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3-10-28 12:31:11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20篇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20篇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1

  XX鄉農村食品安全現狀調查報告 都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對于老百姓來說,是天大的事情。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政府對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不斷加大,食品市場秩序逐步規范,但在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食品安全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情況仍不樂觀,農村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威脅著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當前,XX鄉農村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 一是食品監管人員少,監管能力普遍不足。 我鄉地域廣大,食品生產、經營戶點多且比較分散,在農村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經費不足。要對各食品源頭、生產加工、經營和消費網點要實現全面監管,任務重,難度大。監管往往不到位或缺乏有效監管。

  二是食品安全意識不強。廣大農村群眾文化水平相對偏低,對食品安全知識知之甚少,對假冒偽劣食品缺乏基本的鑒別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有的村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QS。而由于大部分農村的經濟并不發達,許多農村群眾在選購食品的時候,一般只關注價格,對購買的食品是否是正規企業生產、是否過量使用色素、防腐劑、激素等,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相關強制性標準等,往往不重視,所謂的“不干不凈,吃了沒病”的觀念在農村地區很盛行。還有農村群眾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方面的知識相對不足,即使食品消費權益受到侵害時,自我保護能力也不強,偽劣食品農村橫行,卻很少受到舉報。面對與城里人差別極大的農村消費人群,不良商販更是將農村當成了偽劣食品的傾銷地。把大量危害健康的問題食用品"專供"農村。

  三食品銷售加工場所簡陋,工作人員食品安全意識淡薄。農村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絕大多數以家庭作坊的形式進行生產,并且分散,一般人員少、生產規模較小,生產條件差,標準執行不到,產品無檢驗,銷售無記錄,很難達到生產許可要求。農村食品經營戶經營場地和經營設施一般比較簡陋,食品陳列和儲藏條件往往達不到要求。加上農村食品經營者進貨數量少,檔次低、交通不便等原因,進貨渠道以就近、簡單、價格便宜為原則,這也為假劣食品大開方便之門。農村家宴也是農村餐飲服務中的重難點問題,雖然,目前加大了對農村家宴的管理和監管。但是農村家宴設施設備簡陋,管理制度不健全,餐具消毒不嚴格,農家宴的食品原材料采購比較隨意,食品加工、保存難以符合要求的問題依然存在,尤其是夏天,農村家宴的問題更為突出。

  面對日益突出的農村食品安全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

  一是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現在工作在農村食品安全保障的.工作人員長年經費不足、人員匱乏、車輛緊張等這些都是農村食品安全監管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大經費

  投入是農村食品安全工作的堅實保障,必須做到專人,專費,專用。做好對農村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協管員、信息員的管理和培訓,解決好他們的工作報酬,使其由兼職轉向專職,建立獎懲機制,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同時加強機構的硬件建設,改善辦公條件,加大對農村食品安全檢測隊伍和機構的專項投入。充實檢測人員,增添檢測設備,改善檢測條件和檢測手段。加大食品抽檢力度,提高監管的針對性和科技含量,并定期向社會公布食品檢驗結果,指導廣大群眾理性消費、安全消費。鑒于農村市場的分散狀況,各部門應攜手聯動,避免各掃門前雪的情況,強協作,形成食品監管合力。才能實施從源頭的監管。

  二是加強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提高食品安全意識。針對農村食品經營者、消費者的特點,充分利用農民喜聞樂見的娛樂宣傳方式如廣播、報紙、電視等媒體,借助“3·15”等宣傳活動時機大力宣傳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鑒別假冒偽劣產品的知識和維護自身消費權益的方法和途徑,不斷增強農村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抵制假冒偽劣商品。同時完善農村消費維權網絡。及時處理農村群眾的消費糾紛,維護農村群眾的合法權益,調動廣大農村群眾參與食品安全管理的積極性。

  三加強對食品經營加工者的管理。首先增強經營者守法經營自覺性,對其進行宣傳教育并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強化

  其責任意識,其次要規范市場主體準入,做到食品經營證照齊全,制度齊全,亮證亮照,督促食品經營戶加強索票索證、臺賬記載。其次對無證無照銷售食品、銷售過期變質食品、假冒偽劣食品、三無食品等違法行為一定要嚴處,重罰,手不留情。最后要對經營者進行信用管理,提高經營戶誠實守信意識。對于不誠信的經營戶,要及時公開甚至吊銷其執照。另外在政府在嚴格執法檢查的同時,應出臺相關鼓勵政策,大力倡導、引導、鼓勵連鎖超市進農村,引導大型超市以各種形式向農村市場配送安全食品,規范進貨渠道,以保障食品安全

  農村消費者處于弱勢和被動的不利情況下,農村已成為問題食品的重災區。這是經濟發展不平衡凸顯出來的一大社會問題,因此在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的同時也要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只要經濟發展好了,政府高度重視,部門各司其職,全民積極參與,才能確保農村食品安全狀況根本好轉。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2

  所謂“民以食為天”,近年來相繼發生食品安全問題,讓人們開始逐漸重視食品安全。為了解現在農村食品安全情況,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期間科技大學“關注食品安全,關注國家未來”志愿服務小分隊在河北省石家莊市黃北坪鄉的房村和石嘴頭村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對當地村民進行了有關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調查問卷分析情況結合調研人員在當地的見聞形成了此次關于農村食品安全問題的調研報告。

  一、當地人民的基本情況

  (一)性別比例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中男40.16%,女59.84%。

  (二)年齡分布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中18歲以下的占3.15%,18-30歲占31.50%,31-40歲的占23.62%,41-50歲的占21.26%,51-60歲的占12.60%,61歲以上的占7.87%。

  (三)家庭月收入分布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的家庭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26.77%,300-600元的占20.47%,601-900元的占8.66%,901-1200元的占14.96%,1201-1500元的占9.45%,1500元以上的占19.69%。

  (四)學歷情況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中學歷為小學及以下的占28.35%,中學學歷的占64.57%,專科學歷的占5.51%,本科學歷的占1.57%,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占0.00%。

  二、當地人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認識

  (一)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程度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中有28.35%的人對于食品安全問題十分關注,55.12%的人對于食品安全問題比較關注,16.54%的人對于食品安全問題不關注。

  (二)對當地區食品市場的總體感覺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中有9.45%的人對于當地區食品市場感覺非常放心,45.67%的人對于此表示比較放心,同時有40.94%的人對于此表示不太放心,此外還有一部分人對當地食品市場表示非常擔憂。

  三、調研分析

  (一)對當地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

  當地人民對于食品安全問題僅有28.35%的人表示十分關注,其中女性居;在購買食品時有45.67%的人總是會看所購買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表、廠名、廠址等內容,而有一小部分人也表示根本不會看這些內容。這與當地人民的家庭收入、學歷有密切的`聯系,根據調研結果分析發現,學歷越高對此越關注,家庭收入越高對此也越關注;同時,數據還顯示年齡處于31-50歲之間的人對于食品安全問題關注度較其他年齡段的人高。

  (二)當地的食品渠道

  日常生活中,當地居民的食品大多數在小超市購買,同時還有相當一部分食品由自家種植或養殖。當地人民在購買食品時絕大多數會選擇塑料袋包裝的,同時也有一部分人會選擇密封或真空包裝、紙質包裝或無包裝的食品。其中,家庭食品渠道與家庭的月收入與成員的年齡有密切聯系,調查數據顯示家庭月收入越高越會選擇到正規的食品銷售市場購買食品,同時也回傾向于選擇包裝良好的食品。

  (三)當地的食品安全情況

  調查結果的數據顯示,當地居民經常遭受散裝食品衛生問題、食品無標簽、標志和假冒偽略產品的困擾。并且大多數人認為導致目前食品安全問題的最主要原因是主管部門責罰不明和購買者對假冒偽略產品的鑒別能力不高;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對失信工廠和個人懲罰力度不夠和執法部門缺乏配合。

  (四)處理食品安全問題的方法

  調查數據顯示,當地居民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后,僅有13.39%的人會選擇向有關部門投訴,而86.61%的人卻選擇不投訴。選擇投訴的人中,也只有一小部分得到滿意的解決;選擇不投訴的人,有37.27%的人不知如何投訴,有32.73%的人認為投訴不能解決問題,也有30.00%的人認為投訴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不愿投訴;同時,也有一小部分人表示遇到食品安全問題他們一定會投訴,但目前尚未遇到過食品安全問題,這說明在目前的農村有一部分人的認識水平很高,對于食品安全問題也非常關注。

  (五)關于食品安全信息

  當地居民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信息主要通過電視和親戚朋友了解,當地較缺乏報刊、宣傳畫等平面媒體。并且當地居民還想要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尤其是兒童食品安全知識和食品營養知識;希望有更多的渠道可以讓自己了解食品安全問題等信息。

  四、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1、日常食品多為來自小超市的散裝、塑料袋包裝食品,衛生條件差,來源不甚明晰,質量不能得到保障,加之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薄弱,監管力度薄弱,當地食品安全存在隱患。

  2、消費者鑒別假冒偽略產品的能力差,食品安全意識較為薄弱,并且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3、信息來源渠道少,當地居民不能及時掌握食品安全信息。

  4、相關部門職責不明,對食品的檢查檢疫不嚴格。

  5、相應的消費者投訴部門辦事力度小,投訴程序繁雜,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多,不能很好地解決關于食品安全的投訴問題。

  (二)幾點建議

  1、加強監管,提高頒發食品營業執照對從業者的要求。對食品營業超市、門市等進行定期排查,并且進一步加強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負責人和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強化食品生產企業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引導和促進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經營、誠信經營,向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的食品。

  2、加強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科學消費知識及日常法律知識,以提高當地居民對于食品的鑒別能力,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

  3、加強農村信息宣傳投資,拓寬信息渠道,強化廣播、海報、宣傳畫、條幅等媒體的應用,積極拓寬電視、網絡等信息渠道,積極組織文藝下鄉的形式向當地居民宣傳食品安全知識。

  4、強化責任,切實做好食品各環節的監管。嚴格按照食品生產管理規范的要求組織生產,強化企業責任,嚴厲打擊制售假劣食品的違法行為。

  5、在各鄉鎮公開設立投訴站點,簡化投訴流程,合理安排,積極幫助當地消費者解決食品安全引發的問題,并與相關部門配合徹底消除該類食品安全隱患。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3

  目前,國內食品安全事故頻繁,食品安全問題屢屢出現在新聞報道里,使民眾感到不安,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當前社會的重大問題。

  第一,城區居民綠色消費意識明顯增強,農村居民消費觀念有待轉變。城區消費者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大部分消費者愿意為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食品健康營養價值支付少量的額外費用。而處于低收入階層的農村消費者購買食品的價值取向主要是“價格優先”和“實惠”。

  第二,群眾對食品安全的認知度有所提高,關注點不斷增加。雖然目前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總體上還不是特別高,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食品安全正逐漸為廣大群眾所重視。其中,群眾對食品安全的認知度在提高,關注度亦然。

  第三,城鄉食品流通領域的交易環境、物流設施等產生新的變化,食品安全管理監督和市場管理機制有待加強。在農村,現在出現了一大批小型自由集貿市場,那些小攤位的貨主定時定期到村里擺攤,為農村食品交易環境注入了新的元素。一些初具規模的代銷點貨架上的食品種類也越來越多,這在給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給食品安全監管和市場管理帶來了困難。

  第四,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眾多問題,腐敗現象時有發生。

  食品安全是直接關系人民健康,維持市場穩定的重要問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我國正處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時期,當前國內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我國食品管理監督嚴重滯后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增大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憂慮和擔心,使消費者對政府、企業、經營者產生信譽危機,這不得不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食品加工者道德淪喪不顧消費者權益甚至性命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從生產第一線到高級官員那根深蒂固的腐敗。不從根本上鏟除腐敗,食品威脅的根也難斷。

  第五,食品企業狀況不是很樂觀,民營企業生產狀況參差不齊,個別企業光景不佳。造成民營企業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企業規模小,專業職工數量少,生產設備落后,企業環境衛生質量不高,不能打出自己的優勢品牌,加之管理不善,使企業信譽度和知名度不高,缺乏后續發展的潛力和動力。而一些新興的小型企業,憑借其先進的生產設備,優良的生產環境,科學嚴謹的企業管理制度和系統特色的企業文化卻走在了食品行業的前列。

  第六,由實踐而得出的幾點建議。

  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和相關法律法規,要讓膽敢以身試法者有所“畏懼”。無論是大小品牌還是大小企業,一經查處,嚴懲不貸。全力避免一切腐敗現象的發生與發展,逐步消除政府、企業、經營者及檢測者的信譽危機。尤其要加大對農村食品安全的保障力度,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努力打造城鄉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聞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宣傳形式多樣化。調查顯示,以前接受過有關食品營養與質量安全方面知識的宣傳與調查的人少之又少只占6%,絕大多數人認為我們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是很有必要的,聲稱通過我們的宣講和宣傳資料的發放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很多以前沒有接觸到的知識,還要求我們平時多開展一些類似的活動,只有5%的人認為不必要,8%的人認為無所謂。因此,除了對一些不法生產經營者介入監督和曝光外,新聞媒體還應多做些增強人們健康消費意識的宣傳教育,提倡健康消費,不盲目貪便宜。告訴消費者怎樣來區別食品是否安全,一旦遇到假冒偽劣產品,該怎樣進行舉報,怎樣為自己維權。

  加大投入,引進高素質人才,盡快完善食品生產與質量檢測體系。食品生產與質量檢測體系的完善有利于協調各部門職能和統一食品安全標準。為提高食品的生產質量、增強食品監測的權威性和準確性,應當從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大投入,逐步擴大其覆蓋面。特別是地方民營企業和監測部門,更應加強與各大高校的聯系多引進技術人才,為此我們在調查問卷的背面同時印有我們學院和食品工程系的簡介,以供社會人士參考。

  多聽取相關代表和廣大老百姓的意見和建議。民以食為天,各部門要把食品安全工作置于高度重視的位置,多聽聽老百姓的心聲,多對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一些真正有益的反饋,讓老百姓買到放心食品。

  第七,大學生暑期社會社會實踐活動意義重大,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這支龐大的隊伍中來。

  我通過大學學習后,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煉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后的工作做一定的準備。

  抓住有利時機參與各種形式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利用國家、學校和社會提供的難得機會,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統一起來,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縮小成長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距離,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見世面,長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利于了解國情。我們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長在鄧小平理論不斷發展的年代,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單從課堂上是難以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了解占全國人口80%的農民的現狀,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實踐中深化對鄧小平理論的理解,深化對改革開放的理解。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利于體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中的情感滋養,貧困農民臉上的愁容和他們對知識、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勤勞樸實的鄉親們對大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還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變化都是我們難以從校園和書本上獲得的。走出象牙之塔,容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才能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獲的喜悅,才能體會到今天我們舒適的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利于增長才干。實踐中通過對企業的參觀走訪與學習,加深了對本學科專業的理解;在與公司負責人直接對話了解公司企業文化與經營理念的過程中,學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在與當地居民的多次熱情交談中,提高了我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和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把學到的知識用于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提高,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實踐已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群眾的廣泛接觸、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啟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華,社會責任感得到增強。在實踐中,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真誠的希望更多的大學生積極參與到這支光榮而龐大的實踐隊伍中來。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4

  中小學校餐飲安全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點,事關民族和家庭的未來和幸福,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根據縣人大常委會xx年監督工作計劃,縣人大常委會組成調研組,在陳文主任的帶領下,于xx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對我縣中小學校餐飲安全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聽取了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縣教育局、縣衛生局、縣工商局等部門和部分中小學校負責人匯報,并深入東鄉三中、實驗中學、東鄉一中、虎圩中學、占圩小學認真查看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庫房管理、操作間衛生狀況、餐廳的設備設施等。通過召開座談會、查閱資料、實地察看等方式,比較深入和全面地了解了我縣中小學校餐飲安全工作情況。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44所,設有學校食堂的學校89所,其中:中學食堂21所、小學食堂20所、幼兒園食堂48所。學校食堂從業人員數223人,供餐總人數8668人,其中:中學3953人、小學1401人、幼兒園3314人。東鄉三中、荊公小學、珀玕中學、小璜中心完小等12所學校食堂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學校周邊小餐飲單位共78家,已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的22家。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近年來,在縣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各有關部門主動作為,為我縣中小學校餐飲安全工作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取得了不少的成績,保障了我縣中小學校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了我縣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廣泛宣傳,加強防范。一是大部分學校設立了知識宣傳欄、墻報,宣傳食品安全方面的科普知識。二是一些學校將食品安全教育列入日常教學內容,開設安全課,同時利用“安全生產月”和“一月一主題”、班會隊會、組織知識競賽、布置安全教育作業等形式進行食品衛生安全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食品安全意識,培養良好的食品衛生習慣。三是舉辦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班。以推進餐飲量化分級管理為契機,以《食品衛生法》、《餐飲業衛生管理辦法》、《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及相關法律法規等為內容,對學校食堂負責人、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提高餐飲行業從業人員素質和食品安全自律意識。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食品安全方面的科普知識,營造了良好的食品安全監管氛圍。

  (二)增強意識,完善制度。一是縣委、政府成立了中小學校餐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副縣長擔任,成員為教育、藥監、工商等部門。制定下發了《東鄉縣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方案》。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的學校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各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學校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二是將中小學校餐飲安全工作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人。藥監局與全縣學校食堂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書》。每學期開學之際,教育局與各校校長、各校校長與各班班主任、中心小學校長與村小校長、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都要層層簽訂安全責任狀。三是相關部門定期不定期召開學校安全工作會議,傳達省市縣有關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四是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各學校建立健全了《學校食堂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學校食堂食品采購“索證、索票”管理制度》、《食堂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學校食堂食品留樣制度》、《幼兒園衛生消毒及隔離制度》、《學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責任追究制度》等,學校餐飲管理有章可循。從領導機構,各項規章制度到管理措施,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管理體系。

  (三)加大投入,夯實基礎。自xx年校安工程啟動實施以來,我縣將中小學校包括食堂在內的各類校舍及附屬設施納入了校安工程,并逐年申報項目。截至目前,我縣共投入1430.2萬元,用于東鄉二中、東鄉三中、紅星中學、小璜中學、愉怡中小學等23所學校的食堂建設,建設面積共15970㎡,極大地改善了學校師生的用餐環境,有利于師生餐飲安全和身體健康。對于目前還無食堂的個別學校,今后也將積極籌措資金、向上爭取項目予以解決。一些學校自籌資金,高標準購置食堂配套設備設施,東鄉三中學校食堂已成為我縣學校食堂的`標桿。

  (四)嚴格管理,加強督查。一是要求學校食堂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及各項食品衛生安全制度的要求,著力抓好食堂衛生管理工作。清潔衛生專人負責,明確任務,時刻保持食堂內環境整潔,最大限度地消除餐飲安全隱患。二是食品藥品監督局等相關職能部門經常對學校食堂安全情況,單獨或組織聯合檢查組進行檢查或專項整治。對學校食堂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健康體檢、衛生狀況、進貨渠道、索證索票、臺賬登記、食品加工環節等進行檢查。

  三、存在問題

  近年來,在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縣的中小學校餐飲安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隱患。

  (一)學校食堂及周邊小餐飲持證率低。全縣89所學校食堂,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的只有12所;周邊小餐飲單位78家取得餐飲許可證的僅有22家。按相關法律規定,無證經營應以取締,但取締的難度太大,一是每個學校少則幾十,多則幾百師生用餐極其不便,二是學校周邊餐飲店事關店主生計,取締不利于社會穩定。

  (二)部分學校食堂硬件設施跟不上。近年來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新建、改建了很多學校食堂,但食堂配套設施,如不銹鋼餐具、冷藏消毒設施等需要學校自己解決,不少學校無力解決。特別是部分村小食堂房屋陳舊,設施簡陋,衛生條件差,甚至有的做飯吃飯均在一個教室里。

  (三)管理不規范。部分學校將食堂對外承包,對承包人的管理不到位。一些學校食堂食品存放零亂,食品采購索證、索票及臺帳登記不規范,食品留樣制度堅持不經常,沒有按要求做到分類、分架、離墻、離地、冷藏存放。特別是村小,食堂從業人員多為老人,食品安全知識缺乏,安全意識不強,沒有接受過培訓,更談不上持證上崗。

  (四)學校周邊環境不容樂觀。調研中發現,學校周圍有很多小餐飲店和賣小吃的小攤位,其經營行為多為短期行為,且為無證經營,經營現狀是小、臟、亂、差。店主和攤主大多文化程度低,自身素質較差,缺乏食品安全意識,多經營三無食品和不合格食品,影響學生身體健康。

  (五)監管能力有待加強。一是我省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未完全到位,法律法規尚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監管力度。二是執法力量薄弱。一方面人員少,高技能專業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執法技術支撐低,設備缺乏。

  四、幾點建議

  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建議縣政府在加大學校食堂建設投入的同時,要加大學校食堂配套設施的投入,確保學校食堂的功能完備,設施完善,加快學校食堂標準化建設進程。

  (二)進一步加強對學校食堂監督管理。要處理好抓校長和校長抓的關系,層層抓好相關人員的責任落實,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鏈。要處理好抓監督與抓監管的關系,政府及相關部門要轉變思維方式,要考慮學校的實際情況,把更多的出發點放在為學校和師生服務上。學校要積極探索食堂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健全學校食堂管理制度,處理好贏利與服務的關系。提高監管能力,配足配強執法人員和執法裝備。

  (三)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各學校領導要處理好抓教學質量與抓食品安全的關系,進一步加強對食堂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管理。相關部門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大對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力度,提升學生和家長安全防范能力。要建立健全食堂從業人員上崗培訓制度,完善食堂培訓計劃,對培訓不合格人員要做到不準其上崗。

  (四)進一步加大對校園周邊環境的整治力度。處理好治標與治本的關系,要堵疏并舉,標本兼治,規范合法,打擊非法。各職能部門要依法履職,定期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建立長效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確保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落到實處。要根據實際制定可操作的標準,規范校園周圍小餐飲店和小攤位的經營行為。

  (五)進一步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制。建立食品安全應急預警機制,加強風險控制,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監管”,堅持“師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堅持“預防為主,積極處置”的方針,盡一切努力杜絕學校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5

  6月27日,市政協副主席楊海濤同志帶領部分政協委員及食品藥品監督局、衛生局、工商局、技術監督局、農牧林業局、商務局等六個職能部門有關領導到我市相關超市、食品加工廠、學校食堂等地進行實地視察。

  食品安全問題是近年來委員提案中反映較為強烈的內容之一,根據年初工作安排,組織委員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視察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匯總如下:

  一、食品安全的現狀

  (一)一些蔬菜、水果中普遍殘存化肥、農藥等物質,這些食品的安全狀況令人擔憂。在以往的檢測記錄中,發現柿子、小白菜、芹菜、菠菜等農藥的殘留量嚴重超標,可見某些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是多么不容忽視。

  (二)制造、加工食品的過程中使用劣質原料,給食品安全造成極大隱患。例如,用病死的家禽家畜加工熟肉制品;用劣質油加工油炸類食品、銷售注水豬肉等。這些食品安全隱患如果不及時加以嚴厲制止,都有可能會演變成為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食品安全事故。

  (三)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其他化學用品。一些黑心腸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受金錢的驅使,在加工食品的過程中往往違規使用、超標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抗生

  素、激素,甚至不惜摻加有毒有害的化學用品。

  (四)食品中的重金屬污染嚴重。我市工礦企業逐漸增多,違規排除廢水的影響日趨嚴重,會致使人畜飲用水源和農作物灌溉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就會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

  (五)我市夜市大排檔垃圾食品管理無序。

  隨著氣候的變暖,我市夜市大排檔日趨增多。幾乎成了我市傍晚的一道風景。讓人欣喜的同時,也讓人們擔憂。走在大街上,看著這些食品不免會令人產生憂慮。這些食品衛生能合格嗎?回答是肯定的。街里風沙時起,過往行人不停穿梭帶來各種病菌。從業人員及食品衛生難以保證……

  二、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一些對策建議

  1、職能部門要提高執法意識,切實履行好其監管職責,加強對食品質量的安全監管。這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

  2、加大督查檢查力度,尤其是加大日常的監管督查力度。加強食品質量的安全監管應當成為政府的頭等大事,這就要求要加強對食品的準入市場管制,提高食品的準入市場門檻,嚴防“三無”食品流入市場;要有效規范食品生產者的生產、經營行為,堅決取締無證生產、無證加工食品的行為;要整合食品安全監督、檢測資源,更新檢測裝備,加強對食品質量安全的監測,對食品從生產、加工、管理、貯運、包裝到銷售的全過程都要進行嚴格的監控;要全面嚴厲打擊

  生產、銷售假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違法犯罪活動;要規范食品采購渠道,從源頭上控制不安全、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

  3、加大綜合執法力度。建議:第一,建立有關食品安全執法部門聯合的執法組織,共同對全市食品安全從源頭、生產到流通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管。設臵專項資金,加大管理力度。這樣就解決了多頭監管無法形成合力、權責交叉和不清出現推諉扯皮的問題。這樣將徹底清理和解決有關法律法規對食品安全監管權限不清和互相矛盾的問題,進一步理順監管體制,明晰權責,建立較為完善的'、科學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第二,建立長效機制,堅持常抓不懈。當建立綜合食品安全執法組織后,要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來抓,反對上級督查時猛抓,上級走后放松的工作方式。第三,加大對食品違法行為的執法和處罰力度,提高制售假劣毒害食品的風險成本。堅決克服過分看重罰沒款、看重經濟效益的錯誤認識,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那些故意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分子,要堅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決不能以罰代刑,一罰了之。第四,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從制度上保障食品監管工作順利進行。強化責任意識,建立責任制,使權力與責任掛鉤,使責任追究落到實處,優勝劣汰,努力形成一支工作高效、執法嚴明的監管隊伍。第五,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共享網絡。信息共享不僅可以使各部門隨時了解當前食品領域的安全形勢,也從整體上節約了監管

  成本,有利于政府部門及時做出決策,把突發的、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降至最小。

  4、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一是政府撥出專項資金,加大對專業技術人員和執法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和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二是加大對檢測設備的投入力度。目前,我市還沒有蔬菜檢測中心。應積極運作,盡快成立,填補空白。

  5、進一步加大全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力度,增強全社會食品安全意識。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6

  20xx年9月2日,鎮人大主席和政法書記組織轄區內的縣人大代表、鎮人大代表以及食品安全監管員調研食品安全,本次活動先后調研了生活超市兩家,小攤點一家,食品企業一家,學校食堂一家,飯店兩家,并到市場集市調研了生熟食,最后到醫院調研病人,由院長介紹全年因食用不潔食物造成疾病及中毒情況。代表們探討食品安全控制辦法。本次活動由鎮工商局的同志全程配合,向代表講解合格食品的辨別辦法。

  代表們調研后認為:我鎮的食品安全監管同其他地方一樣按環節監管,按照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明確劃分了各部門的具體監管職責,較好的解決了交叉監管,多頭監管的問題。但在實際工作中,依然存在職責不清的問題,諸如對前店后廠的熟食店,流動的`小食品加工商販,既有加工環節,同時又屬于流通環節,日常監管應歸哪個職能部門不好確定,保健食品銷售按環節應歸工商部門,但管理法規執法主體為衛生行政部門。

  一、我鎮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民在種植上為了防治病蟲害、除草、促使農作物增產增收、農藥、化肥的使用率較高。

  2、小食品生產加工作坊無證生產的現象比較普遍,對所生產的產品不能檢測,衛生條件比較差。

  3、從業人員素質低,技術力量薄弱,效率低下,不具備市場競爭能力,產品質量保證能力嚴重不足,給食品安全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4、食品經營點、農貿市場還有無《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經營食品的現象,食品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比較差,進貨制度不健全,沒有驗收記錄及索票證明。

  5、餐飲食堂內衛生狀況較差、生熟不分,沒有必要的消毒設施;街頭飲食攤點和夜市大排檔的衛生狀況堪憂。絕大多數的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夠,食用油的購進渠道不正,加之管理涉及各個部門,容易形成監督的盲點,是一個病從口入的隱患。

  6、農村成為假劣食品的主要傾銷地,低價位的假劣食品有一定的生存土壤。

  二、食品安全監管對策

  食品安全涉及面廣,牽涉部門多,在目前監管體制下,做好這項工作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在國家對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和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未做出新的決策之前,針對我鎮食品安全現狀,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工作。

  1、進一步理順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形成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充分發揮政府食品安全監管作用,統一協調,整合監管資源,明確監管職責,加大食品綜合監管力度。整合現有執法力量,推進綜合執法和聯合執法,使各部門既各負其責又加強協作,解決各自為政,多頭執法、交叉執法問題。加強對各部門工作的督察督辦力度。

  2、加強對食品安全源頭監督管理,把監管關卡前移。一是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做好農畜產品、水產品生產基地及加工基地的標準化建設,全面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二是嚴格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的登記審批,購進、銷售實行登記備查制度、索證索票制度,加強源頭污染治理。三是提高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制定符合地方實際的市場準入標準,實施資格強制認證制度。對新辦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發證時必須達標,原有企業限期達到標準。使企業上規模上檔次,把小作坊式、小工廠式食品企業逐步淘汰出局。四是變事后監督為事前控制。在食品生產加工行業分期分批逐步實施haccp制度,從源頭上有效防止食品危害的發生。

  3、進一步加大打擊制售假劣食品的力度,落實打假責任制。一是加大綜合執法和聯合執法的力度,積極開展專項檢查,樹立執法權威,堅決取締無證無照食品生產、經營窩點,嚴厲打擊制售假劣食品的違法行為。二是要加大處罰力度,不但要從經濟上對制假者處以重罰,增加其制假售假成本,而且對情節嚴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三是按分工負責制的原則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加強對重點工作的督察督辦工作,定期對其工作進行考評考核,對工作不到位,造成惡劣影響的要追究主要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4、完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建立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一是繼續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建立健全重點監控機制、守信激勵機制、失信懲戒機制、嚴重失信淘汰機制,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制約機制。二是構建廣泛的社會監督體系。聘請食品安全協管員和信息員,建立鎮、村兩級監管網絡。創新投訴舉報工作,推行有獎舉報;

  5、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營造濃烈社會氛圍。大力宣傳和普及食品安全知識,使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村群眾掌握鑒別假劣食品知識,了解食品監管的有關政策,把健康的消費觀念植根于群眾心中,倡導消費者的綠色有機消費行為,形成“人人關注食品安全,人人關愛生命和健康”的濃烈社會氛圍。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7

  1. 中、小學校的基本情況

  鐵東區教育局下屬共有中小學校36所,其中小學23所,中學13所,共有學校食堂36所,調研發現,近年來由于各級領導的重視,區教育局對學校食堂投入的不斷增加,以及多次開展的食品安全整頓和學校食堂專項整治工作,使得鐵東區的絕大多數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狀況得到持續好轉,無論是從硬件設施方面,還是從軟件管理方面均比幾年前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資金有限,以及其它多種因素,使得學校食堂不能全部得到改善,還有部分學校食堂基礎衛生設施建設還比較薄弱,食堂面積不足,布局及工藝流程不合理;還有個別食堂,由于管理不規范、不科學,人員素質較差等等,致使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狀況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需進一步改進。

  2.目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2.1食堂基礎設施不完善,食品安全狀況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經過調研發現,鐵東區的中小學校食堂建設雖然已取得一定進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衛生設施硬件不“硬”,基礎設施不全,除部分學校食堂配有學生餐廳外,絕大多數學生食堂均沒有餐廳,學生需要在教室用餐,這樣又增加了飯菜在運送過程中保溫、存貯不當而受到污染的安全隱患;另外還有很多學校食堂,雖然各功能間比較齊全,但由于食堂的總面積不足(人均約0.8平),致使各功能間的面積均較小,根本不能滿足正常的加工操作的需要,這樣就不得不違規操作,經常有各功能間之間混用的現象,這樣又增加了食品受到污染的安全隱患;還有的學校食堂,由于建設比較早,多來年一直沒有再投入使得食堂的布局及工藝流程不合理,衛生設施設備陳舊或數量不足,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這也是不可忽視的.食品安全隱患。

  2.2食堂管理制度不健全,食品安全隱患大

  調研中發現,有個別學校食堂管理制度不健全,也有部分學校雖然建立了管理制度,但形同虛設,根本沒有按照管理制度去很好地執行。具體表現為購銷臺賬不完善,不能及時、全面對購進及銷售的食品進行登記;食品原料的索證索票不齊全,雖然目前鐵東區中小學校食堂的食品原料采購,全部是由區教育局統一招標配送,但由于供貨商不愿積極配合,有些管理人員也不太重視索證索票工作,使得食堂的索證索票工作一直做得不好;食品留樣工作也欠規范,有的數量不足,有的時留時不留;學生使用的餐具也不能完全達到消毒的效果;日常的加工操作不規范,不能完全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去做,這些情況均表明學校食堂的管理仍存在一定的漏洞。

  2.3從業人員衛生安全意識不高,專業知識匱乏

  調研中發現,許多學校食堂的從業人員沒有得到很好的培訓,衛生意識較差,專業知識匱乏,在日常的操作過程中不能完全按照操作規范去做,怎么方便怎么干,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還有一些從業人員對食品安全知識知知甚少,這主要是由于食堂從業人員的流動性大,經常是來了一批新人,沒干幾個月,還沒等養成良好習慣,就又換了一批新人,致使從業人員素質較低;還有極個別的人員,崗前沒有參加健康體檢,存在先上車后補票現象。也有的從業人員雖然參加過培訓,但對他們自身來說,都是流于形式,培訓結束一切照舊,因此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亟待提高。

  2.4監管力量不足,工作中存在一定困難

  多年來,由于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少,只有2-3人,要承擔全區所有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的食品、公共場所、飲用水、學校和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管理工作,以及各種大型會議、活動、重要接待等,同時還要代管高新區的相關工作,工作量很大,加之近幾年全國食品安全問題較多,專項整治工作難度大,從不同層面和層次上說,衛生監督力量比較薄弱,有待進一步加強。

  3.整改意見和建議

  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關系到廣大學生身體健康和飲食安全,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管理,預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客觀要求。為了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管,進一步消除食品安全隱患,有效預防和控制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針對鐵東區學校食堂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3.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逐步完善學校食堂基礎設施

  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學校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將學校食堂建設作為學校教育教學不可分割的系統工作,加大對學校食堂硬件設施設備的投入,確保學校食堂功能齊備、設施完善,從根本上改變學校食堂基礎設施落后的狀況;,建立健全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責任機制,依法加強督促檢查,嚴格獎懲。學校負責人不僅要講教學,還要從思想和行動上重視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

  3.2健全機制,完善管理,全面提升學校食堂管理水平

  建立以學校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制度,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制。加強學校食堂內部管理,特別是在采購、儲存、加工、制作、消毒、保潔、留樣等環節必須按工藝流程管理到位,避免食物(原料)的交叉污染、變質,防止食物中毒的發生。同時,在聘用人員時,學校應盡量保持從業人員的相對穩定。要加強業務知識、業務技能、食品安全常識和食物中毒預防及應急處理知識的培訓,進一步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完善從業人員健康檔案,嚴把從食品原料采購、加工制作到餐桌等環節的各個關口。嚴格執行索證索票制度,做到逆向可追溯。大力推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監督其落實索證索票、人員培訓、健康管理、設備維護、餐具清洗消毒等制度,強化對重點時段、重點品種和重點環節的管理。督促學校食堂定期認真開展食品安全自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3明確職責,加強監管,確保食堂衛生監管落到實處

  學校要建立完善、科學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項考核、獎懲辦法,強化學校食堂管理。食品安全各成員單位要通力協作,履行好各自職責,充實衛生監督隊伍力量,政府加大工作經費投入,配備必要的食品監測設備,加強對學校食堂的日常監管,強化對學校食堂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落實,確保廣大師生的飲食衛生安全。

  3.4加大宣傳,強化培訓,打造全社會關注學校食堂食品衛生工作的良好局面

  相關部門要提高認識、相互配合,進一步加大宣傳和培訓工作力度,采取集中培訓和開展講座相結合的方式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提升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在學生及家長中定期開展食品安全知識講座,學習食品安全基本常識,使學生養成衛生、科學、健康、安全的膳食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生食品安全防范意識,增強辨別假冒偽劣食品的自我保護能力,監督部門加大監管力度,為全區廣大師生營造一個安全放心的進餐環境。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8

  食品是民生之本。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乎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然而,近年來全國接連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令人怵目驚心,一次又一次沖擊著國人脆弱的神經。為了全面了解我市食品安全現狀,為進一步加強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獻智出力,八月中旬至九月底,在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及有關部門的協助下,市政協教文衛體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采取集中調研和分散調研相結合的方式,由副主席李克欣、鄧方安帶隊,到我市部分食品生產加工銷售企業、交易市場和餐飲服務單位,對全市食品安全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基本情況

  我市現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1256戶,產品涉及27類31個品種,其中獲食品生產許可證的404戶;食品經營戶9544戶;各類餐飲單位8200余戶。近年來,我市各級政府及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認真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不斷健全制度規范,廣泛進行宣傳教育,認真抓好日常監管,深入開展整治打擊,全市食品生產經營秩序漸趨規范,群眾反映強烈的蔬菜、肉、糧、水果、奶制品和水產品的質量和衛生狀況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轉,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明顯提升,未發生過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在近年來省食品安全委員會開展的綜合評價中始終位居全省前列。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健全機構,明確責任。

  市政府始終將食品安全擺在重要位置,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特別是今年以來,市政府進一步加強了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的領導力量,由市長擔任主任,常務副市長和分管副市長擔任副主任,26個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為成員。同時,落實了食安委日常辦公機構、人員、編制和經費,成立了市食品藥品稽查支隊,調整并明確了各監管部門職責任務,完善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制度,規范了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體制。各縣區也先后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協調和日常辦公機構,充實了力量。初步形成了市縣區上下聯動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2、建章立制,規范監管。

  市上先后出臺了《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制度》、《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食品安全聯席會議制度和信息通報制度》、《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違法線索舉報人獎勵制度》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工作制度規章。按照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要求,各部門、各縣區結合各自職能及工作實際,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規章,為規范監管奠定了基礎。

  3、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市縣區監管部門不斷加大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科普知識的宣傳教育力度,職能部門按照分工,開辦各類培訓班,加強對執法人員進行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培訓;通過發放宣傳冊、制度上墻、送法上門,不斷加強食品行業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教育;充分利用消費者權益日、法制宣傳日、科技之春等平臺和新聞媒體,開展食品安全社會宣傳教育,廣泛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全市共舉辦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各類培訓班30余期,開展宣傳咨詢活動3000余次,發放宣傳資料5萬余份,培訓和宣傳對象達3萬多人次。

  4、日常監管,各司其職。

  藥監部門切實承擔市食安委辦公室的日常工作,認真履行綜合協調監管職能,及時對全市食品安全工作進行總體安排和督查協調。今年接管餐飲服務業監管工作后,盡力克服人員不足、監管體制機制尚未完全理順等困難,組織開展了對重點食品、特色食品、生產經營餐飲等重點區域的各種治理活動,確保了監管工作不斷、不散、不亂;農業、水利等部門相繼開展了種養業產品和農資打假等行動,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和農產品食用安全生產技術規程、農業投入品安全使用等配套保障制度,保證了源頭產品質量安全;商務、經貿等部門不斷強化肉類市場監管,規范生豬屠宰秩序,讓市民吃上放心肉質監部門嚴把食品生產加工環節,在嚴格市場準入、強化監督抽查的同時,制定并實施了《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委托檢驗管理辦法》等制度,進一步擴大了監管覆蓋面;工商部門創新監管,推行食品流通許可證、經營者自律、駐場監管、星級信用評定管理等制度,開展了兩創建活動,建立食品安全聯合管理機制,有效提高了流通領域監管效能。各縣區也做了大量富有創新和特色的工作,如漢臺區為菜籃子設立安全網,南鄭縣推出食品安全示范單位創建等,保證了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有效落實。

  5、專項整治,消除隱患。

  監管部門密切配合,聯合行動,抓住食品行業重點品種、熱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入開展各類專項整治活動。先后組織開展了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學生營養餐和問題乳粉清繳,地溝油、瘦肉精、辣椒及其制品等一系列整治,查處了一批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僅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檢查整治農藥飼料經營戶1100戶次、獸藥經營戶560戶次、規模養殖場539個次,檢查食品生產加工企業290戶次、食品經營戶21300戶、餐飲單位4100戶次,取締無證照食品經營戶128戶,搗毀制假售假窩點4個,立案查處食品違法案件200余起。有力地打擊了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消除了許多食品安全隱患。

  6、應急反應,快捷得當。

  在切實做好監管和整治工作的同時,未雨綢繆,建立了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反應和處置機制。如衛生部門按照屬地管理、責任唯一、快速應對的原則,建立了食物中毒預警機制、三級報告網絡和應急處置預案,在去年4月勉縣等地發生的疑似與蛋奶質量相關的學生群體不適反應事件中,迅速進入應急反應程序,由市委、市政府統一指揮,調動各級相關部門介入,及時查清了原因,妥善作了處置,維護了社會穩定。盡管事件原因不在我市,但市政府以此為戒,事后及時在全市范圍內部署開展了專項大檢查,有效杜絕了類似事件發生。

  二、當前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市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保持著良好的食品安全記錄,但與群眾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

  1、部分食品企業法律意識淡漠。一些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淡漠,誠信道德低下,目無法紀,唯利是圖,生產、加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而且手段不斷翻新。有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規章制度流于形式,衛生環境惡劣,食品質量不能保障。

  2、食品安全源頭監管薄弱。個別地方片面追求經濟增長指標,對食品安全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嚴肅查處,對違法犯罪行為未能有力打擊。個別監管人員玩忽職守,不作為甚至亂作為,致使有的食品企業有機可乘并鋌而走險,肆意制售不安全食品。

  3、一些環節監管職責不明。目前食品安全由多部門分段監管,市縣(區)政府的食品安全委員會負責總協調,但由于這一監管體制剛剛建立,存在著各監管部門工作銜接不緊密,有些職責不明確、不具體等問題,在實際監管中監管交叉和監管空白同時存在,有時在發現問題后有相互推諉扯皮的現象。

  4、監管配套規章滯后。食品監管工作需要的一些規章制度還存在空白。國家出臺的法律、法規、政策需要地方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操作辦法,予以配套,加以落實,比如小餐飲、小作坊、小攤販管理辦法等。有的地方特色小吃還沒有安全標準,有的同一種食品不同監管部門的標準不盡一致。

  5、檢驗檢測資源共享差。由于食品安全監管涉及的部門多,大部分都單獨設立自己的檢測機構,造成低水平重復建設,資源共享差,發揮效能不夠。與此同時,由于經費有限,必需的高端設備無力投入,現場快速檢測能力也不適應實際需要,導致我市食品安全總體檢驗檢測能力不強。此外,各監管部門同時抽檢,造成了重復檢查,資源浪費,也增加了食品企業的負擔。

  6、監管力量嚴重不足。食品生產、加工、銷售點多面廣線長,構成復雜。面對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食品監管部門普遍感到專業技術力量、管理工作人員、檢驗檢測設備和工作經費嚴重不足,特別是基層和一線的監管力量非常薄弱,開展工作困難。

  三、對進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議

  1、加強行業自律,強化食品企業主體責任。

  安全食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監管出來的。食品安全主要不是技術問題,而是食品企業缺乏道德、誠信和社會責任的問題。食品行業人人都是食品的創造者,也是食品的享受者。因此,必須首先加強食品企業及人員的道德誠信和法律法規教育,牢固樹立誠信至上、以質取勝、守法經營的經營理念,將社會責任觀念融入企業經營決策之中,主動承擔起企業法人代表或主要負責人是食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建立健全企業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和食品安全責任追溯制度。其次是充分發揮食品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的監督管理和橋梁紐帶作用。通過行業公約、行內規范和從業承諾等方式,引導約束行業企業加強自律,促進行業良好風氣的'形成。三是建立食品行業信用評價體系。建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質量檔案和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對守法守信企業大力宣傳褒揚,對問題食品和問題企業公開曝光,并列入黑名單,逐步健全守信受益、失信受罰的激勵約束機制和以信用為憑證的行業準入機制,使失信企業失去生存空間。

  2、進一步理順監管體制,構建動態、全程、高效監管體系。

  面對食品安全的嚴峻形勢,政府主管部門應認真貫徹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惠民生的基本方針,監管部門要把食品安全工作作為硬任務,采取硬舉措,考核硬指標。監管工作必須突出一個嚴字,嚴格實行風險分析,嚴格實施準入制度,嚴格生產過程監管,嚴格監督抽查和檢驗檢測,嚴格執法打假,嚴格處置突發事件。

  一是應科學合理劃分監管部門職責。對食品監管領域和環節進行科學合理劃分,按權責統一的原則,明確細化各監管部門職能責任,將交叉模糊、職責不清的環節明確落實到某個具體監管部門,實行分片分段定責制,著力解決好食品安全分段監管中的銜接問題,既要避免職能交叉,又要防止監管空白,保證監管工作的整體性、協調性和有效性。

  二是進一步抓好市縣條條監管和塊塊監管的統籌協調。加強政府的責任,使其切實承擔起法律要求的負總責的責任。進一步強化食安委職能,樹立其權威性,嚴格落實聯席會議等制度,完善監管部門溝通協調機制,形成職能互補、功能齊全的強大監管合力。

  三是健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嚴格執行監管責任考核和失責追究制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

  四是建立快速聯動的應急反應機制。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提高突發情況下快速反應、應急指揮和協調保障的能力。

  五是建立全面有效的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按照政府監管、行業約束、企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原則,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各個層面、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的制度和規范,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真正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動態、全程長效監管機制。

  3、整合檢測資源,實現食品檢測信息共享。

  借鑒外地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對現有的檢驗檢測資源摸清底子,打破部門屬性,逐步整合組建一個設施設備齊、技術水平高且與各監管部門獨立平行的食品檢驗檢測機構,作為全市食品檢驗檢測專業權威性機構(可在各縣區或片區設立分支機構),獨立對食品特別是日常監管中發現問題的食品進行檢測,對其檢驗檢測數據結論在全市范圍內賦予通用性和唯一合法性,實行檢測資源共享和信息共享,避免重復建設。在此基礎上,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管理、風險檢測評估和信息發布平臺,及時向公眾發布相關信息,確保食品安全信息收集準確、傳遞迅速、評估科學、預警及時。同時,增加檢測專業人才,充實基層監管力量,加強監管經費保障,逐步改善監管條件。

  4、加強教育監督,營造追求高品質食品的社會氛圍。

  確保食品安全需要企業、政府、消費者乃至全社會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共建。要樹立宣傳教育也是監督的理念,以宣傳教育喚起全民自我保護意識和共同監督意識。應按照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頒發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綱要》的要求,盡快編制我市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規劃,建立宣傳教育網絡體系。報紙、廣播、電視應主動承擔起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和輿論監督責任,深入持久地進行宣傳;市食安委應開辦漢中食品安全網和食品安全講壇,并定期召開信息通報會、新聞發布會,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擴大市民知情權;監管部門應通過圖片、攝像、文字、實物等廣泛深入宣傳食品安全知識。應把行業教育與社會教育、日常教育與專項教育、正面教育與警示教育有機融合,讓食品安全宣傳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校園、進頭腦,使食品企業人員不斷增強遵紀守法意識、道德誠信意識,使執法監管人員全面提升執法水平和監管能力,使廣大群眾改變不干不凈吃了沒病的傳統飲食觀念,增強現代食品安全意識、監督維權意識和識別有害食品的能力。

  同時,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獎勵和消費者維權機制,充分發揮12315和12365等投訴熱線作用,暢通食品安全投訴和消費者維權渠道,支持和鼓勵消費者依法開展維權活動。強化輿論監督,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曝光力度,使食品宣傳教育與社會監督密切結合,形成全社會重視食品安全、關注食品安全、崇尚食品安全、保證食品安全、監督食品安全,營造一個生產高品質食品、追求高品質生活的社會文化氛圍。

  5、加大打擊力度,嚴懲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食品安全監管要嚴格執法,運用法制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食品安全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進一步加大食品生產經營的源頭管理和治理,對濫用食品添加劑、濫用化肥、農藥的行為予以整頓;對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行為嚴厲打擊。大力推廣食用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生產的基地化、規模化,提高組織化程度,從源頭解決食品不安全問題;對問題多發易發、群眾反映強烈的學校及其周邊、農村、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生產、加工、餐飲等重點環節,肉類、生鮮乳、豆制品等重點品種,要強化監管力度,集中力量持續深入地開展專項整治;應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可能帶來的食品安全隱患的研究,進行質量安全分析,進一步提高對食品安全隱患的檢測、評估和防控能力,做到早發現早處置。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要重拳出擊,持續保持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做好行政懲處與司法懲處的銜接。大大提高違法犯罪成本,對問題食品和問題企業從重懲罰,構成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絕不能以罰代刑,應依照《食品安全法》從重從快判決,以震懾違法行為。同時,應加大對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及其責任人的失職、瀆職、不作為等行為的責任追究力度,對監管執法人員的違法行為也要嚴厲懲處。

  6、創新發展機制,推動食品產業轉型升級。

  食品質量和安全既是科技水平、創新能力、資源配置、管理現狀、勞動者素質等多種因素集成的硬實力的體現,又是法制環境、文化教育、價值理念、誠信建設等多種因素綜合反映的軟實力的體現。因此,必須創新發展機制,標本兼治,重在治本。

  一是按照監管與服務并重,整治與建設并舉的指導思想和清潔、低碳、安全的發展要求,科學制定食品產業發展規劃,認真研究制定推進全市食品產業科學發展的政策措施。

  二是建立發展機制。加強與食品質量安全保障和食品質量發展相適應的行政資源配置,強化食品安全工作基層基礎建設;加快推進食品質量與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不斷完善食品質量準入退出機制,建立健全缺陷產品召回和銷毀制度;建立食品質量安全責任保險制度,設立食品安全事故受害人賠償基金,保障食品質量安全事故受害人得到合理及時的補償。

  三是通過集中配置土地、資金、人才等資源,建立綠色、有機、無公害農業基地,建設現代化食品工業園區,為食品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和現代化創造條件。

  四是下功夫改善小作坊、小攤點、小餐飲的生產經營條件并規范管理。借鑒外地做法,修建餐廚垃圾處理廠,實行餐廚垃圾統一收交,集中處理,對餐飲企業產生的餐廚垃圾排放、收集、運輸、處理各個環節嚴格規范管理,控制餐廚垃圾的流向,切斷被不法商販利用的途徑。

  同時,采用高科技手段對餐廚垃圾進行資源化、能源化處理,轉化為飼料、肥料和燃料,使餐廚垃圾變廢為寶,徹底杜絕餐廚垃圾變成地溝油后回流餐桌。通過不斷創新機制,促進全市食品產業轉型升級,確保食品產業健康發展,從根本上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9

  為了全面了解轄XX區內食品安全狀況及發展態勢,充分發揮綜合監督,組織協調職能,更好地監管餐飲服務行業,確保群眾飲食安全,今年我對全市食品安全的狀況、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研。現將調研內容匯報如下:

  一、食品安全基本狀況

  (1)食品安全監管狀況。

  經過一年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我們分析研究轄區內食品安全形勢,針對發現的問題整體部署專項整治工作,有效整合了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部門的執法資源和力量。每逢“元旦”、“春節”、“五一”、“中秋”、“國慶”等重要節日,我們精心組織成員單位開展專項檢查和聯合檢查,規范整頓市場秩序,確保廣大群眾飲食安全。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取得了明顯成效。

  (2)食品安全狀況

  根據對市場調查了解,轄區內的食品安全存在著一定隱患。蔬菜等農產品中殘留有毒有害物質;食品加工企業生產條件達不到國家要求,質量管理意識不強,產品不精不細,特別是熟食加工、豆制品加工燒餅饅頭等面食品加工都為小作坊式生產,濫用食品添加劑,粗制濫造,衛生環境差;一些企業質量意識、誠信意識差,經銷過期變質食品和三無食品;餐飲業中大型企業和學校食堂基本能夠達到衛生標準,但一些小吃部、小飯店多數衛生環境差,餐具沒有按要求消毒,80%配置的消毒柜未使用。

  二、我市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餐飲食堂內衛生狀況較差、生熟不分,沒有必要的消毒設施;街頭飲食攤點和夜市大排檔的衛生狀況堪憂。隨著我市社會經濟的發展,許多有特色的街頭小吃攤點和夜市大排檔日益增多,在我市約有上百戶。絕大多數的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夠,食用油的購進渠道不正,加之管理涉及各個部門,容易形成監督的盲點,是一個病從口入的隱患。

  (2)按照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明確劃分了各部門的具體監管職責,較好的解決了交叉監管,多頭監管的問題。但在實際工作中,依然存在職責不清的問題。

  (3)農民在種植上為了防治病蟲害、除草、促使農作物增產增收、農藥、化肥的使用率較高,許多蔬菜上殘留農藥,而小餐飲飯店只是進行簡單的清洗,許多農藥仍殘留于蔬菜上,為消費者飲食帶來很大的`危害。

  (4)小食品生產加工作坊無證生產的現象比較普遍,對所生產的產品不能檢測,衛生條件比較差,對所生產的產品的安全就埋下了安全隱患。

  (5)從業人員素質低,技術力量薄弱,效率低下,不具備市場競爭能力,產品質量保證能力嚴重不足,對食品安全意識淡薄。

  三、食品安全監管對策

  針對轄區內的食品安全現狀,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工作:

  (1)進一步理順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形成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統一協調,整合監管資源,明確監管職責,加大食品綜合監管力度。整合現有執法力量,推進綜合執法和聯合執法,使各部門既各負其責又加強協作,解決各自為政,多頭執法、交叉執法問題。加強對各部門工作的督察督辦力度。

  (2)完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建立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一是繼續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二是構建廣泛的社會監督體系。

  (3)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營造濃烈社會氛圍。大力宣傳和普及食品安全知識,使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村群眾掌握鑒別假劣食品知識,了解食品監管的有關政策,把健康的消費觀念植根于群眾心中,倡導消費者的綠色有機消費行為,形成“人人關注食品安全,人人關愛生命和健康”的濃烈社會氛圍。

  (4)加強對食品安全源頭監督管理,把監管關卡前移。一是嚴格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的登記審批,購進、銷售實行登記備查制度、索證索票制度,加強源頭污染治理。二是提高餐飲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制定符合地方實際的市場準入標準,實施資格強制認證制度。對新辦經營企業發證時必須達標,使企業上規模上檔次,把小作坊式食品企業逐步淘汰出局。

  (5)進一步加大打擊制售假劣食品的力度,落實打假責任制。一是加大綜合執法和聯合執法的力度,積極開展專項檢查,樹立執法權威,堅決取締無證無照食品生產、經營窩點,嚴厲打擊制售假劣食品的違法行為。二是要加大處罰力度,不但要從經濟上對制假者處以重罰,增加其制假售假成本,而且對情節嚴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三是按分工負責制的原則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加強對重點工作的督察督辦工作,定期對其工作進行考評考核。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10

  一、調研背景

  近幾年,食品安全事件頻繁發生,從阜陽劣質奶粉事件到非食品原料生產的明膠、水解蛋白事件,從南京有毒水產品事件到廣東毒酒事件,從“x”事件到“地溝油”事件,從河南南陽毒韭菜事件到青島福爾,馬林浸泡小銀魚、染色饅頭事件,從廣州市場現“染色紫菜”到臺灣塑化劑有毒食品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一些商家為盲目追求高額的經濟利益,拉低道德底線,摻假售假,以次充好。

  每個事件本身看上去是孤立的,但卻深刻反應了社會現狀!

  為了解大家對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提高我們對食品安全的認識,我們進行了本次調研。

  二、調研經過

  1.目的:通過這次調研,增強人們對學校附近食品安全情況的了解

  2.對象:小吃街其中的商戶、攤點以及我校學生

  3.時間:20xx年5月15日——20xx年5月19日

  4.地點:合肥市經開區錦繡大道99號合肥學院附近小吃街

  5.方式:走訪、訪談、調查問卷。

  三、信息分析

  從調查問卷所獲得的數據來看。數據顯示,絕大多數人是通過媒體宣傳了解食品安全的相關信息,大家普遍聽說三聚xx事件、蘇丹紅事件、地溝油事件。說明了媒體的宣傳作用是強大的,政府和機構應該發揮媒體的宣傳、教育作用。

  在購買食品時,90%的人首先關注食品的生產日期及保質期,其次為相關檢驗標識標簽和產品的包裝色澤氣味,這反映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更注重食品的質量。65%的人普遍認為食品安全應包括:食品生產期及保質期、衛生狀況、色澤、性價比及是否含有添加劑等方面。

  在食品安全方面,人們最擔心的是食品過期變質問題,接著便是食品中違規使用添加劑,農藥、重金屬殘留問題。

  但從實際走訪訪談的結果來看,我們合肥學院的學生食品安全意識較高,具有較高的食品安全意識,能夠辨別基本的食品質量好壞。

  五.調研結論

  通過這次調研,在走訪訪談的過程中,與商點攤點經營主對話,發現我們合院附近的食品安全狀況良好,絕大多數經營主能夠遵循職業道德和法律約束,使

  用質量較好的肉類、蔬菜、食用油和作料,而合肥學院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能夠辨別食品的好壞。但是在調研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在小吃街攤點的油炸類食品,絕大多數的經營主不更換食用油,以致油的顏色發黑且漂有殘渣。根據同學反映,在小吃街后街購買早餐時,餅類攤點出現宰客現象。

  但總體來看,合肥學院周邊攤點食品安全和衛生情況較好,出現食品安全事件的概率低,經營主和同學具有較好的食品安全意識和知識。

  六.調研中遇到的問題

  第一次發放問卷時,我們地點定在附近的超市,但選取的時間、地點和方式欠妥,所以在發放問卷時,大部分是直接繞道或者不理不睬。后來,我們將調查問卷直接發放到商戶、學生宿舍中,這次取到了較好的效果,發放的問卷得到了全部回收,也獲得了較為翔實的資料。但這樣成本較大,后期我們將形式改為發放電子問卷的形式,這樣使得受眾面更加廣泛,缺點是目標僅僅局限于學生,對象較為單一。

  但總體來說,小吃街的經營主能夠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可以給出詳細真實的回答,絕大多數商戶具有一顆真誠的心,符合自己的職業道德,這點是值得稱贊的。

  七、建議

  針對以上遇到的'問題,提出一下建議:

  1消費者:不能只抱怨商戶道德缺失、不負責任,我們在選擇食品時,應該增強自己在食品方面的有關知識,學會辨別產品質量好壞的技能,會看保質期等專用標識,選擇信譽度高的廠商和品牌,并且到正規地點購買。在購買到不合格的產品時,應該具有較強的維權意識,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者對其進行舉報,堅決與這種不正之風做斗爭。

  2.媒體:加大食品安全的宣傳力度,提高安全意識,利用媒體做好教育和宣傳工作。利用媒體傳播速度快,受眾面積廣的特點,對違法經營、不符合標準、不合格的問題商家、廠商和食品,進行重點通報,已達到以一儆百和保護消費者的目的。

  3.政府部門:把食品質量檢查工作與群眾相結合,采用質檢人員和群眾共同檢查的方式,對食品、攤點和商戶進行檢查、整治活動。在保證檢查人員素質和檢查效果的同時,可以開展多種群眾活動,甚至可以實現“全民檢查”的氛圍,這種形式的效果的多方面的。

  八、總結

  這次的調研經過的時間比較長,需要較大的毅力,也獲得了小伙伴的幫助。我們在調研的過程想了不少辦法,學會了與人交談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做調研的同時,提高了自己對于食品安全的認識,獲得了一些鑒別食品安全的技能,能夠保障自己的健康。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11

  當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農村地區群眾在辦理婚喪嫁娶等紅白喜事的過程中,自辦群體性宴席的規模越來越大,頻次越來越高,誘發農村群體性食品安全事故的隱患越來越大,更是食品安全監管的最大薄弱環節之一。為了深入了解我縣農村群體性聚餐的食品安全問題,切實保障廣大農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不斷提高農村群體性聚餐的安全防范能力。最近,____縣深入到相關鎮(區)對農村群體性聚餐食品安全監管開展了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廣大農村自古就有遇婚喪嫁娶、升學喬遷等紅白喜事,邀請親朋好友聚餐的習俗。特別是隨著當前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群體性宴請的規模和頻率逐步增大,“民間廚師”的隊伍也不斷壯大,目前僅登記在冊的就有1014人,大多數為男性,且基本來自農村,除具有認可的廚藝外,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識和法律意識,特別受加工條件的限制,看似普通的農村宴席,卻存在著極大的食品安全隱患,據調查,主要存在四個突出問題:

  ㈠食品安全意識淡薄。通過調查了解,當問及群體性聚餐舉辦者、參與制作者和赴宴者:宴席上的飲食是否安全?會不會有什么危險?回答基本上是“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長這么大了還沒聽說過會出事”、“弄點東西來吃會出啥子事?”。而回答說存在危險的人少之又少。同時,由于參與群體性聚餐制作的主廚人員和幫廚人員隨意性大、流動性大,同一場宴席可能輪換幾撥人來做,食品加工操作極不規范,菜肴衛生質量不符合要求,而且在舉辦過程中,不是吃一頓飯就結束了,少者持續一兩天,多者持續四五天,幾乎沒人想到吃了之后可能會導致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可見,食品安全意識淡薄是導致舉辦群體性聚餐造成食物中毒的思想根源。

  ㈡廚師素質參差不齊。根據我國食品衛生法規定,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疾病的,不得參加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而當前料理農村紅白喜事宴席的廚師和服務人員,大多為當地村民,有時辦宴者的親朋好友也幫忙刷鍋、洗碗和端菜,從事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但大部分人沒有經過健康體檢,有無傳染病不得而知。特別是大多數廚師自學成材,沒有經過正規訓練,也沒有經過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或取得食品安全知識合格證,甚至有的身體狀況明顯不符合從事廚師工作的條件。

  ㈢原料采購把關不嚴。農村群體性聚餐所使用的食品原料采購一般有三種途徑:一種是辦宴事主親自去采購;第二是由辦宴事主提供菜單,由“民間廚師”去采購;第三是由“民間廚師”自定菜單然后采購。基本上第三種途徑采購原料居多。大多數辦宴事主為了求簡單,把辦宴席的錢打包給“民間廚師”,有些廚師受利益所趨,可能會低價采購一些來歷不明、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產品和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甚者會將一些已經變質腐爛的食品采購回來,以次充好,濫竽充數。

  ㈣加工場所比較簡陋。農村群體性聚餐食品原料的存放、加工、制作、就餐都是在臨時搭建的棚戶或露天,周圍不遠就是牲畜圈舍或旱廁,沒有任何防蠅、防塵、防鼠的設施,衛生條件很差。餐具洗滌消毒由于水源所限達不到“一沖、二洗、三消毒、四涮”的要求,蔬菜、生鮮及其他食品原料洗滌也因條件所限達不到衛生要求,有的甚至使用河水、井水洗食物,餐具亂堆亂放且混用,存在著嚴重的食源性感染隱患。

  自20xx年6月開展食藥監體制改革以來,經過近兩年的努力,我縣雖然在農村廚師職業素質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組建、人員配備及監管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農村群體性聚餐食品安全監管仍然比較薄弱,有歷史上積累下來的深層次問題,也有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五個方面:

  ㈠準入門檻設置過低。農村群體性聚餐根本沒有一個準入標準,無論是再差的場所,再臟的加工制作條件,由于天高皇帝遠,過事人說辦就辦,無人禁止。當知道消息時,已席終人散,雖然食藥監管部門對農村“民間廚師”加大了培訓力度和督促健康體檢的力度,但是,由于我縣地域太廣,面積太大,“民間廚師”流動性較大,仍有許多無證和身體不適合的廚師參與了農村群體性聚餐的制作。

  ㈡監管對象難以定位。我縣農村人口較多,村民居住分散,客觀上加大了政府食品安全有效監管的難度;同時,因農村群體性聚餐的舉辦時間、地點、參與對象等都具有不確定性,更給農村食品廣覆蓋、全天候、無縫隙監管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在平時的監管執法中,就是一個固定的餐飲店或食品企業,隨時都可能發現問題,若多次監管,更會發現存在的不同問題和有待改進的地方。可見,要想所有的村民都有安全意識,積極支持配合食品安全監管,事實上非常困難。尤其是之前提到的,有的辦宴事主經常邀請自家的親朋好友來當主廚和幫廚,這些流動性強的人員是否符合食品衛生的健康標準更加難以監管。

  ㈢監管力量嚴重不足。在鎮(區)設置食藥監管所之前,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基本靠鎮(區)政府(管委會)、村(社區)配備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但大多是兼職,人員變動頻繁,且沒有經過正規的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根本不知道也很難傾注大量精力去管理農村群體性聚餐。村(社區)的食品安全信息員實際上是有其名無實,導致農村群體性聚餐大多處于真空地帶,無人、無力、更無法管。目前各鎮(區)雖設立了食藥監管所,但監管人員一般只有4—5人,部分山區鎮甚至只有2—3人,面對食藥監管點多、線長、面廣的實際,監管工作就更顯得捉襟見肘,尤其是農村的傳統宴席往往延續一兩天甚至更長時間,就餐次數多,要對長時間的宴席準備、制作、保存、食用過程進行監管,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監管難以實施到位,同時也容易加重農民負擔。

  ㈣政策規定執行不易。由于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沒有涉及到農村群體性聚餐食品安全的管理,省、市、縣也沒有制定具體的管理辦法,因此缺乏有明確約束力的法律法規,在監管執法時沒有強制性,即使村民不按規定辦理,食藥監執法部門也無權處罰,很容易使監管流于形式。同時,農村居民傳統觀念濃厚、安全意識淡薄,他們也不愿意在喜慶或悲傷時再為宴席去備案和被檢查,造成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難以開展。

  ㈤應急機制不太完善。由于當前農村群體性聚餐食品安全監管沒有明確鎮(區)政府(管委會)的主體責任,也沒有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目標考核體系,我縣雖然制定了一套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辦法,但是由于各鎮(區)、村(社區)通信、交通、醫療等條件各不相同,也沒有制定一村一策的應急處置辦法,許多農村群體性

  聚餐根本不愿申報備案,更沒有簽訂安全協議,一旦發生群體性食品安全事故,將造成難以預計的不良后果。

  ____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當前,農村群體性聚餐逐漸成為引起農村食物中毒事故發生的主要場所,加上農民自我防范意識較差,農村交通不便、缺少專業救治,一旦發生食物中毒,輕則耽誤外出勞動,重則危及生命,而且涉及面較廣,社會負面影響大。因此,做好農村群體性聚餐的食品安全監管,關鍵是要構筑覆蓋“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的長效預防控制機制,才能防患于未然。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確保農村群體性聚餐的飲食安全。

  ㈠建立政府引導和行業自律相結合的管理機制。一是逐步規范農村群體性聚餐的市場準入。繼續實行農村“民間廚師”登記備案和持證上崗制度,對凡從事農村宴席操辦的流動廚師,由鎮(區)負責統一登記造冊進行動態化管理,并按照食品從業人員的管理要求,組織督促他們參加每年由政府出資的“三免一規范”(即免費體檢、免費培訓、免費發放工衣工帽,規范管理制度)活動。對合格人員統一發放健康證、培訓合格證和工衣工帽,并在社會公開公示名單;對未取得“兩證”的,嚴禁從事餐飲服務行業,從而引導農村群體性聚餐向集中定點方向發展。二是創新食品安全宣傳方式。以鎮(區)為單位,由政府定期組織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和法律知識宣傳教育,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發放宣傳資料、召開村民大會等多種形式來引導村民樹立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提高飲食安全意識,并增強農戶群體聚餐報告的自覺性,主動接受管理,嚴防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同時,廣泛開展移風易俗教育,革除紅白喜事宴請“奢侈風”,提倡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三是建立健全行業自律組織。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可分片成立“民間廚師”行業協會并組建專門舉辦農村群體性聚餐的廚師隊伍,準備統一的加工工具和餐具,對廚師采取適當補貼的方式,由其對宴席整個過程的食品安全負責,讓廚師既是制作人員又是監督人員,切實發揮自律作用。

  ㈡健全農村群體性聚餐食品安全的監管體系。利用當前食品監管體制改革的有利時機,完善縣、鎮(區)、村(社區)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建設,盡快打通監管體制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健全農村集體性聚餐的監管組織體系。設立鎮(區)食品安全辦公室,與本地食藥監管所合署辦公,配齊食品安全“一專四員”:即由鎮(區)政府(管委會)明確一名中層干部擔任食品安全監管專干,駐村干部擔任所在村的食品安全聯絡員,村(社區)主任擔任協管員,治調主任擔任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員,并聘請以村衛生室醫生為主體的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員,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縣、鎮(區)、村三級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確保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后能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控制剩余食品、原料及相關物品,保護好現場,并及時上報,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二是嚴格落實農村群體性聚餐申報備案制度。以村(社區)為單位,嚴格落實群體性聚餐申報管理制度,對在轄區內舉辦的單餐50人以上的農村聚餐,均要求進行申報、登記并派人現場監管。申報時,辦宴戶須提供地點、時間、人數、廚師等從業人員名單和健康證明、就餐人員名單和聯系方式等材料,在報經鎮(區)政府(管委會)同意后方可舉辦。同時,由村安全信息員、村安全檢查員與當事人簽訂三方安全承諾協議書,逐步推行群體性聚餐當事者的責任首負制和先行賠付制,提升當事人食品安全風險防范意識。三是逐步規范農村群體性聚餐食品安全的監管規則和方法。重點強化農村食品安全鎮(區)政府(管委會)負總責的責任體系,將農村群體性聚餐食品安全納入對鎮(區)的年度目標考核,落實食品安全“一崗雙責”,嚴格獎懲,并結合我縣實際出臺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健全監管執法的政策基礎和依據,確保監管常態化、實效化。加強宴席動態管理,從菜單審核、原料采購與儲存、加工過程中的衛生和涼菜制作衛生、留樣等給予全面的指導,通過早期介入、風險防控、全程跟蹤等方式,把好關口,規范采購渠道及操作流程,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并推行農村“民間廚師”黑名單制度,從而讓當事者和宴席廚師不敢、不能、不想違規操作,從源頭上預防風險隱患。四是加強對市場內熟食制品備案管理。為了圖方便和擺闊氣,農村群體性聚餐大多會使用從市場內買回的現成熟食制品,而這些食品多為附近的食品生產小作坊加工制作。由于這些小作坊布局不合理,食品安全設施設備缺乏,再加上從業人員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欠缺,在加工制作食品時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所售食品存在巨大的食品安全隱患,因此對其進行備案管理,嚴格督促其建立進貨、銷售臺賬,規范操作,有利于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保障食品安全。

  ㈢合理配置農村群體性聚餐食品安全所必需的監管資源。一是整合食品檢測檢驗資源。整合縣食藥監、農業、質檢、衛計等部門現有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儲備與基礎數據,由縣食安委牽頭組織制定食品檢測年度計劃,制定統一數據標準,統一發布食品質量安全檢測信息,構建信息、技術和人才共享平臺,提升縣級快速檢驗檢測能力,并引導和聯合民間院所、企業檢驗檢測機構組成網絡體系,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使檢驗檢測技術服務的市場機制得以完善,確保對群體性聚餐的技術檢測能力滿足監管需要。二是合理配備執法監管設備。由于監管范圍面廣量大,在按計劃搞好日常監管、積極應對突發性事件的同時,進一步增強監管隊伍的執法和應急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配備必要的執法設備(如食品快檢箱、相機等),以利于取證,為監督、監

  管執法提供必要的證據依據。三是適當給予鎮村監管人員經費支持。為了提升農村食品安全“一專四員”工作的積極性,建議各級政府對農村食品安全(重點是村級食品安全信息員與專業廚師隊伍)工作列入財政預算(包括健康體檢、培訓和通訊等費用),工作經費劃入縣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管理,年終根據各鎮(區)具體情況,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適當予以經費支持,確保專款專用。

  ㈣嚴格聚餐食品衛生監管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一是加強農村聚餐行為的動態監管。對申報舉辦群體性聚餐的村民,以鎮(區)政府(管委會)為主導,食藥監、衛計等部門聯合執法,在加強宴席動態監管的同時,選派專人負責督促事主搞好聚餐場所衛生和餐具清潔消毒工作,做到生熟分開,原料與成品、生熟食品分開存放,防止交叉污染。對農村群體性聚餐舉辦頻率高、人口集中、經濟基礎好的鎮(區),可探索開展“移動廚房”定點建設試點。所謂“移動廚房”是指運用輕質材料建造成可拆裝的食品加工房間,避免露天加工經營或在不衛生場所如柴棚等處加工經營,同時設置專用保潔消毒柜、整理箱對所有廚具進行分類存放使用,防止交叉污染,最大限度防范食品安全風險。二是嚴格執行農村群體性聚餐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報告制度。督促鎮(區)政府(管委會)嚴格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要求,對于農村發現的可疑食物中毒事件及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要在第一時間內向縣政府、衛計、食藥監等部門報告。鎮(區)政府(管委會)、衛生院、村(社區)和事主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事故調查處理和救治工作,主動提供菜肴留樣,剩余食品、原料及相關物品,確保應急和調查工作順利進行。三是嚴肅農村群體性聚餐食品安全事件的責任追究。對當事人舉辦監管規模內宴席拒不申報、廚師拒不進行健康檢查或未接受食品衛生知識培訓操辦宴席的,由縣食藥監等部門依規嚴肅處理;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由當事人自行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并對所在村(社區)實行“一票否決”。同時,杜絕農村群體性聚餐中的關系監管、人情監管,對領導不重視、責任不落實、監管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堅決從嚴從重問責;對造成較大以上食物中毒事件的,或對食物中毒等突發事件隱報、瞞報導致嚴重后果的,追究相關人員的領導責任和監管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12

  調研對象

  這次有關食品安全的社會調研以全市60名小學生為調研對象。

  調研時間:

  20xx年11月15日

  調研方法

  調研的結果與分析

  本次參與調研的男生有33人,占總人數的55%;女生27人,占總人數的45%。一年級學生有15人,占總人數的25%;二年級學生有7人,占總人數的11.67%;三年級學生有3人,占總人數的5%;四年級學生有11人,占總人數的18.33%;六年級學生都是12人,各占總人數的20%。

  從早飯吃的地方數據可以看出我市小學生多數是比較注重的,女生比男生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多一些,國為少數(9名)男生愛在小店吃,其中竟有人愛在路邊吃,而女生只有少數(3名)愛在小店吃,并沒有人在路邊吃。其次,男生較愛在小灘小販購買食品,只有少數男同學不在小店里買食品,女生多數不愛在小灘小販購買一些食品,只有極少數愛在小灘小販購買一些食品。并且男生多數在小店里購買一些屬于三無食品的零食,女生只有個別去購買零食,可以說明男生不是非常注重食品安全。有些男女生因為罐頭食品較為好吃,就誤以為罐頭食品是衛生的,這可以說明全市可能會有極個別同學把好吃食品當成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從以上幾個方面問題及其他問題可以看出現在的小學生并不是極為重視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顧上食品安全性了。

  結論與建議

  從上面的結果與分析可以看出,多數同學還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極少數同學有時會忘記一些食品安全的問題。在這里我要提幾個建議:

  請各位家長叮囑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請同學們時刻告訴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各班同學和老師將食品注意事項寫于紙上,貼于教室醒目的地方;

  學校可讓一位老師站在小店前,告訴學生不要購買零食;

  同學們互相提醒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總之,通過本次調研可以看出同學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是高的,不過請個別對食品安全意識較低的同學引起注意。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13

  近年以來,商務部會同中宣部、科技部、財政部、鐵道部、交通部、衛生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環保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等十二部門聯合實施了以提倡綠色消費、培育綠色市場、開辟綠色通道為主要內容的三綠工程。為全面掌握實施情況,更好地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3號)精神,商務部組織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對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狀況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主要成效

  上市食品安全狀況總體好轉。

  據有關部門監測,我國食品內在衛生質量有了明顯改觀,食品衛生平均合格率為88.6%,為89.5%,為90.45%,預計為92%左右,呈逐年上升態勢。37個城市第五次監測農藥殘留合格率為93%,比提高30.5個百分點,比提高9.4個百分點,比提高1.9個百分點學生食品安全調查報告。4月份,16個城市畜產品中瘦肉精檢出率僅為1.2%,在大幅下降基礎上又下降了1.4個百分點。5城市水產品氯霉素殘留檢測均為0。

  市場食品安全檢測工作得到加強。

  目前,全國年銷售2億元以上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普遍實行了自檢制度,實施檢測的零售店鋪數量逐年增加。大中城市商務部門定點檢測機構已覆蓋了較大的范圍,并形成了企業自檢、社會中介機構受托檢測和政府部門監督抽檢三道防線。據調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42.6%設立了檢測室,55.1%配備了專職檢測人員,其中最多配備了62人;連鎖超市中,73%配備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建立了目標責任體系,21%向其所屬門店派出衛生質量巡查專員。

  市場食品安全準入制度得到實施。

  近年來,由于大力推行認證、索證、索票、信用檔案、場廠(地)掛鉤等準入制度,市場食品安全把關作用得到加強。

  調研發現,食品安全的`國家標準普遍推行,其中32%的企業采用了國際標準;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4.45%通過了ISO9000、ISO14000和OSHMS18000三類國際通行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7.11%設立了無公害產品專區,16.31%設立了綠色食品專區,6.14%設立了有機食品專區,三者相加近50%;超市公司中,注重食品安全基礎建設的占91%,建立加工食品安全制度的占73%,注重環境因素的占59%,實行食品衛生安全崗位責任制的達91%,把食品安全指標量化并作為考核依據的達86%工作報告。,全國32.9萬家食品經銷企業中,有15.1萬家建立了進貨驗收制度,14.5萬家建立了購銷臺賬制度,11.9萬家建立了銷售食品質量承諾制度。

  食品流通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觀。

  經調研,目前,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建有冷庫的占38.56%,其中上海高達52.4%;27.9%配備了速測儀,10.59%配備了色譜儀,3.6%購置了檢測車;43%配備了污物處理設備,其中,12.92%擁有垃圾分類處理設備,9.53%設立封閉式垃圾樓,8.9%配備污水處理設施;24.79%建立了配送中心。連鎖超市中,大多數已把食品冷藏柜作為營業設施中的基本配置,遼寧、福州、青島、南京、上海、廣州、寧波等地城市在肉類食品市場上配備冷柜的超過60%,部分企業也配備了簡易的檢測設備;被調查的超市全都對垃圾污物進行分類,集中處理;90%以上的連鎖零售企業建有配送中心,截止6月末,我國限額以上連鎖零售企業配送中心已達2845個。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14

  品流通環節是消費者接觸食品的第一道主要環節,同時也是牽涉消費者數量最大的一個重要環節,搞好流通環節的食品安全工作至關重要。溫縣工商局圍繞提高流通環節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實現食品安全長效監管,近期對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流通領域食品安全基本狀況和存在的問題

  縣共有涉及食品經營的單位和業戶445家。經工商部門注冊的個體食品店(含部分經營副食的百貨店)375家,有限公司1家,超市(商場)5家;“食品放心示范店”93家,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連鎖店”126家,食品統一配送率70—80%;無照經營70家。

  這些經營單位是全縣流通領域的食品經營主體,直接為百姓提供食品來源,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監督、管理好這些經營單位,就管好了全縣人民的“菜籃子”、“米袋子”、“肉案子”,就為百姓創造了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費環境。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大對食品流通領域的監督執法力度,有效促進了全市食品安全形勢持續好轉。目前,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狀況基本令人放心,經營單位管理制度、索證索票制度、不合格食品退貨制度、購銷臺帳制度有效落實,食品安全基本實現了無縫隙監管。而在農村食品流通領域,食品安全水平仍有待提高。

  今年我局組織了10余次食品類專項檢查整治行動,取締無照食品經營戶67戶,查處各類食品案件27起,其中無證經營業戶84%在農村,食品案件90%發生在農村。檢查結果顯示,農村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狀況較城區仍存在一定差距。

  我縣設立12315消費者投訴站(點)547個,在全縣各行政村聘請一名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聘請食品安全監督員262名,制定了義務監督員制度,定期召開座談會,集中聽取他們對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議和意見,以期達到消除食品安全隱患,改進食品安全工作的目的。農村是食品流通環節安全問題的多發地區,農村食品流通環節監管是需要著力破解的'難點。雖然縣政府每年均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目標考核,且在食品監管方面有一定的經費投入。但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還存在有以下問題: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一是集市散裸裝食品的“兩防”設施不夠完善。農村集市食品近60%為散裝、裸裝,雖然有的業戶添置了網罩,解決了防蠅問題,但防塵效果不理想。二是食品店的散裸裝食品標示不清晰。調查發現,農村商店所售的散裝食品多數無原料說明,無加工日期,無保質期,消費者正當權益得不到保障。三是農村雜貨店食品混放嚴重。農村雜貨店規模較小,衛生狀況較差,商品類別較雜,洗化用品與食品混放,存在食品被污染的隱患。四是銷售三無產品、超期食品現象依然存在。部分經營業戶銷售本應淘汰的過期商品,少數業戶為牟取利潤違規銷售三無產品,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五是部分食品質量堪憂。集市和小食品店出售的果凍、汽水等食品普遍存在色素、有害菌超標現象。部分飲料由糖精、色素和水簡易勾兌而成,未經殺菌處理,便進入市場流通。六是部分食品外包裝質量低劣危害人體健康。許多小企業、小作坊為降低成本,選用質量低劣的塑料袋或塑制瓶進行食品外包裝,有些企業使用未經充分消毒殺菌的二次包裝,對消費者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來自三個方面:一是部分生產企業和批發商、零售商盲目逐利,形成了劣質食品供應鏈。一些小企業、小作坊為降低成本,用不合格原料加工食品,以低價戰略向農村傾銷;部分批發商貪圖利潤,批量采購低價劣質產品;一些零售商只顧“適銷對路”,對食品質量置若罔聞,銷售低價“三無”商品。很多劣質食品和“三無”食品,正是通過這一供應鏈條流入農村市場。二是農村消費能力偏低,農民食品

  安全意識薄弱。農村總體經濟水平不高,農民購買能力不強,質量過硬的名優食品難以占領市場。很多農民缺乏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容易成為假冒偽劣食品的受害者。同時,多數農民辨偽

  能力不強,在消費時沒有查驗證照和索要發票的習慣,給一些“三無”食品、過期不合格食品和城市淘汰食品流入農村埋下了隱患。三是農村市場存在監管薄弱環節。食品安全工作已呈現出“跨區域流通、多部門交織”的特點,多數劣質食品由外地加工窩點制造并向本地輸出,打掉這些加工黑窩點,需要區域合作、部門配合,存在一定難度。農村食品銷售網點多、分布散、流動大,難以實現集中監管。

  二、加強流通領域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建議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長效監管體制。要有效整合監管資源,促進監管工作高效有力地施行,真正形成各監管部門各司其職、相互協助、無縫對接的聯動機制。要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完善各項監管制度,切實做到監管工作全履蓋和經常化。

  (二)強化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是做好監管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雖然我單位基層執法人員均為國家公務員,具有高中以上學歷。根據當前食品安全監管狀況,還要繼續加強執法人員業務培訓,提高執法水平,提高整體防范食品安全能力。要充分發揮社區居民的作用,鼓勵其積極舉報違法案件,達到實時監管的效果。

  (三)強化食品源頭監管。要繼續加強農產品源頭的監管,充分利用現有政策,加快無公害基地和無公害產品建設,對已通過認證的無公害基地的產品實行動態監管。要繼續加強對外來食品的監管,建立健全各項監管制度,實現食品質量監管關口前移,對食品質量安全衛生情況進行跟蹤監測,把好食品市場準入關,確保食品源頭安全。

  (四)加強食品流通領域監管。要大力倡導現代流通組織方式和經營方式,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和物流配送;要切實落實經銷企業進貨檢查驗收、索證索票、購銷臺賬和質量承諾制度;全面落實市場巡查制度,完善食品質量監測制度,嚴格實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銷毀、公布制度,加大對違法經營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流通環節經營秩序規范。

  (五)加大餐飲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力度。餐飲衛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環節。要進一步加大對餐飲衛生的監管力度,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對餐飲單位食品、餐具等進行經常性檢查、監測機制,保障食品消費安全。要加大對無證經營的整治,開展集中整治衛生不合格現象,規范其經營行為,保證食品清潔衛生。

  (六)加強食品安全宣傳和培訓教育。要采取多種宣傳形式,宣傳食品安全知識,提高廣大老百姓食品安全意識、維權意識,增強防范能力。要加大對食品生產經營業主和從業人員的培訓,進一步提高食品生產經營業主的自覺性和自律性,增強企業法人的第一責任意識、法制意識、社會公德意識,把好食品安全“入口關”。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15

  一.調查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現狀: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面臨的挑戰和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食品制造過程中使用劣質的原材料,添加有毒的添加劑和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2.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劣質的原料;

  3.家禽類產品的安全狀況也不容樂觀,抗生素,激素和其它有害物質殘留在禽、畜、水產品體內等;

  4.農產品類商品目前出現問題也日漸增多,蔬菜類和瓜果類有殘留過量的農藥和染色劑;

  目前我國接連不斷發生的惡性食品安全事件引發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和重視,也促使政府重新審視此類問題,并已上升到國家公共安全的這一高度問題,加大了對食品安全衛生的監管力度。

  食品安全是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乎到國家經濟是否健康發展、國家安定和社會發展與穩定的重大問題。

  二.原因分析:

  是什么原因導致國家食品安全的事件頻頻發生?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的原因何在?當今權利機構/社會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進行改進?

  1.相關權利機構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和獎懲機制并不健全,監管力度薄弱和政府制約乏力;

  2.企業道德缺失是其主要原因;

  3.我國目前企業沒有真正形成規模化,組織化,企業自身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加上從業人員自身素質不高,導致企業為了求生存自保,在利益的驅使下,不惜挺而走險降低生產成本,出現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現象而引發食品安全問題行為;

  4.人們對食品安全意識相對薄弱;科普知識沒有真正推廣開來,尤其是貧苦落后地區更是成為假/次食品的重災區;

  綜上所述,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不是單一的問題,它是整個社會的整合程度低,社會文化失調和社會道德意識規范薄弱的結果,任何單單個體和團體都無法承載起這一重任,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制度加強和創新/科普/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四方面入手,協調解決這一問題。

  三.解決方案:

  1.國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所建立的法律和法規不健全,沒有一套很好監管食品安全生產的環節制度,即便出了問題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個統一,權威和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機構,逐步實現權、責、利相統一的現代食品安全控制體系。

  2.從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企業道德缺失是很多人缺乏信仰和信用,所以我們要加大對食品安全行業的自律和信用機制建設,建立食品流通行業的信用標準,建立和健全食品安全生產,食品企業經營質量檔案和食品安全監管信用評審檔案。

  3.強化食品安全法法律和法規制度,賦予食品監管部門更充分的權利,加大對黑心商販的懲處力度,讓其造假的成本遠遠高于收益,進而使造假者望而卻步。實時對商品進行追蹤,從源頭抓起,一旦出現問題立即能反查到生產商和加工商,輔以嚴厲地懲戒措施。在這種體系之下,不存在任何陰暗角落,造假商販沒有了生存空間,屆時食品安全問題定會大大改善。

  4.發揮媒體的監督作用。食品安全事實上也需要第三方的介入,由于第三方群眾力量,太過分散,媒體在此充當的力量是強大的。尤其是網絡媒體具有傳播,具有傳播速度快,成本低。輿論壓力大的特點,事實上近年來媒體起到主力監督作用,支持和引導媒體客觀準確報道。加大科普宣傳力度,提高公共科學消費意識,識假和辯假能力,防范風險能力,這樣無形之中也給生產/制造食品企業施加一定的輿論和信譽壓力。讓其每個消費者既是是消費者又是監督者,積極鼓勵舉報,同時加強對舉報人的獎勵和保護制度。

  總而言之,我國目前食品安全問題狀況并不樂觀,需要食品監督部門加強監管力度,加大科普宣傳,使人民群眾都有食品安全風險防范意識,嚴懲違法犯罪者,這樣多方面/深入齊下,才能有效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16

  為認真做好我區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根據地區食品安全協調委員要求,我區圍繞從“農田到餐桌”的各環節食品安全現狀、食品安全監管現狀和食品安全信息分布狀況開展調查研究,并對試點企業進行了調研,了解試點企業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區局基本情況

  **區始建于1965年,1970年設區建制,從而形成政企合一體制。區政府轄五個鎮(林場)區(局)機關設在小揚氣鎮內,總面積459048公頃,人口49611人,其中鎮內23397人,形成面廣、人疏、線長的自然情況。

  **區人民政府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始終把保障食品安全作為一項大事常抓不懈,積極推行食品放心工程的實施和綜合評價,加大對各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力度,為保證全區人民飲食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我區食品企業基本情況

  目前我區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有38戶,其中,豆制品加工19戶,面食類加工8戶,熟食加工8戶,冷飲加工3戶,已獲食品生產許可證企業14家,占總數的36%。這些企業,生產廠房布局合理,環境衛生較好,加工設備較落后,產值五十萬元以上的只有1家,5人以下家庭式作坊居多。各類食品經營企業有280家,年銷售額五十萬元的有6家。

  餐飲業(包括食堂)有37家,其中飯店32家。食堂5家,全區共37戶學校食堂和餐飲企業進行了量化分級信譽度等級評定,共分為a、b、c、d四個等級,經過地區評定小組認真檢查評分,我區評為b級的餐飲單位共有3家,其余34家均為c級單位。

  以上反映出我區的食品加工業整體處于低水平狀態,生產加工能力差,種類偏少,是外地生產加工食品的銷售區;食品流通業處于一般水平,有待進一步發展壯大;餐飲業具備一定的基礎,呈逐步擴展的趨勢。

  三、近年來我區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近年特別是XX年以來,我區借助“食品放心工程”這一有效載體,根據不同時期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集中各方力量開展了不同種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整治,嚴厲查處糧、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產品、酒、飲料、兒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10類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濫用食品添加劑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違法行為;認真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加大對無證照生產小作坊的取締力度,對有制假劣跡和質量不穩定的企業進行重點監管和整治,對提高全區食品質量的總體好轉起到了明顯效果。

  四、我區部分食品行業存在的問題和安全隱患

  1、我區肉制品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隱患,突出表現在:牛、羊肉定點屠宰尚未實行,沒有檢驗、檢疫設備,肉類品種的檢驗、檢疫工作等于沒有開展,導致我區鮮肉的安全質量沒有保證;少數城鄉結合部定點屠宰操作尚不規范,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的整頓規范。

  2、豆制品行業。我區豆制品生產企業有19余家,都為家庭作坊式,加工設備簡陋,工藝簡單,環境衛生不符規定。而且都未辦理生產許可證,雖進行多次清理整頓,但仍難以改變。 3、街頭飲食攤點的衛生狀況甚憂。隨著我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許多有特色的街頭小吃攤點增多,尤其是夏季夜市開始,絕大多數小吃攤點也隨之開張,他們對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夠,加之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容易形成監督的盲點和病從口入的隱患。

  4、無證無照生產經營食品現象依然存在。我區經濟欠發達,為了生存,一些人無視法律法規無證無照生產經營食品。由于牽涉到社會穩定,使查處取締的力度大打折扣。

  五、目前我區食品安全監管的現狀

  1、食品安全綜合監管情況

  我區于XX年6月成立了由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主任的區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負責對全區食品安全總體分析、部署安排工作。區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區食品藥品監管局。使區政府在保證食品安全方面有了一個“抓手”。這個機構成立以來,通過定期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勢、針對發現的問題整體部署各類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等活動的開展,集中了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部門的執法資源和力量。

  在該機構運轉過程中,我們感到雖然協調委員會在改善食品安全狀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總感到這是一個議事的、協調的機構,統一性、權威性特別是高效性難以得到真正樹立,如果要使食品安全問題得到比較明顯的改觀,需要有一個更有力的機構具體進行實施。

  2、檢測監測情況。

  要保證食品的質量安全,一方面在規范食品進貨渠道的同時加強食品的檢測和監測非常重要,我區目前還沒有檢測監測設備,要想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是很難達到的。

  3、人員、經費問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任務重、范圍廣、責任大。目前,我局僅有食品安全監管職能,而無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和經費。給食品綜合監管工作帶來很大難度。

  六、有關思考建議

  食品安全涉及面廣,牽涉部門多,在目前監管體制下,做好這項工作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針對我區食品安全現狀,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議:

  1、進一步發揮區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的作用。加大綜合協調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部門的力度,通過分析評估食品安全的隱患,在預警和控制上下功夫,形成一個快速預警系統,提前控制、消除影響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防止事件的發生。

  2、加強監督執法的力度,在食品安全監管模式上進行適當的探索。我們認為,充分保障食品安全,一是各食品監管部門要在現有的法律法規框架內對食品企業監管到位,加強食品生產和市場準入;

  3、加大食品檢測監測資金的投入。

  4、食品信用體系建設情況。根據我區食品現狀調查,我們選擇了3家企業作為食品信用體系試點單位,

  (1)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試點單位:**區林格貝有機食品有限公司,為我區最大的食品生產企業,年銷售金額為五十萬元,生產廠房布局合理,環境衛生好,加工設備先進,主要產品為加工提取華青素,生產前景好。

  (2)**區南味飯店:在我區餐飲業中為規模較大酒店,此企業進行了量化分級信譽度等級評定,經過地區評定小組認真檢查評分,被評為b級餐飲單位,為**區最高等級評分。

  (3)**區東興商店:此企業為批發兼零售食品超市,為**區信譽好的一家企業。 區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成立了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質監、工商、衛生有專人負責此項工作,我區已召開了動員會議,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對試點企業進行了培訓,并建立了誠信檔案。

  5、開展食品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正處在重要的社會轉型期,全社會對信用的價值還缺乏深刻的認知,加之信用制度建設滯后,失信行為沒有受到有效的防范和嚴格的懲戒,違規失信已成為帶有普遍性的社會問題。面對突出的信用供需矛盾,只有從體制、機制和法制等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才能促進統一開放、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食品市場環境的形成,才能促進我國食品行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根據對我區食品現狀調研情況看,我區開展食品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勢在必行,通過開展食品信用體系建設,可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環境,培養食品安全信用意識,規范食品企業生產經營行為和食品市場秩序,對我區食品行業的快速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17

  食品安全問題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關,結合市人大關于市、區人大上下聯動的要求,區人大常委會決定對我區食品安全情況開展專題調研,并把它列為年常委會的重點工作之一。

  一、調研過程的主要做法

  為了深入開展本次調研,全面了解我區食品安全情況,區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多次與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徐匯分局等相關部門進行工作溝通,確定檢查切入口,制定調研方案,整個調研過程歷時一個半月。本次調研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組建小組,導學法規。常委會組建了由專業代表、部分街道代表工作室專職干部參加的專項調研小組。并針對本次檢查重點——超市、集市中豬肉制品、熟食鹵味及散裝食品的衛生情況,精選法律法規條款,有的放矢的組織小組成員進行學習培訓。第二階段:上下聯動,明查暗訪。為了提高調研質量和監督實效,常委會采用了市、區、街道三級聯動的調研方式。在參加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培訓和執法檢查的基礎上,區人大常委會分別組織、、三個街道代表工作室,以代表組的形式開展了檢查。常委會還向參加調研的代表提供“三對照”(法規依據、檢查內容、檢查方法)檢查表,引導代表自行組合、分散就近,進行持證暗訪和隨訪,搭建了老百姓與人大代表共議食品安全的對話平臺,充分傾聽了民意。此次檢查共收回反饋表80多份。第三階段:集中視察,同步執法。常委會組織部分市、區人大代表對我區食品安全工作進行了集中視察,代表們兵分三路對世紀聯華超市體育場店、漕溪新村菜市場、漕溪菜場的豬肉制品、熟食鹵味、散裝食品等食品的安全狀況及相關制度執行情況進行了檢查。同時代表們在聽取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徐匯分局的有關情況匯報后進行座談。本次集中視察還安排我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的執法人員進行同步執法。第四階段:事后專訪,梳理總結。視察結束后,常委會還專訪了我區食品衛生方面的專業人士,傾聽他們的真知灼見。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我們對調研過程中的問題、意見和建議進行了梳理總結,形成調研報告向主任會議匯報。

  二、調研中發現的問題

  代表們對區政府為保障我區食品安全,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所做的大量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在監管職能從衛生局平移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后,工作不亂不散,有延續性,我區的食品安全情況總體處于動態可控的狀況。同時針對在明查和暗訪過程中發現的從業人員無健康證或健康證過期;熟食改刀未標明時間;當日未銷售完熟食處理記錄不規范;散裝食品標識不完整;菜市場部分攤位豬肉的供貨渠道及檢疫證明存在不少疑點等一些衛生安全隱患,指出了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1畢喙胤律法規亟待完善。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目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已不能適應現階段食品安全這一復雜的系統工程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在我市有關食品安全監管職能調整后,現實的執法主體和法定的執法主體存在沖撞。法律法規的缺失,也使問題食品難以根除。此外,違法成本較低,致使違法行為屢禁不止。

  2筆稱釩踩監管體制尚未完全理順。自食品安全監管職能調整后,由于調整時間短等原因,在實際工作中,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徐匯分局與重新調整后的食品藥品監督所之間的磨合有待進一步加強。區食品安全聯席會議的作用還需進一步發揮。食品安全監管的技術力量尚顯不足。

  3奔貿市場監管制度不完善。由于集貿市場的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管理相對薄弱,難以把好食品準入關口,不安全食品屢見不鮮。

  4幣恍售人員素質較低。由于超市工作人員流動性強,一些銷售人員在上崗前大都未接受過正規培訓,也沒有進行定期的體檢。

  三、意見和建議

  1苯∪相關法律法規,保障食品安全監管執法順利開展。建議向市人大常委會和市政府反映,針對目前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盡快健全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并通過法律的形式加大對違反食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規的處罰力度,杜絕問題食品屢禁不止的現象。

  2奔喲笮傳力度,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識。食品安全工作涉及面廣、量大,是一項復雜、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區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要多渠道、多形式的向人民群眾廣泛宣傳食品安全和市民防范知識,動員全社會參與日常監督,努力營造人人關心、重視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3弊試垂蠶恚形成合力,加大監管力度。提高市場準入的門檻并非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萬全之策,要疏堵結合,滿足不同層次人民大眾的需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齊心協力,充分發揮區食品安全聯席會議的作用,整合各方資源,通過行政監管、行業監管、科技監管,形成長效的市場監管機制。并盡快落實社區的監管網絡,做到我區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全覆蓋。同時,要進一步充實監管力量,加強執法隊伍自身建設。

  4奔憂顆嘌擔提高企業自律管理水平。區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從事經營食品的從業人員的培訓,增強企業對保障社會食品安全的責任意識,督促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完善企業的培訓和管理制度,從源頭上把好食品準入關。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18

  自古就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但近年來相繼發生“毒奶粉”、“瘦肉精”、“毒黃瓜”“塑化劑”等事件,食品安全是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事件卻頻頻出現。為了解現在農村食品安全情況,XX年7月日————XX年7月9日期間科技大學“關注食品安全,關注國家未來”赴贊皇志愿服務小分隊在河北省石家莊市黃北坪鄉的房村和石嘴頭村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對當地村民進行了有關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調查問卷分析情況結合調研人員在當地的見聞形成了此次關于農村食品安全問題的調研報告。

  一、當地人民的基本情況

  (一)性別比例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中男40. 6%,女59.84%。

  (二)年齡分布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中8歲以下的占3.5%,8—30歲占3 .50%,3 —40歲的占23.62%,4 —50歲的占2 .26%,5 —60歲的占2.60%,6歲以上的占7.87%。

  (三)家庭月收入分布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的家庭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26.77%,300—600元的占xx年齡處于3 —50歲之間的人對于食品安全問題關注度較其他年齡段的人高。

  (二)當地的食品渠道

  日常生活中,當地居民的食品大多數在小超市購買,同時還有相當一部分食品由自家種植或養殖。當地人民在購買食品時絕大多數會選擇塑料袋包裝的,同時也有一部分人會選擇密封或真空包裝、紙質包裝或無包裝的食品。其中,家庭食品渠道與家庭的月收入與成員的年齡有密切聯系,調查數據顯示家庭月收入越高越會選擇到正規的食品銷售市場購買食品,同時也回傾向于選擇包裝良好的食品。

  (三)當地的食品安全情況

  調查結果的數據顯示,當地居民經常遭受散裝食品衛生問題、食品無標簽、標志和假冒偽略產品的困擾。并且大多數人認為導致目前食品安全問題的最主要原因是主管部門責罰不明和購買者對假冒偽略產品的鑒別能力不高;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對失信工廠和個人懲罰力度不夠和執法部門缺乏配合。

  (四)處理食品安全問題的方法

  調查數據顯示,當地居民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后,僅有3.39%的人會選擇向有關部門投訴,而86.6 %的人卻選擇不投訴。選擇投訴的人中,也只有一小部分得到滿意的解決;選擇不投訴的人,有37.27%的人不知如何投訴,有32.73%的人認為投訴不能解決問題,也有30.00%的人認為投訴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不愿投訴;同時,也有一小部分人表示遇到食品安全問題他們一定會投訴,但目前尚未遇到過食品安全問題,這說明在目前的農村有一部分人的認識水平很高,對于食品安全問題也非常關注。

  (五)關于食品安全信息

  當地居民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信息主要通過電視和親戚朋友了解,當地較缺乏報刊、宣傳畫等平面媒體。并且當地居民還想要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尤其是兒童食品安全知識和食品營養知識;希望有更多的渠道可以讓自己了解食品安全問題等信息。

  二、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1、日常食品多為來自小超市的散裝、塑料袋包裝食品,衛生條件差,來源不甚明晰,質量不能得到保障,加之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薄弱,監管力度薄弱,當地食品安全存在隱患。

  2、消費者鑒別假冒偽略產品的能力差,食品安全意識較為薄弱,并且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3、信息來源渠道少,當地居民不能及時掌握食品安全信息。

  4、相關部門職責不明,對食品的檢查檢疫不嚴格。

  5、相應的消費者投訴部門辦事力度小,投訴程序繁雜,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多,不能很好地解決關于食品安全的投訴問題。

  (二)幾點建議

  1、加強監管,提高頒發食品營業執照對從業者的要求。對食品營業超市、門市等進行定期排查,并且進一步加強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負責人和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強化食品生產企業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引導和促進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經營、誠信經營,向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的食品。

  2、加強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科學消費知識及日常法律知識,以提高當地居民對于食品的鑒別能力,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

  3、加強農村信息宣傳投資,拓寬信息渠道,強化廣播、海報、宣傳畫、條幅等媒體的應用,積極拓寬電視、網絡等信息渠道,積極組織文藝下鄉的形式向當地居民宣傳食品安全知識。

  4、強化責任,切實做好食品各環節的監管。嚴格按照食品生產管理規范的要求組織生產,強化企業責任,嚴厲打擊制售假劣食品的違法行為。

  5、在各鄉鎮公開設立投訴站點,簡化投訴流程,合理安排,積極幫助當地消費者解決食品安全引發的問題,并與相關部門配合徹底消除該類食品安全隱患。

  6、整合資源,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一要整合監測資源。將分散在各監管部門的監測資源進行整合,建立市食品監測中心、縣食品檢測辦公室、鄉鎮投訴站點模式,實現資源共享,不搞重復建設,同時保證及時處理問題。二要檢測資源共享。制定全市食品抽檢計劃,由安委會牽頭對食品市場進行抽檢,結果互用,信息共享,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抽樣檢測。三要完善聯合執法、綜合執法機制,集中力量徹查大案要案,遏制違法犯罪。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19

  調查地點:

  家鄉當地居民及學生

  前言:

  食品的安全問題關系到全人類的生活、生存、延續,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同時食品市場的巨大潛力,近幾年我國食品加工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使得各種新型食品層出不窮。而最近一個時期,隨著各行各業透明度的進一步加強,食品質量問題也頻頻被媒體所曝光,這直接導致了食品行業的安全問題成為人們最普遍關心的一大主題。如今食品安全已是我國消費者的“心頭大患”,事關消費者乃至下一代的健康和安全,也是目前對公共健康面臨的最主要威脅之一。因此,重視食品安全已經成為衡量人民生活質量、社會管理水平和國家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大學生對食品安全問題了解多少?對身邊的食品安全了解多少?平時吃的食品都安全嗎?對中國所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都知道多少?以及當自己買到了有安全問題的食品時自己的做法,都是我們將要去探討的。

  一、食品安全的現狀及形勢

  1.我國食品安全調查背景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目前食品安全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中國有句話:病從口入。食品的質量不安全,將會影響到人們的健康。食品的食,有兩個漢字組成,上部分,是個人,下部分是個良,給人一個簡明的構想,做食品的人要有良心,然而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事件頻頻發生,20xx年,含敵敵畏的金華火腿,對腸食道胃粘膜有影響,可能致死;20xx年,阜陽劣質奶粉:“大頭娃娃”,營養不良導致免疫力低下,嚴重可致死;20xx年,碘超標的雀巢奶粉,影響甲狀腺功能;20xx年,含瘦肉精的豬肉,人食用會出現頭暈、惡心、手腳顫抖,甚至心臟驟停致昏迷死亡;20xx年,含xxxx的嬰幼兒奶粉,可能導致腎結石,腎衰竭等泌尿系統疾病,嚴重者可致死。經歷了“瘦肉精”、“毒大米”、“染色饅頭”、“西瓜膨大劑”等一連串食品安全事件后,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被推向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目前我國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問題依次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天然毒素、有機污染物等引起的化學性污染;以及非法使用食品安全添加劑。帶著這一輿論焦點的探究和深思,我在我的家鄉進行了一個問卷調查,希望能通過調

  差結果的分析結合典型事例探究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探究完善及改革辦法。

  2.我國食品安全現狀

  從有關部門不定期對食品質量抽查的情況看,當前,我國常見的食品質量問題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衛生指標超標,菌落總數、大腸桿菌群等嚴重超出國家強制性標準,個別的甚至超過國家標準許多倍;二是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或使用已經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劑,例如苯甲酸、山梨酸含量超標,違規使用已經禁用的人工合成色素、“瘦肉精”“吊白塊”等;三是食品包裝、標簽等不規范,虛假標簽、以次充好等人為“造假”現象較多。

  事實上,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了全民關注的共同話題。屢屢出現的食品安全危機讓老百姓不得不時時關注每日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過去國人一直強調色香味俱全,如今安全卻成為了消費者選擇食品時不得不首先面對的問題。那么,發生在居民生活中的'食品安全問題又有多少呢?

  為了充分了解居民生活中的食品安全問題,我決定在寒假期間,在我的家鄉對當地居民進行調查。在這次調查中,我隨機選取50名居民進行問卷調查,最后獲得48份有效調查問卷。

  二.消費者反響最大的問卷題目

  1.你認為食品安全問題應該由誰負主要責任?

  A.生產加工廠家 B.中間商 C.物流及配送企業 D.批發及零售市場 E.政府相關部門

  2.你認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最需做的是?

  A.政府部門應該加強檢查B.對銷售不安全的市場進行查處 C.對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生產加工企業嚴加懲罰 D.曝光典型案件 E.普及科學消費知識,提高購買者的感官鑒別能力

  3.最擔心哪類食品出現質量問題?

  A.蔬菜水果B.奶制品 C.食油調味品 D.肉制品水產品 E.酒精、無酒精飲料 F.米面糕點

  4.你所遇到的食品安全問題有

  A.沒有達到國家衛生標準 B.假冒偽劣產品 C.過期了還在銷售 D.宣傳虛假

  5.你認為應對不斷惡化的食品安全問題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通過這次調查問卷我們可以得到一些結果

  ①大部分的人認為食品安全問題應該由生產加工廠商負責,因而,在生產加工方面要嚴格把關。

  ②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最需做的是對銷售不安全的市場進行查處,這方面就要靠政府加大力度來檢查。

  ③群眾大多擔心奶制品、食油調味料及肉制品水產品出現質量問題,這些食品確實很容易出現質量問題,這也不免在擔憂之中。

  ④其中食品安全問題出現頻率最多的便是過期了還在銷售及假冒偽劣產品,這些都是我們平時極易遇見的問題,因而零售商的違心銷售也是一大問題。

  ⑤當我們問及對食品安全問題應采取哪些措施時,大家都有著自己的看法,例如建立食品安全預警系統,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

  ⑥提高檢測技術和能力,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術支持、加大監督力度,堅決打擊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等等一系列想法。

  三.食品安全問題出現的原因

  1.生產經營者道德滑坡,利益熏心

  近些年來,企業要“實現利潤最大化”,利潤越高的企業越是好企業;個人間“笑貧不笑娼”,能掙錢的就是精英,沒有錢的就是笨蛋,“無利不起早”,“雷鋒助長了社會的懶惰”,“無償服務不合常理”等等,已成社會主流“共識”。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會有什么樣的行為。在這種既定的價值觀的引導和示范下,經營者的一切行為都以“有沒有利潤”、“值不值”為導向,因而“唯利是圖”,沒有“利(潤)”的事不干,個人、企業,甚至機關都要“創收”。這就造成了生產經營者們為了金錢,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消費者的身心利益而盲目或者說是可以用廉價的甚至有害的食品添加劑來蒙騙消費者,比如瘦肉精,更嚴重的是,生產者有時候為了使產品好看或者銷量好,或者偷工減料來減少成本而用了許多不該用在食品上的東西,比如xxxx泡過的食品,硫磺豆芽,染色饅頭。

  2.市場經濟固有的弊端,法律不完善

  說到“道德滑坡”,賣毒食品的人當然是無道德,目無法紀,但從根源上講,在成本高、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沒有利潤企業就不能生存,掙不到錢就會被嘲笑無能,要做正當生意就養不起孩子老婆甚至父母,這誰來管?不養家的人也是無道德的人,哈,這就是所謂的“道德沖突”。自古有“忠孝不能兩全”,現在

  只要有了錢,就既是忠,也是孝了?因此,盡管社會保障機制存在,但物價和攀比的內外交困,使人們總感覺錢不足。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之后,許多思想涌入中國,其中也不乏一些消極惡劣的思想。而市場經濟更是激起了人們財富的欲望,財富越多,擁有的就越多。法制不健全。立法滯后、執法軟弱、守法淡漠;沒有法律的保障一切都是空話,那些違反食品安全的生產者沒有收到嚴重的懲罰,他們還是會再犯錯的。我們國家缺少嚴格的監管體系,手段顯軟弱。無證經營食品,只沒收工具、違法所得,罰款若干;違法添加化學物質,僅追究行政責任,等等。假如:無證照生產經營食品,拘留;違法添加化學物質,判刑;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業主,考試,有不良記錄,不得再次申請;食品生產的技術人員、從業人員必須培訓合格;舉報違法經營行為的給予重獎等等措施來保障食品安全。

  3.政府貪污,監管力度不夠

  還有就是,錢是有,但政府用錢的地方太多,“還沒有讓百姓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沒用到這個地方來,用到哪里了?人們一直喊著要透明,因為覺得自己是納稅人,有權知道每一筆錢的具體去向,這也就有個監管問題。“監管不嚴”的問題,也不能全怪執法人員無德無能。“瘦肉精”事件揭露出,基層執法人員,每人每個月的執法收入只有幾百元,怎么養家?你就不顧道德嗎?顧道德誰顧我呢?人人都陷進這種矛盾怪圈,出門就焦慮,回家有壓力,“養生的騙子”生意火爆。另外,國企的存在和壟斷,說明中國市場“雙軌制”一直存在,要在這種制度下,財富以權力為界線,形成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聚集效應”,這就是傳說中的腐敗。

  四.面對這樣的安全問題,我們、政府、企業該怎么辦?

  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食品安全已成為人類共同關注的重大課題。人們對食品的要求已從溫飽、口感轉移到注重安全和改善健康的更高要求上,因此國家政府也正在加緊制定改善食品安全的措施,減少食源性疾病的發生,保障人類健康。故而,我們也應該加強我們的食品安全意識。

  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要的何止只是單純的抱怨企業的道德缺失,不負責任。我們要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需要提高對制品添加劑的認識,面對五花八門的食品,我們不能過分的追求色香味,在選擇食品的時候,我們要將自己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時,遇到不合理的,非法的使用添加劑或者其他危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時,要使用合理的手段來取得屬于自己的利益。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20

  一、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市人民政府認真貫徹實施國家和自治區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出臺相應政策,不斷強化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監管,食品安全環境得到有效改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明顯提升。

  (一)食品安全工作責任體系進一步完善

  20xx年,按照“統籌領導、綜合協調、分工負責、監督有力”的原則,我市調整了原有的組織構架,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主任,衛生、農牧、質檢、工商、商務、食品藥品、民委等12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食品安全委員會,并下發了《在xx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實施專項工作委員會改革試點的意見》。委員會綜合辦公室設在衛生局,在7個主要成員單位設立了專門工作辦公室,按照各自的工作職責,細化責任分工,負責本環節食品安全工作的協調和監管。同時,將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納入市委、市政府對各縣(市)區、市直相關部門的績效考評體系,形成了地方政府負總責、責任部門各司其職的監管格局,為全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一年多來,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組織督查暗訪140家次,下發查辦通知書50多份,發現各類違法行為120多例,均及時移交相關部門依法查處。

  (二)食品安全工作的法制保障得到加強

  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我市在貫徹執行《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產品質量法》等法律的同時,相繼出臺了《xx市公共餐飲具衛生管理條例》、《xx市餐廚垃圾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制定了《xx市食品加工小作坊集中區建設質量技術安全規范》、《xx市學生早餐進校園衛生管理規范》、《xx市學生早餐進校園經營場所衛生標準》、《xx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xx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管理辦法》等10多部政府規章,為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監管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三)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工作重心下移

  各級政府把食品安全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強化從田間到餐桌的日常監管力度,有針對性地將餐飲業的日常監督和部分執法權委托鄉鎮行政執法部門行使,優化整合了監管力量,強化了基層食品安全管理職能,使食品安全管理職能關口前移,解決了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中存在的“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問題。把城鄉結合部、學校及建筑工地等納入了日常監管的重點區域。通過日常監督,加大對各類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案件的查處力度,一定程度上凈化了食品生產、流通和餐飲環境。xx年,xx市被自治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評為食品安全工作先進單位。

  (四)食品安全集中專項整治行動成效顯著

  去年以來,各級政府針對食品安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組織有關部門持續不斷地開展食品安全集中專項整治活動。開展了打擊濫用食品添加劑、“地溝油”、“瘦肉精”等違法犯罪行為。對所有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實施備案管理;在全國率先推出了火鍋底料備案管理制度;將“瘦肉精”納入年度食品監測計劃,督促生豬定點屠宰企業按屠宰量的5%開展了“瘦肉精”自檢工作。對查出的問題,嚴肅處理,其中停業整頓135戶,罰沒款194.66萬元,吊銷許可證5戶,取締無證無照生產經營單位615戶。全市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得到了國務院食品安全整頓考評組的肯定。

  (五)食品安全監管力爭橫向無縫隙對接

  為了解決食品安全分段管容易出現的監管空白和職責交叉等問題,市食品安全辦承擔全市食品安全兜底責任,牽頭對職責模糊、情況復雜、涉及多個環節和部門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研究解決,確保所有食品安全問題有人管,力爭食品安全管理無縫隙對接。針對長期以來豆芽菜生產加工監管職責不清,市場秩序混亂的問題,在全區率先制定了《xx市豆芽菜生產技術規程(試行)》,并對全市豆芽菜加工進行了整頓規范,指導幫扶有一定信譽度、上規模的企業開展豆芽菜標準化生產,保障市民吃上安全放心的豆芽菜。督促餐飲企業與特許的餐廚垃圾收運處置單位簽訂收運、處置協議,餐廚垃圾集中收集率達到70%以上,非法拉運現象明顯減少。

  (六)食品安全社會監督氛圍逐漸濃厚

  調動社會力量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監督。開通了“@銀川食品安全”新浪微博,為網友投訴食品安全問題、反映食品安全線索提供了快速通道。開通半年多來,網友共發有關食品安全方面的.微博1700多條,被轉發、評論1萬余條,回復2100多條。并依據網友提供的線索,組織檢查各類食品生產經營單位300多家,查處染色饅頭、勾兌醋、未消毒餐具、染色西瓜子等食品安全問題38類、61種。向社會公布了各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對提供食品安全重要線索的舉報人進行一次性物質獎勵。xx年已獎勵13人,發放獎金6800元,社會各界參與食品安全監督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把食品安全作為民生工程,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食品安全問題具有多樣性、復雜性和反復性,食品安全面臨的形勢仍然不容樂觀。

  (一)食品安全監管的個別上下級職能部門,在監管職責上劃分不夠明確,存在重復執法和執法缺失現象,監管的合力還沒有完全形成。

  (二)食品行業規模小、產業化程度低、基礎條件差、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工藝設備落后等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特別是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的食品生產小企業、小作坊和市區內的一些小餐館、小攤點,生產場所衛生條件差,存在安全隱患。

  (三)食品安全檢測還存在設備不全、落后、老化等現象,尤其是縣(市)區更為突出,難以滿足食品安全檢測的實際需要。

  (四)食品安全監管面廣、量大,食品監管力量相對薄弱,有的企業屢查屢犯,監管工作對違法行為沒有形成強大的威懾力。

  (五)賀蘭、xx縣和xx市的餐廚垃圾仍未按照《xx市餐廚垃圾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實行統一收集、運輸、集中定點處置,多數餐廚垃圾流入了養殖戶,埋下了食品安全隱患。

  (六)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培訓還缺乏一定的深度,部分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道德缺失,責任意識和自律意識淡薄,尤其是小型生產加工經營戶的環境衛生、加工操作的規范性、質量控制制度的落實穩定性較差。有不少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使不安全食品有了可乘之機和一定的市場。

  三、幾點建議

  食品安全工作事無巨細,任重道遠,必須常抓不懈。

  (一)強化組織協調,不斷提升綜合監管效能。要充分發揮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綜合協調的職能作用,推進縣(市)區實行專委會工作機制改革,不斷理順食品安全管理體制。要加強對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落實食品安全責任情況的督查暗訪、考核評估,尤其要加強縣(市)區對鄉(鎮)街道辦事處的考核,強化基層政府的責任。要進一步推進和完善現有的各項工作機制,形成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綜合管理辦公室牽頭,7個專項工作辦公室跟進,其他成員單位輔助的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整體推進機制。

  (二)繼續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公共財政對食品安全工作的支持力度,按照國家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兩個鏈條、兩個體系、一個網絡”的保障體系。即:建立健全從產品設計、原料加工、生產加工、出場銷售到售后服務全過程的監管鏈條,建立健全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到餐飲消費的食品全過程監管鏈條;健全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質量追溯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健全覆蓋全社會的產品質量監管網絡。繼續完善食品安全監測、檢測、抽查制度和危險性評估、預警、信息定期發布制度,建立社會監督舉報制度,暢通社會監督渠道。

  (三)加強日常監督和專項整治活動。各監管部門要強化對農業投入品、農產品生產加工,尤其是奶制品的監管,擴大對初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疫工作。積極開展食品生產和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加大對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的查處。要加強食品市場準入工作,杜絕“三無”產品進入市場。對餐飲消費經營衛生許可和從業人員健康證等基本信息加強監管,對食品原料進貨和消毒情況嚴格檢查。對餐廚垃圾按照有關規定實行統一收集、運輸、集中定點處置,對擅自處置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對清真食品加強準入監管,杜絕轉讓、倒賣、偽造《清真食品準營證》和清真標牌的行為。加強食品的日常檢驗工作,購置先進的檢測設備,擴大食品抽檢的覆蓋率,增加食品安全的快速檢測站點,強化食品源頭的監管。對兒童食品、可疑食品、投訴食品,根據監測情況及時調整監管重心,集中整治。各級政府要繼續以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區域,以小作坊、小企業及無證照黑窩點為重點對象,不失時機地開展集中專項整治活動,進一步規范食品市場秩序,保障人民群眾安全消費。

  (四)進一步推進食品加工小作坊集中區建設和管理。針對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的食品生產小企業、小作坊生產場所衛生條件差,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等問題,采取建集中加工區,低租金、甚至不收租金等扶持措施,引導小作坊、小食品業主進入集中加工區,統一監管。

  (五)積極推進食品安全監督網絡建設。借助基層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基層監督網絡體系。進一步明確市、縣(市、區)、鄉(鎮)三級政府和各監管部門的職責,將全市食品安全監管范圍劃片分區,形成縱橫脈絡清晰、條塊覆蓋全面的監管網格,實現網定格、格定責、責定人的網格化管理。對正在搞試點和已運行的食品流通環節電子系統、肉菜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及各部門網站運行情況進行評估,開發利用科學有效的軟件系統,實現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網絡化實時監管。

  (六)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全社會的食品安全意識。要采取多種形式,分層次、有重點地在全社會廣泛開展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大力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食品消費的維權意識和食品安全社會監督的參與意識。要進一步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及營銷人員的培訓,增強法制觀念,培養社會責任感,樹立質量和信譽意識,誠信經營。繼續深入開展食品安全“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等主題宣傳活動,在全社會營造重視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07-08

于食品安全調研報告02-07

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01-31

食品安全現狀調研報告12-10

食品安全工作調研報告03-15

農村食品安全調研報告04-10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推薦05-22

食品安全工作調研報告08-07

食品安全保障調研報告05-21

食品安全問題調研報告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