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河南紅旗渠導游詞優秀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導游,總歸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游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寫導游詞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河南紅旗渠導游詞優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河南紅旗渠導游詞優秀1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首先您歡迎來到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的河南來旅游。我是您此次行程的導游員,我姓鄭,大家可以叫我小鄭。俗話說,“大海行船靠舵手”,今天我們坐車呢,就要聽司機師傅的。在我右手邊的就是我們的司機范師傅,著名演員范偉小品演的好,而我們的范師傅車開的好,保證大家會有一個舒適的乘車環境。本次旅行就由我和范師傅竭誠為大家服務,在旅途中如果您有什么意見和建議請盡管提出,我將盡力給予解答和滿足,最后也預祝大家此次旅程帶著期待而來,載著滿意而歸!
接下來我把咱們今天的行程先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我們上午游覽紅旗渠,中午在飯店吃飯,下午游覽殷墟,晚上入住安陽酒店。我們是從鄭州出發的,向北經新鄉、鶴壁、安陽就到達我們的目的地林州紅旗渠了。由于當前車速較快請大家坐穩扶好,不要打開車窗把頭手伸出窗外,以免發生危險。好多朋友是第一次來安陽,那么下面我就把安陽林州簡單的介紹給大家。
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不僅是甲骨文的故鄉,著名世界文化遺產——殷墟的所在地,還是《周易》的發源地,紅旗渠精神誕生地,不愧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曾留下“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著名詩句。歷史上著名的文王演易、婦好請纓、蘇秦拜相、西門豹治鄴、岳母刺字等重大事件都曾經發生在這里。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安陽林州紅旗渠風景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堅持和發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自強不息、開拓創新、團結實干、無私奉獻”的精神,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巍巍太行山上,逢山鑿洞,遇溝架橋,一錘一釬,堅持苦干十年,削平了一千二百五十座山頭,鑿通了二百一十一個隧洞,架設一百五十二座渡槽,建成了盤繞林濾山長達一千五百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紅旗渠。
紅旗渠在安陽以西五十多公里的'林州林濾山中,地勢險峻,工程宏偉。它不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為林濾山自然風光增添了一大勝景,被中外游人譽為“人工天河”、“中國的水長城”、“世界奇跡”。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紅旗渠工程竣工后,周恩來曾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個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紅旗渠景區,主要以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華山之險、峨媚之雄、三峽之奇、黃山之秀為一體的自然風光而開發建設的風景名勝區,現在以妖嬈多姿的風采,向世人展示其獨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
朋友們,“心動不如行動”,林州紅旗渠馬上就要到了。請大家做好下車準備,關好車窗,帶好貴重物品,到達景區后呢,請大家跟緊隊伍,不要大聲喧嘩,也不要抽煙,注意保護景區環境。好了,請大家跟我下車參觀吧!
河南紅旗渠導游詞優秀2
朋友,有一首歌曲您還記得嗎?“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勢把山河重安排。”這首激昂雄壯的歌曲,把我們引到那艱苦創業的歲月。20世紀60年代,英雄的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堅持和發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自強不息、開拓創新、團結實干、無私奉獻”的精神,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巍巍太行山上,逢山鑿洞,遇溝架橋,一錘一釬,堅持苦干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頭,鑿通了211個隧洞,架設152座渡槽,建成了盤繞林濾山長達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紅旗渠。
紅旗渠在安陽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濾山中,地勢險峻,工程宏偉。它不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為林濾山自然風光增添了一大勝景,被中外游人譽為“人工天河”、“當代萬里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跡”。20世紀70年代初,紅旗渠工程竣工后,周恩來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個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紅旗渠景區,主要以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華山之險、峨媚之雄、三峽之奇、黃山之秀為一體的自然風光而開發建設的風景名勝區,現在以妖嬈多姿的風采,向世人展示其獨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
紅旗渠景區的主要景點有:分水苑、青年洞等,首先我們參觀分水苑景區,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嶺,原名墳頭嶺。紅旗渠總干渠在這里分為三條干渠,改名為分水嶺。
走進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太行巨型浮雕。這組浮雕由安陽市園林設計室袁建國同志設計,長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個。浮雕以林州人民戰太行的群體形象出現,用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斗天圖。其中,既有凌云壯志的豪邁氣概,又有雄偉壯觀的戰斗場面,站在浮雕前使人感到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整個浮雕分為四個場面:1.林縣縣委發出引漳人林的動員號召;2.工程技術人員實地勘測;3、凌空除險;4、千軍萬馬戰太行。
在千軍萬馬戰太行浮雕右側,是紅旗渠主要工程壁畫,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紅旗渠源”。紅旗渠源頭位于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是將漳河水引入紅旗渠的樞紐工程。1960年3月,承擔截流任務的任村公社青年民工,在一無大型機械,又無先進技術的情況下,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跳人冰涼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紅旗渠內。
第二幅是“青年洞”。該工程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紅旗渠最艱險的工程。是當年青年突擊隊員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以“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開鑿的。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斗的業績,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青年洞”風景名勝區,被國家六部要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第三幅是“空心壩”。該工程是以壩上過河水,壩中過渠水,解決了河水與渠水在一個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兩用壩。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庫”。該水庫始建于1958年,原是亂石堆壩,其壩高雄踞亞洲第三位。設計總庫容775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5530萬立方米。后經過瀝青處理大壩印水面和高壓混凝土巖縫灌漿,現大壩性能良好。它既起到調節汛期洪峰,又可補充紅旗渠水源,現在已被開發成“太行平湖”風景區。
第五幅是“桃園渡橋”。該橋是座三用渡橋,上面是公路,可以行汽車;中間是涵洞,可以流渠水;下面是河床可以過洪水。現在為了解決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里鋪設了管道,把弓上水庫的水逆紅旗渠水引入市內,所以又成了四用橋。
第六幅是“紅英匯流”。紅旗渠一干渠沿林濾山南下,英雄渠沿淅河東流,至合澗鎮西匯合,形成了一處優美的飛流直瀉奔騰圖。有詩贊曰:“珠濺花飛雪裹玉,流激瀑瀉浪逐波。閘開傾進瓊漿液,兩韻一渠唱凱歌”。
總干渠分水閘,是紅旗渠分水樞紐工程,分水苑也以此而得名。總干渠分水閘樓頂高懸郭沫若親筆書寫的“紅旗渠”三個蒼勁有力的朱紅大字,在燦爛的'陽光下熠熠生輝。閘門內奔瀉出兩股激流,向西南方向流去的是紅旗渠一干渠,沿林濾山東巒至合澗鎮與英雄渠匯流,澆灌著姚村、城關、合澗等35.2萬畝土地;二干渠沿山坡東南方向到橫水鎮馬店村,澆灌著姚村、河順、橫水等11.6萬畝。三干渠在分水嶺雙孔隧入口處,距分水閘500米,向東到東崗鄉東蘆寨村,澆灌著任村、東崗、河順等4.6萬畝土地。
1997年,分水閘實現了計算機遙控觀察調節水位,使紅旗渠灌區達到了國內自動化管理先進水平。
在分水閘的后面,有一座“紅旗渠”紀念亭。這是1973年建成的仿古建筑。紀念亭匠額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題寫。亭內懸掛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為紅旗渠的題詞,反映林縣干旱歷史和“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的圖片;紅旗渠通水和紅旗渠效益圖片圖表;還有當年民工修渠時用過的工具及充饑吃的野菜標本。這些都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課堂。
接下來我們將去參觀青年洞景區。
由分水苑景區乘車上行30公里,就到達青年洞景區。這里山高水險,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八米寬的紅旗渠從山中穿過,一派雄險秀麗的景色!
“鷹咀山”是進入青年洞景區的第一景。在紅旗渠之上有段崖壁,書有“鷹咀山”三個大字。舉目靜觀,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鷹聳立于紅旗渠之上,極目遠望,意欲展翅騰飛。看到雄鷹展翅,就不會忘記繼續發揚紅旗渠精神,繼續努力奮斗,建設好我們的祖國。
虎口崖位于凌云亭東,崖峰刺天,山崖向外突出10余米,崖勢險惡、高聳入云。修建紅旗渠時,山崖上時有被開渫炮震松散的石頭掉下來砸傷修民工。為了減少傷亡事故的發生,需要有大智大勇,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人腰系大繩,下塹除險。除險隊長任羊成帶著他的伙伴們,像騰飛于蒼穹的雄鷹,在崖上蕩秋千,飛蕩數次,才能蕩進虎口,除掉險石,人們稱這種舉動叫“虎口拔牙”。但這伙“虎口拔牙”的勇士們有時也會被虎咬上一口,除險隊長任羊成有一次摔在圪針窩里,差點送掉性命。
神工鋪位于虎口崖下,是當年修渠民工住過的崖。由于當時修渠民工多達三四萬人,漳河沿岸村莊又少,修渠民工沒有住房,就住宿山崖,山崖住滿了,他們就搭席棚,打地洞。常年頂風冒雪,抗嚴寒戰酷暑,度過修建紅旗渠的艱苦歲月。他們不但毫無怨言,還在崖壁上留下了豪邁的誓言:“崖當房,石當床,虎口崖下度時光,我為后代創大業,不修成大渠不還鄉”。神工鋪就是當年修渠民工居住過的地方。
山碑是《山碑》攝制組于1990年請前李先念題寫的片名。《山碑》是一部反映林縣人民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發展三部曲的電視片。
碑就是山,山就是碑。將山碑二字刻在青年洞口的山崖上,教育子孫后代永遠不忘當年修建紅旗渠,改變干旱缺水面貌的艱苦奮斗歷程,激勵他們繼承和發揮紅旗渠精神。
青年洞是紅旗渠總于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青年洞景區主要景點。青年洞位于任村鎮盧家拐村西,從地勢險惡、石質堅硬的太行山腰穿過。洞長616米,高5米,寬6,2米,設計流量為23秒立方米,挖土石方19400立方米,總投工13萬個。
該工程動工于1960年2月,當年10月因自然災害和國家經濟困難,總干渠被迫停工。為早日將漳河水引入林州,建渠干部群眾挑選了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堅持繼續施工。當時每天每人只有六兩糧,為了填飽肚子,民工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撈河草充饑。很多人得了浮腫病,仍堅持戰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終日挖山不止。他們還創造了“連環炮”、“三角炮”、“瓦缸窯炮”等爆破方法,使挖山日進度由0.3米提高到2米多。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奮戰,終于在1961年7月15日將洞鑿通。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斗的業績,紅旗渠工程指揮部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1973年全國人大會副委員長郭沫若為此工程親筆題寫了洞名。
1996年6月1日視察了紅旗渠。他沿渠觀看了雄偉的紅旗渠工程,詳細看了碑刻等文物,聽了講解員的實地情況介紹后感慨地說:“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居然能保持那么樂觀的情緒,就是有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撐。所以,我昨天在抗大紀念會上講不要忘記創業時期的艱難歲月。在這里,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記山中歲月、洞中歲月,不要忘記那些修渠的人。”并親筆題詞:“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
林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將題詞鐫刻在太行石壁上,激勵全市人民將紅旗渠艱苦創業精神作為傳家寶,一代一代傳下去。
好了,關于紅旗渠的講解到此結束了,希望紅旗渠精神能成為您以后做好一切工作的精神動力,并能發揚光大。謝謝!
河南紅旗渠導游詞優秀3
紅旗渠懸掛于太行山腰,氣勢雄渾,宛如一部交響曲縈回耳際;堪稱“太行一絕”的“一線天”,幽靜深邃;橫跨兩山之間的步云橋,舉步驚鴻;下山滑道,輕松刺激。
最好玩的要數“一線天”了。
我們過了凌云亭,登上旋梯,進入一條山縫,這就是鬼斧神工的.“一線天”。長50余米,只能一人單身行,遇到身體胖的人還要吸著肚子才能通過。仰頭望,一條只有一尺寬的藍天映入你眼簾, 手扶著旁邊的崖壁,步步踩實,向上攀登。縫中非常潮,涼風吹過,又覺渾身打顫。真謂天下一絕。
過了“一線天”,繼續向上登,不一會,就來到了步云橋。步云橋為簡易加單跨懸空索橋,跨度146米,由四根鋼纜組成,主纜矢高7米,中心距1.8米,采用四根直徑54毫米,索橋跨度之長在華北地區所屬罕見,橋南北兩頭吊桿門框上各刻有一幅對聯,朝南聯為“春風扶我騰云過,秋山迎賓駕霧行”;朝北聯為“有志敢行天上路,無膽驚看云中人”。
紅旗渠的建成,舉世聞名,成為新中國水利建設上的一面旗幟,不僅使林縣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被譽為“人工天河”、“中國水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跡”。
【河南紅旗渠導游詞優秀】相關文章:
河南地區紅旗渠旅游景區導游詞07-10
河南石人山優秀導游詞06-16
林州紅旗渠導游詞03-13
紅旗渠景點導游詞06-11
安陽紅旗渠導游詞02-28
河南概況導游詞-河南導游詞12-31
河南旅游導游詞-河南導游詞02-14
河南嵖岈山優秀導游詞06-11
河南芒碭山導游詞優秀范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