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調查的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調查的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生調查的報告1
姓 名:
學 號:
專業班級: 指導教師: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研室
20xx年12月20日
精細化工專業大學生就業崗位需求調查報告
一、調查時間: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二、調查地點(對象):鐘桂云老師、陳煥明老師、黃元盛老師
三、調查方法:人物訪談,組織討論,網上查資料
四、調查目的:
(一)為了對精細化工專業大學生就業崗位需求有更多的了解,學習如何在將來的就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
(二)了解周邊化工企業現狀,分析化工技術專業的發展現狀,預測化工技術專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三)調查本專業畢業生在企業的就業崗位,明確崗位任務和要求
(四)分析崗位工作任務,明確不同崗位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
(五)調研周邊典型企業對化工類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和企業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看法和基本要求,為我校教育建設指明方向。
五、調查內容:
鐘桂云老師
學生:老師,您對我們現在所學的行業有什么看法?
老師:你們現在學的這個行業還好吧!在本校每年的就業率還是挺高的。但是比較擔心招生情況,近年來高校不斷擴招,這必然會造成整體質量下降,若停止擴招,又會對生源造成一定影響。
學生:在您教學時,最喜歡什么,最不喜歡什么?
老師:最喜歡的是學生能夠認真聽課,還有和學生溝通交流,最不喜歡的是學生上課不聽講,以及玩手機、睡覺等行為。
學生:您是從事教師這一專業的,請問一下您為什么選擇這個專業? 老師:因為跟學生在一起心態會得到鼓舞,還有自由時間比較多。 學生:你認為當老師最大成就的是什么?
老師:能夠培養優秀的學生和能夠得到學生的認可,重要的是一些畢業的學生還保持著聯系,他們會咨詢一些有關專業前景的問題。 陳煥明老師
學生:老師您什么時候開始在這里工作的?職位是什么?
老師:我08年1月份左右因工作上的需要而被調入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同年擔任復合材料加工與應用技術專業教研室主任。 學生: 那您以前是從事什么工作的?
老師:我以前在江門甘蔗化工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先后擔任過車間主任和廠長助理,長期主管工藝技術管理工作。 學生:老師,請問我們的所學的專業有哪些核心課程?
老師:主要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化工原理、樹脂合成、膠黏劑技術、涂料生產技術、精細化學品技術等
學生:老師,您覺得我們專業的就業方向怎樣?
老師:你們這個專業主要從事涂料膠黏劑及日用化學品等精細化學品的生產和生產工藝控制、生產原料分析與檢驗等工作;在機械、電子儀器儀表,汽車制造等企業從事相關產品表面電鍍與涂料工藝操作、技術開發與生產技術管理,鍍液及助劑的分析、應用于開發等工作。 黃元盛老師
學生:老師,您覺得我們的專業怎么樣?
老師:你們這個專業比較重視實踐,強化職業性和開放性;本專業校內擁有省級的實訓基地,實踐教學設備齊全。畢業生雙證書獲取率99%以上,畢業生就業率高達100%。
學生:請問老師,在校期間我們應該著重掌握哪些技能?
老師:比如膠黏劑生產和涂料生產工藝控制、 膠黏劑和涂料生產原料分析與檢驗等。
學生:我們這個學期要考高級化工證,請問老師這個主要考哪些內容的?通過率怎么樣?
老師:這個考試分為筆試和實操兩個部分,主要上課認真聽講,做實驗時步驟規范,考試是沒什么問題的。
學生:老師,我們讀這個專業畢業后的工作待遇一般怎么樣?
老師:按以往的來看,一開始的時候工資方面的待遇一般比較低,等你們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后,會慢慢的根據你們所從事的工作崗位有所提高,你們的上班時間一般都是八小時制的。
1.我國化工行業發展現狀
我們國家自80年代確定精細化工為重點發展目標以來,在政策上予以傾斜,發展較為迅速。“八五”期間已建成精細化工技術開發中心10個,年生產能力超過800萬噸,產品品種約萬種,年產值達900億元,已打下了一定的基礎。20世紀末精細化工率達到35%。這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他們僅就電子工業一項就需精細化學品
1。6萬種,彩電需7000多種,國內產品配套率都不到20%,其余靠進口。其它在織物整理劑、皮革涂飾劑等方面更為短缺。另外從我國精細化工產品的質量、品種、技術水平、設備和經驗來看,都不能滿足許多行業的需求。(摘要)
2。 就業崗位 根據調查,精細化工技術專業就業范圍非常廣泛,面向醫藥行業、日用化學品、食品行業及化工行業相關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畢業后可按自己的具體情況從事制藥業,化工業,自來水,環保業,塑料業,農藥業,或油漆涂料膠粘劑等待業的工作,在這些單位可從事技術操作、生產管理、設備管理、產品檢驗和市場營銷等工作。
3。就業去向及工資待遇
該行業對人才的技術性要求較強。需求職位中以技術類、銷售類、管理類職位為主。從行業來看,該專業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化工業、能源業、醫藥、生物制藥業以及環保業,附加值高的化工新型材料、精細化工制造業等也都需要大量專業人員,由于對專業技術要求高,畢業生2-3年內轉行的較多,人才相對缺乏,所有市場對此專業人才需求量都大。畢業生的就業主要面向外資企業、全國各大、中型國有和民營化工企業,工資待遇好,月薪多在20xx元左右。
六、調查總結
總的來說,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經濟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應用型、實踐型人才。
通過三年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具有精細化工行業生產運行、生產管理及產品開發的技能;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質。
本專業培養從事化學工業生產工藝、技術生產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具有與本專業領域方向相適應的文化水平與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熟練掌握化工工藝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實踐技能,能分析和正確選擇工藝流程及生產設備、工藝操作條件、生產控制指標、操作要點等,能運用工具書進行化工工藝計算,能在化工生產一線從事生產操作與管理等。因此我們要好好規劃自己的路,不要跟著感覺走!根據個人的理想決策安排,絕大部分都希望有一份輕松而滿意的工作。那么,就需要慎重安排自己的軌跡。從哪個行業入手,逐漸對該行業深入了解不要頻繁跳槽,特別是不要為了一點工資而轉移陣地,要從長遠來看,要養成吃苦耐勞的精神。
大學生調查的報告2
一、調研對象:
舞鋼市恒祥物業公司
二、調研方式:
問卷式資料法
三、調研時間:
20xx年11月
四、調研目的:
對該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和該公司的人力資源狀況進行調查。了解該公司存在的人力資源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五、調研內容:
1.公司概況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21世紀,抓住第三產業迅速發展的機遇,從事服務業,為家庭,小區等進行物業服務。在多年經營過程中,公司擁有大批員工,其中有高素質人才及大批從事體力勞動人員。
2.公司人力資源的現狀
3.公司人力資源存在的問題
六、調查結果
①公司人力資源的現狀
1.崗位職責與人員招聘現狀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命題之一是解決人與組織的關系問題,這一命題自然的集中在人與組織的結合點---崗位的管理上。已崗位分析為核心崗位管理是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反映一個企業管理的規劃化水平。
在調查的企業中,90%的管理人員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60%的保安對自己的崗位職責不太明確,50%的清潔工對自身的崗位職責不太明確。從這里可以看出,我們的基層作業人員對崗位職責不太明確;從不同部門崗位管理狀況看,保安部、清潔部相對滯后。
2.教育培訓現狀
從統計結果上看,有管理及相關專業教育背景的管理人員比例為40%,工作后受過相關培訓的人數比例為30%。數據顯示,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比較低。
不同部門的人員,工作后接受過相關專業培訓的,物業部占60%、保安部占20%、清潔部占10%。
調查顯示:80%員工希望參加“具體工作中所需要特殊技能培訓”,迫切希望參加“管理技能培訓”的50%,希望參加“組織協調溝通方面培訓”的40%。
3.薪酬現狀
從調查的總體情況看,大部分人員對目前的薪酬表示不滿意。公司一般參照同類企業經驗數據和該公司的情況確定工資標準。回答“基本滿意”的占30%。“很滿意”的占10%,回答“不滿意”占60%。
4.人員年齡、學歷現狀
調查顯示,各崗位員工中,部門經理平均年齡為46歲,學歷本科以上,項目主管平均年齡37歲、學歷專科或以上,管理人員平均年齡26歲、學歷中專或中計以上,保安員平均年齡46歲,學歷初中,清潔工平均年齡42,學歷初中或以下。
②存在問題
⑴招聘環節
調查了解,招聘者對一些技能含量不高的崗位進行初步的面試,主要是簡單了解應聘者的學歷、個性、工作經歷、態度、及交流溝通等方面的信息,而疏忽了與員工進行公司制度的溝通,比如上崗后的考核制度,團隊管理制度等的溝通,新招聘餓人員在入職后發現與期望的差距甚遠。
⑵培訓開發單一與職業規劃匱乏
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新進的員工初期可能還充滿抱負懷揣夢想,但在入職后幾個月開始感到迷茫,對于手上的工作已經很熟練了,可是對自己在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或者說晉升卻模糊,以至于看不到自己將來所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在工作上也自然而然的開始缺乏工作熱情和積極進取的信心,人員流失率也隨之上升。原因在于,主要是公司重管理,輕創新,公司對員工開展的培訓多為工作技能的培訓,培訓開發較為單一。另一方面公司沒有對員工做出一個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員工晉升渠道單一。應該說公司不缺乏人才,但是基本上單一的工作和專業化晉升之路,走的是單一的發展道路。這樣或多或少地減少員工的職業攀升機遇,不免挫傷了員工奮進的志氣,同時會出現人才難留的困難的局面。
⑶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不健全
該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多個環節仍處于傳統的人事管理階段,沒有形成規劃范的制度化,只能行使時多帶感情色彩或個人主義,沒有隨時將公司的利益看做最大化,人事配置的手段比較弱,形不成合理流動的優化配置機制,這對制度化的管理多會帶來不便,難以任人唯賢,公平,公正也很難把握,影響企業的創新和發展,公司人事安排往往多是因人設崗而非因事設崗,情大于法的人事管理仍然普遍存在。
⑷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工具沒有充分利用
目前,該公司在人力資源管理這塊用的是金蝶系統。它主要功能有:
1、基礎認識管理。包括組織結構管理,職員管理、報表查詢、薪資核算、社保福利管理、考勤管理等模塊;
2、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包括能力素質模型、招聘選拔、培訓發展、薪酬設計、績效管理等功能模塊;
3、員工自助。提供分角色的CEO平臺、經理人平臺和我的工作臺等功能管理模塊。因此,可以利用K3的這些工具規范基礎數據,理順組織流程,圍繞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選、育、用、留四個階段開展有效的管理工作,提升HR專業管理水平。但是,除了員工入職、轉正、異動、離職等的基礎的檔案資料,員工合同錄入系統中,報表查詢,資料查詢,很多人力資源管理的功能模塊的功能基本都是閑置的。在做人員分析,培訓開發和招聘選拔時沒有充分利用各個模塊的功能進行科學規范的管理,基本上還是靠EXCEL等基本辦公軟件處理的,造成每月作出的WORD文檔,EXCEL文件繁多,培訓專員甚至啟用了兩個移動硬盤存放培訓資料。從而極大影響了培訓人員的工作效率,甚至導致部分資料遺失。
七、調研后體會及感受
⑴.建議及措施
1.堅持人才是公司發展的唯一源泉。尊重人才,避免任人唯親關系至上。加大執行力度,獎罰分明,堅持公平,公正,堅持以制度管人,避免出現情大于法,讓所有人都遵守規則。
2.留住人才才是關鍵。制度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重點考慮人力因素,重視人才的價值,尊重人的需求,提供員工發展和晉升的平臺,將員工的個人思想與公司的發展緊密聯系起來,使員工看到自己在公司中的發展道路,而不致于對自己的地位和未來發展感到迷茫。3.培訓系統化。不僅要為員工提供與其貢獻對等報酬,還要在充分了解員工的個人需求和職業發展愿望的基礎上,制定出出系統,科學的培訓制度和計劃,杜絕流于形式,沒有實際效果的,費力傷財的培訓。
4.加強溝通。人力資源的任何制度變革變動都要及時面向全公司人員公布,做出簡明扼要的解釋,同時,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與員工進行溝通,避免因較大變革引起過大優秀人才的流失,必要時可順應時宜向上級申請做出調整。
5.規范人事管理流程。對于不科學的流程和規定,要做出改進和完善,例如簡化手續辦理,提高運營效率。
6.K3系統的開發利用。及時升級系統,請專業機構對人資源部的相關人員做一些專業方面的培訓,深入學習和挖掘k3系統的各個模塊的功能,然后向全公司推行,改進,實現各個環節對接,達到管理系統化。
⑵.體會及感受
當然,調查是很有局限的,并且書本學來的東西,終究是要經過實踐的,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做這個調查報告,也發現自身的一些不足,例如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知識還不夠扎實,實際操作能力還比較差,溝通協調能力需要進一步的提高,現實中復雜情況的應急處理能力還很欠缺等。發現自身的問題所在,關鍵是能找到問題的要點和解決方法,不斷在錯誤中成長。
大學生調查的報告3
7月4日至7月8日,經濟與管理系暑期實踐小組開展了紹興全國文明城市“后文明”現象研究問卷調查活動。
活動前期,在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后,篩選幾大有利于問卷調查順利開展的調查地點,并隨之開展問卷調查,取得了較為精準的調查結果。
第一站:火車站
首先,我們選取了人口流動十分頻繁的火車站作為調查地點。接連幾天的陰雨天氣,給活動的順利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幸運的是一個高三畢業旅行小團隊的積極配合,讓我們更加有了動力與勇氣。接下來,大家分工向不同年齡段的人進行采訪。
第二站:客運中心、醫院、萬達廣場
客運中心,作為重要交通樞紐,候車大廳坐滿的乘客,極大地提高了我組成員的調查熱情。我們便進行了一對一迅速簡短而有效的采訪。客運中心不遠處有一個醫院,我們馬上就以它為目標出發了,看似很近卻比想象中的遙遠,從一個路口走的另一個路口,終于到了我們期望已久的醫院,在醫院的大廳,休息等候室,在走廊外,在門口,都有我們的身影,醫院的調查也順利結束,我們拿著厚厚的一疊調查問卷,心里滿滿的都是成就感,即使在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也都不算什么了,因為計劃完成地很順利,這一切的一切也變得十分值得。回到學校后,稍作休息整頓,我們在6點多前往萬達,這個晚上十分熱鬧的廣場,kfc,華潤萬家,麥當勞成為我們調查的地點,受訪的民眾都十分配合,積極配合我們的調查,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第三站:紹興北站
紹興北站,售票大廳里人來人往,我們穿梭在人群中,記錄著出行者對紹興的點評,分享著他們出行的喜悅,承載著他們對紹興未來的期望。圓滿地完成了我們此次調查活動。
接連幾天的陰雨天氣和氣溫的下降,大大的減少了人們的外出活動,這雖然會對調查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我組成員依舊滿懷熱情與信心,對每一位經過的路人表明身份并說明來意,然后禮貌地幫助每一位民眾填好調查問卷,在調查問卷填寫之后,我們會用最為真摯的微笑表示謝意。
在問卷調查過程中我組成員還對一些愿意接受訪談的民眾,進行了以“您認為紹興市現存哪些不文明現象以及您的建議”為主題的調查。民眾們都非常熱情地介紹了紹興現存的一些不文明現象,并認真地分析了此類不文明現象存在的原因,最后還積極地提出許多解決方案,這類民眾的表現,深深地感動了我組的每位成員,使我們擁有更充足的力量,鼓勵著我們不斷前行,讓更多的人們對“后文明”現象予以重視,使紹興更加美好,讓我們共創文明的城市生活,為身為紹興人而自豪!
大學生調查的報告4
以下是這次調查的具體內容及對此情況的分析:
一、大學生消費的特點
大學生作為社會消費的一個特殊群體,有著不同于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據調查,我們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學生消費存在著以下特點。
1、消費觀念復雜,感性消費占優勢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
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范效應的結果。據調查目前在校大學生中有30%擁有手機但對手機的消費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擁有手機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還有一部分是既無通信需要又無家庭經濟條件負擔的“奢侈”消費。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范效應,攀比心理導致的。
2、學生對品牌的忠誠度很高
大學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終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比如洗發水,感性認識上的氣味清香,質量好,效果明顯,都會促使他們繼續使用下去。
3、消費傾向多樣化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日益豐富的時代,當代的大學生們已不再滿足于宿舍、教室、圖書館三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娛樂、運動、手機、電腦以及新型的it產品都成了大學生消費的熱點。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大部分學生會去旅游,去歌廳、酒吧消費,或是購買電腦,手機、mp3,反映出大學生具有走出校園、融入社會、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二、大學生消費的結構和層次分析
大學生的錢“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通過調查發現,在生活費來源方面,有75%的同學依靠父母,13%的同學依靠貸款,8%的同學獲得了獎學金,9%的同學通過打工補貼日常開銷,另有1%的同學還需減免學費。由此可見,同學們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母,但來源趨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費不包括學雜費和住宿費等,要是這個“大頭”加上去,來自父母的比例將更高,可以這么說,大學生基本上還是以一個純消費者的身份出現在社會的舞臺上。
對于大學生的消費去向問題,調查表明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費金額較大的比如手機、電腦、各類培訓并不含在其中。而手機已成為大學生主要消費品,這從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學生是手機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調查表明,煙臺大學有47。2%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年級越高,手機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剛入校僅有6%的學生擁有手機,而大四學生中擁有手機者已經高達82%,遠遠高于社會群體手機平均擁有率。
約有83%的大四學生明確表示,購買手機主要是為了方便找工作。雖然手機的主要功能是通話,但大學生們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選擇手機時,他們認為價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間的手機最受青睞。
因此,大學生消費結構呈現出類似于正立錐形的結構。家庭比較富裕的同學位于錐形的上端,他們擁有電腦、名牌手機等貴重物品;家庭貧寒的同學則處于錐形的下端,他們往往要靠勤工助學或貸款來維持大學正常生活;其他同學則位于錐形的中間,他們衣食無憂,生活水平居中。同時,從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從錐形的上端到錐形的下端依次降低,這也鮮明的體現了大學生消費的層次性。
三、大學生消費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
大學生消費直接影響著家庭。作為一個純消費者,平均每年約一萬元的費用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可謂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來說,滿足一個大學生一年的消費將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別對于農村的家庭而言,更甚。雖然由于經濟的發展,農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學生消費的比重普遍下降,但下降緩慢且比重之大已經是某些家庭所難以承受的。
一個大學生的消費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特別是農村,可占到80%~90%。無疑,目前大學生的消費已經給學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特別一些貧困家庭,在調查中我發現,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學需要通過申請助學貸款來完成大學四年的學業,他們連自己的生活都難以保證,更不用說這近萬元的費用了。
由于山東省經濟算中等發達,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學生家庭的收入水平還要低一些。所以實際比重可能比這個數目還要偏高一些,影響可謂深遠。
大學生的消費特點和消費行為決定了大學生消費的影響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場上的很多消費都與大學生息息相關,大學生消費已直接影響著整個消費市場和國民經濟。
目前,大學生消費市場已經形成,這是高等教育發展的結果,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要。它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有關大學生消費的幾點建議
大學生消費不僅僅關系到自己、學校,而且還是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問題。現從個人、學校、社會三方面對大學生消費提出幾點建議。
(一)對于大學生而言,要樹立自己合理的消費觀念,要理智地對待自己的消費。作為一個純消費者,大學生經濟來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費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承受能力,還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費的誤區。
如今有的學生消費上大手大腳,還有沉迷于盲目消費中,比如最近許多大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這將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費負擔,更重要的是大學生也會在盲目的消費中迷失自己,以至影響到自己的學業。另外,大學生也要具有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進入大學,已經開始慢慢地融入社會,社會中欺騙消費者的各種不法行為屢禁不止,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大學生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二)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事實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于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三)對于社會而言,要積極開拓大學生消費市場,從產品的種類、價格、服務多方面滿足不同經濟條件大學生的需求,同時要規范市場秩序,為大學生確立一個公正的市場環境讓其消費。無論從哪方面講,大學生的消費市場已不再是可有可無的了,它已嚴重影響著高校周圍地區經濟的發展。
(四)對大學生來說還應加強合理儲蓄的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理財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時,當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
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
結束語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有著自己特殊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后,使得大學生消費呈現出不同一般的發展,大學生消費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也會影響著方方面面。對于成長中的大學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定型階段,極易受家長、教師、同學及社會其它成員的影響,具有較強的可塑性。
因而,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的消費觀念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難題。同樣大學生消費市場隨著經濟的發展,高校的大規模擴招而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學生市場是一個規模和潛力都很巨大的市場,如何規范并合理的發展這樣一個市場也是擺在我們大家面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網絡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群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00元以上。電腦的普及率在學校中也是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學校網費預算,每月收取網費20元,沒有電腦的同學每月的上網費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當手中有余錢時最愿意選擇的消費項目。吃喝,旅游,穿著打扮占比重最大,30%選擇儲蓄,5%選擇買書,1%選擇其他。可見民以食為天,吃喝還是主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學生們也重視自己的穿著打扮,追求時尚成為部分學生的副業。女生中購買化妝品衣服的比重較大,男生用在交際娛樂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在校大學生在購買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識有所增強,更多的學生愿意購買品牌較好的用品,特別是女生對衣飾化妝品方面。這也表明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整體上有所提高。品牌雖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們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以自身的需求為主,以質量為主。
7、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里提供。其中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有些學生對于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學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xx元居多,有8%還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結果: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消費情況呈現出這樣兩個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大學生消費水平的提高,表現為數量和結構兩方面的變化;二是大學生群體內部的消費情況存在明顯差異。
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與社會發展逐漸接軌。從調查中可至,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游、通訊網絡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逐步得到認可和接受,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群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飲食方面,而娛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會沉迷于玩樂。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盡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溫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飽讀圣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余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調查中,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地追隨了流行于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規劃。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都感覺錢不夠花,有許多的東西需要購買,只有少數的學生能夠有一定的積蓄。
對策與建議
針對大學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費,提出如下建議:。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做好開支計劃,控制自己的消費,養成節儉的好習慣。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把握消費時機,學會利用很多大商場換季時衣服的低折扣銷售。生活費由父母按月給,不至于開學第一月就成為“月光族”。
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錢欲的人,出門前最好根據當天需購品的大致價格帶定量的錢。理性消費意識需加強,學會合理利用銀行卡,相對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費。不要盲目追求所謂的“高品位”,這會引起高消費,不適合學生的實際。
大學生調查的報告5
一、調查目的
調查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服裝消費情況
二、調查方法
1.口頭提問和問卷
2.日常觀察總結
3.調查完成后,分析調查的統計數據
4.寫調查報告
三、調查數據統計
1.在這項調查中,男生占27%,女生占73%
2.最喜歡的服裝類型:運動裝23.3%休閑裝53.3%正裝3.3%時裝9.9%其他9.9%
3.買衣服頻率:一個月內10%,兩到三個月內33.3%,半年內13.3%,一年內0%,不固定43.3%
4.是否有喜歡的服裝品牌:33.3%,沒有66.6%(品牌有李寧、真維斯、361、耐克等。)
5.經常去那里買衣服:泉城路35.5%。山石20%,0%老東門15.5%洛口5%其他14%
6.服裝價格會不會影響你的購買意愿:會是63.3%,而不是36.6%
7.買衣服的動機:天氣變化16.1%,節日促銷16.1%,看到學生買新衣服15.3%,隨意購物13.6%,零花錢增加13.7%,看心情12.6%,受廣告雜志影響12%和4%
8.你會選擇網購服裝嗎:會是35.7%,而不是64.3%
9.服裝商家月消費:50以下2%,50-100之間36.6%,100-200之間33.3%,200以上3.3%
10.品牌服裝的好處:品牌好,耐用,面子16.6%,主要是生活品質提升了33.3%,沒有考慮跟隨社會潮流33.3%,另外30%
四、數據統計的具體分析
1.大學生對服裝的需求很高:21世紀是一個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進入這個時代的大學生不再滿足于宿舍和教室的單調生活。雖然書籍仍然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但并不是首選,更不是唯一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呈現出明顯的多元化趨勢,對美的追求呈上升趨勢
2.理性消費占主導:價格、質量、趨勢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根據調查結果,務實理性消費仍然是大學生的主要消費觀念。據了解,大學生買衣服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在花錢時往往非常謹慎,力求“物有所值”。因此,他們會盡最大努力尋找物美價廉的城市生活和氛圍。當代大學生會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自己的品味和品位。雖然他們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3.女生對服裝需求的認知高于男生。調查顯示,女生買衣服的頻率比男生高,但男生比女生更追求名牌。說明男人和女人對美的追求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然而,無論是購買數量還是對名牌的重視,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的虛榮和攀比心理
4.大學生可以正確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物價上漲后,大學生的消費支出增加,其中餐飲消費支出最多。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大學生服裝支出減少。據調查人員分析,“物價上漲后,服裝、日用品、化妝品、娛樂消費的價格不降反升,而大學生的消費支出較少,說明他們故意降低大學生的‘享受消費’,把錢花在了吃飯、學習等必要的地方。
五、問題現象
1.從買衣服的頻率來看,
(1)服裝購買消費合理:調查結果顯示,服裝購買頻率集中在每月一次,兩到三個月一次。這一結果表明,大學生購買服裝的主要原因是生理需求,但不排除虛榮心的存在,但消費分配的主要方向仍然是正確的。
(2)服裝消費仍然不合理:調查結果顯示,少數人頻繁購買服裝,過于關注名牌的現象依然存在。服裝消費不合理,可以反映每月生活費分配不合理,或者每月生活費過多。
2.從吸引購買這方面的服裝來看,
(1)當代大學生可以把握購買服裝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服裝的主要功能是保護人體免受季節性氣候變化的影響,其次是美觀,滿足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調查顯示,學生重視衣服的質量,喜歡經濟耐用的衣服,不會因為喜歡一件衣服就盲目買衣服而不考慮價格。
(2)追求時尚是大學生永恒的話題:大學生總是名牌的現象非常嚴重,有時可能會為了追求名牌而選擇自己不喜歡的衣服。卻忽略了服裝本身的原始價值。
不及物動詞政策建議
1、樹立良好的消費觀。消費觀是消費者對消費的基本觀點和態度,也是消費者對涉及整個消費活動的消費內容、消費目標、消費方式等因素的價值判斷態度。高校應加強消費觀念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自力更生、獨立自主的觀念,樹立節約消費、適度消費的觀念,避免和克服虛榮、攀比心理,自覺抵制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消極主義的影響,避免鋪張浪費。在日常生活中,大學生應該對自己的費用進行預算和記錄,并經常反思自己的費用是否合理。
2.量身定做合理的消費計劃。大部分大學生都是知識和能力都很高的成年人。定制合理的消費計劃,可以正確規劃自己的支出,為以后樹立良好的理財觀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良好的規劃習慣。
3.調整消費結構。在當今的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消費方式正在迅速變化。大學生最容易卷入時尚潮流,部分消費者甚至失去理性。大學生應克服從眾心理,在既定消費支出的約束下,合理調整消費結構,以達到最小支出帶來最大效用的效果。不要盲目購買產品,以免過度浪費。
大學生調查的報告6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貧富差距的問題成為了中國普遍存在的問題,由于地域差異造成的中西部差距,由于工業重工業分布不平衡造成的城鄉差距...這些社會的差距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當代大學生之間的貧富差距。大學校園作為一個社會的縮影,亦縮略的表現出了貧富差距問題。在表面上面看來,大學生貧富差距問題只是物質性方面的問題,但是究其本質它體現了社會階層分化,已經涉及到了社會認同等深層次的問題。面對這個表面看似簡單實則很嚴峻的問題,我們作為大學生到底了解多少,對此,我開展了這次社會調查。
摘要: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幕了,從六月到八月,可謂是高考月,隨著今年高考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遠,伴隨著即將入學的大學生們,無論是即將成大學生的,還是已經成為大學生的,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隨著高校招生的逐年擴大,給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當然也包括在為自己的前途和命運苦苦奮斗的貧困生們,也許在他們的眼里,只有通過高考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才是唯一的出路,才能最終改變他們的命運。在貧困大學生的問題日益變得嚴峻,已經成為了備受社會關注的問題時,高考前后各大媒體也不斷地對此類問題進行報道時,也許被報道出來的貧困生們,將得到社會的關注,也許他們的命運也會因此而得到改變,但他們只是許許多多的貧困生中比較幸運的,還有更多的貧困大學生,他們的命運又將如何?
國家為了保障貧困大學生不會因為學費問題而讀不起大學,不能完成自己的學業,又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最普遍的也許就是國家助學貸款,但貧困生在申請的時候是否順利?又會出現什么新的問題呢?助學貸款有沒有真正的落到實處,發揮它的最大作用呢?
入學之后,貧困大學生們的生活又會是什么樣的呢?畢業之后他們又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呢?
暑假期間我利用在家的時間在當地民政部門以及貧困生家庭做了以下調查,貧困生入學難的問題在經濟本不發達的農村成為了更加嚴重的問題,學費也成為了農民肩上的又一負擔,使農村貧困生問題又與農民問題緊緊聯系在一起。
關鍵詞:
高考;貧困;貧困大學生;命運;助學貸款;就業問題;生存;生活;脫貧;現狀。
正文:
一、高考之后的困擾
也許是長期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在廣大中國家長的心里仍然存在著這樣一種想法:“學而優則仕”,學習好就是好學生就有能力,學習好就意味著將來會有一個好的前途……在城里人的腦子里這種想法尚且流行,更別說在知識,經濟普遍不發達的農村,只有把學上好了才有出路,這種想法更是深入人心。對于家庭不富裕的學生來說,這一點更成了他們擺脫困境的出路,甚至被認為是唯一的出路。
在我的印象之中,從小到大班里學習成績好的好像總是那幾個,而且那幾個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貧困生。他們的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白領家庭一個月的工資,甚至還要少,而這些家庭的收入一大半都用于孩子的讀書上。這些貧困生從小就被灌輸只有通過學習才能過上好的生活,才能擺脫貧困,擺脫做農民的命運。因此這些貧困生在學校里面的成績一般都很優秀,他們將讀書不僅僅是看成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多的是他們走出貧困的一種手段。但這也只是總體情況,并不是每一個貧困生的學習成績都是比較優秀的,這一部分的貧困生由于家庭的貧窮只好帶著他們的讀書夢,并希望它能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實現,從而這種思想不斷地繼承下去。
由于貧困,這些學生們在擇校時,盡管自己的分數很高,他們考慮的首先因素往往就轉移到學校的學費多少上,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暑期,我深入農村接觸了不少貧困生,他們之中有成績非常好的,也有高考落榜的。其中有一位留給了我深刻的印象。
到他家去的時候,是個早晨,我走了大概三個小時的山路。路上很少有人家,不過只有一個感覺,就是我一直沿河上的,一段行程之后,在路人的指引下,我看見了一座用黃泥制成的土磚建筑的房屋。進去以后,林青(化名)和他母親熱情地接待了我,林青是一個挺活潑的人,很健談。他今年已上大二,在西北工業大學讀書。
“我填志愿時,只考慮了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我不能上一個太差的大學,另一方面,學費是一個我不能不考慮的問題,所以我只能選擇西北方向的學校,我不希望給家庭帶來更多的負擔。”
林青在大學的成績不錯,接連四個學期都拿了獎學金,林青還有一個妹妹在讀高中。據林青的母親說,林青的父親在外務工,她在家務農,一年的收入加起來也不過五六千塊錢。除掉家里的日常開銷,根本就無力供兩個孩子讀書。林青在無奈之下只好申請了助學貸款。在農村似乎家家戶戶都除了務農之外,還有一種賺錢的方式,沒事的時候就摸錫紙,據說一打錫紙大概有一千多張,可以賣10元,平均一下,一張錫紙還不到一分錢,一天下來摸的熟練的也就一百來張。不光是這樣,夏天的時候錫紙由于高溫,常常會發出一種刺鼻的氣味。林青的母親沒事的時候也就靠這個賺點錢,另外還制作一點香找人代銷。就是這樣也還不能滿足林青的大學學費,更不用說生活費了。林青在大學里,不光要學習,還要做兼職。
“我這個學期帶了兩份家教,勉強能夠安排好時間,使學習與工作能夠同時進行。“
對于林青這樣的學生來說,學費問題是家里的主演負擔。但他總算是金榜題名,跨進了大學的大門。同時對于那些家庭狀況不好,學習成績又不怎么理想的學生來說,存在的問題就更多了。
這樣的情況在我身邊就有很鮮活的例子。
儲娜(化名)是我小時候的玩伴,我們從小在一起長大,她比我低一個年級。
她現在是宿州師范專科藝術系的一名學生。讀高三時,她的父親由于乙肝,最后演變為肝硬化,治療無效死亡。父親去世之前,家里的主要開支除了用在兩個孩子的學費和家里的日常開銷外,大部分用在了儲娜父親的治療上,家里的主要收入來源僅僅就是儲娜母親經營的一家小鞋店。20xx年高考儲娜沒有達本科線,在高中時儲娜學的一直都是藝術,所以高考的時候她參加的是藝術類的考試,分數下來以后,儲娜沒有達本科線,但是她也不想從此就失去讀書的機會,于是她報考了一所大專院校的藝術專業。眾所周知,藝術類專業的學費一直很高,對于這樣一個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儲娜每年的學費接近8000元,真不是我們這樣的家庭能夠承受的,不光是儲娜,還有儲娜的弟弟,他今年讀高二,下半年他也要讀高三了……”
“畢業以后也不知道就業情況怎么樣……”
在高考這種體制和氛圍下,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不管是填志愿,還是招生人員的一個小小選擇,決定的卻是一個人的一生。這份名為《中國貧困生調查報告》的公益調查結論顯示,20xx年,有6成貧困高考生湊不齊學費。報告稱,包括生活費在內,平均每年每個貧困高考學生家庭的子女的教育支出在6780元左右,高于他們的平均家庭總收入4756元,超過2/3的家庭入不敷出,81%的家庭總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費用,10.2%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高達79.8%,只有4.7%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在40%以內。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一位官員尖銳地指出:“如果說高考是進入大學校門不可回避的門檻,那么對于那些貧困家庭而言,大學學費則是另外一道不可逾越的隱性門檻。籌措學費的困難,甚至遠遠超過高考的困難,現在,6成順利通過高考的學生正面臨這道比高考更難跨越的隱行門檻。大學新生的貧困問題,已經成為一個超越教育范疇的社會問題。”
二、進入大學之后的困擾。
今年來,黨中央、國務院下大力氣構筑完善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原來為家長揪心、學校擔心、學生憂心的貧困生入學難、在校讀書難的現象已經有了較大改觀。其中一項重要的措施就是設立國家助學貸款。但是這項措施實施的到底怎么樣?有沒有真正的解決貧困大學生的問題呢?
過去,助學貸款政策為解決貧困高考生的大學經濟難題發揮了重要作用,通常人們認為,經濟越困難的家庭越愿意選擇貸款,但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關于貧困聲問題的調查中,中國青少年基金會意外地發現,貧困高考聲對助學貸款的需求呈兩頭細中間粗的“紡錘狀”分布:
分析認為,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低收入家庭的貧困的學生更需要社會的資助,而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因為還貸款能力更強,對還貸能力的自信決定了他們更愿意申請助學貸款。而對于家庭收入稍高的貧困學生來說,上大學后勤工儉學等方式補貼生活費或者學費的選擇更為突出,畢竟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在該群體中相對較強。
報告披漏的一組數據讓人感到吃驚。調查顯示,截至20xx年8月,我國普通本專科在校生數是1561余萬人,其中貧困大學生405萬人,約占學生總數的26%。然而,截至20xx年底全部大學生中,獲得助學貸款的比例約為11.4%,約有178萬貧困大學生未能取得助學貸款.
“國家助學貸款的提供總量和實際需求之間存在顯著的缺口.”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表示.
通過分析研究后,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正中提出,第一學期學費能否解決決定著貧困大學生大學夢圓或破碎.
在獲得調查數據并根據既有資料的分析基礎上,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研究認為,在目前的貧困學生中,民族院校的貧困聲比例最高,國家補貼院校貧困生比例較高.
報告顯示,12.7%的貧困生因交不起大學第一年學費可能放棄大學;6成貧困高考生不能湊齊大一第一學期的學費,大量考生高考前最擔憂大學期間的學費來源.
進入大學后,正如前面所說的,大學期間的學費來源是貧困聲考慮最多的問題,許多貧困生也就將助學貸款作為自己的學費來源.但是問題是,不是每一個貧困學生都能申請到國家助學貸款,也不是每一個申請到國家助學貸款的人都是貧困生..貧困生在學費來源上得到解決后,所謂民以食為天,圍繞貧困生的不僅僅是學費問題,還有生活問題,首先他們必須在學校里活下去,只有生活下去才有其他的可能性.
在浙江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一份貧困生問題調查報告中,據凋查,從家庭收入來看,這些貧困生家庭的平均收入在4100左右.庭收入不到400元(家庭月收入不超過330元)的占三分之二.而現在平均每個學舌功能每年學費就在5400元左右,其中還不包括日常生活費.
據調查,貧困生的生活費每月只有217元,在大城市,這217元只能滿足學生吃飯等基本需求,一半以上貧困家庭提供的生活費在101----300元之間,還有17%的家庭不提供生活費.而貧困生周圍的同學有四分之三的人每月開支在300----700元之間,平均576元左右,是貧困生的兩倍.
三、貧困對于大學生的嚴重危害
考上大學本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但面對幾千甚至上萬元的學費,窮孩子和家長們卻樂不起來,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貧困生棄學打工、家長自殺的悲劇。南方周末就曾報道過這樣的事情(《考上大學與己位父親之死》兒子考上夢寐以求的重點大學,父親卻慚愧于無力替孩子湊齊學費。他曾經向老板索取工錢,未果;借款,被拒。在尊嚴和現實面前,父親選擇了——從七樓跳下)
貧困已經嚴重影響了貧困大學生的身體健康——
高校收費致貧困生激增,三成貧困生無錢回家過年。原因是路費不足或打工湊下學期生活費。今年春節前后媒體的報道令人揪心,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
由于貧困,不少貧困大學生只好選擇在外打工甚至身兼數職來“拯救”自己。貧困大學生經濟上“捉襟見肘”的窘迫和由此帶來的心理尷尬,往往是外人很難感受到的。
嚴重影響貧困生的生活、學業,損害其身心健康發展。調研表明,貧困生絕大多數基本生活難以保障,其生活狀況遠遠低于學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吃飯穿衣問題都甚為嚴重,一天只能吃兩頓飯或饑一頓飽一頓的現象在貧困生中很普遍。貧困生的生活常常被描敘為“五個饅頭過一天,一星期買一次菜,軍訓服裝穿四年”,身體健康受到嚴重損害。而這些學生因經濟上的重負,導致心理上也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由此他們容易產生自卑、抑郁、焦慮、孤僻等心理問題,部分學生因此成為經濟、身心“雙困生”。
成都高校一位輔導員表示,她的班上就有七八位來自貧困山區的學生,每到吃飯時,總不情愿和家庭經濟狀況較好的同學一塊就餐,常常單獨一個人隨便買些飯菜對付了事,有的甚至省到長期不敢吃肉。她說,社會上的貧富懸殊所帶來的影響,已經深深在大學生身上顯現出來。
而許多高校轟轟烈烈的捐贈、助困活動,或在書本封皮標注“貧困生”,或請貧困生代表上臺接受捐助,場面雖熱,卻使一些學生越發難過。一名女生憤然道:“我就是借錢,也不愿意接受貧困捐助”。進入寒假后,為了省錢,更為了避開同學就餐高峰,她以方便面度日。來自大學校園的調查不時撞擊著人們的心靈:貧困生都是勤奮而富有才華的,但因為貧困,他們在奮發學習的同時必須忍受生計的煎熬。他們有的連每天在食堂吃素也要精打細算,由于缺少冬衣,我們時常見到他們在寒風中發抖的身影。最近媒體報道,在許多地方有不少農民家庭“因教致貧”。孩子上學就像賭博,為供養一個大學生,貧困的農民們四處借債,學生畢業后如果找不到工作,那筆債務將讓他們一生都難以償還。武漢中南財經大學的一位家境困窘的女大學生,經常到學校食堂撿別人吃剩下的饅頭,而且一撿就是兩年。她來自農村,她的餐卡消費明細表表明,20xx年,她才花了八塊三角五分錢。在南京也發現同樣的事情,結果引起網站眾多的跟貼,社會輿論嘩然。
如今的高額學費是的如今的大學里貧困生階層急劇增多,他們的生存實在讓人擔憂:大學本來是個改變自己和家庭的機會,如今好像一切都變得模糊起來,不明朗的就業前景,高的嚇人的學費,由于缺錢導致自己的競爭力明顯不如有錢有關系的同學,長此下去實在是讓人們對大學的前途產生疑惑,交了那么多錢,我得到了什么?
在給貧困生帶來身體問題的同時,貧困也已經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業。
調查顯示:37.3%的貧困大學生有靠勤工儉學補貼生活費的經歷,他們也頗為無奈的表示,經常奔波打工掙錢對正常的學習造成了不少影響。2601%的貧困學生靠親友的資助進行學業,還有11.1%的貧困學生的生活費靠政府的助學貸款等各方面的資助。31.9%的貧困大學生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年收入在3001到5000元之間的家庭占26.1%。
貧困生的月生活費約為普通學生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連最起碼的吃飯問題都無法保證。他們在生活上大多比較拮據,不得不時刻限制著自己生活上各個方面的花費,時常陷入窘境,乃至連學習用品都難以保證。貧困女大學生的調查顯示:有45.6%的貧困大學生生活困難,只能靠勤工儉學勉強維持;有42.2%的貧困女大學生生活緊張,手中的錢必須用心的計劃,才能維持生活;還有高大6.6%的貧困女大學生生活特別困難。已經無法維持,不能繼續上學。84.7%的貧困女大學生承受著家庭經濟困難的壓力;42.0%的承受著學習緊張的壓力;還有28.1%的承受著考試不理想的壓力和怕與同學談論錢方面事情的壓力。
在面隊如此大的壓力的同時,貧困生的學習目的大部分都是為了拿獎學金,與此同時,在另一方面他們就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養。從而在以后的就業中,又多了障礙。
貧困使大學生產生心理障礙乃至走向犯罪——
從經濟條件、地區差異、社會風氣等方面客觀地看待貧困生的心態,可分為樂觀型、焦慮型、自卑型和敏感型。由于貧困生對生活事件的認識、評價、解釋和信念不同,因而他們有的有心理障礙,有的沒有。貧困生也有自己的心理優勢,培養自尊、自強的意識;調整認識,重構自我,提高自身的能力;學校和社會應擴大和完善貧困生的支持網絡,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貧困大學生承受著比一般大學生更大的身心壓力。他們為了緩解經濟壓力,千方百計地找機會去打工,同時拼命地學習,以期再得到較高層次的獎學金。打工跟學習爭時間,爭精力,很多貧困大學生因此身心俱疲,久而久之,人格發生變化,甚至出現精神病癥狀。
貧困大學生的心理還承受著來自同輩群體的壓力。家庭富裕的同學出手大方,交友廣泛,而貧困的大學生生活拮據,既要學習,又要為生計奔波,沒有經濟實力和精力今昔個更多人際交往,參與校園文化活動。于是,貧困生容易在心理上產生防衛反應,出現敵對態度和強迫癥狀。
另外,貧困生在社會上也由于“寒酸”而倍受歧視、奚落和嘲笑。強烈的自尊心使他們對“金錢至上的社會文化表現出從蔑視到敵視的態度。
性格內向,自卑心理較重,不善于表達,“不和群。一份首都高校貧困大學生狀況調查資料顯示,有60%的貧困生因貧困而感到羞愧難當;22.5%的貧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處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師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貧困生不愿在因特網或其他每體上公開求助,不愿意積極主動地與人交往,生活相當封閉;40%的貧困生參與社會活動的熱情受到打擊;近20%的貧困生由于貧困而對社會持極端的觀點,影響了心理健康。
四、貧困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南方周末曾刊登過這樣一篇報道《畢業陷學債泥潭就業如鏡花水月》,其中有這樣一段話,深刻描敘了西部大學生的就業情況:
同樣的大學學費,在西部,這相當于一個強勞動力35年的收入
同樣的就業壓力,在西部,這或許意味著多年待業靠搬磚頭謀生
知識沒能改變他們的命運,相反可能加劇了他們的困境
這一切,急需引起社會各界的警惕和關注
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504萬人,是1998年的4.7倍,高校在校人數達2300萬人,規模躍居世界第一。有教育專家分析,中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張,只用4年時間就走過了美國27年的歷程,堪稱壯舉。
如此快速的擴招,在給更多人上大學機會的同時,后遺癥也難以避免地開始頻頻發作,在西部貧困地區癥狀更為明顯。
與經濟條件好的學生相比,貧困畢業生多來自窮鄉僻壤或城鎮低保家庭,沒有可恃的經濟基礎;沒有可依靠的“人脈”,只能靠自身奮斗;免得不菲的就業成本,背負著個人的夙愿、家庭的寄托,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
因此,貧困畢業生的就業行為取向顯示出迫于生計、更為務實的特點。
——畢業后發展的選擇。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的原因,貧困生更趨向盡快分擔家庭的重擔,回報自己的家人。因此,貧困生考研比例明顯低于非貧困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選擇了直接就業。筆者對華中地區10所高校所做的專題調查表明,應屆畢業貧困生考研的比例比非貧困生低40%左右。
——就業地的選擇。大多樹貧困生迫于生計,往往對爭取留在大中城市不抱過高奢望,期望值較低。據筆者多年的工作觀察與去年的調查表明:貧困生在大中城市求職成功的比例明顯低于非貧困生,而到西部地區和基層單位就業,包括參加省資教行動計劃的比例明顯高于非貧困生。
——職業的選擇。非貧困生在職業的穩定性方面要求教低,他們更偏好去機制比較靈活的企業單位求發展,青睞外企,中外合資或民營企業。而家庭狀況不佳,擁有社會資本較少的貧困畢業生,更傾向與選擇去比較穩定的黨政機關與事業單位。
——求職的行為模式。貧困學生的求職常呈現為兩種極端方式:一部分學生為“先行者”,認為自己無所依恃,早早即活躍在雙向招聘等活動中,積極推銷自己,一有接茬單位就很怕失去機會,很快提筆簽約,這種情形常見之于貧困生中綜合條件相對較好者。而另一部分自覺條件較差的貧困生,又常常認為一無家長出面相助,又缺求職盤纏資費,加之遭遇用人單位冷臉,此后便不免長吁短嘆,甚至坐以待“畢”。
貧困生就業行為心理成因分析
如果說,貧困不只是單純的經濟困難的話,那么,大多數貧困生在就業階段的弱勢也是多方面的原因使然。
——國家整體就業形勢的壓力。我國人口眾多,經濟基礎薄弱,生產力水平不高,就業形勢嚴峻。我國農村現在至少有1.5億剩余勞動力,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涌入城市謀生。過去作為用人大戶的國有企業,現在為適應市場競爭,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各機關團體、事業單位都面臨著精簡機構、人員裁汰的壓力,接受畢業生的數量也十分有限。在就業形勢普遍緊張的情況下,加之高校連年擴招,大學生就業不能不受到影響,原來的“考上大學就有了鐵飯碗”的就業情形已一去不復返,就業已成為當今大學生尤其是貧困大學生憂心忡忡的第一要務。
——用人單位公正選才方面的缺陷。隨著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日益為求職擇業的學子們所熟悉。但在平等競爭的用人機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學生背后的各種社會關系對其就業常有著很大的影響。一些地方或單位領導常優先招錄與自己有關系的人。這樣就使得那些既無關系又無后臺的貧困學生多半只能求職無門,望洋興嘆,進而使初涉世事、心理準備不足的他們心靈受到沖擊和傷害,產生悲觀消極的情緒與心理。
——“貧困心理”的影響。貧困作為一種生存狀況,給了貧困學子以深深的精神束縛,一種是恐懼貧困。由于對品論刻骨銘心的體驗,不少貧困生將擇業作為自己告別貧困的最后機會,一心要“跳出農門”,不愿意下基層、到邊遠地區和艱苦行業,害怕到了不理想的單位丟了面子,害怕單位解散或倒閉使自己再陷貧困。二是老實不激進。由于貧困生多年來接觸到的是正統教育,面對接濟救助,潛意識地認為應“感謝生活”,于是求職時得過且過,偶有所獲即裹足不前,不再去嘗試與追求。因此,許多就業機會與貧困生們擦肩而過。
五.貧困大學生問題分析
改革開放前,中國高等教育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國家統包了個人的高等教育與生活費,
因此貧困生問題盡管事實存在但未得以顯現。改革開放后,尤其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特別是實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制度改革以后,高等教育部分費用由個人、家庭負擔,于是高校貧困生問題日益突出。具體來看,目前中國高校貧困生問題凸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社會原因是貧困大學生產生的根本原因
由于我國社會生產力仍較落后,教育基礎薄弱,教育總體水平仍欠發達。20xx年,首份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報告《從人口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中指出,我國目前仍處于教育欠發達國家行列,其中一重要體現是,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低于4%。這一狀況說明,我國的本科生教育不可能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實行免費也不能在短時期內實現。
在中國,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和城市,也有了免費義務教育的試點。《北京晚報》報道,北京市170萬中小學生將成為北京歷史上第一次免費義務教育的受益者,開學報到一分錢的學雜費都不用帶,全部由財政“埋單”。
二、由于我國人口眾多,盡管教育投入總量很大,人均教育支出卻很低。近幾年來,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我國教育經費投入總量有了較大的增加。20xx年,全國教育投入總量達5480億元。這一數額,比20xx年的4638億元增加842億元,增長18.2%;比1997年的2532億元增加2948億元,增長116.4%。1997年至20xx年,教育投入平均每年增幅達16.7%。
三、由于我國教育體制仍不健全,教育領域內仍存在的教育亂收費等問題家具了貧困生的負擔。20xx年,教育部、國務院糾風辦等七部委聯合進行了教育亂收費專項治理工作。全國累計取消教育違規收費項目2824項,降低收費標準1316項,涉及金額18.87億元;制止強行征訂教輔資料和降低教材價格,減輕學生負擔6.12億元;各地共查處教育亂收費問題8539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606人……
四、家庭貧困是產生貧困大學生的直接原因。地區經濟發展失衡社會貧富分化加劇,有統計表明,目前高校大半的貧困生來自“老、少、邊、山、窮”地區。同時,近幾年,城市貧困家庭尤其是下崗職工家庭數量日趨加大.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xx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盡管國家已經盡最大力度采取了多種措施,20xx年末,僅國有企業下崗未實現再就業工人數就為410萬人;”現在整個就業形勢還比較嚴峻,下崗職工的再就業率比前兩年有所降低,大體上在30%到40%之間”.自1980年代以來日漸擴大的社會貧富差距也無可避免地體現在校園里.我國社會中,傳統農村家庭和普通城鎮家庭占絕大多數,這些家庭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脫貧致富,貧困大學生問題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徹底的解決。
第二、教育產業化是貧困大學生問題產生的直接根源。
教育體制改革,高校教育產業化,學費越收越多,生活費用越來越高,公寓費也日益見長。1996年以來,我國各類高校普遍“并軌,盡管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收費標準有所不同,但學生人均年繳費用大都在3000元~8000元,一些重點院校熱門專業則高達萬元,再加上住宿費、生活費等,培養一個大學生年平均費用為1萬元甚至更多。一般家庭尚難支付,貧困家庭則更難承擔,從而導致高校貧困生人數不斷加大。隨著高校在校生數量的快速增加,貧困生的絕對人數也不斷上升,全國大學生中貧困生的比例達到了近30%,特困生比例為10%~15%,而在一些邊遠地區和山區,貧困生和特困生的比例更高,占到一半的比例。近幾年,政府、教育部門、高校和全社會都在關注和幫助貧困生,但關注和幫助主要集中在經濟層面。貧困生問題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
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人的教育支出在家庭所有支出中,高居第一位,起比率幾乎是世界之首。不少農民和城鎮普通職工家庭“因教致貧”,為供養一個大學生,他們四處借債,傾家蕩產。以北京師范大學為例,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用低于150元的比例從16%激增到41%,在北京,每月150元的生活費將意味著什么呢?
第三、助學體系尚不完善,難從根本解決問題
自1987年以來,黨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種比較完善的資助困難學生的政策體系。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種以“獎、貸、助、補、減、免”為主要內容等多種方式助學體系。各高校、社會各界也以多種方式資助貧困生。應該充分肯定,我國高校貧困生助學工作盡了相當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對于日益擴大的貧困生需求,目前我國高校貧困生助學工作及其體系仍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尚未建立起足夠強有力的、穩定有效的工作機制,因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貸學金制度不健全,學生貸款難。面對逐年迅速增長的貧困生總數和獎、助學金等的局限,貸學金本應該成為解決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的基本途徑。但遺憾的是,現在對貧困生的貸款比例、數額和次數等都有諸多限制。20xx年規定,貧困生的貸款比例不得超過在校學生數的20%,每年可貸款不超過6000元;且貸款手續繁雜,時間、條件等障礙重重,使本已很少能申請的貧困生中往往只有12%~30%的人能夠申請成功。而且,在校生只能一次性貸款,如四年學業期間中途突遭家庭、疾病等變故,則不能再次貸款;對于本科畢業繼續攻讀研究生的.貧困生,如本科貸款不先償還,則研究生期間不能再貸,使其學業難以為繼。
記者從北京部分高小的學生貸款管理部門了解到,今年除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三所知名高校,大部分學校的助學貸款都處在暫停階段。高校的貧困生都面臨著下學期開學的困難,因為銀行都基本上停止向高校學生貸款。盡管老生逃避還貸是直接的原因,但深層的原因恐怕更多。現在銀行強行停貸,盡管有其道理,但仍然有欺騙眾人之嫌疑。眾所周知,中國各銀行的呆帳壞帳主要不是學生貸款還貸低所造成的,而主要在于政府的一些官員亂上馬形象工程,奸商乘機搞虛浮的房地產泡沫所造成的。試想,學生每年的欠款不足100億,而一個項目所造成的不良信貸可能高達千億。
每當要拯救經濟危機的時候,有權有錢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將代價最大限度地轉嫁到窮人身上。高校教育產業化,增加了求知學習的成本,增加了本不富裕的中國公民的負擔——特別是農民學生的負擔,可是否加大了高校的教學質量,是否提高了教學水平,是否增加了國家教育的整體水平?還是花費在政績上、貪腐上、公飽私囊上呢?現實是殘酷的,無論你是否相信,但眼見為實,高校的高樓越來越多,先生們的薪水越來越高,管理者的腰包越來越鼓,學生的腦子越來越空。
各級各類獎、助學金只能滿足極少數貧困生的需求。雖然目前國家和學校設有各種獎、助學金,但由于“獎優”和“助貧”界限不清,未能切實祈禱獎優、助貧的作用,且補助金額只能應急,操作上也不夠規范。各種獎學金主要針對學習優秀生,而貧困生卻常因經濟、身心多重負擔而影響學業較大,較難獲得獎學金。據統計,貧困生占獲獎者比例不超過10%。如貧困生能獲得當年獎學金,獎金數額也僅為150-1000元;各高校盡管盡最大的努力拿出5%~10%的學費作為勤工儉學的基金,盡能為20%的學生提供助學的機會,且每人每月僅50-100元。新實施的國家獎學金制度,雖然額度較其他獎學金大得多,獲一等獎學金者6000元/年,二等獎學金者4000元/年,另外所在學校減免其當年的全部學費,但因其級別高、競爭大,對貧困生來說難度則更大。據統計,特困生占獲獎者比例不超過5%。
獲得減免學雜費和專門補助的貧困生比例更小,多數學校僅限于5%的特困生。這不僅難以滿足日益擴大的貧困生需要,而且由于所減免的學費要由學校承擔,給學校辦學也造成了沉重的經濟壓力。
第四,貧困大學生的產生,學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可忽視
一、一些貧困生自立程度較低,技能較差,使靠自立解決部分學費和生活費難以實現。由于校園環境的局限性和高校“打工”崗位不足,勤工助學渠道一直不很暢通,嚴重制約了其作用的發揮;走出校園,發掘社會資源也不理想。盡管有些貧困生高考成績并不低,但自立程度、各方面實踐能力卻較差。
我們羨慕發達國家中很多孩子很早就學會了自立,我國社會也不乏一些邊上學邊做兼職、讀書階段就賺了一大筆錢的學生。但必須承認的是,在我們周圍,更多的是能力一般或較差的學生。也許考試時他們各門功課成績也都不錯,但當面臨一份只須具備簡單專業素質就能勝任的工作時,卻只有望之興嘆。
二、某些貧困生學習成績不佳,影響了其克服貧困的機會。貧困生大多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又未必都如此。我身邊就不乏一些家庭確實貧困,學習成績也確實較差的同學。得不到獎學金倒也無妨,事實是還要常常去交補考費、重修費。“人窮志不窮”,可憐有些孩子似乎連志氣也沒有了,有時真的讓人不解。
三、少數貧困生不盡合理的生活方式加劇了其貧困的程度。貧困生大多生活簡樸,舍不得花半分錢,也未必都如此。從農村進入城市,在都市的霓虹閃爍、喧囂絢麗中,在各種各樣的誘惑下,一些原本淳樸的孩子也易迷失方向。向往城市豐富的物質生活是正常心理,而沒有錢,卻依然要去攀比、去享受,卻是可怕的事情。有個別學生,家庭條件本就不好,自己偏又迷戀上網絡游戲,甚至沉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偶爾玩一兩次尚可,沒有抑制地去玩,久而久之,這無疑又是筆不小的消費。
六、小結
綜上所述,貧困大學生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嚴峻的社會問題。在農村,大學的學費支出
成為了農民的主要負擔,從而與農民問題又聯系在一起;貧困大學生在將國家助學貸款作為學費來源以后,從而又引發的助學貸款的申請的問題,進而涉及到整個貸款體制的問題;貧困大學生畢業以后能不能按照約定償還貸款,又會引起以后的助學貸款的發放問題;四年大學畢業以后,大學生面臨就業問題,貧困大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還要為了自己的生存奔波,在學業的完成上又將面臨與常人不同的困難,有些貧困生過于看重獎學金,從而忽略自身綜合能力的培養,引起貧困生就業難的問題。貧困不僅僅給大學生帶來的是經濟問題,還在很大程度上是引起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因素,與大學生犯罪也息息相關。貧困大學生問題不是能在短時間內就能解決的問題,它的解決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努力與幫助,同時,我認為更加重要的是,貧困大學生應該要一個健康的心態,一顆感恩的心,“人窮志不窮”努力學習,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回報家庭。
大學生調查的報告7
一、實踐目的
我想通過此次實踐來增強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及組織管理能力,并在實踐中豐富自己的經歷,培養助人為樂的精神,助春運一臂之力。
實踐單位為無錫市火車站,此單位隸屬上海鐵路局,是滬寧線主要交通樞紐,主要負責蘇錫常周邊城市的運輸任務。無錫火車站共分為既有線、滬寧城際線,還有無錫東站、新區站、惠山站,在職職工800多人,退休職工500多人,日發送旅客3萬多人。
二、實踐內容
1、實踐安排概況
我們春運志愿者由火車站派出所負責管理及工作安排。實踐時間為1月21號至2月7日,且一天隔一天,每天上午8點到晚上8點共十二小時。具體志愿地點有幾個:南廣場服務臺,候車廳,安檢口,廣場邊,自動售票機旁,售票大廳以及北廣場的候車廳,安檢口,檢票口等。每天每人的具體時間地點由負責人安排。
2、流程與內容
我們春運志愿者的具體任務是解答人們的各種疑問,關于賣票的情況,指路,還有協助工作人員登記信息、檢票,不能給不法逃票份子可乘之機。更重要的是春運期間幫助老人、婦女、孩子及殘疾人提東西,送他們到站臺并護送上火車。關于我們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在實踐開始前,負責人給我們略微做了一下講解和培訓,保證我們能幫助到他人,為車站樹立一個良好的志愿者形象。
三、實踐結果
在實踐中,我能正確積極得與陌生人交流并且很好得回答他們的問題,若遇到不懂的問題,我能帶領乘客找到專業人員詢問,自己也了解不少知識,收獲很大。能看到焦急回家的人們都順利安心得上車,自己的辛苦也值了。
在檢票口志愿時,遇到得最多的是煩躁和憤怒。會有一些人沒有車票跟在人堆里混進去,這樣的現象在春運期間抓得特別,不能有可乘之機。當攔了幾個混票的人,會受到指責謾罵或是侮辱,開始我覺得很難受,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后來看多了我找到了解決辦法,在我負責的兩個閘口的隊伍中,我在乘客走過來插票前看手機誰沒票或者貼著別人很緊想往里擠的,我都會特別關注,在還沒混進去之前先攔住他們。這樣他們就多了心虛,而混進去再攔他們就特別難了。在檢票口,每天看到最多的就是人,對于他們的素質品質,練到了一眼能看出來,用什么方式來交流也是一下定奪。真正地提高了我的社會辨別洞察力。不僅如此,在檢票口很重要的就是維護秩序,遇到突發不能檢票的情況時要組織從人工通道走。這些又使我的組織能力得到鍛煉。
四、實踐總結或體會
就如第三部分時間結果所說,我收獲很多:增強了與人的交流協作能力;增強了對社會的洞察能力;體驗到了幫助的愉悅;更為自己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志愿者形象。
要說這次實踐的不足,我覺得在志愿時間之內還是有些慵懶了,不能堅持一直堅守崗位,雖然累但同樣是鍛煉忍耐力的,以后實踐中要更加注意。還有畢竟不是專業的,會有很多問題不會,在上崗之前要先多多學習。并且要增強對人們幫助的熱情,做好一個真正地志愿者。
大學生調查的報告8
實踐,就是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我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所學的就等于零,理論就應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后找工作打基礎。透過這段時光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一樣,接觸的人與事不一樣,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并且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又加入了世貿,國內外經濟日趨變化,每一天都不斷有新的東西涌現,在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有了的挑戰,中國的經濟越和外面接軌,對于人才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里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我,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我,表現自我。在西山公園里為游客拍照。我和兩個朋友一齊組織,他們負責拍照,我負責跑腿去照相館印照片。在公園里我們設了一個點,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遮陽傘,一塊照片展版,自然還有兩臺數碼相機。看著來來往往的游客,我們信心滿滿的開始了。不時的有人過來瞧瞧,打聽照相的價格,多久才能拿到照片。我們開始忙碌了。他們去拍照,我在那看著,招攬游客。等他們拍的差不多的時候,我就跑去照相館印照片。雖然有時會覺得很無聊,怎樣
沒人來拍照呢,但我們還是耐心地等待,一個一個地問他們要不要拍照。一些游客本不想拍照,后被我們一問心癢了。一天下來,我們還是挺開心的,收獲不少,不僅僅要滿足顧客的需要,抓住顧客的心態,在照相館里我也了解了印照片的各個程序。
在工作中我曾不斷告訴自我:在今后的大學生涯中務必要更加努力讀—書,學好一些實實在在的本領,塑造好自我人格和修—養。我一向很喜歡這樣一句話:人生因為經歷而美麗。
我覺得參加社會實踐,培養與增強了與人相處,交際的潛力。雖然我是一個性格較于開朗的女孩,擁有很多的同學和朋友。可是作為一個人,他必需密切與社會相聯系。他所接觸的不僅僅僅是幾個同學和朋友。所以良好的潛力是務必的。在學校接觸同學,教師是比較狹隘的范圍,僅有透過多和人交流,克服自身的弱點,才能更好發揮自我的潛力,做好每件事。在社會上接觸的空間廣了,接觸的人多了,了解的事情也多了。這樣才有利于看待各方面的事物。敢于與別人交流,說出自我的觀點和意見,開誠布公,才能贏得對方的認同和信任。
經過社會實踐能夠激發我們更努力地學習,能夠學以致用。十幾年的學習,最終總是要用于社會實踐中,知識的積累隨著學習時光增加而增加,所謂學無止境,這天的學習就是為了明天的實踐。我國的政治、經濟建設需要一大批具有各種知識技能的人才,此刻不抓緊學習,就無法承擔這一份重任。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與其他國家的交流也將更益頻繁,時代給了我們壓力,也給了我們動力,學習好各門知識,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這個信息社會,不提高就是退步,僅有不斷地掌握知識,才能趕超別人。鍛煉了獨立的個性。離開了家長、教師、同學,一切都要靠自我。因為在工作中,個人有個人的事情要忙,給予的幫忙也是有限的。做事就不能依靠別人,僅有透過自身的努力,走出屬于自我的路,才能在競爭中處于有利位置。辦事果斷,不能唯唯諾諾,才能出成效。在工作中在所難免,會有困難、挫折,在求助別人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自我勇敢地克服,采取用心的態度,培養個人獨立處事的潛力,必將獲得最終的成功。
經過這次社會實踐經歷,使我學到和懂得了許多,我懂得賺錢的艱辛,我想我以后花錢肯定會很儉省的;我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很多,我想這對于我未來很有幫忙。總之,這次難忘的假期社會實踐經歷使我獲益良多,對我將來的發展具有十分用心的作用。
大學生調查的報告9
在父母的資助下拼搏學業,還尚無經濟收入的大學生,在不斷出現的外界新事物的影響下,其消費觀念逐漸轉變,這催生了當代大學生消費欲望的激增。在這一背景下,大學生是如何消費的?他們持有怎么樣的消費觀念呢?為了更深入的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狀況,我們對部分大學生的消費狀況進行了一些調查研究。
一、主要研究分析分為以下四方面:
1、經濟來源。
2、消費金額及支出范圍。
3、購買商品的態度。
4、計劃消費。
通過調查問卷結果統計,88.6%的當代大學生的經濟來源完全來自于父母,只有不到2%的大學生依靠自己。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自食其力,大學生是祖國的棟梁和未來,祖國的明天需要我們大學生去建設、開辟,因此,我們應盡早自立,自己用雙手去創造財富,正如童話大王鄭淵潔教育他兒子,讓他兒子18歲以后就依靠自己賺錢來養活自己,自己買飯吃,并且其子已經買到車,一切都靠自己的雙手!我們并不比他兒子小,可是試想,假如沒有了我們的父母,我們會怎樣。是讓自己憑借勤勞的雙手和發達的大腦努力工作創造財富,為祖國做貢獻?還是離了父母就不能生活,讓自己成為社會的負擔?道路是我們自己走出來的,只要不是迫不得已,任何一個有進取心得大學生都會選擇第一種生活方式,雖然這條道路上布滿荊棘!
我們再試著從父母的角度分析。家長含辛茹苦把兒女養育成人,日夜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無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早日承認,為社會做貢獻,看到兒女能幸福美滿是他們最大的欣慰。因此,為了讓父母額頭上的皺紋少一些,為了讓他們頭上的白發不再增多,讓他們省心,我們大學生沒有理由不自己動手,或者說不全依靠父母。正如那句話所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同時,盡早融入社會可以讓我們當代大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深入社會,獲取一定的社會經驗,從而在以后少走彎路,另外,如果可能我們當代大學生應盡可能地為父母減輕負擔,我想,父母一定會為他們懂事的兒女感到驕傲和自豪的。
從更大的社會角度上分析,我們自己賺錢可以為國家減少不必要的稅務開支,讓更多的錢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做到錢盡其用,也為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貢獻。
二、正常消費金額及支出范圍
由調查分析得出,一個普通大學生月正常消費為500——800元,主要支出為伙食費,占了總費用的60%——70%。下面是對部分支出開銷的評價。
幾乎每個同學每月都有100——200元是自由支配的,經分析,只有不足10%的同學在學習方面用了10%的自由支出。而且還是一些專業必備的學習用具。由此可見,在一定程度上,同學們的學習主動性還不是很強。另一方面的同學主要支出為買衣服,因為此次調查的主要是男生,出現這個情況有些出乎意料,而且買衣服主要是由于個人的攀比心理,而且在東西時不太考慮其購買物是否實用,甚至有些東西買回來就沒有怎么用過。
除外,在同學中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借錢消費。優勢,回應為一些較貴重的物品而透支財政,由此就拆東墻補西墻,以借來的錢補這個空子,下個月又省錢來補上月的錢,導致剛還上又借,再還再借的惡性循環,這主要因同學們很少計劃理財,下一點會著重講。由此上可看出,當代大學生在消費支出方面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且發展趨勢趨向壞一面。
三、計劃消費。
在調查分析中發現,當代大學生缺乏計劃理財消費的習慣,從而導致“借錢消費”惡性循還,同時,還有一些人對于理財根本沒有考慮過,即使支出很少,但也糊里糊涂不知將錢花哪了,該怎么花。
同樣一樣工資的兩人,會計劃理財的幾年內可能就會買上汽車等,而不會理財的,可能只能淪為“月光族”。當代大學生作為未來的新主人,理應學會計劃理財消費。一人不會一家窮;一群不會,國家窮。計劃理財消費無非將一月的消費支出列一列,分析一下哪些可省哪些必須,從而就可輕松最大限度的用錢,花得明白踏實,為下個月計劃一下支出,心里有數,豈不是樂事一件!
四、購買商品的態度
對于自己喜歡的商品的態度,大學生都有自己的見解,通過這次問卷調查,大學生主要持以下觀點:50%的大學生認為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商品,價格合理便會購買,40%的人認為他會慎重考慮后再購買,還剩下10%的人則不管多貴都買或者不買,從這些數據可以不難發現。首先,大學生活經濟實力不是很強,而且大部分學會合理的選擇消費,因為只有少部分人會購買很貴的商品,這部分人包括家庭經濟寬裕的大學生和家庭經濟不寬裕但大膽消費的大學生,其次,大學生消費時較為合理也偏向理性。從對待商品的態度可以看出:看到商品時,40%的大學生會謹慎考慮再買。大學生消費趨于理性,大學生能認識到自己作為學生消費應該節約、體貼父母,減輕爸媽的經濟負擔,這一方面值得發展和表揚的,然后,對于較貴商品的承受能力,大多數學生不選擇貴的商品,從中可以得知:當代大多數學生當代大學生家庭經濟條件并不是很好,有很多來自農村、偏遠山區的,他們的經濟實力較差。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大學生消費比較適度,既無太保守也非很大膽。從40%的比例可以看出,大學生面對的消費商品的態度比較樂觀。雖然大部分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是父母,但他們向消費是趨于理性的。
我們當代的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遠離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發揚艱苦奮斗精神。不攀比,不盲目追求名牌。作為大學生,學習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應時刻以學習為主,更心靈美才是最真實的美,華美昂貴的外衣掩蓋不了丑陋平庸的內心,破舊衣服也遮蔽不了高尚的品質。所以我提倡大學生消費時不攀比,不盲目追求名牌。要對社會上的新興事物要學會辨別,增強消費意識,提高自主消費能力。
因此,大學消費商品的態度:40%趨于適度,50%較理性,還有10%較為大膽和相當保守,但總體消費趨于樂觀,對商品較為熱愛,喜歡購物。
針對以上指出的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盡早學會自立,減輕家庭負擔,同時也鍛煉自己。
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即適度、合理、綠色消費,同時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3、加強辨別能力,不輕易受虛假廣告的誘惑,以避免不必要的消費。
4、計劃理性消費,掌握自己的財富主動權。
5、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學會節約。
望我們當代大學生能從中受益,為自己人生鋪設一條光明大道!
大學生調查的報告10
一轉眼,離背上行囊,踏入大學校園的時候已經過去一年半了。在這段時間里,我深刻感受到大學生活的個中滋味。在現在這個時代,大學生的自由時間越來越多,每個人都在利用這段時間做著不同的事情,彰顯自己的個性,點綴和豐富自己的生活。由此,我不禁感嘆:大學生們在課余時間到底做些什么呢?于是,我就此展開了一個有關于大學生課余生活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希望可以引發大學生的思考。
為了了解當代大學生的課余生活情況,我對100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并且在這次調查中,我采取了任意抽樣調查的方式,和給出了10個選項。在過一段時間后,我再對他們做出的選擇進行了收集和分析。
結果如下:
1.打球等體育鍛煉 17%
2.院校活動及工作 6%
3.課余學習,鞏固專業知識 21%
4.閱讀課外書刊及報紙,增長見識 9%
5.看電視,電影及小說等 10%
6.勤工儉學 6%
7.上網聊天,打游戲 13%
8.睡覺 5%
9.社交活動,與朋友聊天,逛街 7%
10.打牌及其他活動 8%
從調查報告中看出,大學生選擇的多元化,而這也正是因為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他們不再只是圍繞著學生最基本的職責-學習,更多的出現了新的活動方式。打球等體育鍛煉和課余學習成為了大學生的主要選擇。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需要一個強健的身體。于是,大學生在學習的同時,積極鍛煉。這樣,他們不僅收獲了知識,也擁有了健康。從而,他們更有本錢,用今天搏明天!其次,隨著科技信息的不斷更新換代,更多的大學生都手持一部手機甚至電腦。于是,他們便能更方便的上網聊天,打游戲和看電視,電影及小說等。他們總是認為在沉重的課業負擔下,需要通過這種方式好好釋放一下。只不過,有時在其中也可以收獲點什么,他們這么對我說。例如:游戲中的戰友情誼,電視里的深刻道理...還有,6%的大學生積極參加院校的活動和工作,6%的大學生勤工儉學,他們似乎收獲了更多,在工作中不斷鍛煉和提升自我的交際能力和自主能力,這對于未來的就業也是很有幫助的。
另外還有一部分人參加社交活動,和朋友聊天,逛街,其中大多數都是女孩子的選擇。女孩子對事物有著特殊的審查能力,于是聊起天來或逛起街來都似乎特別帶勁。對于課本以外的知識有著強烈求知欲的人也占了一定比例,他們喜歡看自己沒有看過的世界,或是時時關心世界各地的新聞,手里總是拿著一份閱讀材料。事實上這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不至于成為一只井底之蛙!還有一部分人也許習慣追求簡單的生活節奏,于是選擇了睡懶覺。確實,睡覺是最簡單方便的,也同樣是最經濟實惠的。除此之外,睡覺還可以養顏,這讓某些女孩子特別心動。最后,還有8%的大學生選擇打牌或其他活動,沒事便三四人湊一桌,可以一邊打著牌,一邊吃著小零食,好像挺愜意的。
也許正因為世界上的人都不盡相同,便產生了這么多不同的想法,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另外,從調查結果上看,大學生的課余生活似乎不再太有意義,也許是經歷了就不會有新鮮感,就不會那么激情澎湃,所以就有更多的人追求較低級的趣味來調味。但是,作為一名大學生,還要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盡早把生活重心放在學習上,娛樂活動只能為輔。這次做這么一個調查報告,是想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態度和方式,希望可以引發大學生們的思考。
大學生調查的報告11
一年一度的寒期生活來臨了。寒期,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一個放松身心,提高自身修養的大好時機。夠把握這短暫的一個多月時間真正去學點什么做點什么應該是我們當代學生所考慮的但我們發現:一些大學生以玩網游,睡覺,閑逛等方式打發自己的寒假時間,
這些現象在當代大學生中是否很普遍?我們大學生的寒期社會生活又是如何規劃的呢?
為了深入了解大學生的寒假生活,我們調查團隊問卷形式來調查他們的學習、生活。以便學校和社會及時掌握同學們的思想動態,為他們的學習、生活營造良好的環境,引導他們如何利用這短暫的時間去充實豐富自己。
本課題——“大學生寒期生活調查”,該課題對了解大學生思想和學習狀況有很好的價值。
一、調查目標:
本調查的基本目標是通過調查,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假期生活狀況,并針對當前大學生假期生活現象進行分析、總結,從中挖掘出當代大學生假期生活狀況的共性。并以此為基礎,剖析現象成因,找到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引導大學生科學安排假期時間。根據以上的基本目標,具體目標如下:
(1)以問卷調查的形式,詳細我校及為學校,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大學生的假期實際生活狀況,找出普遍性問題。
(2)在找出普遍性問題的基礎之上,進行深入剖析,探究產生現象的原因。
(3)依據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議,以達到引導大學生形成自我學習的習慣,自主合理安排假期時間的目的。
二、調查內容:
基于以上研究目標,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
第一:當代大學生假期的實際生活狀況
1、當代大學生假期實際生活情況的調查
2、統計、分析調查數據,找出存在的普遍性問題
第二:從各個角度分析現象,剖析問題成因
1、根據已有的數據結果,進行深層次的從各個角度分析,提出存在的問題;
2、聯系當今青少年成長中所存在的問題,尋求大學生假期實際生活狀況背后的原因;
3、總結分析結果從各個角度分析現象,剖析問題成因;
第三:研究結論與提出建議
1、歸納研究結果
2、提出對于大學生假期規劃的幾點建議
3、提出對于大學生假期生活的幾點希望
三、問卷發放情況:
本次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50份,收回有效問卷144份。此次問卷調查范圍為青島科技大學及其周圍院校(包括青島海洋大學、青島大學、青大職高),問卷發放分布于大一、大二專業分布很廣,涉及藝術專業、經濟管理專業、法律專業、機電專業等多個院校專業。其中大一被調查者人數占到總人數的60、6%,大二則占到30、4%,在被調查者中有14%的同學屬于貧困生。
四、結果及分析:
通過分析問卷調查的各項數據,本調查小組總結出以下幾種現象:
(1)大學生假期生活調查: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實施自己的寒期計劃不盡如意。
關于當前大學生制定自己的寒期計劃情況調查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能夠意識到寒期是一個學習知識,鍛煉能力的大好時機,在沒有繁重的學習和厭煩的考試下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在“放假前是否有學習計劃?”問題中,有93%和7%的人回答“有”和“沒有”。這表明仍有極少數的大學生針對兩個月的寒假沒有計劃,以至于無所事事,在空虛中度過一天又一天。而在“假期間是否有很好地實行自己的計劃?”問題中,有75%的人回答“沒有“表明,超過半數的學生沒有嚴格執行自己的寒期計劃,這可能主要由個人因素決定的。
(2)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了當代大學生的寒期大致可以分為五類:“打工一族”(占15%)、“充電一族”(共占20%)、“無聊一族”(占28%)、“旅游一族”(占16%)、“學車一族”(占21%)。他們不同種類的寒期生活既由個人因素,又由社會因素決定的。但不管怎樣,如何把握這短暫的兩個多月的時間真正學點什么,做點什么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考慮的。
1、打工一族
調查結果顯示:現代大學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
(1)有54%的大學生是為了增加收入;
(2)有25%的大學生想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3)有36%的大學生認為要增加社會經驗。
隨著社會改革的和思想觀念的轉變,大學生打工的形式開始變得異常豐富起來,選擇“寒假家教或兼職”分別占46%,而選擇去工廠的學生僅占6%。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一條重要途徑。做家教是大學生的首選,這樣既可以鍛煉自己,也可以開闊視野,接觸社會。“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多吃點苦,父母少花點錢”這是不少大學生“打工族”秉乘的至理名言。
盡管大學生“打工族”具備“初生牛犢不畏虎”的勇氣和自信,但他們也同樣有著缺乏經驗和辨別能力有限的“先知不足”。正因為如此,大學生因打工而上當受騙的事情才層出不窮。不少專家也紛紛呼吁,大學生打工要謹防陷阱。
2、“充電一族”
調查顯示,留校的同學有時間在校上自習,上自習的時間一般為3—5小時。而在他們之中考研的人占了絕大多數。隨著高校擴招以來,本科生倍受青昧已成歷史,越來越多的大公司傾向于錄用起點較高的研究生。因此,考研成了留校大學生的奮斗目標。
為了更美好的明天,如今就業形式越來越嚴峻,一些大學生紛紛意識到只有多掌握幾門技能,提高綜合素質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所以他們選擇假期留校充電(大學生把寒假期間各種課外實踐和學習稱為“補充教育”),盡管需要金錢和時間,但經調查顯示,仍有16%的同學選擇以培訓班的方式給自己充電。
3、“無聊一族”
整個寒假,無所事事的同學的確也存在。一些大學生本想留在學校學習或到校外兼職,但因為種種原因喪失了自信和興趣,最終只好郁悶的度過整個寒假。另外有少數學生呆在學校是為了逃避現實中的一些事情或者沉迷于游戲中不能自拔。調查顯示有28%同學屬于“無聊一族”。
大學校園“流行風”多姿多彩,變幻不定。隨著網絡化世界與信息時代的到來,大學校園也刮起一陣網絡旋風。格調幽雅,設計別致的一間間網吧在校園周圍悄然興起。而自恃站在思想和社會最前沿的大學生在網絡潮流中自然是先領風氣,于是,大學校園就出現了一種新的消費和休閑時尚——-泡網吧。
網上世界豐富多彩,網上時空飛越無限,網上游戲奇妙刺激。凝視著網吧里電腦前一張張專注的面孔,也許很多人不禁要問,這些泡網吧的大學生到底是懷著怎樣的一種心態呢?借助網絡,他們又在做些什么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展開了調查。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上網對大學生來講已經不再新鮮,只是,怎樣最有效地利用網絡、發揮網絡的真正作用還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瀏覽新聞、打游戲、網上聊天交友、收發電子郵件還僅僅是龐大的網絡世界的幾個簡單的功能而已。而在信息和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網上貿易,網上咨詢,網上求職已不是新鮮話題,通過互聯網獲取公共軟件,查找資料更是網絡世界最普遍的功能,例如大學生完全可以利用網絡尋找留學、考研方面的最新消息,而無需在圖書館和書店里花費更多時間。但網絡的這些功能大學生網迷們顯然很少利用。
網絡是一個世界,但網絡并不是全部世界,另有極少數的一些大學生因沉醉于網上的虛幻世界而與現實世界疏遠,成為“網蟲”。網蟲一般性格孤僻,不善交際,自我封閉,只在網上釋放自我,這種情況非常不利于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五、可行性建議
針對調查結果,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一)、寒假為我們自身發展和知識擴充提供充足時間和廣闊空間,我們必須親自去挖掘它寶貴的資源,實現其價值。
l、利用寒期時間參加志愿活動,實現自身價值,增加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2、冷靜面對“考證熱”,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和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
現在工作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多一個證書就會比別人多一些優勢,同時也多一份選擇,而部分用人單位也明確提出了相應的證書要求,這兩年就業事實也表明,有證書的學生比沒證書的學生就業相對容易些,但同時也要提醒留校生在“考證熱”中要冷靜思考,應該針對自己的專業的就業方向并結合近期的職業目標來選擇考證,不要盲目地見證就考,更不能為了考證而拋下本應該學好的專業課。我們應該利用寒期時間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和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
3、在假期生活中,切不可讓放縱、懶散、無知沖昏了頭,要加強體育鍛煉。
對于一些大學生喊寒假無聊、沒意思這一客觀事實,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們深思。其一,大學生們因為假期的到來,某種程度上達到極度興奮以致自制力減弱過度放縱;其二,大學生們缺少社會實踐,往往安靜地呆在學校而不敢出去風風火火闖一闖或者即使出去了也屢次碰壁。我們提出幾個“如果”來供大家參考。如果你想寒假在校好好學習,那么你放假后要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并且一定要堅持實施;如果你假期想好好鍛煉一下,那么你就多參加社會實踐,做到敢想敢干??但無論你朝哪個方向走,你都要切記一定要按計劃扎實走好每一步,切不可讓放縱、懶散、無知沖昏了頭。同時注意加強體育鍛煉。
(二)、除了學生個人努力外,學校和社會也應該如何為留校大學生的寒期創造良好的環境,引導他們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
l、預防“網癮”刻不容緩,學校與社會應攜手合作。
2、學校應鼓勵大學生參加寒假志愿者活動,為他們提供一些機會。
3、學校和社會應關注大學生的寒期生活,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六、結語
本次調查研究著眼于大學生的假期生活,貼近大學生實際,反映了大學生生活中所存在的一些現象,也凸現了當今社會環境下的一些問題,為正確引導大學生合理、自主安排假期生活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
大學生活美好而飛快,在大學生活的假期也是如此,大學假期的如何利用,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成長環境的同學有著不同的見解。無論是休閑娛樂更或是兼職打工,還有社會實踐,參加公益活動,做志愿者,都是大學生假期的組成部分。人活著為了生命的存在和延續,為了實現理想和追求,為了體現人生自我的價值。大學假期也是人生價值體現的好時間。假期不僅是快樂的輕松的,更重要的是在一個假期結束之后我要有所收獲,有所思考。
在此,也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從中找出自身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以便更好的安排假期生活,規劃未來方向,為能夠更好地迎接未來的各種挑戰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學生調查的報告12
組成員:
調查時間:、xx年xx月xx日
調查地點:、xxxxx學校
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
調查方式:、抽象調查
前言介紹
愛情這個古老而又永恒的話題,一直是大學校園里的一道風景線。我們對適度和理性的大學戀愛是理解和祝福的,但我們仍要提醒熱戀中或已經迷失的同學們:大學是裝載我們人生“知識之手”的黃金時期,是決定我們未來發展的關鍵階段,學習和戀愛是大學生的任務。學習之外,戀愛亦是熱門話題之一。針對上述情況,我們特此對本大學生的基本戀愛進行了調查,有了3種看法。
第一種、大學生不說等什么時候?等30好幾談啊?現在連小學生都開始談了,到大學生的時候說不定都結婚了,還等什么啊!想單身一輩子啊?
第二種、順其自然,遇到合適的就談:大學里談的還比較單純;大學時間里空余時間比較多;沒成功也可以積累經驗。
第三種、談戀愛不是說該或不該,而是要不要的問題。
調查內容
1、你正在談戀愛嗎?
調查統計42%的同學正在談戀愛,而58%的同學沒有談戀愛。其中22%的大一,36%的大二和42%的大三同學正在談戀愛,說明很多人在大學談戀愛,而且人數還不少。
2、你的初戀是什么時候?
調查發現有17%的同學16歲以下就開始談戀愛了;初戀在17~18歲的同學占23%;19~20的占20%,加起來有60%的同學是早戀的,足以說明早戀問題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
3、你選擇男(女)朋友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調查中“相貌好”占19.5%,“人品好”占14.6%,“和自己志趣相投”占26.8%,其它的占了2.4%,并且恰好理由都是“對他(她)好”。人品的好壞左右著大學生選擇戀愛對象
4、你想在大學里談戀愛或者你在大學里談戀愛最初動機是什么?
調查發現10%同學是因為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覺得自己沒面子才開始談戀愛的;30%的同學則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尋找精神上的寄托,很多同學都是背景離鄉來到這里求學,遠離父母,即使想傾訴也不現實。所以只好向身邊的朋友傾訴,此時愛情就將是生活中一個很好的依附。15%的同學是因為對方的追求激烈,不好意思拒絕;45%的同學是由于彼此被對方的某些優點所吸引。
5、就大學生談戀愛的影響,你怎么看?
調查表明55%的同學認為戀愛對自身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20%的同學認為學習生活更有動力,此類學生樹立了正確的戀愛觀,能正確處理學業與愛情的關系;8%的同學認為只有“兩人世界”,脫離群體;17%的同學認為影響了正常的同學交往。
6、你對戀愛的態度是什么?
調查發現63%選擇的是“順其自然”;、27%選擇的是“共同努力,堅持到底”;10%選擇的是“有了更好的換”,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7、如果戀愛失敗時,你認為對你以后的學習生活意味著什么?
調查發現92%同學能正確面對失戀。其中有52%的同學認為可以以后的戀愛積累經驗;13%的同學認為無所謂,可以再找一個;14%的認為此可以理解,集中精力去學習。
個人感言
在我看來,愛情是一種過程,一種成長的過程。每個人或早或晚都回接觸它。我們不應該通過一些流行的歌曲和優秀作品來理解愛情。高中時候父母關的很嚴,很多同學把美好的愿望留在心中,等到大學寬松時去實現。如果有人選擇了愛情放棄了一切,這是不明智的選擇,可能會把自己的大好前途給葬送。這就面臨了一個問題——怎樣處理好學習和愛情的關系很重要。我的原則是該愛的時候盡情的愛,該學習的時候認真的學習,不能因為別人愛情而埋沒別人,在處理好人際關系上要處理好兩者的關系,不要因為愛情而沒了朋友,不要因為朋友沒了愛情,所以對大學生來說處理好戀愛中的各種關系是對愛情的祝福,也是對自己的祝福,更是對未來人的祝福。
對于這我的意見是1、加強大學生的健康,科學的性知識教育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這可通過利用板報,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卡拉ok,各種文體等活動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也可通過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加強學生成才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大學生戀愛調查報告
根據對大學生戀愛情況的調查,有以下數據。戀愛中或者有過戀愛的人占所調查人數的43%,沒有戀愛但處在準備狀態的人數占27%,沒有戀愛過并且根本不想的占10%。因此,戀愛已經成為一種現象。
——引子
其實,當二十一世紀大車輪轟隆隆地在我們身邊碾過時,就如這車輪的印記,大學生戀愛的出現乃至存在都已成必然之勢。幾年前某某人一句:“沒有戀愛的大學是不完整的。”便成了諸大學生的座右銘,以用來躬行。因此放眼一望,更是鴛鴦無數,羨煞了那些考不進或還未考進的年輕人。畢竟,從小到大戀愛第一次不被學校喝止,對當事人而言總是興奮的。為此,筆者做了小小調查,數據不一定有代表性,只代表一地一時的存在情況。參考而已,不必過于苛刻追究。然而盡管戀愛之誘人如斯,卻并不能令人們全部同時處于戀愛狀態。因為經筆者計算在理工科院校比如本校而言:男女比例為3:1甚至更大。那么假設在一段時間只能同一位異性具戀愛關系,那么,在理想情況下的最大則必然有50%的總人數,66.7%男性人數處于非戀愛狀態,因此為量取理想情況,故實際人數應低于此數。為便于觀察,故得游離與非游離人群的心理及導致原因分為以下幾類,但又是根據筆者觀察推理所得,不盡真實或合理。還欠修改,也望指正。
先是第一陣營:
戀愛中......首先聲明,這個類型太過于常見,故不詳細說明,其定義應不必過于詳盡解釋。但此狀態的發展過程卻是有山有水,稍有可觀性。
一為天仙配型:
此種類型在我等周邊屬于常見。只說靠緣分就蹴就,或參加某一舞會某一社團,初識便覺得:“好似在哪見過似的,怎眼熟到此來?”而后便頻繁接觸,愈發覺得相見恨晚,似乎人生從此開始,前面二十來年是白活了。于是,每每心中興奮不已,睡夢中都想增加感情,加密接觸,不想更得到對方默契回應。于是一二一從踏步走到齊步走直至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都是秘密從地下自動完成,心照不宣,神不知鬼不覺,正式宣布時給人種晴天霹靂感覺。期間不用特殊心機,一切隨緣而來,至少表面看來是這樣。就如筆者一室友,“夫妻”二人共在學生會供職,從工作接觸的理性認識到感情上的深入了解,從生疏到熟悉,自驚嘆至傾慕,似乎一切順其自然。工作情感兩不誤,關系持續到今,傳為佳話。
二為運籌帷幄型:
這種類型的出現過程比較有意思,但有不雅之嫌,然而卻有普遍性。某人好似獵人套狼一般,在山路上布下陷阱或者繩套,萬事俱備,只等獵物送上門來。筆者于圖書館和自習室都曾目睹過這個經過。心中佩服萬分,感慨畢竟是學理出身,用上了解題的縝密思維與堅忍不拔的品質。首先是確認工作,先確定一目標,不論身材或者相貌均比較符合心中向往的異性(多為女性),而后觀察數日,得出“乃此人”的結論;其次是偵察環節,在此美女出現頻繁的地段上廣泛撒網,后用概率論及數理統計得出其出現規律,或者是哪個自習室的某排座,或者是某個花園的第幾個長椅,后故意晝伏夜出,晚出早歸,以期待某一天能有近距離與比較合理的接觸理由。當然,也不排除有革命者大無謂的精神而直接表白的,但數量應不太多;隨后是面試流程,成為被考察對象,被有幸錄取的便進入此戀愛陣營,開始比較幸福生活,而慘遭拒絕者則繼續工作,進入下輪次三個環節的重復,為早日進入此陣營而不懈努力。在筆者調查中,此種類型出現相比上類要多,大概都希望要個主動權,不能“聽天由命”,堅信事在人為,“人定勝天”,竟無意間成為孟子傳人。
后為第二陣營:
中間狀態。其實這個中間狀態出現的有點不倫不類,就好比數學命題般,有真假卻不能存在中間狀態,不過有取值區間的分類,當可別論。但在筆者定義中,此狀態屬“流竄分子”,一念之差或者瞬間機緣巧合都可能導致其所屬陣營的的交換,故暫分中間一欄獨立成列,以表征這一時段的存在狀態。此狀態存在的導致也分兩類原因。
一為牛郎織女型
某人與其女友(或男友)就同牛郎織女般被強制分于“天河”兩岸,有期盼想念卻不能朝夕相對。其出現是歷史原因,在高中時候留下來的投資,在大學中繼續自負盈虧。這些人在人群中是比較常見,基本上俯首皆是,說他們活得幸福或者辛苦都無可非議。如筆者鄰班某某人,與女友間“天河”幾千公里,假使喜鵲搭橋,即使是動物數量未銳減之前,也是有一定困難的。故此二人一年相聚不過寥寥數日,然而距離產生美,也避免了平日的磕磕碰碰,只念著對方的好。但代價也是顯而易見的,感情的持續需要信息交流來支撐,于是無疑要為中國移動或者中國網通提供資金支持,時常見此兄手持正在充電的手機狂侃十幾小時,次日被告知欠費數百,第n張sim卡進入被儲藏狀態。不過話說回來,假使兩人在一起也要隔三叉五的烤個串兒,涮個鍋兒,何況錢財乃身外之物,于是只要關系一日不破裂,便繼續進行資金投入。但此人群有特殊性,也許某日為某一事不快,因分居兩地,三言兩語不得解決,而導致快速分手,隨后用已有經驗開始新的戀愛,則進入第一陣營。不過存在另種可能,若分手后因其經驗不是四海皆準的真理而無有歸宿,則只能進入游離狀態。如同解放前夕的民族資產階級,具有兩面性。也許有人對此種分類不解,應是第一陣營。但對我們直接觀察而言,確實身邊無女友在傍,形同虛設,故暫做此分。
二為望梅止渴型
首先明確,此類型出現具有時代性,是信息發展的產物,在幾年前應該沒有。此人群應大一居多,從高三的繁忙厚重的痛苦一躍而入大學的清閑,且戀愛不暢,又遠離親朋故友,唯有靠網絡來傾訴,以期望能夠消除此郁悶。不想另一端也有同樣心情的網友,于是你來我往,不亦樂乎,但此網友年齡性別真假不辨。然而既然是所望之梅,望得見也就是了,管它真假。于是打印體承載了感情,心中因有過訴說對象而隱隱有了塌實感。本人一哥們兒用此途徑發展過一網友,后發展到用短信聯系,某日被告之到了東大北門,旋而到二食堂外,后又離奇歸家,始終未見芳容,卻是假設擦肩而過也不知到底廬山真面。當然這只是個例,也有用過視頻的,在新版騰訊qq上就有高級搜索,范圍能限制到市,且有年齡,性別,有否視頻的選擇,可謂是用心良苦。于是飄忽的網絡扮演了月老的角色,但由于種.種原因,能在雙方達成見面意愿的并不是太多,只能在摸索中品味感情,感受悲喜。同樣,此群體也有立場不堅定性,存在一種可能,有朝一日見面,皆大歡喜,隨后虛擬成為真實,進入戀愛群體,但若不為真實,則在筆者的戀愛與否的標準——身邊是否存在女友——中,被認為模棱兩可,或者根本不存在。
最次為第三陣營:
非戀愛中......仍照前說,就各院校調查而言,盡管現代觀念如何前衛或者開放,此陣營仍具有龐大群體,或是資源不足或者后備力量不雄厚,導致在各個性別(一般為兩個)中長時期存在。其利弊各有。其存在的原因也暫分兩類。
一為鐵石心腸型
這種類型的人,其心理如何還是確實如此筆者不甚知曉,可能有其自身成長環境或者后天培養甚至中途劇烈的變更所致。表現為潛心搞學術理論研究,或沉迷于電腦游戲等其他娛樂,總之也就是對女色(或男色)比較“弱智”,此小二分類后來走向兩個極端,前者成績年年優異非常,獎學金可謂是接踵而至目不暇接,并且因無女友幫助消費,錢財只入不出,因此提前溫飽而甚至進入小康。但沉迷游戲者則因網費巨大且無經濟收入,又因倒賣裝備需假以時日并資金投入,生活潦倒不堪。親聽一友人說過,某寢室因平日此項支出過于龐大,臨近假期時吃飯都成困難,某日八人工湊得人民幣數元購得米飯五斤,以盆盛之,端回寢室分食。其情其景令人瞠目。后聚集八人日常積累,忍痛出售裝備若干,湊得回鄉路費,狼狽不堪。而就此二類比較,潛心研究之人為多數,兩耳不聞窗外事,任憑耳邊情侶鶯歌燕語,心如磐石而不動,有如古人言:丈夫者,患只患德之不高,學之不精,技之不專,何患無妻。然其言也。
二為有賊心沒賊膽型
此種類型也占一相當比例,導致原因或者是男子主義作秀或者某一方面某一程度上的顧忌。然而行動雖然遲緩或裹足不前,但其理論研究或者數據收集卻超乎常人,常大談戀愛的本性出處與其哲學觀,甚至連其起源與發展都可出本集子,內有對蘇格拉底之悍婦與諸葛亮之丑妻的評價,也有對古今美女靚妹的褒揚,但實際生活中遲遲不見成果。讓筆者想起前輩葉公,也算是有幸有了傳人。但也不見得對其無益,本身如“向左走向右走”一般,對錯自有后日分曉,不過此類人極有發展潛力越入第一陣營,若有某日“酒壯英雄膽”或“群激而情發”,可能棄卻矜持,一切大白于天下,上演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那是后話。誠然,此類型不如一類中人動機單純與高尚,然人之常情,不能怪責。不論如何,此類型仍做為一個類別兀自存在,且歷久不衰。
分類就此基本完畢,在數和段落上好象非戀愛群體的比重大了些,但對與廣大群眾而言,考慮到游離與非游離人數的存在比例,故將多數人的狀態做了些淺顯的分析,欲以此得到我等單身族者的共鳴。但由于筆者水平有限,與調查的范圍所限,在上文推斷中或有猜測臆想甚至有捏造之嫌,尚待諸位指正修改。另,此中舉例未具真名,只做增加娛樂性而加,聊做一二梗概,實不宜對號入座。
大學生調查的報告13
在思想道德中,社會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實際的。它在第一時間體現一個人的素質涵養,同時又無處不在地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我們做了一次社會調查。
總體情況:
調查顯示,現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院長武東生說:“今天的大學生是值得肯定的,與xx十年代相比,社會的進步在大學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9。2%的人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認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和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這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范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助人為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xx,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xx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于社會公益活動有57。75%的人選擇“經常參加”,有37。97%的人選擇“沒興趣,出于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4、28%的人選擇“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xx,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于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著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于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采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干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有人說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她回答很干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系,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著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查數據中也顯示,對于無償獻血,有58。6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31%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10。06%的同學認為這是醫院在掙錢,不去獻。
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5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9。47%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度的,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了解,當外出制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05%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后再丟”,有6、22%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礙于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境衛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5、73%的人會馬上弄干凈,而有80。21%的人想弄干凈但最終沒做,其余14、06%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別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盡量逃避。對于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xx”,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凈。另外,對于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了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于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3、2%的同學認為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在20xx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大學生調查的報告14
社會誠信現在看來是最重要的,誠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冠名磊落。可是醉著社會主義道德價值觀的改變,誠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戰,這才是最值得我們去注意的事情。誠信開始在社會上出現了很大的裂痕,在不斷的成長中得到更大的發展,這才是最重要的,將誠信進行下去。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美德。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誠信度在逐漸下降。這種現象也不同程度地影響到了青少年一代。為了了解中學生的誠信現狀,現對某市職業中專324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調查情況綜合歸納如下。
一、中學生的誠信現狀
從調查問卷表中顯示,中學生的誠信現狀不容樂觀,主要是由于現代社會風氣不正,虛假事物過多,嚴重腐蝕了中學生的健康思想,使中學生對社會事物的誠信度逐漸下降。現從中學生對社會、學校、家庭三個方面的誠信現狀進行歸納總結。
1、中學生對社會的誠信現狀
在調查問卷表中,關于中學生對社會的誠信問題,共提出了5個小問題,其結果如下:
(1)如果你走在街上,發現乞丐或殘疾人在路邊討錢,你會不會向他(她)投錢?結果認為“會”的占50%,認為“不會”的占50%。
(2)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來,要你幫他(她)照看行李,你會不會幫他(她)照看?結果認為“會”的占37%,認為“不會”的占63%。
(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來,說自己遠在外省,錢都用光了,不能回家,要你資助他(她)車費,你會不會給他(她)錢?結果認為“會”的占15%,認為“不會”的占85%。
(4)你討厭不守信用的人嗎?結果認為“討厭”的占100%,認為“不討厭”的占0%。
(5)你認為你自己是個守信用的人?結果認為“是”的占93%,認為“不是”的占7%。
2、 中學生對學校的誠信現狀
在調查問卷表中,關于中學生對學校的誠信問題,共提出了4個小問題,其結果如下:
(1)你對你的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的誠信度是多少?結果認為誠信度從70%——100%的占70%,70%以下的占21%。
(2)如果你班同學找你借錢物時,你會不會相信他(她)一定會還給你?結果認為“會”的占88%,認為“不會”的占12%。
(3)你相不相信學校的收費是嚴格按照物價部門核定標準收取的?結果認為“相信”的占6%,認為“不相信”的占94%。
(4)你對你所就讀的學校誠信度是多少?結果認為誠信度從70%——100%的占48%,70%以下的占52%。
3、 中學生對家庭的誠信現狀
在調查問卷表中,關于中學生對家庭的誠信問題,共提出了3個小問題,其結果如下:
(1)你認為你的父母對你信不信任?結果認為“相信”的占93%,認為“不相信”的占7%。
(2)你認為你父母會不會對你說謊?結果認為“會”的占18%,認為“不會”的占82%。
(3)你對你的父母誠信度是多少?結果認為誠信度從70%——100%的占98%,70%以下的占2%。
二、中學生誠信現狀的成因
從調查問卷結果來看,中學生對調查中的誠信對象誠信度高低的順序是家庭、學校、社會,其對社會的誠信度較低,對家庭的誠信度較高。形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父母愛——人類的天性,是中學生對家庭誠信度較高的原因。
家庭是中學生的港灣,是中學生的溫床,人一出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父母對自己的兒女是真誠的,對兒女的關心和照顧也是無微不至的。在父母眼里兒女永遠是長不大的,好象山中的小樹苗長得再高大,也永遠離不開那座山。兒女對自己的父母也是信任的,也知道自己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怎么會不心疼呢?
2、社會不良思想的入侵。
由于中學生正處在模仿性極強的年齡階段,對社會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非常容易接受外界不健康的思想,對于不正當的行為具有強烈的模仿心態。中學生的思想可塑性較強,并具有一定叛逆心理,對于好的事物不易接受,而對于壞的事物卻接受較快。所以,稍不注意正確引導,就會使他們走進思想的誤區。
3、學校內部管理不善,形成了中學生對學校誠信度下降的結果。
有些學校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沒有注重學生的道德教育,讓學生形成不思進取、散漫的學習、生活態度,并產生了厭學的情緒。有些教師對學生聲色俱厲,諷刺挖苦學生,違背教育規律,肆意增加學生負擔,片面追求考分,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師職業道德失范,有損教師的光輝形象,也降低了學生對教師的誠信度。此外,學校收費方面不太規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學校的誠信度。
三、中學生誠信現狀的對策
提高中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是全社會都應該來關心的話題。
1、培養中學生的“愛心”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愛心”是人間最美好的東西。要培養中學生對社會萬事萬物都具有一片真誠的“愛心”,這樣,社會就多了一片愛的天空,并且社會也會給予真誠的回報。不能讓受騙的中學生,認為自己受了騙卻去騙別人。要培養中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提高中學生辨別社會真假的能力。只有自己不受騙,同時,也不會去騙別人。這樣,社會才會得到凈化,才會讓“愛心”滋潤人間每一個心靈。
2、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提高中學生的道德水平。
學校的德育工作應擺在教書育人的首位,讓中學生能夠在一個健康、和諧的環境中成長。學校在德育過程中,應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對學生進行耐心、細致的道德教育。教師對其進行教育時,切忌大道理連篇,嘮叨不停,這樣極易引起中學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德育的障礙。
對中學生的道德教育,學校應注重規范中學生的日常生活行為,要求在校內必須佩戴校徽,注意儀表,并提倡在校內使用普通話及文明語言。運用多種教育形式,言傳身教,以情動人,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思路,同時,還應加強中學生的法制教育,讓每個中學生都能成為一個守法公民。
3、加強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引導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要通過多種媒體對其進行教育。要引導中學生如何正確對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幫助中學生解除心理的壓力,提高他們的心理適應能力,讓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中學生先進行教育時,要讓他們看到社會的亮點一面,不要過分渲揚社會陰暗面,使他們正確地認識社會的真實,以增強對社會的信任。
全社會都應該來關心中學生的誠信問題,讓他們能夠在一個信任、舒適的大環境中茁壯成長,因為祖國將來的建設要等著他(她)們來繼續完成。我們的社會是由這么多人組成的,以后的發展還要繼續,我們一定要注意到誠信的作用,不能夠忽視誠信的存在,相信大家都能夠意識到,誠信才是我們立足根源的最重要的保證,以后的路還要怎么走,就靠誠信,社會能夠誠信下去,我們的社會才是健康的,相信誠信社會一定會重新回到社會中!
大學生調查的報告15
摘要:本次調查于xx年10月12日——14日在我校部分同學中展開,針對學生餐廳若干問題面向學生進行的一次問卷調查。本次調查發放問卷50份,實際回收50份,回收率為100%。被調查者為在校生,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以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同學們對我校餐廳飯菜價格的意見和看法以及對餐廳工作人員服務的滿意程度等問題。同學們積極認真參與,確保了本次調查活動的順利進行。
引言:為了提高餐廳工作質量、服務廣大同學,更加的完善餐廳的服務質量以及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查漏補缺、取長補短,為同學們帶來更佳舒適的就餐環境。同樣為保證學生飲食衛生、安全、健康,避免中毒事件的發生,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建設節約型社會。我特別做此問卷,為今后學校對餐廳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
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為同學服務的宗旨,本文集中反映了此次調查中同學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學校后勤服務部門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啟示。
主題部分:
調查對象: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在校學生50人
調查者: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經管學院工商管理
調查時間:xx年10月12日——14日
調查形式:隨機發放問卷,抽樣調查
調查結果:圖表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說明調查結果。
一、同學們對餐廳使用情況和就餐環境的滿意程度
調查顯示50人中,只有33人經常在餐廳用餐。由于就餐同學很多并且就餐時間集中,導致就餐環境顯得很擁擠。而且餐廳內夏天太熱,嚴重影響就餐情緒。在餐廳設施方面,少數同學提出餐廳電視應該放點對同學們有益的節目,否則聲音嘈雜,影響食欲。其他指標在這里不一一細說,請參看上面的數據以及截圖。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同學們對餐廳的要求不僅僅是一個“吃飯的地方”,而且要做到讓吃飯成為學習生活中的一件樂事,這就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總體來說同學們對我校餐廳就餐環境滿意程度不是很高。希望學校能夠針對這一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整頓和管理
二、同學們對在餐廳就餐時產品質量的滿意程度
產品質量包括產品品質、產品分量、產品口味、產品豐富度、飯菜衛生情況、飯菜保溫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如下表:
圖片關閉
由上圖數據可以看出,還是有一部分同學對就餐的產品質量感到不滿。
三、同學們對在餐廳就餐時服務的滿意程度
服務質量包括餐廳工作人員服務周到、服務快速、禮貌態度、衣裝整潔,調查結果顯示于下表。(最高分為5分)
同學們作為消費者,理應享受到上帝式的服務,個別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有時令人不甚滿意,為此我們將建議工作人員佩戴標識明顯的工作卡,方便對其的監督。同學們普遍認為餐廳的打卡服務做得最好,同時還希望餐廳能增加免費湯桶的供應。這些情況也表明餐廳的服務仍有欠缺的地方,希望學校或餐廳能采取一些相關措施加以改正。
四、同學們對餐廳的價值品質的滿意程度
價值品質包括價格適中和物有所值兩項,調查結果顯示于下表:(最高分為5分)
另外,在同學們的消費金額上我們也做了較為詳細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于下表:
圖片關閉
從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幾乎所有同學都表示餐廳的飯菜價格偏高,質量與菜價不符合等問題。餐廳的菜價特別是肉類菜價不合理,讓許多同學無法接受。大多數同學在餐廳一餐大概花費7-9元,而大多數同學平均每天能接受的日消費數是10-13元,這個情況就需要學校食堂方面能給同學們提供更多物美價廉的食物。為了滿足更多學生的需求,希望餐廳能適當調整一些菜價,改進味道,并增加一些有營養的菜色。
并且在對餐廳的建議一題中,部分同學提出小吃不多,想吃家鄉菜、小青菜,有的同學認為辣椒太多,個別同學說菜太咸,大多數人認為早點品種應多些。還有的同學指出,份量參差不齊,價格偏高。所買面食或者飯菜份量不同導致一些學生吃不完而一些學生吃不飽。食堂是為學生服務的,我們現在都是學生,經濟能力有限,長期在食堂吃飯,經濟壓力很大。總的來說,同學們對餐廳飯菜價格以及質量滿意度較低。
五、浪費問題
我們調查了同學們每天就餐完,平均餐桌上碗中留有剩余物可占購買量的百分比數,調查結果顯示于下表:
據調查,每天就餐完,餐桌上碗中留有剩余物同學的高達76%,而基本沒有剩余的僅占24% 。當然,這也受種種因素的影響,例如飲食是否合胃口,身體是否能消化……不過,這也反映了在學生們的思維中還沒有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挑食厭食現象嚴重,浪費現象嚴重!通過觀察,學校食堂浪費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剩飯剩菜多。每天吃完飯后,就可以看見滿桌學生們沒吃完的面,粥,菜等……一些學生明知自己吃不完還要買很多,然后就丟在桌上,造成很大浪費。
調查總結: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初步了解了在校學生對餐廳就餐環境,服務態度和菜價,質量的滿意程度。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同學基本能接受餐廳目前的狀況,但存在一部分同學對餐廳目前的狀況感到不滿。這主要集中在餐廳的服務差,菜價高,質量與菜價不符這些問題上。餐廳作為第三產業,其主要工作就是給在校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就餐環境,服務學生,并保證學生每天的營養攝入量。同時,餐廳還應考慮到同學們都是從不同地方來到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求學的,大家都沒有經濟收入,都是靠父母辛苦掙錢來讀書,不可能花很多錢在就餐上,若餐廳菜價太貴,這必會給一部分同學造成經濟負擔。我校有20000多學生,在餐飲方面來說是供不應求,但現在隨著餐廳數目由一個增長為兩個,也給餐廳造成了競爭的環境。即使這樣在菜價和菜的質量方面還會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學校和餐廳的負責人能為學生著想,減輕學生的一些生活負擔,提高大學生的飲食質量,不要讓學生在專心學習的同時還要擔心他們的飲食問題。
在我們的身邊其實存在著許多健康隱患和浪費行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希望同學們都能愛惜自己的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同時,也希望食堂能對相關問題予以解決,為同學們的身體健康提供一個良好的保障。我們吃的每一粒糧食都是來之不易的,因此,我們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節約每一粒糧食,共同創造節約型社會。
總之,問題與優勢同在,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被調查者對餐廳的總體評價是基本滿意的,但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學校餐廳應該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惟有如此,才能解決學生和餐廳之間的種種矛盾,讓同學們的生活更加舒適,令后勤服務部門的工作開展得更順利。這也是我們此次調查的目的所在。
學校已經逐漸認識并著手解決同學就餐難的問題,所要做的,就是不斷改進,最終讓所有同學都能滿意的就餐,安心的學習,以優異的精神風貌迎接新的挑戰!
本次調查秉承一切為同學的宗旨,對餐廳問題展開調查,得到眾多同學的大力支持,特此對他們表示感謝!學校正向新的發展邁進,學校餐廳的改革完善也迫在眉睫,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共建新餐廳而努力!
綜合同學們的意見,調查人提出以下部分建議:
1、學校有關部門能夠站在客觀的立場,正確處理餐廳利益與學生利益,做到維護全體學生的正當利益
2、餐廳自身在服務管理方面狠下功夫,保證飯菜質量與價格合理及清潔衛生,提高對工作人員的要求,真正服務于學生。
3、充分發揮領導監督作用,定期召開由學校領導,餐廳經理,學生代表的聯席會議。
4、學校餐廳認真聽取并接受全體學生的意見或建議。
5、引入競爭機制,對各餐廳定期進行評比,并及時對廣大同學公布,從而促優懲差,不斷提高餐廳水準
6、同時對同學們的意見是:我們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節約每一粒糧食,共同創造節約型社會。
局限性:由于本次抽樣調查對象數目不是足夠大,男女比例不均等,統計結果有誤差等,可能會帶來調查結果的不準確。
【大學生調查的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大學生兼職調查的調查報告01-03
關于大學生兼職調查的調查報告01-04
大學生調查報告05-01
關于大學生調查的報告模板11-28
大學生的調查報告06-30
大學生的調查報告06-23
大學生調查報告09-01
大學生調查報告精選09-17
大學生調查報告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