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完整的成長讀書心得(7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完整的成長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完整的成長讀書心得1
《完整的成長》是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孫瑞雪繼《愛與自由》《捕捉兒童敏感期》之后的又一作品,三部作品從孩子生命的角度闡述成長的意義。雖然寫的是0—6歲孩子的成長,但是對于從事小學教育的我們來說,有著很重要的借鑒的意義,讓我們知道因為哪一部分的缺失,才造成了我們現在所教孩子的問題,有助于我們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在《完整的成長》中,作者寫道:
兒童完整的成長創造出完整的人。在這里蘊含兩個完整:完整的成長和完整的人。
完整不是完美,人不會完美,也無需做到完美。健康的人格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的缺失如同接納自己的美德。
作為母親,我們總是會用“完美”來要求自己的孩子,作為一名教師母親,我們總是拿班里最好的學生跟自己的孩子比,給孩子提出種種苛刻的要求,并有著種種美好的期待,當期待與現實不符時,我們便開始了種種不適宜的干預,自己著急,孩子焦慮,家庭氛圍一團糟。
每個孩子都有差異,我們應該接受差異,尊重孩子的不完美,不苛求孩子的盡善盡美。
在生命的角度看,孩子能夠完整的成長,自然會成為完整的人。但是我們往往總是在追求莫須有的完美時,抹殺了孩子完整的成長環境,完整的認知,完整的成長順序,使孩子不能完整的成長。
反思自己,我需要靜下來,給孩子成長的空間,不強制的闖入他自由成長的環境,給他時間,讓他能能夠運用兒童自身的精神胚胎來塑造自己。
用心去讀這本書,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實在太多,它讓我們認識到生命成長的規律,解釋了兒童展現給我們的各種表象之下的本質,帶著對生命的思考,認識人的完整需要一個完整的成長過程。只有完整的成長過程才能讓我們成為立體的、豐滿的、多個層面的人,不把創造自己的權利交給別人,不被他人強制性闖入你的內在而塑造你,不會成為任何人的復制品,只成為自己獨一無二的自己,完整的自己。
完整的成長讀書心得2
利用假期時間,把孩子從他姥姥家接回來,自己照看了幾天,同時也細細品讀了孫瑞雪的《完整的成長》這本書,對照自己的孩子,感悟頗多……
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獲就是讓我體會到了一個孩子看世界的視角,有了一個奇妙的經歷,每時每刻每頁,都有新的驚喜,原來孩子的世界是這樣。
總感覺自己的孩子身上有一種力量,讓他一會兒也閑不下來,只要是醒著,就不停地爬呀~找呀,站起來,坐下來,再爬~再找……一直到困了,餓了,才嚎出不耐煩的叫聲,來表達他的不滿。看了書中一個小例子,我會心的笑了,原來天下的孩子都一樣呀。例子是這樣的:
有一次一個長輩問我:“你有沒有做過這樣的實驗,模仿一個4歲孩子一天的活動,他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他接著說,“我做了,但我模仿的時間都沒有超過一個早晨。他彎腰我就彎腰……他蹲下我就蹲下……他跑多遠我就跑多遠……最后我累得都不能動彈了,但他什么事都沒有,該做什么還是做什么。”
原來,兒童在開始發現自己的身體,探索、開發自己的身體的時候,也和成人一樣著迷,也會充滿挑戰和探險精神。當身體的一種功能被喚醒,兒童就會盡情地重復使用,反復練習,一直到他自己困了累了,才會躺下。
同時,兒童的生命特質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對于兒童,身體就是認知、是感覺、是情緒、是心理、是精神,他們是一體的,并通過身體的活動來體現渾然一體……當兒童在做某種身體活動時,他不僅在發現和探索身體,也在用身體的活動表達自己的情緒、感覺、心理、認知和精神。
在教育和成長的歷程中,我們必須從對生命的真正了解開始,這也許會使我們更驚喜地發現兒童的智慧!
完整的成長讀書心得3
在麗達瑜伽工作,精神上的收獲大于經濟的收獲,感謝有這樣一個空間,匯集了智慧的人,很感謝在我對兒子成長過程迷惑時,有一位伽友為我介紹了這樣一本書——《完整的成長》,不僅幫助我更好的給兒子一個成長環境,也幫助了我自己重新省視我的童年并更好的讓自己成長。
我們成年人選擇靈修或選擇信仰或選擇瑜伽修行等等,大多數人是因為心靈的困惑和痛苦不解,才去修的,只有少數人是為了更高一層的精神。
因為我自己就是這樣,修來修去,仍然迷惑,控制來控制去,感覺壓抑,當看過這本書以后,我才明白,原來是因為自己的內在一直都沒有長成熟,長成熟的只是一個軀殼,我們的內在世界:情緒、感覺、心理、認知、精神,都沒有很好的成長。
沒能很好的成長,是因為我們小的時候,還很弱小的時候,被比我們強大的人給剝奪了。常常聽到大人不讓孩子哭,不讓孩子鬧,不讓孩子這樣,那樣,卻沒有很細心的奈心的關注一下,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他們想認知什么,感覺什么?今天還聽到爺爺奶奶,為了孩子順從他們的心意,而恐嚇他,如果你要哭,爺爺就走了,如果你要和媽媽,奶奶就自己出去玩了,就帶別的小朋友去玩了,孩子整天活在恐嚇中,在他需要照顧的年齡,那么孩子就慢慢失去了自我,為了討好大人的心意,去做違背自我的事,那我們小時候,可想而知,我們更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出來的,所以我們沒有了自我,會變成或倔強,或脆弱,或強勢。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回到我們的內在,我們發現的應該是這樣:我們有時是情緒的,有時是感覺的,有時是思維的,有時是心理的,有時是精神的……由于我們反它們看成是我們自己本身,所以它們便學步豐統治我們。所以,一會兒我們被情緒控制了,一會兒我們被心理控制了,一會兒我們被頭腦控制了……就像我們很多人的生活一樣。有時我們被別人控制了,有時我們控制了別人,有時被外在的環境控制了……內在也有著“權力斗爭”。我們的內在也常常相互控制著,“政變”、“篡奪王位”,這就是我們內在的掙扎和焦慮。”
我們的身體里真的會有很多個小我,我自己清楚的感覺的到,出了事情的時候,常常會糾結,矛盾,痛苦,難過,或否定自己,降低自己的價值感,這種情緒卻又找不到出口,于是只能把自己變的情緒化,因為內心的事情,可能牽連到一個和這個事無關的事情上,常常會想別人怎么怎么樣,怎么怎么了,會抱怨,可能很少的面對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內心怎么了?
沒有誕生自我的人,依然可以依靠外力馴化成長,只是成長起來的人是一個“小我”,小我就是我們不自覺得在處事說話的時候,會反射出生命中某個人的影子,可能是媽媽,也可能是爸爸,或老師,或在你成長中侵入你精神里的一些人。
“由于小我是由外力促成,由外力馴化而成,因此小我就自然地時刻感應著外在的變換。外在的世界就是小我的鏡子:外在的贊美,小我就倍感有價值;(我想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喜歡聽好聽的話,喜歡人拍馬屁)外在貶斥,小我就倍感自卑;(所以,如果遇到一點別人對我們的否定,就會燃起內心的怒火或難過)外在風云變幻,小我的情緒、感覺、心理、念頭也變化無常……你永遠是外在的反應,你就沒有尊嚴,沒有自我價值感。想想我們成人,想想我們面對每一種關系時內在的變幻無常和動蕩,我們自主、獨立、定力的如如不動空間依賴什么?我們的喜悅、幸福依賴什么?我們的尊嚴和價值感空間依賴什么?我們空間是誰?”
現在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做自己的主人,重新的把真正的自我找回來,那樣,我們有一個完善的自我,就會是安寧的、安然的、清明的、喜悅的、理智的、智慧的、和諧的。我們的靈修也好,佛性也好,必自然的顯現出來。
至少有兩樣東西可以幫助你成為自己的主人,以完善自我:內在的力量和愛。
完整的成長讀書心得4
《完整的成長》這本書是由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所編著的。這本書給我們闡述了如何讓幼兒成為自己身體、情緒、感覺、心理、認知和精神的主人。
之所以讀這本書是因為家里正好有兩個上幼兒園的寶寶想通過這本書來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的確在這本書里我也找到了一些管理幼兒的方法,書里給我們列舉了大量的案例給我們講解如何關注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在讀這本書時腦子里總會浮現出自己兒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讓我不斷地反思自己平時教育孩子時的誤區。
書里提到兒童是自己的主人,寶寶是如何慢慢喚醒自己身體的各部位的,如果在這一時期我們總是過度的禁止和限制孩子的行為那么兒童對身體最早的探索、開發和創造,人體所蘊含的.潛能就不會被激發。比如孩子在兩個多月時總喜歡吃自己的小手,很多媽媽總感覺很不衛生,制止孩子,其實這個時候是孩子發現認識和使用手的一個過程,這個時候就讓他去啃,孩子稍大點我們怕他磕著碰著總是禁止他們最很多事情,這都是對孩子的禁錮,反復的活動四肢,讓身體自由這就是兒童的第一自由,這對一個兒童來說非常重要。
人是情緒體,我們兒童尊重兒童就要尊重兒童的情緒并陪伴孩子情緒的成長,很多孩子在不高興大哭的時候我們總是很焦慮想立刻制止孩子的之一行為,其實當孩子哭時我們應該讓孩子把這種情緒很好的流淌出來,讓孩子認知自己的情緒并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自己創造自己意味著不把創造自己的權利交給別人,意味著不被他人強制性的闖入的你的內在而塑造你,意味著不成為別人的復制品。讓孩子成為他自己,這是人成長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最核心。
不同階段的孩子有著不同的特點,通過讀這本書讓我在和自己孩子溝通和交流上找到了許多不錯的方法,如果家里有0到6歲的寶媽建議讀讀這本書,個人感覺真的很不錯。
完整的成長讀書心得5
昨天晚上,我終于讀完了孫瑞雪老師的《完整的成長》。這次這本呢書讀得這么慢,跟開學了、工作比較忙、晚上不愿動有關系,但我覺得更多的是這本書實在讓我沒有多大的動力去讀。
當然我這樣講,并不是說這本書不值得一看。這是一本有點像散文的書,當你認可了蒙氏教育理念,就會覺得這是一本閑來無事讀來消遣的書。書中對于蒙氏的理念講得很模糊,很理想化,甚至是有點夸張。至少對于我現在的理解程度,我認為有點夸張。不過我也想再多說一句:或許再過一段時間,我也會不覺得有多么夸張。因為曾經我也以為蒙氏的理論很夸張,直到我看到那一段日本的蒙氏幼兒園的錄像。有點扯遠了。即便我無法理解這種散文式的理論,但我仍然認為這本書值得一看。這是因為,這本書給讀者提供了大量的兒童行為的例子,關鍵是還與理論講解相結合。更加清晰明了。
這是我隨意截取的關于一個孩子的兩個例子。一個是他八歲時,因為邏輯讓老師抓狂的對話過程。面對這樣一個孩子,我會覺得他的人生樂趣在哪里呢?可是看完他在四歲時的那個例子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孩子是他父親教育的正常結果。
這本書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在這樣的例子中,我們會發現自己原來對自己的孩子犯過這樣的錯誤。或許對于目前的我而言,這就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吧。
完整的成長讀書心得6
兒童是自己的主人,完整的成長我讀的并不多。以前的讀書模式都是摘抄一句話,然后寫感悟,但是這本書我沒有辦法做到摘要,因為每一段話甚至是每一句話都會給我以心靈的震撼。
讀這本書的時候,“完整”兩個字首先觸動了我的心弦,孫老師對“完整”做的解釋是,“完整”這里的完整不是完美,人,不會完美,也無需完美,完整是表明一個人是豐滿的、立體的、多個層面的人。人想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需要有一個完整的成長過程,而這個過程即是兒童自我創造的過程。
如何使幼兒做到完整的成長,這需要家長、老師的共同努力,更需要那我們運用正確的方法。在這本書,通過大量的例子來告訴我們如何使一個兒童從出生到成年完整的發展。成人總是會說“為了你好”而教育幼兒,但有時是給孩子造成了障礙,但孩子你那個通過自己成長的力量,繞過或躲過成人有意無意設置的障礙,一步步創造自己一步步完整自己,這是孩子成長的開始,也貫穿幼兒發展的始終。
兒童要成為自己身體的主人之前必須喚醒自己的身體,而喚醒自己身體的前提便讓我想起了孫老師的另一本書,是對兒童的“愛和自由”。給兒童身體的自由,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允許幼兒自由舒展自己的身體,孩子要自由,如果尚在孩童時期,就事事都要他人允許才可以,那他怎么培養自主的意識呢?現在家長們更需要給孩子的是“自由的愛”,這種愛可以讓孩子身心感到自在,自在的環境下,孩子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身體,他依靠身體來探索外界以此上升到頭腦,這是發展他未來一切發展的開始。因此,身體的自由對于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反復的活動四肢,讓身體自由這是兒童的第一個自由,這一階段四肢的活動就是快樂就是成長就是一切。
幼兒教育的三大特征是:習慣、性格、感統。其中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覺通路從環境中獲得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再對其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包括:介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系、統一),并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各種感覺的來源就是四肢對外界的感觸,我們身上的不同感官,把內外世界的眾多感覺刺激傳遞到腦中,這眾多的感覺刺激各有各的傳入和傳出通道,在此情況下,人要根據這些信息順利進行活動,腦就必須把這些感覺信息組織好。腦部一方面對各種感覺刺激做出反應,下達指令;另一方面又要對各種感覺信息做綜合處理。如果各種感覺信息傳入和傳出的通道暢通,整體協調得當,人的神經系統就會利用這些紛繁的感覺刺激來形成認知、動作等各種適應性活動。
所以不論是從那個方面來說,都要給孩子一個自由的身心環境,讓孩子在愛和自由的環境總完整的成長。
完整的成長讀書心得7
假期再次捧起孫瑞雪的《完整的成長》這本書,細細品讀,收獲很大,對如何為兒童創設一個完整成長的空間有了更深的思考。
本書講述兒童如何在成人創造的外在的世界中創造“自我”,讓兒童成為自己身體、情緒、感覺、心理、認知和精神的主人,如何在關愛兒童的同時看到兒童自我成長的力量,將其培養成一個完整的人。她提倡對兒童生命的尊重,全是完整的人與完整的成長的真正內涵。本書最后還介紹了兒童發展的不同理論,以幫助讀著更好地理解兒童的發展規律及發展過程。
書中寫道“身體是屬于兒童自己的,他需要自由地支配他。父母教師要做的,就是巡邏在兒童活動的邊界上,在鼓勵和分享中保護兒童,讓他們學會自我保護。如果被允許之后才可以探究,人就沒有了自主和自由的意識。”而在日常生活中,老師和家長更多地替代孩子,活動或玩的時候,總是告訴他們“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小心這個、小心那個……”不但孩子的身體不能自由支配,而且孩子的思維也被替代,孩子們失去了創造自己的機會。
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三年級男孩兒的最愛——長尾夾。長尾夾不就是數學老師要求學生夾卷子的小夾子嗎?有什么好玩的?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們的創造,他們會把幾個夾子組合在一起,變成另類的陀螺,他們在桌子上、地上不斷嘗試、不斷改進、不斷完善;他們會自發地組織幾個人進行比賽,在比賽的過程中,形成了他們獨有的規則;在玩的過程中,學會了溝通,學會了相處。這就是自由支配的魅力。
我們知道7歲至12歲兒童開始對有意識地協調自己的動作有了極大的興趣。他們喜歡跳繩、滾圈、騎馬、蹦蹦跳,這些都是有規則的身體活動和游戲。幾乎每一樣游戲中他們都會使用意識。此時兒童認知的發展使得孩子可以通過認知來確認自己的身體,設計活動來自主游戲、自主運用身體。就那孩子們喜歡的躲避球來說,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們邊玩邊形成規則,比如:怎樣分幫、怎樣確定發球權、在同時得到球的時候到底由誰來打、犯規了怎么辦、比賽的時候應該采取什么樣的策略……這些都是在玩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完善的過程中孩子們也不斷成長。凡是可以考驗自由運動身體的地方,愉悅和自由的兒童都會不厭其煩地攀爬行走,極盡全力張揚著自己,張揚著終于可以完成使用身體每一部分的喜悅。對他們來說,身體自由了,他們創造了一個自己的身體。如果不讓兒童感知與經驗,那就意味著讓兒童失去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們應該給孩子更多自主的機會,提供更多自主的空間,讓他們盡情展示,盡情創造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從出生開始,就是自己身體的主人,自己情緒的主人,自己感覺的主人,自己心理的主人,自己認知的主人,自己精神的主人,才能真正完整的成長。
【完整的成長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完整的成長》讀書筆記09-19
完整的成長讀書心得12-31
《完整的成長》讀書筆記(精選7篇)07-09
完整的成長讀書心得7篇12-31
完整的成長讀書筆記(通用21篇)12-02
《完整的成長》讀書筆記(通用5篇)07-10
《完整的成長》讀書筆記范文(精選7篇)07-11
完整的成長讀后感01-07
《完整的成長》讀后感07-02