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時間:2024-06-01 09:29:28 我要投稿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1

  譯文:

  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聳云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

  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

  我今日神游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

  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注釋:

 、拍钆珛桑涸~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場的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

 、拼蠼褐搁L江。

 、翘裕簺_洗,沖刷。

  ⑷風流人物:指杰出的歷史名人。

 、晒蕢荆哼^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⑹周郎:指三國時吳國名將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為中郎將,掌管東吳重兵,吳中皆呼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⑺雪:比喻浪花。

  ⑻遙想:形容想得很遠;回憶。

  ⑼小喬初嫁了(liǎo):《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載,周瑜從孫策攻皖,“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喬,本作“橋”。其時距赤壁之戰已經十年,此處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儻風流。

  ⑽雄姿英發(fā):謂周瑜體貌不凡,言談卓絕。英發,談吐不凡,見識卓越。

 、嫌鹕染](guān)巾:古代儒將的便裝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綸巾,青絲制成的頭巾。

 、袡{櫓(qiánglǔ):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船。檣,掛帆的桅桿。櫓,一種搖船的槳!皺{櫓”一作“強虜”,又作“檣虜”,又作“狂虜”!端渭浔緟部分稏|坡樂府》,元延祐刻本,作“強虜”。延祐本原藏楊氏海源閣,歷經季振宜、顧廣圻、黃丕烈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黃丕烈題辭,述其源流甚詳,實今傳各版之祖。

 、压蕠裼危骸吧裼喂蕠钡牡刮。故國:這里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場。神游:于想象、夢境中游歷。

 、摇岸嗲椤倍洌骸皯ξ叶嗲,早生華發”的倒文。華發(fà):花白的頭發。

  ⒂一尊還(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

  ⒃強虜:強大之敵,指曹軍。虜:對敵人的蔑稱。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題中的赤壁,是黃州(在今湖北省黃岡縣)城外,長江北岸的一段紅色山崖!皯压拧,是古人寫詩詞常常采用的一個題目。在這類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歌詠歷史事跡來抒發自己的感慨。這首詞就是蘇軾游覽黃州赤壁想到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有所感觸而寫。其實,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蜀、吳三國爭雄,吳國名將周瑜聯合劉備,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軍的地方是另一個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縣西南的赤磯山。這里詞人借懷古以抒懷抱,不一定拘泥于地點的確鑿。

  懷古的重要一環,是怎樣把今和古聯系起來。蘇軾望著波濤滾滾的長江,想到自古以來那些才華出眾的人物都已隨同時間流逝而消失,猶如被源源而來的浪濤從歷史上沖洗掉了一樣。于是,他用“浪淘盡”三個字,把眼前的長江和歷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聯系起來,在這種自然而又形象的聯想中,表現他對歷史人物的懷念。大江即長江。這里用“大江”,除去由于聲韻的要求外,也顯得更有氣魄!扒Ч拧,指久遠的年代。

  接下去,作者把目光從江濤轉向赤壁,而首先引起他注目的是古代留下來的戰爭遺跡!肮蕢疚鬟,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肮省,舊的。“壘[lěi]”,指營盤!叭说朗恰,據說是!爸芾伞保粗荑,他二十四歲就當了將軍,當時吳國人稱他為周郎。這三句詞說,在那古代營盤西邊,據說,就是三國時代周瑜打勝仗的赤壁。點出了赤壁的歷史意義,也為下片歌頌周瑜埋下了伏筆。那么,作者當時看到的赤壁,景象如何呢?“亂石穿空”,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嚇人的大浪頭,拍打著江岸,激起的'浪花象無數堆耀眼的白雪。面對著這雄偉的景象,難怪作者要贊嘆不已:既贊美這雄偉的大好河山,更贊美歷史上曾經在這里叱咤風云的無數英雄豪杰。

  詞的上片,著重寫景,帶出了對古人的懷念。下片,就轉入對赤壁之戰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歌頌。蘇軾寫這首詞時,距離發生于公元二零八年的赤壁之戰,已有八百多年。他想象著幾百年前的往事,用“遙想”兩個字把我們引向了遙遠的過去。“公瑾[jǐn]”,周瑜的字!靶獭,周瑜的妻,是當時著名的喬氏姊妹中的妹妹。詞中提到他們的婚事是為了突出周瑜年輕得意的神態。作者用“雄姿英發”來形容周瑜氣度雄偉、人才出眾。在作者的想象中,周瑜身著戎裝,手搖羽毛扇,頭戴著配有黑絲帶子的頭巾(綸[guān]巾),風度瀟灑,從容指揮,在說笑之間,輕而易舉地就把曹操水軍戰船燒成灰燼!皺{[qiáng]”,帆船上的桅桿。這里用“檣櫓”代表曹軍的戰船!坝鹕染]巾”,寫出了周瑜的神態。“談笑間”,突出了他的自信和才略!皺{櫓灰飛煙滅”,六個字就再現了一場歷史性的大戰。寥寥幾筆,顯示了作者藝術概括的才能;字里行間,傾注了作者對周瑜的由衷贊賞。

  對歷史人物的景仰,正包含了對自己現實狀況的不滿。對比之下,四十七歲的蘇軾深為自己不能象周瑜那樣年紀輕輕就建立了卓著的功業而感嘆。他只好用自我嘲笑的口氣說:“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象他這樣,通過想象去經歷(神游)那三國(故國)的赤壁之戰,人們大概會嘲笑他太富于感情,因而過早地有了花白頭發(華發)吧!自嘲之余,一種看破紅塵的消極情緒油然而生!叭松鐗簦婚走酹江月”!伴住,酒杯。一尊是一杯酒的意思!磅猍lèi]”,灑酒表示祭奠。他忽然覺得,人間不過象夢境一樣,不要徒然感嘆了,還是給江上的明月,獻上一杯酒,伴月痛飲吧!

  這首詞是蘇軾的代表作。雖然結尾流露了消極情緒,但從全詞看,氣魄宏偉,視野闊大,對壯麗河山的贊美,和對歷史英雄人物的歌頌及懷念,構成了豪放的基調。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2

  原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櫓一作:強擄)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生一作:人間;尊通:樽)

  賞析:

  “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作者開篇即景抒情,時越古今,為我們勾勒出了奔騰東去的長江的雄姿,并從空間聯想到時間,意指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這兩句是在前面所聞所見的基礎上由于感情的激越而發出的贊嘆之語。由于對赤壁的贊美,聯想到當年在此鏖戰的眾多英雄豪杰,現在是美麗如畫的山河依舊,可是當時為之角逐的英雄卻不見了。這一句不僅回應了第一句,而且為后面具體寫周瑜做了過渡。

  下闋集中筆墨寫周瑜。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寫周瑜的颯爽英姿,意思是說想當年小喬嫁給了周瑜,英雄美人一時傳為佳話。據史料記載,建安三年,東吳孫策親自迎請二十四歲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將”的職銜,并同他一齊攻取皖城。周瑜娶小喬,正在皖城戰役勝利之時,其后十年他才指揮了有名的赤壁之戰。此處把十年間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寫赤壁之戰前,忽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生活細節,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見出周瑜的豐姿瀟灑、年輕有為,足以令人艷羨;同時也使人聯想到:贏得這次抗曹戰爭的勝利,乃是使東吳據有江東、發展勝利形勢的保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盡煙滅。”這句話著墨不多,畫出了周瑜在赤壁大戰中運籌帷幄,指揮若定,風度瀟灑的神態!熬]巾”是從服裝上突出周瑜超人的風度。“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寫他才能過從。詞中只用“灰飛煙滅”。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3

  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這首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是宋詞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詞中最杰出的代表。它寫于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是蘇軾貶居黃州時游黃風城外的赤壁舊址時所作。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起筆就非常有氣勢,從長江著筆,奔騰洶涌;千古風流人物,廣闊的歷史時空,無數的英雄豪杰;將此二者聯系起來,組成一個極為遼闊悠久的時空背景;浪淘盡,歷史長河的沖刷。是悲哀,也是一種超凡脫俗,超越古今的氣度。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如果說前邊是一個氣勢非凡的大場景,那么,此時出現的則是一個細致精確的小場景,作為三國古戰場的赤壁究竟在哪里,從古至今說法不一,但可以確定的是這首詩所寫之赤壁與歷史上赤壁之戰的赤壁絕非一處,對此,蘇軾自有妙招,他在此處點出“周郎赤壁”在西。這句話在文中作用極大,既與詞題相符合,又為下半段緬懷周公瑾埋下了伏筆。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集中寫出赤壁廣闊壯麗的景色:陡峭的山崖散亂地高插云霄,洶涌的駭浪猛烈地搏擊著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從不同角度而又展現于不同感覺的濃墨重彩的生動描寫,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頓時把讀者帶進一個膽戰心驚、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一下子心胸開闊,精神振奮。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作者從神游中又回到現實。英雄人物已經隨著長江水而流去了,只剩下如畫的江山和無所成就的“我”。 此兩句,一承上,一啟下,由描景過渡到寫人,十分自然。“一時多少豪杰”是虛寫,既照應開頭“千古風流人物”,也為下半段寫周瑜作了鋪墊。上半段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古戰場,引起對古代英雄人物的緬懷。

  對于周瑜,蘇軾特別欣賞他少年功名,英氣勃勃!靶坛跫蕖笨此崎e筆,而且小喬嫁周瑜在建安三年,遠在赤壁之戰前十年。特意插入這一句,是為了更顯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風得意。詞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風情,剛中有柔,與篇首“風流人物”相呼應!坝鹕染]巾”三句寫周瑜的戰功,也很特別。周瑜身為主將卻并非穿戴兵戎,而是羽扇便服,談筆風生。蘇軾寫戰爭一點不渲染士馬金鼓的戰爭氣氛,只著筆于周瑜的從容瀟灑,指揮若定,這樣寫法卻更能突出他的風采和才能。蘇軾這一年四十七歲了,不但功業未成,反而待罪黃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自己深感羞愧。壯麗江山,英雄業績,激起蘇軾豪邁奮發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內心苦悶和思想矛盾。故從懷古轉到悲傷,自嘆“人間如夢”,舉杯同江上清風、山間明月一醉銷愁了。

  這首詞感慨古今,雄渾蒼涼,大氣磅礴,昂揚郁勃,兼有感奮和感傷兩重色彩,但篇末的感傷色彩掩蓋不了全詞的豪邁氣派。

  詞中江山壯麗和英雄偉業這樣完美的結合,在蘇軾之前從未成功地出現過。因此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歷來被看作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

  《念奴嬌》中的周瑜形象為何與《三國演義》中的大不相同?這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為了美化諸葛亮而貶低丑化周瑜嚴重扭曲歷史造成的。蘇軾筆下的周瑜年輕有為,文采風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風得意,且有儒將風度,指揮若定,膽略非凡,氣概豪邁,而《三國演義》這本小說為了抬高諸葛亮,故意貶低周瑜,把周瑜丑化成一個狹隘嫉妒的小人,是嚴重違背歷史的。正史上的周瑜意氣風發,胸襟廣闊,年少有為,是蘇軾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應該說,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周瑜,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周瑜。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4

  生平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祐二年(1057)與弟轍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父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遷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移知徐州。元豐二年(1079),罹“烏臺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哲宗立,高太后臨朝,被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親政,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兆诩次,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蘇軾詞作鑒賞

  這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是宋詞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詞最杰出的代表。

  它寫于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是蘇軾貶居黃州時游黃風城外的赤壁磯時所作。此詞對于一度盛行纏綿悱惻之風的北宋詞壇,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開篇即景抒情,時越古今,地跨萬里,把傾注不盡的大江與名高累世的歷史人物聯系起來,布置了一個極為廣闊而悠久的空間、時間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涌奔騰,又使人想見風流人物的卓犖氣概,并將讀者帶入歷史的沉思之中,喚起人們對人生的思索,氣勢恢宏,筆大如櫞。接著“故壘”兩句,點出這里是傳說中的古赤壁戰場,借懷古以抒感!叭说朗恰,下筆極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詞題,又是為下闋緬懷公瑾預伏一筆。以下“亂石”三句,集中描寫赤壁雄奇壯闊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亂地高插云霄,洶涌的駭浪猛烈搏擊著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這種從不同角度而又訴諸于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的生動描寫,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把讀者頓時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闊,精神為之振奮!煞拍二句,總束上文,帶起下片!敖饺绠嫛保@明白精切、脫口而出的贊美,是作者和讀者從以上藝術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偉畫卷中自然得出的結論。以上寫周郎活動的場所赤壁四周的景色,形聲兼備,富于動感,以驚心動魄的奇偉景觀,隱喻周瑜的非凡氣概,并為眾多英雄人物的出場渲染氣氛,為下文的寫人、抒情作好鋪墊。

  上片重寫景,下片則由“遙想”領起五句,集中筆力塑造青年將領周瑜的形象。作者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挑選足以表現人物個性的素材,經過藝術集中、提煉和加工,從幾個方面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據史載,建安三年,東吳孫策親自迎請二十四歲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將”的職銜,并同他一齊攻取皖城。周瑜娶小喬,正皖城戰役勝利之時,其后十年他才指揮了有名的赤壁之戰。此處把十年間的事集中到一起,寫赤壁之戰前,忽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生活細節,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見出周瑜的豐姿瀟灑、韶華似錦、年輕有為,足以令人艷羨;同時也使人聯想到:贏得這次抗曹戰爭的勝利,乃是使東吳據有江東、發展勝利形勢的保證,否則難免出現如杜牧《赤壁》詩中所寫的“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嚴重后果。這可使人意識到這次戰爭的重要意義!靶圩擞l,羽扇綸巾”,是從肖像儀態上描寫周瑜束裝儒雅,風度翩翩。綸巾,青絲帶頭巾,“葛巾毛扇”,是三國以來儒將常有的打份,著力刻畫其儀容裝束,正反映出作為指揮官的周瑜臨戰瀟灑從容,說明他對這次戰爭早已成竹胸、穩操勝券。“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抓住了火攻水戰的特點,精切地概括了整個戰爭的勝利場景。詞中只用“灰飛煙滅”四字,就將曹軍的慘敗情景形容殆盡。以下三句,由憑吊周郎而聯想到作者自身,表達了詞人壯志未酬的郁憤和感慨!岸嗲閼ξ,早生華發”為倒裝句,實為“應笑我多情,早生華發”。此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無常,深沉、痛切地發出了年華虛擲的悲嘆!叭碎g如夢”,抑郁沉挫地表達了詞人對坎坷身世的無限感慨!耙蛔疬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詞余音裊裊的尾聲!磅保匆跃茷⒌刂。

  這首詞感慨古今,雄渾蒼涼,大氣磅礴,昂揚郁勃,把人們帶入江山如畫、奇偉雄壯的景色和深邃無比的歷史沉思中,喚起讀者對人生的無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嘆、哲理于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5

  念奴嬌①·赤壁懷古②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③。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④。羽扇綸巾, 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⑤。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⑥

  【注釋】

 、儆置栋僮至睢贰kp調,一百字,仄韻,多用入聲。

  ②周瑜破曹操的赤壁 在今湖北浦圻縣,蘇軾所游為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

 、矍Ф蜒毫骰ㄇНB。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又作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

 、苤荑ざ臍q為東吳中郎將,人稱周郎。小喬為喬玄次女,其嫁周瑜在建安三年,為赤壁之戰十年前事。

 、菪叶嗲樵缟A發的倒裝。

 、搋 以酒灑地,用以敬月。

  【品評】

  這首詞是元豐五年(1082)七月蘇軾謫居黃州時作。上片詠赤壁,下片懷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結。起筆高唱入云,氣勢足與黃河之水天上來相侔,而且詞境壯闊,在空間上與時間上都得到極度拓展。江山、歷史、人物一齊涌出,以萬古心胸引出懷古思緒。接著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邊故壘和周郎赤壁掛上了鉤。亂石崩云 三句正面寫赤壁景色, 驚心駭目。詞中把眼前的亂山大江寫得雄奇險峻,渲染出古戰場的氣氛和聲勢。對于周瑜,蘇軾特別激賞他少年功名,英氣勃勃。小喬初嫁看似閑筆,而且小喬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遠在赤壁之戰前十年。特意插入這一句,更顯得周瑜少年英俊 ,春風得意。詞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風情,剛中有柔,與篇首風流人物相應。羽扇綸巾三句寫周瑜的`戰功,也很特別。周瑜身為主將卻并非兵戎相見,而是羽扇便服,談筆風生。寫戰爭一點不渲染士馬金鼓的戰爭氣氛,只著筆于周瑜的從容瀟灑,指揮若定,這樣寫法更能突出他的風采和才能。蘇軾這一年四十七歲了,不但功業未成,反而待罪黃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壯麗江山,英雄業績,激起蘇軾爽邁奮發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內心苦悶和思想矛盾。故從懷古歸到傷己,自嘆人間如夢,舉杯同江上清風、山間明月一醉銷愁了。這首懷古詞兼有感奮和感傷兩重色彩,但篇末的感傷色彩掩蓋不了全詞的豪邁氣派。詞中寫江山形勝和英雄偉業,在蘇軾之前從未成功地出現過。因此這首《念奴嬌》歷來被看作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不但詞的氣象境界凌厲無前,而且大聲鏗鏘,需要銅琵琶、鐵綽板來伴唱。對于原破。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6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櫓 一作:強虜)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間;尊 通:樽)

  譯文

  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那舊營壘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赤壁。

  陡峭石壁直聳云天,如雷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

  雄壯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戰船燒得灰飛煙滅。

  我今日神游當年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

  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明月。

  注釋

 、拍钆珛桑涸~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場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

 、拼蠼褐搁L江。

  ⑶淘:沖洗,沖刷。

 、蕊L流人物:指杰出歷史名人。

 、晒蕢荆哼^去遺留下來營壘。

 、手芾桑褐溉龂鴷r吳國名將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為中郎將,掌管東吳重兵,吳中皆呼為“周郎”。下文中“公瑾”,即指周瑜。

 、搜罕扔骼嘶ā

 、踢b想:形容想得很遠;回憶。

  ⑼小喬初嫁了(liǎo):《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載,周瑜從孫策攻皖,“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眴蹋咀鳌皹颉。其時距赤壁之戰已經十年,此處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儻風流。

 、涡圩擞l(f。褐^周瑜體貌不凡,言談卓絕。英發,談吐不凡,見識卓越。

 、嫌鹕染](guān)巾:古代儒將便裝打扮。羽扇,羽毛制成扇子。綸巾,青絲制成頭巾。

 、袡{櫓(qiánglǔ):這里代指曹操水軍戰船。檣,掛帆桅桿。櫓,一種搖船槳。“檣櫓”一作“強虜”,又作“檣虜”,又作“狂虜”。《宋集珍本叢刊》之《東坡樂府》,元延祐刻本,作“強虜”。延祐本原藏楊氏海源閣,歷經季振宜、顧廣圻、黃丕烈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黃丕烈題辭,述其源流甚詳,實今傳各版之祖。

  ⒀故國神游:“神游故國”倒文。故國:這里指舊地,當年赤壁戰場。神游:于想象、夢境中游歷。

 、摇岸嗲椤倍洌骸皯ξ叶嗲,早生華發”倒文。華發(fà):花白頭發。

 、右蛔疬(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感情。尊:通“樽”,酒杯。

 、詮娞敚簭姶笾當,指曹軍。虜:對敵人蔑稱。

  賞析

  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涌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云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并收筆下。

  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么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人類既如此殊途而同歸,則汲汲于一時功名,不免過于迂腐了。接下兩句切入懷古主題,專說三國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極有分寸。赤壁之戰故地,爭議很大。一說在今湖北蒲圻縣境內,已改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內有四處地名同稱赤壁者,另三處在黃岡、武昌、漢陽附近。蘇軾所游是黃岡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議論。

  "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水騰涌壯觀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江山如畫"是寫景總括之句。"一時多少豪杰"則又由景物過渡到人事。

  蘇軾重點要寫是"三國周郎",故下闋便全從周郎引發。換頭五句寫赤壁戰爭。與周瑜談笑論戰相似,作者描寫這么一場轟轟烈烈戰爭也是舉重若輕,閑筆紛出。從起句"千古風流人物"到"一時多少豪杰"再到"遙想公瑾當年",視線不斷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寫周瑜卻不寫其大智大勇,只寫其儒雅風流氣度。

  不留意人容易把"羽扇綸巾"看作是諸葛亮代稱,因為諸葛亮裝束素以羽扇綸巾著名。但在三國之時,這是儒將通常裝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復古《赤壁》詩云:"千載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風揮羽扇,烈火破樓船。"

  蘇軾在這里極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復雜。"故國"兩句便由周郎轉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時年方三十四歲,而蘇軾寫作此詞時年已四十七歲?鬃釉f:"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蘇軾從周瑜年輕有為,聯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應笑我"之句,語似輕淡,意卻沉郁。但蘇軾畢竟是蘇軾,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寒儒,而是參破世間寵辱智者。所以他在察覺到自己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樣沉溺苦海,自傷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個江山歷史之中進行觀照。在蘇軾看來,當年瀟灑從容、聲名蓋世周瑜現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盡了嗎。這樣一比,蘇軾便從悲哀中超脫了。"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和子由澠池懷舊》)。所以蘇軾在與周瑜作了一番比較后,雖然也看到了自己政治功業無法與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個人類發展規律和普遍命運,雙方其實也沒有什么大差別。有了這樣深沉思索,遂引出結句"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詞中所說那樣:"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消極悲觀不是人生真諦,超脫飛揚才是生命壯歌。既然人間世事恍如一夢,何妨將樽酒灑在江心明月倒影之中,脫卻苦悶,從有限中玩味無限,讓精神獲得自由。其同期所作《赤壁賦》于此說得更為清晰明斷:"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也。"這種超然遠想文字,宛然是《莊子?齊物論》思想翻版。但莊子以此回避現實,蘇軾則以此超越現實。

  黃州數年是蘇軾思想發生轉折時期,也是他不斷走向成熟和睿智時期,他以此保全自己岸然人格,也以此養護自己淳至精神。這首《念奴嬌》詞及其作于同一時期數篇詩文,都為我們透示了其中端倪。

  此詞自問世后,經歷了兩種截然不同命運,譽之者如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其"語意高妙,真古今絕唱"。貶之者如俞文豹《吹劍續錄》所云:"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七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幕士言論表面上是從演唱風格上區分了柳、蘇二家詞風不同,但暗含有對蘇詞悖離傳統詞風揶揄。清代更有人認為此詞"平仄句調都不合格"(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朱彝尊《詞綜》并詳加辯證,亦可謂吹毛求疵者。

  《念奴嬌》是蘇軾貶官黃州后作品。蘇軾21歲中進士,30歲以前絕大部分時間過著書房生活,仕途坎坷,隨著北宋政治風浪,幾上幾下。43歲(元豐二年)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后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閑職,他在舊城營地辟畦耕種,游歷訪古,政治上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實和懷才不遇思想情緒,但由于他豁達胸懷,在祖國雄偉江山和歷史風云人物激發下,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名篇,此詞為其代表。

  《念奴嬌》詞分上下兩闕。上闕詠赤壁,下闕懷周瑜,并懷古傷己,以自身感慨作結。作者吊古傷懷,想古代豪杰,借古傳頌之英雄業績,思自己歷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業,壯志難酬,詞作抒發了他內心憂憤情懷。

  上闕詠赤壁,著重寫景,為描寫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僅寫出了大江氣勢,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進來,表達了對英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詠人物!皝y”“穿”“驚”“拍”“卷”等詞語運用,精妙獨到地勾畫了古戰場險要形勢,寫出了它雄奇壯麗景象,從而為下片所追懷赤壁大戰中英雄人物渲染了環境氣氛。

  下闕著重寫人,借對周瑜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感慨。寫“小喬”在于烘托周瑜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突出人物風姿,中間描寫周瑜戰功意在反襯自己年老無為。“多情”后幾句雖表達了傷感之情,但這種感情其實正是詞人不甘沉淪,積極進取,奮發向上表現,仍不失英雄豪邁本色。

  用豪壯情調書寫胸中塊壘。

  詩人是個曠達之人,盡管政治上失意,卻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這首詞就是他這種復雜心情集中反映,詞中雖然書寫失意,然而格調是豪壯,跟失意文人同主題作品顯然不同。詞作中豪壯情調首先表現在對赤壁景物描寫上。長江非凡氣象,古戰場險要形勢都給人以豪壯之感。周瑜英姿與功業無不讓人艷羨。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7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北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云,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注釋】:

  ①又名《百字令》。雙調,一百字,仄韻,多用入聲。

 、谥荑て撇懿俚某啾 在今湖北浦圻縣,蘇軾所游為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

 、矍Ф蜒毫骰ㄇНB。“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又作“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

  ④周瑜二十四歲為東吳中郎將,人稱周郎。小喬為喬玄次女,其嫁周瑜在建安三年,為赤壁之戰十年前事。

 、荨靶叶嗲樵缟A發”的倒裝。

 、搋 以酒灑地,用以敬月。

  【譯文】:

  長江向東流去,波浪滾滾,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隨著長江水)逝去。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候周瑜(作戰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擊著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象一幅奇麗的圖畫,那個時代匯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小喬剛嫁給他,他正年經有為,威武的儀表,英姿奮發。(他)手握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就把)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此時此刻),(我)懷想三國舊事,憑吊古人,應該笑我自己多情善感,頭發早早地都變白了。人生在世就象一場夢一樣,我還是倒一杯酒來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賞析】: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起句寫長江給人以雄奇壯麗之感,“大江東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興。日夜江聲,滾滾滔滔,使人感到歷史的流逝,對往昔英雄人物無限懷念。

  這句是作者觸景生情,面對滾滾波濤,感到歷史的流逝,有如東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對歷史英雄人物的緬懷。這兩句既寫江景,又點明懷古,從大處落筆,寫得氣勢磅礴,感情飽滿!袄颂员M”三字,把作者憑吊古戰場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達出來。這樣開頭也為下面描繪赤壁和緬懷周瑜做了環境的烘托和氣氛的渲染。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此一句除要達到點明題意之目的,其根本則在于通過對赤壁地理位置和歷史人物周瑜的述說,引出對三國戰事的回憶,而自然聯想到赤壁之戰宏偉的戰斗場面!肮蕢疚鬟叀眱删,指明懷古的特定時代、人物和地點,引入對古戰場的憑吊。作者這樣寫,是通過聯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讀者引到這段歷史的回顧中去了。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寫赤壁的景色。從中不難想象出當時戰斗的激烈和周瑜統領水軍英勇善戰的戰斗風姿。山勢險峻、參差錯落的山巖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洶涌澎湃,猛烈地沖擊著巖石。這是何等的雄奇景觀!這里只用十三個字,便從形、聲、色幾方面生動地勾畫出這個古戰場的壯麗雄奇的圖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江山的感情,同時也為下面歌頌周瑜做了鋪墊和蓄勢。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作者從神游中又回到現實。英雄人物已經隨著長江水而流去了,只剩下如畫的江山和無所建樹的“我”。

  此兩句,一承上,一啟下,由描景過渡到寫人,十分自然!耙粫r多少豪杰”是虛寫,既照應開頭“千古風流人物”,也為下闋寫周瑜作了鋪墊。

  上闋即景抒懷,通過描寫古戰場,引起對古代英雄人物的緬懷。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他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這一段具體描寫千古風流人物中的`周瑜。作者沒有直接寫周瑜的胯下馬、掌中槍,而是武官文寫:周瑜年輕英俊、氣概俊偉、雍容嫻雅、指揮若定的儒將風度。這充分顯示出周瑜的杰出指揮才干和蔑視強敵的英雄氣概。作者著力寫周瑜其目的全在于憑吊古人以抒自己大志難酬的郁悶愁苦的情懷。周瑜年輕有為,建功立業名垂青史,而自己年近半百,功業無成卻又遭貶。如此之磨難自然會哀愁的。他也只有借古來自我排遣了。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此句表達了作者極其矛盾和苦悶的心情。面對大好河山,緬懷周瑜少年得志,又深受孫權信賴,年輕時便建功立業,而自己雖有抱負,但有志難伸,毫無作為,相比之下,無限感慨。心情由激昂奮發轉入消極苦悶。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結尾句,一方面表現出作者消極悲觀的情緒,這是作者階級局限性和時代局限性的反映。在封建社會里一旦人們主宰不了自己的命運,卻常常用達觀來解決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作者也不例外。同時也應看到另一面,那就是還不失追求功業的豪邁心情。

  下闋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8

  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注釋

  (1)大江:長江。(古時“江”特指長江,“河”特指黃河)。

  (2)淘:沖洗。

  (3)故壘:黃州古老的城堡,推測可能是古戰場的陳跡。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4)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人。東漢末年東吳名將,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稱。周瑜精通軍事,又精于音律,江東向來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公元208年,孫、劉聯軍在周瑜的指揮下,于赤壁以火攻擊敗曹操的隊伍,此戰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僅36歲。(安徽廬江有其周瑜墓。)

  (5)雪:比喻浪花。

  (6)遙想:形容想得很遠。

  (7)小喬:喬玄的小女兒,生的閉月羞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周瑜之妻;姐姐大喬為孫策之妻,有沉魚落雁、傾國傾城之貌。

  (8)英發:英俊勃發。

  (9)羽扇綸巾:手搖動羽扇,頭戴綸巾。這是古代儒將的裝束,詞中形容周瑜從容嫻雅。綸巾:古代配有青絲帶的頭巾。

  (10)檣櫓: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船。檣,掛帆的桅桿。櫓,一種搖船的槳。(所謂檣櫓,物也;所謂強虜,人也。自古便有檣櫓與強虜之爭,記得上此課時,老師也曾對這兩個詞進行了分析,出于不同的版本,要看編者的喜好以及個人的理解,并沒有所謂的對錯,這兩個詞用于此處皆對,所以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來用,不過考試時最好根據課本。鄙人認為,有爭論的東西出在考試卷上需要慎重,F在人教是用“檣櫓”。)(現有教材作“檣虜”“強虜”)

  (11)故國:這里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場。指古戰場。

  (12)華發:花白的頭發。

  華:《現代漢語詞典》這個字讀hua(二聲),花白義。

  古代沒有“花”這個字,只有“華”這個字,“華”在古代有“花”這個字的義項,后來才有了“花”這個字,但是在一些較早的文言文或者成語中,我們是見不到“花”字而只有“華”字。這里作通假字“花”。

 。13)人生:現有版本作人間。

  (14)尊:同“樽”,酒杯。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注:一尊還酹江月,“還”字的讀法

  古時讀音是 huán 。

  其實就是在現代,稍早一點——比如1960年代,也是只有一個 讀音,沒有普通話中“hái”這個讀音。也就是說,在用于“歸還”的“還”時,讀作“huán”,在用作“還是”、“還有”這一義項時,仍然讀作“huán”。事實上在古詩詞中沒有“還是”、“還有”的用法。hái這個讀音最早是在明清小說中開始出現的。如《紅樓夢》第五十回:“他竟比蓋這園子還費工夫了”。

  此外,就是在“一尊還酹江月”中,“還”也不是現代人很容易就聯想到的

  一尊“更”酹江月(“還”有“更、更加”的意義)。試想,“人生如夢”,怎么 一尊“更”酹江月呢?這里“還”是“回還”的意思,不是人回還,是人的“神思”回還,從夢中回還,醒來。杯中尚有余酒,何不一酹江月?

  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還”(繁體字為“還”),也只有一個讀音:

  卷二 辵部 還 復也。從辵瞏聲。

  戶關切

  戶關切,切出來就是“ huán” 。注:其他版本。拍岸又作裂岸,人生又作人間。

  譯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祖國的江山啊,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雄峻。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手里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神游于故國(三國)戰場,應該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賞析

 、偃绻哑瞥齻鹘y作為"偉大"的一項基本素質的話,蘇軾之于偉大是當之無愧的。與《花間》詞中"花落子規啼,綠窗 殘夢迷"的幽約詞境相比,蘇軾詞的逸懷浩氣、舉首高歌,無疑是為我們開拓了一個新的世界。他的那些"似詩"的小詞、"句讀不葺之詩",盡管在當世備受爭議,但是如此高遠的氣象、如此開闊的境界、如此曠達的風格,畢竟是此前罕以見到的。即此我們也可估量到蘇軾這一類詞在詞史上的重要地位。

  這首《念奴嬌》詞作于神宗元豐五年(1082),時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余。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風景優美,是文人清賞之地。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二十八載東坡語:

  黃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傳云曹公敗處,所謂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敗歸,由華容路,路多泥濘,使老弱先行踐之而過,曰:'劉備智過人而見事遲,華容夾道皆葭葦,若使縱火,吾無遺類矣。今赤壁少西對岸即華容鎮,庶幾是也。然岳州復有華容縣,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來,因以小舟載酒,飲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數弄。風起水涌,大魚皆出,山上有棲鶻,亦驚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蘇軾這里所描述的風起水涌景象和對曹操、周瑜赤壁之戰的聯想,在這首《念奴嬌》詞和《赤壁賦》中都有鮮明生動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蘇軾對于黃州之赤壁是否三國時赤壁之戰的故地是頗存疑慮的。

  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片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涌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云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并收筆下。

  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么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人類既如此殊途而同歸,則汲汲于一時功名,不免過于迂腐了。接下兩句切入懷古主題,專說三國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極有分寸。赤壁之戰的故地,爭議很大。一說在今湖北蒲圻縣境內,已改為赤壁市。但是今湖北省內有四處地名同稱赤壁者,另三處在黃岡、武昌、漢陽附近。蘇軾所游是黃岡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議論。

  "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水騰涌的壯觀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江山如畫"是寫景的總括之句。"一時多少豪杰"則又由景物過渡到人事。

  蘇軾重點要寫的是"三國周郎",故下片便全從周郎引發。換頭五句寫赤壁戰爭。與周瑜的談笑論戰相似,作者描寫這么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也是舉重若輕,閑筆紛出。從起句的"千古風流人物"到"一時多少豪杰"再到"遙想公瑾當年",視線不斷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寫周瑜卻不寫其大智大勇,只寫其儒雅風流的氣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綸巾"看作是諸葛亮的代稱,因為諸葛亮的裝束素以羽扇綸巾著名。但是在三國之時,這是儒將通常的裝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復古《赤壁》詩云:"千載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風揮羽扇,烈火破樓船。"

  蘇軾在這里極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是感情是復雜的。"故國"兩句便由周郎轉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時年方三十四歲,而蘇軾寫作此詞時年已四十七歲?鬃釉f:"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蘇軾從周瑜的年輕有為,聯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應笑我"之句,語似輕淡,意卻沉郁。但是蘇軾畢竟是蘇軾,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參破世間寵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覺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樣的沉溺苦海,自傷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個江山歷史之中進行觀照。在蘇軾看來,當年瀟灑從容、聲名蓋世的周瑜現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盡了嗎。這樣一比,蘇軾便從悲哀中超脫了。"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和子由澠池懷舊》)。所以蘇軾在與周瑜作了一番比較后,雖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業無法與周瑜媲美,但是上升到整個人類的發展規律和普遍命運,雙方其實也沒有什么大的差別。有了這樣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結句"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詞中所說的那樣:"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消極悲觀不是人生的真諦,超脫飛揚才是生命的壯歌。既然人間世事恍如一夢,何妨將樽酒灑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脫卻苦悶,從有限中玩味無限,讓精神獲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賦》于此說得更為清晰明斷:"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也。"這種超然遠想的文字,宛然是《莊子?齊物論》思想的翻版。但是莊子以此回避現實,蘇軾則以此超越現實。

  黃州數年是蘇軾思想發生轉折的時期,也是他不斷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時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養護自己淳至的精神。這首《念奴嬌》詞及其作于同一時期的數篇詩文,都為我們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此詞自問世后,經歷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譽之者如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其"語意高妙,真古今絕唱"。貶之者如俞文豹《吹劍續錄》所云:"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七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幕士的言論表面上是從演唱風格上區分了柳、蘇二家詞風的不同,但是暗含有對蘇詞悖離傳統詞風的揶揄。清代更有人認為此詞"平仄句調都不合格"(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朱彝尊《詞綜》并詳加辯證,亦可謂吹毛求疵者。

  《念奴嬌》是蘇軾貶官黃州后的作品。蘇軾21歲中進士,30歲以前絕大部分時間過著書房生活,仕途坎坷,隨著北宋政治風浪,幾上幾下。43歲(元豐二年)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后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閑職,他在舊城營地辟畦耕種,游歷訪古,政治上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但是由于他豁達的胸懷,在祖國雄偉的江山和歷史風云人物的激發下,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名篇,此詞為其代表。

  《念奴嬌》詞分上下兩闕。上闕詠赤壁,下闕懷周瑜,并懷古傷己,以自身感慨作結。 作者吊古傷懷,想古代豪杰,借古傳頌之英雄業績,思自己歷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業,壯志難酬,詞作抒發了他內心憂憤的情懷。

  上闕詠赤壁,著重寫景,為描寫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僅寫出了大江的氣勢,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進來,表達了對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詠的人物!皝y”“穿”“驚”“拍”“卷”等詞語的運用,精妙獨到地勾畫了古戰場的險要形勢,寫出了它的雄奇壯麗景象,從而為下片所追懷的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環境氣氛。

  下闕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寫“小喬”在于烘托周瑜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突出人物的風姿,中間描寫周瑜的戰功意在反襯自己的年老無為!岸嗲椤焙髱拙潆m表達了傷感之情,但是這種感情其實正是詞人不甘沉淪,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表現,仍不失英雄豪邁本色。

  用豪壯的情調書寫胸中塊壘。

  詩人是個曠達之人,盡管政治上失意,卻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這首詞就是他這種復雜心情的集中反映,詞中雖然書寫失意,然而格調是豪壯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題作品顯然不同。詞作中的豪壯情調首先表現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長江的非凡氣象,古戰場的險要形勢都給人以豪壯之感。周瑜的英姿與功業無不讓人艷羨。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9

  古詩簡介

  是宋代文學家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此詞通過對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吊和對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關注歷史和的曠達之心。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將、、融為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曾被譽為“古今絕唱”。

  翻譯/譯文

  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的。陡峭的石壁直聳天,如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好似卷起千萬堆。的江奇麗如圖,一涌現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得意,絕代小喬剛嫁給他,他奮發豪氣滿懷。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燒得灰飛煙滅。我今日神游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祭奠江上的明。

  注釋

 、拍钆珛桑。又名“”“”等。: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場的赤壁,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

 、拼蠼褐浮

 、翘裕簺_洗,沖刷。

 、攘魅宋铮褐附艹龅臍v史名人。

 、晒蕢荆哼^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手芾桑褐溉龂鴷r吳國名將周瑜,字公瑾,得志,二十四為中郎將,掌管東吳重兵,吳中皆呼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耍罕扔骼恕

  ⑻遙想:形容想得很遠;回憶。

  ⑼小喬初嫁了(liǎo):《·吳志·周瑜傳》載,周瑜從孫策攻皖,“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眴蹋咀鳌皹颉。其時距已經十年,此處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儻。

 、涡圩擞l(fā):謂周瑜體貌不凡,言談卓絕。英發,談吐不凡,見識卓越。

 、嫌鹕染](guān)巾:古代儒將的便裝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綸巾,青絲制成的頭巾。

 、袡{櫓(qiánglǔ):這里代指的水軍戰。檣,掛帆的桅桿。櫓,一種搖船的槳!皺{櫓”一作“強虜”,又作“檣虜”,又作“狂虜”。《宋集珍本叢刊》之《東坡樂府》,元延祐刻本,作“強虜”。延祐本原藏楊氏源閣,歷經季振宜、顧廣圻、黃丕烈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黃丕烈題辭,述其源流甚詳,實今傳各版之祖。

 、焉裼危骸吧裼喂蕠钡牡刮。故國:這里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場。神游:于想象、夢境中游歷。

  ⒁“多情”二句:“應笑我多情,早生華發”的倒文。華發(fà):花白的頭發。

  ⒂一尊還(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

 、詮娞敚簭姶笾當,指曹軍。虜:對敵人的蔑稱。

  賞析/鑒賞

  清代詞論家徐軌謂東坡詞“自有橫槊氣概,固是英雄本色”(《詞苑叢談》卷三)。在《東坡樂府》中,最具有這種英雄氣格的代表作,首推這篇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念奴嬌·》。這首詞是游賞黃岡城外的赤壁(鼻)磯時寫下的,是北宋詞壇上最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此詞上闋,先即地,為英雄人物出場鋪墊。開篇從滾滾東流的著筆,隨即用“浪淘盡”,把傾注不盡的大江與名高累世的歷史人物聯系起來,布置了一個極為廣闊而悠久的空間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涌奔騰,又使人想見風流人物的卓犖氣概,更可體味到作者兀立江岸憑吊勝地才人所誘發的起伏激蕩的心潮,氣魄極大,筆力非凡。接著“故壘”兩句,點出這里是傳說中的古代赤壁戰場。在寫此詞的八百七十多年前,東吳名將周瑜曾在長岸,指揮了以弱勝強的赤壁之戰。關于當年的戰場的具體地點,向來眾說紛紜,東坡在此不過是聊借懷古以抒感,讀者不必刻舟求劍!叭说朗恰,下字極有分寸!爸芾沙啾凇,既是拍合詞題,又是為下闋緬懷公瑾預伏一筆。以下“亂石”三句,集中描寫赤壁雄奇壯闊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亂地高插霄,洶涌的駭浪猛烈地搏擊著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萬堆澎湃的浪。這種從不同角度而又訴諸于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的生動描寫,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把讀者頓時帶進一個奔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胸為之開擴,精神為之振奮。煞拍二句,總束上文,帶起下片。“江山如畫”,這明白精切、脫口而出的贊美,應是作者和讀者從以上藝術地提供的大的雄偉畫卷中自然而然地得出的結論!暗仂`人杰”,錦繡,必然產生、哺育和吸引無數出色的英雄,三國正是人才輩出的時代:橫槊賦的,馳射虎的孫權,隆中定策的,足智多謀的瑾……說是“一時多少豪杰!”

  上片重在,將與空間的距離緊縮集中到三國時代的風云人物身上。但在眾多的三國人物中,尤其向往那智破強敵的周瑜,故下片由“遙想”領起五句,集中腕力塑造將領周瑜的形象。作者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挑選足以表現人物個性的素材,經過藝術集中、提煉和加工,從幾個方面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據史載,建安三年東吳孫策親自迎請二十四歲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將”的職銜,并同他一齊攻取皖城。周瑜娶小喬,正在皖城戰役勝利之時,而后十年他才指揮了有名的赤壁之戰。此處把十年間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寫赤壁之戰前,忽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以烘托英雄,更見出周瑜的豐姿瀟灑、韶華似錦、年輕有為,足以令人艷羨。同時也使人聯想到:贏得這次抗曹的勝利,乃是使東吳據有江東、發展勝利形勢的保證,否則難免出現如《赤壁》詩中所寫的“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嚴重后果。這可使人意識到這次的重要意義!靶圩擞l,羽扇綸巾”,是從肖像儀態上描寫周瑜束裝儒雅,風度翩翩。綸巾,青絲帶頭巾,“葛巾毛扇”,是三國以來儒將常有的打扮,著力刻畫其儀容裝束,正反映出作為指揮官的周瑜臨戰瀟灑從容,說明他對這次早已成在胸、穩操勝券!罢勑﹂g、檣櫓灰飛煙滅”,抓住了火攻水戰的特點,精切地概括了整個戰爭的勝利場景。據《三國志》引《江表傳》,當時周瑜指揮吳軍用輕便戰艦,裝滿燥荻枯柴,浸以油,詐稱請降,駛向曹軍,一時間“火烈風猛,往船如箭,飛埃絕爛,燒盡北船。”詞中只用“灰飛煙滅”四字,就將曹軍的慘敗情景形容殆盡。可以想見,在滾滾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異不凡的青年周瑜,談笑自若地指揮水軍,抗御橫江而來不可一世的強敵,使對方的萬艘舳艫,頓時化為灰燼,這是何等的氣勢。如此向慕周瑜,是因為他覺察到北宋國力的軟弱和遼夏軍事政權的嚴重威脅,他時刻關心邊庭戰事,有著一腔報國疆場的熱忱。面對邊疆危機的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非?释腥缛龂菢臃Q雄一時的豪杰人物,來扭轉這很不景氣的現狀。這正是作者所以要緬懷赤壁之戰,并精心塑造導演這一戰爭活劇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契機。

  然而,眼前的政治現實和詞人被貶黃州的坎坷處境,卻同他振興王朝的祈望和有志報國的壯懷大相抵悟,所以當詞人一旦從“神游故國”跌入現實,就不免思緒深沉、頓生感慨,而情不自禁地發出自笑多情、虛擲的嘆惋了。仕路蹭蹬,壯懷莫酬,使詞人過早地自感蒼老,這同方盛即卓有建樹的周瑜適成對照。然而人生短暫,不必讓種種“閑愁”縈回于心,還不如放眼大江、舉酒賞月!耙蛔疬酹江月”,玩味著這言近意遠的詩句,一位襟懷超曠、識度明達、善于自解的詩人,仿佛就浮現在讀者眼前。詞的收尾,感情激流忽作一跌宕,猶如在高原闊野中奔涌的,偶遇坎谷,略作回旋,隨即繼續流向曠遠的前方。這是歷史與現狀,理想與實際經過尖銳的沖突之后在作者心理上的一種反映,這種感情跌宕,更使讀者感到真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更能引起讀者的思考。

  這首詞從總的方面來看,氣象磅礴,雄渾,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筆揮灑,卻也襯以諧婉之句,英俊將軍與妙齡美人相映生輝,昂奮豪情與感慨超曠的思緒迭相遞轉,做到了莊中含諧,直中有曲。特別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氣魄和藝術力量塑造了一個英氣勃發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報國、壯懷難酬的感慨,為用詞體表達重大的社會題材,開拓了新的道路,產生了重大影響。據《吹劍錄》記載,當時有人認為此詞須關西大漢手持銅、鐵綽板進行演唱,雖然他們囿于傳統觀念,對東坡詞新風不免微帶譏消,但也從另一方面說明,這首詞的出現,對于仍然盛行纏綿悱惻之調的北宋詞壇,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10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蘇軾所作,是豪放派宋詞的代表作,詞的主旋律感情激蕩,氣勢雄壯。全詞借古抒懷,將寫景、詠史、抒情容為一體,借詠史抒發作者積極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業無成的感慨。

  念奴嬌赤壁懷古①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注釋]

 、俪啾冢褐更S州西赤鼻磯。三國時周瑜敗曹的“火燒赤壁”之赤壁傳說有五處。但以黃州赤鼻磯為古戰場。

 、诠蕢荆汗艜r的軍營四周所筑的墻壁。人道是:人們傳說是。周郎:周瑜,字公瑾,廬江(今安徽廬州)人。建安三年,自居巢還吳,孫策授其建威中郎將,逾時年二十四歲,吳中皆呼為周郎。穿空:形容峭壁聳立,好像要刺破了天空似的。千堆雪:形容很多白色的浪花。

 、郛斈辏寒敃r,或解作盛壯之年。

  ④小喬:周瑜之妻。時在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歲,赤壁之戰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歲,結婚已十年。言“初嫁”是突出其風流倜儻,少年得志。雄姿英發:周瑜有姿貌。英發:指談吐不凡,卓有見識。

  ⑤羽扇綸巾:魏、晉時儒雅之士的裝束。羽扇:白羽做成,可用作督戰指揮的標幟。綸(guān)巾:用絲帶做的便巾;绎w煙滅:形容火燒赤壁時曹軍的慘敗及周瑜的事功。

 、薰蕠裼危荷裼喂蕠。此“故國”指舊地、古戰場。

 、叨嗲閼ξ遥簯ξ叶嗲榈牡寡b。

 、嘧穑壕破鳌u╨èi):把酒澆在地上祭奠。

  (8)英發:英俊勃發。

  (9)羽扇綸巾:手搖動羽扇,頭戴綸巾。這是古代儒將的裝束,詞中形容諸葛亮從容嫻雅。綸巾:古代配有青絲帶的頭巾。

  (10)檣櫓: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船。

  (11)故國:這里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場。指古戰場。

  (12)華發:花白的頭發。 華:《現代漢語詞典》這個字讀huā(一聲),花白義

  (13)人生:現有版本作人間。

  (14)尊:同“樽”,酒杯。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譯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祖國的江山美妙如畫,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雄峻。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手里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神游于故國(三國)戰場,應該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于過早地生出白發。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現代翻譯: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

  祖國的大好河山啊,那時有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他的姿態多么的雄峻: 手里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

  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

  神游于三國戰場,該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發。

  人生就像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蘇軾所作,是豪放派宋詞的代表作,詞的主旋律感情激蕩,氣勢雄壯。全詞借古抒懷,將寫景、詠史、抒情容為一體,借詠史抒發作者積極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業無成的感慨。

  蘇軾謫居黃州,游黃岡赤壁礬,撫今追昔,寫下了這首詞。詞中描繪了赤壁雄偉壯麗的景色,歌頌了古代英雄人物周瑜的戰功,并抒發了作者自己的感慨。全篇將寫景、懷古和抒情結合在一起,縱橫古今,意境寬闊,是豪放詞風代表作。起調將奔騰的長江與飛逝的歷史相交織,造成寬闊邈遠的抒情空間。然后聯想自己壯志未酬、人生失意的際遇,感慨萬端。全詞的氣氛是開朗、豪邁的,雖然露了一種低沉、消極的情緒,但不是主要的。全詞既有歷史的沉重感,又有對現實的責任感,是一支磅礴凝重、回腸蕩氣的悲壯樂章。

  題中的赤壁,是黃州(在今湖北省黃岡縣)城外,長江北岸的一段紅色山崖!皯压拧保枪湃藢懺娫~常常采用的一個題目。在這類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歌詠歷史事跡來抒發自己的感慨。這首詞就是蘇軾游覽黃州赤壁想到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有所感觸而寫。其實,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蜀、吳三國爭雄,吳國名將周瑜聯合劉備,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軍的地方是另一個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縣西南的赤磯山。這里詞人借懷古以抒懷抱,不一定拘泥于地點的確鑿。

  懷古的重要一環,是怎樣把今和古聯系起來。蘇軾望著波禱滾滾的長江,想到自古以來那些才華出眾的人物都已隨同時間流逝而消失,猶如被源源而來的浪濤從歷史上沖洗掉了一樣。于是,他用“浪淘盡”三個字,把眼前的長江和歷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聯系起來,在這種自然而又形象的聯想中,表現他對歷史人物的懷念。大江即長江。這里用“大江”,除去由于聲韻的要求外,也顯得更有氣魄!扒Ч拧,指久遠的年代。

  接下去,作者把目光從江濤轉向赤壁,而首先引起他注目的是古代留下來的戰爭遺跡!肮蕢疚鬟叄说朗,三國周郎赤壁”。“故”,舊的。“壘[lěi]”,指營盤。“人道是”,據說是!爸芾伞保粗荑,他二十四歲就當了將軍,當時吳國人稱他為周郎。這三句詞說,在那古代營盤西邊,據說,就是三國時代周瑜打勝仗的赤壁。點出了赤壁的歷史意義,也為下片歌頌周瑜埋下了伏筆。那么,作者當時看到的赤壁,景象如何呢?“亂石穿空”,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嚇人的大浪頭,拍打著江岸,激起的浪花象無數堆耀眼的白雪。面對著這雄偉的景象,難怪作者要贊嘆不已:既贊美這雄偉的大好河山,更贊美歷史上曾經在這里叱咤風云的無數英雄豪杰。

  詞的上片,著重寫景,帶出了對古人的懷念。下片,就轉入對赤壁之戰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歌頌。蘇軾寫這首詞時,距離發生于公元二○八年的赤壁之戰,已有八百多年。他想象著幾百年前的往事,用“遙想”兩個字把我們引向了遙遠的.過去。“公瑾[jǐn]”,周瑜的字。“小喬”,周瑜的妻,是當時著名的喬氏姊妹中的妹妹。詞中提到他們的婚事是為了突出周瑜年輕得意的神態。作者用“雄姿英發”來形容周瑜氣度雄偉、人才出眾。在作者的想象中,周瑜身著戎裝,手搖羽毛扇,頭戴著配有黑絲帶子的頭巾(綸[guān]巾),風度瀟灑,從容指揮,在說笑之間,輕而易舉地就把曹操水軍戰船燒成灰燼!皺{[qiáng]”,帆船上的桅桿。這里用“檣櫓”代表曹軍的戰船!坝鹕染]巾”,寫出了周瑜的神態。“談笑間”,突出了他的自信和才略!皺{櫓灰飛煙滅”,六個字就再現了一場歷史性的大戰。寥寥幾筆,顯示了作者藝術概括的才能;字里行間,傾注了作者對周瑜的由衷贊賞。

  對歷史人物的景仰,正包含了對自己現實狀況的不滿。對比之下,四十七歲的蘇軾深為自己不能象周瑜那樣年紀輕輕就建立了卓著的功業而感嘆。他只好用自我嘲笑的口氣說:“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象他這樣,通過想象去經歷(神游)那三國(故國)的赤壁之戰,人們大概會嘲笑他太富于感情,因而過早地有了花白頭發(華發)吧!自嘲之余,一種看破紅塵的消極情緒油然而生!叭碎g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白稹,酒杯。一尊是一杯酒的意思!熬鬧lèi]”,灑酒表示祭奠。他忽然覺得,人間不過象夢境一樣,不要徒然感嘆了,還是給江上的明月,獻上一杯酒,伴月痛飲吧!

  這首詞是蘇軾的代表作。雖然結尾流露了消極情緒,但從全詞看,氣魄宏偉,視野闊大,對壯麗河山的贊美,和對歷史英雄人物的歌頌,構成了豪放的基調。

  賞析二

  本篇是蘇詞中具有豪雄氣格的代表作,是北宋詞壇上最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當時作者四十七歲,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余。蘇軾由于詩文諷喻新法,為新派官僚羅織論罪而被貶,心中有無盡的憂愁無從述說,于是四處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緒。正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此處壯麗的風景使作者感觸良多,更是讓作者在追憶當年三國時期周瑜無限風光的同時也感嘆時光易逝,因寫下此詞。

  此詞開篇從滾滾東流的長江著筆,隨即用“浪淘盡”把大江與千古人物聯系起來,布置了一個極為廣闊而悠久的空間時間背景。它即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涌奔騰,又使人想見風流人物的非凡氣概,體味到作者兀立長江岸邊對景抒情的壯懷,氣魄極大!帮L流人物”,指出色的英雄人物。接著“故壘”兩句,點出這里傳說中的古代赤壁戰場!叭说烂舶度皇恰币庵^“據人們講”。周瑜大敗曹兵的赤壁戰場究竟在哪兒,向來眾說紛紜,現一般認為是在今湖北嘉魚縣東北長江南岸,也有說是在蒲圻縣西北的,蘇軾在此不過是姑且借景懷古以抒感而已!爸芾伞,即周瑜。以下“亂石”三句,集中寫赤壁景物: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洶涌的駭浪搏擊著江岸,滾滾的江流卷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這種從不同的角度而又訴諸于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的生動描寫,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把讀者頓時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擴,精神為之振奮!歇拍二句,總結上文,帶起下片!敖饺绠嫛,是作者和讀者從以上藝術地提供的大自然雄偉畫卷中自然得出的結論。錦繡山河,必然產生、哺育和吸引無數出色的英雄,三國正是人才輩出的時代:橫槊賦詩的曹操,馳馬射虎的孫權,隆中定策的諸葛亮,足智多謀的周公謹……真是“一時多少豪杰”!

  上片重在寫景,將時間與空間的距離縮短集中到三國時代的豪杰人物身上。但蘇軾在如此眾多的英雄人物中,尤其向往那智破強敵的周瑜,所以下片“遙想公瑾當年”六句就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將領周瑜的形象!肮保荑さ淖帧!靶獭,喬公的幼女,嫁給了周瑜。作者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挑選表現人物個性的素材,從幾個不同的方面進行刻劃,把人物寫得栩栩如生。據史載,建安三年東吳孫策親自迎請二十四歲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將”的職銜,并同他一齊攻取皖城。周瑜娶小喬,正在皖城戰役勝利之時,而后十年他才指揮了有名的赤壁之戰。此處把十年間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寫赤壁之戰前,忽插入“小喬初嫁了”一句,既從生活細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輕得意,同時也是在向人們暗示:贏得這次抗曹戰爭的勝利,方能使東吳保有江東,發展勝利形勢,否則難免出現如詩人杜牧《赤壁》詩中所寫的“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嚴重后果。這就強調了這次戰爭的重要意義!靶圩擞l,羽扇綸巾”,是從肖像儀態上描寫周瑜裝束儒雅,風度翩翩,反映出了他對這次戰爭成竹在胸,穩操勝券。綸巾,青絲帶的頭巾。《三國志·蜀志》說諸葛亮同司馬懿交戰時“葛巾毛扇,指麾三軍”,因此有人認為這里是寫的諸葛亮。但是,這種裝束也是三國六朝時期儒將常有的打扮,蘇軾移用來刻畫周瑜,以表現他臨戰的從容鎮定,這樣理解不會割裂周瑜的形象,且符合上下文意。“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抓住了火攻水戰的特點,集中概括了這次戰爭的勝利過程。當時周瑜指揮吳軍用輕便戰艦,裝滿燥荻枯柴,詐稱請降,駛向曹軍,一時間火烈風猛,飛埃絕爛,燒盡北船。詞中只用“灰飛煙滅”四字,就將曹軍的慘敗情景形容殆盡。試看,在滾滾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異不凡的青年將軍周瑜,談笑自若地指揮員水軍,抗御橫江而來不可一世的強敵,使對方的萬艘艫,頓時化為灰燼,這是何等的氣勢!蘇軾為什么如此艷羨周瑜?這是因為他覺察到北宋國力的軟弱和遼夏軍事政權的嚴重威脅,他時刻關心邊庭戰事,有著邊疆危機的確良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國那樣稱雄一時的豪杰人物,來扭轉這很不景氣的現狀呵!這正是作者所以要緬懷赤壁之戰,并塑造導演這一戰爭劇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感情契機。然而,眼前的政治現實和詞人被貶黃州的坎坷處境,卻同他振興王朝的祈望和有志報國的壯懷大相抵牾,所以,當詞人一量從“神游故國”跌入現實,就不免自笑多情善感,慨嘆光陰虛度,而無可如何地歸結為以酒澆愁了。雖然詞的結尾調子失之低沉,但這也是歷史與現狀,理想與實際經過尖銳的沖突之后在作者心理上的一種反映,就藝術表現的角度而言,這種故作超曠的寫法,從某種意義上說,有時更能引起讀者的思考。

  這首詞從總的方面來看,氣象磅礴,格調雄渾,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特別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氣魄和藝術力量塑造了一個英氣勃發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報國、壯懷難酬的感慨,為用詞體表達重大的社會題材,開拓了新的道路,代表了蘇詞的獨特面貌,產生了重大影響。據俞文豹《吹劍錄》記載,當時有人認為此詞關西大漢手持琵琶、鐵綽進行演唱,雖然他們囿于偏見,其中不無微詞,但也從另一方面說明,這首詞的出現,對于仍然盛行纏綿悱惻之調的北宋詞壇,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11

  念奴嬌·赤壁懷古

  朝代:宋代|作者: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櫓一作:強虜)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生一作:人間;尊通:樽)

  譯文/注釋

譯文

  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聳云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

  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

  我今日神游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

  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注釋

 、拍钆珛桑涸~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場的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

 、拼蠼褐搁L江。

 、翘裕簺_洗,沖刷。

 、蕊L流人物:指杰出的歷史名人。

 、晒蕢荆哼^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手芾桑褐溉龂鴷r吳國名將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為中郎將,掌管東吳重兵,吳中皆呼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搜罕扔骼嘶。

 、踢b想:形容想得很遠;回憶。

 、托坛跫蘖耍╨iǎo):《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載,周瑜從孫策攻皖,“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喬,本作“橋”。其時距赤壁之戰已經十年,此處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儻風流。

 、涡圩擞l(fā):謂周瑜體貌不凡,言談卓絕。英發,談吐不凡,見識卓越。

 、嫌鹕染](guān)巾:古代儒將的便裝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綸巾,青絲制成的頭巾。

 、袡{櫓(qiánglǔ):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船。檣,掛帆的桅桿。櫓,一種搖船的槳!皺{櫓”一作“強虜”,又作“檣虜”,又作“狂虜”!端渭浔緟部分稏|坡樂府》,元延祐刻本,作“強虜”。延祐本原藏楊氏海源閣,歷經季振宜、顧廣圻、黃丕烈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黃丕烈題辭,述其源流甚詳,實今傳各版之祖。

 、压蕠裼危骸吧裼喂蕠钡牡刮摹9蕠哼@里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場。神游:于想象、夢境中游歷。

  ⒁“多情”二句:“應笑我多情,早生華發”的倒文。華發(fà):花白的頭發。

 、右蛔疬(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

 、詮娞敚簭姶笾當,指曹軍。虜:對敵人的蔑稱。

  全文賞析

 地位

  如果把破除傳統作為"偉大"的一項基本素質的話,蘇軾之于偉大是當之無愧的。與《花間詞》中"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的幽約詞境相比,蘇軾詞的逸懷浩氣、舉首高歌,無疑是為我們開拓了一個新的世界。他的那些"似詩"的小詞、"句讀不葺之詩",盡管在當世備受爭議,但如此高遠的氣象、如此開闊的境界、如此曠達的風格,畢竟是此前罕以見到的。即此我們也可估量到蘇軾這一類詞在詞史上的重要地位。

  賞析

  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本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吊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心情。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涌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云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并收筆下。

  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么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人類既如此殊途而同歸,則汲汲于一時功名,不免過于迂腐了。接下兩句切入懷古主題,專說三國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極有分寸。赤壁之戰的故地,爭議很大。一說在今湖北蒲圻縣境內,已改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內有四處地名同稱赤壁者,另三處在黃岡、武昌、漢陽附近。蘇軾所游是黃岡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議論。

  "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水騰涌的壯觀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江山如畫"是寫景的總括之句。"一時多少豪杰"則又由景物過渡到人事。

  蘇軾重點要寫的是"三國周郎",故下闋便全從周郎引發。開頭五句寫赤壁戰爭。與周瑜的談笑論戰相似,作者描寫這么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也是舉重若輕,閑筆紛出。從起句的"千古風流人物"到"一時多少豪杰"再到"遙想公瑾當年",視線不斷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寫周瑜卻不寫其大智大勇,只寫其儒雅風流的氣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綸巾"看作是諸葛亮的代稱,因為諸葛亮的裝束素以羽扇綸巾著名。但在三國之時,這是儒將通常的裝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復古《赤壁》詩云:"千載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風揮羽扇,烈火破樓船。"

  蘇軾在這里極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復雜的。"故國"兩句便由周郎轉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時年方三十四歲,而蘇軾寫作此詞時年已四十七歲?鬃釉f:"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蘇軾從周瑜的年輕有為,聯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應笑我"之句,語似輕淡,意卻沉郁。但蘇軾畢竟是蘇軾,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參破世間寵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覺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樣的沉溺苦海,自傷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個江山歷史之中進行觀照。在蘇軾看來,當年瀟灑從容、聲名蓋世的周瑜現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盡了嗎。這樣一比,蘇軾便從悲哀中超脫了。"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和子由澠池懷舊》)。所以蘇軾在與周瑜作了一番比較后,雖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業無法與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個人類的發展規律和普遍命運,雙方其實也沒有什么大的差別。有了這樣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結句"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詞中所說的那樣:"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消極悲觀不是人生的真諦,超脫飛揚才是生命的壯歌。既然人間世事恍如一夢,何妨將樽酒灑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脫卻苦悶,從有限中玩味無限,讓精神獲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賦》于此說得更為清晰明斷:"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也。"這種超然遠想的文字,宛然是《莊子·齊物論》思想的翻版。但莊子以此回避現實,蘇軾則以此超越現實。

  黃州數年是蘇軾思想發生轉折的時期,也是他不斷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時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養護自己淳至的精神。這首《念奴嬌》詞及其作于同一時期的數篇詩文,都為我們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此詞自問世后,經歷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譽之者如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其"語意高妙,真古今絕唱"。貶之者如俞文豹《吹劍續錄》所云:"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七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幕士的言論表面上是從演唱風格上區分了柳、蘇二家詞風的不同,但暗含有對蘇詞悖離傳統詞風的揶揄。清代更有人認為此詞"平仄句調都不合格"(丁紹儀《聽秋聲館詞活》),朱彝尊《詞綜》并詳加辯證,亦可謂吹毛求疵者。

  《念奴嬌》是蘇軾貶官黃州后的作品。蘇軾21歲中進士,30歲以前絕大部分時間過著書房生活,仕途坎坷,隨著北宋政治風浪,幾上幾下。43歲(元豐二年)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后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閑職,他在舊城營地辟畦耕種,游歷訪古,政治上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但由于他豁達的胸懷,在祖國雄偉的江山和歷史風云人物的激發下,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名篇,此詞為其代表。

  《念奴嬌》詞分上下兩闕。上闕詠赤壁,下闕懷周瑜,并懷古傷己,以自身感慨作結。作者吊古傷懷,想古代豪杰,借古傳頌之英雄業績,思自己歷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業,壯志難酬,詞作抒發了他內心憂憤的情懷。

  上闕詠赤壁,著重寫景,為描寫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僅寫出了大江的氣勢,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進來,表達了對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詠的人物!皝y”“穿”“驚”“拍”“卷”等詞語的運用,精妙獨到地勾畫了古戰場的險要形勢,寫出了它的雄奇壯麗景象,從而為下片所追懷的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環境氣氛。

  下闕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寫“小喬”在于烘托周瑜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突出人物的風姿,中間描寫周瑜的戰功意在反襯自己的年老無為。“多情”后幾句雖表達了傷感之情,但這種感情其實正是詞人不甘沉淪,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表現,仍不失英雄豪邁本色。

  用豪壯的情調書寫胸中塊壘。

  詩人是個曠達之人,盡管政治上失意,卻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這首詞就是他這種復雜心情的集中反映,詞中雖然書寫失意,然而格調是豪壯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題作品顯然不同。詞作中的豪壯情調首先表現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長江的非凡氣象,古戰場的險要形勢都給人以豪壯之感。周瑜的英姿與功業無不讓人艷羨。

  烘托和映襯

  這首詞中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說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詞中有兩種映襯:一種是實景和虛景相互映襯,另一種是周瑜的“雄姿英發”和作者的“早生華發”相互映襯。

  用“大江東去”四字來雄視千古,自古以來,無人超越。它極簡潔、質樸卻有氣象宏大,聲勢極豪壯,并且富含哲理,把讀者帶到千古興亡的歷史氛圍之中,抒發了詩人對往昔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這是其他詩人所無法比擬的。

  《念奴嬌》一詞在寫作方法上的主要特點是結合寫景和懷古來抒發感情。如上半闋對赤壁的描寫和贊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闋刻畫周瑜形象傾注了作者對歷史英雄的敬仰。最后借“一樽還酹江月”表達自己的感慨。全詞意境開闊,感情奔放,語言也非常生動形象。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起筆頗有氣勢,從長江著筆,巨大的空間;千古風流人物,廣闊的歷史時空,無數的英雄豪杰;將此二者聯系起來,組成一個極為遼闊悠久的時空背景;浪淘盡,歷史長河的沖刷。是悲哀,也是一種通脫,通古今而觀之的氣度。

  “故壘西邊,人道是周郎赤壁”:如果說前邊是一個氣勢非凡的大場景,那么,此時出現的則是一個細致精確的小場景,作為三國古戰場的赤壁究竟在何處,歷來眾說紛紜,但可以確定的是蘇東坡所寫之赤壁與歷史上赤壁之戰的赤壁絕非一處,對此,東坡有自知之明,因此在此處點出“周郎赤壁”在西。此句在文中作用極大,既拍合詞題,又為下闕緬懷周公瑾預伏一筆。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集中寫出赤壁雄奇壯闊的景色:陡峭的山崖散亂地高插云霄,洶涌的駭浪猛烈地搏擊著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從不同角度而又訴諸于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的生動描寫,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頓時把讀者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闊,精神為之振奮。

  這首詞是元豐五年(1082)七月蘇軾謫居黃州時作。上片詠赤壁,下片懷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結。起筆高唱入云,氣勢足與“黃河之水天上來”相侔,而且詞境壯闊,在空間上與時間上都得到極度拓展。江山、歷史、人物一齊涌出,以萬古心胸引出懷古思緒。接著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邊故壘和周郎赤壁掛上了鉤!皝y石崩云”三句正面寫赤壁景色,驚心駭目。詞中把眼前的亂山大江寫得雄奇險峻,渲染出古戰場的氣氛和聲勢。對于周瑜,蘇軾特別激賞他少年功名,英氣勃勃!靶坛跫蕖笨此崎e筆,而且小喬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遠在赤壁之戰前十年。特意插入這一句,更顯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風得意。詞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風情,剛中有柔,與篇首“風流人物”相應!坝鹕染]巾”三句寫周瑜的戰功,也很特別。周瑜身為主將卻并非兵戎相見,而是羽扇便服,談筆風生。寫戰爭一點不渲染士馬金鼓的戰爭氣氛,只著筆于周瑜的從容瀟灑,指揮若定,這樣寫法更能突出他的風采和才能。蘇軾這一年四十七歲了,不但功業未成,反而待罪黃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壯麗江山,英雄業績,激起蘇軾爽邁奮發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內心苦悶和思想矛盾。故從懷古歸到傷己,自嘆“人生如夢”,舉杯同江上清風、山間明月一醉銷愁了。這首懷古詞兼有感奮和感傷兩重色彩,但篇末的感傷色彩掩蓋不了全詞的豪邁氣派。詞中寫江山形勝和英雄偉業,在蘇軾之前從未成功地出現過。因此這首《念奴嬌》歷來被看作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不但詞的氣象境界凌厲無前,而且大聲鏗鏘。

  蘇軾的詞,不論內容和形式,都不那么拘于一格。有時放筆直書,便成為"曲子中縛不住"的"句讀不葺之詩";有些從內容看也頗為平凡。正如泥沙俱下的長江大河,不是一道清澈流水。但正因如此,才能顯出江河的宏大氣勢。人們可以如此這般地挑剔它,卻總是無法否定它。

  蘇軾這首《念奴嬌》,無疑是宋詞中有數之作。立足點如此之高,寫歷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詞壇罕見,在詩國也是不可多得的。

  他一下筆就高視闊步,氣勢渾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細想萬千年來,歷史上出現過多少英雄人物,他們何嘗不煌赫一時,儼然是時代的驕子。誰不贊嘆他們的豪杰風流,誰不仰望他們的姿容風采!然而,"長江后浪推前浪",隨著時光的不斷流逝,隨著新陳代謝的客觀規律,如今回頭一看,那些"風流人物"當年的業績,好像給長江浪花不斷淘洗,逐步淡漠,逐步褪色,終于,變成歷史的陳跡了。

  "浪淘盡"──真是既有形象,更能傳神。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一開頭就抓住歷史發展的規律,高度凝煉地寫出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所處的地位,真是"高屋建瓴",先聲奪人。令人不能不驚嘆。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上面已泛指"風流人物",這里就進一步提出"三國周郎"作為一篇的主腦,文章就由此生發開去。

  "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這是現場寫景,必不可少。一句說,亂石像崩墜的云;一句說,驚濤像要把堤岸撕裂;由于亂石和驚濤搏斗,無數浪花卷成了無數的雪堆,忽起忽落,此隱彼現,蔚為壯觀。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如畫"是從眼前景色得出的結論。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時俊杰之士。這長江,這赤壁,豈能不引起人們懷古的幽情?于是,由此便逗引出下面一大段感情的抒發了。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作者在這里單獨提出周瑜來,作為此地的代表人物,不僅因為周瑜在赤壁之戰中是關鍵性人物,更含有藝術剪裁的需要在內。

  請看,在"公瑾當年"后面忽然接上"小喬初嫁了",然后再補上"雄姿英發",真像在兩座懸崖之間,橫架一道獨木小橋,是險絕的事,又是使人嘆絕的事。說它險絕,因為這里原插不上小喬這個人物,如今硬插進去,似乎不大相稱。所以確是十分冒險的一筆。說它又使人嘆絕,因為插上了這個人物,真能把周瑜的風流俊雅極有精神地描畫出來。從藝術角度來說,真乃傳神之筆。那風神搖之處,決不是用別的句子能夠飽滿地表現的。

  "羽扇綸巾"──這四個字,充分顯示周瑜的風度閑雅,是"小喬初嫁了"的進一步勾勒和補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從這里就轉入對個人身世的感慨。"故國神游",是說三國赤壁之戰和那些歷史人物,引起了自己許多感想──好象自己的靈魂向遠古游歷了一番。"多情",是嘲笑自己的自作多情。由于自作多情,難免要早生華發(花白的頭發),所以只好自我嘲笑一番了。在這里,作者對自己無從建立功業,年紀又大了──對比起周瑜破曹時只有三十四歲,仍然只在赤壁磯頭懷古高歌,不能不很有感慨了。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于是只好曠達一番。反正,過去"如夢",現在也是"如夢",還是拿起酒杯,向江上明月澆奠,表示對它的敬意,也就算了。這里用"如夢",正好回應開頭的"浪淘盡"。因為風流人物不過是"浪淘盡",人間也不過"如夢"。又何必不曠達,又何必過分執著呢!這是蘇軾思想上長期潛伏著的、同現實世界表現離心傾向的一道暗流。階級的局限如此,在他的一生中,常常無法避免而不時搏動著。

  綜觀整首詞,說它很是昂揚積極,并不見得;可是它卻告訴我們,詞這個東西,絕不是只能在酒邊花間做一名奴隸的。這就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也是劃時代的進展。

  詞壇的新天地就是通過這些創作實踐,逐步發展并且擴大其領域的。蘇軾這首《念奴嬌》,正是一個卓越的開頭。至今為止,仍然象豐碑似地屹立在中國文學發展史的大道上。

  此詞表達方式肆意大方。體現了以蘇軾為賭豪放派的表達維度。所以,此詞被譽為鐵琴銅琶。

  這首詞是蘇軾47歲謫居黃州游赤壁時寫的。通過對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三國的周瑜談笑破敵的英雄業績的向往,抒發了詩人憑吊古跡而引起的自己功業無成而白發已生的感慨。

  上片寫景!按蠼瓥|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痹~一開始,以一瀉千里、日夜東流的長江著筆,給人以突兀崢嶸、震驚耳目的感覺!按蠼瓥|去”四字,概括出洶涌澎湃的萬里長江向東流去的特點。“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隨著時光的流逝,千古以來的“風流人物”和他們的英雄業績已成歷史陳跡;這如同長江的浪花一樣,帶著他那美好的形象和青春的生命直奔大海,再不回頭!肮蕢疚鬟,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故壘”二字,寫出了古代戰場的遺址如在目前!拔鬟叀币辉~,點明方位,有親臨其境的真實感!叭说朗恰比,借人們的傳說加以證實,深化“懷古”的感情色彩,使人倍感親切。“三國周郎赤壁”,由時代、人物、地點三個不同性質的名詞,組成一幅歷史風云的畫卷,將“赤壁之戰”的圖景呈現于讀者的面前。“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第一句寫石,將陡峭崢嶸的石壁直插云天的險峻,形象貼切地描繪了出來。第二句寫濤,不但寫出了波濤粗野兇暴的性格,而且還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氣勢,同時仿佛可以聽到狂濤拍岸的吼聲,看到它不可阻擋的威力。第三句寫“拍岸”后的“驚濤”所出現的浪花飛濺的奇麗景象。這三句寫景,真是字字珠璣,歷歷在目!敖饺绠,一時多少豪杰。”這兩句是上、下片轉折的樞紐!敖饺绠嫛,是對上面所描寫的雄偉江山的總括評價!耙粫r多少豪杰”,雖贊頌周郎,但包括謳歌歷代的無數英雄在內。詩人在這里,把“如畫”的江山和眾多的“豪杰”聯綴交織成詞,創造出一種高尚雋美的意境,使人肅然起敬,并為之向往、傾倒。

  下片懷古!斑b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边@三句描寫周瑜風華正茂的形象。“小喬初嫁了”,這句寫入詞中非等閑筆墨!靶獭,是喬玄的小女,是當時有名的美人。周郎與她結婚是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到赤壁之戰的時候,他倆成為夫婦已經10年了。這里寫“初嫁”,不是詩人的一時疏忽,而是著意渲染詞的浪漫氣氛,這對塑造“雄姿英發”的周郎形象起著稍加點染、全篇生色的藝術效果。“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周瑜手執羽扇,頭戴綸巾,表明他雖為武將,卻有文士的風度,這樣就突出了周瑜蔑視強敵的英雄氣概。“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薄罢勑﹂g”三字,字字千斤,力透紙背,充分反映了周瑜當年赤壁破曹時那種輕而易舉的神態。“強虜”,指曹操的軍隊,含有貶義。“灰飛煙滅”,火燒赤壁的情景和曹操覆滅的慘象逼真地再現出來了,給讀者留下難忘的印象。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毙纳穹路鹩蔚饺龂鴷r代周瑜立功的地方,應笑我自己多愁善感,早已生出白發來了。這三句是詩人抒發的感慨。上面懷古,這里抒情,這個情是由懷古而派生出來的!叭松鐗,一尊還酹江月!毕麡O感傷的情調,產生著極不健康的影響,讀時值得注意。同時也應該看到:以酒祭奠江月,這是詩人一種無可奈何的精神苦悶的反映,是有志為國而不能施展懷抱的情緒的流露,這當然是封建統治者迫使他以這樣的方式來安慰自己被磨折、被損害的心靈的結果,無疑的,多少隱含著對現實不滿的感情在內!敖隆奔日諔拙洌贮c明時間,增強了詞的優美抒情氣氛,使詞的情調剛柔相濟、濃淡有度。

  詞中所描繪的“亂石”、“驚濤”的赤壁景色,“雄姿英發”的周郎形象,相映生輝,各臻其妙,為歷代讀者所傳誦。

  寫作背景

  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當時作者四十七歲,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余。蘇軾由于詩文諷喻新法,為新派官僚羅織論罪而被貶,心中有無盡的憂愁無從述說,于是四處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緒。正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此處壯麗的風景使作者感觸良多,更是讓作者在追憶當年三國時期周瑜無限風光的同時也感嘆時光易逝,因寫下此詞。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二十八載東坡語:“黃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傳云曹公敗處所謂赤壁者;蛟唬悍且。曹公敗歸,由華容道,路多泥濘,使老弱先行踐之而過,曰:“劉備智過人而見事遲,華容夾道皆蒹葭,若使縱火,吾無遺類矣!苯癯啾谏傥鲗Π都慈A容鎮,庶幾是也。然岳州復有華容縣,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來,因以小舟載酒,飲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數弄。風起水涌,大魚皆出,山上有棲鶻,亦驚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12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作品注釋

 、拍钆珛桑涸~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場的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

 、拼蠼褐搁L江。

  ⑶淘:沖洗,沖刷。

 、蕊L流人物:指杰出的歷史名人。

 、晒蕢荆哼^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手芾桑褐溉龂鴷r吳國名將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為中郎將,掌管東吳重兵,吳中皆呼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搜罕扔骼嘶ā

  ⑻遙想:形容想得很遠;回憶。

  ⑼小喬初嫁了(liǎo):《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載,周瑜從孫策攻皖,“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喬,本作“橋”。其時距赤壁之戰已經十年,此處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儻風流。

  ⑽雄姿英發(fā):謂周瑜體貌不凡,言談卓絕。英發,談吐不凡,見識卓越。

  ⑾羽扇綸(guān)巾:古代儒將的便裝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綸巾,青絲制成的頭巾。

 、袡{櫓(qiánglǔ):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船。檣,掛帆的桅桿。櫓,一種搖船的槳。“檣櫓”一作“強虜”,又作“檣虜”,又作“狂虜”!端渭浔緟部分稏|坡樂府》,元延祐刻本,作“強虜”。延祐本原藏楊氏海源閣,歷經季振宜、顧廣圻、黃丕烈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黃丕烈題辭,述其源流甚詳,實今傳各版之祖。

  ⒀故國神游:“神游故國”的倒文。故國:這里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場。神游:于想象、夢境中游歷。

 、摇岸嗲椤倍洌骸皯ξ叶嗲,早生華發”的倒文。華發(fà):花白的頭發。

 、右蛔疬(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

 、詮娞敚簭姶笾當,指曹軍。虜:對敵人的蔑稱。

  作品譯文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淘盡了那些千古風流的人物。在那久遠古戰場的西邊地方,說是三國周瑜破曹軍的赤壁。四面石亂山高兩岸懸崖如云,驚濤駭浪猛烈地拍打著對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麗如圖又如畫,一時間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喬剛剛嫁給了他作為妻子,英姿雄健風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執著羽扇頭上著著綸巾,從容瀟灑地在說笑閑談之間,八十萬曹軍如灰飛煙滅一樣。如今我身臨古戰場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發斑白。人生如同一場朦朧的夢似的,舉起酒杯奠祭這萬古的明月。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當時作者四十七歲,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余。蘇軾由于詩文諷喻新法,為新派官僚羅織論罪而被貶,心中有無盡的憂愁無從述說,于是四處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緒。正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此處壯麗的風景使作者感觸良多,更是讓作者在追憶當年三國時期周瑜無限風光的同時也感嘆時光易逝,因寫下此詞。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二十八載東坡語:“黃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傳云曹公敗處所謂赤壁者;蛟唬悍且病2芄珨w,由華容道,路多泥濘,使老弱先行踐之而過,曰:“劉備智過人而見事遲,華容夾道皆蒹葭,若使縱火,吾無遺類矣!苯癯啾谏傥鲗Π都慈A容鎮,庶幾是也。然岳州復有華容縣,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來,因以小舟載酒,飲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數弄。風起水涌,大魚皆出,山上有棲鶻,亦驚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

  作品鑒賞

  清代詞論家徐軌謂東坡詞“自有橫槊氣概,固是英雄本色”(《詞苑叢談》卷三)。在《東坡樂府》中,最具有這種英雄氣格的代表作,首推這篇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是蘇軾游賞黃岡城外的赤壁(鼻)磯時寫下的,是北宋詞壇上最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此詞上闋,先即地寫景,為英雄人物出場鋪墊。開篇從滾滾東流的長江著筆,隨即用“浪淘盡”,把傾注不盡的大江與名高累世的歷史人物聯系起來,布置了一個極為廣闊而悠久的空間時間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涌奔騰,又使人想見風流人物的卓犖氣概,更可體味到作者兀立江岸憑吊勝地才人所誘發的起伏激蕩的心潮,氣魄極大,筆力非凡。接著“故壘”兩句,點出這里是傳說中的古代赤壁戰場。在蘇軾寫此詞的八百七十多年前,東吳名將周瑜曾在長江南岸,指揮了以弱勝強的赤壁之戰。關于當年的戰場的具體地點,向來眾說紛紜,東坡在此不過是聊借懷古以抒感,讀者不必刻舟求劍!叭说朗恰,下字極有分寸!爸芾沙啾凇,既是拍合詞題,又是為下闋緬懷公瑾預伏一筆。以下“亂石”三句,集中描寫赤壁雄奇壯闊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亂地高插云霄,洶涌的駭浪猛烈地搏擊著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這種從不同角度而又訴諸于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的生動描寫,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把讀者頓時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擴,精神為之振奮。煞拍二句,總束上文,帶起下片。“江山如畫”,這明白精切、脫口而出的贊美,應是作者和讀者從以上藝術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偉畫卷中自然而然地得出的結論!暗仂`人杰”,錦繡山河,必然產生、哺育和吸引無數出色的英雄,三國正是人才輩出的時代:橫槊賦詩的曹操,馳馬射虎的孫權,隆中定策的諸葛亮,足智多謀的周公瑾……真可說是“一時多少豪杰!”

  上片重在寫景,將時間與空間的距離緊縮集中到三國時代的風云人物身上。但蘇軾在眾多的三國人物中,尤其向往那智破強敵的周瑜,故下片由“遙想”領起五句,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將領周瑜的形象。作者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挑選足以表現人物個性的素材,經過藝術集中、提煉和加工,從幾個方面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據史載,建安三年東吳孫策親自迎請二十四歲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將”的職銜,并同他一齊攻取皖城。周瑜娶小喬,正在皖城戰役勝利之時,而后十年他才指揮了有名的赤壁之戰。此處把十年間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寫赤壁之戰前,忽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生活細節,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見出周瑜的豐姿瀟灑、韶華似錦、年輕有為,足以令人艷羨。同時也使人聯想到:贏得這次抗曹戰爭的勝利,乃是使東吳據有江東、發展勝利形勢的保證,否則難免出現如杜牧《赤壁》詩中所寫的“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嚴重后果。這可使人意識到這次戰爭的重要意義!靶圩擞l,羽扇綸巾”,是從肖像儀態上描寫周瑜束裝儒雅,風度翩翩。綸巾,青絲帶頭巾,“葛巾毛扇”,是三國以來儒將常有的打扮,著力刻畫其儀容裝束,正反映出作為指揮官的`周瑜臨戰瀟灑從容,說明他對這次戰爭早已成竹在胸、穩操勝券!罢勑﹂g、檣櫓灰飛煙滅”,抓住了火攻水戰的特點,精切地概括了整個戰爭的勝利場景。據《三國志》引《江表傳》,當時周瑜指揮吳軍用輕便戰艦,裝滿燥荻枯柴,浸以魚油,詐稱請降,駛向曹軍,一時間“火烈風猛,往船如箭,飛埃絕爛,燒盡北船!痹~中只用“灰飛煙滅”四字,就將曹軍的慘敗情景形容殆盡?梢韵胍,在滾滾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異不凡的青年將軍周瑜,談笑自若地指揮水軍,抗御橫江而來不可一世的強敵,使對方的萬艘舳艫,頓時化為灰燼,這是何等的氣勢。蘇軾如此向慕周瑜,是因為他覺察到北宋國力的軟弱和遼夏軍事政權的嚴重威脅,他時刻關心邊庭戰事,有著一腔報國疆場的熱忱。面對邊疆危機的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非常渴望有如三國那樣稱雄一時的豪杰人物,來扭轉這很不景氣的現狀。這正是作者所以要緬懷赤壁之戰,并精心塑造導演這一戰爭活劇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契機。

  然而,眼前的政治現實和詞人被貶黃州的坎坷處境,卻同他振興王朝的祈望和有志報國的壯懷大相抵悟,所以當詞人一旦從“神游故國”跌入現實,就不免思緒深沉、頓生感慨,而情不自禁地發出自笑多情、光陰虛擲的嘆惋了。仕路蹭蹬,壯懷莫酬,使詞人過早地自感蒼老,這同年華方盛即卓有建樹的周瑜適成對照。然而人生短暫,不必讓種種“閑愁”縈回于心,還不如放眼大江、舉酒賞月。“一尊還酹江月”,玩味著這言近意遠的詩句,一位襟懷超曠、識度明達、善于自己安慰的詩人,仿佛就浮現在讀者眼前。詞的收尾,感情激流忽作一跌宕,猶如在高原闊野中奔涌的江水,偶遇坎谷,略作回旋,隨即繼續流向曠遠的前方。這是歷史與現狀,理想與實際經過尖銳的沖突之后在作者心理上的一種反映,這種感情跌宕,更使讀者感到真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更能引起讀者的思考。

  這首詞從總的方面來看,氣象磅礴,格調雄渾,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筆揮灑,卻也襯以諧婉之句,英俊將軍與妙齡美人相映生輝,昂奮豪情與感慨超曠的思緒迭相遞轉,做到了莊中含諧,直中有曲。特別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氣魄和藝術力量塑造了一個英氣勃發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報國、壯懷難酬的感慨,為用詞體表達重大的社會題材,開拓了新的道路,產生了重大影響。據俞文豹《吹劍錄》記載,當時有人認為此詞須關西大漢手持銅琵琶、鐵綽板進行演唱,雖然他們囿于傳統觀念,對東坡詞新風不免微帶譏消,但也從另一方面說明,這首詞的出現,對于仍然盛行纏綿悱惻之調的北宋詞壇,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于常州。追謚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于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后世產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等。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13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祖國的江山啊,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雄峻。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手里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神游于故國(三國)戰場,該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賞析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這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是宋詞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詞最杰出的代表。它寫于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是蘇軾貶居黃州時游黃風城外的赤壁磯時所作。

  "浪淘盡"──真是既有形象,更能傳神。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一開頭就抓住歷史發展的規律,高度凝煉地寫出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所處的地位,真是"高屋建瓴",先聲奪人。令人不能不驚嘆。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起句寫長江給人以雄奇壯麗之感,“大江東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興。日夜江聲,滾滾滔滔,使人感到歷史的流逝,對往昔英雄人物無限懷念。

  這句是作者觸景生情,面對滾滾波濤,感到歷史的流逝,有如東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對歷史英雄人物的緬懷。這兩句既寫江景,又點明懷古,從大處落筆,寫得氣勢磅礴,感情飽滿!袄颂员M”三字,把作者憑吊古戰場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達出來。這樣開頭也為下面描繪赤壁和緬懷周瑜做了環境的烘托和氣氛的渲染。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上面已泛指"風流人物",這里就進一步提出"三國周郎"作為一篇的主腦,文章就由此生發開去。此一句除要達到點明題意之目的,其根本則在于通過對赤壁地理位置和歷史人物周瑜的述說,引出對三國戰事的回憶,而自然聯想到赤壁之戰宏偉的戰斗場面!肮蕢疚鬟叀眱删洌该鲬压诺奶囟〞r代、人物和地點,引入對古戰場的'憑吊。作者這樣寫,是通過聯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讀者引到這段歷史的回顧中去了。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寫赤壁的景色。從中不難想象出當時戰斗的激烈和周瑜統領水軍英勇善戰的戰斗風姿。山勢險峻、參差錯落的山巖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洶涌澎湃,猛烈地沖擊著巖石。這是何等的雄奇景觀!這里只用十三個字,便從形、聲、色幾方面生動地勾畫出這個古戰場的壯麗雄奇的圖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江山的感情,同時也為下面歌頌周瑜做了鋪墊和蓄勢。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作者從神游中又回到現實。英雄人物已經隨著長江水而流去了,只剩下如畫的江山和無所建樹的“我”。

  此兩句,一承上,一啟下,由描景過渡到寫人,十分自然。“一時多少豪杰”是虛寫,既照應開頭“千古風流人物”,也為下闋寫周瑜作了鋪墊。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一段具體描寫千古風流人物中的周瑜。作者沒有直接寫周瑜的胯下馬、掌中槍,而是武官文寫:周瑜年輕英俊、氣概俊偉、雍容嫻雅、指揮若定的儒將風度。這充分顯示出周瑜的杰出指揮才干和蔑視強敵的英雄氣概。作者著力寫周瑜其目的全在于憑吊古人以抒自己大志難酬的郁悶愁苦的情懷。周瑜年輕有為,建功立業名垂青史,而自己年近半百,功業無成卻又遭貶。如此之磨難自然會哀愁的。他也只有借古來自我排遣了。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此句表達了作者極其矛盾和苦悶的心情。面對大好河山,緬懷周瑜少年得志,又深受孫權信賴,年輕時便建功立業,而自己雖有抱負,但有志難伸,毫無作為,相比之下,無限感慨。心情由激昂奮發轉入消極苦悶。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結尾句,一方面表現出作者消極悲觀的情緒,這是作者階級局限性和時代局限性的反映。在封建社會里一旦人們主宰不了自己的命運,卻常常用達觀來解決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作者也不例外。同時也應看到另一面,那就是還不失追求功業的豪邁心情。

  上闋詠赤壁,著重寫景,為描寫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僅寫出了大江的氣勢,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進來,表達了對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詠的人物。“亂”“穿”“驚”“拍”“卷”等詞語的運用,精妙獨到地勾畫了古戰場的險要形勢,寫出了它的雄奇壯麗景象,從而為下片所追懷的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環境氣氛。

  下闋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寫“小喬”在于烘托周瑜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突出人物的風姿,中間描寫周瑜的戰功意在反襯自己的年老無為!岸嗲椤焙髱拙潆m表達了傷感之情,但這種感情其實正是詞人不甘沉淪,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表現,仍不失英雄豪邁本色。

  這首詞中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說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詞中有兩種映襯:一種是實景和虛景相互映襯,另一種是周瑜的“雄姿英發”和作者的“早生華發”相互映襯。

  用“大江東去”四字來雄視千古,自古以來,無人超越。它極簡潔、質樸卻有氣象宏大,聲勢極豪壯,并且富含哲理,把讀者帶到千古興亡的歷史氛圍之中,抒發了詩人對往昔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這是其他詩人所無法比擬的。

  《念奴嬌》一詞在寫作方法上的主要特點是結合寫景和懷古來抒發感情。如上半闋對赤壁的描寫和贊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闋刻畫周瑜形象傾注了作者對歷史英雄的敬仰。最后借“一樽還酹江月”表達自己的感慨。全詞意境開闊,感情奔放,語言也非常生動形象。

  這首詞感慨古今,雄渾蒼涼,大氣磅礴,昂揚郁勃,把人們帶入江山如畫、奇偉雄壯的景色和深邃無比的歷史沉思中,喚起讀者對人生的無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嘆、哲理于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

  此詞對于一度盛行纏綿悱惻之風的北宋詞壇,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14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試題

  1)從內容來看,這首詞是蘇軾在謫居黃州時寫的。詞中借詠史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是怎樣抒發這種感情的?

  2)從表現手法來看有什么特點?

  3)蘇軾為什么自譏“多情”?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4)“遙想公瑾當年”和“雄姿英發”之間,特地加上“小喬初嫁了”,是以 ,表現周瑜當年 、 的 。

  (5)簡要分析上闋景物描寫的作用。

 。6)作者描寫周瑜的英雄業績,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簡要分析。

 。7)請從感奮、感傷以及二者的關系對這首詞的感情基調進行簡要分析。

  【閱讀答案】

  1)答案:詞中借詠史抒發了作者壯志難酬的郁悶心情。上闋先以波瀾壯闊的長江為背景,點出赤壁戰場之所在,然后寫它的險要形勢,并稱頌當時眾多英雄人物。下闋先著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燒曹營的歷史事件,最后抒發作者的感慨,歸結全詞主旨。

  2)答案: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千古風流人物——多少豪杰——周瑜,從而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感慨由之而發。映襯是烘托的一種,即以乙托甲,又以甲托乙。詞中有兩處映襯:實景(赤壁的險要形勢)和虛景(火燒曹營)的映襯;周瑜的“雄姿英發”和作者“早生華發”的映襯。

  3)答案:蘇軾神馳當年周瑜破曹的戰場,傾慕周瑜的破曹偉業,渴望像周瑜那樣建功立業。但周瑜34歲就破曹操,立大功,他年已四十有七,卻事業無成。所以自譏“多情”——傾慕周瑜,渴望建功。這自我譏笑當中,包含著濃重的歲月蹉跎、壯志難酬的苦澀心情。“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則更是在坎坷遭際中的強自排遣,在消極情調之中也包含著報國無路的感慨。(解析:這首詞中壯麗江山、英雄業績,既激起了他豪邁奮發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產生“人生如夢”的感慨。這首詞具有感奮和感傷的'雙重色彩。蘇軾的感傷是由于建功立業的激切熱望不能實現而萌發的,我們應當更多地體會他對事業、對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傷感!叭松鐗簟狈催^來也可以激發我們對人生的追求,這也正是這首詞的理趣所在。從語言上體會這首詞,也是“奮”壓倒了“傷”。意境壯闊,風格豪放,反映了蘇軾的寬闊胸襟。)

  4)答案:美人襯托英雄 春風得意 英氣煥發 雄杰氣概

 。5)答案:為描寫人物烘托氣氛,引出下闋對風流人物周瑜的贊頌。作者精妙獨到地描繪古戰場險要雄奇的形勢,勾畫了一幅壯麗如畫的景象,為追懷英雄業績設置背景,渲染聲勢。

  (6)答案:主要運用側面襯托的手法。用“小喬初嫁”襯托周瑜的雄姿英發;用“羽扇綸巾”襯托其風流儒雅;用“談笑間”襯托其指揮若定;用“檣櫓灰飛煙滅”襯托其戰功卓著。

  (7)答案:感奮中略有感傷,感傷是感奮的表現。作者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難免流露出傷感之情,但這正是詞人不甘沉淪、感奮進取的表現,仍不失豪邁本色。

  8.“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繪出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9.詞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點?在對周瑜形象的刻畫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

  解析

  8.“描繪出一幅什么樣的畫面”這類題的作法是:先翻譯詩句的意思,接著概述詩句的內容,再闡釋特征或作用。

  9.此題是考查人物形象及其作用?圩≡~中“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就可概括出形象的特點。詩人寫歷史人物,意在表明作者自己的心志。根據詞人描述的人物形象的特征,就可推知作者的真實意圖。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15

  【原作】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一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云,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注釋】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雙調,一百字,仄韻,多用入聲。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浦圻縣,蘇軾所游為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

  大江:長江。

  浪淘盡,千古風一流人物:千百年來的杰出人物都被滾滾東去的浪濤沖洗盡了。淘,沖洗。風一流人物,歷史上杰出的人物。

  故壘:古時舊營壘。

  周郎:周瑜。

  赤壁:地名,周瑜在赤壁曾大破曹軍。

  亂石穿空:陡峭不平的石壁直沖入天空。

  卷起千堆雪:卷起的浪花就像千萬堆白雪。

  一時多少豪杰:那個時候產生了多少英雄豪杰。

  公瑾:周瑜的名字。

  小喬:周瑜的妻子。

  雄姿英發:描寫周瑜當年姿態雄健,意氣風發的氣概。

  羽扇綸(ɡuān)巾:手執羽扇,頭戴綸巾,這是當時文人任元帥的打扮。綸巾,青絲帶織的頭巾。

  檣櫓:搖船的工具。檣,船上的桅桿。

  灰飛煙滅:船隊被焚,像煙灰一樣消失了。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應笑我多愁善感,使自己過早地長出了花白的頭發。多情應笑我,即“笑應我多情”的倒裝。

  一尊還酹江月:還是用一杯酒祭奠江中的明月吧。尊,酒器。酹,以酒灑地祭奠。

  【古詩今譯】

  滾滾東流的長江,宛若一條時間的長河,千百年來,蕩去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英才。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一插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萬堆雪一樣的浪花。如詩如畫的大好河山哪,那一時期,曾造就了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公瑾,小喬剛剛嫁給了他,那姿態該是多么的雄峻。手里拿著羽一毛一扇,頭上戴著青絲頭巾,談笑之間,曹軍的戰船就在濃煙烈火中化成了灰燼。游歷于古戰場之間,應該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發。人的一生其實就象一場夢,還是用這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賞析】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他出身于一個有文化教養的家庭,父親蘇洵以文章著名,母親在他小的時候就教他讀《漢書》,嘉佑二年(1057)進士。蘇軾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可謂是前無古人。他拓展了詞的題材和內涵,打破了詞專門表現情愛和愁怨的束縛,筆力縱橫,意境高遠,開一代豪放磊落之詞風。

  北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七月,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被貶為黃州一團一練副使的蘇東坡乘船游覽赤壁。面對古戰場,詞人感時傷懷,揮筆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作者在詞作中,借助于追懷古人,表達了他對英雄豪杰的.敬仰及成就英雄事業的向往,抒寫了自己不能施展才能與抱負的苦悶。

  上闕:詠赤壁,即景抒懷。通過描寫古戰場,表達詞人對古代英雄人物的緬懷。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一流人物。”作品起筆以“大江東去”這一眼前景象興起,寫長江之水給人以奔流直瀉的氣勢與雄奇壯麗的美感。日夜奔流的滔滔江水,使人感受時光與歷史的流逝,引發對往昔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觸景生情,既狀寫了眼前大江的景致,又點明了懷古,氣勢磅礴,感情飽滿!袄颂员M”三字,把作者憑吊古戰場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達了出來。這樣開頭也為下面描繪赤壁和緬懷周瑜做了環境的烘托和氣氛的渲染。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苯淮艖饒龅牡攸c、時代、人物,點明題意,引出對三國戰事的回憶。巧妙地運用聯想的表現手法把讀者帶到了那段戰火紛飛的歷史場景的回顧之中。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边@一句是從正面描寫赤壁的景色*,即采用動一態筆法勾畫古戰場的壯麗與雄奇,其目的在于暗示當時的戰爭場面,激發讀者從中想象當時戰斗的激烈和周瑜統領水軍英勇善戰的戰斗風姿。詞句在表達作者對大好河山熱愛之情感的同時,也為下文盛贊周瑜做了必要的鋪墊和蓄勢。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作者從憑吊古戰場的思緒中又回到現實中來。英雄人物已經如同這長江流水一樣逝去了,只剩下如畫的江山和無所建樹的“我”。在結構上,前一個分句是對上文的概括與總結,是承上;后一個分句是對“千古風一流人物”一句的呼應,又是下文的領起,為下闋寫周瑜作了鋪墊,這又是啟下。

  下闕:懷周瑜,抒感慨。借助于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痹谶@兩句中,作者采用了面中取點的寫法,從眾多風一流文物中選取一點——周瑜 ——加以具體描寫。“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寫了他的年輕英俊、氣概俊偉、雍容嫻雅,“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寫了他指揮若定的大將風度與用兵及指揮作戰的杰出才能。作者著力寫周瑜不僅僅在于憑吊古人,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借以抒寫自己壯志難酬的抑郁情懷。周瑜年輕有為,建功立業名垂青史,而自己年近半百,原本功業無成卻又遭遇貶謫,如此之磨難自然會哀愁的,也只有借吊古來自我排遣了。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备锌硎,嘆人生短暫、無常,心情由激昂一奮發轉入消極苦悶。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借酒抒懷,感情沉郁,使作品余音不絕。作者這里表現出來的除了追求功業的豪邁心情之外,還有一種消極悲觀的情緒,這是階級局限性*和時代局限性*的客觀反映,同時也不失追求功業的豪邁心情。

  在寫法上,這首詞感慨古今,雄渾蒼涼,磅礴大氣,把人們帶回了江山如畫、雄奇壯麗的景色*和深邃無比的歷史沉思中,喚一起讀者對人生的無限感慨和思索。另外,作品還巧妙地融景物、人事、哲理于一體,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20xx-9-2)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相關文章:

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賞析06-15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06-14

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賞析05-15

念奴嬌赤壁懷古譯文及賞析08-06

《念奴嬌赤壁懷古》譯文及賞析09-04

《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及賞析02-24

念奴嬌·赤壁懷古譯文及賞析02-21

《念奴嬌·赤壁懷古》譯文及賞析01-26

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