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

時間:2022-12-20 10:02:35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校發展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1

  按照市縣統一部署和安排,根據我校《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第一階段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為了搞好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全面把握我校發展的現狀,找準制約發展的瓶頸,尋求快速發展的突破口,進一步謀劃和理清發展思路,做到有的放矢,校黨支部積極行動,由黨支部書記牽頭、支部成員及科室主要負責人組成專題調研小組,認真制定調研方案,確定調研內容和課題,圍繞黨員干部思想作風和教學管理創新、學校管理制度和體系完善等主題,從3月23日開始,利用一周時間,深入教學點、發放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走訪畢業生代表、開通熱線電話和設立征求意見箱,取得了可喜的調研成果。共發放回收調查問卷106份,召開校內以及邀請社會人士參加的座談會3次,征集到了學校發展和改革積極建議和意見。根據反饋建議和意見,經過認真梳理,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研內容

  1、影響我校科學發展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是什么?

  2、對學校現有師資狀況的評價如何?怎樣提高教師的素養、能力和水平?

  3、怎樣保持并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

  4、怎樣進一步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如何充分利用這些條件?

  5、學校現行的規章制度哪些是利于科學發展的?哪些是需要補充、修改和完善的?

  6、你認為學校、教師和學生目前最需要迫切解決的實際問題是什么?怎么解決?

  二、調研開展情況

  1、調研時限:調研于3月23日—3月28日期間進行。

  2、調研范圍:全校教職工;鎮內各機關單位;部分家長、學生。

  3、調研組織:成立了由黨支部書記牽頭、支部成員及科室主要負責人組成專題調研小組,認真研究調研內容,制定調研方案,安排調研活動日程并開展具體工作。

  4、調研方式:采取發放問卷調查表、召開座談會和走訪畢業生代表、開通熱線電話和設立征求意見箱的方式展開調研工作。

  三、形成的共識及所反映的主要問題

  1、影響學校科學發展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1)傳統因素。個別黨員干部還是習慣于用過去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抓發展,工作中有時存在因循守舊的現象,只求過的去,不求過的硬。不善于解放思想,缺少活力、動力和競爭力,在落實“以人為本,質量立校、創新發展”的辦學理念上,眼界不夠廣,思路不夠寬,辦法不夠多,科學發展的能力不夠強。而這種適應和努力都需要有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全面系統地進行一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活動是當前黨員干部必須要做的工作,對我們工作思路的拓展以及發展能力的提高有極大幫助。

  (2)主觀因素。在我們當中的一些黨員干部,對科學發展觀思想認識有偏差,對中央提出的新的發展理念,雖然從口頭上支持和擁護,但在具體貫徹執行中,特別是遇到改革發展中的困難,還是按老套路來辦事情,創新科學發展的觀念和思路不多。原因在于學習意識不強、學用結合不好,學習效果不理想,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根本性提高。由于這些認識上的偏差,影響了大家增強踐行科學發展觀能力的自覺性和實效性。另外,有些同志忙于抓教學業務,對科學發展觀學習認識不夠,認為學不學無所謂,有的雖然理解了,但不善于用理論聯系實際,不善于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不善于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以上這些都直接影響了科學發展能力的提高。

  (3)自身因素。通過調研,我們也發現在具體工作中,還存在一些與科學發展觀不相適應的問題。一是學風不夠濃厚,二是服務學生意識有待提高,三是教學管理質量需要提升。這些問題都應乘著這次學習實踐科學活動的東風逐步解決落實。

  2、學校的師資水平雖已居全縣初中前列,但相當大一部分教師的綜合素養、教學藝術尤其是對新教育理念、新課程的領悟與操作水平與教育發展先進地區的教師相差很遠,不能滿足日益快速發展的教育形勢和人才需求的需要。

  3、我校近年來較高的教學質量取決于適當的發展機遇,取決于上級的正確決策,取決于資源的有效整合,取決于辛苦的管理、團結的精神、師生的實干。

  4、追求教學質量是學校工作核心,但追求教學質量并不等于旁置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更要質量,要更全面的、綜合的質量。我校實行“學生標桿管理”制度,落實“標兵學生評選辦法”,改變學生評價制度,是落實“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德育、體育、藝術等大型活動的開展及所取得的成果表明:我校搞得絕不是所謂應試教育,而傳統教育中不須揚棄的是長抓教學質量不放松。

  5、學校的基礎建設及教學設施設備等硬件已達到了較高標準。但現有的校舍和教學設備還遠不能適應學校的規模和發展,有了設備不配套,或不加利用就等同廢品。如學校已經建成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光盤播放室,但是數量太少,再加上教師沒有筆記本電腦,這些設備就無法利用。一旦每個教室都能配備并得到利用,那我們就能與國內最先進的教學手段持平。

  6、對于教師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月考核制度如何體現正規化、人性化、科學化;對于學生才與德、知與能、在校與在家等綜合評價如何有效進行是本次學習實踐活動中應著手研究解決的問題。

  7、師生灶、冷水供應、廁所緊張等問題是反映最強烈、呼聲最高而又長期未能解決的問題。

  四、存在問題的主要成因

  一是觀念意識落后。由于傳統的計劃經濟下的思想觀念,對一些干部的影響比較深,工作中缺乏創新精神。個別教職員工還是習慣于用過去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抓發展。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教育事業的發展,對全體教職員工都是一個嶄新的課題,沒有現成的經驗和答案,這需要我們從思想觀念方面不斷適應,從實踐鍛煉方面不斷努力,才能切實提高科學發展的能力。而這種適應和努力都需要有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為要想在短時間內全面提高科學發展的能力是不現實的。

  二是客觀條件限制。如硬件建設、電腦配置、擴建廁所等等,都是學校單方面力所不能及的。

  三是經驗積累不足。我校由于基建歷史欠賬過大,學校布局調整,規模迅速擴大,它的建設和發展尚在初級階段,如學校整體管理、后勤管理、師生工作學習制度與行為評價等等,都有待于在實踐中建立健全,并不斷完善。

  四是制度機制方面的因素。科學發展具體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它并不是量化的事物,很難在主觀上得到一致的認同。對于學校來說,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科學的規章制度和評價標準。目前,評價學校各部門、各環節及全體教職員工推進科學發展的成效機制還并不健全,需要進一步完備并增強針對性和操作性。

  五、解決問題的理論對策

  解決上述問題需要我們牢牢把握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這一有利時機,首先從思想上認識學習實踐活動對于解決問題的指導意義和作用,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是要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應該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不斷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方式,改進工作方法,堅持把發展作為辦學的第一要務。

  二是要切實深入領會科學發展的理念。必須通過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引導全體教職員工進一步增強發展意識和機遇意識,提高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能力和本領。

  三是要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必須以育人為本,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綜合發展、個性發展。

  四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推進學校黨組織的建設。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推進黨建工作,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黨的先進性,體現到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為科學發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六、解決現有問題的基本思路

  一是突出重點。開展活動不搞一哄而起,解決問題不搞形式主義。全體教職員工通過學習科學發展觀,進一步理清思路,強化工作措施,用理論來指導實踐。每個領導、黨員干部,每個年級、處室都要對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拿出解決問題的一個好的方案、一個好的工作思路來,要達到人人參與的目的。

  二是力求實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不是單純的理論宣傳,這次活動重在理論聯系實踐,指導實踐,重點要在實效上下功夫。要通過實踐活動,使大家的思路更清晰,使各項工作更好地上一個新的臺階,能讓群眾看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有實效、有變化、有成果。

  三是加強領導。學習實踐活動自始至終由學校一把手負總責。要求全體教職員工全部參加該項活動,將這次活動各階段、各環節的工作一抓到底。

  四是激發學校和個人主動提高的內在動力。要引導全體教職員工增強大局意識,增強責任意識,把貫徹科學發展觀、推動學校科學發展作為自己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把推進科學發展過程作為為廣大教職工謀利益的過程。

  五是積極創造發展條件,努力解決實際問題。在辦學條件上,要積極爭取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教育事業的支持,大力搞好硬件建設;在管理上,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不斷創新改革思路,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在師資隊伍建設上,要有目的的與一兩所市內外名校建立聯系,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加強校際交流,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在學校管理、師資研訓、教育教學研究諸方面利用領導、師生互訪開闊眼界,進行探索、交流與合作,并爭取最佳效益。

  六是增強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學校改革發展的意識。要全面深刻地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自覺樹立并落實到學校改革和發展當中。一要更新發展戰略,進一步提高規劃的方向性。首先是認真分析實際情況,明確發展方向。其次是立足現實,合理確定發展目標。再次是圍繞工作核心,不斷優化資源配置。三要規范發展手段,進一步提高規章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可行性,以規范辦學行為、管理行為、教學行為、服務行為為方向,切實提升學校各項管理中的運行效率。四要豐富發展內涵,進一步提高遠近期發展規劃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努力推進學校各方面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2

  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xx》和省委省政府印發的《安徽省教育現代化20xx》都對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我省已經明確了到20xx年,20%的縣(市、區)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到20xx年,95%的縣(市、區)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20xx年,教育部印發了《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建立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制度。根據工作安排,結合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當前教育督導的中心工作,成立了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專題調研組。

  在對全省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指標數據進行梳理分析的基礎上,選擇淮北市相山區、銅陵市銅官區、黃山市徽州區、利辛縣、金寨縣、旌德縣等6個具有代表性的縣(區)開展了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后召開了6次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300余份,隨機走訪校長教師20余人。通過此次調研,了解掌握了各地在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開展過程中好的經驗做法,存在的困難問題和意見建議,也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的總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我省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鞏固提升工作取得的成效。

  省委、省政府始終把均衡發展義務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性任務。自20xx年國家啟動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督導評估認定工作后,我省緊盯目標任務,攻堅克難,奮力推進。20xx年,我省提前3年實現了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全覆蓋的戰略目標,成為中西部首個實現基本均衡全覆蓋的省份,全省義務教育實現了歷史性的轉變和跨越。

  從調研情況看,全省各地堅持把義務教育擺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不斷加大義務教育投入、創新體制機制,有力的提升了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為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層。

  1、縣級政府對均衡發展重視程度明顯增強。調研中發現,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創建工作,縣級政府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認識進一步提高,絕大部分縣(區)黨委政府把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擺到重要位置,作為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首要任務抓牢抓實。實地調研的6個縣(區)均成立了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領導小組,出臺了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控制和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等政策文件,建立了政府總攬、部門協同,共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工作機制。各地均能結合基本均衡國家督導評估和復檢中反饋的問題,做好整改落實工作。利辛縣政府在全省最后一批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后,繼續堅持創建工作不松懈,標準不降低,持續做好均衡發展的鞏固提升工作。

  2、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至20xx年9月,全省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覆蓋率為100%,較20xx年實施前的不足10%提高90多個百分點。20xx年底,我省依據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標準,制定了新一輪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啟動了新一輪學校標準化建設。從所到的學校看,絕大部分學校辦學條件都較通過基本均衡督導評估時有進步,有提高。旌德縣20xx年以來,投入1679萬元,用于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調研所到銅官區田家炳小學龍山湖校區原來是1所村小(柴塘小學),生源逐年萎縮,最低年份僅有46名學生。20xx年,銅官區政府將其搬遷重建后,學生大量回流,現有學生數增加到368名。金寨縣投資3890萬元,實施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標準化建設項目7個,新建校舍10200平方米,運動場21345.5平方米。

  3、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水平逐步提升。近年來,我省全面加大教師尤其是農村教師補充力度。我省20xx年招聘中小學教師1.7萬余名,20xx年招聘教師15444名。同時,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通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每年為農村學校補充約3000人,其中音體美等緊缺學科教師約占一半。截止20xx年底,小學、初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到100%、99.97%。在做好教師補充的同時,教師待遇也得到全面提高,通過建立掛鉤約束機制,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省市縣三級通過采取團隊培養、送教下鄉、網絡研修、短期集中、專家指導和校本研修等方式,分類分層開展了教師培訓。全面推進了“縣管校聘”和“無校籍管理”改革,優化教師資源均衡配置,引導義務教育優秀校長、教師向鄉村、向薄弱學校流動,每年全省義務教育階段教師交流人數占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比例均超過10%。銅官區在20xx年開展了小學和公辦幼兒園教師“區管校聘”改革試點工作,開展了中級職稱教師的跨校競聘上崗,解決了教師職稱評聘的難題和教師交流輪崗后的崗位聘用問題,加強了農村薄弱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水平。

  4、義務教育教學質量城鄉差距逐步縮小。近年來,我省各地大力推進辦學體制改革,不斷強化學校內涵發展和辦學質量的提升,全力推動教育資源集團化聯盟化改革,積極推進“優質學校+新建學校(薄弱學校)”,擴充了優質教育資源總量,較好的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要。相山區通過連片教研的形式,把一些鄉村薄弱學校和城區名校結成對子,使得鄉村學校的教學水平迅速提高。該區位置偏遠的郭王村小學與古城路小學聯合辦學,實現了教育教學一體化發展,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升。學生由過去的逐年萎縮轉向逐年增加,隨著學生數的增多,學校進行良性發展狀態。

  隨著全省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鞏固提升工作的深入推進,我省縣域義務教育學校校際均衡程度穩步提升。自20xx年起,全省105個縣(市、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綜合差異系數均控制在標準范圍內。全省校際間綜合差異系數小學從20xx年0.570降至20xx年的0.413,初中從0.538降至0.368,分別下降了27.54%、31.60%。這些工作成效的取得都為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的順利啟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各地在前期開展的優質均衡發展推進過程中,也創造了一些好的經驗。如:合肥市廬陽區針對優質均衡發展存在的問題,明確區委區政府領導牽頭,任務分解到相關職能部門,加強督查督辦,定期通報,推動工作落實到位;安慶市迎江區把優質均衡發展工作列入區委重點工作,按月調度,積極推進;黃山市徽州區政府將優質均衡發展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實行任務分解,定時調度,逐條逐項解決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的難點問題和瓶頸障礙;天長市通過高中新建校區,原有校區改建9年制學校的方式,增加義務教育階段學位供給,緩解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的問題。

  二、下一步工作意見和建議

  1、抓好頂層設計,科學制定規劃。一是在科學分析數據指標的基礎上,按照國家和省確定的'目標任務,結合各地實際,按照“遠近結合、統籌推進”的原則,科學合理的制定全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規劃。今年的重點是明確首批實現優質均衡發展的縣(市、區),做好試點工作,加快推進,率先突破,作出示范;二是指導各縣(市、區)對照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指標體系,找準各中小學校存在的短板和差距,逐校逐項列出整改提升計劃,科學務實的制定推進優質均衡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指導幫助基礎相對薄弱的縣(市、區)積極推進,夯實基礎,爭取早日達到優質均衡發展的標準和要求,確保20xx年完成20%的目標任務,為20xx年完成90%的目標任務打好基礎。

  2、落實主體責任,完善保障措施。一要健全推進機制。督促指導縣級政府建立由政府主要負責人牽頭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領導小組,對照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指標體系,查找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定期研究,逐步加以解決。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密切協同,共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二要加大經費投入力度。督促縣(市、區)全面落實“四統一”要求,教育項目和資金注重向農村薄弱學校傾斜,更加注重教育軟件建設,提高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教學所需資金占比。省市兩級對優質均衡發展工作推進工作完成較好的縣(市、區),應在項目資金上予以支持傾斜。三要加強資源配置。在繼續提高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增加儀器設備和功能教室的同時,著力擴大城鎮學校學位供給,重點解決好城區和縣鎮大班額和大校額問題。加強對民辦學校扶持管理。把民辦中小學發展納入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整體規劃,構建常態化的指導、幫扶與監管體系。四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積極創新教師補充機制,充分利用好教師編制“周轉池”制度,加大緊缺學科教師配置,緩解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繼續推行并完善縣管校聘制度,打破城鄉校際壁壘,實現優質教師資源的共享和均衡配置。加大向農村教師傾斜力度,進一步提高農村偏遠地區教師福利待遇和職稱評聘,引導優秀校長和骨干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

  3、加強統籌協調,做好指導工作。前期,我省在制定新一輪的《安徽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基本標準》時,就充分考慮到義務教育新的發展形勢和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的要求,涉及到辦學條件的指標中,有相對應的內容的`,標準基本一致。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做好統籌協調,做到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和新一輪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在目標、措施、進度上,同步實施,同步推進,同步達標。各級督導評估部門,要運用好信息化手段,做好監測評估。通過全程監測、動態監測,及時了解各地從基本均衡發展到優質均衡發展各時期義務教育的難點問題,以及對照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標準要求仍存在的諸多缺口,同時還要做好未來發展預測,為各地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4、提升辦學內涵,提高教育質量。優質均衡督導既強調“硬件”,要求每一所義務教育學校達到全國統一標準,實現標準化。同時更重視“軟件”,著重考量管理水平、文化建設、課程質量。將“教育質量”獨立作一個部分,設計了9項指標,并采用了質量監測結果直接評價學生發展水平的方式。要督促指導各地從提升“辦學條件”向提高“辦學水平”轉變,把“內涵發展、質量提升”作為工作的著眼點和落腳點,按照軟硬件“相互匹配、同步提升”要求,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從外延均衡向內涵均衡深化。著力推進中小學校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特色發展,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注重采取教研一體化、名校帶弱校等多種方式,著力提升農村偏遠學校和薄弱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3

  按照年初工作要點安排,10月18日至20日,縣人大常委會組成兩個調研組,分別由常委會領導帶隊,赴勝利、香隅、葛公、張溪、昭潭鎮、花園、青山鄉的小學本部和中學,對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召開了由縣教體局負責人和所到鄉鎮的人大主席、政府分管領導、住鎮縣人大代表、各學校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目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共有學校106所,在校生41325人,在編在崗教職工4034人。小學、初中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

  近年來,縣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認真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創新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xx年,我縣順利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省級評估和國家認定。

  (一)增加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一是積極推進“全面改薄”項目。三年來,共投入10860萬元,實施項目145個,其中建設類項目93個,建筑面積160527平方米;設備購置類項目52個,購置計算機2545臺,實驗設備1072座,教學儀器設備25座。目前,設備購置類項目已全部完成,建設類項目完成90個,完成率96.7%。投入資金20xx萬元,改造青山、木塔鄉中學學生宿舍2200㎡,新建運動場7000㎡。實施教師“安居工程”,改擴建教師周轉房142套。二是推進農村教育園區建設。投入1.85億元資金,建設勝利、張溪、泥溪三個教育園區,建筑總面積7.1988萬平方米。目前,勝利、張溪兩個教育園區已投入使用,泥溪教育園區還在建設之中。三是推進縣城區城南小學建設。為緩解縣城區小學辦學壓力,投入5900萬元,在縣城南部新建一所48個班級規模的完全小學。目前一期主體工程已全面完工,配套設施也在加快推進,20xx年春季可投入使用。四是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目前全縣建成多媒體教室1120個,20xx年又投入362萬元資金,為58所中小學添置計算機設備919臺套,進一步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二)加強隊伍建設,完善師資力量。一是逐年加大教師招聘力度。按照“結構合理、缺編即補”的原則,優先向農村傾斜,三年來,招錄教師495名(其中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379名),以緩解教師隊伍總量缺員的問題。二是加強教師資源的統籌管理和合理配置。嚴格執行校長定期交流任職和骨干教師、專任教師每年按一定比例在城鄉交流制度,實現城鄉師資配置的相對均衡和合理流動。三是加強教師培養培訓。近三年,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12948人次,參訓率、合格率達96%以上,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

  (三)深化制度改革,促進教育公平。一是實施特殊學生關愛工程。依托梅城寄宿制學校,開通“綠色通道”,基本保障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完善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依托210個留守兒童之家,發動全縣20xx名女教職工與留守兒童結對幫扶,積極開展各項關愛活動;堅持“特殊教育學校為主、隨班就讀為輔”的原則,重視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工作,投入1000余萬元,建成占地面積9055㎡的特教學校新校區。目前,全縣適齡殘疾少年兒童入學率達98%。二是實施招生考試陽光工程。嚴格落實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就近劃片入學政策,堅持“電腦派位”的招生改革辦法,陽光招生,均衡分班;委托第三方組織實施中考體育考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全程監督,確保公平公正。

  二、存在問題

  (一)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不足。一是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教育經費投入總量雖在逐年增加,但增幅低、保障能力弱,目前的教育投入水平處于保運轉狀態。學校實驗設備、圖書資料、信息化設施、“走班教學”教室不足等問題普遍存在。“吃飯靠財政、建設靠舉債”的'現象短時間內難以改變,一些學校負債現象比較嚴重。二是教師待遇相對較低。目前,教師津補貼已全部停發,由于經費欠缺,教師教育成果獎無法兌現,超課時津貼無法補助,而現有教齡津貼是1985年制定的每月3元-10元的標準,30多年未做調整。教師工資收入與各行業相比處在中等水平以下,挫傷了一些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二)教師隊伍結構不盡合理。一是教師隊伍編制不足。我縣中小學編制數總量自20xx年以來一直未變,隨著學生數量的增多,對教師的需求隨之增加,舊的教師配套標準已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義務教育教師缺編現象嚴重。二是教師學科結構不盡合理,結構性缺編現象客觀存在。農村學校音、體、美、英等學科專職教師較為緊缺,難以滿足課程開設需求。三是教師年齡、性別結構不均衡。五年來,累計招聘女性教師543人,占招聘總人數的80%以上,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調,不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另教師隊伍未形成合理梯隊,已出現不同程度的斷層現象。四是優質教師資源分配不均。城鄉學校師資力量懸殊,鄉村教師向城區單向流動的現象有增無減。

  (三)校際之間教育不均衡現象突出。一是城鄉學校之間存在不均衡。隨著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外來人口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大量進入縣城,由于縣城學校與農村學校在軟硬件等方面存在差距,更多的學生選擇在城區就讀。而城區優質學校多集中在城區中心,占地面積過小、缺少拓展空間,發展受到限制。城區學校建設滯后于城鎮化發展,“大班額”現象一直存在。隨著育齡高峰的出現和“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放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數有增無減,將來這種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二是農村學校之間存在不均衡。以洋湖鎮珠虹村小學為例,學校共有4位教師,但本學期僅有15名學生。在農村,中心小學本部與教學點之間、初級中學之間在辦學條件、教育教學質量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大部分學生更愿意選擇中心學校、質量好的中學就讀,造成了一些教學點和中學的教育資源浪費。

  三、幾點建議

  (一)提高認識,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育事關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對于促進教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推進教育公平,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面對新形式新要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要提高認識,理清思路,制定和落實更多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相關的政策,要廣泛宣傳、形成共識,營造有利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加大投入,夯實義務教育發展基礎。一是落實政府責任,完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要嚴格按照“一個比例”“三個增長”的要求,優化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全面落實教育經費法定增長要求和義務教育經費投入責任,加大對辦學條件薄弱學校的財政支持力度,讓更多的農村學校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二是建立健全教師激勵機制。對有教育成果貢獻的、地處偏遠地區教學點的或是特別優秀的教師進行獎勵,激發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

  (三)統籌規劃,促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一是完善教師補充機制。在政府統籌的基礎上重新核定教師用編情況,對農村邊遠地區,在編制標準上適當傾斜,新增教師優先補充到農村學校任教。二是加強教師資源的合理配置。科學配備音、體、美、英等學科專業教師,同時制定縣內教師合理交流制度,鼓勵骨干教師交流到農村學校,充分發揮其引領作用,促進校際之間教學水平均衡發展。三是在職稱評定、評先評優等方面對農村學校的教師給予傾斜,使鄉鎮骨干教師引得進、留得住、干得好。

  (四)創新模式,優化城鄉義務教育資源。一是合理調整學校布局結構。加快昭潭鎮小學本部的建設力度,推進木塔鄉小學選址新建;充分考慮生源不斷遞增的客觀事實,積極謀劃縣城小學擴容工程和擴大縣城初中辦學規模;加強對農村的一些教學點和中學的教育教學管理,提高其教學質量,方便學生入學。二是積極探索建立縣內義務教育資源共享機制,提高現有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益。三是把更多的資金投入農村,更多的資源傾入農村,加強農村學校標準化建設,推進農村學校校舍和校車安全工作,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消除城區學校“大班額”現象。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4

  20xx年下半年,督導室印發《關于開展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狀況調查摸底工作的通知》,對學校資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9個相關指標進行了摸底,現就目前指標達標情況報告如下。

  一、每百名學生擁有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情況。

  現有小學學生數21803人,每百名學生應該擁有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為915.73人,我縣實際擁有專科以上教師數1519人,達到規定標準。現有初中學生數10719人,每百名學生應該擁有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為568.09人,我縣實際擁有本科以上教師數811人,達到規定標準。存在問題:目前實驗小學缺少4名教師、雷官中心校缺少3名教師。工作措施:加大教師招聘和交流輪崗力度,統籌安排,保證各校達標。

  二、每百名學生擁有縣級以上骨干教師數情況。

  現有小學學生數21803人,每百名學生應該擁有縣級骨干教師數為218.03人,我縣實際擁有縣級骨干教師數244人,達到規定標準。現有初中學生數10719人,每百名學生應該擁有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為107.19人,我縣實際擁有縣級骨干教師數165人,達到規定標準。存在問題:5所學校缺少骨干教師31人,分別是實驗小學8人、新安鎮中心校8人、大英鎮中心學校1人、相官小學2人、來安四中12人。工作措施:同時多開展評選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等活動,以評促教,鼓勵年輕教師成長。

  三、每百名學生擁有體育、藝術(音樂、美術)專任教師數情況。

  現有小學學生數21803人,每百名學生應該擁有體育、藝術專任教師數為196.23人,我縣實際擁有體育、藝術專任教師數190人,還差6.23人,未達到規定標準。現有初中學生數10719人,每百名學生應該擁有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為96.47人,我縣實際擁有體育、藝術專任教師數107人,達到規定標準。存在問題:10所中學共計缺少音體美專任教師32人,12所小學缺少音體美教師44人。工作措施:繼續招聘體育、藝術(美術、音樂)專任教師,繼續開展骨干教師評選。計劃在近幾年招聘新教師時向音體美專業傾斜。

  四、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

  小學、初中分別達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存在問題:來安四中、實小、施官鎮中心校等3所學校不達標。工作措施:來安四中:根據縣政府安排,今年啟動建輝西路建設,計劃新建四中南大門,在南大門兩側建設20xx平方米的教學及輔助用房。實驗小學:實驗小學現有校區無法進行新的教學用房建設,建議學生分流,建設新生人數,將學生分流至永陽小學,20xx年公園路小學也將投入使用,也可以接受部分生源。施官鎮中心學校:根據縣政府安排,施官職中將建成九年一貫制學校,在施官職中校園內建設小學部教學樓及其他輔助用房,建筑面積約15000平方米,建設項目已掛網招標,今年5月即可開工建設。

  五、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

  小學、初中分別達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存在問題:來安三小、張山鎮中心學校、大英鎮中心學校、水口鎮中心學校、施官鎮中心學校、來安四中、來安五中、汊河初中等8所學校不達標。工作措施:來安三小:根據縣政府安排,公園路小學建成后來安三小將整體遷入辦學,活動場地不足現象將徹底解決。張山鎮中心學校:今年已經安排資金70萬元,為張山鎮中心學校鋪設塑膠跑道。大英鎮中心學校:大英鎮中心學校已經遷入大英中學校園辦學,原大英中學運動場面積是足夠的`,今年已經安排資金,對大英中學運動場進行改造。水口鎮中心學校:根據縣政府安排,今年9月份,水口鎮中心學校將遷入水口中學校園內容辦學,水口中學運動場為標準的400米運動場。施官鎮中心學校:20xx年秋季開學施官鎮中心學校將遷入施官職中校園內辦學,施官職中現有運動場完全滿足指標要求。來安四中:來安四中活動場地應該包括全民活動中心,城南小學原校區也納入四中,活動場地應該重新測量。來安五中:現有運動場地是否包括河南側場地,按照規劃在校園主干道到東側空地,建設約1000平方米的室內活動場地。汊河中學:學校上報活動場地面積有誤,學校是標準的400米運動場地,運動場的不會只有6000平方米。根據項目安排,汊河中學將進行擴建,建設中將學校原食堂改造為室內活動場地。

  六、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

  小學、初中分別達到20xx元以上、2500元以上。存在問題:目前7所中小學未達標,其余達標,分別是來安三小、水口鎮中小學校、楊郢中心校、武集小學、長山小學、來安四中、來安五中。工作措施:對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不足的學校,按照標準,加大投入,確保按時達標。

  七、每百名學生擁有網絡多媒體教室數。

  小學、初中分別達到2.3間以上、2.4間以上。

  存在問題:目前來安四中缺少9間。工作措施:根據縣政府安排,今年啟動建輝西路建設,計劃新建四中南大門,在南大門兩側建設20xx平方米的教學及輔助用房。加快縣城和重點鄉鎮學校的智慧校園建設,加大對鄉鎮小規模學校的現代化教育資源的整合,使全縣所有義務教育學校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都達標。

  八、所有小學、初中每12個班級配備音樂、美術專用教室1間以上。

  其中,每間音樂專用教室面積不小于96平方米,每間美術專用教室面積不小于90平方米。存在問題:大英中學、施官職中、永陽小學、汊河中心校、武集小學等5所學校達標外,其他學校均不達標。其中,缺少音美專用教室31間,面積不足教室60間。工作措施:針對各校報來面積不足60間音、美教室,根據省專家介紹,國家對此項考核指標已作下調(20xx年前建設的音、美教室面積分別達到73、67平米即為達標)。此項指標待外出學習確認后重新統計。針對報來的各校共計缺少31間音美教室,目前我縣已按照方案,分年度有序推進、分步實施,確保到20xx年底縣符合國家規定要求。

  九、所有小學、初中規模不超過20xx人

  九年一貫制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義務教育階段規模不超過2500人。存在問題:來安二小超1504人,汊河中心校超572人,陽光小學超600人,來安四中超69人、陽光初中超1100人。

  工作措施:汊河中心校目前實有學籍2572人,待汊河小學新校區建設完成,對汊河小學學區進行劃分,可以解決汊河中心校大校額問題。來安二小學籍3504人,加快建設公園路小學,作為來安二小教育集團校,通過重新調整學區,嚴格二小招生計劃控制,停止接受轉學生等措施可以化解來安二小大校額問題。陽光初中在校生3100人,采取回購陽光小學辦成九年一貫制學校,其初中部可以提供880個學位,來安五中還可以提供780個學位;在來城新建一所至少提供約600左右初中學位學校,才能使縣城優質均衡不出現大校額。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5

  近年來,由永新縣政府辦牽頭,縣教體局、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等部門具體負責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資源等工作,多措并舉,城鄉公共教育資源更加均衡,全面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全縣教育環境和教師隊伍得到全面改善和優化,全縣義務教育差異系數逐年減小,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得到全面鞏固。

  一、注重“三個優先”,夯實保障機制

  一直以來,縣委、縣政府主動作為,敢于擔當,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政策優先支持、經費優先保障”,把發展教育事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全面推動我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二、實施“五大工程”,改善辦學條件

  全面改善和優化教育發展環境,以教育改革激發教育活力,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推動城鄉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努力滿足群眾在家門口“上好學”的愿望。一是抓實校園環境改造工程。近年來共投入10億多元,對全縣義務教育學校實施了“環境改造工程”,校園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和提升。投入4000余萬元,新建了城東幼兒園和新區幼兒園并于20xx年9月開園招生,升級改造機關幼兒園,真正實現了“最好的'房子在學校、最美的環境在校園”。二是抓好學校內涵提升工程。注重學校內涵發展,結合各學校實際,充分挖掘我縣“紅色文化”“綠色文化”“古色文化”等文化特色,著力打造一校一特色的校園文化,深入推進學校內涵式發展。三是開展“大班額”化解工程。通過“新建一批”“調整一批”“規范一批”等措施,“大班額”問題得到有效化解。全縣小學一至三年級班額全部控制在45人以下,初中和高中控制在50人以下,小學四至六年級大班額全部控制在省定標準5%以內,擬在工業園區、河東新區、西峰山各新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新增學位7500個,預計全縣大校額大班額20xx年全部消除。四是抓牢師資隊伍強化工程。20xx年通過“招一批”“引一批”“爭一批”“買一批”等方式,全縣補充教師835名,確保了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按標準開足開齊課程。健全了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選派城區學校優秀教師到農村薄弱學校支教160人次,實施教師交流輪崗,安排城鄉教師交流335人次,加大農村學校教師培訓力度,培訓農村教師6450多人次,促進城鄉師資均衡。五是推進教育信息化普及工程。由縣財政投入1.24余億元,用于教育城域網建設和學校教育信息化裝備建設,對全縣所有義務教育學校按標準配足配齊了教學儀器設備,滿足了全縣義務教育學校信息化教育教學需要。

  三、優化“三項機制”,均衡師資配備

  加快教師補充步伐,強化專業培養力度,逐步縮小城鄉師資差距,實現師資科學合理配置。一是優化教師補充交流機制。通過加大教師招聘力度,在嚴控全縣事業編制總量的前提下,按照“缺一補一”的原則,優先安排教師招聘,絕不出現有編不補的現象。大力推進教師交流,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促進城鄉、校際間師資均衡。二是優化教師專業成長機制。及時足額安排教師培訓經費,切實保障教師各類培訓,依托“國培計劃”、遠程教師培訓、校長培訓、骨干教師培訓、班主任培訓等各類培訓,努力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三是優化教師待遇保障機制。我縣在保障教師各種法定的工資待遇外,積極落實農村教師各項待遇政策,創新啟動實施了“省特級教師”“市級名師”“省市學科帶頭人”“省級骨干教師”等專項補貼政策。

  四、鋪就“三條通道”,促進教育公平

  積極落實公平就學政策,關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及殘疾兒童,通過規范陽光招生就學通道、暢通隨遷子女入學通道、優化殘疾、留守兒童關愛通道,讓所有孩子共享優質資源,共贏人生出彩機會。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6

  [摘要]本文探討分析了目前企業人才需求現狀和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規格的關系,為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提供專業調研和準確定位。

  [關鍵詞]人才需求 教育改革 調研報告

  一、調研基本思路與方法

  為使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縮小與企業人才需求的距離,培養優質的人力資源,我們積極深入大型國有企業進行調研,研究企業的崗位需求和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規格之間的關系,為職業學校教育改革提供專業調研和準確定位。

  1.調研內容。(1)調研目前企業人才學歷層次和比例的基本情況。(2)調研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對人才規格內涵的介定情況。

  2.調研方法:調研組以座談、數據統計、下發問卷等形式,對企業員工的學歷結構及比例、專業人才比例、企業用工需求、合作辦學等情況進行調研,聽取企業對職業教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二、企業用人需求現狀分析

  1.學歷結構和比例分析。根據對某大型國有企業1700多名從業人員進行調查,可以得知其學歷結構。在企業的技術工人中,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所占的比例接近40%,成為企業技術工人的主體。職業學校學生除了能從事該企業基本組裝等工種外,在專業技術崗位、基層管理崗位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2.專業技能等級及對應的比例分析。根據對1700名從業人員進行調查,可知人員根據從事的崗位不同,其職業資格證書一般分為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及技術等級證書兩種。

  企業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一般具有三種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其中高級占21%,中級占46%,初級占22%,無技術資格占11%。企業技術工人持有五個級別的技術等級證書,不同等級對應的比例如下,初級以下占72%、中級占14%、高級占10%、技師占3%、高級技師占1%,從初級到高級技師的比例呈金字塔型分布。目前企業的技術工人中,技術等級比例不夠合理,初級及以下比例過大。

  3.企業所需的人才規格與專業工種分析。企業隨著社會的發展,產品要不斷更新、不斷升級,需要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及先進的生產設備,這一切促使企業必須擁有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根本保證。但職業學校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與企業的實際需要有差距,畢業生的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與企業的要求差距較大。同時,職業學校在人才培養上,與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對接程度還遠遠不夠,部分企業急需專業工種有機械加工、農藥化工、儀器儀表、鍋爐、鑄造、焊接、食品加工、話務員和營業員等,無論在質量與數量上職業學校都難以滿足企業的需要。

  三、企業人才需求現狀對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提出的挑戰

  1.企業技術工人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調查顯示我市企業技術工人的比例結構以初、中、高排列為74:16:10,按照國家要求的20:50:30的比例結構,企業技能型人才數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工人數量嚴重不足,無證人員占技術工人總數的52%。企業員工缺乏現代企業所必須的職業技能和基本知識,影響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職業學校在為企業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等方面有很大的辦學空間,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

  2.企業需求的專業工種和職業學校開設的專業錯位。因為職業學校專業制約和市場用工需求有偏差,導致學生的就業率并不是很高。一部分中職學校并沒有辦出職業教育的特色,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等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不受企業的歡迎,造成招生與就業兩大難。而企業卻因缺少優秀的技術工人,制約著自身發展,也制約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3.職業學校的學生培養目標和企業的實際員工素質有差距。企業對員工的各種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及工作標準要求較高,但在部分就業的中職生的身上還存在著職業道德教育欠缺,敬業精神不強,責任心較差,不能勝任本職工作。這就需要職業學校在人才培養目標及教育教學改革上進一步深化。

  4.校企合作關系尚未形成良性互動。在調研企業人才需求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受調查企業中管理崗位的領導往往說不出我市各職業學校的特色或品牌專業,對于曾合作過的學校也只能說出與之合作的幾個專業。根據國務院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職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支持,提高產教結合、加強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之路。職業學校無論是教育教學還是招生就業,無論是教學科研還是生產實踐,都需要與企業相互交流,相互補充。

  四、對推動職業學校教育教學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

  1.規范職業學校專業設置,大力加強校企專業對接。學校要堅定不移的走校企合作之路。一方面學校要與企業建立緊密的`聯系,把企業的實際需求作為辦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及時掌握企業當前的經濟信息、技術信息和今后的發展趨勢,主動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使學校的專業與當地產業結構相吻合。在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上,力求做到“設置一個專業,培養一類人才”。另一方面,學校要主動積極為企業員工開展培訓,針對企業特點,制定培訓方案,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為在職職工提供繼續學習的機會,實現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相結合。按企業需求實現校企聯合,松散型、緊密型、合一型均可。

  2.塑造高素質、重技能的勞動者,培養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學校要將素質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要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充分認識職業和技術實踐活動對經濟發展和個人成長的意義和價值,使學生形成良好職業道德和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勞動態度。以就業為導向,以文明禮儀教育為塑造學生職業形象的基礎,以公益勞動為塑造學生職業素養突破點,縮短畢業生適應企業工作的時間,使畢業生盡快地進入職業角色。

  3.加強職業學校教師深入到企業進行自身培訓,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組織教師到企業實踐和鍛煉,通過零距離接觸企業,親身參加生產勞動,使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服務工作更加貼近企業的需求,提高對教學的指導性。同時,邀請企業專家深入地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探索和建立按企業用人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在確定市場需求的人才規格、知識技能結構、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實訓實習和學習成果評估等各方面聽取企業專家的意見,通過多種渠道培養和引進“雙師型”教師,適應新型職業學校課程的教學要求,為培養企業需求的優質人才。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7

  按照州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關于做好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專題調研工作的指示和要求,我校認真開展了詳細具體的調研工作,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及主要做法

  按照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在學習活動中,我校的調查研究工作分四個重點,由校黨委委員分頭開展調研。校黨委書記、校長鄧文云負責聯合辦學的調研;校黨委副書記儂孝芬負責教學改革的調研;副校長邱麗克負責科學管理(制度建設)的調研;副校長秦瑞云負責招生就業的調研。調研工作于4月15日-4月27日期間開展,采取召開座談會、中心組學習及主題教育活動等多種形式進行。

  二、具體調研情況

  (一)聯合辦學

  1、聯合辦學的基本情況。

  我校創辦于1958年8月,1997年被省教委評定為“省合格中專學校”,XX年4月被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部級重點中職學校”。學校現有在崗教職工105人,專兼職教師72人。辦學50年來,共為社會輸送各類人才6.2萬人,其中,學歷教育2.1萬余人,非學歷教育4.1萬余人。目前,我校已發展成為一所集計算機、工商管理、電子商務、經濟管理、電算化會計、信息管理、營銷、文秘、法律、旅游等二十一個專業的財經類職業學校,學校現有資產10600余萬元,在校生36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500余人。

  XX年4月以來,經xx人民政府,經與云南財經大學多次協商,達成了依托我校開展的“州校合作辦學”協議。按照協議,云南財經大學與xx人民政府合作辦學項目,依托我校組建“云南財經大學文山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文山學院”);建設地點及建設規劃用地為文山縣城南三角塘,用地面積為1350畝,其中首期征地500畝;學校建設以財經類為主,兼有法律、工業、旅游、文化及生物工程等特色專業共同發展的全日制本專科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文山學院用兩年時間建成并達到規模,中遠期規模為在校生10000人。其中高職本科7000人,高職專科3000人;另有—3000人的中職中專學生;文山學院力爭于XX年開始招生及教學,規模為高等職業教育本科2個班100人。按照云南省財經大學與xx人民政府合作辦學協議書的規定,文山學院合作項目模式為股份制合作辦學,采取招商投教的辦法籌資。

  2、聯合辦學的基本經驗。

  (1)高瞻遠矚,抓住職業教育發展的好時機順勢而發。當前,正是中、高等職業教育大發展的大好時機,黨中央、國務院,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發展職業教育,采取一系列政策支持發展中、高等職業教育,特別是把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尤其是把職業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來抓。為了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發展職業教育的會議精神,委、州人民政府已對貫徹全國、全省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提出了實施意見和改革的`具體目標:調整教育結構和配置教育資源,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層次,擴大辦學規模,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我州已于XX年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每年的初中畢業生在5萬人以上;按照州教育發展規劃,到20xx年,全州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規模達9.88萬人以上,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校生規模與普通高中在校生規模大體相當。抓住這個時機發展職業教育是有廣闊前景的。

  (2)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迎難而上,開拓進取,自強不息。我校對聯合辦學的市場前景及可行性進行了專題調研,并撰寫了項目分析報告,積極主動向州委、州人民政府及主管局州財政局請示、匯報。多次與云南省財經大學溝通聯系,進行項目自薦,以自強不息,鍥而不舍的精神最終促成了州校聯合辦學。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8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孩子的終身教師。隨著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為人們所認識。我校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近幾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重視下,在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在辦好家長學校,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形成素質教育合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近年來在市教育局及市區關工委的關心指導下,我們一直把辦好家長學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作為建設教育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家庭教育作為作為推進界首教育現代化的一個新的支點,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工程來抓,大力宣傳現代家庭教育理念和成功的家庭教育典型,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做合格家長,育世紀新人輿論氛圍,促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一體化,努力提高家庭思想道德水平和家長科學教子的素質,抓家庭教育基礎建設,在提高家庭教育指導質量上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經過調研,我校在辦好家長學校,規范家庭教育,推進素質教育方面形成了以下發展趨勢:

  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家校育人任務

  我校一直把辦好家長學校列入學校發展的整體計劃,作為一項重點工程和長期工程來抓。學校領導與班主任、課任老師一起研究家教工作,認真貫徹和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全國家長學校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法規的精神,依照家長學校工作規程和家長學校教學指導綱要,明確家長學校的任務,定期召開家教工作會議。家長學校由學校一把手擔任校長,常設機構家長學校工作領導小組的成員除了學校領導,還有家長代表和社區領導等。學校各部門職責明確,有專人負責家長學校的具體工作。每學期定期召開兩次家長學校工作專題會議,研究相應的工作。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會議,共同商討家教普遍存在的問題,研究家教方法,反映家教熱點、難點,為家長學校工作的良性發展出謀獻策、指點迷津,使家長學校的辦學質量越來越高。

  規范教學行為,提高家校育人水平

  拓展家教途徑,強化家校育人效果

  常規工作登上新臺階

  定期召開家長會。每學期學校都要召開家長會,大會集中時,家長們首先聽取學校的工作報告、家庭教育輔導;以班活動時,家長們聽取本班任課教師的情況介紹;會后,每位家長還要填寫家長意見反饋表,學校把各班家長的意見匯總和反饋,做到及時整改和針對性地點評。加強法制教育。長年邀請法制副校長、界首法庭吳曉勤庭長,高郵人民法院少年庭胡玲玲庭長,界首司法科黃桂兵科長等為學生和家長分別作法制教育報告,將法律知識傳播滲透到每個家庭。用身邊的人教育學生和家長,用身邊發生的事啟迪學生和家長,用成功的典型激勵學生和家長,用失敗范例警示學生和家長,讓教師在課堂上的道理變為活生生的事例,讓學生和家長在相同的案例面前作思想的溝通,我校幾年來的`這些普通的做法收到了令人欣慰的效果,近年在校生犯罪率一直為零。邀請關工委領導指導工作。每年都適時地特邀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高郵市教育局關工委主任徐桂福局長,鎮關工委副主任顧增榮書記,教育關工委副主任郭德榮助理等老領導為家長作家教輔導報告。老領導的輔導有的放矢,入情入理;家長們都覺得受益匪淺,常聽常新。嚴格家訪制。家訪,是學校和家長聯系的重要渠道,家訪也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由于現代通信發達,許多老師不愿再走門串戶地家訪。我校認為教師上門家訪比電話家訪更有人情味,更能體現老師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受到一舉多得的效果。學校規定新接班的班主任要在一學年內每生電話家訪不少于兩次,登門家訪不少于一次;連任班主任一學年家訪次數不少于全班學生數的一半,對特殊學生要不定期家訪,并要求對每次家訪作記錄,期末學校審核各班的家訪登記表。

  特色工作邁出新步伐

  設計真誠服務卡。我校設計的真誠服務卡上有學校電話號碼、校長電話號碼及學生班主任電話號碼,有學校主要規章制度,有學校作息時間表,有各班級課程表,學期初發放到家長的手中,保證家庭和學校聯系的綠色通道暢通無阻。在服務卡中,我們給家長的承諾是:全心全意為您服務是我們的義務,盡心盡力讓您滿意是我們的心愿。人手一冊聯系簿。做到每位學生都有一本家庭聯系簿,便于家長、老師互相了解學生的在校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這樣能夠及時準確地將學生的學習、思想品德、獎懲等情況及時反映給家長,家長同樣向學校反映學生在家中的情況。學校與家庭,家長與老師多了一道溝通的橋梁。我校學生趙某曾是個有名的調皮鬼,讓老師一遇就頭疼,家長一見就鬧心。自從有了聯系本,老師將他的一周行為記在本子上,并適時表揚;家長也將他在家中的表現如實反映。老師和家長的關愛流露在筆端,漸漸滲入到少年趙某的心田。小趙一周一周地在進步,加上老師的不斷鼓勵,在初二下學期,他竟然出人意料地考了全級部最好成績。設立家長和學生信箱。為了使家長能對學校各方面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學校設立了校長信箱,成為家校聯系的橋梁之一。同時心理咨詢室也設立了學生悄悄話信箱,使教育教學工作進一步落到細處。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我校根據計劃,精心組織以年級組為單位開設的語、數、英、電腦四門學科及主題班會課向家長開放。家長開放日活動促進了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了家長教育孩子的責任感,促進了學生主動地學習,促進了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的進一步優化。邀請家長參加文體活動。我校舉行的歷次運動會、文藝演出等大型文體活動都邀請家長參加觀摩,讓家長和學生一起感受實施素質教育帶來的成功與歡樂,加強了家校聯系,又增進了感情,促使每個家庭都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9

  調研時間:

  xx-12-12

  調研地點:

  多媒體教室

  調研人員:

  支部書記,支部全體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年級組長,教研組長。

  調研主題:

  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學校和諧發展

  調研目的:

  明確科學發展觀深刻內涵,結合實際,運用科學發展觀的思想來分析解決問題,推進學校和諧發展

  調研過程:

  1、分組討論

  2、各自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3、支部書記做最后總結

  調研總結:

  通過此次對科學發展觀的調研,使我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明確了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及時性與必要性,學會要有意識的用科學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同時,不斷將其與學校發展相結合,做到統籌兼顧,全面分析。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是我黨在新時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理論的深化。科學發展觀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是新的領導集體對中國建設客觀規律認識的升華。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的改革以何種觀念統領將關系到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穩定,關系到中國未來發展的戰略決策。科學發展觀不僅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指導綱領,也是推動科學、教育、文化等各項事業發展的指導綱領。教育科學發展觀是在教育領域,破除傳統的、被長期束縛的思想觀念,樹立起現代化的、科學的發展觀。教育科學的發展觀是有時代特色的、符合時代需要的發展理念。只有具有一流的發展觀,才能辦出一流的教育。這是被實踐反復證明了的真知灼見。

  此次對科學發展觀的調研,明確了影響學校和諧發展的問題:

  第一,學校領導班子成員中部分領導自身素質有待提高,個別領導工作方法有待改進,工作作風也存在些問題,如工作不落實、不到位,與老師溝通交流較少等。

  第二,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質量求生存,質量求發展,影響我校教學質量提高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

  1、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從總體情況看,學校人才總量不足,尤其是專任教師數量不足;人才結構不盡合理,高學歷人才、學科帶頭人緊缺,中級職稱人員比例偏低,名師較少。

  2、學校各項制度有待應進一步完善,學校執行制度體現公平公正前后連貫不夠。

  第三,后勤管理有待加強。

  一是學校后勤管理人員服務意識有待提高,不能很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保障教育教學秩序正常進行,

  二是教工和學生住宿住宿及用水條件亟待改善。

  第四、后進生管理和轉化工作缺乏創新性和時效性。

  為了學習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學校和諧發展,我們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學校領導班子成員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改進工作方法,深入群眾。

  二、努力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我們必須深刻地認識到:人才是興校之本、強校之本,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是我們當前一項十分重要而迫切的工作。首先,突出重點,筑造凝聚人才的高臺。目前,學校的發展是全校教職工最為關注的事情,也是我校吸引和穩定人才的根本出路。對于學校的發展,主要領導做了很多有意義的工作,但教職工對工作進展情況不了解,對結局不明朗,看不到希望,這是部分教師工作不主動,不熱情的主要原因。學校可在適當時機召開全體教職工大會,通報情況,統一思想和認識,同時抽調得力人員,成立工作班子,明確工作任務,制訂工作進程表。各部門召開教職工會,展開討論,為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其次,更新人才觀念,全面推進人才興校強校戰略。要確立“以人為本”思想,強調教師在學校建設中的`核心作用;要堅持人才的科學發展觀,尊重人才規律,克服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急功近利行為;要注重人才整體效應的充分發揮;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評價標準;要加強培養創業型人才。第三,創新機制,優化環境,采取切實措施抓好人才興校強校戰略的實施。要創新體制機制,激發人才工作的生機與活力;要優化人才環境,為各類人才發揮作用、實現價值提供廣闊舞臺;要優化人才資源配置,提高人力資源使用效益;要全面貫徹黨管人才原則,切實保證人才強校戰略的組織實施。

  三、加強校風建設,創新德育管理機制,不斷提高校風班風學風的管理水平。增強責任意識,樹立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制度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考評機制和激勵機制,切實把構建文明校園工程,夯實基礎,穩固框架,凈化表象。贏得社會認可,家長滿意。使得學生能在安全和諧的校園里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四、學校要努力加強后勤管理,要積極爭取資金,力爭得到縣政府鎮政府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盡快解決制約學校發展問題。隨著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進一步深入,學校將進一步自查自糾,邊學習邊整改,以推動學校和諧發展。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10

  在縣教育局“131”工作方針指引下,為了更好的促進學校發展,分析學校存在的問題原因并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促進我校各項工作扎實有序地向前推進。根據縣教育局師訓股的安排,我對學校進行了教學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學校基本情況

  學校占地面積 平方米,建筑面積 平方米,綠化面積600平方米,體育場地1200平方米。學校現有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71人,住宿生245人,在職教師 人,其中專任教師 14人,后勤輔助3人,大專以上學歷14人,中專學歷3人,中級職稱12人,初級職稱5人 。

  二、學校管理措施

  (一)、加強校園管理,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我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校園管理的制度和措施,認真施實,提高校園文化品味,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

  1、加強校園設施維護,改善辦學條件。20xx年對教學樓進行了加固維修,教學樓頂進行了SBS防水處理,更換了校園花池,粉刷教學樓墻面,仿瓷教室、辦公室墻面;維修門窗、課桌;校園容貌煥然一新。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塑造學校精神。校園文化是學校的精神和靈魂,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把握好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三個原則,確立“規范加創新,素質加個性”的辦學理念,明確學校的辦學思路和發展目標,形成符合自己的校訓、校風、教風、作風、學風。同時開展教室文化、寢室文化、餐廳文化、墻壁文化的創建活動,讓校園內處處體現高雅和文明,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有助于師生整體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促進學校科學發展。

  (二)、加強安全管理,服務全體師生。

  學校安全工作重于泰山,要給全體師生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

  1、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和各項安全工作制度,制定創建平安和諧校園具體方案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加強校園安全能力建設,安裝校園監控系統,校園內重點區域監控全覆蓋,增加了一名校園專職校警,配備了警棍、強光手電等防爆器材,24小時負責校園內外的安全保衛工作。按要求購置、更換滅火器等安保設備,堅持每月的安全隱患排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

  3、強化對學生的安全衛生教育,每周開設一節安全衛生課,教會學生基本的安全衛生常識,同時每學期開展防火、防震安全演練,每學年開展滅火演練,在演練過程中滲透自救、自護的知識教育,真正讓學生掌握自救、自護的本領,做到服務育人。

  4、食堂是學校安全工作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今年給新食堂配齊了新設備,對從業人員進行體檢和培訓,明確要求和操作規范,從原料采購到飯菜入口每個環節都嚴格遵守縣食藥局制定的要求和標準,統一配備學生餐具,專人清洗,每餐消毒,保證學生飲食安全。

  5、學生住宿方面,學校制定了《生活教師管理細則》、《女生管護細則》、《住宿生請假要求》,對生活教師進行培訓,明確工作職責、規范工作流程,確保學生住宿安全。

  (三)、狠抓常規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1、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不得利用課余、節假日、雙休日給學生有償補課,不得私自訂教輔資料,不得歧視學困生。

  2、抓好教學研究工作,讓教研真正為課堂教學服務。學校成立語文、數學、綜合三個教研組,各教研組長學期初制定教研計劃和講評課活動方案,嚴格要求,認真落實。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具體做法:

  ①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與指導(新老教師一幫一等);

  ②組織外出學習,取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

  3、明確常規教學的規定,并認真落實在日常工作中,對教師教案、學生作業進行周查月評,詳實記錄檢查中發現問題并及時要求教師改正,幫助青年教師更快的成長。每學期分兩次對教師的教案和作業進行量化評分,評分結果納入年底的績效考核。

  4、加強質量分析,每次考試都要對成績進行認真的分析,每位老師都要查找問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明確目標,逐步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5、少先隊組織健全,開展特色活動,發揮應有的管理作用。每年10月13日進行新隊員入隊儀式,宣布本學年少先隊機構,明確活動要求。堅持升降國旗制度,每周一進行升旗儀式和國旗下演講,宣布上周“文明班級”的評比結果。

  6、教室開展創設“溫馨班級”活動,引導學生構建班級文化,班主任是學生的心理導師,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并在班主任工作手冊上詳細記錄。宿舍開展爭創“五星宿舍”活動,促進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培養,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滲透愛國主義和行為習慣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個人習慣。

  7、落實陽光體育活動,豐富活動內容、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每月舉行一次全校性的小型競賽,促進學生參與的體育鍛煉良好風氣,達到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

  8、培養學生特長,成立美術、豎笛、抖空竹、花樣跳繩等興趣小組,有組織地開展培訓活動。

  9、加強家校聯系,召開家長座談會,開展家校活動。

  10、學校檔案資料完整規范、分類存放,充分發揮檔案資料的使用效益。

  三、存在的問題

  1、教師嚴重缺編,年齡結構不合理,50歲以上老師占50%,中青年教師少,沒有專業英語教師,不利于學校發展。

  2、房屋設施需進一步改善,學校學生寢室是租用的民房,沒有美術、音樂、科學、電腦等專用教室。

  3、教師的教育研究能力還比較薄弱,課堂駕馭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針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還需制定更有力的措施和方法。

  4、校園特色文化還需挖掘,“書香校園”氛圍還需加強。

  5、安全管理和常規教學管理需進一步完善、加強。

  四、今后工作措施

  1、科學管理,發揮團隊作用。在學校管理中,要依靠一支團結協作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發展的巨大內驅力,學校一貫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強調教師的學習提高,努力提升本身的業務素質和理論素養,能勝任學校各線工作。今后我校要通過開展學習型、服務型、管理型教師隊伍建設活動,打造一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專業知識,專業能力較強,具有責任意識的教師隊伍。

  2、規范管理,嚴抓常規教學。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加強教學管理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永恒的目標。 我校在堅持周查、月查教案、作業的基礎上,再次加大教師的“備、教、輔、改、研”即:任課教師每學期在校內講兩節公開課;每位教師除本教研組外再聽其他教研組1—3節課,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同時精細要求,高標準規范各項工作。

  3、塑造品牌,深化學校發展。學校要發展,就必須有獨樹一幟的特色。此次參觀之后讓我感到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還應該更細致、更清晰、更系統、更明確,使校園有更深刻的文化內涵,在現有的基礎上,有計劃、有目標地制定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再逐一改善校園文化環境,使我校校園文化建設逐步得到改善,以陶冶師生情操,提高師生素質,提升學校品味。進—步改善辦學條件,利用一年時間配齊多媒體,優化育人環境,最大限度搞好學校的硬件建設,改善辦學條件,打造一個多元化、個性化和人文化突出的校園。

  在上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一定努力辦成讓群眾滿意的學校!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11

  新余八中是一所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共有學生2355人,其中初中生774人,小學生1581人;共有專任教師170人,其中中學教師114人,小學教師56人。作為渝水區唯一一所城區九年一貫制學校,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和嚴峻的挑戰。為了全面把握我校發展現狀,尋快速發展的突破口,學校班子成員分頭進行了調研工作。我確立的調研內容和課題是圍繞學校發展思路這一主題,認真開展調研活動,征集學校發展和改革的建議和意見。根據反饋建議和意見,經過認真梳理,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研內容

  1.學校隊伍建設應如何扎實有效進行?

  2. 應如何抓好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3.新課改背景下,我校的課程建設和開發如何有效進行?

  4. 校園文化建設如何抓出特色和亮點?

  二、調研開展情況

  1.調研范圍:全校教職工、部分學生家長

  2.調研方式:采取座談、電話采訪、上門拜訪、設立征求意見箱的方式展開調研工作。

  三、形成的共識及所反映的問題

  新余八中創建于1987年,XX年送橋中學并入,XX年橋背小學并入,成為一所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在22的辦學歷程中,全校師生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創造過輝煌成績, 1998年至XX年連續5年中考成績名列全區前5名。但是近幾年,學校在教育教學改革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和困惑,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這些問題和困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這方面:

  1.一些班子成員工作責任心不強,沒有發揮表率作用。

  2.教師隊伍建設的力度還不夠大,師德師風建設成效不夠明顯,相當一部分教師教學觀念沒有轉變,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教研效率不高。

  3.校本開發只是寫在紙上,說在嘴上,沒有真正抓起來干起來。

  4. 校園文化建設內容單薄,沒有特色,沒有亮點。

  四、存在問題的主要成因

  1.滿足現狀

  我校教育教學工作成績曾連續五年進入全區先進行列,一些干部和教師產生了滿足心理,工作不思進取,缺乏創新精神。

  2.發展思路不夠明確

  對學校而言,發展規劃不夠明確;對教師而言,成長的思路不夠清晰。

  3.客觀條件限制

  我校辦學經費歷來比較緊張,政府部門劃撥的辦學費用有限,影響了教學設施的改善,師資的`培訓和新課程建設,也影響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力度。

  五、發展思路及基本對策

  (一)加強班子建設,努力打造一支“清廉、嚴謹、科學、務實、民主、團結、奮進”的班子隊伍

  抓好班子成員教育理論學習,健全校務工作責任制,不斷提高學校領導干部的素質、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建立領導干部帶頭制度,即帶頭遵守制度,帶頭履行好教學教研職責,帶頭響應號召,帶頭當班主任,帶頭講文明、講風格、講奉獻、講和諧;嚴格要求班子成員大事講原則、小事講寬容,做到分工不分家,到位不缺位,排難不推難,補臺不拆臺,同唱一個調;嚴格要求班子成員身先士卒,吃苦在前。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升教師素質

  1.開展好師德師風教育

  繼續把師德建設作為搞好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抓,不斷提高教師以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為核心的職業道德水平,有效規范教師的日常行為。

  2.抓好教師繼續教育

  著力抓好二大培訓:一是網上教師遠程教育培訓,二是省市區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教師業務培訓。通過這些培訓,要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3.抓好教師電腦操作訓練

  加大教師計算機信息技術和遠程教學技術的培訓,強化教師電腦基本操作的訓練,提高教師計算機基本操作的能力和遠程教學技術,讓越來越多的教師會上遠程課,愛上遠程課,完善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模式。

  4.實施名師工程

  加大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力度,創造條件讓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為青年教師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傾力打造名師,充分發揮名師的示范作用和輻射作用。

  (二)強化教學管理,加大教研力度

  1.強化常規教學管理

  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健全常規教學管理制度,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管理條例,讓教師對常規教學各環節的要求了然于心;做好質量教育,讓教師樹立起質量意識;建立有效的常規教學管理網絡和分層次檢查制度,充分發揮行政、教研組、備課組的管理職能,認真做好教師常規教學各環節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提出具體改正措施,切實做好教學各環節的層層落實,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2.要建立和完善教學質量目標責任制

  要把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任務落實到年級組、班級和教師個人,形成學校有目標、班班有指標、人人有任務、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教學質量責任制。

  3.要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大力發揚團隊作戰精神

  一是各學科要進一步學習和領會新課標精神,分析近幾年中考試題,掌握命題動向,明確教學方向,切實加強教學和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大力發揚備課組的團隊精神,做到統一備課、統一要求、統一進度、統一考查、統一質量分析,積極發揮集體智慧,打好團體戰。二是要抓實常規教學,立足課堂,向課堂要質量,做到一課一得,老師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學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勤、考試要嚴、輔導要細。

  4.加大教研力度

  完善教研制度,認真制訂教研計劃,扎實有效開展優質課和展示課上、聽、評活動,組織各科教師觀看特級教師上課視頻,不斷提高教研質量。

  5.要采取切實措施做好培優、扶中、補差工作

  一是在思想上要真正樹立素質教育理念,在工作上面向全體學生,不放松尖子生,不忽視中等生,不放棄學困生。二是教師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制定科學的教學策略,統籌教學工作,既加強對尖子生的“磨尖”指導、中等生的提升,又努力做好學困生的補差工作,開成尖子生更尖、中等生更好、學困生轉好的良好態勢。

  6.要重視對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一是要利用上課、班會或談話等有利時機,經常滲透學法指導。二是要組織學生進行學法交流,讓榜樣學生談感受、說經驗,使學生在交流中學習和借鑒他人的經驗,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學法。

  (三)努力抓好校園文化建設和校本開發

  校園文化表現一個學校精神的價值取向,表現一個學校的校容校貌,是具有強大引導功能的教育資源。我校要理清思路,明確主題,構建特色鮮明而又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

  1.構建了獨特的樓道文化。基于地處城區的實際和科技大樓現代的建筑風格,也基于發動學生積極參與創建文明城市活動的需要,我們將在科技大樓構建“愛我新余,愛我家鄉”的主題文化,東樓道懸掛新余城區精美的風景圖和仙女湖山水圖,每一幅圖都配上飽含深情的詩文,讓學生每天都能從中感受到新余的美麗可愛和蓬勃發展。在西樓道懸掛新余古今名人像,讓學生每天都能從新余名人身上吸取積極上進的精神力量。還將組織人員制作了內容更為豐富的《愛我新余,愛我家鄉》課件,組織各班同學觀看,進一步激發學生愛新余愛家鄉的情感。行政教學大樓建筑風格古樸,主要是初中部的教學和辦公用房。初中生正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需要精神導師和優質營養的精神食糧。八中以“走進孔子,走進《論語》”為主題,從孔子追求知識真理、追求仁德、生活態度和《論語》對中國對世界影響等方面制作了21幅字畫,懸掛在東西兩個樓道,讓學生每天抬眼就能從孔子身上和《論語》中吸取營養,滋養心靈,陶冶情操。為了擴大孔子和《論語》的影響力,我校還將組織人員制作了《走進孔子,走進〈論語〉》課件。

  2.在科技樓一樓大廳里構建了禮儀文化長廊,引導學生做一個懂禮儀、會禮儀的文明人

  3.在校門南側樹起主題為“一起成長,一起快樂”的校長寄語牌,以期建立一套 “以人為本”,尊重信任學生、家長和教師的現代管理制度,創造出健康、有益、團結、和諧的教育教學環境。

  4.成立《愛我新余,愛我家鄉》和《走進孔子,走進〈論語〉》校本教材開發機構,制訂開發計劃,精選開發人員,提供開發經費。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12

  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馬拴友一行三人赴平江實地考察青少年校園足球開展情況,進行少兒圍欄足球項目落地的可行性調研。縣委副書記邢朝虹,縣委常委、副縣長楊宇,縣教育局、“大愛平江”秘書處、縣教育基金會和縣足協負責人陪同調研。

  座談會上,調研組與有關部門、城區學校負責人進行思想、理念上的溝通,圍繞如何立足實際情況,共同打造校園足球教育的“平江模式”進行探討和交流。

  調研組指出,少兒圍欄足球項目依托區域政府、教育部門組織領導,發揮項目學校主體責任,結合“線上網課+線下培訓”方式,讓貧困地區學生享受到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同時向經濟欠發達地區、足球發展基礎薄弱地區的幼兒園和中小學校捐贈圍欄、足球、球衣等耗材和裝備,讓更多孩子有機會接觸足球,培養興趣,享受足球運動帶來的快樂和健康。

  該項目可充分利用校園邊角地帶,用活動圍欄將其分隔為多個小場地,有效解決學校操場場地問題,開展形式簡便易行,便于在校園里普及和推廣。

  少年強則中國強。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高度重視下,我縣將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促進教育內涵發展的重要抓手,形成了政府主導、學校主體、社會參與、家庭和媒體支持與配合的校園足球發展新格局。目前,全縣共有26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有117所學校6萬余名學生常態化參與校園足球活動。

  后續,縣教育局將遴選一批學校爭取項目試點,助推少兒圍欄足球項目在平江落地生根。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13

  “通過努力,我考取了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讓我高興的是,學校將我推薦到企業,當上了出納。”在《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發展狀況》課題組對中職學生進行訪談時,不少學生對學校培育自己成才、幫助自己就業充滿了感激之情。

  本次調查在湖北省10所中職學校進行,以問卷調查為主,座談、訪談為輔。

  中職校生源及就業情況

  湖北省的中職學校生源以應屆初中畢業生為主,其他生源為輔,其中58.4%為應屆初中畢業生,近兩成為高中生源,兩成多為往屆初中畢業生,其中,往屆生多為打工后又回到中職學習的。

  多數中職學生家庭社會地位較低,家庭狀況復雜,家庭教育普遍缺失、缺位。中職學生就業率高,就業質量不高;工資待遇較低,滿意度相對較高。

  調查顯示,中職學生就業率達96.2%。中職畢業生多在普通崗位工作,其中普通工人、專業技術崗位、一般管理崗位占92.5%;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不對口率達42.5%。80.1%畢業生月薪在1500元以上。訪談中,多數中職畢業生滿意度和幸福感高于本、專科畢業生。

  中職生學習生活狀況

  調查顯示,大部分中職學生具有正確的學習動機,選擇職業教育主要目的是專業技能和就業。

  中職學生學習習慣較差,學習效果欠佳。中職學生已認識到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重要性,認為除了擁有熟練的專業技能外,還需要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敬業精神等。

  網絡是中職學生獲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平臺。利用網絡聊天和交友占36.4%,學習、查閱資料占16.0%,下載課件、提交作業的僅占1.3%。

  中職學生對教師隊伍,特別是班主任隊伍的整體評價較高,但對專業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評價較低;訪談中,學生普遍認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非常好,但不少學生對此體會不夠或者評價不高,說明校企合作等開展不足,這在一些縣級職教中心比較明顯。

  中職生思想道德現狀

  中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體現出如下特征:具備正確的道德認知能力,也不同程度地表現出知行脫節。中職學生普遍認識到思想道德的重要性,但贊成“金錢是人生幸福的決定因素”觀點的達48%;不贊成“人生價值在于奉獻”觀點的達45%;在“國家遇到危險或困難”,認為會“盡自己可能給予幫助”的占77.9%,“如果需要,可獻出一切”的占18.4%。

  中職學生具有主流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也存在務實趨利的特點。認同“誠信是做人之本”達92%。但在回答“人生最大的幸福”時,選擇“建立美好和諧的家庭”的達48.9%,而“事業成功”、“為社會作貢獻”分別占8.2%和9.5%。

  大部分中職學生關心國內外重大事件,但知之不多,理解不深,部分學生政治熱情淡薄。

  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建議

  通過對中職學生發展狀況的調查,課題組認為,中等職業教育觀念、辦學條件、人才培養數量、結構和質量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還有差距,建立和完善促進職業教育健康有序發展的理念、政策、制度,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樹立“發展型”職業教育理念,努力實現職業教育由“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目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總體上是一種“生存型”為主導的職業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工具主義、實用主義觀念。“發展型”為主導的職業教育,秉持以生為本的發展觀,把滿足學生個人發展和學習需要放在重要位置,既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又培養其創業能力;既培養學生的技能素質,又培養其綜合素質;既注重學生今天的就業能力,又注重其今后的就業能力。

  堅持職業教育公益性,完善職業教育基本制度和政策。加大職業教育投入,經費投入標準要明顯高于普通教育。全面實現中等職業教育免費政策。推進《職業教育法》修訂,建立和完善職業學校辦學標準、編制標準和生均經費標準;學校教師資格標準和準入制度,在職教師培訓標準和制度;校企合作制度;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基本制度;職業學校管理基本制度;國家、省、市、縣職業教育管理制度。

  針對中職學生特點,開展實實在在的德育工作。加強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尤其是要加強學生基本道德良知教育。制定《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守則》,將中職學生的行為規范常態化和制度化。以活動為載體,在實踐中強化職業素養的認識和理念。

  堅持以人為本的質量觀,切實提高中職學校人才培養質量。著眼于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切實改變普遍存在的學習時間要短、學習內容要簡單、盡快將學生送出去的“短、平、快”現象。注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中等職業教育教學督導和辦學水平評估機制,正確處理學生技能培訓和文化基礎課學習、首次就業與職業生涯持續發展、階段性學歷教育與終身學習的關系,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14

  按照五大連池市教育局《關于開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狀況現狀調研和中小學(幼兒園)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的通知》工作部署,第三責任區負責人孟凡奎、陳延海,成員郝運龍、楊葉新、趙德利、姜忠宇。在督導室陳延海主任帶領下,郝運龍、楊葉新、趙德利、姜忠宇一行五人于4月7日和9日兩天時間,對我市第一中學、建設中心學校、雙泉中心學校、訥謨爾學校、沾河高中、龍門農場學校、格球山農場學校、尾山農場學校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此次調研采取現場座談,聽取匯報,實地走訪查看、查閱資料等方式,對各學校整體進行了全面了解,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和達標情況

  (一)工作成效:

  1.學校高度重視,工作扎實有效。各學校依據通知要求,全面啟動,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現狀進行了認真自查,對自查中發現的短板和暴露出的問題及時整改。

  2.對標對表,不打折扣。嚴格按照教育部的資源配置7條、政府保障程度15條、教育質量9條三大方面以及七個一票否決和五個門檻對照,逐一對照,逐項落實,確保達標。

  3.政府保障有力,學校功能室齊全,硬件設施達標。

  4.全面落實國家課程。規范備課上課考評各個環節,開齊、開足、開全三級課程。

  5.教學管理規范,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6.立足本校實際,努力打造學校特色。如第一中學重視心理健康,開展咨詢培訓,重視家校共建,實現開放辦學;格球山農場學校校本課程“版畫、管樂、拉丁舞”等。

  7.多措并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培訓,加強政治和業務學習,注重師德師風建設,塑造新時代教師形象,注重教師梯隊建設,發揮傳幫帶作用,打造骨干團隊。

  8.狠抓落實,勇于創新,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二)達標情況:

  1.資源配置

  (1)每百名學生擁有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各學校均達標。

  (2)每百名學生擁有縣級以上骨干教師數。除第一中學近兩年骨干教師數量不足以外,其他學校達標。

  (3)每百名學生擁有體育、藝術專任教師數。各中小學均達到0.9人以上。

  (4)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小學、初中分別達到4.5平方米、7.63平方米以上,達標。

  (5)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小學、初中分別達到7.5平方米、10.2平方米以上,達標。

  (6)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小學、初中分別達到20xx元、2500元以上,達標。

  (7)每百名學生擁有網絡多媒體教室數,小學、初中分別達到2.3間、2.4間以上,達標。

  2.政府保障程度

  學校規劃布局合理,符合國家規定要求;學校建設、教師編制、基本裝備配置標準統一,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統一;音樂、美術專用教室各中小學(含九年一貫制學校)規模均不超標;小學所有班級學生數均不超過45人,第一中學有個別班級學生數多余50人;教師5年360學時培訓完成率達到100%;專任教師持有教師資格證上崗率達到100%;各校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健全。

  3.教育質量

  鞏固率100%;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100%;學校管理與教學信息化章程基本健全,教師能熟練運用信息化手段組織教學,設施設備利用率達到較高水平;學校德育工作、校園文化建設水平達到良好以上;各校課程開齊開足,教學秩序規范,綜合實踐活動有效開展;不存在過重課業負擔現象。不存在以考試形式招生、違規擇校、分重點班現象,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和嚴重違紀違規事件,社會認可度高。

  二、存在主要問題

  (一)城區、農村學校生源不平均

  近幾年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學校布局調整沒有及時跟進,市區內學生逐年增加,雖然政府部門也加大了城區學校建設步伐,但總體來講,建設速度依然滯后于發展速度,造成市區學校,大班額問題依然突出,如市第一中學個別班級學生數多余50人,大班額現象直接影響到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有效組織和實施。相反農村教學點學生少,班額少,隨著進城進城務工人數的不斷增加,農村不足50人的微型學校、不足10人的袖珍班越來越多,原來較大的村小變成了教學點,甚至出現了“空殼校”。由于村小普遍規模過小、生源不足,且分布不均衡,導致了農村辦學效益低下,且有限教育資源浪費較大。在農村教學點,教師上課無激情,學生之間缺乏“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加之教學點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沒有跟上,造成這一部分學生學習困難。

  (二)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

  一是年齡結構不合理。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得不到及時的充實,青黃不接的現象較為嚴重。從總體上看,農村學校教師的平均年齡比城區教師大得多。

  二是學科比例失調。“小科目”專任教師不同程度缺乏,音樂、體育、美術、英語教師嚴重缺乏,面臨著難以開齊科目、開足課時的困難。上述現象的存在,體現了我市城鄉義務教育還存在較大差距,農村整體薄弱的狀況還未得到根本改變。

  (三)部分學校資源配置不充分

  1.雙泉鎮中心學校教學樓,現已有20多組暖氣片漏水不能使用強行關閉停用等待維修,還有一部分漏水小能對付使用已供現在取暖,個別暖氣開關不好使漏水,使教室地面全是水,致使教室內部分墻面因暖氣漏水受潮起皮脫落;鍋爐房電路老化斷電,為不影響使用,現在臨時架設線路維持使用;鍋爐煙囪與鍋爐連接處老化腐爛,經常冒煙影響鍋爐運轉;引風機經常有異響,增加潤滑油但仍然響動,初步斷定引風機老化;因多處供暖部件損壞從而影響教學樓正常供暖。自來水主管線沒有深埋到凍土層,致使到冬季就凍,得到7、8月份能化凍,校園內現在沒有水;雙泉鎮青石教學點鍋爐老化嚴重,四處漏風、漏水,引風機異響、老化。

  2.格球山農場學校綜合樓外墻大面積脫落,校園硬化路面多處塌陷破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急需修繕。運動場三合土四百米標準環形跑道因多年水土流失嚴重損壞,學生體育課不能使用。多媒體教室一體機、實驗室的投影等因購置多年設備老化,配置低,嚴重影響課堂信息化教學效率。計算機教室教師機顯示器損壞,需購置顯示器一臺。語音室設備陳舊老化(20xx年的設備),以不能正常使用,需要更新換代全套語音設備。

  3.龍門農場學校美術室、校園警衛室等專用教室有待建設,校園圍欄高度不夠,應該加高,學校多處基礎建設需要維修。

  4.市第一中學在上下學人員高峰期時的交通安全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公交站點距離校門口太近,上下學時公交車停留造成交通堵塞,人員疏散緩慢。社會閑散人員在放學時段聚集在校門口,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5.尾山農場學校教學樓年久失修,暖氣片經常漏水,墻皮脫落嚴重。專用教室還不夠,沒有心理健康室、綜合實踐實驗室,缺乏相關專業設施。教師用電腦臺數嚴重不足,目前一個學年組辦公室只有一臺電腦,無法滿足教師備課需要;學生用電腦時間已長久,且不能上網,需要添置更新。各班級各室的電子白板使用時間太長,只有三塊能正常使用,有的班級的電子白板已經不能用了,且無法聯網,設備需要更新。學校操場還是沙石的,不能滿足學生的體育測試達標要求。個別學科缺乏專任教師,學校計算機、生物、政治、科學學科都沒有專任教師,目前這些學科都是由其他學科老師改學科教學。教師隊伍整體年齡老化,平均年齡基本接近50歲,存在職業倦怠,教師信息化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6.建設中心學校校園電線老化,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計算機老舊,大部分不能正常使用,影響教育教學工作。

  二、整改建議

  1.落實主體責任,加大教育投入。一是加大義務教育投入。特別是加大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投入,確保學校可持續發展。要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向農村地區、薄弱學校傾斜,改善辦學條件。同時,要更加注重教育軟實力建設,加大對教師培訓、教育科研、課程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2.科學規劃布局,優化資源配置。一要加快全市學校規劃布局建設。充分考慮就近入學與道路暢通的'問題,充分考慮未來城市發展的需求,將新建學校向城市人口快速增長的區域重點傾斜,緩解中心城區學校壓力。二要加快學校現代化建設。加大對農村薄弱學校的扶持力度,特別是強化校舍場地、儀器設備等方面的建設。

  3.健全體制機制,建強教師隊伍。一是創新師資補充機制。進一步解放思想,采取多種人才引進形式,通過多種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高素質高水平教育人才到本市工作。二是完善城鄉教師交流機制。教師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流動,實現教師優質資源的共享和均衡配置。引導優秀校長和骨干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充分發揮名校長、名教師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激活農村教師隊伍活力。三是創新教師素質提升機制。要構建和完善教師培訓體系和培訓制度,以提升校長管理能力、教師教學能力為重點,多層次、多渠道加強對中小學校長、教師的培訓,努力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4.加強教育管理,提升治理水平。一要嚴格執行陽光招生。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試入學、就近入學、劃片入學政策,防止擇校,不再增加大班額。二要強化校園周邊環境整治。要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多種形式宣傳安全知識,不斷提高未成年人安全意識。要加強對校園周邊食品安全、交通等重點領域的聯合執法檢查,確保校園及周邊環境安全。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15

  為了深入推進我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按照縣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縣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將聽取縣人民政府關于全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情況的報告,8月24日,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寶林帶領調研組對全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開展了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后深入到同溝寺鎮初級中學、周家山鎮柳營小學、勉陽街道辦中心小學、實驗小學天蕩校區、勉縣第三中學等5個中小學校進行了實地調研、走訪考察,詳細聽取了縣教體局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的情況匯報,并進行了座談交流。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指標涉及資源配置、政府保障、教育質量、社會認可度四個方面32項指標,除社會認可度達85%和質量監測中相關學生學業水平達到Ⅱ級以上且校際差異率低于0.15外,其余30項指標全縣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必須項項達標、校校達標、校際差異系數達標。32項指標外,設置一票否決項6個(以考試方式招生、違規擇校、存在重點校或重點班、有編不補或長期聘用編外教師、重大安全責任事故或嚴重違紀違規、弄虛作假)。評估時采取義務教育階段公辦民辦學校全覆蓋方式,縣域內一項不過一校不過,一校不過一縣不過。按照全市的統一安排,我縣被列為第三批創建縣,在20xx年通過省級評估驗收。創建工作要逐級通過市級復核、省級評估,最終要經過國家認定。

  全縣現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82所,其中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仁德學校),九年制學校5所,初級中學9所,小學66所,特教學校1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28701人(小學18952人,初中9749人),義務教育階段教師2410人(小學1401人,初中1009人)。20xx年4月,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對我縣6個涉教部門和82所學校進行了全覆蓋過程督導,全縣30項指標17項達標,82所學校47所基本達標,達標率56%。5月,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對我縣6個涉教部門和義務段11所中小學校進行了過程督導,基本達標學校7所,達標率63.64%。目前,我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主要有以下這些特點和成效:

  (一)組織領導堅強有力。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和創建工作專班,建立了縣級領導包聯、部門鎮辦包抓機制,設立七個工作組,將創建工作納入每月督學責任區常態化督導體系積極推進,基本形成了縣級主導、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工作底數短板清晰。縣上組織開展了2輪次大規模的工作摸底和拉網式專項督導,并分別迎接了市級、省級創建工作過程督導各1次,全面對照創建工作的相關政策、標準和要求,摸清了我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的底數,查找了影響達標的差距和短板,逐校逐項列出了整改落實的任務清單。在四大類指標體系中,影響我縣全面達標的主要指標是部分學校生均教輔用房面積、生均運動場館(所)面積、音樂、美術專用教師配備、每百名學生擁有的體育藝術教師數、每百名學生擁有的骨干教師數、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大校額、大班額問題以及教學電子信息化程度、家長群眾滿意度等指標。

  (三)資源配置有序推進。通過持續強化、優化、精準化投入,至目前,對全縣58所學校實施辦學條件改善項目138個,累計完成投資2.52億元。其中20xx年市級“上好學”重點項目19個,截至目前已全面竣工,新增學位2840個(其中:初中30個,小學2270個,幼兒園540個)。特別是高標準新建成的勉縣實驗小學沔水校區于今年9月秋季開學投入使用,新增學位1350個,有效緩解了城區小學入學壓力。投資120余萬元新建智慧課堂35間,全面提升了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辦學水平。爭取資金980萬元,解決了10所最偏遠山區學校師生冬季取暖問題,為唐家壩小學和張家河九年制學校建設了教師周轉房,營造了安心學習、舒心生活的良好環境。

  (四)師資力量持續加強。全縣義務教育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逐步達標。近3年,共培訓教師7144人次,新增三級三類骨干教師431人,打造市縣兩級學科教師發展指導基地34個。新招錄教師328人,其中體育藝術教師55人。針對性培養義務教育階段骨干教師156人,聯系陜西理工大學培訓體育、藝術兼職教師210人,保障了兩項指標全面達到標準。

  (五)素質教育成效明顯。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持續強化“五育并舉”,大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不斷健全教學管理制度,優化教學方式,強化教學管理,按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做到應教盡教,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不斷提高。20xx年至今共有20所義務教育段學校獲“漢中市教育發展優秀學校”榮譽稱號。嚴格落實“雙減”要求,持續推進“五項管理”,課后服務覆蓋率100%,學科類培訓機構由原來的36家壓減至8家。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先后有24名學生的科技繪畫作品在省市級獲獎,40余名學生習作在省市活動中獲獎,20余名學生獲得省市級優秀學生榮譽稱號。體教融合成效顯著,累計向省市輸送青少年運動隊員129名,多名運動員在國際和國內比賽獲獎。

  (六)問題整改扎實有效。省、市過程督導和縣級自查累計反饋問題435個。縣教體局及有關部門堅持問題導向,制定整改方案,督促各學校建立了整改臺賬,夯實責任,明確時限,細化措施,逐項銷號,目前已累計完成整改問題404個。在財政局多方籌措下,教育經費3321萬元已全部補撥到位。尤其是緊抓暑假期間便于施工的有利條件,積極推進校舍維修和校園文化建設,8所學校已進入招投標階段,70所學校已完成采購意向公示發布。價值3978萬元的智慧黑板、辦公電腦等教育信息化設施設備采購,通過分期付款的方式已發布采購公告。針對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未落實到位的問題,創造性提出設立教育發展評估中心的方案已經縣上通過,上報市委編辦正待批復。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創建工作合力氛圍還不夠。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對創建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還需進一步提高,全局意識還需增強,部門鎮辦學校聯動發力還不夠,統籌社會各界各方力量聚力推進工作的氛圍不濃;對社會層面的'宣傳工作還不到位,方式單一、頻次較少,部分教師、家長、學生及群眾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了解不多,對政策的重大變化和取得的成效知曉率不高。

  (二)教育質量還需均衡提升。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城市化進程持續加快,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求也更加強烈,我縣現有優質教育資源總量不足,城鄉不夠均衡,在一定范圍和程度上不能很好地滿足全社會對優質均衡教育的需求,導致“擇校熱”“城區擠、農村空”的現象日益突出。部分學校體育、音樂、美術和勞動課未按規定開齊開足,課后服務內容形式單一,作業管理不規范;學校內涵建設主題、項目、內容挖掘不夠充分,鑄“魂”上下功夫不足,文化建設特色不夠明顯。

  (三)硬件建設任務仍然艱巨。全縣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缺15400㎡,體育運動場館面積缺13167㎡,音樂教室缺890㎡,美術教室缺少1110㎡,教學儀器設備值共缺653萬元;多所學校缺取暖降溫設備,部分學校監控未全覆蓋;勉陽街道辦中心小學、聯盟小學、定軍山鎮中心小學、周家山鎮柳營小學、漆樹壩鎮中心小學5所學校必須通過新建校舍12860㎡,才能化解大班額和解決教學輔助用房面積、體育運動場館面積不足問題,概算資金6000萬元。

  (四)辦學條件還需完善。城區學校建設滯后,小學學位仍然不足,實驗小學和仁德學校2所城鎮學校存在大校額,超出1388人;12所學校有大班額152個,超出1139人。實驗小學天蕩校區大校額、大班額化解困難,體育運動場地面積差8000㎡左右;逸夫小學體育運動場地面積也嚴重不足,兩校周圍無地可征,無學校就近分流學生。部分學校缺電教設備、缺實驗儀器設備、缺圖書的現象仍然存在。多所學校部室正在改建中,不能正常使用,部室建設普遍存在設備不足、設施陳舊、建設不規范、使用率不高等問題。

  (五)經費投入仍顯不足。達標要求的教育經費相關政策未全面落實,教育督導經費(全縣教職工工資總額0.3%)三年累計未預算,欠撥180萬元(含20xx年),教師培訓經費欠撥150萬元;用于資源配置、硬件設施建設、部室建設、改善辦學條件達標的大部分資金投入,目前還處于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和多渠道籌措資金的階段,資金到位情況與全面完成創建目標任務的矛盾還很突出。

  三、意見建議

  (一)深化認識,加強領導。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黨和國家制定,省、市、縣各級必須貫徹落實的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戰略性任務,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舉措,也是縣域發展重大的社會民生工程。我縣的創建工作距省級評估驗收僅有一年時間,時間緊、任務重,需要全縣上下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加強領導,充分宣傳發動,夯實工作責任,細化工作措施,推進創建工作,加快創建步伐。

  (二)優化配置,全面提升。加強義務教育資源的預警預測和前瞻規劃,科學編制教育發展計劃,優化布局調整,拓展資源供給,統籌促進優質均衡。推進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和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努力縮小城鄉、校際差距。深入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體制改革,制定落實骨干教師管理辦法,加大骨干教師交流輪崗力度,持續推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打破城區、鄉鎮教師交流輪崗壁壘,推動區域校際間師資力量互補。強化教師隊伍培訓力度,抓住每年新入職教師培訓、平時學習集會,大力開展教師職業道德和師德教育,不斷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養、教育教學水平,持續深化教學改革,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整體提升辦學品質,辦好家門口人民滿意的學校。

  (三)統籌謀劃,合力攻堅。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涉及規劃設計、資金籌措、立項申報、師資編制、用地落實、城鄉統籌、服務管理等方方面面,需要凝聚合力,統籌利用資源,充分發動社會各界和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通力協作,攻堅克難,切實破解創建工作中資源配置不足、資金缺口較大、辦學質量總體提升等重點問題。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齊心協力,狠抓落實,形成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強大合力,全面推進全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確保高質高效完成創建任務。

  (四)對標對表,一校一策。嚴格對照中省標準和上級督導反饋問題,按照一校一策原則,認真研判,查實查清問題,對標整改,補齊短板。針對各個學校不同實際,研究落實最佳解決方案,切實解決大校額、大班額問題,解決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不足、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不足、部室不全或部分部室面積不足等突出問題,落實縣域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裝備統一達標,加快推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一體化建設。

  (五)強化督查,整改達標。健全縣級創建工作評估督導機制和獎懲措施,采取定期檢查、隨機抽查、暗訪督查等形式,常態化、全覆蓋開展督查評估,加強對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履職和相關指標完成情況的專項督導,加大對“八個一票否決”的督查力度,及時通報督查督辦情況,嚴格實行“清單管理”,逐項整改銷號,確保整改成效,不留盲區死角,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實現創建目標。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11篇01-15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2篇[必備]08-30

國足特色學校發展調研報告10-23

國足特色學校發展調研報告03-07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通用17篇)08-05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匯編11篇01-15

學校發展調研報告合集11篇01-15

發展的調研報告12-28

學校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