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

時間:2022-11-04 18:38:54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就業社會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1

  隨著我國高校的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愈來愈多,大學生就業難這一問題已成為我國社會普遍關心和有待解決的問題。畢業生正面臨著嚴峻的就業考驗。而大學生就業作為大學生人生一個重要的關口,初次就業和第一份工作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它直接關系到一個人的成才和成長,因此,選擇工作務必要慎重。

  作為一名即將走入畢業的大學生,我認識到這一嚴重的問題后,決定親自進入這一市場進行調查。今年寒假我隨高郵市高璐寶食品有限公司的有關人員去人才市場進行招聘,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但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對目前的就業形勢有了一定的了解,這必定會對我明年的就業有所幫助。以下便是我總結出來的對目前大學生就業觀的分析。

  首先,大學生在擇業時會考慮報酬問題。雖然薪水不是大學生選擇企業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無疑是人們對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干”,這曾經是媒體廣泛報道的大學生找工作時定下的月薪數。如今,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一年比一年大,大學生就業的工資底線也越來越低,隨著大學畢業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單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轉變: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崗定薪,更強調員工為用人單位帶來的實際利潤。

  職場中的機會永遠不是遇到的,而是爭取到的。同時很多大學生認為他所選擇的第一份工作只是作為他今后發展的一個過度口,積存經驗。除了薪酬是學生考慮的重要因素之外,工作環境、企業聲譽與企業文化、工作富有挑戰性、工作的穩定性、戶口和住房、社會保障體系等因素也是學生們重點考慮的因素。

  大學生對于選擇工作時因素的看重,與他們認為的工作意義是直接相關的。在大學生看來,最重要的工作意義是自我實現,其次是生存的必須條件以及個人興趣所在。而“學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沒有得到太多體現。有很多大學生對“專業對口”的看法是,找工作盡量專業對口,但不必強求”。還有小部分的人認為“專業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適就行”,也就是說有大半的人并不強求專業要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學了4年的專業知識。而認為“應該專業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的人只有少數。經常在那里聽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說,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混口飯吃,先養活自己。

  然而,有很多企業在人才招聘上,也遇到了不少難題。很多企業認為目前有很多大學生就業眼高手低,或者嫌工資低。很多學生著重選擇國有企業、大中型企業、外資企業,而相對一些中小型企業情況不是很好,他們認為某些大學生只是抱著學經驗的態度,把小公司作為自己進軍大公司的跳板,發展不長,對他們公司的長久發展不利。這也是個非常現實的觀點,抱有這種思想的人應當慎重的考慮。

  此外,大部分人都熱衷于名牌企業或者外企,認為比較有面子。其實我認為很多中國本土的中小企業也很有發展潛力,不一定要局限于所謂的外企,給別的國家的人打工,這樣才更有利于我國的經濟發展。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2

  調研背景:

  雖然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的問題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這個問題成為需要中央領導重點解決的問題。的確,全球金融風暴的愈演愈烈已經是超過半數的企業蒙受損失,畢業生就業的形勢更加不容樂觀。為了更好的幫助我校學生解決以后的就業問題,現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調研思路:參考已有的“大學生就業情況調研”,我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院應屆畢業生進行分析: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愿景

  對未來的設計或愿景,見第2、19、14、25題

  就業前的準備情況,見第5題

  與是否專業對口,見第7題

  地域意愿,見第10、11題

  對用人單位的意愿,見第16、17、20題

  2、畢業生對就業信息的獲取(包括獲取方式和程度兩方面),見第8、9題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見第3、6題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見第4、15題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含要求學校校,見第21、22題;要求自己,見第23、24、26、12、13題)

  通過對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問題的調查,我們希望分析出我院畢業生對就業的選擇、認知的程度以及作為院方應當做什么樣的工作來幫助畢業生應對就業問題。

  調查分析:

  一、熱能專業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愿景

  對未來的設計或愿景:畢業生未來選擇的大體方向是考研、就業兩個,共占72%,其中選擇就業的占51%。特別注意到有9%的同學選擇了自主創業,11%的同學選擇出國留學。對于選擇考研的理由,多數人是因為研究生畢業能獲得更高的收入、學術深造。擇業觀念方面,82%的同學選擇先就業再擇業、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選擇考研。25題中,15%的同學堅決不接受最差的機會。

  就業前的準備情況:有13%的同學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其余都沒有明確的目標,甚至沒有考慮過。

  與是否專業對口方面:逾八成的同學以找到工作為第一目標,對于專業對口性不很關心。

  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學們的首選,其余依次為東部沿海、生源地,有11%的同學沒有固定意向。對于地域的選擇,同學們的首選標準是工作待遇和發展機會要大。

  對用人單位的意愿:性質方面,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是同學們的首選,其他選擇比較平均,沒有人選擇自主創業。對于首份工資75%同學選擇1500--3000,沒有人選擇800--1000。

  2、信息獲取方面:就信息獲取的程度,對于我校就業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5%,不關心的占5%;就信息獲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擇并且方式很多樣,其中通過學校就業網站和網上信息獲取信息的人最多,各占17%,其它方式如輔導員老師通知、、學校就業網站、就業市場招聘廣告等都有人選擇,但人數不多,平均在10%左右。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有21%的同學認為自己有實力找到工作。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有52%的同學沒有簽約任何單位,只有6%。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對學校,25%的同學需要職業生涯規劃輔導,30%的同學需要區域與行業發展形勢報告,只有28%的同學需要就業常識和應聘技巧或求職心理輔導,有37%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意義不大;對自己,不同的同學認為自己欠缺的素質不同,分布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質是交流表達能力、改革創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對于想要自主創業的同學,四成認為需要資金36%認為需要能力和經驗。大多同學講畢業生就業不順利的原因歸為就業人數太多、金融風暴、實踐經驗少。

  二、環境專業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愿景

  對未來的設計或愿景:有七成同學選擇就業,擇業觀念方面,69%的同學選擇先就業再擇業,沒有人愿意一步到位,雖然很少有人選擇考研,但很多考研的同學渴望更好的教育環境。25題中,八成的同學可以接受最差的機會。

  就業前的準備情況:有21%的同學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

  與是否專業對口方面:選擇各個方面的同學人數很平均。

  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學們的首選,高達61%,其余依次為東部沿海、廣州深圳,沒有人愿意回到生源地。對于地域的選擇,同學們的首選標準是更好的學習機會,其次則是崗位多元化和工作待遇。

  對用人單位的意愿:性質方面,國有企業、民樣大型企業是同學們的首選,其次是外企,政府部門、民營單位不被同學們看好。對于首份工資六成同學選擇1500--XX,沒有人選擇800--1000。

  2、信息獲取方面:就信息獲取的程度,對于我校就業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7%,不關心的占11%,了解比較少的共有74%;就信息獲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擇并且方式很多樣,其中通過網上相關信息獲取信息的人最多,占19%,其它方式如輔導員老師通知、學校就業網站、學員就業網站等都有人選擇,但人數不多,平均在15%左右。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72%的同學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而且只有14%的同學認為自己有實力找到工作。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有81%的同學沒有任何簽約單位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對學校,五成的同學需要區域與行業發展形勢報告,有32%的同學需要就業常識和應聘技巧或求職心理輔導,因而有49%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意義不大;對自己,不同的同學認為自己欠缺的素質不同,分布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質是信息收集、匯總、分析、處理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自我學習提高能力。對于想要自主創業的同學,五成認為需要資金五成認為需要能力和經驗。大多同學講畢業生就業不順利的原因歸為在校參加技術鍛煉機會少、沒有適合自己的崗位、實踐經驗少。

  一、建環專業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愿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愿景:畢業生未來選擇的大體方向是考研、就業兩個,共占78%,其中選擇就業的要略高一些。特別注意到有10%的同學選擇了自主創業。共有43人選擇考研,對于選擇考研的理由,多數人是因為緩解就業壓力、學術深造。擇業觀念方面,83%的同學選擇先就業再擇業、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選擇考研。25題中,九成的同學可以接受最差的機會。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只有4%的同學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其余都沒有明確的目標,甚至沒有考慮過。

  (3)與是否專業對口方面:逾六成的同學以找到工作為第一目標,對于專業對口性不很關心。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學們的首選,其余依次為東部沿海、生源地,有16%的同學沒有固定意向。對于地域的選擇,同學們的首選標準是崗位的多元化和發展機會要大,其次則是工作待遇和國際化水平。

  (5)對用人單位的意愿:性質方面,國有企業、民樣大型企業是同學們的首選,其次是政府部門,外企、事業單位不被同學們看好,值得一提的是有11%的同學愿意選擇自主創業。對于首份工資五成同學選擇1000--XX,極少數選擇800到1000或XX到30000

  3、信息獲取方面:就信息獲取的程度,對于我校就業政策很了解的人占27%,不關心的占9%,了解比較少的共有65%;就信息獲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擇并且方式很多樣,其中通過學院張貼通知公告獲取信息的人最多,占24%,其它方式如輔導員老師通知、、學校就業網站、就業市場招聘廣告等都有人選擇,但人數不多,平均在10%左右。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62%的同學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而且只有13%的同學認為自己有實力找到工作。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有76%的同學已經簽約了3個以上的單位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對學校,四成的同學需要職業生涯規劃輔導,16%的同學需要區域與行業發展形勢報告,只有16%的同學需要就業常識和應聘技巧或求職心理輔導,因而有37%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意義不大;對自己,不同的同學認為自己欠缺的素質不同,分布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質是溝通協調能力和自我學習提高能力。對于想要自主創業的同學,五成認為需要資金五成認為需要能力和經驗。大多同學講畢業生就業不順利的原因歸為就業人數太多、金融風暴、實踐經驗少。

  調研結論:

  一、縱向比較

  對于熱能專業,目前仍有過半的同學沒有簽約就業,有的選擇出國留學或考研。除了金融風暴對于產業的影響,大學階段沒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招聘信息、區域產業發展信息流通不暢也是主要原因,同學們在學校訓練的數據處理能力、獲得的專業職業證書并不如交流溝通能力、信息搜集處理能力重要,特別是同學們并沒有在大學期間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對于環境專業,與以往相同八成的同學沒有就業,其中多數選擇考研,另外多數同學認為自己欠缺數據出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素質較低。對于建環專業就業,同學們的就業率突破七成,但仍認為學校的就業信息支持比較匱乏。

  二、橫向比較

  1、比較實際就業情況,建環專業的同學就業率最高,其次為熱能和環境,其中環境專業的同學考研人數最多。2、在大學期間,有自己職業規劃的同學不足三成,其中環境專業最高為21%,其余同學對于未來沒有明確的認知。3、面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同學們的普遍認識實現就業后擇業,能夠接受工資待遇較低的工作,專業是否對口已不再成為同學們擇業的首要標準,國有企業依然是同學們的首選。4、歸納同學們的經驗教訓,學校的信息支持、在校期間職業規劃教育的普及、自學能力的培養是首先需要重視的方面。

  綜上所述,作為學校應當在職業規劃教育、自主學習教育、實習實踐教育以及信息支持方面加強工作;作為同學自己,應當為自己的未來早作準備,認清當前的外部環境,明確自己的目標,找到理想與現實的交匯點,通過提高自己的各項素質來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有利的位置。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3

  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幾年,伴隨著20xx年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到來,當代大學生所要面對的將是更加嚴峻的就業形勢的挑戰。等待當代在校大學生的也將是更高的能力要求和自身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自身擇業要求過高同用人單位之間的矛盾……面對這些矛盾,在校大學生們對自己的就業傾向有自己的看法、觀點。對此,我們在我校進行了一次針對大學生就業傾向的問卷調查,主要包括大學生對自己專業的了解程度、擇業觀、就業信心、對自主創造的看法等,進而幫助我們深入了解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傾向社會經濟發展

  一、摘要

  通過對我校同學的問卷調查,我們了解到了一些大學生就業傾向方面的相關數據。從問卷結果分析可看出:同學們都非常關注自己的就業前景;76%的同學都充滿自信,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55%和28.5%的同學所期望的初始月薪都在1500—2500元或2500—3500元;63.89%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就業難的最主要原因是“個人能力不足”針對問卷所反應的問題,我們的建議是:大學生應增加就業信心、努力學習知識、增強自身能力、多關注和了解相關信息、學校更要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

  二、調查情況

  1、本次調查所使用的方法是隨機抽樣和問卷調查相結合,實發問卷105份,有效問卷99份(其中女生46份、男生53份;調查對象為本科學生97份、專科學生2份;文史類學生89份、理工科學生10份;大二學生63份、大三學生36份)。

  2、我們的調查程序是:20xx年11月10日至12日開始進行提綱、計劃和問卷設計以及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11月15日至11月20日進行問卷調查;11月22日至25日進行問卷統計、數據分析并撰寫調查報告。

  三、調查結果和數據分析

  我們通過調查得到,對自己所學專業滿意的占24%,比較滿意的占63%,不是很滿意的占10%,不滿意的占2%,無所謂的占1%;職業與專業一定對口的占4%,專業對口,但不強求的占63%,專業并不重要,只要找到工作的占11%,無所謂的占20%,要看工資的占1%;就業渠道方面自己找的占70%,家里幫忙找的占5%,靠學校找的占12%,朋友介紹的占5%;月薪800-1500元的占7%,1500-2500元的占54%,2500-3500元的占28%,3500元的占9%;工作類型挖掘自我潛力的工作占37%,普通穩定的工作占26%,有挑戰性的工作占16%,舒適安逸的工作占14%,其他占2%;就業單位意向為國家機關單位的占30%,事業單位的占10%,科研設計單位的占2%,國有單位的占9%,民營或私營單位8%,中外合資企業,無所謂3%,沒有特別要求的占21%,其他占3%;畢業后職業選擇的地理上39%選擇了沿海發達地區,21.3%選擇了中部中小城市,8.6%選擇會去西部地區,5.1%選擇了去農村,26%的選擇了去上海等大城市;對于小城鎮及鄉鎮單位就業樂于接受的占26%,實在沒有其他機會可以接受的占37%,一般26%,堅決不接受的占1%,無所謂的占8%;就業難主要原因是自身素質不過硬的占46%,就業崗位少的占12%,專業學歷限制的占8%,其他的占6%。

  同學們在選擇職業的標準有:穩定性,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經濟收入與福利,工作福利,單位前景,職位前景,深造機會,為社會作貢獻,工作地點;在求職中需要了解單位的信息的有:資金和規模介紹,主要業務和發展前景,用人標準和聘用條件,薪酬和福利,人才培訓情況,職位信息,單位文化和管理體制;害怕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個人能力不足,求職方法技巧欠缺,缺乏社會關系,用人單位選拔不公。

  對于14問“請談談你對提高公共管理類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的一些建議?”的回答主要是:針對自身要在各方面增強自己的能力、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給自己一個有效的定位、放低要求、從小處做起;學校方面應多針對學生的能力方面進行訓練——加強就業指導、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做好學生與就業單位的聯系工作。

  四、調查結論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當前經濟雖然回升向好的基礎進一部鞏固,但經濟增長的內動力不足從而造成在大學畢業生人數迅猛增長及金融危機等嚴峻挑戰下,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應繼續顯現,但財政金融領域潛在風險增加,使得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有所改變,不再是以前陳舊的擇業觀念,就業期望逐漸降低。先就業后擇業也開始成為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主要觀念;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和競爭力不斷提高,我國大學生就業選擇較以往有了更多的選擇;然而由于我國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矛盾凸顯期,就業形勢仍然嚴峻,大學生找工作都已以穩定為首要;而如果沒能順利就業,選擇繼續攻讀的可能性最高。

  總的來說,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兩面”或“雙面”的特點,即有利條件和突出矛盾同時并存,表明前進的道路并不平坦,決不能把經濟回升向好的趨勢等同于經濟運行的根本好轉。

  (二)調查建議:

  1.大學生自身,大學生應該樹立風險觀念和競爭意識,確立合理的職業期望。“先就業后擇業”,在職業的實踐中逐步地去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做到:把握良好的求職心態;腳踏實地,降低過高的期望值;轉變就業觀念;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消除“眼高手低”的思想,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尋找與自身條件相適應的、適合于自己的用人單位;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間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社團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可以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職,增強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

  2.學校方面,學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盡量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傾向,完善就業指導體系。通過向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接受職業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決策。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服務和就業幫助。如:建立職業指導機構,為學生提供充分的信息與指導服務;開設職業指導課程,列入學校教育課程內容和教學計劃;實施在校學生的就業指導與實習政策等。

  高校要加快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完善就業指導工作。激勵當代青年大學生到基層、到艱苦環境中去受教育、做貢獻。

  3.政府方面,出臺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及經濟欠發達地區就業,定期組織好人才招聘會。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如果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三年內減免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免收畢業生存放檔案的費用等)。

  五、調查方案:

  調查目的:通過調查我校同學的就業傾向的一些相關問題,了解我校畢業生的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以及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深度挖掘對其產生影響的各種主客觀因素。從而為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助大學生盡快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為同學們在今后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以及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指導的部門提供一定的借鑒。進而深入了解我過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狀況。

  調查對象:四川理工學院在校大學生

  調查地點:四川理工學院匯北校區、匯南校區、營盤校區

  調查方式:隨機抽樣調查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15日至11月20日

  六、附件

  大學生就業傾向調查問卷

  性別____學歷____所學專業年級____

  1.您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滿意程度為______

  A.很滿意B.一般C.不是很滿意D.不滿意E.無所謂

  2.您關注您專業的就業前景嗎?_______

  A.特別關注B.偶爾關注C.一般D.不是很關注E.完全不關注

  3.您希望獲得的職位與您的專業對口嗎?_______

  A.一定對口B.專業對口,但不一定強求C.專業并不重要,只要找到工作就行

  D.無所謂,關鍵是發揮自己的才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E要看工資

  4.您對個人就業渠道的選擇是_______

  A.自己找B.家里幫著找C.依靠學校推薦D.自主創業E.朋友介紹

  5.您期望的初始月薪是()

  A.800-1500元B.1500-2500元C.2500-3500元D.3500元以上

  6.您會選擇哪種類型的工作()

  A.挖掘自我潛力的工作B.普遍穩定的工作C.有挑戰性的工作

  D.舒適安逸的工作E.其它

  7.您的就業單位意向為()

  A.國家機關業單位B.事業單位C.科研設計單位D.國有企業

  E.民營或私營企業F.中外合資企業G.無所謂,沒特別要求H.其他

  8.你畢業后選擇的職業地理上的要求是

  A.沿海發達地區B.中部中小城市C.西部地區D.到農村E.上海、香港類大城市

  9.你選擇職業的標準是________(可多選)

  A.穩定性B.能發揮自己的才能C.經濟收入與福利D.工作樂趣

  E.工作環境F.單位前景G.職位前景H.深造機會I.為社會做貢獻

  J.工作地點K.其他

  10.在求職過程中,你迫切需要了解單位的信息是_______(可多選)

  A.資金和規模介紹B.主要業務和發展前景C.用人標準和聘用條件

  D薪酬和福利E.人才培訓情況F.職位信息G.單位文化和管理體制

  11.如求職較為困難,您對去小城鎮及鄉鎮單位就業這種情況能否接受?_____

  A.樂于接受B.實在沒有其他機會時可以接受C.一般

  D.堅決不接受E.無所謂

  12.你最害怕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______(可多選)

  A.個人能力不足B學校就業指導不夠(包括就業信息不足)C.求職方法技巧欠缺

  D.缺乏工作經驗E.缺乏社會關系F.用人單位選拔不公正G.其他

  13.你認為大學生就業難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A.自身素質不過硬B.就業崗位少C.學校就業指導不好D.專業學歷限制E.其他

  14.請談談你對提高公共管理類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的一些建議?

  感謝你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參與我們的調查,謝謝配合。并祝你事事順心,學業有成!

  關于從《當代大學生就業傾向》看社會經濟的發展的調查報告

  學生:

  專業:

  班級:

  四川理工學院法學院

  二0xx年十一月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4

  南京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學生對大學生和就業青年的消費調查數據今日出爐,此次調查以南京和鹽城十余家工廠的社會就業青年以及南京工業大學、鹽城師范學院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發放的400份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在校大學生的消費超過社會就業青年。

  同學慶生搓幾頓,大學生無奈入不敷出根據問卷調查結果,87.6%的社會就業青年每月伙食費不超過300元。而大學生校外就餐也成為了大學生飲食消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個體餐館就餐的比例達到了被調查總人數的97.1%。

  各種形式的聚會成為在校大學生飲食消費的一個重點,許多大學生反映說他們有時候也頗有些無奈,同寢室的同學過生日自然要到飯店去“搓一頓”,可是鑒于每月的消費總額限制,一旦每月遇到三個或者更多同學生日,當月就會入不敷出。

  數據顯示,90.1%的大學生在每月花費透支后選擇向父母討要,而社會就業青年有76.1%的選擇向朋友借。大學生的心理需要整個社會的引導,消費觀的自我約束也需要加強。

  大學生精神、娛樂消費超過就業青年82.9%的社會就會就業青年每月在購買書籍、培訓方面花費50-100元,5.8%的人為50元以下。而67.3%的大學生每月在購買書籍等消費中花費200元,10.2%的大學生此項消費為100元。

  對于網絡消費時間,12.7%的學生在3小時以下,20.9%的學生為3至7小時,30.1%的學生為8至10小時,19.5%的學生為10至20小時,16.8%的學生在20小時以上。

  在上網時段方面,23.2%的學生在白天上網,33.9%的學生在晚間上網,35.2%的學生在周末上網,7.7%的學生還經常上通宵。如果上網按2元每小時計算,對于學生而言,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社會就業青年在上網消費這方面78.2%的人花費每周10小時,多用于淘寶,打游戲。

  在走訪的大學生中,有兩名大二的男生說到自己大一時經常通宵打游戲,導致現在的身體不能熬夜,一熬夜就容易面色蒼白,第二天注意力不集中、頭暈等癥狀。

  戀愛消費:70%以上大學生每月花費500元說起戀愛消費,30.3%的社會就業青年花費只有每月100元左右。轉觀大學生,70.4%戀愛,且每月戀愛花費都在500元左右,有不到10%的大學生戀愛消費在100至200元,這筆開銷占每月生活費的三分之一,其中大多為男生。

  進入大學校園,很多學生一下子不適應新環境的生活,他們大部分的時間全都花在上網、逛街、吃喝、談戀愛上。若能組織多種社會實踐活動和集體活動,讓他們通過自身的社會實踐,認識到掙錢的艱辛,可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費消費。

  數碼消費:81%大學生用高檔手機,就業青年只占3%34.5%的社會就業青年使用的是800元以下的手機,24.3%的人使用的是中檔手機,3.0%的人使用的是蘋果手機。而80.9%的大學生使用的是20xx元以上的手機,如三星,蘋果等。

  在采訪了一位鹽城師范學院的女生時,問及為何使用價格高昂的手機,她回答道:“因為大家都用的這個啊!”在調查中很多男生說如果使用國產手機會沒有面子,心理上感覺沒有人家高貴。而社會就業青年對于手機的要求并不高,多數采訪者認為只要能打電話發信息即可。

  此外,98.3%的大學生有電腦,39.5%的大學生擁有平板電腦,40.1%的社會就業青年沒有采購電腦。原因有工資不夠支付電腦費用的,也有認為沒有閑暇時間使用電腦且沒有必要的,不如找網吧用電腦。

  大學生尚未有固定的工資收入來源,對于這些數碼用品多是靠家里的支持購買,有的大學生為了擁有一款流行的手機情愿節衣縮食,不惜犧牲其他必要開支,甚至向別人借錢以滿足欲望。這反映出一些學生的攀比心理和價值觀的扭曲。

  同學寄語參與調查的學生們認為,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梁,引導大學生們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在當前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次調查對大學生及家長能產生積極有效的思想轉變教育,讓大學生對社會對家庭對個人有良好的自我感知能力,培養積極健康的心理,努力報答社會,感恩父母立志成才。

  如今,在中國大陸約有1.8萬學生“叛逃”學校,選擇“在家上學”,多數家庭主要由母親負責孩子的在家學習。昨天,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布《中國在家上學研究報告(20xx)》,分析我國“在家上學”的發展現狀。調查顯示,在家上學的孩子主要處于小學階段,大多數家庭不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過半家庭月收入1萬元以下。

  “叛逃”多與學校有關。

  “在家上學”是一種以家庭為主要教育場所、通常由父母或家庭教師組織開展的教育活動。昨天,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家庭選擇在家上學的前五位原因依次是:“不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54.19%)、“學校教學進度過慢”(9.50%)、“孩子在學校沒有得到充分尊重”(7.26%)、“孩子厭倦學校生活”(6.07%)以及“宗教信仰的原因”(5.59%)。可以看出,其中有四項都與學校有著密切關系。

  被調查家庭中,62.01%在家上學的孩子曾經在傳統學校學習,后來從傳統學校中轉了出來,而37.99%的孩子則一直在家上學。多數孩子是在幼兒園小班到一年級之間開始不在傳統學校上學的,占51.23%。

  年齡集中在小學階段。

  調查報告顯示,當前在家上學人數最多的前三個省市依次是廣東、浙江和北京,均位于東部。教育專家分析稱,這與東部地區的經濟文化水平高、社會公眾教育觀念更開放有關。

  另外,在家上學的孩子中,男孩占62.30%,多于女孩。多數孩子的年齡在4至10歲之間(60.42%),其中6歲的孩子最多,17歲的孩子最少。可見,在家上學的孩子主要處于小學階段,較少處于初高中階段。教育專家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考、高考仍是我國家長不得不面對的、難以逾越的“坎兒”。

  此外,調查顯示,多數在家上學的孩子喜歡該學習方式,其中43.02%的孩子表示非常喜歡,38.55%的孩子比較喜歡。家長則認為在家上學的孩子,其各方面能力都處于中上水平。對于很多幼兒園及義務教育階段后的孩子來說,多數家長選擇“繼續在家上學”,而孩子高中畢業后,選擇“出國留學”的家長最多。

  家長多具有高學歷。

  實施在家上學的被調查家庭中,45.81%的家庭主要由母親負責孩子的在家學習,24.58%的家庭主要由父親負責,另有24.02%的家庭由父母一起負責,僅有1.68%的家庭由家庭教師負責。

  從學歷來看,實施在家上學家庭的家長多具有高學歷,其中75.42%的家長有著大專及以上學歷。從職業來看,選擇在家上學的家長63.13%的職業是企業職工、專業人員(如教師、醫生、技術員等)和自由職業。

  21世紀教育研究院調研發現,被調查實施在家上學的家庭收入主要集中在2萬元以下和5萬元以上高低兩端,其中月收入1萬元以下的家庭最多,占56.73%。在時間投入上,多數家長認為父母不需要全職。

  20xx年秋季新學年開學,中國首部全國性《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將正式實施,我國每個中小學生都將有唯一學籍號,實行“籍隨人走、終身不變”。湖南省教育廳近日下發《湖南省加快推進全國中小學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工作方案》,力爭在10月底前完成全省中小學紙質學籍信息表的數據錄入、審核和報送工作。

  全國系統在湖南部署實施后,將全省所有中小學生的電子學籍信息錄入或導入全國學籍系統,并完成數據審核上報和問題學籍的處理,建立全省統一的中小學生電子學籍數據庫。全省中小學生學籍信息首次數據采集范圍包括全省境內所有由政府、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依法舉辦的普通小學、普通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在校學生。

  為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學校將組織班主任及有關人員將學生基本信息表發至每個學生,由學生及家長填寫并簽字確認后交回班主任審核,班主任將核對無誤的班級學生表格提交給學校學籍主管負責人審核。沒有居民身份證件號的中國公民學生,須由學校開具《無身份證號學生在校就讀證明表》。

  教育部為身份認證無誤且全國范圍學籍查重無問題的學生,分配全國唯一的學籍號,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子學籍,并將學籍號下發給各省(區、市)。湖南在教育部學籍號的基礎上,結合湖南省教育電子身份認證系統,發放全省唯一的電子身份證號。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5

  會計在公司里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會計是對會計單位的經濟業務從數和量兩個方面進行計量、記錄、計算、分析、檢查、預測、參與決策、實行監督,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專業作為應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離不開會計,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就顯得越重要。

  有關會計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結構體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這些似乎只是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到實際上應用,那我想我肯定會是無從下手,一竅不通。自認為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會計理論知識在這里只能成為空談。只有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理論應用于實際的會計實務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這門知識。

  平常在學校學到的都只是課本上的知識,缺乏工作經驗,還不能滿足會計工作的需要。為了積累關于會計專業的工作經驗,我在唐山三友集團氯堿有限責任公司獲得了一次十分難得的實習機會。實習期間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就業方面轉化,盡量做到理論與就業相結合,在實習期間能夠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早退,認真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得到學習領導及全體工作人員的一致好評,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

  這里的同事對我非常和氣,他們耐心地向我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業務、會計科目的設置以及各類科目的具體核算內容,又向我講解了作為會計人員上崗所要具備的一些基本知識要領,對我所提出的疑難困惑也是有問必答,尤其是會計的一些基本操作,都給予了細心的指導,我很感激他們對我的教導。在剛剛接觸社會的時候,能遇上這樣的師傅真是我的幸運。雖然實習不像正式工作那樣忙,那樣累,但我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工作中了,因而我覺得自己過得很充實,覺得收獲也不小。在他們的幫助下,我迅速的適應了這里的工作環境,并開始嘗試獨立做一些事情。

  在這里我的收獲很大,我學會了錄入業務、記賬、登帳、填制記賬憑證、使用打印機等好多的知識,掌握了會計工作的基本流程,也學到了不少為人處事之道,認識到不斷學習的重要性,的了解了會計專業的特點,發現電算化在公司的使用日益普遍等等。以下就是我的實習收獲和所得。

  公司里憑證的填制已經基本上由電腦生成打印機完成,很現代化,而且我發現這里所使用的用友軟件很方便快捷,網絡已經能很好的為公司服務了。

  一個月的實習我基本掌握了登賬的方法:首先要根據業務的發生,取得原始憑證,將其登記記帳憑證。然后,根據記帳憑證,登記其明細賬。期末,填寫科目匯總表以及試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記入總賬。結轉其成本后,根據總賬合計,填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損益表等等年度報表。這就是會計操作的一般順序和基本流程。 會計本來就是煩瑣的工作。在結賬以前必須先對賬,對賬主要是為了發現和糾正記賬過程中出現的差錯。因為在會計核算過程中難免會出差錯,而且差錯可能出現在各個環節,如記賬憑證填制中的錯誤、記賬過程中的錯誤、實物保管過程中的疏忽等等。因此,在會計期末將賬簿同會計憑證、其他賬簿、實存物資相核對,可以保證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是會計信息真實可靠的保證,同時為報表的編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對賬中的錯誤讓我又重新溫習了查找錯帳的方法:差數法、尾數法、除二法、除九法。除二法是查重復賬用的,除九法是查數字顛倒的,差數法是查少計賬的,尾數法是用來查少計尾數的。還可以這樣分成兩種方法,

  一、查找漏記、重記錯差的方法。總帳與分帳不平時,如果差錯數是72,就得先看憑證上有無72這一筆數字。如果發現有這一筆,就應看有關帳戶是否有漏記、重記的情況。

  二、查找反方向差錯的方法。這種反方向的差錯數,一定是偶數,可用“2”除盡。所得的商數就是差錯數。

  電算化在公司的普及使用,讓我對電算化又有了更新的認識,會計電算化是會計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會計電算化的不斷發展,要求會計電算化人才培養要突出實務性特征,要使會計電算化人才能夠迅速理解適應和進入計算機會計實務環境,能夠熟練從事手工會計操作和運作財務軟件,具有從實務中學習和進步的能力。會計電算化人才是一種復合型人才,無論其側重哪一方面,都應該擁有足夠的會計和計算機兩方面的知識,懂得計算機技術手段,能將會計工作轉化為計算機應用;要熟知一些計算機環境下的會計運作方式和模式。在我國,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對會計類專業人才的需求一直處于一種上升的趨勢,即使是大學生人數激增,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今天,會計類專業的就業形勢也明顯的比其他專業的要好,在各地的招聘職位需求排行榜上,財經類專業一直處于領先,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社會對會計電算化專業畢業生需求意愿較強,九成單位有長期需求。

  因為公司分工較細我是在銷售部實習,所以涉及到的都是和資金流入有關的會計科目,應收賬款很常見,使我對應收賬款有了認識。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賒銷產品、商品或提供勞務而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應收款項,是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所形成的債權,是企業流動資產的一個重要項目。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業信用的推行,企業應收賬款數額普遍明顯增多,應收賬款的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經營活動中日益重要的問題。

  應收賬款的功能主要有以下方面

  1、擴大銷售,提高了企業的競爭能力。

  2、減少庫存,降低存貨風險和管理費用的開支。

  以前,我總以為自己的會計理論知識扎實較強,正如所有工作一樣,掌握了規律,照蘆葫畫瓢準沒錯,那么,當一名出色的會計人員,應該沒問題了。現在才發現,會計其實更講究的是它的實際操作性和就業性。還有就是會計的連通性、邏輯性和規范性。每一筆業務的發生,都要根據其原始憑證,一一登記入記賬憑證、明細賬、日記賬、三欄式賬、多欄式賬、總賬等等可能連通起來的賬戶。會計的每一筆賬務都有依有據,而且是逐一按時間順序登記下來的,極具邏輯性。在會計的就業中,漏賬、錯賬的更正,都不允許隨意添改,不容弄虛作假。每一個程序、步驟都得以會計制度為前提、為基礎。體現了會計的規范性。在實習期間,我曾覺得整天要對著那枯燥無味的賬目和數字而心生煩悶、厭倦,以致于登賬登得錯漏百出。愈錯愈煩,愈煩愈錯,這只會導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會左右逢源。越做越覺樂趣,越做越起勁。梁啟超說過:凡職業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因此,做賬切忌:粗心大意,馬虎了事,心浮氣躁。做任何事都一樣,需要有恒心、細心和毅力,那才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在這次會計實習中,我可謂受益匪淺。僅僅的一個月實習,我將受益終生。感謝唐山******有限責任公司給我提供這樣一個實習的機會,更感謝同事們一個多月以來對我的悉心照顧和耐心指導。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6

  一、調查背景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進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的步伐,高校大學生數量迅速增加,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凸現。通過本次實踐調查,我們進一步了解分析了金融危機過后大學生就業狀況以及大學生為就業所需要提高的素質能力和就業工作指導,尋求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途徑。

  隨著我國現階段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社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增長緩慢,因而造成就業矛盾十分嚴峻。同時,畢業生就業市場化與畢業生滯后的就業觀之間的沖突顯得十分突出,畢業生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就業的態勢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這些都影響著高校畢業生的就業。

  時下又將是畢業生就業的高峰期,為了更好的了解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和對目前就業形勢的認識,我們組織了此項調查,由此進一步分析大學生的就業前景,以便為學校提供未來就業指導工作的資料與對策依據,也使在校大學生在整個大學學習期間進行以提高就業競爭力為目標的就業準備,培養大學生追求最優選擇和最佳就業的精神與品質。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家鄉啟東的大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發放問卷80份,收回有效問卷65份。

  三、調查內容

  (1)就業傾向分析

  1、大學生今后就業的崗位大多集中在國企及政府部門,就業地區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城市或東南沿海城市,總體趨向穩定。

  2、大多數大學生想過自主創業,但資金和經驗成為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瓶頸在自主創業這個問題上,70.12%表示想過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占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為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但是資金和經驗仍是制約大學生自主創新的主要瓶頸,占65.56%;認為自主創業最需要的是政策支持和技術的分別占10.17%、14.17%。

  3、半數以上的大學生愿意參加蘇北志愿者服務計劃及報考村官對于是否愿意投身蘇北志愿者服務計劃,55.6%的被調查者愿意投身蘇北志愿者服務計劃。在對于村官的選擇上,5%的大學生已報名村官考試;57%有意向朝村官方向發展,但自身條件不夠。這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也在發生新的變化。

  4、大多數大學生的擇業觀是先就業后擇業,超過半數的認為專業對口對未來選擇工作比較重要。

  (2)就業工作指導

  1、在校期間對大學生工作影響最大的教學環節是社會實踐

  2、對今后就業最為重要的素質和能力培養還是社會交際能力,最需要的就業指導是就業面試的指導

  3、大多數大學生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67.01%的大學生覺得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而不太確定是否重要占了18%,有將近十分之一覺得職業生涯規劃不重要,沒有考慮過職業生涯規劃的占5%。

  4、54.3%的大學生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持基本滿意的態度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持基本滿意態度的占54.3%;有相當一部分認為不太滿意,占27.3%。這表明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還存在諸多不足,需要進一步提高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質量。

  5、大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還是人才招聘會

  6、大學生希望企業人士、成功的校友來學校做就業報告的主要內容分別是企業需要的人才類型和在校期間應為就業做何準備

  11.4%表示希望企業人士來學校做就業報告的主要內容是生涯規劃;55.6%希望是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8.7%希望涉及該企業的發展前景和規劃;6.4%希望應涉及市場經濟基本規律;12%希望講解關于員工的職業素質。62%的大學生希望其報告主要講述在校期間應為就業做何準備,9%希望是關于如何處理工作中的人際關系,22%認為就業報告的主要內容是“成功的因素”。

  四、調查建議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加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近年來本就不大樂觀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為了減少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法,擴大大學生就業,需要政府、社會、高校以及大學生等共同努力。

  1、政府:創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

  首先,政府應加快經濟發展,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

  其次政府需繼續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業,進一步理順畢業生就業體制,始終堅持市場取向,提高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淡化戶口對勞動力市場供需雙方自主選擇的約束,淡化單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戶口、檔案管理和勞動保險等方面給予相應配套的社會保障。同時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和西部地區就業,通過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崗位補貼、助學貸款代償、考研究生、考公務員加分,以及擴大“三支一扶”、“志愿服務蘇北計劃”、“大學生村官”等計劃,多種手段鼓勵畢業生去基層工作。

  第三,鼓勵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占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為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調查資料顯示:資金不足仍然是制約大學生創業的主要瓶頸,政府應出臺鼓勵各種資本對畢業生新創高科技實體進行投資的傾斜政策;設立大學生創業基地,并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法律咨詢、市場分析等服務;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審批手續、金融貸款、工商登記、稅收等予以特殊優惠。第四,擴大畢業生入伍人數,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讓部分優秀畢業加入人民解放軍,既有利于提高軍隊素質,同時解決部分大學生就業。

  2、社會:觀念與時俱進,服務實在周到

  我國社會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勢在必行,必須徹底擺脫長期以來固存于人們頭腦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級等封建思想的束縛,真正認同勞動者無高低貴賤之分的觀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會意識。同時實實在在地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服務。畢業生更應當根據人才市場供求狀況適當調整自己的就業預期。大學既培養社會精英,也培養普通的社會勞動者,“北大才子賣肉”很正常。經濟發達地區和熱門行業畢竟是少數,其吸納畢業生的能力有限,而相當一部分不被大學生看好的地方和行業,卻對大學生有著巨大的需求。同時,建議建立全國性的就業信息網絡,加強社會需求預測研究和報告,真正為畢業生提供細致周到的就業服務。

  3、高校:教育改革刻不容緩

  (1)畢業生就業情況已成為衡量高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標志。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職業能力之縫誰來填?目前情況下高校得擔此大任。高校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的潮流,加強世界高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需要緊密結合。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專業設置、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反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等系統,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控制長線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

  (2)發展職業培訓機構,大膽嘗試校企聯姻。剛從學校里出來的學生除了動手能力弱外,表達溝通能力也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結合起來,真正使畢業實習起到縮小、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縫的作用。

  (3)高校應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人群中,有67.01%的人覺得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給就業指導工作重新定位,成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部分,作為對學生的人生指導,滿足學生對于人生發展和職業生涯設計的需求,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始終,既彌補以前就業指導的不足,又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加強就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20xx年,教育部發文要求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逐步由選修課過渡到全校公共必修課,將其與傳統公共必修課等置于同地位。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新時期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系統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夠為學生找到適合個體發展的職業目標,而且通過細化過程分解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另外,良好的目標意識促使學生充分利用時間資源進行有益的活動,從而可以減少他們接觸不良信息的機會,這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尤為重要。在高等院校中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建立完整的就業指導目標、指導內容,形成有效的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7

  20xx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關乎經濟升級、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應屆畢業生就業水平不降低、有提高。 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一直是社會的關注點,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大學生在就業找工作太泛濫了,為了更好地了解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現狀,便于分析新形勢下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以應對高等教育擴招之后畢業生面臨的嚴峻的就業形勢,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就業工作。我們放了發大概500份調查問卷,回收487份,在受調查的學生中男學生占30.4%,女學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問卷調查的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學校、專業的分布,反映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問題的總體狀況。

  本次進行的大學生的就業觀調查,主要是利用大學生外出打工機會,調查打工所在地區的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具體涉及到大學生對當前就業形勢、對就業前景的看法、就業方向期望、今后參與工作時所期望的資薪待遇等各個的方面。

  問卷調查的方法

  主要是在大學生所在各大工廠發問卷。調查為一對一的方式,填一份收一份。還有一小部分托熟人在其打工宿舍發放。最后統一整理,分析。

  調查的目的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大學生的就業形式勢的調查,更好的讓大學生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及就業趨勢;真實的掌握企業招聘大學生現狀,了解企業用人標準,盡快找好自己的地位,讓大學生提高就業危機形勢,為自己的發展做一個新的規劃,盡量避免產生就業盲目性。

  難點一:基層就業“非主流”

  在近日舉辦的一些就業雙選會、招聘會上,城市就業崗位競爭激烈,但是一旦涉及“基層鍛煉”“基層服務”等字眼的崗位都少人問津,盡管各方面待遇和優惠條件與城市基本無異,但急需人才的基層醫療單位、基層事業單位等常常出現招不到人的情況。

  盡管我國近年來逐步加強基層就業引導,但鼓勵政策、待遇保障等對于求職者來說都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并且還存在著發展機會受限、工作環境差等問題,導致基層就業“看上去很美”,實際并非求職者的主流選擇,基層就業未能起到緩解一線、二線城市就業壓力的作用。

  難點二:“專業”冰火兩重天

  近日,“最賺錢的十大專業”“就業前景最好的十大專業”“薪資最低的十大專業”等榜單引發了一場關于就讀專業與就業之間的討論,一些就業率低、競爭力不強、缺乏特色的專業讓畢業生直呼“坑爹”。某研究機構發布的“20xx年度就業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專業”中,動畫、生物工程等曾經令人趨之若鶩的“好專業”赫然在列。

  近年來,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就業率等指標統計對一些專業亮出了“黃牌”甚至“紅牌”,然而高校受到利益制約以及長期以來形成的僵化思想影響,不能根據市場需求及時做出富有預見性的調整,導致部分專業人才供過于求,陷入“滯漲”。就今年的就業情況來看,高校專業建設跟不上市場的情況依然沒有得到緩解。忽視市場需求閉門造車,只能加劇專業發展的危險性,“熱門”變“冷門”,導致畢業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

  過去大學生國家統一分配,跟公務員似的,好壞給你安排個工作,不管對口不對口,喜歡不喜歡,對于單位也一樣,不管新分配來的大學生是不是有能力有素質都要接收。其中有些還是不錯的,像醫生、老師等,工作不錯,基本能對上口。

  過去大學不好考,含金量很高,當時的中專都比現在的大專難考。能考上的水平都不太低,尤其是機械電等理工類的大學生,水平還是相當高的,很多都成了企業的中堅力量。

  過去人們知識水平低,企業對人才需求門檻較低,所以大學生的就業優勢十分明顯。例如,過去企業基本是人工操作,技術含量低,要求也相對低,大學生的就業機會也大大增加。

  近年來,中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大學生在畢業后能否順利就業,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曾幾何時,被譽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找工作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如今就業前途卻不容樂觀。

  1.經濟原因

  金融危機直接影響行業就業,并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就業沖擊。因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的國際社會金融海嘯導致了金融機構的`連鎖性破產,引發了金融行業的裁員風潮。金融危機滲透到實體經濟領域,會對整個經濟增長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就中國而言,作為國際金融體系的組成部分,行業性的沖擊不可避免。此外,與國際貿易相關的行業就業會受到最為明顯的沖擊。如果這個過程繼續影響到經濟增長,這對就業增形勢將是一個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會原因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梁和骨干是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此外,大學沒有迅速適應就業市場對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從傳遞知識的角度上看,在整個大學教育中,知識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個比重,理論功底及其相應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構建仍然極為薄弱;對于大學生從學校到工作的轉換,大學缺乏系統的職業指導與服務規劃。

  政府方面 ? ? 政府要發揮它的宏觀調控作用,就要通過各種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進行調節。首先實現經濟穩定發展,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含量;其次面向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市場競爭意識;第三,積極拓寬就業渠道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縮小自主創業制度的門檻。最后,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發揮市場服務功能改善就業評估體系和加強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

  2.社會方面

  企業應提供盡可能多的就業崗位,在保證企業利益的前提下接納更多的大學生。在這一點上,企業領導人應該設身處地的為大學生們著想。作為工作第一線的各高校,更是把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積極的態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實的行動做好就業工作。

  3.大學生方面

  首先,強化擇業的競爭意識,在正確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實力,敢于通過競爭去達到理想的目標。在心理上必須從社會進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來加深對競爭機制的認識,強化自身的競爭意識,自覺地正視社會現實,轉變觀念,做好參加競爭的準備。

  其次,要學會正確對待挫折,在求職擇業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對人生總保持著自信心,如喪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開拓新生活的勇氣。順境中有自信心不足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強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鍛煉意志、增強能力的好機會。遇到挫折后應放下心理包袱,仔細尋找失利的原因,調整好目標,腳踏實地前進,爭取新的機會。

  大學畢業生要充分利用整個社會營造的就業市場,按市場規律辦事,把個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說,面對就業形勢和就業市場,大學畢業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會掉餡餅。要以積極態度,樹立市場經濟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意識和綜合競爭能力。

  畢業生所應具備的素質對于就業市場供求的雙方,只有了解了需方企業所需要的是什么,我們才能有方向去提升自己,才能更具有競爭力,因而我們必須知道畢業生具備什么樣的素質或技能才能為企業所青睞。為了讓這部分更具有說服力,特別邀請到了麥肯嘉頓王先生為我們解答關于這方面企業的態度。

  問:你認為“人才”的概念應該如何介定?答:人類所擁有的一切資源中。人力資源第一寶貴的,人才的概念太大, 其實所謂的人才應該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崗位上所發揮的作用及所展現的潛力、動力。我個人認為人才即把應該做的做好同時發揮自己的所長,向其它方向延伸。一般人才應具有的能力為專業知識、發展眼光、動作能力,指揮能力、協調能力、社會能力及其它各方面的相對具有的理解能力。

  問:貴公司中,招聘應屆畢業生的數量多嗎?在招聘中最看重他們那方面的呢?答:不多,如果要招聘應屆畢業生我首先會考慮他的專業是否對口再次是 看他們的溝通、演講水平。因為專業只是代表他們以前的學習好壞,溝通、演講基本一個人的可塑性。還會注意一些人接物的細節問題,細節能代表一定的素養及個人的觀察性、能動性。

  問:您認為當代大學生應具備那些素質?其中您認為最重要的是哪一點?答:當代大學生普遍較浮躁。我認為當代大學生應具備以下素質: ?① 所學專業性知識;② 與人溝通、交流、協調的能力;③ 吃苦耐勞的精神;④ ?知識面要廣,專業性要強;⑤ 良好的個人養成習慣;⑥ 良好的動手、動腦能力,學以致用;⑦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態的調整能力;我認為較全面發展比較好,當然不是十全十美,只是全面的人協調力較強。

  大學生應采取的對策與態度

  在解決問題的所有方面而言,我們主觀的意志與行為是我們唯一能去改變和做到的,先修煉好內功才能在應對競爭時占據主動地位置,面對這樣嚴峻的就業形勢與激烈的競爭環境,我們需要在態度上和行為上做出一定的改變。

  (一)接受客觀現實,調整就業期望值

  從文章的第一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其實中高等級的職位需求是較少的,而較低等級的職位需求是巨大的,但是,許多大學生對“市場”殘酷的一面認識不足,對就業市場的客觀實際了解不夠,只是停留在自己對“美好前途的幻想”之中,這就導致了就業市場上許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時,仍然有大量的職位空缺的現狀。我們說,與其不停地成天怨天尤人,浪費了時間、影響了自己心情,還不如勇敢地承認和接受當前所面臨的現實,徹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腳踏實地地

  尋求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這就要求我們調整就業的期望值。

  (二)充分認識職業價值,樹立合理的職業價值觀

  當下,很多大學生在選擇就業時所考慮的因素不外乎經濟收入、工作條件、地點等因素,其實不然,我們選擇時也要考慮到職業對自我一生發展的影響與作用,應看重職業是否有發展的潛力,能否幫助實現自我價值。對于那些雖然現在工作條件不怎么樣,但發展空間大,能讓自己充分發揮作用的單位要優先考慮;對于那些現在經濟發展水平不太高,但發展潛力大,創業機會多的工作地點也要重視。

  (三)修煉內功,直面競爭

  除了面對就業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外,能力是面對競爭脫穎而出的更為關鍵的決定因素。修煉好內功,才擁有談判的籌碼。在大學期間,我們大學生就應該樹立一個明確的方向,這個方向應細致到具體的行業與職位,之后再去了解這些職位需要哪些方面的技能與素質,并通過大學的學習不斷往這個方向靠攏、深化,讓自己具備這些方面的技能,當我們在畢業應聘的時候,哪怕面對著激烈的競爭,修煉過內功的我們會贏在起跑線上。

  (四)鼓起勇氣 適度自主創業

  我國教育局常常鼓勵有條件的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這能夠紓解就業的壓力,也為畢業生通往成功提供了新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國高等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大學期間沒有為生存做好必要準備,導致很多學生放不開手腳,特別是自主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普遍不強,而創業者恰恰除了應該具備一般的知識結構、思想品質和心理素質外,還應具備積極主動的心態和強烈的創業精神以及不怕失敗的勇氣和毅力,這就導致了只有極少數的大學生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選擇創業,而許多人錯失了機會。并不是說鼓勵所有人去自主創業,只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該正視這方面的選擇。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從大的方向上說,這關乎社會的穩定與國家的發展;從小的方面說,它關乎著我們的切身利益,也是當下和不久的將來我們會面臨的嚴峻的問題,因而全社會需要不斷地探討和關注這個問題,并為解決它作出不懈努力,而我們自己也需要樹立正確的態度和培養自我內在的素質,為不久后迎接激烈的競爭做好準備。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8

  今年暑假,我對再就業問題進行了調查,中國的再就業問題。由于這幾年的經濟不是很好,導致了一部分企業職工的下崗,然而如何解決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就成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很大的障礙。

  近年來,面對日趨嚴重的國有企業職工下崗現象,政府和社會各界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與支持,下崗職工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國企下崗職工再就業仍然困難重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近日的統計數據就顯示,全國一季度下崗職工再就業率下降,下崗職工再就業遭遇“淡季”。

  在傳統體制條件下,國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目標就是完成政府的指令性計劃。在此情況下,受利潤最大化法則與嚴格成本約束機制的雙重驅動,消除內部隱性失業、裁減冗員就成為國有企業走向市場的必然選擇。與此同時,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機制與知識經濟的迅速興起,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數量與態勢,作為傳統就業主導的國有企業,不僅不能吸納社會剩余勞動力,反而向社會釋放大量的閑置勞動力。

  更為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農村改革開放的深入,數以萬計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開始離開土地,加入城鎮勞動就業隊伍,成為國有企業職工就業強有力的競爭者。因此,近年來盡管非國有經濟發展較快,拓寬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的渠道與空間,但在與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競爭過程中,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在年齡、心理承受力、未來期望值等方面均存在諸多不適應之處,從而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空間。

  而且在傳統體制條件下,勞動用工的終身制、所有制的差異性等體制缺陷賦予了國有企業職工特有的“身份特權”,由此形成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擇業過程中的“體制心理偏好”,總是期望把自己的擇業活動與國有企業永遠聯系在一起。這一制度慣性及其由此引發的心理素質缺陷,嚴重阻礙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再就業步伐。

  伴隨著勞動用工制度的改革與合同制度的日趨完善,傳統體制條件下國有企業職工的思維方式與行為受到了全方位的沖擊;但由于缺乏社會制度體系與外部環境的有力支持,大多數國有企業職工的就業心理素質存在著明顯的不足。主要表現為:對勞動用工制度的市場化改革有較強的排斥心理,對日趨嚴重的失業現象缺少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未能及時轉換就業觀念,增強對失業的危機感與適應性,缺少割斷與國有企業聯系的心理準備,從而阻礙了國有企業職工正常的角色轉換過程。在廣大國有企業職工中存在著明顯的職業評價偏見與不合理的就業傾向。

  要解決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就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領導要重視,開展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再就業服務中心建設的可靠食品保證;

  2.促進再就業政策進一步落實;

  3.再就業培訓力度進一步加大。為加大再就業培訓力度,引進市場機制,調動縣全社會教育、培訓下崗職工、失業人員的積極性。

  4.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難點有所突破。

  在擴大社會保險參統面方面,采取了四項措施:

  一是政策調整到位,宣傳到位;

  二是通過區縣把目標分解到各基層單位;

  三是抓住配套環節,加大執法力度;

  四是抓住關鍵環節,進行重點突破。

  在工作中,勞動部門一方面注意加快社會保險的社會化進程,解脫企業的負擔;另一方面結合當前多元化就業的新情況,研究制定個體經濟組織、非正規就業和存檔人員參加社會保險的暫行辦法,解決了這一群體參加社會保險的問題。

  然而也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外部經濟環境的不容樂觀,部分企業領導對建立再就業服務中心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對下崗職工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后重新就業信心不足,在這方面的開拓意識不夠,存在“等靠要”思想;部分下崗職工擇業、就業觀念和用人觀念仍存在誤區,一些下崗職工怕與企業斷絕關系,不愿離開處于困境的國有企業;一些用人單位歧視下崗職工,不愿招用下崗職工或故意提高招聘條件,壓低下崗職工報酬;用人單位用工不規范,下崗職工與新的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勞動關系理不順,市場就業機制不好建立,但由于缺少處罰措施,解決的難度很大;社會保險體系還不健全,一方面,目前只在企業建立了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制度和實行了大病醫療費用社會統籌、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尚未實行;另一方面,社會保險尚未覆蓋所有城鎮勞動者。

  總之,再就業問題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解決的,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而我們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的發展,不讓自己被激烈的社會競爭所淘汰。而在這過程中就要靠我們自己去學習書本外的東西來增強我們的能力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9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進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的步伐,高校大學生數量迅速增加,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凸現。如今現在的崗位越來越多,但是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的大學生少之又少,那么新時代的大學生如何在畢業時候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是每個大學生都要做充足的準備,通過本次實踐調查,分析大學生就業狀況以及大學生為就業所需要提高的素質能力和就業工作指導,尋求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途徑。

  引言:

  如今中國的就業形勢將異常嚴峻,企業用人需求下降的趨勢難有根本性轉變;回流的農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將面臨難以轉移就業的問題,導致農村失業問題加重;城鎮低學歷青年以及規模不斷增大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將更加困難。隨著我國現階段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社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增長緩慢,因而造成就業矛盾十分嚴峻。同時,畢業生就業市場化與畢業生滯后的就業觀之間的沖突顯得十分突出,畢業生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就業的態勢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這些都影響著高校畢業生的就業。 時下又將是畢業生就業的高峰期,為了更好的了解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和對目前就業形勢的認識,我們組織了此項調查,由此進一步分析大學生的就業前景,以便為學校提供未來就業指導工作的資料與對策依據,也使在校大學生在整個大學學習期間進行以提高就業競爭力為目標的就業準備,培養大學生追求最優選擇和最佳就業的精神與品質。

  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問題分析:

  (1) 就業市場供需失衡

  大學生的就業源于市場的需求。一方面,畢業生人數每年呈上升趨勢,給勞動力市場的消化造成難度。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機沖擊之下,勞動力需求不足與新增勞動力需求萎縮;再者,企業用于培養與培訓的費用大幅減少,企業在招聘時首先考慮專業對口、綜合職業能力強的畢業生。

  (2)大學生存在觀念誤區且缺少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做事眼高手低,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脫節,還存在就業后穩定性差、離職率高的問題。只選擇在發達地區、高薪部門工作,不愿意去偏遠地區工作,雖然他們對社會生活顯示出較強的熱情與好奇,但缺少理性思考與合理規劃,表現在工資的高低、待遇的好壞成為擇業的首要準則。而對職業規劃,更多的人忽視其在就業過程中的重要指導作用,多數學生都沒有詳細、科學的規劃。因此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將直接影響大學生未來的前程,避免大學畢業生在盲目求職過程中造成人力資源不必要的浪費。

  (3)實踐能力弱

  很多學校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忽視了他們的實際動手與操作能力,有知識儲備而不會靈活運用已成為大學生的普遍現象。雖然有些學校開辦社會實踐課,試圖讓學生所學到的課本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但是安排的時間太少,實踐效果并沒有達到,導致了大學生缺乏實踐能力,只能紙上談兵。

  (4)對就業形勢和政策及就業過程不了解,存在信息不對稱

  調查顯示,70。63%的學生對20xx年的就業形勢和政策及就業過程不了解,信息不對稱嚴重影響畢業生的擇業與就業。他們只顧埋頭苦讀、熱衷考證或忙于各類社團活動,卻忽略了解就業形勢和政策及就業過程的重要性,而在實際就業供需矛盾面前束手無策,另外用人單位招聘信息的發布缺乏時效性。

  關于高校問題:

  (1)畢業生就業情況已成為衡量高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標志。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職業能力之縫誰來填?目前情況下高校得擔此大任。高校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的潮流,加強世界高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需要緊密結合。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專業設置、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反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等系統,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控制長線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

  (2)發展職業培訓機構,大膽嘗試校企聯姻。剛從學校里出來的學生除了動手能力弱外,表達溝通能力也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結合起來,真正使畢業實習起到縮小、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縫的作用。

  關于大學生自身的應對與改變:

  自強自立,努力增強綜合素質,樹立科學就業觀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當代大學生必須有把自己事業與國家進步、社會的發展及人類的文明融為一體的品格,崇尚真善美美,堅持真理,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學生要爭取知識廣博,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創新精神,隨機性、靈活性的思維方式,做到因人、因時、因事而異。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面臨更加激烈社會競爭,能視變化為機遇,視困難為坦途,有頑強的自制力,堅定的信念,及對生活充滿期望,充滿熱情。選人標準要合理。用人單位要根據自身規模、性質、發展狀況、崗位實際,制定相關崗位說明書,細化崗位職責,按照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選人標準,確定招聘人員質與量。第三,確定科學招聘程序。要確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內容,在按程序進行考核后,擇優錄用。 總 結 本次調查僅局限于徐州地區的高校,時間倉促,收集的數據雖不能全部體現中國當今大學生的就業狀況,但是這些數據基本反映了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金融危機使得我國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這種情況下調查分析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中探討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方法。緩解和解決大學生就業難不僅需要依賴經濟發展,也離不開體制改革和觀念更新。解決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政府、社會、學校、學生自身和企業單位等各個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門、高校、社會、企業,包括畢業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應重視研究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社會分工。繼續推進就業體制改革,明確國家、高校和勞動人事等政府部門的職責和管理權限。確立學校在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地位及應承擔的權利義務。加快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使畢業生就業工作擺脫目前困境,走上正軌。

  結言:總之,就業難既有客觀的因素,也有主觀的多種原因。要解決這個問題,政府部門就必須加大對就業扶持的投入,制定一些積極的就業扶持政策;企業要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做到不輕易裁員,在招聘過程中,不要過分強調經驗,給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一個機會;學校要做好全方位的就業服務工作。除此之外,就業問題的解決還是要靠大學生自己,這也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所在。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10

  親愛的大學生朋友:

  你好,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整個社會對高等學校畢業生的要求進一步擴大。近些年,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特別是三類院校的成立,大學生就業市場出現了新的形勢。為了更好的了解當前大學生就業心態,以便為廣大同學在求職時提供更好的參考意見。我們特別組織了這次調查,希望能夠得到你們的支持與合作,本問卷不對外公開,情如實填寫。

  第一部分 個人基本情況

  1、性別:( )

  a.男 b.女

  2、學歷::

  3、所學專業名稱:

  4、學校所處層次:( )

  a一本 b.二本 c.三本 d.專科

  第二部分 正式問卷

  1. 畢業后你的打算是什么? ( )

  a、直接就業 b、繼續深造 c、自主創業 d、先工作,后深造

  2.你對基本就業程序了解多少?( )

  a.很熟悉 b.了解 c.一般 d.不了解

  3、你認為應屆畢業學生學生的就業形勢如何?( )

  a.形勢嚴峻,就業難 ;b.形勢正常 ;c.形勢較好,就業容易;d.不了解

  4、你對今后職業的期望是什么?( )

  a、專業對口,但不一定強求 b.專業并不重要,只要找到工作就行 c、關鍵是要發揮自己的才能 d、非本專業不干

  5、你在就業過程中更注重什么?( )

  a、崗位 b、薪酬高低 c、公司名氣 d、個人發展空間

  6.你認為在就業時,什么最重要()

  a. 專業 ;b.學校 ;c.個人能力 ;d.其它_________

  7 .對于將來求職,你最擔心的問題是什么? ( )

  a、對企業用人標準不了解 b、欠缺求職技巧 c、沒有工作經驗 d、專業知識掌握不夠

  8.你愿意放棄自己的專業,選擇一個能夠解決就業問題的工作嗎?( )

  a. 愿意 b.無所謂 c.不愿意

  9.你會選擇以下哪種類型的工作

  a.掘自我潛質的工作 b.偏穩定的工作 c.挑戰性的工作 d舒適安逸的工作

  10. 你認為自己目前所學專業在今后的求職過程中是否具有優勢? ( )

  a、有 b、沒有 c、一般 d、不清楚

  11.你認為你所學專業前景如何?( )

  a.很有前途 b. 較有前途 c. 無所謂 d. 較無前途 e. 很無前途

  12.你認為自己的專業技能如何?( )

  a.很好 b.強 c.一般 d.較弱 e.很弱

  13. 如果專業不對口,你會選擇跳槽嗎?( )

  a. 會 b.不會 c.不知道

  14.你對求職薪酬的考慮(試用期后的工資):

  a.800-1000元 b.1001-1500元 c1501-3000元 d.3000元以上

  15. 節假日中你有在企業進行實習的機會( )

  a經常有 b偶爾有 c沒有

  16. 你覺得你應該如何提升你的就業能力?( )

  a 提高職業技能,積累就業技巧

  b 調整就業期望值和就業心態

  c 尋求必要的就業指導,合理規劃職業生涯

  d 獲得更多就業渠道,深入了解企業

  17. 簡談一下你的就業或兼職經歷,你是如何找到現在這份工作的?

  18.面對現今的就業壓力,你應該從哪些方面做好求職準備?

  19 .應屆畢業學生這個群體在社會總就業群體地位如何?有沒有優劣勢,如果有在什么地方?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11

  在寒假的8月14日至18日的5天里,在媽媽的幫助下,我通過網絡、電視、報紙新聞等等手段調查當代大學生的就業情況。

  首先,我通過網絡、新聞查找相關信息了解到,20xx年全國大學生畢業生人數將持續增長,普通高校的畢業生達到630萬,又受經濟危機影響,經濟形勢也不是很好。人力資源服務商發布了20xx年年中薪酬報告,通過對5866家企業的調查顯示,今年企業給畢業生的平均起薪較20xx年有近10%的增長,達到2694元,與XX年基本持平,而畢業生期望工資為2935元,較企業實際給薪高出9%左右。根據不同學歷的統計,20xx年大專生平均起薪工資為1607元,本科生為2321元,碩士生為3254元,博士生為4681元,較20xx年分別上漲9.47%、14%、10.45%和8.23%,本科畢業生今年的漲薪幅度較大。

  據初步統計,20xx年我省高校畢業生預計有53萬人,同比減少0.2萬人,其中,畢業研究生3.6萬人,比今年增加0.3萬人;本科畢業生23.2萬人,比今年增加2.6萬人;專科畢業生26.2萬人,比今年減少3.1萬人。這是上世紀90年代高等教育擴招以來,我省高校畢業生總數首次出現負增長,雖然降幅較小,但已經出現了拐點,總量盡管依然較大,但是壓力出現趨緩勢頭。

  報紙信息時報關于大學生就業一欄寫到,XX年40萬人,20xx年50萬人,20xx年60萬人,這是近三年在廣東求職的高校畢業生人數。根據廣東省教育廳數據,20xx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超過39萬人,加上外省入粵求職及往年暫緩就業的畢業生,再次有超過60萬高校畢業生在廣東求職。“如果我不在招聘會上,那么我就一定在去招聘會的路上”,這是當前許多大學畢業生的忙碌狀態。廣東省政府參事王則楚在就業出路中指出,政府應該想辦法來更多的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幫助大學生就業,給他們搭建平臺,比如說農村,還是很需要大學生村官的,需要農業技術人員,九年義務教育當中,需要大量的大學生去充實基層的教師隊伍,我們在城市也要給他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我還是強調,大學生還是要放下架子,轉變就業觀念。在安置大學生就業方面,珠三角中小企業具有很大的吸納作用。政府要從政策上給予傾斜,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給大學生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積極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指導,鼓勵、引導大學生往遠處看,看到自己和企業的長遠發展,從自身能力培養的角度選擇合適的崗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副院長霍海洪認為將實踐教學與就業相結合是關鍵。廣東商學院就業中心副主任、國家高級職業指導師陳靜認為應屆畢業大學生有明確的職業目標很重要。現在許多大學生海投簡歷,到處面試,這樣效果并不好。建議還是先對自己的職業進行定位,加強自我認知和職業認知,確定方向以后,再從這個行業里選擇合適的企業。其實,學生應該在大學一開始就對自己的就業發展方向做一個大致的規劃,并且不斷地改善。華南師范大學學工部部長胡庭勝指出20xx屆大學生就業形勢回暖,相對于20xx年來說是事實。經濟逐步復蘇,對人才需求量自然增加,反映到各高校明顯的變化是用人需求量顯著增多。從今年10月份開始,廣東省教育廳組織的幾場大型招聘會來看,企業用人需求量增大。其中,與企業相關的金融、it等服務行業用人需求回暖最明顯。但是不可忽視的一點是,盡管經濟回暖促使20xx年大學生就業環境有所緩和,要看到一個現實是,廣東生源不愿意離開廣東就業,而廣東地區依然保持著全國大城市中就業需求量最大的前三甲。在廣東高校畢業人數增加,加上上年未就業大學生,省外來廣州就業大學生這個人數今年也在增加情況下,與崗位數量增加相比,崗位數量增幅并無顯著優勢。所以20xx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可以肯定的是,從今年及往后幾年,廣東的就業形勢還不會出現緩和局面,依然保持著高位緊張狀態。究其原因,仍然是三個老大難:人才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地方經濟區域發展不平衡與人才流向不平衡矛盾依然嚴峻;大學生就業期望值與現實之間差距依然沒有緩解。

  不過,現在的大學生的擇業觀念已經開始有所改變了,在珠江臺的630新聞報道里,有一部分的80后大學畢業生在車衣工廠里做衣工,從最基層的做起,他們對自己的就業有很好的規劃。他們打算從最基層的做起,更好地了解工廠的運營情況,同時,也能和工廠里眾多員工打好關系,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后,再去競爭管理經理的職位。廠長也表示,這些有一定的文化的人,且具備相關的管理知識,以及做過工廠最基層的工作,是有能力把工廠管理的很好,工廠樂意將這些人升職做經理。

  我媽媽的社會經驗豐富,根據她的建議,在媽媽的陪同下,我們去了南方人才市場實地觀察。南方人市場里有很多人去應征,不少人都是面試了好幾間公司。一些工作多年的人,他們技術嫻熟并且經驗豐富,很多公司很樂意聘請他們,給予的福利也很好,他們找工作難是因為給予的工資不夠高,不愿做。而一些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他們找工作也難,是因為嫌工資低,并且社會閱歷不足。

  還有,從我參加的小學聚會里知道,我的小學同學里有很多人都已經出來工作幾年了,他們不像大學生的要求那么高,就安安分分的打一份工,都從最基層的開始做,鍛煉口才,廣交朋友,豐富閱歷,慢慢地爬上高的職位,有的人的工資比大學生的還要高呢!

  總而言之,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仍舊存在,只要在校大學生在假期通過兼職或實習,積攢工作經驗,為往后的工作打基礎,這些人往往比沒有打工經歷的人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并且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正確,不好高騖遠,不歧視某些職業,能從基層做起,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就不會那么嚴峻。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12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進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的步伐,高校大學生數量迅速增加,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凸現。如今現在的崗位越來越多,但是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的大學生少之又少,那么新時代的大學生如何在畢業時候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是每個大學生都要做充足的準備,通過本次實踐調查,分析大學生就業狀況以及大學生為就業所需要提高的素質能力和就業工作指導,尋求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途徑。引言:

  如今中國的就業形勢將異常嚴峻,企業用人需求下降的趨勢難有根本性轉變;回流的農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將面臨難以轉移就業的問題,導致農村失業問題加重;城鎮低學歷青年以及規模不斷增大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將更加困難。隨著我國現階段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社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增長緩慢,因而造成就業矛盾十分嚴峻。同時,畢業生就業市場化與畢業生滯后的就業觀之間的沖突顯得十分突出,畢業生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就業的態勢尚未形成,人才供需構性矛盾仍然存在,這些都影響著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時下又將是畢業生就業的高峰期,為了更好的了解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和對目前就業形勢的認識,我們組織了此項調查,由此進一步分析大學生的就業前景,以便為學校提供未來就業指導工作的資料與對策依據,也使在校大學生在整個大學學習期間進行以提高就業競爭力為目標的就業準備,培養大學生追求最優選擇和最佳就業的精神與品質。

  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問題分析:

  (1)就業市場供需失衡

  大學生的就業源于市場的需求。一方面,畢業生人數每年呈上升趨勢,給勞動力市場的消化造成難度。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機沖擊之下,勞動力需求不足與新增勞動力需求萎縮;再者,企業用于培養與培訓的費用大幅減少,企業在招聘時首先考慮專業對口、綜合職業能力強的畢業生。

  (2)大學生存在觀念誤區且缺少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做事眼高手低,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脫節,還存在就業后穩定性差、離職率高的問題。只選擇在發達地區、高薪部門工作,不愿意去偏遠地區工作,雖然他們對社會生活顯示出較強的熱情與好奇,但缺少理性思考與合理規劃,表現在工資的高低、待遇的好壞成為擇業的首要準則。而對職業規劃,更多的人忽視其在就業過程中的重要指導作用,多數學生都沒有詳細、科學的規劃。因此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將直接影響大學生未來的前程,避免大學畢業生在盲目求職過程中造成人力資源不必要的浪費。(3)實踐能力弱

  很多學校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忽視了他們的實際動手與操作能力,有知識儲備而不會靈活運用已成為大學生的普遍現象。雖然有些學校開辦社會實踐課,試圖讓學生所學到的課本知識與實際工作相合,但是安排的時間太少,實踐效果并沒有達到,導致了大學生缺乏實踐能力,只能紙上談兵。

  (4)對就業形勢和政策及就業過程不了解,存在信息不對稱

  調查顯示,70.63%的學生對20xx年的就業形勢和政策及就業過程不了解,信息不對稱嚴重影響畢業生的擇業與就業。他們只顧埋頭苦讀、熱衷考證或忙于各類社團活動,卻忽略了解就業形勢和政策及就業過程的重要性,而在實際就業供需矛盾面前手無策,另外用人單位招聘信息的發布缺乏時效性。

  關于高校問題:

  (1)畢業生就業情況已成為衡量高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標志。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職業能力之縫誰來填?目前情況下高校得擔此大任。高校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的潮流,加強世界高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需要緊密合。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專業設置、課程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反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等系統,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控制長線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

  (2)發展職業培訓機構,大膽嘗試校企聯姻。剛從學校里出來的學生除了動手能力弱外,表達溝通能力也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合起來,真正使畢業實習起到縮小、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縫的作用。

  關于大學生自身的應對與改變:

  自強自立,努力增強綜合素質,樹立科學就業觀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當代大學生必須有把自己事業與國家進步、社會的發展及人類的文明融為一體的品格,崇尚真善美美,堅持真理,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學生要爭取知識廣博,具備合理的知識構,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創新精神,隨機性、靈活性的思維方式,做到因人、因時、因事而異。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面臨更加激烈社會競爭,能視變化為機遇,視困難為坦途,有頑強的自制力,堅定的信念,及對生活充滿期望,充滿熱情。選人標準要合理。用人單位要根據自身規模、性質、發展狀況、崗位實際,制定相關崗位說明書,細化崗位職責,按照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選人標準,確定招聘人員質與量。第三,確定科學招聘程序。要確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內容,在按程序進行考核后,擇優錄用。總本次調查僅局限于徐州地區的高校,時間倉促,收集的數據雖不能全部體現中國當今大學生的就業狀況,但是這些數據基本反映了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金融危機使得我國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這種情況下調查分析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中探討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方法。緩解和解決大學生就業難不僅需要依賴經濟發展,也離不開體制改革和觀念更新。解決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政府、社會、學校、學生自身和企業單位等各個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門、高校、社會、企業,包括畢業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應重視研究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社會分工。繼續推進就業體制改革,明確國家、高校和勞動人事等政府部門的職責和管理權限。確立學校在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地位及應承擔的權利義務。加快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使畢業生就業工作擺脫目前困境,走上正軌。

  言:總之,就業難既有客觀的因素,也有主觀的多種原因。要解決這個問題,政府部門就必須加大對就業扶持的投入,制定一些積極的就業扶持政策;企業要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做到不輕易裁員,在招聘過程中,不要過分強調經驗,給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一個機會;學校要做好全方位的就業服務工作。除此之外,就業問題的解決還是要靠大學生自己,這也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所在。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13

  一本書中這樣寫到:一個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變命運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憐的,因為這些人沒有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為命運的奴隸,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個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憶和紀念的。生命就像一張白紙,等待著我們去描繪,去譜寫。

  而且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大學生假期社會就業作為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作為培養和提高學生就業、創新和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一直來深受學校的高度重視。社會就業活動一直被視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跨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寒假期間社會就業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就業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煉才干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

  所以,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在一天天消磨時光的日子里,不如抓緊時間多學一些知識來充實自己。人的大學時光一生中也許就一次,不把握好,將來自己一定回追悔莫及。我過去的一年也嘗試了不同類的社會就業工作,按照自己的規劃,在大學四年中要嘗試多種工作,爭取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工作。而且鑒于我們學校的自身優劣勢和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就業的局限性和就業現狀不是很理想,而且自身對現在的專業也不是很感興趣,因此,我將考慮輔修一些其他專業作為彌補。希望在畢業以后從事其他工作或相關工作。

  因此這個假期我沒有選擇自己所學的專業去就業,而是在一個同學親戚開的一家會計事務所進行這次寒假社會就業。希望通過這次就業了解會計相關知識,學到在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開闊視野、了解社會、深入生活。社會就業作為廣大青年學生接觸社會、了解國情、服務大眾的重要形式,對于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就業工作內容

  我此次社會就業的會計事務所是重慶兢業會計服務公司的分公司,主要承接一些小公司和個體經營戶的代理記賬。在年前由于大量的工作堆積,在過年的時候也處于忙碌中,我才得到機會和我同學一起在事務所幫忙。

  會計學作為應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對會計的工作不了解,我在事務所里負責的主要工作就是錄憑證和整理憑證資料。工作很簡單,經過一天的簡單學習就基本掌握了技巧,但接下來的工作真的讓人覺得枯燥乏味,一連著幾個小時面對著電腦,重復著輸入收入——成本——費用——結轉的數據,按照會計科目表,很多項目都有特定的編號,比如101現金,501經營收入,503銷售費用等,工作前我對每個科目編號都要進行記憶,記住了編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不停的重復這樣的工作還是會讓大腦混淆科目編號。剛開始的時候我害怕出錯,每一個憑證都錄得很慢,打印出來后都會核對一遍。但到了后來自己都懶得再去多看了,但速度提高了不少,為了協調自己的工作,我和我的同學每人錄30分就交換一次工作,也就是整理打印出來的憑證資料,并和國稅單和地稅單合并裝訂。這樣的工作一直持續了好幾天,我也熟識了事務所的長輩們。

  當然,工作簡單,但也容易出錯,每次出錯都得影響工作進度,做會計得有耐心還有細心,在完成自己的那份工作之余,我也會去學習了解會計其他的工作,會計講究連通性、邏輯性和規范性。每一筆業務的發生,都要根據其原始憑證,一一登記入記賬憑證、明細賬、日記賬、三欄式賬、多欄式賬、總賬等等可能連通起來的賬戶。這為其一。會計的每一筆賬務都有依有據,而且是逐一按時間順序登記下來的,極具邏輯性,這為其二。在會計的工作中,漏賬、錯賬的更正,都不允許隨意添改,不容弄虛作假。每一個程序、步驟都得以會計制度為前提、為基矗體現了會計的規范性,這為其三。

  登賬的方法:首先要根據業務的發生,取得原始憑證,將其登記記帳憑證。然后,根據記帳憑證,登記其明細賬。期末,填寫科目匯總表以及試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記入總賬。結轉其成本后,根據總賬合計,填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損益表等等年度報表。這就是會計操作的一般順序和基本流程。

  二.就業心得

  1. 我這次的機會是通過我同學得到的,就算我在事務所犯了小錯,長輩們也不好加指責,但這也讓我感覺到壓力,如果這么簡單的工作都做不好,那么我還能做什么呢。我雖然是無薪的新手,但好在我對電腦的操作比較熟悉,很快就能上手,所以在學校多學一點知識是很有用的,我不是本專業的學生,但可以通過自學去了解相關的知識,在就業的幾天里我查閱了不少資料去彌補自己的知識,同時更體會到就業中理論的應用是不易的,簡單枯燥的工作更要求我們能克服心理的厭煩情緒,也許我們以后的工作就是重復某些無聊瑣碎的事,我們抱怨了,但依舊得繼續做好自己的工作,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2. 在工作中,要多動腦尋找提高效率的方法,比如說電腦上某些快捷鍵的設置,文件的合理放置等,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前提下投機取巧也是可以的,這算是理論在就業的應用吧。同時很重要的就是工作中不斷地豐富知識。知識猶如人體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

  3. 如果仔細分析一下稅務單我們還可以發現里面含有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它記錄了各種個體經營戶的營業收入,我們利用這些商業價值信息可以做出調研報告,了解我們當地的消費習慣,甚至分析消費心理,找出在當地最有市場的商品,以及分析商店地理位置,季節因素對商品的銷售影響。當然作為會計師也必須保證這些信息的安全,不得隨意透漏。所以我們也要學會合理收集各種信息。

  4. 在社會就業中我們都會發現我們在社會交際方面顯得很稚嫩,處理突發事件的經驗不足,這就要求我們多參加一些活動,多和別人接觸,增強自己的交際能力,但要真正的鍛煉自己就要敢于去接觸社會上的人,不怕犯錯,克服自己面對陌生環境的恐懼感,能盡快融入新的環境,對自己的能力保持足夠的自信,但又不能自大,我們作為一個學生,要學會虛心向別人請教,敢于提問,不要等到別人表現出親和力你才肯去問,那樣你會做得很辛苦,同時要盡快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聽娶耐心、虛心地接受。

  三.就業意義

  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于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風吹雨打的花朵,通過社會就業的磨練,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就業是一筆財富。社會是一所更能鍛煉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于社會,投身到社會就業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今后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就業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并有效的為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過去社會就業活動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社會就業活動范圍,挖掘就業活動培養人才的潛力,堅持社會就業與了解國情,服務社會相結合,為國家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出謀劃策。堅持社會就業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為社會創造了新的財富。

  通過此次社會就業,我從客觀上對自己在學校里所學的知識有了感性的認識,使自己更加充分地理解了理論與實際的關系。就業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就業,那么所學的就等于零,理論應該與就業相結合,另一方面,就業可以為以后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學到了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也鍛煉了自己,提高了自己實際操作的能力。而今的中國發展是飛速的,世界的變化是飛速的,所以,就要求我們不斷的更新我們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從就業中學習,不斷完善自己,武裝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在今后的競爭中不被淘汰,才能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表現的更好。

  同時這次就業也讓我對會計也有了新的認識,并意識到會計師并不適合自己,雖然我們現在的專業就業情況并不是很理想,但只要我們繼續充實自己,努力學習,用更專業的知識武裝自己,我相信無論什么專業,如果沒有辛勤的付出,沒有過硬的基礎,即使是最熱門的專業,也無法成功就業,因此,我們應從自身找原因,重新振作起來,努力在未來的社會中尋到一處立足之地!認真規劃好自己的未來,總會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14

  學院:藝術學院 班級:10級環藝班 姓名:...學號:.....

  一.實踐目的:

  為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大學生就業形勢,也為了幫助在校大學生更好地了解就業信息與今后的在校規劃,故決定在這個暑假作此點差實踐,

  二.實踐時間:20xx.4.1.---20xx.4.25

  三.實踐途徑:

  通過走訪榮成的大小民營企業,采訪企業中的歷屆大學畢業生與負責人,通過發放問卷,向他們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資料,更好的了解大學生的就業情況。

  四.實踐過程:

  在25天的實踐時間里,我走訪了大量的企業,調查了以大學畢業生為主體的歷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和職業發展狀況;并且走訪的企業基本包括了各個行業(制造、銷售和服務等)以及各種規模,共收回了大約200份有效問卷。因此,這次得到的調查結果是具有相當的可信度的。

  此次調查實踐問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現在工作情況設問

  2.針對工作滿意度的設問

  3.是針對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的設問

  4.針對自我期許和對企業的期許設問

  5.針對就業信息和就業途徑設問

  6.大學期間的活動鍛煉對就業的影響

  7.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8.在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具有多少程度的影響

  五.實踐結果及相關分析:

  經過我們的統計初步得到了以下結果:

  1.工作情況

  目前大學生選擇工作日漸趨于理性,能夠從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對工作方向的選擇、對工作崗位的選擇等。現在已經逐漸漸形成了為自己選工作的良好態勢,而不是以前的為專業選工作。統計結果顯示,約有34%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沒有什么聯系,只有38%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聯系比較密切。而且從現在的社會發展觀察,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畢業后選擇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會的經濟來源,再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同時,沒換過工作的畢業生大約只占38%,而大約有42%的在職大學畢業生換過2份以上工作。

  2.工作滿意程度

  半數以上的畢業生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滿意,只有約5%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不滿意。

  其中,在對現在工作最滿意的方面選擇中被調查者大都選擇了與同事的和睦相處這一項,而對現在工作最不滿意的方面中薪水一項則占據主要地位。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對薪金的要求大學畢業生也趨于

  理智,能夠對自己做出較為理智的斷,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沒有過度的追求高工資。

  3.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和自我期許以及對企業的期許 約97%的畢業生表示能夠勝任現在的工作,但是實踐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專業技能成為了畢業生工作壓力大的主要原因,相應的超過半數的畢業生表示在企業中最希望能得到專業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晉升和出國深造總共只占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調查的畢業生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質于專業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簡單的只是為了暫時的利益。

  4.就業信息和就業途徑

  通過調查畢業生在畢業時最關心的信息分別是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形勢以及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分別達到了36%和20%,這說明大學畢業生希望與招聘單位能有一個溝通的機會。另外求職技巧也成為了一個關注的熱點,這說明在學校里開設就業指導課和就業指導講座的確是很有必要性。他們表示,通過專門的就業講座、就業指導網站和校園招聘大會的形式能比較容易獲得當時的就業信息。但他們同時表示校園招聘大會實際效用不大(與招聘單位反映的情況一樣),漸漸興起的網絡求職和傳統的人才招聘市場是畢業生的主要就業途徑,而效仿國際的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就業亦占有一定的比重(這可能與我們在榮成做調查的局限性有關:在榮成部分的民營企業是家族企業,可能導致了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比重過高)。

  5. 大學期間的活動鍛煉對就業的影響

  從問卷結果顯示,約67%的畢業生在大學期間曾擔任學生干部,而表達能力(凸顯于人際交往與業務洽談),實踐能力(凸顯于實際業務操作),交際能力(凸顯于與領導同事交往及業務洽談)的鍛煉成為日后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見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活動,鍛煉自己的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擔任學生干部則,可以讓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鍛煉,累積到日后工作所需要的經驗。

  6.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58%的畢業生認為企業在招聘人員最看重的是個人的綜合素質,另外還有20%的人認為是專業知識。而實踐能力的創新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被認為是學校現在最缺乏的方面(與上面可以互相印證),學校名氣已不在是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唯文憑論”已向“用文憑論”轉變,而“唯人才論”則逐漸興起。相應的實踐能力的創新、專業知識被認為是與他人競爭同一崗位的優勢所在,同時吃苦耐勞精神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成為了一個優勢因素。如今在職場上,個人的素質已成為影響求職的主導因素,只有在學校打好基礎,努力提升自己的內涵與修養,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7.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的影響

  通過問卷結果的統計,我們看到半數左右的畢業生表示在大二、三開始考慮就業問題,大概10%的人大一就開始考慮,剩下的人則在大四或畢業時才開始考慮。

  在高校職業規劃選項中,只有約11%的人知道職業規劃并知道怎樣規劃,而59%的人則不了解職業規劃。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幾

  屆大學畢業生中,絕大部分的人在大學里職業規劃意識淡薄。而且,絕大部分人表示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課程沒有太大的幫助。只有9%的畢業生對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指導相關的講座表示滿意,但同時有25%的人表示當時學校根本無此項服務。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各高校還未普及,而且課程質量普遍不高,不能達到學生的需求。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及相關講座,以及提高提供就業指導質量應該成為各高校的重要任務。 六.實踐感悟: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我深深體會道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必須重視實踐能力的提高,多參加社會實踐和做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兼職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書本和課堂,而是要做到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爭取日后能早日適應社會。 同時,在重視實踐能力培養的同時在大學里我們應該積極學好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是為自己創造好的就業條件的重要條件。

  七.實踐總結:

  通過假期的這次調查實踐,我收獲很多。不僅更深的了解目前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也從中受到一定的啟發,對于日后的人生規劃和發展方向都有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更近距離的接觸神會,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要對在此次調查實踐中與我合作、配合的大學生、指導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15

  隨著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型教育的轉化,大學生就業成了目前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從積極的方面看,高校的擴招在人才培養、拉動經濟、提高全民素質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使得大學生就業競爭日趨激烈;世界it業泡沫經濟的出現,使得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在就業方面面臨著新的更大的挑戰。基于這樣一種情況,我對計算機專業的就業問題進行了調查。

  一、計算機專業前景

  據美國市場分析公司國際數據公司發表的報告,以信息產業為主的高科技企業仍然是未來社會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所以高科技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年——年,全球所需的it專業人才約為50萬人,年至今全球對it人才的需求將增加到180萬——300萬人,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it人才的短缺現象將會越來越嚴重。而國內目前的it教育主要是高等學校計算機、電子、電信、信息技術等相關專業的學歷教育,如果從市場提供的需求來說,計算機專業大學生應該是供不應求的,至少說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畢竟計算機現在已經運用到各行各業。但是之所以出現就業難的現狀,其原因就是知識結構不健全、專業知識不系統不扎實、綜合技能水平不高、缺乏一專多能等,因此作為一般本科院校應該怎樣加強專業建設、培養特色人才?作為計算機專業學生,又當積極地做出哪些準備以適應就業市場的需求呢?

  二、高等教育的改革

  1深化教學改革,設置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專業結構。

  2加強學生能力培養,提高綜合素質。培養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

  三、充實自己,迎接挑戰

  1扎實的專業知識的準備

  知識的準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單單只是書本知識的回顧,就拿計算機語言來說c、vb、delphi、java學生要做到專一而精,還得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中國加入wto之后,商務運作將會呈現出舉足輕重的地位,國際、國內商務、企業競爭將使得商家對人才的要求更高,只有那些接受過專業培訓的、具備熟練技能和扎實專業知識的人才能適應全球化貿易市場的要求。尤其是it行業中職業的變化和更替是最為頻繁的,它要求從業者必須不斷地學習才能保持這種持續工作的狀態。同時一個人學習的技術越先進,掌握的技術越全面,那么這個人的事業發展前景就越廣闊,工作選擇的機會就越大。此外,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各個企業對信息化投入的比例逐步加大,因此還要求大學生要形成終身教育的觀念。

  2心理素質的準備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這里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心理素質。因此,大學生對自己未來的就業去向要以正確的擇業心態、正確的職業評價、科學的就業形勢分析為基礎,客觀分析自己的情趣、氣質、性格、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正確評價自己,并進行合理的身份定位。同時,當遇到理想與現實發生沖突時,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當有了合理的自身角色定位及良好的心理素質時,才能正視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而大多數從業人員的成功經歷也告訴我們: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不在收入,而在收獲。

  3就業意向的準備

  “孔雀東南飛”是目前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選擇上的一個比較顯著的特征,我們應該從客觀上分析,經濟發達的地區對人才的要求相對較高,再加上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人員已基本飽和。西部基礎條件低,正是用人的時候,對人才的需求供不應求,特別是剛剛興起的計算機技術,在遼闊的西部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更有利于讓自己在供職的崗位上脫穎而出。總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去選擇工作,不再局限于經濟發達的地區和報酬豐厚的崗位,以期取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4實踐經驗的準備

  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就業難還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比如用人單位盲目的設置各種障礙,像是性別差異、專業對口、尤其是工作經驗。據調查,針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大部分同學只進行過簡單的實踐,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夠獨立完成對某個系統開發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但是企業在招聘時都特別強調工作經驗,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許多中小企業他們不像三資企業那樣可以為你的潛質做投資。相反,他們需要的是一經錄用便可創造價值的人,因此不愿承擔學生前期工作培訓的成本。更擔心培養好以后又容易引發畢業生跳槽,造成企業的損失。對于中小企業的種種顧慮,一方面大學生完全可以通過專業培訓機構的培訓來提升自己的工作技巧,彌補自己的經驗不足。另一方面在不耽誤學習的前提下,大學生可以利用假期到企業打工甚至免費實習以積累工作經驗。

  5就業信息的準備

  大學生就業,最關心最急需的是就業信息,目前大學生的信息收集主要靠學校各自為陣,自己向用人單位發函,自己請用人單位來校招聘。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應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比如制作能體現自己特色的自薦書,建立個人網頁或網站,利用網絡資源,時時了解相關就業情況。

  四、總結

  總之,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解決這一問題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及社會各用人單位的共同支持。此外,政府部門也應當積極地為畢業生提供寬松的政策環境,從而形成良好的就業形式。

【就業社會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社會就業調查報告11-11

暑期社會實踐就業調查報告09-13

大學就業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10-03

就業調查報告04-27

大學生就業社會調查報告06-18

大學生就業社會調查報告11-27

大學生就業現狀社會調查報告09-21

會計就業調查報告07-02

就業調查報告通用10-11

就業情況調查報告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