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長》讀后感6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成長》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成長》讀后感1
在讀書活動中,有幸讀到羅老師的《教師如何快速成長》一書,羅老師的語言平易近人,文筆通俗易懂,通過一篇篇的小文章來描述我們身邊的事例,讓我們學到了教師快速成長需要具備的六大素養。其中感觸最深的一篇是素養一里的《人是被逼出來的》。
為了趕寫一篇論文,你有通宵達旦的痛苦經歷嗎?為了備好一節公開課,磨好一節示范課,你有拒絕手機誘惑,強迫自己苦苦鉆研的經歷嗎?為了練好自己的基本功,你有過一年半載拒絕參與娛樂活動的經歷嗎?這一系列的問題不就是我們曾經或現在正在經歷的嗎?
我們每天都在經歷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做學生思想工作、參加教研活動等等,也許已經疲憊不堪,也許已經筋疲力盡。但如果不逼自己再擠出點時間,你能寫出讓自己滿意的論文嗎?如果不逼自己反復的研課、磨課,你能上出一節讓大家公認的優秀示范課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本性里,大都喜甜、厭苦;喜寬松、厭嚴厲;喜情趣、厭刻板;喜自在、厭強迫。故步自封,順其自然,其實從某種角度講是對自己的一種溺愛、一種順從;突破自我,盡其當然,則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一種逼迫。
人都是逼出來的。每個人都是有潛能的。生于安樂,死于憂患。所以,當面對壓力的時候,不要焦躁,也許這只是生活對你的一點小考驗,相信自己,一切都能處理好,窮則思變,人只有壓力才會有動力。
《教師成長》讀后感2
工作之余,讀朱永新老師寫的《讀書與教師成長》,文章屬于半白話文,所以有些話語似懂非懂,就這樣囫圇吞棗地讀完了第一遍。一有空,我就細細地去品味、去咀嚼其中的語言文字,體會其深意、道理。一本書讀完了,的確感受頗深。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熱愛讀書,使讀書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以自己的書卷之氣,去熏陶學生,使學生也熱愛讀書,與書為伴,營造書香班級,書香校園,書香社會。
教師的讀書,要有選擇,要有一定的指向性,不僅要廣泛地閱讀報紙、雜志,開闊視野,啟迪思維,還要要多讀專業方面的書,如:教育學、心理學等,特別是教改方面的書。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幸福的,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教師不僅要廣泛地讀書,而且要學以致用。利用從書本中學到的知識、方法來指導我們的'教學,來塑造我們的人格,來凈化我們的心靈,來提升我們的文化素養。讓學生從我們這里學到最純、最美、最多的知識。
總之,只有熱愛讀書,從書中不斷汲取營養,才會不斷完善自我,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使教學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才能顯示為師者的風范。
《教師成長》讀后感3
《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一文,是山東教育報刊社總編輯陶繼新先生為姜堰市教育局赴山東教育科研考察團作的專題報告,多年前從網上看到,存于電腦硬盤中,為準備參加“讀書”節目,而重新“發現”,細讀之,感觸頗多,暫先寫幾句于下。
該文以讀書成為生命成長的必需(授業解惑、完善人格、生也有涯)、“取法乎上”乃讀之“眾妙之門”(魚龍混雜、一以當十、與狼共舞)、誦讀經典方能“不窺牖,見天道”(中國經典誦讀結合、外國經典閱讀為主)、疏離浮躁淡泊名利、讀書教學相得益彰、讀寫成為生命成長之雙翼、思考與讀書同行、經典誦讀的思考與行動、奇才問世的教育啟示、終生幸福的文化之旅等方面介紹自己和他人的讀書收獲及經驗。
強調了多讀與背誦的重要性,給人很大的啟發。
觀照自己的讀書,確實缺少了豐厚的積累,在背誦上也似乎缺些“天分”,不是我的強項,還真不知道自己在讀書方面有無“天分”。
但無論如何,作為一種娛樂的方式,也是非常好的,比玩游戲、聊空天要好多,至少不會引起人事糾紛,就當娛樂吧。
多讀幾遍,應該會有所收獲吧!
周國平:“一開始就要讀好書,要讀一流的書,二流三流的書不要讀,這樣就可以識別了。”
錢鐘書說:“沒讀過書的人,因為不識字,所以被別人欺騙;讀了書的人,因為認識字,所以被印刷品欺騙。”又說:“世界上沒有讀書的人,只有讀自己的人。”
誠如是,讀書要有選擇,要把自己放入書中,浸入書中。
《教師成長》讀后感4
通過學習《教師成長》,我感到長了許多見識,教學思路靈活了,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首先在課堂的設計上一定要力求新穎,講求實效性,不能活動多多而沒有實質內容;教師的語言要有親和力,要和學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來看學生,充分的尊重學生;再者在課堂上,教師只起一個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學生去解決問題,那樣又成了“滿堂灌”的形式;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但是不能全靠問題來牽引學生,讓學生跟著老師走,這樣便又成了“滿堂問”的形式;另外教師的個人修養和素質也需要不斷提高,要靠不斷的汲取知識,學習先進經驗來作保證。
總的來說,我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后,無論是教育教學的思想理念,還是具體的課堂操作能力,個人基本素養等等,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另外,我也深刻地體會到反思的重要性。所以我認為,要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要不斷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并認真地做好記錄,便于今后教學時借鑒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如:在課堂教學中,沒有照顧到學困生、合作學習沒有達到實效、對學生的評價語不夠恰當、沒有及時解決學生的提問等,我會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請教其他老師,為今后進一步的改進作充分的準備。
《教師成長》讀后感5
這個月我在閑暇時認真閱讀了劉良華老師所著的《教師專業成長》一書,感受頗多,下面淺談一二。
在導言中,劉老師通過一些影視劇和電影中的角色來闡述”最受學生歡迎的十種老師“,這些經典電影和影視劇中的形象非常深入人心,活靈活現的展現出不同人格魅力的老師,特別是在提到《大長今》時,我很意外,”韓國的電影就能讓人感覺到人性的美好。“我很有同感,里面的長幼有序,禮貌周到都讓人印象深刻。在講到”有真才實學的老師“時他提到了《大宅門》里面的二奶奶和季宗布,二奶奶一介女流卻把這么大一個家族管理的令人心服口服。白景琦從小就天不怕地不怕,是出了名的混世魔王,請了無數個老師都被他氣走了,直到季老師來,先從武功上壓倒他讓他佩服,再從騎馬的本領上讓他拜服,這樣季老師再從文化課上提什么要求,白景琦都乖乖地聽話了。由此可見,當學生真正信任你,佩服你時,你再提出什么要求他們就會信服的聽從了,就會好管的多。
在第三講——教師應具備哪些管理智慧?中,他提出了民主管理,管理技巧,教師威信這三個方面,他講了萬瑋老師的幾個管理事例,剛柔并濟,流動班干部,等方法,非常有意思。一個好的學科老師,表面上沒有當班主任,實際上他是”看不見“的班主任。第一、教師要培育學生的民主精神。第二,教師要有一些管理技巧。第三、教師要有威信。
這本書剛看了第一遍,還覺得意猶未盡,稍后再抽時間再次拜讀,相信會有更多的感悟。
《教師成長》讀后感6
這學期,我們全鎮教師專業成長讀本是華南師范大學劉良華教授的《教師專業成長》講演錄,雖沒看完,但給予我的啟發感受還是挺多的。
教師成長需要三個要素:
1、什么是一個好老師?
2、什么是一個好學生?
3、什么是一堂好課?
而要成為一個好老師就必須具備三個方面的要素:
1、追求有效教學。
2、成為有效教師。
3、過有主題的生活。
追求有效教學要靠有效備課、有效講課、有效管理來完成。這三者缺一不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有效備課為有效講課打基礎,有效講課為有效管理鋪道路。
那如何成為有效教師呢?首先,這個教師要有主動精神;其次,這個教師要有樂觀心態;再次,這個教師要有生活情趣。只有具備了上述的三個條件,我們的教師才有可能成為一名有效教師,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好老師。
要想成為一名好老師,我們還應當學會規劃自己的未來。規劃即研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非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生活”,所以我們教師要通過繼續學習,實際的行動研究,親身的敘事研究來努力實現自己的規劃。
手捧劉教授的講演錄,閱讀著一行行有靈性的文字,讓我深深的感受到,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乃至優秀的人民教師,所要付出的太多太多,但是對我們的回報卻是豐厚的。因此,以后的教學生涯中我將努力增強自身的知識能力,積極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學會與學生的交流,學會與教師的交流,努力成為一名好老師。
【《教師成長》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師成長》讀后感09-16
教師成長讀后感01-05
《教師成長手冊》讀后感07-06
《讀書與教師成長》讀后感07-01
《讀書與教師成長》的讀后感06-14
《教師成長的秘密》讀后感06-30
教師成長總結01-18
教師成長名言07-28
教師成長感悟07-21
教師成長感言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