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導游詞講解
桂林市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位于北緯24°15′-26°23′、東經109°36′-111°29′之間,扼湘桂走廊南端。總面積2.7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84.73萬人,其中城區面積565平方公里,人口66.83萬人。境內聚居壯、瑤、苗、侗、回等36個少數民族,人口72萬余人。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氣候溫和、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候16.4-19.9℃,年降雨量1400-2000mm。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富,盛產水稻、甘蔗、柑桔、馬蹄、花生、油菜,是廣西糧食及水果的主產基地之一;林業資源豐富,是廣西主要林區之一,森林覆蓋率達67%;植物資源有高等植物1000多種,包括銀杉、銀杏等名貴樹種,自然植被以馬尾松為主,市區以桂花樹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全市森林面積121·56萬公頃,森林儲蓄量3774·42萬立方米,每年可提供木材40余萬立方米、毛竹1600多萬根;動物資源種類繁多,有1593種,隸屬60目295科。陸棲脊椎動物有400多種,其中有云豹、黃腹角稚、穿山甲、果子貍等;水生物有144種,有珍貴的娃娃魚、鰻鱺等;礦產資源的礦種主要有赤鐵礦、黃鐵礦、褐鐵礦、鉛、鋅、錫、鎢、鋁、鈮、鉭、錳、滑石、重晶石、螢石、花崗石、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種,其中探明有一定儲量的有30多種,在廣西位于全國前列的36種礦產中,桂林占17種,有錫、鎢、鉛、鋅、金、銅、鋁、錳、鐵礦、滑石、重晶石等;境內河流密布,有湘江、資江、漓江、洛清河、潯江5條河流,年經流量263.4億立方米,水能總蘊藏量為272萬千瓦,其中可開發量為100萬千瓦。已建成亞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頭電站--全州天湖水電站。
桂林歷史悠久,根據市區寶積巖和甑皮巖洞穴發現的遺物考證,距今約三萬年,桂林就有人類祖先活動。從漢元鼎六年(前111)設始安縣起,桂林歷代為縣、郡、州、府治所;宋代以后為廣西政治、文化中心;抗日戰爭時期成為人國著名的抗戰文化城;1940年始設桂林市,歷史上長期為廣西省會;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為廣西省轄市;1958年改稱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1998年9月8日經國務院批準,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并,組建新的桂林市。轄秀峰、疊彩、象山、七星、雁山5個城區和臨桂、陽朔、靈川、荔浦、永福、全州、興安、灌陽、資源、平樂、龍勝、恭城12縣。
桂林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自古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屬世界上發育最完美的'巖溶(喀斯特)地貌,加上宜人的氣候等自然條件,形成了唯桂林獨有的秀美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之四絕,匯"名園、古跡、煙雨、光影、植物、田園、村鎮"之美景,形成"景在城中,城在景中、城景交融、相映成趣"的鮮明特色。以解放橋、"兩江四湖"工程、正陽路步行街、中心廣場、中心劇場、中山路、會展中心、陽朔西街改造等為代表的重點工程、桂林夜景也成為新的旅游焦點。改造后的桂林城市,風格融古鑄今,兼收并蓄,在秀美的山光水色之間,把山水樹木等自然環境和名勝古跡、歷史文化傳統有機融入城市布局,國際旅游名城的格局逐步形成。
【廣西桂林導游詞講解】相關文章:
廣西桂林的導游詞04-01
廣西桂林導游詞01-14
廣西桂林漓江導游詞-廣西導游詞12-24
廣西的桂林陽朔導游詞06-12
廣西桂林的導游詞范文07-15
廣西桂林旅游導游詞11-10
游覽廣西桂林的導游詞02-15
廣西桂林風光導游詞04-16
廣西桂林漓江導游詞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