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的導游詞集合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導游,有必要進行細致的導游詞準備工作,導游詞是我們引導游覽時使用的講解詞。那么你有了解過導游詞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泰山的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泰山的導游詞1
大家好,我是導游張智堃。今天,我要帶領著大家一起到五岳之一的泰山觀光。
泰山古稱岱宗,它位于山東省東部,華北大平原的東側,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以“五岳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于中華大地,舉世矚目。
再往上走,大家就到了主峰部位。主峰的東側有一個觀日石。在原來,傳說古人因為爬山時很多人看不到日出,人們齊心協力從山上搬來一塊大石頭,大家把它放在觀日點,人們站著或者坐在上面,就看到了日出。主峰的西側有一塊石碑,上面雕刻著四個鮮紅的大字:“五岳獨尊”,這四個大字時古代文學家孟子(孟軻)說出的,意思是:“五岳之中,排名榜首”。從古至今,這四個字成了千古佳來到泰山面前,站在迎客松下,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十八盤。因為古人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十八盤的臺階共1594級。高約400多米,可以說是泰山的“脊梁”。如果你從下面的中天門順著十八盤一直登上南天門,你就會感覺到小腿肚子一直在不停的打哆嗦,這是因為十八盤很陡。登上了南天門,大家先休息一下,留個影,休息一會我們再向上爬。大家請繼續跟我向上爬。爬上一小段距離以后,便到了天街。天街位于泰山海拔1250米的高空中。因為天街已經話。再往上走,就到了泰山的最高點——玉皇頂。從玉皇頂的觀望臺往下走,就看到了泰山的全景。正如大詩人杜甫在《望岳》一詩中所講:“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曉”。游客們,泰山的景色確實很雄偉,希望您帶著親朋好友再來光臨泰山!
詳細介紹泰山的導游詞
各位游客,大家早上好,我姓楊,你們叫我楊導就可以了。本次旅游我們要去登泰山,全程由我來帶領大家參觀游覽,如果大家有什么疑問,大家可以來問我,我盡量幫大家解決。同時,請愛護景區環境衛生,每個景點我都給大家留夠了參觀拍照的時間,請大家自覺遵守時間,以免影響后面的一些參觀行程。
在到達泰山景區之前,我先給大家對泰山做一個介紹。泰山位于山東省泰安市,是我國的“五岳之首”,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偉大的象征,是東方文化世界的縮影,是“天人合一”的寄托之地。在一九八七年被列入了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的目錄。泰山自古以來就被看做是國家穩定,民族團結的一個象征。歷朝歷代,無論誰當上了黃帝,第一件事就是朝拜泰山。先后有十二位黃帝來到了泰山封禪。泰山因此也就成為了我國唯一一座受過黃帝封禪的名山,無論是誰,都對泰山是仰慕備至,孔子和杜甫先后都登過泰山,還留下了一些千古絕句。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泰山腳下,大家向山頂上看,那個紅色的建筑就是南天門,位于泰山十八盤的盡頭,又名三天門,海拔一千四百六十米,故稱天門關。等一會,無論是坐纜車的還是徒步登山的,我們都將在那里會合。泰山主要的景點有:百丈崖、望人松、云橋飛瀑、十八盤等。其中十八盤是登山路中最險要的一段,你能想象嗎?它有石階一千六百余階,你們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它像不像一條在崇山峻嶺之間的一條灰色的長龍!
好了,話不多說,我們一起向上爬,看看誰最先到達山頂,體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泰山之頂,玉皇頂。玉皇頂舊稱太平頂,又叫做天燭峰,海拔為一千五百四十五米,在我們身旁這座紅顏色的廟宇,我們叫它玉皇廟,故稱太清宮。廟內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等,始建年代已不詳。在玉皇頂上看日出,可是絕佳之地。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在山頂住一個晚上,明天趕早在玉皇頂上看日出。
現在是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請大家盡情地欣賞泰山的美麗風景。請大家在自由活動的時候注意安全。祝大家玩得開心愉快!
泰山的導游詞2
阿爾泰山,蒙語的意思是“金山”。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到俄羅斯境內,長約20xx公里,山中有現代冰川。山地植被、土壤垂直分布顯著,森林和礦藏資源豐富。水源充足,一條條河流,潺潺流淌,滋潤著面積廣闊的森林。
有諺語稱道“阿爾泰山七十二條溝,溝溝有黃金”,這正是說明了阿爾泰山的金礦豐富。她穿越中、哈、俄、蒙四國邊境,全長達到20xx多公里。阿爾泰山雨雪豐富,森林密布,草原繁茂。冬季,這里一片冰雪世界,有著開展雪上運動的絕佳場所;夏季,氣候涼爽宜人,連綿的綠色森林,一望無際的碧綠草原,再加上一片片花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這里是生態旅游和度假療養的好地方,歡迎您來。
泰山的導游詞3
望人松位于五大夫松西側的山坡上,一枝長長的樹干斜向下伸展著,好像在熱情企盼著海內外賓朋的到來。許多年輕的情侶,更是將她看做忠貞不渝的愛情象征,紛紛在樹下留影。
傳說很久以前,在朝陽洞附近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妻,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親相愛,樂善好施。一天,他們救助了一位不慎失足的花匠,經二人悉心照料,花匠很快恢復了健康。為了感謝他們的救命之恩,花匠拿出許多奇花異草的種子撒在山間,第二年泰山果然花繁草茂,十分美麗。
又一次,一位石匠來他們家避雨,他們傾其所有,熱情款待,石匠為了感謝他們的盛情,鑿通了泰山的所有盤道,引來了大批游人,使他們夫妻大開眼界。
后來,丈夫為了把泰山打扮得更加美麗,決心到外面學習技藝。然而丈夫走了三年,卻遲遲不歸,妻子站在山坡上焦急的望著,等待著……又過了一年,妻子不見了,在她站過的地方長出一棵亭亭玉立的松樹,像那少婦守望遠方,企盼著丈夫的歸來。
有一天, 她的丈夫終于回來了,見妻子變成了一棵松樹,悲痛異常,于是在樹下筑了一間石屋,日夜守護著他的妻子,把對妻子滿腔的愛,都獻給了泰山,之后又為建設泰山做了許多貢獻。
泰山的導游詞4
各位游客:
歡迎來到泰山旅游觀光,大家一路辛苦了。我呢,是大家的導游員小賈,在接下來的旅程中將由我和大家一起度過,希望在游覽的過程中大家能積極配合我的工作,我也會盡全力為大家提供優質的服務,在此小賈先謝過各位了。好了,看大家臉上興奮地表情,我也就不嘮叨了,那么現在就開始我們今天的旅程吧!
泰山,古時稱岱宗,位于山東省東部,面積為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因其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所以在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風景名勝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泰山,被人們稱之為五岳之首,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其中有這樣一個說法:傳說盤古開天辟地后經過了漫長的一萬八千年慢慢衰老,最后溘然長逝。盤古死后他的頭變成了東岳,腹變成了中岳,左臂變成了南岳,右臂變成了北岳,兩腳變成了西岳,因為盤古開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為人類祖先,他的頭部變成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稱為至高無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經過一路的攀爬大家是不是很奇怪,人們都說爬泰山很難,為什么我們一路走來路這么平坦呢?那是因為我們還沒到泰山陡峭的地段,而我們面前這崎嶇的山路呢就是泰山著名的十八盤,它是泰山最險要的一段。泰山有3個十八盤之說,從開山到龍門為慢十八,再到升仙坊為不緊不慢又十八,最后到南天門為緊十八,共計1630余階。從遠處看呢,十八盤既像飛流直下的云瀑又像蜿蜒曲折的天門云梯。好了各位,現在我建議咱們大家一起唱著《山路十八彎來》征服這十八盤,大家說好嗎?
各位我們征服了十八盤終于到達了南天門,大家遠望四周云霧繚繞是不是有一種仿佛置身仙境的感覺呢?現在大家可以吟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來感受一下古人登高望遠的情懷。游客朋友們我們穿過天街來到了碧霞祠,殿內身著鳳冠霞帔(pèi),慈顏安詳端莊的女子就是碧霞元君,她是道教尊奉的女神,俗稱泰山娘娘、泰山圣母,傳說碧霞元君是東岳大帝之女,宋真宗時封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經中說,碧霞元君是西天斗母的化身,在泰山修道成真,受玉帝之命,統領岳府神兵,察看人間善惡。民間傳說碧霞元君能福佑眾生,特別是保護婦女兒童,有求必應。各位游客現在呢我們來到了玉皇頂,它是泰山主峰之巔,因峰頂有玉皇廟而得名。玉皇廟始建年代無從考證,明成化年間重修。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東西配殿等,大家看殿前這個石碑它就是極頂石,標志著泰山的最高點。極頂石西北有古登封臺碑刻,說明這里是歷代帝王登封泰山時的設壇祭天之處。 殿內供奉的是玉皇大帝銅像,神龕上匾額題柴望遺風,說明遠古帝王曾于此焚柴祭天,祭拜山川諸神。
好了,各位游客接下來大家可以在玉皇頂自由參觀游玩,咱們一個小時后集合。謝謝大家!
泰山的導游詞5
你好,我是本次去泰山的導游——張彧睿,以后就叫我小張就行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泰山,是五岳之首,在山東境內。泰山在中國幾千年來都是古代皇帝封禪祭天的神山。景色宜人,山峰壯美。日出更是美麗。我相信每個游客的泰山之旅都會有不虛此行的感受。
這次旅行的路線,一般是步梯,一般是野路,希望大家跟著我,一切行動聽指揮,以免迷路、走失。
現在,我們就沿著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山神的地方岱廟出發。游覽完岱廟,我們直接驅車來到中天門,沿著一路風景我們來到了對松山,從松山谷底至岱頂南天門的一段盤路,叫摩天云梯,俗稱十八盤,全程1公里多,石階1594級,垂直高度400米,這就是泰山的最險處。過了十八盤,就是南天門了。經過碧霞祠,大觀峰,我們就來到了泰山極頂—玉皇頂。在這里,可以一睹日出云海的勝景:東方漸成金黃色,一輪紅日徐徐上升,霎那間,騰空而起,山巔云海間銀波澎湃,景象壯觀。
泰山是雄偉的,希望泰山之旅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謝謝大家!
泰山的導游詞6
各位朋友:
你們好!熱誠歡迎你們到泰山來,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從泰山中路登上山頂。
這座高大、古老的泰山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與文化的積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現在,我們仍要像古人那樣問一句“岱宗夫如何”,然后,同我一起步入大山,去領略泰山的神韻。
這里是岱廟。從岱廟開始,經岱宗坊、一天門、紅門、中天門、升仙坊至南天門、是古代皇帝封禪泰山所走過的路,現在被知名人稱為“登天景區”,也稱中路,是如今泰山登山6條路中最古老的一條。我們將從這條路登上極頂。
大家注意到了巍峨的岱廟前,還有一座較小的廟宇,這就是“遙參亭”,是當年皇帝封禪泰山的起始點。當年帝王來泰山舉行封禪祭典時,都先要在這里舉行簡單的參拜儀式,因此明朝之前,稱此為“草參亭”。明代加以擴建時,改名為“遙參亭”。雖是一字之易,基虔誠卻盡含其中了。
朋友們,中國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有著獨特地位的,這座遙參亭的建筑構思既出于封禪大典將由此為前奏而步步進入高潮的需要,也是中國古代先抑后揚的美學思想的體現。
正陽門內就是岱廟了,平是一個神奇的方。岱廟有著如此的魅力,決定于它自身的特征。首先,它的圍墻便與一般廟宇不同,圍墻周1300米,5層基石,上砌大青磚,呈梯形,下寬17.6米,上寬11米,高約10米,共有8座門:正中為正陽門,是岱廟的正門。由正陽門進得岱廟來,迎面是配天門,取孔子說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門兩側,東為三靈侯殿,西為太尉,三殿之間以墻相連,構成岱廟中間第一進院落。
過了仁安門,便是雄偉高大的宋天貺,它又叫峻極殿,是這座廟宇的主體。天貺殿面闊9間,643.67米,進深5間,17.18米,通高23.3米。大家看,天貺殿坐落在寬敞的白色臺基之上,周圍石雕欄楹環繞,云形望柱齊列,使天貺殿與四周的環境產生了奇妙的效果。
天貺殿周圍施以回廊,形成了一個大院落,在中國的建筑中,廊是起著使空間有聯貫、斂氣、緊密、嚴謹而又富于變化的作用,這是世界建筑史上都加以稱道的。岱廟的回廊把一座重檐廡殿的大建筑物緊緊地環抱著,平直與崇高的對比更激起了人們對天貺殿的崇仰。我國古代建筑家深知世上沒有絕對大絕對小,大小是從對比中產生的,除了四周低平的回廊外,天貺殿前平臺上還修了兩個精巧的御碑亭,既突出了天貺殿,又于雄偉中寓含著恬靜閑適,因此天貺殿并不是雄偉兩個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從天貺誣后門出,有磚石甬道與后寢宮相連。宋真宗封泰山時,因將泰山封為“帝”,帝則應當有“后”,于是便為之配了個夫人“淑明后”。從這一點看來,岱廟與其說是道教神府,還不如說更像皇家宮廷,這種布局進一步透露了封建統治者利用岱廟進行政治活動的功利目的。
剛才,我們是沿著岱廟的主軸線游覽,而主軸線兩側,原另有4個別院,東面前后兩院,前為“漢柏院”,相傳漢武帝所植的6株古柏就在此院內;后為“東御座”,是皇帝祭泰山下榻的地方。
這里就是泰山有名的十八盤了。大約25億年前,在一次被地質學家稱作“泰山運動”的造山運動中,古泰山第一次從一片汪洋中崛起,以后幾度滄桑,泰山升起又沉沒,沉沒又升起,終于在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中,泰山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模樣。古老的造山運動造就了泰山南麓階梯式上升的三個斷裂帶,最上一層從云步橋斷裂帶到極頂,海拔陡然上升400多米,使得這一層地帶與四周群峰產生強烈對比,猶如寶塔之剎,形成了“東天一柱”的氣勢。
這里是緊十八盤,也是整個登山盤路中最為艱難的地段了。大家看,石壁上古人的題刻:“努力登高”、“首出萬山”、“共攀青云梯”……那是在勉勵我們。大家再看,那負荷百斤的挑山工,再想想當年無名無姓的鑿石修路人……大山無言,但它們能激勵人們向上。朋友,登山猶如干任何事業,只有義無反顧地向上,才能戰勝險阻,才能到達最高的境界!
南天門到了,我們現在已置身“天界”了,雖然我們并沒有成仙,但我們在這里領略到了“登天山而小天下”的豪邁。
進了南天門,與之相對的是大殿取名為“未了軒”,未了軒兩側各一門可以北去。出門往西有一山峰叫“月觀峰”,山上有亭,名月觀亭。據說,天高氣爽的深秋時節,在這里還可以一覽“黃河金帶”的奇異景觀:在夕陽映照的天幕下,大地變暗了,惟有一曲黃河水,反射出了太陽的光輝,像一條閃光的金帶,將天在地連在一起。入夜,在皎潔的月色下,由此北望可見濟南的萬家燈火,因此月觀峰又稱“望府山”。
出南天門院落東折即為天街。天街,天上的街市,多富詩意的地方。沿天街東行,中北有一坊,匾額上題有“望吳圣跡”,這就是相傳孔子與顏淵看到吳國閶門外一匹白馬的地方。坊北有孔子廟。
天街最東端就是碧霞祠了,我給大家講講碧霞元君的故事。碧霞元君的前身是泰山女神,在民間被稱作“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是百姓心目中的泰山主神,并被稱作“泰山奶奶”、“泰山老母”。民眾對泰山老母的候信仰與喜愛,是一種歷史積淀下來的埋藏在人們心靈深層的對母親的愛。多少年來,碧霞元君贏得了百姓的愛戴,至今仍高踞泰山之巔,接受著善男信 女的香火,召喚著去鄉離國的游子。
好,讓我們進到碧霞寺來。2500平方米的地方,建起了山門,正殿,配殿,3座神門,鐘樓、鼓樓、香亭、萬歲樓、千斤鼎、火池,還有照壁、歌舞樓、御碑亭……而且為御高山疾風,殿為銅瓦、碑為銅鑄,金光閃閃,儼然天上宮闕。泰山碧霞祠的高度建筑技巧被認為是我國古代高山建設的典范,人舞到這里來進香并不感其小而覺其高大,神圣感油然而生。如今,泰山碧霞祠建筑群中獨具一格的神品。
出碧霞祠東神門北折沿盤道再上,可見一堵石壁巍然屹立,石壁上石刻遍布,洋洋大觀,人稱“大觀峰”。大觀峰西側,幾年所有的石上也都有古人的手筆,這一帶可謂是露天的書法藝術博物館。
沿大觀峰西側盤道而上,至最高處,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階終于到了盡頭,這里就是泰山的極頂--玉皇頂了。
玉皇廟建在極頂上,紅墻碧瓦像是給泰山戴上了一頂桂冠。由山門進廟,最先看到的是院中央的“極頂石”。極頂石臥在一圈石欄中,高不盈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別處,將是一塊最普通不地的石頭了。但是在這里,它的旁邊有碑恭恭的寫著:“泰山極頂1545米”。根據地質學分析,就是它,在3000萬年前從海槽中率先拱起,它根植于1萬米的地殼深處;就是它,有著數百平方公里的基座,整座大山在托舉著它,使它高聳云天,以至玉皇廟中的玉皇大帝簡直就成了它的守護神。
朋友們,一天的行程已經結束。希望你們能再度到泰山來。謝謝大家!
泰山導游詞4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導游xxx。今天,我將帶領大家一起到五岳之一的泰山旅游觀光。
泰山位于山東省中部,泰安市之北,海拔1545米,為我國五岳之東岳。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于中華大地。1987年,泰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游泰山,一般先游岱廟。岱廟位于泰安城內,南起泰安門,通天街,北抵泰山盤道、南天門的中軸線,為歷代封建帝王到泰山封禪時舉行大典的場所。你們看,這是岱廟主殿天貺殿,是我國三大宮殿建筑之一,始建于北宋。岱廟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余塊,多藏于漢柏院內。大殿前還有秦始皇的無字碑。院北東御座是帝王來泰山封禪時休息的地方。岱廟真是一個歷史文物、詩文、繪畫、書法、雕刻藝術的綜合博物館啊!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主峰。主峰的東側有一個觀日石。傳說古人爬山時,很難看到日出,人們齊心協力從山上搬來一塊大石頭,成了今天的觀日點。現在人們只要站在觀日點上,就可看見日出了。
大家休息一下,留個影,如果留完影的話,請跟我一起下山。
游客們,泰山的景色確實很雄偉。如果您還沒有盡興,那就帶著您的親朋好友再次來泰山旅游觀光。小x在泰山隨時恭候您的光臨!謝謝大家!
泰山導游詞5
各位先生、女士、朋友們:
大家好!我叫xxx,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我首先對大家能來泰山旅游、觀光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希望大家在泰山游玩期間玩的開心、吃的放心、住的安心。同時,也希望泰山的瀏覽能給大家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在我帶大家瀏覽前,我給大家提幾個小要求,希望大家共同遵守:“大家在游玩時千萬不要破壞建筑、不要在古木和石碑上刻名字,不要登高照相,不要獨自離開旅游團。”現在我就帶大家到五岳之首——泰山。說到泰山,大家可能會想到:重如泰這一奇觀山、穩如泰山之類的成語吧!大家是不是覺得有一種安全感呀?好!現在我們就一同走入大山,去領略一下泰山的神韻,去征服泰山吧!大家現在看到的這條古松圍繞鮮花相伴的`石梯,我們可沿著它到岱宗坊,再往上走就是萬仙樓、王母池、紅門,這時,大家可以去簡單參觀一下.....。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半山腰了,你們看!這一條石路又陡又彎,這便是最難登的十八盤了,大家可不能打退堂鼓喲,大家跳戰的時刻到了!大家先往上看,比我們登的快的人就好像踩在我們的頭上,請再往下望,我們的腳是不是又像踩在別人的頭上呀?大家一起努力吧!看誰先登上山頂,誰就是今天的英雄。大家邊爬我邊跟大家介紹一下泰山:巍巍泰山位于山東省東部,華北太平原的東側,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百年古木名木共三萬余株,其中有前世唐槐、有 5XX年前的望人松,五大夫松等.泰山的山峰、崖嶺共90處,池瀑布和山泉共有120處。南天門到了,我們已經置身于"仙界"之中了,現在,我們就去“月觀峰”吧!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在天高氣爽的晚上,大家在山上還能一覽“黃河金帶”這一奇觀呢!夜,漸漸拉開它那神秘的帷幕,今天的旅游就到這里結束了,遺憾的是因為今天霧氣太大,所以大家無法領略泰山一絕——觀日出。有這樣一句話:“晨登日觀峰,海水黃配熔”所以,日出的美妙是筆墨難以形容的。
希望大家下次再泰山,一飽日出的美景。謝謝大家!
泰山的導游詞7
望人松位于山東泰山上五大夫松西側山腰。望人松樹冠下一長枝披拂,形態仿佛翹望八方游人,故名“望人松”,也稱“迎客松”。望人松的傳說: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在朝陽洞附近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妻,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親相愛,樂善好施。一天,一位外地的花匠到泰山采集花草,不慎失足掉下山崖,被丈夫救回家中,二人悉心照料,花匠很快恢復了健康。花匠為了感謝他們的救命之恩,拿出許多奇花異草的種子相贈,說是撒在山間,來年泰山將會漫山花香,分外妖嬈。他們照做了,第二年泰山果然花繁草茂,十分美麗,又一次,一位石匠來他們家避雨,他們傾其所有,熱情款待,石匠為了感謝他們的盛情,一夜之間鑿通了上山下山的所有盤道,引來了大批的游人,使他們夫妻大開眼界,后來,丈夫為了把泰山打扮得更美麗,決心出到外面學習技藝。然而丈夫走了一年,兩年,三年,卻遲遲不聞歸期,從春到夏,從秋到冬,年輕的妻子站在山坡上焦急的望著,執蓍地期待著,漫天的大雪掩沒了她的身體,來年春天,冰雪消融了,年輕的妻子卻不見了,在她站過的地方長出一棵亭亭玉立的松樹,像那少婦首望遠方,企盼著丈夫的歸來。有一天, 她的丈夫終于回來了,見妻子變成了一棵松樹,及悲痛異常,于是在樹下筑了一間石屋,日夜守護著他的妻子,把對妻子滿腔的愛,都獻給了泰山,為妝扮泰山,建設泰山,為來泰山的游玩的客人,做了許多的好事。
泰山的導游詞8
在我們山東,流傳著一句話,叫“濟南府人全,泰安山神全”,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濟南是個大都會,各行各業的人匯集城中,是個見識人的地方;泰山自古相傳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各方各路的神仙,在這里都有一席之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碧霞元君,民間稱之為“泰山老母”“泰山奶奶”,她如同佛教中的觀音和沿海的媽祖一樣受到尊崇,被譽為北方地區的“女皇”。
大家在上山的路上都注意到了,有一些六七十歲的老太太挎者香袋,踮著小腳,朝山進香——她們都是沖著碧霞元君來的。在我國民間,尤其是在北方黃河流域,對碧霞元君的崇拜信仰極為廣泛,朝山進香的習俗已風行數百年。朝山的人日日有之,月月有之,她們如癡如狂,延續數百年而不絕。由此,還出現了泰山香社和香客店,產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民俗,全國各地也修建了數不清的元君廟,而其主祠就在五岳獨尊的泰山。
在泰山上下又有三座元君廟,下廟為靈應宮,中廟為紅門宮,上廟就是在我們馬上就要參觀的碧霞祠。看,就是前方的那座氣勢宏偉的建筑。
相傳,早在漢朝時期,泰山神祠東岳大帝神像前有一對金童玉女,到了五代時,神殿坍塌,金童不知去向,玉女則掉到了泰山頂上的玉女池中。宋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東封泰山時,到玉女池洗手,忽然有一石人浮出水面,他驚喜不已。撈出洗凈一看,竟是玉女像。他以為這是傳說中的泰山玉女像,因為他封禪泰山的緣故而顯圣出世。于是,宋真宗急忙下令大臣建祠供奉,號為圣帝之女,封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祠為“昭真祠”,金代稱“昭真觀”,明代洪武年間重修,萬歷年間改為碧霞宮。清初順治、康熙、雍正年間都曾重修,到乾隆年間已初具規模稱為碧霞祠。
現在我們已經登上了西神門。站在這里我們看到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之下,在斷崖陡壁的承托之上,碧霞祠更富有神秘色彩和迷人的魅力了。
在這里我把碧霞祠建筑群簡要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泰山固然雄偉闊大,但要在山巔之上建一處與元君身份相配的祠廟,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我們的祖先卻先做到了。在這巴掌大的地方,有山門、正殿、配殿、神門、鐘樓、鼓樓、火池、歌舞樓等12組建筑物。同時,為了防止風雨摧殘和雷電轟擊,這組高山建筑群采用金屬鑄件與木磚石相結合,殿為銅瓦、碑為銅碑,金光閃閃,儼然天上宮闕。碧霞祠的高超的建筑技巧被認為是我國古代高山建筑群的典范。人們來這里進香,不感其小反覺其大,古人的設計實在是巧妙。我國著名的古典園林專家陳從周先生對碧霞祠就鐘愛有加,他曾說過:“碧霞祠這組建筑群,在泰山是一座精美的建筑,很是完整嚴密。尤其是為了適應山頂氣候,在建筑材料上亦有所改進處理”。這座規模宏大的道教宮觀,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面就是南神門了。門上建有清雍正年間修建的歌舞樓三間,看來元君奶奶也喜歡聽歌看舞,來了興致,說不定還卡拉一段呢,那嗓音一定不錯。下面有一個火池,是元君奶奶集資收款的地方,過去香客們先在碧霞祠內叩頭,然后到那里燒紙焚香。火池南面還有影壁,面上刻有“萬代瞻仰”四個大字。這是廟祝們為防止火災有意把燒紙焚香的地點移到外面,并以萬代瞻仰吸引香客,可為用心良苦。說起進焚的紙帛,也挺有意思。一般香客用的是草紙,講究些的用的是金箔、錫箔裱糊成的金銀元寶,最有趣的是有的還使用“冥都銀行”發行,以玉皇大帝為行長、東岳大帝為副行長的大面額冥幣。
南神門各向其左右延伸兩間耳房,被折與東西神門相連,東西神門靠北與山門相接處就是鐘鼓樓了。
前面就是山門了。山門共五間,為單檐歇山式殿門,是前后院建筑群的中界。山門內一共供奉著四尊銅鑄塑像。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道教為了提高本教在群眾中的威望,將他們拉進來作守門護道的神將。
進入山門就是碧霞祠的主體部分了。東西御碑亭分列兩邊,頂蓋黃色琉璃瓦,東亭內有乾隆六年“重建泰山神廟”御制石碑,西亭內有乾隆皇帝的登泰山詩韻碑。大家看,有些人在磨碰石碑,口中還念念有詞——他們到底在干什么呢?原來,碧霞元君還是一位保健醫生,能預防疾病呢。不少人都用硬幣或石塊磨碰御碑,口里不停的念叨“御碑磨,御碑碰,磨碰御碑不生病。”然后用磨碰御碑的手摸摸頭,摸摸 胸,摸摸腰,摸摸腳——據說摸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不會再生病了。大家也不妨一試。
這座香亭,是乾隆年間所建的,里面供奉的是元君小銅像,大概是元君奶奶為香客開小灶的地方。
香客的兩側有兩座明代的銅鑄巨碑,左邊一座是萬歷43年(1615年)所立的“泰山天仙玉闕”。記述了當年仿五當山建造金闕的經過,右邊一座是天啟五年(1625年)所立的泰山靈應宮碑,記載了碧霞祠的歷史。兩碑都高達5米,與大殿、配殿的銅頂、鐵頂交相映襯,氣勢非凡。
碧霞祠是整個建筑群的主體建筑。正殿五間,重檐八角,九脊單檐歇山式,高14.25米,長24.75米,寬13.8米。殿內正中神龕內供奉的就碧霞元君了。再請大家往上看,殿頂懸掛著兩個大型浮雕匾額,這一個是康熙皇帝御書的“福綏海宇”,另外一個是乾隆皇帝所題的“贊化東皇”。大殿頂上覆蓋的筒瓦、地吻、戧獸,浮雕有雙鳳纏枝蓮花紋飾的大脊等,均為銅鑄,仰瓦為鐵鑄,工藝精美,具有很高的價值。特別是360條瓦壟,恰好象征中國舊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就是所謂的“周天之數”。瓦的末端都有一條精致飛龍,人稱“飛龍檐”。在氣候變化無常的高山之巔,營造如此宏偉的“空中樓閣”,反映了我國古代精湛的建筑技藝,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勇敢和智慧。
回過頭來再看一下碧霞元君。我們在岱廟已經拜過東岳大帝了,大家不妨回想一下,然后再看一下眼前的碧霞元君,有什么感覺?先不說她的來歷如何、職司怎樣,僅看她的形象,就給人以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感覺,甚至連外賓也有這種感受。她像一位慈祥的長者,在護佑著自己的子孫。她的兩側分別是送生娘娘和眼光奶奶。
關于碧霞元君的來歷,有多種傳說。有的說她是皇帝手下的一個仙女,有的說她是漢明帝時大善人石守道的女兒,有的說她的前身是玉女,還有的說她是東岳大帝的女兒——至今仍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不過在民間影響最大的還是她出身于普通的農家。她是泰安人,從小心地善良,勤勞聰慧,受到仙人指點后進山修行,最后在泰山成仙。在民間故事中,她還是一個不屈的形象,她曾與玉皇抗爭,與龍王相斗。我想,這也正是碧霞元君有著雄厚牢實的社會基礎的根本原因。
碧霞元君在道教的正宗神譜中名分不高,但為什么受到那么多人的崇拜呢?道教宣稱,元君乃是應九氣而生,受玉皇帝之命,“統攝岳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婦女們相信她最同情女人的痛苦,祈求她可以多生孩子,尤其是男孩,可求之必應,頗為靈驗。明朝萬歷年間,孝定皇太后帝經親自到泰山修煉,極力宣揚碧霞元君的靈驗。最高統治者的加盟,使元君信仰的影響在更廣泛的范圍內迅速擴展。過去,求子都還從祠內將泥塑的娃娃拴回,生了孩子很可能會出現災病,不好養活。民國重修的《泰安縣志》上說:“泰山為五岳之首,而圣母之廟在焉,既有示而必應。亦無咸之不通。”各地百姓“貧者求富,疾者求安,耕者求歲,賈者求息,祈生者求年,未子者求嗣。”大約從那時起,這位女神享受了數百年興盛不衰的香火,甚至超過了原煤來的泰山之神——東岳大帝。以至明朝末年著名作家張岱登泰山至碧霞宮,不禁感嘆:“元君像不及三尺,而香火之盛,為四顧大部洲所無。”
隨著人們對碧霞元君的的崇拜,后來還出現了和婦女生育有關的各種娘娘神,而且各位娘娘的神通越來越大,分工越來越細,送子的、催生的、哺乳的、治斑疹的、治青光眼的——真可謂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在碧霞祠內也是如此。大家看,東配殿就是眼光殿,供奉的是眼光奶奶,她能治眼疾,是一位光明的使者。西配殿是送生殿,里面有送生娘娘的銅像。據說她們是姐妹,在老年婦女中特別有威望,這正是許多老年婦女執著登泰山的原因。看來神威不威,也主要看干事能不能干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過去這里的廟祝在佛座上放置一些泥娃娃,供人抱取。民間求子者來到碧霞祠燒香、磕頭后,就用紅線拴個娃娃回去,就做“偷子”。同時,要向香火道人交一部分錢,稱為喜錢。生了孩子后,還要為泥孩子披紅掛彩,吹鑼打鼓送回原處,叫做還子。近年來,來這里求子嗣有出現了新的風俗,那就是壓枝(壓子)和拴枝(拴子)。所謂壓枝是指用石頭壓在樹枝上,諧音壓子;所謂拴枝是指用紅布條拴在樹枝上,諧音拴子。相信大家在路上都已經看到了。
香亭前面還有名代銅鑄千斤鼎和萬歲樓,是以前燒紙用的,也都是名代的銅鑄。
整個建筑群的布局嚴謹,主次分明,格調高雅,色彩華麗,造型豐富,對比強烈,是我國高山建筑的代表作。有時山下云海翻滾,山上輕煙飄渺,富麗堂皇的碧喜祠,隱約在半天間,真如瓊樓玉宇。
過去在碧霞祠一帶,還出現過“泰山佛光”。人們說是碧霞元君顯靈,為香客所崇拜。這種佛光不常出現。1980年10月17日上午七點多,人們在南神門外的寶藏庫的上方發現過佛光,光環約十多米,時隱時現,五顏六色,十分絢麗。其實,佛光和霓紅一樣,不過是太陽光經過小水滴的折射、反射、衍射而形成在雨幕或霧幕上的彩色光環,完全是一種自然現象。
好,各位游客,碧霞祠我們就參觀到這里。無限風光在險峰,泰山極頂已經進入我們的視野,請大家跟我往前走,咱們到泰山最高峰——玉皇頂上去看一看。
泰山的導游詞9
各位先生、女士、朋友們:
大家好!我叫xxx,是你們今日的導游,我首先對大家能來泰山旅游、觀光表示熱烈的歡迎!并期望大家在泰山游玩期間玩的開心、吃的放心、住的安心。同時,也期望泰山的瀏覽能給大家留下一個完美的回憶。
在我帶大家瀏覽前,我給大家提幾個小要求,期望大家共同遵守:“大家在游玩時千萬不要破壞建筑、不要在古木和石碑上刻名字,不要登高照相,不要獨自離開旅游團。”此刻我就帶大家到五岳之首——泰山。說到泰山,大家可能會想到:重如泰這一奇觀山、穩如泰山之類的成語吧!大家是不是覺得有一種安全感呀好!此刻我們就一同走入大山,去領略一下泰山的神韻,去征服泰山吧!大家此刻看到的這條古松圍繞鮮花相伴的石梯,我們可沿著它到岱宗坊,再往上走就是萬仙樓、王母池、紅門,這時,大家能夠去簡單參觀一下......
此刻我們已經到了半山腰了,你們看!這一條石路又陡又彎,這便是最難登的十八盤了,大家可不能打退堂鼓喲,大家跳戰的時刻到了!大家先往上看,比我們登的快的人就好像踩在我們的頭上,請再往下望,我們的腳是不是又像踩在別人的頭上呀大家一齊努力吧!看誰先登上山頂,誰就是今日的英雄。大家邊爬我邊跟大家介紹一下泰山:巍巍泰山位于山東省東部,華北太平原的東側,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百年古木名木共三萬余株,其中有前世唐槐、有5xx年前的望人松,五大夫松等。泰山的山峰、崖嶺共90處,池瀑布和山泉共有120處。南天門到了,我們已經置身于"仙界"之中了,此刻,我們就去“月觀峰”吧!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在天高氣爽的晚上,大家在山上還能一覽“黃河金帶”這一奇觀呢!夜,漸漸拉開它那神秘的帷幕,今日的旅游就到那里結束了,遺憾的是因為今日霧氣太大,所以大家無法領略泰山一絕——觀日出。有這樣一句話:“晨登日觀峰,海水黃配熔”所以,日出的美妙是筆墨難以形容的。
期望大家下次再泰山,一飽日出的美景。多謝大家!
泰山的導游詞10
各位游客:
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導游王海心,很榮幸和大家一起游覽泰山。
泰山是五岳之首,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泰山古名岱山,又稱岱宗,自然景觀雄偉絕奇。
現在我們來到了泰山岱廟,岱廟圍墻周長1300米,有八座門。我們接著向上爬,這里就是有名的十八盤,也是整個登山路中最為艱難的路程了。十八盤共有1600余級階梯,遠遠望去好像天門云梯。大家看看古人的古刻"努力登高"、"首出萬山"、"共攀青云梯"。。。。。。;大家再看看那負荷百斤的挑山工,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攀登中!
接著我們來到了南天門,我們已經在天界之中了,雖然我們沒有成仙,但我們領會到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了。我們往東走出南天門就來到了天街。天街,天上的街市,多么富有詩意的地方啊!看,這里有賣飾品的,有賣小吃的。。。。。。我們的最終目的地是玉皇頂,上玉皇頂可以看日出,這也是泰山的重要標志。岱山觀日是游人所向往。
朋友們,今天的行程已經結束,希望你們能再度來泰山游玩。謝謝大家。
泰山的導游詞11
朋友:
你們好!熱誠歡迎你們到泰山來,今天我將和家一起從泰山路登上山頂。
這座高、古老的泰山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與文化的積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現在,我們仍要像古人那樣問一句“岱宗夫如何”,然后,同我一起步入山,去領略泰山的神韻。
這里是岱廟。從岱廟開始,經岱宗坊、一天門、紅門、天門、升仙坊至南天門、是古代皇帝封禪泰山所走過的路,現在被知名人稱為“登天景區”,也稱路,是如今泰山登山6條路最古老的一條。我們將從這條路登上極頂。
家注意到了巍峨的岱廟前,還有一座較的廟宇,這就是“遙參亭”,是當年皇帝封禪泰山的起始點。當年帝王來泰山舉行封禪祭典時,都先要在這里舉行簡單的參拜儀式,因此明朝之前,稱此為“草參亭”。明代加以擴建時,改名為“遙參亭”。雖是一字之易,基虔誠卻盡含其了。
朋友們,國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有著獨特地位的,這座遙參亭的建筑構思既出于封禪典將由此為前奏而步步進入高潮的需要,也是國古代先抑后揚的美學思想的體現。
正陽門內就是岱廟了,平是一個神奇的方。岱廟有著如此的魅力,決定于它自身的特征。首先,它的圍墻便與一般廟宇不同,圍墻周1300米,5層基石,上砌青磚,呈梯形,下寬17.6米,上寬11米,高約10米,共有8座門:正為正陽門,是岱廟的正門。由正陽門進得岱廟來,迎面是配天門,茸子說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門兩側,東為三靈侯殿,西為太尉,三殿之間以墻相連,構成岱廟間第一進院落。
過了仁安門,便是雄偉高的宋天貺,它又叫峻極殿,是這座廟宇的主體。天貺殿面闊9間,643.67米,進深5間,17.18米,通高23.3米。家看,天貺殿坐落在寬敞的白色臺基之上,周圍石雕欄楹環繞,云形望柱齊列,使天貺殿與四周的環境產生了奇妙的效果。
天貺殿周圍施以回廊,形成了一個院落,在國的建筑,廊是起著使空間有聯貫、斂氣、緊密、嚴謹而又富于變化的作用,這是世界建筑史上都加以稱道的。岱廟的回廊把一座重檐廡殿的建筑物緊緊地環抱著,平直與崇高的對比更激起了人們對天貺殿的崇仰。我國古代建筑家深知世上沒有絕對絕對,是從對比產生的,除了四周低平的回廊外,天貺殿前平臺上還修了兩個精巧的御碑亭,既突出了天貺殿,又于雄偉寓含著恬靜閑適,因此天貺殿并不是雄偉兩個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從天貺誣后門出,有磚石甬道與后寢宮相連。宋真宗封泰山時,因將泰山封為“帝”,帝則應當影后”,于是便為之配了個夫人“淑明后”。從這一點看來,岱廟與其說是道教神府,還不如說更像皇家宮廷,這種布局進一步透露了封建統治者利用岱廟進行政治活動的功利目的。
剛才,我們是沿著岱廟的主軸線游覽,而主軸線兩側,原另有4個別院,東面前后兩院,前為“漢柏院”,相傳漢武帝所植的6株古柏就在此院內;后為“東御座”,是皇帝祭泰山下榻的地方。
這里就是泰山有名的十八盤了。約25億年前,在一次被地質學家稱作“泰山運動”的造山運動,古泰山第一次從一片汪洋崛起,以后幾度滄桑,泰山升起又沉沒,沉沒又升起,終于在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泰山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模樣。古老的造山運動造就了泰山南麓階梯式上升的三個斷裂帶,最上一層從云步橋斷裂帶到極頂,海拔陡然上升400多米,使得這一層地帶與四周群峰產生強烈對比,猶如寶塔之剎,形成了“東天一柱”的氣勢。
這里是緊十八盤,也是整個登山盤路最為艱難的地段了。家看,石壁上古人的題刻:“努力登高”、“首出萬山”、“共攀青云梯”……那是在勉勵我們。家再看,那負荷百斤的挑山工,再想想當年無名無姓的鑿石修路人……山無言,但它們能激勵人們向上。朋友,登山猶如干任何事業,只有義無反顧地向上,才能戰勝險阻,才能到達最高的境界!
南天門到了,我們現在已置身“天界”了,雖然我們并沒有成仙,但我們在這里領略到了“登天山而天下”的豪邁。
進了南天門,與之相對的是殿取名為“未了軒”,未了軒兩側各一門可以北去。出門往西有一山峰槳月觀峰”,山上有亭,名月觀亭。據說,天高氣爽的深秋時節,在這里還可以一覽“黃河金帶”的奇異景觀:在夕陽映照的天幕下,地變暗了,惟有一曲黃河水,反射出了太陽的光輝,像一條閃光的金帶,將天在地連在一起。入夜,在皎潔的月色下,由此北望可見濟南的萬家燈火,因此月觀峰又稱“望府山”。
出南天門院落東折即為天街。天街,天上的街市,多富詩意的地方。沿天街東行,北有一坊,匾額上題影望吳圣跡”,這就是相傳孔子與顏淵看到吳國閶門外一匹白馬的地方。坊北有孔子廟。
天街最東端就是碧霞祠了,我給家講講碧霞元君的故事。碧霞元君的前身是泰山女神,在民間被稱作“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是百姓心目的泰山主神,并被稱作“泰山奶奶”、“泰山老母”。民眾對泰山老母的候信仰與喜愛,是一種歷史積淀下來的埋藏在人們心靈深層的對母親的愛。多少年來,碧霞元君贏得了百姓的愛戴,至今仍高踞泰山之巔,接受著善男信 女的香火,召喚著去鄉離國的游子。
好,讓我們進到碧霞寺來。2500平方米的地方,建起了山門,正殿,配殿,3座神門,鐘樓、鼓樓、香亭、萬歲樓、千斤鼎、火池,還有照壁、歌舞樓、御碑亭……而且為御高山疾風,殿為銅瓦、碑為銅鑄,金光閃閃,儼然天上宮闕。泰山碧霞祠的高度建筑技巧被認為是我國古代高山建設的典范,人舞到這里來進香并不感其而覺其高,神圣感油然而生。如今,泰山碧霞祠建筑群獨具一格的神品。
出碧霞祠東神門北折沿盤道再上,可見一堵石壁巍然屹立,石壁上石刻遍布,洋洋觀,人稱“觀峰”。觀峰西側,幾年所有的石上也都有古人的手筆,這一帶可謂是露天的書法藝術博物館。
沿觀峰西側盤道而上,至最高處,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階終于到了盡頭,這里就是泰山的極頂--玉皇頂了。
玉皇廟建在極頂上,紅墻碧瓦像是給泰山戴上了一頂桂冠。由山門進廟,最先看到的是院央的“極頂石”。極頂石臥在一圈石欄,高不盈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別處,將是一塊最普通不地的石頭了。但是在這里,它的旁邊有碑恭恭的寫著:“泰山極頂1545米”。根據地質學分析,就是它,在3000萬年前從海槽率先拱起,它根植于1萬米的地殼深處;就是它,有著數百平方公里的基座,整座山在托舉著它,使它高聳云天,以至玉皇廟的玉皇帝簡直就成了它的守護神。
朋友們,一天的行程已經結束。希望你們能再度到泰山來。謝謝大家!
泰山的導游詞12
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壯觀的奇景之一,當黎明時分,游人站在岱頂舉目遠眺東方,一線晨曦由灰暗變成淡黃,又由淡黃變成橘紅。而天空的云朵,紅紫交輝, 瞬息萬變,漫天彩霞與地平線上的茫茫云海融為一體,猶如巨幅油畫從天而降。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輪掀開了云幕,撩開了霞帳,披著五彩霓裳,象一個飄蕩的宮燈,冉冉升起在天際,須臾間,金光四射,群峰盡染,好一派壯觀而神奇的海上日出。
云海玉盤----泰山云霧可謂呼風喚雨,變換無窮:時而山風呼嘯,云霧彌漫,如墜混沌世界;俄頃黑云壓城,地底興雷,讓人魂魄震動,游人遇此,無須失望,因為你將要見到云海玉盤的奇景:有時白云滾滾,如浪似雪;有時烏云翻騰,形同翻江倒海;有時白云一片,宛如千里棉絮;有時云朵填谷壑,又象連綿無垠的汪洋大海,而那座座峰巒恰似海中仙島。站在岱頂,俯瞰下界,可見片片白云與滾滾烏云而融為一體,匯成滔滔奔流的“大海”,妙趣橫生,又令人心朝起伏。
晚霞夕照----當夕陽西下的時候,若漫步泰山極頂,又適逢陰雨剛過,天高氣爽,仰望西天,朵朵殘云如峰似巒,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霧,直瀉人間。在夕陽在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鑲嵌著一層金燦爛的亮邊,時而閃爍著奇珍異寶殿的光輝。那五顏六色的云朵,巧奪天工,奇異莫測,如果云海在此時出現,滿天的霞光則全部映照在“大海”中,那壯麗的景色、大自然生動的情趣,就更加令人陶醉了。
黃河金帶----新霽無塵、夕陽西下時,舉目遠眺,在泰山的西北邊,層層峰巒的盡頭,還可看到黃河似一條金色的飄帶閃閃發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黃河金帶”。它波光鱗鱗,銀光閃爍,黃白相間,如同金銀鋪就,從西南至東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處。清代詩人袁枚在《登泰山詩》中對黃河金帶描寫生動而傳神:“一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
泰山的導游詞13
大家好,我是快樂旅行社的穆象海,請大家叫我‘‘穆導’’就好。
今天我們去的地方是遠近聞名的泰山。
泰山古稱岱宗,它位于山東省東部,華北大平原的東側,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以“五岳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于中華大地,舉世矚目!
我們向前走,就到了大門收費口。
請把手中的門票給我,大家不要亂扔垃圾、亂寫亂畫,要保護環境!
大家繼續往前走,這里是泰山的第二道天門--中天門,又稱“二天門” 此處高度為海拔847米,登山至此僅為“中天”,但已覺天地之寬, 泰山之雄了!
跟隨我的腳步,看到了盤道南側有一株古松樹,高七余米,冠幅十五米。
背靠陡峭的山崖,長枝下垂,這就是泰山著名的“望人松”,它是泰山著名的標志之一,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家可以拍照留念。
大家可以先休息一下,看一看遠處的十八盤,像不像倒掛的天梯?是不是又像一條巨龍蜿蜒盤臥在泰山之中?我們要去征服它!經過大家的努力,終于爬到了十八盤的頂端--南天門。
這里海拔為1462米,溫度很低,大家要注意保暖。
這是我們此行的最后一站--日觀峰。
此處是觀日最佳的地方。
清晨,登上日觀峰,您可以見到初開的紅日在絢麗的朝霞中徐徐升起的美妙景觀,這一景觀被稱為“旭日東升”,它是泰山著名的四大奇觀之一。
這次泰山游就結束了。
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要是喜歡,可以帶著親朋好友再到泰山游玩,泰山歡迎您們!
泰山的導游詞14
嗨!大家好,我是大家這一次來泰安游岱廟的導游,我姓x,大家叫我xxx導游好了!今天游岱廟時,請大家除了美麗的照片和美好的回憶,什么也別帶走;除了輕輕的腳步和由衷的贊嘆,什么也別留下。謝謝合作。好了,我也不多說了,咱們開始這一次的旅行吧!
女士們、先生們,現在我們已經站在了巍峨的岱廟前。大家注意到了嗎?岱廟前面,還有一座較小的廟宇,這就是“遙參亭”,是當年帝王來泰山舉行封禪祭典時的起點。
正陽門內就是岱廟了。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它的圍墻與一般廟宇不同,圍墻周長1300米,5層基石,上砌大青磚,呈梯形。共有8座門:正中為正陽門,是岱廟的正門。迎面是配天門,取孔子說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門兩側,東為三靈侯殿,西為太尉,三殿之間以墻相連,構成岱廟中間第一個院落。
過了仁安門,便是雄偉高大的天貺(kuang)殿,是這座廟宇的主體。大家看,天貺殿坐落在白色的臺基之上,周圍石雕欄楹(ying)環繞,云形望柱齊列,周圍施以回廊,回廊把岱廟這座大建筑物緊緊地環抱著,平直與崇高的對比,更激起了人們對岱廟的崇仰。
從天貺殿后門出,有磚石通道與后寢宮相連。是皇帝祭泰山下榻(ta)的地方。
這座高大、古老的廟宇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與文化的積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從岱廟出來,經岱宗坊、一天門、紅門、中天門、升仙坊至南天門、是古代皇帝封禪泰山所走過的路,也稱中路。我們從這條路就可以登上泰山極頂了。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這次岱廟之旅就到此結束了。請你們繼續步入大山,去領略泰山的神韻。回味美好泰山的時候,也要記得帶你們一起游岱廟的小高導游喲……謝謝大家的支持,再見!
泰山的導游詞15
各位朋友:
你們好!熱誠歡迎你們到泰山來,今日我將和大家一齊從泰山中路登上山頂。
這座高大、古老的泰山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與文化的積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此刻,我們仍要像古人那樣問一句“岱宗夫如何”,然后,同我一齊步入大山,去領略泰山的神韻。那里是岱廟。從岱廟開始,經岱宗坊、一天門、紅門、中天門、升仙坊至南天門、是古代皇帝封禪泰山所走過的路,此刻被知名人稱為“登天景區”,也稱中路,是如今泰山登山6條路中最古老的一條。我們將從這條路登上極頂。
大家注意到了巍峨的岱廟前,還有一座較小的廟宇,這就是“遙參亭”,是當年皇帝封禪泰山的起始點。當年帝王來泰山舉行封禪祭典時,都先要在那里舉行簡單的參拜儀式,所以明朝之前,稱此為“草參亭”。明代加以擴建時,改名為“遙參亭”。雖是一字之易,基虔誠卻盡含其中了。朋友們,中國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有著獨特地位的,這座遙參亭的建筑構思既出于封禪大典將由此為前奏而步步進入高潮的需要,也是中國古代先抑后揚的美學思想的體現。
正陽門內就是岱廟了,平是一個神奇的方。岱廟有著如此的魅力,決定于它自身的特征。首先,它的圍墻便與一般廟宇不一樣,圍墻周1300米,5層基石,上砌大青磚,呈梯形,下寬17.6米,上寬11米,高約10米,共有8座門:正中為正陽門,是岱廟的正門。由正陽門進得岱廟來,迎面是配天門,取孔子說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門兩側,東為三靈侯殿,西為太尉,三殿之間以墻相連,構成岱廟中間第一進院落。過了仁安門,便是雄偉高大的宋天貺,它又叫峻極殿,是這座廟宇的主體。天貺殿面闊9間,643.67米,進深5間,17.18米,通高23.3米。大家看,天貺殿坐落在寬敞的白色臺基之上,周圍石雕欄楹環繞,云形望柱齊列,使天貺殿與四周的環境產生了奇妙的效果。
天貺殿周圍施以回廊,構成了一個大院落,在中國的建筑中,廊是起著使空間有聯貫、斂氣、緊密、嚴謹而又富于變化的作用,這是世界建筑史上都加以稱道的。岱廟的回廊把一座重檐廡殿的大建筑物緊緊地環抱著,平直與崇高的比較更激起了人們對天貺殿的崇仰。我國古代建筑家深知世上沒有絕對大絕對小,大小是從比較中產生的,除了四周低平的回廊外,天貺殿前平臺上還修了兩個精巧的御碑亭,既突出了天貺殿,又于雄偉中寓含著恬靜閑適,所以天貺殿并不是雄偉兩個字能夠概括得了的。從天貺誣后門出,有磚石甬道與后寢宮相連。宋真宗封泰山時,因將泰山封為“帝”,帝則應當有“后”,于是便為之配了個夫人“淑明后”。從這一點看來,岱廟與其說是道教神府,還不如說更像皇家宮廷,這種布局進一步透露了封建統治者利用岱廟進行政治活動的功利目的。
剛才,我們是沿著岱廟的主軸線游覽,而主軸線兩側,原另有4個別院,東面前后兩院,前為“漢柏院”,相傳漢武帝所植的6株古柏就在此院內;后為“東御座”,是皇帝祭泰山下榻的地方。那里就是泰山有名的十八盤了。大約25億年前,在一次被地質學家稱作“泰山運動”的造山運動中,古泰山第一次從一片xx中崛起,以后幾度滄桑,泰山升起又沉沒,沉沒又升起,最終在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中,泰山最終構成了今日的模樣。古老的造山運動造就了泰山南麓階梯式上升的三個斷裂帶,最上一層從云步橋斷裂帶到極頂,海拔陡然上升400多米,使得這一層地帶與四周群峰產生強烈比較,猶如寶塔之剎,構成了“東天一柱”的氣勢。那里是緊十八盤,也是整個登山盤路中最為艱難的地段了。大家看,石壁上古人的題刻:“努力登高”、“首出萬山”、“共攀青云梯”……那是在勉勵我們。大家再看,那負荷百斤的挑山工,再想想當年無名無姓的鑿石修路人……大山無言,但它們能激勵人們向上。朋友,登山猶如干任何事業,僅有義無反顧地向上,才能戰勝險阻,才能到達最高的境界!
南天門到了,我們此刻已置身“天界”了,雖然我們并沒有成仙,但我們在那里領略到了“登天山而小天下”的豪邁。進了南天門,與之相對的是大殿取名為“未了軒”,未了軒兩側各一門能夠北去。出門往西有一山峰叫“月觀峰”,山上有亭,名月觀亭。據說,天高氣爽的深秋時節,在那里還能夠一覽“黃河金帶”的奇異景觀:在夕陽映照的天幕下,大地變暗了,惟有一曲黃河水,反射出了太陽的光輝,像一條閃光的金帶,將天在地連在一齊。入夜,在皎潔的月色下,由此北望可見濟南的萬家燈火,所以月觀峰又稱“望府山”。出南天門院落東折即為天街。天街,天上的街市,多富詩意的地方。沿天街東行,中北有一坊,匾額上題有“望吳圣跡”,這就是相傳孔子與顏淵看到吳國閶門外一匹白馬的地方。坊北有孔子廟。
天街最東端就是碧霞祠了,我給大家講講碧霞元君的故事。碧霞元君的前身是泰山女神,在民間被稱作“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是百姓心目中的泰山主神,并被稱作“泰山奶奶”、“泰山老母”。民眾對泰山老母的候信仰與喜愛,是一種歷史積淀下來的埋藏在人們心靈深層的對母親的愛。多少年來,碧霞元君贏得了百姓的愛戴,至今仍高踞泰山之巔,理解著善男信女的香火,召喚著去鄉離國的游子。
好,讓我們進到碧霞寺來。2500平方米的地方,建起了山門,正殿,配殿,3座神門,鐘樓、鼓樓、香亭、萬歲樓、千斤鼎、火池,還有照壁、歌舞樓、御碑亭……并且為御高山疾風,殿為銅瓦、碑為銅鑄,金光閃閃,儼然天上宮闕。泰山碧霞祠的高度建筑技巧被認為是我國古代高山建設的典范,人舞到那里來進香并不感其小而覺其高大,神圣感油然而生。如今,泰山碧霞祠建筑群中獨具一格的神品。出碧霞祠東神門北折沿盤道再上,可見一堵石壁巍然屹立,石壁上石刻遍布,洋洋大觀,人稱“大觀峰”。大觀峰西側,幾年所有的石上也都有古人的手筆,這一帶可謂是露天的書法藝術博物館。
沿大觀峰西側盤道而上,至最高處,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階最終到了盡頭,那里就是泰山的極頂——玉皇頂了。玉皇廟建在極頂上,紅墻碧瓦像是給泰山戴上了一頂桂冠。由山門進廟,最先看到的是院中央的“極頂石”。極頂石臥在一圈石欄中,高不盈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別處,將是一塊最普通不地的石頭了。可是在那里,它的旁邊有碑恭恭的寫著:“泰山極頂1545米”。根據地質學分析,就是它,在3000萬年前從海槽中率先拱起,它根植于1萬米的地殼深處;就是它,有著數百平方公里的基座,整座大山在托舉著它,使它高聳云天,以至玉皇廟中的玉皇大帝簡直就成了它的守護神。
朋友們,一天的行程已經結束。期望你們能再度到泰山來。多謝大家!
【泰山的導游詞集合15篇】相關文章:
泰山導游詞(集合15篇)11-21
山東泰山導游詞(集合15篇)12-19
【熱】泰山導游詞12-19
泰山導游詞【熱】12-19
泰山導游詞【推薦】12-19
【薦】泰山導游詞12-17
泰山導游詞【熱門】12-09
泰山導游詞【精】12-05
【精】泰山導游詞12-05
【熱門】泰山導游詞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