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問題調查報告7篇
在當下社會,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民生問題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民生問題調查報告1
調查人:XXX
班級:XXXX級通信工程X班
學號:XXXXXXXXXX
前言:
自從20xx年第十一 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溫總理向大會做中把更加重視改善民生和促進和諧社會作為重中之重,在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下,從減免農業稅、農業直補到新醫道新社保,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增加農民收入的政策在各鄉鎮一一落實。為了了解新的惠農政策的實行進展和農民的日常生活,通信工程系X班XXX20xx年寒假期間在自己家鄉四川省宜賓縣上豐村做了此次“關注家鄉民生,感知社會”的社會調查。 在這個寒假,我通過一個假期的實地走訪、上網調查,對家鄉的社會現狀進行了全面的了解,我能充分感受到,家鄉這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走訪了一些村戶和村干部,從中我了解到人民生活總體上有所改善,但由于各種問題的存在,有些政策依然沒有落實到位。就此,我做了一份調查,具體調查報告如下:
一、 調查目的
掌握家鄉的生活條件,如:人們的收入情況、住房情況和交通情況。從而了解我家鄉具體存在著哪些問題,并提出一些解決方案。
二、 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從進行任意抽取幾戶人家進行訪問,再到村干部那里了解一些近幾年來我們村的各戶家庭的總收入、個人收入、以及其收入來源和我們村通往城鎮的交通情況,同時 ,親自去體驗一下。
三、 調查方式
在村委會干部的幫助下,我對自己所在的村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查訪和統計,而且親自詢問了一些同鄉的親戚、朋友以及我的家人關于他們的經濟狀況和他自己村所存在有哪些問題以及他們的看法。
四、 調查時間:
1月27日----20xx年2月10日
五、 調查內容
內容:分別對不同時期(從過去幾年來到現在的變化及一年四季農忙到農閑的變化);不同年齡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內容進行調查。
六、 調查結果
在問及村民的家庭月收入時,在800元以下的占有44%,800-1200元的占有15%,1200元以上的占有41%,而家庭醫療費的支出每年只在500元以下的占有38%,500-1000元的占有39.5%,每年醫藥費用支出在1000元以上的占有22.5%。近幾年,農民的收入的確有了明顯的增加,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們收入增加的同時,農民的醫療費的收入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也就是我們收入增加的同時,支出也在增加。
我家鄉在家務農的人們,他們的收入基本上來源于種地、種田和養豬,然后把地里的農作物和田里的水稻收回,再除掉家里用的,剩下的賣掉,而那些賣農作物得來的錢還要除掉肥料費和農藥費才是純收入;養豬賣錢要除掉買幼豬的錢、糧食費和飼料費才是賺來的。通過務農掙來的錢還要用于買日常的生活用品,這樣算下來農民每年的是非常的少,因此,我家鄉的大多數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根據調查統計顯示,16歲-20歲沒有在校讀書的青少年有90%以上都外出打工去了,20歲-40歲這個年齡段的人外出打工的占有50%以上,40歲以上的人外出打工的占有20%左右。由調查可知這些外出打工的人的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占有2%-5%,800-1500元的占有50%,1500-2500元的占有35%,2500元以上的占有10%左右。
近幾年來,在我家鄉的人們的農閑時間比以前跟多了,因為人多了,剩余的土地就多了,又因為有一些農作物種植復雜,收割又困難,因此就放棄種植了,而種植更多的其他農作物。以前的村路都是長滿草的小路,現在有了寬闊的公路;以前人們住的是土房甚至是茅草房,現在大多數是磚瓦房了。據調查有98%的家庭都有彩色電視,近40%的家庭安裝了有線數字電視,33%左右的家庭購買了VCD或DVD。
從村委會干部那里我還知道了村干部一般由本村中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組成,本村村委會成員一般高中學歷。村干部有電子,有想法,有頭腦,但是由于資金短缺,所以很多項目像水利打井、拉電線或修路之類的都無法順利的實行。由于年輕一輩的人們許多都外出打工,其中包括有大量的有知識的青年農民,這使得農業生產缺乏有技術、有文化的勞動者,生產水平難以較大提高。
七、 調查總結
從我的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農村發展中存在著許多的困難,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
1.傳統小農思想根深蒂固,愿人窮不愿人富的思想嚴重,很難統一思想進行農業產業機構調整和發展規模化生產,農業生產效益低下;小富即安的思想嚴重,存在這等、靠、要的思想,對現有的溫飽有余、富裕不足的生活感到滿足,進取心不強烈;重眼前利益,缺乏長遠打算。相當一部分農民將精力和時間大量消耗在爭奪“蠅頭”小利上,很少用發展和長遠的眼光看待農村經濟的發展,在行動上,發展經濟的措施、方案不是積極配合支持,而是設置障礙,謀取小利。
2.傳統農業生產經營制約這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具體表現在:現有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已發揮出應有效益,無法繼續深挖土地潛在力,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傳統農業生產經營中,生產、加工、銷售和技術服務相對脫節,導致新技術,新品種推廣慢,優質優價難以很好體現,農業生產經濟效益增長緩慢;現有土地承包政策確保了農村社會穩定,但分散生產經營管理模式使土地很難向“種田能手”和“種養大戶”集中,規模化生產難以形成,規模化效益難以實現。
3.基層入不敷出,宏觀調控乏力,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表現在:一是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農業科技推廣舉步維艱,脆弱的農業建設基礎設施導致農業生產抗御自然災害的功能不強,高產、穩產無保障,滯后的農業科技使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生產無法實現;二是由于財政支出矛盾突出和機構臃腫,政府窮于保吃飯、保穩定,分散了發展精力;三是上級達標升級活動使基層政府只能向農民收錢收物來完成,影響季干群關系降低了政府威信。
4.農業生產方式粗放,農業產業化經營程度不高,產品科技含量低、市場競爭力弱的問題比較突出,帶動農民增收的能力不足,企業與農戶缺乏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
5.土地流轉制度不完善,耕地糾紛、耕地與建筑矛盾、林農矛盾等問題日益增多。
6.農村技術含量不高,科技對農業的支撐力不強。a 是農業新技術普及率還不是很高,新技術到戶率不高,科技貢獻率較低,主要表現在農民掌握的新技術不多,缺少科技信息,利用信息化手段不強。b 是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培訓離實際、實用、實效的目標和農民的意愿、需求還存在差距,農業科技人員的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跟不上農村、農業經濟發展步伐。c 在農村依托科技致富的氛圍沒有完全形成,農民自身接受新事物的意識不強。d 大部分農戶產業單一,缺乏多元發展接受能力。
在農業已經發揮出最大的生產潛力,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軌已成為必然,我認為發展農村經濟應結合當前農村工作的實際,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1.要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發展現代化農業,千方百計提高農業經濟收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為現代農業發展奠定基礎。進一步改善現有脆弱的農業基礎設施,增強農業生產抗御自然的災害的能力,減少因自然災害而造成的損失。同時加大科技投入,改革現有科技服務體制,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具體有用現代工業部門提供的物質技術條件裝備農業,全面實現農業生產機械化,徹底改變以人力為主的農業耕作方式。優化糧食生產結構,糧食生產要以增收為目的,要以生產質量高、增加值多的農產品為主。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畜牧業、林果業、
水產業和蔬菜業等,優化農產品品質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2.農村經濟必須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體制下,突破一家一戶分散經營與千變萬化大市場對接難的矛盾,才能實現新一輪快速發展,徹底扭轉農民增收緩慢的局面。必須盤活土地資源,鼓勵將耕地、山場的經營權通過轉包、拍賣、入股等形式逐步向大戶、向能人集中,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配置。必須實施規模經營,可以通過龍頭企業發展帶動產業規模經營,也可以通過示范樣本的輻射帶動形成規模化生產。
3.必須探索減負系途徑,為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大力發展鄉鎮企業,通過企業發展,一方面有效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農民變農工,增加非農收入;另一方面,壯大集體實力,變農民上交為集體上效,徹底減負。
4推進農村市場化,產業化。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農民富裕化與現代化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城鄉發展,攻克城鄉二元結構,增加農民致富資本,以制度創新為動力,建立優勢互補,協助統一的城鄉關系,推進城鄉經濟、文化和社會的融合,推進農村經濟市場化、產業建設,才能形成以城帶鄉、以工帶民、以農穩城、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格局。
5.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地區優勢,發展區域特色經濟,以特色和優勢占領市場,招商引資,發展經濟。
民生問題調查報告2
根據省、市、縣開展“萬民干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的要求,房縣民政局充分發揮民政部門職能,成立了專題調研組,通過采取實地查看、走訪群眾、代表座談、查閱資料和聽取匯報等方式,就全縣的農村民生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房縣總面積5110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版圖大縣。全縣轄20個鄉鎮(場),304個行政村,156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0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2756元,財政收入2.1億元。我縣屬國家級貧困縣,也是老蘇區,全縣有優撫對象31160人,其中享受撫恤定補5469人,農村實有五保6610人,農村低保對象3.3萬人,城鎮“三無”對象820人,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員1.2萬人,常年因災救助對象40000人,60歲以上的老人6.4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5.2%,90歲以上的老人476人。全縣建有福利機構23所(其中縣辦福利院1所、光榮院1所,鄉辦福利院21所),為民服務窗口2個(即婚姻登記服務大廳、低保服務大廳),社會公益事業管理單位2個(即烈士陵園管理所、殯葬管理所),民政系統干部職工共有82人。
二、民政惠民政策落實情況:
1、社會救助體系全面建立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最基礎的工作,我們從城市低保救助開始,不斷拓展救助種類,目前已開展了農村低保救助、大病醫療救助、五保救助、災情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教育救助、臨時救助等十項社會救助種類,基本形成了覆蓋城鄉困難群體“應保盡保”的社會救助體系。同時,逐年提高提高救助標準,讓弱勢群體得到更多的關愛和實惠。“xx”期間,我縣共投入民政事業資金4.5億元,常年救助城鄉低保對象達到5.8萬人,常年災民救助4萬人次,累計臨時救助城鄉困難群眾1.2萬人次,實現了城鄉居民無饑寒。建立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五年累計救助2500人次。自然災害應急救助能力明顯提高,幫助災民恢復住房8000戶。建立了撫恤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各類重點優撫對象撫恤標準與當地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2、城鄉低保救助陽光化操作為了解決群眾不了解救助政策,不知道救助程序,杜絕優親厚友、暗箱操作、政策執行不嚴等現象,近年來,我局積極探索創新社會救助工作方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全面實施救助服務。一是建立了民主評定制度。在低保對象的確定上,以村(居)民委員會為基礎,開展“民主選貧”活動,對提出低保申請人,采取“一會兩票”的`辦法確定對象,逐級上報、審核;二是建立了季度審核、半年核查、年度走訪的制度,形成了“低保對象即進即出、保障標準有高有低”的長效機制;三是建立了“四級公示”制度,即對低保對象實行村(居)公示、鄉(鎮)公示、縣級公示、戶掛標示牌,接受群眾監督;四是建立了公眾服務窗口。投資50余萬元建立社會救助服務大廳,接受全縣群眾的政策咨詢,受理群眾的上訪,辦理臨時救助,承辦社會救助工作。XX年和XX年,我縣低保工作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社會救助工作探索創新獎”。
3、社會福利設施建設不斷加快。近年來,我局搶抓機遇,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切實加強社會福利設施建設,提高了為民服務能力。一是投資1100萬元,對福利院進行了改擴建,新建老年公寓一棟,新增床位210張。目前裝修工程已接近尾聲,即將全面向社會開放使用,有效推動了我縣老年福利事業的發展。二是抓住“福星工程”建設的機遇,投資400多萬元,新建了農林場福利院、化龍堰鎮福利院,改建了青峰鎮福利院、榔口鄉福利院、紅塔鄉福利院、土城鎮福利院、野人谷鎮福利院,4所福利院已達到省級模范福利院標準,6所福利院已達到合格福利院標準。進一步完善了農村福利生活配套設施,使入院五保對象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確保了老人住得進、留得住、生活得好。三是投資800多萬元,興建了民政綜合服務大樓,為開展城鄉社會救助和婚姻登記系列化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寬敞的服務場所,每年接待服務對象達4萬多人次。四是啟動了殯儀館和公墓建設項目。
4、優撫安置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一是全面落實了優撫撫恤政策,按政策及時予以調整,建立優撫對象臺帳,實行網絡化管理,及時兌現優撫資金。二是認真解決優撫對象“三難”問題,制定出臺了《房縣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實施辦法》,對優撫對象建立了醫療救助、醫療減免、住院費按比例報銷、大病救助“四位一體”的醫療保障制度。對現役軍人家屬給予重點幫扶。三是廣泛開展擁軍擁屬慰問活動,充分利用春節、“八一”等重大節日,組織各級各單位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擁軍擁屬走訪慰問活動,進一步密切了軍民軍政魚水情。四是開展復退軍人職業技術培訓。采取各種有效方式,廣泛開展復退軍人職業技術培訓,提高就業技能,擴大就業渠道。
5、防災救災工作快捷高效堅持“政府主導、分級管理、社會互助、生產自救"方針,努力提高災害救助能力和工作水平,確保受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權益和災區社會穩定。一是妥善安排災民生活。嚴格執行汛期和特殊時期24小時救災值班制度,第一時間收集、匯總、上報災情。災害發生后,及時督辦鄉鎮開展自救,下撥救災資金,確保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安全住所、有干凈飲用水。二是規范常救對象的救濟工作。在每年冬末年初,對全縣常年救濟對象進行摸底調查,搞好公示,按照《春荒冬令災民生活救助工作規程》及時下撥冬春生活救助資金,解決常救對象的口糧、衣被等生活困難。三是完善災害救助體系。根據《湖北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督促鄉鎮建立健全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和自然災害數據庫,成立縣救災備災中心。四是建立健全社會募捐機制。建立經常性社會捐助制度,積極發動社會力量,拓展社會募捐渠道,逐步實現社會捐助活動由集中性、突擊性向經常性、日常性轉變,每年接受社會捐贈款物50萬元以上。三年來全縣先后下撥救災應急資金和群眾生活救濟資金2147萬元,其中用于冬春生活救濟資金1114萬元,因災倒房恢復重建資金1033萬元;下撥棉衣棉被12萬件6000床。
6、社會事務管理逐步走上規范化軌道在婚姻服務上,逐步實現了以鄉鎮分散登記向全縣集中登記的體制改革,成立婚姻登記服務中心,積極開展婚姻咨詢、法制宣傳、登記拍照、電子檔案傳輸、信息查詢、寫婚姻文書等一系列婚姻登記服務。年結婚登記量4500對左右,登記合格率達到100%,XX年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婚姻登記規范化單位”。在收養登記上,創新服務方式,增強服務功能,嚴格服務程序,收養登記合格率達100%。在社會組織管理上,緊緊圍繞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業產業、文化事業等方面的社會團體,充分發揮了社會組織在加快房縣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社會救助水平低。房縣屬貧困縣,縣級財政投入社會救助資金有限,盡管我縣社會救助體系已基本形成,但各類救助水平較低,救助面較小,難以應對物價上漲和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
2、福利機構不健全。一是城區僅有一所城市福利院,供養床位40張,遠遠滿足不了城區450名“三無”老人入院需要。二是農村福利院投入少,規模小,集中供養率低。全縣僅有21所中心福利院,床位都在50張以下,容納人數有限,無法滿足新增五保老人需要。三是全縣無一所救助機構,社會流浪乞討人員和生活無著落人員得不到及時有效救助。四是殯葬服務設施匱乏。全縣目前尚無一處殯儀館和公墓,殯葬制度難以推行,與現代文明社會極不相適應。
3、養老事業發展緩慢。全縣共有60歲以上老人6.4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5.2%。隨著打工經濟和異地就業新格局的出現,有30%的留守老人處于孤獨無助狀態。而全縣目前尚無一所社會養老機構為他們提供養老服務場所,給老年人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4、優撫安置服務功能弱。目前缺少功能健全、環境優美的光榮院,為傷殘軍人提供服務。沒有軍休所,無法為退離休軍人提供活動活場所。沒有優撫醫院,優撫對象的醫療難、生活難、活動難、就業難等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
5、村(社區)基礎設施滯后。村(居)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人民群眾的橋梁,是國家政權基礎。隨著社會的轉型,村(居)民委員會由管理逐步走向自治型和服務型。而村(居)組織的辦公經費的困難和辦公服務場所的缺少,無法為村(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務,嚴重影響了城鄉社區建設的推進。
6、村干部隊伍嚴重老年化。目前,村干部領導班子成員年齡結構偏大,思想不夠解放。大多數村干部的思想觀念跟不上國家大政方針和政策調整步伐,只能機械地抓落實;謀劃發展缺少科學性,思想狹隘,存在短期行為;開展工作缺乏創造性,“上面讓干啥就干啥,上面讓咋干就咋干”,僅僅停留在完成常規工作。
四、意見和建議:
1、提升農村低保救助水平。我縣農村低保救助標準低,月平補差僅有45元,救助人口4.6萬人,請求上級政府突破人口比例的限制,將農村救助政策向貧困山區傾,與物價上漲和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接好軌。
2、加快農村福利院建設。一是要明確機構的性質和福利院管理人員的身份,請求政府出臺相應的政策,建議明確為政府福利事業單位,采取縣辦鄉管或縣辦縣管的管理體制;二是福利院提檔升級,政府出臺相應政策,建立農村福利院正常投入機制,不斷改善辦院條件,讓五保老人住得進、留得住、生活得好。
3、提高農村五保供養經費。農村五保供養費過去是由村級提留中解決,稅費改革后,由財政轉移支付解決。五保數量逐年在增加,新增五保供養經費形成缺口。全縣省財政轉移支付供養3956人,實有五保6610人,供養經費缺口每年達480萬元。
4、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前我縣只有一所福利院,沒有一所老年公寓,去年我們對縣福利院進行了改擴建,新增床位210張,可以有效解決我縣“三無”老人住房緊張問題。今年以“竹房城鎮帶”為試點建1—2所標準化農村福利院,以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請求領導給予大力扶持。
5、加大城鄉社區建設力度。我縣共有304個村(居),目前,只有107個村(居)有辦公場所和一戰式為民服務場所,有120個村(居)只有辦公場所,沒有足夠的為民服務場所,還有77個村(居)辦公用房簡陋,辦公設施老化,難以適應為民服務的發展需求,請求政府加大城鄉社區建設扶持力度。
6、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力度。要采取多種形式,開辟多種途徑,做好村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加大村級干部培訓力度,加快村級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進程。優化班子結構,從而提高干部素質和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村干部待遇問題,完善激勵保障機制,真正體現出人情化管理的要求。要從政治上關心愛護村干部,讓廣大村干部感到政治上有奔頭。
民生問題調查報告3
近期,根據學習的需要,我就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進行了廣泛調研,發現主要集中在教育、醫療、住房和社保四個方面。
一、基本情況
㈠教育方面。全縣教育情況總體良好。一是嚴格落實國家“普九”和“兩免一補”政策。二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辦學條件進一步提高。三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教研、學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四是教學改革繼續深入,教育教學水平持續提高。
㈡醫療方面。醫療衛生基本滿足群眾需要。一是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管理規范、方便群眾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二是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效地緩解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三是行風建設加強。不斷改進管理模式和加強醫德教育,完善內部監督,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意識不斷增強。
㈢住房方面。近年,從沿街經營用房開發開始向商品住宅開發轉變,新新建25處住宅小區,共計3200套、43平方米,住房環境得到一定改善。
㈣社保方面。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截止到7月底,企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分別達到實現了基本覆蓋。
二、存在的問題
㈠教育方面。一是教育投入仍顯不足,危房改造任務十分艱巨。二是教育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差距較大。特別是農村中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裝備非常落后。三是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存在老齡化、知識更新慢等問題。四是公辦小學辦幼兒園現象突出,擠占了小學教
育資源。五是部分教師素質不高,亂辦班、亂收費現象時有發生。
㈡醫療方面。一是部分醫務工作人員對新農合報銷范圍不了解,使用目錄外藥物偏多,導致報銷金額偏低。二是目錄內藥品范圍小,藥品名稱不統一,許多藥已停止生產,影響用藥報銷。三是部分醫務人員缺乏責任感,亂開大處方、貴處方,患者用藥知情權、選擇權得不到保障。四是縣外轉診手續自繁瑣,患者感覺不方便。
㈢住房方面。一是住房價格逐年上漲,低收入者住房條件沒得到很好改善。我縣房價每年上漲20%左右,目前均價為每平方米2800元。下崗職工、單職工家庭和農民低收入者則無力購房。二是住房體制改革還不完善,社會保障性住房還未普遍推行。三是住房公積金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㈣社保方面。一是擴面難。絕大多數職工游離于養老保險之外。二是征繳難。企業參加意識差、部門配合力度弱,征繳困難重重。三是逆差大。
三、建議及措施
㈠教育方面。一是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全項足額預算教育經費并執行到位,同時,探討多元化投入保障機制。二是減少農村中小學教學點,逐步實現初中全部、小學部分進城,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三是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結構、加強培訓。四是采取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解決教師老齡化問題。五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把精力用到該用的地方,保障小學教育資源不被擠占。
㈡醫療方面。一是適當調整新農合報銷比例和范圍。同時要提高對殘疾人、五保戶、特困人口的費用補償。二是加強醫患溝通,讓患者在治療方法、治療方案過程中充分享有知情權和選擇權。三是加強醫德建設,讓醫務人員真正以患者的利益最大化為首選。四是簡化轉診手續,下放到鄉鎮合管辦,逐步實現省內聯網,讓農民能縣外就醫就地報銷。
㈢住房方面。一是調控房屋價格。建議公開房地產業成本與利潤,實行政府指導價等措施,努力使其適應小城鎮絕大多數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二是承擔政府責任。積極推動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多渠道解決收入較低、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三是推開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并全面推進實施住房公積金制度,提高職工解決自住住房的能力。
㈣社保方面。一是加大宣傳教育,切實消除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社保認識上的.不足與誤區,強化用人單位遵守社保法律法規的自覺,喚醒勞動者的維權意識。二是擴大社會保險面。采取教育加強制的手段,以民營企業為重點,擴大參保人數。三是依法加強征繳力度,實現社會養老保險的強制性。實行部門聯動,整合勞動、工商、財政、稅務、審計等力量,使不繳納者寸步難行。
民生問題調查報告4
做好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我市改善民生工作情況報告的準備,從8月份開始,市人大財經委員會組織有關人員認真學習了《****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民生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文件精神,擬定了工作方案;9月份,市人大常委會張寧生副主任帶領部分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及市人大代表,采取召開專題座談會議、區縣調研、實地察看、聽取情況匯報和上報書面材料等五種形式,對我市改善民生工作情況展開了深入細致的了解和調研。調研組實地察看了江寧特殊教育學校、同仁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五個民生項目,并聽取了市發改委、農工委、住建委、財政局、人社局、教育局、衛生局、民政局、交通局、環保局等十個相關部門以及部分區縣政府有關民生工作情況的匯報。現將調研情況和意見建議報告如下:
一、總體情況
今年以來,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緊緊圍繞加快“三個發展”的總體要求和建設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始終把著力解決民生問題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統籌采取富民、惠民、安民、便民、利民的一系列政策舉措,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各部門、各區縣創新進取、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全面落實各項民生政策,我市的改善民生工作進展順利,取得階段性成效。主要表現在: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改善民生工作。今年以來,為推進民生工作,市委專門成立了社會事業建設工作委員會統籌協調全市社會建設和民生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市委、市政府專門將《意見》以今年市委1號文件形式出臺,作為今后一段時期內指導全市民生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以民生為導向,把提升群眾福祉和幸福指數作為主要發展目標。全市上下積極行動,各區縣、各部門及時采取有力措施,做好貫徹實施工作。建立健全了民生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實施到位、資金到位、工作到位。不斷創新工作舉措,加大民生資金投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擴大民生保障范圍。首次編制了《南京市“xx”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二)突出工作重點,緊抓年度目標任務落實。截至XX年9月底,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61%,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1.85萬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60元,同比增長10.7%;農民人均現金收入9670元,同比增長12.5%。教育進一步均衡發展,政府加大扶貧助學力度,從今年起,對中等職業學校涉農專業學生免收學費,同時免除44.19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和信息費1.05億元,XX年民生教育目標全面完成。積極推行社區首診和雙向轉診制度,全市已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879個,居民步行10—15分鐘就可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構建了十五分鐘醫療服務圈,方便群眾就醫;7月1日起在全市范圍內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國家、省599種基本藥物在我市范圍內個人自負比例均為零;全市城鎮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參保人員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0.4%和61.1%。市政府成立了保障房建設指揮部和保障房建設發展公司,全市保障性住房在建項目812.6萬平方米,新開工457萬平方米,竣工127.6萬平方米,配建公共租賃房3200套(間);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體系,從1月份開始,將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保障準入標準由人均月收入750元提高到1000元,對人均建筑面積15平方米及以下申請實物配租和租賃補貼的所有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行應保盡保。全市主城區基本形成15分鐘步行的社區養老服務圈;全市新增老年福利機構床位2800張、農村敬老院床位280張,全市建成城市社區(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454個,為3400名高齡困難獨居老人提供政府買單的家政服務;為90歲以上老人提高了長壽營養補貼標準,實現7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部老人免費進公園等助老優惠政策。
(三)加大城鄉統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社會保障政策體系一體化建設,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市級統籌,統一全市養老金支付標準;探索建立新農保及征地保障與企保銜接制度,截至9月底,全市社會保險五項險種累計參保人數比去年底凈增70.93萬人次。進一步提高各項社會保障標準,主城區城鄉低保首次實現同區域同標準。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400元/月,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240元—400元/月,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均達230元以上,老年農民生活困難補助提高到人均243元,新征地保障標準提高到人均400—613元。加快農村公共社會事業發展,“村村通”行政村客運班線通達率達到99%。完成農村地區危橋改造38座,建成農村公路102公里。新增郊區(縣)有線電視用戶5.9萬戶,總入戶率達到91.3%。完成60個自然村農家書屋標準化建設。
(四)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民生工作新機制。我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工作舉措。建立了政府主導、社會運作的居家養老新模式,完善政府購買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培養了10余支專業性、規模化養老服務社會組織。在這過程中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全程對參與政府購買服務的社會組織進行監督管理,確保透明高效運行。啟動了投資項目就業評估論證制度,把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與促進就業結構優化、調整院校專業結構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投資項目對就業的拉動作用。
二、當前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城鄉居民收入增速有待提高。近年來我市居民收入增速有所下降,XX年,城市居民收入在長三角16個城市中增幅位列第五,在省內位列第十,今年前三季度扣除物價指數,增幅僅為6.6%。與此同時,收入增長落后于經濟增長速度,今年1—9月份,gdp增幅預計為13.7%,分別高于城鄉居民收入3個百分點和1.2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對困難群體基本生活的影響不容忽視,保障民生的壓力明顯加大。
(二)財政資金保障壓力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都離不開大量的財政性資金投入。近年來我市一般預算收入有一定的增長,但由于新增的剛性支出項目逐年增加,社會事業建設欠帳較多,“吃飯型”財政與稅收增收難度加大并存,市級實際可用財力較少,在進一步提高各項民生保障標準與水平、擴大保障范圍和加快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有一定的難度,財政支出壓力較大。
(三)拆遷安置力度有待加強。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早期被征地農民還沒有全部進入社會保障體系;拆遷居民的安置房工作還存在房源距離遠、建設速度滯后、超期過渡費用低、公共配套規劃不完善等問題。這需要進一步細化完善政策,加快安置房建設速度,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執行效果。
(四)重大民生工程項目進展不快。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在今年確定的18個重點民生項目中,有8個項目仍然處于項目前期,占總數的44%,有4個項目處于項目啟動階段,占總數的22%,僅有6個項目進展狀況良好。《意見》中的十大重點民生工程,有6個項目仍然處于項目前期階段,尚未達到時序進度要求,亟待加速推進。
三、關于進一步做好我市民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一)理順工作機制,保障民生工作有序推進
針對這次機構改革后社會建設和民生工作有關的職能調整問題,要盡快落實到位,明確各自職責,理順工作機制。盡快建立起由市委社會建設工作委員會全面統籌、市民生辦全面協調、各部門分工協作的民生工作推進機制。形成部門分工負責、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積極探索“大民生”工作新格局,強化政策的執行落實,切實履行好、兌現好政府各項惠民承諾,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二)加快項目進展,確保民生項目有效落實
對照年初確定的為民辦實事工程和重點民生項目,從目前情況看還有部分重點民生項目進展緩慢,有的還沒有開工建設。要針對存在的問題,找出具體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集中資源,加大工作力度,促進重大民生項目全面提速,把民生項目建設成“民心”項目,確保完成XX年民生目標任務,為“xx”規劃的`順利實施奠定良好基礎。
(三)加大工作力度,解決好群眾切身利益問題
一是實施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穩定和擴大就業。加大對大學畢業生等群體的就業創業引導,重視提高大學生社工的待遇,穩定大學生社工隊伍。加強對“4045”人員、殘疾人、“雙失”家庭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幫扶和實用職業技能培訓。二是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體系。加大拆遷安置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加快拆遷安置工作進展,解決好拆遷安置工作中出現的房源距離遠、建設速度滯后、超期過渡費用低、公共配套不完善等問題。三是深入推進醫改工作。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在城市新區要規劃配置優質醫療資源,方便群眾就醫。認真研究解決實施基本藥物制度過程中出現的基本藥物品種不能滿足需求、價格讓利不到位等問題。四是加快構建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縮小城鄉社會保障差距,盡快將早期被征地農民全部納入社會保障,完善對困難群體救助政策,加大醫療救助力度,提高救助標準,加快醫療救助同步結算平臺建設。
(四)構建長效機制,完善民生工作政策體系
做好“三個發展”時期的民生工作新任務,需要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證,在體制機制上做出統籌安排,優化制度設計和政策設計,著力構建保障民生的長效機制。要建立統籌協調的民生工作推進機制,加大對民生建設的政策支持和惠民力度,科學制定解決民生問題的系統規劃;落實長效民生投入機制,確保用于民生事業發展的財政資金投入,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和范圍;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和民間資本投向民生領域,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公益事業發展,加快形成有序競爭、服務良好的社會事業發展新格局;加強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立科學合理、導向鮮明的民生工作綜合考核評價體系。
民生問題調查報告5
一、基本情況
一教育方面。全縣教育情況總體良好。一是嚴格落實國家“普九”和“兩免一補”政策,資助402xxxx學生共28.xxxx元。二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辦學條件進一步提高。三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教研、學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四是教學改革繼續深入,教育教學水平持續提高。
二醫療方面。醫療衛生基本滿足群眾需要。一是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截至目前,全縣共有鄉鎮衛生院16處,規范村醫務室899處,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管理規范、方便群眾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二是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已達到80.xxxx,,累計報銷21xxxx萬元,有效地緩解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三是行風建設加強。不斷改進管理模式和加強醫德教育,完善內部監督,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意識不斷增強。
三住房方面。近年,從沿街經營用房開發開始向商品住宅開發轉變,新夏、聚鑫園、津華園、明星家園、永基花園等住宅小區1xxxx處,共計3017套、41.9xxxx平方米,住房環境得到一定改善。四社保方面。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截止到7月底,企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分別達到1000xxxx、1500xxxx、44xxxx、1020xxxx、570xxxx。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方面。一是教育投入仍顯不足,危房改造任務十分艱巨。二是教育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差距較大。特別是農村中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裝備非常落后。三是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存在老齡化、知識更新慢等問題。四是公辦小學辦幼兒園現象突出,擠占了小學教育資源。五是部分教師素質不高,亂辦班、亂收費現象時有發生。
二醫療方面。一是部分醫務工作人員對新農合報銷范圍不了解,使用目錄外藥物偏多,導致報銷金額偏低。二是目錄內藥品范圍小,藥品名稱不統一,許多藥已停止生產,影響用藥報銷。三是部分醫務人員缺乏責任感,亂開大處方、貴處方,患者用藥知情權、選擇權得不到保障。四是縣外轉診手續自繁瑣,患者感覺不方便。
三住房方面。一是住房價格逐年上漲,低收入者住房條件沒得到很好改善。我縣房價每年上漲9.xxxx左右,目前均價為每平方米150xxxx。下崗職工、單職工家庭和農民低收入者則無力購房。二是住房體制改革還不完善,社會保障性住房還未普遍推行。三是住房公積金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民生問題調查報告6
勤服務中心根據工作實際,制定了調研方案,中心班子成員自4月19日至4月26日,在中心范圍內,通過會議、訪談、座談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了調研活動,全面深入地梳理了后勤服務工作中有關民生的問題。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后勤服務中心現狀
后勤服務中心下設辦公室、膳食科、學生宿舍管理科、水電科、綠化科、房管環衛科、醫院等,主要從事學生飲食服務、學生宿舍管理與服務;水電管理與服務、校園綠化管理與服務、校園公房管理、環衛管理與服務、車輛服務、郵政服務、醫療保健服務等。中心現有在編職工56人,合同工243人。
二、后勤服務保障工作中有關民生的主要問題
1、學校生活用水存在質量問題,影響師生身體健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xx”規劃的總指向、總目標,民生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之義。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召開會議確定十八屆五中全會主要議程時便提出,“xx”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來制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可見,持續推進民生改善是我國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是“發展為民”、“改革發展成果讓人民共享”的現實體現。
我校教學生活用水均屬自備井供應。目前我校自備井四口,其中:東區一口、西區兩口、同大學生公寓一口。XX年3月,經孝感市衛生防疫站檢測化驗,我校自備井水質中鐵錳離子超標,雜質較多,時有渾濁現象。鐵錳過多,易造成對人體肝、腎及大腦的損傷,雜質較多在人體內易形成各種結石,影響著師生身體健康。
2、學生食堂使用煤及柴為燃料,造成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
為積極構建節約型校園,降低能耗、節約開支,后勤服務中心于XX年對學校食堂鍋爐燃料進行了“煤改柴”,用廢木料和谷殼代替煤,每年節約開支約10萬元,炒菜灶臺繼續延用煤作燃料。但在使用過程中,無論煤或柴的排放均對周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而學生食堂與教職工宿舍、學生宿舍相鄰,排放的廢氣中含大量的煤渣和柴灰,導致部分教職工家庭、學生宿舍長年不能開窗,部分教職工特別是老干部多次向后勤服務中心反映情況,希望得以解決。
3、部分基礎設施(設備)存在薄弱環節,影響后勤服務保障。
近年來后勤基礎設施(設備)得到了較大改善,但是從整體上看,仍然有不少薄弱環節:
(1)同大學生公寓二期、三期智能供電系統需要完善配套,學生使用大功率電器無法控制,存在安全隱患;
(2)東西區宿舍沒有安裝電扇,學生自行購置電扇,使用多用插座現象比較普遍;
(3)食堂部分設施(設備)需要維修、購置,如:東區鍋爐已過使用年限,存在著安全隱患,急需更換;教工餐廳操作間低矮狹窄;東苑餐廳一樓操作間漏雨,二樓操作間改造;同大食堂需購置空調、電扇等;
(4)醫院設備老化,需購置更換部分設備;
(5)校外垃圾站存在轉運不及時現象,應建立校內臨時垃圾存放點;
(6)綠化設施、設備不足,導致員工勞動強度大而效率低等。
4、學生宿舍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影響學生學習生活。
學生宿舍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1)學生使用的飲水機存在質量問題,易引起飲水機自燃,已發生兩起起火事件,因管理員發現及時,避免更大的事故發生;
(2)學生宿舍內偷盜現象時有發生;
(3)同大學生園區新公寓已經開工,施工車輛與用工人員均從同大學生園區內行走;
(4)東區部分學生宿舍電線路老化。
5、職工隊伍建設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影響后勤管理服務水平。
后勤員工素質決定后勤管理和服務質量,后勤服務中心從其人員構成來看,高學歷、高職稱的的管理人才較少,技術人員缺乏,現有技術人員普遍存在著文化素質較低、技術水平不高的'問題;在年齡結構層次上,人員老化現象比較明顯,缺乏后備力量;一線員工流動性大,穩定性差,工作積極性不高,主人翁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
三、解決后勤服務保障存在問題的措施及建議
1、科學論證,統籌規劃,加大學校有關民生工程基礎設施(設備)資金投入。
(1)為保障學校師生飲用水安全,建議對學校飲用水進行凈化處理。鑒于凈化水涉及二次轉水,每噸處理成本大約在0。70元左右,故建議有選擇性的實施此項目,即僅對涉及教職工生活(入口飲用)的水進行凈化供應,一是東區家屬區及學生食堂為一專線,在東區盆景園處建60噸/小時處理能力的設備一套;二是西區二井須全部采用凈化供應,在西區建120噸/小時處理能力的設備一套。預計資金投入80萬元。學生宿舍和教學樓仍用原水供應,同大園區大部分為學生宿舍沖洗用水,故不采用凈化處理水供應。
(2)為加強校園環保建設,建議試點實施食堂“煤、柴改氣”工程。將東區食堂鍋爐、灶臺改造為以天然氣為燃料,由于食堂鍋爐需要更新,設備購置及安裝費約需投入80萬元。
(3)進一步完善設施(設備),保障后勤服務需要。建議根據后勤工作實際,由資產與后勤管理處、審計處、后勤服務中心成立調研專班,對于基礎設施(設備),進行統籌安排,合理配置。
2、加強宿舍安全工作管理,強化聯動管理機制。
學生宿舍進一步加強“四個三”的安全管理機制,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加強安全工作防范,一是加強學生自身安全保護知識的宣傳,做好用電安全、防火、防盜工作;二是加強安全工作管理,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三是更新改造安全設施,如:電線路改造、防護網安裝、飲水機更換、增設貴重物品寄存室等;四是加強安全巡邏隊伍建設;五是在安全管理上強化各部門聯動管理機制。
民生問題調查報告7
一、我縣民生問題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關注并解決民生問題就是要落實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每個城鄉居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學上、有醫就、平安生活。調研中各界反映,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我縣民生問題,積極落實社會保障的各項制度,不斷健全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城鄉人居環境的建設投入。目前,城鄉居民收入穩中有升,其中,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282元;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20xx元,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90%以上的村居民點實現水、電、路、電話、閉路電視“五通”,無房戶和危房戶不到居民總戶數的5%;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99%;97.81%的村設有衛生所,90.11%的農民參加了合作醫療保險;2399名非農人口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城市困難居民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全面啟動了農村低保,城鄉弱勢群體的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了4.5%以內;社會治安狀況逐漸好轉,關乎民生的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 展。但是,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隨著社會保障的需求增長,我縣關乎民生的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民眾的心理預期也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一些影響民生的矛盾問題正在日漸顯現。
(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一是農村飲水設施老化,部分農村居民飲水問題亟待解決。我縣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大都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由于受當時自然和經濟條件所限,設施建設規模較小,設備承載能力低下,絕大部管道工程使用鋼管或再生塑料,造成群眾飲水隱患,同時由于生態環境的惡化,水源也不同程度地枯竭或水質下降。目前,全縣尚有農村飲用水質不達標、用水方便程度不達標、水源保障率不達標等不安全飲水人口5.2萬人,在一定程度制約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二是房價看漲,中低收入家庭無力改善住房條件。縣城多戶居民中,約有五十分之一住在使用了10年以上的平房內,近113戶城鄉常住居民沒有住房,常年租房居住,近39戶居民還住在危房里。相當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盼望改善住房條件,不少農戶也想進城購買住房,但面對日益看漲的房價都深表無奈,只能等待觀望。
三是投入窘困,農村公益事業發展難以滿足農民需要。長期以來,受城鄉二元體制影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時,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無力對公益事業進行投入,造成了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反差大,城鄉居民不能平等享受諸如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設施的現狀。目前農村公共設施總量少、質量低、農民集資建設負擔重等問題比較突出。
四是管理滯后,農村公共設施作用不能有效發揮。據反映,目前農村基礎設施存在“重建輕管”的問題,建成的公共設施由于權責不明、管理缺位,造成老化失修,人畜機械破壞、被盜無人管理以及后續維護缺乏投入等問題,難以長期發揮作用,給原本不足的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增加了負擔。
(二)就業方面。
目前,全縣城鎮僅登記的失業人員近1300名,隱性失業、半失業人員變數較大。
一是就業困難人員仍然是城鎮就業的難點。從再就業情況分析,已辦理城鎮登記失業的零就業家庭人員、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員、連續失業1年以上人員、女的40周歲和男的50周歲以上人員、殘疾人和完全失去土地未就業的六類失業人員就業比較困難。由于他們大多技能和文化水平偏低,年齡老化,工作基礎差,市場競爭能力較弱,導致就業比較困難。
二是就業幫扶政策的落實不夠到位。這幾年,國家和省、市各級圍繞推進就業再就業工作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優惠幫扶政策,由于政策具體內容涉及到多個部門的利益,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牽頭單位勞動保障部門的協調與組織能力相對有限,使一些優惠政策在落實上打了折扣。據調查,目前我縣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復轉軍人安臵就業、刑滿釋放人員失業的就業,以及企業吸納失業人員定額減免稅等優惠政策,相關部門落實不夠到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就業和再就業工作。
三是無業人員就業觀念陳舊。目前在我縣無業人員中,不同程度存在就業靠政府、吃飯依戀鐵飯碗、不愿干個體、小錢不愿掙、大錢掙不來、寧可失業也不愿從事苦、臟、累、險工種的陳舊觀念和惰性心理。還有一部分失業人員寧可“吃低保”也不愿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有事沒人干和有人沒事干的現象并存,就業引導、指導和組織工作亟待改進和加強。
(三)教育方面。
目前我縣已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仍備受人們關注。
一是高中教育質量不高。隨著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加,群眾對教育的期望越來越高,考大學成為子女就業的集中選擇,由于擴招,造成師資短缺,師資力量薄弱,相當一部分具備條件的群眾對當地高中教育質量缺乏信心,學生擇校情況比較普遍。
二是教師隊伍建設滯后。我縣教師隊伍存在編制緊、優勢人力資源補充慢、部分教師素質偏低、教學經驗欠缺、責任心不夠強,年齡偏大教師退出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影響了我縣教育教學提質增效。
三是職業教育檔次偏低。技能型師資緊缺,專業設臵不盡合理,專業培訓能力相對較弱,難以培養出緊跟市場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四是素質教育推行緩慢。受教育導向的影響,教育考核機制偏重“升學率”,淡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導致“普九”教育目標貫徹不夠到位。
(四)社會保障方面。
目前我縣群眾關注程度較高的社會保障總體上可以分為生活保障、養老保障、醫療保障、勞動保障四大類。
一是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面窄。我縣低保金城市發放標準為230元/月,農村發放標準為50元/月,城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共有23875戶50328人。其中:城鎮3694戶4857人,約占全縣城市人口的18.6 %;農村20181戶45525人,約占全縣農村人口的11.2%。
二是社會養老保險,城鎮擴面慢,農村待試點。目前我縣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共 1678名,占全縣城市居民總數的6.21%。其中:企業職工690名,自由職業者988名,暫無農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
城鎮養老保險擴面工作進展緩慢。調研中了解到,養老保障已經受到了城鄉各類就業人員的普遍關注,尤其是城市自由職業者,他們是城市務工隊伍的主力軍,因為不少民營企業不給工人繳納養老金,使其養老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這也導致了城鎮社會養老保險擴面進展比較緩慢。由于務工人員的養老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造成務工不安心、企業用人不穩定。
農民的養老問題日漸突出。農民一直走的是“養兒防老”的路子,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家庭養老問題正逐步發生變化,一孩戶、雙女戶逐步進入老齡階段,父母和兒女分居越來越普遍,農村老人的生活質量不高,養老問題日漸突出已經影響了社會的和諧,他們的養老如何保障亟待探索。
三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存在運行和監管缺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自20xx年在我縣全面運行,至目前已經覆蓋全縣90.11%的農村人口,成為被農民認可的較為理想的醫療保障措施。調查反映,該項制度在惠農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一是報銷起付線高、比例小,救助能力弱;二是定點治療的門診少,不便于群眾就近就醫;三是對定點醫療門診的監管不到位。群眾反映,現行制度存在定點門診受益較大,參保群眾得實惠較小的問題,即入了合作醫療的群眾在定點門診看病收費高,不入的群眾在定點門診看病收費低。
四是用工單位貫徹勞動保障法規不到位。一是勞動用工合同制、最低工資制的推行進展緩慢。由于勞動合同制和最低工資制約束了用工方的部分行為,所以雖經各級的督促落實,但仍然見效甚微。20xx年我縣合同用工率僅為 95%,20xx年以來我省最低工資標準是520元,用工單位以算伙食費、住宿費、獎金、勞保品、效益差、做工時間短、工作量輕等為由打折扣執行,致使務工人員收入很低,甚至出現務工不如“吃低保”的現象。二是拖欠務工人員工資的情況仍然嚴重。
很多企業采用月工資“隔月發”、“季度發”,甚至是克扣工資,套牢務工人員,保證企業工源。這些違法現象的長期存在,將工人臵于一種艱難的處境中。僅20xx年有關部門受理處理拖欠工資投訴案件38 起,涉及務工人員268 名,追討欠薪98萬元。三是勞動保護法規得不到有效落實。多數民營企業和個體戶普遍沒有給雇用人員繳納“三金”,雇工沒有完整的休息日,加班沒有加班費,防暑、防塵、防潮、防毒、防輻射等《勞動法》規定的基本勞動保護設施短缺。例如個別企業廠房內粉塵超標,工人工作期間缺乏防護,多次受到有關方面的除塵建議,但仍未做有效整改。
(五)醫療衛生方面。
雖然我縣的醫療衛生事業有了重大發展,但是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看病貴、病痛解除難仍在影響民生。較為突出的是:
一是藥品進入渠道不夠規范。調研中,群眾反映醫院和各種藥店均存在藥品進入渠道不夠公開透明,價格混亂,質量良莠混雜、藥效不佳的問題,影響了安全、有效、廉價藥品的正常供應和使用。
二是公共醫療衛生事業運行市場化傾向,弱化了衛生服務的公益性保障功能。由于投入不足,公立醫療機構的運行經費和發展資金基本上依靠服務收費,“以藥養醫”創收運行,導致醫療機構偏重追求經濟效益,一些醫療機構推行“承包制”,醫務人員收入與服務收入掛鉤、“獨立經營,自負盈虧”,致使其公益性質淡化,加重了患者的負擔。“以藥養醫”是造成群眾看病貴、病痛解除難的重要原因。
(六)社會安全方面。
一是農資漲價過快嚴重影響了農民增收。農民群眾反映,農業稅減免所帶來的實惠被持續上漲的水費、農藥化肥、種子地膜等農資價格所抵消,農民種地的成本較免稅前增大,相當一部分農民種地靠貸款,導致生活困難。20xx、20xx兩年農資價格比較:20xx年種子上漲了20%,化肥上漲了18%,地膜上漲了6%,每畝生產成本較上年增加30元左右。
二是物價過高影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由于受溪洛渡水電站建設的拉動,我縣糧食、肉食、蔬菜等基本生活資料需求旺盛,不能自給,從縣外調進各種費用增大,導致生活資料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與周邊縣市相比,肉、菜、蛋等生活資料價格高出20%以上,一些居民因此盡可能壓縮肉、菜、蛋的消費,部分生活困難的群眾撿菜販扔棄的蔬菜吃。物價過高帶來的負面效應已經影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
三是盜竊案件突出,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由于我縣流動人口和移民增加,相關部門對居民區的管理職責不清,存在扯皮現象,導致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縣城盜竊案件突出。據社區反映,縣城居民區有安全死角,部分樓房經常處于無門房、無物業、無管理制度的“三無”狀態,給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機,盜竊摩托車、自行車、電動車等案件頻發,嚴重侵害了居民的財產安全,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生活。
二、幾點思考
解決民生問題要堅持從實際出發,著眼長遠,立足當前,多措并舉,全面覆蓋,把教育作為民生之基、就業作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為民生之源、社會保障作為民生之安全網,實現基本就業、醫療、住房、養老、教育、綜治等各方面的全覆蓋。在此基礎上,充分考慮政府的綜合實力,逐年提高保障水平,完善相關保障制度,逐步實現基本的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全面和諧穩定。對當前能夠解決的問題,特別是社會關注、群眾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要千方百計采取措施研究解決。
一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健全民生工程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深入研究改善民生政策,繼續加強制度建設,強化組織實施的監督檢查,增強部門協調配合和上下聯動,繼續進行民生工程考核評比,健全領導機制、工作機制、監督機制和資金保障機制。
二是完善制度狠抓落實,以項目為載體著力改善民生。建設類工程項目嚴格按規范操作,依法管理。生活補助類工程繼續積極向上爭取“擴面提標”,堅決實行陽光操作,完善并落實動態管理制度。醫療衛生類工程要立足解決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加快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創新機制,整合資源,明晰產權,改善服務。農村基礎設施類工程要強化規劃,統籌推進。項目爭取加大力度同時有效整合疊加,充分發揮項目實施效益。
三是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解決好亟待改善的民生問題。縣委政研室和責任單位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不斷發現民生改善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及時研究和解決好。四是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強化資金保障。預算超收收入向民生工程傾斜,同時壓縮一般性公用經費,優化支出結構。千方百計籌措配套資金,確保配套資金落實,按時序足額撥付資金,保障民生工程的順利實施。加強督查考核,加強對民生工程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嚴防民生工程資金被擠占、挪用、滯留。
【民生問題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民生問題社會實踐報告03-24
幼兒教育民生問題論文03-31
小學作文的調查報告02-23
調查報告小學作文07-20
小學作文調查報告11-04
關于王小波的調查報告12-05
精選教育實習調查報告03-19
近視調查報告日記04-01
網絡文學調查報告12-06
教育實習調查報告論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