委會的負擔。因此建議市規劃、土地等部門簡化社區居委會辦公場所建設各項審批手續,并且減免相關審批費用。

  3、增加投入,確保社區各項經費

  一是建立社區建設發展基金,保障建設社區辦公用房和社區服務。市、區兩級黨委政府應將社區建設與經濟發展、農業發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重視和支持,建議每年從市、區財政預算中各安排300萬元,建立社區建設發展基金,制定具體的社區辦公用房建設、社區服務等費用支出規定,從根本上保障新建、改擴建社區辦公用房,以及社區社會服務費用。與此同時,要認真落實省委《關于推進海峽西岸和諧社區建設工作的意見》“加強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和配置。對零星開發住宅區,開發商可按建設面積2-5%的標準折算繳納社區配套用房經費,專項用于建設或購買社區配套用房”規定,建議市政府明確對新開發的住宅區,開發商按建設面積的5%的標準折算,向新羅區政府繳納社區配套用房經費,專項用于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建設。

  二是兌現并提高社區干部財政性生活補貼。根據《福建省城市社區建設綱要(試行)》規定,參照20xx年最新調整的新羅區最低工資月標準,今年盡早兌現省要求的社區干部財政性生活補貼社區主干應為855元/月、一般委員741元/月。明年逐步提高,以調動社區干部工作的積極性。

  三是落實“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原則,確保社區居委會辦公經費。實行社區事務準入制,如確需社區居委會承擔或配合的工作事項,由區社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把關,通過街道辦事處統一安排,并按照“費隨事轉”的原則,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經費。對于超出《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的職責范圍,而必須由居委會協助的工作,要按照有償服務的原則,由相關部門解決相應的經費或人員,做到有人辦事,有錢辦事。

  四是建議適當提高純居型的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經費補助標準。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7

  一、基本情況

  XX縣位于甘肅東部,總流域面積2038平方公里,轄5鎮8鄉1個街道辦事處,184個村民委員會,7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3.3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0.74萬人,非農業2.6萬人。近年來,縣上以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為目標,以富民、助民、育民、便民、利民為著力點,立足實際,創新機制,積極探索“一村一社區”和“中心村+村落”建設模式,堅持抓點帶面、梯次推進、輻射延伸、逐步提高,走出了一條示范帶動、整體推進的農村社區建設新路子。目前,全縣共建成農村社區165個、社區便民服務中心165個,開展為民服務項目124項,創建農村示范社區110個,基本實現了農村社區建設全覆蓋。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抓機制完善,凝聚建設合力。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配合、村級主辦、村民參與”的農村社區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合力。一是完善組織領導機制?h上成立由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農村社區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制定印發了《XX縣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和《XX縣農村示范社區創建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工作責任,細化任務措施,為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工作提供了組織保證。二是完善工作運行機制。統籌推進社區黨組織和村委會及其它組織建設,健全社區黨支部、村民委員會和工青婦組織體系,依托村“兩委”設立社區服務中心,有效整合村級組織現有工作力量,開展社區服務管理工作,形成了黨支部領導、村委會主導、社區工青婦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工作運行機制。三是完善群眾參與機制。通過廣播、電視、制作宣傳欄、印發資料等形式,廣泛宣傳建設農村社區的目的意義,注重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充分調動群眾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的積極性,營造戶戶參與、人人關心,共同建設幸福美好家園的良好氛圍。四是完善投資機制。結合扶貧整村推進、新農村建設等項目實施,整合水、電、路、文體廣電、教育、衛生、計生等方面項目資金,動員群眾投資,形成了多方投資建設社區的投資機制。

  (二)抓關鍵節點,推進社區創建。找準農村社區建設關鍵節點,集中攻堅突破,全力落實各項創建任務。一是因地制宜定模式。按照便于服務管理、便于資源整合和社區用地集約化、群眾居住集中化、經濟社會發展區域化的.塬則,在經濟條件較好、地域面積較大、人口較多的村,按照“一村一社區”模式進行創建;在村型較小、自然條件較差、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地理位置比較集中的村,打破村域界限,按照“中心村+村落”模式進行創建,較好地實現了全部地域、全體人員和各類組織的“無縫隙”管理服務。二是明確目標定任務。明確提出“4568”創建任務,即:健全社區黨支部、村民自治組織、工青婦民兵組織和社區服務四類組織;按照一中心五站要求,建設社區服務中心、生產生活服務站、文化服務站、醫療衛生服務站、綜治安保服務站、互助救助服務站,構建生產生活、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綜治安保、互助救助五大服務體系;確立社區格局發育成熟、社區經濟快速發展、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服務功能顯著提升、社區生活文明和諧、社區黨建持續加強六項標準;完善社區辦公、小康樂居、道路交通、文體娛樂、醫療衛生、教育教學、生產生活服務、治安保衛八項基礎設施。叁是強化落實定責任。建立議事協商會議制度,定期召開社區群眾代表例會,協商解決社區建設、管理、服務等重大問題。健全定期檢查調度制度,堅持月調度、季通報;完善考核驗收命名制度,采取量化打分的辦法,逐項驗收評分,依據評分結果排名,縣、鄉表彰命名,促進各項任務落實。

  (三)抓配套設施,完善服務體系。把滿足農村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物質文化生活需求作為開展農村社區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健全覆蓋農村全體群眾,集政府公共服務、志愿互助服務、市場化服務于一體的新型農村社區服務體系。一是健全社區生產生活服務體系。圍繞群眾生產生活需求,積極推進日用品消費、農業生產資料購銷點進社區,在有條件的村設立集貿市場,在多數村設立農民信息俱樂部和便民超市,組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專業技術協會178個,科技服務隊368個,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技術、物資和信息服務。二是健全社區文化服務體系。加強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室、廣播室、健身活動室、文化廣場等文體活動場所建設,成立農村紅白理事會、社區演唱隊、社火隊等社區文化活動組織,廣泛開展科技、文化、衛生、法律、體育“五進社區”活動,營造了健康向上的新型農村社區文化氛圍。三是健全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按照集醫療、衛生防疫、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六大功能于一體的要求建成社區衛生服務站148個,為群眾開展衛生防疫、計劃生育知識宣傳普及和兒童計劃免疫、地方病防治、疾病預防,有效滿足了群眾醫療衛生需求。四是健全社區社會治安服務體系。積極推行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相對接的“叁調聯動”工作機制,形成派出所民警、社區群眾、社區干部“叁位一體”的治安防范體系,組建巡邏隊,配套電子報警裝置,廣泛開展“平安社區創建”活動,營造了安全、穩定、和諧的社區環境。五是健全社區互助救助服務體系。依托社區現有條件,建設社區互助救助服務站,有54個社區配套建成了互助老人幸福院,為農村困難群眾開展低保、醫療救助、養老等服務。組織社區志愿者、學校師生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及殘疾人、五保戶、優撫對象、貧困戶等弱勢群體提供各種力所能及的救助服務,形成了鄰里互幫、群眾互助的良好風氣。

  (四)抓平臺搭建,開展服務活動。堅持把農村社區作為服務農村居民的有效平臺,全力開展各項便民利民服務活動。一是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活動。充分發揮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專業協會作用,利用農技站、遠程教育培訓設施,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提升農民致富技能。同時遴選村社產業能人,現身說教,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二是開展社區民主管理活動。健全完善村民自治、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深入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廣泛開展“和諧五星”創評活動,探索推行村班子和村(社區)干部“雙議雙評”活動,提升了村級事務科學決策水平,增強了群眾民主管理意識。三是開展各種利民便民活動。圍繞農民群眾最期盼、最關注、最直接的熱點難點問題,全力為群眾辦實事。各村(社區)都建起了為民服務代理辦點,由鄉鎮政府包村干部開展為民代理辦服務,同時,依托扶貧整村推進新農村建設等項目實施投資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建成通鄉油路5條158.7公里,硬化通村道路77條310.1公里,實施農村飲水安全等水利工程34處,完成自來水入戶5.1萬戶,新修梯田13.9萬畝,累計完成舊農宅改造與新建文明生態家園3萬多戶,有效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推進農村示范社區建設,實現了農村公共服務均衡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通過開展農村社區建設,整合農村各類資源,完善農村社區服務體系,有效解決了農村經濟發展中技術、信息、市場、資金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提高了主導產業開發水平,促進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二是提高了農民整體素質。通過開展農村社區建設,農村傳統的生活方式逐步得到改變,廣泛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和農民工致富技能培訓,成立秧歌隊、籃球隊等,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提高了農民創業就業能力和自身素質。三是促進了農村和諧穩定。通過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將外來人員、離煺休回村居住人員全部納入社區管理,實現了“無縫隙”管理服務。同時,發揮社區管理委員會、共建理事會等組織作用,積極參與社區管理和服務,形成了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社區治理機制,促進了農村和諧穩定。

  三、存在問題

  一是社區經費嚴重不足。由于縣財政困難,投入有限,致使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相對滯后,社區工作無經費,工作人員無報酬,不能完全滿足社區辦公和服務群眾的需要。

  二是農村社區管理體制滯后。主要是工作人員缺乏,社區管理服務人員以村干部為主,部分村干部和社區工作者對社區建設的內涵理解不夠,居民自治組織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居民參政議事的意識還不強,參與社區集體活動的積極性不高,農村社區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運行機制沒有真正建立起來。

  三是為民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在社區第一線工作的人員多數為村“兩委”干部和社區志愿者,參加社區工作方面的專業培訓相對較少,缺乏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制約了社區服務水平的提高。

  四、意見建議

  (一)加大農村社區建設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全面落實社區工作經費財政分級補貼制度,將農村社區建設經費納入財政支出預算,逐步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力量積極支持的社區建設投入機制。同時,整合各種資源,采取多種方式改建、聯建、共建,切實建立服務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的新社區。同時,要嚴格落實社區工作經費和工作人員工資保障等各項機制,切實調動社區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

  (二)制定農村社區建設規劃。農村社區建設是城鄉融合、統籌發展的必然趨勢,它與城鎮化建設目標一致,需要系統全面地制定建設規劃。建議出臺社區建設規劃,進一步指導農村社區建設,使農村社區規劃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村鎮體系、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等專項規劃相銜接,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農村公共服務規劃以及社會事業發展規劃等有機結合、配套跟進。因地制宜實施村莊改造,打造一批特色鄉村社區。

  (三)強化農村社區共建機制。調動社會各行各業與社區組織進行共駐共建積極性,實行思想教育聯抓、環境衛生聯創、社會治安聯防、服務設施聯建、文體活動聯辦。通過共建使社會各界對社區建設的認識更加到位,職責更加清晰,任務更加明確,形成推進農村社區建設的工作合力和良好氛圍。

  (四)加強社區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完善農村社區工作者培訓制度,建立考核、民主評議、工資待遇、保險、獎懲等制度,激發農村社區建設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社區工作者的整體素質,真正實現社區有人管事,有能力管事,充分發揮農村社區的服務作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8

  一、積極探索、勇于實踐,社區建設取得新進展

  XX年,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后,我市社區建設工作快速推進,在體制創新、社區整合、社區自治、完善社區功能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涌現出了一批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明詳和的新型社區。

  1 、推進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完成了街道、社區整合。依據城市總體規劃,結合地緣關系、資源配置、居民認同感和歸屬感等因素,市轄三區開展了街道、社區撤并整合工作。鏡湖區原有14個街道整合為11個街道,97個社區整合為56個社區;鳩江區原有22個社區整合為14個社區;弋江區原有27個社區整合為21個社區。通過整合,實現了社區規模相對合理、區域相對集中、資源配置相對科學。開展了撤銷街道辦事處試點。弋江區在全市率先開展了撤銷街道辦事處試點工作。 XX年7月1日,南瑞街道辦事處正式撤銷,南瑞三個社區居委會直接與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對接,開展工作。撤辦之后社區各項工作有效銜接,各方適應性進一步增強,試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2 、強化社區自治。社區居委會直接選舉普遍推行。目前,市轄三區基本上實現了由全體居民直接選舉產生社區居委會。如鏡湖區,11個街道56個社區全部采取直選方式進行了選舉,共登記選民311804名,參加正式選舉投票的有235893名,參選率達75。64%。直接選舉強化了居民自治和參與意識,推動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白h行分設”穩步推進。社區“議行分設”試點不斷擴大,鏡湖區在西洋里社區首家試點基礎上,又選擇了5個居民自治意識較強的社區進行“議行分設”試點;弋江區也在荷夏園、錦申園、李巷、西利民、興隆街、沐春園等6個社區實施“議行分設”!皼Q策議事層”和“執行層”的分離,推動了社居委從繁重的日常事務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當好群眾代言人,切實為民服務,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親合力。

  3 、加大社區建設投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市政府每年設立200—300萬元的社區建設專項資金;社區辦公經費由每年1萬元調整到每年2—3萬元,納入年初區財政預算。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通過公開招聘、競爭上崗、考核評議,形成了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社區工作者管理機制。大幅度提高社區工作者的生活待遇,達到社居委主任每月850元、副主任750元、一般社區工作者650元的標準,并為其辦理了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市轄三區社區辦公活動用房均達到300m2以上,鳩江區甚至有8個社區用房達1000 m2以上,占57%;有5個社區用房達500 m2以上,占36%;并做到統一懸掛社區標識、統一主外墻立面、統一功能布局、統一資料上墻。還配備了電話、電視、電腦、傳真機、數碼相機等辦公設備,社區辦公軟硬件環境得到大大改善。

  4 、拓展社區服務功能。充分發揮區、街道、社區三級服務網絡功能,以“六進社區”活動為抓手,全力打造社區服務平臺,創新社區服務手段,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構建全方位、多功能的社區服務體系。文化進社區。如鏡湖區,深入持久地開展“萬家社區圖書室援建和萬家社區讀書活動”,組織社區巡回演出250余場次,舉辦以“和諧的鏡湖”為主題的大型彩車巡游活動,深受居民的好評。衛生進社區。各區進一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網點建設,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價廉、質優、人性化的社區衛生服務。如鳩江區將四褐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風鳴湖社區衛生服務站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確立為惠民門診,為符合條件的惠民對象減免部分費用,改善了民生。警務進社區。各區以“零發案社區”、“平安社區”等群眾性創建活動為切入點,建立治保、調解、普法、幫教、治安巡邏“五位一體”治安管理機制,為廣大居民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教育進社區。鏡湖區構筑了區社區學院、街道社區學校和社區分校的三級社區教育網絡,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型單位、學校和樓院創建活動,有力地促進了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社保進社區。各區加強對失業人員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動態管理,積極開展就業推薦、咨詢、培訓服務。社會救助進社區。各區大力開展對優撫對象、殘疾人、特困戶等弱勢群體的社會救助和便利福利服務。如弋江區在弋江橋街道和南瑞社區設立了“慈善超市”,向享受“分類施!钡牡捅艏巴话l性事件的困難居民發放物資救助。

  5 、健全社會組織體系。優化社區黨組織設置。隨著黨政機關和區境企事業單位的離退休、下崗失業人員黨組織關系轉入社區,社區黨員數量迅速增加,最多的達330多名,最少的也有50多名。各區、街道根據情況變化及時調整社區黨組織設置,在黨員人數較多的社區建立黨委或黨總支,下設黨支部,形成了黨委(總支)建在社區、黨支部建在樓院、黨小組建在樓道的三級組織網絡,成為黨在城市基層嚴密的“組織網”和有效的“工作網”。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積極推行社區黨組織書記與居委會主任、社區黨組織成員與居委會成員交叉任職;大力開展“五個好”先進黨組織、“社區示范黨組織”創建工作和社區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我市社區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思想認識上不到位。一方面,個別區及市直相關職能部門對社區工作不夠重視,在社區的管理、監督、引導、服務、支持、共建上存在“缺位”現象;另一方面,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榮譽感、歸屬感不強,“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社區氛圍尚不濃厚。二是社區居委會行政化傾向越發明顯。社區居委會該干的事沒有干,不該干的事干了一籮筐,社區工作者整天忙于經濟普查、房屋普查、大拆違、門牌編碼、土地估價等全市性工作,疲于應付門類繁多的各類創建考評,很難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為居民服務。三是社區服務市場化、產業化程度低。社區中介服務組織培育不夠,服務層次不高,不能適應群眾日益多元化全方位的需求。

  二、深化改革、加快創新,推動社區建設邁上新臺階

  社區作為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基石,是各級政府的“聚力點”、社情民意的“聚匯點”、社會矛盾的“聚焦點”。各級各部門應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以服務社區居民、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為根本出發點,以推動社區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為主線,大力推進和諧社區建設,做到“基層有活力、管理出實效、群眾得實惠”,促進社區建設邁上新臺階。

  1 、強化社區工作領導,營造全社會積極參與社區建設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社區居委會主辦、社會力量支持、群眾廣泛參與”的社區建設工作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成立市社區建設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社區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強化在社區規劃、政策措施、考核獎懲、輿論宣傳等方面的領導。完善考核目標體系,把社區建設納入市委、市政府對各區以及市直相關職能單位的目標管理考核;區政府要以社區建設為重點,加大對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的考核。建立市直部門聯系社區制度,與社區共建幫扶對子,幫助社區開展各項工作,參與和諧社區建設。

  2 、完善撤銷街道辦事處試點工作,進一步推進社區管理體制創新。街道辦事處作為市轄區政府的派出機構,在我國已經存在和運行了半個世紀,曾經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傳統城市基層管理體制賴以生存的“單位體制”已被打破,根基已被動搖,其管理模式、運作方式已不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城市管理的新要求。面對越來越多的社會性事務,街道辦事處“塊管不到邊,條管不到底”,反而束縛著社區服務和自治功能的發揮。撤銷街道辦事處順應了“小政府、大社會”的改革趨向,是推動基層政治民主建設的客觀要求。從撤銷南瑞街道辦事處的實踐來看,成效是明顯的,實現了平穩過渡,既減少了管理層次,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行政運行成本。下一步要扎實完善試點工作,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將原屬于街道辦事處承擔的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的職能,全部移交給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將原屬于街道辦事處的社會性、群眾性工作全部移交給社區,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無街道辦事處層級的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對社區工作的管理、指導、協調、監督機制,以及社居委與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對接機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試點面,將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

  3 、科學界定社區職責,嚴格社區工作準入制度。進一步明確界定社區居委會職責,理順政府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委會的相互關系,實現政府依法行政和社區依法自治的統一。通過調研,結合外地經驗,我們認為新形勢下社區居委會的`主要職責是:宣傳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協助政府部門在社區開展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辦理本社區居民的公共事務,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籌措本社區公益事業資金,管理和維護公共資產;對本社區的物業管理和服務進行指導、監督,組織居民成立業主委員會等。積極實施社區工作許可制,對不屬于社居委職責范圍內的下派任務,社居委可以拒絕承擔;若確需社居委承擔和配合的,必須經市社區建設領導小組審定,并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進入社區。

  4 、順應城市化進程,積極穩妥推進“村改居”。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如何科學合理地撤村建居,逐步消除“城中村”,是今后社區建設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關鍵要把握三個環節:一要處理好社會事務。按照社會事務和經濟事務剝離的方法,將原村民的社會事務管理職能按屬地劃入所在社區居委會管理。二要處理好集體資產。對原村有資產進行清產核資和產權界定,成立資產管理公司,承接原村集體經濟管理職能。將原集體資產折股量化,科學設置股權結構,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政企分開”的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將資產管理公司改制為股份制企業,逐步完善法人治理機構,規范企業利潤分配,保障股(居)民分紅權利。三要完善相關保障措施。對“村改居”原農民要切實落實市民待遇。在勞動就業方面,凡在勞動就業年齡范圍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而沒有就業的,享受免費職業介紹服務和職業培訓補貼等政策。對原農村救助對象和城市低保對象,初次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可以享受一次性職業技能鑒定補貼政策。在社會保障方面,從事個體經營(包括自由職業者)或未就業的,以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方式,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未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享受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待遇;凡符合市區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參保范圍和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享受居住地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參保待遇和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在計劃生育政策方面,從農民轉為居民之日起,3年內可繼續享受農村計劃生育政策。在住房政策方面,“村改居”前經批準的農民自建住房或集體集中建房,缺少“一書兩證”,由鎮、區政府審核后統一申報,經市規劃局、國土局批準,向房管局申請辦理房屋產權證書。自建住房和集體集中建房在取得房屋產權證后,補交土地出讓金和相關規費,可辦理上市交易手續,上市后不得再享受宅基地政策!按甯木印焙笤r民住房拆遷安置,在不享受優惠集中建房的條件下,繳納土地出讓金和相關規費,享受市區拆遷政策。

  5 、完善社區建設保障機制,強化社區建設合力。在人、財、物三個方面強化社區建設保障,為構建和諧社區提供堅實的物質支撐。一是推動社區工作者職業化,“確保有人辦事”。今后社區將承擔越來越多的社會性職能,社區工作者由原來的“婆婆媽媽”變成“小巷總理”,這對社區工作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積極推行社區工作者資格準入和持證上崗制度,強化社區工作者教育培訓,黨校要舉辦社區專職工作者培訓班,抓好專業輪訓,推動社區工作者專業化、職業化進程。要適當提高社區工作者生活待遇。目前我市社區工作者工資水平大都在600—800元,較以往雖有了較大的提高,但與他們的實際付出、與全市平均工資相比,都有相當距離。要建立合理的工資增長機制,確保社區工作者收入隨經濟社會發展而提高,增強社區工作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二是建立健全社區建設長效投入機制,確!坝绣X辦事”。市政府應逐步提高社區建設專項獎勵資金,強化“以獎代補”;各區要把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經費、社區辦公經費、社區干部補貼和社會保險列入區級財政預算,每年用于社區建設的資金增長幅度應高于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采取市場化運作機制,廣泛吸收社會資金投資社區設施建設。三是優化辦公條件,推進資源共享,確!坝械胤睫k事”。通過開發商支持、駐區單位資源共享以及新建、調劑置換、租賃和購買等方式,不斷優化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和社區服務用房。進一步配備配強相關辦公設備,實現辦公自動化。駐社區單位在將大量的服務性、社會性、公益性事務逐步轉移到社區的同時,要充分利用自身在場地、設施等方面的便利條件,向社區提供服務,實行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為社區工作順利開展創造條件。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9

  ××社區位于××縣城南××南側、××鎮××社區管委會東側,原隸屬××管委會,于XX年11月劃歸××鎮管理。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在“地少人多”的困難情況下,積極開拓多種致富路子,農業經濟效益高,工副業發展興旺,集體經濟實力不斷增長,社會公益事業較為完善,形成了較好的經濟基礎和發展氛圍。但隨著時代環境的變化,××在新時期的發展也遇到一定瓶頸,需要積極轉換思路,創新舉措,才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一、××社區基本情況

  (一)人口土地!痢辽鐓^在冊2542人,實有1999人;全社區適齡勞動力1387人,其中外出務工300余人,經商100余人,副業及三產500余人,社區人均純收入達7800元/年;全社區土地948畝,可用耕地622畝,典型的“地少人多”。

  (二)集體經濟。××社區現有一座磚瓦廠,籌建于1986年,前期為集體經營,后期對外出租,XX年出租收入為5萬元;社區于××社區街頭有一處三層樓的房產,XX年出租收入為1.2萬元;社區內還有部分閑置坑塘,零散由個人承包。XX年,××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預計約為11萬元。

  (三)村居建設與管理。××社區分為6個小組,全部集中居住,絕大部分居民建筑為兩層樓房,家庭設施設備比較齊全;全社區共設3個垃圾處理點,日常聘用3名保潔員負責清理維護社區衛生,保潔員工資由上級撥付。

  (四)社會公益事業。經過近幾年上級政策的支持和××社區兩委班子的努力,社區內水泥道路目前基本齊全,全部入莊到戶,道路總長度約4.5千米。社區擁有單獨的水電站,電力供應設有獨立總線,方便自行管理;收取居民的水費也很低,僅為0.7元/噸,居委會每年補貼水費近3萬元。社區內有一處約5XX年歷史的亂塋,總面積約13畝,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平墳的基礎上陸續于地面重起新墳,近幾年逐漸規范管理,由居委會統一修建墳墓小區,以成本價出售給本社區居民。

  (五)村部建設。村部設在村居中心位置,由舊學校改造而成,占地近1畝,院內有一座建筑面積約370平方米的兩層樓房及一座倉庫式偏房,設有會議室、民調室、綜治室、農險辦理室、便民服務室、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等,基本滿足社區兩委班子日常辦公和服務群眾需求。衛生室根據業務需要,設在××社區街頭。

  (六)黨員干部隊伍!痢辽鐓^兩委班子成員共9人,交叉任職,其中支委會班子成員6人,居委會班子成員7人,黨支部書記和居委會主任由1人兼任,各居民小組組長全部由社區干部兼任;黨支部共有53名黨員,常住流動黨員約35人。

  二、存在的問題

  (一)用水困難嚴重制約農業生產。××社區具有良好的蔬菜種植傳統,居民種植蔬菜經驗豐富,畝均效益可達1萬元/年。但社區耕地大部分位于高亢區,農業生產用水主要通過電灌站由低水源處翻至高處田間,每年所需電費近2萬元全部由居委會承擔。由于電灌站常年失修,設備嚴重老化,且田間渠道無防滲設施,目前社區農業生產用水受到嚴重制約。

  (二)集體經濟收入來源日漸縮小。社區磚瓦廠是集體經濟的主要來源,由于磚瓦廠已運行近25年,目前窯土已被取盡,維持正常生產須從外地購土,以致XX年磚瓦廠出租收入僅為5萬元,XX年面臨關閉停產的局面。

  (三)集體資產缺乏保值增值的方式!痢辽鐓^集體資產多年來已有一定的積累,目前尚無保值增值的方式,資金閑置面臨貶值的'風險,亟待探索出一條風險低的保值增值途徑。

  (四)村居建設雜亂無章。××社區居民建筑規模和質量普遍較高,但由于前期缺乏統一規劃,整體分布較為雜亂,既影響村容村貌,也制約著村居管理水平的提升。

  (五)小水廠改制將使居民用水成本升高。隨著全縣用水體制改革的深化,××社區水廠面臨著被統一收購實行市場化管理的趨勢,這將使居民用水成本升高1—2倍。

  (六)社區墓地建設尚無系統規劃。集體墓地是社區的一項重要公益性資源,目前已進行初步開發。但由于墓地建設沒有形成系統的規劃,制約著墓地建設的整體水平和開發效率。

  (七)村部建設還不能滿足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痢辽鐓^雖然擁有一定的辦公場所和資源,但辦公面積仍然有限,很多功能性辦公室還在合并使用,辦公設備也比較陳舊;村部原先僅有黨員遠程教育系統配備的一臺電腦,社區干部日常辦公仍是傳統的紙筆方式,與信息化時代的新農村建設尚有較大差距。

  (八)黨員年齡和學歷結構失衡!痢辽鐓^黨支部53名黨員年齡結構嚴重失衡,30歲以下的僅4人,30—40歲之間的僅2人,60歲以上的占全部黨員人數的50%;黨員學歷結構也偏低,小學文化的11人,初中文化的26人,大專以上文化的僅6人。這些問題使社區干部的持續培養面臨無源之水,使黨在農村的基層力量面臨不斷削弱的危險。

  三、下一步發展對策

  (一)借用外力解決急切難題

  1、充分發揮機關到村任職干部的作用,積極協調水利項目,抓緊實施電灌站和田間防滲渠等農田基礎設施改造,解決農業生產用水難題。

  2、爭取機關到村任職干部后方單位的指導與支持,對磚瓦廠實施休閑垂釣農家樂改造項目,再造集體經濟重點收入來源。

  3、邀請民政部門專家予以指導,編制集體墓地建設管理規劃,并爭取政策性支持。

  4、積極爭取機關到村任職干部后方單位的物質支援,更新村部辦公設施設備,打牢社區辦公信息化基礎。

  (二)大膽創新開拓發展新路子

  1、探索以集體資產、村干部資金、能人大戶資金為主要股金的股份合作方式,結合××實際發展高效農業、工副業項目,并建立現代科學的經營機制,確保集體資產不斷保值增值。

  2、利用××鎮政府南遷、城區南擴的契機,將××社區納入城市化管理,推動村居改造,并積極爭取村部移址新建,實現超前謀劃發展。

  3、抓緊探索××社區用水的市場化方式,使社區居民逐漸適應市場水價,為將來全縣小水廠改制后居民用水的適應性建立基礎。

  (三)高度重視著力加強農村黨員干部隊伍建設

  1、將黨員發展工作列入每年度重要目標任務,大力發展年紀較輕、學歷較高、素質較優、致富能力較強的居民進入黨組織。

  2、有計劃地抓好社區兩委班子后備干部的培養工作,增強社區干部的延續性,保證社區兩委班子建設得到持續發展。

  3、切實加強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武裝社區干部,提高其利用信息技術獲取資訊、加強自我學習的能力。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10

  根據縣政協主席會議安排及社區專題調研的要求,縣政協第五調研組在縣政協副主席王綿遠同志帶領下,于9月1日至5日深入寺坪、馬橋、馬良、歇馬4個鄉鎮,圍繞“加強鄉鎮集鎮社區建設,充分發揮鄉鎮集鎮社區作用”主題,采取聽匯報、與社區和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居民代表座談、現場察看等形式,對鄉鎮集鎮社區建設與作用發揮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當前鄉鎮集鎮社區發展現狀

  全縣鄉鎮除城關鎮外的10個鄉鎮,共有14個集鎮社區,所轄單位272個,小區36個,總人口17710人。實際在崗社區工作人員37人。有辦公用房4980平方米,公共服務場所(圖書室、活動室、文化廣場等)5902平方米。實地調研的4個鄉鎮,有8個社區,轄25個小區,居民人口12858人。

  各鄉鎮社區成立以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支持社區建設,保障了社區正常運轉和作用發揮。

 。ㄒ唬┙M織體系和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各社區均建立了基層黨組織,組建了居委會,劃分了小區,選任了小區主任。同時,各鄉鎮選派有一定經驗和閱歷的行政干部到社區擔任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職務;拘纬闪它h委政府領導、社區主辦、社會各方支持、群眾廣泛參與的格局。

 。ǘ╆嚨亟ㄔO得到改善。各鄉鎮采取多種辦法、多種途徑籌措資金,解決社區辦公場所和公益性服務設施。有的鄉鎮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征地新建辦公場所(歇馬街社區);有的鄉鎮利用原鄉鎮政府撤并后的閑置資產,解決社區辦公場所(金斗、歐店社區);有的鄉鎮采取村居合一的方式,將社區居委會與村委會合署辦公,實行“兩塊牌子,兩套班子,一個場子”,整合項目,統籌規劃,同步建設辦公場所(金斗、百峰社區)。

  (三)經費投入得到增強。據統計,除城關鎮以外的10個鄉鎮,20xx年社區經費縣鄉兩級財政共預算367.57萬元,其中縣級財政預算209.79萬元,鄉鎮財政預算xx7.78萬元。

 。ㄋ模┥鐓^作用得到發揮。一是設立了“一站式”服務大廳,開辦了社會救助、社會保障、計劃生育、警務治安等代辦服務窗口,個人簡歷加強了綜治、計生、戶籍、就業、救助、治安、衛生、教育等為主要內容的管理與便民服務。二是組織社區居民參加勞動技能培訓,并及時為社區居民提供就業信息。三是幫助落實國家相關扶持政策,為困難居民、下崗職工辦理低保和大病醫療救助。四是組織公益文體活動,推動全民健身。五是關注弱勢群體,走訪慰問貧困家庭。六是盡力化解矛盾糾紛,較好地維護了社區治安穩定。壽陽社區還組織開展了少兒課外學業輔導、開辦“希望家園”、舉辦廉政書畫展等活動。

  二、存在的問題

  鄉鎮集鎮社區經過十多年的建設,有了較大發展,但按照國家規定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社區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還存在諸多困難和突出問題,社區建設與職能作用發揮等方面還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

 。ㄒ唬┞氊煵磺,治理能力很薄弱。對社區觀念認識還不明確,鄉鎮往往把社區當做二級機構。社區也大多習慣于依賴政府,以行政手段推進工作,自主、自治意識不強,作用發揮不到位,工作僅停留在一般便民服務和落實政府任務上,居民參與、服務供給、文化引領能力不足,依法辦事、矛盾預防化解以及信息化應用能力欠缺,開拓創新不夠。

 。ǘ┩度氩蛔,基礎設施不達標。一是辦公場所面積不足。目前,14個集鎮社區辦公場所面積共計4980平方米,平均每個社區355.7平方米,與上級部門規定的建筑面積達到1000平方米還有差距。工作總結從調研的4個鄉鎮看,普遍存在工作用房面積不足,公益性服務設施缺乏等問題,沒有一個鄉鎮能夠達標。二是公用經費沒有保障。20xx年,縣財政給每個社區按每人每年6000元標準預算公用經費,后來配套10萬元惠民資金時,每人每年6000元的預算被取消。由于公用經費無保障,社區開展活動和辦公設備更新添置都很困難。馬橋壽陽社區反映,他們的辦公設備嚴重老化,電腦開機就需要五六分鐘,打印機經常發生故障,居民辦事極不便利。

 。ㄈ┐銎,工作人員不穩定。20xx年,縣制定的社區工作者報酬標準為1400元/人.月(含五險)。但這個薪酬標準,在繳納五險后僅剩1100元左右,調研的4個鄉鎮考慮工資過低,都從不同渠道增加了補貼(月平500元左右)。社區工作人員反映,其待遇比以錢養事和公益崗位人員都低。由于待遇偏低,留不住人,一部分人員已經離職;除此之外,社區工作者被借用現象比較嚴重。除城關鎮外的10個鄉鎮14個社區共招聘社區工作者65人中,離職8人,被借用38人。

 。ㄋ模w制不順,社區管理難度大。一是人員構成復雜,規范管理難度大。當前社區居民主要是當地非農業戶口人員、企業改制下崗職工以及尚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等,寺坪街社區還有一部分庫區移民。這些人員流動性大,有的長年在外務工,有的.人居住地已經發生轉移,造成戶口空掛,有戶無人,社區計生管理、治安管理等存在較大難度。同時,由于現行戶籍政策限制,一些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因戶籍轉出成為非農戶口,畢業后不允許再遷入農村,只能登記到社區,同樣是人戶分離,難以管理。二是弱勢群體矛盾多,治安維穩難度大。社區內搬遷戶多、下崗職工多,如原馬橋電站下崗人員、寺坪庫區移民等,這些人員不能享受精準扶貧優惠政策,醫療、養老等沒有著落,社區無力解決,常常引發諸多矛盾。三是小區關系不理順,工作開展難度大。由于各小區人員構成存在較大差異,小區環境治理存在很大難度。如馬橋電站小區,居民住宅陳舊不堪,一級站小區大門口到處是大坑小洼,遇到下雨就水潭堵門,行人無法進出,因為是改制企業,處于“兩不管”的尷尬境地,居民心有怨氣,常拿社區撒氣,工作人員挨罵的現象時有發生。凡此種種,造成社區活動難組織,公益事業難開展,社區管理難落實。

  三、對策和建議

 。ㄒ唬┎粩嗵嵘鐓^治理能力。各鄉鎮要進一步明確社區職能,明確界定社區權責,在提高社區治理能力上下功夫。積極推動社區組織去行政化,引導社區將其主要精力放在群眾自治和為群眾服務上。參照《社區依法履行的工作事項參考目錄》(共18項),熱門思想匯報制定社區工作事項清單;參照《社區依法協助政府履行的工作事項參考目錄》(共21項),制定社區協助職能部門工作項目清單;對照清單,依法履責。積極探索社區管理新方法、新途徑,促進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二)建立社區正常投入保障機制。一是確權明責,落實經費支持。嚴格落實“權隨責走、費隨事轉、事費配套”的原則要求,需由社區協助開展工作,按照責權利相一致的原則,及時將經費劃撥給社區。同時,積極支持社區發展產業,不斷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彌補公用經費不足。二是理順渠道,保障經費預算。黨委、政府要統籌規劃,逐步把社區建設事業經費、社區辦公經費、社區干部生活補貼和保險列入各級財政預算。保障社區場所和公益服務設施逐步達標。三是因地制宜,共同發展。支持那些轄區內人口較少、管理任務相對較輕、與農村聯系緊密的社區,實行村居合一,與當地村委會合署辦公,資源共享。支持撤并鄉鎮利用閑置資產,解決社區辦公場所與活動場地,以緩解資金短缺的壓力;要高度重視撤并鄉鎮原駐地的城鎮規劃、環境治理,有效改變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推進“兩不靠”“邊緣化”的現狀。四是整合力量,實現共同協作。發動各鎮直部門、單位積極支持社區工作,切實履行相關職責,在工作上、經費上對社區給予有力支持,共同推動社區事業發展。

 。ㄈ┘訌娚鐓^工作者隊伍建設。一是建立社區工作者待遇正常增長機制。社區工作者報酬應逐年有所提高,其待遇標準應不低于村干部水平,并隨當地社會人均收入和工作年限的增長而增長。二是建立社區工作者崗位正常補充機制?砂础翱偭靠刂,缺一補一”的原則,適時補充完善。同時,各鄉鎮政府不得隨意抽調、借用社區工作人員,以確保社區工作者隊伍的穩定。三是積極組織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建立健全社區志愿者服務機構,招募志愿者參與社區服務與文明建設,為孤寡老人、“三留守”人員獻愛心,把社區建成溫馨、和諧的大家庭。

  (四)切實為社區減負松綁。明晰社區職能,不屬于社區職能的一律要規范。凡是與社區工作無關的會議和活動,一律不要求社區參加。社區工作實行綜合考核評比,職能部門不再單獨組織對社區工作的考核評比活動。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11

  為響應上級黨委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暨創新年活動的號召,近期,本人對**街道辦事處社區建設狀況進行了調研,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街道辦事處社區建設基本狀況

  **區**位處市區中心地段,東至四川南路,南至重慶路,西至西藏路,北至北部灣西路。面積3平方公里,人口23000多人。駐有貴州省駐北海辦事處、市廣播電視局、廣西區海事局、武警北海支隊、中國銀行北海分行、寶誼商廈、甲天下大酒店等50多個單位。

  近幾年來,在上級黨委以及民政部門的指導下,**區**街道辦事處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意見以及民政部深化社區建設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建立社區工作機制,落實區委、區政府社區建設83行動規劃,以建設富裕**、文化**、生態**、平安**為目標,以服務群眾為重點,以居民自治為方向,以維護穩定為基礎,以文化活動為載體,加大投入,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幾年來,**街道辦事處堅持把社區環境建設作為構筑和諧社區的物質基礎來抓,正視困難和問題,想方設法,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創造條件解決社區辦公和服務條件較差的問題。僅20xx年一年就投入資金19萬元,建設了2個星光計劃項目,整修了社區綜合辦公樓。所轄5個社區建起了300平方米的綜合辦公樓,特別是貴州南路社區辦公用房已達到330平方米要求,并建成了目前唯一的北海市老年大學社區分校,搭建社區平臺,逐步完善社區功能,社區建設取得明顯成績。各社區治安調解工作委員會、環境衛生工作委員會、社會保障工作委員會等社區自治組織健全;居民家庭和睦,人民安居樂業,各項指標達到了北海市83行動計劃標準的要求。

  二、社區建設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一是社區辦公條件和服務設施欠缺。一方面,大部分社區居委會普遍存在著現有財力、物力難于承載,社區居委會開展工作存在沒有經費的問題。每年下撥給每個社區居委會的經費僅夠維持社區居委會的水電費、電話費、日常辦公用品的開支,而居委會又沒有其它經濟實體,沒有資金投入服務設施的建設。另一方面,在社會職能由單位向社區的大轉換中,原先承擔職能、擁有相應物力、財力的政府部門和單位,在卸掉職能的同時又沒有相應讓出原先職能擁有的財力、物力,而原本無多少財力、物力的社區在接過轉來的社會職能后,又往往得不到相應的財力、物力支持。在政府部門紛紛把職能任務延伸到社區的情況下,社區居委會對上級部門下達的任務又無法拒絕,這便導致社區黨建在財力、物力上更加捉襟見肘。

  二是社區建設機制尚未健全,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渠道不夠暢通。盡管各社區居委會組織明確了工作職責,制訂完善了工作制度,但是類似社區協商議事會議等動員全體社區居民以及社區成員單位積極參與社區建設的社區參與機制尚未建立健全,社區事務和社區政務的開放度和透明度也不夠,社區居委會依法、民主、科學的執政能力程度不高,居民的民主自治政治熱情未能很好地激發和體現。

  三是社區公益和產業服務網絡尚未形成。社區事務社會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社區自治組織和社會團體組織不夠健全,社區居委會與轄區單位黨組織共駐共建機制尚未成為建設社區的強大力量,未能在溝通社區資源、提供專業化服務方面充分發揮作用;社區文體活動好文化生活較為單調,市民整體思想素質有待提高。

  四是社區建設干部文化、專業素質整體水平不高,隊伍不夠強大。隨著形勢的發展,一方面,社區工作范圍擴大,內容增多,任務加重,社區居委會干部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黨務工作者,而是行政、黨務一肩挑的主要管理者,做好社區居委會各項工作,已成為社區建設工作多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加上離退休黨員和企業下崗失業黨員社會化管理后大批轉入居住地社區,社區黨員數量激增,給這些功能尚未發育健全的`社區居委會帶來較大的壓力。當前,社區滿足于應付、流之于形式的現象較為普遍,導致責、權、利的平衡木出現了嚴重的傾斜,責重而權少,社區工作內容和任務的不斷增加,確已突破了社區居委會現有職責難能承受的范圍和底線,社區干部隊伍難以適應形勢和社區建設發展需要。

  三、加強社區建設工作的建議

 。ㄒ唬┮訌娀A設施建設,搭建社區平臺,夯實社區建設物質基礎

  社區設施是開展社區服務最基本、最必備的物質條件。為確保社區建設工作的正常、高效運作,各級財政必須加大扶持的力度,尤其要從年初的預算上予以安排,保證社區黨建的活動經費。另外,各社區也可以挖掘本社區內的社會資源,增加社區黨建的發展基金。必須從人力、物力上加大對社區建設工作的投入,解決目前比較突出的社區黨建活動經費緊張、人力投入不足問題,配套好社區學校、會議室、圖書室、閱覽室、檔案室、警務室、居民活動室等五室、四站、兩欄、一校、一場所,布設社區一站式為民便民服務臺,添置計算機、電視機、vcd機等,完善黨務、居務公開欄,為社區建設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

  (二)要健全社區自治組織,凝聚社區力量,培育社區自主發展能力

  要依靠居民自治實現社區建設,就要推進社區建設中保障居民的選舉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依法擴大社區民主,培養社區自主發展能力。

  一是要依法組織換屆選舉,培養居民參與意識,保障居民選舉權。社區民主自治的重要標志就是社區居民們根據自己的意愿選舉領導者和領導機構。

  二是要發展社區自治組織,充實社區建設力量,保障居民的參與權。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社區成員單位及社區居民的積極性,建立健全社區協商議事會、社區黨建聯絡委員會等社區自治組織,組建包括社區居委會、黨支部在內的社區各類組織機構。不斷完善社區自治組織和社會團體。并通過這些社區自治組織和社會團體組織的社區活動,在溝通社區資源、提供專業化服務方面發揮作用。

  三是要健全社區議事規則,發展社區民主政治,保障居民的決策權。要以社區居民為主體,指導社區完善社區居民代表會議制度、社區協商議事會議制度、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制度、社區聽證會制度等各種工作制度等民主決策制度,社區居民代表大會通過并實行《社區居民公約》,將社區事務交由社區居民自主決定、自我管理,特別是關系社區建設重大問題的決策,廣泛聽取和尊重居民群眾的意見。建立良好的社區參與機制,推動居民自治,充分發揮他們在和諧社區建設中的關鍵作用。在社區建設大政問題上,要堅持協調、合作、共建原則,廣泛地吸收不同群體的代表和社區成員單位參加,根據實際召開社區協商議事會議,討論社區的重大問題,協商社區涉及居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的社區事務,保障了居民參與社區建設事務的決策權,社區居民以及社區成員單位對社區居委會和社區內其它工作機構以及政府各部門工作進行民主評議和監督,規范社區管理,提高社區民主程度。

  四是要實行黨務居務公開,增強社區政務透明,保障居民的監督權。各社區要設立黨務居務公開欄,將支委和社區居委會成員職責分工、黨費收繳、民主評議黨員、來信來訪處理和辦事程序、社區服務熱線、計生、低保、救實救濟、財務收支、干部年度評議以及社區居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的處理情況等,通過制作上墻、社區黨務居務公開欄或召開會議形式定期不定期向黨員居民群眾公開。同時,建立黨務居務公開監督小組,聘請退休干部和黨員群眾作為監督員監督黨務居務公開工作,增加黨的工作、黨內事務和社區政務的開放度和透明度,接受群眾的監督,讓群眾了解、支持和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擴大黨員群眾對黨內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切實保障黨員群眾的民主權利,提高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委會依法、民主、科學的執政能力。

 。ㄈ┮①Y源共享機制,開展社區服務,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

  社區服務功能是否完善、服務質量的好壞是衡量社區建設的重要標尺。在完善社區服務網絡、增強社區服務功能、提高質量方面,建議:

  一是建立共建機制。要形成建設社區的強大力量,僅靠社區黨支部、居委會幾個干部是遠遠不夠的。**區和街道辦事處黨組織要指導和幫助各社區黨支部與駐區社區成員單位與社區居委會簽訂社區共建協議,開展組織聯創、行業聯合、干群聯結的 社區黨建互聯網工程,建立街道、社區黨組織與轄區單位黨組織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條塊結合的共駐共建機制。

  二是整合社區資源。建立共駐共建機制、搭建社區建設的大舞臺,促進社會和社區資源的整合,較好發揮社區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的優勢,從中形成一股強大的共建社區力量。逐步實施數字街道、數字社區工程,開設街道信息網,及時發布招商、用工、衛生、文化等各類信息,滿足群眾的各種需求。

  要充分利用社區資源,要在各社區健全社區服務站、社區社會救助站、社區科普工作站、社區衛生服務站、社會保障工作站,社區居民教育學校、補充健身器械、臺球桌等公益服務設施,歸攏便民服務產業網點,開通居民應急服務電話熱線。培育和發展組建社區義務巡邏隊、老年人協會、殘疾人協會、各類文體藝術團、社區志愿者行動組織、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幗志愿者等各種團體組織,并通過這些組織承接與居民相關的社會公共管理事務和公益事業,在基層形成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社會管理體系,健全了社區公益和產業服務網絡。積極發揮他們在社區管理中反映訴求,調節矛盾、參與管理、規范行為、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促進社會公共事務的社會化管理,提升社區事務社會化管理水平。

  三是開展社區服務。**區和街道辦事處黨組織要指導各社區依托已經健全起來的服務組織以及文化廣場、活動室等場所,開展社會保障、人民調解、幫困救助、文化體育、環境衛生、科普法律、衛生清潔、環境綠化、就業咨詢等公益性社區服務以及醫療保健、家政等產業服務;開設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就業培訓課堂等;組織社區青少年開展讀書活動和參加社區衛生清潔等社會實踐活動,老年人健身、娛樂活動等,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大力推廣無圍墻敬老院的社區居家養老模式,應對日益突出的老齡化問題。促進志愿者服務活動逐步走向制度化、經;,發揮社區志愿者行動組織的各個行動小組的作用,開展公益性社區服務。

 。ㄋ模┮訌娊逃囵B,抓好社區干部隊伍建設

  要重視選配社區居委會兩委班子,在社區黨支部、社區居委會兩委換屆選舉中逐步推行直選。其次,通過崗前培訓、專業培訓和鼓勵促進學歷進修等抓好社區兩委干部的理論和業務教育培訓,不斷提高社區干部的整體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特別是要求我們的社區干部在做群眾思想工作時具有說懂、說通、說服的能力,讓群眾了社區干部所做的工作,所做事情的目的,打消可能有的顧慮,認同和接受社區干部所采取的行動和提供的幫助。再次是實行社區居民代表評議社區干部,加強對社區干部的有效監督。不斷完善自我,為更好更快地提高工作能力和適應新時期對社區工作提出的要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ㄎ澹┮嚅_展社區文體活動,凝聚人心,形成健康人文環境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則是社區建設的精神支撐和有效載體,先進的社區文化對社區發展起到無形的引領作用。要以文化為魂,樹立以社區文化推動社區發展的觀念,指導各社區充分利用社區教育資源,積極開展文體活動,豐富社區生活,提高市民整體思想文化素質,營造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社區人文環境。

  一是依托社區文化廣場,在三八婦女節、八一建軍節、九九重陽節等節慶假日時多舉辦聯誼會等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和文藝演出,孵化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社區文化團隊,吸引了社區愛好者的廣泛參與,有效地發揮先進文化滿足人們精神需求、陶冶情操、凝聚人心的良好功能,促使不同群體的社區居民在共同的文化活動中得到共鳴,社區主人翁意識、參與意識大大增強。

  二是大力推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要利用新聞媒體、宣傳專欄等手段,加大對社區的好人好事的正面宣傳,開展,弘揚樂善好施、鄰里互助、扶貧濟困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引導居民在健康向上、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娛樂活動中建成立平等友愛、和睦共處、誠實守信的良好習慣,發揮先進文化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粘合作用,促進社會的團結與和諧。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12

  為全面了解我縣農村服務中心建設現狀,督促各鄉鎮完成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任務,進一步促進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更快更好地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明顯改善,提高農村村民自治和村級服務水平,促進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建設,讓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開展此次調研活動。自3月1日至4月1日,縣委組成調研組,利用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通過現場查看、與不同層次的人員座談等形式,對全縣14個鄉鎮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情況了一遍。

  一、我縣社區服務中心建設現狀

  其中汶上鎮建成1處,南站建3處,康驛建成1處,南旺在建1處,劉樓鄉在建1處,次丘鎮在建2處,寅寺鎮2處建,郭樓鎮在建1處,郭倉鄉建成1處,楊店鄉建成3處,白石鄉在建1處,軍屯在建2處,苑莊鎮建成1處、在建一處,義橋鄉建成1處。全縣已建成10個,在建11個。

  其中南站鎮已建社區3個——辛店社區服務中心、南村社區服務中心和曹堂社區服務中心。辛店社區服務中心屬鎮企共建,三層樓,三十余間,分設為民服務大廳、社區室、警務室、計劃生育服務室;南村社區服務中心為原南站老法庭改建,分設為民服務大廳、社區衛生室、社區警務室、計劃生育服務室,其中為民服務室設立六個服務窗口——窗口、、新農合、土地流轉、經管站、窗口?刁A鎮專門成立了社區建設指揮部,已建社區服務中心一處——三十里鋪社區,為原村委改建一部分、村民共建一部分,三層樓,20余間房,已建成廣場,整合了衛生室、。郭倉鄉已建社區為任倉社區服務中心,四層,60余間,與鎮社區服務中心合署辦公。楊店鄉已建社區3處——廟口,王樓,泗汶社區,其中廟口社區為原預付廠自建,共56間,除預留社區辦公用房外,其余運作,開展社區服務同時利用局駐村契機,共建同心花園(文化廣場)。泗汶社區為四村聯建,各村按人口比例分別籌資,以后四村合署辦公,原集體辦公用戶籍拍賣,擬建三層,1386平方,門前設廣場。門面商業運作,開展社區服務,部分已建成。已建集中居住樓房3幢,是下步社區整合的一個典型代表。白石鄉在建社區為寨子社區,已建成居民樓4幢,門面已開發為各種社區服務項目,并且預留了辦公用房,方式是駐地開發與村民集中聚居相結合,是農村社區中心建設的另一個典范。苑莊鎮已建成社區為前小秦社區,他們利用上級聯社優惠政策,在縣聯社的支持下,社區拿土地,共建成為集、農資、生活超市、飯店、、衛生院、浴池、警務、廣場、閱覽室等為一體的政治、文化中心,目前該中心運作良好,輻射周圍3公里。義橋鄉已建社區服務中心為沈營社區服務中心,四層樓,并以完成集中居住,主要是利用搬遷之際統籌規劃,一步建成。汶上鎮柳行社區服務中心已建成并投入運營。在建社區服務中心情況:劉樓鄉鄉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年底前建完。次丘鄉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和徐村社區服務中心正在籌備。寅寺鎮石樓社區社區服務中心、寅寺鎮社區服務中心在建,11月份建完。郭樓鎮馬店社區服務中心,年底建完。軍屯鄉:李集社區服務中心,已啟動年底建完;南陶社區社區服務中心,年底建完.苑莊鎮新苑社區服務中心,年底建完。

  二、取得的經驗

 。ㄒ唬┩貙捦度肭馈R皇强h鄉把財力和爭取的項目資金盡量向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上傾斜,將推進新型社區建設工作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和公益事業設立專項經費并逐年加大投入。二是部門資源和小城鎮建設、村工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和其他支農經費,與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對接,形成部門齊抓共建的合力。按照“捆綁發展、集中使用、上下齊攻”的原則,將各級各部門用于農村社區的警務室、衛生室、室、勞動和社會保障所、文化站、文化大院、生活超市、農資超市、慈善超市、農家書屋、體育健身設備、社會福利設施建設等資金整合在農村社區服務中心,避免多頭建設、重復建設、分散建設。

 。ǘ┱细鞣N資源。一是農村自有資源整合。各社區利用社區閑置設施、房屋、土地等資源,采取改建、聯建、共建等多種方式改造或改建成農村社區服務中心。二是挖掘社區人才、資金潛力,努力爭取社會各界對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的支持,鼓勵企事業單位、各類經濟組織和個人以資金、設備、技術、信息等方式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興辦各類服務項目。三是整合各種技術、信息資源。市縣包村部門把新型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民政部門督導各鄉鎮把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作為服務于統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點,從業務上指導各鄉鎮完成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任務;建設部門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協助鄉鎮搞好社區服務中心選址規劃,等等。

 。ㄈ┒喾N方式建設。1、政府主建即由政府出資建立社區服務中心,引導群眾聚居。一是政府直接投資興建社區服務中心,義橋鄉沈營社區服務中心就是由義橋鄉政府投資興建的。二是把原來一些公共設施或管區等改建成社區服務中心,南站鎮南村社區服務中心就是利用原法庭改建成的。2、政企聯建即政府與鄉鎮或村辦企業聯合建設。辛店社區服務中心就是南站鎮政府與社區企業高興內飾裝飾

  公司聯建而成的。

3、社區自建即基礎比較好的村,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設新型社區,楊店鄉泗汶社區就是有社區所覆蓋的四個村聯合建成了農村社區服務中心。

4、社會力量興建。有些比較有眼光的個體戶,認識到社區發展的潛在優勢,在政府的幫助下建設社區服務中心。我縣王樓社區、廟口社區、路樓社區、沙溝社區的社區服務中心都是在政府的指導下,由民間力量建設完成的。王樓是利用原預制廠,在政府的指導下,確定建立社區服務中心,政府幫助跑手續,整合土地等,私人投資建設社區服務中心,除預留必要的辦公場所外,他經營超市、飯店等項目,搞的非常成功。郭倉鄉沙溝社區利用本村一個在外經商多年的村民,勸其回家發展社區建設,該老板經過考查,發現投資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既方便了群眾,自己又有利可圖,投資60多萬建大型生活超市、慈善超市、農資超市、幼兒園、衛生室、飯店等。杏林社區是由建筑商,自己投資建商品房、超市、服務中心等服務項目。5、引資共建。苑莊鎮前小秦社區服務中心就是利用縣供銷社積極爭取上級政策資金共建成功的。

  三、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鄉鎮對社區建設工作認識不夠。部分鄉鎮認為社區建設是一村一社區,因此在社區中心建設時沒有留出足夠的辦公用房,而是停留在村級服務場所建設層面上。部分鄉鎮存在畏難情緒,沒有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存在等靠要思想。有些鄉鎮認為搞社區就是和村并居,或先和村并居再搞社區服務中心建設,豈不知和村并居需要的不是3年5年的事,而是10年甚至一代人的事。而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成功后,服務功能完善,自然聚集人氣、商氣,人慢慢靠攏,反而促進和村并居。

  2、社區規劃不合理。白石27各村規劃了10個社區, 2.7個行政村和一個社區;汶上11個村規劃了4個社區,中都街道11個村規劃了4個社區, 2.75個村和一個社區;南站54個行政村規劃了13個社區, 4.1個村合一個社區;苑莊23個行政村,規劃了6個社區,3.8個村和一個社區;楊店25個行政村規劃了9個社區,2.7個村和一個社區,覆蓋率偏低,服務半徑偏小,建設任務太大,不太符合社區建設的目的。

  3、社區建設標準偏低。有些鄉鎮把村委大院當作為民服務大廳,把街上的小買部、小商店、小診所說成是服務項目,認為這就是社區了。

  四、意見及建議

  1、加大投入力度。從的情況看,大多數的3建社區服務中心的鄉鎮反映鄉鎮資金缺乏,就包括在建和已建成的也反映這一制約我縣社區建設的瓶頸問題,建議上級財政列支一部分,縣財政配套一部分,鄉鎮村自籌一部分。

  2、多方式建設,整合各種資源。在現在逐級沒有資金扶持政策的前提下,各鄉鎮社區可以整合各種資源,采取多種方式改建、聯建、共建。苑莊鎮前小秦就是利用縣社爭取上級優惠政策,共建成功的.。楊店鄉王樓社區服務中心利用有錢大戶搞開發建設。泗汶社區則采取四村聯建。南站鎮利用原法庭改建,都是比較成功的路子。從目前情況看,采取政府指導,充分發動民間力量也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另外,把上級各種扶持政策,包括派駐工作組,衛生、體育、文化等都往社區傾斜,也是一條可以探索的經驗。從工作方式上抓好四個整合:一是領導力量整合,成立主要領導為,組織、財政、民政、農業、文化、體育、公安、司法、等涉農較為密切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全縣農村社區建設工作。二是部門資源和涉農項目資金整合:形成部門齊抓共建的合力,為農村社區建設服務。各有關部門立足自身職能,找準農村社區建設的切入點,主動配合,主動融入,研究支持農村社區建設的具體方案和措施,在實施鄉村建設、農村工程建設、農村衛生設施建設、農村勞動力工程、文明村鎮建設等項目中,圍繞農村社區建設來進行聯動。三是農村自有資源整合:利用社區閑置設施、房屋等資源,改造或改建成社區服務中心,提升農村社區自我服務的功能。四是社會資源整合:挖掘社區人才、資金潛力,努力爭取社會各界對農村社區建設的支持,鼓勵社會力量捐資興辦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事業,促進農村社區健康發展。

  3、建設標準要提高。要想實現社區建設的目的,必須要提高標準,按照上級“一廳九室三市兩欄一園一校一場”的要求建設!耙粡d”:即綜合服務廳,主要職責是為居民提供勞動就業、養老、合作醫療、農村低保、農村五保、土地流轉、變動等“一站式”服務;“九室”:即辦公室、服務室、室、調解室、計生室、警務室、衛生室、圖書室、文體活動室;“三市”:即生活超市、農資超市、慈善超市;“兩欄”:即社區事務公開欄、科普欄;“一園一校一場”:即幼兒園、居民學校和文化健身廣場。有條件的社區根據居民需求,積極發展農機維修、、保險、餐飲洗浴等項目,不斷豐富農村社區服務內容。這樣才能把社區建設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才有吸引力,輻射力!胺⻊沾髲d”以不少于100平方米為宜,提倡社區公共服務用房500平方米左右,占地不少于5畝,位置相對集中的一體化社區服務中心。社區建設以建立中心型社區為主。

  4、加強領導,一口上下。我縣社區建設缺乏統一領導,有十幾個單位部門都在搞社區建設,許多資源缺乏有效整合,建議設立農村社區建設的專門組織,一口上下,以便整合資源,加快我縣社區建設步伐。

  5、建立農村社區建設多元化投入機制。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按照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大幅度提高農村社區建設投入占農村投入和在整個財政支出中的比重,形成以財政投入為主體、部門幫扶為補充和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縣、鄉設立農村社區建設專項資金,按照“捆綁發展、集中使用、上下齊攻”的原則,切實解決農村社區建設資金不足問題。財政部門牽頭,將各級各部門用于農村社區的警務室、衛生室、計生室、勞動和社會保障所、文化站、文化大院、生活超市、農資超市、慈善超市、農家書屋、體育健身設備、村級場所、社會福利設施建設等資金整合在農村社區服務中心,避免多頭建設、重復建設、分散建設和資源浪費。鼓勵企事業單位、各類經濟組織和個人以資金、設備、技術、信息等方式投資農村社區建設,興辦各類服務項目。

  6、推進農村社區生產生活服務。在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強農村社區生產生活服務設施建設的同時,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和支持各類組織、企業和個人以投資入股、合作經營等形式,到農村社區開辦生活超市、農資超市、農機維修、郵政通信、金融保險、文化娛樂、餐飲洗浴等服務項目,最大限度滿足社區居民需求。對開辦商業性服務項目的單位和個人,社區提供平臺,搞好服務,落實相關優惠政策。

  7、做好農村社區規劃工作。按照城鄉一體化、工業園區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民市民化、居住社區化、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求,堅持高起點、高品位、高標準和適度超前的原則,把農村社區規劃與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新型鄉鎮建設等工作結合起來,充分考慮村莊壓煤搬遷、合村并點、舊村改造、空心村治理、自然村合并等因素,以縣為單位,統一編制農村社區規劃,形成梯次合理的農村社區村莊布局。

  8、合理確定農村社區服務范圍。按照地域相近、規模適度、有利于公共服務資源整合的原則,將若干村規劃為一個社區,選擇一個比較便利、班子基礎比較好、發展潛力比較大的村作為中心村,在中心村建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農村社區服務中心的服務半徑一般掌握在2公里、6個村左右。新型鄉鎮根據規劃要求適當增加村莊個數。規模較大、人口較多、相對獨立的村,也可實行“一村一社區”模式。但主要以“多村一社區”為主。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13

  近年來,小孟鎮,按照“經濟主導工業化,農業生產產業化,各項要素城鎮化”的總體思路,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實施的原則,高度重視,做好結合文章,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逐步把小孟建成規劃布局合理,配套設施完善,服務功能提升,生態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小城鎮。近日,小孟鎮政協委員活動組組織7名政協委員聽取鎮有關部門負責人匯報、實地考察鎮駐地、史王、張王居民樓建設工地,調研情況如下:

  一、基本情況

  小孟鎮位于兗州市西北部。全鎮東西長13公里,南北寬9公里,總面積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萬畝。轄4個管區,42個行政村,總人口3.9萬人。目前,鎮駐地、史王、張王、太平,三點一心正在建設中,史王村一期工程建設已經完工。

  二、做法經驗

  1、堅持規劃先行,分步實施。去年,我們聘請了省建筑大學規劃設計院為我鎮進行了高標準規劃,目前,規劃工作已經完成,等待專家評審。根據總體規劃,把全鎮42個行政村規劃成“九點一心”,即海子中心村、蘇戶中心村、太平中心村、河莊中心村、史王中心村、張王中心村、桑園中心村、吳寺中心村、函丈中心村及鎮駐地。42個行政村原村莊占地面積8835畝,通過規劃,“九點一心”占地3397。5畝,可節約土地5437.5畝。尤其對鎮駐地進行了詳細規劃,提出了“八村合一”社區化建設方案。

目前,這項工程正在實施中,規劃后的鎮駐地占地1575畝,共設計高層住宅樓180幢,可容納5688戶,2萬余人。社區內規劃六大功能分區;居住區、文教區、辦公區、商貿區、中心區、休閑娛樂區;建文化中心廣場一處,占地約8000平方米;集文化、電信、郵政、民政、司法、派出所、計生服務為一體的社區服務中心8000平方米;農貿市場1500平方米;商業門頭20000平方米。在住宅樓房設計上,以多層建筑為主,既體現現代化風格,兼顧農民生活習慣,又最大限度的節省投資,節約用地。目前,鎮駐地供銷社開發建設已經規劃完畢,即將啟動。

  2、堅持政府主導與村民自治相結合。鎮黨委、政府組織編制社區建設規劃,指導監督黨支部村委會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組織建設施工。村黨支部村委會負責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充分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組織好工程建設。嚴格決策程序,堅持公開透明,讓群眾享有規劃建設全過程的知情權、參與權。村成立社區建設領導小組和監督小組,負責社區建設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目前,我鎮史王村居民樓已完成裝修,首批居民即將入住。太平、張王、劉李村居民樓正在施工建設中。

  3、堅持樓房建設與配套設施建設相結合。我鎮始終堅持社區建設不僅只是拆了平房建樓房,重點是要配套完善服務設施,搭建服務平臺,讓農民群眾享受到與城市居民一樣的公共服務。堅持建新與拆舊相結合。建新必須拆舊,原則上先建新樓,后拆舊房,堅決避免搬進新樓不拆舊房的`現象。對我鎮區域內出現的居民建房,按照有關程序申報,經批準方可進行建設,在規劃區內停止新建居民房。規劃為社區中心的村制定各村的實施方案,并由鎮政府參與制訂控制性詳細規劃,拆平房建樓房、合村并點建社區,逐步形成全鎮“九點一心”的總體規劃格局。并對新型社區內教育、衛生、群眾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一并規劃建設。

  4、堅持建筑質量與安全生產相結合。“百年大計,質量第一”,鎮黨委、政府為確保群眾住上安全舒適的樓房,避免“爛尾樓”、“半拉子工程”、“危樓”等情況的發生,嚴格工程建設管理制度,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的建設領導小組,包括工程招標、財務、安全、質量等方面全程監管。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安全設施務必到位,確保無一例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三、存在問題

  1、鎮、村資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資金去創建更大的成績是一個難題;

  2、部分群眾對新社區的建設,認識還不到位,存在這樣那樣的想法,與新型社區建設的步伐存在一定的差距。

  3、各村新農村建設工作存在不平衡性。

  四、幾點建議

  1、加大政府對經濟薄弱村的扶持力度,為各村的經濟發展起助推器作,鞏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動村級經濟發展;

  2、加強制度建設,健全管理責任機制,強化干部隊伍素質教育,進一步統一思想,抓好落實;加強規劃引導,從功能上、空間上加以規范和指導,促進全鎮新型社區平衡穩步發展。給予一些功能相對較弱、建設任務較重、進度緩慢的新型社區一定的建設資金支持,幫助引導其盡快制定農村新型社區發展的科學規劃。

  3、加大宣傳力度,鎮黨委、政府要及時地出動宣傳車,并通過村級廣播等形式,從環境衛生、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綠化和美化、使群眾一步一步提高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和理解。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14

  為強化社會管理,提高城區社區建設管理水平,縣民政局對我縣城區社區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概況

  我縣城區面積14.63平方公里,總人口10.9萬人,轄2個街道辦事處,14個社區居委會(包括9個村改居),16個村委會。近年來,城區社區建設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主要表現:一是城區管理不斷強化。城市社區管理范圍基本覆蓋了縣城城區,管理服務隊伍初步建立,部分與居民生活相關的業務相繼展開。各社區居委會均建立了“十制度、一守則、一職責”等規章制度,社區規范化管理程度逐步提高。二是社區工作經費投入不斷提高。社區居委會專職人員由原平陰鎮政府按原工資標準發放,兼職人員工資從社區居委會辦公費用中列支。社區居委會辦公經費由縣、街道辦事處按照1:1的比例分擔。三是社區服務網絡不斷加強。建成社區衛生服務站6家,在重要地段、主要場所安裝了視頻監控,逐步形成全方位巡防格局。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社區組織不夠完善。全縣城區社區建設管理組織尚未成立;大部分居民居住區未成立社區居委會,已建立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仍達不到應有職數。二是社區基礎設施較差。5個社區居委會辦公場所均為租賃,達不到新建居住小區的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不低于648平方米和舊城區連片改造居住小區的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不低于300平方米的標準要求。三是社區功能不健全。社區居委會管理粗放,難以滿足居民需求。特別是9個村改居社區,沒有進行農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仍沿用農村管理方式。出于經濟利益考慮,有的居將轄區內外來定居人員排除在管理與服務之外,有的居實行分等級管理,后入住人員不能與原村民享受同等的權利和待遇。四是社區管理責權不明確。部分職能部門將本部門工作任務交到社區,但經費、人員、指導不到位。部分開發商將小區管理交給下屬物業公司,造成社區配套設施和服務監督不到位。實行物業管理的小區,都未成立業主委員會。五是行政化傾向明顯。社區居委會是群眾性自治組織,但政府部門及街道辦事處仍將社區居委會作為其行政職能延伸到基層的載體。甚至部分社區居委會主任為單位部門正職,除社區工作外,還擔負其他工作。六是社區建設資金來源單一。目前,社區經費全靠政府投入,沒有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機制。

  三、加強城區社區建設的建議

 。ㄒ唬⿵娀M織領導。一是成立組織。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城區社區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城區社區建設管理。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為正科級事業單位,領導職數、內設機構、人員編制由縣機構編制部門按照有關規定核定,人員從縣、鎮(街道)黨政機關選派和面向社會招考。二是制定規劃。結合縣城城市規劃,按照便于服務管理、便于資源整合、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則,以1000—3000戶左右規模為標準,對縣城城區社區規模進行科學調整,組建10個社區居委會,對轄區內非“城中村”居民實施全員管理。三是完善制度。出臺《關于加強社區建設管理和服務創新的意見》,著力解決影響社區發展的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問題。四是建立機制。把社區建設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議事日程,建立督查考核機制,推動社區建設工作有序開展。

  (二)健全社區居委會組織體系。在劃定的社區,建立以黨支部為核心的領導機構、以居民代表會議為主的民主決策機構、以社區居委會為主的執行機構。每個社區按照黨支部至少設3職、居委會至少設5職、社區服務站設3-5職的標準配備工作人員。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從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中選派掛職和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優先錄用高校畢業生、復員轉業退伍軍人等人員。同時,建立承接社區管理和服務的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計劃生育、群眾文化等委員會,配齊居民小組長、樓院門棟長,積極開展樓院門棟居民自治,形成社區居民委員會及其下屬的委員會、居民小組、樓院門棟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體系。

  (三)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開展社區辦公服務用房專項整治,已規劃社區辦公用房但未建設或未按規劃建設的,責成建設單位按規定補建或新建;挪用的,要按規定收回,移交街道辦事處用于社區辦公服務用房;未規劃的,要通過新建、改擴建、購買、租借、調劑置換等方式解決。新建住宅小區和舊城改造居民區的建設單位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要求建設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規劃、建設、發改、國土、房管等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確保社區工作用房、服務設施與小區建設、舊城改造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驗收、同步使用。

 。ㄋ模└母锷鐓^管理體制。認真落實社區公共服務事項準入制度,凡屬于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職責范圍內的事項,不得轉嫁給社區居民委員會;凡依法應由社區居民委員會協助的事項,應當為社區居民委員會提供必要的經費和工作條件;凡委托給社區居民委員會辦理的有關服務事項,應當實行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社區要切實履行好“協助開展”的職責,確保社區管理、自治工作落到實處。健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物業服務糾紛,維護各方合法權益。社區居民委員會要積極支持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服務,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要主動接受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指導和監督。

 。ㄎ澹┩晟粕鐓^服務體系。建立多層次、廣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保障社區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大力推進社區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逐步建立結構布局合理、基本設施齊全、服務功能完善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大力推進社區文化、教育、體育服務,深入開展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活動”。按照“以現居住地為主,現居住地和戶籍所在地互相配合”的原則,大力推進社區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為流動人口的生活、子女入托、入學和就業創造好的'環境和條件。推進社區安全服務,深入開展“平安社區”創建活動,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社區防范機制和防控網絡。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切身利益問題,努力實現社區居民難有所幫、殘有所助、弱有所扶、孤有所托、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民有所樂。抓好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實現社區公共服務全覆蓋。

 。┙∪喾酵度氲墓步C制。建議將城市社區辦公經費納入縣、街道兩級財政預算,社區辦公室經費按上級有關標準核撥,由縣、街道財政按比例分擔。社區服務站的服務收入和“費隨事轉”經費全部留作社區工作經費。工作用房、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維修經費及物業管理等費用,由縣、街道負責解決?h和街道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選派到社區任職的人員,其薪酬待遇由派出單位按相同層級人員的標準落實;面向社會招聘的工作人員按XX縣最低工資保障標準給予適當補貼或參照縣聘工勤人員的工資標準執行,并按規定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社會保險,所需資金由縣財政解決。協助社區開展工作的樓院門棟長、網格管理員,其生活補助標準由街道通過考核發放。社區居委會要主動加強與駐社區單位的協作,努力探索建設和整合社區資源的新途徑,使社區資源發揮其最大效益。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02-06

社區建設調研報告07-22

社區就業情況調研報告02-26

社區建設工作調研報告02-28

社區建設工作調研報告02-28

村級班子建設情況調研報告08-10

全區財源建設情況調研報告01-19

社區建設調研報告(精選21篇)03-07

社區文化建設調研報告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