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15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基層管理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1
職工代表大會是企事業單位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協調勞動關系的重要制度,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的機構,其主要任務是參與企事業單位經營管理和重大決策、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加強企事業單位民主監督。其中,參與企事業單位經營管理和重大決策是職代會的首要任務,并制約著維護職工權益和加強民主監督等任務的實施和效果。針對集團整體上市后,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由一家大型國企成為一家公眾公司的變化,結合貫徹落實《上海市職工代表大會條例》,建工集團工會通過數據統計、實地考察、召開座談會與專題研討會等方式,對集團基層公司實施職工參與管理機制的情況做了調查研究,并形成調研報告。
一、基層企業職工參與管理機制現狀
作為傳統國有企業,建工集團不少基層企業早在1984年就建立了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又于1998年全面開展了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20__年集團職代會制度的建立,更進一步推進了這項工作。
1、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職工參與管理的廠務公開民主管理體系和機制。集團各基層企業的職代會建設伴隨著企業的改革和發展,經歷了制度不斷完善,民主程序不斷規范,代表素質不斷提高,各項職權認真落實,廠務公開積極推進的過程,基本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行政高度重視,代表積極參與,工會認真組織”的運行機制。企業在加強職代會制度建設,推進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的進程中,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平等協商溝通機制、工資集體協商機制、民主評議企業領導干部機制、民主參與選聘企業經營者機制、企業領導與職工群眾雙向溝通機制等。另外還堅持職代會專門工作小組活動、職工代表巡視檢查活動、職工代表培訓活動和職代會閉會期間聯席會議等活動形式,確保了企業職代會行使職權和職工代表行使民主管理、民主參與、民主監督的權力,對推動企業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的進步和發展起到了有力的保證作用。
2、企業黨政領導堅持黨的“依靠”方針,形成了職工參與管理的良好氛圍。長期以來,建工集團各基層企業黨政領導依靠職工辦企業的意識不斷增強,積極支持和在制度上保證職工行使民主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并形成了良好的民主管理工作氛圍。據統計,絕大部分企業堅持一年二次召開職代會,堅持把“三個必須”落到實處,即必須把公司改制政策、改制方案、資產審計評估等重大事項及時向職工公開;必須依法落實職代會對改制方案的審議權、資產的監督權;必須將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提交職代會審議通過。職代會閉會期間,需經職代會審議的有關事項也按民主程序經職代會聯席會議討論通過,并向職代會報告予以確認。此外,按照集團《基層職工(代表)大會質量評估制度》的要求,開展職代會質量評估,強化職代會各項職權的落實,程序的規范和決定、決議的執行,切實提高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實效,形成了職工參與、共同發展的良好氛圍。
3、廣大職工民主參與管理意識進一步增強,職工代表參與管理能力進一步提高。各基層企業堅持職代會按時換屆,堅持職工代表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廣泛的群眾基礎,以及具備相應的綜合能力。在日常民主管理工作中,還通過加強培訓,不斷提高職工代表的大局意識、參與意識、學習意識,使代表們拓展視野,了解政策,掌握方法,不斷增強參與能力。
4、積極探索和不斷創新企業廠務公開民主管理新機制,職工參與管理成效顯著。在集團黨委的領導和行政的支持下,建工集團不斷加強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設,拓展民主管理、權益保障有效途徑。近年來,各基層企業積極探索廠務公開民主管理與創建職工滿意企業、和諧企業相結合的機制建設,從而更好地凝聚了廣大職工的智慧和力量,使企業上下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實現企業和諧發展的目標。
綜上所述,在集團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各基層企業黨政領導的積極支持下,建工集團基層企業職工參與管理機制得到了長足發展。但對照《上海市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的有關要求和集團黨委關于加強職工參與機制建設的要求,當前一些企業在職工參與管理機制建設上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部分企業的分公司職代會制度不健全。據調查,集團多數基層企業仍然堅持三級民主管理制度(公司與分公司建立兩級職代會制度,項目或班組建立民管小組),分公司一級職代會普遍運作正常,但也有部分公司的分公司無職代會建制,取消或未建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企業領導認為分公司不是一級法人單位,只能執行上級公司職代會決議,而無權決定分公司相關事宜,分公司已無建立職代會制度的必要。還有些企業的分公司以召開分公司干部大會或職工大會通報情況替代職代會,弱化了職工參與管理機制。
二是項目部的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建設有差距。為更廣泛地動員職工參與企業
管理,通常企業的民主管理要求是三級民主管理,即公司(廠)、分公司(車間)、項目部(班組),其中,公司(廠)、分公司(車間)設職代會制度,項目部(班組)設民管小組。但從現實情況看,相比公司(廠)和分公司(車間)的民主管理建設,項目部(班組)的民主管理顯得薄弱。
三是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的作用有待加強。調查顯示,集團各基層企業都按《公司法》的要求,建立了董事會和監事會,并設立了職工董事和職工監事,經職代會選舉公司工會主席作為職工董事進入公司董事會,工會副主席作為職工監事進入公司監事會。從實踐效果看,大部分職工董事、監事在公司改革發展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等重大問題上發揮了參與維護和監督協調作用。但由于企業體制慣性的影響,部分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在一定程度上被形式化,如董事會議題多為企業經營發展問題,通常由經營層提出,又不提前告知職工董事,加上一些職工董事、監事沒有經過相關的培訓或缺乏有關知識,影響了職工董事、監事作用的發揮。
四是外埠分公司的職工參與機制亟待研究。隨著建工集團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力度不斷加大,各基層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也不斷加快,外埠分公司和項目部紛紛建立。盡管目前這些分公司的規模還不大,職工也不多,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項目的增多,職權也會逐漸擴大。因此,外埠分公司同樣需要按照集團關于加強分公司建設的要求加強自身建設。這之中,就有一個如何加強外埠分公司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建立與完善職工參與管理機制的問題。而現在,各基層企業在這方面的工作還比較薄弱,亟待加強。
二、對進一步完善職工參與管理機制的建議
通過對當前基層企業職工參與管理機制存在問題的分析,我們感到,盡管集團大部分基層企業都按有關要求建立了職工參與管理機制,但在職工參與的深度和廣度上還要進一步努力,在思想認識、制度建設上還需進一步加強。
1、進一步提高對完善職工參與管理機制重要性的認識。一要充分認識進一步完善職工參與管理機制是加強基層民主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職工參與管理是基層民主建設的重要內容,能夠保障職工群眾對企業改革和生產經營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因此,各企業黨委、行政和工會都有責任推進這一工作,有義務加強這方面的工作。二要充分認識進一步完善職工參與管理機制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必然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職工與企業是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職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心企業的前途和命運。現代企業制度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職工參與管理是題中應有之義,這已成為所有成功企業的共識,也是企業管理發展的世界潮流。職工參與管理,有利于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促進企業建立健全內部制約和監督機制,推動企業的改革發展穩定。三要充分認識進一步完善職工參與管理機制是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必然要求。職工參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以及涉及自身利益的重大問題或重要事項,協助和監督企業執行國家政策法律情況,有利于及時處理各種利益矛盾,切實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同時,職工參與管理機制的完善和發展,有利于增強廣大職工群眾的民主意識,促進企業經營管理者自覺地把履行社會責任與創建和諧企業統一起來,自覺地把保障企業安全生產、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問題放在重要位置,實現企業與職工群眾、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四要充分認識進一步完善職工參與管理機制是加強國有企業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當前,企業改革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企業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不斷加強。完善職工參與管理機制,把企業的經營管理和領導人員的廉潔自律情況置于廣大職工群眾的監督之下,有利于增強決策透明度和職工群眾參與度,有效防止企業領導人員的權力失控、決策失誤和行為失范,促進企業的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
2、堅持三級民主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職工參與機制。一要堅持三級民主管理制度,確保職工參與管理。實踐證明,實行三級民主管理制度有利于最廣泛地發動廣大職工參與管理。在職代會的五項職權中,參與權是職工代表參與企業管理的重要職權。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公司一級職代會中的`一線職工代表的人數有限,代表面不廣。而且由于工作性質和自身所處的層級等原因,使他們很難真正發揮參與公司管理的作用。因此,要確保更多的一線職工代表參與管理,并能真正代表廣大職工群眾行使參與權,就必須要把握權責利相對等的原則,通過三級民主管理、兩級職代會的形式,使行政權力與職代會的參與范圍相一致,在更大程度上保障職代會審議不是“空談”,職工代表可以對自己所熟悉的領域談具體的意見和建議,真正達到參與企業管理的目的。二要堅持分公司職代會建設,完善程序落實職權。堅持三級民主管理制度,關鍵是分公司職代會建設。這不僅是因為分公司的職工群眾最集中,也因為公司的決策必須由分公司來貫徹執行。因此,要堅持以分公司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職工參與管理制度,加強分公司包括外埠分公司的職代會建設,完善職代會程序,落實職代會職權。要明確分公司職代會的職責是貫徹落實上級公司職代會決議和部署的各項任務,審議建議分公司行政工作報告,在分公司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民主評議、廠務公開工作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三要堅持推行項目廠務公開,促進項目民主管理。項目是企業的窗口、效益的源泉,也是職工參與管理的最基層、最直接的所在。實踐證明,推行項目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在充分調動項目職工積極性、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和實現“雙優”(工程優質、干部優秀)目標上有較大的促進作用。項目廠務公開,要在項目黨支部的領導下,建立由工會負責人為組織者、項目經理為責任人、項目民管小組為監督人的項目廠務公開民主管理機制,公開內容主要是:項目施工的進度、技術、質量、安全及文明工地的創建;經濟責任、成本控制;外包隊伍的選擇、管理,材料采購、設備租賃;業務招待費使用;職工收入分配方案;相關的規章制度;項目領導廉潔自律等等。并采取項目班子會、民管小組會、職工大會、民主評議、公開欄等形式確保項目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規范有序,取得實效。四要堅持民主評議制度,營造和諧民主氛圍。各基層企業要按照集團黨委批轉的《關于進一步完善職代會民主評議企業領導干部工作的意見》,切實做好民主評議工作。各企業黨委要進一步加強領導,在評議前動員報告、評議后反饋談話和班子內民主生活等環節上更加突出針對性,接受評議的領導干部對職工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要有積極的回應。同時,要在堅持分公司職代會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分公司領導干部的民主評議工作。有條件的公司和分公司要積極探索項目民主評議工作,進一步促進項目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五要堅持職工參與機制建設,完善職工董、監事制度。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職工參與管理的企業制度是一個體系,這個體系是由職代會,平等協商(工資集體協商),職工董、監事和廠務公開等四項法定制度組成。這四項制度各有所長、互相支撐、互為補充,緊密結合,發揮著職工參與管理的綜合效應。因此,必須進一步建立完善職工董、監事制度,進一步規范職工董事監事制度建設,進一步加強對職工董事、監事的管理。通過各類學習培訓提高職工董事、監事的綜合素質,不斷增強他們的參與決策、管理和監督的工作能力。
3、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一要進一步突出工作重點,拓展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廣度和深度。要豐富廠務公開的內容,緊密結合公司實際,從廣大職工群眾的愿望出發,把企業改革發展的難點、職工群眾關注的熱點、企業反腐倡廉的關鍵點作為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要完善職工監督機制,把企業重大決策問題、企業生產經營方面的重大問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領導班子建設和領導人員廉潔從業情況作為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重點。要拓展職工參與渠道,通過職工大會、廠務公開欄、廠報廠刊、網上論壇等多種形式及時向職工通報公司的改革發展、經營管理、勞動安全、干部任免和職工福利等方面的主要工作和重要情況,讓職工群眾知情、議事、分憂、解難。并通過建立和完善職代會提案制度、職工與領導對話制度、領導接待日制度等形式,豐富和拓展職工參與管理的渠道。二要進一步加強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建設。要不斷健全和完善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的各項制度,創新工作形式和活動方式,努力使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規范有序開展。要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當前企事業單位的改革發展的新需要、職工群眾民主參與的新期待,建立健全廠務公開、職代會、職工董事監事的組織制度、工作制度和監督制度,積極探索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正確處理廠務公開、職代會與其它民主管理形式的關系,進一步堅持好、完善好、發展好這些制度,確保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要進一步完善廠務公開民主管理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要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共同負責、有關方面齊抓共管、職工群眾廣泛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各級廠務公開領導小組要充實和加強力量,結合業務實際,密切合作、加強協調,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企業黨委要把推行廠務公開民主管理作為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加強對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領導。行政要把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納入企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之中,并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有機結合起來。紀委要將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與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緊密結合,加強對推行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黨委組織部門要把職代會民主評議干部情況作為考核公司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的重要依據,并與獎懲任免掛鉤。工會要認真做好推行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的日常組織協調工作,積極組織和引導職工規范有序參與廠務公開。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2
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工作質量的高低,不僅體現了一個稅務機關的征收管理基礎工作水平,而且也反映出基層稅收業務工作質量的高低。工作中,由于諸多原因,影響了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工作檔案價值的有效發揮。檔案管理在稅收征收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新時期基層稅務機關檔案管理的現狀,與稅收工作日常管理的要求不相適應。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保管、利用尚不符合檔案管理的要求,從某種程度上,阻礙了稅務檔案作用的發揮,也給稅收執法帶來潛在風險為更好地發揮稅務檔案的作用,本文針對新時期基層稅務部門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進而提出新時期基層稅務檔案科學化管理的對策,以適應基層稅務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對稅務檔案的需求。
一、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成因
(一)新時期稅務征收管理業務質量影響基層稅務檔案的利用和保存價值
稅務檔案的主體是稅務資料,稅務資料失真和歸集整理的不完整、不規范,極易降低稅務檔案的利用價值。從日常稅務工作實踐來看,主要表現為:1、違反稅務程序形成的稅務檔案;2、稅務取證資料不充分形成的稅務檔案;3、稅務稽查處理、處罰所引用的法律、工作總結法規依據不充分的資料形成的稅務檔案;4、有的稅務業務人員缺乏稅務檔案知識或操作上的隨意性。
(二)稅務征收管理發展水平與稅務檔案工作規范的不同步,影響稅務檔案的質量
在實際操作工作中,由于稅務征收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多變性,以及稅務檔案法規的滯后性,出現了實際操作與檔案規范之間不相協調的現象。比如對某一個企業進行稅務稽查時,該項目涉及到納稅戶等許多個單位,稅務機關對每一個實施稅務稽查的單位都需下發稅務稽查通知書,并按實施稅務稽查單位的戶數出具稅務稽查建議書。按現行稅務立卷歸檔規定,就要按被稅務稽查單位的納稅戶個數分別進行立卷歸檔。可以看出,這樣立卷不僅不能全面、清晰地反映該稅務稽查項目的全貌,而且不利于稅務人員今后查閱、利用檔案;另一方面,檔案人員要面對大量稅務稽查資料的重復收集、整理、歸檔,大大增加了稅務成本和工作量。
(三)檔案人員素質和物質條件的限制,影響稅務檔案質量
檔案人員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稅務檔案的質量。從目前情況看,基層稅務機關由于編制等問題,除極少數配備有專職的檔案人員并通過了正規的檔案管理培訓外,大多數只是經過簡單培訓后邊干邊學,心得體會且大部分檔案工作人員身兼數職,客觀上談不上對檔案專業知識的深入學習和不斷更新,只能起到對檔案的保管作用。另外,由于經費所困,在檔案設備的購置上較為簡陋,不能適應檔案管理現代化的新要求,也對稅務檔案的保管帶來一定難度。
(四)稅務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對以紙質為主的傳統稅務檔案的挑戰
隨著辦公自動化的形成和“xx稅”工程的建設步伐的加快,稅務機關行政公文的草擬、稅務業務文書的擬稿、稅務計劃的編排、稅務稽查方案的擬定以及文件的收發等都運用OA進行處理,跟隨著稅務檔案資料儲存介質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并且閱檔方式也隨之改變,這將對目前稅務檔案的質量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二、提高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工作質量的途徑
(一)提高全體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人員的檔案質量管理意識,是保證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質量的前提
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工作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質量。只有正確處理好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工作和檔案工作的關系,才能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一是領導要重視,領導不僅要關注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業務工作,也要關注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工作,把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與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業務放在同等位置,一并檢查、考核,使每個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干部形成“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項目終結只是完成了一半任務,高質量的立卷歸檔后才算圓滿完成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項目”的意識。二要強化責任,按照“主審負責制”的要求,在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業務操作過程中也要實行主審人員檔案負責制,參審人員要參與檔案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從而達到“誰主審誰負責,審結卷成”的目標。因為主審人員掌握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項目的整體進展情況,負責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通知書的下發和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處理等系列資料的收集工作,有利于全面及時地對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項目資料進行整理、裝訂、歸檔;同時參審人員應密切配合,按照檔案管理規定進行嚴格復核、把關,做到人人參與,從而增強檔案質量管理的全員意識,提高全面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質量。
(二)加強檔案管理的事中控制與管理,提高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質量的'管理水平
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的管理水平是隨著一定時期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內容和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方式的變化而逐步完善和提高的。為了能夠適應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工作發展的要求,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工作的重心也應由事后控制與管理向事中控制與管理轉變,在現場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過程中,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人員應及時發現和解決影響檔案質量的問題。每一個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人員從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項目下達通知之日起,都要樹立檔案意識,只有加強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質量的事前控制與管理,在現場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過程中不斷發展、研究和解決新問題,才能適應新階段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工作發展的需要。
(三)重視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資料的日常收集和整理工作
檔案工作是一項積累性工作,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是由一份份材料匯集而成,今天的資料就是明天的檔案,但并不是所有的文件材料都是檔案,它必須依據一定的標準、規律經過歸集整理而成,這就需要檔案工作人員平時不僅要做到對檔案資料的勤收集、善積累和多整理,而且還要經常性地深入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工作一線,與項目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人員交換意見,了解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工作進展情況,從而使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資料的收集更加完整。
(四)強化措施,不斷提高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政治素質
一是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要根據自身工作實際,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培訓辦法,通過培訓促進檔案人員更新知識,開闊視野,掌握先進的檔案技術。二是經常性的開展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檔案管理經驗交流,邀請檔案專家進行業務指導,開展檔案理論研討,用先進的管理經驗促進我們的檔案工作。三是強化對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規范化工作的檢查,完善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質量責任追究制。要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質量檢查,在檢查中發現問題,糾正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促進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四是加大檔案現代化管理力度,從軟硬件上使檔案管理上水平,以不斷適應檔案工作的需要。
(五)加大編研力度,促進檔案利用
檔案管理人員在加強日常管理的同時,要不斷加大檔案編研工作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檔案編研工作,特別是要注重對重大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項目成果或在社會上有影響有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項目檔案的編研和利用,把死檔案變成活信息,最大限度地發揮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而進一步為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工作服務,為領導宏觀決策服務。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3
隨著中央銀行機構改革的深化和核算系統的升級,會計管理工作的加強顯得日漸重要,它對促進各項工作上臺階、上水平,全面履行基層央行工作職責具有一定積極作用。但目前基層央行的會計管理工作還存在一些與改革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只有進一步加強會計管理工作,才能更適合金融管理體制改革的發展。
一、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會計工作是基層人民銀行各項業務活動的基礎,是作好金融管理、履行好中央銀行職責的出發點。會計工作在加強內部管理、強化基礎建設、完善內控制度、加強財務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隨著改革的深入發展,人民銀行的會計工作也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在管理體制和管理方法上還存在一些不適應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內控制度滯后,不能有效防范會計風險。隨著中央銀行會計集中核算系統的推廣和應用,制度建設未能及時得到完善和補充,一些業務缺乏制度約束或制度與實際業務操作脫節,制度跟不上業務發展變化的需要,造成控制盲點,不能有效的防范會計風險,有效指導會計工作存在一定欠缺。現行內控制度只是作為對會計人員工作的要求,而沒有將其作為法律、法規執行,致使會計業務潛伏著很大的風險隱患。
二是責權不清,缺乏激勵機制。會計工作的風險性與待遇不相匹配,從現實情況看,會計未形成一套系統性的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操作規程和評價標準,沒有真正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會計人員的積極性。由于沒有切實可行的獎懲措施,致使會計人員提高工作質量、業務能力缺少動力,成為引發內部資金風險的重要根源。
三是缺乏動態預警機制。內控制度對風險的管理應以預防為主,現有的內控制度著重強調了對業務環節的控制及事后監督檢查控制,而忽視了對突發性事故或案件的預測預防,沒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出會計內控軟件,對業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報警,起不到風險預防作用,跟不上業務發展的需要。
四是人員老化素質偏低。中央銀行會計是一項原則性、專業性較強,風險性較高的工作,是央行的要害部門,對人員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要求相對較高。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但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基層行人員逐漸減少而且結構老化,崗位輪換、交流制度得不到實質性落實。少數人員的知識結構不適應業務發展的需要,工作上只限于被動應付,操作上隨意性大。
二、會計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根源
一是領導重視不夠。基層行對會計管理工作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個別縣支行的領導認為會計工作實行雙重管理,即上級會計主管部門和單位領導,對會計工作的管理局限于上級主管部門的意見,缺乏對本單位會計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日常工作僅限于賬表平衡,資金不出現問題,有的甚至只關心本行費用指標的多少、經費的松緊,對具體業務不做深入了解。 有的行純粹把會計部門作為行內業務培訓基地,把會計業務熟練的人員充實其他部門,或者經常抽調會計人員搞行里中心工作,使一些會計人員不能正常從事會計業務。
二是崗位設置與現有會計人員配置相互矛盾。按照內控制度的要求,縣支行會計國庫科承擔著國庫和會計兩項核算業務,還肩負轄內金融系統及國庫經收處的管理職責,一般應設置接柜崗、記賬崗、復核崗、票據清算崗、清算管理崗、綜合崗、系統維護崗、會計主管崗、會計檔案管理崗、事后監督等崗位。其中票據交換員、事后監督員、系統維護員、會計主管員不得參與日間賬務處理,記賬員、復核員不能兼崗,還必須建立定向替崗制度。但實際工作中存在人少崗位多的矛盾。要保證正常業務開展,必須一人多崗,如遇培訓、外出檢查、正常休假等情況,兼崗和頂班就不可避免。具體矛盾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不按制度要求充實會計人員,就會不同程度出現混崗、兼崗現象,缺乏崗位制約關系,存在風險隱患;另一方面,縣支行人員少,會計業務量也較小,按制度要求充實會計人員,勢必造成會計人員占全行人員比重較大,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不利于縣支行其他工作的開展。
三是業務管理有待于進一步協調。基層縣支行是具體業務操作部門負責國庫、會計、甚至包括科技,業務管理分別接受中心支行會計財務科、營業部、事后監督中心、國庫科、科技科五家指導,由于具體工作布置和管理“政出多門”,縣支行國庫會計科往往感到無所適從。
三、加強會計管理工作的建議
首先是完善內控制度,強化制約措施。銀行會計工作是一項基礎性、技術性和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會計風險具有隱蔽性、持續時間長、危害大的特點。為確保會計核算操作的合法性、規范性,必須從強化會計基礎工作入手,狠抓會計制度和崗位責任制的落實,規范操作程序和會計行為。對現有不合理的會計制度及時進行補充、修訂,使之更嚴密、更完善,通過建章立制,使內控制度的觸角延伸到會計核算的每一個角落,使每項業務的開展作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違章必糾,堵塞漏洞。
其次是明確責任,獎罰分明。要對會計人員的職責權限和會計崗位責任制作出明確規定,把會計制度、任務和工作職責具體分解到會計部門的各個柜組和崗位,落實到具體經辦人員;對主管行長、會計主管、復核員、經辦員的責任應做出具體的規定,使各級人員各司其職;對那些有悖于內控要求的人和事要認真檢查,嚴肅處理,絕不能姑息遷就,努力做到查一儆百,令行禁止。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以制度為標準,以事實為依據,甄別是非,分清主次,界定責任;同時,要對一切破壞內部控制運行的違紀違規者,不管是誰,要一視同仁,以維護內控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再次是改革會計管理體制和管理方法。解決基層人民銀行會計人員配置不合理、會計監督不到位、會計人員不能正確履行職責等問題,只靠健全內控制度難以奏效,必須從改革會計管理體制人手,打破會計工作分級管理的體制,實行會計核算集中管理。
最后要加強培訓,提高現有人員素質。針對新業務發展需要加強現有會計人員培訓工作,不斷更新和掌握新的技能,使之盡快適應業務發展變化的需要,自覺按照各項制度的要求履行職責;加強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和紀律教育,增強法律意識、紀律意識,提高自覺執行各項法律、法規和內部規定的自覺性。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4
按照總公司工作安排部署開展調研工作,圍繞“車輛技術狀況、智能調度平臺管理、職工隊伍建設與基層職工生活情況”主題開展調研。現將具體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調研基本情況
我于10月中下旬開始,實地調研了我分管的保修廠及包干的一公司,同時對智能調度中心、科技處、勞人處等幾個部門進行調研。
就分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日常管理情況與分公司書記、經理及環節干部、職工進行談心談話。實地查看了車輛維修操作車間、二級調度平臺、職工食堂、休息室等。
就公交車輛技術保障、智能數據信息平臺建設、企業職工隊伍整頓管理等與科技處、智能調度中心、勞人處負責人談心談話。
二、發現的問題
(一)新能源純電動車維修問題
從新能源公交車上線運營以來,公司建立、完善了多項制度,開展多次技術培訓,從材料、配件、技術手段等方面入手,保障車輛正常運行,杜絕公交車“帶病上路”。但是我在調研中發現,仍有一些修理工對純電動公交車的維修保養不夠了解,技能不夠熟練,技術手段與車輛更新信息不同步,缺乏系統的知識體系。存在懂技術操作的人沒有資格證,有資格證的人不會實操的尷尬現象。
(二)職工生產生活條件問題
基層單位行政人員普遍反映工資待遇較低,一些相關的福利待遇較差;沒有住房公積金,員工基數大,公租房分配數量較少,住房問題難以解決;一些場站無法保障冬季取暖,缺少廁所、職工休息室等硬件設施,職工生產生活環境比較惡劣;場站夜勤人員年齡偏大,給自身安全及場站安全都帶來較大的隱患。
(三)職工隊伍建設問題
機關和基層單位均反映工作人員不足問題,特別是缺少大學生及優秀管理人才;缺乏靈活的人才流動機制,總公司與分公司工作溝通、銜接不到位;當前清理整頓職工隊伍工作進入攻堅期,但仍然有個別分公司不按規定上報長期不上班人員。
(四)智能化管理問題
基層單位二級調度平臺網絡維護時效性差,向總公司上報網絡問題后有的需要幾天才能得到反饋,沒有及時解決故障;派駐到各分公司的調度平臺管理人員發揮作用不大,兩級調度平臺缺乏有效的響應機制。
三、解決措施及時限
(一)繼續完善各項技術管理規定并及時向技術人員宣傳推廣;重視專業技術資格證考試,確保每個分公司有1名專業電工和1名專業電焊工,并配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制定《特殊工種崗位職工工資方案》上會研究,適當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工資待遇;總公司負責專業技術證年檢費用,加強實操培訓。(年底前)
(二)制定《全體職工工資調整方案》,積極申請公租房名額與住房補貼,探索企業住房公積金繳納事宜;與青城驛站合作解決職工上廁所、乘客冬季候車問題;制定駕駛員轉夜勤崗方案,形成高齡、傷病駕駛員用工出口。(年底前)
(三)全面摸底,制定、修改公司行政人員管理方案。從人員分流、綜合管理、內部調劑、績效考核等方面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形成總公司與分公司人才流動的`良性循環;制定長期不上班人員清理工作的監管和問責的意見,為打造一支純凈有擔當的干部職工隊伍打好基礎。(年底前)
(四)制定《基層二級智能調度平臺維護管理方案》,限時解決二級平臺網絡故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兩級智能調度平臺網絡順暢;加強派駐分公司人員管理,明確崗位職責,與總公司一級智能調度平臺形成良性互動。(立行立改長期堅持)公司經營管理、職工隊伍建設與基層職工生活情況”調研交流報告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5
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是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機構開展文化服務的重要陣地和場所。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我國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設施的建設也帶動了設施的管理,促進了設施的有效使用。但從總體上看,還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和困難,需要認真研究加以解決。
一、基本情況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將資金和項目持續向基層傾斜,相繼實施了縣級文化館圖書館建設規劃、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規劃、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修繕項目,基本實現了“縣有圖書館、文化館,鄉有綜合文化站”的建設目標,設施條件也大為改善。據統計,20xx以來,全國共竣工公共文化設施項目近34000個,其中縣及縣以下的占99%。竣工項目總面積2600多萬平方米,其中縣及縣以下占88%。截至20xx年底,全國縣級圖書館、文化館基本全覆蓋,全國鄉鎮綜合文化站基本全覆蓋,村級文化活動室覆蓋率也達到65.3%,中央、省、地市、縣、鄉、村六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初步確立。全國每萬人擁有公共圖書館設施面積由20xx年的45.4平方米提高到20xx年的78.2平方米,增長了72.2%;每萬人擁有文化館(站)面積由20xx年的93.7平方米提高到20xx年的234.2平方米,增長了149.9%。全國公共圖書館閱覽室座席數由20xx年的43.9萬個提高到20xx年的73.46萬個,增長了67.3%。全國平均每個鄉鎮綜合文化站面積由20xx年的199.9平方米提高到20xx年的598.2平方米,增長了199.2%。
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改善,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帶動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全面建設。為了管理好、使用好這些文化設施,充分發揮這些設施的作用,文化部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積極策劃并實施了一批文化項目,從設備投入、經費保障、內容建設等多方面提高公共文化設施的服務能力。如設立鄉鎮綜合文化站設備購置專項資金,加強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建立公共文化機構經費保障機制(“三館一站”免費開放)等。通過這些工作的開展,確保了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有效使用,提高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水平,基層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不斷得到滿足。據統計,全國文化事業費由20xx年83.66億元增至20xx年的480.10億元。全國人均文化事業費由20xx年的6.51元提高到20xx年的35.46元。全國公共圖書館人均藏書量由20xx年的0.33冊提高到20xx年的0.58冊。20xx年,全國文化館(站)組織的文藝活動次數是20xx年的兩倍多,舉辦訓練班培訓人次是20xx年的5倍多,全國公共圖書館總流通人次是20xx年的近2倍。
近年來,全國各級文化部門圍繞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與管理,創新思路,扎實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績,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一是強化政策保障是基礎。國家層面制定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規劃(如設施建設規劃、設施建設標準、“三館一站”免費開放政策等)有效保證了各級政府部門對文化建設的投入,提高了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速度和管理能力。二是文化設施建設(包括規模大小、功能布局、形象設計等)應當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后期的管理使用相適應,與當地文化資源環境相適應。三是集中組織實施是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尤其是鄉級村級)建設的有效手段。通過區域內統一招標、統一設計等方式,有效降低了建設成本,使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更加統一規范。四是整合各種資源,在基層(尤其是鄉村兩級)建設集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民政、體育及計生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中心是建設基層文化活動場所的主要方向。五是創新服務內容是管理好使用好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核心。只有以人民群眾的需求為導向,不斷改革創新,提供適用性的文化產品,才能切實提高公共文化設施的使用效率。六是建立基層公共文化機構的業績評價機制是保障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有效使用的重要手段。
二、主要問題
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集中體現為四個脫節:一是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和管理使用脫節,“重建設、輕管理”、“重硬件、輕軟件”的現象在部分地區依然十分突出;二是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保障能力和政策要求存在脫節。基層公共文化工作還面臨著人才不足、資金不足等諸多困難,這和相關政策的要求是不匹配的;三是文化部門的權力和責任存在脫節。文化部門在基層公共文化建設工作中責任重大,但在資金分配、人員配置等方面話語權有限,實際管理手段有限;四是基層公共文化產品的需求和供給存在脫節,文化機構提供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還不能完全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文化需求。
具體看,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設施缺位。通過多年快速建設,我國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已經基本形成,但整體上看依然是“低水平、廣覆蓋”,部分地區基層公共文化設施仍存在數量不足,標準不高的現象。從縣級看,普遍存在建設年代久遠、建筑面積相對不足的問題。據統計,全國28.8%的縣級公共圖書館和32.7%的文化館建成于1990年以前。這些圖書館的空間布局大多不符合現代圖書館技術要求和建設標準,有的甚至存在安全隱患;全國仍有22.3%的縣級公共圖書館和28.4%的縣級文化館建筑面積低于最低標準(800平方米),造成許多優秀文獻資料只能“束之高閣”。從鄉鎮級看,個別地區還存在鄉鎮綜合文化站覆蓋不全、面積不足的現象;從村級看,全國覆蓋率只有65.3%。因此,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任務依然艱巨。
(二)管理缺位。相對于設施建設,設施的管理和使用是一項更加長期而重要的工作。如果設施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設施的使用效果將會大打折扣。長此以往,設施就有可能遭到棄用或者挪用。據統計,全國705家縣級公共圖書館年流通人次少于10000人,占22.9%;全國1050個縣級文化館年服務人口少于10000人,占31.8%;全國1368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年服務人口少于1000人,占33.7%。設施管理缺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基層公共文化資金相對不足,使用效率較低。從資金總量看,近年來,以“三館一站”免費開放為契機,已經初步建立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央與地方共擔的經費保障機制,但從總體上看,經費投入仍然相對不足,難以滿足基層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難以滿足建設文化強國的需要。一方面,受整體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約,部分地區文化財政投入水平較低;另一方面,由于稅收減免程序和手續繁雜等原因,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積極性不高。從資金的使用效率看,由于缺乏完善的資金監管機制和績效考評機制,缺乏多元化的財政資金投入機制,資金使用效率比較低下。如部分地區存在免費開放配套資金到位率偏低,甚至擠占挪用免費開放資金的現象,造成中央免費開放資金難以切實發揮作用;文化部門對規模巨大的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沒有太大的話語權,造成資金管理和使用的脫節等。
2、基層公共文化單位人員不足,專業素質不高。不少地方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編制得不到落實。據統計,全國鄉鎮綜合文化站從業人員83676人中,在編人員47240人,僅占56.5%,平均每站僅1.4人。另外,由于缺乏職業門檻,基層文化人員整體素質不高。據統計,20xx年全國縣級兩館具有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的人員,分別占從業人員總數的5.9%和27.9%。全國鄉鎮綜合文化站具有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人員僅占從業人員總數的1%和9.4 %。
3、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內容總量不足,適用性較差。總體上看,以群眾文化需求為導向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模式尚未完全建立,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公共文化產品比較缺乏。一是資源總量偏少。如20xx年全國公共圖書館人均藏書量僅為0.58冊(基層群眾人均藏書量更低),遠低于國際圖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規定的人均藏書量1.5-2.5冊的標準。二是適用性不強。如部分基層文化機構花大力氣組織的文藝節目,難以得到農村群眾的青睞;部分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的藏書內容偏離三農(農村、農業、農民)特點,農民看不懂、用不上,實際效果非常有限。三是流動性不強。如區域內的圖書流動服務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電子化的文化資源還不能進入千家萬戶。
(三)制度缺位。一是政策不到位。關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經費、機構、人員、管理等,在國家層面缺乏剛性要求和制度安排;公共文化服務的設施建設標準、服務標準的制定也相當滯后。二是實施不到位。在很多方面,盡管已經出臺相應政策,但在執行中很難落實,也沒有相應的制約措施。如中宣部、中編辦等六部委出臺的《關于加強地方縣級和城鄉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要求確保每個鄉鎮綜合文化站配備不少于2個以上的人員編制,尚未得到真正落實。三是考核不到位。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績效考核評估機制尚待建立,許多基層文化部門和公益性文化單位工作積極性不高。
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基層文化發展基礎薄弱,歷史欠賬較多的客觀原因,也有部分基層黨委政府和文化單位領導主觀認識不到位的原因。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需要國家層面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從根本上保障文化建設長期穩定發展;另一方面,也需要全國文化系統和文化機構開拓創新,扎實工作。
三、主要政策建議
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將進入新興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的階段。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管理和使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要充分考慮并不斷適應這些新變化。
加強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管理和使用的主要思路是:以不斷滿足基層人民群眾的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為導向,以中西部和貧困地區為重點,繼續深化改革、加強制度建設,不斷提高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能力,促進基層文化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協調發展,提高基層文化設施的使用效率。主要建議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進一步加強基層公共文化制度建設。一是要加快推進文化立法工作,以法律的形式明確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文化機構的定位、文化投入的保障、文化活動的開展等相關內容,明確各級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權力、責任和義務,明確各級文化部門與相關部門的職責分工等。二是要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建立健全包括基層在內的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標準體系、公共文化機構的服務標準和公共文化經費的保障標準和方式等,從制度上解決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促進文化服務日常化和規范化,提升文化設施利用率。三是要建立健全考核機制。一方面,要結合現有的文化統計數據,探索出一套科學規范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把文化改革發展列入各級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入各級政府效能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基層公共文化工作的績效評價考核和監督機制,制定具體考核標準和量化指標,明確獎懲措施,建立服務項目公示制度,定期開展檢查督導工作。
(二)進一步完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針對縣級文化設施老化陳舊問題,要加快改造步伐,使其具備基本功能;針對個別鄉鎮綜合文化站缺失、部分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標準偏低的問題,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實現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完全覆蓋;針對多數農村文化活動場所缺失的問題,要借鑒部分地區先進經驗,整合各種資源,在每個行政村建設集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民政、體育及計生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村民服務中心。
(三)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一是要繼續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要督促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保證公共財政對文化建設投入的增長幅度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的要求,增加公共財政對文化建設的投入。要努力增加政府非稅收入用于文化的投入,提高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業的比重。二是要落實公益性文化事業捐贈減免的各項政策,積極引導企業、個人等社會力量資助和興辦文化事業。三是要加強資金監督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要建立健全財政投入激勵約束和績效管理機制,明確績效目標,把向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作為財政投入的重要依據;要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探索將財政對文化投入由以前直接撥款為主轉為購買服務、項目補貼、以獎代補、基金制等多種方式;要協調財政部門,盡快制定出臺國家層面的《“三館一站”免費開放經費管理辦法》;要提高文化部門在資金安排和管理中的話語權,切實做到資金分配管理和使用的銜接。
(四)進一步加強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一是要貫徹落實中宣部、中編辦等六部委《關于加強地方縣級和城鄉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明確核定鄉鎮綜合文化站人員編制,確保每個鄉鎮綜合文化站配備不少于2個以上的人員編制,穩定基層文化隊伍。二是要抓緊建立推行職業資格制度。文化機構從業人員要通過文化行政部門或委托的有關部門組織的相應考試、考核,取得職業資格和崗位培訓證書才能上崗。三是要推行人員聘用制和崗位目標責任制,逐步打破人員能進不能出,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局面,促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人才資源合理配置和流動。四是要加強對基層文化單位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積極扶持鄉土文化能人、民間文化傳承人,建立相應的補貼和激勵制度,增強基層文化工作的活力。
(五)進一步豐富基層公共文化產品。一是基層文化部門和文化機構要轉變觀念,真正實現從辦文化到管文化的轉變,從文化產品的生產者向文化產品的提供者的轉變。二是要進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單位內部機制改革,完善監督考核機制,提升公共文化機構的管理和服務水平。三是要改進服務方式。針對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習慣,利用傳統節慶和地方特色活動,開展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文化活動,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滿意度,讓農民群眾自覺主動加入農村文化建設中來。四是要加強文化資源的流動性和數字化,提高文化資源的利用效率。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6
一、內審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內審檔案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審計人員對內審檔案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充分認識。實際內審工作中注重內部審計項目的實施,認為只要出具了內審報告,提出了內審意見,做出了內審處理決定,該內審項目就結束了。相對忽視內審項目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歸檔工作。
2、內審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不夠。目前,基層人民銀行內審人員多數來自于各業務部門,從事過檔案管理工作的人員很少,缺少檔案管理的專業知識是不容爭辯的事實,基層內審檔案管理人員對于檔案管理的基礎理論、基本原則知之甚少,開展內審檔案管理工作時缺乏檔案管理理論的指導,內審檔案管理人員專業知識的匱乏,制約了內審檔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3、內審檔案規范化管理的`程度不夠。由于內審檔案管理人員大多數沒有經過檔案業務知識的專門培訓,缺乏檔案管理工作經驗,對檔案的基本操作規程又知之較少,因此,在內審檔案資料收集、內審檔案資料整理、內審檔案資料歸檔、內審檔案資料保管等方面存在許多不規范的地方,規范化管理水平還有待與于加強和提高。
二、改進內審檔案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1、提高對內審檔案管理重要性的認識。
內審檔案是人民銀行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充分認識到它在人民銀行業務經營和發展中的作用。要改變過去重審計項目的實施輕內審檔案管理的觀念,不斷提高對內審檔案管理重要性的認識。
一要提高領導的內審檔案管理意識。隨著人民銀行內部審計范圍的不斷擴大,內審業務量逐年增加,領導同志應該將內審檔案管理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強化對內審檔案管理工作的監督,明確內審檔案管理人員的任務和職責,加強對內審檔案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要樹立內審人員的參與意識。審計工作人員在進行審計項目時,要樹立參與內審檔案管理工作的意識,把在審計活動中形成的文件、筆錄、憑證的原件及復印件,要按照內審檔案管理的要求,進行詳細的整理分類,應把此項工作作為內審檔案管理前期工作來做。
三要提高內審檔案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內審檔案管理人員是內審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必須樹立他們對內審檔案管理工作質量負全責的意識。
2、完善內審檔案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機制。
制度就是行為規范,是要求審計人員共同遵守的、按統一程序辦事的規程。要做好內審檔案管理工作,必須完善和健全一整套相關的制度。同時,還要建立與之配套的管理機制。
一要完善健全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各種內審檔案管理制度,明確歸檔范圍、保管期限、歸檔程序、整理方法、歸檔要求等;其次要建立和健全檔案保管、安全保密等項制度,明確職責,確保檔案不丟失、不損壞、不泄密。
二要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要定期組織對內審檔案管理工作的檢查,對做得好的要給予表揚和獎勵,這樣可以激發內審檔案人員的動力0,讓他們樂于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對于工作做得差的要提出批評,責令他們及時糾正,并予以必要的處罰。
3、實行內審檔案目標管理責任制。
將內審檔案管理分為前、中、后三個階段實施目標責任制管理。
一要前期基礎工作。每一個審計項目確定內審檔案管理責任人,主審人負總責、審計小組長負分管責任,審計人員負具體責任,內審項目檔案由項目主審人負責整理裝訂,形成制度與崗位掛鉤、崗位與人員掛鉤、人員與責任掛鉤的內審項目檔案目標管理責任制。
二要做好中期的整理歸檔工作。每個內審項目完成后,檔案管理人員要嚴格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內審項目檔案管理辦法》進行操作。首先按結論性文件、立項性文件、證明性文件和其他文件材料進行排序,對破損的材料及時進行修補,字跡模糊的進行復制,與原件一起存放,然后再進行打碼裝訂,并編制檔案目錄,最終形成審計案卷進行立卷歸檔,及時裝入檔案盒。所有檔案均按立卷規則及時進行分類、排列和整理,材料齊全,檔案目錄完整,密級確定準確,實現了內審項目檔案管理規范化。
三要做好后期的妥善保管工作。內審檔案管理人員負責內審項目檔案的保管、借閱工作。要設置內審項目檔案管理登記薄、內審項目檔案移交、借閱登記簿,對內審檔案管理過程實施監督。在辦理存檔、移交、借閱時,檔案管理員對其案卷的完整度進行審核,并詳細填寫各種登記簿。同時按要求將檔案存放在專門的鐵柜中,做到防盜、防火、防蟲、防潮,實現內審項目檔案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四要形成部門負責人、主 審、審計人員、檔案管理人員相互監督的機制,共同將內審檔案管理工作做好。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7
多年來,我縣國稅部門一直在征管、機構、人事的改革和變化中,尋求一種基層稅務管理的最佳模式和最有效的手段,稅收管理模式也由過去的專管員發展到目前的征收、管理、稽查相互分離的精細化運行格局。在充分看到這種模式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深切體會到它的不足,現與大家探討一下目前基層的稅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的稅務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
目前基層稅務管理是以納稅申報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建立的“集中征收,重點稽查”模式,基本確立了征收、管理、稽查相互分離的精細化運行格局。我縣縣局由征管、稅政、辦公室、人教股、計統、監察、服務大廳、管理等內設股室和信息中心、稽查局二個直屬單位組成,基層稅務所和稅務分局全部撤消,全部人員集中在一起辦公。機構大幅收縮,在提高納稅人辦事效率的同時基層稅務人員也深切的感受到“疏于管理,淡化責任”的問題日漸突出。主要表現在:征收、管理、稽查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信息的溝通嚴重脫節,像是人人有責任又是人人無責任的局面;對稅源、稅基的監控不力,基層管理人員對納稅人的缺少全面了解,漏征漏管現象嚴重;管理人員感到力不從心,怎樣管,管什么心中沒數;工作缺乏主動性,大廳人員等上門,管理人員等派工,稽查人員搞游擊。綜合上述原因主要是“部門信息銜接不暢,責任追究難以劃分,稅源監控不力”是當前稅收管理面臨的基本難題。
二、存在問題的成因
一是體制的原因。稅務內部管理體制的問題,在干部中存在“做多做少,做好做壞一個樣,吃大鍋飯的問題,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獎罰機制、激勵機制不明顯。二是認識的原因。對“集中征收、重點稽查”的征管模式理解認識上存在誤區,以為只要設立辦稅服務廳,納稅人能按期到辦稅服務廳申報,征收人員能按時受理企業申報,及時審核申報資料,完成資料錄入,檔案整理就完事大吉了,稅收管理形成遠離企業,坐看報表的靜態管理狀態。三是銜接的原因。隨“集中征收、重點稽查,強化管理”新模式的運行,盡管對征管查三環節的崗位職責、業務流程均作了明顯規定,但由于征管查部門間相互分離,三者間產生的銜接空檔沒有綜合部門協調,致使部門間出現工作相互推諉、扯皮、脫節現象。四是工作量的原因。從目前推行的工作職責看,其工作內容和任務涉及征管查各個環節,其工作內容多,任務重,從現已配備的人員力量來講,遠遠不能滿足管理工作的需要,大多停留在一般意義上的交辦的幾件事項,如:新辦企業調查、正式認定、發票增量增版調查等等。五是考核體系的原因。隨新征管模式的運行,部門工作職能、干部工作崗位的職責都發生了變化,而隨之保證日常征管工作正常運行、促進工作質量提高的考核依據、標準未隨之改變,原來制訂并實施的“千分制考核辦法”已不適應新征管模式下的考核要求。六是人員素質的原因。目前現有干部年齡從20多到50多,學歷從高中到本科,業務水平有高有低,工作責任心有強有弱,個別干部思想精力沒有集中到稅收管理上。
三、對應措施
(一)內部管理方面
1、稅務機關內部體制的改革,打破“吃大鍋飯”的體制,真正做到“多勞多得”,獎勤罰懶。可以利用現有的ctais中的考核系統,按難易程度設計出每筆業務的.分值,對應換算成獎勵金額發放給工作人員,體現“多勞多得”。
2、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干部素質。為提高干部的綜合素質,應加強對干部的政治思想和業務培訓,從實際工作需要出發,不斷更新干部的知識,以適應“加強稅收基礎管理”新形勢的需要。
3、更新理念,強化責任意識。應加強對干部管理理念的更新,不能停留在過去吃老本的思想上,以為做好上級指派的幾項調查工作就行了,必須樹立對國稅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強化責任區管理。
4、完善征管質量考核體系。根據新形勢、新情況,結合干部的業務素質、崗位工作量、工作難易程度等因素,修改原有的考核辦法,引進“績效管理系統”,建立起以即時性、系統性、準確性和成果性考核指標為主的征管質量考核體系,促進工作質量和效率。
(二)對納稅人管理方面
1、加快信息建設。盡快實現國稅、地稅以及稅務部門與工商之間信息聯網、相互交流、最大限度的減少漏征漏管戶。
2、提倡與納稅零距離聯系。稅收管理員通過稅務登記、各種稅收結算、清算、減免稅核實、各類實地調查,稅收宣傳、稅源調查以及稅款催報催繳等,與納稅人全方位接觸,了解納稅人的靜態和動態的情況,同時將稅法宣傳、解答,優質服務、依法治稅貫穿于與納稅人的聯系中,從而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和對稅法的遵從度。
3、落實精細化管理。稅收管理員下企業不能太簡單,交辦什么,就做什么。目前我們主要缺乏對納稅的動態管理,可以由縣局具體擬定需掌握的動態指標,如納稅人原材料及包裝物的進、銷、存、工資、動力消耗,庫存商品的產、銷、存等等,由稅收管理員每下一戶企業,就掌握一戶。考慮開發專門的數據庫和應用系統來采集、利用、分析這些指標,并實現數據共享和信息利用增值。
4、實施分類管理。目前稅收管理人員少、職責多、任務重,要每一戶都達到“精細化”管理要求,是有困難的,應該對我縣的所管轄業戶根據企業規模大小和納稅情況進行分類管理,重點突出稅源大戶,抓住中戶,管住小戶。對不同的稅源戶采取不同的管理和監控方式,對規模大的納稅大戶實施戶籍管理,分戶監控,重點管理,隨時掌握信息。
5、對納稅人由單一監控向聯合監控轉變。稅務機關受人力、物力等因素制約,不可能將所有的稅源都納入控制范圍內,這就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齊心協力,我們應加強與工商、財政、公安、審計、海關、銀行等方方面面的合作,追求信息共享性,實現聯動管理。出現異常情況,可以謀求各部門的配合,采取強力措施增強聯合監控的威懾力。
6、建立完善的納稅評估體系。現有的納稅評估工作不能適應現代化征管的新要求,還不能為稅源的全能監控提供強大支撐,應建立完善的稅收評估體系,采取智能化分析手段提高對納稅人納稅行為的數據化測算、分析和有效利用能力,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通過評估工作輔助和完善對稅源的監控。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8
基層檢察檔案是國家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是構成整個檢察系統訴訟檔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社會的寶貴財富。人民檢察院檔案工作既是基礎工作,也是保障工作。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檢察檔案的擁有量和使用量日益增多,這也對檢察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形勢下,必須充分認識基層檢察檔案管理工作的特點及問題,把檢察檔案管理工作納入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便捷化的軌道,使其更好地為檢察工作服務,更好地推動檢察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基層檢察檔案管理工作的特點
1、檢察檔案管理工作是一項保存檢察訴訟活動記錄的重要工作。這些檔案是記錄和反映檢察工作活動的珍貴資料,大部分材料只有一份,是孤本,一旦丟失或損毀,將造成無法補救的損失。
2、其保管的訴訟檔案專業性強,使用頻繁。特別是公安、法院在打擊犯罪、維護社會治安和國家安全工作中,需要經常查閱有關的刑事訴訟檔案,以尋找破案的線索和證據材料及相關的法律依據。
3、保管期限長、數量多。隨著法制建設的不斷推進,訴訟檔案數量不斷增多,并且根據《高檢院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訴訟卷宗大多保存期限為長期或永久。
4、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并存。隨著全國檢察機關辦案信息管理系統的啟用,各地基層院不同程度地將案件信息錄入電腦,事實上,形成了電子檔案與紙質檔案并存的局面。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重訴訟檔卷,輕文書檔卷。由于以辦案工作為主的單位性質和由此而長期形成的習慣,直接產生了重訴訟檔案,輕文書檔案的問題。在保管、移交、清退、整理、歸檔等各個環節,訴訟卷宗都比文書資料受到了較高的重視,強調訴訟卷宗的重要性比強調文書資料的重要性多得多,甚至沒有強調文書資料的重要性,工作移交的重點也是強調針對訴訟宗卷材料,檔案保管的重心也在訴訟檔案上,對于每年的文書檔案歸檔工作重視不夠,除會計檔案外,導致多年來一些重要的文書檔案、基建檔案、照片檔案、實物檔案等歸檔不及時,查找困難,甚至無法查找,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帶來工作上的被動和不便。
2、檔案管理人員不能做到專職。按有關規定,應當配備1名專職檔案管理人員,由于單位長期嚴重缺編和其他原因,檔案管理人員長期由1人兼職擔任,精力和時間都無法得到保證,給檔案管理工作帶來不小的影響,除訴訟檔案外,文書檔案多數不能做到及時清理歸檔。
3、缺乏專門檔案管理人員,加上變動頻繁,造成檔案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檢察訴訟檔案是一種專業性十分強的檔案,由于檔案專業畢業的人員很少,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不高,整體素質低,工作適應性不高,很難適應檔案檔案管理的網絡技術、信息化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應用,對進一步研究和探索檔案管理工作,促進檔案管理工作發展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在職的檔案管理人員往往工作不積極主動,工作效率低,檔案意識淡薄,認為檔案歸屬于個人行為,應該由相關的部門自行保管,這種錯誤思想的存在,使那些珍貴的資料沒有能及時歸檔管理,有的在單位科室個人手中,有的在各部門,導致檔案管理的保密性和真實性存在巨大的缺陷。檔案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工作的'連續性,檔案人員的頻繁變動不符合檔案工作專業性和連續性的要求,直接給檔案管理工作帶來不小的影響。
4、對電子檔案信息化建設不夠重視。由于基層院缺乏經費,加之人民群眾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意識不斷增強,直接導致檢察案件數量大幅度上升,檔案數量也隨之急速增長,雖然配備了電腦,卻沒有形成完整的電子檔案,很多時候仍然在使用紙質檔案,即使把案件內容及時準確的錄入到了電腦中,既不備份也不存檔,一旦電腦出現故障、網絡出現問題,很容易損毀、丟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1、全面提高對檔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在全體檢察官和其他工作人員中普遍進行檔案工作重要性的教育,結合案件質量評查、半年工作檢查和年終工作總結等工作,對檔案工作的重要性進行強調。針對普遍存在的重訴訟檔案,輕文書檔案的問題,對文書檔案的重要性進行特別的強調,與文書檔案接觸較多部門,如辦公室、政治處等,更要特別注意提醒。平時在工作中要注意文件資料的保管,清退、移交要完整及時。文秘人員、業務科室內勤和檔案人員要盡心盡責,及時敦促文件資料的清退、移交、立卷和歸檔工作。
2、嚴格公文辦理程序是搞好檔案工作的基礎。嚴格公文辦理程序,加強公文辦理各個環節的工作,是搞好檔案工作的基礎。在收文辦理的傳遞、簽收、登記、分發、擬辦、批辦、承辦、催辦、查辦、立卷、歸檔、銷毀等程序和發文辦理的擬稿、審核、簽發、繕印、校對、用印、登記、分發、立卷、歸檔、銷毀等程序中,要嚴格遵守公文辦理程序各個環節的工作,把工作責任落實到人,提高公文辦理質量,避免公文的遺失和毀損,使所保存的檔案既能全面反映檢察院主要職能活動情況,維護其歷史面貌,又為檔案的保管和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3、確定專職檔案人員和保持其工作的相對穩定。根據檔案管理工作的要求配備專職檔案人員并保持其工作的相對穩定。檔案人員專職有利于增強對檔案工作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保持檔案人員工作的相對穩定性是檔案管理工作的客觀要求。檔案人員的變動也應該有一個工作上的銜接和熟悉的過程,也就是要有一個傳、幫、帶的過程。不能簡單的履行一個交接手續完事。
4、加快紙質檔案電子化進程。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共存已經有目共睹,但是電子檔案相對來說更穩定、更方便,更有利于長期保存和提供利用,為此應該建立兩套制管理,更好的方便檔案的合理使用,一是要提高對原始紙質檔案的錄入速度,逐步實現軟件管理,二是要實現檔案管理設施的升級,對檔案庫房及檔案管理設施進行定期檢修和更新換代,科學的管理好新型檔案材料,三是要規范電子檔案的歸檔管理,一般以保存兩套同版本的電子文件為宜,一套由檔案管理部門統一保管,另一套由相關業務部門保管。在硬件管理上,也需要特殊的保管設施和環境,溫度應保持在17-20度之間,相對濕度保持在35-40%之間,還要有防磁設施等等。
5、加強基礎工作,實現檔案工作便民。加強檔案基礎管理工作,是加快檔案信息自動化系統建設,實現檔案工作現代化,提高檔案系統整體功能的基礎,為此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以體現檢察檔案工作的司法便民,一是進一步加大軟硬件設施建設,配備必要的掃描儀,打印機、復印機等,實現檔案工作的便捷,提高檔案管理水平的物質條件。二是統一分類號,保證準確檢索,三是用關鍵詞代替主題詞,簡化查找實際,提高效率,四是向社會公布查閱檢察檔案程序,以及檔案室的辦公電話,保證當事人及其代理律師能及時的查閱、復印有關的檔案文書資料。
6、堅持和完善檔案利用的相關制度。檔案法規定,我國公民和組織持有合法證明,可以利用已經開放的檔案。檔案利用應當堅持檔案查閱、復制、摘抄的相關制度,完善審批程序,履行登記簽字等手續。檔案人員要嚴格把好檔案利用的制度關,遵守國家有關規定,防止給國家安全和利益,以及他人的合法權益帶來損害。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9
“機遇和挑戰并存”。__總經理在7月21日的講話中明確指出了中國電信在獲得移動牌照之后所面臨的現狀:一方面,我們面臨諸多困難和嚴峻的挑戰。一是獲得移動牌照的時間較晚。二是c網面臨的困難比g網更多。三是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我們也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和有利條件。一是我國移動市場持續增長,客戶需求多元化,特別是對綜合信息服務和一體化解決方案的需求,為拓展移動業務提供了市場空間。二是中國電信擁有知名品牌和龐大的客戶資源,對cdma產業鏈參與者有很強的吸引力,特別是近幾年持續推進企業轉型,積累了實力,形成了多產品融合的服務能力和渠道體系,為全業務經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是cdma具有綠色環保、保密性強、數據接入速率快、頻譜利用率高等優勢,為實施差異化經營策略提供了有利條件。四是擁有難得的戰略機遇期。新一輪電信體制改革完全到位、國內3g運營全面展開之前的這段時間,是公司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充分利用這個關鍵的時間窗口,用現有資源帶動移動業務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c網優勢,我們就能抓住商機,搶占市場。
作為電信公司基層管理者,我們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集團公司確定的移動業務發展策略,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集團公司的決策和部署上來。突出重點,統籌規劃,抓住關鍵,加強管理,精心準備,狠抓落實,通過新業務的學習,加強自身的業務知識水平,認真領會精神,做好電信員工的領頭兵,抓住機遇,發揮優勢,迅速進入移動業務市場,打好全業務經營的第一仗。
正直與誠信,是一個管理者所必須有的基本品德,偏離了這個航向,我們的工作將會走入自私,狹隘的死角,不僅是我們自身,甚至我們的企業也將走向背離社會的方向。那是我們每一個電信人所不愿意看到的。廖仁斌總經理在在省公司機關和專業分公司管理者見面上的講話就是對我們每一個管理者提出的要求,誠信經營 全業務發展堅守的底線。
從市場經濟的發展歷史看,誠信無論在什么時候都是市場關系的先決條件,每一個成功的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誠信守約的支持,獲得了“誠信”認同感的企業,無論在順境還是在逆境中,都獲得了合作伙伴和廣大客戶的支持。我們能做到什么就承諾什么,不要說那些不能企及的空話,不要讓客戶覺得我們的承諾是一句空話,力所能及的,有據可查的,有錯就改的,站在客戶等同的關系上對客戶做實實在在的承諾,是建立我們企業誠信、領導誠信、員工誠信的社會認知度的先覺條件。
不是每一個客戶都會提出要檢測我們的交換機計費文秘站-您的專屬秘書!準不準的問題,也不是每一個客戶都要看我們的經濟指標是不是如期完成,客戶關心的是他們與我們企業、員工所發生的“合同”(業務)是不是能按照我們“簽約”時的條款兌現了,障礙是不是在承諾的時間內修復了,資費是不是在所說的優惠范圍中“實惠”了,有問題反映上來后是不是及時解決了,我們在競爭中所說的優勢是不是真的,那種純粹靠關系營銷的業務肯定不能代表我們的優勢吧。在我們在困境中,弱勢中需要客戶的支持時,客戶支持我們了,我們能承諾客戶什么呢?我們的客戶在我們的關系營銷后,至少不能處于一個“吃虧”的處境。我選擇了電信的業務,結果是比我選擇其他運營商的業務在同樣的消費下要多出錢,那我選擇這個業務有什么意義?難道關系好就是用來吃虧的?至少要解決一個“對等”的問題。我認為,這是我們基層管理者所需要考慮的問題。
首先,我們的全業務運營在目前來說,基本上在我們這個地域還是處于領先的,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優勢,為客戶實實在在的算總體通信費用的帳,用綜合信息業務來拓展我們市場。客戶在整體消費基本持平的基礎上,從幾家運營商合并到一家,還是可以接受的。至少解決了多處結賬的麻煩。還能獲得積分增加的好處。這對于有固話、寬帶、個人移動業務的家庭來說,是一個賣點。
其次,對于集團網的客戶來說,是各個運營商競爭的焦點,我們要擠進去,他們要鞏固住。從客戶角度來說,這是他們在競爭中獲得好處的一個良機,他們也會抓住這個機會來和我們幾家運營商進行左右搖擺以獲得最大利益。我們可以通過全業務來進行滲透,但不在移動業務上進行讓步是難得做到的',簡單的說,單位的固網、寬帶是單位消費,移動業務很大程度上是個人消費,我們捆綁起來進行營銷,在整體利益增加的前提下,移動業務要獲得原來的消費水平是辦不到的,客戶會以換號換終端的理由來進行拒絕,我們只能讓步,讓多少,怎么讓,是我們基層管理者需要認真斟酌的。一方面需要分化各個單位,多次協商;另一方面,也需要有足夠的空間來供我們進行談判;同時,也需要一定的現場決策權。
再次,對于個人客戶,單純的移動業務使用者,同樣是一個較大的空間,換機、換號的問題如何解決?通過家庭客戶來影響個人?很難!能通過家庭客戶影響的,已經歸并到家庭客戶中了。我認為,在目前我們不能通過價格優勢來影響市場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制定與其他運營商等同的價格,來進行相持,一口不能吃成一個胖子,我們不需要在政策上一步將客戶全部引導過來,那是不現實的。
孫子曰: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在誠信經營的基礎上,我們針對家庭客戶、集團客戶進
行政策上的傾斜,發起主攻;在個人客戶層面,我們通過同等的價格政策,適當的終端政策來鼓勵客戶換網,進行相持性的吸引。保持政策的延續性,進行平滑承接,用我們的優勢產品來帶動移動業務,完成全業務市場的拓展與延伸。
誠信經營,切忌好大喜功。要完成業務指標,要實實在在的發展業務,兩者之間存在指令性計劃與市場反應程度的矛盾。政策對路,計劃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目標而已;政策不能為市場接受,計劃就是一個不可逾越的坎。我們在以前政策不對稱管制下,已經讓計劃壓頭了幾年了,員工聽到計劃一般的表情就是苦笑。這樣的情況讓我們基層管理者很是汗顏,我們多次與員工一起進行業務拓展的討論,固定電話的流失程度讓我們瞠目結舌。其他運營商給我們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們的移動業務姍姍來遲,終于讓我們看到了一點曙光。現在我們打的是一場攻堅戰,不能進行全面開花,還想取得全面勝利。我們的對手就是我們原來的同事,我們的優勢和劣勢他們也分析的清清楚楚,如果我們還是原來的計劃一下,萬事皆成的想法,將很難在攻堅戰中取得勝利。我們只有在優勢業務的帶動下,進行蠶食和瓦解攻略,一步一步的擴大我們的戰果,才能保證我們的全業務逐步被廣大客戶所接受。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10
自20xx年7月份起,根據省局有關文件精神,依據江蘇省國家稅務局納稅評估信息系統,對零、負申報、長期稅負異常等企業展開了正常化的納稅評估工作。納稅評估彌補了基層管理分局與稽查之間的空檔,減少了納稅人因工作失誤遭受稅務行政處罰的可能,成為納稅申報的延續和稅務稽查的前移,對于提高基層分局的管理水平、密切征納雙方的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但也存大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基層管理分局納稅評估工作的現狀
1、納稅評估崗位設置體系不規范,缺乏統一性。基層管理分局目前內部設置一般為綜合管理股、管理一股、管理二股三個職能股,根據揚州市國稅局增值稅納稅評估工作暫行辦法,共有4種評估崗位設置模式,適用于縣(市、區)局的有兩種模式。目前縣(市、區)局大多選用第二種模式,基層管理分局或將納稅評估管理崗位設在局長室或在綜合業務部門或在管理二股,分析崗位設立于管理二股,工作聯系、業務指導不協調,缺乏統一性。
2、人員配備不到位,內部制約體系脫節,評估工作流程不暢通。根據揚州市國家稅務局增值稅納稅評估暫行辦法,納稅評估共分為6個崗位,分別是評估管理崗位、對象確定崗位、評估分析崗位、評估復核崗位、異常企業評估資料受理崗位、基礎資料受理傳遞崗位,其中評估對象確定崗位和評估分析崗位、評估復核崗位與評估分析崗位不得同崗,評估分析崗位一般由1-2人完成,而實際情況是基層管理分局大多在10人左右,一人多崗比比皆是,由于工作頭緒眾多,配合人員僅僅簽名了事,復核崗位等內部制約機制也形同虛設,而形成了事實上的一人或幾人的操作,未能發揮其系統工程作用。
3、計算機配備不足,人機相爭時有發生。目前,基層分局計算機配備不足,只能保證發票發售、報稅認證、開票等窗口作業,有的納稅評估崗位未配備計算機或配備不全,根據揚州市國家稅務局增值稅納稅評估工作暫行辦法規定,申報期滿5日即可開展納稅評估工作,評估崗位未配備計算機或配備不全的,勢必與其他崗位爭機用,工作條件限制了納稅評估工作的開展。
4、評估流之于形式,缺乏深度。納稅評估面原為10,后調低為5,調低的目的就是要改變以往只要數量不抓質量的現象。自開展納稅評估工作以來,被評估企業不下數拾、數佰,但評估出有問題戶極少,是納稅依法納稅意識提高了嗎?事實并非如此,評估后被查出存在偷漏稅行為的也不在少數,其原因更重要的是在于納稅評估崗位人員責任心差,缺乏學習,不能熟練操作計算機,未能實現人機的最佳結合。
二、做好現階段納稅評估工作的幾點對策
1、建議上級局修訂納稅評估工作暫行辦法有關內容,明確評估工作的具體職能部門,統一崗位設置標準,便于制定崗位操作管理標準標準,有利于建立統一的工作考核體系。上級局在修訂過程中,同時要考慮基層各崗位人員職責分工,做到崗位明確,責任到位,職責清楚,合理負擔,盡量避免崗位工作畸輕畸重。
2、發揚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深入學習市局關于深化增值稅納稅評估工作的'意見精神,在評估的深度、廣度和規范性上求突破。選調業務精通人員充實評估分析崗位,加強評估崗位操作人員責任心、事業心及業務知識的教育、培訓力度,特別是專業知識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這是提高評估工作水平的關鍵,上級局業務管理部門及基層管理分局要切實承擔起這一責任。
3、研究分局內部評估工作運行機制,既相互制約又相互聯系,使之形成有機整體,健全基層分局內部崗職考核體系,將納稅評估各環節列入月度、季度、年度考核范圍,以考核推行評估工作。
4、積極爭取上級局增撥計算機處理系統。在上級局未解決困難之前,基層管理分局也要積極處理好這一矛盾,比如利用別的崗位空余時間,利用八小時以外時間都可以有效解決這一難題,這樣可以培養基層管理分局的奉獻意識、敬業意識和大局意識。
5、做好各類基礎資料的錄入工作,說到底納稅評估工作就是我們利用計算機系統處理過的電子信息,進行再分析、再篩選、再提高的過程。因此必須把好各類資料得錄入關,嚴肅操作紀律,嚴格崗位考核,從源頭上提高評估工作的質量。
6、加大納稅評估工作的宣傳力度。部分企業對評估工作認識不高,工作不夠配合也直接影響了評估的工作質量,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工作力度,消除納稅人存在的這樣或那樣的顧慮,同時把文明辦稅優質服務工作融入評估工作之中,取得納稅人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誠如此,評估工作定會邁入一個嶄新的天地。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11
農村基層干部與群眾接觸最多,是群眾眼中的政府,是貫徹執行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骨干,是團結帶領廣大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帶頭人。目前農村基層干部的數量在干部中應該算是較為龐大的,但他們的身份也是干部中最為特殊的,有媒體比喻農村基層干部是官非官,是民非民,兩頭不占。當前,農村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體制轉軌和社會轉型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既是新形勢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保障。
一、xx區基層干部的基本情況及存在問題
(一)村(社區)干部基本情況
(二)目前基層干部存在的問題
2、思想意識僵化。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經濟的發展,群眾觀念也隨之改變,村(社區)已經從管理模式逐步轉變為服務模式,但大多數村(社區)兩委干部還沒有意識到這一轉變,還在習慣于用過去的老經驗、老辦法來辦事,或者是感受到了轉變但是沒有好的辦法和思路來應對,思想觀念滯后,缺乏創新精神。個別村(社區)兩委干部遇到問題只看表面現象,缺少理性思考,不做深層次分析,處理問題簡單。
3、法律意識淡漠。從xx區近兩年查處的案件來看,涉及村組干部的違紀違法案件占58%,在查辦案件過程中發現,部分村(社區)干部社會、科學、法律等方面知識欠缺,對腐敗的危害性認識不足,部分村(社區)干部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經觸犯黨紀國法,也有的認為自己為群眾做事情,拿點、貪點是理所應當,更有少數村(社區)干部心存僥幸,認為自己貪腐手段高明,無視法律規定,謀取私利、為所欲為。
4、作風上存有差距。一是工作積極性不高。隨著工作方式的轉變,工作內容的增加、工作要求的提高,一些村(社區)干部作風軟、散、拖,對上級布置的任務不積極、不主動,存在畏難情緒以及等、靠、要思想,出現給工作經費辦多少事,不給工作經費就拖著不辦的情況。二是民主意識淡薄。村級事務決策權往往集中在書記、主任等少數人手中,部分村(社區)干部習慣于一言談或者少數人說了算,不善于發揮群眾的能力和智慧。三是為官不夠清廉。少數村(社區)干部宗旨意識淡薄,村級事務管理隨意性大,存在優親厚友、假公濟私等現象,腐敗現象呈多發易發態勢。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選人入口不暢。村(社區)干部的產生主要是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由黨員公推直選或是村民海選產生,雖然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農村黨員和村民的意志,但在過程中也有部分人員為謀求私利通過非正常手段成功獲選,因此出現宗派輪流坐莊或是村霸當莊的情況。部分村(社區)發展基礎薄弱,文化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人大多選擇外出務工,不愿意回到村(社區)中任村干部,導致干部來源一定程度上受限。優秀人才長期在外,即便有合適人員愿意到村(社區)任職,但群眾基礎薄弱,常常會出現想選選不上的情況。干部來源渠道不暢通,村(社區)干部難以選到合適的人,對整個隊伍結構和干部素質產生不良影響。
(二)工作權責不明。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是對目前村(社區)工作的形象概括。在各級基層組織職能由管理轉向服務的大背景下,各級各部門把服務末梢延伸至村(社區),安排村(社區)干部推動各項具體工作,村(社區)成為了責任很大,權力很小的機構。但是村(社區)干部擁有哪些職權,應該負責哪些具體職責卻沒有明確的規定。大量行政性、事務性、任務性的工作耗費了村(社區)干部絕大部分精力,村(社區)干部整日忙于應付各類會議、檢查、考核,無法騰出時間和精力做群眾最關心和希望解決的具體工作。群眾提出的問題沒解決好,群眾不滿意,不僅降低了群眾對村(社區)干部的公認度,還會導致以后開展村級工作受到影響。
(四)監督管理不嚴。大多數村民忙于自家生產,對村級事務只要不涉及自身利益一般是不問不管,群眾監督難以落實;有的'村民對村級事務有意見,但是怕村(社區)干部或者其背后的宗派家族勢力打擊報復,經常也是想監督而不敢監督。部分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由于自身業務素質不高,不掌握工作方法,對村(社區)重大問題、重大事項了解甚少,出現不敢監督、不會監督、不善監督的情況。
三、加強農村基層干部管理的建議
(一)改進人選產生方式。一是改革《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在體現村民自治的同時,加強選舉時黨的領導,由上級黨委把好關,提出合適人選進行差額選舉,對選舉出的人選加大監管力度。對不適應工作的人員可由上級黨委提出免職建議,由村民代表進行表決,作出免職決定。二是嚴把村黨組織黨員發展入口。發展黨員不定名額,不下任務,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不斷提高農村黨員整體素質。
(二)厘清基層工作權責。在政府工作部門全面推行權力清單制度,明確各級各部門的權力和責任,防止責任下移的情況,讓村(社區)減輕所負責任,由疲于奔命、應付上級變為優質高效服務群眾。明確村(社區)干部的職責界限,建立相應的職責清單,整合村(社區)內及周邊的服務資源,便于統籌指導、協調、規范村級工作。
(三)加大培養教育力度。以各級黨校為培訓主體加大對村(社區)干部的培訓教育力度。培訓教育要突出針對性和實效性,以理想信念教育、黨性教育、作風教育為重點,加強政策法規教育、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突出問題導向,堅持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采取課堂講授、交流發言、外出培訓、掛職鍛煉等多種形式提高村(社區)干部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打通村(社區)干部上升通道,拓寬村(社區)干部的出路。加大從基層一線選拔干部力度,對優秀的村(社區)干部可通過招考、招聘等方式選拔到鄉(鎮)政府工作,特別優秀的可選拔進入鄉(鎮)領導班子成員中。打消村(社區)干部干好干壞一個樣的想法,把干好和干不好工作從經濟待遇和發展空間上區分出來,讓他們更有工作積極性也更有盼頭。
(四)健全基層干部激勵保障機制。探索實行村(社區)干部定額工資制度。按照在村(社區)任職的具體崗位,明確每個崗位的最高和最低工資標準,最低工資由省、市、縣三級共同承擔并逐步納入財政預算,鄉(鎮)、街道根據各村(社區)集體經濟情況確定村(社區)干部工資的上浮率,并嚴格將工資控制在最高標準額內。推行村(社區)干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制度,采取集體出一點、社會籌一點、個人交一點的方式,逐年為他們投保,以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制定合理的考評機制,對工作成績突出,村民認可的村(社區)干部進行物質或精神表彰,并作為推薦干部的條件,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五)完善村(社區)干部監督機制。建立自我監督機制,通過專題教育、培訓等方式讓村(社區)干部擺正位置,樹立服務理念,增強監督的自覺性;強化民主測評機制,年初要公開工作目標任務,年終要分別對上級政府和全體黨員、村民代表述職,接受群眾評議,加強群眾監督;加大鎮(街道)紀(工)委監督力度,建立廉政檔案,堅持落實五必談一約談制度,早提醒、早預防;按照民主監督、權力制衡、公開透明、村民自治的要求,發揮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作用,明確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及成員職責范圍,確保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成員敢于監督、善于監督。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12
審計計劃管理是審計業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開展審計工作的先導,是審計工作目標完成的前提條件,是整合審計資源,實現科學審計管理的靈魂。加強和改進審計計劃管理,對規范審計機關業務活動、確保審計工作高效、有序運行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基層審計機關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審計管理水平仍然不高,審計計劃管理更是其中的最薄弱的環節。筆者作為基層審計機關計劃管理員,結合所在單位工作實際,對當前審計計劃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如何加強基層審計機關計劃管理等問題作一個淺要的分析與探討。
一、當前審計計劃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基層審計機關對審計計劃工作沒有足夠的重視,審計計劃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體現,甚至根本沒有得到體現,計劃僅只是一個印在紙上的東西,并沒有在實際工作中得到運用,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審計計劃在很大程度上還處在一種“瞎子摸象”的粗放管理狀態,還沒有形成一個科學、系統的管理體系,大多數基層審計機關實際上是有計劃,無管理。主要表現在:
一是計劃編制流于形式,欠缺嚴謹性。
目前基層審計機關在編制年度工作計劃時,往往都是循慣例,將上年度的計劃拿來,隨意調整一下,就變成了當年的審計計劃,沒有嚴謹性可言。
二是計劃體系中沒有中長期計劃,欠缺長遠性與前瞻性。
基層審計機關往往只注重年度計劃的編制,而忽視中長期計劃的編制,年度計劃沒有科學合理的中長期計劃做指導,缺乏長遠性和前瞻性。與政治、經濟不斷發展的形勢不相適應。
三是計劃準備不充分,欠缺科學性。
大多數基層審計機關計劃編制工作往往只是辦公室的工作。其他人員,特別是一線審計人員基本上不參與。計劃準備工作往往是應付了事,計劃與實際相分離,談不上科學性。比如沒有與有關單位和部門做深入溝通,不做認真細致調查研究;沒有充分考慮自身資源狀況,對自身資源把握不準,在計劃安排上只講需要,不考慮自身能力能否做到,計劃與自身能力不相適應;對審計對象調查了解不深入,沒有建立和利用審計對象資料信息庫。
四是在審計對象的選擇和項目的確定上,缺乏嚴格的標準和認證程序,存在盲目性。
基層審計機關往往是根據自身利益需要來確定審計計劃,屬于韓信帶兵多多益善,一味貪多。
五是計劃實施與終了階段沒有進行有效管理,欠缺系統性。
多數基層審計機關計劃制定后,就代表計劃管理工作的完成,項目的增減頻繁,且沒有必要的審批程序。計劃執行缺乏有效控制,對項目進展、資源和力量調整、質量和風險控制及目標的實現沒有實施必要的管理。計劃完成后,沒有及時進行質量評估、績效評價、經驗總結和獎懲兌現。
二、影響審計計劃管理的主要原因
影響審計計劃管理的因素很多,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重數量,輕質量。
客觀的看,我國國家審計重數量和輕質量是并存的,特別是在基層審計機關尤為顯著。從審計資源情況看,全國審計機關有8萬人左右,被審計單位有80萬左右,審計覆蓋面小而審計資源少,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因急于完成交辦任務而不注重質量的結果,基層審計機關由于體制性的制約,這種情況表現得尤為明顯,這也是制約我國審計事業整體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重實施,輕計劃。
我國審計工作的發展僅僅經歷了二十多個年頭,由于一些現實因素的制約,如審計數量與審計資源的矛盾、依法審計和依法處理的矛盾等,形成了注重審計實施,忽視審計計劃的現象。如在審計計劃階段,搞好審前調查和實施審計方案是審計工作質量控制的兩個關鍵環節,包括審前調查、資源整合和審計方案都需要進行科學的配置,這是完成審計任務和質量控制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國外往往審計計劃一般要占整個工作時間的四分之一以上,而我國審計工作大部分的時間集中在實施階段,忽略了這一重要環節,不可避免的要形成審計風險。
(三)重結果,輕全程。
審計計劃是審計工作的龍頭,是整合審計資源、實現科學審計管理的靈魂。由于我們目前的審計管理仍然是傳統的和粗放的審計管理模式,表現為審計目標及重點不明確,項目安排缺乏嚴格的標準,對全程管理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如重審計報告,輕落實決定;重審計問題,輕審計規范等現象突出,直接影響了審計質量。
三、加強和改進審計計劃管理的對策
實行科學的審計管理,必須改進審計計劃工作。在計劃的編制上要進一步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增強科學性;要切實有效地執行計劃,加強信息交流和資源整合;要進一步完善和建立計劃執行情況的`考評體系,并加強審計成果的利用。
(一)糾正認識偏差,切實重視審計計劃管理工作。
科學的審計計劃是審計工作順利開展的依據和基石;能夠切實整合審計資源,解決當前基層審計機關所面臨的審計任務繁重與現有審計力量相對不足的矛盾;能夠起到控制審計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是提高審計質量、防范審計風險的需要;是審計創新的保證。只有在思想上對計劃工作給予高度重視,才能為計劃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
(二)建立和完善審計對象資料庫。
縣級審計機關審計對象約400多個,二十多年來已經對每個單位都開展過審計,積累了豐富的資料。如果建立了翔實的資料庫,很多審計資料和成果都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在確定審計對象和項目時也就不會茫然適從。因此,在每年審計結束后,應當將被審計單位的有關數據及審計報告、審計決定等信息錄入“審計對象資料庫”,使審計對象資料庫逐年更新完善,逐步實現對審計對象的動態管理。
(三)建立和完善計劃管理的有關制度。
加強管理,制度是保證。基層審計機關應當建立和完善從計劃編制到計劃執行與反饋執行與反饋以及計劃執行情況考核和評估等一系列完整計劃管理制度。確保審計計劃管理有效實施。
(四)加強計劃執行的落實檢查,建立和完善計劃執行情況考核和評估制度。
科學有效的考評制度是促進審計計劃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因此,計劃管理部門應該認真研究考核審計項目計劃執行情況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以促進工作為原則,建立規范的考評制度。在時機成熟的條件下,可以選擇部分審計項目,以審計項目計劃和審計方案為基本依據,對項目執行進度、審計組織實施情況、審計成果、審計成本等方面進行考核。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13
在現在社會,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基層國稅部門固定資產管理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當前固定資產管理現狀與特點
據20xx年底數據顯示,房縣局固定資產賬面原值1292萬元,其中:房屋建筑物類資產總額875萬元,占總資產的67.72%;一般設備類資產總額413萬元,占總資產的31.97%;其他類資產總額4萬元,占總資產的0.31%。
從固定資產使用狀態看:在用資產xx0萬元,占總資產的88.24%;閑置資產152萬元,占總資產的11.76%。
從固定資產分布情況看:局機關資產868萬元,占總資產的67.18%;管理一股資產93萬元,占總資產的.7.20%;管理二股資產30萬元,占總資產的2.32%;計劃統計股資產113萬元,占總資產的8.75%;稽查局資產36萬元,占總資產的2.79%;撤并4個分局閑置房屋資產152萬元,占總資產的11.76%。
從資產分布特點來看:一是集中性。資產主要集中在城區,而城區占用資產為88%,機構收縮后除房屋外,資產管理相對集中。二是實用性。房屋及建筑物等不動資產與其他資產所占的比例基本符合實際,分別占67.72%和32.28%。三是合理性。局機關資產與其他單位資產基本合理,局機關資產占67%,人均占有資產5.1萬元;其他單位資產占33%,人均占有資產3.5萬元(不含閑置資產152萬元)。
二、固定資產管理的實踐
(一)強化了管理基礎。遵循“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原則,先后制定了《房縣國稅局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規程》等系列制度,財務部門、管理部門建立健全了固定資產明細賬,對達到標準的物資嚴格依規定作為固定資產管理,未達到標準的辦公用品作為低置易耗品管理,資產購置、變動、處置嚴格按程序執行,杜絕資產漏記、錯記等現象的發生,確保了固定資產數據的真實、完整、及時。保障了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有序運行。
(二)監控了資產底數。建立了監察、人事、財務核算等部門監交體系,堅持實行調離崗位手續清,對調出、離退休、外出學習以及崗位變動等各類人員,規定必須到資產管理單位辦理交接手續,同時,定期開展資產清理檢查,通過四次大規模資產清查工作,保證了全局固定資產信息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真正做到了賬賬相符、賬實相符、賬卡相符,有效地防止了資產流失。
(三)健全了信息網絡。全系統所有資產全部納入固定資產管理軟件和網絡版財務管理軟件進行核算,還建立固定資產使用單位、使用保管人員、存放地點信息字典庫,在資產的進口環節即購置采購管理、中間環節的資源合理利用與配置管理、出口環節資產的處置報廢等方面嚴格管理,實現了固定資產管理的集中化和網絡化管理,有效解決了統計數據不及時、不準確和資產閑置浪費的問題。
三、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資產管理觀念淡簿。個別單位和少數干部存在“重錢輕物,重購輕管,前清后亂”的現象,對資產管理不十分重視,認為固定資產是大宗物品,只要購置了,大家都看得見,摸得著,誰也不敢隨便拿走,且行政單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只核算使用價值,不核算經濟價值,這種想法導致思想上忽視固定資產管理。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14
隨著稅收征管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和“以申報納稅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集中征收,重點稽查,強化管理”的34字新型稅收征管格局的逐步形成,稅源管理在整個稅收征管工作中尤為重要。為加強稅源管理,優化納稅服務,切實解決“疏于管理、淡化責任”,使稅收管理工作不斷向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方向發展,**國稅局和**市國稅局相繼下發了“稅源管理辦法”及“稅收管理員制度”。下面,筆者就稅收管理員制度執行半年以來,在農村牧區稅收征管工作中開展的稅收工作調查淺談以下幾點。
一、存在的問題
(一)稅收管理員思想觀念陳舊、自身業務素質不高和納稅人納稅意識淡薄,致使稅管員制度在執行方面進展緩慢
目前,個別農村牧區稅收管理員的日常征管方式以及工作方式還停留在舊的征管模式當中,對于稅收管理員制度中要求的相關工作還不能夠熟悉,沒有從多年來形成的重稅收收入、輕稅收管理的工作模式中轉變過來。因此,這在某種程度上制約著稅管員制度的全面貫徹執行。尤其是個別農村牧區的稅收管理員業務素質不高,在執行一些稅源管理方面的具體工作時不熟練、不到位,納稅人納稅意識淡薄,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稅收管理員制度的深入貫徹,使得稅收管理員制度在農村征管單位進展較為緩慢。另一方面,自國、地稅機構分設以來,一些農村牧區的稅收管理員都不從事所得稅管理,以致于造成企業財務會計知識的嚴重缺失。現在看來,不懂企業財務會計知識,就無法進行稅源信息采集和納稅評估分析,這是企業稅收管理員必修的一項基本技能。
(二)征管面積較大,交通不便,致使日常巡征巡管不及時、不到位
自農村牧區征收單位實行簡并征期方式以來,實行按季征收的,每個季度由稅收管理員進行稅款征收和日常管理,但因大多數管戶的'地理位置處于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給稅收管理員執行日常巡征巡管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難,如果稅收管理員對管戶每月或每季進行一次巡征巡管,在巡征巡管的同時還要開展相應的日常檢查以及納稅輔導等工作,這些工作還要通過綜合征管軟件才能夠完成,這樣,每個月稅收管理員的工作量較大,就造成了在執行稅收管理員制度過程中出現一些不及時、不到位的情況。
(三)綜合征管軟件在實際稅款征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稅收管理員制度的順利開展
自從xxxx年初綜合征管軟件成功上線運行以來,在日常稅收征管工作中給我們帶來很多方便之處,使我們的工作效率有了較大提高。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轉,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在稅款征收方面主要表現,在農村分局的稅收管理員日常工作中多一項稅款征收工作,我們的稅收管理員每月或每季要將納稅人的稅款通過上門征收的方式收繳入庫。按照綜合征管軟件要求,全部納稅人的稅款征收都要通過綜合征管軟件才能夠完成,首先在每個征期內對于每戶要進行申報并打印完稅證,稅收管理員要在取得完稅證后才能進行稅款征收工作,由于稅款入庫要在稅款產生的當日或次日入庫,一些路途較遠、交通不便的納稅戶稅收管理員在每月的征期內為了稅款及時入庫,通常在日常巡征巡管工作中只是主要進行稅款征收,這樣就又回到了以往的管理模式當中了,沒有使新綜合征管軟件的作用發揮出來。稅收管理員只有在稅款全部及時準確入庫后才能對納稅戶進行清理檢查,因此,每個月稅收管理員都要進行下戶2次才能完成此項工作任務,增加了工作量,也極易造成偏差。
(四)部門協調工作相對滯后
工商管理部門以及相關部門相應工作滯后,也是影響稅收管理員制度順利執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在農村牧區,工商管理部門隨著機構改革的開展,也相應進行了機構精減,管轄面積與稅務部門的基本相同,在一些日常工作開展中存在著時限偏差問題,比如營業執照的發放往往要超過國稅部門規定的時限,使稅收管理員在日常工作中很容易出現漏征漏管戶現象,也使稅務登記違章處罰率很高。
二、當前加強農村稅收管理員工作的對策
(一)加強納稅輔導,加大稅法宣傳力度
要使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稅務機關必須依法征稅,嚴格、公正、文明執法。一是要增強法律意識。稅收管理員要深入學習和掌握通用法律法規及各項稅法,認真貫徹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不斷增強依法治稅、規范行政的意識,提高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自覺性。二是要規范稅收執法。嚴格按照法定權限與程序執行好各項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切實維護稅法的權威性和嚴肅性。認真貫徹依法征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防止和制止越權減免稅的組織收入原則。
(二)明確稅收管理員職能定位
稅收管理員不僅僅是稅源管理員,也是稅法宣傳員、納稅輔導員。依托辦稅服務廳,稅收管理員面向廣大納稅人提供的是一般性、共性化的服務,而稅收管理員在日常的工作中,不要忽略了對企業提供個性化的、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的納稅服務。
(三)提高稅收管理員的素質
一是在創造培訓外部條件的同時,進一步增強每一位稅干提高自身素質的迫切感和危機感,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摸索新的競爭激勵機制和培訓方法,只有雙管齊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按照企業管理、個體管理、集貿市場、農村牧區、納稅評估等業務類型進行崗位細化分類,盡可能地明確不同崗位上的稅收管理員的崗位技能標準。有了標準,才能對照檢查找出差距,自己有了奮斗目標,培訓才能實現針對性。三是加強教育培訓力度,尤其是強化稅收政策法規、征收管理、財務會計、稽查審計、信息化應用等知識和技能的學習。
(四)進一步落實稅收管理員執法責任制
各地建立的稅收管理員制度,主要規定了稅收管理員應該做什么。針對不同的管理對象,下一步需要規定的是,稅收管理員不作為,企業出了哪些問題稅收管理員要負責任、負多大的責任。這個制度要盡快建立起來,以增強其責任心。還應規定稅收管理員除不能有到納稅戶“吃、拿、卡、要、報”等腐敗行為以外,在日常管理中還不能夠做什么,防止出現職權越位的現象。對稅收管理員分管的業戶或具體事項,發現工作質量、服務態度、廉政建設等方面的問題,嚴格進行責任追究。
(五)建立建全與工商,地稅等部門的工作聯系制度
實踐證明,調動社會因素,合理利用納稅人的競爭心理,與政府各職能部門和納稅信譽等級評定中信譽較高的納稅人形成有效的協稅、護稅網絡是監控稅源的有效手段。與各蘇木、嘎查(村)的財政所、派出所、工商所、地稅所、經管站、村委會等部門聯合起來形成有效的稅源監控網絡,讓其盡力發揮各自的經濟管理優勢,并將具備條件的地區信息輸入微機管理,做到鼠標輕輕一點稅源一目了然;對個別地區不具備信息管理條件的納稅人的相關信息,也要做到監控不斷、管理不亂、登記在案、查找方便。這樣,既避免了稅務機關一家唱“獨角戲”而耗費巨額稅收成本,以及疏于管理導致的稅收流失,又充分調動了社會各界和各職能部門的稅收法律參與熱情,還為更廣泛和深入地在全社會逐步形成全民納稅意識打下了堅實基礎。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15
當前,“以申報納稅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集中征收,重點稽查,強化管理”的征管模式已基本形成,強化稅收管理的制度、辦法和措施已比較健全,稅收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加強,稅收征管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從基層稅收管理工作的實踐來看,我們的稅收管理工作與新時期、新形勢下稅收管理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還相當程度的存在著管理不深,不透、不嚴的問題。對這些問題如果不認真研究,及時解決,必將制約稅收管理整體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下面結合工作實踐及體會,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供參考。
一、當前稅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有效稅源沒有完全轉化為稅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稅收流失。具體表現在土地使用稅漏征漏管問題比較突出,已征用但未開發使用的閑置用地、經營不正常企業用地、個體工商戶用地等前期大多未納入監控,正常企業也存在不申報或少申報土地使用稅現象,膠州市地稅局在08年進行的土地使用稅清查中,共清查入庫以前年度土地使用稅5000多萬元;此外個體工商戶未辦稅務登記或已辦理稅務登記但未達到起征點戶數的比例較高,個體假停業戶、假非正常戶、假注銷戶還不能得到有效監控。
(二)中小企業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所得稅管理質量比較低。雖然推行了企業所得稅分類管理,但諸多措施在實際工作中并未有效落實,中小企業經濟稅源運行質量難以保障,特別是所得稅管理質量普遍不高。從08年前3個季度的申報來看,地稅征管企業所得稅的1101戶企業中,零申報戶507戶,占總戶數的46%,其中核定征收126戶,查帳征收381戶。
(三)分支機構管理不規范,與總機構所在地管理信息不對稱。連鎖經營店總、分支機構管理不規范,跨區域匯總納稅的總、分支結構所在地分局管理信息不對稱,對于總機構是否能夠完全將分支機構納入核算,核算是否準確難以確定,容易形成管理縫隙。
(四)稅源管理信息失真,造成大集中系統的垃圾數據。主要表現是稅務登記信息與實際不符,如經營地址與辦證地址不一致、經營范圍與實際不符、法人代表與實際經營戶主不一致等;此外一些應注銷未作注銷處理戶,實際工作中早已人去樓空,或更換了業主后新業主重新辦證,但對原經營戶主的登記沒有及時注銷。凡此種種,主要原因是日常管理沒有跟上,基礎數據沒有及時更新清理。
(五)巡查巡管不到位,稅收管理員職責沒有完全履行。每次稅源清查,都能清理出一部分稅源,清理出的稅源中,大部分是日常未能有效監管的稅源,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日常巡查巡管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或者是在巡查巡管過程中往往只看現象、不抓本質,使本應納入監管的稅源沒有及時納入監管,導致了稅款的流失。
(六)管理和稽查沒有真正形成互動的局面,以查促管的成效甚微。雖然建立了查管互動機制,但在落實上并不理想,特別是征管所能提供的案源數量太少,大部分征管單位即便發現了有價值的案源,也僅是協調納稅人補稅了事,根本不按規定移交稽查處理。
(七)管理和發票脫節,“以票控稅”推行難度較大。一方面是同國稅的信息傳遞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增值稅納稅人的發票開具信息掌握不全面;另一方面是管理人員參與發票管理程度不夠,游離于發票管理之外,基本不掌握納稅人的發票開具情況,未能及時將納稅人開票金額與核定稅額相比對,掌握納稅人真實經營信息。
(八)對涉稅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不夠,稅收管理的執法剛性有待強化。主要表現在稅收執法上避重就輕,對稅收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按照一般違法行為定性處理;對稅收違法行為達到移送稽查處理的不移送,進行變通處理;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納稅評估、檢查工作上,通過納稅評估該進行深入檢查的,僅僅是走納稅評估程序,進行補稅、加收滯納金了事,沒有按規定履行檢查程序,該處罰的沒有進行處罰。
二、問題的原因分析
綜合以上八個方面,集中反映了在稅收管理工作中管理銜接不暢、管理內容不明、管理手段滯后、管理落實不夠等具體問題。存在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體制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既有稅收管理員日常事務性工作量大、臨時性工作多、自身素質不高的原因,也有稅收管理員認識不到位、工作能動性欠缺的原因。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五點:
一是政策、制度落實不夠。近年來,特別是國家稅務總局倡導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理念以后,從上到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管理的制度和辦法,但是稅收管理員并沒有按照這些制度和辦法的要求來完善自身的管理理念,并沒有將這些先進的理念和管理手段落實到具體管理工作中。
二是個別稅收管理員工作能動性不夠。個別稅收管理員無法應對社會及地稅新形勢的發展,思想認識上存在一定誤區,盲從、求穩、迷茫、攀比等不良心態,導致稅收管理員對自身工作角色定位不準,工作動力不足,缺乏應有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凡事習慣于照搬照套,信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敢、不愿也不善于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開創工作新局面。
三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雖然制定了稅收管理員的考核辦法,但是考核大多停留在表面指標上,難以深入到稅源管理層面上,考核的效果不理想,沒有完全起到促進工作的作用;考核機制和評價機制還未能完全切合基層實際,在某些環節和方法上還有待完善,考核成果的運用還不夠寬泛。
四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夠。個別的稅收管理員對稅收政策理解不透,發現問題不研究,也不上報,聽之任之;對待納稅人的疑問,不聞不問,或是一推了之。
五是工作中督導不到位,監督乏力。管理部門在貫徹政策或布置工作后,往往只重結果不重過程,期間對基層的落實情況缺乏必要的督導,沒有了上級的監督,基層的執行力就大打折扣,直接影響到抓落實的效果。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能力建設。首先,要加強教育引導,增強干部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堅定“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其次,要完善培訓機制,把教育培訓工作的重點由單純追求提高全員學歷層次向提升全員崗位技能轉變,重點圍繞大集中系統、稅收業務、財務會計、法律法規、服務技能等方面開展更新知識培訓。其三是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廣大基層稅務干部在稅收實踐中加強對征管難點、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的研究和分析,積極探索適合稅收征管的有效措施和手段,不斷提升征管隊伍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建立稅源管理的長效督導機制。要層層建立稅源管理督導組織,定期不定期地下基層進行督導,督導重點包括:上級部署重點工作、稅收政策貫徹落實等情況,以及各單位、征管責任區的稅收管理情況。督導情況要形成書面報告,將搜集問題、歸納分析、措施建議等及時通報反饋,并監督落實,確保稅源管理無盲點,征管質量不斷提高,稅收收入穩步增長。
(三)強化內外考核監督。要從內外兩方面進一步加大考核監督的力度。對內要進一步規范稅收管理員的工作標準,量化工作要求,把各項工作目標和收入任務分解明確到每一個人,結合督導、審計、稽查等反饋情況,分月、季、年進行綜合考評,切實強化過程監督、嚴格考核、嚴格追究,預防和制止不作為、人情稅和執法隨意現象的發生,確保各項工作能夠規范有序地開展。對外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全方位地聽取納稅人的意見和建議,傾心接受納稅人的廣泛監督。
(四)加強稅源控管和基礎信息管理。一是嚴格稅務登記管理。對在土地使用稅稅源清查中發現的沒有納入大集中系統管理的納稅人,要按照實際情況進行處理并納入大集中系統管理。二是全面清理數據。對大集中系統中存在的垃圾數據,邊清查邊清理;同時,加強日常系統維護,及時更新清理數據,確保大集中系統數據的真實完整。三是加強數據監控。在嚴格執行各項數據管理辦法、操作規范的基礎上,建立數據監控機制,進一步強化數據監控職能,提高數據的分析、利用水平,使大量閑置的數據成為稅收征管的資源。
(五)大力推進稅源精細化管理。一是依托大集中管理系統,深化“以地控稅”管理,完善“以地控稅”管理平臺建設。二是積極開展稅源專項清查,澄清稅源底子,強化源頭控管,夯實稅收征管基礎。三是集中督導餐飲、住宿、娛樂、租賃等服務業稅收管理,實現控管到戶,逐步規范。四是深入抓好房地產稅收一體化、重大建設項目稅收管理措施,切實加強房地產、建筑安裝等重點行業、重點稅源項目的稅源監控。五是增強稅收管理員在發票管理上的參與度,特別是在發票領用、驗舊環節稅收管理員應作為其重要一環參與其中,強化“以票控稅”。六是實行分行業的“申報警戒線”制度,由市局或各基層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分行業的“申報警戒線”,對低于“申報警戒線”的,要列為重點監控對象進行重點監控。七是抓好對稅源大戶、重點企業、稅負異常變動和低于“申報警戒線”等納稅人的評估,引導、督促納稅人如實申報,依法納稅。八是加大征管案源移送稽查的力度,對于管理工作中發現的偷逃稅嫌疑的線索,征管單位必須及時提供給稽查部門,形成征管、稽查的良性互動,促進征管質量的提高。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基層管理調研報告10-27
基層的調研報告11-12
基層城管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08
基層醫療調研報告04-05
基層減負調研報告12-19
基層現狀調研報告11-11
基層治理調研報告07-07
基層治理調研報告04-16
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管理使用調研報告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