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14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狀況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1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是教育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因為現代社會變得十分復雜,價值觀多元化,家庭不穩定,還有各種社會思潮無不影響著廣大中學生的健康成長,適應社會,學校環境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從實習過程來看,通過和同學們的接觸,許多學生或多或少存在這心里問題。在實習過程中發現許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關愛,性格孤僻,不善交際,有厭學的思想。而學生的健康關系著學生的未來,而我們的中學生是我們國家的未來,因此,在培養學生的智育的過程中要更家注重學生的心里健康發展,使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顯得尤為重要。
一、調查概況
我于20xx年9月中旬,在安康市五里鎮這進行實習,在實習過程中發現了不少的問題,很多學生的成績特別差,通過觀察發現好多學生他們父母在他們小的時候外出打工,家里只有爺爺和奶奶,缺乏父母關愛,性格孤僻,不善交際。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的目標
1、學生的學習心里健康狀況
2、學生的學習心理健康的特點
3、引起學生的心理健康成因及對策
(二)具體的方法
通過學生問卷的形式,主要對他們的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的需求和學習的目的四個方面來進行調查,問卷調查共發放了56份,實際有效的為50份,接近理想的目標,接近理想的樣本數,具有可操作性。
三、調查的結果
對學生進行調查,可以發現這些學生的心理健康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反應了許多的.社會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中學生無法抵制來自網絡的誘惑,以及各種社會問題。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的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都有自己明確的教育價值觀,64%的學生認為學習可以改變自已,提高各方面的素質,2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考上好大學,16%的學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以后干什么,對自己未來沒有考慮過。另外一方面,學生的教育價值觀與經濟的發展有密切的聯系,他們認為學歷高的比學歷低掙的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顯示,64%的學生對學習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12%的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另外,90%的學生不喜歡學英語, 認為英語作用不大。大部分人喜歡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等與實際比較密切的。
3、學習的需要
每個學生都有特長,而且大多數學生有正確的認識,大多數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還有一部分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
4、學習的目的
大多數學生有自己的目標,考上一個好大學,少數的學生暫時還沒有考慮。
(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的特點
現在的學生心理與以往學生的心理有明顯的不同。
1、教育價值的需求多樣化
大部分人認為教育可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可以掌握基本的生存必要的科學知識,而且可以提高就業的競爭力。另外,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征,他們的教育價值觀趨向于功利化,越來越多的學生把教育與經濟價值聯系在一起。由于中學生的價值觀還尚未成熟,他們的認知,判斷能力都還不穩定,相當一部分的 學生的教育價值觀比較迷茫,其原因在于: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大學生就業比較困難,從而對考大學失去信心。 還有學術性較強的課程不能瞞足他們的職業需求,使許多的學生產生厭學的思想。
2、學習的需求多層次和多目標
在調查中發現,在學習基礎、學習目標、對未來的期望的差異,使他們對學習的需求也產生了不同的需求,高中后準備就業的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而想考上大學的學生不僅要掌握,而且要很優秀,學業成績達到上等的水平。
3、學習目的明確,但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調差顯示,大多數的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存在著不協調性和主觀性,有很多學生知道就業很難,但在實際的學習中表現得不積極,還有一部分學生雖然學習目標很明確,但是思想和行動上出現不一致,學習不積極,呈現出一種消極的學習態度。說明了學生的學習態度有嚴重的不協調性和主觀性。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2
序言:我是一個天平座的女生,但我自我感覺我是處女座和天平座結合,像處女座追求完美主義但又是天平座中典型的中庸主義者。這導致我做事總是想盡善盡美,但由于缺乏進取心和恒心,總是沒法堅持到最后。當然我的缺點遠不止這一項,比如固執、懶惰、不思進取之類。我一直以來對自己的評價就是:優點幾乎沒有,缺點一大堆。經過一學期關于心理課程的學習,我學會了從心理學角度科學地分析自己性格上的優缺點,這讓我更加客觀地認識并了解自己。
根據弗洛伊德的精神結構論,人格結構包括原我、自我、超我三個方面。原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模糊而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生命體系中完全無目的的盲目的興奮,包括各種欲望和沖突,是一種完全沒有目的的能量儲備,是來自本能尋求滿足的動力。
自我:自我在原我的表面,處于前意識和無意識中間。在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性和審慎。自我除了具有知覺、記憶、思考和動作等一般機能外,對外主要是感受現實,處理個體與現實之間的關系。自我從原我吸收力量,要實現原我的意向,但不要受現實原則的支配。它必須判斷是事實還是虛幻,考慮是否符合實際并斟酌利害和后果,必要時,根據外界情況控制或推遲原我欲望的滿足。
超自我:也稱理想自我,是人格中的監察批判機構,是一切道德準由的代表。主要作用是照個體所屬的社會道德觀念,鑒別是善是惡,作為自我行動的準則。它代表著理想和良心。
一個健康的人格,原我、自我和超我必然是均衡協調的。原我在于求自己的生存,求本能欲望的滿足,是必要的'原動力。超自我在于監督控制和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能違反社會道德準則和良心,以保證正常的人際關系,維持正常的生活秩序。而自我則對上符合超自我的要求,對下吸取原我的力量,并處理調整原我的欲望,對外適應現實環境要求,對內保持心理平衡。而所有這些心理活動都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自我意識都很強,尤其在追求個性化發展的今天。但自我意識過強,就會導致人格缺陷。以下是我從人格缺陷方面對自我心理的分析:
(一)現階段我的心理特征
在學習上,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動機層次不高、方法不當、習慣不良、認知能力水平較低;在個性發展上,缺乏應有的積極理想和追求、存在不良性格特征如暴躁、懶惰、依賴;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交往萎縮、不夠理性等問題。
(二)出現以上心理特征的原因
學習動力不足的原因:社會責任感不強,缺乏使命感和緊迫感;價值觀念不合理,自我意識不健全,缺乏自我效能感;對學習的意義認識不足,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毅力不強。個性發展上存在不良性格特征是由于環境以及教育因素的影響和自身價值觀所決定的。人際交往上由于自我保護意識較強和成長環境的影響。
(三)怎樣科學調適這些心理缺陷
學習動機缺乏的自我調適: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標準;掌握適當的學習方法;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培養與保持對所學專業的學習興趣;了解學習內容在學科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個性發展方面,應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學習優秀的人的品質,在小事上嚴格要求自己。
在人際交往上,了解和掌握人際交往的原則:平等、誠信、寬容、互利、適度;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的途徑和方法;克服社會知覺中的偏差;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增進個人魅;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形成良好的交往風度。
(四)如何應對心理上存在的問題
首先學會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我,全面認識自我、客觀評價自我,從而取長補短、接納、控制、發展和完善自我,協調自己與他人的交往,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其次應該學會發展積極健康的自我體驗,以及悅納自我。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調整:合理運用社會比較策略;創造機會,獲得更多成功的體驗;調整自己的期望值;積極暗示自己。
最關鍵的是增強自我調控能力,不斷完善和超越自我。建立科學正確的理想自我,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來展示自我,不斷完善自我并超越自我。心理調適的具體方法有自我激勵法、注意轉移法、適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合理情緒療法五種。
結束語:學習了一學期的普通心理學,對心理學也大致有了一點了解。但因為心理學比較深奧,所以我還不能很準確的理解,難免會有一些偏差。所以對自己的心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難免不會太徹底,不過重在更好的認識自己。希望通過認識自己,能夠更好的去完善自我,從而擁有健全的人格,做個合格的大學生。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3
面對學業與就業的問題,大學生的心理壓力也逐漸的增加。為了進一步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以及更早的對其進行心理健康輔導,我們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作了調查與分析。此次活動以人文學院學生為樣本,進行抽樣調查,以問卷調查為形式,以青島農業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為調查目的,共發放問卷96份,回收90份,回收率為93.75%,其中有效問卷81份,有效率為90%.。報告從有效問卷采取抽樣的方法,選取20份作為樣本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公布如下:
一、學習問題
在此次調查中,學習問題是同學最為關心、也是反應最為突出的問題。例如,問題中“考試前后您會有心情緊張嗎?”,其中有44%的同學認為,考試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最大。這說明剛剛進入大學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學對大學生活不適應,尤其對大學學習方式不適應,感到心理壓力很大。從緊張的高考中走過,許多同學不能適應大學開放寬松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或過于精神緊張死扣書本,不能從高中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或感覺生活空虛,整日無所事事,荒廢了學習,虛度了年華。
二、業余生活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有45%的同學感覺大學生活自由開放,同學也比較重視學習,學習自覺性較高,其中56%的同學在業余時間上自習或聽課,與此相反,只有10%的同學網玩游戲或談戀愛。但這也從側面反應了同學心理上的學習壓力依然很大。
三、經濟生活
如今大學生在經濟生活方面基本沒有太大困難,在第6題“你每個月的生活費用夠用嗎?”中,有67%的同學基本夠用,更有11%的同學有剩余,與此同時,在第12題中“你的生活費用最大支出在哪兩個方面?”有60%的同學用在飲食和娛樂。以上都說明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學生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由于經濟生活造成大學生心理壓力的情況明顯下降。
四、人際交往
人際交往問題是在本次調查中反應較為突出的問題。對于“與一群朋友在一起,你常感到孤獨或失落嗎?”有79%的同學選擇“是”或“有時是”,這反應了當代大學生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
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來自農村地區。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范圍較窄,與人交往的機會也較少,初到大學,面對如此開放自由的環境,面對如此多的同學。面對如此多的公共場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亂了陣腳,于是羞于表達形成內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長大的同學,來自獨生子女家庭,難以體會農村地區同學的.情況。于是形成隔閡。與此同時,在第12題“你覺得大多數人都不可信任嗎?”有78%的同學認為“是”或“偶爾是”。這更反映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通過這次調查,不難發現當代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還是有欠缺的。針對這一問題,我校與院也都設立了心理咨詢辦公室,希望能幫助有困難的同學早日心向陽光!調查數據也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真是、豐富的資料和鮮活的事例,達到了此次活動的目的,活動較為成功。本次活動得到了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再次向參加此次調查的同學表示衷心感謝!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4
一、調查概況
我于20xx年10月份,對我居住地周圍的一所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初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庵上中學進行,共發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86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我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作了如下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征。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初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占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初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為“英語對于我們以后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初中畢業后的打算,97%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3%的學生選擇就業,對于高中畢業后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愿望。
四、對調查結果的體會
(一)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中學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農村中學生對于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愿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于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愿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于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中學生中有一大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后,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很高,且大多數側重于學業成績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多,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戶外、學校緊張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中學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可是,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于教師行為不斷提高,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復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巨。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中學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未來
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中學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了解不透徹,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制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緊扣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和考核標準,主動適應學生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
為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核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4、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中學教育基本上是屬于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5
摘要:城市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要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可采取以下措施:全面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之以個別輔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根據小學生特點,開展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教育建議
一、問題的提出
在素質教育穩步推進的今天,教育問題已經成為普遍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新時期,教育改革勢在必行,重視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已成為社會的共識及關注的熱點,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勢在必行。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天水市秦州區小學生為總體研究對象,在具體實施中,依據分層抽樣的原則抽取了四所小學的四年級和五年級共100名學生作為樣本進行研究。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周步成等編制修訂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為測試材料,對樣本進行了調查研究。并對首次測謊題大于8分的同學進行了重測,回收統計之后有效問卷為100份。
三、結果與分析
1、小學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的調查結果
表1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性別差異統計表
調查對象:四年級和五年級學生人數:100
時間:xxx-12-3
從表中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異常焦慮生的檢出率都是比較高的。這些數據提醒我們:必須關注如此普遍的小學生焦慮現象。從理論上講,必須為這些檢出的異常焦慮生制訂特別的個人指導計劃進行干預,改變這些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不適應行為。
2、小學生心理健康各分量表調查結果
表2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項目統計結果
表2是對各分內容量表所做的統計,樣本的大體情況比較明晰地展示在表中,從最大值、最小值和標準差欄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內部存在很大的差異。其中又尤以總標準分的`差異值得我們去關注。在被調查樣本中,總標準分中的最低分為12分,而最高分高達82分。而處于高分端的那些強焦慮學生是我們必須給予更多甚至特殊關照的,因此,只用團體輔導幫助這些學生是明顯不足的,輔之以個別輔導就是非常必要的。另外,樣本總標準分的平均數45、28明顯高于正常焦慮水平(24。284-8.2),因此,又進一步證實了當今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這個事實,說明了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從各分量表的檢出率我們看到,小學生的心理焦慮主要表現在沖動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對人焦慮傾向五方面,其中又以沖動傾向和過敏傾向最為突出。而普遍被認為是學生心理焦慮來源的學習焦慮則排在較后的位置。這與近年來教育界認為學生的心理焦慮并非主要在學習,而是表現在自信心、情緒控制等方面是一致的。由此,我們也可以認識到對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的重要性,這對于矯正應試教育的錯誤做法也是很有助益的。
3、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性別差異比較
表3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性別差異統計表
調查對象女生人數50
時間:xx
表4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性別差異統計表
調查對象男生人數50
時間:xx
經過統計分析,男女生在沖動傾向、恐怖傾向、自責傾向和孤獨傾向四因素間存在顯著差異。沖動傾向間的性別差異與學齡期學生在情緒上的性別差異是吻合的:女生比較容易悲觀、消沉和傷心,更容易表現出恐懼和焦慮;而男生的情緒表現強烈,更容易將憤怒的情緒表現出來,如生氣和發火。因此,男女生在沖動傾向上比率都較高,而男生表現的更為突出。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家長對于獨生子女的嬌養和過分照料都會使孩子形成依賴心強、缺乏獨立性的性格,很容易在自己不熟悉的環境中感到恐懼,調查也向我們展示了學生的恐怖傾向的狀況。通過分析,在恐怖傾向上存在的性別差異原因有二:
一是由于性格、教養方式和社會期望所造就的性別特征,女生比男生膽小,容易恐懼;
二是由于女性進入青春期比男性要早1~2年,再加上社會生活條件和身體狀況的不斷改善,普遍表現為進入青春期的年齡提前,因此,四、五年級的女生已陸續進入青春發育期,生理上的突然變化使女生變得害羞、缺乏自信、緊張、焦慮。自責傾向生成的機制是這樣的:孩子依賴父母(教師)→父母(教師)嚴厲懲罰孩子→孩子對父母抱有敵意;當這種敵意表現出來時,父母(教師)越發嚴厲地懲罰孩子→孩子失去了憎恨的目標→自責傾向形成。男生自責傾向要高于女生,是和社會對小學生的評價緊密相關的。在當今不管是父母或教師,甚至是社會其他人員對好孩子、好學生評價標準首當其沖就是學習好、聽話等。眾所周知,女生在小學階段較之男生生理早熟以及性格乖巧,女生學習成績普遍要優于男生,因此,常人眼里女生更符合好學生的標準,而很多男孩就會因此被父母和教師責備或懲罰,長此以往,男生就會產生自責,嚴重的就會形成自責傾向。開放精神趨向是現代兒童的時代特征之一,也就表現為男女生孤獨傾向的總標準分都較低,但他們內部依然存在性別差異。許多研究都發現:男孩比較獨斷、好勝,并往往表現為攻擊性;而女孩更樂于助人,更具利他性,她們更易于與同伴和家長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男女不同的語言交流方式也會對他們的人際交往產生影響。因此,女生更合群,男生則更獨立,也就表現為男生比女生更多地感受到孤獨。
所以針對性別特征進行心理輔導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時,統計中男女生在總標準分上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小學生整體狀況并沒有性別上的差異,所以可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設計,但必須注意性別敏感性,應意識到性別可能是一部分學生的學校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在一些細節之處關注性別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4、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年級差異比較
表5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年級差異統計結果
調查對象五年級人數50
時間:xx
表6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年級差異統計結果
調查對象四年級人數50
時間:xx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過敏傾向、恐怖傾向、對人焦慮傾向、自責傾向和孤獨傾向五項因素以及總標準分之間都存在著統計學意義上的年級差異,而且四年級的均值都要高于五年級,說明四年級學生的焦慮傾向要普遍高于五年級。這一現象在對小學生心理的各項研究中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釋。如美國心理學家托蘭斯研究發現兒童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一般進程:
一二年級直線上升;三四年級出現低谷;五六年級回升。另外還有很多對學齡期兒童所做的研究也證實四年級的兒童在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等方面都處于發展的關鍵期和轉折期。在這個關鍵期,學生開始進入青春初期,生理的巨大變化,使他們產生畏懼、羞澀、緊張等情緒,尤其是在得不到成人的正確指導和幫助的情況下,更使他們不知所措,自然會產生焦慮的傾向。同時生理的變化也會帶來一些心理的變化。因此,必須對四年級這個關鍵期的學生的發展,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指導。
四、思考與建議
1、全面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2、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促進小學生全面成長。
3、關注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變化和發展,促進小學生個性的發展。
4、依據小學生的特點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小學生主動地發展。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6
為更加深入了解全縣女職工心理狀況,更好關愛女職工心理健康發展,__縣婦聯結合全縣實際,圍繞女職工心理狀況課題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如開座談會、走訪一線女職工等形式對我縣64家企事業單位的192名女職工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現簡要匯報如下:
此次女職工心理狀況調研旨在了解當下我縣女職工在面臨工作生活中種種問題和困惑時的心理狀況以及她們對自身所處狀況的態度和打算,從而為深入了解女職工身心狀況和思想動態,進一步開展女職工心理健康培訓和咨詢提供有效的數據依據和支持,為制定婦聯系統女職工心理疏導專業人才隊伍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
此次共調查64家企業192名女職工,發放調查問卷192份,回收166份,其中國有企業11家,私企49家,事業單位1家。其它3家(包括外資、臺資和合資),已婚女性123人,占調查人數的74.09%;大專及以上學歷女性94人,占總人數的56.62%;35歲以下女性110人,占總人數的66.26%。
調研內容主要包括女職工當前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面對困惑時的反應、對自身工資水平及單位分配制度的態度、對今后工作的打算這四個方面。
據統計,對當前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選擇工作壓力大的最多,有59人,占總人數的35.54%;其次是職業規劃困惑,有45人,占總人數的27.1%;第三是家庭、工作難以平衡,有43人,占總人數的25.9%。
面臨難題和困惑時的反應,有近一半人選擇自我安慰,有31人選擇保持一段時間的情形低落,這兩項合計占比66.86%;有53人選擇向親友傾訴,6人選擇采取喝酒、購物等方式發泄,合計占總人數的35.54%。面參考種種壓力和困惑,覺得有必要組織心理健康方面培訓的有92人,占總人數的55.42%。
對自身工資水平及單位分配機制覺得合理的有132人,占總人數的79.51%。其中工資在1500-2500元的有88人,占總人數的53.01%;工資在2500-3500元的有46人,占總人數的27.71%;工資在1500元以下的有18人,工資在3500元以上的有14人,各占總人數的10.84%和8.43%。
對今后工作的打算,有58人選擇有跳槽想法,占總人數的34.93%,其中因收入不豐厚想跳槽的占37.9%,因個人發展得不到滿足想跳槽的占24.13%。在對以何種方式可以激發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的選題中(此題多選),有134人選擇收入提高,占總人數的80.72%;100人選擇環境改善,占總人數的60.24%;78人選擇職位晉升和領導認可,占總人數的46.98%。
根據調查問卷數據統計情況分析,被抽樣調查的女職工多為已婚青年女性,盡管她們中絕大多數對單位的分配機制表示基本合理,但提高收入仍然是她們對今后工作的最大期望和激發她們工作熱情的最大動力。同時,被調查的女職工超過半數是大專及以上學歷,她們對自身有著更高的要求,沒有因為婚姻和孩子而放棄工作上的進步,因而來自工作的壓力成為她們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題。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和困惑,大多數女職工采取的是自我安慰等較為消極的方式來應對,只有一半人認為有必要開展心理健康培訓和知識講座。
造成女職工如此糾結的心理狀況的原因是多樣的,經分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經濟壓力所迫。盡管女職工仍或多或少受到“男主外女主內”的封建傳統思想影響,但面對贍養父母、培養子女等一系列現實經濟壓力,女職工儼然已成為家庭經濟來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無論是從家庭還是從個人而言,女職工對獲得工作上的進步和成績都有著強烈的需求,因為工作上的進步首先會增加她們的收入水平,而物質基礎是一切需求的基礎和前提,在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下,她們的心理負擔無疑會增加。
(二)渴望實現自我價值。被調查的女職工絕大多數接受過高等教育,她們對自我認識和自我定位較高,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不再甘當配角,她們有自己的思想、對未來有自己的打算,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更為獨立,她們渴望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渴望從工作中得到滿足,得到認同,希望在維持家庭和諧的同時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因此,她們對企業的發展以及企業的晉升機制較為關注,所想所思更為復雜深刻,這無疑也會增加她們的心理壓力。
(三)沒有良好的解壓渠道。由于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女職工身心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而她們緩解壓力的途徑卻非常單一,其中有近半數人是通過自我安慰的方式來應對壓力,這種消極的處理方式會讓她們的心理負擔越積越多,最終危害身心健康。而在問及蠻力何不采取體育鍛煉、旅游等方式解壓時,大多數女職工表示沒有時間,往往一天工作下來已經筋疲力盡加之家務纏身,根本無暇進行體育鍛煉,旅游更是難以實現。
近年來,在縣婦聯工作要求下,各鎮(區)婦聯針對女職工開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受到女職工的普遍歡迎。上半年,縣婦聯特邀__市__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__為__鎮企業女職工開展了關于婦女如何正確定位自己的家庭角色以及如何正確處理家庭成員間關系的知識講座,以典型案例解說了《婚姻法》、《婦女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剖析了現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和心理困惑,受到女職工的一致好評。但是,目前我縣就女職工心理健康方面所開展的活動總體而言仍然偏少,據調查問卷統計,選擇在基層總數的45.15%,其中有22人認為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沒有什么意義或意義不大,占13.25%。這說明我們對女職工職業成長、健康關懷、心理疏導等方面重視不夠、活動不多、凝聚不強、究其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和培訓缺乏針對性。心理問題涉及很多方面,由于缺乏廣泛的調研,我們開展的知識講座和培訓還不具有針對性,有些女職工是被單位組織參加而非自愿,講座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是輻射面還不夠廣不夠深。類似探討家庭婚姻中女性的角色定位這樣的講座從效果看受到大多數女職工的歡迎,但這樣的講座在輻射面上還不夠廣,企業女職工參加的比例不夠高,主要還在企業老總對女職工心理健康問題不夠重視。
三是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和培訓缺乏持續性。往往一個專題一次講座或培訓就結束了,即使涉及到女職工的心理困惑也是淺嘗輒止,無法真正從根源上解決女職工的心理問題。
據統計,在被調查的女職工中,有23.49%的女職工在單位未組織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講座和培訓的情況下選擇了培訓非常有必要,這表明部分女職工已經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尋求通過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和培訓來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如何進一步發揮好婦聯組織在幫助女職工解決心理困惑方面的作用,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廣泛宣傳強化重要性。要在全縣范圍內廣泛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尤其要把企業老總作為重點宣傳對象,向他們宣傳心理健康對企業穩定職工隊伍的重要作用。要在全縣范圍內選取貼近女職工生活的典型案例并制作宣傳短片以真實事跡闡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通過職工大舞臺、義工教授企業行、職工走訪慰問等形式加強與廣大女職工面對面的交流,實時了解女職工的心理狀況。要經常性開展女職工心理健康狀況調研,基層婦聯要多與女職工談心,了解女職工的心理需求和困惑并征求她們對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和培訓的意見建議。
(二)統籌安排強化基礎性。鼓勵基層婦聯干部積極主動參加心理咨詢培訓。要統籌安排好基層婦聯干部學習培訓與工作的關系,以實際行動支持心理咨詢培訓工作。要結合工作實際,積極推選肯干事、有經驗、有熱忱、有群眾基礎的婦女干部參加培訓,進一步擴大她們在職工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三)開展活動強化針對性。要經常深入基層走訪企業,與女職工進行廣泛的互動交流,每年開展1次全縣女職工心理狀況調研,了解她們的心理動態。要在廣泛開展心理健康培訓的基礎上,深化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課題的內容,由泛泛而談拓展到深度分析。要加強與基層婦聯干部的對接,針對不同企業女職工的不同心理需求選擇合適的課題,強化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和培訓的實效性。
(四)完善機制強化社會性。要定期組織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和培訓并形成機制,促使廣大女職工養成關注心理健康的習慣。要推動各鎮(區)幫扶工作站點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將心理健康培訓納入全年培訓計劃。要整合有效資源,主動會同工會、衛生、民政等部門,構建市、縣、鎮(區)三級聯動機制,共同推進心理健康培訓工作,促進女職工的身心健康。要積極爭取資金推動成立市、縣級女職工心理健康咨詢室,配備專兼職心理咨詢師,每周定時坐診,每朋定期下基層走訪慰問。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7
一直以來,我國的學校教育一直沿用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存在著重智輕德、重表(身體)輕里(心理)的現象,小學心理問題較少受到重視。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應試教育所帶來的種種弊端日益被人們所認識,為此我國已明確提出了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口號,學生的心理素質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在思想道德情操、科學文化知識、身體和心理素質、勞動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得到和諧發展為宗旨的,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核心內容。但現階段涉及較多的還是心理問題較明顯的大中學生,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仍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而實際上由于社會的發展、各種競爭的'不斷加劇以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一些失誤,許多心理問題都表現出了向低齡化發展的趨勢。同時大中學生存在的許多心理問題的成因也常可追溯到他們的小學時代。因此,對小學生開展心理素質教育非常有必要。
根據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總檢出率為9.5%,這個比例略低于國內外文獻中所估出的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但基本接近。如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唐慧琴、忻仁娥的研究得出:我國小學生各類行為問題的總檢出率為12.93±2.19%;陳永勝認為小學生的心理衛生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習、情緒、行為等方 面,小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問題的人數約為10——15%,情緒方面問題約在10——20%之間等等。在這里我們不能得出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好于其他地區的結論,因為每個研究所采用的測量工具不盡一致,或者說每個研究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評價標準不同。但仍可得出兩點結論:
1、大多數的小學生而言,心理發展總體還是較健康的。
2、小學生中的心理問題還是普遍存在的。這既包括心理問題較明顯,我們既要對這些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指導和矯正,同樣也要對某一方面存在心理偏常的學生進行指導。
沖動傾向和恐怖傾向的發生率在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率中排第二、第三位。這二者都是情緒方面的問題。沖動傾向是指無緣無故地想大聲哭、大聲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東西就一定要拿到手。這首先和家庭教育的不當有密切關系。如果家庭對孩子的要求過分滿足,就易養成孩子任性、固執及情緒易變的特點。造成恐怖傾向的原因則主要是由于從小嬌生慣養而形成了依賴性強、缺乏獨立性的性格,往往表現為只要一個人就會焦慮或對于本來不需要恐懼的東西卻抱有一種恐懼心理等等。其次,沖動傾向和恐怖傾向的形成也與應試教育下只重視知識教育而忽視兒童人格和個性的培養有關。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又沒能在家庭和學校里學習到對付挫折和困難的辦法,就易情緒失調。
對人焦慮在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中排行第四,主要表現在在眾人面前感到不安,被人說了什么總是想不開,在人際關系上容易產生焦慮。對人焦慮過強的學生往往沒有魄力,缺乏組織能力,搞不好人際關系。這種傾向在當今小學生中日益嚴重,影響了兒童正常的人際交往與心理需求。對人焦慮的產生一和學生普遍較任性、固執、依賴性重有關,二和學校教育忽略對學生人際交往技能的培養有關。
自責傾向在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中排行第五。自責傾向是指當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經常認為是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心理。
綜上所述,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各個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我國教育中存在很大問題的一種教育模式。其原因有:一方面對孩子過分溺愛,一味滿足孩子的各種需要,對孩子過分保護,在許多事情上包辦代替,養成孩子依賴性強、任性固執等個性,使之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又片面追求孩子智力發展,把聰明、有知識、學習成績好作為孩子的唯一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而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長期以來學校教育沿用的應試教育模式則不但忽視對兒童心理素質的培養,還由于一味追求升學率、以分數論學生好壞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8
一、調查概況:
本次進行的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主要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問卷主要由哈爾濱市第三十六中學九年級的學生完成。本次抽樣調查共向學生發出問卷45份,收回的有效問卷共45份。通過調查研究,對本校學生的學習心理、人際交往現狀、承受挫折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心理動向、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提供了客觀和主觀上的依據。
二、調查目標和方法:
(一)調查目標:了解本校九年級學生的中考考前心理狀況
(二)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抽樣調查
三、問卷內容:
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問卷
各位同學:你們好!下面這份問卷是為了對大家的學習生活心理方面作個了解,請你仔細閱讀每一個題目,按照自己的想法填寫,每一個題目沒有對錯之分,這可不是考試哦,請放心作答。
班級:性別:年齡:
1、你現在的學習壓力()
A.過大B.過小C.還可以
2、對于目前的學習任務,你已經感到力不從心()
A.是B.有時覺得C.從沒有
3、你認為目前你的壓力來自于()
A.老師的期望B.家庭的期望C.自己的期望
4、如果別人不督促你,你是否主動學習()
A.會B.極少C.不會
5、考試時,如果監考人來回走動注視著我,我便無法答卷。()
A.會B.有時會C.不會
6、一次考試失利,對你會有怎樣的影響()
A.情緒波動很大B.和以前一樣C.更加努力
D.認為自己很無能
7、你經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時間成績也會超過別人()
A.經常B.偶爾C.從不
8、你能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嗎()
A.完全可以B.只能完成某幾門C.只能選擇性地完成每門部分作業
9、你覺得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成績有影響嗎()
A.有B.沒有C.不清楚
10、你在課前有預習的習慣嗎()
A.有B.沒有C.偶爾
11、總是感到別人沒有充分認識自己,沒有給自己足夠的評價()
A.是B.沒想過C.從沒有
12、你認為怎樣學習效果會好點()
A.共同學習B.孤軍奮戰C.沒想過
13、你在學習上的時間分配()
A.對喜歡的科目下狠功夫B.平均分配C.對不喜歡的放任自流
14、為了實現一個大目標,你會給自己制定循序漸進的小目標()
A.會B.有時會C.不會
15、你最佩服的人物是()
A.偉人B.明星C.父母D.班上成績冒尖的同學
16、當大家注視你時,你會()
A.不好意思B.無所謂C.自豪
17、對著鏡子時,你注意的是自己的()
A.優點B.缺點C.沒想過
18、別人批評你時,你會()
A.接受批評B.為自己辯解C.不知所措
19、你的好友獲獎了,你會感覺()
A.和他一樣高興B.不舒服C.與自己無關
20、你對自己的穿著要求是()
A.一定要穿名牌B.無所謂C.只要整潔大方就可以。
21、你晚上的睡眠情況如何()
A.很好,上床就能睡著B.還可以,上床后20分鐘左右就能睡著
C.很不理想,經常會失眠
22、你對師生關系的滿意程度是:()
A.很滿意B.一般C.不滿意
23、你對同伴關系的滿意程度是:()
A.很滿意B.一般C.不滿意
24、你對父母親近感的程度是:()
A.很親近B.一般C.不親近
25、你最喜歡的課外活動是()
A.體育活動B.上網打游戲C.讀書看報D.和朋友聊天游玩
26、你和父母的交流溝通情況是()
A.有心事就和父母說B.除非父母問你才說
C.不和父母說任何事D.什么事都和父母說
27、你認為目前影響你學業的最大因素是()
A.學習方法B.情緒C.教師的授課水平D.學校學習環境
28、你認為影響你情緒的最大因素是()
A.人際關系B.學習成績C.家庭困難D.學校管理制度
29、上課時,您能否集中注意學習?()
A.能B.有時能C.不能
30、我愿意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A.無B.偶爾C.經常D.總是
31、學校召開家長會,你父母會來嗎()
A.無B.偶爾C.經常D.總是
32、你父母在家會詢問你的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嗎()
A.無B.偶爾C.經常D.總是
33、感覺同學考試成績比我高,但能力并不比我強()
A.無B.偶爾C.經常D.總是
34、同學考試成績比我高,我感到難過()
A.無B.偶爾C.經常D.總是
35、你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是否依賴朋友()
A.不是,獨自面對B.會聽朋友意見,但以自己為主
C.偶爾會D.完全是
36、你是否受過很大挫折?你能否面對()
A.受過,在心理上留下了陰影B.受過,能承受,沒問題
C.沒受過,但應該能承受D.沒受過,不知道自己能否承受
37、對于有些學生自殺的行為,你認為()
A.是一種解脫B.太可憐了,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C.不孝,父母白養了這么多年D.這種人早死好,以免危害社會
38、當發現自己存在心理問題時你會()
A.找心理咨詢師咨詢B.向同學傾訴C.向父母說
D.向老師咨詢E.自己解決
39、假如你遇到不順心的.事,你通常會向誰傾訴()
A.家長B.老師C.朋友D.不會向他人傾訴
40、若開設了心理咨詢點,你是否會去咨詢()
A.會B.不會C.不知道D.其他,看情況
41、如果你愿意去咨詢,你希望用什么方式()
A.面對面交談B.電話C.書信D.網絡E.隨便
42、假如你碰上有人敲詐威脅你,你的做法是()
A.自認倒霉B.想辦法告知老師、父母,求得老師、父母的幫助
C.找有義氣的哥們幫忙D.自己想辦法躲過去
四、調查結果
(一)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學習壓力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適中。23.5%的學生覺得目前的學習壓力過大,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煩躁,討厭學習,并且由于壓力過大,使得一部分學生出現了相應的身體反應,出現心慌意亂、坐立不安、做惡夢、失眠或早醒、注意力不能集中、健忘,并伴有輕微的神經衰弱,如經常無端頭痛,并依賴止痛或鎮靜藥,偶爾會有離家出走的想法,常常感到內心痛苦無法解脫等等;7.9%的學生覺得目前幾乎沒有學習壓力;68.6%的學生認為目前的學習壓力還可以,偶爾有壓力。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25.8%的學生已經對學習失去樂趣,郁郁寡歡;主動學習的學生占34.5%,而極少主動學習的學生比例最多占39.7%,可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很大。值得注意的是,55%的學生覺得自己一遇到考試,即使有準備也會有
緊張焦慮感,這部分學生占到了九年級學生的大部分。因此,九年級老師平時應注意觀察學生的表現,并適當地給予關心。
3.情緒方面
從問卷上來看,36.7%的學生情緒不受自己控制,易變,經常與人吵架發火,卻又后悔不已,負疚感強,感情脆弱,稍不順心就會暗自流淚,這部分學生懷疑心強,缺乏安全感,一旦離開父母就會不踏實,可見,依賴性也很強;45.3%的學生偶爾會有這種現象,只有18%的學生能完全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同時,從問卷中的后幾個問題也可以看出,初三個別學生存在輕微的強迫癥和疑病癥的癥狀,因此要特別關注這部分學生,予以一定的心理疏導。
(二)學生的人際交往現狀分析
調查顯示,31%的學生經常懷疑自己發育不良,在異性相處中容易出現臉紅心慌的現象,因此,要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是青春期教育,引導其正視青春期發育,能夠學會正確的與異性相處。
(三)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能夠正確地面對挫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較強。47.4%的學生表示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可以面對,但需要尋求他人幫助,20.8%的學生選擇獨自面對,22.2%的學生表示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喪失信心,不能選擇正確的方式來對待。因此,對于這部分學生,老師和家長要加強對他們的挫折教育,提高抗挫折能力。
五、對策及建議: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按照學生的心理特點,從積極方面進行引導,幫助學生發展健全的學習心理、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并增強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根據中學生心理狀況形成原因的分析,可從以下途徑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九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仔細觀察
你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初三學生的情緒變化,像春天的天,一會兒陽光明媚,一會兒細雨綿綿。因初三學生處在高度緊張的學習之中,情緒變化很大。孩子比以前更關心自己的內心世界,有時變得沉默,不愿把自己的內心透露在外表。家長要通過細微的觀察去了解孩子,必須要有一定的敏感性,但絕不是捕風捉影,家長的這種敏感是可以在實際鍛煉中提高的。不妨從捕捉孩子的變化線索入手:要細心觀察孩子,學會與孩子對話。家長每天與孩子朝夕相處,不可能對孩子的言行熟視無睹。孩子的內心隱秘總會通過種種跡象顯示出來。初三的孩子不再像兒童那樣把喜怒哀樂寫在臉上,而喜歡把“秘密”藏在心里,但這正是孩子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現。因此,做父母的要多關心孩子,多了解孩子,隨時把握孩子的思想動機,才能與孩子一起克服生理、心理上種種矛盾,順利地走過第二次斷乳期,順利地走過初三,做到防患于未然。
2.不斷鼓勵
隨著中考的不斷迫近,學生們埋頭苦讀,盡心盡力,奮發用功,同時又在一次次的模擬考試中飽受著挫折與痛苦。他們在矛盾和失敗中渴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理解、關愛、支持和幫助。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在民主、友好、寬松的環境中學習。因此,家長應當采用點頭、微笑、傾聽,與學生心理溝通,給學生以積極的評價,適時點撥、鼓勵和引導。尤其對于學習效果不太理想的學生,要經常不斷地積極評價,以喚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學習效率。多一點和自己的縱向比較,少一點和他人的橫向比較,不要說“你看誰誰都比你考得好,你怎么辦?”這類打擊信心的話語。在學生取得點滴進步時,都不要不忘記給一點鼓掌、適當的喝彩。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9
調研時間:6月xx日——7月xx日
調研對象:xx職教中心學生、老師
調研地點:xx職教中心
調研目的:為了了解本校的心理活動課開展的狀況,以及本校師生對心理活動課的需求,特此進行此次調研。
調查方式:問卷法和訪談法
目前,職中的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堪憂。他們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出現自卑、厭學、焦慮等消極的心理現象,嚴重的更有暴力的傾向,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完全漠視。而心理健康課可以幫助學生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成為能夠適應社會生存的人。了解本校的`心理健康課開設的現狀并未以后心理健康課的開展提供依據是此次調研的主題。
一、心理活動課(心理咨詢)開展現狀
在6月xx日——7月xx日開展了此項調研。分別從本校的三個年級中隨機抽出兩個班進行調查,共得到196份調查問卷。調查顯示,幾乎所有的同學回答本校沒有開展過心理活動課或者類似課程,但有4位同學回答學校開展過心理活動課。近一半的同學不知道心理活動課的作用是什么,甚至認為沒有用。另一半的同學回答知道心理活動課的作用,但也只是簡單地認為心理活動課就是調節情緒、開導學生而已。同時本校雖然新建了心理咨詢室和發泄室,但是沒有專業的老師能夠對學生進行科學、系統的輔導,甚至同學們有些還不知道心理咨詢室的存在,或者只是當心理咨詢室是一個玩兒的地方(有沙盤)。而本校中擔任心理咨詢室負責人的老師也不是專業的老師,只是上過幾節心理輔導的課程而已。
二、分析與結論
經過此次的調研,得出以下調研結果:
本校并沒有針對學生開展過心理活動課或者類似課程,學生們對于心理活動課沒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也可能是因為學校沒能足夠重視心理健康對同學們的重要意義。學校雖然新增心理咨詢室和發泄室,但目前這些設備只是出于擺設狀態,并沒有真正地投入到使用當中。學校負責心理咨詢室的老師學歷不是很高,而且也非心理學專業出身,只是在進修時上過幾節關于心理輔導的課程,并沒有接受系統的心理學培訓,所以即使在對學生的問題上也不能給出專業的指導意見。而目前有一半的學生認為自身不需要心理健康課,一半的同學認為有必要,老師們普遍認為有開設的必要,但是師資力量不夠。
三、原因分析及展望
本校未能開展心理健康活動課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首先,學校更重視對學生們技能的培訓,而對學生們的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視程度不夠;其次,因為學校未能對此進行重視,對此方面的宣傳力度也就不夠,導致學生們也相應忽略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第三,學校的老師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夠專業,即使想要開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事實上,盧龍職教中心屬于國家重點的職業院校,它已具備了眾多的硬件條件,其中包括心理咨詢室和發泄室的建立,這對于心理活動課的開展是十分有利的。但在軟實力上還有所欠缺,學校的負責老師應接受更為系統科學的心理學培訓,同時學校應該加大對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視程度,做好此方面的宣傳,引起學生們的重視。這樣,相信會給學生們帶來更美好、更健康的校園生活。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10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生活節奏加快和競爭壓力增加,精神衛生問題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已經引起人們普遍的關注,醫療工作在現代化城市中日益顯示其重要作用和地位,面對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同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制定和實施、醫療保險制度和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院面臨市場的挑戰,患者的維權意識逐漸增強,家屬的需求顯著增多,醫院高風險、高強度腦力勞動的特殊職業性質,諸多因素均導致醫務人員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壓力更加明顯,如果這些壓力得不到有效緩解和釋放,將直接降低他們的工作效率,影響到對患者治療的療效,影響醫療工作質量,為了測量本院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狀況和應對方式的程度,筆者對150名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現報道如下。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本院150名青年醫務人員,年齡18—35歲。
2、方法:測量工具癥狀自評量表(ScI-x90)為國內外廣泛應用的一種真實性較高的自評量表,該表共有90項有關心理和精神方面癥狀的條目,分為9個基本癥狀因素。被調查者根據自己最近1周來的情況和癥狀嚴重程度采用五級評分法(O一4),得分越高,說明心理健康狀況越差。問卷調查在開始評定前,由工作人員把總的評分方法向被調查者交代清楚,再讓其以不記名的形式作出獨立的、不受任何人影響的自我評定。共發放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41份,有效率為94%。
二、結果:
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狀況顯示其總均分及各因子分均較一般人群低。本研究還發現部分被試表現出一定心理問題,最常出現的癥狀依次是強迫、人際敏感、抑郁和偏執,該人群中出現最多的是強迫癥狀。而與身心健康高度相關的生活事件是“常覺有壓迫感”、“生活單調乏味”、“對現職工作不滿意”、“看到不正之風”,以及“飲食、睡眠等生活規律改變”等,而與強迫癥狀最相關的是“常覺有壓迫感”、“對現職工作不滿意”和“飲食、睡眠等生活規律改變”。
三、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的原因
1、工作量大、心理壓力大、環境復雜、經常接受病人死亡和瀕死現象的刺激是導致青年醫務人員心理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
2、救死扶傷的愿望與醫療水平發生沖突,對危重疑難雜癥的病人搶救無力可能使青年醫務人員缺少工作應激因素(應付能力、工作滿意感和職業應激源)對心理健康狀況有顯著影響。
3、醫院的工作性質比較特殊,需三班倒,突發事件多,經常需加班,無節假日,這些都使青年醫務人員沒有正常生活規律及睡眠習慣,而且很多時候都無法保證正常的睡眠時間,容易使他們產生煩躁、不滿及身體不適感。
4、戀愛、婚姻、經濟困難、購房壓力大等也易給青年醫務人員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青年醫務人員都面臨結婚、買房等現實問題,隨著房價不斷上漲,帶給他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尤其對農村出身的青年更是如此。
5、緊張的醫患關系,近年來日益多見的醫鬧事件,也是影響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長期以來,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滯后,醫療資源供給不足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之間的矛盾突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呼聲強烈。同時,中國正處于一個在社會轉型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結構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暴露凸顯。而醫院作為一個與百姓生命息息相關的“窗口”行業,自然最容易引燃社會情緒的導火線。醫學是一個高技術、高風險的行業,發生醫患糾紛,不足為奇,但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很多患者往往不愿意訴諸法律,而更喜歡“以鬧取勝”。而相關部門對該類事件的處理也多是抱著醫院花錢買平安的態度,這樣必然會對青年醫務人員產生不良的心理影響。研究發現青年醫務人員發生糾紛后的心理變化,高年資人員易出現遷就心理,低年資人員易出現憤怒和抑郁心理。
四、對策:
針對我院青年醫務人員心理現狀和現代醫學的發展要求,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青年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
1、培養樹立正確、客觀的成才觀。青年醫務人員由于各種原因而具有痛苦與憧憬并存、彷徨與進取同在的心理特征,團組織應重視對其成才觀的培養,激勵其進取,同時引導他們學會客觀分析環境和形勢,樹立明確可及的人生目標。
2、積極開展各項文體活動,如拔河比賽、跳繩比賽等,這樣不但可以緩解他們的工作壓力,還可以培養團隊精神。
3、創造繼續深造的`優良條件。青年醫務人員臨床經驗不足,學校學到的醫學知識往往不能與時俱進,因此團組織應發揮紐帶作用,爭取醫院加大對青年人才培養的投入,為他們創造進修、學習的機會,鼓勵送出去,迎回來,對學成歸來的人員實施獎勵和重用,這樣不但有利于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激發了工作熱情,對青年醫務人員的心身健康大有益處。
4、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醫院可以培養兼職心理醫師,經常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定期出有關心理健康的板報,訂閱心理雜志,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服務。根據本研究結果重點放在男性、未婚以及初級職稱的青年醫務人員,因這部分人群心身壓力相對較大,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另外,團委還可以通過建立QQ群等,加強青年人的聯系與溝通,及時發現他們的心理動向和工作、生活中的困難,積極幫助解決,緩解他們的壓力。
4、妥善解決醫療糾紛。發生醫療糾紛后,如何穩定青年醫務人員情緒、維護他們的職業自尊心及注重對青年醫務人員心理素質培養等管理措施,對他們在糾紛發生后這一特殊時間氛圍內能夠以積極穩定的心態進行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5、合理調配人力資源,改善工作環境,減輕工作疲勞,降低心理壓力。目前各家醫院缺編嚴重,尤其是臨床護士,人員少,工作繁雜,質量要求的`提高都使臨床護士長期處于緊張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中,易導致身體疲勞,心理負荷加重,造成身心疲勞綜合征,還有基層醫院硬件設施一般也較差,所有這些對青年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無疑是嚴重的考驗。增加人員配置,改善工作環境,降低工作風險,可促進青年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
總之,青年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與醫療質量密切相關,團組織應切實重視青年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問題,發揮團組織的作用,積極服務青年,并經常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采取各種措施給予及時有效的心理干預,使青年醫務人員保持情緒飽滿、心情悅愉、精神振奮的健康心態,可以有效預防醫療過失的發生,促進他們堅守救死扶傷宗旨,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目標。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11
綱要:小學生正處于各種心理機能持續發展的重要時期,為了了解小學上的心理健康,探索有效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過對我校360名小學生實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350份。結果顯示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水平較好。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調研一、前言
近年來,教育部門開始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教育部關于《增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見》中也明確指出“中小學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的需要。”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人們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心育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所謂“心育”為心理教育的簡稱,它是旨在培養發展學生的健康心理,從而促動其個性完善的教育。當今社會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其主要表現為無法承受學業的壓力造成了情緒困擾,還有到學校學習,環境的突然改變使得學生難以適合。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因為心理健康問題長期得不到疏導,不能即時采取有針對性的引導措施,往往會誘發一些心理問題,有些學生甚至由此產生嚴重的心理和生理疾患。所以,為了農村小學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們必須來研究農村小學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一、對象
這次學生基本情況及心理發展狀況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為了保證調查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我們嚴格遵循小學生心理、生理特點,采用學生樂
于接受的問卷方式實行。在調查中,共抽查了三至六年級學生,共抽取360人實行問卷調查,其中有效樣本為350人,男生190人,女生170人。
二、方法
我們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八個方面對學生展開問卷。8個內容的標準分相加為總標準分。得分大于65分,則需要接受心理輔導。分別看8個內容的標準分,如果標準分在8分以上,需要接受心理輔導。調查時讓被試者按要求回答,對每一個項目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評定。
三、調查結果
(一)結果
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情況:
按心理健康測驗總分評定,360名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檢出率為%。各種心理健康問題總檢出率非常高,其中對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等方面檢出率分別為%、%、%、%、%、%、%。心理健康問題以身體癥狀檢出率最高。值得注意的是從整體上看,農村男生的心理問題多于女生,這可能與男生受過度保護相關。
同時,根據本次調研樣本,從調查結果中還發現,農村學校突出的心理問題是“沖動傾向”、“對人焦慮”、“身體癥狀”、 “恐怖傾向”。但不同年級階段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點有所不同,如四年級主要以對人焦慮、沖動傾向、身體癥狀為主;五年級主要以沖動傾向、學習焦慮、恐怖傾向為主;六年級則以沖動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學習焦慮為主。所以在解決不同年級的心理問題,重點不相同,方法特不同。應制訂有針對性的相關措施實行群體心理教育和心理輔導。
(二)討論
此次農村心理健康檢查結果顯示,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良好,但還存有不可忽視的問題。農村學校的小學生主要存有以下一些心理健康問題。最突出的是行為沖動,我行我素。二是學習障礙,缺乏自信心、上進心。三是人際關系障礙,膽小害羞,交往、合作水平差。四是自我意識障礙,逃避困難依賴性強,承受水平差,意志力不強。除了這些還有為人處世較敏感、軀體化障礙等等心理問題。
四、農村小學生存有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小學生正處于各種從幼稚逐漸趨向成熟的過渡期,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因為家庭、學校、社會向他們提出的各種要求往往高于他們現有的心理發展水平和發展水準。他們在解決或實現這些過高要求的同時,也使得心理沖突、心理矛盾隨之出現,這些沖突和矛盾就成為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家庭環境的影響
農村學生整個小學階段都在家中住宿,家庭生活環境,父母長輩的興趣愛好、行為品德、文化素養等等,都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展。但仍有相當多的農村家庭剛解決了溫飽問題,甚至還有一部分家庭仍然相當貧困,所以在農村地區,出現了明顯的一些現象:一方面是外出打工的家長多,對孩子的成長無法輔導,這些打工者的孩子絕大部分留在了農村家里。有些孩子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有的則單獨在家。他們得不到父母的溫暖,更得不到父母的指導教育。時間一長,自我約束水平比較差的孩子們,生活上放任自流,自然不可能認真對待學習;另一方面是絕大部分的家長都沒有上過學,文化水平不高,對孩子的教育缺乏準確的理解,無力輔導孩子的成長。同時,農村家長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也是不爭的事實。一些家長對子女愛得過度、照顧過度、期望過高,也有少數學生父母離異,使孩子心靈受到極大傷害,這是造成部分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直接原因。
(二)教育教學方式的影響
廣大農村學校因為改革的滯后、教育手段的落后,仍在搞應試教育。學校都是以教學成績作為對教師考核的準繩,教師就把這種考核手段直接轉嫁給了學生。他們在教學中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老師之間相互競爭容易造成惡性競爭,造成學生學習緊張,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以至于產生厭學、逃學甚至對抗情緒,這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所以,教師素質問題也是影響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重要的因素。在農村學校特別是村子比較小且比較窮的學校,有很多教師都是半邊農半邊教學的,教師研究教學方面的時間不多,導致教學方式落后,教學內容老化,為達到學校的考核要求,他們在教學中也只有采取過去的老一套。有時不免產生一些煩燥情緒,使用一些輕率、粗暴、過激等手段。教師的心理狀態、個人素質、人格力量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
(三)社會環境的影響
農村環境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一是農村里往往殘留一些不良風氣如賭博、偷盜、打架、罵人等的不良習俗。小學生正好是處于對任何事情都有好奇心的時期,在大人的影響下,也會偷偷摸摸地嘗試。二是“讀書無用論”的影響,社會上讀書無用論的思潮比較泛濫。因為改革開放的持續推動,打工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不讀書也照樣能掙大錢的輿論在農村中流行。又因為近年來機構改革,很多人員下崗,學校畢業的學生就業機會少等等。三是網絡的因素,網吧在農村越來越多,農村的網吧管理不良,家長對網絡知識的貧乏,常常會發生因網絡而引發的農村學生偷竊、離家出走、失蹤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五、總結與建議
總來說之,農村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忽視,我們應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是否健康直接關系到個人的發展。注重孩子早期成長環境,增強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已成為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家長應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質和品德修養
家長要多多與孩子實行感情交流,就算是因為家境原因家長到外地打工,他們也要多于孩子們通電話,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解決心理矛盾,最好是能把他們帶在身邊。避免孩子受不健康現象的影響。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的期望值不宜太高,對孩子的要求要切合實際,事實求是的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以免造成子女的心理壓力,但也不能任其自然發展,要嚴格管教,增強對孩子實行正面引導。家長除了在物質生活上關心他們外,更多地要關心他們的`學習、身體、思想和心理等情況。
(二)增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要根據農村小學生年齡和身心特征,轉變教育觀點制定出適合農村學生教學的方式,增強學校常規教育,對學生實行正面引導。
1、學校要樹立準確的素質教育觀,培養會學習的學生。要求教師充分領悟新課程精神,實施新課程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要重過程,重體驗,重方法,培養樂學會學的學生。
2、學校要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促動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加速推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化、規范化的進程。
3、學校要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活動,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學校要經常展開學生心理健康研討會和學術交流。
4、增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和氛圍,重視環境育人。良好的校園環境對學生的健康心理可產生長遠的的影響,優良的校風、班風、學風對學生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會對學生的心理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力,從而起到一種正面的引導作用。
(三)周圍環境的改善
良好的社會環境也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當地政府和村委要增大社會不良風氣的打擊力度,增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給學生一個健康、祥和、良好的社會環境。良好的社會環境對維護和增進農村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有很大的協助。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12
根據行業調查結果,與其他職業相比,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原因可能是與醫務人員的工作壓力和不規律生活相關。
醫務人員心理健康長期失衡,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會帶來多種危害。首先,會造成醫務人員個人精神功能效率減退,進而還會影響與家人、同事之間的人際關系。心理健康水平較差的人,會出現易疲勞、注意力渙散、精力難以集中、心境惡劣、緊張等精神癥狀,還會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挑剔、多疑、敏感、易激惹、沖動控制差等溝通方面的問題。其次,醫務人員的心理障礙還會引發多種身心疾患,例如高血壓病、消化性潰瘍等。還有,醫務人員的心理疾患還會降低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直接影響到對患者治療的療效。
醫務人員應掌握一定的自我調節心理狀態的技巧;而一旦患有了精神障礙,應盡早求助于精神科醫生。
第一,學會忙里偷“閑”。醫務人員的工作非常忙碌,但在工作之余最好要有一些閑情雅致,有一些興趣愛好。如上班的'路上看看藍天和周圍的風景,翻翻與工作無關的娛樂雜志,和家人朋友一起逛逛公園等,這樣都可以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但一定要避免采取不良行為緩解壓力,如酗酒、服用鎮靜藥物、家庭暴力等等,這種發泄方式只會導致心理健康越來越差。
第二,學習必要的溝通技巧。醫務人員經常要處理的人際關系包括醫患關系、上下級之間的關系、醫護關系等。我國醫學專業的學生在校教育中并沒有專門講授調整人際關系技巧的課程,而這恰恰又是非常重要的。醫生在為病人治療時總認為自己應該是主體,患者應該絕對服從。而站在患者的角度,他們又渴望與醫務人員溝通,了解自己的病情,并將自己的意見加入到治療方案中。這就要求醫務人員尊重患者,增加與患者面對面的時間,經常與患者交流疾病的防治知識,這樣可避免不必要的醫療糾紛,防止分散醫務人員的精力。我國有調查發現,醫療糾紛有70%都是由于醫患溝通的問題導致的。關心、尊重病人,經常與其進行溝通,絕大多數醫療糾紛都是可以避免的。
第三,主動求助。醫務人員產生心理問題后,一定要有主動求助的愿望。心理學家指出,醫務人員面對巨大的壓力要善于傾訴,向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傾訴心中的苦悶,傾倒出“心理垃圾”,這樣,自身的壓力會明顯減輕,并且在傾訴的過程中有可能獲得幫助。
第四,盡快求助。如果確實已經患有精神疾患,應盡快求助于專業精神科醫師以盡早獲得幫助,及時解除心理危機,重返工作崗位。由于醫生很少注意自身的健康問題,他們常常自己充當自己的醫生,采取自我治療。而精神科疾病的用藥專業性較強,精神科疾病的治療藥物副作用又比較大,普通科室的醫生很難掌握精神科疾病的用藥及劑量。
另外,對于醫院的管理者,在全面關心患者利益的同時,也應該關注本單位員工的健康。醫務人員是醫院的主體,醫院的經營狀況甚至興衰成敗都與醫務人員的工作狀態休戚相關。醫院管理者應給醫務人員建立減壓機制,經常深入一線了解醫務人員的困惑,組織醫務人員互相交流、討論,盡可能解決醫務人員工作中的實際困難,這對提高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13
此次活動以社會學院歷史學生為樣本,進行抽樣調查,以問卷調查為形式,以安徽師范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為調查目的,共發放問卷96份,回收90份,回收率為93.75%,其中有效問卷81份,有效率為90%。報告從有效問卷采取抽樣的方法,選取20份作為樣本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公布如下:
一、學習問題
在此次調查中,學習問題是同學最為關心、也是反應最為突出的問題。例如,第33題“將下列幾項所帶來的心理壓力由大到小排序”,其中有44%的同學認為,學業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最大。這說明剛剛進入大學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學對大學生活不適應,尤其對大學學習方式不適應,感到心理壓力很大。從緊張的高考中走過,許多同學不能適應大學開放寬松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或過于精神緊張死扣書本,不能從高中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或感覺生活空虛,整日無所事事,荒廢了學習,虛度了年華。再如第29題“上大學后,你覺得你最大的挫折是什么?”其中33%的同學選擇“學習成績不理想”,由此可見,大一學生在學習上急需得到指導并尋求得到心理上的成就感。
二、業余生活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有45%的同學感覺大學生活自由開放,同學也比較重視學習,學習自覺性較高,其中56%的同學在第3題“你業余時間主要做什么?”中選擇在業余時間上自習或聽課,與此相反,只有10%的同學選擇上網玩游戲或談戀愛。但這也從側面反應了同學心理上的學習壓力依然很大。
三、經濟生活
如今大學生在經濟生活方面基本沒有太大困難,在第6題“你每個月的生活費用夠用嗎?”中,有67%的同學基本夠用,更有11%的同學有剩余,與此同時,在第7題中“你認為每個月生活費對自己是否是一種負擔,造成心理壓力?”有60%的同學認為沒有壓力。以上都說明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學生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由于經濟生活造成大學生心理壓力的情況明顯下降。
四、心理平衡
在第1題“你覺得現在學校與你理想的大學有多差差別?”中,有56%的同學選擇“很大”,這反應了同學同學理想中的大學與現實中的學校還是有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13題“你覺得自信嗎?”,有69%的同學選擇了“不自信”或“有時不太自信”。在第5題“現在自己在大學生活中,你認為自己哪些方面最差?”有57%的.同學認為自己缺乏自信,這兩題都反應了我們的同學對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心。然而在第23題中“關于自己的煩惱有口難言嗎?常常覺得自己是失敗者嗎?”只有20%的同學認為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在第26題:“你總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嗎?你在為之不懈奮斗嗎?”只有31%的同學認為“是”。這兩題又都體現出同學們對于自己的未來并沒有明確的目標,對自己的明天沒有信心。以上的幾題分別從不同角度說明同學在心理上并沒有達到平衡,理想總是與現實存在差距的。
五、人際交往
人際交往問題是在本次調查中反應較為突出的問題。在第33題,“請將以下幾項所帶給你的心理壓力由大到小排序”,有33%的同學認為“人際關系”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最大。而在第8題,“與一群朋友在一起,你常感到孤獨或失落嗎?”有79%的同學選擇“是”或“有時是”,這反應了當代大學生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同樣,在第29題“上大學以后,你覺得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選擇“不適應宿舍生活”的同學占到33%,與選擇“學習成績不理想”的人數相當,這體現了學習方法與人際交往是與此次調查中同學們反應最為嚴重的兩個問題。
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來自農村地區。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范圍較窄,與人交往的機會也較少,初到大學,面對如此開放自由的環境,面對如此多的同學。面對如此多的公共場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亂了陣腳,于是羞于表達形成內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長大的同學,來自獨生子女家庭,難以體會農村地區同學的情況。于是形成隔閡。與此同時,在第20題“你覺得大多數人都不可信任嗎?”有78%的同學認為“是”或“偶爾是”。這更反應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本次調查充分反應了以社會學院07歷史班同學為典型的當代大學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問題。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真是、豐富的資料和鮮活的事例,達到了此次活動的目的,活動較為成功。本次活動得到了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再次向海星調查研究社和07歷史班表示衷心感謝!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14
即將踏入大四,面臨即將實習找工作問題的我們,對大學生就業知之甚少。而專家認為“將有六成應屆畢業生面臨崗位缺口。”那么我們就業究竟面臨哪些問題呢?利用寒假時間就大學生就業問題,做了個小調查。從此次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略微了解大學生的就業心理。
一、就藝術類專業的大學生對薪金的期望值
從數據統計來看,城市大學生在選擇工作首先考慮的因素是行業前景和個人喜好,農村大學生最注重的是行業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個人喜好方面,城市高與農村;在行業前景、辦公環境和其他方面,農村高于城市。
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我們依然可以理解為兩個不同生源地的就業生的就業背景不一樣而導致的。城市的學生因為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對比較自由,以后跳槽或者的短期內選擇新的工作的機會比較大。而來自農村的學生則以行業的前景為主,愿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較穩定的工作。
(3)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愿意在就業區域的選擇上注重發達的大城市。
從數據統計上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愿意選擇在發達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體工作,中小城市和國外,沒有人愿意選擇在縣城工作;而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更看重具體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發達的大城市,中小城市,縣城和國外。這個是在我們的意料之中,事實上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不僅是城市,包括農村的學生的就業取向也比較側重大中城市。
(4)來自兩地的大學生都教青睞國營企業
從數據統計來看,在最期望選擇的就業公司上,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比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樂意選擇民營企業、國營企業和外資企業;而在私營企業、合資企業和自主創業上,來自的城市的大學生的期望值高與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但是,兩地大學生都較青睞國營企業。
(5)信息產業仍是大學生最青睞的職業部門
從數據統計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最青睞與信息產業,依次是金融保險業、教育業、制造業、政府部門、科研部、房地產和服務行業;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最青睞信息產業,依次是教育業、科研部、政府部門、房地產、制造業、服務行業和金融保險業。
二、缺乏實際技能與經驗是當前大學生認為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缺乏實際經驗是當前大學生認為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業人數過高。因為大學畢業將面臨一個從學生到社會職業人的角色轉變,而這一過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投資。大多數企業側重傾向于那些有實際技能,以及工作經驗相對比較豐富的學生。而我們的調查記過顯示,當今的大學生在這個方面更為薄弱。
三、目前平均就業率不高
從數據統計來看,在已畢業和即將畢業的人來看,平均就業率為49%以下的占29%,50%-69%的占28%。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業人數過多,就業生自身的條件相對不能滿足就業單位的要求。另外還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學生選餓出國或者讀研究生。
四、在求職途徑的選擇上,現場招聘會、上網和親友介紹成為最主要的途徑。也有少數人選擇報刊和上門推薦。
由此可見。大多數的學生在就業途徑還是比較側重于現場招聘,不過網絡招聘也已經成為近來部分學生求職的途徑之一。
五、現在大學生普遍認為自己具備了道德品質修養、與人合作的能力、團隊精神相對與前三種能力,競爭能力、社會活動能力、應變能力大家認為較弱。
從這個調查的結果我們也不難聯系現實情況分析出由于缺乏實際的實踐技能是當代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就業問題的解決思路
一、解決結構性就業難問題是關鍵
企業人士更多的認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首先在于調整大學生的就業心態,而從針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看,大學生在就業區域選擇、就業單位性質選擇上都有趨同現象,“經濟發達地區、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機關”仍然是多數畢業生的首先,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能夠實現這種愿望的大學生的比例其實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學生都在爭奪很少的職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職位,這可能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劇增長,可能是造成這一現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業對大學生建議一樣,既然不能改變既定現實,只能首先調整自己就業心態,在選擇就業區域、就業單位性質、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過度集中于一點,最好適當的擴大自己的就業選擇。
二、就業觀念的轉變應該慎重
品德不應該受冷落,對比大學生和企業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認識,可以看出,大學生如果一味的為“先就業后擇業”而“先就業后擇業”的話,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適的就業觀念,這方面在用人單位那里已經有所反應。而該確立怎樣的就業觀念,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而大學生就業時對品德的冷落,更是章顯出在當今社會的大背景下,大學生價值取向的重大轉變,而這種轉變值得人們深思,應該引起相當關注。
三、建立大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更流暢、有效的溝通交流渠道。
調查中一個突出的現象是大學生對用人單位不了解,用人單位的人才要求不能暢通、有效的讓大學生了解,這其中缺乏溝通。似乎看到這樣的現象:高校在培養大學生上自有一套體系,而這套體系與招聘大學生的單位聯系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養大學生,而事實上對該怎么培養大學生以有利于他們更好的就業缺乏了解。而建立一種基于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才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之所在。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12-28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12-28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精選12篇)08-18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范文(精選15篇)05-30
改革狀況調研報告04-20
職工思想狀況調研報告11-10
留守兒童狀況調研報告04-04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01-12
校園文明狀況調研報告范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