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小學一年級學生識字現狀的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對小學一年級學生識字現狀的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對小學一年級學生識字現狀的調查報告1
一、調查目的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識字教學時第一學段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第一學段識字教學的目標是“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能夠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夠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可見識字教學是基礎教育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而一年級孩子年齡小,思維能力不成熟,教材要求的識字量又大。如何教給孩子正確、快速、高效的識字方法,是小學識字教學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識字教學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質量,研究識字教學,探求出教學途徑,實在很有必要。為了實現新課標提出的目標,真正落實識字教學的有效性,我便根據本校一年級的情況,結合學生特點進行了一年級學生識字現狀作了調查。一年級學生人數39人,收回調查表39份。
二、調查過程
時間:20xx年6月
地點:城關鎮小學
對象:一年級學生
抽象方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考察法。
實施步驟:
1.提出問題。
2.了解學生。
3.制定調查表,分發學生,講明要求。
4.收回調查表。
三、調查結果分析原因
(一)識字形式比較單一
教材中雖然有看圖拼音識字、在看圖學句中識字、歸類識字、隨課文識字等形式,但在“隨課文識字”中,教師采用“集中識字”的形式較多,而很少采用結合講讀課文的同時教學生字,即在“語言環境中識字”。識字原則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降低了學生識字的興趣。
(二)識字過程的階段性特點不明顯
從“筆畫分析”向“部件分析”過渡較遲,有些學生所熟悉的生字也作筆畫分析,學生停留在較低水平的分析階段,不會把生字和熟字聯系起來,使得有些熟部件、熟字得不到及時鞏固。如《宇宙大飛船》這一課,老師在教學生學習“亮”這個生字時,學生對這個生字逐筆分析,老師沒有提醒學生應按照學習過的部件來記住這個字。
(三)針對生字的特點設計教學環節的意識不強
“音、形、義”是構成一個字的3個因素,但在教學時,平均使用力量,面面俱到的現象多,使重點很難實現,難點更不易化解。有些生字的“音、形、義”學生已經能夠自己進行分析掌握,不用教師分析到家,但對于較難掌握字的“音、形、義”應重點出示。如第二冊的《雨點》中的“落、進、覺、散、步、跑、海、洋、躍”這些生字基本上是左右或上下結構,因此學生自己會分析。但老師在教生字時似乎不放心,對很多生字的音、形、義進行了分析。其實有的生字學生能夠理解,音、形、義掌握并不難。再如《蘑菇該獎給誰》這課中的“烏”是獨體字,老師應該著重指導,同時還要和“鳥”進行區別。如果老師能抓幾個學生比較難理解的,難學的字進行教學的話,學習生字的效果會更好。
(四)忽視了識字方法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
教學中教師重視對每個字教的過程,但通過教,使學生了解識字的基本步驟和常用方法的意識不強,學生獨立識字的方法不多,能力不強。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是為了不教。老師平時的教學,要引導學生學會方法,引導他們自己會預習,會總結概括歸納識字的方法。
識字的方法不夠多樣,學生思維只局限在幾種簡單的識字方法,比如:加部首、去部首、換部首。如馬涇小學上的《小池塘》這一課,學生學習生字“姐、吹、波、只、邊、陽、紅”時,思維不夠活躍,局限于加部首、去部首、換部首幾種識字方法上,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比較單一。 識字方法單一,因此學生靈活運用識字進行造句、口語交際的能力不強。
(五)大量機械的抄寫加重了學生負擔
教師要求學生花費大量時間進行機械的抄寫,少則12行,多則十遍幾十遍,而缺乏有效的指導,練習實效差。在對生字的組詞和擴詞方面抄得也較多,有的學生天生做事遲鈍,太多的作業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因此也常常拖拉作業,有厭學行為。教師希望通過抄寫讓學生記字,但往往學生在抄寫中容易寫錯字,這些是教師應該在抄寫前必須進行的指導。
(六)學生書寫生字有錯誤。
如“看”、“樂”、“后”、“斤”等字的起筆寫成橫,弄不清“奏”、“笑”底下究竟是“天”還是“夭”,原因是有的語文老師書寫不規范,因此學生也易寫錯。
四、調查的體會與建議
因為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語文老師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積極探索,想方設法,讓學生好學樂學,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盡管如此,目前還有一小部分學生還存在著對識字不感興趣的現象。有的小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讀寫運用不同步,識字教學中和學生的生活聯系少密切,看圖說話時學生運用所學詞語不夠熟練,因為字識得少,部分學生朗讀水平差,書寫速度慢。通過這次調查,筆者既看到低年級學生已掌握了不少漢字,但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全面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有關識字方面的'要求,促使我中心校低年級識字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為此建議
1.創設契機,提高識字興趣
根據不同的課文采用合理的識字形式。一般生字較多、課文較長時,可采用集中識字的形式,這樣可以節省識字時間,培養自學能力,并使講讀課文較為連貫流暢,不致因教生字過多而使課文支離破碎。操作時,可讓學生從“要我學”的傳統模式中解放出來,給予他們自由選擇的機會,找出自己想學、會學的生字,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上。實踐證明,這種形式的集中識字,學生積極性高,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同時,也可有意識地找出所教生字具有的共同點加以歸類進行教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視指導,教會學生識字方法
教師指導學生的學習很重要,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更是如此,學生總是按照他所掌握的學習方法來學習的。因此,教師的指導方式起著定向作用。由此可見,識字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幾個漢字,更重要的是在教識字的同時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不斷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使他們能夠主動去獲取和運用漢字的規律性知識,以順利完成對漢字的分析綜合過程,使這個過程更完善、更簡化,有助于識字教學質量的提高。
3.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學會在生活中識字
當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了許多方法,就可以根據字的不同情況加以靈活運用。在實踐中,學生已養成了尋找最佳方法識字的習慣。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當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去想各種各樣巧妙的辦法時,識字教學,不僅變得很容易而且充滿了趣味和快樂!
我們認為識字教學必須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教學內容、手段、形式都必須體現開放、靈活、活潑的特點,讓學生在廣泛、生動、有趣的活動中樂學,提高識字能力。從兒童的認知規律看,兒童最先認的字,是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如“爸、媽、我”等。因此,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把學生的視野引向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提倡在生活中識字。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我們力求做到形式多樣,活潑生動,體現趣味性;力求做到課內外相結合,校內外溝通,體現開放性。
對小學一年級學生識字現狀的調查報告2
一、問題的提出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大量讀寫,提前閱讀已成大勢所趨。但是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思維能力還不強,多大的識字量和教學速度適合,以及如何教給孩子正確、快速、高效的識字方法,是小學識字教學中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學前兒童在上小學一年級以前或多或少已經認識了一部分生字。為了解新生已經掌握漢字的基本情況,為教學服務,也為了進一步探求出既減輕學生負擔,又提高識字質量,更科學、更藝術、更符合兒童接受能力的識字教學途徑,我們對一年級新生學前識字情況進行調查研究。
二、調查的內容、方法與對象
本次研究以一年級上、下冊語文教材中應該掌握的生字表為基本字,適當補充了部分日常生活中常用字,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對一年級新生的認字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分為三部分:
1、主動愿意識字;
2、最多能認識200個漢字的;
3、識字的途徑。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統計表中看到,孩子們的認讀能力,明顯強于聽寫能力。隨著社會發展,父母對孩子的培養普遍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愛心。許多家長把教孩子識字,作為家庭教育的一種手段和衡量自己孩子是否聰明。所以調查中發現,認字較多的孩子,家長在引導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學前兒童在幼兒園或父母的啟迪下,或多或少地從幼兒讀物,日常生活中的電視節目、食品包裝盒等各方面,有意或無意地認識了不少漢字。而且認字較多的孩子,對讀寫漢字都有一些主動記憶的意識,這與家長或幼兒園的老師的引導有很大關系,使這些孩子不僅會讀,而且會寫。
四、調查結論
社會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只要注意引導,就可以從生活中學到很多的漢字。兒童的聽說讀寫能力要從小注意引導,這不僅對幼兒語言發展起到促進作用,而且還有助于兒童智力、創造力及思維力的培養和發展。若能把課外的識字活動和平時的語文教學結合起來,孩子們的語文學習就會學得更好、更快、更活。
五、討論與建議
在識字教學中,很容易忽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味強調死記硬背,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感到學習漢字很困難,枯燥無味。當今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開放識字渠道,拓展識字的空間,讓孩子們用眼睛與自己身邊的漢字對話,通過多種途徑獲得文字信息,養成自主識字是十分有益的。引導和培養孩子在生活中識字的意識和習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以上識字調查,對我們的識字教學工作也得到一些啟示。
1、創設情境,激發自主識字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沉重負擔。”一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高,我們要以開放的形式組織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活躍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在老師的引導下,激發學生識記生字、讀通課文的興趣。然后,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讀一讀,圈一圈,使學生對生字有初步印象。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分組學習,討論識記生字的辦法,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想出每個字的識記辦法。
2、激活想象,培養自主識字創造力
低年級學生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他們的抽象思維需要在感性教材支持下才能進行。漢字有其以形表義的特點,每個漢字類似圖形,形象、生動、直觀,便于想象記憶。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謎語、游戲、歌謠、對比、聯想等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去強化記憶,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通過奇思妙想,去創造有效的記憶方法。
3、學以致用,開辟自主識字的第二課堂
這次學前識字調查表明:在兒童的學前生活中,他們總能通過各種渠道、或多或少接觸或認識一部分漢字。少兒讀物,對他們起到很大幫助。為了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拓展學生自主識字的渠道,本學期,我們班將開展課余讀書活動,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好習慣。堅持“寓識于讀”、“以識促讀”,重點通過讀背唐詩,開辟自主識字第二課堂,使學生在讀中鞏固所學生字,在讀中認識更多漢字。
4、用好教材,培養自主識字的好習慣
教材后面專門設計了“認識偏旁部首”和每篇課文后面的“描紅”字帖,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常見基本筆畫的名稱、偏旁部首、和筆順。我采用小組學習、同桌互助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如何寫好漢字的本領,在探究中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并在“讀帖”、“描紅”、“仿影”和“臨帖”的過程中,寫好所識的.文字。
六、調查的體會
因為字詞教學是基礎教育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我校低段語文老師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積極探索,想方設法,讓學生好學樂學,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盡管如此,目前我輔導組的一小部分學生還存在著對識字不感興趣的現象。有的小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讀寫運用不同步,識字教學中和學生的生活聯系少密切,看圖說話時學生運用所學詞語不夠熟練,因為字識得少,部分學生朗讀水平差,書寫速度慢。通過這次調查,筆者既看到低年級學生已掌握了不少漢字,但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全面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有關識字方面的要求,促使我中心校低年級識字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為此建議
1.創設契機,提高識字興趣
根據不同的課文采用合理的識字形式。一般生字較多、課文較長時,可采用集中識字的形式,這樣可以節省識字時間,培養自學能力,并使講讀課文較為連貫流暢,不致因教生字過多而使課文支離破碎。操作時,可讓學生從“要我學”的傳統模式中解放出來,給予他們自由選擇的機會,找出自己想學、會學的生字,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上,變成“我要學”。實踐證明,這種形式的集中識字,學生積極性高,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同時,也可有意識地找出所教生字具有的共同點加以歸類進行教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視指導,教會學生識字方法
教師指導學生的學習很重要,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更是如此,學生總是按照他所掌握的學習方法來學習的。因此,教師的指導方式起著定向作用。由此可見,識字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幾個漢字,更重要的是在教識字的同時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不斷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使他們能夠主動去獲取和運用漢字的規律性知識,以順利完成對漢字的分析綜合過程,使這個過程更完善、更簡化,有助于識字教學質量的提高。
3、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學會在生活中識字
當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了許多方法,就可以根據字的不同情況加以靈活運用。在實踐中,學生已養成了尋找最佳方法識字的習慣。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當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去想各種各樣巧妙的辦法時,識字教學,不僅變得很容易而且充滿了趣味和快樂!
我們認為識字教學必須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教學內容、手段、形式都必須體現開放、靈活、活潑的特點,讓學生在廣泛、生動、有趣的活動中樂學,提高識字能力。從兒童的認知規律看,兒童最先認的字,是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如“爸、媽、我”等。因此,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把學生的視野引向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提倡在生活中識字。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我們力求做到形式多樣,活潑生動,體現趣味性;力求做到課內外相結合,校內外溝通,體現開放性。
【對小學一年級學生識字現狀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生作文現狀調查報告09-23
小學生作文現狀調查報告09-21
小學生作文現狀調查報告09-15
學生旅游現狀調查報告07-13
學生學習現狀調查報告02-06
學生旅游現狀調查報告02-04
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10-11
小學生學習習慣現狀調查報告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