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養護調研報告(精選14篇)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公路養護調研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1
行業文化是一種以人為本、先進的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管理方式,是提高行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隨著市場化、知識化、網絡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因素對經濟活動的滲透日益深入,現代經濟呈現出一個全新的趨向,即文化化。行業文化建設已成為企業思想政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強行業文化建設,實質上就是要用先進的科學思想和經營理念武裝干部職工頭腦,統一干部職工思想,規范干部職工行為,塑造服務品牌和行業形象,提升行業管理水平,增強行業凝聚力和競爭力,是實現行業持續穩定協調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和迫切需要。
一、什么是公路養護行業文化
公路養護行業文化是文化在公路領域的反映和體現,是隨著公路事業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鮮明行業特點的文化,是社會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概括地說,公路養護行業文化是公路養護職工在公路建設、養護、管理等實踐活動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主要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交通部《交通文化建設實施綱要》對此這樣界定的:精神文化是交通行業的核心價值理念,是交通行業的核心文化;制度文化是體現交通行業價值理念、規范交通行業行為的規章制度;物質文化是體現交通行業價值理念、展現交通行業外在形象的環境和形象標識。因此,公路養護行業文化是公路事業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公路養護行業文化與公路事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繁榮。
二、云南公路養護行業文化建設的問題
近年來,我省各級公路管理部門日益重視公路文化建設,把公路行業文化建設作為對內凝聚人心、激發活力,對外展示行業風貌、構建和諧公路的重要舉措,且取得了顯著成績。如:從xx年起,省管公路貫徹“12435”發展思路,促進了省管公路的機制改革,使公路行業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以受社會高度評價的“三個工程”為例:
“321”工程即:三年時間,建設300個高標準的大管理所,200個設施完善的石料場,100個設備齊全的機械化站”。到xx年底,全局已建成大所275個、石料場156個、機化站108個,新改建職工宿舍8530套。基本解決了職工住房簡陋,材料靠外購,手業養護等歷史遺留問題。“321”工程不僅改變了我省公路養護的傳統組織結構形式、養護技術手段和職工生產生活環境,還扭轉了養路職工過去“技術素質低,養路機械化水平低,養護生產力低”的“三低”狀況。
“安保”工程。“安保”工程即:“以人為本,以車為本,消除隱患,珍視生命”為主題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截止xx年底,全局投入資金11503萬元。自實施安保工程后,在全省機動車猛增至600萬輛的情況下,xx年的交通事故比xx年下降39.8%,經濟損失減少32.6,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減少309人,這是我省20多年歷史上沒有過的。“安保”工程,受全社會歡迎,都稱這項工程為“救命工程”。
“人性化服務工程”。全局以為公路用戶提供安全行車環境、為公路維護提供安全環境、為公路設施提供安全保障,的“三為”作為最高服務標準。圍繞"實施安保工程,增設服務設施、規范標志設置;填筑會“吞人”的深側溝;在主要交通路口、風景區設置人性化標志標牌;實施環境生態綠化工程,為用戶提供安全保障、路政咨詢服務、溫馨親情服務、公路通行信息、路況信息服務、暢通便捷服務,打造公路人性化服務的民本形象。樹立云南公路路況好、路風正、行車暢、效益高,安全快捷的良好形象。
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以下難點:
(一)、云南公路職工文化素質普遍偏低。
公路行業是一個社會性、技術性、服務性、綜合性很強的部門,它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基礎性作用,這需要從事公路行業管理的人員要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然而,當前公路行業職工文化素質偏低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十.五期末,我省省管公路在編人員20206人,專業技術人才僅為2993人,占職工總人數的14.3,技術工人15443人中高級以上技工僅占32.9,職工隊伍素質偏低,文化結構不合理,專業技術人員結構不合理、高素質高層次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缺乏。
(二)行業核心價值觀缺失。
行業核心價值觀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內容:一是職工對行業性質的認識,即公路行業是干什么的;二是對行業使命的認識,即公路行業的存在是為了什么;三是對行業現狀的認識,即公路行業現在如何;四是對行業前景的認識,即公路行業未來的發展如何。可以說當前絕大多數公路職工對上述四個問題的認識是模糊的,或者是不全面的。
(三)行業文化與行業脫節。
公路文化建設本質上是一種管理行為,目的在于規范管理行為,優化行業形象,增強品牌效應。當前的公路文化建設大都表現為提口號、拉標語、定制度,開展文藝體育活動,停留在公路文化建設的外延和表象上,與公路行業的建設、養護管理等實踐結合不夠,沒有把文化元素融入我們的行業。
(四)、對行業文化建設的問題認識欠缺,思路不清。
對公路行業文化建設的問題認識欠缺,思路不清。主要表現在,一是對公路行業文化建設的目標和方向不明確,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形式和監督方法;二是對公路行業文化建設的思考和理解缺乏層次性、系統性、重要性的認識,對于滲透在公路行業職工內心世界中行業群體合力挖掘不夠;三是對公路文化在生產經營中的地位和作用有著模糊認識,有著計劃經濟的思維方式。“只要有公路不怕沒路養”,“事業單位,不怕下崗”等傳統思維方式。
(五)、行業文化建設以偏概全,本末倒置。
以效果推斷程度、衡量水平。例如,一家單位路管好了養好了,經濟效益上去了,似乎一好百好,文化建設必定是高水平的,給干部職工在認識上產生嚴重誤導。這種以為行業文化一學就會地簡單化認識是幼稚的與片面的。尤其是那種迎合政治需要,以偏概全的做法更是十分有害的。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2
隆冬季節,帶給人們一絲寒意。正值此時,我段的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猶如撲面而來的春風,蕩盡了冬的寒意,像一股暖流沁入心脾,溫暖著職工的心房。
20xx年11月,我段按照縣委統一部署,堅持以“平穩有序、高效科學”的原則,在公開、公平、公正的環境里,進行了以競爭上崗、雙向選擇為主要方式的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種方式得到了各級領導認可和同志們的好評。
一、廣泛深入的宣傳動員,為改革奠定基礎
根據縣委的總體要求,我段結合實際情況,針對職工對改革在意識觀念上存在的問題,作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多次召開了段務會,職工代表大會進行專題研究,反復進行宣傳動員,使廣大職工認識到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真正懂得改革是形勢發展的需要,是解決現實矛盾的需要。為此次人事制度改革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制定實施方案,穩妥推進改革
1、堅持因事設崗,優化組合的用人用工機制。段機關實行定編、定崗、定責的“三定”原則。股室負責人和機關管理、工勤人員全部實行競聘上崗,擇優聘用;各基層養護站生產崗位人員,實行雙向選擇,優化組合。
2、堅持規范操作,平穩過渡原則,建立健全制度。如制定自謀職業、離崗待退等職工分流處理辦法、充分考慮改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規范運作,以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
三、實施公開競聘,為改革提供保障
在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的基礎上,實行各股室負責人、機關管理、工勤人員實行競聘上崗;養護站員工實行優化組合、雙向選擇。在整個改革過程中,我們所有的程序都是透明的,沒有任何暗箱操作,公開、公平、公正的競聘,為改革順利實施提供了保障,得到了全段職工的擁護,干部職工沒有異議,就是落聘人員也無話可說。通過公開競聘21名同志走上了段機關管理人員崗位。
沐浴著春風的人們,積極投入到改革之中來,改革的枝頭掛滿了累累碩果:使職工們的思想得到了統一、認識得到了提高、觀念得到了轉變,真正達到了“以為爭位,以位促為”的改革目標;建立起了“競爭、高效、科學”的用人機制,極大地優化了職工隊伍結構;為養路事業的更大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為養護體制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3
農村公路是區域路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關系到一個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高的重要基礎設施。近年來,隨著農村公路事業的蓬勃發展,我縣已全面實現100%鄉(鎮)、行政村通水泥(油)路目標,通自然村公路硬化率達xx%,為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關鍵基礎性作用。
截止20xx年底,全縣公路總里程達到xx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國道xx公里,縣道xx公里,鄉道xx公里,村道xx公里。20xx年以前,受重建輕養思想的影響,我縣農村公路基本上處于失管、失養、失修狀態。無論縣道還是鄉村道路,路面日益破損,路肩雜草叢生,邊溝嚴重淤塞,侵占路產路權現象大量存在,以致交通事故時常發生,公路使用壽命大大縮短,給廣大群眾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不便。我縣又屬暴雨區,每當遭遇洪災時,損失更是巨大,交通中斷現象屢見不鮮。對此,廣大干部群眾頗有怨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反映強烈。加強對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成為全縣干部群眾的熱切期盼!
隨著國家、省、市堅持農村公路建養并舉方針的提出,去年以來,我縣積極策應,迅速轉變重建輕養思想,把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擺上重要的議事干事日程,并結合縣情,大膽探索創新,狠抓工作落實,相繼健全了養護管理機構,出臺了《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落實了養護資金和人員,建立完善了一系列機制、模式和方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為進一步了解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現狀,近日,筆者深入各鄉(鎮)、村及相關部門,對農村公路養護存在問題、養護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調查走訪,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xx年以前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存在問題
1、思想認識有偏頗。
各級政府存在重建輕養的思想,通村水泥(油)路修建期間,各級政府及廣大群眾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物力,轟轟烈烈實施通村水泥路建設工程。公路建成后,大家都認為行路難問題已經解決了,管理和養護根本不重要,不值得重視,于是乎出現鄉(鎮)不管、村委會不理、建路理事會解散等現象,農村管養和建設呈現出“冰大兩重天”的奇異景象。
2、管理體制不暢。
20xx年雖然出臺《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試行)》,但未能真正貫徹落到實處,“分級負責、屬地管轄”原則中明確的責任主體只落實在紙上,因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管理考核機制,各責任單位對農村公路養護均采取回避態度。
3、養護投入不足。
一是養護資金嚴重不足。全縣所有農村公路的養護只有縣每年50萬元的轉移支付費,而鄉(鎮)、村根本未落實養護資金的配套,且全縣各鄉(鎮)真正用于公路養護的經費不足下撥經費的1/4。
二是養護人員缺位。大多數鄉(鎮)只作表面文章,有名無實,只有個別鄉(鎮)有少量的養護工人上路養護,同時養護工人工資偏低,月工資只有200~300元左右(甚至有的一年只有幾百元),養護機構、養護人員、養護機具得不到落實,大部分路段處于缺養狀態(特別是村級水泥路)。
4、路政管理一片空白。
一是機構人員未予落實,根據縣“三定”方案,“縣路政大隊”掛于縣縣鄉公路管理站,屬兩塊牌子一套人馬,而因近年來我縣重點項目和農村建設任務繁重,人員全部參與其技術指導且顯單薄,根本無力承擔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其職能;
二是管理機制未落實。我縣林木、砂石資源豐富,縣內轟轟烈烈的城市建設和新農村建設需要,運輸需求較大。廣大業戶為降低成本,盲目追求高額利潤,超限超載現象極為普遍,對農村公路造成極大程度的破壞。但由于農村公路點多面廣,加之管理機制上的缺失,很難杜絕類似情況發生。
5、農村公路技術狀況差。
由于上級補助低,自籌資金能力差,導致農村公路建設標準低,路況技術條件差,縣鄉主干道水泥路基本只能達四級公路,路面寬5米左右,交通安全設施基本空白。通村水泥路狀況更差,路線隨彎就坡,路面材料一般就地采集,材料規格指標達不到規范要求;防護排水設施不到位,抗災能力弱。
鑒于以上各種因素的相互影響,導致我縣農村公路極難得到有效管養,侵占路權行為屢見不鮮,路面破壞程度大,極大影響了農村公路的通暢水平,制約了我縣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
二、近兩年來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主要工作做法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如何開展?兄弟省、市、縣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和好的做法。但針對財力窮、山區公路多等縣情,我們還是在養護管理的機制、模式、資金籌措等各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創新。
努力營造一種氛圍,解決有無必要養路的問題。多年以來,人們都認為公路一旦硬化就可一勞永逸,不需要像砂石路那樣進行日常養護了。因此,各級政府及廣大群眾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重建設、輕管養的思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近年來頻繁出現的洪水侵襲,我縣農村公路損毀嚴重,大部分路段都遭受重創。廣大干部群眾在探究原因時猛然發現:除了建設標準和質量因素外,最重要的還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養,農村公路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太脆弱。如這些公路能得到有效管養,損失可大大降低,真可謂是“人禍”大于天災!
有了這樣的醒悟,各級政府和廣大干部群眾開始形成一種共識:水泥公路不僅要養護,而且養護的要求要更高,管理的力度要更大;養護農村公路不僅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也是黨和政府“三送”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當前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有效載體!共識形成后,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氛圍也隨之濃厚起來。在這一認識轉變、氛圍營造中,縣交通運輸部門作了許多努力:對全縣1200多公里農村公路現狀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分析,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資料;深入千家萬戶和基層一線開展對農村公路養護問題的民意調查,并問計于民;爭取了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納入“三送”工作內容和縣委、縣政府對鄉(鎮)及有關部門績效管理考核內容;促成縣人大常委會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農村公路現狀調研,形成了有很強指導性和操作性的調研報告,供縣委、縣政府決策,縣主要領導就該項工作進行了多次批示。
全力落實兩筆資金,解決有無錢養路的問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核心問題是“錢”。20xx年以前,我縣農村公路的養護只有農村稅費改革時安排的.50萬元,相對需求來說,可謂是杯水車薪。為此,我縣通過整合各渠道資金落實了農村公路養護所需的兩大筆資金。
一是日常養護資金。通過縣財政采取“包”和“補”的方式以及鄉村兩級自籌解決。縣養公路按4500元/年·公里的標準,由縣財政“包”其需要的100余萬元。鄉(鎮)養公路按2500元/年·公里的標準,縣財政按1000元/年·公里“補”近40萬元,其余近60萬元鄉(鎮)統籌至縣財政。村養公路按1000元/年·公里的標準,20xx年,由縣財政“獎”10萬元(對年度綜合考評達優良且排在前200公里的村養公路),其余通過“一事一議”、“三送”項目、熱心人士捐助、義務投工投勞等渠道解決;今年1月份起,對村養公路養護資金由以獎代補改為直接補助,即對全縣近660公里村養道路按每年每公里500元的標準進行補助,并要求所在鄉(鎮)每年每公里補助200-300元。
二是大中修、安保和小型水毀修復工程資金。實行分級負責、多方籌措的辦法,即縣養公路由縣財政統籌安排,每年預算60萬元,由縣交通運輸局根據需要提出使用計劃、財政部門審核撥付,如超過60萬元,則由縣財政另行追加;鄉(鎮)、村養公路則由鄉村兩級通過“一事一議”、“三送”項目、群眾捐資或義務投工投勞等渠道解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縣財政安排了9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農村公路水毀工程修復、縣鄉公路主要路段安保設施完善和小橋涵洞的維修。
著力組建三支隊伍,解決有無人養路的問題。
首先,組建了一支管理隊伍。20xx年以前,我縣只有交通運輸局下設的縣鄉公路管理站負責全縣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工作。因人員太少,僅參與公路建設規劃、監管就力不從心,根本無法承擔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職責。根據工作需要,20xx年我縣在交通運輸局內設機構中增設了“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站”,兼掛“縣農村公路路政大隊”牌子,10個全額撥款編制。同時,各鄉(鎮)也按照要求組建了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站,由鄉(鎮)分管領導兼任站長,并按鄉1-2人、鎮2-3人配備工作人員,負責轄區內農村公路建設和管養工作。
其次,組建了一支養護隊伍。根據《辦法》明確的縣養公路公里1人、鄉(鎮)養公路5-6公里1人、村養公路每人養護長短不限但每條路段至少1人的原則,按照“年齡40-60歲,熱心公益事業、吃苦耐勞、厚道實干、常居本地”的要求,我縣組建了一支280人組成的養護隊伍,其中縣養公路養護工人50人,鄉(鎮)、村養公路養護工人230人,這種規模的隊伍基本滿足了全縣農村公路養護的需求。隊伍組建后,縣交通運輸局立即對這支隊伍開展了崗前培訓,提高他們的養路技能和護路知識,確保了他們盡早“上路”、“入門”。
再次,組建了一支信息員隊伍。這支隊伍由養路工人、農村班線司機、鄉村組干部和熱心群眾組成,人數達500人之多。通過他們能最快、更多地收集和掌握路政路況信息,對發現的險情和侵權行為,便于相關部門及時采取應對措施,確保公路安全暢通。
致力探索并創新一系列工作機制、模式和方法等,解決有無效養路的問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中的認識、資金、人員問題解決后,為了確保工作有效開展并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我們大膽探索并創新了一系列工作機制、模式和方法等,從而解決養護責任劃分、養護模式確定、養護檢查考評等一系列操作層面的問題。
(1)探索并創新了養護責任機制。
我縣探索性地提出了“縣養公路”、“鄉(鎮)養公路”、“村養公路”的概念,明確縣養公路包括主要縣道和專用公路,養護責任主體是縣人民政府,縣交通運輸局具體實施;鄉(鎮)養公路包括非主要縣道、鄉道和主要村道,養護責任主體是鄉(鎮)人民政府;其余公路為村養公路,由村委會負責養護。這打破了傳統的縣、鄉、村道的框框,把養護責任更多地落實到縣鄉兩級,從而提高了養護資金的保障度。
(2)探索并創新了養護模式。
縣養公路我們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以養護工程對外發包的形式,通過公開招投標,確定承包公司,一包三年。鄉(鎮)養公路則是因地制宜,靈活多樣:高田鎮是參照縣養公路模式確定總承包人,豐山鄉則采取分路段(約5公里)發包給個人養護,而其余8個鄉鎮是按照“屬地原則”由公路所在村委會負責承包管養,除與養護經費掛鉤外,還與村級轉移支付掛鉤。村養公路的養護模式則更加靈活,以有效、管用為原則,自行確定。
(3)探索并創新了資金籌措方法。
針對財政窮縣的實際,我們采取了分層次、多渠道籌集的方式,通過財政安排、鄉鎮自籌、村級配套、“三送”項目、“一事一議”、群眾捐助等渠道解決。同時,根據工作推進程度,逐步提高補助標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確保鄉(鎮)養公路的鄉鎮自籌部分到位,我們經過鄉(鎮)確認養護里程和自籌金額后,由縣財政從下撥經費中扣除并進入專戶,這多少帶有強制性。
(4)探索并創新了養護檢查考評辦法。
首先,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列入了對主管部門和鄉村兩級績效管理指標體系,以此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其次,在考評內容上,將考評內容分為養護質量和養護組織管理兩個方面,并各占總分的70%、30%;在考評要求上,縣、鄉、村養公路以及文明樣板路與普通路區別對待,標準不一;在考評時間上,縣養公路每月分線路全面檢查考評,鄉(鎮)養公路則文明樣板路每月檢查,普通路月抽查、季度全面檢查,村養公路則由去年的鄉(鎮)對其月抽檢、季度全面檢查,縣對其季度抽檢、半年全面檢查,今年調整為縣對文明樣板路每月檢查,普通路季度抽查,半年全面檢查。再次,為了確保檢查考評的公平公正,防止打“人情分”,我們推行了復查機制,當復查結果與檢查評價差異較大時,啟動對參檢人員的責任追究。
(5)探索并創新了激勵手段。
縣養公路如年度綜合考評達優良,除全額撥付養護經費外,還實行獎勵。鄉(鎮)養公路在季度考評中扣撥的養護資金,分別按50%、30%和20%獎勵給年度綜合考評達優良且位列前3名的鄉(鎮)。去年,村養公路年度綜合考評達優良且排名列200公里前的每年每公里獎勵500元。這些激勵手段大大激發了鄉村之間相互競賽、爭先創優的熱情。
三、工作進展及成效
縣養公路從20xx年10月1日起,50名養護工作人員齊裝上陣,投入15臺割草機、2臺挖掘機、4臺運輸車,鋤頭、鐵鍬、畚箕、砍刀人手一套,分上、中、下3個片區正式啟動養護工作。采取“先分路線集中整治,后落實到個人管養”的方法,扎實開展割雜草、培路肩、清水溝、掃路面等工作。截止去年11月底,13條縣養公路共229公里已全部整治到位,12月初將養護責任落實到人。縣財政安排200萬元“三送”民生資金用于縣道維修和安保項目,累計完成路面修復4600m2、砌擋土墻1780m3、澆注(砌片石)水溝620m、修復涵30m、安裝標牌標識等近800塊、防護欄300m、劃標線1200m2,里程碑150余塊。經過集中整治,路肩平整、水溝通暢、路面干凈、視線良好,受到廣大群眾的交口稱贊,也得到了省局領導和市局養護考評組的充分肯定。目前,在正常養護的同時,正在按40%的比例打造文明樣板路,促使養護管理提檔次、上水平。
鄉(鎮)養公路
20xx年8月上旬開始,各鄉(鎮)均制定了鄉(鎮)養公路養護管理實施方案或管養辦法,成立了管理機構,并結合實際,采取村委會承養或公開招投標等形式落實了養護人員,并購置了相關養護器械,10個鄉鎮共購置割草機43臺和人手一套的簡易養護器具。大部分鄉(鎮)采取“先集中整治,后移交養護工人”的辦法,扎實推進養護工作。縣財政安排700萬元“三送”民生資金用于鄉村道交通項目,據統計10個鄉(鎮)完成路面修復6700m2、砌擋土墻7230m3、澆注(砌片石)水溝9735m、修復涵管95m、安裝標牌標識等570塊、防護欄540m。截止去年11月底,389公里鄉(鎮)養公路已全部完成整治任務,12月初起落實到了養護工人個人。根據縣交通運輸局年終總評結果,鄉(鎮)養公路優良率達90%,合格率為100%。目前,各鄉(鎮)也在按30%的比例打造文明樣板路。
村養公路
各村均落實了養護人員,開展了養護工作。特別是今年3月份起,由于養護經費得到進一步的落實,各村積極性明顯提高,在堅持日常養護的同時,也按20%的比例創建村養文明樣板路。
在推進農村公路養護的同時,我縣還強化路政管理,建立信息隊伍,加強路政巡查,嚴格路政執法,保護路產路權,消除交通隱患。全縣共清理占用路肩種植農作物萬余平方米,清理亂堆亂放近4600處,拆除近500處,查處亂搭亂建案件6宗。
由于工作成效明顯,我縣被評為20xx年度全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第一名),今年3月份作為好的典型迎接了市人大常委會的專題調研,4月底全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現場會在我縣召開。《贛南日報》分別在5月14日、5月28日、6月12日先后3次報道了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經驗做法。
四、目前存在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不足
一是養護經費仍然不足。與國務院的要求和實際需要比,我縣無論是縣養公路還是鄉(鎮)、村養公路,無論是日常養護資金還是大中修資金,都還很不夠。
二是村養公路養護管理相對滯后。受資金等因素影響,部分村養公路養護管理效果還不盡人意。
三是路政管理力度不夠。個別鄉(鎮)未嚴格按規定審批道路兩旁的建筑物,公路沿線個別群眾亂堆亂放、占道經營、曬東西現象時有發生,利用路肩種植農作物未完全杜絕,超載超限屢禁不止。對這些現象,我們在路政執法中法律依據不明,執行力度不夠,效果自然不明顯。
(二)今后工作打算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結合我縣“一年打基礎,兩年促提升,三年抓鞏固”的推進工作思路,今年將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思想認識再提高,增強深入推進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養護管理擺上更加重要的干事日程,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實工作;把農村道路的養護工作當作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成為“三送”工作一項重要內容;把農村公路養護納入各級組織正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做到知行合一、立說立行、立見成效,讓群眾感受到明顯的變化,得到真正的實惠。
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從多渠道籌措日常養護經費,使縣、鄉(鎮)、村養公路分別達到每年每公里7000元、3500元、1000元的標準。同時,多種渠道籌措大中修資金。
突出工作重點。著力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全力突破村養公路的養護管理,做到全覆蓋、常態化,使縣鄉村公路養護管理協同推進。對村養公路要做到四“落實”,即養護經費落實、養護人員落實、養護工作落實和檢查考評落實。
二是著力抓好“文明樣板路”建設。在去年“示范路”創建的基礎上,圍繞“暢、潔、綠、美、安”總要求,大力推進“文明樣板路”創建活動,全面提升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
三是努力抓好路產路權的維護。繼續抓好農村公路執法宣傳,增強沿途群眾愛路護路意識;依法批建道路兩旁建筑物;堅決制止占用路肩、邊溝、邊坡種植農作物行為,及時查處違章建筑和占道堆放、經營案件,打擊超載行為,強力維護路產路權。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4
在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中,公路養護是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它的養護工作不同于一般公路,它具有技術性強、人員素質全面、維修反應迅速、機械化程度高、安全措施嚴格等內在要求。但是目前由于受較為落后的養護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限制,使得各地高速公路養護工作都無法完全達到這一內在要求。
一、高速公路養護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1、養護管理體制不順,機構設置復雜。目前,我國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管養一體”和“管養分離”兩種模式,其中“管養一體”模式比較普遍。許多高速公路養護管理仍然套用事業型養護管理體制,職責不明、責任不清,養護經費采用撥款形式,這種計劃經濟管理模式已遠遠不能適應高速公路公司化經營的發展趨勢和養護體制改革的要求,束縛了養護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管理體制的創新。另外在機構設置上,許多高速公路仍然按照“統一管理,分級領導”原則設置養護處、養護科、養護工區等,造成人員龐大、機構臃腫。這種按照計劃經濟體制形成的養護管理模式,一方面不利于養護工程市場化,另一方面不利于養護工程的監督和質量管理。
2、養護運行機制落后,創新力度不夠。近年來,根據交通部提出的“管養分離、事企分開”的原則,各省(區、市)都不同程度的進行高速公路養護運行體制的改革,并取得的初步成效。但是目前由于各地對高速公路養護市場化運作尚存疑慮,從而使得養護運行機制較為落后,創新力度不夠,主要表現在:養護市場封閉運作、養護市場化模式尚未確定、養護市場主體尚未完全形成、養護市場各項制度尚不完善等等。另外,高速公路養護目前仍未制定全國統一的養護定額和高速公路養護技術規范,各地養護部門在編制養護計劃和養護費用估算時,大都參考公路工程定額和《公路養護技術規范》中的相關要求,從而導致養護工程費支出缺乏嚴格的考量標準,隨意性較大;養護質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公路養護的“好路率”指標,不能滿足高等級公路全方位養護的客觀要求。
3、養護隊伍臃腫,技術力量薄弱。目前,在全國各地的高速公路養護管理中,由于“政、事、企”不分以及激勵約束機制不強,導致各地養護機構重復設置,非生產人員膨脹,養護隊伍臃腫,人浮于事現象比較嚴重,從而使得養護經費被擠占,養護隊伍素質下降等問題產生。同時在現有養護隊伍中,其人員結構也不合理,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管理人員過多,一線從事養護生產的人員太少;
(2)文化素質較低,技術力量薄弱。以河北某高速為例說明,此高速公路共有養護職工126人,其中正式工73人,臨時工53人,正式職工主要從事管理工作,一線施工大多由臨時工進行。在養護職工中,中專以上學歷僅為25%,由此其技術力量可見一斑。
4、用工制度僵化,分配形式不活。隨著高速公路的發展,科學技術和現代機械在高速公路養護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這就使養護單位一方面急需專、精、尖人才,而另一方面無法解決“不能勝任”工作的職工安置問題,從而導致內部人員出不去,外部人才進不來的“兩難”境地。在工資分配上,效益工資在工資總額中所占比重較小,激勵作用不強,使得“有工不出、出工不出力、多勞不多得、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現象比較普遍,導致職工工作積極性差,責任心不強,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產生。
5、養護資金不足,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全國各地高速公路養護中普遍存在養護資金不足的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
(1)建設資金缺口太大,有限的養護資金難以滿足不斷增加的養護任務;
(2)有些高速公路本身收費額低、效益差,養護資金分配不足。
(3)償本付息壓力較大,養護資金投入不夠充足。
(4)由于利益驅使,不愿投入過多資金用于養護。尤其是一些采用bot、tot方式經營的高速公路,由于經營公司一味追求低成本、高利潤,從而忽視了對高速公路養護維修的投入。養護資金的不足,必然會使高速公路病害得不到及時處理,公路使用壽命大大縮短,交通事故頻頻發生,給經營者和使用者都造成極大的損失。同時,由于各地高速公路管理養護機構臃腫,養護生產效率低下,導致高速公路養護成本居高不下。
6、機械化程度不高,無法適應“及時養護”需求。高速公路需要高標準的養護,實現養護機械化是推進養護工藝更新和養護技術提高的重要標志,也是保障和改善高速公路交通環境的客觀要求。但目前從整體上看,我國高速公路養護維修較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傳統的手工養護作業,養護機械化水平不高,養護機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比較低,作業效率和養護質量難以適應高速公路大交通量、快速交通的要求,無法確保高速公路養護的及時性、快捷性和高效性。
7、養護體系不健全,無法實現“預防性養護”要求。目前各地高速公路養護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動養護,主要表現為疲于應付各種病害,缺乏運營使用過程中的路況調查、病害預測以及適時養護決策和養護規劃。只有變被動養護為預防性維護,才能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減少養護成本,提高養護效益。實現預防性養護應具備兩個條件:
(1)技術條件,包括道路及橋梁結構檢測系統、路況評價預警系統、養護決策系統及成套養護設備;
(2)機制條件,指養護管理體制及其運作模式,需要建立完善的養護決策、養護規劃、養護調度及工程養護監理制度。
8、法規建設滯后,影響養護市場化進程。
近幾年來,一系列公路法規的頒布實施,對公路建設、養護和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從整體上看,公路法規體系尚不配套,尤其是高速公路管理與養護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設難以適應突飛猛進的高速公路建設和養護體制改革的要求,因此應加速制定高速公路養護技術規范、操作規程、養護保障、養護定額等管理體系和技術體系,建立完善養護系統,以實現養護管理的現代化、科學化、法制化和規范化。
二、高速公路養護體制存在問題的成因
1、重建輕養。自從1988年第一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以來,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突飛猛進,目前高速公路總里程已經超過3.4萬公里,并且根據《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再用20年左右的時間,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要達到8.5萬公里。由此可見,目前我國正處于高速公路大規模建設時期,建設任務很重,各地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門將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高速公路項目的融資及建設上面,而對于高速公路的養護問題,往往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普遍存在“高速公路工程質量好,早期無須養護”的思想,沒有充分認識到“公路建設是發展,公路養護也是發展,而且是更重要的發展”的`真正內涵,因此導致高速公路養護資金被挪用擠占,養護體制缺乏創新等問題的產生。
2、體制不順。為了解決高速公路建設資金嚴重不足的矛盾,國家不斷深化高速公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打破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資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資主體多元化、資金來源多渠道、投資方式多樣化、項目建設市場化”的新格局。投融資體制的改革,一方面調動了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參與高速公路建設的積極性,解決了高速公路建設資金問題,但同時也帶來了高速公路管理體制混亂等問題。高速公路管理體制的混亂必然導致養護體制的不順,尤其是“政、事、企”不分現象比較嚴重,養護管理套用計劃經濟模式,長期封閉運行,使得高速公路養護工作長期缺乏競爭意識、市場意識以及效益意識。
3、管養不分。由于各地高速公路建設規模增長迅速以及養護市場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在高速公路養護管理中,“管養不分”現象比較普遍,許多高速公路管理機構,既是養護管理者,又是養護生產者,同時也是養護質量的監督者,這種管養不分的傳統養護模式,很難實現養護計劃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養護實施的嚴格性和徹底性、養護監督的嚴肅性和有效性,從而給高速公路養護帶來諸多弊端。
4、壟斷經營。長期以來,由于高速公路養護管理體制不順,管養不分,因此目前各地高速公路養護市場基本上都是內部封閉運作,壟斷經營,高速公路養護市場的公開性、透明度不夠,離真正的市場化、社會化要求有相當的距離。這對于高速公路養護市場的健康發展非常不利,容易導致養護效率低下、養護成本居高不下、養護人員過度膨脹等問題的產生。
5、規模不經濟。目前,各地高速公路管理基本上采用“一路一公司”或“一路一處”經營形式,所管轄里程最多200公里左右,最短的只有十幾公里。而大多數經營公司(或處)自設養護機構,這必然使高速公路養護無法達到最佳規模,不能實現規模經濟效益。養護規模不經濟,則容易導致養護單位無錢購置現代化養護設備或由于里程短出現養護設備閑置浪費現象,另外規模不經濟也會導致養護隊伍文化素質不高,養護技術不強、養護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問題的產生。
6、規章不健全。為了促進我國高速公路養護事業的健康發展,國務院和交通部先后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如《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公路養護工程管理辦法》、《公路養護市場準入暫行規定》、《公路養護工程招投標管理暫行規定》等等。但是,由于目前高速公路管理體制以省(市、區)為主,上述規章制度的頒布只是給各地高速公路養護體制改革提供了基本原則,指明了方向。各省(市、區)由于具體情況各異,對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度不一,各種養護體制改革的具體執行政策及配套政策尚未完全出臺,從而導致養護體制改革的混亂和問題的產生。
三、高速公路養護體制存在問題的對策
要解決養護體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就應加快高速公路養護體制改革的步伐,積極響應交通部提出的養護體制改革基本精神,理順管理體制、建養并重、管養分離,同時打破壟斷經營,健全各種規章,實現養護市場化、規模化及專業化運作。從改革實踐看,自從“九五”期間交通部提出“管養分開、事企分離”養護體制改革原則以來,各地在建立符合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新型公路養護模式上,進行了多種多樣的探索和實踐,全國涌現了以“上海模式”、“吉林模式”、“浙江模式”、“湖北模式”為代表的眾多成功范例。在市場化改革實踐中,已經顯現出市場化養護的諸多優點,主要表現在:
(1)事企分開,突出養護管理部門的管理職能,有利于精簡機構,可以改善人浮于事,吃大鍋飯的局面。
(2)引進市場競爭機制,促使從事養護的企業進行自身的優化改革,有利于培育高素質的養護企業。
(3)有利于提高養護資金使用效率和養護質量。這些成功范例的出現以及其顯示出來的市場化養護的優越性充分說明了高速公路養護市場化的可行性。在具體實施中,尤其應注意下面幾點:
1、建養并重。要順利推進高速公路公路養護體制改革,政府部門及高速公路管理機構首先要消除認識上的誤區,牢固樹立“建設是發展,養護管理也是發展”的指導思想,充分認識養護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做到建養并重,保證高速公路養護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
2、理順體制。科學、高效的管理體制是做好養護體制改革的重要保證和必要條件。目前,我國高速公路已經具有相當規模,高速公路運輸網絡已經初步形成,為此交通管理部門要充分認識到高速公路現行管理體制的弊端,從有利于高速公路事業的大局出發,盡快建立起精簡高效、職能明確、權責一致、運轉協調,辦事規范的高速公路管理體制。
3、管養分離。高速公路市場化養護模式的實施就是要通過將市場經濟中的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價格機制等引入養護工作中,達到提高養護質量、降低養護成本的目的。為此,就應該逐步實現管養分離,將高速公路管理機構所屬的適宜于市場化養護工區、養護中心等與管理機構相分離,并通過合并、重組等形式將其培育成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自我發展、自我經營、自我約束、自負盈虧、獨立產權”的養護企業。
4、監管到位。在高速公路養護體制改革過程中,政府部門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和定位,即政府部門是養護市場的“掌舵者”,而非“劃槳者”,它以自己的行政權威對高速公路經營公司、高速公路養護公司、高速公路養護中介機構的市場行為進行有效監督,同時制定有關政策及規則保障養護市場規范有序運轉;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門應該對養護市場準入、招投標、養護質量等方面加強監管,做到政府監管到位,保障高速公路養護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5、依法保障。市場經濟本質是法制經濟,在高速公路養護市場化進程中,應該以《公路法》、《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等法規為龍頭,重視和加強高速公路養護管理有關法規的制定。政府部門應建立一整套公路養護工程管理、評價辦法及檢查制度,使高速公路市場化能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從而減少改革風險,保證改革目標的順利實現。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5
路政與養護是公路行業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傳統的工作模式下,路政管理和公路養護工作各自獨立,路政中隊和養護人員分別上路巡查,兩支隊伍、兩輛車巡的是同一段路,從事的是不同的工作,這就造成了工作效率的降低和人力、物力的浪費。為進一步提高公路巡查效率,降低巡查成本,打造高效型、節約型單位,初,濱州市公路管理局選取縣公路管理局作為路政、養護聯合巡查管理工作試點單位,近期我們對縣公路局路政、養護“兩位一體”模式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該局經過近一年來的有益嘗試和積極探索,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同時也暴露了幾個問題,現就調查結果做以下分析報告。
一、路政、養護“兩位一體”模式主要做法
1、加強教育培訓,促進角色轉換。路政、養護“兩位一體”工作模式的實行,要求路政員兼任養路工、養路工兼任路政員,角色的轉換首要任務是提高人員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縣公路局組織全體路政人員進行公路養護知識培訓,同時對全體養護人員進行路政知識培訓,使他們全面了解養護及路政工作方面的知識,培養成為雙重職責多面手,以此強化一線路政、養護力量,為新工作模式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深化資源整合,實施集約管理。新模式實行以來,各路政中隊入駐基層公路站,改變了以前路政中隊沒有固定辦公地點,而公路站有多間閑置房屋得不到利用的狀況。整合后的路政中隊、公路站由原來的兩部車上路巡查,現在共用一部路政巡查車上路,既節約了行政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3、健全運行機制,理順工作流程。路政、養護“兩位一體”模式下,公路站站長兼任路政大隊副大隊長,負責所轄區域內國省道干線公路的路政管理與公路養護工作,野外工作補助由路政大隊發放,路政巡查中隊長兼任公路站副站長,協助公路站站長工作,養護人員聘為兼職路政員,路政員兼顧養護工作,將路政管理和公路養護有機結合在一起,在加強日常養護工作的基礎上,嚴格落實路政巡查制度,科學制定巡查計劃,有針對性的加大巡查密度和頻率,對管轄路段的涉路行為,做到了盡早發現、迅速出警、依法查處,及時消除各種影響道路安全暢通的隱患。
4、做到權責明晰,確保管養互補。新模式下,公路站職責范圍包括:一是維護路產路權。及時制止、查處公路用地取土采石,損壞路基邊坡,占用堵塞邊溝,邊溝排放工業污水,傾倒垃圾以及損壞硬化路肩、護肩石、路緣石、泄水槽,損壞、腐蝕、漏撒污染路面,損壞橋梁欄桿扶手、立柱、橋梁人行道、塊石涵洞、涵頂帽石、漿砌防護工程、隔離墩隔離墻(柵)、防撞護欄、示警樁、輪廓標、鋁材反光標志、鋼管標志桿、水泥里程碑、水泥百米樁、水泥界碑、照明裝飾燈、施工路欄、錐形標志、路面標線,損壞公路綠化喬木、長青綠籬帶、常綠籬球、木本花木、矮林、草坪、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割損部分樹冠等損害公路路產、侵犯路權的行為。二是路域環境綜合治理。對利用公路及公路用地進行集市貿易、擺攤設點、堆放物品、傾倒垃圾、設置障礙、挖溝引水、利用邊溝排放污物或其他損壞、污染公路和影響公路暢通的現象進行整治,對建筑控制區內的違法建筑進行清理。三是標志標線管理、設施維護。對標志、標線進行管理,確保標志、標線齊全、規范、美觀,及時補設缺失公路標志、扶正歪斜公路標志,對公路路面、橋梁、界樁、行道樹、路緣石等路產進行管理。四是路政許可管理。對臨時占用路面、臨時占用公路用地、建設占用公路用地、占用綠化用地、新增平交路口、橋梁附設電纜(管線)、設置非公路標志等路政許可事項進行監督,負責路政許可施工現場的管護工作和養護施工現場的交通管理工作。五是公路養護管理。加強公路日常養護管理,保持路面清潔,邊坡適度,行車舒適;路肩整潔,邊坡穩定、排水暢通;構造物、橋涵、隧道完好;沿線設施完善;綠化林木協調美觀。六是完成上級安排的其他工作。
二、縣公路局試點工作取得經驗
路政、養護“兩位一體”模式下,縣公路局積極找尋公路管養的最佳結合點,路政和養護人員密切協作,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體現了這項新機制強大優勢。
1、處理問題突出“專”。目前,路政養護兩位一體的工作模式在局運行良好,合二為一后的公路站現有路政員4名,養護人員兼職路政員1名。路政、養護“兩位一體”模式,將單一的養路工、路政員兩種身份合二為一,使路政、養護力量都得到了充實,突出解決了過去工作中存在的責權不明,甚至相互推諉的現象,現在路政、養護人員在工作中相互交流、共同進步,從以前的各自為戰轉變為協調同步,涉路問題不分你我,形成了人人關心路政管理工作、人人從事公路養護的良好局面,推動路政、養護工作向縱深邁進。
2、解決問題突出“快”。以前路政巡查發現問題后,回去先將情況寫入巡查記錄,再將該問題反映給分管領導;如果養護巡查人員在路上發現路政案件后,也是要向養護分管領導的匯報,然后再逐級將情況反饋給路政管理部門。而現在新模式下,在路上發現問題后,現場就能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減少了中間環節,同一問題的處理變的.更為快捷,日常的養護工作在巡查過程中一并完成,巡路人員能夠及時填報巡路日志、報案記錄,第一時間掌握公路橋梁狀況、公路綠化、沿線設施、標志設置情況及超限運輸車輛交通量等信息,既提高了路政管理效能,確保及時制止、查處各種損害路產路權違法行為,又將對公路的損壞控制在前期或較小損壞階段。
3、行政成本突出“省”。聯合巡查改變了過去路政、養護分別巡查,重復巡查的做法,將兩者合并同車巡查,一經發現問題,由巡查人員共同處理。此舉減少了重復支出,有效的降低了巡查成本。縣公路局三個路政中隊入駐公路站以后,路政、養護上路巡查使用一輛路政執法車輛,封存三輛原公路站養護巡查皮卡車,根據往年核算的車輛油耗、維修保養成本,預計每年至少可以減少36000元的行政費用支出,突出體現了集約化的要求。
4、服務意識突出“強”。新模式實行以來,縣公路局強力推進路政、養護作風整頓,增強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使職工從思想上做到以路為業,以站為家,形成了管理與服務并重、管理與服務同步的工作新格局。路政中隊入駐公路站,有了固定的辦公場所,并配齊攝像機、照相機等器材以及各類事案文書、路賠票據,方便群眾就近處理路政事案、咨詢涉路問題,對于現場可處理的各類路政事案,可就近在公路站完成,事案文書、路賠票據月底交路政大廳匯總,這樣就節省了行政執法相對人的時間和精力,促進了工作效能效率的提高,大大提升了公路部門的社會形象。
5、管養效果突出“好”。今年以來,縣公路局路政、養護上路巡查的密度、頻率更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更強,及時發現、處理的涉路事案更多。截至10月底,路政巡查總里程達153500公里,處理路政事案數由去年同期的89起上升為733起,依法收繳路賠收入117萬余元,事案查處率、結案率均達到96%以上。路政執法人員與養護人員互相配合,深入開展迎全運城鄉環境規劃建設管理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對城區進出口及穿村鎮路段臟亂差、建筑控制區違法建筑、集市貿易、擺攤設點、未經許可違法設置非公路標志、公路用地內各種堆積物、麥收期間在公路上打場曬糧等現象進行整治和清理,進一步確保了縣域內干線公路的“暢、安、舒、美、優”。
三、具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今年是縣公路局實行路政、養護“兩位一體”模式第一年,由于沒有以往經驗的可供借鑒,尚處于探索磨合階段,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也暴露出了幾個問題。
1、路政、養護共用一輛車上路巡查、作業,人員、車輛過于集中,兩項工作同時出現緊急任務時,調配困難大,就會出現分身乏術的問題。
2、具體工作中,存在重管輕養現象。由于路政管理要求人員、車輛大部分時間在路上巡查,而日常養護工作以及小修保養需要定點施工,這就會造成保證了路政巡查時間和效果,養護工作質量下降的問題。
開展路政、養護“兩位一體”模式是當前公路發展形勢下加強公路管理工作、創新管理理念的具體體現,符合節約化、人本化的發展思路,通過縣公路局的試點工作,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雖然也暴露出了幾個問題,但從綜合分析的角度來看,利遠大于弊。我們認為通過進一步在實踐中的探索、完善,這種新的工作機制值得在系統內推廣。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6
近年來,隨著我省農村公路(包括縣道、鄉道和村道公路)的大規模建設以及路面改造工程的實施,農村公路的數量和質量都有較大幅度地提高,農村運輸條件和投資環境大為改善,有效地推動了農村城鎮化進程,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但由于我省農村公路量大面廣、地區差異較大,加之養護管理運行機制不夠健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缺位”、養護資金不到位等問題日益突出。今年,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xx〕49號)的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我們擬定了《浙江省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辦法》和《浙江省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責任主體、職責分工等進行了規范,為理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各種關系、健全養護管理機制奠定了基礎。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提高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質量和水平,探索適合我省實際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模式,省廳將《關于我省農村公路管養模式的探討研究》列為今年重點調研課題。為此,我們在前兩年農村養護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有關問題研究的基礎上,再次就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模式問題進行了專題調查和研究。通過對浦江、海鹽、安吉等各具特色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實踐探索和分析,同時借鑒省外養護管理經驗,對群眾性養護、分段養護、道班養護、專業養護等養護模式進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討,形成本調研報告。
我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基本情況:
(一)農村公路現有里程和規模
據統計,截止20xx年底止,全省農村公路(縣、鄉、村道)總里程為85643公里。按目前行政等級標準分,其中:縣道23097公里、鄉道15873公里、村道46673公里;按技術等級分,其中:一級公路1019公里、二級公路3648公里、三級公路6935公里、四級公路43895公里、等外公路30146公里(其中準四級公路13527公里);按路面類型分,其中:水泥砼路面36329公里(其中縣道9384公里、鄉道5703公里、村道21242公里)、瀝青混凝土路面8965公里(其中縣道5016公里、鄉道655公里、村道3294公里),簡易鋪裝路面17089公里(其中縣道8549公里、鄉道3589公里、村道4951公里),未鋪裝路面23258公里(其中縣道147公里、鄉道5926公里、村道17185里)。鋪裝路面公路里程合計62384公里,占農村公路總里程的72.84,到20xx年底鄉道砂石路面改造工程完成后,鋪裝路面公路里程將增加5000多公里,達到67000多公里。
(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現狀
20xx年前我省各市、縣均設有專業和縣鄉兩個公路管理機構,分別負責國省道和縣鄉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20xx年養護體制改革后,實現了兩合并,即:所有市和絕大部縣(市)專業與縣鄉公路養護管理機構合并,國省道、縣鄉道公路養護管理職能統一由市、縣(市)公路管理機構負責,部分市、縣(市)公路管理機構內相應增設了縣鄉公路養護管理內設機構。
目前,我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中,縣道和鄉道大部分已納入交通公路部門管養范圍,基本上實行“條塊結合,以縣為主”。村道公路的管養,由于目前的'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一直未納入交通公路部門管理范圍。在養護資金安排上,目前仍沿襲過去(兩合并前)專業養護經費和縣鄉養護經費分別安排下達的方式。縣鄉養護經費由省汽車養路費切塊補助一部分,不足部分由地方自籌解決(手拖費安排一部分,地方財政預算安排一部分)。
(三)農村公路養護生產運行機制
目前,縣道公路的養護生產(包括日常養護和大中修工程)基本上采用國省道的養護運行機制,走養護市場化的路子,主要由專業養護隊伍(養護公司)進行養護,公路管理機構負責行業管理。鄉道公路的日常養護工作主要由鄉鎮政府負責,公路管理機構負責行業指導和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助(或以獎代補)。
我省鄉村道的養護生產運行機制歸納起來大體上有以下幾種模式:
模式一:由鄉鎮成立固定的專門養護隊,負責鄉村道的日常養護和大中修。養護隊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并有少量的機具設備;養護資金由交通部門補助一部分,不足部分由鄉鎮財政解決。這種模式一般在經濟較發達的鄉鎮采用較多。
模式二:鄉鎮政府按行政區域將鄉村道公路的路面保潔、巡查、行道樹維護等日常管養工作分段包給沿線村委會,再由村委會將鄉村公路養護工作承包給村里的農戶。大中修工程通過招投標,由專業隊伍施工;養護資金由交通部門補助一部分,不足部分由鄉鎮財政和村委會解決。
模式三:由村委會組織,一年對行政區域內的鄉村公路集中進行二、三次季節性、不定期的突擊養護(保潔和少量的維修)。這種模式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山區)采用較多。養護資金由交通部門補助一部分,不足部分主要通過投工投勞。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7
按照區委《關于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實施意見》要求,我局認真組織開展了大討論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全體干部職工進一步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和把握,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要求上來,統一到中央和省、示范區、區委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通過這一階段深入的調查研究和思考,我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和不足,調研如下。
一、我區農村公路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在示范區黨工委和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區農村公路得到了迅猛發展,截至目前,全區農村公路總里程為286.51公里,其中縣道93.68公里,鄉道23.27公里,村道166公里,二級公路47.58公里,三級公路83.6公里,四級公路155.3公里,全區農村公路中瀝青混凝土路163.5公里,水泥混凝土路123.1公里,公路密度227.3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全區88個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基本形成了九縱六橫的公路交通格局。農村公路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城鄉一體化建設,為我區經濟快速、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我區道路管理養護體系現狀
目前,我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按照區政府20xx年制定的《關于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執行,將農村公路養護分為日常養護和養護工程。農村公路日常養護按屬地管理原則,由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實施,鄉鎮設立道路辦,配備2名管理人員,通過區鄉聯聘、鄉用鄉管,對養護人員實行合同養護。區交通局負責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安排養護工程計劃,區公路站具體組織實施農村公路養護工程,并對鄉鎮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和考核,各鄉鎮道路辦負責對養護人員的日常檢查考核。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管理資金由交通局和鄉鎮共同對半承擔,根據考核結果,交通局將日常養護資金撥付鄉鎮,再由鄉鎮計量支付。農村公路路政管理由區公路站路政隊負責全區農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并指導各鄉鎮具體做好本轄區內公路管理工作。
三、我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存在的問題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還較為滯后;管理養護責任不能全部落實,養護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養護機制缺乏活力、養護質量不高;鄉鎮養護管理投入和重視程度不平衡等,直接影響我區農村公路正常使用、行車安全和長遠發展。具體表現在:
1、養護資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區公路養護資金還未納入財政年度預算安排,僅靠省交通廳撥付的正常養護經費用于公路養護,資金缺口較大。同時,由于燃油稅費的改革,不再征收拖拉機等養護費,造成養護經費嚴重短缺。每年只能根據省上撥付的養護資金情況,本著先急后緩的原則,制定養護計劃,致使有些道路需要維修養護因缺少資金而不能實施,迫使道路待病運行,更增加了損壞程度。
2、由于各鄉鎮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重要性認識不夠,對農村公路日常養護投入不足,養護管理長效機制尚未建立,加之少數群眾整體利益意識差、法制觀念淡薄,致使鄉、村公路的路產路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害。
3、治超工作存在困難。由于農村公路技術等級普遍較低,加之我區交通路網發達,一些超限運輸車輛對農村公路造成一定損害,目前,由于我區沒有國、省干線公路,無法設立治超檢測站,對農村公路治超,僅靠一輛流動檢測車進行,從根本上無法解決治超問題。
4、養護管理機制不健全。各鄉鎮雖都設有道路辦,但還沒有完全建立起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管理機制,養護管理人員少,以至于個別村道存在失養現象。對于大中型養護工程,存在養護機械裝備短缺,養護工程以人工操作為主,與規范化養護體制不相適應。
四、我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要求
按照省政府《關于印發陜西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陜政發〔20xx〕72號)要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按照統一領導、縣管為主、分級負責、各方支持的原則進行,各縣級人民政府為本轄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責任主體,具體負責籌集和安排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監督農村公路管理機構的養護工作,組織協調鄉鎮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做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按照有路必養,確保質量的原則,應納入政府的財政年度預算,并應隨著農村公路里程增加、技術標準提高和地方財力增長,逐步增加養護資金。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費主要由市、縣財政按比例承擔,縣級財政統籌安排,市級財政給予補助,具體安排標準為:縣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鄉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農村公路養護工程費和日常養護費,實行分專戶儲存,單獨核算,專款專用,接受本級財政部門和上級交通主管部門監督檢查。
五、幾點建議
1.建議區上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納入區財政年度預算安排,專項列支,用于化解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投入不足,實現農村公路“有路必養、養必良好”,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道路的建設成本。
2、進一步健全鄉鎮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機制,按照區政府制定的《關于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明確以政府為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主體,交通局為行業管理責任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加快鄉鎮政府管理養護體制的建立健全,配齊養護人員,加大管理的力度,使農村公路管理在組織、制度、養護標準、考核、資金保障等各方面規范化、制度化。
3、實行管養分離,推進公路養護市場化。進一步深化交通行業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實行管養分離,推進公路養護市場化,建立專業化、機械化的養護施工隊伍,使全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更加標準化、科學化。
今后工作的思路和具體措施: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交通工作要服務于經濟發展,要服務于新農村建設、服務于群眾快捷方便出行和實現標準化、規范化、集約化、人本化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農村公路養管工作,進一步強化農村公路養管措施,力爭用一至二年左右的時間,建立符合我區農村實際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和運行機制,保障農村公路的日常養護和正常使用,實現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的正常化和規范化。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8
截止20xx年底,我市農村公路總里程1103.873公里,其中縣道7條,109.917公里;鄉道14條,84.161公里;專用公路3條,5.929公里;村道578條,903.866公里;二級公路7.694公里,三級公路78.884公里,四級公路1017.295公里。瀝青混凝土路面93.504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682.588公里,瀝青碎石路面7.922公里,碎石路面192.927公里,土路121.261公里,其他材料鋪筑路面5.671公里。
一、農村公路建設情況
近年來,我們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改變當地面貌、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業產業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來抓。20xx年開始至今已建成茍段公路一期、余平公路、界湯公路、界阜公路、咸興北路及天王路等縣級公路85公里。今年將開工建設西寶中線(興平段)、興小路建設項目,這些項目的相繼建成將更大的提升我市交通通行能力。
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情況
我市農村公路養護情況為:縣道7條109.917公里,平均好路率為77.3%,好路里程85公里;鄉道14條84.161公里,平均好路率為83%,好路里程70公里;專用公路3條5.929公里,平均好路率為84%,好路里程為5公里。村道903.866公里,平均好路率83.4%,好路里程754公里。
(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機構設置情況
1、縣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設置情況
成立興平市農村公路公路管理站,人員編制20名,事業編制,下設辦公室、財務室、試驗資料室、公路養護股、路政股。人員工資為縣財政全額支付。設站長1名,支部書記1名,副站長2名。其職責是:承擔全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擬定農村公路養護工程計劃和日常養護計劃,并按照批準的計劃組織實施;落實縣鄉公路養護工程工作,組織養護工程的招投標和發包工作;檢查、驗收、評比、考核農村公路養護質量,負責縣鄉公路路政管理和路產路權保護,指導村公路的養護和路政管理工作。
2、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設置情況
我市共有14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分別設立鄉鎮農村公路管理所。人員編制3名,其中所長1名、由主管交通的副鄉(鎮)長兼任,副所長1名、公路專干1名。其職責是:接受農村公路管理站的行業指導,具體負責落實本轄區內村級公路的日常管理和養護工作,擬定村級公路養護工程計劃和養護計劃,對村級公路的養護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考核、評比,并指導村級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
3、村級公路管理機構設置情況
村級設有農村公路養護員,第一責任人為村委會主任。
按照該村村道里程每2公里不少于1人確定養管員,全市共聘用養管員511名養管人員。其職責是:在農村公路管理站、鄉鎮公路管理所的指導下,嚴格按照公路養護標準進行養護作業;提高養護質量,確保路面路肩平整堅實,路基邊溝無積水、無雜物、無損壞,行道樹無缺損;配合支持縣鄉公路養護和管理工作,維護村級公路路產路權,發現重大破壞公路產權的人和事,及時制止并上報。
三、目前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市農村公路的建設盡管取得了巨大成績,五年建設了近1000多公里的農村道路,但農村公路的.網絡化程度和技術標準還不夠高,自然村通村率還不夠,不能完全適應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和農民生活質量提高的要求。
(一)大項目建設損毀公路嚴重。20xx年以來,由于西寶高速改擴建、西寶客專、西寶北線改擴建相繼施工,運送沙石車輛對我市農村公路損毀嚴重,沿渭的6個鄉鎮尤為嚴重。
(二)建設、養護資金不足。關于建設資金問題,我局領導已多次在省市交通會議上提出加大補助標準,目前的補助標準只占到公路總預算的40%(按目前公路造價三級公路每公里改建造價約120萬元,國家補助45萬元),給地方財政造成巨大的壓力過去,村級公路一直未納入交通公路部門的管養范圍,沒有正常固定的養護經費來源,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得不到有效保障。目前超限運輸問題嚴重,公路養護成本大為增加,但養護資金投入甚少。
(三)養護管理機制不完善。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機制正在建立,市、鎮、村三級養管體系有待完善。
四、加強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根據目前農村公路建設及其養護管理的現狀,進一步加快農村公路發展,改善并提高農村公路路況,實現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一)明確責任主體,建立健全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體制
進一步健全鄉鎮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機制,明確以政府為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主體,交通局為行業管理責任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加快鄉鎮政府管理養護體制的建立健全,配齊養護人員,加大管理的力度,使農村公路管理在組織、制度、養護標準、考核、資金保障等各方面規范化、制度化,并將農村公路管理工作要納入各級人民政府年度工作考核目標。
(二)科學規劃,因地制宜。通村公路建設先易后難,只有堅持規劃優先,才能確保有序發展。現在,我們重點要以“通暢”為目標,以“通客車”為標準,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既要利用好現有路基實施改造,用好資源,節約資金;
又要注意路網輻射面,讓更多數群眾受益,方便農民生產生活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路網規劃還要按照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將農村公路納入當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加強與新農村規劃的銜接。
(三)多方籌資,提供保障。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投入是保障,是重點,也是難點。必須千方百計籌集資金,保證農村公路建設有序地推進。要采取“五個一點”的方式籌集資金,即向上級爭取一點、財政補助一點、社會捐助一點、農民群眾自愿籌集一點、就地取材節省一點,廣泛籌集資金。建議重點要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積極向上級爭取支持。凡是可以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涉農資金都可以爭取用于農村公路建設。二是廣泛發動社會捐助。通過動員和鼓勵原籍在外成功人士、企業業主為家鄉捐資修路。三是認真抓好“一事一議”。農民群眾是農村公路建設的主體,是農村公路建設的最大受益者。依據國家政策,運用“一事一議”的辦法是籌集部分建設資金和推進公路建設順利進行的重要措施。
(四)實行管養分離,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利用市場機制合理配置公路養護資源,逐步建立科學、高效的公路養護運行機制。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可實行“分級管理、分級養護”的管養運行機制,逐步形成“政府監督、行業管理、主體負責、承包人實干”的四級農村公路管養保證體系。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9
為了有效推進農村公路養護事業沿著健康方向科學有序發展,帶著農村公路養護如何實現新的突破這一課題,我們調研組于5月14日、15日,分別對河南、河北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特別是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重點是縣、鄉對農村公路管養的政策、措施、街辦交通管理機構的建設發展,農村公路的管養方式等,通過2天的調查了解,現形成本調研報告。
一、我區公路養護現狀
(一)農村公路基本情況
截止20xx年底,我區農村公路養護里程共1543.882公里,其中縣道221.507公里、鄉道270.65公里、專用道23.703公里、村道1028.022公里。
(二)現階段養護方式
1、現行農村公路管養體制
我區的`農村公路主要由我站為養護責任主體,負責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小修保養和日常的管養體制。
2、養護補助標準
根據《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西安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縣道10000元/年公里、鄉道6000元/年公里、專用道6000元/年公里、村道1000元/年公里。
3、養護資金來源和投入使用情況
一直以來,我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由市財政撥付。由于我區一半公路為山區道路,水毀較為多,養護成本不斷加大,所以長期以來都存在養護經費投入明顯不足的問題。
養護經費的使用:每月對養護公司進行考核,按養護里程、養護情況撥付。
二、現行農村公路養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縣、鄉、村公路養護資金嚴重不足
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無法滿足正常的養護和管理需求。按照省、市要求的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資金標準,我區現有縣道里程為221.507公里,需日常養護資金221.507萬元;鄉道、270.65公里,需日常養護資金162.39萬元;專用道23.703公里,需日常養護資金14.2218萬元;村道1028.022公里,需日常養護資金102.8022萬元。全區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費共需500.921萬元,按市級財政配套50%,區財政需承擔日常養護費50%的比例,市財政需承擔日常養護費250.4605萬元,區財政需承擔日常養護費250.4605萬元,不足部分由區財政解決。
但由于我區財政困難,資金籌措缺乏必要的保障機構,區自籌資金有名無實,而市補資金僅僅能夠滿足日常保潔,無法維持正常養護,同時由于養護體制實施前,縣、鄉、村道失養情況普遍嚴重,加之超限運輸車輛繞逃農村公路問題嚴重,公路養護成本大為增加,更加突顯了養護資金不足。
(二)縣鄉公路養護工個人待遇低。
據調查結果顯示,我區縣鄉公路路面養護人員大部分是農民工,月工資只有400元,平均一天13元,這些養護工人起早貪黑,怨聲較大。
根據西安市最低工資標準1050元/月.人,我區縣鄉公路養護里程為492.157公里,按每人養護2公里計算,需養護人員250人。每年需支付養護工人工資315萬元。而每年縣鄉公路養護費用為383.879萬元,其中50%用于路面養護,50%用于人員工資,每年實際支付的人員工資為192萬元。還存在123萬元的人員工資缺口。
若要提高工人待遇,從根本上應提高養護費用。
(三)把農村公路村道養護納入政府目標考核
街辦是村道養護和管理的實施主體,在調查過程中,街辦未能充分發揮村道管養人員職能,村道基本存在失養問題。
措施:認真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養護方針,確保村道公路安全。一是街辦政府將村道公路養護和管理工作納入街辦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范疇;二是加強管理人員和養護道工的職業技能和道德培訓,努力提高管養人員的綜合素質,逐步打造半專業、專業化的養護隊伍;三是實行“六定”公路養護責任制,即;“定人員、定里程、定料具、定經費、定獎懲、定時上路”,采取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常年養護與季節性養護相結合的方式。
農村公路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相關部門應當以延長公路壽命、提高公路等級、保障公路安全暢通作為發展地方經濟、建設和諧社會、服務民生的大事來抓,使公路真正做到為民利民,才能使農村經濟得以持續健康發展。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10
一、前旗農村公路建設基本情況和存在問題
1、基本情況
我旗境內國道2條120.722公里(省際通道、烏蘭浩特至白城)、省道3條319.372公里(烏霍路、烏蘭浩特至阿爾山、五岔溝-烏里雅斯太)、縣道10條347.661公里、鄉道30條722.156公里(20xx年新增通鄉公路38.1公里)、村道140條1278.411公里,分別占全旗公路總里程的 4.3%、11.5%、12.4%、25.8%、和45.8%。
截止20xx年底,全旗21個蘇木鄉鎮(辦事處)已通油路(水泥路)的20個,占全旗的95.2%;全旗蘇木鄉鎮(辦事處)通公路率達100%;全旗263個建制村(嘎查)和國營農牧場連隊,其中已通公路的達252個,占全旗村行政村(嘎查)的96%。全旗532個自然屯,已通公路的413個,占全旗自然屯的78%。
2、存在問題
(1)農村公路建設投資大,配套資金額度大,由于我旗屬區級貧困旗,財政收入十分有限,致使地區政府無力投入建設資金,資金瓶頸問題無法及時有效解決,影響工程進度。
(2)xx旗農村公路建設標準相對較低(多以砂土路為主),并且橋涵等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缺橋少涵現象十分普遍,公路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斷頭路十有發生,加之近年車輛超載超限現象愈加嚴重,對原本承載能力較差的農村公路的破壞作用不斷增大,因此公路網整體上呈現農村公路比重大、等級低、硬化里程少,橋涵設施不配套,路網等級較低的現象。
(3)由于原材料價格逐年提高,征占用永久性用地和臨時性用地費用較大,致使公路建設成本提高。另外,部分農牧民對公路用地不支持,拒絕征用承包土地,給公路建設帶來極大障礙。
(4)配套資金比例較大,地方財政困難無力投入建設資金。
(5)辦理征占土地和林地手續繁瑣,費用較大,困難較多。
(6)由于近年來前旗各項工程建設規模加大,致使天然筑路材料(中砂、砂礫等)相對緊缺,外加,前旗境內砂礫等料場數量和儲量有限,開采材料的質量也呈下降趨勢,已無法滿足現有工程建設質量要求,急需開發新產品、新工藝代替原有筑路材料。
二、20xx年公路建設情況
1、計劃
xx旗20xx年計劃新建通鄉水泥路80公里,其中索倫至索倫牧場22公里,額爾格圖至圖木吉33公里,哈拉黑至古跡25公里。
2、存在問題
(1)國家投資部分不足50%,地方配套資金壓力較大。
(2)征占公路用地受到村民阻攔,困難較多,需要地方政府和各有關部門互相配合和給予政策支持。
(3)筑路材料缺乏,個別項目或路段需購買,而且需要遠距離運輸,額外增加了施工難度和造價。
三、提高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的建議
1、做好工程前期準備工作,提高做好征占房屋和土地工作,配套資金按時足額到位。
2、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工作制度,嚴把施工設計質量關。
3、通過招投標選聘實際經驗豐富,施工人員和設備配備齊全,資金力量雄厚的施工隊伍進場施工。
四、農村公路建設及養護資金問題
1、養護資金少。養護資金缺口非常大,小額養路費自國家燃油稅費改革后被取消,日常養護工作只能依靠上級單位撥付的少量養護資金維持,無法進行正常養護。
2、基礎條件差。我旗現有養路設備少,機構陳舊,無法適應瀝青等高級路面的養護要求。此外,養路道班配備不夠,按照公路里程、養路定員、機械化程度等多方面考慮,全旗僅縣級公路就需要設立養路道班18-20處,到目前為止只有三個養路道班,根本無法滿足養路工作需求,更無法保障養路工作的正常有序進行。
3、養路取料難。目前,各鄉、鎮(蘇木)、辦事處的荒山大部份已經由集體或個人承包,導致養路取料困難,為養護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和爭議。
五、執行國家各項制度方面
嚴格執行公路建設“四項基本制度”對提高公路建設質量、完善管理機制、規范施工管理都有重要意義。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招投標過程中存在個別單位或企業借資質投標的現象。
2、招投標工作雖然按程序、按要求進行,但其結果不能完全達到標準要求,大多數中標單位承諾進場的人員和設備與實際不相符。為了制約和杜絕類似現象發生,先后推行了履約保證金制度、從業單位信譽登記制度和工程進度、質量末位淘汰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對完善招投標工作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六、新農村建設環境下通村公路建設機制的探討
1、結合國家新農村建設,跟據國家和地區公路建設規劃,各蘇木鄉鎮(辦事處)、國營農牧場等對本轄區的通村公路建設做出可行實施規劃。
2、由村民“一事一議”確定年度實施計劃,籌集配套資金,解決征用公路用地等問題。
3、計劃、配套資金和用地問題落實后,將計劃上報交通主管部門按公路建設基本程序實施。
七、農村公路養護的幾點建議
針對我旗農村公路養護存在的農村公路路況總體水平較低,區域間差異較大;農村公路養護治理主體不明確,責任不落實,地方政府重建輕養現象比較突出;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養護資金缺少來源,資金籌措缺乏相應的保障機制,正常養護無法維持等實際困難。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盡快深入推進公路養護體制改革,成立專業化養護機構,對全旗農村公路實行規范化、專業化養護。
二是繼續推廣“一事一議”有償養護農村公路新方法,根據公路屬地管理原則落實養護任務,切實提高公路養護水平。
三是加大養護資金籌集力度,制定明確的公路養護資金管理辦法,從而保障養護資金有可靠的來源。
四是前旗路政大隊僅有4個路政人員編制,遠遠不能滿足路政工作的實際需求,為更有效的維護路產路權,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公路局文件〔1995〕77號《關于下發“內蒙古自治區專職路政員配備標準及著裝規定”的通過》精神,需增設25-30名路政編制。
五是由于沒有超載卸載點,所以對超載超限車輛無法治理,需在重點路段增設卸載點。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11
自2003年以來,我省農村公路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截至2007年底,全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90297公里,占公路總里程的90.5%。隨著農村公路建設的蓬勃發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農民兄弟的高度關注,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改善民生的一個重要問題。為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全面推進我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省公路局專門成立課題組進行專題調研。課題組于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歷時半年時間,采用會議研討、代表座談、現場蹲點、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進行了廣泛調研,并在浦江、江山、淳安等試點縣(市)進行重點調研。針對我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對今后如何建立健全我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形成了初步共識,在此基礎上起草完成了《浙江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實施意見》。現將調研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取得初步成果
三年來,省交通廳、省公路局始終把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從改革試點、制度建設、責任主體、資金保障、日常養護、大中修工程等各方面全面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初步實現了“有路必養”,取得階段性成果。具體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領導高度重視,改革試點工作進展順利
隨著農村公路建設的深入開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呂祖善省長親自帶隊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開展調研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人大副主任王永明多次過問對人大代表關于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提案的解答和辦理,王建滿副省長深入全省大部分市縣專題調研、了解農村公路養護現狀、并積極協調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資金問題。全省市、縣兩級政府也高度關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問題,大部分市、縣都把建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點工作來抓。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各地公路交通部門高度重視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我廳郭劍彪廳長和我多次帶隊調研,深入到縣、鄉、村實地指導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與財政廳、人事廳、法制辦、農辦等有關部門及時溝通協商,重點破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難題。
為加快推進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步伐,省政府成立了由發改委、財政廳、人事廳和交通廳共同參加的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協調小組,選定嘉興市、海寧市、諸暨市、浦江縣、淳安縣、溫嶺市和泰順縣作為省級試點單位,積極探索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長效機制的方法和途徑。各試點單位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對如何建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長效機制進行了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為全省提供了十分有意義的示范作用。
(二)法規制度逐步完善
法規制度建設是做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2007年12月,省十屆人大常委會36次會議對《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有關村道路政管理的規定進行了修改,使村道管理有法可依。2008年1月,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浙江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2008年7月,省政府出臺了《浙江省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辦法》。上述三個法規制度的出臺,為我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構建了比較健全的法規制度體系,使我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法規制度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另外,為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的技術指導和標準規范建設,受交通運輸部委托,我廳承擔了《農村公路養護技術手冊》的編寫工作,現已正式出版。
(三)養護責任主體基本明確
明確養護責任主體是做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農村公路的管理被明確納入各級政府的職責范疇,由各級政府實施統一領導。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以縣為主、鄉村盡責”的原則,縣級政府是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責任主體。87個縣級政府先后出臺了有關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規定,基本上走上了正常運作的軌道。1200多個鄉級政府基本上承擔起了鄉村道的日常養護管理工作。各級政府的相關部門均能在各自工作范圍內為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排憂解難、建言獻策。從全省的情況看,由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了“政府主體、交通主力、部門參與、分級負責、群管群養”的良好局面,有力推動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
(四)以政府投入為主的養護資金籌措渠道基本建立
資金保障是做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關鍵所在。為充分做好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保障工作,財政廳和我廳聯合對我省農村公路養護資金需求進行了認真測算,并以此為基礎合理確定了財政性資金對農村公路養護的補助標準。按照“縣鄉自籌、省市補助”的原則,初步建立了由省市縣財政投入、養路費和其他資金共同組成的多渠道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籌措機制。根據省政府《浙江省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辦法》和《浙江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的有關規定,全省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資金補助標準為年公里縣道5000元、鄉道4000元、村道2000元,農村公路大中修補助標準為年公里縣道15000元、鄉道8000元、村道1500元,上述兩項合計為縣道20000元、鄉道12000元、村道3500元。此標準高于國務院《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國辦發〔2005〕49號)規定的補助標準,在全國也處于較高水平。
(五)農村公路日常養護運行機制初步建立
農村公路日常養護運行機制是做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實現途徑。根據我省公路管理體制的現狀和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特點,專業養護和群眾養護相結合的農村公路養護運行機制初步建立。大部分縣(市、區)建立了縣道由縣級公路管理機構負責養護,鄉村道由鄉鎮和村級組織負責養護的養護管理模式。
特別是在鄉村道日常養護方面,各縣(市、區)根據縣域經濟發展程度的不同,經過積極嘗試和有益探索,分別建立了個人承包、統一養護等靈活的農村公路日常養護機制。如經濟發達地區的海寧市采用由鄉鎮成立相對固定的農村公路養護作業隊伍實行統一養護。欠發達地區如江山市、浦江縣按照“行業指導、鄉村負責、村民自養、政府補助”的原則,采用以個人分段養護為主,由村委會將鄉村道分段(一般為4~7公里)承包給村民個人養護,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六)農村公路大中修養護進入良性循環
及時合理的進行大中修工程是改善農村公路路況質量的主要手段。我廳從2007年開始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農村公路實施大中修工程。各地基本能夠按照“規范程序、合理設計、精心施工、加強管理、質量第一”的要求,切實加強農村公路大中修工程的計劃管理、資金管理和項目管理,擇優選擇具有養護資質的專業養護單位實施養護作業,努力確保全省農村公路大中修工程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2008年全省農村公路大中修工程計劃實施里程為3200公里,省補資金超過6個億。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省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總體情況較好,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到位難”:
(一)配套資金到位難
部分縣(市、區)在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籌措過程中,對縣級政府是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責任主體的認識不充分,過分依賴省級補助資金,片面強調當地財政困難,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來源渠道單一、配套困難、投入不足、地區差異擴大。少數縣的地方財政用于農村公路養護資金遠遠達不到最低養護需求。
(二)機構人員到位難
隨著農村公路里程大幅增長,管理要求不斷提高,現有管理人員已難以適應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需要。特別是在把鄉村道管理責任落實到鄉鎮政府后,鄉鎮政府在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資金管理方面確實遇到了較大的困難。特別是農村公路應急搶險、路產路權維護、養護資金管理,沒有一個專門機構和專業人員難以落實。因此,在鄉鎮政府應當明確有專門機構和專業人員來承擔起農村公路的公共管理職能。
三、下一步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必須抓好的幾項重點工作
雖然全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困擾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的瓶頸和困難依然存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長效機制尚未真正建立,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認識。經過深入調研和認真分析,下一步必須要抓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一)明確界定縣級政府的養護主體責任
國務院文件已對各級政府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權做了明確的界定。這個界定,可以概括為“統一領導,分級管理,以縣為主,鄉村盡責”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按照上述體制,一是可以實現統一管理,明確政府作為領導主體,把不同行政等級的公路都統一納入交通部門行業管理的范疇,從根本上解決現行公路管理體制存在的二元結構。二是事權適當上收,把農村公路管理的責任主體放在縣級政府這一層次,這是基于我國農村現實的合理選擇。根據《浙江省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辦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應在縣級政府的領導下,統一納入縣級交通部門行業管理范疇,其中縣道由縣級公路管理機構負責養護,鄉村道由鄉鎮政府和村級組織負責。
各地各單位要正確理解“以縣為主”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的`含義,各級政府特別是縣級政府要勇敢地承擔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主體責任,各級交通部門要從做一個負責任的行業出發,充分發揮交通部門自身的技術優勢、管理優勢和資金優勢,協助縣級政府共同做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公路管養缺位的突出問題。
(二)切實保障養護資金投入
做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核心在政策,關鍵是資金。在這幾年大規模實施的鄉村康莊工程建設中,許多地方政府不等不靠,千方百計挖掘籌資潛力,形成上級補一點、地方籌一點、社會捐一點、群眾出一點的多渠道籌資機制,實踐證明在建設中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成功經驗,但不能用于農村公路養護中。首先,農民兄弟為康莊工程建設已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勞力,要再增加農民群眾的負擔就說不過去了;其次,農民兄弟的社會捐助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礎上,辦一件事集一次資可以,但養護是需要長期投入的,再靠每年集資就很困難了。
因此,應當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穩定的資金保障機制。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來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公路養路費,包括部分汽車養路費和全部拖拉機(摩托車)養路費;二是地方各級政府的財政資金。汽車養路費用于農村公路的大中修工程;地方財政資金用于保證農村公路的日常養護。這些規定,明確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兩個渠道,界定了兩種資金的不同用途。尤其是要求各級地方政府增加財政資金的規定,體現了政府履行公共服務的應盡之責,解決了農村公路長期投入不足的突出問題,開辟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新渠道。
(三)真正落實基層機構人員
各級公路管理機構應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根據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需要,合理設置內設部門,落實專職人員。關于鄉鎮農村公路管理機構和人員問題,我廳在經過深入調研后認為,為保證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明確鄉鎮農村公路管理機構并落實專職人員十分必要。一是法規政策有規定,《辦法》第十六條指出“鄉村道養護管理機構由縣級政府確定”。二是鄉鎮管理的農村公路里程長、任務重,沒有一個專門機構難以實施有效管理。據統計,每個鄉鎮農村公路平均里程為60公里,年投入財政性養護資金約30~50萬元。三是農村公路作為農村基礎設施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其公益性和非營利性特點決定不可能采用市場化的養護管理方式,只能采取政府推動、政府管理、公共使用的運作方式。特別是農村公路應急搶險、路產路權維護、養護資金管理,沒有一個專門機構和專業人員難以落實。因此,鄉鎮政府應當明確有專門機構和專業人員來承擔起農村公路的公共管理職能。
由于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責任主體是縣級政府,根據權責一致的原則,并綜合人事部門的意見,我們對鄉鎮養護管理機構的設立形式沒有做統一的剛性規定,只是規定“鄉村道養護管理機構由縣級政府確定”,各鄉鎮可以單獨成立鄉鎮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如海寧),也可以和現有機構合署辦公,不宜搞一刀切,由各地根據自身實際自行掌握。但每個鄉鎮必須明確一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分管領導,必須落實若干名具體從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專業管理技術人員,保障一線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四、全面做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相關配套工作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政策性強、牽涉面廣,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除了要把握好責任主體、資金保障、機構人員等這幾個主要矛盾外,還必須統籌協調、綜合推進相關配套工作。
(一)切實建立農村公路路政管理機制
根據《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規定,縣級公路管理機構要切實做好縣鄉道的路政管理和村道的路政許可、路政處罰工作。各地應根據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需要,加強一線管理力量。縣級公路管理機構要依托鄉鎮政府、村級組織和鄉村道養護管理機構,建立健全專業管理和鄉村協管相結合的農村公路路政管理機制。鄉鎮政府和村級組織應當協助縣級公路管理機構做好農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通過訂立村規民約、加強宣傳教育等多種方式規范和引導村民做好愛路護路工作。
(二)加強農村公路養護工程計劃管理
各地應科學合理地編制農村公路養護工程計劃,提高養護資金的使用效益。省補資金的標準和總額,僅作為各市、縣(市、區)的補助安排分配數,各地在具體編制計劃時應根據公路路況、交通流量、路面類型、路面寬度等因素,統籌安排省補資金和地方配套資金。農村公路養護工程項目由市級公路管理機構組織審查、批復和驗收,報省級公路管理機構備案。
(三)建立檢查考核機制
各市、縣(市、區)應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納入正常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范疇,進行目標考核。市級交通主管部門應每半年組織一次對縣(市、區)的農村公路管理檢查,可與干線公路養護管理檢查同時進行。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應每季度組織一次對鄉鎮的農村公路管理檢查。鄉鎮應每月組織一次對管養路段的農村公路養護質量檢查。檢查結果應及時公布,并作為撥付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重要依據。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開展較好的單位可給予表彰;對因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導致路況下降的單位給予批評,并限期整改。
(四)逐步完善規章制度
要實現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必須建立系統全面、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體系。各地應按照“六個一”的總要求逐步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規章制度建設和內業資料管理,具體是:
一個政策:各市、縣(市、區)應制訂本行政區域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
一個制度:縣級交通、財政部門制訂“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使用管理制度”;
一個標準:縣級公路管理機構制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檢查考核標準”;
一個職責:鄉鎮制訂“鄉村道養護管理職責”;
一個村規民約:鄉鎮或村級組織制訂“農村公路管理保護村規民約”,或者在現有村規民約中增加有關愛路護路的內容;
一套內業臺賬:鄉村道養護管理機構建立管養路段的養護內業臺賬(包括管養路段基本情況、工程技術資料、路政資料、巡查記錄、生產記錄、考核記錄等)。
(五)切實做好技術培訓
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應每年組織一次針對鄉鎮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路政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技術培訓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公路管理基礎知識、養護概述、路基養護、水泥路面養護、瀝青路面養護、橋梁養護、公路綠化、水毀處理、內業資料管理、路政管理等。
(六)積極開展農村公路文明創建
今年省公路局已經在江山市碗窯線、桐廬縣分老線和蒼南縣龍金線等農村公路開展了文明創建試點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深化公路行業文明創建工作,推進農村公路路況質量、路容路貌、景觀綠化、安全保障、附屬設施、精神文明的全面協調發展,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在同級政府領導下,積極開展以縣鄉道為重點的農村公路文明創建工作,縱深推進文明公路創建工作。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12
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區“四好農村路”建養情況并就相關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20xx年10月中旬,區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就我區近年來的農村公路建養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區農村公路的建養基本概況
近年來,橫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公路建設,把農村公路作為統籌城鄉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多方爭取資金,持續加大投入,大力實施“村村通”“油返沙”整治等工程,目前區境內公路總里程達3730公里,路網密度0.84公里/每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5公里、國道35公里、省道110公里、縣道公路260.2、鄉道公路310.8公里、通村公路2929公里,由我區列入養護的農村公路3500公里(縣、鄉、村道路),不僅實現了全區361個建制村100%暢通,而且部分自然村也通了水泥(油)路。養護模式由原來單一的農村公路養護站和鎮政府雇傭村民每年每公里1000元就近養護,變為選聘兩家養護公司對縣鄉公路以公司養護模式養護。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和運輸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宣傳力度不夠,群眾養護意識差。
近年來,新農村建設大力推進,通鄉通村路建設快速推進,但是相應的宣傳力度沒有跟上,道路沿線宣傳標語不多,宣傳內容形式不豐富,導致部分群眾愛路護路意識差,相當一部分農村公路存在以建代養、有路不養和建好失養等問題,加之不少沿線村民,從個人利益出發,在公路兩側非法建房、開廠、設店、亂倒垃圾,亂堆物料,使多處公路形成街道化路段,造成公路排水不暢,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壽命。
(二)通村公路等級低,道路路況不佳。
目前,我區農村公路三級路段74.2公里,四級公路239.4公里,等外公路3187公里。通村公路大部分為四級路或等外路,彎急、路窄、坡陡,雖通不暢,已不能適應目前農村交通發展的需要。更何況我區部分農村道路常年超負荷服務,大噸位、超限車輛對道路破壞十份嚴重,部分農村道路不堪重負。如橫山街道辦事處、雷龍灣鎮、高鎮等鄉鎮境內的農村道路運煤車等大噸位車輛常年通行,對路面破壞嚴重。
(三)管養體制不健全,養護資金欠缺。
公路法明確規定“縣道縣養,鄉道鄉養,村道村養”,然而我區大部分農村公路日常養護不到位,抗災能力脆弱,遇到雨雪天氣容易出現水毀、路面結冰等情況,影響公路效益的正常發揮。且農村公路的養護資金需要地方配套,由于地方財力有限,地方配套也只是停留在群眾投工投勞這一部分,杯水車薪,根本無法解決農村公路建設巨大的資金缺口問題,致使農村公路建設的標準不高,配套設施不完善,影響了農村公路的長遠發展。例如,榆林至靖邊二級過境路線大古界途經長城段,因工程便更大,配套資金到位不足至今無法通車;陜能趙石畔電廠進廠道路和波殿路,因資金不足致使工程不能全面施工,成為制約兩個大型企業燃料用煤不足的瓶頸。
(四)路政管理效率低,安保工程不到位。
由于我區農村公路里程長、分布廣,靠養護站一家管理有點力不從心,加上基層路途較遠,養護人員責任意識不強,養護人員大部分時間消耗在路上,養護效率低下。還有安保工程,不能及時跟上道路建設進度,安全設施、標志不完善,為安全行車埋下隱患。
三、建議和意見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規劃先行。
農村公路不僅是農村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也是干線公路交通量的主要來源。農村公路規劃要以干線公路規劃為依據,以實現農村公路聯鄉通村,提高農村公路的通達深度與晴雨通車水平為目標,以“保通求暢”的原則,對于人煙稀少的山區以“保通”為主,對于人口密集地區應重點以“求暢”為主,規劃中要注重區域生產力布局,注重與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相銜接,進一步完善路網結構,為我區農村公路的科學發展、快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注重建設質量,做好民生工程。
注重農村道路建設質量,重視尾流工程的建設,糾正施工單位把工程款到位情況與保證工程質量劃等相對的錯誤理念,杜絕因資金短缺就停止排水邊溝等附屬設施的建設,導致出現就建就毀,新路水毀,毀路再建的惡性循環。在大力實施安保工程的同時保護好公路沿線的自然環境,努力建設生態型農村公路,實現可持續發展。交通規劃、管理和執法部門應共同協商,從實際需求出發,在事故多發等重點路段設立警示標牌,震蕩減速帶等設施,使農村公路真正成為老百姓的平安之路、幸福之路。
(三)建立長效體制,維護路產路權。
公路不僅要“管”當前、更要“養”長遠。建議成立路政管理協調組織,政府出臺治理超載和損壞公路處罰的規范性文件,統籌路政、運管、交警等部門形成聯動機制,把長期在重點路段進行檢查、執法作為長效工作機制固定下來,綜合整治目前的沿線亂搭亂建、損壞公路設施、超限超載運輸等危害公路行為。建立鎮、村共管機制,配合超限墩、限高架等設施,凈化公路環境,保障公路安全暢通。同時,學習借鑒外地經驗,政府與各煤炭企業簽訂協議,即必須嚴格執行國家運輸限載標準,如發現煤礦超限裝載,煤炭企業必須罰交一定道路修護費,對政府在交通安全檢查中發現兩次超載的運煤車輛,通報各煤礦不得允許該車再運煤。保護農村道路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
(四)做好農村路建養資金籌措、撥付、運作工作。
一是管好政策資金。對上級安排的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專項資金,必須做到專戶儲存,專項公開,專款專用,分級負責;要切實加強監督審計,公開資金使用情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截留。未完工的養護工程項目資金以及當年的管理養護資金,可結轉下年度使用。二是吸納社會資金。對地處山區,修路成本高,僅靠國家補助資金且建設資金缺口較大的地區,在尊重農民自愿的前提下,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積極引導農民出資出勞,籌集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同時,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尤其是直接受益的`各類經濟組織、企事業單位、創業成功人士捐贈資金,支持公路建設,解決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
(五)加大宣傳力度,強化隊伍建設。
一是采取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宣傳形式,加大道路養護宣傳力度。要讓老百姓充分認識到,“修路有政府,養路靠自身”,的“主體”地位,做到走路、護路,養路、愛路。
二是鎮、村應成立相應的農村公路管養機構,擔負起所轄區域的農村公路的管理和養護責任。如塔灣鎮把養護費集中起來統籌使用,不僅提高了養護效率,也最大限度的保證了養護經費及時到位,發揮作用。三是制定公路養護員崗位職責,明確每個公路養護員的養護路段、養護標準和養護要求,實行公路養護員由公路所經過村的群眾公開推薦,確保公路管護見形象。四是建立定期檢查評比制度,每月由轄區鎮政府與村委會干部進行一次巡查,對發現的問題,責令管護人員立即整修,年底由鎮政府、村委會干部、群眾代表組成評議組進行評比,對公路養護管理不達標的,扣發補助和工資,并及時更換公路養護員,根除只掙養護費不養護的問題。對公路養護好的村和養護人員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使公路管護步入制度化軌道。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13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省農村公路的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但是在農村公路不斷增長的同時,養護工作嚴重滯后的問題也日益突出,而養護資金短缺是造成養護工作滯后的關鍵因素。目前,國家對公路建設、養護投入主要傾斜于國道、省道,而農村公路的建設、養護投入則得不到保障。目前,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來源主要是五小車輛養路費,而農村公路養護經費基本上沒有。
二、原因分析
(一)農村稅費改革對農村公路的養護產生了不利影響。國家實施農村稅費改革后,取消了對公路的“民辦公助”、“民工建勤”政策,因此,對農村公路的養護產生了消極影響。同時,農村實行稅費改革在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也減少了政府的財政收入,而財政支出未變,使農村公路建設、養護方面的財政投入甚微。
(二)農村公路技術提高和設施完善對養護資金的需求增加。目前,國內各地都在大力開展農村公路建設,特別是一些地區將鎮與鎮之間、鎮村之間的砂石路改造成瀝青路和水泥路后,更加提高了養護成本,使原本養護資金短缺的現狀雪上加霜。
(三)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沒有穩定來源。一方面,由于農村公路的建設資金和養護資金相對短缺,有些地方為了大干公路建設,占用養護資金來彌補建設資金的短缺,而且擠占的比重相對較大。另一方面,部分地方財政對公路建設和養護投資基本不落實,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資金主要靠國家和省級補助。
三、對策建議
(一)應加大對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的投資。
(1)確定各級政府提供的財政資金等資源的渠道、比例和數額,并合理分配使用。
(2)地方各級政府應積極向交通部、省交通廳爭取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
(二)各地方政府應做好宣傳工作,鼓勵農民和沿線的機關單位參與到農村公路的建設和養護中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三)建立農村公路養護基金。
(1)農村公路的養護資金從養路費中切塊解決,其中20%以上用于農村公路的養護。
(2)地方財政轉移支付,省里再給予適當的資金配套,從而把養護資金固定下來。通過對境內高等級公路建安營業稅實行市級統征,再由財政中列支,作為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的資金。
(四)制定和完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使用管理制度。按照規范來源、足額安排、專戶存儲、專款專用、確保效益、接受監督的原則,制定和完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使用管理制度,使有限的養護資金發揮應有的作用。一是要解決好按規定安排落實養護資金;二是要杜絕建設資金對養護資金的占用,省縣道路養護經費和鄉道養護專項補助必須用于道路養護,不得私自占用、挪用,做到專款專用;三是要確保資金合理使用,防止浪費以及違規使用和腐敗;四是要加強資金使用監督,定期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并向同級人大報告或向社會公布。
(五)降低農村公路的養護成本。一要提高養護工人的`素質水平。目前,從事農村公路養護的工人多為農民工,沒有經過養路技術的培訓,對公路的知識了解不多,不懂得技術規范和養護技術的要求,特別是對于那些養護技術含量高的公路,不經過培訓和技術指導,不能進行正常的養護作業。二要根據本地區農村公路的技術等級、路面結構形式等特點,制定相應的養護技術標準,推廣應用公路養護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降低養護成本,發揮養護資金效益。三要降低原材料的使用成本。
(六)改革和完善農村公路的養護機制
(1)實行管養分開,徹底消除“吃飯財政”的問題。對現行的養護體制進行改革,明確養護主體,主體與養護作業分離,實行管養分開,事企分開,逐步形成“政府監督、行業管理、主體負責、養護企業自檢”四級質量管理保證體系,并精簡機構,轉變機制,提高效率,建立起與現行體制相適應的公路養護管理體制。
(2)建養并重、協調發展。目前,農村公路普遍存在只建不養、重建輕養的問題。要對養護工作重新定位,正確認識養護和農村公路發展的關系,從而解決養護資金不落實的問題。
(3)積極探索建立和健全專業養護和群眾養護相結合、長年養護和季節性養護、流動性養護相結合的制度。積極推行和完善多種形式的養護承包責任制制度,將公路的養護項目落實到人并運用科學的檢查制度和考核辦法,將報酬與養護的數量和質量掛鉤,避免常修常壞這一惡性循環,減少資金浪費,保證公路的質量。
(4)完善制度、嚴格獎懲建立公路養護、工程管理、評價辦法和檢查制度,減少管理中的人為因素,提高管理和決策水平。同時,公路養護管理工作要作為對各級政府考核的重要內容。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14
一、我市農村公路現狀
我市轄19個鎮,共有534個行政村,總人口68萬人,轄區面積1208平方公里。農村公路1340.133公里。縣級公路134.701公里;鄉級公路59條665.072公里;村級公路296條545.36公里。其中一級公路75.573,二級公路181.396公里,三級公里148.090公里,四級公路935.074公里。農村公路橋梁13093.3延米/286座,其中需要維修49座占橋梁總數17.1%。農村公路列養里程鄉道776.7公里占總里程58%,村道351公里占總里程26.2%。隨著農村公路建管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市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手段,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學,規范的建管體制,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政府支持,交通統籌,鎮牽頭,群眾重視的農村公路建管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近幾年取得的成績
1、農村公路建設規模日益擴大,路網日趨完善。
在20xx年我市共新建二級以上農村公路60.5公里,完成總投資61500萬元。投資29000萬元建成xxx暨xx特大橋一級路工程;投資22600萬元新建西部xxxx連接線xxx至xx段35公里,完成5公里瀝青混凝土路面和全部路基工程;投資2800萬元新建xx公路xx至xx段路基工程;投資4500萬元建成xxxxx至xxx新建工程。我市公路網主骨架日趨完善。
2、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所職能不斷加強,農村公路管養工作不斷完善。19個鎮鄉中9個已組建農村公路管理所。這兩年里農村公路管理所在農村公路養護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落實農村公路建設、養護資金是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長效機制的關鍵所在。我局按照“鎮自籌、省市補助”的原則,建立并不斷完善財政投入、上級補貼、企業贊助和其他資金多渠道共同組成的農村公路建設、養護資金籌措機制。目前我市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資金由鎮自行負責,對于農村公路的大、中、小修工程任務按照x政辦〔20xx〕82號文精神以獎代補形式下發。我局暫定農村公路養護補助資金標準為鄉道每年每公里2019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
3、樹立典型,促進農村公路管養工作。
我市鎮眾多,區域差異大,經濟發展不均衡,不同鎮的養護情況也千差萬別。在工作中根據各鎮自身實際情況,突出重點,樹立典型,選擇有代表性的鄉村,摸索出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養護管理模式。每個鎮都要選出2-3個典型村,3-5條示范路,以點帶面,涌現出大五里鄉、楊各莊鎮典型鄉鎮,并逐步在轄區范圍內推廣。
4、加強督導考核,提升農村公路管養工作。
為把鄉村公路養護管理的要求具體化、制度化,更便于操作實施,我局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在搞好技術指導、技術服務的同時,不斷探索新的管理手段,逐步完善考核機制,明確考核目標,健全考核內容。為此又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專門制定了《xx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考核辦法》,從組織機構、養護標準與要求、路政管理、公路綠化、沿線設施、內業管理等六方面逐項考核,建立了周督導、月調度、季初評、年考核的動態管理機制,確保這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抓住實效。
三、存在三點不足
1、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嚴重不足
按xx市人民政府20xx年82號文件要求,《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鄉村公路日常養護資金由各鎮政府負責,按近兩年情況看,我市9個設有公路養護管理所的鎮中每年度列入鄉村公路管養費用超過10萬元的僅有一兩個,超過5萬元的有四五個,就目前各鎮的鄉村公路里程來講,這些養護資金是不能滿足日常保潔和暢通需要的,所以有的鎮就僅對重要的一條或兩條路段進行養護,其余公路則處于“失養”狀態。
2、農村公路管理體制不夠完善
我市至今已有9個鎮設立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所,2個鎮掛靠在土地所,5個鎮在城建辦,2個鎮成立了交通辦公室或綜合治理辦公室。除了我局派駐一名技術人員外,各鎮安排的專職養護管理人員基本上沒有,兼職的管理人員也多少不一,最多的達7人,最少的有1人。按養護規范要求,每個鎮的農村公路折合二級路達50km以上時,就應設管理人員6人,按我市《關于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管理所人員不少于3人。同時,我局對鎮公路日常養護檢查力度和頻率相對不足。
3、農村公路養護規范性尚有不足。
我市農村公路管理仍在粗放型管理階段。主要有以下幾點不足:
公路檔案不齊全。包括簡單的公路修建年限、公路標準、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驗收接管手續等資料缺失。
執行養護標準不統一。
我市在20xx年82號文件中明確了農村公路養護標準,但在近兩年實施過程中各鎮執行養護標準不統一,包括路肩養護,清掃范圍,沿路標志標牌設置,安全設施設置等。對橋涵檢查重視程度不足,特別是現階段我市存在49座急需維修的橋梁,危橋數量呈不斷增加趨勢,橋涵管理尤顯重要。
公路大中小修的管理不到位。
按省《xx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國務院辦公廳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的意見》文件要求,農村公路大中小修計劃在年初報市交通主管部門審批,按要求竣工后,由交通主管部門驗收,按工程量核撥補助資金。現我市有的鎮不能按時上報計劃,延遲我局上報省市計劃,使工程項目缺報或漏報。有的工程計劃竣工后省補資金約占2/3部分已到位,但市縣自籌的1/3部分沒有著落。而且有些鎮大中修工程未按程序進行嚴格控制,造成該修的未能及時修復,資金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尚待提高
我市農村公路鄉道660.072km,村道545.36km,總計1340.133km。各鎮對農村公路的路產路權維護不足,時常有損壞公路設施、綠化樹木、堆積雜物等現象,造成農村公路通而不暢。我站有路政管理人員7名,車輛一臺。縣道134.701km的路政管理工作尚勉強完成,相對于農村公路如此龐大的公路里程來說人員車輛配備嚴重不足。
四、幾點建議
1、多方爭取資金,由我局重點核撥養護工程補助款,各鎮負責日常養護經費。
按省交通廳、財政廳的經費補助標準,鄉道養護工程款按每公里每年3500元、村道養護工程款按每公里每年1000元,這些資金中有省補占約60%,市縣補占約40%。此項資金全部到位后,我局設立專門帳戶,確保專款專用,節余資金結轉下年度使用,嚴禁擠占和挪用。
我局可按年初計劃核撥養護工程款補助,有利于緩解資金壓力,有利于農村公路管養。
另一方面各鎮政府仍應多方籌措資金,用于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對于農村公路養護經費,一方面來源于鄉村自有資金,一方面還可來源于受益企業、個人資金捐助,還可試行多元化融資方式,實現公路養護資金的資本化運營。
2、進一步完善管養體制
在20xx年,我市政府已發文明確了鄉村公路建養主體是鎮政府,在鎮政府設立農村公路管理所。到目前看仍需進一步完善,首先管理所負責本轄區內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養護工程計劃的上報與信息傳達。同時受交通主管部門的業務領導,按要求完成每年的計劃驗收、檢查等工作。其次,各鎮在我市政府遷政辦{20xx}82號文件的'要求下,盡快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制度》,明確農村公路管養的職責與流程,明確每條路線養護責任者,可采取季節養護、村民養護、承包等多種方式。再有交通主管部門對農村公路建養進行統籌規劃和指導,并采取考核的辦法定期檢查,督促各鎮做好管養工作。
3、實現規范化管養
對全市農村公路實行檔案化管理,包括該路的初期設計、施工、監理資料以及管養的技術檔案,隸屬關系,管養人員情況等,還包括橋涵檢查資料、維護資料等鎮都要詳細建檔。
在每年底都要對路網數據更新,加強連續性,數據共享,及時準確,為我市多爭取農村公路補助資金。
對我市的農村公路養護標準進行廣泛宣傳與傳達,使各鎮都認識統一,然后逐步落實,并且在制定的定期檢查中進行驗收考核。對安全文明設施建設、對大中修養護工程的管理,都作為檢查的重點,作為核撥工程補助的主要依據。由我局管養的農村公路全年好路率應在80%以上;由鎮管養的農村公路全年好路率應在60%以上。農村公路的管養情況的優劣由交通局考核上報市政府,該項應列為市政府對鎮年終考核的一項指標。
4、在現有基礎上不斷加強農村公路路政管理
鎮是農村公路管養主體,可協調當地的各個行政部門做好路產路權的維護,控制違章建筑和私設平交道口等。同時我市交通執法部門不斷延伸執法范圍,充分宣傳路政法律法規,治理農村公路、紅線控制路面拋灑治理力度,也要兼顧農村公路治超工作,以利于農村公路更好的服務于農村建設。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高速公路養護調研報告03-28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14篇03-21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14篇03-19
高速公路養護調研報告01-12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調研報告05-21
關于農村公路養護工作調研報告05-19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調研報告(精選10篇)05-21
公路調研報告10-26
公路養護行業文化建設調研報告(通用8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