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蓮花山導游詞

時間:2021-04-11 19:17:52 導游詞 我要投稿

蓮花山導游詞

  走進蓮花山,我們不但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熏陶,學到了修身養心的知識,聆聽人與自然的交響,更是在一座文化的寶山、智慧的海洋中暢游。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蓮花山導游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蓮花山導游詞

  篇一:蓮花山導游詞

  蓮花山導游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蓮花山旅游區觀光旅游,我是景區導游員***,今天能與大家共游蓮花山,感到非常高興,我將竭誠為大家服務,希望今天的蓮花山之行,能給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走進蓮花山,我們不但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熏陶,學到了修身養心的知識,聆聽人與自然的交響,更是在一座文化的寶山、智慧的海洋中暢游。

  現在我們來到了蓮花山最具特色的景點——蓮花山碑林,我們的祖先摩崖詠懷,勒石銘記,為中華大地憑添了無數人文勝景。這座吞古納今的碑林,為千秋萬代鐫刻了一部立體的文化巨著。

  蓮花山碑林始建于1994年,于2002年秋竣工,占地面積三萬平方米,以整座山為基址,依山就勢興建而成。山是一座碑,碑是一座山,碑林前有三座高高矗立的門碑,山下的圓形碑廊周長360米,8條旋轉上行的碑廊匯通到山頂的碑閣,形成了全國罕見的一組球面建筑群。這些錯落有致的仿古式建筑,綜合了南北建筑風格,造型獨特,氣勢恢宏。

  蓮花山碑林容碑一萬塊,收刻了儒、釋、道、醫、武、諸子百家的經典著作以及各民族文化精華,將歷代藝術珍品、民間收藏品、歷代書法、繪畫代表作、當代名家墨跡、出土文物描圖、著名科學家肖像、科學發明圖解等,包容兼收,分類概括。

  蓮花山碑林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碑林,那么它都有哪些特點呢?

  首先,碑林的總體設計以整座白猿山為主體,這樣的構造既富有動態感,又能體現出碑林的雄偉氣勢。

  其次,碑林的內容匯集了古今中外文化精粹,既繼承儒釋道醫武的精華,又融匯了時代的特色;既弘揚了民族傳統文化,又體現了時代創新精神,對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積極作用。

  第三,碑林巧妙地將端莊、高超的書法藝術和精湛的繪畫技巧緊密地結合起來,把碑刻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滿足了不同文化層次的需求。

  第四,碑林所征集組刻的大型系列作品,不僅歷史跨度大,而且內涵極其豐富。比如《論語畫解》刻石53塊,《法界源流圖》95塊,《淳化閣法帖》98塊,《中華名匾》100塊,《浮圖大觀》105塊,《周易畫傳》448塊,《五百羅漢圖》500塊。

  碑林的刻碑采用的是陽刻、陰刻相結合的手法,比如臉部和外露的皮膚全部用陽刻,這種刻法能達到反差效果,使圖像變得更生動、逼真。碑刻的不同刀法,還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色調。碑林所刻的人物及書畫,線條流暢,虛實分明,毫發纖真,受到書畫家一致的高度評價。

  碑林的石材選用河南“皇坑”出產的石灰巖青石,這種青石石質細膩,顏色均勻,歷經千年仍能保持完好。其中最難開采和制型的是大碑,蓮花山碑林得到的重9噸以上的大碑都是幾經周折從深山中開采,再千里迢迢運回來,其中,中心閣碑整體高9。1米,重達50噸,碑林外的主門碑中,主碑“蓮花山碑林”高9。8米,重達73噸,兩座副碑高7。8米,重各達40噸。

  我們現在看的是一號長廊——儒家文化,主要有《四書》、《茶經》、《論語畫解》等作品。其中《論語畫解》是由臺灣當代著名畫家江逸子在孔子誕辰二千五百周年時精心繪制,從孔子《論語》中選取51則語錄和《大學》、《中庸》的各一則語錄,配以工筆人物畫,繪制而成《論語畫解》,闡發儒學大義,筆法細膩,形象生動,圖文并茂。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傳孫女孔德懋女士稱贊此舉乃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好事,并欣然題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二號碑廊——釋家文化,主要有《金剛經》、《心經》、《無量壽經》等佛家上乘經文。

  三號碑廊——道家文化,主要有《道德經》、《玉皇心印妙經》等。其中《老子出關圖》是我國著名畫家黃迪杞經過三次反復修改的作品;還有《八仙過海圖》。

  四號碑廊——醫學文化,主要有歷代名醫畫像、《神農本草經》、針炙圖、中藥圖譜等。其中歷代名醫圖共有160幅,是我國最全、最多的一套名醫圖。中藥圖譜收刻了常見中藥圖共200余塊碑。

  五號碑廊——武學文化,主要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諸葛兵法》、《三十六計》等古時候有名的兵法,以及我國從商朝時期至清朝時期每個朝代的兵器、士兵服飾,還有我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武術,如少林內廊秘法、李氏太極拳等。

  六號碑廊——民族文化,主要有我國五十六個民族文化的介紹、曹雪芹的《曹氏風箏圖譜》、日本的《源氏物語畫卷》等。其中,《曹氏風箏圖譜》為清代著名文學家曹雪芹所繪,詳述風箏起放、扎糊、分類、彩繪的訣竅,圖譜圖樣精美,技藝精湛,堪稱藝術珍寶。抗日戰爭期間,這一國寶流落日本,幾經劫難,終得以重見天日。日本的.《源氏物語》是日本最早的小說,被譽為日本的《紅樓夢》,是日本的文學瑰寶,日本畫家又將這本書講述的故事描繪成畫,形成了《源氏物語畫卷》。

  七號碑廊——吳楚文化,主要有云夢睡虎地出土的秦漢漆器圖案、秦簡、《離騷》、隨州曾乙侯編鐘、古銅鏡系列等。鄂州是古銅鏡之鄉,碑林收刻的124面古銅鏡均是國家一級文物,藝術價值極高。隨州曾乙侯編鐘是我國成組出土編鐘數量最多、重量最大,鑄造最為精美的一組,充分展現先秦楚文化的輝煌,也是世界音樂史上的一大奇跡。

  八號碑廊——科學技術文化,主要有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中國古代科學發展史、四大發明、乾隆御題棉花圖、西昌衛星發射紀念章等。其中,《御題棉花圖》由乾隆年間直隸總督方承觀畫成,他將當時棉花的整個生產過程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表現出來,并由清朝乾隆皇帝親筆為每幅畫題詩、作序,堪稱藝術與古代科技結合的上乘之作。

  外圍的篆刻碑廊——主要有《清明上河圖》、中華勝境圖、七十二候印譜、黃庭堅《松風閣》詩卷、毛主席的《水調歌頭·游泳》、蓮花山風景、無錫惠山泥人等。其中《七十二候印譜》為明代著名篆刻家何雪漁所治、清代篆刻家童叔平摹刻,按二十四節氣,每節氣五日為一候,以每候內自然界的典型事物的變化為文,由于原刻石早已無存,這個印譜更為珍貴。《松風閣》長卷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黃庭堅行楷書中的力作,結字內緊外松,筆法渾圓,出筆長而蒼勁有力,一波三折,氣勢開張,昂藏有態。《清明上河圖》是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的代表作,其畫卷現藏于故宮博物院,描繪的是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清明時節汴河及其兩岸的風光,以全景式的構圖、嚴謹精細的筆法,展現了十二世紀我國都市各階層人物的生活狀況和社會風貌。《水調歌頭·游泳》是毛澤東1956年暢游長江時所寫,詞的宏大意境和氣吞山河的雄偉氣勢與書法的流暢奔放相得益彰,體現了一代偉人的樂觀、豪邁和睿智,是難得的藝術珍品。

  中心閣是蓮花山碑林的中心建筑,也是八條碑廊的匯聚處。中心閣的外側有12根通天柱,上面雕塑著十二生肖,中間八根通天柱,是金猴攀援;里面四根通天柱,盤繞著四條金龍;上頂外圈凸塑先天八卦,地面用大理石嵌鑲后天八卦。閣內彩繪面積約為1987平方米,將中國傳統的彩繪手法和西洋寫實的油畫工藝結合為一體,畫面真實自然,境界開闊。穹頂正中的九條巨龍,神態各異,翻騰游動,穿云破海,九龍四周的穹壁上東邊的太陽和西邊的月亮相對,日月并明。四周深藍天空布滿星辰,整個內頂為一個浩瀚的宇宙。穹壁的外圈是四幅東春南夏西秋北冬四時的景象;第二圈是以油畫展示八卦內涵:風代表巽卦,雷代表艮卦,電代表震卦,火代表離卦,水代表坎卦,澤代表兌卦,天代表乾卦,地代表坤卦;第一圈與第二圈之間的穹壁和第二圈外與中心閣外圈的穹壁上,以燈飾形成河圖、洛書布局及星座。

  中心閣內最為有名的就是這組《法界源流圖》碑刻了。此圖源于宋代《大理國梵像卷》,歷經宋、元、明、清500余年,至清乾隆年間入貢皇宮。乾隆皇帝視為珍寶,命宮庭畫師丁觀鵬在“四大活佛”之一的章嘉國師的指導下臨摹而成。原本現藏于吉林省博物館。此畫卷刻石95塊,場面宏大,描繪精細,色彩絢麗,形象繁多,其人物神態生動,形神特質千變萬化,代表了清代工筆人物畫和佛像畫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是佛教繪畫藝術的百科全書,也是我國藝術史上的奇珍。

  蓮花山碑林的建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情支持,無數書畫家、篆刻家、文史專家、收藏家紛紛獻策獻寶,貢獻了自己畢生的心血結晶和家藏的書畫精品。中央電視臺、湖北電視臺、人民**(海外版)等都相繼報道,在海內外形成了較大影響。徜徉碑林,縱橫慧海,感受傳統文化的濃郁氛圍,得到心靈的調和與思想的充實。

  來蓮花山旅游,既可以飽賞自然風光之美,還可以學習養生之道、處世之理,感悟人生,陶冶性情,在旅游中感受健康與幸福,豈不悠哉樂哉!

  篇二:蓮花山導游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前幾天,我們在參觀南越王墓、陳家祠等等許多廣州古建筑時都見到不少紅色的砂巖石塊或石雕,今天我就要帶大家去參觀這些石材的出處——蓮花山古采石場。

  中華民族學會采石遠遠早于四大發明的出現。當年建造城墻、宮殿和皇室陵墓,都需要大量的條石,各地也就有自己的采石場。大家看到的那些巨大壯觀的石條石塊,都會贊嘆不已,但相信沒有太多人知道先人是如何采集這些石塊的。所以今天我就帶大家去開一開眼界。

  蓮花山目前有四大景區:石景區、蓮花古洞景區、野營游樂區和文物古跡區。“蓮花圣境”是廣州市十大旅游美景和番禺八大旅游美景之一。其中石景區就是我們要看的主要內容:一座有2000年開采歷史的古采石場。千百年來古代勞動人民憑一錘一釬將一座一座石山開采出來,經過自然風化造就無數懸崖峭壁、奇巖異洞,如:蓮花巖、燕子巖、飛鷹巖、八仙巖、觀音巖、蓮花石、南天門、神仙橋、仙人榻、云梯、無底洞、蓮花飛瀑等等。真是“人工無意奪天工”,千姿百態,雄偉壯觀,非“嘆為觀止”四字可以形容,是國內最具旅游和科研價值的“人工丹霞”奇跡。這里更有模仿古代采石的現代采石場,讓游人了解古人采石的技術。

  據地質學家考證,蓮花山石為紅色砂礫巖,可作磨刀石,廣州市內的“嶺南第一樓”——鎮海樓的樓基和西漢南越王墓墓室的巨型石板都是紅砂巖,基本上可以證實都是從蓮花山開采的。廣東省內還有幾處古采石場,以東莞和南海最為著名。東莞的采石場,在石碑附近,那里的石質為紅色砂巖,巖體通斥,中間有沙礫。由于當年工匠分工、分地開采,留下了一間間石房子般的遺跡,所以那里又有個古名,叫“十八房”。另一個重要的采石場在南海西樵山上的石燕巖,因為采石采成洞后許多燕子住在那里而得名。

  蓮花山是由45座紅色砂巖低山組成,其中有座麒麟峰,峰頂上有塊圓形的巨大巖石,形狀極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所以這里才得名為蓮花山。蓮花山上還聳立著一座蓮花古塔,建于明代,是廣東省保存最為完好的磚木結構塔。由當時的番禺人李惟風等人興建,應該是一座風水塔,因為廣東人相信許多大河大江口都必須有一座鎮水寶塔才不會發生水害,不過它也一直起到航標的作用。

  這座塔為八角形的樓閣式磚塔,紅墻綠瓦,高近60米,外面看起來是9層,里面其實是11層,非常奇特。每層塔檐都為綠色的琉璃瓦和瓦當,屋檐角掛有風鈴,風過即發出陣陣脆響。里面的通道極狹窄,只能容下一人通過,兩人相遇時,其中一人要退到樓層的中廳避讓。登臨塔頂,可以看得很遠,遠眺漫漫珠江中的百舸爭流和更遠處的田園風光。這座塔由于雄踞珠江入海口處,是往來船只測定方位和指點航向的坐標,所以又有“省會華表”的美譽。它與廣州市郊的琶洲塔、赤崗塔一起合稱“珠江三支檣”。

  蓮花塔下有蓮花城,有“廣東長城”之稱,它建于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面積約1萬平方米,城建在山頂,俯瞰珠江航道,是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鴉*戰爭期間,林則徐率兵在城內駐防,把它作為抗擊英軍的第二道防線(第一道在虎門),至今城墻仍保存良好,山腳下有寬達1萬多平方米的巖洞,是林則徐當年的將帥府,里面已經修復如舊,可以看到兵營等遺址。

  進入石景區,很快便感到驚險叢生,向右一轉就是通往燕子巖的小徑。小徑都是建在懸崖峭壁之上,峭壁下就是深深的碧潭,這都是當年石匠們采空了石材留下的遺跡,后來雨水積蓄,確確實實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感覺,兩股戰抖,心底發寒。著名的燕子巖兀然而立的巨石大約有近40米高,上面居然有一雙層小亭,有回廊連接山徑。小亭周圍都是懸崖峭壁,三四十米高,如刀削般,就像智力在幽幽的水潭里,實在是鬼斧神工,面前是兩簾瀑布,潺潺而下。

  燕子巖下,有石板小橋,迂回于懸崖峭壁和清潭之間。沿石徑迤邐前行,左手就是蓮花石,過茂林修竹,石洞石橋,可以看到著名的“百福圖”。這里雕有一百個福字,難就難在這一百個福屬于各種各樣的字體,有篆體、隸書、楷書、行草、行楷等等,沒有一個是重復的,可惜現在的字跡有些脫落,顏色斑駁,但仍然可以想象當年雕鑿時的艱難。一路向前走,還會經過石梯、石廊、石橋、白蓮池、浴仙池、觀音巖,獅子巖等景區,許多石壁上都有歷朝歷代的題刻,各具特色,千姿百態,令人嘆為觀止。

  1994年。在古跡區削平了一個山頭,聳立起一尊用260噸青銅鑄成,高36.88米的望海觀音,開辟了“觀音圣境”。整個觀音像外貼180兩金箔,金光燦燦,耀人眼目,加上下面的石座蓮花高4米,所以總高度達40.88米,聳立在蓮花山頂,面向浩瀚的獅子洋,使航行在珠江的大小船舶多了一個航標。入夜,四周強烈燈光照耀下就像觀音顯圣一樣,讓夜航的船舶又多了一座燈塔。蓮花山“望海觀音”像是目前金箔銅像的世界之最。大型仿古建筑觀音閣,內設大小觀音一千座,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觀音閣。廣東以及香港、澳門的善男信女,都千里迢迢前來參拜,人潮絡繹不絕,香火極旺。蓮花山旅游區還在每年6~8月舉辦盛大的蓮花節,展出上百個品種,數千缸蓮花,是廣州地區旅游傳統大節慶活動之一。

【蓮花山導游詞】相關文章:

蓮花山游記02-18

蓮花山行1200字-寫景作文01-17

我愛美麗的蓮花山作文800字03-15

泰山導游詞講解導游詞03-31

沈園導游詞-浙江導游詞02-14

海南觀光導游詞-海南導游詞04-18

浙江麗水導游詞-浙江導游詞04-13

長島的導游詞-導游詞范文03-28

西藏那曲導游詞西藏導游詞03-26

沈陽故宮導游詞遼寧導游詞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