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廬山白鹿洞書院導游詞

時間:2023-04-12 16:43:05 導游詞 我要投稿

廬山白鹿洞書院導游詞

  作為一位盡職的導游,常常要根據(jù)講解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可以幫助旅游者欣賞景觀,以達到游覽的最佳效果。導游詞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廬山白鹿洞書院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廬山白鹿洞書院導游詞

廬山白鹿洞書院導游詞1

  白鹿洞書院,位于江西九江廬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陽。書院傍山而建,一簇樓閣庭園盡在參天古木的掩映之中。南唐升元年間,白鹿洞正式辟為書館,稱白鹿洞學館,亦稱“廬山國學”。宋仁宗五年,改稱“白鹿洞之書堂”,與當時的岳麓書院、應天府書院、嵩陽書院并為“四大書院”。后又與吉安白鷺洲書院、鉛山的鵝湖書院、南昌的豫章書院并稱為“江西四大書院”。

  書院的創(chuàng)始人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李渤。南唐升元四年(940),南唐政權在李渤隱居的'地方建立學館,稱“廬山國學”,又稱“白鹿國學”。這是一所與金陵(今南京)國子監(jiān)相類似的高等學府。北宋初年,江州的鄉(xiāng)賢明起等,在白鹿洞辦起了書院,“白鹿洞書院”之名從此始,但不久即廢。直到著名理學家朱熹重修書院之后,白鹿洞書院才揚名國內(nèi)。朱熹不僅重修了白鹿洞書院,而且還建立了嚴格的書院規(guī)章制度。

  《白鹿洞書院教條》不但體現(xiàn)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經(jīng)典為基礎的教育思想,

  而且成為南宋以后中國封建社會七百年書院辦學的樣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規(guī)章制度之一。

  自朱熹之后,白鹿洞書院“一時文風士習之盛濟濟焉,彬彬焉”它與岳麓書院一樣,成為宋代傳習理學的重要基地。

  元代末年,白鹿洞書院被毀于戰(zhàn)火。明代最早的一次維修為正統(tǒng)元年(1436),以后還有成化、弘治、嘉靖、萬歷年間的維修。進入清代,白鹿洞書院仍有多次維修,辦學不斷。19世紀末期,我國的政治、經(jīng)濟發(fā)生急劇的變化,出現(xiàn)了教育改革的熱潮。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清帝下令變法,改書院為學堂。白鹿洞書院于光緒二十九年停辦,洞田歸南康府(今星子)中學堂管理。宣統(tǒng)二年(1910),白鹿洞書院改為江西高等林業(yè)學堂。國民黨時期,蔣介石準備要南昌中正大學接管白鹿洞書院,但未實現(xiàn)。新中國成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對白鹿洞書院進行保護和維修。1959年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成立廬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二級自然保護區(qū),同年設置作為學術研究機構的白鹿洞書院建置;1990年成立廬山白鹿洞書院管理委員會,F(xiàn)在,白鹿洞書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學、學術研究、旅游接待、林園建設五位一體的綜合管理體制。

廬山白鹿洞書院導游詞2

  在朱子祠前,與禮圣殿并列的是一座兩層樓閣,即“御書閣”。它是清代康熙皇帝賜給書院匾額及古書后,由南康知府周燦請建的。閣前有桂樹兩株,相傳是朱熹手植;但也有人說是清代建造“御書閣”時種植的。這里古樹濃蔭,陽光穿過樹隙在地面上灑下斑駁的小光圈,風吹樹動,光影搖晃,有如微波蕩漾的湖水,顯得環(huán)境清幽,風景宜人。

  在欞星門西北隅,不僅有曲徑通幽、山石林泉之美,而且還有“釣磯石”、“漱石”、“鹿眠場”、“流杯池”諸勝跡。在漱石和流杯池上,均因有朱熹手書“漱石”、“流杯池”石刻而得名!奥姑邎觥,相傳唐代李渤飼養(yǎng)的白鹿就睡在這里。而釣磯石上,也刻有朱熹的'手書“釣臺”二字。據(jù)說當年朱熹常在此垂釣,實際上這里水淺泉碧流急,很少有魚,故明代劉世揚又在石上加刻“意不在魚”四字,可謂中的之妙語。

  在明倫堂后方有一洞,內(nèi)置白鹿,白鹿洞本無洞,明嘉慶九年(1530)南康知府王溱祭山開洞,并撰寫《新辟石洞告后土文》,嘉慶十四年(1535)南康知府何巖命工人置石鹿洞中,并作《石鹿記》。洞中石鹿為明代嘉慶年間硊式石鹿,為書院僅存明代實物。

  白鹿洞書院擁有山林三千畝,保存了廬山的原始森林和原生植被,有千年古松18株,有柳杉、水杉、紫荊、紅楓、銀杏、廣玉蘭、珍珠黃楊、紅葉繼木等受國家保護的珍稀植物。山上林木蔥蘢,山下流水潺潺,這是白鹿洞書院擁有的一份自然遺產(chǎn)。白鹿洞書院融于大自然之中,占盡了自然風光之美。

  白鹿洞書院環(huán)境優(yōu)美,風光如畫,門前貫道溪上的拱橋和橋頭磯上的小亭與碧水青山相映生輝,成為古道來書院的前奏,成為書院的標志和景觀。

廬山白鹿洞書院導游詞3

  “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

  應該是千余年前了。簡介有曰,白鹿洞書院,廬山五老峰東南,地處廬山區(qū)海會鎮(zhèn)與星子縣白鹿鎮(zhèn)的交界處,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學”,距今一千一百多年,書院轄地三千畝,古建筑面積近七千平方米,由先賢書院、紫陽書院等五個院落組成。院前有小溪一道流貫全境。

  從九江市區(qū)坐車出發(fā),途經(jīng)廬山區(qū),到達白鹿洞書院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時正春季,白鹿鎮(zhèn)的田園一片郁郁蔥蔥,春色宜人。野風吹進車窗,油菜花香摻雜著濃濃的泥土氣息,拂起春意闌珊。輕輕的汲一口,似乎還帶著點太陽的味道,十分的愜意。偶爾也看見幾個農(nóng)民在田間耕犁,悠哉的樣子倒更像隱居之士。不知道當年陶淵明先生采菊東籬下之余,是否也這樣耕犁呢。邊欣賞路邊景色邊遐想的時候,不覺已近書院。最后一段路是下坡,穿過高大的樹林,展現(xiàn)在眼前的白鹿洞書院,一派古木參天,臺榭樓宇,青磚院墻,歷史的印記猶然在目。

  禮圣殿是游覽的第一景。作為書院祭祀孔子及其門徒和歷代儒學圣人施之以理的地方,這里的建筑氣勢恢弘,文化氣息濃郁。大殿重檐、九脊、謁山頂,灰瓦白墻,黑柱紅拱,飛檐凌空,巍峨壯觀。無愧為書院現(xiàn)存最大、規(guī)格最高的古建筑。步入大殿屏息凝目。殿中有康熙手書的“萬世師表”匾額,正中為孔子行教圖石刻像,像下有石質臺,上擺石香爐和石花瓶。香煙縈繞,更添幾分莊重、幾分虔誠。后壁左右立著朱熹手書的“忠、孝、廉、節(jié)”四個碑刻大字,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古樸思想氣息撲面而來!肮磐駚,先圣后賢同脈絡。天高地下,四時萬物共流行。”歷史的長河沉淀了多少閃光的思想!多少大浪淘沙后的優(yōu)秀文化,才孕育了今天現(xiàn)代文明的輝煌呵! 出禮圣殿,進明倫堂。明倫堂即是書院的講堂,在禮圣殿側門邊上。磚木結構,面四間,白墻、灰瓦,前后各有門,后門直通白鹿洞。堂內(nèi)陳列有仿古的授課時用的桌椅,有講臺,有戒尺,四周墻壁掛滿了書法對聯(lián),或蒼勁、或端莊、或龍飛鳳舞。找個座位坐了下來,想象先生在講臺上喊一聲“上課”,臺下學生蕭然、然后朗朗讀書的情景,不禁笑了。想當年多少先賢在這講學談經(jīng)。如今我輩尚能在此一憶古韻,意猶足已。

  沒有從后門出,而是通過一段狹窄的.走廊行至后山的白鹿洞。有兩層,下為白鹿洞,洞上樓臺——思賢臺。洞前的兩株桂花正是綠意盎然。洞不大,正中是一尊石鹿,豎耳昂首,神態(tài)悠然,鹿身的石頭表層有些班駁,而唐宋風骨依存。立在石鹿身后的石碑,字跡已經(jīng)難以辨認,清寂的白鹿洞內(nèi)鱗生著賞目的青苔!熬野茁苟矗劦酪采!彪m時過境遷,但眼前的光景卻是如此般的相像。古洞幽深,思緒綿綿,沿墻攀緣的古滕,墻角簇生的山花,輝相生映的蒼松翠竹……怡然成畫。等上思賢臺,思及不同年代的先賢在五老峰下隱居讀書時的情景,感慨不已,敬仰不止。我俯首沉思,或舉目遠眺,都沉浸在那古老文化的悠遠之中。以求自己的心靈在這古文化的悠揚之中得以盡情滌蕩。

  下思賢臺,過行臺、崇德祠,進林業(yè)高等學堂,在延賓館院內(nèi),朱子銅像目視手中的經(jīng)書,面色嚴峻、神態(tài)認真泰然自若。似在思索授道之法,以求“傳道授業(yè)解惑”。貫道溪旁有一亭,名為獨對亭。在游覽了兩個小時之后,不妨領略一下此處懸崖峻峭、下臨湍澗的美好風景!傲杩蘸嗡溃蹴绾裼袡C……凝重尊以老,五一誰當之!泵鑼懥霜殞νっ篮蔑L景的同時,也寫下了朱熹的不朽功績。枕流橋下枕流石。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傳奇。

  中午12點左右,在欞星門前的一排石桌子上,拿出自帶的干糧開始享受美味的午餐,之后,聽聽音樂,濃郁的民族風格和這景這情竟是如此和諧,一時精神炯爽意氣風發(fā)。

  下午2:10,戀戀不舍地踏上了歸程。一路上,回味著白鹿洞書院她那可嘆可賞的千古文化底蘊!鞍茁篃o蹤,與唐文宋理都成陳跡;青山常在,共民生國運大啟新圖。”白鹿洞書院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她的美麗風情和厚重的歷史文化,更有我們肩負著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春風化雨,千年的白鹿洞書院,正延續(xù)著她儒學思想的獨特魅力。

廬山白鹿洞書院導游詞4

  歷史追溯到唐貞元年間,洛陽人李渤與其兄涉在此隱居讀書,渤養(yǎng)一頭白鹿“自娛”,鹿通人性,跟隨出人,人稱“神鹿”。這里本沒有洞,因地勢低凹,俯視似洞,稱之為“白鹿洞”。后李渤為官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為紀念他青年時代在此讀過書,廣植花木,建亭、臺、樓、閣以張其事。

  南唐李氏朝廷,在此辦“廬山國學”又稱“白鹿國學”,與金陵秦淮河畔國子監(jiān)齊名,學者爭相往之。

  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視書院教育,御賜《九經(jīng)》等書于書院,因有朝廷重視,地方官史予以重視,書院得以發(fā)展。南宋淳熙六年,理學宗師朱熹知南康軍(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率百官造訪書院,當時書院殘垣斷墻,雜草叢生。朱熹非常惋惜,責令官員,修復白鹿洞書院,并自任洞主,制定教規(guī),延聘教師,招收生志,劃撥田產(chǎn),苦心經(jīng)營。朱熹制定的《白鹿洞書院揭示》又稱《白鹿洞書院教規(guī)》影響后世幾百年,其辦學的模式為后世效仿,傳至海外的日本、南韓及東南亞一帶,白鹿洞書院譽享海外。清末宣統(tǒng)二年,清廷廢白鹿洞書院名稱,改稱江西省高等林業(yè)學堂。

  辛亥革命以后,書院遺址曾遭火災,藏書大部分損失。民國七年(1918),康有為曾題寫《白鹿洞書院》橫額,書院也偶有修整,但終又日益頹壞。國民黨軍官訓練團曾一度占用書院院舍。抗戰(zhàn)時期,又遭到日本侵略軍的破壞,合抱大樹毀壞甚多。抗戰(zhàn)勝利后,蔣介石曾表示白鹿洞書院由當時設在南昌的中正大學接管,作為中正大學的永久校舍,但這個計劃并未實現(xiàn)。

  新中國成立后,白鹿洞書院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利用啊,各級政府先后撥巨款進行三次大的'維修,再度興盛。1959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在廬山申報世界“文化與自然”的遺產(chǎn)過程中是聯(lián)合國專家考察下塌首選第一站。

  白鹿洞書院建于公元940年,南宋時經(jīng)朱熹重建擴充,成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代表中國近世七百年的宋學大趨勢”,理學家朱熹等中國歷史上的名人都在此講過學。

【廬山白鹿洞書院導游詞】相關文章:

廬山白鹿洞書院導游詞11-10

白鹿洞書院導游詞01-27

江西白鹿洞書院導游詞12-02

白鹿洞書院導游詞范文介紹08-17

白鹿洞書院導游詞7篇08-17

九江白鹿洞書院導游詞04-02

江西白鹿洞書院導游詞10篇12-02

江西白鹿洞書院導游詞精選5篇02-02

白鹿洞的導游詞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