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調研報告(9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術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1
(一)引言
信息技術教育是以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為重要目標,以提高信息處理能力為主線,以學習信息技術和利用信息技術來促進學生的學科學習,以項目實踐活動為教學的基本活動形式。初中信息技術的教育的特點,確定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必須摒棄傳統的死記硬背的教與學的模式,讓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在學習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術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探索、學會創新。為了讓我校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探究中創新,以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操作的優良品質,在開學之初,我對全校的初一新生進行了一次信息技術學前調研并對調研結果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了相應的教學策略。
(二)分析學生,把握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
開學初,我設計了針對初一新生的調研問卷,對學生進行了調研。調研內容主要包括“個人基本資料”、“對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信息技術應用技能”、“參賽情況”、“對學習信息技術課的態度”以及“想對老師講的”幾大板塊。
1、調研對象基本情況
2、學生對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現狀統計
學生中有90%左右的對鍵盤分布較熟悉,認為自己指法操作和操作姿勢正確的有5%,62%的學生覺得指法操作和操作姿勢基本正確,有23%的不正確。當然,對學生的自我評價,教師還要通過觀察才能證實。如果確實如學生的自我認識那樣,我們就有必要發揮前5%的學生的作用,對后23%的學生進行幫助,從而加快學習的進程,提高學習的效率。
從統計數據中知道,對于使用wrod編輯電子小報、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燈片等應用軟件,在“基本能按要求操作”層面以上的學生占50%左右,完全不會操作的有45%左右。怎樣才能讓操作熟練的那6%左右的學生有新知識可學而不是“吃不飽”,又要讓不會操作的學生“吃得了”而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是教學設計的關鍵。以上統計數據是教學中制定教學計劃、設計學習任務的重要依據。這些數據還為我們了解學生學習計算機的切入角度,了解班級差異很有好處。
3、學生對初中信息技術學習的態度
按“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的要求,初中階段的教學內容中“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是較大一個板塊,是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是日常生活和學習工作必要的基本技能,“能用計算機制作多媒體作品”、“網絡基礎及其應用”既是學生最想學的,也是實際中非常需要的知識。所以我把這些作為了解學生的切入點,設計了本次問卷。
在調研學生學習態度的統計結果中,有近70%的學生渴望多學,“不想學習”和“學不學無所謂”的總共只占6%,說明學生的求知欲望是強烈的;有選擇地學習者為24%,說明當代初中學生有思想,也有主見,這對教師設計教學計劃,制定教學策略以及設置學習任務都有很大的挑戰性。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激發不愿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是教好信息技術課不可忽視的環節。
(三)分析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制訂教學策略
分析學生、分析教材的目的是為了能更好地駕馭學生和教材,制定合理的、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策略,探索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模式,更好地上好信息技術課。
教學策略是關于教學決策的謀略。信息技術教學策略是在現代教育理論(思想)指導下,對完成信息技術教學目標而采用的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活動程度和教學媒體等因素的總體考慮。
為提高教學效率,極大地發揮教學資源的效益,根據學校軟、硬件條件較好,學生群體基礎較好、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有強烈的要求,并努力想要通過對信息技術的相關內容的學習發展自己的個性、能力和水平的實際,應以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為主線來進行教學,適當刪去與小學重復的學習內容,研究與高中教學的銜接問題。如在練習鼠標和軟件的使用時,指導學生用《畫圖》軟件制作富有童心的作品來歌頌祖國、歌頌家鄉,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和愛國主義教育。學習用word來寫作文和制作小報,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提高應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
運用“情境啟發”、“協作學習”、“任務驅動”、“自主探究”、“小老師”的教學策略開展教學活動。
所謂“情境啟發”,是利用信息技術為教學提供一條超時空的隧道,把網上的.和光盤里面的豐富多彩的信息資源呈現給學生,為學生的學習創造廣闊天地,提供學習環境,增強對學生思維興奮點的刺激。
“協作學習”是由多個學習者針對同一學習內容彼此交互和合作,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競爭、協同、幫助、分工等形式,達到對學習內容的深刻理解和領悟。
“任務驅動”是指學生按照教材或教師的要求去完成某項工作。任務驅動教學策略對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培養創造性能力都有積極作用。
“小老師”適用于教學內容為一些同學已經掌握,或者還有代表作品的情況。讓這些同學展示他們的作品,講解作品制作的方法。其優點是:有利于演講者的成長,有利于激發聽講者的創作意識。讓同學展示他們的作品,是對他們成功的肯定,也是讓他們與學習伙伴共同分享學習成果。讓他們當小老師講解作品制作的方法,能鍛煉口頭能力,又能培養他們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促使其不斷成長。對聆聽者來說,演講者是同學、伙伴,展示的是自己熟悉而感興趣的內容,這種親近感是老師無法替代的。同時,自己同學能制作的,我也能制作甚至會更好,從而一種學習的欲望、創作的熱情很自然地被激發起來。如果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就會有內在動力的支持,也就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
基于以上的教學策略,我認為在初中階段中可采取講解接受模式、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協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作為一名信息時代的教師,不再只是“傳道、授業、解惑”,也不只是“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關系,教師是學生學習任務的設計者,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學生思維的啟迪者,學生潛能的挖掘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職責是建立積極的課堂環境,幫助學生明了自己想要學習什么和獲得什么,喚起學生成長的渴望;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在愉快中進步。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2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我國中小學基礎教育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整個社會認同的教育理念。當今中小學基礎教育科研與實踐的主題應當定位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上。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從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出發,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切入口,則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從而促進素質的全面發展。
美國德州理工大學藍云博士在《教育科學研究》20xx年第三期發表的文章中說:“每個教師都會同意這一看法,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最大因素不是學生智力方面而是動機方面。教學實踐也充分證明:學生學習動機對于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此我們決定開展此項小學生學習動機的課題研究。
二、調查的對象、內容和方法
1、調查對象:本校初中三個年級共計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
2、調查內容(詳見《小學生學習動機的調查問卷》)
3、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2)座談會與個案訪談
在調查階段,我們召開了教師座談會以及學生個案訪談。這些座談會與訪談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生動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力求嚴密的控制各種無關變量的干擾,尊重實驗的客觀結果。在收集和解釋實驗數據時,以定量技術極其基礎上的定性技術相結合的手段,取得真實反映實驗結果的資料,并進行科學的.綜合性評判。
1、如果你考試考了100分,你最希望__、
a、爸爸媽媽夸獎我(占51.7%)b、老師夸獎我(占13.8%)c、同學們羨慕我(占3.4%)d、爸爸媽媽,老師夸獎我,同學也羨慕我(占27.7%)
e、其他(占3.4%)
2、______,你會很認真聽講?
a、老師講的知識是我很想知道的(占63%)
b、老師上課很有趣(占13.8%)
c、大家都很認真,那我也要認真(占18.5%)
d、其他(占3.7%)
3、你認為為什么小朋友們都想取得好成績呢?
a、取得好成績的小朋友會得到爸爸媽媽的夸獎(占38%)b、取得好成績的小朋友會得到老師的夸獎(占20.6%)
c、取得好成績的小朋友會得到其他小朋友羨慕的眼光(占0%)d、不僅可以得到爸爸媽媽,老師的夸獎,還可以得到其他小朋友羨慕的眼光(占38%)
e、其他(占3.4%)
4、你有特別希望自己長大后當什么嗎?
a、有,(那是什么呢?)(占55.2%)b、沒有(占6.9%)c、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占37、9%)
5、你認真為了理想從小就要努力學習嗎?
a、恩,非常有必要(占100%)b、離長大還好遠,以后再說吧c、學習好不好和我的理想沒有關系
6、你回家之后都是什么時候寫作業的?
a、爸爸媽媽或者家教老師催我的時候(占3.7%)b、我自己主動寫作業(占78.9%)c、爸爸媽媽催我的時候還是不想寫(占10%)d、先玩了再寫(占3.7%)e、其他(占3.7%)
7、如果有一天你不想寫作業,你認為那是為什么呢?
a、就是不想寫(占7.1%)b、作業太難了(占64.3%)c、我還想再玩一會兒(占17.9%)d、其他(占10.7%)8、你有沒有上課不認真的時候?
a、沒有(占51.7%)
b、有(占48.3%)那是為什么呢?
a、我就是不想聽(占7.1%)
b、老師講的一點味道都沒有(占71%)
c、老師講的我都已經知道了(占28.6%)
d、我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占57.2%)
9、你認為學習是為了什么呢?
答:將來的理想(占8.7%);為國家而讀書(占17.4%);為了以后更好地生活(占39.2%);有更多的知識(占21.7%);成績好(占4.3%);為了大學(占8.7%)
學生的學習是個體的活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個體的內部因素是學習活動的內因,而存在于個體自身以外的外部因素是學習活動的外因。“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通過內因而起變化。”一種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沒有外因,更不能缺少內因。學生學習的內部因素比較復雜,從大的方面看,一般可分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從實踐中可知,智力與學業成績之間只有中等程度的相關,相關系數為0、50,同等智力的學生,其學習成績并非完全相等。智商高的學生,學習成績并不優秀,有的甚至是較差的。究其原因,其一,可能是原有知識基礎差;其二,可能是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學習動機不強,對所學的科目缺乏興趣;其三,可能是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學習責任感,懶惰散漫等等。可見學生的學業成績除受智力因素影響外,還受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那學習動機是怎樣產生的呢?大家知道,人類的行動,常被各種復雜的動機所引起,饑和渴,愛和恨,名和利都可以引起個體的活動。人的行為的動機,一部分是生而具有的,一部分是由學習得來的。動機產生于需要,學習動機實際上就是學生對學習的一種需要,這是人所特有的一種需要。從社會上說,不進行教育和學習,不繼承和發展前人積累的經驗、知識、技能,物質和精神活動就要停滯不前,人類社會就不能延續和發展。從個體來說,不學習就不能維持基本生活,更不要說發展和提高了。所以從根本上講,學習動機是社會和個體的這種客觀要求在學生頭腦里的反映,它表現為學習的意向或愿望,它對學習起推動的作用。
本次調查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調查小學生們的學習動機從而更好地掌握如何才能激發小學生們的學習動力、由調查結果可看出,小學生們的學習動機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于自己的、而且可通過第五第六的調查結果看出,很大部分的小學生們的學習動機都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地由身邊的人催著去學習、所以說,想要小學生有更好的成績,不是說要發揮小學生們很大的主觀性,而是要充分發揮客觀性、由第八題的調查結果就可知,若小學生們沒有很好的學習狀態,有超過一半的原因是因為聽不懂上課的內容,而不是自己真的不想聽、再加上第二題的調查結果,那么就是說在這個方面老師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再總結上第一題的調查結果,可以說小學生自己的學習動機的主動性已經很高了,那么想要更好地激發小學生們的學習動力,其中老師起著非常大的作用,父母也占著比較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這時候,老師和父母就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使小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學習、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3
從鄧小平同志就提出計算機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開始,每屆政府都非常重視基礎教育信息化和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國家教育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加快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教師和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這將有力地促進農村教育的發展,提高人口素質,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但由于實際條件的限制,落后的農村學校可能還存在硬件設施不完善,課程設置不合理,時間安排不足等問題,直接影響了老師的教學,限制了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和發展。我們把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作為校本培訓的一個項目進行研討。
一、明確信息技術課的性質,提高信息技術課程地位
在現實教學中,由于很多學校對于信息技術課程開設的性質和意義認識不夠,僅僅是當作完成上級要求的教學計劃而開設的一門勞動技能課,而學生更認為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是為了讓其在學習其他課程的繁重壓力中得到一些放松,完全將其當成了一門休閑的課程。這種思想就很容易讓人誤解為信息技術課時一門可開可不開的勞技課。對于這個現象,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建立一個新的職業定位。教師不僅僅要搞好教學工作,而且應在教育信息處理、遠程教育、課件制作等方面發揮自己的特長,要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學校要較大投入力度,確保師資力量,還要加大信息技術課程教師的重視力度,還要讓信息技術教師在工作中能夠得到再學習或者再培訓的機會。
二、充分了解學生的真實信息水平,酌情增加課時
由于地區差異性,發達地區早已開展多年的信息技術教育(計算機教育),而一些經濟落后地區目前還沒有解決基本的信息技術教學條件問題,很多學生小學階段都沒有很好地接受信息技術教育。因此,剛接手的班級,通過對學生進行調查、問卷,交談等多種方式收集所有學生的真實情況。通過了解后,一個班往往只有幾個學生家里電腦,并且水平并不高,只能進行一些常規的電腦操作。而大部分學生對電腦只是聽聞,還不曾接觸。了解該情況并登記好,便于以后的教學。通過以上的工作,可以讓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制定教學計劃。而一周就一個課時的信息課,對于本來就對電腦接觸甚少的農村孩子而言,時間真的是太匱乏了。如果能根據情況,酌情增加信息技術的課時,讓學生在習得理論知識之余,還有更多的上機操作時間,這無疑將會大大的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水平。
三、轉變教育觀念,領悟新課標教學精神。
由于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實際教學中,往往片面地強調“計算機學科”教學,只注重計算機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信息素養”的教育,特別是德育、情感教育。教育部《關于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中指出:“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與技術相關的倫理、文化和社會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教育的更深刻內涵應該是使受教育者在理性操作的基礎上獲得豐富的信息技術文化內涵,形成健康的信息意識,能自由地暢游于信息文化之長河。所以教師要轉變傳統教育評價標準和傳統的教育價值觀,將知識型人才觀轉變為素質型的人才觀。我們在教學中要更加注重學生如何利用現有知識,創造新的知識,如何利用、檢索、加工復雜的信息。再次,要重新認識學與教的關系。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由學生通過與周圍學習環境進行交互,主動思考、主動探究而得到的。
四、采取適合農村學校的教學方法。
1、激發興趣,保持長久的學習動力。
對于農村的'中學生來說,“電腦”是新奇的“玩意兒”,所以學生剛接觸時興趣非常大,老師這時可以對計算機的神奇功能進行介紹,使學生對計算機有了一種神秘感。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和捕捉機會,恰當的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在教學生打字時,我以比賽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在競爭中,為更快地提高速度,學生主動地請教打字的指法及技巧,使學生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不僅提高了打字的速度,而且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大大地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2、營造民主、和諧、寬松的學習氣氛,培養合作精神
信息技術課程的整個教學活動不光是學生個人對學習任務的完成,它離不開學生團體的共同參與。由于農村學生智力因素的差異,其認知水平和操作水平也相差較大,所以,民主平等、尊重信任、互相合作、共同參與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實踐表明多數學生愿意與人合作,但也有少數學生因為能力,性格等原因缺少與人合作的愿望。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創設民主、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參與合作成為可能。再有,對于那些水平偏低,缺少合作勇氣的學生,教師要肯定他們的能力,經常有意識地引導、鼓勵他們增強自信,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合作。而對于農村學生來說,合作表現得尤為重要。
由于大多數學生對都是剛接觸電腦,在教學上給教師帶來很大的困難。在課堂上,老師不可能對每一個學生都進行個別的輔導,一個班中往往只有幾個學生水平較高,接受速度較快,很容易就掌握。這些學生往往會覺得吃不飽,打擊其學習的積極性。我們可以利用學生好為人師的特點,采取分組教學法。經過教學實踐表明,分組教學有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有利于優秀生的培養,也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合作學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五、有效利用已有資源,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農村教育中,雖然已認識到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但要讓其開展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金的缺乏。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農村學生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學生擁有自己的計算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有,數量也極其有限。學生機房是信息技術課的主要場所,因此要確保教學效果,還要保證機器的完好率和使有率。教師要解決好維護與使用的矛盾,探索一些可行的維護方法。除了要解決硬件問題外,加強專業人才實際教學能力方面的培養,也是實現農村信息技術教育的保障。教師要經常參加業務培訓,及時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逐漸探究新的教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從而有效地推進農村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
確實,在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過程中存在著不少的困難和問題,給信息教育的發展和普及帶來了相當大的阻力。如何更好開展農村信息技術教育,還需要我們好好探索與實踐。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4
聆聽李老師的《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分析》專題講座,使我對信息技術教學從理論上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信息技術學科有其特殊性,同樣也有優勢,我們應該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從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讓學生沉浸其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一、學生喜歡什么樣的信息技術課
期末總結是每個學期末必做的一個作業,總結不僅讓學生梳理了信息技術課上的收獲與不足,還可以讓我們看到學生究竟喜歡什么樣的信息技術課。
具有挑戰性,需要靈感與創意,可以盡情發揮的作業;教師對作業的及時評價、反饋與激勵,讓學生不斷體會學習的快樂,體驗成就感,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關鍵要素。
老師每次都非常認真地講解,而且讓我覺得比較好的是老師的講解重點在于原理,而不是具體細節操作,可以留給我們更多的時間自己探索開發細節。作業的形式也沒有給我們很大的限制,留給我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
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學生熟悉、感興趣的學習情境,充分挖掘信息技術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讓學生在實踐探究過程中,真正體會信息技術學科的價值和魅力,是吸引學生的第三個關鍵因素。
二、學生為什么喜歡這樣的信息技術課
●我感覺信息課十分有趣;
●在創新創作過程中,不僅提高了我的學習興趣,更讓我感受到學校生活的美好;
●體驗到了收獲的'樂趣;
●我的作業上榜的時候,覺得尤其高興;
●上信息課是一件享受的事;
●看到老師對自己的或肯定或建議,看到同學們精彩的作品,實在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情;
●期末時打開我的文件夾,里面整整齊齊的17次作業讓我很有成就感。
三、學生學習動機分析
1、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
內部動機:當一個人的行為完全是由個人的興趣、好奇心、快樂體驗等所引發時,就是出于內部動機。
外部動機:當一個人的行為是為了表揚、成績、獎勵、社會壓力等所引發時,則是出于外部動機。
2、強化學習理論
強調導致學生學習的主要是外部事件。
(1)正強化:通過獎賞刺激,讓學生重復適當的行為。如:利用好成績、贊揚和一些特權等來刺激、獎勵學生,激發學生養成教師期望的習慣與行為方式。
(2)負強化:通過遷移刺激,讓學生重復適當的行為。如:利用不好的成績、懲罰、剝奪權利等來阻止學生的某些行為,如一些小學生做作業是為了避免家長和老師的責罵。
3、需求學習理論
人的任何行為的產生是由于固有的需求和內在壓力,而不是由外在的獎勵和懲罰。那么,人有哪些需求呢?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需求理論:
一個人,只有當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愛、自尊、歸屬的需求得到滿足后,才會有動力去滿足更高一級的需求。
需求學習理論:
當學生投入精力到學習中,主要是想滿足三方面的需求:成就、歸屬、影響力。
四、學生學習興趣分析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來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個人只有對某件事情產生了好奇心,感興趣了,才會啟動思維,苦思冥想;只有對一個問題感興趣了,才會主動去尋找解決它的辦法。并且,一個人只有在做事情時感到其樂無窮,精力才會高度集中,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才能有所創造,有所發明,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動力,興趣是激發創造力的必要條件。孔子說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激發學生的直接學習興趣
我認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要從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直接學習興趣入手。直接學習興趣是由所學的內容或學習活動,即學習過程本身直接引發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從問題的引入和學習活動的設計上下功夫,引人入勝的開題,開放自主、生動活潑的學習活動,是引發學生直接學習興趣的關鍵因素。
此外,玩計算機游戲是大多數同學感興趣的事情,為此,我因勢利導把游戲作為切入點,在設計課堂任務時插入一些游戲的例子。
(二)培養學生的間接學習興趣
激發學習興趣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培養學生的間接學習興趣。間接學習興趣是由學習活動的結果所引發的。它更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和內在潛力。當學生通過學習活動,在不斷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看到自己的成果時,就會爆發出強烈繼續學習的愿望,間接學習興趣也就越來越濃厚。
1、即學即用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如何才能調動學生的間接學習興趣呢?我以為,即學即用是激發學生間接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學以致用是任何一門學科所追求的一個目標,由于計算機的可操作性和應用性特點,使信息技術學科在即學即用方面獨具優勢。作為一種工具,學習信息技術不必過分強調系統性,它的每一個應用模塊都可以相對獨立出來,學一點就可以用一點。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邊學邊用的方法,學一點就讓學生把應用起來,不但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學生自身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總感覺到有新的挑戰,新的興奮點,這樣既保持和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其實不僅是學生,對于任何一個人,如果他學會了文字處理之后,拿到自己用計算機打印出的第一篇文章時,都會有一種成就感,都會給他帶來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一種沖擊力,這種力量不僅增強了一個人的自信心,同時也激發了他繼續學習的興趣,即間接學習興趣。即學即用的教學方法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思考創新的環境,應用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挑戰學生能力的過程,它需要學生去獨立思考,吸引學生去創新,通過思考創新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中。
在課堂教學中貫徹即學即用,需要在教學內容的后面加入一些解決實際問題的小任務,當然要確保這些任務與前面所學知識緊密相連。此外根據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還可以在學習告一段落時,加入一個綜合性的大任務,集中體現前面所學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從生活實際中挖掘信息技術應用的實例,善于把所學內容與實際聯系起來,要設計一些環節來顯示學生的才能,讓學生經常在實踐中獲得成就感。
2、因材施教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的間接學習興趣,還需要因材施教。俗話說:十個手指頭伸出來不一般長,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50名學生。尤其是當學生操作計算機的時候,同學之間的差異愈加明顯。作為一名合格的信息技術教師,我們不能讓走在前面的學生原地踏步,無所事事,浪費精力與時間;也不能讓后面的學生望塵莫及,失去信心,放棄努力。為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尤其需要因材施教。
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每一門學科課堂教學都要重視的問題,在中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這個問題又具有特殊性,從教學內容上有其難點,從上機教學的方法上又有其優勢,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去探索,去研究。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5
培養學習動機,是使學生把社會和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變成他們自己內在的學習需要,是指導學生從沒有學習需要或很少有學習需要到產生學習需要的過程。
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不是自發產生的,加之社會上各種影響也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我們有意識的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培養正確的學習動機。
1、通過學習目的的教育啟發學生的自覺性
學習目的的教育,是老師的一項經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要使學生正確想認識學習的社會意義,把學習與崇高的社會主義事業和自己的遠大理想聯系起來的,從而形成長遠的間接的學習動機,產生正確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習的熱情和自覺性。
許多優秀教師的經驗證明,學習目的的教育,應聯系兒童思想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并通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教育聯系起來,這樣可以有成效的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2、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它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著滿足和愉快的體驗,從而產生進一步的學習需要。
為了使學生產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教師要使學生明確某科知識對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意義,這是產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的重要條件,比如:學習數學,學習感到枯燥,如果教師從多方面啟發和通過演算題目,使學生了解到數學與自然科學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及日常生活都有密切的關系,是他們感到學習數學的重要,就能產生學習興趣,而正是這種興趣,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生數學,另外,某一學科知識的積累是產生對該學科學習興趣的基本條件,只有在學生牢固掌握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不斷獲得新知識,是學生感到學有所得,學無止境,才能激發學生不斷探求新知的意向和興趣,因此,教材過深獲過淺都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教師必須有計劃地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如:介紹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課外書籍,指導他們單擊有關課外活動等。
還要創設一定的任務條件,使學生在參加實踐活動中不斷增長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學生認識到學科內容的社會意義,還不一定能產生學習興趣,如果把學生組織的到實踐活動中來,承擔一定的任務,是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到知識就是力量,同時感到自己的知識的不夠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學習,這樣就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發展,如:教師有意識的組織對閱讀課外書不感興趣的為班級選購圖書并要他們向同學介紹這些書籍,收集有關書評等,這些學生在完成這項任務的過程中就能產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
3、利用原有動機的轉移,是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
有的學生在學習方面或由于基礎差,感到困難,活對學習的意義缺乏認識,或沒有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因而學習動力缺乏,在學生缺乏學習動力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學生對其他的活動興趣,遷移到學習中來。學生各有優點,各有愛好,比如,有的學生愛勞動,有的學習喜歡體育活動,有的學生愛看文藝書刊等,教師要善于把學生組織到這些活動中來,并把學生參加這些活動的動機,引導到課業學習上來。
4、通過先進人物的榜樣和教師的示范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有些學校請科學家文學家和先進人物向學生做報告,或組織學生訪問他們;或介紹學生閱讀偉大學者的傳記,組織學生看《居里夫人》、李四光等杰出學者的電影,先進人物的生動事跡,為學生樹立了具體的榜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自己對學習和探索知識的興趣和態度,對學生經常起到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5、創設條件,以滿足學習需要
創設滿足各種學習需要的條件,對于正在形成中想學習需要的鞏固與發展極為重要,事實證
明,學生對某學科的否定態度,同他們缺乏滿足學習需要的知識,技能等條件有關,不具備這些條件就不能在學習中取得成績,因此,學習動機的培養不僅要注意確立各種學習需要,同時還要盡量創設滿足這些學習需要的條件。
6、利用學習結果的反饋作用
學生及時了解學習的結果,包括作業的正誤,考試成績的好壞和應用所學知道的成效等,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強化有益的學習動機,產生進一步好好學習的愿望,實踐證明學生了解學習結果,比不了解學習結果的積極性要高,進步要快,從心里學生說,就是給予及時的強化,因此有經驗的教師都很重視多學生的課堂上的答題、作業、考卷等及時作出評價,使學生知道正誤,以激勵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對他們能否自主學習至關重要,在教育活動教師既是文化知識的傳遞著學生智力資源的開發者,也是學生未來生活的引導者,學生心里健康的指導者,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人才學習學習努力。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6
一、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
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過程受主觀、客觀兩方面因素的影響。
1、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客觀因素
首先是家庭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父母態度。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學習動機的形成中也有一定的影響。
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初入學的兒童其學習動機基本上是家長要求的反應。如低年級兒童說:“是爸爸、媽媽叫我來上學的、將來長大了像爸爸那樣有本事、作業完成時會對父母說我給你做完了”等等。家長對小學生的學習要求以及家長以什么樣的形象來作為小學生的學習榜樣,不僅影響了學習動機的特質,也影響了學習動機的強度。
社會環境對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其影響是相當廣泛的。一方面家庭和學校教育反映了社會的要求;另一方面社會還通過一定的輿論、制度來影響小學生的意向、愿望。報紙、廣播、電視、書刊等傳播媒體、媒介也隨時隨地的影響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
學習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學生施加影響的過程。在一般情況下,學校教育對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起著主導作用,而學習教育又是通過教師進行的。一方面,教師以自身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對教育事業的獻身精神,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教師又根據社會、學校的要求以及小學生學習動機形成的規律,培養和激發學生正確而穩定的學習動機。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家庭、社會的要求與學校教育不一致時,則會抵消或破壞學校教育的作用。特別是社會不正之風、同伴中小集團成員的壞習氣也常常阻礙小學生正確學習動機的形成。因此,必須注意采取預防或消除不良影響的積極措施,防患于未然。當然,這方面的工作需要家庭、社會、學校的`密切配合,否則將收效甚微。相反,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影響一致的情況下,對小學生學習動機的效果最佳。
2、小學習動機形成的主觀因素
小學生學習動機形成的主觀因素包括生長成熟與年齡特征、興趣愛好、意志品質、志向水平、智力發展水平、思想品德等。
生長成熟與年齡特征是影響小學生學習動機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其主導性學習動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總的趨向是隨著年齡和知識經驗的增長、世界觀的逐步形成,也與社會要求相應的學習動機就愈來愈占有支配地位,并逐步成為學習的主導性動機。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多制約與一些與學習結果直接相關的具體人和事。如有些小學生之所以努力學習,就是為了獲得父母或親友的贊揚或獎勵好吃的、好玩的,有些小學生則是因為喜歡教他(她)們這門課的老師,也就是愛屋及烏。一般來說,在小學生的學習動機中,直接的近景性學習動機起主導作用。
小學生的興趣愛好與意志品質是影響其學習動機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對學習有強烈興趣的小學生,往往會廢寢忘食的去學習各門功課;意志堅強的小學生在正確學習動機和錯誤學習動機之間發生沖突時,能以理智和客觀標準決定取舍。
學習動機還與志向水平有著密切聯系。另外,小學生智力發展水平、思想品德等因素,都會對其學習動機的形成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動機和學習
動機在小學生學習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具有正確動機的學生其學習態度是端正積極的,他(她)們會對學習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精力充沛、全神貫注、善于觀察和思考問題,有強烈的自信心、好勝心、進取心,能夠正確對待表揚和批評、成功與失敗。在動機的推動下,他(她)們會頑強拼搏、勤奮學習,在學習上取得成績,同時在智力上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開發。經實例證明,經過動機培養的小學生其學習成效要好于沒有經過動機培養的小學生。
正確的動機可以增強學習效果。通常情況下,教師只注意動機對學習的促進作用,認為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卻忽視了動機和學習之間的辯證關系,即學習好也可以增強動機。奧蘇貝爾曾明確指出: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是典型的相輔相成的關系,絕非一種單向性的關系。也就是說:動機固然促進學習,而學習效果反過來也能增強學習動機。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當求知欲得到滿足,產生積極情緒體驗時,其原有學習動機也可以得到進一步加強。
在一定意義上說: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是一致的。動機正確且強度適中,學習效果則很好;動機錯誤或學習強度較高,學習效果則較差。
當然,兩者之間不一致的現象也是存在的,表現在有的學生學習動機正確,短時間內學習較差,而有些小學生學習動機不正確,但當前成績卻很好。這種現象并不能否定兩者之間的一致性,因為影響學習效果的不僅僅是學習動機,還有其他因素,如基礎知識、智力發展水平、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以及身體狀況、一時的物質獎勵刺激等等。那些真正具有正確學習動機的小學生通過努力學習,在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欠缺會逐漸得到彌補,其成績也將會不斷得到提高,趕上并超過沒有正確學習動機的學生。
三、小學生學習動機的特點
根據小學生的生長成熟和年齡特征,其學習動機具有以下特點:
1、交往動機強于成就動機
交往動機是一種基本的社會性動機,是指一種需要與人親近的內在動力,它起源于兒童與他人的接觸,表現出群集感、相熟感、友誼感、親屬感、歸屬感等。成就動機是一種較高的社會動機,是指個人對自己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去做,而且能夠達到完美地步的一種內在推動力量。
在小學階段,交往動機明顯強于成就動機。比如:小學生多愿意為他所喜歡的老師學習,而拒絕為不喜歡的教師努力學習(友誼感);為了獲得父母、教師、親友、同學的贊揚而認真學習(親屬感),當其自尊心或自信心因受責備、奚落而挫傷后學習會受到影響。因此,受這種交往動機支配的小學生能堅持學習,他不僅希望處于優越地位,而且希望得到父母、教師的喜歡和同伴的尊重。成就感在小學階段還處于朦朧狀態中,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和培養,使之學習能更有成效。
2、近景動機為主,遠景動機為輔
直接的近景性動機是與學習活動本身直接聯系,由對學習的直接興趣、對學習活動的直接結果的追求所引起的動機。間接的遠景性動機與人們對活動的社會意義的認識相聯系,他是人們的理想、世界觀等學習活動中的體現。在小學階段,近景性學習動機占主導地位,而遠景性學習動機起輔助作用。這是由于小學生的學習情緒不夠穩定,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響,長隨情境的改變而變化。如有一個小學生在數學課上受到表揚,而由此喜歡上了數學課,后來換了數學老師,他這種由對數學老師的興趣所引起的動機也就消失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直接的近景性動機比較具體,作用也較強,故仍不失為引發小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
總而言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不僅要上好課,而且要研究小學生學習的規律和心理活動,特別是要重視并充分發揮學習動機在學習中的作用,最終促進全體小學生主動和諧地發展、學習。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7
一、家家悅連鎖供應物流
1、企業的信息技術
家家悅先在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一處9000平方米的副食品配送中心,后又建設一座1萬余平方米的現代化配送中心,實現了倉儲的立體化、裝卸搬運的機械化、信息處理的自動化和配送的智能化。
2、企業的信息系統
經營模式是從一級站(省一級)以調撥和購銷的模式進貨,再逐級批發到的三級站(縣鄉一級)或者直接在自己所屬的網點零售。擁有針對物流活動需要的集成軟件,擁有互聯網信息共享技術。
3、企業物流信息化建設情況
物流中心北側不設進出庫通道,中心采用u字型的動線設計,南側共設計了40個裝卸碼頭和快速滑升門。1—7號門為收貨區,8—23號門為出貨區,24—40號門也是收貨區,形成一個雙“u”的作業動線。物流中心設計了高貨架存儲區、較大面積的臨時堆存區和配置了電子標簽的揀貨區。庫區內使用高貨位叉車和電動托盤搬運車進行存儲作業。部分按箱出貨的商品采用紙質單據進行揀貨作業,揀選作業完成后用籠車集貨,隨后用牽引車拖至出貨區等待出貨,拆零揀選則使用電子標簽配合流力貨架進行。
4、明確企業物流信息化現狀的原因,發展趨勢
原因
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中應用落后,也沒有研究信息共享技術,使得上,下游企業之間物流活動難以得到有效的協調。影響了每個企業的物流運作效率,增加了物流資源占用和成本開銷。
發展趨勢
采用語音揀選的方案和曼哈頓(ma)的wms(倉庫管理系統)。
相關資料
山東家家悅超市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山東省威海糖酒采購供應站,成立于1974年。熟悉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中國商業系統的業內人士,一看這個名稱就知道它在當時的商品流通體系中的地位——二級站,這也就意味著它的經營區域僅限于威海本地,經營模式是從一級站(省一級)以調撥和購銷的模式進貨,再逐級批發到的三級站(縣鄉一級)或者直接在自己所屬的網點零售。以威海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城市規模,當時的家家悅(山東省威海糖酒采購供應站)只是全省糖酒行業中的“小字輩”,年銷售額僅有800萬,利潤20多萬。
家家悅先在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一處9000平方米的副食品配送中心,后又建設一座1萬余平方米的現代化配送中心,實現了倉儲的立體化、裝卸搬運的機械化、信息處理的自動化和配送的智能化。
目前使用的這個常溫物流中心是XX年開始建設,20xx年投入使用的。面積為10000平方米,內部分為3個區,考慮到北方冬季比較寒冷,物流中心北側不設進出庫通道,中心采用u字型的動線設計,南側共設計了40個裝卸碼頭和快速滑升門。1—7號門為收貨區,8—23號門為出貨區,24—40號門也是收貨區,形成一個雙“u”的作業動線。
物流中心設計了高貨架存儲區、較大面積的臨時堆存區和配置了電子標簽的揀貨區。庫區內使用高貨位叉車和電動托盤搬運車進行存儲作業。部分按箱出貨的商品采用紙質單據進行揀貨作業,揀選作業完成后用籠車集貨,后用牽引車拖至出貨區等待出貨,拆零揀選使用電子標簽配合流力貨架進行。未來還在考慮采用語音揀選的方案和曼哈頓(ma)的wms(倉庫管理系統)。
二、天津保稅物流園區
1、企業的信息技術
由政府投資、統一規劃、牽頭開發,采取bot(修建—營運—移交)的方式,選擇合格的開發商,對保稅物流園區的各項基礎設施和公共項目進行開發和建設。并由政府設立天津保稅區管理委員會,對園區的開發建設以及區內企業的日常運營進行監督和管理。倉庫實行自動立體化管理方式。
2、企業的信息系統
將港口功能引入物流園區,在中轉集拼方面,可以對中轉集裝箱進行拆、拼箱,改變了以往在港區只能整箱進出的狀況,實現了集裝箱綜合處理以貨物分撥、分銷、配送等業務的連動,使園區成為支線箱源和國際中轉箱源的集散地。物流園區實行封閉管理,專門發展倉儲和物流產業,同時兼有加工貿易業務,使園區既有倉儲物流功能,也有生產加工功能,甚至有商品展示功能,使物流功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3、企業物流信息化建設情況
投入300多萬元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了網絡化管理、電子化通關、電子化監控,通關數據一次錄入、多次使用、信息共享。對進出區貨物采取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構建了通關便捷、服務完善、管理規范有效的海關監管平臺,營造了大口岸、大通關、大輻射的現代物流發展環境。
4、明確企業物流信息化現狀的原因,發展趨勢
原因
(1)園區物流業務需求量小,尚未達到規模效益的要求。
(2)保稅物流園區服務體系建設滯后,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我國保稅物流園區物流業的發展。
(3)園區內外的物流網絡缺乏有效銜接。
(4)園區內設施條件仍不能滿足物流發展的需要,比如現代物流業要求的完善的信息網絡、物流信息平臺、具有社會性質的綜合物流系統等還沒有很好地形成。
(5)園區內企業的同質性比較強。
發展趨勢
(1)物流服務的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2)園區內的物流網絡與區外的物流網絡以及腹地的物流網絡很好相互對接,建立緊密的協作關系。
(3)完善的信息網絡、物流信息平臺、具有社會性質的綜合物流系統
(4)突出企業核心業務,形成分工合作的
相關資料
園區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好的經濟及社會效益,是因為其在運營、政策及服務上的大膽創新,由政府投資、統一規劃、牽頭開發,采取bot(修建—營運—移交)的方式,選擇合格的開發商,對保稅物流園區的各項基礎設施和公共項目進行開發和建設。并由政府設立天津保稅區管理委員會,對園區的開發建設以及區內企業的日常運營進行監督和管理。贏利模式是通過提供優惠的稅收政策和低廉的`土地價格,吸引大量物流服務企業入區投資建廠,開展業務。入區企業除了自建廠房,還可以向管理委員會租賃庫房、堆場、車間等基礎設施。一方面可以通過園區土地增值,園區企業從中受益,經營管理者將可以提高其倉庫、堆場等基礎設施的租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向區內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如信息、招聘、培訓等,獲得相應的收入。保稅物流園區享受只有自由貿易區才可享受的優惠政策,境外貨物進入園區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國內貨物進入園區給予退稅,改變了現行的“離境退稅”和加工貿易“境外一日游”現象。
在海關和港口集團的支持下,實現了貨物從港口到園區的直提直放,減少了貨物存放時間和報關層次,提高了物流運作效率,降低了企業成本。同時,園區企業國際中轉業務大幅上升,天津保稅物流園區推出了加快通關速度和完善出口退稅的一系列舉措。同時,投入300多萬元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了網絡化管理、電子化通關、電子化監控,通關數據一次錄入、多次使用、信息共享。對進出區貨物采取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構建了通關便捷、服務完善、管理規范有效的海關監管平臺,營造了大口岸、大通關、大輻射的現代物流發展環境。
物流園區充分利用港口的航運、停泊、裝卸等業務優勢,實現一體化運作。
天津保稅物流園區經過這幾年的開拓創新及不斷發展,取得了不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與此同時,也有了如下的一些經驗教訓:
(1)園區物流業務需求量小,尚未達到規模效益的要求。園區物流業的發展前景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園區物流企業的現狀與未來,而園區物流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在于要形成具有規模效益的物流量。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園區目前的物流量還未達到規模效益的要求,園區內現有的主要物流企業業務量仍不飽滿。這種狀況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為工商企業、跨國公司本身缺乏對園區物流的需求,而是由于園區物流企業的專業水平、提供能力、運作質量及其競爭力等還不具備明顯的優勢。
(2)物流服務的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目前,園區管委會及所屬機構雖然在為園區內企業提供服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從總體上看,與物流相關的服務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提高。保稅物流園區服務體系建設滯后,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我國保稅物流園區物流業的發展。
(3)園區內外的物流網絡缺乏有效銜接。在吸引新的物流企業進入園區的過程中,大多數園區沒有注意使園區內的物流網絡與區外的物流網絡以及腹地的物流網絡很好相互對接,建立緊密的協作關系。
(4)園區內設施條件仍不能滿足物流發展的需要,比如現代物流業要求的完善的信息網絡、物流信息平臺、具有社會性質的綜合物流系統等還沒有很好地形成。
(5)園區內企業的同質性比較強。目前園區內物流企業的業務范圍均包括:供應鏈設計、全程物流承運、倉儲安排等國際貿易、轉口貿易,以及保稅物流園區企業間的貿易及貿易代理、國際國內集裝箱中轉及拆拼裝箱業務、保稅物流園區倉儲物流等等。企業核心業務不突出,沒有形成分工合作的現象,園區內幾乎所有物流企業的業務范圍是一致的,應該說還沒有形成園區內企業之間的優勢互補現象。
三、北京華宇物流有限公司
1、企業的信息技術
北京華宇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公路、鐵路、包裝、轎車托運、長途搬家為一體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性企業公司擁有寬大的信息網和先進的internet物流管理系統運輸各種貨物、倉儲設備配置精良、已建成一支高素質專業化且具有多年倉儲;配送、運輸、操作經驗的現代化物流隊伍,運用了erp(企業需求計劃)、mrp(物料需求計劃)和jit等。
2、企業的信息系統
根據客戶具體特點,設計策劃”個性化”物流配送方案,并提供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綜合物流方案。不僅提供各地區,各類型客戶需求的信息交遞平臺,而且還提供從生產、銷售到市場跟蹤的信息網絡服務。
3、企業物流信息化建設情況
擁有2—30噸車輛有60余臺,可調度車輛近200余臺,并配有超過3000平方米的標準大型倉庫和近6000平方米的場地免費為長期客戶倉儲。承接全國各地整車零擔貨物運輸等貨運服務。每晚8—10點準時發車,誤時免收全程運費。提供門到門點到點的服務,一票到底,保價貨物貨損、貨丟按保價賠償
4、明確企業物流信息化現狀的原因,發展趨勢
原因
(1)網點覆蓋地少
(2)edi系統沒有開展
(3)物流軟件使用不足
發展趨勢
(1)為了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效率,在全國推廣qctms管理方法
(2)業務重組
相關資料
北京華宇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公路、鐵路、包裝、轎車托運、長途搬家為一體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性企業,擁有2—30噸車輛有60余臺,可調度車輛近200余臺,并配有超過3000平方米的標準大型倉庫和近6000平方米的場地免費為長期客戶倉儲。承接全國各地整車零擔貨物運輸等貨運服務。每晚8—10點準時發車,誤時免收全程運費。提供門到門點到點的服務,一票到底,保價貨物貨損、貨丟按保價賠償。北京華宇物流主要從事國內物流倉儲,運輸。結算為一體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公司擁有寬大的信息網和先進的internet物流管理系統運輸各種貨物、倉儲設備配置精良、已建成一支高素質專業化且具有多年倉儲;配送、運輸、操作經驗的現代化物流隊伍,可根據客戶具體特點,設計策劃”個性化”物流配送方案,并提供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綜合物流方案。不僅提供各地區,各類型客戶需求的信息交遞平臺,而且還提供從生產、銷售到市場跟蹤的信息網絡服務。
北京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堅持以“安全高效準確即時”為服務目標,逐步實施現代科學物流發展戰略,業務配送以北京為中心,面對珠江三角洲,借助自身貨運專線輻射全國,目前已為多家大型零售商。
電子器材。家具。機械。電器。等產品。已承載了多家大型公司的運輸業務。其中以華為技術、艾美特、比亞迪、南玻、信義玻璃為代表。
北京公司擁有自己的專業車隊,有國產大噸位車輛百余輛,另有千多部大型合同車,所有的運輸車輛及運輸司機都經過嚴格的考查、考核、都制定了統一的運行標準、量化指標、獎罰制度、及專門管理。并為所有的車輛提供后勤保障服務。
四、德邦物流
1、企業的信息技術
德邦物流是國家aaaa級物流企業,主營國內公路零擔運輸業務和空運代理,是行業內的標桿企業。公司始創于1996年9月,截至20xx年9月,德邦已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開設營業網點1000多家,擁有運輸車輛1900余臺、員工19000多人,貨臺面積近41萬平方米,日吞吐貨量超過1。3萬噸,服務網絡遍及國內550多個城市和地區,覆蓋全國90%的經濟中心。德邦物流志在成為中國人首選的國內物流運營商,公司以“為中國提速”為使命,憑借一流水準的運作體系和持續完善的服務網絡,竭誠為廣大客戶提供安全、快速、專業的精準物流服務。
2、企業的信息系統
公司業務范圍覆蓋全國90%以上的經濟中心城市,在550多個城市和地區都能看到“德邦物流”統一字樣的店面在繁華街道,工業園、批發市場、專業市場等中。
3、企業物流信息化建設情況
截至20xx年9月,德邦已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開始營業網點1000多家。在全國24個經濟中心城市設有大型的貨物中轉基地,為您的貨物及時中轉提供了可靠保障。
4、明確企業物流信息化現狀的原因,發展趨勢
原因
(1)條碼的缺失影響了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管理系統的運行效率,限制了倉庫日常管理自動化的實現
(2)物流軟件使用不足
發展趨勢
(1)使用erp
(2)業務重組
(3)物流結點進一步網絡化
相關資料
德邦物流是國家aaaa級物流企業,主營國內公路零擔運輸業務和空運代理,是行業內的標桿企業。公司始創于1996年9月,截至20xx年9月,德邦已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開設營業網點1000多家,擁有運輸車輛1900余臺、員工19000多人,貨臺面積近41萬平方米,日吞吐貨量超過1。3萬噸,服務網絡遍及國內550多個城市和地區,覆蓋全國90%的經濟中心和人口。截至20xx年9月,德邦已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開始營業網點1000多家。在全國24個經濟中心城市設有大型的貨物中轉基地,為您的貨物及時中轉提供了可靠保障。公司業務范圍覆蓋全國90%以上的經濟中心城市,在550多個城市和地區都能看到“德邦物流”統一字樣的店面在繁華街道,工業園、批發市場、專業市場等中。德邦物流網點超過560家,企業核心價值觀由原來的“全程呵護放心托付”更改為“承載信任助力成功”開啟了德邦物流全面提升客戶服務全力協助客戶成功的承諾德邦物流網上營業廳全面與淘寶網對接,成為淘寶網推薦物流,結束了淘寶網大件貨物沒有物流公司承運的時代。金蝶eas財務及hr系統上線,財務結算系統及ehr系統上線使用。
第三點:調研報告的結論
通過本次的調研,我們知道了企業要充分的運用物流信息技術的知識,物流信息技術在現代企業的經營戰略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一個企業的發展要采用適合自己企業的信息技術。例如:erp、mrp、jit、edi、gps、rfid等物流信息技術,這樣可以使企業擁有更好的企業利潤,使企業的庫存保持穩定,減少企業的不必要支出費用,來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利于不敗之地。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8
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豐富了課程的內容,另一方面是豐富了教育的形式。在計算機知識與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課程設置的科學性是不容置疑的,不同的教育形式又是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
我們初中信息技術教研組進行了一些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實現措施和方法如下:
1、建立研究學習小組,互幫互學拉近學生之間的差異。
我們把所任教的班級進行分組,每個班分成12小組一般一個小組有5個學生,相對有二位低層生,兩位中層生和一位高層生。高層學生當組長,中低層學生是積極的參與者。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個人學習的成功與他人學習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小組之間保持融洽的關系、相互合作的態度,共享信息和資源,共同擔負學習責任,完成學習任務。
2、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教學任務都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是學生所熟悉和感興趣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完成一個個任務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真正為學生營造一個建構知識、寓學于實踐的環境,讓他們在這個環境里,充滿興趣愉快地進行學習,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如林召凱老師在講授《幻燈片的制作》時,通過“展示任務”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想去做的沖動,于是 老師做出簡單的“講解演示”后,調動了學生自己動手的積極性,課堂效果非常好。
3. 師生角色的變換
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學生的知識不再是單純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更多的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幫助,或者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自己獲得的。老師的使命應該是:一個熱情的“指導者”,一個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最有益、最有力的“教學工具”,一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的強有利的“引導者”。如在學習《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初三年級的學生具有上網查找資料的能力,第一課時我們讓學生通過網絡查找硬件的組成,包括名稱、生產廠商、圖片、作用等以表格的形式保存下來,發到教師的郵箱里,第二課時讓學生觀看《計算機系統的組成》的視頻,并當場拆開主機讓學生觀看,第三課時讓學生總結出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并進行質疑討論,我在一旁進行指導,效果相當不錯。
4、上課實行網絡教學,充分發揮網絡教學的獨特優越性。
因為網絡教學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能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還能按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管理學科知識和各種教學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這種方式組織建構的知識庫、信息庫浩如煙海,并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資源,因而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即促進學生關于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學媒體或其他學習環境無法比擬的。
二、存在的問題:
1.分組、分層教學實施的不夠好,各環節的落實不到位。
2.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培養,往往是被動地按照教師要求的步驟操作、練習。
3.課時少,時間短,對上機實驗遇到的問題很難一一解答。
4.重點和難點有時把握不準。
5.教師授課不夠精練。
三、采取的措施和建議
1.利用好任務驅動教學法。課堂設計適當的問題,調動學生的思維。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教育心理學認為,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又是思維的動力。問題的設計一定要有深度,只有深度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潛能。
2.利用好“學案”。讓學生通過“學案”引領他們自主的學習。
3.可采用基于網站式的教學,進行資源共享,便于師生交流,同時可作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作品展示的平臺,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9
一、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的意義與背景分析: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及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這一觀點,順應了信息科學發展的潮流——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即把信息技術發展的成果應用到當代教育實踐之中,是當前我國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又是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
根據“課程整合”的理念,將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或者與實際的社會生活問題進行整合,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培養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發揮信息技術對教育的變革性推動作用。
采取整合方式,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其它學科的教學中,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在一起,這也是我國信息技術課教學將來的發展方向。
我校擁有一個覆蓋全校的校園網絡,所有教室都有計算機—實物展示臺組成的多媒體系統,先進的硬件建設為實驗得以開展提供了基礎和保障。
本課題將針對這些現狀來進行信息技術與數學整合的研究。
二、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有效整合實驗的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把信息科技更好地融入學科課程教學之中,并致力于相關學科課程教學與信息科技的整合研究,促成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的革新;建構現代信息科技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與新型教學結構,以新型教育學習理論為指導,創建理想的教學環境;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培養學生獲取、處理、利用信息的技能素養,并以此為契機,培養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學習精神,協同合作與實踐創新的學習能力;在充分尊重學習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激發學習興趣并促成動力支持下的良性循環。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教師熟練掌握并運用現代信息手段,進一步優化教師的教學行為,基本形成一支有現代信息素養的科研型的師資隊伍。
4、通過研究,基本構建起以學校校園網為信息平臺和信息載體的學科資源教育網,達到信息共享和資源共享的目的。
5、通過課題研究,深入探討有效整合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內容和方法,并形成一定數量的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的經驗材料。
三、研究內容
1、研究利用信息模擬技術描述學科內容;利用信息模擬技術研究學科課程教學中不同條件、不同過程控制下的多樣性結果;利用信息模擬技術研究學科課程教學中現實條件下不可控項的可控化;利用信息模擬技術研究學科課程教學中不可實現內容的現實化(虛擬化);利用信息模擬技術研究學科課程教學中資源利用的合理化和最優化。
2、探究教育過程中各學科知識的融合,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中,充分強調各學科之間的整合,將更加重視各學科知識之間的滲透與融合,借助網絡達到對各科學的知識的更深層次的把握。
四、研究過程和實施步驟
(一)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素養。
1、加強教師對教育理論的學習、對教學經驗的積累。聘請專家學者來校講座。利用網絡資源進行閱讀、學習有關知識。課題組定期分發教育科研信息摘編。利用請信息技術人員對學科教師進行信息技術的再培訓和輔導,提高技術水平。
2、繼續提高全體教師的信息技術素質。目前,我校的大部分教師能使用powerpoint、word等來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有的教師已經掌握了用frontpage、dreamweaver、flash等軟件。我校將繼續進行有關信息技術的專業基本功的培訓,力爭普及與提高。
3、創設情境,為教師提供研究的平臺。學校將組織全體教師參加網頁制作培訓、課件制作評比等。青年教師現場制作課件與課堂教學評比活動,拓展教師網上搜集信息、運用教學實踐與課堂教學整合的空間,推動青年教師上網搜集、處理、整合信息的能力。開展教師“網上論壇”評比活動。發揮網絡技術的作用,進行開放的、動態的交流方式,促進全體教師網絡技術水平的提高。
(二)以應用為目的,探索整合方式。
1、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整合。
(1)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的整合
信息技術的引入和廣泛應用,無疑是注入了時代活水。通過網絡,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源,最大限度的擴充教學知識量,使學生跳出只學課本內容的局限性。在課前可將相關資源作一些整理,保存在文件夾下或學校局域網絡上,讓學生訪問該文件夾或網站去獲取有用信息。隨著學生信息水平的逐漸提高,可為學生提供網址,搜索引擎等,讓學生通過網絡搜集素材。
(2)信息技術與教學方式的整合
教師充分利用各種素材編制適合自己教學的演示文稿和教學課件,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難于理解的內容,或用動畫等展示動態的變化過程和知識的形成過程,或用外接傳感器來演示一些當時當地無法看到和無條件演示的現象,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另外,我們將有意識地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把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不僅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了課余知識,并且培養學生自主探求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深入鉆研教材,選擇合適的內容,精心設計整合方案,夯實整合的基礎。
針對整合的跨學科特點,在實驗的設計中我們做了以下工作:
(1)選定內容,做好準備工作。
由于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是用信息技術來學習知識,所以要求師生的信息技術素養都要有一定的水平。我們分工合作:老師確定整合的學科內容,信息技術老師負責培養學生用信息技術來學習的基本技能與習慣養成。
我們將把研究對象分成低、中、高年級三個年級段,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信息技術與教材內容的整合,各課題組成員對本年級段的教材內容,慎重篩選,確定能夠整合的教學內容。內容細化到某一單元的某一特定內容的某一片段。課題組將整合內容系統整理,列出目錄,制定整合方案。
(3)研討方案,形成整合設計。
在網頁制作和教案設計方案初定后,我們將請課題組成員反復研究、討論整合的教學結構的可行性與科學性,最后拿出集大家智慧于一體的、較成熟的整合方案。
(4)實踐設計,完善整合方案。
理論需要實踐的檢驗。課題組成員進行研究課的實驗。全體人員根據現場的教學反映,進行剖析與評價后,再進行改進后的實驗驗證,直至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5)實施過程性的評價方式
實驗評價實施的過程是:確定對象與目標,設計和發布量表,然后處理分析和綜合評價,最后及時反饋。
實驗過程的評價和評價內容的設計都有很大優勢,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記錄和收集學生學習過程的信息,幫助學生實現過程性評價。
(三)開展實施“整合”的學科教學平臺與資源庫建設的實踐與研究。
開發專題教學資源網站是實施整合、開展信息學習最有效、最具可操作性的一種模式。我們將高度重視各學科的教學資源庫建設。要求教師們努力收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網絡上的已有資源,進行合理的運用。在必要時由教師自己開發研制。形成電子素材庫、電子教案、電子題庫、網絡課件等形成學科資源網站,進行相關網站或子頁的鏈接、導航,達到信息共享和資源共享的目的。
五、課題研究的.結果及結論的形成
1、構建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教學的基本模式
(1)實驗發現模式
實驗發現模式是指教學過程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結合教材內容,自主地參與實驗和發現過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主要適用于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例題等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體現學生參與發現過程的主體地位,注重了發現知識策略和方法的培養。其中“實驗”可以有測量、計算等。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加強了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在整體結構上突出了“猜想”的環節,而這正是數學發現中的基本策略和途徑。在這兩個環節中把形象思維、直覺思維、邏輯思維的訓練與培養結合起來,體現了數學的兩重性。根據教學內容和條件它可以采用多種教學設計,教學形式可以一人一機,兩人一機,也可以利用計算器網絡分合結合地教學。它為學生知識、能力、個性的充分發展,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開拓了廣闊的天地。
(2)開放探索模式
開放探索模式是指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一個數學問題在解決以后,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變化條件、變化結論、尋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發現共同的規律或新的結論自主地去探索的教學模式。根據教學條件它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它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徑。這種教學活動可以引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開展討論,把課上教學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
(3)應用探究模式
數學知識的應用是培養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另一個重要途徑。而數學建模是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也就是從實際問題出發,通過認真審題,去粗取精,弄懂題意,聯想有關的數學知識,建立相關的數學模型,把實際問題轉化為一個數學問題。通過對這個數學問題的求解,然后再回到實際問題中去。數學建模的意識、思路和能力是創新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當強化這種意識和能力。
2、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實驗,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創新意識和合作意識的發展。
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實驗,學生在問題的情景中積極探索,在運動變化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可以使教學內容化難為易,以靜窺動,以動馭靜,揭示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規律,有助于學生對數學內容的深刻理解。同時,又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使之在更廣闊的背景下理解和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比如,為學生提供了數學實驗的條件,為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親自參加數學實驗和跨時空實驗提供了技術支持。學生可以在數學對象的多種表示形式之間進行自由轉換,游刃有余,獲得更多的信息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夠在建構知識和探索問題中培養創新意識和合作意識。
3、通過課題研究,提高了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
在三年的研究過程中,通過各種培訓和學習,教師更加靈活和熟練的掌握信息技術設備和應用技能。所有教師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主動參與區教育局的網上互動教研;所有的教師基本熟練地掌握了多種辦公軟件、媒體處理軟件,極大地提高了教師利用網絡選取素材,處理素材和應用素材的能力,為教師更加深入的開展課題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學校積累形成了內容豐富的校級資源庫,包括課件、論文、教學設計、教學錄像等多方面內容。利用校園網絡,教師將日常教學中積累下來的各種素材歸類上傳到網站,共享教學成果和經驗。利用校園網站,教師非常方便的查詢和調用各種素材,達到了信息共享和資源共享的目的。
5、形成了科學、合理、高效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整合的原則。在實驗過程中,我們發展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內容和方法,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
利用信息技術把重點、難點的內容設計的更加醒目,或讓“固定的”幾何圖形運動起來,提供豐富的感知信息,可以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積極思考。通過動畫模擬,解除了傳統教學中學生憑空想象、難以理解之苦。他們積極思維,尋找圖形中的內在聯系和進行公式推導的能力大為加強。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1-04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11-17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11-23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01-22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模板05-29
2023信息技術的調研報告03-23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范文03-28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10篇11-23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9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