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導游詞
作為一名導游,可能需要進行導游詞編寫工作,導游詞一般是根據實際的游覽景觀、遵照一定的游覽路線、模擬游覽活動而創作的。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導游詞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疆的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疆的導游詞1
阿克蘇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邊緣,有一片1.8萬平方米的神奇而肥沃的土地,這就是阿克蘇市。“阿克蘇”,在維吾爾語,意為“白色的水”。阿克蘇河從境內流過,所以得名。
阿克蘇地域,是古代姑墨、溫宿國所在地,漢朝歸西域都護府,唐代又轄于安西都護府、龜茲都督府。清代新疆建省后,設阿克蘇道。之后設阿克蘇縣。1949年以后,設阿克蘇專區,轄原阿克蘇縣。1983年,撤縣建市,是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
阿克蘇屬暖溫帶干旱型氣候,年均氣溫7℃--10℃,雨水較少,但河流水量豐富,山區多雨雪,冬春嚴寒。
阿克蘇市地勢廣闊平坦,土層深厚,光熱豐富,無霜期長,適宜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是歷史悠久的農業區。陽春碧波萬頃,夏秋遍地金黃。樹有楊、柳、桑、榆、槐、法桐,果有杏、桃、蘋果、核桃、紅棗、無花果、葡萄等。瓜果飄香,四時應市。艾西曼湖、多浪水庫和勝利水庫,常有大天鵝、小海鷗、野鴨、水雉、大雁等飛禽棲息。盛產鰱、鯉、鯽、草、鯰魚、武昌魚、大頭魚和牛蛙等水族。河湖、渠系、林網、條田,景色醉人,是名符其實的“塞外江南”、“魚米之鄉”、“瓜果之城”。西部陰干山一帶,礦產種類多,儲量大,具備發展工業的良好條件。
阿克蘇在西漢神爵二年(前60年),歸屬漢朝版圖。自1883年建新城以來,一直是所在地區軍政首腦機關駐地。現駐阿克蘇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第一師的前身,是抗日戰爭時期功勛卓著的一二零師三五九旅。本世紀50年代初期,這支英雄部隊奉命屯墾戍邊。他們挺進戈壁,興水利、治鹽堿,鎖住亙古黃龍;修道路、辟良田,奉獻糧山棉海。軍墾戰士艱苦創業,建成16個大型國營機械化農場和建材、紡織、化工、電力等實力雄厚的支柱企業,修建了西北地區最長的公路橋---塔里木河大橋。農一師經濟已成為阿克蘇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阿克蘇市是維吾爾、漢等多民族聚居區,人口達43.45萬。各族人民親如一家,用智慧和汗水共建樂園,使阿克蘇市這顆鑲嵌在祖國西陲的明珠熠熠生輝。
阿克蘇市的綠洲、河湖、沙漠、山地等多種地貌,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晴川煙樹、云懸玉峰、煙籠多浪、沙海胡楊、古寺晨唱、渾河古渡、三熟奇桑、艾湖歸舟、古崖幻影、長虹旭日等10景更是聞名遐邇。歷史悠久的多浪文化獨樹一幟。“多浪巴亞萬”高亢激越;熱瓦甫琴、卡倫琴聲優美動人;多浪“麥西來甫”熱烈詼諧。阿克蘇市各族人民熱情豪爽,葡萄美酒待客,輕歌曼舞迎賓。
阿克蘇有南疆公路貫通,東達烏魯木齊,西至喀什,地區內各縣鎮、農場,都有班車。阿克蘇還有民航班機達烏魯木齊及和田。
新疆的導游詞2
阿爾泰山,蒙語的意思是“金山”。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到俄羅斯境內,長約2000公里,山中有現代冰川。山地植被、土壤垂直分布顯著,森林和礦藏資源豐富。水源充足,一條條河流,潺潺流淌,滋潤著面積廣闊的森林。
有諺語稱道“阿爾泰山七十二條溝,溝溝有黃金”,這正是說明了阿爾泰山的金礦豐富。她穿越中、哈、俄、蒙四國邊境,全長達到2000多公里。阿爾泰山雨雪豐富,森林密布,草原繁茂。冬季,這里一片冰雪世界,有著開展雪上運動的絕佳場所;夏季,氣候涼爽宜人,連綿的綠色森林,一望無際的碧綠草原,再加上一片片花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這里是生態旅游和度假療養的好地方,歡迎您來。
新疆的導游詞3
各位游客:
眾所周知,全國最熱點的地方是吐魯番,而吐魯番最熱的是方當推火焰山。荒山禿嶺、寸草不生的`火焰山,夏季達47.8℃以上。每當盛夏,紅日當頭,地氣蒸騰,煙云繚繞,十分壯觀。
火焰山的得名→山體特色
游客們,透過車窗,我們看到前方那座東西,猶如火龍橫臥在吐魯番盆地中央的赫紅色山體就是焰山。
火焰山的得名,主要源于其外觀形態。瞧!火焰山基巖裸露,赤褐色的砂巖在烈日的照耀下灼灼發光,熾熱的氣流滾滾上升,宛如萬道烈焰熊熊燃燒,火焰山之名,即由此而來,火焰山在古書上稱為赤石山,維吾爾語中稱它為克孜勒塔格,意思是紅山。唐代詩人岑參次經過火焰山,寫下了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山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的詩句。明代旅行家陳誠也曾寫詩描述道:一片青煙一片紅,炎炎氣焰欲燒空。春光末半渾如夏,誰道西方有祝融。可以稱得上是對火焰山的生動寫照。
火焰山的山體呈東西走向的狹長狀,全長98公里,南北寬9公里。一般高度500米左右,最高峰為831.7米。別看火焰山外表寸草不生,由于地殼運動斷裂與河水切割,在山體處,卻隱藏著許多道濃陰蔽日、田園如畫的溝坎峽谷,著名有葡萄溝、吐峪溝、桃兒溝、木頭溝、勝金口峽谷等。在這些谷中,溪澗縈回,瓜果飄香,花木蔥蘢,景色迷人,儼然一派火洲中的花果塢景象。
火焰山的形成→最佳觀察點勝金口
或許有的游客會問:火焰山是怎樣形成的?距今已有多少年的歷史了?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要追溯到1.4億年前,當時由于天山東部博格達山坡前山帶出現短小的褶皺,地殼發生變化,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后,逐漸形成了山脈的雛形。此后歷了漫長的地質歲月,跨越了侏羅紀、白堊紀和第三紀幾個地質年代,加上特殊的氣候環境,就呈現出如今的地質形狀。
游客們,前面就是觀察火焰山構造的最佳位置勝金口,請各位下車,在有火焰山標志的石座前攝影留念,然后再聽我講解。
勝金口西距吐魯番市30公里,連接新疆與內地的312國道,依傍木頭溝河橫切火焰山而過。勝金口山勢險峻,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關于勝金口的名字,還有這么一段來歷:從前當地的老百姓把勝金口叫做滲盡口,那是因為木頭溝河水流出天山后,越來越少,到了勝金口一帶的戈壁灘,河水幾乎滲得干干凈凈,因此稱它為滲盡口。后來人們覺得這個名字不太吉利,便取其諧音改名為勝金口,于是一直沿用至今。
游客們,火焰山的得名,不僅由于它獨特的外觀構造,其充滿傳奇色彩的神話故事也給它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西游記》唐僧師徒西天取經受阻火焰山,孫悟空智斗鐵扇公主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西游記》第五十九回和第六十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三調芭蕉扇中寫道:西方路上有個斯哈哩國,乃日落之處,俗呼天盡頭。這里有座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殼,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這段描述雖系夸張,但四季皆熱、寸草不生這些基本特征,與火焰山的實際狀況完全吻合,可見作者不是憑空臆造的。
在老百姓的眼里,善是最高的美,因而發生在火焰山的故事結局仍是正義必將戰勝邪惡,這在維吾爾族民間傳說中有了詳盡的表述。相傳在很早以前,天山深處有條惡龍,專吃童男童女,為此人們惶恐不安。當地的最高首領決心為民除害,屠殺惡龍,于是派一位名叫哈拉和卓的勇士去降伏惡龍。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激戰,哈拉和卓揮劍力劈惡龍,終于將惡龍制服,惡龍受傷后沿山旋轉,整座山脈被鮮血染成了紅色,因此,維吾爾人便把此山叫做紅山。
美好的傳說,深刻的含義,令人遐想。游客們,當我們面對火焰山,停步仁立,凝思遙想,一定會覺得火焰山的奇景賞不夠,火焰山的故事聽不完。為使大家不留下遺憾,接下去游覽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景點,都要從火焰山旁經過,因此我們可以從不同方位充分觀賞到火焰山的奇姿異彩。但愿火焰山之行能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
【新疆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新疆景點英文導游詞01-28
新疆景區導游詞8篇02-07
描寫新疆的英語作文06-16
描寫新疆的英語作文06-16
介紹新疆的英語作文06-16
新疆印象的雜文隨筆09-11
新疆能源報告02-09
介紹我的家鄉新疆的作文02-08
新疆房屋租賃合同02-09
新疆大學招生須知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