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通用5篇)
須要明白一個情況或一個事件的時候,我們需要仔細地調查清楚,最后用調查報告將調查成果展示出來。如何把調查報告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遺產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 1
目的:
調查萊州春節民俗
過程:
過年走親戚時,調查親戚朋友
內容:
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 而在春節的起源地―中國,春節的習俗也是很多的。從農歷十二月廿三起,辛勤勞作了一年的人們為過好春節就開始忙碌起來了。農歷十二月十三或二十四日夜,統稱為“廿四夜“。相傳這一天為灶君上天之日,民間普遍有送灶君上天的習俗。臘月二十三日是辭灶節,又叫掃塵節。
掃塵節,也叫掃塵日。據說此節源于堯舜時代的“掃年”習俗。原本是古代人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到了唐代,“掃年”之風盛行,成了祈求新歲平安吉祥的一種活動,以后才發展成為掃塵節。由于是一種清潔衛生和除害滅病的文明習俗,所以便流傳下來,久而不衰。
掃塵節,北方叫“掃房”或“掃屋”,南方叫“撣塵”或叫“打洋塵”,東北叫“大洗(喜)日”。這天,家家戶戶都要進行大掃除,洗刷家俱,粉刷墻壁,糊窗戶,貼窗花,掛年畫,除陳布新,迎接新春佳節。掃塵節又叫小除夕、過小年。
膠東人過年,有一個獨特的習俗,就是家家都要蒸大棗餑餑。餑餑表面十字挑出"鼻",嵌入紅棗。
菜州一帶,春節上供要制作大棗餑餑,繭餑餑。棗餑餑用來供祖先,財神,菩薩。天地眾神。五個餑餑疊放,臘月三十接神,正月初三撤供品;正月十五供五個繭餑 餑和三個大圣蟲餑餑。供奉時中為祖先,右供財神,左供菩薩,意為多財多子。圣蟲頭部為一圓饅頭形,雞冠,黑眼睛,紅舌頭,軀干做蛇盤狀。祖先,財神,菩薩 面前各放一碗糧食,圣蟲放在盛糧食的碗里,供奉完后,繭餑餑食用,圣蟲放大糧囤中,直到二月二由孩子們分食之。圣蟲"的"圣",膠東諧音"剩",意為"剩 余",寓意五谷豐登,連年有余。福山,牟平等地還將"圣蟲"做成公母刺猖狀,口含紅棗,放在米面缸中,錢柜衣櫥里,祈求財物增多,使用不盡。
膠東至今保竄著七夕用模子磕 "乃果"的習俗。萊州沿海一帶做巧果是在面里摻上七種食用色磕成,然后油炸,串成串取悅孩子們。中秋節的月餅不僅用于供奉,食用,還用來饋贈親友,互祝團圓,表達祝福。萊 州人做月餅時,餅上捏出兔子搗藥的圖案,夜晚,兒童捧著月餅對月唱到:"圓月了,圓月了,一畝地打一石了;月高了;月高了,一年一遭了"。婚后一年內新媳 婦,也要從娘家帶回炸面魚,花花巧餅,包子等到婆家,以示祝福。
體會:
歲月的流逝印證著我的不屈與驕傲。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期間我忍受了眾多不理解的目光和長時間的工作,接受了來自各個方面的挑戰。
如果說知識的豐富是一個人的內在的修養,那么實踐便是修養的外在體現,當代學生不僅僅需要知識的豐富更注重的應是實踐,實踐能讓一個人在應用理論時感受快樂,能讓一個人在社會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使自己從思想和行為上不斷的完善自我。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 2
一、認識歷史的需要
與物質類文化遺產一樣,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同樣具有重要的歷史認識價值。所不同的是,物質類文化遺產是以物化的固態的方式來展現其歷史認識價值,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通過活態傳承的方式來實現其歷史認識價值和意義。可以說,任何一種傳統文化事項都具有歷史認識價值,都會從不同的角度給人類以啟迪。
二、文化創新的需要
人類社會要發展,就需要不斷創新。創新的源泉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向國外學習,從異域文化中汲取營養;二是向傳統學習,從本土文化中汲取精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化創新、藝術創新、科學創新各個新領域中都將發揮重要作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認識歷史的需要,同時也是創建新文學、新藝術、新技術、新工藝的需要。
三、保護文化多樣性的需要
正如《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所說,文化“多樣性創造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類有了更多的選擇,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價值觀,并因此成為各社區、各民族和各國可持續發展的一股主要推動力,以及在民主、寬容、社會公正、各民族和各文化間相互尊重的環境中繁榮發展起來的文化多樣性對于地方、國家和國際層面的和平與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人類非物文化遺產本身就是文化多樣性的表現與體現,一定程度上說,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就是保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
四、重建社會秩序的需要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社會群體的發展都需要凝聚力,而一個群體或者民族的.凝聚力最根本最重要的是來自于文化認同。我們今天所進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除了在保護中國千百年來積淀起來的各種傳統藝術形式方面應發揮重要作用外,還應充分考慮到這些傳統表現形式在傳承中華文明,特別是傳承中華道德文明、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方面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表面上看似乎是由林林總總的歲時節令、千姿百態的民間藝術、口耳相傳、手手相遞的技藝絕招……構成的,但它真正的魅力遠遠超越于表現形式,這里面有一個“產”,在這個“產”里,接力了中華民族一代代人的思想力、創造力、生存力,可以激發起全民族的情感、驕傲和力量,這個“產”可以成為一個人一生永遠的牽掛。
當過春節、劃龍船、窗花剪紙、賞琴品詩……這些中國人幾千年日常生活中的最為基本的部分逐漸消失,當游子回到家鄉尋找鄉間古樂、尋找泥塑公仔、尋找儺舞卻遍尋不著,當文化逐漸地與別國越來越趨同,這種文化淡漠的背后,會不會是民族情感的淡漠?如此好有一比,假如全世界多樣化的植物物種消失,僅僅剩下糧食這一類物種的時候,那時的地球將會是何種景象?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要拯救和保護由祖先創造并且正瀕臨滅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那些歷經千百年,在千錘百煉的鍛造中傳承到今天的傳統市井文化和鄉土藝術,那些絕活,那些描繪在《清明上河圖》里以及尚未描繪進去的一切生動豐富的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 3
一、 前言
為了深入了解人們對當前廣東粵劇文化的發展和保護情況,特進行此次的調查。調查方式為口頭調查和網絡收集資料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各調查工作結束后,我將調查內容予以總結,其調查報告如下:
二、 粵劇的起源和特色
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明末清初,佛山粵劇活動相當興盛,并建有“瓊花會館”。古往今來,名人輩出,好戲連臺。
粵劇戲曲劇種,流行于廣東全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和香港、澳門等地。東南亞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廣東華僑聚居地區,也有粵劇演出。東南亞一帶且有世代相承的藝人、固定的班社組織、同業行會和傳統演出場地,如新加坡的“慶維新”、吉隆坡的“普長春”,都曾培養出不少粵劇著名演員。
粵劇的唱詞通俗易懂,音樂上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調,唱法上改“假聲”為“平喉”(真聲),并經反復實踐,全部改用廣州方言演唱。術風格近乎寫意。布景簡單,劇中規定情境,主要靠虛擬的表演程式來顯示,程式不能表明時,就用牌子寫上“河邊”、“高山”等文字說明。在城市演出的“省港大班”吸收了話劇、歌劇和電影的部分藝術營養,在反映當代生活,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氣息等方面都頗有改進。劇目以生旦戲為多,重唱輕做,文戲多于武戲,但也從生活中提煉、創造了一些新的表演程式,并從電影、話劇中借鑒和吸收表演技巧,形成自由靈活、通俗而細膩、偏重寫實的表演風格。粵劇早期服飾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樣,并加以改良為戲服。清朝時期,京劇越來越受歡迎,交流逐漸增多,服裝制度亦漸受京劇影響,而且當時新劇目加入朝廷官員角色,部分戲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樣。
三、 現在發展的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粵劇曾面臨港澳臺流行文化的巨大沖擊,但在粵劇人士的不懈努力下,不但牢牢把握住這塊文化陣地,而且積極推動了粵劇的改革和發展。近10多年來,廣東省各粵劇團在粵劇改革上有著不同程度的探索,且不少劇在全國造成一定影響,推出了一大批粵劇新人。同時,粵劇演出市場也比較穩定。
廣東共有省、市、地區粵劇團30多個,民間社團、街頭票友演出更是不計其數。以廣東粵劇院為例,平均每年在國內演出110場,每場演出上座率基本保持9成以上,一場票房盈利在2—3萬元以上。這一方面說明粵劇有著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廣泛的'基礎,它所表現出的地域文化特點、雅俗共賞的藝術表演形式與粵語流行地區民眾深層文化心態十分契合;另一方面也是這些年粵劇同仁在粵劇發展中努力的結果。
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粵劇在佛山民間如魚得水。據不完全統計,佛山全市目前有正式名稱的“私伙局”206個,加上無名無姓的“私伙局”數量已經超過了400個,村村有、鎮鎮有,佛山粵劇根系枝繁茂盛。
據悉,這些活躍在民間的“私伙局”有以下特點:一是堅持以“弘揚民族文化,打造特色品牌”為宗旨,長期利用業余時間在自娛自樂之余,為當地村民或居民提供欣賞、娛樂的好去處;二是堅持在傳唱傳統粵劇(曲藝)的基礎上,自編、自導、自演一些積極、健康向上的新曲目,不斷探索伴奏及演唱的技能、技巧,以豐富粵劇(曲藝)的表演內容和程式;三是堅持活動在基層,在不斷提升自我的同時,不忘培養和培育新人,發揮了扶持、熏陶和感化青少年的功能,目前一批年青有為而有潛力的曲藝人才脫穎而出;四是堅持服務基層、服務群眾,自愿、無償送粵劇(曲藝)下鄉,年活動達到6180場次,是基層文化建設的“輕騎兵”;五是以自身的不懈努力爭取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不少團隊還在區級、市級、省級乃至國家級參與演出、評比并榮獲了多項殊榮。
其中順德區的均安、容桂、大良,南海區的鹽步、大瀝、平洲,禪城區的瀾石、石灣、普君,三水區的西南,高明區的荷城等一批“私伙局”已成為當地群眾文化活動的主力軍。
四、 保護措施
(一) 培養年輕觀眾對粵劇的興趣
對于粵劇發展存在的瓶頸,與會專家有普遍的共識,那就是觀眾的培養問題,沒有觀眾,粵劇的發展就無從談起。受現代社會多元文化的沖擊,傳統戲劇觀眾群越來越萎縮,如何讓傳統的優秀的戲劇傳承下去,培養觀眾是關鍵。著名粵劇藝術家倪惠英一直關注粵劇的普及教育,她提議將粵劇教育甚至各門類的藝術教育納入教學大綱,從小培養孩子的藝術修養,如在中小學每學期用一節課來開展一種藝術教育,如傳統戲劇、舞蹈、交響樂等等,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藝術的種子,讓孩子對藝術感興趣,未來將成為欣賞藝術的受眾。專家表示,粵劇進校園這個舉措非常好,但如何進才是關鍵,粵劇進校園要有良好的師資和優秀的教材,好的教師能讓孩子學會欣賞,而好的作品才能讓孩子產生學習的興趣。
(二) 開展新秀培訓計劃
深圳、廣州、廣東省粵劇學校、香港、澳門等代表作了粵劇保護、傳承經驗交流。2000年始,深圳寶安區全面開展“戲曲進校園”的工作,在中小學中普及戲曲藝術教育,讓戲曲成為學校的特色課程,采取“學科滲透”的方法,讓粵劇、京劇選段、臉譜、唱詞走進音樂課、舞蹈課、美術課和語文課。邀請全國各地及本地區戲曲名角、專家教學,還為中小學生量身訂造戲曲校本教材,搭建平臺,組織各類粵劇演出和參加全國各類戲曲大賽,豐富學生的舞臺演出經驗。深圳寶安“戲曲進校園”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通過傳統戲曲的學習,戲曲中勸善抑惡、和諧為貴等傳統文化的熏陶,提升了學生的氣質和修養,還培養了一大批戲曲小票友。近年來,寶安“粵劇娃”參加全國各類比賽獲得多個獎項,還獲得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金獎。深圳寶安“戲曲進校園”工作得到上級的高度重視,成績得到肯定,去年8月,在寶安區政協召開的會議上,還提出了將“寶安戲曲娃”打造成寶安文化品牌的建議。
多年來,香港也在一直努力推廣和傳承粵劇藝術,香港政府和民間都非常重視傳統戲曲的保護和傳承,專門成立粵劇保護發展基金,除了政府每年撥出資金扶持,還有團體和慈善機構籌款,民間也積極捐款。粵劇演出雖然有粵劇基金的資助,但資助一般只占投入的20%至30%,所以香港的許多粵劇團體演出都面向市場,自負盈虧,所以香港非常重視對優秀演員的培養。作為香港較有代表性的粵劇單位,八和粵劇會館邀請香港當地資深粵劇藝術家給學員講課,將傳統的優秀的劇本作為教材,注重提升學員的專業性。從去年7月開始,八和會館推出新秀培養計劃,半年時間就開展了130多場商業演出,票價100多元一張,上座率有七成左右,全部都是觀眾購票進場。其中70場還結合旅游推廣,在油麻地演出得到許多外國游客的喜愛,逐漸成為外國旅客必經之地。
五、 傳承粵劇
20xx年8月,廣東成功舉辦了首屆青少年粵劇粵曲大匯演,參加匯演的73個粵劇粵曲節目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品種齊全,既有傳統粵劇,又有融合現代舞蹈,展示時代精英的現代粵劇;有在保持傳統粵曲藝術的基礎上,融合反映學習生活情趣的節目,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成為匯演的一大亮點。匯演的參賽者大部分是來自各市的幼兒園、中小學校的學生,個個基礎功扎實,小演員在舞臺上的神情、韻味、唱腔、武功都深深的讓現場的專家和觀眾折服。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 4
1月9日至2月15日,隨州市政府門戶網站編輯部開展了關于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網上調查,旨在了解相關情況,收集意見建議,推動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
調查報告情況如下:
一、調查結果
1 參與調查的人員結構
2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情況
3 對我市非遺文化保護的認知情況
4 對推進非遺文化保護的看法情況
二、結果分析
從參與調查的人員來看,年齡集中在18至60歲,正是干事創業的年齡,他們關注事物的面比較廣泛。參與調查的市民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少數人很清楚,大多數人知道一些,極少數的并不清楚。這說明,大家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普遍的認識,只是需要更深入的了解。
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內容的途徑,大家多是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報刊雜志,極少是看到了相關部門的宣傳資料,而對于我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沒有人清楚地了解,大多數人知道一些,少部分人是完全不知道。由此可見,相關部門的宣傳力度應該加強,讓大家對我市的非遺項目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大多數參與調查者認為很重要,但是對于這項工作,大家的關注度并不是很高,多數是有時關注,也有近40%的不怎么關注。這有個人關注點不同的原因,也有宣傳不夠的原因。這導致大家對我市如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不大清楚,結果大多數認為這項工作做得不怎么樣,這樣的結果有待改進。
對于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參與調查者們也有認真的思考,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民眾了解不夠,參與積極性差,其次問題是宣傳力度不夠、重視程度不夠,這給相關部門敲響了警鐘。推進這項工作阻力來自哪里?參與調查者們表示主要是民眾未意識到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性,另外是作為傳承主力的年輕人對非遺文化不感興趣,由此相關部門應從這些方面找突破口,以便推進相關工作。
三、意見建議
2月19日,從市文體新廣局了解到,在搶救、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我市做了大量工作:充分利用圖書館、博物館、群藝館(非遺保護中心)、文化館(站)等文化陣地,利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法制宣傳日等節點,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知識普及;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先后出臺了《隨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施方案》、《隨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單位和代表性傳承人管理暫行辦法》等,并強化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領導和組織協調;向上爭資立項,爭取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專項補助經費,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恢復傳統劇目、培養后備人才等;采取舉措完善非遺文化保護、加大傳承力度、創建保護品牌等。目前我市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3項(隨州花鼓戲、炎帝神農傳說、炎帝祭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4項,市級85項,縣級14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9人,市級傳承人160人。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1處(洛陽鎮)。2017年申報隨州花鼓藝術劇院為省級非遺傳承示范基地。
同時,我市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方面也存在著非遺傳承與利用較為薄弱、非遺人才的教育培養體系不完善、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
結合調查結果和市民意見建議,對如何推動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是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及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開展非遺進校園、社區、家庭等系列活動,提升市民的認知水平,促進非遺文化的發現、搶救和保護。如去年12月,隨州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隨州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編纂的隨州首本非遺文化工具書《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覽》出版,有助于市民對非遺文化的了解。
二是以傳承人為重點,建設非遺人才隊伍。建立健全非遺傳承機制,通過舉辦培訓、交流、研討班等方式,鼓勵代表性傳承人帶徒授藝,提高傳承人技能,發展壯大非遺傳承人隊伍。
三是落實資金投入,借鑒他地經驗搭建傳承平臺,扶持非遺項目建設。如山東岱岳區建設民俗一條街,引入泰山泥塑、米家不翻、王氏織布等非遺項目,使非遺技藝傳承有了專用場所,還扶持成立了剪紙館、泰山泥塑藝術博物館及體驗館、大汶口彩陶展示館等多個傳承基地,使非遺項目更具觀賞性、娛樂性、普及性、生活性。近幾年,隨州花鼓戲在舞臺上綻放光彩,離不了隨州花鼓藝術劇院這一平臺的努力。
四是積極探索非遺保護與文化產業發展相結合方式,促進形成富有隨州地域特色的民間文化產品品牌,做到以文養文。加強對傳統手工藝項目的搜集、挖掘、整理,擴大民間工藝品的影響;要與市場接軌,按照市場需求和人們的現實需要,以市場經濟的理念來經營非物質文化產業,讓非物質文化產業有內生動力。
總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珍貴的文化資源和巨大的精神財富,應自覺保護好、利用好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光彩,為增強文化自信、建設品質隨州起到積極作用!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 5
調查地點:
甘肅省武威市
調查對象:
家中的人及附近男女老少
調查人:
xxx
調查方式:
通過自己家過年、上街走訪、詢問、觀察,向老人們了解,實地考察進行查詢,觀看家鄉春節節目。
調查目的:
時至今日,新一代的人卻紛紛過上了洋節,漸漸淡忘了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春節臨至,身為華夏子女,更應了解這豐富多彩,帶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節日——春節。
調查過程:
“過個大年,忙亂半年”,古人從臘月開始忙“年事”,一直到過了元宵,這年才算過完了,我居住的武威市民勤縣的春節習俗也是十分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通過親身體驗,上街走訪,我更加了解了我的家鄉的春節習俗及其獨特的文化內涵。接下來我將從臘月一直到正月十五來一一介紹:
說起家鄉民勤春節習俗應該從臘八說起,農歷十二初八,民俗稱謂之“臘八”,是春節前的第一個節令,此后“年味”日漸濃郁起來。臘八主要是吃臘八粥素食,民勤傳統的臘八粥用米、豆、麥、青稞等五谷(或糧食、大豆、黃米、玉米、扁豆)和寬面條熬煮熟后,先用來敬門神、灶神、土神、財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然后一家大小一起歡歡喜喜,團團員員享用五谷雜糧的臘八飯。“臘八飯”用的水,須是凌晨的井水。因此,農村有搶“金馬駒”之俗。最早打上井水者,便謂得到“金馬駒”,就要發財。所以這天婦女爭先恐后的早起搶“金馬駒”。飯也是天未亮吃罷為好。俗語說“臘八飯,黑洞洞,田苗長得黑沉沉。”預示莊稼茂盛、豐收。此俗現仍流行。
農歷臘月二十三“送灶爺”,是民勤正式的祭灶日,一般也可以說從此揭開春節序幕。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位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所以家家戶戶也不約而同的蒸上祭灶的灶卷饃,大概有點點那么大小,獻到灶臺即可,讓灶神享用,以示堵口。臘月二十三日祭灶與過年有著蜜切的關系,因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得到的吉兇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天上諸神引路的,所以除夕都要燈火通明,迎來諸神一起過年。至今有這樣的講究:婆媳做飯是要笑笑,就是讓灶神爺知道一家過的和睦幸福。長幼有序,對老人不能惡言,不能不敬。對上門的人不論貴賤要笑臉相迎,做到謙恭謹慎。因為灶神爺時時觀察你的一舉一動,否則會得報應。
臘月二十四到二十五“掃房”這兩天家里人都會忙著打掃房間,庭院,廁所,豬圈雞舍等,過個干干凈凈的年,萬象更新。只要在家的家人這兩天都上陣,把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
臘月二十五到二十九“辦年貨”、蒸饅頭、炸“饃饃”。家里的年輕人會去街上買年貨,不過現在交通方便了,需求也大了很多,于是大多數人都去自己的鄉里或鎮里,有的還去民勤縣城里面買。好菜,好肉不管貴不貴,想要得都買下。說到肉我們民勤縣人大多是自家養豬的,所以豬肉一般不會買了。買些魚肉等等。還有寫對聯的紅紙或者直接買寫好、印刷好的,門神,香。
饅頭一般常見的,不過有大小兩種。“饃饃”有很多種,面是前幾天就準備,已經發酵好的,要看家里婦女的廚藝怎么樣了,手巧的女人會做各種各樣,色香味美,脆而不干,甜而不膩。女人們會使出十八般武藝,將“饃饃”做得最好。得到正月里來的客人、親戚的贊。接下來當然要說除夕了,除夕也就是臘月的最后一天,春節的前夜臘月三十。現在多稱為“年三十”、“除夕”,舊時,又稱“除日”、“除夜”、“歲除”、“歲暮”、“歲盡”、“暮歲”。當然“除夕之義就是舊歲至此夕而除,新歲自明晨開始,有除舊布新之吉兆。這天也是我們吃、喝、玩、樂的日子,人們在中午便開始在大門、街門、房門上貼大紅對聯,門楣上掛門頭子(彩色紙刻花紋的裝飾品)和黃錢(黃紙上刻的花紋)。然后在下午要在肉鍋里煮上餃子,用碗端上,拿上紙錢去莊子的前面迎先人,先燒紙錢,后致祭品,再放炮,意思是讓祖先們來家中過年。太陽一落,家家都在堂屋里(院落中的上房,一般不住人,只供祖先牌位及先祖畫像等)點燭焚香,祭祀祖先。所有男人(婦女在過年期間,不能進堂屋)都衣帽齊整,上香焚表鳴磬。祖先牌位前要獻上食品供物。接下來是裝倉。所謂裝倉,是把豬肉(豬頭最好)羊肉(過去的闊氣人家還有雞鴨魚肉)煮熟了,每人撈上一碗,吃得盡飽,孩子們往往吃得很高興。倉裝完了,全家人坐在一起,說,拉家常,有的玩牛九紙牌,興的是一夜不睡,老人有一種說法“除夕”是熬壽的時間,誰休息得最遲,誰的壽命也就越長,年輕人可是沖這一點也要玩個天大亮。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守歲,即是對即將逝去的舊歲留戀之情也是對即將來臨的新春懷著希冀,如果徹夜不眠,毫無倦意,就是預兆來年的精力充沛。俗稱“熬壽”。
大年初一,大概到凌晨四五點左右,男女老少更換新衣,繼則端上盤供,長輩們就準備燎天蓬的東西,當然燎天蓬之前要看今年的喜神在何方,農村一般要看自家的牛臥的方向,牛頭朝哪邊,就意示今年的喜神方向,然后全家老小,拿著花炮、燒紙、香、祭祀物品,出戶迎接喜神,按“歷書”所指喜神方向獻盤敬香。在喜神所在方向架起一堆大火,大人小孩都要從火上跳來跳去,嘴里喊著“東去東贏了,西去西成了,牛羊滿圈了,騾馬成群了”意思是希望來年吉祥如意,五谷豐登。此即所謂“燎天蓬”。歸來,開始吃餃子、拜年,先由小輩依次“磕頭”遞拜家長,進茶奉酒。然后,出拜親族、鄰里,各家都在客房里擺著油馃、馓兒和酒菜招待。晚輩給長輩磕拜后,長輩為了表示誠意和關懷,要給小輩壓歲錢。這一天,人人見面都要問“過年好!”,平輩相遇,拱手致賀。拜年完了,他們有的彈唱,有的玩牌打麻將,整天都沉浸在歡快的情緒之中。
大年初二拜岳父、岳母都成為民勤一種鄉俗,無論是新婚夫婦,還是老女婿,在初二都要去岳父岳母家道賀春節快樂。沒娶過媳婦的必須到舅父母家去,沒有特殊原因不能錯過這一天。
初三是過年的最后一天。早晨仍在堂屋里上香禮拜,并把門楣上、倉子上、箱柜上掛的黃錢一律扯下來焚化,叫做“化錢”。意謂先祖來家過年,現在歡送他們回去。緊接著就是“打醋炭”,是在每個房里的火盆上或火爐中燒上一塊石頭,備好一碗帶油花的陳醋,打醋臺者手端一個大木勺,勺里放著燒紅的石頭,同時在石頭上澆醋,醋遇上石頭,就有濃煙般的熱氣冒起來,彌散整個房間,發出一種酸噴噴的異香。打醋臺的人走向各個房間,各個角落。然后把剩下的醋和石頭倒在大門外,據說這些東西驅瘟除邪,清除一年的災禍疾病,因之又名“除百病”。打醋臺的人前腳走,后面的人就跟著把房間、院落打掃一遍,三天的`過年就算基本上結束了。
接下來從正月初四各鄉鎮排練的秧歌隊、社火隊穿梭于大街小巷、居民樓院、政府機關之間,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勤小調在文化廣場傾情演出,開著三輪車、小汽車的農村居民進城看戲、看社火成了新時尚,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日。
人勤春來早,正月初十就感受到了濃濃的元宵節氣氛。龍年元宵佳節準備得非常充分,氛圍營造得格外熱鬧。由縣城東小十字從南向北穿過文化廣場步行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寫著“龍年大吉”的拱形彩門,彩門內一幅巨型的象征中華、祈禱人們萬事如意,平安祥和的九龍壁富麗堂皇地矗立著。其次,依次擺放的是“瓜果飄香”長廊、“蟠龍柱”、“龍王治水”、“勁牛”、“花團錦簇”、“玉兔送福”、“航天模型”。兩側對稱布置“金錢樹”、“蘋果樹”等各種花樹。整體猶如傳統庭院前庭、中院、后院、左右廂房式對稱布局。在最北端是在玉兔指揮下的兩條巨龍正歡快地玩耍“二龍戲珠”游戲。
正月十五日便是元宵節,古稱“上元節”也是我國一個普遍的傳統節日,在民勤縣城四大街人山人海、人頭攢動,吃元宵、鬧社火、放煙花、觀燈、猜燈謎、蕩千米等,展現出民勤人民團結奮進、平安和諧、率先發展的時代風采,演奏出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生態良好、經濟發展、上下一心的和諧音符與篇章中結束一年一歲的春節。
調查心得:
通過這次寒假,我想,春節所以得到大家的重視,是因為它代表了人們的愿望,人人都希望生活的幸福、美滿,希望工作順利,前途無量,忙忙碌碌一年,所有的苦惱和憤懣都將在大家彼此的祝福聲中消散,在彼此的祝愿中積聚力量,春節,給了每一個人暢舒胸臆的機會。春節還意味著團圓,在當今親情日漸淡薄的形勢下,春節提醒孩子“常回家看看”,在老人期盼的目光中體驗家的溫暖。春節也意味著春意融融,春天來了,萬象更新,憂愁的、幽怨的、有恩的、有恨的都沉淀在冬天的冰雪中,當春風輕拂楊柳、小河潺潺歌唱時,每個人都能體會到光陰流轉之速而增添寬容和大度。春節實在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節日。春節是四季之首,我們的足跡將踩出新一行。生命的里程又開始了一次始發,所以多一點期望,就多一份珍惜;多一點幻想,就多一份激情。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繼承文化遺產的名言02-16
山西文化遺產作文07-22
中國的文化遺產長城作文01-28
中國的文化遺產故宮作文【經典】01-28
中國的文化遺產故宮作文(精選)01-28
保護文化遺產的英語作文07-21
文化遺產日宣傳方案05-16
中國的文化遺產故宮作文01-28
中國的文化遺產故宮作文[精選]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